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之后,對書中內容、主題、情節(jié)等進行思考和總結的一種表達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意義和內涵,同時也是對讀書體驗的一種回顧和評價。讀后感是讀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書中的知識,并從中得到思考和啟發(fā)。在寫讀后感時,我們應該展示自己深入思考和品味作品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簡單的贊美或批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一起來參考。在閱讀完作品后,作者深入地剖析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細膩的描寫賦予了作品更多的情感,使人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又有一個讀者通過對作品細致入微的分析,體會到了作品中所蘊含的深邃的思想,引發(fā)了自己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還有一篇讀后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解讀,與作品中的主題形成了奇妙的呼應,引發(fā)了讀者對人性、情感等議題的思考。這些范文展示了不同讀者的閱讀體驗和獨特的思考方式,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fā)。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一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輯而成。
孔子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仁”,《論語》中始終如一地貫穿了他的這一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公元前552或前551——前479)。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建者、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
教育。
家。
《論語》這本書流傳至今,歷經(jīng)了2000多年。我不由得大吃一驚,心想:歷經(jīng)兩千多年的書,想必也有它的獨特之處吧,要不然它也不會這么著名。
我又一次翻開書,開始細細的品味了。
我看見論語上有這么一句話: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
是啊,這句話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短處,反之,每個人也都有長處。所以,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并且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進一步。
我忽然想到了五年級時,我們班里有幾個人寫的字蠻漂亮的,我十分羨慕,就有時候會去練練字,但是沒過兩個月就漸漸淡忘了,后來索性就不練了。
直到六年級下冊時,我才又下定決心練字了,因為雖然不算特別難看,可是有時候考試時會因為寫的不清楚而白白扣分。我就慢慢地開始把字形矯正過來,可是寫那些字的時候特別費力,常常寫了一會兒就手酸的要命,但是我每當這時候,就會想起別人那好看的字,暗暗鼓勵自己,漸漸地,漸漸地,我寫的時候就越來越順手了。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二
我在這一學期有幸學習了《論語》這本書,《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意思是,人如果不自重,威信就不如別人,學習也需要經(jīng)常鞏固知識。才能對學習得到有效的幫助。這句話使我想到了我自己以前的一言一行。
以前,我總是大大咧咧的,一點都不夠穩(wěn)重,引來許多人的指責。玩起來,那可以說連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記得有一次參加趙怡歌組織的“秘密”活動,很晚回家。爸爸媽媽東找西找都找不到我,使他們非常擔心、傷心。同時這件事情被同學們知道后,自己的面子也在同學面前丟的一干二凈,招來同學們的冷眼相待。有時候在課堂上我也和班上的男生嘻嘻哈哈,不認真聽課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好多女生都不喜歡和我做朋友了。
沮喪之余我學習了《論語》,其中的“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等句,知道了自己不能經(jīng)常和那些“道德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甚至成為朋友。如果這樣,你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便會一落千丈,自己的威信也就很難樹立起來。想到這我停止了行動、遠離他們,自己的心也安分下來了。學習上、生活上有困難我會找老師、找同學幫助解決?,F(xiàn)在值日中,我是能干的組織者,課間我和大家一起討論難題、分享讀書感受、解決班級問題。
學習了《論語》的“學而篇”,使我明白了做人的很多道理?,F(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變得懂事多了,當我言辭不當、行為不合學生行為規(guī)范時,我就會想起《論語》中老師教給我們的內容。
“學而篇”不僅講了學習,也講了做人的道理。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人?!币馑际牵f話不要花言巧語,這樣會給別人留下別人不好的印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人如果每天反省自己三次,那他就會為人非常忠誠,與朋友叫他也會非常誠實。學習也會非常用心。像這樣時刻啟發(fā)我的句子還有很多,它們像一位不說話的老師時刻提醒著我的一言一行。
你可千萬別小瞧《論語》這本書,這本書里有很多道理值得我們學習。雖然孔子生在古代,但是我們至今還在照著孔子的思想做事。所以利用好你身邊《論語》這本書吧!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三
孔夫子的《論語》語言艱深,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只知道《論語》是一本孔夫子和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它的一概不知。即使人們常說:“半部《論語》,行天下。”但是以前我對它一點也不感興趣。
可是在20xx年,我偶然在中央十套科教頻道“百家講壇”欄目看到于丹老師講《論語》。由于于丹老師講的太精彩了,從此我每天中午準時收看“百家講壇”,慢慢地喜歡上了《論語》。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
于丹老師說孔夫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里面脫胎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發(fā)現(xiàn)《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貸》)這則語錄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輪轉,萬物滋生。蒼天還需要說話嗎?”
是啊,《論語》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追蜃诱且源藖碛绊懰牡茏?。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會說,天時、地利、人和就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xiàn)代人的啟迪。
……。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于《論語》的博大精深,終于有了點滴的感悟。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我愛上了《論語》。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四
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朱熹說:“讀書要眼到心到口到”。無論怎樣讀,最關鍵的是要讀好書。
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洗滌,一本好的書能夠為我們的一生做指引,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受益匪淺,一本好的書能夠讓我們受益無窮。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想而知它有多么大的影響力。
從資料上看《論語》包括倫理教育、哲學、政治、經(jīng)濟、歷史、藝術、宗教等方面,許多資料從量上看并不多,但卻十分深刻,孔子主張仁,是要推行仁政,期望經(jīng)過實行仁政,保護奴隸主的利益,孔子主張仁是要加強人的自我修養(yǎng),孔子主張仁最基本的意思是愛人。
從體例上看,它屬于早期的語錄散文,一是口語化,明白易懂,二是格言話,三是對華能夠體現(xiàn)出人的性格品質甚至氣質。
從教育的意義上看,它更是意義非凡:“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教我們如何有修養(yǎng),“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教我們如何學習“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教我們要有誠信,“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我們要謙虛,“逝者如斯,不舍晝夜”教我們要珍惜時間。
讀書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時代都酷愛讀書,以書會友,以書為樂,毛澤東常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飯能夠一日不吃,覺能夠一日不睡,恕不能夠一日不讀”前蘇聯(lián)著名作家高爾基以往說:“我撲在書上,就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在書中遨游,在書中暢想,與書攜手,讀書,讀好書。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五
這幾天,我每天的讀書時間,都捧著《論語》。
以前從《唐詩三百首》中閱讀到了優(yōu)美的詩句,從《三字經(jīng)》和《弟子規(guī)》中學到了最基本的禮儀,現(xiàn)在從《論語》中了解了中國悠久的歷史。
說到《論語》大家肯定就會想到古代人搖頭晃耳讀著“之、乎、則、也”。我現(xiàn)在才知道古人能用幾個簡短的字句表達出豐富的意思。
《論語》里面的小故事更是讓我百看不厭。有“張檢之儉”、“知錯就改的樂羊子”、“鄭板橋”、“孔子拜師”等等。
《論語》這本書真讓我受益匪淺??!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六
等過第一個秋,等過第二個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為何愛戀依舊,她等他的承諾,她等他的回頭,等到黃葉滑落,等到燕兒飛過,等到了最后,竟忘記了承諾。
翠翠,你是否還站在斑駁的小木船上,靜靜地,靜靜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隨他徘徊于遠端的垂陽,久久不歸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靜坐在那兒,等,等著生命的流逝卻無法挽留。等時過境遷,卻不流一滴眼淚。你曾告訴過我,你喜歡等,因為等能讓你感覺你正一步步與他相遇。你喜歡等的味道,因為它是時間,記憶沉淀而醞釀的。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七
《論語》是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看完論語,你知道怎么寫好一篇論語讀后感嗎?
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高二論語讀后感8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論語》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國學經(jīng)典,許多人崇尚它“和為貴”的處世哲學,而我,則更迷戀它對理想的追隨。
確實,整部《論語》都隱約的從禮儀、為政、學習等方面體現(xiàn)著對理想的追求。在《論語》里,有一大段還特別描述了它。子路、曾皙、冉求、公西華和老師——孔子在談理想。子路搶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給我一個很大的國家,但兵荒馬亂、禮樂崩壞,我用三五年的時間,就能把敵人趕走,而且人人都舉止高尚,成為一個禮儀之邦。冉求在老師叫他之后慢慢地說道:給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戰(zhàn)爭,給我三年時間,我就能把國家重歸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變成禮儀之邦。他們的態(tài)度可謂一個比一個謙遜,到了公西華,他說他只想做一個幫助實行禮儀的道士。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專心彈琴的曾皙,只聽琴聲漸輕,“當”一聲,樂曲結束,曾皙坐了起來,說道:在萬物復蘇的春季,我?guī)吓笥?、妻子還有一群孩子,到剛開凍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著歌回家。這時,一直不發(fā)話的老師說:“我同意曾皙的觀點?!崩蠋熕较吕镉謱υf:“他們三個人的理想太不切實際: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個禮儀之邦;冉求雖說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個國家,有人民群眾,有政府;公西華只是想做一個道士,但禮儀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點,最重要的是,他傾聽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是啊,我記得蘋果之父——喬布斯說過: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追隨人的內心心靈和直覺的勇氣,因為心靈會告訴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現(xiàn)在,許多人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都在為別人而活?,F(xiàn)在還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著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里,不應該只有一顆冰冷的心。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這時,你會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能量。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你會很快樂。所以,就請你停下疾行的腳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純真、那份快樂,去尋找真正的理想吧!
我讀了《論語》后,我知道了很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讓我來告訴你吧!
我明白了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它的意思是說:“學的知識要時常去復習的,不也很快樂嗎?”單單這句話就不僅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還教會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呢!從前,老師教過的知識,我放學回家后從來都會自覺去復習,總以為自己腦子聰明,很輕松地在課堂上就能把這些知識全部記住??墒牵聦崊s不是這樣的。到了即將段考的前幾天,媽媽一檢查我的作業(yè)和試卷,才發(fā)現(xiàn)我學的知識很多都沒有鞏固,有印象的東西并不多。在離段考的前幾天里,為了能考出優(yōu)秀的成績,我被迫每天晚上“開夜車”很辛苦地補缺補漏到深夜,熬到眼睛變成“熊貓眼”。導致嚴重睡眠不夠,第二天起床晚了上學遲到,耽誤上課。即使是這樣,加班加點還是不能把所有的知識都記牢。后來在段考時我果然吃了大虧,雖然很努力,但是考得并不理想,語文才80分。后來讀了《論語》之后,我開始學會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我學會了每天晚上對老師當天教的知識進行復習,知識不知不覺記得牢固了,學習變輕松了,期考成績竟然提高到了90幾分,我別提多高興啦!《論語》教會了我一個絕好的學習方法,使我學得更愉快了。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意思說:“君子心地光明磊落,小人卻經(jīng)常局促憂愁?!庇浀眯r候,媽媽買來了牛奶,我常把牛奶藏起來,不讓姐姐知道,想一個人獨占。上學時,我經(jīng)常擔心:“姐姐會不會找到我藏起來的牛奶呢?媽媽會不會發(fā)現(xiàn)呢?”當我讀完《論語》之后,我主動地把牛奶拿出來和姐姐分享。媽媽也表揚我大方?!墩撜Z》教會了我做人的方法,就是不能有小人之心。從此以后我做事光明磊落,越來越有君子之風。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chuàng)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這部書基本上能夠稱之為我們中國人的圣經(jīng),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都得從這部書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們的一個指路明燈,當然暫且不論此明燈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書?!熬汲几父缸幼印?,顯然這種思想是十分利于統(tǒng)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群能夠安于現(xiàn)狀,而且還能聽命于朝。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注釋、解析,力圖透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超多的關于《論語》的研究文章。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光是關于《論語》的這種注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那里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能夠說把儒家的學說推向了頂峰。那么,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注》--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于清末民初時期,自小理解正統(tǒng)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力??礂钕壬倪@部書,打開來立刻就能了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于研究之認真?!墩撜Z》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注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注釋文字中,關于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jīng)據(jù)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可見,他對于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此刻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能夠讓人相對客觀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么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默罕默德、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墩撜Z》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說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能夠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鬃佑眠@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于禮制的看法,著實可愛??吹竭@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此刻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氣憤地說,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么樣貌!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鬃痈F其一生的時間要到達“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并且付諸于實踐的人已經(jīng)難能可貴了。
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么說來,《論語》就沒有什么好處了嗎也不是??鬃拥乃枷胫泻芏嗍巧婕暗轿覀冏约盒奚矸矫娴膯栴}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于現(xiàn)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好處的。說儒家類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鬃咏o大家構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于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所以所有人都能夠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到達,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里擺著。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回,但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到達,但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么你就要之后修行,因為你明白此刻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說你的仁已經(jīng)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到達,而你,連孔子還沒有到達。那么儒家能夠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此刻社會上也有很多說《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么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么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jīng)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能夠亂理解的。當時,社會戰(zhàn)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但是可惜,他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實現(xiàn),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fā)展想違背了。還有“死讀書”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皩W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yōu)則仕”,后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著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余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樣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著《論語》的血,《論語》是我們的根。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論語·衛(wèi)靈公》。
這段經(jīng)文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意思是孔子說:“一個有德行的士君子應該矜持、莊重,而不會與別人爭斗;會和諧的與人相處,而不會結黨營私?!?/p>
這段經(jīng)文中孔子講了一個士君子應該何以處眾的道理。矜,是矜持、莊重、嚴肅的意思,這是一種很高的人格境界。如果一個人能達到矜,必是德行人格厚重,境界智慧高深,常人無法比擬的。這種人非常坦然,因其人正心正,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不卑不亢,所以在面臨一些重大事件時會顯得很泰然。而正是這種時候,人需要進行冷靜的思考和選擇。能夠做到“矜”的人,無論天大的事,都會坦然面對,不會輕浮焦躁。故圣人云:“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
相反,小人則不泰不矜,狂妄自大,自以為是,喜好彰顯表現(xiàn),每當大事來臨之際,卻顯得焦躁不安,無所適從,不堪一擊。故孔子云:“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此之謂也。
爭,是爭執(zhí)、爭斗的意思。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精神的核心便是爭,是博弈與爭奪。不論過程手段,只在乎最后的結果,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理念,有害于道,會破壞社會政治秩序。而如今的中國正是這種情況,拜金主義嚴重,人們?yōu)榱诉_到目標和盈利,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其原因便是近百年來,受到西方資主義的文化入侵。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人們把競爭博弈作為社會生產和發(fā)展的推動力,才導致這一后果。
西方資本主義強調競爭,西方國家也因此博得國際政治和軍事上的地位。但這僅僅是它的文化硬實力,在其硬實力背后有文化軟實力支撐,那便是西方的信抑體系和核心價值觀。西方清教徒認為經(jīng)商是上帝給予他的使命,因此,經(jīng)商便有了神圣的合法性。無論從事政治事務還是經(jīng)商,這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正因為這樣,西方才會出現(xiàn)比爾蓋茨這種賺了一輩子的錢,最后全部奉獻給了社會的偉大企業(yè)家。這都歸結于一個文明的文化軟實力,而我們只學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硬實力,沒有學到他們的軟實力。所以才導致這么多的負面結果。
當然,西方的軟實力我們也學不來,因為軟實力要符合地域人文,也就是歷史文化的合法性。因為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人文,每個文明都會有適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而這種政治制度一旦更換歷史文化背景便不能發(fā)揮原有的功效。就如同熱帶植物到了高原地帶生存不了。所以我們才要制定出符合于華夏文明和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儒家講“體用不二”,這也進一步說明了“中體西用”的不對之處。
群,是群體、群眾。這里指與人相處得很好,很和諧和睦,很容易相處共事。孔子云:“君子易事而難悅也”,君子雖然很好共事相處,但卻難以取悅。因為君子的德行遠在常人之上,能辯是非,明善惡。通常,小人在行事時,為了能討領導喜歡,給予他更好的機會與利益,便會對上司領導進行諂媚、拍馬和賄賂。而很多領導上司也是小人德行,樂于接受。在利益面前,固然原形畢露。
曾有人舉了一個例子來諷刺如今的中國人:一個百貨大樓的電梯壞了,老板便要找人把它修好。中國人、印度人和德國人都想來接活。印度人報價3000;德國人說:“我們材料和技術好”,因此報價5000”;而中國人卻以10000元的天價接下了這個活。原因是這個中國人找到了項目負責人說:“5000給你,2000給我,剩下3000交給那個印度人做”。
由此可看出,小人如果居于上位,政治便會腐敗,國家便會不得而治。君子則剛好相反,不論多大的利益擺在他面前,只要不符合于義,不符合于道,都不會取一分一厘。故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孔子亦云:“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哪怕符合于道,取了,首先想到的也是天下蒼生而不是自己。故范仲淹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贝酥^也。所以,一個君子圣賢的人格德行和胸懷都可以從這方面體現(xiàn)出來。
由此觀之,一個國家必須要君子與賢臣在位,方能和諧大同,長治久安。故孔子云:“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又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天下無所措手足?!贝四酥螄?,不可不知也。
黨,就是黨羽,這里指在政治中和社會上結為同黨,謀利謀私。結黨,便是奸詐的小人為了更好的謀得利益,集結起來,互相私助營利,作惡偏袒。為君者管理國家時,必定要注意朝中結黨結派,互袒互利的情況發(fā)生。因為一旦這樣,貪官污吏的勢力便會強大,政治便會腐敗至極。而在政治上,如果有小人之黨,便應有君子之朋出現(xiàn)相與之抗衡。而為人君者,必當明是非善惡,分清小人之黨和君子之朋,并把小人之黨鏟除于朝,天下方能大治?!杜簏h論》云:“故為人君者,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p>
從這段可以看出,一個君子為人處事的智慧。只有矜而不爭,才能時刻保持嚴謹,莊重坦然,才能臨大節(jié)不奪,不怒而威;才能與人和睦相處,別人才愿意和你交往。只有群而不黨,才能在互補中不斷提升自己,才能不受不良之友的影響和誤導,從而趨善遠惡。如此,才是君子之為,圣賢之為。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八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做人的規(guī)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于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著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tǒng)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xiàn)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并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xiàn)所有理想的基礎,在于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yè)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坐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里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于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后工業(yè)文明的社會里,于丹的論語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后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舍,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yǎng)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圣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于,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后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xiàn)代的規(guī)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后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九
一個人只有在又回到時原地時,才會痛心地承認自己的是真的迷路了。我辛辛苦苦地在生的原野上奔走,我以為我走的很遠,我以為不久我將抵達,然而現(xiàn)實卻把我摔回了原地。風從四面吹來,我卻不知該往那哪兒走。
少年維特之煩惱,或許我們都曾有。深深地愛著一個永遠不可能得到時的人而無法自拔,這實在是人世間莫大的悲哀,值得人們同情。不幸的是,維特又是一個感情極其豐富而又極其偏激的人,一旦愛上一個人便把整個世界給忘記了。他的心智為愛而生,也為愛而滅。在他預感又確認這份愛永遠要這樣痛苦下去時,他的精神徹底崩潰了,最后他平靜地選擇了死亡。我驚訝世間竟有些強烈地愛。愛一個人竟可以達到如些是程度。但可憐的維特,是多么值得我們同情啊!
一個人可能在愛時變得才智超人,也可能變成世上最笨的人。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
《筑夢路上》一書共分五章,每一章都讓我看得如癡如醉,都讓我看得如蘭如麝。
創(chuàng)新是人類特有的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創(chuàng)新是高科技的到來,創(chuàng)新是新生活的開始,創(chuàng)新是每個人心中永不泯滅的希望。在未來,我國的大飛機g919將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藍天下啟程;近在眼前的云棲小鎮(zhèn)因“云”而聚生,因“云”而燦爛,它的特點,就是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就是夢想與未來……還介紹了屠喲喲、劉若鵬兩位名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新事物。這就是第一章――“美好生活‘創(chuàng)新’來”。
城市和農村比翼雙飛,市民和村民共享幸福果實,物質文明和一精一神文明遍地開花。杭州市富春一江一畔的一個“黑水村”變成了“幸福村”,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這就是第二章――“手牽手,大家一起走”。
人的命脈在地,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我們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潮鄉(xiāng)海寧美景令人神往;“牛一奶一河”因五水共治“變”回了翠湖……這就是第三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開放就能帶來進步,封閉只能帶來落后,這是被世界和我國發(fā)展實踐證明的事實。20xx年6月,海娃和駝娃相聚寧波;20xx年6月15日,約旦商人穆罕奈德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花”開義烏;20xx年初,尼拉杰?帕瓦尼和10位印度人為中國女孩佳佳獻血。這就是第四章――“地球這么大,我們擁抱她”
第五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講了許多人認真工作,盡力為他人服務。
希望祖**親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中國的夢。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一
說了這么多,不舉例子就全是空談。所以下面我就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我讀論語的一些原則和方法。
《論語》中記載孔子評詩經(jīng),“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第二)。如果要問我,讀了《論語》,如何用簡短的話概括一下讀到了什么呢?我覺得,我讀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幾個以說得詳細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二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生于這個時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創(chuàng)辦私學,周游列國熱心救世,言行為后世留下典范。漢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趙普得之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一生鐘情于政治,投身于政治,天命之年居魯國中都宰,路無拾遺,都邑大治,孔子所傳之道皆經(jīng)世致用。
論語開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縱觀《論語》二十篇,君子的內涵無外乎“仁、義、禮、智、信”,而唯獨把求學放在首位,可見學習地位之重。《論語·陽貨》有云:“性本相近,習相遠也?!碧跤械溃f物始于混沌,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眱尚恨q日孔子尚不能決也,可見修身之道,貴在勤學!修身之道,僅于求學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韓非的以法治國,也非莊周的無為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國,天下歸心!在孔子眼中,重學歸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邦仠Y問仁,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身為君子,還需謹慎言行,重行禮教,不能誤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白釉唬焊慌c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本硬粌H要有高尚的品德,還需有不為外界所惑的堅定內心。“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僅要重學歸仁,克己復禮,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這種高尚的品格。君子之道,廣施仁義也,若十里之眾欣欣向榮,必以禮樂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則君子之道正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莫非勤學以禮,固守正道只為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為一個治理國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寧,百姓安居樂業(yè),何不流連山水,“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倍@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盀檎缘?,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笨鬃铀嵝奚碇澜詾槊鞯掠诿瘢陨碜鲃t,教化四方。季康曾問政于孔,“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敝卫碚?,如若主張殺戮,施以暴政,必然加速其滅亡,若能主張仁政,以德治國,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如欲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君子僅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恐為時尚早?!昂螢閯t民服,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泵袢缢缰?,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治國之道還應命令法紀,加強四方治理?!叭藷o遠慮,必有近憂?!本又螄鴳敻哒斑h矚,深謀遠慮,造福蒼生,得萬民之心,則天下可大治矣?!疤煜掠械?,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君子從修身之始敏而好學,克己復禮,至執(zhí)政之時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最終皆為天下蒼生!若君子順天而行,廣施仁政,以德教之,明德于民,則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正如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p>
孔子所處的時代,烽火四起,諸侯割據(jù),孔子選擇政治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更是一種必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記載,“出則入仕為官,入則著書立學”,孔子生平,莫過于此。所謂時勢造英雄,自孔子起,中華民族有了自己獨特的政治文化。相比同時代的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追尋真理并以身殉道,柏拉圖著書立學并提出理想國主張,雖處于不同文化不同環(huán)境,卻有異曲同工之妙。細品《論語》,部分觀點難免有所瑕疵,如《為學·第二》記載,“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殊不知,萬事萬物皆在變化,真理總是經(jīng)過不斷地否定發(fā)展并完善。
兩千多年的時間若白駒過隙,中原數(shù)易其主歷朝更替,變化的是不同時代解讀孔子角度的差異,不變的是孔子的思想在歷史長河烙下深深的烙印。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三
放下論語時,似乎關于人生、事業(yè)、處世,已不再有遺漏的問題需要詢問。
只剩下一個疑問:孔子為何要去做一件完不成的事?
孔子絕非無知之人,世事翻涌、黃鐘毀棄,這都在他為官、行走、掙扎的大半生中張牙舞爪地嘯叫,他堯的額頭之下,子產肩膀抬著的,皋陶的脖頸之上,那孔夫子獨有的慧眼可以見識千般善惡,那孔夫子獨有的頭腦可以判斷萬種臧否。他知道這世道,得救。
可他只有一副喪家之犬的身軀而已。
然而無能為力四個字已經(jīng)反駁了一切。因為無能為力,所以沒有必要。
由此人世只剩下了孔子等極少數(shù)人,和這個依然狼奔豕突的社會。
孔子想:不管世道如何我還沒死啊
孔子又想:既然我沒死那我當然要繼續(xù)為大義努力??!
于是有了孔子,那群圣人中最艱難又最頑強的那個,伏在大義腳下叩拜得最瘋狂的忠臣。
孔子的信條便是盲目與努力。盲目在于他飛蛾撲火式自取滅亡的挑戰(zhàn)上,他就像飛蛾,只知道光明,無所謂為了它,毀滅與否,只要活著,我的生命就獻給大義,沒有保留。但他的盲目是理性的,他知道大義必然勝利,而他證明了這件事,所以他知道這是值得的,這就是他的理性的盲目,為了理想無所謂毀滅與否。努力,便是努力,將生命精準合理地送給理想。
我們是否有必要學習這理性的盲目呢?
我們聽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知道生命至上,我們學著不讓某一件事代替我們的全部價值,人生有很多精彩的其他事,一個海關可以寫明史,一個博士可以拉小提琴,一個醫(yī)生可以是一個短跑冠軍,我們沒有必要把生命完全傾注于一件事,滿足奧林匹亞式的或得桂冠,或舍生命。一個頭銜或許真的沒法表示一個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的全部價值。
例如抗戰(zhàn)時期的沈崇誨,將門之后,清華大學出身,自愿成為空軍飛行員與日寇搏殺。當時教官問:戰(zhàn)斗機裝配了幾顆子彈?他立馬回答:長官,271顆,其中一顆是我和的飛機!最終在戰(zhàn)斗中,他射完機槍里最后一顆子彈后拒絕返航,駕機極速撞向日艦,最終殉國。他就是電影《無問西東》中飛行員沈光耀的原型。有人問,這樣他的生命與一顆普通的子彈是不是毫無區(qū)別?我想說,是的,但值得。生命著實可貴,更何況沈崇誨的出身,但是他的生命是作為一顆飽含著奮斗與憤怒的,民族的復興與自由的,代表了全體同胞的子彈射向敵人,這是一顆與他的生命一樣可貴的子彈,他的價值實現(xiàn)了,他的生命獻給他最崇高的理想,我想說,他的生命很值得。還有許許多多抗戰(zhàn)時期、革命時期的英烈,他們中的許多都沒有看見勝利的那天,但是他們知道他們的生命終將以勝利賦予價值,這便是值得。
只求為之,無問西東,這是孔夫子的勇氣,也應該屬于我們。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四
只有心智成熟和精神自由才會讓你在流年里等待花開,處繁華中守住真醇,于蕪雜中靜養(yǎng)心性。
這是我這本書中最喜歡的一句話,這本書陪我走過了兩個年頭,在單調無味的高中生活中它像清晨的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當我迷茫困惑無助時,它給我?guī)砹艘淮斡忠淮蜗M?,慢慢的,我習慣隨身攜帶它,它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師。暑假我又將它讀了一遍,每次讀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
中考的失利像是我心中的烏云,怎么揮都揮不走,父母的沉默更是深深打擊到了我,突然加我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辜負了愛我人的期望。漸漸的我變得孤僻,不說話,沒有了朋友。甚至整天走路都低著頭,總覺得別人會瞧不起我。我沒日沒夜拼命的在學習,可成績卻一次比一次差,我產生了退學的念頭。無意間我看到了這本書,它就像一陣春風打開了我的心結,它告訴了我坦然面對風雨之后總能看見彩虹,沒有任何一個人一生都能又在無風無雨的路上,一個人要想贏得人生只有坦然面對接受現(xiàn)實,才能客服挫折。突然我豁然開朗,中考的失利并不代表我從此失敗下去,只要我努力我的明天仍然可以和他們一樣充滿希望。
每一個風光無限都經(jīng)歷了黯淡神傷。人生總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歲月?lián)碛性S多遺憾需要彌補。生命總有許多迷茫需要領悟。
無所謂失只有經(jīng)過而已,無所謂得到,只是體驗罷了,所有經(jīng)歷都會是一場云淡風輕。謝謝它陪我走過的青春歲月,因為它我的生活更精彩,也希望它可以陪伴給多的朋友走過迷茫困惑。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五
《論語十則》讀后感600字。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兩則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薄G耙粍t是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那么他們之中必定有人是我的老師;后一則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要以誠實為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這兩句話雖然出自二千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是同樣具有教育意義。
如果你想具有大海般淵博的知識,就應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取他們的點滴長處。如果說拜能者為師是理所當然的話,那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容易做到了。首先,你得放下自己那份強烈的虛榮心,不要為了一時渴望得到榮耀,而不懂裝懂,其結果只是無聊而又可笑的。
朋友們,讓我們拜能者為師,且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成功的大門才會時刻向我們敞開!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六
《西游記》,大家都知道,是四大名著之一,一部很好的長篇小說。其中講的是唐玄奘師徒四人的來歷以及西游時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他們四人在天庭的幫助下,終于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到達了西天如來佛祖那里取得真經(jīng)。
再說了,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達十萬多公斤,卻竟然連那些妖魔手中的兵器都打不斷或是打不掉,那么這金箍棒再重也沒有什么用,還不就是一般的鐵棒嗎?這里我覺得有些不足。
但是,《西游記》仍是一本好書,因為時間證明了一切,它能流傳至今,其原因就是因為它是一本好書。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七
有一種感覺,瘋狂,肆虐,如火如荼。
最近看馬丁伊登的時候,序言中寫著,作者杰克倫敦安排馬丁伊登最后以死亡來否定個人主義,可是,當時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在想,寫序言的這個人,為什么一定以為作者這樣安排就一定是否定個人主義的呢?畢竟書中有那么多贊美支持個人主義的,為什么不能以為,馬丁伊登的死,是以個人主義者的身份來否定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呢?就好像一樣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遠離他一樣。他寧愿選擇去死,也不要留在這個不贊同的世界里。
看的時候,有種淡淡的無奈,同時又對自己生活在一個和平時代感到慶幸。
或者,慶幸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像馬丁伊登,典型的天才,他所理解,自以為很簡單很淺顯的道理和認知,說出來普通人都很難懂,甚至永遠都聽不懂。于是,這樣的天才往往會很孤獨,因為沒有人理解,所以才會憤怒。
其實,如果把它們的思想放到現(xiàn)在來看,我想我們大家都會是個人主義者,表面上說是社會主義者,但我們始終相信的都是強者必勝啊。
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隔閡,猶如今日富家人和窮人之間的隔閡。
都是不能互相體諒,互相理解的。
論語高二讀后感篇十八
我覺得光榮革命留給世人的意義,不是在于政治上的“光榮革命”后建立起來的議會權利超過君主的權利,不是君主立憲制度以及兩黨制度。而是這種不流血的革命在程度上避免了犧牲。對于給國家、老百姓帶來的喜悅不用多說,下面只想談談不用犧牲有著零度靈魂的人的問題。
我相信如果讓歷史重新選擇,他一定會選擇讓這批人好好活下去,因為每一個真正不怕死,敢于為自己信仰犧牲生命的人,本來就不應該死,他們更應該好好活著,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化。所以人們是否也能真正考慮到這些人,他們死推動著革命的進步,在另一方面上卻又阻礙著文脈的發(fā)展,與大局到底是得還是失?想必沒有那么容易判斷了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75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