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教案(實用2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12:54:03
長方體教案(實用24篇)
時間:2023-11-25 12:54:03     小編:琉璃

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順利進行。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認真?zhèn)湔n,明確教學目標。這些教案范文注重了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長方體教案篇一

1、初步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正確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3、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任務。

1、在這個盒子里裝著一些小寶貝,會是什么呢?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2、瞧,這些寶貝對小朋友對說: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嗎?

3、正方體有幾個面?

4、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

5、這些正方形都一樣嗎?

1、噓,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在這些正方體中,還藏著一個小寶貝呢,你知道它藏在哪嗎?請你來找一找。

2、它是誰呀?(一塊糕)

3、它和正方體一樣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4、原來它是長方體,這個長方體有幾個面?請小朋友來數一數。

5、教師總結:長方體有6個面。

6、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它們都一樣大嗎?

7、小結:這個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它們不一樣大,有的大,有的小。

這個盒子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個面是正方形的?

小結:有的長方體6個面是長方形的,有的長方體中2個面是正方形的。

師總結:長方體中相對應的2個面是一樣大的:上下、前后、左右。

給正方體涂上紅顏色,給長方體涂上綠顏色。

長方體教案篇二

1、通過整體觀察和剖析,指導長方體的外形特征。

2、通過觀察比較,能夠發(fā)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喜歡探索操作,發(fā)現生活中長方體的應用。

1、物質材料:正方體長方體教具,人手一個長方體紙盒,長方體剖面;

2、知識經驗:認識正方體的經驗。

指導語:哪個小朋友能說一下正方體的特征?

小結:正方體有6個一樣大的面,12條一樣長的棱,8個頂角。

(一)認識長方體,觀察比較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

小結: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角。

(二)觀察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點。

指導語:長方體和正方體除了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

小結:正方體的每個面是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每條棱一樣長。

長方體,相對應的兩個面一樣大,相對應的棱一樣長。

(三)幼兒操作,出示長方體包裝盒,引導幼兒探索觀察長方體的空間,知道長方體在生活中的應用。

指導語:請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包裝盒,盒子打開后是什么樣子的,可以做什么?

小結:長方體紙盒打開后,里面因為占用一定的空間,所以我們叫它體,可以用來盛東西。

幼兒制作長方體,在制作中感受形體的特征。

指導語,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長方體剖面圖,請你制作一個長方體,并把長方體的對應面涂上相同的顏色或畫上相同的圖案。

長方體教案篇三

使學生能正確運用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問題。

能正確運用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問題。

一、基本練習。

運用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計算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體積。

(1)長8米,寬6米,高5米。

(2)棱長40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v=abhv=a3。

8×6×5=240(立方米)40×40×40=64000(立方厘米)。

2、一根長方體木料,長2米,寬1.5分米,厚2分米。這根木料的'體積是多少?

提醒學生注意單位名稱的統(tǒng)一,請學生說說”厚“的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2米=20分米。

20×1.5×2=60(立方分米)。

3、一塊立方體石料,棱長50厘米。這塊石料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交流解題思路。

24×0.5=12(立方米)。

二、綜合練習。

1、先求體積,再求質量的練習。

一塊立方體鋼的棱長是2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鋼重7.8千克,這塊鋼重多少千克?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交流解題思路。

2×2×2=8(立方分米)。

7.8×8=62.4(千克)。

教學過程。

備注。

2、已知體積、長、寬、或底面積,求高的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反饋時交流解題思路。

240÷8÷6=5(分米)。

512÷64=8(厘米)。

3、小結。

三、思考題。

把一個立方體的六個面都涂上油漆,如果按面上的線將它分割成27個小立方體,那么,

三面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兩面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一面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沒有涂油漆的小立方體有()個。

四、學生總結。

在教學時,為了使學生透徹理解長方體所占空間的大小是由它的長、寬、高所決定的,其體積公式的推導,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擺、看、想、推、說“進行。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fā)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公式的來源及公式的運用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yǎng)發(fā)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長方體教案篇四

1、感知立體圖形的特點,能找到共同屬性。

2、學習運用非平面的內的計數方法。

3、感受到體積的存在,萌發(fā)探索的興趣。

自帶一個小紙盒、記號筆每人兩只、油泥每桌一份,米、兩個杯子

1、介紹自己的紙盒,引出課題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紙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聽的話說說你的紙盒是什么樣的?

2、認識長方體的面

(1)用一支筆數一數它的臉(面),用數字寫在中間,要有順序的數。

(2)匯報自己數的情況,讓幼兒介紹數的方法(怎樣數不會漏掉?)

(3)每個盒子都有6個面,6個面它們都一樣嗎?

(4)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并小結。

3、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1)除了這些面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3)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的方法,教師記錄頂點8個。

3、認識長方體的棱

(1)除了這些面和頂點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2)用記號筆畫棱,一邊畫一邊數棱有幾條(幼兒不知道是棱時不要直接說棱)?

(3)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的方法,教師記錄。

(4)教師小結這種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的叫立體的。

4、了解長方體的體積

(1)摘掉帽子,打開盒子,里面是什么?

(2)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不明顯的盒子問,如果里面裝滿東西,哪個盒子裝的多?

(3)我們什么辦法可以知道?(教師用米進行演示)

5、延伸

我們用牙簽把盒子打開,看看有什么變化?(面、頂點、棱還在嗎?)

長方體教案篇五

2、完成p29的“做一做”。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教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長方體、正方體之間的關系。

2.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特點的認識。

3.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一種轉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學習,體會學科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關系。

教學設備:

幻燈片、一個正方體紙盒、一個長方體紙盒、直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出示實物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幻燈顯示)。

師:同學們請看,這些物體你們認識嗎?你能從中找出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嗎?

生:墨水瓶的形狀是長方體……。

生匯報,教師進行分類。

說出生活中見到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生:牙膏盒的形狀是長方體,骰子的形狀是正方體的。

生:……。

指名發(fā)言要更多傾向于差生。

二自主探究。

1.認識面、頂點、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頂點。

師:生活中這樣的物體有很多,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像老師這樣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還有邊和尖尖的角。

師:這個平平的面我們就叫做長方體的面、面與面之間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也可以試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名稱)教師板書。

拿出正方體物體:你們能指出面、棱和頂點嗎?

再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的。

面的特征。

師: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生:長方體有6個面、正方體有6個面。

師:你是怎么數的?這些面有多少特征?

(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數)。

生: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師:你用什么辦法驗證你的猜測呢?(可以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用一定的方法驗證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來驗證……。

生:我用剪的方法驗證,是這樣做的……。

生:我用畫的方法……。

頂點、棱的特征。

師:觀察用細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體和長方體。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別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顆珠子?(珠子也就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頂點",所用的小棒就相當于"棱"。)。

生:正方體用了8顆珠子12根小棒,證明正方體有8個頂點,12條棱。

生:……。

師:說說你是怎么數的?它們的棱各有什么特點呢?

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數。

整理特征。

師: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找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你能把它們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嗎?

名稱面頂點棱。

正方體6個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8個頂點12條棱,所有的棱的長度都相等。

長方體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等。8個頂點12條棱,每組4條棱的長度相等。

學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2.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師:仔細觀察表格,正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學生匯報得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認識長、寬、高。

師:相交于一個頂點有三條棱,這三條棱的長度誰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師: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這樣放著誰能說出它的長、寬、高?如果這樣放呢?(變換不同的方向說出)。

師:你們能看圖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嗎?

師:你能測量長方體的長、寬、高嗎?

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師:正方體的棱長有什么特點?那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度都叫做正方體的棱長。

練一練第二題。

三鞏固新知。

練一練的第三題。

師:看練一練的第三題,誰能把題讀一讀,然后回答。

生:……。

師:前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

生:……。

總結。

回顧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

長方體教案篇六

2.指出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并說出長方體的特征。指出正方體的棱長,并說出正方體的特征。

二、新課講授。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紙盒,在上面分另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

師生共同復習長方形的特征。請同學們沿著長方體紙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開,得到右面這幅展開圖。

(2)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分別標出上、下、前、后、左、右六個面,然后師生共同復習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分別沿著正方體的棱剪開。得到右面正方體展開圖。

觀察后,小組議一議。引導學生總結長方體的表面積概念。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計算哪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2)出示教材第24頁例1。

理解分析,做一個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實際上是求什么?(這個長方體飯包裝箱的表面積)。

先確定每個面的長和寬,再分別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最后把每個面的面積合起來就是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

(3)嘗試獨立解答。

(4)集體交流反饋。

老師根據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板書。

方法一:長方體的表面積=6個面的面積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積+前面的面積+左面的面積)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6)請同學們嘗試自己解答教材第24頁例2,集體交流算法,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解答計算正方體表面積的。

三、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23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頁練習六第1、2、3、4、6、7題。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長方體教案篇七

課題學習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內容目標的第四部分“實踐與綜合運用”的內容,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制作一個盡可能大的無蓋長方體形盒子》是一個關于數學應用的典型課題,是學生進入初中之后的第一個課題學習。課標指出,課題學習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對學生的要求較高,也常常要用到學生曾經學過的知識。另外一方面,它能夠很好地訓練學生的綜合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進一步認識數學,體會數學中常見方法是大有好處的。學生在中學階段會遇到很多這種探究性的問題,他們都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能夠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覺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好習慣。

這節(jié)課需要學生綜合本學期所學過的數學知識(如圖形的展開與折疊、字母表示數以及用代數式的值去推斷代數式所反映的規(guī)律等)、技能與方法,通過解決問題的方式去獲得對相關知識與方法的進一步的理解,體會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本課學習,需要學生體驗一種新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經歷實驗、分析、猜測、交流、推理和反思等一系列過程,認識數量的變化關系和規(guī)律,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探索能力。

本課題突出兩個方面:

學習過程的`探究性;制作容積盡可能大的無蓋長方體盒子的過程,也是一個簡單的數學研究過程,可獲得一定的研究方法和經驗。

知識運用的綜合性:本節(jié)課學習的活動重心是通過對長方體盒子的展開與折疊,讓學生經歷試驗、想象、分析、猜測、交流、推斷和反思等過程,形成問題的代數表達,再通過驗證等活動獲得問題的解決。

根據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新《數學課堂標準》的精神,學生的學習目標應將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融為一體,所以本節(jié)課的目標制定如下:

1.知道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需要建模,會用函數式表達變量之間的相依關系;

2.感受數量之間相依變化的狀態(tài)和趨勢,體驗分割逼近的方法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探究過程。

這節(jié)課運用一個實例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這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應在于學生對過程方法方面的體驗與感受。

這樣制定教學目標遵循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首先,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過程,增強他們對問題的感性認識。其次,經歷折紙、列表、觀察、比較、推理、交流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理性認識。再者,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包括大膽猜想、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的精神。通過解決“小明的問題”讓學生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辨證思想,感受數學的實用性。

本節(jié)是學生初中階段第一次進行課題學習,他們對簡單幾何體的側面展開圖,列代數式,代數式的求值,統(tǒng)計圖的畫法等知識已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由于學生在本學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經歷了多次探索性學習,所以他們具備了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基本適應了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為學習本節(jié)課打下了一定的知識以及能力基礎。

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難:

1.制成無蓋長方體形盒子需要剪去四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

2.如何建立關于v的數學模型?

3.若a=20cm,x的取值范圍是什么?

4.怎樣縮小x的取值范圍,去尋找v的最大值?

教法特點:本節(jié)課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探索實踐得出結論的過程。

預期效果:

1.會用正方形紙片制作容積最大的無蓋長方體形盒子;

2.對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有所體會;

3.對縮小區(qū)間逼近最大值的方法有所體會。

長方體教案篇八

3.揭題:這節(jié)課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小組合作。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1)游戲:你們會玩摸長方體的游戲嗎?

a你怎么確定摸到的一定是呢?還有什么方法?(他是用“面”、“棱”、“頂點”描述這個長方體的。)。

b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我想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你們可能有所了解,在資料袋中也有提示說明。)。

c全班反饋。

d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2.探究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

a它們之間有聯系嗎?各有什么特征?

b分小組活動。(下面小組分工合作,利用學具,通過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精彩的發(fā)現?將發(fā)現寫在記錄表上。)。

c全體發(fā)饋,同學提問。(根據小組的發(fā)現,誰能向他們提出問題?)。

d你們還有問題嗎?

e教師提問:正方體與長方體有關系嗎?為什么說是特殊的長方體?(預設:認識長方體長、寬、高特征;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

f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長方體的特征,你可以畫出一個長方體嗎?

3.教學如何畫長方體。(如果這樣放最多可以看見他的幾個面?還有哪幾個面看不見?)(在畫圖時,除了畫前、后兩個面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看上去成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它還是長方形)。

三、運用新知體驗價值。

1.如果現在只看到長方體的長、寬、高,你還能畫出一個長方體嗎?(閉上眼睛,畫長方體。)。

2.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

3.猜一猜:根據長、寬、高長度,它可能是生活中的什么物體?

4.做一個如圖的長方體寶寶床的床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長的木條?

5.你準備選擇下面哪一種尺寸的床板?(單位:分米)。

32×920×10。

四、全課總結拓展創(chuàng)新。

1.想一想:為何北大校區(qū)眾多建筑設施的外觀造型都是長方體呢?

2.實驗活動:用準備的材料做一個長方體(再次體驗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教案篇九

1.感知立體圖形的特點,能找到共同屬性。

2.學習運用非平面的內的計數方法。

3.感受到體積的存在,萌發(fā)探索的興趣。

準備:自帶一個小紙盒、記號筆每人兩只、油泥每桌一份,米、兩個杯子

過程:1.介紹自己的紙盒,引出課題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紙盒和桌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用好聽的話說說你的紙盒是什么樣的?

(1) 用一支筆數一數它的臉(面),用數字寫在中間,要有順序的數。

(2) 匯報自己數的情況,讓幼兒介紹數的方法(怎樣數不會漏掉?)

(3) 每個盒子都有6個面,6個面它們都一樣嗎?

(4) 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并。

" target="_blank" 推薦: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紅帽送點心》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高個子和矮個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手影戲的秘密》

3.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1) 除了這些面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3) 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的方法,教師記錄頂點8個。

(1) 除了這些面和頂點以外還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2) 用記號筆畫棱,一邊畫一邊數棱有幾條(幼兒不知道是棱時不要直接說棱)?

(3) 幼兒匯報,以及說說數的'方法,教師記錄。

(4) 教師這種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的叫立體的。

(1) 摘掉帽子,打開盒子,里面是什么?

(2) 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不明顯的盒子問,如果里面裝滿東西,哪個盒子裝的多?

(3) 我們什么辦法可以知道?(教師用米進行演示)

我們用牙簽把盒子打開,看看有什么變化?(面、頂點、棱還在嗎?)

長方體教案篇十

認識長方體,知道它由6個面組成(2個正方形,4個長方形)。

通過動手操作活動,發(fā)現正方體與長方體的不同,并能區(qū)分。

喜歡動手制作幾何體并保持桌面清潔。

教具:一張放大的操作卡片。

學具:人手一張操作卡片,剪刀,膠水。

集體活動。

操作材料。

介紹制作方法。先把圖形沿黑線剪下,把虛線向上折,最后用透明膠粘住。

介紹形體名稱,區(qū)分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

做出來的像什么?(積木),手指長方體的一面:這叫什么?(面),數一數它有幾個面?(6個),6個面一樣嗎?(不一樣),你知道這叫什么嗎?(長方體),6 個一樣大小的正方體圍成的圖形叫什么?(正方體),2個正方體和4個長方體圍成的圖形叫什么?(長方體)活動尋找教師中類似長方體的物品。請你們找一找、想一想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呀。

教后感:孩子對長方體都認識,把他們堆在一起,叫他們數孩子就數不清。我想:還是要擺出實物圖,讓孩子理解,這樣效果會好一些。

長方體教案篇十一

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經歷觀察、想象、歸納、概括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提升概括總結能力。

在操作和探索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難點】理解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組織學生說一說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長方體、正方體。

引導學生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的幾何模型。

追問:長方體、正方體有怎樣的特征呢?

引出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二)講解新知

1.說一說,認一認

組織學生觀察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正方體模型,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從中能提取哪些幾何圖形。

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看到點、線段、長方形、正方形。

ppt展示長方體、正方體模型,講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頂點、面、棱的相關概念。

學生活動:組織同桌之間相互指一指、說一說手邊的長方體、正方體等物體的頂點、面、棱。

2.做一做,填一填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正方體模型,數一數它們的頂點、面、棱的個數。量一量、算一算棱的長度、面的大小。做好記錄完成下表。

找小組代表分享探究結果。

教師總結學生回答,并講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8個頂點、6個面、12條棱。

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是大小形狀相同的長方形(或其中兩個面是正方形);有3組相同長度的棱,每組4條。

正方體:6個面是大小形狀都相同的正方形;12條棱長度相等。

3.認一認、想一想

教師講解長方體中同一頂點上的三條棱稱為長方體的長、寬、高。

組織學生嘗試改變長寬高的長度,觀察有何特點。觀察得到當長、寬、高相等時是正方體。

教師明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并用ppt演示長方體變?yōu)檎襟w的動態(tài)變化。

(三)課堂練習

1.分別測出所帶的長方體盒子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2.一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76厘米,已知長是8厘米,寬是5厘米,求高是多少厘米?

(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回顧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

作業(yè):用硬紙板自制一個長方體;找一找身邊存在的長方體,測一測它們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四、板書設計

長方體教案篇十二

1.通過觀察實物、動手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2.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思維,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長方體教案篇十三

1、初步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征。

2、能正確區(qū)分長方體和正方體。

一、出示禮盒(復習正方體)

1、在這個盒子里裝著一些小寶貝,會是什么呢?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

2、瞧,這些寶貝對小朋友對說: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嗎?

3、正方體有幾個面?

4、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

5、這些正方形都一樣嗎?

二、出示長方體

1、噓,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在這些正方體中,還藏著一個小寶貝呢,你知道它藏在哪嗎?請你來找一找。

2、它是誰呀?(一塊糕)

3、它和正方體一樣嗎?它是什么形狀的?

4、原來它是長方體,這個長方體有幾個面?請小朋友來數一數。

5、教師總結:長方體有6個面。

6、這6個面都是什么形狀的?它們都一樣大嗎?

7、小結:這個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它們不一樣大,有的大,有的小。

三、出示特殊的長方體

這個盒子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個面是正方形的?

小結:有的長方體6個面是長方形的,有的長方體中2個面是正方形的。

四、尋找長方體中哪2個面是相等的,請幼兒每人一個長方體觀察。

師總結:長方體中相對應的2個面是一樣大的:上下、前后、左右。

五、回憶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長方形的。

六、出示教師收集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品,請幼兒說一說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

七、幼兒操作:給正方體涂上紅顏色,給長方體涂上綠顏色。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長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長方體教案篇十四

2、經歷觀察、分類操作和討論等探索活動過程,發(fā)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熟練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具。

長方體框架、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和模型、課件。

師:(出示一張撲克牌)請問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

師(出示一副撲克牌)同學們這是什么圖形呢?

生:長方體(板書:長方體)。

師:同學們!桌子上的磁帶、包裝盒,這里的磁帶盒等(在講臺上出示),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長方體。(補充板書:的認識)。

師:(出示一些長方體形的、非長方體形的物體和模型)現在請兩們同學來分一分,把是長方體形的物體放在左邊,不是長方體形的物體放在右邊,。

(學生上臺分,)。

師:他們分得對不對?等我們研究了長方體的物征后就知道了。

生:三個。

師:有幾條棱?

生:三條。

生:(摸、數)長方體有六個面。

師:你是怎樣數的?

生:我是這樣數的——按上下、前后、左右的順序數。

生:三組。

師:這六個面都是什么形狀?

生:都是長方形。

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你身邊有這樣的長方體嗎?

師:對!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再看一看,長方體相對的面的面積怎樣?

生:相等。

師:是不是相等呢?請看——(觀看ppt模型演示)相等嗎?

生:相等。

師:現在來研究棱的情況,大家摸一摸長方體的棱,數一數,有幾條?

生:(摸、數)長方體有12條棱。

生:三組。

師:看一看,相對的棱的長度怎樣?

生:相等。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尺量的,發(fā)現它們一樣長。

師:不用尺量,你能知道嗎?

生:在同一個面上的兩條相對的棱是一個長方形的一線對邊,長方形對邊相等。所以這兩長棱的長度相等。

師:這一組四條相對的棱的長度相等,同樣的道理,其它兩組相對的棱的長度也分別——。

生:相等。

師:再看頂點的情況,請指出長方的頂點給同桌看一看,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生:(指、數)長方體有8個頂點。

(生根據板書內容敘述)。

生:好!

師:(指講臺上的模型)剛剛那位同學分的對嗎?為什么?

學生小組討論并交流。

生:我只看到了一個面。

生:我看到了兩個面。

生:我看到了三個面。

師:還有三個面出于被遮住了我們看不見,在立體圖上可用虛線畫出被遮住的三條棱,形成這個立體圖。(在原圖上形成立體圖)。

師:現在請思考,如果要知道長方體12條棱的長度,只要量哪幾條棱就可以了?

生:(討論后,指著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只要量這三條棱的長度就可以了。

師:像這樣相交于一點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在立體圖上指示后,在相應的地方標上“長”、“寬”、“高”

一般來說,底面中較長的棱的長度稱作長,較短的稱作寬,垂直于底的棱的長度稱作高。

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相互說一說你們手中長方體的長、寬、高。

學生小組合作,匯報交流。

師:現在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做幾道習題。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對長方體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知道了長方體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長方體,注意留心生活,我們就會學到很多的數學知識。

長方體教案篇十五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征。

2、能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制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

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么做呢?”

(1)介紹制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

“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么?“(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罢埬惆涯阕龅恼襟w找出來,說說它是什么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你制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么不一樣?(6個面里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斑@里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么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征標記的籃子,并說說你送的是什么形體。

4、搭積木游戲

數一數我用了幾塊積木來搭,數的時候要考慮到看不到的積木,提高觀察能力與空間知覺能力。

本節(jié)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qū)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顒娱_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qū)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長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長方體教案篇十六

3.正確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長方體,正方體,多媒體。

一、聯系實際,揭示課題。

同學們,學校利用這個假期同學們休息的時間,要對我們的教室進行從新粉刷。

在粉刷之前,校方提前進行了資料收集,收集的資料如下:

1.每個教室的長8米,寬5米,高3米;

2.每個教室要對四壁和屋頂進行粉刷;

3.每個教室門窗的面積共20平方米;

4.每個教室要粉刷三次;

5.第一次粉刷每平米用涂料0.5千克;第二次和第三次粉刷每平米只用去涂料0.2千克。

6.我校共有個教室需要粉刷。你能根據校方收集的上述信息幫助校方計算出應該買多少涂料嗎?(揭示課題)。

二、師生交流,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叫表面積?

生2: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面積怎么求?它們的表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3:學了這些知識有什么用處?

三、師生互動,探究問題。

1.學生操作,解決問題;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紙盒,請將這個正方體紙盒沿著棱剪開。(學生操作)我們將正方體沿著棱剪開,就得到了一個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出示學生得到的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

(2)引導學生觀察得到的正方體的展開圖,思考: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有什么特征?

2.組內交流,發(fā)表見解;

(1)正方體表面的展開圖有6個正方形的面組成。(2)它們的形狀都相同。

(3)它們的面積都相等。

3.教師引導,深入探究;

(1)想一想可以怎么求這6個面的面積總和。先求出1個面的面積,再乘以6,就是這6個面的面積總和。

(2)請你試著求一求你手中的正方體6個面的面積總和。

注意:先測量棱長的尺寸,再計算,取整厘米數。(學生計算)看書鞏固,掌握方法;剛才我們計算的就是正方體的表面積,那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可以怎么求呢?書上有具體的介紹,請打開書,翻到p39,看書回答:

(1)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2)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四、巧加點撥,學而致用。

1.追隨上知,質問質疑。

2.遷移知識,靈活運用。

學生利用所學方法推導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

3.組際交流,發(fā)表見解。

4.看書小結,掌握方法。

請打開書,翻到p40,看書回答:

(1)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2)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5.引用方法,靈活解答。

算一算你同桌手中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教案篇十七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都能用底面積乘以高來計算,能應用公式進行計算,并初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歸納推理的能力,并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教學中滲透知識來源于實踐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發(fā)現數學的興趣。

2、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為何都能用底面積乘以高來計算。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填空:

2、常用的體積單位有:______。

3、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

師:我們已經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要看這個物體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那么怎樣計算任意一個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實踐探索。

出示:一塊長4厘米、寬3厘米、高2厘米的長方體橡皮泥,用刀將它切成一些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

提問:請你數一數,它的體積是多少?有許多物體不能切開,怎樣計算它的體積?

實驗:師生都拿出準備好的12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塊,按第32頁的第(1)題擺好。

觀察結果:

(1)擺成了一個什么?

(2)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板書:長方體:長、寬、高(單位:厘米)。

431。

含體積單位數:4×3×1=12(個)。

體積: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個1立方厘米?

(4)它的體積是多少?

同桌的同學可將你們的小正方體合起來,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擺2層,再看:

(1)擺成了一個什么?

這節(jié)課在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歸納推理的能力,并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在教學中滲透了知識來源于實踐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發(fā)現數學的興趣,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2)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個1立方厘米?

(4)它的體積是多少?(同上板書)。

通過上面的實驗,你發(fā)現了什么?(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

用字母表示:v=a×b×h=abh。

應用:出示例1,讓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并回答:長方體和立方體有什么關系?立方體的體積該怎樣計算呢?

用字母表示為:v=a3。

說明:a×a×a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

應用:出示例2,讓學生獨立做后訂正。

觀察:

(1)長方體體積公式中的”長×寬“和正方體體積公式中的”棱長×棱長“各表示什么?

思考:

(1)這條棱長實際上是特殊的什么?

結論: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

v=sh。

三、課堂實踐。

1.做”做一做“的第1題。

(1)先讓學生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2)再根據公式算出它們各自的體積。

(3)集體訂正。

2、做”做一做“的第2、3、4題。

四、課堂。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已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體積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操作、探究、合作、討論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最后的結論,都由學生得出,老師只起”導“的作用。

長方體教案篇十八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觀察、操作、探索過程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使同學探索并掌握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能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長方體實物模型;24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問題。

提問:這是什么形體?你用什么方法丈量出長方體的體積?有。

引發(fā)同學進行考慮,

同學通過觀察、分析,找出丈量方法。

(用水丈量,或把它分割成小正方體)。

師:假如是較大的物體再去這樣丈量是不是比較麻煩,我們能不能研討出適用于任何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板題(長方體的體積)。

師:長方形的面積和長和寬有關,長方體的體積可能與什么有關?

同學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的關系。

同學體會“長、寬相等的時候,越高體積會怎樣?”

體會“長、高相等時候,越寬,體積會怎樣?”

體會“寬、高相等的時候,越長,體積會有什么變化?”

同學體會說出長寬高越大,體積就越大。

小組合作:動手操作,實踐驗證。

用小正方體擺三個任意的長方體把相關的數字填入下表:

長方體。

長/cm。

寬/cm。

高/cm。

小正方體數量/(個)。

體積/cm3。

口答:求各長方體的體積。(動態(tài)地出現下面的學習資料)。

長方體教案篇十九

3、使學生認識并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4、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學生理解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的特點;體會棱與頂點的產生。

長方體實物、長方體框架教法學法實踐法、合作交流法。

1、談話引入。

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

提問:這些都是什么圖形?(這些圖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出示圖。這些你看知道是什么嗎?它們是什么圖形?

提問:這些物體的形狀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

老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

3、舉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

正因為有了長方體,我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妙神奇。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長方體,來領略長方體的奧秘。

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下列圖形。)。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邊)。

老師講述:我們把這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板書:棱。

(3)再請同學摸一摸長方體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有一個點)。

老師: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老師說出頂點、面、棱的名稱,學生迅速在學具上指出。

(1)師:面、棱、頂點里面還蘊藏著許多特征,你們想不想知道?

(2)生采用自學、小組討論,同桌探討等形式,從數量、形狀、大小等方面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3)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頂點有什么特點?(8個)棱有什么特點?(12條,怎樣數不容易遺漏?相等的棱有怎樣的位置關系?)。

面有怎樣的特征呢?(6個面。是長方形,面的大小關系怎樣?)。

長方體相對的面有怎樣的特征呢?(面積相等,形狀相同)。

(1)師:觀察老師手中的長方體框架,如果把長方體的棱分組的話,你會怎樣分?生思考并試著分一分。

(2)揭示概念: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和長度分別稱之為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寬、高各有幾條呢?(生試說)。

(4)生試著指出手中長方體的長、寬、高。

(5)(變換長方體的擺法)現在它的長、寬、高呢?

(6)小結:雖然是同一個長方體,但擺法變了,長、寬、高也就隨著發(fā)生變化。

(7)口訣:

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十二棱;棱分長、寬、高,每組四條要記好;6。

個面對著放,對應面都一樣。

7、完成p19做一做。

(2)觀察并回答。

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何收獲?

作業(yè)布置:要求學生回去動手做個長方體,下節(jié)課帶來進行展示。

長方體教案篇二十

3.會根據實際需要,合理策劃選擇包裝樣式,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4.能用準確的數學語言描述思考過程.。

一、引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討論、研究有關長方體物體的包裝的數學知識(揭題).。

二、展開.。

2.試一試:

師:到底有幾種呢?每一組同學先討論,動手擺一擺,并想一想如何說才能讓大家明白你的擺法。

生匯報。重疊。

歸納:三種不同包法:a面重疊(上下疊);b面重疊(前后疊);c面重疊(左右疊).。

3、猜一猜。

生:猜。

師:那么,究竟有幾種呢?我們接下來研究。

4、擺一擺。

師:每一組的同學分工合作,邊擺邊思考,想一想怎樣說才能讓大家明白你的擺法?

合作學習:

小組擺、交流.教師巡視。

5、說一說。

師:請每一組的同學派一個代表說一說你們組擺的請況,(你們有幾種的擺法,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匯報:總共有9種不同的包法.(見下圖)。

生1:

師:你是按照擺的層數的順序來想、來擺的,這方法很好。

生2:

師:按接觸面來思考;這樣思考有序,不容易漏掉.不重復。

師:還有其他思考方法嗎?當然有了,我們課后繼續(xù)研究。

6、算一算。

師:現在我們來猜猜,哪些樣式的表面積較大、較?。繛槭裁?,

師:哪個表面積更小些呢?如何驗正呢?

生:可以算一算.。

師:假設a面面積為6,b面為3,c面為2.。

以第一種的擺法為例讓一個同學說說如何計算更簡便。

師:每一組的同學合作,計算出這9個大長方體的表面積。

師:表面積小所需的材料就省,表面積大所需的材料就多。

三、討論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包裝.。

教師取一種物品(火柴),先請大家猜可能的包裝樣式,再說說理由,結合實際談想法.。

學生打開一包火柴觀察后說,(見圖)這種樣式表面積小,也就是材料?。?。

師:是不是廠商對商品的包裝都考慮節(jié)省材料呢?

生:不一定.。

師:分小組,互相觀察帶來的其他物品,說說自己的看法.。

四、小結.。

師:這節(jié)課對你有什么啟示?

生: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其實數學就在生活中,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可以用學到的數學方法來解決問題。

長方體教案篇二十一

1、在操作、觀察活動中,探索并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豐富對現實空間的認識,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探索理解長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

學生每人準備長方體盒子一個,直尺,鉛筆。

一、復習舊知、有效鋪墊。

師:最近我們新認識了長方體,你還記得長方體的特征嗎?(重點板書:長方體6個面)(前—后,左—右,上—下)。

二、尋找聯系。

引入新知。

1、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個相同的長方體,你能在它的表面上對應六個面標出上下左右前后六個面嗎?(試一試,并指名指一指)。

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其實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課件展示)板書:長方體的表面積。

4.想要知道所有面的面積和,首先我們要計算出----(每個面的面積)。你們準確找到每個面的長和寬嗎?先自己嘗試獨立說一說。開始。

6.誰能到前面來說一說?老師幫幫你。這是前面長方形的長,這是寬。下面和上面相同。這是左面長方形的長,這是寬。誰能到前面再來說一次。

7.其實啊,這六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著奇妙的關系,我很想知道哪個小組能最先找到,找到了請馬上坐好。預備,開始!誰能到前面來說說?后面和前面?是一樣的。(說左面和上面都會提示對面)。

8.看來大家的空間感都很強!嗯,現在我像昨天一樣把長方體展開,現在大家來看大屏幕,這是這個長方體紙盒的展開圖,誰能結合這個展開圖再來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長寬高的關系。(展開圖上標出上下左右前后)。

9.那大家現在可以計算出制作這個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嗎?要想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還要知道長方體的什么?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我們現在不知道手中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怎么辦?測量。對,現在同桌兩個人合作,測量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并用鉛筆標到盒子上。測量并記錄結束請馬上做好。

10.誰來說說你們的測量結果?長12厘米,寬6厘米,高4厘米.和他測量的數據相同的請舉手,嗯,大家測量得真準確。知道了長寬高,那我們現在就,動手來計算一下,制作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面積的硬紙板,注意計算過程中要準確。開始。

11、大家算出來了嗎?小組內交流一下,說一說你為什么這么列式。

12、全班交流與匯報。(找到不同類型的方法,寫黑板上。)這是我看到兩個同學的不同方法,和這個同學方法相同的請舉手,誰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為什么這樣列式。

誰和這個同學的方法相同,你又是怎么想的?誰能來說說你的想法?

13、根據孩子們的列式,進行總結。

方法一:6個面面積相加。

方法二:計算3個面的面積×2,依據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的特點。

方法三:計算三對面的面積再相加。

14、這幾種方法,哪種比較簡便?誰能根據這個式子能說說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等于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要想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要知道長方體的什么?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

四、鞏固練習。

1、洗衣機廠家想要定包裝箱,想請我們幫忙算出一個包裝箱至少需要多少硬紙板,大家一定要算仔細,可不能給廠家算錯了。看大屏幕。出示課本第17頁練一練第二題,引導學生完成。

2、課本17頁第5題。

獨立完成,集體糾正。、

五、總結:今天大家有什么收獲?

長方體教案篇二十二

1、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初步認識長方體,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2、能從不同角度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像能力。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掌握長方體面和棱的特征。

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去過哪些地方?下面我們這個游戲就是考考大家的見識廣不廣。請大家閉上眼睛,老師叫一、二,你們睜開眼,立馬喊出這些建筑物的名稱。(課件出示各張圖片)。

一、激趣導入。

剛才同學們欣賞了許多有名的建筑,老師還藏了一個。它是20xx年的焦點建筑,它通體透明,非常漂亮,你們猜一猜,它是什么?(水立方)。

課件出示水立方圖。

從外觀看,水立方是一個什么形體?(長方體)。

請同學們拿出你身邊的長方體,像老師這樣(手平拖起長方體)。

摸一摸這平平的部分,叫什么,你知道嗎?(板書:面)。

孩子們,再看,兩個面相交的部分,叫什么?(板書:棱)。

三條棱相交的一點,叫頂點(板書:頂點)。

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我來考考大家,我說什么,你就指什么?

2、要幫工人叔叔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學習長方體面、棱、頂點等各部分的特征。那下面我們就合作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在探究之前,注意老師的要求,請看大屏幕:

(1)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研究。

(2)通過量一量,比一比,剪一剪,說一說,找出長方體的特征。

(3)在組長的組織下分工合作填好表格。

(4)各組選派一到二名同學進行交流匯報。

2、每個面都是()形。

3、特殊情況下有()個面是()形棱1、長方體有()條棱。

2、可以分成()組,每組有()條棱頂點長方體有()個頂點。

3、學生匯報交流。

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大小、形狀相同。(你們同意他的研究結果嗎?板書特征)。

有12條棱,分成3組,每組有4條,每組的棱長度相等(你們同意嗎?板書)。

有8個頂點(是這樣嗎?板書)。

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可以嗎?你憑什么說長方體相對的面大小相同?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長方體的特征,我們用大屏幕演示一下。(出示長方體面、棱、頂點的課件)。

指著黑板上的長方體: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它們分別叫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的長、寬、高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會隨著其擺放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展示長方體模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效果測評。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找到了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清楚了嗎?那我考考大家。

出示題一:連線題:長方體有幾條棱,有幾個頂點,有幾個面。

出示題二:填圖題:根據長方體圖形分別填出它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

出示題三:判斷題:

1、長方體相鄰的兩個面一定相等()。

2、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有4條棱,總共是四六二十四條棱()。

四、課堂小結。

帶著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你都知道了長方體的什么知識呢?請學生拿著長方體上臺邊指著長方體,邊說自己的收獲。

這些就是教材p27-p29頁的內容,請大家打開數學書,迅速瀏覽。

五、拓展提高。

出示水立方及問題圖。

1、要給水立方的各個頂點裝上射燈,一共需要多少個?

2、給水立方的每條棱(底面除外)都拉上彩條,至少需要多長的彩條?

3、如果對水立方的四周進行墻面裝飾,需要裝飾的墻面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4、如果改變水立方長、寬、高,它會有什么變化呢?

課件演示整個變化過程。

長方體教案篇二十三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探索有關圖形問題的學習經驗,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

一、復習準備。

談話:前兩節(jié)課我們探索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有關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知識。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與教材中例4和“試一試”同樣大小的長方體和正方體)。

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這幾個面之間有什么關系?它們可分為哪幾組?正方體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出示問題:如果告訴你這個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

你能算出做這個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嗎?

在交流中明確: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紙板,只要算出這個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

(3)指名回答是怎樣列式的,并相機板書如下算式:

6×4×2+5×4×2+6×5×2;(6×4+5×4+6×5)×2。

(4)比較小結:這兩種方法都反映了長方體的什么特征?你認為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時,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要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確找出3組面中相關面的長和寬)。

(5)提出要求:用這兩種方法計算長方體6個面的面積之和都是可以的。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結果。

2.探究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談話:根據長方體的特征我們解決了做長方體紙盒至少需要多少硬板紙的問題。如果紙盒是正方體的,你還會解決同樣的問題嗎?(出示‘‘試一試’’)。

(2)學生獨立嘗試解答。

(3)組織交流反饋,提醒學生根據正方體的特征進行思考。

3.揭示表面積的含義。

談話:剛才我們在求做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紙板的問題時,都算出了它們6個面的面積之和,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三、應用拓展。

1.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列式和題中的直觀圖具體說明思考的過程。

2.做練習四第1題。

讓學生看圖填空,再要求同桌同學互相說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并核對相應的面積計算是否正確。

3.做練習四第2題。

讓學生獨立依次完成題中的兩個問題,適當提醒學生運用第(1)題的結果來解答第(2)題,并要求學生說說用這樣的方法求表面積的根據。

4.做練習四第5題。

讓學生根據表中列出的各組數據對每一個物體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作出判斷,并說明判斷的理由;再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將結果填人表中。最后引導學生比較求長方體的表面積與求正方體表面積的過程和方法,說說求長方體或正方體表面積時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課小結。

長方體教案篇二十四

新課程強調數學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經歷和獲取知識的過程,再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原型。因此,不少教師都借助多媒體將教材中靜態(tài)的內容動態(tài)呈現。然而農村大部分學校教學條件還比較落后,許多學校連幻燈都沒有,更別說多媒體了??梢哉f,多媒體教學尚屬貴族消費,許多農村小學教師只能是望洋興嘆。為此,在這偏僻、落后的農村小學,要用好新教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立足實際,根據具體的學情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筆者最近參加了一些學校的教學研討活動,聽了不少老師的探討課,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沒有多媒體的課也同樣精彩。現將長方體的認識一例整理描述如下,與大家一同分享。

師:(手中拿著紙牌)這張紙牌是什么形狀?這一副紙牌呢?(生:一張是長方形、一副是長方體)。

師: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

生:牙膏盒、化裝品盒、粉筆盒、冰箱

師:你們覺得長方體有什么特點?

生:(略)

看來同學們對長方體的特征還是有所了解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進一步研究長方體。

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等。

生:面。

師:再用手摸摸長方體相鄰的兩個面相交的這一條共有的邊,它叫什么呢?

生:有的說叫邊;有的說叫線段)。

生:有一個點。

師: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1.探究長方體面的特征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各部分名稱,接下來我們來研究長方體的面有哪些特點。先請每組同學選擇1~2個想研究的長方體物體,采用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當然也可以用信封里的長方形紙片做一個長方體,看同學們能否發(fā)現長方體的面有哪些特征?待會兒每組派代表匯報你們的探究成果。

師:哪組愿意先派代表來說說?

學生分組匯報討論結果。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來驗證長方體相對的 2個面是相等的。

師:現在,你們拿起自己的長方體進一步觀察,看一看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通過學生觀察得出兩種情況:一種是6個面都是長方形:(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另一種情況是有4個面是長方形,另外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板書: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2.探究長方體棱、頂點等特點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長方體共有多少條棱?你是怎樣數的?(引導學生數時,要有序、不重復、不遺漏)

學生討論后,分組匯報。

師:怎么證明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學生分組匯報證明方法。

3.抽象概括總結特征

4.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小組合作,做長方體的框架。

師: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塑料拐角,做一個長方體的框架,并討論匯報回答以下2個問題:

(1)它的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怎樣分?

(2)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學生分組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再將長方體橫放、豎放、側放,讓學生分別說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同時教師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放的位置的不同而改變,相交于每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都可以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1.基本練習:p23第1、2題。

2.綜合練習:p23第3題。

3.拓展練習:(填一填)

(1)把一塊長、寬、高分別是16厘米、11厘米;7厘米的長方體,平均鋸成兩塊小長方體。

其中每塊小長方體都有( )個面、( )條棱、( )個頂點。

(2)面積增加了( )平方厘米。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略)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94149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