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精選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10:30:12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精選12篇)
時間:2023-11-27 10:30:12     小編:GZ才子

總結是對我們所經歷和學到的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的過程,是對學習的一種回顧。寫總結時可以借鑒他人的經驗和范文,但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觀點,避免簡單復制和機械套用。以下是一些總結的典型例子,希望能對您的寫作有所幫助。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一

隨著事業(yè)的迅速,學生的學習任務和心理壓力越來越重。面對時下中學生頻頻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教育部門及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近年來,許多學者對中學生的隨機抽樣調查表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據新華社最近報道:“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疾患發(fā)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目前35%的中學生具有心理異常表現(xiàn),其中5.3%的中學生存在抑郁癥、恐怖癥、強迫癥等心理疾病。”令人震驚的事例已向人們敲響了警鐘,重視和加強青少年良好心理品質的教育刻不容緩!下面就當前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的成因和對策進行初步探討。

1、教育者對學生心理健康不夠重視。中學教育“重應試教育、輕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市場。應試教育,片面抓智育,忽視德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與升學有關的課目,導致學生畸形發(fā)展,面臨升學競爭壓力,心理負擔加重。

2、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盲點。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待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采取的教育方式易走極端,或過于嚴厲要求,或放任不管,過度溺愛,這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3、學生的學習心理壓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弱。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主要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有精神萎靡不振,壓力越來越大,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學習效率不高等。

4、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中學生自尊心很強,感情豐富而起伏性大,不少人往往不能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容易產生人際關系的緊張而帶來心理不平衡,情緒變化劇烈。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是優(yōu)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父母教養(yǎng)方式、青春期親子沖突、家庭狀況對當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心理狀態(tài)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下,孩子能形成一些積極的人格品質,如活潑、快樂、自立、富于合作、思想活躍等;在專制型教養(yǎng)方式下,孩子容易形成消極、懦弱、依賴、服從,做事缺乏主動性;在溺愛型教養(yǎng)方式下,孩子多表現(xiàn)為任性、自私、惟我獨尊、蠻橫無禮等;在忽視型教養(yǎng)方式下,孩子則表現(xiàn)出最低的能力水平和最大可能心理問題。

2、學校因素。

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但現(xiàn)在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在學習上對自己完全喪失信心、不求上進,不思進取,聽之任之,甚至“破罐子破摔”,對學習成績則全然不在乎,這部分學生并非全部沒有達到應有的知識掌握目標,也非智力低下、沒有學習能力,而是人為地被定義為差生,久而久之,他們自己也會認為自己沒有學習能力,形成學習無助感。對學困生的責罰和粗暴對待,使他們一次一次地體驗挫折與失敗,而他們做得好的地方又被忽視,最終會導致他們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反之,對學困生進行理解、鼓勵和幫助,可使他們重塑信心,擺脫失敗陰影。

3、社會因素。

學生心理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學生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他們心理的發(fā)展方向就有著明顯的差別?,F(xiàn)在社會上的某些文化娛樂設施成為誘使青少年蛻變的場所,嚴重的是社會上一些影視公共場所,為了追求票房價值,經常播放兇殺、淫穢等影視片,游戲、色情和暴力信息對中學生的心靈造成很大沖擊,若缺乏及時有效的引導,極易損害學生心理健康。

心告訴我們,個性是指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可塑性和獨特性,對存在著各種心理障礙的中學生,則應針對各種心理障礙的特點及其不同的程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1、加強家庭教育,發(fā)揮家庭教育功能。

據調查,目前中小學生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學過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因此,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座談會等方式,讓家長懂得青少年心理發(fā)展,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齡特點,懂得教育學生的正確方法,引導孩子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使孩子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人。

所以家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轉變只重智育,忽視德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要以身作則,率先示范,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別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要重視對學生精神生活的引導,加強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勵樹立建功于國家和自立自強的觀念,注意鍛煉孩子吃苦耐勞、戰(zhàn)勝挫折的意志和堅強的品德,有意識地讓孩子去經歷一些困難、障礙、曲折,增強其自信,磨練其意志,培養(yǎng)其獨立的人格,特別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從中培養(yǎng)孩子觀察、記憶、分析、創(chuàng)造、審美的能力;家長要尊重孩子,不走兩個極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為家長,應該從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愛之則寵、恨之則打,致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溺愛型和打罵型的教養(yǎng)方式可直接導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所以家長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并多給以鼓勵,這樣孩子在被愛、被尊重的環(huán)境中成長,必然知道怎樣去愛他人、尊重他人、幫助他人;對孩子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及時分析、及時引導、及時解決,以免積少成多,釀成大患。

另外家長要經常和學校聯(lián)系,取得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教育的思想,而是要積極參加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如家長會等。對學校教師反映的意見,要正確對待,既不要袒護孩子,也不能拳腳相加。對孩子進行的教育內容要與學校一致,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進行理想教育,不能給孩子灌輸不健康的內容,如金錢至上,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對社會陰暗面橫加評論,以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觀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

(1)營造優(yōu)美的育人環(huán)境。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和影響,因此,和諧、優(yōu)雅、潔凈、文明、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中亭閣假山、名人雕像、名人名言、書畫長廊、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園里生機盎然,校園里繁花點點,綠草茵茵,學生在曲徑廊亭中看書,這些風景和人文景觀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悅中受到教育,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心理咨詢是應用心知識,通過與來訪者的交流、探討,對其施加心理影響,使其在認識、情感、態(tài)度方面有所轉變,從而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因此學校應通過各種途徑,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心理咨詢室、咨詢信箱、咨詢熱線等方法,及時排解處于青春期中學生面臨的各種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提供調適方法,使他們取得心理平衡,防止產生偏差心理。

學生通過咨詢、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活動,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生活輔導等并建立健全學生心理檔案,作為班主任、任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依據,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心理咨詢師要給予咨詢學生溫暖,指導他們自我調控,還要詳細了解咨詢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做到既是學生的傾訴者,又是學生的咨詢顧問,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3)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師繼續(xù)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使每一位教師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在教育教學中,教師應以平等、大度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教師的一個微笑可能會使學生敞開心靈,幾句真誠的話語可能會使學生感激不盡,不斷鼓勵可能會使一個即將放棄拼搏的學生重新振作起來。教師應該讓學生崇拜而不懼怕、應該讓學生愛戴而不是討厭、應該做學生的好朋友、應該是學生遇到困惑時的傾訴者。當教師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師生之間加強溝通和理解,學生喜歡你的課,學習有了興趣,學業(yè)成績就能提高,與教師關系親密了,也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又能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這將有利于完善學生情緒狀態(tài)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

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引導和教育的第一步,也只有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才有可能、有機會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及心理變化等。這一切需要教師對學生付出一種投資———感情投資,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活動及感受,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尊重學生,營造和諧、民主、自由、寬松的氣氛,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讓教師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改變著學生。

3、營造一個寬松、健康、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

營造一個寬松、健康、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一個完整的自我,一個人格健全的“我”,才能培養(yǎng)和造就二十一世紀人格健全的創(chuàng)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僅不能離開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和輔導,而且也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的熏陶。環(huán)境育人,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會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會各界和社區(qū)應關心青少年的成長,支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進其發(fā)展,形成一個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氛圍。

據調查30%的初中生認為社會不良現(xiàn)象對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湖北某縣有一個中學生因看到過多的社會陰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殺身亡。所以必須加強措施,減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對青少年的腐蝕和滲透,減少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發(fā)生,如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刊物,加大整治營業(yè)性舞廳、游戲室、臺球室及、書刊、音像制品等力度,為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還青少年一個潔凈的藍天,形成一個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氛圍。

[1]吳青枝。心理輔導理論的人性觀述評[j].安陽大學學報,2002(3).

[2]陳漢民。中學生發(fā)展性心理輔導的理論與實踐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集(第四卷)[c],2005.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二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大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強調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當做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關注到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單純的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加重要的是,教師要強調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的心理情況會對身體情況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心理素質比較好的學生,其學習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會有比較高的效率。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將學生的心理素質作為重要的考慮對象,積極引入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并且和實際教學工作結合起來,不斷的調整和改進,在實踐中獲得真正的發(fā)展。

大學體育;心理健康;大學生;教育;鍛煉;素質。

1.1體育鍛煉通過兩種機制影響心理健康。

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出,體育鍛煉能夠有效改善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增加積極情緒,減少不良情緒。出現(xiàn)這一結果的機制有兩方面:第一,體育鍛煉能有效轉移不良情緒,將集中力放在體育鍛煉中。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的作用與反饋,而人類的左腦是沮喪、傷心等不良情緒的發(fā)出地,愉快的心情產自右腦。人們運動時,左腦會受到抑制,從而使右腦控制人們的思維,這樣積極的情緒就會占據主導地位。第二,運動可以增加血液流通的速度,從而釋放內啡呔,讓人獲得輕松、愉快的感覺。正是這兩種作用機制,使體育鍛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積極影響的理論得以成立,成為加強大學生體育教學,提升其心理素質的理論基礎。

1.2體育鍛煉能夠調節(jié)學生心態(tài),振奮精神。

大學生壓力比較大,特別是在期末或是面臨一些重要抉擇的時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將一些不利的情緒變得積極,就涉及到心理素質問題。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能夠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鍛煉過程中,消極情緒會受到抑制,也會暫時告別煩惱的困擾,而且能夠產生一些積極的想法,對問題的解決很有幫助。再者體育鍛煉是一個宣泄的途徑,釋放出來之后,更是會感覺到心里的輕松。調節(jié)心態(tài),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宣泄,哭是很多女孩子選擇的途徑,而體育鍛煉同樣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小的煩惱和困擾都可以嘗試通過運動鍛煉的方法發(fā)泄出來,緩解心理壓力,改變心境。

1.3促進學生個體心理調節(jié)作用分析。

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因各種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同的消極情緒,只要學生掌握科學的消極情緒調節(jié)技巧,及時進行排解就不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依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0%的學生認為,參與體育運動是一種有效的調節(jié)方式;約有50%的學生認為,參與體育運動具有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每一種體育運動都有其參與目標,例如跑步運動是為了更快、籃球是為了得分等,這些目標雖然片面,但是當運動者集中注意參與到運動中時,就可以忘記心理的消極情緒,并在運動過程中,對自己進行不斷的評價和重新認識,在發(fā)泄消極情緒的同時,促使大學生增強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認識。通過參與體育運動,學生可進一步控制自己的實際需要,促進思想成熟發(fā)展。

1.4體育鍛煉能夠提高交際能力,收獲友情。

交際過程本身也是一個“發(fā)泄”的過程,能夠傳播好的情緒,消散壞的情緒,而且對于生活來講,友情是幸福的,是快樂的。體育鍛煉往往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與玩鬧都能成為他們的點滴記憶,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能夠在一起為實現(xiàn)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當然在體育鍛煉中也會出現(xiàn)各種沖突,如時間沖突、責任沖突等,如何協(xié)調這些更是學生“情商”的鍛煉過程。通過這些有效的團隊合作,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成為健康心理的必備素質之一。

2.1更新傳統(tǒng)高校體育教育理念。

當代高校實現(xiàn)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修整傳統(tǒng)體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心理教育人事誤區(qū),將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體育教育工作重點發(fā)展的位置。就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由于缺乏關注和重視,僅能掛靠在學校德育部門進行,多由兼職教師負責,部分高校相對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設置了相應的心理咨詢室,但普遍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實際效用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只有各高校管理層,真正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內涵,才能有效落實各項心理教育措施,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為高校體育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進一步融合奠定扎實的思想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不同,必須建立在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才能有效調整教育重點,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1)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自我認識;

2)提供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建立校園和諧關系;

3)加強學生心理品質教育,強化學生心理適應能力;

4)鍛煉提升學生的意志力及耐挫力;

5)培養(yǎng)學生科學、健康的心理調節(jié)習慣,提高學生自控力;

高校體育應積極調整自身教育內容組成,適當提高心理教育內容在高校教育中占有的比重,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引導學生逐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學生積極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從而加強體育教學與心理教育的聯(lián)系性,使學生形成包含心理健康的體育運動觀念,以滿足學生實際成長需求。傳統(tǒng)高校體育教育側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對于體育運動的競技因素關注較多,對于心理、情感、態(tài)度等內容關注較少,因此豐富高校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強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高校體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較為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2者的教育主體和教育目標相近,促進2者的有效融合,可有效擴展高校心理教育渠道、提高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3]宋專茂,陳偉.心理健康測量[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三

中學生的健康教育是家長、學校甚至是社會所關注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每一位學生、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會人的一生。作為孩子的監(jiān)護人,我們每一方有權也有責任來為孩子的健康教育負責。不管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健康教育萬萬不可忽視。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健康的描述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的完善的良好狀況,而不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現(xiàn)象”。這說明健康不僅是生理的,而且還是心理的、行為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體之中才能稱得上健康者。

為此,我國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設置了新的課程目標,實施了新一輪課程改革。但是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高中學生普遍對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認識,還片面認為沒有病就是健康。呈現(xiàn)出對體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的狀況。同時,繁重的學業(yè)負擔和巨大的升學壓力、電視、計算機游戲、網絡情結、飲食習慣、運動條件限制、生活環(huán)境變化等,使得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佳,心理脆弱、社會適應能力不強。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驗實施和推廣,到國家教育部頒發(fā)和修訂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墩n程標準》將不同性質的學習內容劃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這五個領域由兩條主線構成,一條是運動主線,另一條是健康主線,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健康主線的三個領域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下的定義。同時在課程名稱上,小學叫《體育》,初、高中叫《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指出,初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不是“體育+健康教育”,是“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而高中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卻是“以體育為主,同時融合健康教育內容的一門課程”,是“體育+健康教育”,并規(guī)定了高中學生必修1個學分,一般18學時。因此,課改后的高中階段,體育與健康教育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三、體育教師在健康教育中面臨的新要求。

體育教師要認識到提高健康體能的重要性;要積極指導學生掌握促進健康的行為;要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健康學習的環(huán)境;要客觀地評定健康資源并提出一個合理的健康教育計劃。

體育教師應理解學生學習方法的不同,并創(chuàng)造教育機會以適應不同學生的要求;體育教師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的個體差異,并能根據他們的差異創(chuàng)造適應這些差異的相應教學指導。

體育教師應知曉學生成長和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有效地發(fā)展自身的體力、認知水平以及社會和情感的需要。

體育教師要善于整合利用課程標準水平目標要求的內容,結合體育與健康實踐課引導學生掌握安全健康的學練方法,還要善于結合當前發(fā)展形勢,主動攝取新的、和體育與健康相關的知識技能、教學內容開展教學。如:體育教師應了解和理解體能與個人健康、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傷害的預防與處理、心理與情緒健康、酒精、吸煙與其他藥物、營養(yǎng)、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長發(fā)育與家庭健康、社會與環(huán)境健康、導致艾滋病的性行為、其他性傳染疾病和意外懷孕、過度節(jié)食、過度缺乏體育運動等健康教育領域的內容。

由于體育與健康課程兼有科學性和活動性特點,并以大量課外體育活動為其強大支撐,因此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功能外,還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各種自救能力,避免機械外力的傷害和人體傷害。它能使青少年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本領,具有靈敏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克服意外事故的良好體力,并給人以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因此體育教師在工作職責上,要主動關注學生安全,不僅如《課程標準》所言,應當保證學生“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也應當與社會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和維護工作,要能真正擔負起學生安全教育的職責,成為學生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護花使者”。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四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中,學生必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只有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以后,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高中生的體育學習,因為體育能夠強身健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并且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需要實施素質教育,讓高中生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個人素質,達到教師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此,我將對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展開研究討論。

關鍵詞:身體;素質;身心健康;發(fā)展;。

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學生要將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發(fā)展。對于高中生而言,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是必要的。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時,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實施素質教育,讓高中生不耽誤學業(yè)的同時,也能學習發(fā)展好體育,培養(yǎng)出高中生學習的素質,鍛煉好身體,在高中階段辛苦的學習中能夠把體育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提高學習能力,并且以最強的身體素質去面對高壓力的高中學習,同時能夠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素質教育的基礎知識,在今后走向更優(yōu)秀的發(fā)展。

一、在體育活動中開展小組教學。

教師如果想要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那么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獲得體育素質教育。在當今社會,許多高中生總是獨來獨往,缺少合作學習的意識,所以教師在開展體育教育時,需要讓高中生組成小組共同學習知識,實施素質教育,讓高中生能夠提高合作的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個人素質。

例如我在上《手足球》這一課時,要求學生們進行小組分配學習,在小組學習中讓學生掌握手足球的技術和戰(zhàn)術,并且能夠了解到一些關于手足球的裁判法。學生在組成小組后,我讓學生和組員共同合作手足傳球,當學生掌握手足球的技能知識后,組織他們進行組間比賽,間接的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主動參與進體育教學當中。并且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在贏得勝利時給出適當?shù)莫剟?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動力。在小組學習中,學生不僅得到良好的體育素質教育,而且團結合作的意識也得到增強,發(fā)展了手腳共同運動的靈活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在素質教育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只有當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才會提高。在體育教學中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高中生并不熱愛運動,只是想著學習主要科目,忽略全面發(fā)展。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整改,在體育教學中要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學習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在開展《跳遠》的教學時,我把培養(yǎng)學生熱愛運動的良好習慣作為教學的主要目的,在跳遠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利用素質教育讓學生明白跳遠的好處,進而促進其他體育運動的發(fā)展,讓學生變得熱愛運動,培養(yǎng)愛運動的好習慣。我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跳遠的一些運動知識,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能夠開心愉快的掌握跳遠知識,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愛上體育學習。我提問學生跳遠有什么技巧,如何才能跳的遠,然后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跳遠的實踐,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究發(fā)現(xiàn)跳遠的技巧。當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自主探究后,學生發(fā)現(xiàn)跳遠是具備一些技術的,助跑起跳能夠提高跳遠的成績。經過自身的探究,學生跳遠能力提高的同時,也逐漸的明白體育運動的樂趣和好處,讓教師能夠順利的在素質教育中培養(yǎng)出學生熱愛運動的好習慣。

三、學習體育運動的同時開發(fā)學生的腦力。

由于高中生有著繁重的學業(yè),因此體育教師可以利用一些體育運動開發(fā)學生的腦力活動,以開展素質教育。教師在開展素質教育時,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文化和體育活動進行結合,開發(fā)學生智力的同時,也讓學生的身體運動起來。例如在《彎道跑》的學習中,我就結合知識文化和體育運動,以此來進行體育課程的素質教育。首先,我讓學生體驗彎道跑和直道跑的區(qū)別,學生在體驗時就會發(fā)現(xiàn)彎道跑比較吃力,然后我根據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開展彎道跑的教學,讓學生思考和圓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數(shù)學的一些知識理念,將兩者的知識共同發(fā)展,學生在圓的知識點中開始進行圓周跑,在圓周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省力的'跑法,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幫助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復習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生運用實踐發(fā)現(xiàn)體育知識,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發(fā)展體育知識,由此實施素質教育。

四、逐漸加強體育上課強度,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素質。

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中逐漸加強上課的難度,實施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通過不同強度的體育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并且讓學生明白應該如何分配自己的體力,實施素質教育。在開展《中長跑》教學時,為讓學生明白如何分配體力,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勞動技能,我從體育課程中開始實施素質教育,把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作為教育前提。我讓學生在跑步時注意呼吸的節(jié)奏,根據自身的素質分配體力,完成中長跑的要求,學生由剛開始的不適應中長跑的學習,到后面的懂得合理分配體力,慢慢克服跑步的困難,這都要歸功于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的素質教育,因為素質教育的滲透,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我鼓勵學生在運動時要一步一步的制定跑步的學習目標,逐漸加深自己跑步的強度,在增強難度時掌握如何分配呼吸的技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并且學生懂得應該如何制定學習計劃,懂得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教師的素質教育效率。

在高中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高中生特有的學習特點展開教學,開發(fā)學生運動技能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把學生的智力和體育共同發(fā)展。在素質教育中,體育教師也要利用體育知識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評價技巧與案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胡永紅.有效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3]季瀏.體育與健康教學研究與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五

體育運動,尤其是競技體育運動,往往在較短的時間內使運動者經歷較大的情緒波動,輕松與緊張、希望與挫折、興奮與沮喪、發(fā)現(xiàn)與迷茫、成功與失敗等心理體驗在短時間內反復出現(xiàn),迅速轉換。學生要想在激烈運動中獲勝,必須及時有效地調整心態(tài),避免因情緒波動影響技術動作。因此,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自控能力也同時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二)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力。

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會承受各種壓力,包括:接受眾人關注的壓力、競爭對手施加的壓力、證明個人能力的壓力、維護團隊榮譽的壓力、外界輿論的壓力,等等。對處于心智成長過程中的青少年學生來說,在體育運動中遇到這些壓力不會像現(xiàn)實生活中的壓力那樣有摧毀性作用,而更多的是挑戰(zhàn)困難的激情和戰(zhàn)勝困難的成就感。經常性的體育鍛煉,會使學生適應壓力下的生活狀態(tài),而身體活動本身又具有增強心肺功能、調整情緒的作用,因而體育教育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體育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精神和積極進取意識。

激烈競爭是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主要特征。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是適應現(xiàn)代社會必要的心理素質,也是現(xiàn)代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而現(xiàn)代體育的突出特點恰恰是激烈競爭,這就注定了體育在培養(yǎng)競爭精神方面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實踐證明,那些起初畏懼競爭,在運動場上怯懦不前的學生,經過一定階段的體育鍛煉后大多會適應并樂于接受體育競爭。不僅如此,他們在體育鍛煉中還逐漸養(yǎng)成了遵守規(guī)則、公平競爭、團隊協(xié)作、力爭上游的優(yōu)秀品質。

(一)體育鍛煉能增強腦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

首先,體育鍛煉可以加強左腦運動中樞的機能,擴大相關功能大腦灰質層的面積,直接改變大腦的表層形態(tài)。其次,人腦在體育運動中會釋放啡肽等特殊化學物質,對改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很有好處。第三,運動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而強大的心肺功能會給大腦輸送更多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第四,在體育運動中,興奮與抑制迅速轉化,使腦神經的穩(wěn)定性和靈敏性得到有效提升。

(二)體育運動能有效緩解學生緊張學習造成的大腦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課業(yè)負擔過重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教育的普遍狀況,在高考指揮棒依舊存在的當下,這種狀況短期內還不能改變。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的腦神經中語言思維等相關灰質層區(qū)域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tài),因而產生保護性抑制,使學習難以持續(xù)。適當?shù)捏w育鍛煉會使這部分神經得到休息,消除腦疲勞,使學習更有效率。

(一)使學生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

體育運動的產生和現(xiàn)實運用往往與游戲密切相關,是人類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研究表明,人類生活的幸福感受與體育的關聯(lián)系數(shù)高達0.72。尤其對于青少年學生而言,體育活動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快樂,使他們產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情操。

抑郁和焦慮是當前社會兩種主要的負面情緒,這是現(xiàn)代社會高度競爭化產生的必然結果。這種競爭化的生活在教育體系內表現(xiàn)為課業(yè)負擔重,考試壓力大等形式,同樣給青少年學生的心態(tài)帶來不良影響。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是消除抑郁和焦慮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當體育活動的頻率達到每周三至五次,每次持續(xù)二十分鐘以上,可以有效化解學習、生活、成長中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給學生帶來美好的童年。

(三)體育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

作為人類重要的實踐活動之一,體育能激發(fā)人多種情感,例如放松身心的快樂感、拼搏獲勝的自豪感、克服困難的樂觀精神、超越自我的進取精神和成就感、獨立奮斗的自立精神、團隊協(xié)作獲得的友誼和集體榮譽感,等等。這些正面的情感體驗豐富了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對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六

現(xiàn)代的中職學校,已然不再是只是傳授學生技能的場所。它要培養(yǎng)的是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便是其重要課程中的一門。本文結合中職學校的特點以及學生存在的實際問題,試述了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使體育鍛煉成為對中職學生有益的心理健康的輔助。

心理健康;體育教學。

職校的學生們,從初中而來,學習的環(huán)境和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以后要面對的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和復雜的社會競爭。這些焦慮的情緒使他們往往在心理上產生諸多心理陰影,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結合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對學生們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更是擺在我們這些教育者們眼前的一項新型的課題。

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是在積極、快樂中進行的。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同時也可以通過體育鍛煉改變自我的形體,提高在高壓工作下的心理自調能力,這樣可以更好的適應現(xiàn)代化高強度的勞動。同時,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公還可以達到降低應激水平和擺脫輕度煩惱的目的,以達到宣泄情感的目的。適當?shù)捏w育鍛煉,是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的重要方法之一,因為體育課是一個群體性活動,通過這樣的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社會適應社會有能力。因此,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心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眾多學科中不可代替。

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困擾主要來自于社會、家庭、以及以往自身的經歷。來到中職學校的學生。中職學校的學生畢業(yè)后,從事的往往是技能工作或是體力工作,這樣就形成了人們的思維定論,中職學校培養(yǎng)的僅僅是勞動工具,這樣的想法通過社會無形的反射到了學生的身上,讓學生覺得前途渺茫。同時,家庭教育中,往往也缺乏一定的關愛和認同感,在學生們看來,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以往在初中時,這些學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不熱愛學習,因此,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可,甚至往往是以惡語相加,這使他們在自身當中找不到閃光點,失去了應有的`朝氣和活力。

3.1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性格。

體育教學并不是單純的我們看到的跑步等一系列簡單的活動,它是在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包括基本知識和技術技能。通過這些技能的傳授,達到讓學生能夠在體育鍛煉中使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提高,同時提高身體各項力量、耐力等素質,從而使學生的身體健康正常的發(fā)展,這樣,對學生的心理正常的成長便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換句話說,運動不僅是體質得到了提高,還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與情緒的平穩(wěn)。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往往是鍛煉身體的人,其心理調節(jié)能力非常強,其心態(tài)也積極樂觀,做事也具有韌勁,較為常人更具有拼搏和上取心。體育鍛煉同時還可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與對人生價值取向的態(tài)度。在體育課上,設置較為艱難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去體驗和嘗試模擬情境下的失敗與成功,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意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力,是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動力。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長跑,是我們一般人所畏懼的,對于學生來說,這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在這樣的比賽中,有許多人會找若干個理由選擇放棄。但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長跑是最能磨練人的毅力的了,也是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最好的手段,當然,前提是學生的身體健康的情況下。

3.2陶冶情操,調節(jié)情緒。

人在繁忙之時,如果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例如男生所鐘愛的籃球、足球或是羽毛球,能夠釋放學習中的壓力。女生所喜歡的有體操和舞蹈,體操和舞蹈,是在美妙的音樂中渡過的,在這樣美妙的旋律中,女生的情緒自己會高漲起來,也不增加了人的喜悅度。通過這樣的體育鍛煉,能夠使學生的情緒得到放松、情操得到提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們不應拘泥于教材,因為教材永遠具有滯后性和局限性,不要過分為了追求心理健康教學的效果而教學。要重視中職學生的個體化,因材施教,并在此中,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所在,細化教學過程中的環(huán)節(jié)。同時,對于男女生的差異,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認真對待,因為男女生對待困難的抗壓性不相同,在設置情境時,要把這一方面問題考慮進去。特別是要考慮到來到中職學校的學生的心理特點,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個異特點,進行分類別的教學設定。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學其實也不是人們想的動動做做,更多的則是細小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心理的關注,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輔助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當代社會中,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社會、家長和用人單位的重視。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其心理問題更為突出。我們要不斷深化體育鍛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的輔導作用,從而真正實現(xiàn)體育教學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有益促進。體育教學,并不是只是人們看到的跑跑步、做做操,它的深度可以讓一個學生受益終身;它的廣度可以讓一個學生通過體育鍛煉,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七

現(xiàn)代社會中,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里不乏精英和驕子,他們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因此,他們能否健康成長是社會倍加關注的焦點。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以及高校穩(wěn)定的突出因素。而開展課內外相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有益的作用,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當代大學生有著更高的抱負和追求,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同時也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率相對較高。近年來,因心理方面的問題而導致的身心疾病已成為大學生休學、退學甚至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隨著高校大學生中獨生子女、貧困大學生的增多以及因學業(yè)方面、經濟方面、情感方面、社會失業(yè)率方面、人際交往方面及職業(yè)選擇方面產生的心理問題尤為常見,當然,也包括少數(shù)大學生的心理變態(tài)以及人格障礙甚至精神病等方面的問題。論文格式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現(xiàn),校園極端事件屢見不鮮。因此,積極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意義的。

每一個大學生在受到專業(yè)教育的同時也應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又要掌握養(yǎng)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技能。由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列為各級各類學校的必修課,心理健康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學術研究的狹小范圍內,使得現(xiàn)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技術難以應用。針對上述情況,應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觀指導,使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納入大學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努力使學生在接受專業(yè)教育的同時,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首先,應當提高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所謂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教育工作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的原理以及心理咨詢理論和技術等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幫助他們化解心理矛盾、減少心理沖突、緩解心理壓力、優(yōu)化心理素質,使受教育者的心理過程得以正常發(fā)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形成良好的個性和思想品質,促進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地發(fā)展。因此,教師在上課時應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直接影響整個課堂氣氛,在教學中,教師要用真誠的微笑、友善的目光、親切的贊語營造和諧熱烈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中求發(fā)展,用對專業(yè)課的熱情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共鳴,激發(fā)學生愉悅、興奮的狀態(tài)。其次,注意教學內容的選擇難易要適度,教法的運用要因材施教和符合學生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和特點,使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信心。

課外活動包括課間活動、課余活動,還有相應的一些競技比賽和運動會等,教師要充分認識課外活動中健康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加強課外活動的組織指導和訓練教育,一方面,通過課外活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成長發(fā)育,增強他們的體質,滿足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健康的教育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和堅強毅力,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課外活動的開展,對健康教育有著特有的實效性和實踐性。

發(fā)揮學校行政部門、社團的力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的、良好的班級文化和校園文化環(huán)境。如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寢室的評比,“五四”系列活動,“一二九”系列活動,具體包括演講比賽、辯論賽、火炬接力賽、大合唱,等等。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并且以這些活動作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健康發(fā)展的有效載體,使學生們在活動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學生在社會上活動、生活,就必然受到社會心理的影響。目前,一些社會上方方面面的不良風氣,給學生的心理素質造成惡劣的影響,更有一些不健康的圖書、音像制品以及不健康的網站等嚴重污染學生的心理環(huán)境,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極為不利。另外,某些宣傳媒介的輿論導向發(fā)生了傾斜,如報道大款大腕多,而報道艱苦創(chuàng)業(yè)少,報道港臺明星多而報道英雄模范少,報道個人奮斗多而報道互助合作少等。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學生追趕時髦、盲目攀比、孤僻自私等現(xiàn)象。因此,就必須進行社會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穩(wěn)定大學生的社會心理,使他們有正確的心理選擇和取向。

在大學里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活動,搞好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指導。學生入學后,通過輔導員、學生會找學生談話,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對學生進行跟蹤了解,把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分類歸納,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有條件的學校應該成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配備經驗豐富,敬業(yè)精神強、品德高尚的專兼職人員,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建立接待制度,完善各種信息服務網絡,發(fā)揮學生管理隊伍和學生干部隊伍在心理咨詢中的作用,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特別是心理危機的學生要早報告、早干預,以便及時疏通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心理沖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全社會都應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面對社會的種種變化和沖擊,學生心靈中常常會產生巨大波動:一方面,他們?yōu)樯鐣母母?、進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對某些具體變化迷惑不解。因此,我們就要在全社會樹正氣、治歪風,盡量減少社會環(huán)境中不良因素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yǎng)的消極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不可能一勞永逸,要根據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和行為發(fā)展變化情況,不斷進行跟蹤調查,進行分析研究,不斷充實、完善,并發(fā)揮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培養(yǎng)中的作用。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普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會有很大提高,而健康的心理則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這樣才能真正地培養(yǎng)出德智體諸多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新世紀人才。

參考文獻。

[1]賈志勇。健康教育任重道遠。中國學生體育,24,(2).

[2]周濤,王曉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4,(1).

[3]張?,摗4髮W生健康心理養(yǎng)成的途徑和方法。中國成人教育,26,(2).

[4]王維銘。淺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4,(19).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八

隨著大學校園惡性傷人及學生自殘事件不斷增多,相關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狀況不佳甚至部分學生產生心理障礙,自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始走進人們視野并獲得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國內各大高校也對自身開設課程及教育體制進行反思,并提升學生心理健康關注度。體育課程相較于其他課程而言教學方式更具開放性,對改善學生心理狀況、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及塑造學生良好心理品質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此,國內各大高校已逐步加大體育課程教育力度,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一)調控學生情緒,消除心理障礙。

人對自身情緒的調控能力可直接反映其心理健康狀態(tài),若學生情緒經常出現(xiàn)易急易怒或日常生活態(tài)度消極程度較高等其他情緒反?,F(xiàn)象,則說明學生情緒調控能力較差或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體育教師可觀察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的狀態(tài),如表情、行為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相關學者對體育活動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自身消極情緒如沮喪、壓抑、緊張等非健康情緒均可通過參與體育鍛煉得以發(fā)泄,從而使人心情愉悅,繼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情緒調控能力,并消除學生心理障礙,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二)提升認知能力,適應社會活動。

高校體育教師通過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增強學生身體協(xié)調性、抒發(fā)自身消極情緒,同時還可提升學生社會認知能力并增強學生社會交際能力。其次,從社會學角度出發(fā)體育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社會活動縮影。體育活動在進行時對社會生產、社會生活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模擬,因此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精神狀態(tài)往往是學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精神狀態(tài)。學生也通過感受體育活動的成功失敗,加深自身對成功、失敗的理解,從而強化學生心理接受能力,也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的價值觀、人生觀。

(一)教學內容合理化。

由于體育運動項目不同,對學生身體素質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體育教師應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運動要求及心理需求。競技體育具有技術結構較為復雜、對運動員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等特點。因為大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弱,所以學生難以掌握體育運動技術要領,甚至會出現(xiàn)學生受傷等現(xiàn)象,導致學生對體育運動只能望而卻步。因此教師在計劃教學內容時,應以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為主,同時適當降低體育運動難度,讓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時也能最大程度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教師精簡教學內容不僅可增加教學活動開展順利程度,也可強化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收獲滿足感、成就感,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二)教學形式多元化。

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最大化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將體育教學效果理想化。教師在改進教學形式時,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水平等進行了解同時還應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方可加強學生對體育活動適應能力,進而實現(xiàn)通過體育教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良好發(fā)展的目的。其次,教師在體育教學規(guī)劃時,應充分將學生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融合,盡可能對學生采取最適宜體育運動方式。體育教師可通過舉辦“課時短跑比賽”、“課時跳高比賽”等體育競技活動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次,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如何突破自我。如學生100米短跑成績?yōu)?4s,教師應對其進行相應體育訓練,提升其體育百米跑成績。讓學生突破自我同時加深自身價值理解,增強學生自信心,進而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

(三)教師素質全面化。

教師因其職業(yè)特殊性,對教師整體素質也具有更高要求。教師應具有良好專業(yè)素質與良好道德素質,以此對學生言傳身教,方可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因此,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可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向學生傳達積極健康的學習生活心態(tài),同時與學習生活態(tài)度消極的學生進行溝通,找出其原因予并及時疏導。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時刻保持敬業(yè)精神,并對學生興趣愛好、運動技能、個性差異進行全面了解,且始終貫徹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社會競爭趨勢也日益激烈,為確保學生專業(yè)知識及心理承受能力足以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各大高校應在提升學生專業(yè)素質同時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建設。國內各高??赏ㄟ^強化體育教學,增加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學生情緒調控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良好發(fā)展。體育教師通過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改善教學形式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良好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并借此推動學生良好個人品質的形成,使其在今后社會活動中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作者:劉勇波單位:成都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九

摘要:茶文化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歷經千百年而形成,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邃的思想內涵?;诓栉幕⒋髮W體育教育文化體系,不僅能彌補以往大學體育教育文化的缺失缺陷,還能深化大學體育教育文化內涵,奠定大學體育教育發(fā)展的堅實基礎?;诖耍疚膹漠斍按髮W體育教育文化建設體系的基本要求入手,結合茶文化在大學體育教育中的價值作用,對茶文化在大學體育教育文化體系中的融入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以構建科學合理的大學體育教育文化體系。

關鍵詞:文化建設;體育教育文化;茶文化;建設思路。

當今是一個以知識為特征的信息時代,文化不僅是一個國家、民族存在的基礎,也是民族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來源,所以我國高等院校應當注重教育文化構建,引導大學生掌握豐富多樣的文化精神,同時促進當代大學體育教育發(fā)展,更好的適應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與大學體育教育需求。體育作為高等院校的基礎課程,自然也要順應教育趨勢和需求大力開展大學體育教育文化體系。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十

摘要:根據我校近三年來調查數(shù)據顯示,有19.56%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近15%的學生感到壓抑,17.5%的學生情緒消極。2004年的"馬加爵事件"、2013年"上海復旦大學投毒案"都讓人觸目驚心,這些事實反映了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確實令人堪憂,有心理學家把大學生群體稱為"心理弱勢群體"。因此,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關鍵詞:心理健康課程;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重要性。

結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身經歷,從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入手,探究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尋找切實能夠幫助大學生解除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和方法,加強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我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創(chuàng)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1.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主要原因。

1.1新的生活環(huán)境變遷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抑郁、苦悶心理。大學校園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很大。特別是新生,從相對單純、熟悉、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進入到復雜、陌生、艱苦的環(huán)境里,周圍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發(fā)生改變。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變遷會使個體產生心理應激。

1.2學習適應不良使大學生產生緊張和焦慮心理。大學的學習具有主觀能動性,和高中填鴨式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區(qū)別,而那些缺乏學習自主性、學習態(tài)度消極、專業(yè)興趣缺乏的學生在學習中常常缺乏耐力和持久性,把學習當成苦差事,不愿積極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滿足于一知半解,而考試屢次失敗又使其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最終對學習厭倦,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之中[1]。

1.3人際交往不適導致大學生產生孤獨寂寞心理。家庭因素的影響、自我評價的偏差等原因都會導致人際交往不良。自我評價的偏差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形式:一種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偏高,多出現(xiàn)在那些有長相出眾、家庭經濟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身上,他們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對待他人苛刻,久之同學朋友就會避而遠之,受到孤立;另一種表現(xiàn)為自我評價偏低,多表現(xiàn)在那些單親家庭、家境貧困的學生身上,這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對自己各方面能力都表示懷疑,久之形成畏縮自卑的心理。

1.4戀愛中的矛盾對大學生產生失落與沮喪心理。大學生戀愛現(xiàn)象愈來愈普遍,在戀愛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矛盾,由此引發(fā)一些不良心理問題。引起的原因有:(1)自主性強:90后的大學生非常有個性,在戀愛問題上容易沖動,考慮問題簡單化,戀愛觀念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2)心理不成熟:思想單純,對待戀愛問題簡單、幼稚和不成熟。(3)缺乏責任感。不少大學生抱著"游戲愛情"的態(tài)度,以追求異性為炫耀,朝三暮四,完全不顧及對對方的傷害。

1.5就業(yè)困難的壓力導致大學生產生失望迷惘心理。隨著高校擴招、畢業(yè)人數(shù)劇增而就業(yè)崗位有限,這些原因對學生的就業(yè)心理產生巨大沖擊,使一些學生心態(tài)失衡,表現(xiàn)出焦慮和急躁的心理。

2.1建立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告知學生心中有困惑時應及時尋求學校心理咨詢機構專業(yè)人員的幫助,心理咨詢中心在為來咨詢者嚴格保密的情況下,為學生進行心理評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心理咨詢的方法技巧幫助學生緩解心理壓力,解除內心矛盾與痛苦。

2.2做好大學生心理問題篩查工作,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從新生入校開始,就要采用"心理健康問卷"進行心理健康普查,特別是單親家庭、貧困生、身體有殘疾、性格內向、失戀的同學等等這一類特定群體的學生,應該給予高等關注。對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癥狀的學生,由專業(yè)老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

2.3加強對心聯(lián)干部的培訓和學習,完善心理預警機制。每個系部設有心聯(lián)部長,每個班級設立心理委員,每個學生宿舍設立心理健康志愿者,通過會議、講座培訓他們的專業(yè)知識,使他們成為輔導員的得力助手和院(系)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信息員,異常情況及時匯報,形成上下貫通,運轉順暢的校、系、班級三級心理問題控制領導體系。

2.4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教學之中。我校以"學-思-行-悟"的教學模式在不同學期開展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解除學生心理困惑,陪伴學生們開心度過大學生活[3]。大一新生開設人際交往的心理、學習心理、情感教育、挫折教育等課程;大二學生開設實習心理和就業(yè)心理等課程。通過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樹立學生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

2.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huán)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

2.6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實行學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機制。家庭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生活空間和文化環(huán)境。以孩子為中心、溺愛、放縱、過高期望、攀比、家長不以身作則、粗暴等等。長期生活在這樣家庭教育模式下的孩子,即使離開家庭走進大學校園,也很容易產生心理和行為障礙,甚至是人格的扭曲。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本著學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方針,嚴防家庭教育"淡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舞臺。

二十一世紀人才應具備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全面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并且相互和諧統(tǒng)一,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學內涵。因此,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廣大學生健康心理的發(fā)展,良好思想道德的養(yǎng)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參考文獻: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十一

初中階段是每個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所必須要經歷的階段,也是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有的學生由于學習任務比較重,學習壓力比較大,而數(shù)學成績不夠理想?;蛘撸诮虒W中,教師對學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學生心理上有負擔,對于數(shù)學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這都是當前初中數(shù)學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是知識的主要傳播者,要想真正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效果,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準確把握數(shù)學教材的知識內涵。其次,教師要能夠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對于成績稍差的學生要做到關心和愛護,讓其樹立數(shù)學學習信心。特別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落實,教師必須要將創(chuàng)新教育融入到數(shù)學教學中,實現(xiàn)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新突破。

一、轉變師生角色。

首先,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師要將以前以教師為根本轉變?yōu)橐詫W生發(fā)展為根本,將單純傳授知識轉變?yōu)閹熒g的探究知識。尤其是注重學生自主探究模式的構建,將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師要以知識的灌輸者轉變?yōu)榻虒W過程的引導者、學生學習的協(xié)助者和合作者。其次,教師要注重學生數(shù)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僅要將數(shù)學課堂開展得豐富多彩,還要將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通過設置數(shù)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的影子,教師要善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導學生深入到生活實踐中,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數(shù)學問題意識。

二、數(shù)學創(chuàng)新教育對于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教師要具有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精神的能力。初中數(shù)學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對于新課程標準要有充分的認識和把握,領會課標精神內涵,構建全新的數(shù)學課程體系,引導學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運用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只有把握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才能將其貫穿具體的數(shù)學教學中,從而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要具有數(shù)學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學會靈活地運用數(shù)學教材。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shù)學課程在內容上有了較大的改變,教師必須要對課程改革有良好的領會能力,找準新舊教材變革的不同之處,嚴格遵循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依據教材的要求,全面轉變數(shù)學教學的方法,將新教材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使新教材更具滲透力和感染力,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字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教師要具備數(shù)學教學反思能力。數(shù)學教學過程并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講授知識,而是師生之間雙向互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除了教學以外,還要定期進行教學反思、及時總結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能力的進步情況等。只有在總結和反思中,教師才能尋找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彌補漏洞,積累經驗,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水平。另外,教師還要經常觀察和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通過取長補短,來充實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三、積極轉變數(shù)學教學手段。

首先,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逐漸融入到教育教學中。教師在授課之前要仔細研究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從數(shù)學知識的框架中去把握教學內容,從而設置最佳的教學方案。為了使教學過程能夠順利開展,教師要事先設想好學生可能掌握不到位的地方或者難以理解的地方,讓學生在心理上有所依靠,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講授數(shù)學新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情況以及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試題來鍛煉學生。如果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水平比較高,教師可以適當增加教學的難度,讓學生的能力能夠逐步得到提高。如果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水平較低,在安排試題練習的時候,可以適當簡單一些,讓學生能夠學到知識而不感覺吃力??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實現(xiàn)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其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能力。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就是通過數(shù)學教學做到學以致用,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廣大教師和學生所期待的效果。要想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目的,數(shù)學教師就在傳授知識的時候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要將學生逐漸引導到生活中去,使數(shù)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更加形象和生動,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認知,提高數(shù)學實踐能力和水平。最后,增強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和勇氣。新課程標準要求,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讓學生能夠在面對困難時用正確的心態(tài)和方法去解決問題。尤其是那些數(shù)學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他們對于數(shù)學學習存在一種心理障礙,不愿意主動學習,對此,教師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除了傳授數(shù)學知識,還要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使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并使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是瑕疵的問題也要鼓勵學生,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影響學生,這對學生的以后的學習也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傊踔袛?shù)學教學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數(shù)學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性,以新課程標準的精神為指導,更新教學思想,用更加符合學生學習的方法來教育學生,使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認知能力,提高數(shù)學綜合能力。

作者:孫華麗單位:河北省內丘縣內丘鎮(zhèn)中學。

淺談體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十二

新課程改革給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色彩繽紛的爭妍氣息,也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追求。生動和靈性是語文課堂的靈魂。

語文課堂是生命化課堂,也是知識化課堂。葉瀾教授強調教學活動的動態(tài)生成性,提出教學過程是生動可變的?!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看待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fā)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毙抡n程特點是張揚其個性,做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核心是“活”,既激活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又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要讓學生的“心”和“手”動起來,構建成雙向互動的活動。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過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才能教學相長??梢姡Z文課堂在開放中才能呈現(xiàn)出生命的活力,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發(fā)揮。

一、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新課程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結生活和情感體驗。所以教師的目光應該集中在學生身上.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注意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個性差異。如優(yōu)秀生學習敏捷,后進生學習遲緩,這是教師所關注的。教師教學時要開放、寬松、民主、平等、和諧發(fā)展,讓愛、生命與教學同行。因為愛的教育是永恒的,沒有愛的教育,就沒有生命力,教育就會失敗。面向全體學生。必須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币虼耍n堂教學要有生命力,必,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和獨立性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自主性學習就是要有明確的目的、積極的態(tài)度,有實踐精神,學習者由被動變主動。有無可推諉的責任心。獨立性學習是學習者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完成,是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態(tài)度,實現(xiàn)要我學、終身學習、終身受益的目標。自主性和獨立性學習是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命力。

二、變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觀念。

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是帶領學生學習,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生的引導者、教學的參與者。教師把學生當作教學中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教師在課堂中要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空間,指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按照目標進行探究、實踐、自主學習,教師到學生中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活潑、生動有序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一種開放、寬松、自由,卻又不失嚴謹?shù)沫h(huán)境。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有利于暴露學生學習的真問題,有利于教師真正了解學情,發(fā)現(xiàn)真問題,有利于提高閱讀和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讀書權、選擇權、發(fā)言權。為了學生教師所講的內容非講不可時才講,講什么,怎樣講,何時講,都要有所選擇,因需要而定、因學情而定、因內容而定。教師能不講的不全講,留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感悟,去展示、挖掘作品的.精神內涵,領會作者的情感,接受休秀人格的熏陶,滋潤學生的心田,讓人文精神在語文課上大放光芒。

三、讓激情充盈課堂。

教學是一門藝術,藝無止境。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對教學不斷挖掘、不斷探索、不斷追求,認真反思得與失,擇善而從,致力于熟中求巧,每一堂課都要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其重要因素是在課堂上投入激情,演繹生命的精彩。教師要先發(fā)于情感。終于誘思,搞無情的教育,那就是教育的悲劇。如果忽視情感因素,把學生視為學生的機器,就會禁錮學生的個性,帶來人格的摧攔.毀滅學生創(chuàng)造的天賦,學生處于緊張恐懼的情緒,造成精神上的壓抑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把讀書當成苦差事,甚至厭學、拒學、棄學,使學生的身心受損,個性畸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上應該行為優(yōu)雅,精神飽滿、和藹可親,與生為善、語言優(yōu)美、抑揚頓挫、風趣幽默,以機智的人生智慧感染學生,以激情感染激情,以生命感悟生命,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喜愛老師,使學生在一種輕松親切、愉快的氛圍中度過,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若差事,而是以積極的態(tài)度樂學、愛學、好學,充滿情趣,高效率地學習。

語文課堂教學要開放,要面向全體,把學生學習的自主權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擁有讀書權、選擇權、活動權、思考權、實踐權,真正視學生為學習的主人。特別是在開放性的學習中,對學生的一些獨特的看法和“出格”的理解給予積極鼓勵,允許他們與教師辯論,教師要真誠地尊重學生的意見,盡可能地予以采納,以民主、平等、和諧方式,培養(yǎng)他們自信心和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突破課文情景,把思維的領域擴展到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提高學生的認知和想象力,了解社會,感悟人生,生命的經歷就會光彩宜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61279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