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 論語讀后感高中生(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14 20:52:39
最新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 論語讀后感高中生(4篇)
時間:2023-02-14 20:52:39     小編:zdfb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 論語讀后感高中生篇一

——《論語·衛(wèi)靈公》

這段經(jīng)文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意思是孔子說:“一個有德行的士君子應該矜持、莊重,而不會與別人爭斗;會和諧的與人相處,而不會結黨營私?!?/p>

這段經(jīng)文中孔子講了一個士君子應該何以處眾的道理。矜,是矜持、莊重、嚴肅的意思,這是一種很高的人格境界。如果一個人能達到矜,必是德行人格厚重,境界智慧高深,常人無法比擬的。這種人非常坦然,因其人正心正,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不卑不亢,所以在面臨一些重大事件時會顯得很泰然。而正是這種時候,人需要進行冷靜的思考和選擇。能夠做到“矜”的人,無論天大的事,都會坦然面對,不會輕浮焦躁。故圣人云:“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

相反,小人則不泰不矜,狂妄自大,自以為是,喜好彰顯表現(xiàn),每當大事來臨之際,卻顯得焦躁不安,無所適從,不堪一擊。故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此之謂也。

爭,是爭執(zhí)、爭斗的意思。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精神的核心便是爭,是博弈與爭奪。不論過程手段,只在乎最后的結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理念,有害于道,會破壞社會政治秩序。而如今的中國正是這種情況,拜金主義嚴重,人們?yōu)榱诉_到目標和盈利,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其原因便是近百年來,受到西方資主義的文化入侵。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人們把競爭博弈作為社會生產(chǎn)和發(fā)展的推動力,才導致這一后果。

西方資本主義強調(diào)競爭,西方國家也因此博得國際政治和軍事上的地位。但這僅僅是它的文化硬實力,在其硬實力背后有文化軟實力支撐,那便是西方的信抑體系和核心價值觀。西方清教徒認為經(jīng)商是上帝給予他的使命,因此,經(jīng)商便有了神圣的合法性。無論從事政治事務還是經(jīng)商,這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因為這樣,西方才會出現(xiàn)比爾蓋茨這種賺了一輩子的錢,最后全部奉獻給了社會的偉大企業(yè)家。這都歸結于一個文明的文化軟實力,而我們只學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硬實力,沒有學到他們的軟實力。所以才導致這么多的負面結果。

當然,西方的軟實力我們也學不來,因為軟實力要符合地域人文,也就是歷史文化的合法性。因為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人文,每個文明都會有適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而這種政治制度一旦更換歷史文化背景便不能發(fā)揮原有的功效。就如同熱帶植物到了高原地帶生存不了。所以我們才要制定出符合于華夏文明和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儒家講“體用不二”,這也進一步說明了“中體西用”的不對之處。

群,是群體、群眾。這里指與人相處得很好,很和諧和睦,很容易相處共事??鬃釉疲骸熬右资露y悅也”,君子雖然很好共事相處,但卻難以取悅。因為君子的德行遠在常人之上,能辯是非,明善惡。通常,小人在行事時,為了能討領導喜歡,給予他更好的機會與利益,便會對上司領導進行諂媚、拍馬和賄賂。而很多領導上司也是小人德行,樂于接受。在利益面前,固然原形畢露。

曾有人舉了一個例子來諷刺如今的中國人:一個百貨大樓的電梯壞了,老板便要找人把它修好。中國人、印度人和德國人都想來接活。印度人報價3000;德國人說:“我們材料和技術好”,因此報價5000”;而中國人卻以10000元的天價接下了這個活。原因是這個中國人找到了項目負責人說:“5000給你,2000給我,剩下3000交給那個印度人做”。

由此可看出,小人如果居于上位,政治便會腐敗,國家便會不得而治。君子則剛好相反,不論多大的利益擺在他面前,只要不符合于義,不符合于道,都不會取一分一厘。故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鬃右嘣疲骸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哪怕符合于道,取了,首先想到的也是天下蒼生而不是自己。故范仲淹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贝酥^也。所以,一個君子圣賢的人格德行和胸懷都可以從這方面體現(xiàn)出來。

由此觀之,一個國家必須要君子與賢臣在位,方能和諧大同,長治久安。故孔子云:“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庇衷疲骸氨匾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天下無所措手足?!贝四酥螄?,不可不知也。

黨,就是黨羽,這里指在政治中和社會上結為同黨,謀利謀私。結黨,便是奸詐的小人為了更好的謀得利益,集結起來,互相私助營利,作惡偏袒。為君者管理國家時,必定要注意朝中結黨結派,互袒互利的情況發(fā)生。因為一旦這樣,貪官污吏的勢力便會強大,政治便會腐敗至極。而在政治上,如果有小人之黨,便應有君子之朋出現(xiàn)相與之抗衡。而為人君者,必當明是非善惡,分清小人之黨和君子之朋,并把小人之黨鏟除于朝,天下方能大治?!杜簏h論》云:“故為人君者,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

從這段可以看出,一個君子為人處事的智慧。只有矜而不爭,才能時刻保持嚴謹,莊重坦然,才能臨大節(jié)不奪,不怒而威;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別人才愿意和你交往。只有群而不黨,才能在互補中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不受不良之友的影響和誤導,從而趨善遠惡。如此,才是君子之為,圣賢之為。

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 論語讀后感高中生篇二

《論語》這部書基本上能夠稱之為我們中國人的圣經(jīng),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都得從這部書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們的一個指路明燈,當然暫且不論此明燈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顯然這種思想是十分利于統(tǒng)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群能夠安于現(xiàn)狀,而且還能聽命于朝。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注釋、解析,力圖透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超多的關于《論語》的研究文章。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光是關于《論語》的這種注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那里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能夠說把儒家的學說推向了頂峰。那么,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注》--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于清末民初時期,自小理解正統(tǒng)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力。看楊先生的這部書,打開來立刻就能了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于研究之認真?!墩撜Z》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注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注釋文字中,關于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jīng)據(jù)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可見,他對于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此刻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能夠讓人相對客觀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么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默罕默德、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墩撜Z》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說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能夠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鬃佑眠@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于禮制的看法,著實可愛??吹竭@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此刻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氣憤地說,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么樣貌!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鬃痈F其一生的時間要到達“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并且付諸于實踐的人已經(jīng)難能可貴了。

那么,《論語》是不是就是我們現(xiàn)今社會的治療良方了呢,是不是我們的信仰歸宿已經(jīng)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論語》大致成書開始于春秋末期,修改完成于戰(zhàn)國初期,這個時代,中國還處于十分動亂的時代,各國諸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社會禮制崩塌,各種思想泛濫,東周其時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甚至發(fā)明了自己的語言文字、貨幣單位等等,儼然一副分裂景象。而當時的孔子懷揣著一個偉大理想,游走于各國,期望能夠付諸實踐。這種思想便是禮制的思想,期望透過恢復原有的社會結構和禮數(shù)規(guī)則,來重新構建社會。比如老百姓能夠認真耕作,士大夫能夠治家有方,諸侯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樣整個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個階層不要總想著越級,你是一個士大夫,就不要想著哪天把諸侯王趕下臺,不要在禮制上超越諸侯王,參見諸侯王的時候要保證諸侯王的威嚴,這樣社會各個階層就都穩(wěn)定下來了。所以,他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看來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會的發(fā)展帶來的就是欲望,所以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鬃拥乃枷胧窍胱屗腥硕己退粯樱龊米约簯械纳鐣鹘牵瑳]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恐怕相當于烏托邦了。其實透過后代的發(fā)展也基本能夠看得出來,儒家思想用來教育人民大抵

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么說來,《論語》就沒有什么好處了嗎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們自己修身方面的問題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于現(xiàn)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好處的。說儒家類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鬃咏o大家構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于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所以所有人都能夠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到達,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里擺著。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回,但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到達,但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么你就要之后修行,因為你明白此刻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說你的仁已經(jīng)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到達,而你,連孔子還沒有到達。那么儒家能夠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此刻社會上也有很多說《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么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么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jīng)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能夠亂理解的。當時,社會戰(zhàn)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但是可惜,他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實現(xiàn),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fā)展想違背了。還有“死讀書”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皩W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yōu)則仕”,后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著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余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樣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著《論語》的血,《論語》是我們的根。

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 論語讀后感高中生篇三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看完論語,你知道怎么寫好一篇論語讀后感嗎?

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論語》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國學經(jīng)典,許多人崇尚它“和為貴”的處世哲學,而我,則更迷戀它對理想的追隨。

確實,整部《論語》都隱約的從禮儀、為政、學習等方面體現(xiàn)著對理想的追求。在《論語》里,有一大段還特別描述了它。子路、曾皙、冉求、公西華和老師——孔子在談理想。子路搶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給我一個很大的國家,但兵荒馬亂、禮樂崩壞,我用三五年的時間,就能把敵人趕走,而且人人都舉止高尚,成為一個禮儀之邦。冉求在老師叫他之后慢慢地說道:給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戰(zhàn)爭,給我三年時間,我就能把國家重歸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變成禮儀之邦。他們的態(tài)度可謂一個比一個謙遜,到了公西華,他說他只想做一個幫助實行禮儀的道士。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專心彈琴的曾皙,只聽琴聲漸輕,“當”一聲,樂曲結束,曾皙坐了起來,說道:在萬物復蘇的春季,我?guī)吓笥?、妻子還有一群孩子,到剛開凍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著歌回家。這時,一直不發(fā)話的老師說:“我同意曾皙的觀點?!崩蠋熕较吕镉謱υf:“他們?nèi)齻€人的理想太不切實際: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個禮儀之邦;冉求雖說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個國家,有人民群眾,有政府;公西華只是想做一個道士,但禮儀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點,最重要的是,他傾聽了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

是啊,我記得蘋果之父——喬布斯說過: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追隨人的內(nèi)心心靈和直覺的勇氣,因為心靈會告訴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現(xiàn)在,許多人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都在為別人而活?,F(xiàn)在還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著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不應該只有一顆冰冷的心。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這時,你會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能量。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你會很快樂。所以,就請你停下疾行的腳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純真、那份快樂,去尋找真正的理想吧!

我讀了《論語》后,我知道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它的意思是說:“學的知識要時常去復習的,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呢!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放學回家后從來都會自覺去復習,總以為自己腦子聰明,很輕松地在課堂上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部記住??墒牵聦崊s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段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我的作業(yè)和試卷,才發(fā)現(xiàn)我學的知識很多都沒有鞏固,有印象的東西并不多。在離段考的前幾天里,為了能考出優(yōu)秀的成績,我被迫每天晚上“開夜車”很辛苦地補缺補漏到深夜 ,熬到眼睛變成“熊貓眼”。導致嚴重睡眠不夠,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學遲到,耽誤上課。即使是這樣,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記牢。后來在段考時我果然吃了大虧,雖然很努力,但是考得并不理想,語文才80分。后來讀了《論語》之后,我開始學會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學會了每天晚上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不知不覺記得牢固了,學習變輕松了,期考成績竟然提高到了90幾分,我別提多高興啦!《論語》教會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方法,使我學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思說:“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jīng)常局促憂愁?!庇浀眯r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想一個人獨占。上學時,我經(jīng)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fā)現(xiàn)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后,我主動地把牛奶拿出來和姐姐分享。媽媽也表揚我大方?!墩撜Z》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從此以后我做事光明磊落,越來越有君子之風。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chuàng)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jīng)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币苍趶娬{(diào)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jīng)驗??鬃拥倪@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xiàn)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yǎng)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jīng)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jīng)典古文中較優(yōu)秀的一部,經(jīng)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論語》這部書基本上能夠稱之為我們中國人的圣經(jīng),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都得從這部書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們的一個指路明燈,當然暫且不論此明燈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書?!熬汲几父缸幼印保@然這種思想是十分利于統(tǒng)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群能夠安于現(xiàn)狀,而且還能聽命于朝。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注釋、解析,力圖透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超多的關于《論語》的研究文章。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光是關于《論語》的這種注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那里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能夠說把儒家的學說推向了頂峰。那么,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注》--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于清末民初時期,自小理解正統(tǒng)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力??礂钕壬倪@部書,打開來立刻就能了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于研究之認真?!墩撜Z》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注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注釋文字中,關于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jīng)據(jù)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可見,他對于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此刻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能夠讓人相對客觀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么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默罕默德、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墩撜Z》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說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能夠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鬃佑眠@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于禮制的看法,著實可愛??吹竭@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此刻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氣憤地說,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么樣貌!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鬃痈F其一生的時間要到達“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并且付諸于實踐的人已經(jīng)難能可貴了。

那么,《論語》是不是就是我們現(xiàn)今社會的治療良方了呢,是不是我們的信仰歸宿已經(jīng)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論語》大致成書開始于春秋末期,修改完成于戰(zhàn)國初期,這個時代,中國還處于十分動亂的時代,各國諸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社會禮制崩塌,各種思想泛濫,東周其時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甚至發(fā)明了自己的語言文字、貨幣單位等等,儼然一副分裂景象。而當時的孔子懷揣著一個偉大理想,游走于各國,期望能夠付諸實踐。這種思想便是禮制的思想,期望透過恢復原有的社會結構和禮數(shù)規(guī)則,來重新構建社會。比如老百姓能夠認真耕作,士大夫能夠治家有方,諸侯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樣整個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個階層不要總想著越級,你是一個士大夫,就不要想著哪天把諸侯王趕下臺,不要在禮制上超越諸侯王,參見諸侯王的時候要保證諸侯王的威嚴,這樣社會各個階層就都穩(wěn)定下來了。所以,他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看來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會的發(fā)展帶來的就是欲望,所以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讓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做好自己應有的社會主角,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恐怕相當于烏托邦了。其實透過后代的發(fā)展也基本能夠看得出來,儒家思想用來教育人民大抵

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么說來,《論語》就沒有什么好處了嗎也不是??鬃拥乃枷胫泻芏嗍巧婕暗轿覀冏约盒奚矸矫娴膯栴}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于現(xiàn)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好處的。說儒家類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鬃咏o大家構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于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所以所有人都能夠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到達,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里擺著。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回,但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到達,但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么你就要之后修行,因為你明白此刻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說你的仁已經(jīng)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到達,而你,連孔子還沒有到達。那么儒家能夠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此刻社會上也有很多說《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么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么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jīng)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能夠亂理解的。當時,社會戰(zhàn)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但是可惜,他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實現(xiàn),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fā)展想違背了。還有“死讀書”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學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yōu)則仕”,后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著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余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樣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著《論語》的血,《論語》是我們的根。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論語·衛(wèi)靈公》

這段經(jīng)文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意思是孔子說:“一個有德行的士君子應該矜持、莊重,而不會與別人爭斗;會和諧的與人相處,而不會結黨營私?!?/p>

這段經(jīng)文中孔子講了一個士君子應該何以處眾的道理。矜,是矜持、莊重、嚴肅的意思,這是一種很高的人格境界。如果一個人能達到矜,必是德行人格厚重,境界智慧高深,常人無法比擬的。這種人非常坦然,因其人正心正,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不卑不亢,所以在面臨一些重大事件時會顯得很泰然。而正是這種時候,人需要進行冷靜的思考和選擇。能夠做到“矜”的人,無論天大的事,都會坦然面對,不會輕浮焦躁。故圣人云:“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

相反,小人則不泰不矜,狂妄自大,自以為是,喜好彰顯表現(xiàn),每當大事來臨之際,卻顯得焦躁不安,無所適從,不堪一擊。故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此之謂也。

爭,是爭執(zhí)、爭斗的意思。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精神的核心便是爭,是博弈與爭奪。不論過程手段,只在乎最后的結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理念,有害于道,會破壞社會政治秩序。而如今的中國正是這種情況,拜金主義嚴重,人們?yōu)榱诉_到目標和盈利,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其原因便是近百年來,受到西方資主義的文化入侵。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人們把競爭博弈作為社會生產(chǎn)和發(fā)展的推動力,才導致這一后果。

西方資本主義強調(diào)競爭,西方國家也因此博得國際政治和軍事上的地位。但這僅僅是它的文化硬實力,在其硬實力背后有文化軟實力支撐,那便是西方的信抑體系和核心價值觀。西方清教徒認為經(jīng)商是上帝給予他的使命,因此,經(jīng)商便有了神圣的合法性。無論從事政治事務還是經(jīng)商,這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因為這樣,西方才會出現(xiàn)比爾蓋茨這種賺了一輩子的錢,最后全部奉獻給了社會的偉大企業(yè)家。這都歸結于一個文明的文化軟實力,而我們只學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硬實力,沒有學到他們的軟實力。所以才導致這么多的負面結果。

當然,西方的軟實力我們也學不來,因為軟實力要符合地域人文,也就是歷史文化的合法性。因為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人文,每個文明都會有適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而這種政治制度一旦更換歷史文化背景便不能發(fā)揮原有的功效。就如同熱帶植物到了高原地帶生存不了。所以我們才要制定出符合于華夏文明和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儒家講“體用不二”,這也進一步說明了“中體西用”的不對之處。

群,是群體、群眾。這里指與人相處得很好,很和諧和睦,很容易相處共事。孔子云:“君子易事而難悅也”,君子雖然很好共事相處,但卻難以取悅。因為君子的德行遠在常人之上,能辯是非,明善惡。通常,小人在行事時,為了能討領導喜歡,給予他更好的機會與利益,便會對上司領導進行諂媚、拍馬和賄賂。而很多領導上司也是小人德行,樂于接受。在利益面前,固然原形畢露。

曾有人舉了一個例子來諷刺如今的中國人:一個百貨大樓的電梯壞了,老板便要找人把它修好。中國人、印度人和德國人都想來接活。印度人報價3000;德國人說:“我們材料和技術好”,因此報價5000”;而中國人卻以10000元的天價接下了這個活。原因是這個中國人找到了項目負責人說:“5000給你,2000給我,剩下3000交給那個印度人做”。

由此可看出,小人如果居于上位,政治便會腐敗,國家便會不得而治。君子則剛好相反,不論多大的利益擺在他面前,只要不符合于義,不符合于道,都不會取一分一厘。故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鬃右嘣疲骸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哪怕符合于道,取了,首先想到的也是天下蒼生而不是自己。故范仲淹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贝酥^也。所以,一個君子圣賢的人格德行和胸懷都可以從這方面體現(xiàn)出來。

由此觀之,一個國家必須要君子與賢臣在位,方能和諧大同,長治久安。故孔子云:“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庇衷疲骸氨匾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天下無所措手足。”此乃治國之道,不可不知也。

黨,就是黨羽,這里指在政治中和社會上結為同黨,謀利謀私。結黨,便是奸詐的小人為了更好的謀得利益,集結起來,互相私助營利,作惡偏袒。為君者管理國家時,必定要注意朝中結黨結派,互袒互利的情況發(fā)生。因為一旦這樣,貪官污吏的勢力便會強大,政治便會腐敗至極。而在政治上,如果有小人之黨,便應有君子之朋出現(xiàn)相與之抗衡。而為人君者,必當明是非善惡,分清小人之黨和君子之朋,并把小人之黨鏟除于朝,天下方能大治?!杜簏h論》云:“故為人君者,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p>

從這段可以看出,一個君子為人處事的智慧。只有矜而不爭,才能時刻保持嚴謹,莊重坦然,才能臨大節(jié)不奪,不怒而威;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別人才愿意和你交往。只有群而不黨,才能在互補中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不受不良之友的影響和誤導,從而趨善遠惡。如此,才是君子之為,圣賢之為。

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 論語讀后感高中生篇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chuàng)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jīng)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diào)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從表面上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jīng)驗??鬃拥倪@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xiàn)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敝v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yǎng)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jīng)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jīng)典古文中較優(yōu)秀的一部,經(jīng)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474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