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橋梁,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編寫教案時如何考慮學生的評價和反饋,以及教師的自我評估?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教師編寫的教案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
面積的教案篇一
1、通過操作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概念,認識面積單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實際大小,掌握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shù)學。
對面積意義的理解。
一、認識面積。
1、談話導入。
2、認識表面有大小。
請同學們摸一摸書本的封面和課桌的桌面,哪個面大?
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3、認識平面圖形有大小。
我們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出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圍成的平面圖形也有大小。
4、認識面積。
將上述兩方面結合:物體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有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板書)。
5、區(qū)別面積與周長。
二、比較面積的大小。
我們懂得了什么是面積,那么怎么樣比較他們的的大小呢?
1、重疊比較。
請一學生演示用重疊法比較學具。
2、利用小方塊比較。
重疊難以比較可以利用小方塊比較(電腦演示)。
變換投影(方格大小不一樣)。
指出:他們的比較標準不一樣,要統(tǒng)一標準,這就是面積單位(板書)。
同學們在說家的面積時也經(jīng)用到了“平方”,就是面積單位平方米的簡稱。(板書)。
猜一猜還有哪些面積單位?(同桌互相說說)。
(1)認識1平方厘米。
讓學生量邊長,并舉例。
用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實際測量指定圖形大小。
(2)認識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厘米的小方塊去量課桌面積,大家覺得怎樣?
學生量1平方分米的邊長,并舉例。
用1平方分米實際測量物體大小。
(3)認識1平方米。
猜一猜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如果測量教室面積,三種面積單位你選取哪一種?為什么?
舉出生活中1平方米大小的物體。
3、強化表象。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少,并用手比劃一下大小。
四、鞏固練習。
1、填空。
2、看圖說面積。
3、動手操作。
拼一個面積8平方厘米的圖形。
五、課堂。
面積的教案篇二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學具袋、多媒體課件。
1.“涂顏色”比賽。
2.導入。
剛才老師畫的是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平面圖形的周長。而這兩位同學涂的,是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就是平面圖形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有關面積的知識。
1.物體的表面。讓學生閉起眼睛,把數(shù)學書和鉛筆盒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哪個表面大。比課桌面和椅子面,再出示兩張樹頁,進行比較。教師揭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
第一組:圓形。
第二組:
提問:
(1)第一組兩圖相比,哪個面積大?(通過觀察,學生看到三角形面積中可以包含這個圓的面積,因此三角形面積大于圓面積。)。
(2)怎樣比較第二組兩圖?(這兩幅圖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得出圖1的面積比圖2的面積大。)。
3.揭示面積概念。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都是有大小的,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4.比較面積大小。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有各種形狀和大小,有規(guī)則的也有不規(guī)則的。像剛才兩位同學涂的平面圖形就是不規(guī)則的,請你比較下面各組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第三組:
第三組兩圖的形狀差別較大,不能用重疊的方法,怎樣來比較它們的大小呢?大家可以拿出紙和筆,同桌兩人合作,想個可行的方法。(教師巡視,指導)請一生投影演示方法,提問:你聽懂了嗎?(用劃方格的方法。如下圖所示。通過數(shù)方格,看哪個圖形包含同樣大小的方格數(shù)多,哪個面積就大。得出圖1的面積小于圖2的面積。)。
比較下列圖形的大小。
5.導入面積單位。學生在比較前兩組圖形時,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很順利的解決了問題。在比較第三組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會發(fā)現(xiàn)雖然兩個圖形包含的方格同樣多,但是方格有大有小,但是由于方格大小不一樣,所以它們的面積也不同。
提問:剛才這題,你學習后有什么啟發(fā)?
對,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方格的大小必須是一樣的,這就是說面積的大小要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就是常用的面積單位。教科書上介紹了一些,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第136頁。
你從書上學到了那些面積單位?
(1)、1平方厘米的教學。
那同學們想一想你的身上或周圍哪些物體的面大約是1平方厘米的?(出示:指甲面、圖釘面、田字格、信封寫郵政編碼的地方……)。
拿出6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把它們拼成一個長方形,說一說它們的'面積是多少?為什么?(擺在白紙上,上實物投影展示)為什么這兩個圖形的面積都是6平方厘米?(不管怎么擺,它們都是由6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組成的)。
(2)、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學。
同學們真聰明,請你在學具袋里找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想想在你的身邊有哪些事物的面大約是1平方分米的?(出示部分實物:手掌面、方磚面、開關蓋……)。
1.投影出示例題。
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并說出1厘米和1平方厘米圖形的不同點。
2.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藍紙,并出示1分米長的紙條,讓學生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有什么不同。
3.讓學生比較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不同?
4.小結:1厘米、1分米、1米都是長度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長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積單位,可以用來度量物體的面積。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不同的計量單位。
5.做一做。
根據(jù)下面的測量要求,說出用長度單位還是用面積單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____________課桌面的寬______________。
教室門的高______________黑板面的大小____________。
1.提問:周長與面積有什么不同?使用的單位呢?
2.小結:周長是指圖形一周的長短,面積是指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周長可以拉成一條線,面積卻不可以。我們可以說:“周長一條線,面積一整片?!?/p>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圖形。(合作分組)。
(1)面積是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红柟谭答伆才帕嗣烂妗⑹峙恋闹荛L、面積,突出了區(qū)別、對比。最后安排一道組合圖形中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對比,這樣安排會有助于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
面積的教案篇三
本課內容的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已經(jīng)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從長度到面積,是空間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本節(jié)課教學,讓學生通過一系列課堂活動,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表象,抽象出面積的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jié)課學習是學生從長度的學習過渡到面積的學習,這是空間形式發(fā)展的一次飛躍,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因此,在本節(jié)課學習中要多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豐富感性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在知識上要能理解面積的含義,在能力上,要求學生通過多種比較活動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出面積的概念,并培養(yǎng)學生對面積大小的估測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感知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借助已有經(jīng)驗來學習,讓其獲得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知識緣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在探究中張揚個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會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
教具(學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的卡紙,方格紙,硬幣,剪刀等。
一:比賽導入——激活學生思維。
涂色比賽:請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男生涂小黑板,女生涂正方形的紙,誰先涂完,誰就是冠軍。
比賽結束后,男生肯定會認為不公平,因為男生涂的黑板“面積”大。(板書課題:面積)。
二、實踐體驗——感受面積概念。
(一)、認識物體的面。
1、借助教室,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了些什么物體?并且用手摸一摸身邊的這些物體。
2、引導學生比一比: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
3、觀察自己的文具盒有幾個面,比較一下,每個平面是否一樣大?
4、得出結論: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二)、認識平面圖形的面。
1、請同學們把文具盒的一個表面描出來,看看是什么圖形。
2、小組內把描出的圖形比一比,是否都一樣大?
3、得出結論:平面圖形有大小。
(三)、推導出面積得意義。
從以上我們得出的兩個結論可以看出:
(板書):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三、動手操作——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一)、比較兩個正方形的面積。
1、出示兩個正方形,請學生猜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2、拿出準備好的兩個正方形,比比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
3、討論匯報比較的方法。
(二)、比較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的面積。
1、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提問:“能用剛才的比較方法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嗎?”
2、小組合作競賽: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看哪個小組找到的方法多。
3、討論匯報比較的方法。
四、創(chuàng)意大比拼——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活動要求:請學生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有趣圖形,看看誰畫出的最多。
五、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課后“做一做”。
六、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七、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八第1題。
板書設計:
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它們的面積。
面積的教案篇四
2.培養(yǎng)學生用面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類比、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同學們,劉燕最近特別高興,因為爸爸給她買了一張漂亮的書桌,她可喜歡了.為了使書桌更整潔美觀,劉燕想在書桌上鋪一塊桌布,那買桌布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呢?這個問題等我們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知識后就知道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面積和面積單位.(板書課題)。
1.教學面積的意義.。
說明,這些都是物體的表面(板書:物體表面)。
師:通過觀察,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物體的表面有大有?。?。
說明: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師:我們把這些圖形畫在紙上,就成了平面圖形.。
說明: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師:誰能歸納、總結一下什么叫做面積?
生: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老師板書)。
投影出示兩個同樣大小的平面圖形.。
數(shù)一數(shù)每個圖形的方格數(shù).(投影覆蓋片)。
師:說一說為什么同樣大小的兩個圖形,方格數(shù)卻不一樣呢?(方格的大小不同)。
說明:要測量和計算面積,必須有統(tǒng)一的標準,就是面積單位.。
請同學看書92頁下面兩行.。
(1)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
師: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課桌面的面積,方便嗎?(不方便)。
請拿出自己準備的大正方形,量一量它的邊長(1分米),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
(3)平方米.。
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學校操場的面,有困難嗎?
(要用到一個比較大的面積單位)。
出示1平方米的紙板,請一個同學來量一量它的邊長.(1米)它的面積是1平方米.。
比劃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用1平方米,量一量黑板大約有多少平方米.。
3.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認識了什么是面積,什么是面積單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那么我們開始講的要給劉燕的書桌買一塊桌布,是要求什么?(面積)。
1.選擇適當?shù)膯挝幻Q.。
(1)數(shù)學課本長20()。
(2)一塊手帕的面積是4()。
(3)鉛筆盒長19()。
(4)一個學校的面積是500()。
(5)課桌高70()。
2.判斷.正確舉,錯誤舉.。
(1)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米.。
(3)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4分米,面積是1平方分米.。
(4)1個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圖.。
(1)面積是8平方厘米的長方形.。
(2)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面積的教案篇五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四部分: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這部分內容的結構如下:
1.結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頃,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探究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會應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1、教學中展現(xiàn)概念的形成過程。
2、教學中重視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
3、教學中強化概念的比較辨析。
1、變概念的機械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為以后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打下基礎。本單元主要內容兇手: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
2、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
3、讓學生探究,主動獲取結論。
4、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
面積和面積單位1課時。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2課時。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課時。
公頃、平方千米2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面積的教案篇六
本課內容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70~74頁。
教材簡析:《面積》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被安排在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這一單元具體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四部分。本課是這一單元的起始課,它的教與學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是空間形式“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學好本課,不僅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更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知識。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在編寫上非常重視展現(xiàn)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和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教材按照先認識面積(包括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封閉圖形的大小),然后歸納面積的概念,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含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及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關于面積和面積單位學生知道些什么呢?對三年級兩個班學生的前測結果統(tǒng)計表明:
關于面積,87%的學生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一詞,13%的學生表示從未聽說;15%的學生對“面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56%的學生認為“面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29%的學生表示說不清楚。
關于面積單位,69%的學生表示通過其他渠道或自學課本知道“面積單位一詞”,31%的學生表示從未聽說;10%的學生對面積單位的含義有錯誤認識,47%的學生認為面積單位和物體的大小有關,43%的學生表示說不清楚。
據(jù)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體驗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難點: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面積的教案篇七
1、 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shù)據(jù)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 掌握數(shù)據(jù)改寫的方法。
3、 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shù)據(jù)的實際意義。
學生學具和計數(shù)器。
教學時可以從媒體中收集一組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討論同樣的數(shù)據(jù)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據(jù)改寫的必要性,體會數(shù)據(jù)單位的改寫是為了數(shù)據(jù)記錄的方便。
(1)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2)可能學生會改寫成以百、千、或萬作單位,只要學生能改寫得正確,教師都應充分地肯定。
(3)將一些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shù)據(jù)放在一起,讓學生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改寫中的基本特點,從中發(fā)現(xiàn)改寫的基本方法。
第9頁練一練中第1題,數(shù)據(jù)單位的改寫是實際生活中記錄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選擇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實例,而不要將數(shù)據(jù)單位的改寫成為單純的為改寫而改寫的局面。
練習本題時,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體的各地區(qū)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作單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區(qū)的其他信息,以供學生間互相進行改寫。
第2題,在練習海洋資源時,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qū)域等。接著出示有關的數(shù)據(jù),讓學生讀一讀。然后討論這些數(shù)據(jù)如何進行改寫?在此基礎上,學生會體會到這些數(shù)據(jù)改寫成以億作單位比較方便。
這部分的知識雖是新知識,就知識本身而言,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放手讓學生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在讀寫數(shù)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改寫大數(shù)的必要性。通過作業(yè)的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的標較好,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大數(shù)的改寫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給學生的,怎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本案例中做的還不夠,需要大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嘗試。
面積的教案篇八
借助方格紙,能直接判斷圖形面積的大小。
通過交流,知道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
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變化的關系。
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
圖形的等積變換。
一、新課教學
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
讓學生觀察方格中各種形狀的平面圖:
提問:下面各圖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你是怎樣知道的?
同學進行交流。
二、歸納比較的方法:
(1)平移(2)分割(3)數(shù)方格
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與同學進行交流
三、練習
1.用分割和平移法來判斷
2.根據(jù)自已的理解畫圖形,只要面積是12平方厘米都可以。
3.讓學生討論觀察補哪塊圖形好。
四、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17頁第4題。
課外作業(yè):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為24平方厘米的圖形。
《比較圖形的面積》這一課是以新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依據(jù)學科體系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整合計算機信息技術,采用以自主探索為主、合作交流、多媒體演示驗證等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本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根據(jù)已掌握的知識和自己的認知水平,在每位學生都經(jīng)過充分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后,再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展開交流討論,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比較的方法,體現(xiàn)了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課本節(jié)我設計了,說一說、想一想、練一練、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重點是想一想,讓學生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體驗圖形形狀的變化與面積大小的關系。因此,在處理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以輕松的話題引入主題,通過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探索x。適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大屏幕中5副圖形面積大小之間的關系,初步探索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借助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來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探索課本主體圖的13副圖形面積之間的關系做好鋪墊。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激發(fā)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于是我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課本的主體圖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索x,當課本主體圖的13副圖形以多媒體課件形式出現(xiàn)在大屏幕的時刻,多媒體課件的生動形象吸引著學生,同學們睜大了雙眼,努力的尋找著,渴望發(fā)現(xiàn)更多的奧秘,我及時提出指導性建議,要求先觀察判斷圖形面積之間存在的關系,再使用學具動手操做驗證,并作好記錄以便交流。目的是抓住一切機會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經(jīng)過每一位學生充分的動腦觀察,動手操作的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掌握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到圖形的形狀不同,但面積都相等。在學生全班匯報交流時,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盡可能的給更多的學生展示自我樹立自信的機會。重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它們依據(jù)是什么,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比較方法獨特時及時給予鼓勵,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同時,也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體現(xiàn)了比較圖形面積大小方法的多樣化。學生真正成為個性充分發(fā)展的學習的主人。當我使用多媒體課件逐一演示驗證學生的發(fā)現(xiàn)時,同學們緊盯大屏幕,屏住呼息,等待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方法得到證實,與此同時全體學生又經(jīng)歷了一次發(fā)現(xiàn)和比較方法的全過程,同時感性認識也得到了提升。在練一練節(jié)中,我讓學生應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體會圖形的變化與面積大小的關系,整個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計算機信息技術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它的直觀演示,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活動;它的形象、生動,吸引著每一位學生的眼球,從心靈深處迸發(fā)出一種好奇,和探索的x,學生學習趣盎然,求知x高,課堂氣氛活躍。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如練一練時,對習題缺乏沿深,假如能對習題加以沿深這樣即可以突出練習的目的。又可以為還沒有掌握的學生提供再一次學習的機會??傊诮窈蟮慕虒W中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把教學工作搞的更好。
面積的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操作活動,經(jīng)歷推導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能運用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通過實際操作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操作、推理、交流能力;培養(yǎng)運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難的精神;感受數(shù)學的美。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培養(yǎng)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引入
談話:出示兩個美麗的花壇(課件呈現(xiàn))。
提問:請大家觀察一下,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
然后給出長方形的長和寬讓學生計算長方形的面積。
提問: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你會算嗎?從而導入新課。
(二)操作探索,獲取新知
數(shù)方格感知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關系
(1)數(shù)方格,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來求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電腦出示)
(2)匯報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小結: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不能滿足我們的實際需要,如果我們能像長方形那樣有一個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就容易解決了。
2、應用“轉化”思想,引入割補、平移法
(1)小組合作探究:想辦法充分利用手中的學具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會學算面積的圖形。(這時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2)精彩展示:要求邊講邊操作。
提問:為什么都要轉化成長方形?
為什么一定要沿著高剪開呢?
接著電腦演示其它方法,滲透割補、平移法
3、建立聯(lián)系,推導公式
(1)小組合作探索:
a、原來的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b、拼成長方形的長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關系?
c、拼成長方形的寬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關系?
d、能否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2)交流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之間的聯(lián)系: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底;寬=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底×高(板書)
提問:用字母怎么表示呢?自學課本。
學生回答s=ah(板書)
提問:s、a、h分別表示什么呢?
提問:要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演示不是對應的底和高),這樣能求出它的面積嗎?那底和高必須是什么樣的關系?(對應)
(三)鞏固應用,內化新知
前面的花壇題
課本第2題:你能想辦法求出下面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
拓展題:先分別口算出下面圖中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然后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課堂總結,深化新知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面積的教案篇十
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變化規(guī)律的探索。
一、感受變化,導入新課。
1、生活情境:師隨手碰翻亂放在講臺上的一堆作業(yè)本、
師:哎呀,現(xiàn)在可是一團亂啊!整個講臺都被本子占去了,誰來幫老師整理整理?
指名一生上前整理、
提問:現(xiàn)在感覺怎樣?為什么要這樣整理?
談話:是啊,這樣一整理,講臺上可寬敞多了、
追問:剛才他是怎樣整理的?當兩本書重疊在一起時,哪里消失了?(書與書的底面重疊在一起,就減少了一部分表面積)。
2、設疑并揭示課題:這種情況是不是也發(fā)生在相同的長方體或正方體上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表面積的變化”、(板書課題)。
二、提煉變化,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活動一:兩個正方體拼成長方體后表面積的變化情況、
2、學生獨立操作后反饋拼法、
3、提問:觀察一下這兩種拼法,體積各是多少?拼成后體積有沒有變化?
追問:如果把3個這樣的正方體拼成長方體,體積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小結: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體積不發(fā)生變化、
4、追問:那什么變了?誰來指一指,少的兩個面在哪?
面積的教案篇十一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第六冊第四單元第39—41頁“什么是面積”。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估計和直觀推理等活動理解面積的含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多種比較大小的策略。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培養(yǎng)主動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教學難點: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老師從遂昌出發(fā),坐車來到湖山,路很遠,你們說這么長的路程該用哪個長度單位來表示?生:千米。
師:那么,比“千米”小一點的長度單位是什么呢?生:米。
師:比“米”再小一點的長度單位又是什么呢?生:分米。
師:對。比“分米”更小一點的長度單位還有嗎?生:厘米,毫米。
師:是的。用來表示物體的長短,可以用長度單位如“千米、米、分米、厘米”等表示。
二、面積的含義。
師:通過觀察我們知道,物體既有長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課桌、書本、樹葉、銀幕、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體(板書:物體)。
師:(出示文具盒)這也是一個物體,一眼看去,你們先看到的是什么?生a:外面。生b:表面。
師:是的。許多物體都有它們的表面。例如,黑板面,葉子的表面,書本的封面??你們能再舉出一些物體的表面嗎?學生舉例(略)。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F(xiàn)在老師請大家閉起眼睛,把數(shù)學書和課桌的表面摸一摸,說一說有什么感覺?生a:桌子的表面光光的。生b:桌子的表面大,課本的表面小。
師:大家的感覺都不錯。課桌表面比較大,我們就說課桌表面的面積比較大;課本的表面比較小,我們就說課本表面的面積比較小。(板書:面積)那么,文具盒的表面比較小,可以怎么說呢?生:文具盒的面積比較小。
師:黑板面比桌子面大,又可以怎么說呢?生:黑板面積比桌子面積大。
師:你還能想到什么呢?生:還可以說桌子面積比黑板面積小。
師:說得真好。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形成板書)。
師:(出示圖形)物體表面有大有小,那么這些平面圖形(板書)也有大小嗎?生:有。圓比三角形小。
師:對。我們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圓的面積比三角形的面積小。再仔細觀察一下,你們還可以比較那些圖形之間的面積大小嗎?(生交流)。
師:我們說,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你們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說什么叫面積嗎?生: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
師:物體表面的大小叫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也叫面積,所以說: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板書)。
三、面積大小的比較。
1、師: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知道黑板的面積與桌面的面積大小差別很明顯,我們經(jīng)過觀察便能很容易地知道它們的大小。這種比較的方法叫觀察法(板書)。
生a:紅紙片的面積大一點。生b:我認為白紙片的面積大一點。生c:我認為兩塊紙片的面積一樣大。
師:現(xiàn)在有三種不同的意見,問題還不能解決。那么,你們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生:把兩塊硬紙片的長和寬量一量。
師:你們說可以嗎?生:可以。
師:這個辦法行。(板書:測量法。師生測量長和寬??)還有其他更簡單的辦法嗎?
生:可以把它們疊在一起比一比。
師:(把硬紙疊在一起)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紅顏色的紙片面積大。
師:說得對,我們給這個方法取個名。生a:重疊法。生b:疊比法。
師:都很好。我們就叫它為重疊法吧。
3、出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讓學生觀察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用觀察法就不太容易看出來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看來眼睛有時候會欺騙我們。你能否想出更好的方法,準確的比較出它們面積大小呢?讓學生思考,并說一說。
學生分四人小組探究:老師也給你們提供了一些材料有:兩個長方形、若干小長方形紙條,方格紙。
學生匯報:總結出重疊法、用指定的長方形量和用方格紙這三種方法。
得出: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判斷面積的大小。
生a:有9格的圖形面積最大。生b:只有16格的圖形面積最小。
師:你們都認為是這樣嗎?
師:(出示圖形)現(xiàn)在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a:上當了,兩個圖形的面積一樣大。生b:是的。因為格子大小不一樣。
生c:說明單單數(shù)格子多少還不能肯定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師:那怎么辦呢?
生:要用一樣大的格子去量。
師:說得好!要準確地知道面積的大小,就要學會測量和計算,而格的大小不同,無法比較面積的大小,說明統(tǒng)一方格的大小很有必要。
四、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就在我們剛才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大小時,動物王國里發(fā)生了一件事,想聽嗎?
2.怎樣才能知道誰鋪的面積大呢?拿出對應的紙片比一比。3.說說你是怎樣比較的?4.指名展示自己的方法。5.回到原題,找出冠軍。
(設計意圖: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既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體會了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五、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
2.你能說出什么是面積嗎?
3.還學會了什么?怎么比較面積的大小的?
六、板書設計。
物體表面(平面圖形)的大小是面積。
觀察法。
大小的方法用指定的長方形量。
用方格紙量。
面積的教案篇十二
同學們好,下面我們來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痹跊]學新課之前你們回憶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積怎樣求?我們先來復習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x寬,正方形的面積=邊長x邊長。
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我們分別展開長方體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就變成這樣一個平面圖形,它的上面和下面是兩個完全相等的長方形,請你們認真觀察,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方體的哪條邊?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寬,那么上下兩個面的面積就等于長x寬x2。我們再來觀察一下前后面,前后面也是完全一樣的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又分別是長方體的哪兩條邊呢?分別是長方體的長和高,同學們很快就能求出前后面的面積,前后面的面積等于長x高x2。最后再來觀察一下左右兩個面,它的長和寬又分別是長方體的哪兩條邊。分別是長方體中的高和寬,同學們很容易就能求出左右面的面積,左右面的面積等于高x寬x2。
現(xiàn)在老師把這個平面圖形還原成長方體,你們再仔細觀察一下,上面、前面、右面分別和長方體的哪兩條邊有關系,上面和長方體的長寬有關系.前面和長方體的長高有關系,右面和長方體的高寬有關系、我們只要求出上面、前面、右面的面積,用它們的和再乘2,就求出了長方體的表面積。所以,長方體的表面積=(長x寬十長x高十寬x高)x2,會求長方體的表面積,求正方體的表面積就簡單多了,正方體是由六個完全一樣的正方形圍成的,每個正方形的邊長又都是正方體的棱長。用棱長乘棱長先求出一個面的面積,再來乘6就可以了,所以正方體的表面積等于棱長x棱長x6,也可以寫成棱長的平方x6。我們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求法,就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了。
面積的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第九冊69頁至71頁。
2.使學生明白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可以轉化和變換的。
3.通過交流,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探究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和運用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
設計特色:針對本課的知識特點,課前設計目的性明確、可操作性強的前置性作業(y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前預習的效果,為成功的課堂教學做好鋪墊;在課堂上,運用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每個成員都有機會展示自己,小組交流后再進行全班的匯報,根據(jù)學生匯報的情況教師有目的地板書,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進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1、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總結:把沒學的圖形轉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面積計算公式。
2、今天,我們也用同樣的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板書課題。
小組交流課前小研究。
1、匯報課前研究的方法,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有目的地板書。
2、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公式。
1、教學例1
2、強調格式
1、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斜線部分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
(口答,并說出理由)
2、判斷:
(1)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2)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底是5分米,面積是10分米。()
3、說出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積
課前小研究
研究者:班級:
(可以在學具盒或在附圖中選材料)
1、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2、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3、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4、我用的材料是:
我的做法(文字或畫圖表示):
我的結論:
附圖2
材料一
材料二
面積的教案篇十四
新課程標準提倡“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注重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手段,在小組合作中,認識長方體的基本特征,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前面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特征,以及展開與折疊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可以鞏固學生對前兩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同時為后面學習長方體的體積奠定了基礎,可以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情分析:由于是小學五年級學生,雖然在前面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了解了面和棱的特征,學習了展開與折疊,但學生的空間觀念還不強。特別是對立體圖形表面積的認識,還有一定的困難,還需借助于直觀的立體圖形,通過動手操作來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自主探究,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建立表面積的概念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找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和每一個面的長和寬之間的關系。
1、教具:長方體紙盒、長方體紙盒展開圖,課件。
2、學具:長方體紙盒、剪刀.
一、游戲激趣 ,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來玩?zhèn)€“猜謎語”游戲,猜對的同學可以獲得獎品,請聽題
(1)紫色樹,紫色花,紫色花開結紫瓜,紫瓜柄上長小刺,紫瓜里面裝芝麻。(打一種蔬菜)
(2)紅公雞,綠尾巴,腦袋埋在地底下。(打一種蔬菜)
2、大家的表現(xiàn)真出色,我還為同學們準備了一個大禮物,想將它送給這節(jié)課發(fā)言積極的同學,可是這個盒子不漂亮?,F(xiàn)在我要用彩紙包裝一下。(師動手包裝)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一)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學具, 想想剛才包裝的是長方體的哪幾個面里?什么叫長方體的表面積?標出“上”、“下”、“前”、“后”、“左”、“右”面。
2、觀察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同桌交流后,匯報交流)
(二)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那么怎樣計算你的長方體盒子的表面積哪?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通過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的方法,試試求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同時把討論的結果寫在記錄單上(形式不限),看哪一小組想出的方法多。
(教師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2、交流匯報、總結規(guī)律。
(1)哪一個小組到前面來匯報你們的研究成果?
學生匯報算式,引導觀察,用什么方法計算表面積的?(對表達流暢,思維敏捷的進行鼓勵)
(2)小結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并板書。
分析這幾種計算表面積的方法,為什么這樣算?在這幾種算法中你喜歡用哪一種?與同桌說一說。
3、即時反饋、鞏固新知。
(三)嘗試探索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正方體的表面積應該如何計算?
討論,指名反饋,得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為什么要乘以6?
1、給棱長為0.8米的正方體木箱表面涂上油漆,涂油漆部分的面積是多少?(獨立探索,再交流計算方法。)
如果正方體木箱沒有蓋,涂油漆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2、歸納小結。
計算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關鍵是什么?如何計算?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13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