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能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偨Y要有一個鮮明的觀點和思路,讓讀者有所啟發(fā)和思考。接下來是一些實際案例的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總結的寫作方法。
老王課后反思篇一
課比設想的好一些,又似乎差一些。
講《老王》之前,我看了很多名師的解讀,只是為了更廣闊地打開自己的思維,我也把課文讀了多次,可走近的深度仍覺不夠。直到今天早晨上第二節(jié)課前,還是覺得就連導語都沒有想好。
進得課堂,望著孩子們,反倒覺得有了些靈感。聽課的人不多,管他呢,課是講給自己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次生命之作,無論水平如何,都是傾盡自己心力完成的,我覺得這已經(jīng)夠了。
還是拖堂,這是教學之大忌,再一次犯了此毛病。開篇的字詞用的時間有些偏多,有了預習的基礎讀一次即可,卻又讓寫又讓讀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對課文的批注時間也有些多,這一塊不應該浪費很多的時間,因為重點在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找“老王生活的詞句”完成的不錯,解讀的不錯,盡管讀的不完全到位,但對老王的苦難理解的十分好。
由于前半部分耗時太多,導致在完成合作交流環(huán)節(jié)的“請你以老王為第一人稱,試著寫一下老王送了好香油送了大雞蛋后回家路上的歷程?!睍r有些匆促,只有個別學生當堂完成,不過自我感覺學生寫的還是不錯的。
最讓自己得意的是收尾時的精練,卑微的老王雖然在人世受盡凄涼,但他捧著一顆心來對待楊絳這個給他帶來溫暖的恩人,他不圖別的,只要一點點人世的溫情。所以當善良的老王離世后,反讓同樣善良的楊絳陷入更深入的人生思考,她更加苛刻地解剖著自己,總認為自己對老王總的不夠,總覺得自己對老王有著太多的愧怍,總在想幸運的人對不幸者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才對。
六六的文章《關于善良》很值得我們思考,只是到最后也沒有時間讓學生去讀,但還是應該在課后完成的。
課堂容量大了,對自己駕馭教材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能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完成寫作,再加上最后文段的思考,這節(jié)課應該是比較完美的。
還是應該多努力才對,放下虛無,實實在在做點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有些時候不喜歡上公開課,覺得太浪費時間,但只要自己不做秀,這樣的打磨是很有必要的。一個學期一本書,不用多,如果一個單元我們能上好一課書,上到自己滿意為止,也是不小的鍛煉,只是很多時一本書我們連優(yōu)秀的一兩節(jié)課也拿不出手,這實在不是我們當為。
看過一句話,具體怎么說的忘記了,意思就是說語文課堂應該完成一個“由思到詩”的過渡,也就是說在經(jīng)過教師備課的深入思考和學生的認真思考后,最終成為詩意的河流靜靜在課堂和學生的心間流淌,從而也重新成就教師自己的生命。
我喜歡上課,那是生命盡情舒展的舞臺。領導不一定會賞識你,金錢不一定會光顧你,同事不一定會悅納你,但是孩子們會。當你的課堂成為一出舞臺劇,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在課堂上縱橫馳騁時,孩子們欣喜的眼神激動的神情就是你此生最大的獎賞。
別的,還有什么可求嗎?
老王課后反思篇二
先通過播放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書上插圖初步感知老王形象,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形成學生的閱讀期待,為解讀人物的精神世界做好鋪墊。然后,以“可以用哪兩個字準確概括老王”明確老王是個苦而善的人。緊接著以“老王的不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老王的善良表現(xiàn)在哪里”,引導學生搜索、篩選信息,達到初步感知文本的目的。接著,再讓學生選擇賞析老王臨終送香油、雞蛋這一片段。通過齊讀、分角色朗讀,學生情景演出,對語言進行賞析評價,達到讀文悟道的目的。
先用多媒體展示楊絳當時的境況,讓學生知道她當時的生活也是不幸的,再設計的問題:面對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如何表現(xiàn)的?具體體現(xiàn)在那些方面?當善良的老王去時,作者為什么愧疚?對于最后一個問題讓學生角色轉換,換位思考,把自己想成老王,想想希望得到什么?以此讓學生明確本文主旨,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設計的問題是:現(xiàn)在,像老王一樣善良的人還很多很多,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呢?多媒體展示弱勢群體的圖片,在看的過程中,我對一些圖片進行解說。然后讓學生寫一些感受,可以使一句話、一首詩、一支歌。接著仿照例句說出心愿。以此拓展延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施很順利,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和情感體驗,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經(jīng)過課后反思,我認為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文本特色,重視情感體驗。
整個教學過程能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體驗映照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立足語言品味,穿插寫作指導。
課堂教學能夠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賞析重點片段的時候,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一句,結合自己的感悟說出喜歡的原因,由賞析語言到情感體驗逐步提升,并對如何寫人給予學生適當指導,既重視了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又訓練了學生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
3、面向全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在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側重學生的自我感知、自我體會,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有些不愛發(fā)言的學生也舉起了手,并說出了他們獨特的想法。
但是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不足。因將兩課時內(nèi)容壓縮為一課時完成,在時間安排上有些力不從心,如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有些問題挖掘不深,結論下得過早;最后展示弱勢群體組圖時,應該由學生讀的文字改為自己讀;應該在課堂上完成的仿句練習改為課后作業(yè)等,整個教學過程有些前松后緊,這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老王課后反思篇三
學情評估,是課堂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當時準備用一課時研習《老王》.一課時下來,教師想了解課堂中圍繞著教學目標所進行的研習效果,于是,向一位基礎較好的同學了解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這位同學說,老王給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覺得老王挺可憐的.人也好,但我還是對楊絳一家的善良有著更深的印象。這一說法,讓我大吃一驚,學生的理解重點不在感受老王品質的善良淳樸,而在楊絳一家的善良。盡管學生可以對文本作多角度的解讀,但教師在教學的預設中必須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和感悟。另外,盡管學生對課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善良有了一些體會,但還是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多年來在善良行為的背后對自己靈魂深深的自責和內(nèi)心的愧疚。
是的,楊絳一家是善良的。毋庸置疑.但在誠實的老王面前,這種善良是多么的渺小蒼白.與老王至真至純的人間真情相比.楊絳感到自己為老王所做的這一切是多么的微小.甚至感到自己多少有些冷漠。盡管在當時來說.作者對待老王算是比較關心的一個,這也正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待苦難人們的悲憫情懷,她的勇于反思,敢于自責.對自己內(nèi)心的不寬容,對靈魂的拷問,是她人性光輝的所在.也是這篇文章最富有內(nèi)涵的一個亮點。探討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是教學難點.需要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的解讀??墒牵畬W生并沒有真正深入文本,重點解讀出老王的高尚人格.并沒有理解好作者對老王的深厚感情只是一種襯托。表達出作者內(nèi)心的極大愧疚。于是.筆者調(diào)整了教學計劃,再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不安和愧怍——盡管過去了幾年,但我們可以想象,作者每當想起老王.這種感覺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面對著這樣一個重情重義的孤單老人——他能在生命垂危之際帶著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世界上最貴重的禮物來感激自己,而我卻為他做了什么呢?作者內(nèi)心的自責,更烘托出了老王的高大。于是.筆者把重點放在如何把握作者這份獨特的情感上.要求學生從課文中細細體會,注重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然后讓學生來談談理解。
學生一·:老王在病危之時,還拿著如此“貴重”的禮物去送給作者,他只是單純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想去謝謝這么久以來對他關心的作者一家.而“我”不僅用錢去褻瀆了他的好意,而且并沒盡“我”的全力去幫助老王,因此感到愧怍。
學生二:現(xiàn)實中,楊絳夫婦并沒有給予老王太多的關懷.只是在坐車的時候“說著閑話”,在老王生病期間.并沒有去看他,但老王對他們心存感激.在臨死的前一天竟然拿著自己平常節(jié)省下來的雞蛋和香油送給楊絳,而楊絳夫婦并沒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善待他,所以歷經(jīng)幾年,楊絳感至4自己很愧怍。
學生三:作者對老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關心,文中“我也不懂.沒多問”.就體現(xiàn)了老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正是因為這一點,作者感到十分內(nèi)疚.老王是真的用心待她,可以將自己寶貴的東西拿出來無私地給作者,而作者自己又為他做了什么呢?僅僅只是覺得有這么一個可憐的人.同情他.卻沒有付出真心的行動!故作者在內(nèi)心深處有著恒久的愧疚。
學生四:幸運與不幸總是相對的,也許在我們看來.當時的楊絳夫婦也并不幸運,但相比老王而言.作者又感到自己是如此幸運,所以她感到在老王有生之年.自己并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幫助.與這位淳樸、真誠、善良的老三輪車夫相比,自己是如此慚愧.不免在內(nèi)心涌現(xiàn)出不安和愧怍.所以作者呼吁那些幸運的人們,在生活中,將自己更多的愛奉獻給更多不幸的人。
學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漸漸深入了,能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句來談感悟,從時間的跨度、表現(xiàn)的平淡到精神的呼吁等方面來探究作者內(nèi)心的不安和愧怍.從學生的談話中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理解更加細膩了,課堂也在學生的互動中顯現(xiàn)出生成的精彩。根據(jù)反饋的學情,評估教學的效果.是教師處理教材水平的體現(xiàn)。筆者覺得教師每教一篇課文.不能硬性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因為課堂是動態(tài)的,充滿著變數(shù),而且,教師的理想期望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教師在時間的支配上應有更大的靈活的處理空間.充分發(fā)揮教材的文本價值取向,讓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后,觸動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質的同時凈化和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品質。能更準確地了解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的定位及達成的效果,幫助教師提高處理教材和落實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undefined。
老王課后反思篇四
1、由“讀老王”到“讀楊絳”。
作為現(xiàn)代散文或者說作為寫人的現(xiàn)代散文,它的教學內(nèi)容應該重點關注什么呢?這就首先要把握現(xiàn)代散文的個性特點。要全面討論現(xiàn)代散文的特點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話題,簡單地說:現(xiàn)代散文,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地抒寫作者的心靈和性靈,表達作者內(nèi)心的個我;和小說相比,寫人的現(xiàn)代散文不能或者說主要不能關注作品中作者所寫的人物,而應該更多地關注藏在字里行間的那個“我”。可是,我們遺憾地看到,不少老師教學《老王》僅僅是著眼于老王或者主要著眼于老王,即使有時候也在關注“我”,但似乎總是把老王作為關注的重點,對“我”的解讀也只是為了解讀老王,我以為這樣把握文本是有問題的。在這次教學中,我更自覺地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對“我”的解讀上;而對老王的解讀則是一個陪襯,通過老王和“我”的對比,進而更為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
2、由“善良”“不幸”到“需求”“渴望”。
我們說學習《老王》的重點不應該是理解老王,而是理解作者楊絳。這絕不是說不需要解讀老王,但我們對老王的解讀卻不能僅僅著眼于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讀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礎上,更為深入地解讀他的內(nèi)心需要。老王固然是善良的,作者通過幾件事寫出了他的善良。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又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應該把這種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為深層的內(nèi)涵。在那么多有知識或沒有知識的、有文化或者沒有文化的人變得冷漠的年代,為什么老王能夠堅守這樣的善良呢?為什么連作者這樣的人也很難做到那樣單純的善良而老王能夠做到呢?當然,這或許不是重點。更為重要的是,老王固然是不幸的,但我們僅僅需要了解他的不幸嗎?我們不應該深入一點關注一下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嗎?我們對于作者和老王之間的隔膜,對于老王送雞蛋和香油的真正目的,對于“我”后來的"隗怍”,缺少應該有的深入理解,這都與我們對老王的內(nèi)心需求缺少關注和理解有關??雌饋?,作者對此似乎沒有用很多筆墨去表現(xiàn),其實只要我們用心品讀文本,并不難發(fā)現(xiàn)老王對溫暖親情的企求,而關于“家”的回答則最為明顯。
也許我的生活經(jīng)歷,使我容易對老王有先人為主的解讀,讀到他的言行,我總很容易就想到我們村莊中那些近似老王一樣的人物(無論是老王那樣的年代還是今天這樣的年代)。我從他們的眼睛中很容易讀出他們精神的孤獨和對親情的渴盼(無論是當年貧困的年代還是今天這樣富裕的年代)。我很肯定地說:老王是非常孤獨的,老王對親情有著強烈的渴求。所以他和作者在車上有著很投機的聊天,所以他才說那住了多年的地方并不是他的家,所以他才反復強調(diào)最后送雞蛋和香油不是為了換錢,甚至他說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
3、由“同情”“不尊重”到“距離”“冷漠”。
記得第一次聽一位老師教這篇課文,教學的思路是,先認識老王的善良,再認識老王的不幸,然后提問:對這些不幸的人我們應該怎么辦?學生回答:要同情,要關心,要幫助。再討論:“我”關心了嗎?結論是關心了但關心得還不夠,幫助了但幫助得還不多,所以“我”很“愧怍”。最后出示一組弱者的照片,號召同學們要關心弱者同情弱者幫助弱者。現(xiàn)在這種解讀似乎已經(jīng)少了,因為這顯然是有悖文本的。作者并非因為沒有同情沒有關心老王而“愧怍”?,F(xiàn)在聽得多的說法是:“我”對老王只有居高臨下的同情和施與,而沒有平視的尊重和理解。這似乎是有深度的。但要討論這個問題,還是應該回到我們前面說過的問題:老王需要什么?老王最需要“平視的尊重”嗎?我想,這可能沒有真正理解老王。以我對老王一類人的理解,或者從文本看,老王似乎并不會奢望楊絳這樣有身份的文化人對自己進行“平視”和“尊重”吧。
理解楊絳到底為什么“愧怍”,不能不關注她內(nèi)心對老王這個人的定位,即她把他當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則不能回避文章中那個描寫僵尸一樣的老王的段落。這個段落是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疑問的:為什么作者同情老王,卻用這樣的筆調(diào)描寫他?為什么這個段落和文章前后的筆觸完全不一樣?至今我仍不敢說,對這樣的問題有了自己滿意的答案;看了一些文章的解說,似乎也沒有發(fā)現(xiàn)讓人信服的觀點。但我有一點感觸非常強烈,即從這個段落中讀出了作者和老王之間的距離,感受到作者面對僵尸一般的老王的強烈的冷靜,或者甚至可以說是冷漠。我想,倘若寫錢先生,寫女兒圓圓,作者是絕不會這樣寫的。就是說,在“我”心中老王遠不是她的親人(我知道,這是苛求作者),而只是一個熟人,一個可以說說話的人,一個曾經(jīng)幫助過的人,一個有過雞蛋換錢的來往的人。我說不清楚這是什么筆法,但我敬佩作者敢于如此客觀地寫出自己當時的真實心態(tài)。這是需要勇氣的,是難能可貴的、令人尊敬的品格。但我們不能因為對楊絳先生的敬重而不敢正視這一段;我們不能因此而回避和誤讀這個段落中“我”的冷靜、冷漠,甚至有一點自私。事實上,楊絳先生的令人可敬不會因為這一點受到影響,而是恰恰相反。首先,這不是她個人品行的缺陷,而是他們那一類人共性的自私和虛偽,是“我”那一類人和老王這一類人集體的距離和階級的距離,而作者敢于揭示出自我的虛偽和矯情,便是一個尤為值得敬重的人。
4、由讀懂到學會讀懂。
我曾不厭其煩地強調(diào):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可惜的是,很多閱讀教學還僅僅是追求讓學生讀懂文本?!独贤酢返慕虒W尤其如此。不少老師教學《老王》,就是讓學生得到某一個思想。我以為,這是遠離閱讀教學的價值追求的。所以,在教學中,我時刻關注對于學會閱讀的訓練。比如讀《老王》,我引導學生從這樣幾個層次去讀:抓住文章中概括性的詞語讀;抓住作者寫的主要事件讀;抓住別人對老王的態(tài)度讀;從老王的內(nèi)心需求去讀;從老王和“我”之間的關系去讀。這是閱讀的角度,是閱讀的層次,也是閱讀的方法。解讀“我”和老王之間的距離,先從文章最難理解的描寫僵尸一樣的老王的那一段中去感受“我”和老王的距離,再抓住“我知道”那一句話進行突破,再通過對老王心理的揣摩解讀老王內(nèi)心對“我”的定位,明確了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之后再回讀課文從中尋找“距離”的具體表現(xiàn)。如此用心的安排,并不是為了實現(xiàn)我的什么教學意圖,而是要引領學生學會解讀文本。
另外,解讀這篇文本,大家都會強調(diào)如何抓住關鍵句讀懂全文,而我在強調(diào)這一點的同時更想強調(diào)如何由全文讀懂“一句話”。這并非是要標新立異,其用意正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辯證的閱讀策略。
老王課后反思篇五
在一年級教學《春曉》時,我僅作單純地分析講解,然后提問,讓學生再回答,說說古詩每個句子的意思,接著反復練習背誦。這樣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著,使勁地記著,至于審美情趣的陶冶,詩的意境的體會就做不到了。
低年級學生正處在學知識長見識的'黃金階段,遇到不懂的事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著無窮無盡的幻想和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和想法。我覺得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他們就會像鳥兒一樣展開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無拘無束地翱翔。古詩短短的幾行字,里面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和詩人所傳遞的情感和意境,學生一定會有許多好奇。課堂上當老師剛讀出《草》時,好多同學就齊聲背出了后面的詩句,這時我就問:你們有沒有問題要問呢?同學們馬上活躍起來,提出很多問題:那個人干嗎寫這首詩?他寫的是什么意思?寫這首詩的人是什么時候的人?離離是什么意思?草燒沒了怎么會長?等雖然學生很小已經(jīng)會念這首《草》了,可他們那小腦門中仍然裝著無窮無盡的問題。
在前面教學中,老師作單純地分析講解后,讓學生再說說古詩每個句子的意思,
老王課后反思篇六
《老王》是人教版八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我在構思準備本課的教學設計時,回顧反思了往屆本課教學的得失,深入研討了課表關于本學段的教學要求以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并認真分析了本屆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從本課教學設計的整體來看,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相扣,板書設計獨樹一幟,較好地突出了教學重點。尤其是在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設計具體明了有操作性,如復述有關情節(jié)是要求學生在充分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如揣摩討論課文中的一些語句,則明確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并恰當評價他人見解。
本課為自讀課,但從教學設計上看,教師的活動還是過多,特別是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的預習檢測和整體理解環(huán)節(jié)中的復述概括,以目前所帶班級的學生實情,此項內(nèi)容是非常容易的,所以這里應淡化教師的主導,可讓學生自主完成。具體修正如下:
上課前學生按事先劃分的8個學習小組入座。師生問好,教師板書課題。
1、每小組由組長負責聽寫自由選擇的本課生字詞3——5個:
(1)教師明確具體要求(注音或解詞)。
(2)各小組交換聽寫內(nèi)容互相批閱糾正,并歸納易錯字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2、教師提示本節(jié)課學習任務。
1、速讀,勾畫反映老王與作者一家善良事例的語句。
要求:全班8個小組,4個小組勾畫老王事例,另4個小組勾畫作者事例。
2、抽小組代表按要求板書概括語句。
3、抽小組代表復述歸納小結(教師可酌情給予點撥啟發(fā)):
老王——自己身世凄涼,生計窘迫卻憑良心做人。
作者一家——同情關愛不幸者。
這樣的修正優(yōu)點有二,一是更加注重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二是增強了學習小組之間的學習競爭,提高了學習主動性。
在本節(jié)課教學技能和教學策略的選擇與運用上,總體上比較合理,選擇的時機也比較恰當,實物投影儀即時展示學生的學習效果可激發(fā)興趣,加深印象。不過多媒體(ppt)或實物投影儀的使用還需考慮到地區(qū)停電的因素,此時可以將xxx背景及作者一家遭遇的文字資料事先打印出來,在授課中選擇時機下發(fā)給學生,同樣可以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文意的作用。
總之,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一定要考慮到文本在教材中的單元地位,考慮到不同課型的特點,把握好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聯(lián)系,力爭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地能動地有效地進行語文學習。
老王課后反思篇七
今天講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把課堂設計做了一下小小的調(diào)整,沒想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是順序的調(diào)整。以前在講這一課時我都是按課文順序來講,先講百草園,再講過渡,引出三味書屋,最后總結。這一次我把過渡段提到最前,把題目板書在黑板上以后,我便提問:“從題目中你們得到了什么信息?”孩子們便開動腦筋,七嘴八舌的講:“講了兩個地方,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薄笆前纯臻g順序來寫的。”“作者是先寫百草園,再寫三味書屋?!薄啊睕]想到這樣一改變,在課的開始便把孩子們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了。接著孩子便很準確的找出了過渡段,并分析了這一段作者所流露出的情感是不舍和依戀,也很自然的便引出了百草園之所以為樂園的話題。
其次是提問的調(diào)整。以前在講百草園的時候講孩子們找出樂園的三個方面,我便一個一個的領著孩子們分析它們各自的好處,這一次我講孩子們自己講,特別是神秘的傳說和有趣的活動我請孩子來復述故事,第一個講美女蛇的孩子有些拘束,就是很平常的把美女蛇的故事講了一遍,接下來的便不一樣了,孩子繪聲繪色的,特別是講到美女在墻頭叫書生,捏著嗓子極盡諂媚之態(tài),引起全班同學的哄笑,講到半夜美女蛇來吃書生,擬聲詞運用的也很到位,連表情也惟妙惟肖。講到雪地捕鳥的環(huán)節(jié),有些經(jīng)驗的孩子還加入自己的經(jīng)驗之談,繩子不能綁的太高,否則把筐都拉跑了;咱們這里不好找谷子,但可以撒小米,不能少了,一定得多一點才行;……這樣的故事復述下來以后,還用老師領著分析百草園的“樂”嗎?還用再費心思理解魯迅為何對百草園有留戀之感嗎?讓孩子們自己講,自己分析,更好的是可以讓孩子們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這應該是最能讓孩子們接受而印象又最深的一種方式吧!
然后是課堂活動的調(diào)整。以前我們在提到課堂活動無外乎就是小組討論,或者有時候可以進行課本劇的表演,這次我把課文中所講的魯迅小時候的“課堂活動”搬進我的課堂。文中描寫三味書屋的生活時提到上課做指甲戲,我便讓孩子們動手自己做幾個套在指甲上的紙糊的盔甲,自己編個指甲戲來演一演,孩子們?nèi)齼山Y合,玩的好不熱鬧;我又把事先觀察搜集到的一個孩子在書上做的畫拿出來,孩子們在笑的同時也在找自己或同桌在書上的杰作,也是忙的不亦樂乎。這樣的三味書屋講完以后,孩子們從過渡段中體會的三味書屋是一個枯燥無味的地方的理解便有了新的想法,再結合對先生讀書時的投入的描寫和對學生們溜到后院里玩時的寬容,以及魯迅對壽鏡吾老先生的尊敬的背景,孩子們便不難理解魯迅對三味書屋也是有留戀之感的,而且這里也是魯迅的文學啟蒙之地,孩子們對壽鏡吾老先生也會存在敬佩之情!
最后是讀的調(diào)整,我們講課文時一般都是在講前讀一讀,這次我除了在開始通讀課文外,還在講課過程中采用強調(diào)讀的方式。比如講完美女讀的故事后,我便讓孩子們找到最讓人緊張的`內(nèi)容讀一讀,并加入感情的讀,孩子們一下找到了晚上美女蛇來吃書生的情節(jié),在讀的時候,“沙沙沙”的蛇的聲音拉特別長的音,還放慢速度,制造恐懼的氛圍;雪地捕鳥選的是那一段捉鳥的動作描寫;讀書選的是先生那種投入的內(nèi)容,讀的時候還不忘學先生的動作,把頭向后仰,以至于最后都發(fā)不出聲音來了……這樣的讀可以讓孩子更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讓孩子學會用抑揚頓挫來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
總之,在課堂過程中調(diào)整一個方式,無論是對教學者,還是對受學者,都會有一種新的體驗,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老王課后反思篇八
《老王》是著名作家、文藝翻譯家楊絳寫的一篇寫人記事的散文,作者筆下的老王是一個命苦心善的不幸者,在荒唐動蕩的時期,他的精神世界沒有受到任何污染,他善良誠實,忠厚老實,知恩圖報。
那么,對楊絳的這篇文字淺顯,字里行間流淌著愛的清泉,閃動著人性人道光芒的散文,如何引領學生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感悟愛的博大,體察善的魅力?如何避免把課上得枯燥乏味,這是我在上公開課前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反復閱讀文本之后,我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教學難點確定為:領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教學過程設計為三大板塊:
(一)說老王。
先通過播放出示明星圖片和弱勢群體的圖片對比,突出要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并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書上插圖初步感知老王形象,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形成學生的閱讀期待,為解讀人物的精神世界做好鋪墊。然后,以“可以用哪兩個字準確概括老王”明確老王是個苦而善的人。緊接著以“老王的不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老王的善良表現(xiàn)在哪里”,引導學生搜索、篩選信息,達到初步感知文本的目的。接著,再讓學生選擇賞析老王臨終送香油、雞蛋這一片段。通過齊讀、分角色朗讀,學生情景演出,對語言進行賞析評價,達到讀文悟道的目的。
(二)說作者。
先用多媒體展示楊絳當時的境況,讓學生知道她當時的生活也是不幸的,再設計的問題:面對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如何表現(xiàn)的?具體體現(xiàn)在那些方面?當善良的老王去時,作者為什么愧疚?對于最后一個問題讓學生角色轉換,換位思考,把自己想成老王,想想希望得到什么?以此讓學生明確本文主旨,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說自己。
設計的問題是:現(xiàn)在,像老王一樣善良的人還很多很多,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呢?多媒體展示弱勢群體的圖片,在看的過程中,我對一些圖片進行解說。然后讓學生寫一些感受,可以使一句話、一首詩、一支歌。接著仿照例句說出心愿。以此拓展延伸,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整個課堂教學的實施很順利,充分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尊重了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和情感體驗,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經(jīng)過課后反思,我認為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把握文本特色,重視情感體驗。整個教學過程能夠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體驗映照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立足語言品味,穿插寫作指導。課堂教學能夠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賞析重點片段的時候,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一句,結合自己的感悟說出喜歡的原因,由賞析語言到情感體驗逐步提升,并對如何寫人給予學生適當指導,既重視了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又訓練了學生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面向全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在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側重學生的自我感知、自我體會,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有些不愛發(fā)言的學生也舉起了手,并說出了他們獨特的想法。
但是這節(jié)課也存在著不足。因將兩課時內(nèi)容壓縮為一課時完成,在時間安排上有些力不從心,如給學生討論的時間不夠充分,有些問題挖掘不深,結論下得過早;最后展示弱勢群體組圖時,應該由學生讀的文字改為自己讀;應該在課堂上完成的仿句練習改為課后作業(yè)等,整個教學過程有些前松后緊。
老王課后反思篇九
《整數(shù)加法運算律的推廣》的內(nèi)容是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第九冊第52頁例3及相應的“練一練”,練習九第1-5題。教學目標分為三類:(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整數(shù)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于小數(shù)加法同樣適用,能正確運用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小數(shù)加減法的簡便計算。(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技巧,發(fā)展學生的推理能力。(3)德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做事認真,講求方法,注重實效。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遷移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購物場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象。在課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整數(shù)加法的簡便運算和小數(shù)的加減法。根據(jù)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上進行的重新建構的。
引入的環(huán)節(jié):課的開始通過口算小數(shù)加、減法習題及整數(shù)簡便計算的習題,復習鞏固小數(shù)加減的計算法則及整數(shù)的簡便計算,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作鋪墊孕伏。
教學例題的環(huán)節(jié):本人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我創(chuàng)設了小華買文具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幫助他解決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學好數(shù)學是有用處的,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計算時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從比較中得到簡便算法,這樣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缎抡n標》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數(shù)學的內(nèi)容必須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背景,讓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出數(shù)學模型。本課的教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提煉出數(shù)學知識,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用價值的數(shù)學。拓展練習包括兩個小題,(1)、判斷能不能簡算。主要強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學生計算時能根據(jù)題目靈活應變,防止學生陷入思維定勢,誤以為學了簡算,就什么題目都要用簡算。(2)、開放題。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方法,有利于讓各類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水平,自主選擇題目,進行相關的練習,達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新課標》指出: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這一堂數(shù)學課基本做到了“一個都不能少”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問題的提出都是面向全體的同學。
不足之處:在課堂生成的問題處理不是很妥當,如在教學例題時讓學生列出算式時,有學生直接列出了簡便計算的式子,這是本人沒有預設到。所以在處理上也只是問還有其它方法嗎?而沒有去追問你是怎么想的。板書也要改進。
我認為一堂好課,不應過分追求講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天衣無縫、細枝末節(jié)上的精雕細刻,而應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習過程,注重學用結合,著眼全面發(fā)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加法運算律的推廣》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已有的整數(shù)加法運算率的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對于加法的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學生已有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從探索中尋求答案,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在探索中學會技能。避免了學習的單一性。
在教學這課時,當板書8.9+3.6+6.4+1.1時,有部分學生已經(jīng)不假思索地運用加法的運算律來進行計算。學生運用簡便算法這雖然是所期待的一種狀況,但是不是就此直接進入練習階段?如果繼續(xù)下去,總覺得太過膚淺,不能給予學生深刻的體會。
因此,我還是讓學生板書簡便算法后,追問:這樣算可以嗎?學生滿不在乎地回答:可以,不就是用了加法運算律嗎?繼續(xù)追問:以前我們用的加法交換律可都是計算整數(shù)加減法的時候的,小數(shù)加減法難道也可以嗎?有學生急了,說:如果老師您不信,那就按一般算法算算看,如果兩種算法相同,那就是小數(shù)加減法也能運用加法運算律來計算。然后讓學生用一般算法計算,比較計算結果,發(fā)現(xiàn)果真兩種算法結果相同,說明加法運算律在計算小數(shù)加法的時候也可以用。再板書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字母公式,追問:字母公式中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shù)。使學生對交換律和結合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也理解了“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律,對小數(shù)的加法也同樣適用”這句話的含義。
我想,不管是教數(shù)學還是學數(shù)學,要多思,多想,不僅是縱向思考也要橫向思考。而且學習數(shù)學,思想方法比計算更重要,因為這些數(shù)學方法是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
老王課后反思篇十
在過去講《老王》這類文章,教師在臺上不停地講抓住人物特征,典型事例、生活片段進行敘述,學生則一味到聽,整個課堂如一潭死水。我通過布置幾個問題讓學生讀課文,然后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學生討論結果:老王一輩子光棍,孤苦伶仃很苦,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但他心好、老實厚道、有良心,關心人。借此機會教師拓展遷移“你周圍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樣對待的?”、“在當今的商品大潮中,人與人之間還需要真誠與友善嗎?”,以此來喚醒學生們對不幸者要懷有一顆愛心,學會關心人、愛護人,感受美好善良情素,讓世界充滿愛的陽光,感受生活中的那份厚重。學生們對寫人記事的文章早已見慣不怪了,可是通過曹老師生動、幽默的語言把同學們重新帶進寫作的天地,學習了把瑣碎組成一個整體的寫法,產(chǎn)生了寫作的欲望,抓住這個契機布置仿照《老王》寫寫我《老曹》,順水推舟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誨無涯,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找不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作為教師的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學的`科學依據(jù)來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必須保證適應每位學生的學習方案才行,這樣的教育教學行為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認可。
因此,我認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火種的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讓學生走出教室的時候仍然面對問號,懷抱好奇。
老王課后反思篇十一
作為第一次參加省級“微課堂”教學比賽的選手,走下講臺后,我感慨萬千,深切地體會到了“教然后知不足”這句老話。
本人和同行都認為這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
1、教學切入點好,問題設計得當。在學生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我提問:作者是帶著什么樣的情感寫下這篇文章的?找出最能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語句。學生很快找到課文的最后一句: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我接著問:老王的不幸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是苦,閱讀課文,用下列的句式說一說。
句式:老王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的人,具體表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
3、師生互動,效果較好。學生反映很好,從課堂現(xiàn)場和作業(yè)完成情況中可以看出。
本人認為存在的不足是:
2、有些重要語句沒讓學生多讀,來深切地體會作品樸素、簡潔而飽含感情的風格,充分體會“善”的深刻內(nèi)涵!
老王課后反思篇十二
學情評估,是課堂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當時準備用一課時研習《老王》。一課時下來,教師想了解課堂中圍繞著教學目標所進行的研習效果,于是,向一位基礎較好的同學了解對課文的理解程度。這位同學說,老王給她的印象不是很深,只是覺得老王挺可憐的。人也好,但我還是對楊絳一家的善良有著更深的印象。這一說法,讓我大吃一驚,學生的理解重點不在感受老王品質的善良淳樸,而在楊絳一家的善良。盡管學生可以對文本作多角度的解讀,但教師在教學的預設中必須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從而引導學生理解和感悟。另外,盡管學生對課文中作者流露出的善良有了一些體會,但還是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多年來在善良行為的背后對自己靈魂深深的自責和內(nèi)心的愧疚。
是的,楊絳一家是善良的。毋庸置疑。但在誠實的老王面前,這種善良是多么的渺小蒼白。與老王至真至純的人間真情相比。楊絳感到自己為老王所做的這一切是多么的微小。甚至感到自己多少有些冷漠。盡管在當時來說。作者對待老王算是比較關心的一個,這也正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待苦難人們的悲憫情懷,她的勇于反思,敢于自責。對自己內(nèi)心的不寬容,對靈魂的拷問,是她人性光輝的所在。也是這篇文章最富有內(nèi)涵的一個亮點。探討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是教學難點。需要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致的解讀??墒?。學生并沒有真正深入文本,重點解讀出老王的高尚人格。并沒有理解好作者對老王的深厚感情只是一種襯托。表達出作者內(nèi)心的極大愧疚。于是。筆者調(diào)整了教學計劃,再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不安和愧怍――盡管過去了幾年,但我們可以想象,作者每當想起老王。這種感覺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面對著這樣一個重情重義的孤單老人――他能在生命垂危之際帶著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世界上最貴重的禮物來感激自己,而我卻為他做了什么呢?作者內(nèi)心的自責,更烘托出了老王的高大。于是。筆者把重點放在如何把握作者這份獨特的情感上。要求學生從課文中細細體會,注重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傆X得心上不安”,“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然后讓學生來談談理解。
學生一?:老王在病危之時,還拿著如此“貴重”的禮物去送給作者,他只是單純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想去謝謝這么久以來對他關心的作者一家。而“我”不僅用錢去褻瀆了他的好意,而且并沒盡“我”的全力去幫助老王,因此感到愧怍。
學生二:現(xiàn)實中,楊絳夫婦并沒有給予老王太多的關懷。只是在坐車的時候“說著閑話”,在老王生病期間。并沒有去看他,但老王對他們心存感激。在臨死的前一天竟然拿著自己平常節(jié)省下來的雞蛋和香油送給楊絳,而楊絳夫婦并沒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善待他,所以歷經(jīng)幾年,楊絳感至4自己很愧怍。
學生三:作者對老王之死只是表面上的關心,文中“我也不懂。沒多問”。就體現(xiàn)了老王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不是很高。正是因為這一點,作者感到十分內(nèi)疚。老王是真的用心待她,可以將自己寶貴的東西拿出來無私地給作者,而作者自己又為他做了什么呢?僅僅只是覺得有這么一個可憐的人。同情他。卻沒有付出真心的行動!故作者在內(nèi)心深處有著恒久的愧疚。
學生四:幸運與不幸總是相對的,也許在我們看來。當時的楊絳夫婦也并不幸運,但相比老王而言。作者又感到自己是如此幸運,所以她感到在老王有生之年。自己并沒有給予他足夠的幫助。與這位淳樸、真誠、善良的老三輪車夫相比,自己是如此慚愧。不免在內(nèi)心涌現(xiàn)出不安和愧怍。所以作者呼吁那些幸運的人們,在生活中,將自己更多的愛奉獻給更多不幸的人。
學生的理解在相互碰撞中漸漸深入了,能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句來談感悟,從時間的跨度、表現(xiàn)的平淡到精神的呼吁等方面來探究作者內(nèi)心的不安和愧怍。從學生的談話中能明顯感覺到學生的理解更加細膩了,課堂也在學生的互動中顯現(xiàn)出生成的精彩。根據(jù)反饋的學情,評估教學的效果。是教師處理教材水平的體現(xiàn)。筆者覺得教師每教一篇課文。不能硬性規(guī)定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因為課堂是動態(tài)的,充滿著變數(shù),而且,教師的理想期望和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可能存在差距。
教師在時間的支配上應有更大的靈活的處理空間。充分發(fā)揮教材的文本價值取向,讓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后,觸動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在感受人物品質的同時凈化和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品質。能更準確地了解教師在處理教材時的定位及達成的效果,幫助教師提高處理教材和落實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老王課后反思篇十三
已經(jīng)有很久沒有上全區(qū)的公開課了,剛接手任務時有些不安,又有些患得患失,這么簡單的一節(jié)計算課,能上出什么新的東西呢?但當我著手鉆研教材,寫教案時,感覺多年來的積淀有了效果,有很多想法、理念想要表現(xiàn)在這節(jié)課中,尤其是與胡松林老師的一次交流后,一節(jié)成功的計算課的輪廓已在腦中清晰呈現(xiàn)。又于進度原因,又由于中間相隔一個十一長假,匆匆經(jīng)過一次試教,便正式上陣了。
1、學習內(nèi)容來自生活。
2、學習需求來自學生。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習動機,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在教學時,我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證地使用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該著力的地方花時間、下功夫。將探究有關0的除法的規(guī)律放到操作中進行,教師不直接告知規(guī)律,而是把這個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充分的學具操作,從實踐中感知“為什么商會是整十、整百數(shù)”。
3、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所謂體驗性學習,就是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xiàn)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梢姡w驗性學習是知情合一的學習,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它旨在讓學生通過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的知識和方法,體驗探究的樂趣。在教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時,學生運用“操作與計算相結合”方式,將學具操作與豎式計算相對照。尤其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編題游戲,讓學生在自我編題中體驗“商末尾有0的除法”中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之間的關系,給學生提供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表現(xiàn)和自我實現(xiàn)的實踐機會,從而真正理解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老王課后反思篇十四
課比設想的好一些,又似乎差一些。
進得課堂,望著孩子們,反倒覺得有了些靈感。聽課的人不多,管他呢,課是講給自己的,每一堂課都是一次生命之作,無論水平如何,都是傾盡自己心力完成的,我覺得這已經(jīng)夠了。
還是拖堂,這是教學之大忌,再一次犯了此毛病。開篇的字詞用的時間有些偏多,有了預習的基礎讀一次即可,卻又讓寫又讓讀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對課文的批注時間也有些多,這一塊不應該浪費很多的時間,因為重點在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找“老王生活的詞句”完成的不錯,解讀的不錯,盡管讀的不完全到位,但對老王的苦難理解的十分好。
由于前半部分耗時太多,導致在完成合作交流環(huán)節(jié)的“請你以老王為第一人稱,試著寫一下老王送了好香油送了大雞蛋后回家路上的歷程。”時有些匆促,只有個別學生當堂完成,不過自我感覺學生寫的還是不錯的。
最讓自己得意的是收尾時的精練,卑微的老王雖然在人世受盡凄涼,但他捧著一顆心來對待楊絳這個給他帶來溫暖的恩人,他不圖別的,只要一點點人世的溫情。所以當善良的老王離世后,反讓同樣善良的楊絳陷入更深入的人生思考,她更加苛刻地解剖著自己,總認為自己對老王總的不夠,總覺得自己對老王有著太多的愧怍,總在想幸運的人對不幸者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才對。
六六的文章《關于善良》很值得我們思考,只是到最后也沒有時間讓學生去讀,但還是應該在課后完成的。
課堂容量大了,對自己駕馭教材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能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完成寫作,再加上最后文段的思考,這節(jié)課應該是比較完美的。
還是應該多努力才對,放下虛無,實實在在做點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有些時候不喜歡上公開課,覺得太浪費時間,但只要自己不做秀,這樣的打磨是很有必要的。一個學期一本書,不用多,如果一個單元我們能上好一課書,上到自己滿意為止,也是不小的鍛煉,只是很多時一本書我們連優(yōu)秀的.一兩節(jié)課也拿不出手,這實在不是我們當為。
看過一句話,具體怎么說的忘記了,意思就是說語文課堂應該完成一個“由思到詩”的過渡,也就是說在經(jīng)過教師備課的深入思考和學生的認真思考后,最終成為詩意的河流靜靜在課堂和學生的心間流淌,從而也重新成就教師自己的生命。
我喜歡上課,那是生命盡情舒展的舞臺。領導不一定會賞識你,金錢不一定會光顧你,同事不一定會悅納你,但是孩子們會。當你的課堂成為一出舞臺劇,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在課堂上縱橫馳騁時,孩子們欣喜的眼神激動的神情就是你此生最大的獎賞。
別的,還有什么可求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44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