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的結尾要有總結性的陳述,對之前的內容進行概括和提煉。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的總結案例,歡迎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哲理性散文篇一
文學作品給讀者的印象,若以客觀與主觀為兩極,理念與情感為對立,則每有知性與感性之分。所謂知性,應該包括知識與見解。知識是靜態(tài)的,被動的,見解卻高一層。見解動于內,是思考,形于外,是議論。議論要有層次,’有波瀾,有文采,才能縱橫生風。不過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論文的知性,畢竟不宜長篇大論,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該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學的刻意炫夸。說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為“理趣”。
至于感性,則是指作品中處理的感官經驗,如果在寫景、敘事上能夠把握感官經驗而令讀者如臨其景,如歷其事,這作品就稱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臨場感”(senseofimmediacy)。一位作家若能寫景出色,敘事生動,則抒情之功已經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隨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不過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為寫景若要出色,得有點詩人的本領,敘事若要生動,得有點小說家的才能,而進一步若要抒情,則更須詩人之筆。生活中的感性要變成筆端的感性,還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聲調。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論是議論文或雜文,只要能做到聲調鏗鏘,形象生動,加上文字整潔,、條理分明,則盡管所言無關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夠感人,甚至成為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讀孟嘗君傳》為例: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短短九十個字,回旋的空間雖然有限,卻一波三折,層層逼進,而氣勢流暢,議論縱橫,更善用五個“士”和三個“雞鳴狗盜”形成對照,再以雞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強,所以雖然是知性的史論,卻富于動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滿足上,這篇知性的隨筆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詠史的翻案詩篇,足見一篇文章,只要邏輯的張力飽滿,再佐以恰到好處的聲調和比喻,仍然可以成為散文極品,不讓美文的名作“專美”。
因此感性一詞應有兩種解釋。狹義的感性當指感官經驗之具體表現(xiàn),廣義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結構、聲調、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產生的魅力。也就是說,感性之美不一定限于寫景、敘事、抒情的散文,也可以得之于議論文的字里行間。純感性的散文可成為美文,除了文體有別外,簡直就是詩了。留朝的文章,尤其是江淹的(恨賦》、《別賦》之類,正是純感性的美文。但是中國文化畢竟悠久,就連這樣的美文也不脫歷史的背景。若求其更純,或可向小品之中去尋找。齊梁間文人的小簡,在清麗的對仗之下,每有此種短篇佳制.劉潛《謝始興王賜花紈簟啟》便是美麗的樣品:
麗兼桃象,周洽昏明,便覺夏室已寒,冬襄可襲'雖九日煎沙,香粉猶棄,三旬沸海,團扇可捐。
寥寥三十五字,焦點只集中在一個感性上:收到的桃枝簟與象牙簟觸肌生涼,雖在三伏盛暑,亦無須敷粉揮扇。相對于這種純感性的散文,韓愈的不少議論文章,例如《原道》、《原毀》、《師說》、《諱辯,,討論的都是抽象的理念,可謂之純知性的散文。不過,正如法國作家畢豐所言:“風格即人格?!痹谝磺形捏w之中,散文是最親切、最平實、最透明的言談,不像詩可以破空而來,絕塵而去,也不像小說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隱身衣。散文家理當維持與讀者對話的形態(tài),所以其人品盡在文中,偽裝不得。
散文常有議論文、描寫文、敘事文、抒情文之分,準此,則其第一類應是知性散文,其余似乎就是感性散文了。其實,如此分類,不過便于討論而已。究其真相,往往發(fā)現(xiàn)散文的名作,在這些功用之間,只是有所偏重,而非斷然可分。文章的風格既如人格,則亦當如完整的人格,不以理絕情,亦不以情蔽理,而能維持情理之間的某種平衡,也就是感性與知性的相濟。也因此,知性散文之中,往往有出色的感性片段,反之,在感性散文里,也每有知性的片段令人難忘.例如曹丕的《典論論文》,本質當然是知性的,可是讀者印象最深的,卻是“蓋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以后的一段。那一段究竟算是知性還是感性,固難斷盲,可是到了篇末這幾句,高潮涌起,感慨多于析理,則顯然是感性的:
古人*尺壁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則懾q'01.寒,富貴則流于逸樂,遂營目前之務,而遺千載之功:日月逝于上,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同樣地,《丘遲與陳伯之書)對于叛將曉之以義,動之以情,戒之以史,大致上是一篇知性文章,但其傳世之句,卻是“幕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最富感性的這一段。反之,《前赤壁賦》原為感性抒情之作,但是蘇子答客的一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論,而以水月為喻,卻轉成知性的高潮?!吧w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敝缘恼芾砟顺蔀楦行悦牢牡募棺?,支撐起全篇的高超灑脫。同理,《阿房宮賦,是一篇華麗的辭賦,前三段恣意鋪張,十足成了描寫文。但從第四段的“嗟乎”起,雖仍維持寫景的捧比句法,卻漸從感性擺渡到知性。到了末段,正式進入知性的高潮: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嘆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準此,則把散文分成知性與感性,往往失之武斷,并無太大意義.許多出色的散文,常見知性之中含有感性,或是感性之中含有知性,而其所以出色,正在兩者之合,而非兩者之分.就像一面旗子,旗桿是知性,旗是感性:無桿之旗正如無旗之桿,都飄揚不起來。文章常有硬性、軟性之說;有桿無旗,便失之硬性;有旗無桿,又失之軟性。又像是水果,要是一味甜膩,便屬軟性,而純然苦澀呢,便屬硬性.最耐品味的水果,恐怕還是甜中帶酸,像葡萄柚那樣吧。
所以太硬的散文,若是急于載道說教,或是矜博炫學,讀來便索然無趣。另一方面,太軟的散文,不是一味抒情,便是只解濫感,也令人厭煩。老實說,不少所謂的“散文詩’過份追求感性,沉溺于甜膩的或是凄美的詩情畫意,正是此種軟性散文。其實,不論所謂“散文詩”或是所謂“美文”,若是一味純情,只求唯美,其結果只怕會美到“媚而無骨”,終非散文之大道。有一本散文集,以純抒情為標榜,序言便說:“純抒情散文是夢,是星空煙雨,是三月的柔思,是十月的秋云?!边@幾句話,尤其是“星空煙雨”一句,是否妥當,姑且不論,但是這樣的風格論,要把散文等同于詩,而且是非常狹窄的一種抒情詩,恐怕也非散文之福。
要求作家下筆就得“載道”,不是自己的道,而是當道的道,固然是太:硬’了。反之,慫恿作家筆端常帶“純情”,到了脫離言志之境,又未免太“軟”了.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須兼有心腸與頭腦,筆下才有兼磁感性與知性,才能‘軟硬兼施”。唐宋號稱八大文家,而后世尤崇韓、柳、歐、蘇。其中道理,當有專家深入分析。若以知、感兼擅為多才的標準,來權衡八大,則蘇洵與曾鞏質勝于文,幾無美文可言。蘇轍最敬愛兄長,也確有幾篇傳世的感性美文,亦能詩,堪稱多才。剩下一個王安石,能文之外,兼擅詩詞,當然稱得上多才。不過就文論文,他筆下的感性固然勝于老蘇與曾鞏,但比之四大,卻也較為質勝于文。拿《游褒禪山記》跟《石鐘山記》來比,兩篇都是游記,也都借題發(fā)揮,議論縱橫而達于結論。然而借以發(fā)揮的那個“題”本身,亦即游山的感性部份,則蘇軾的文章感性強烈,如臨其境,顯得后文的議論真是有感而發(fā),王安石的文章卻感性平淡,未能深入其境,乃顯得后文的議論滔滔有點無端而發(fā)??偠灾K文的感性與知性融洽,相得益彰,王文的感性嫌弱,襯不起知性。
因此我不禁要說,同樣是散文家,甚至散文大家,也有專才與通才之分。專才或偏于知性,或偏于感性,唯有通才始能兼擅。以此來衡量才之寬窄,不失為一種可*的標準。例如蘇軾,在論人的文章里,其知性與抒情的成份尚有濃淡之分:《晁錯論》幾乎不抒情,至于《范增論,、《賈誼論》、《留侯論》,則抒情成份一篇濃于一篇.《方山于傳9又別開生面,把抒情寓于敘事而非議論。至于(喜雨亭記》、《凌虛臺記》、《超然臺記》、(放鶴亭記》、《石鐘山記)等五記,卻又在抒情文中帶出議論,其間情、理的成份雖各不同,但感性與知性的交織則一。更多姿的該是赤壁二賦,兩篇都是抒情文,但是前賦在飽滿的抒情之中,借水月之喻來說理,兼有知性,后賦卻縱情于敘事與寫景,純是感性。蘇軾兼為詩宗詞豪,姑且不論,即以散文一道而言,其才之寬,亦不愧“蘇?!?。
自從新文學運動以來,散文一直是文壇主力雖然不如詩歌與小說那么勇于試驗而變化多端,卻也不像這兩種文體那么歷經歐風美雨而迷惑于各種主義、各種派別。散文的發(fā)展最為穩(wěn)健,水準最為整齊,而評價也較有共識。在所有文體之中,散文受外來的影響最小,因為它原來就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力所在,并且有哲人與史家推波助瀾,而在西方,尤其是到了現(xiàn)代,它更是弱勢文體,不但作家逐漸凋零,連評家也不很重視。和詩、小說、戲劇等文體樞比,散文的技巧似乎單純多了,所以更要*文字本身,也更易看出“風格即人格”。
新散文中當然也有知性與感性的對比。如果哲學家、史學家、教育家、社會學家等等人文學科的學者,甚至報刊的主筆、專欄作家等等,筆下兼具文采,則其文章應該算是廣義的知性散文,而且當然言之有物??上б话阄乃嚽嗄晁娞珳\,品味又狹,不免耽于感性,誤會軟性的散文才是正宗的散文。其實文學評論如果寫出了文采,塑造了風格,像《文心雕龍》、《人間詞話》那樣,其本身也可以當作品來觀賞。我在高中時代,苦讀馮友蘭的《人生哲學》,不太能夠領會,嫌其文體有點不新不舊,不文不白。后來讀到羅家倫的《新人生觀》,費孝通的《重訪英倫》,便欣然有所會心。但是給我啟發(fā)最大的,卻是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與《給青年的十三封信》。這兩本文藝欣賞的入門書,流行于30、40年代,很少人把它當做知性散文來讀。我這位高中生卻一字不茍地讀了好幾遍,不但奉為入門指南,更當做文字流暢、單調圓融、比喻生動的散文來體會。
俗語說得好,“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謂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一種是俗,一種是偽君子?!八兹恕备揪腿狈Ρ旧?,“偽君予”則竭力遮蓋本色。
朱光潛的文章,早在六十年前竟就寫得如此清暢自然,頗為可貴。日后我自己寫起知性散文來,不僅注意要言之有物,更知道要講究節(jié)奏與布局。正是始于孟實先生的啟蒙。
至于感性的散文,當然應該求之于當行本色的散文家。許多人很自然就想到了徐志摩,想到他的詩情畫意。徐志摩原是詩人,下筆自然富于詩情畫意,以散文藝術觀之,其勝正在抒情、寫景,《我所知道的康橋》可以印證。此文頗長,共分四段。就首段的緣起,次段的說理看來,敘事平平,議論也欠警策,均非所長;一直要等到后兩大段描寫康橋景色,并引發(fā)所思所感,才能讀到十足的美文。更長的一篇《巴黎的鱗爪》,缺乏知性來提綱挈領,失之蕪雜,感性的段落固多佳句,但每逢說理,便顯得不夠透徹練達。這是我讀韓潮蘇海時未有的缺憾。
這種缺憾,見之于另一位詩人散文家的感性散文,情形恐怕更甚于徐志摩:那就是何其芳。其實,早期的散文家里,感性散文寫得最出神最出色的,恐怕得數名氣不及徐志摩而夭亡卻更早的一位作家——陸蠡。在抗戰(zhàn)期間,他被日軍逮捕,繼而殺害,成為早期新文學莫大的損傷。陸蠡的獨創(chuàng)在于斷然割舍冗文贅念,而全然投入一個單純的情境,務求經營出飽滿的美感。也許議論亦非他所長,但是他未曾‘添'足”,所以你也捉不到他的短處。例如《貝舟》一文,破空而來,戛然而止,中間的神秘之旅原來是一場白日夢。此文幻而似真,敘事、寫景、筆法都飄逸清空,不像徐志摩那么刻意著墨,已經擺脫了寫實的局限?!肚艟G記》里,一個寂寞的人把窗外的常春藤牽進房來,做他的綠友,終于憐其日漸憔悴,又把這綠囚釋回。不待細賞本文,僅看文題,已覺其別出心裁了。最出神入化的一篇《*》,只從一絲縈念的線頭,竟抽出了一篇唯美而又多情的絕妙小品。且看下面所錄怎樣無端地破題,才一轉瞬,方寸之間早巳開辟出如何的氣象:
曾有人惦記著遠方的行客,癡情地凝望著城際的云霞。看它幻化為舟,為車,為騎,為輿,為橋梁,為棧道。為平原,為崇嶺,為江河,為大海,為渡頭,為關隘,為桃柳夾岸的御河,為轍跡縱橫的古道,私心囑咐著何處可以投宿,何處可以登游,何處不應久戀,何處宜于勾留,復指點著應如何遲行早宿,趨吉避兇。
陸蠡不愧是散文家中的純藝術家,但僅憑如此的美文,卻不能充分滿足我們對散文情理兼修,亦即文質彬彬的要求。于是我們便乞援于“學者的散文”。
這名稱有點望之儼然,令人卻步,其實不必緊張。此地的學者當然不是食古不化、泥洋不通的學究學閥,而是含英咀華、出經入典、文化薰陶有素,卻又不失天真、常保諧趣的從容心靈。這種心胸坦對大干,以萬象為賓客,富于內者溢于外,寫散文小品,不過是厚積的學力、活潑的想象、敏銳的觀察,在沉靜中的自然流露,真正是“風格即人格”,一點做不得假。不過學者所長往往正是所短,因為博極群籍之余,每一下筆,那些名句常會不招自來,如果才氣不足以驅遣學問,就會被其所困,只能湊出一篇穩(wěn)當然而平席之作。所以愈是學富,就更必須才高,始能寫出真正的學者散文。
學者的散文當然也要經營知性與感性,更常出入情理之間。我曾經把這種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說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間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如果文章的基調在感性,例如抒情、敘事或寫景、狀物,則其趣味偏于情趣:梁實秋的《雅舍小品》屬于此類。如果基調是在知性,在于反復說明一個觀念,或是澄清一種價值,則不論比喻有多生動,其興會當偏于理趣:錢鐘書的《寫在人生邊上》有不少小品屬之。這里面的消長微妙交錯,難以截然區(qū)分,但仍然可以感覺?!堆派嵝∑贰返闹暂^少,而且罕見長篇大論。梁實秋來臺后仍保存這種作風,例如:
家居不可無娛樂?!ばl(wèi)生麻將大概是一些太太的天下。說它衛(wèi)生也不無道理,至少上肢運動頻數,近似蛙式游泳。
吃飯有時極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正如討闊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這種主權旁移,包含著一個轉了彎的不甚素樸的人生觀。
每日東方乍白,我們夢已回而困未醒,會聽到禽聲無數,向早晨打招呼。那時夜未全消,寂靜還逗留著采庇蔭未找清的睡夢。數不清的麻雀的嗚噪,瑣碎得像要啄破了這個寂靜,烏鵲的聲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鸛鳥的聲音滯澀而有刺像把鋸子,都一聲兩聲的向寂靜來試鋒口。
17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如鄧約翰與馬爾服,好用幾何學的圓規(guī)、角度、線條等知性意象來比喻感性的愛情,中國作家卻擅用感性的風景來象征文化與歷史。比梁實秋、錢鐘書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舉重若輕,衣袂飄然走過了他的《文化苦旅》。他在三峽的起點這么說:
白帝城本來就熔鑄著兩種聲音、兩番神貌:李白與劉備,詩情與戰(zhàn)火,豪邁與沉郁,對自然美的朝巍與對山河主宰權的爭逐。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腳下,是為這兩個主題日夜爭辯著的滔滔江流。
哲理性散文篇二
生命在歲月里沉淀,曾經的那些所謂艱難,回首只在一笑之間;生命是一場邊走邊忘記的減法,那些了猶未了的故事波折,也在時光的風化中不了了之,所有刻骨銘心的情節(jié),也總是在別人的淡忘中恍如隔世。每個人都是這流光里的一個行者,走過的日子,點點滴滴珍惜,才不枉這一場友情路過。
生活的曲折起伏,是自然而然的尋常故事,能理解這生活、伴隨這生活,活出對生活的日新一日的認識,那么就活出了一個人生命的色彩??瓷畹难劢?,恰是反映一個人胸懷的大小,愿意努力去改善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透過生活的表面去善待生活的客觀,才能活出這一場人生的自在、輕松和灑脫。
紛繁的生活中需要一種內心的約束,這約束不是要求別人,而是規(guī)范自己。為什么總看別人缺點多,毛病多,為什么總在熟悉的人中產生摩擦、分別和傷害,恰是內心多了一份對別人的苛求,和對自己偏見的固執(zhí)堅持。每個人之間的緣分應該是互相的支撐,互相的關懷,互相的幫助,而不是盯著彼此的缺陷相互折騰,放手自己的那些成見,其實人人原本都可以和平相處。
一個人的呆板固執(zhí)和這個活潑的生活相遇,注定會遍體鱗傷、傷痕累累,所以面對生活的艱辛和磨難,不能活成生命信念的處女座,因為生活不僅不怕得罪任何人,生活還會磨練任任何人,經受生活的捶打也許非常難過,但這就是生活,活潑潑的日子,活潑潑的發(fā)生,活潑潑的故事,活潑潑的向前,對生活拉長臉改變不了什么,對生活掉眼淚也得不到同情,這就是生活的真實面貌,所以面對生活的不解苦情,還是要活出自己內心的樂觀、堅強和光明。
每個人都是飄過這個世界的一片塵埃,理解這一趟人間經過,不管什么緣分,相聚的時日是如此短暫,沒必要盲目地非要爭個你高我低、是非對錯,那實在是自己揮霍自己。生命如此奇妙,活著活著沒了,活著活著就像這手里的流沙一樣,不知不覺溜光了。友好客串這一段時光,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東流人不知,能自由自在、幸福快樂,就已經不白來一趟。
不管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光有多長,不留給這個世界自己的矯情和糾纏,而要留給這個世界,自己曾經來過的溫暖和感謝。人生的意義,是充實自己生命的空白,圓滿生命的灑脫與自在,自己的生活自己建設,自己的幸福自己創(chuàng)造,人生是一場修行,活好這一場人生經過的態(tài)度與認識。
哲理性散文篇三
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有真情、有假意;有悲傷、也有歡樂;有感恩、也有抱怨。
《善忘,是人生的一種佳境》。
冷冷的晚風,輕輕地吹著,吹亂了滿懷的思緒。輾轉的流年,悄悄從指縫中溜走,不留痕跡,無情的歲月,在臉上刻下道道年輪。
驀然回首,青春已逝。脆弱的心,在紅塵中落寞成一季風花雪月,一世情緣,剎那間成了海市蜃樓!
人,這一生,如果事事都要記住的話,那實在是太多太多啦;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忘卻。譬如: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快,以及他人對你的各種傷害,詆毀。忘記這些,不僅僅是一種大度、一種超脫,更是一種為人的美德。
忘卻吧!那些曾經經歷過的憂傷,因為它只會讓人頹靡。忘卻吧!如果把它們深藏心底,那么得到的,只會是更多的心碎與淚水;而且是毫無意義的。必竟過去的已成為過去,已畫上句號,如云煙般消散。
走向明天,這是我在小學時就學到的,而從沒有走向昨天之說。是的,昨天即為昨天,那就說明它已過去,不管它有多么的卑污,我們都可以做到忘卻,然后是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走,毫不畏懼的告訴人們:“我要走向明天,我要開拓我的明天”!
太陽每天必落。它毫不吝嗇,更不會偏心于誰。我們也應該用新的心情,新的心態(tài)去迎接新的每一天。無需為昨天,已成為過去的憂傷而憂傷,亦,無需為昨天而得意忘形。
我們要面對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所以,忘卻吧!放下一天里的所有該放下的,讓一切從零開始。如新的一天,新的太陽般重新升起,還自己一片澄清的天空!
無法忘記過去傷痛與愉悅的人,往往會連今天的幸福也失去!無法忘卻昨天的人,往往會連今天都把握不??!
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有真情、有假意;有悲傷、也有歡樂;有感恩、也有抱怨。
人總是一個矛盾體。一邊希望自己能夠活的超脫些,輕松自在些;可,常常又事與愿違,總在不經意間自己給自己制造很多的麻煩與負擔。
如果真的想活得悠閑,那么,為何不學著讓自己釋放心靈的.重負,學著忘卻,忘記那些無礙于個人原則的得失;無關大局的磕磕碰碰;無傷大雅的前嫌舊隙呢?學會讓自己時時都輕裝上陣,瀟灑前行!
懂得忘卻之人也是最明智之人,她們的心中只裝著大局,她們追求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因為有了忘卻,她們便不會斤斤計較在情緒的漩渦里,也不會迷茫與徘徊在情感邊緣。精神便得到了一份放松,心,便有了一份愉快。從而,使自己輕松迎接新的每一天!
人生如歌,何必去過份的計較與留戀那些過往的東西,何必把那些已成定局的怨恨背在肩上,讓心靈去承受這種不必要的負載,讓精神再去遭受這種無謂的折磨!學會忘卻吧!
善忘,是人生的一種佳境!學會忘卻吧!就像春去了秋來,花開了又謝,世間萬物皆如此。
哲理性散文篇四
人生一切隨緣!
隨,不是隨波逐流,是順其自然,保持心平氣和;緣,不是聽天由命,是聽其自然,放棄憤憤不平。常言道,隨緣自適,煩惱即去。擁有淡然,坦然的心態(tài),一切美好將會迎面而來。
有一種滿足,四肢齊全。
有一種幸福,一生平安。
有一種美滿,上有老下有小。
走在這樣的草原上,體會綿羊對草原的依戀;感受白云對藍天的愛戀。走在這樣的阡陌上,聽落葉聲訴,對綠色的眷戀。轉身遇到花開的曼妙,數著果實成熟的季節(jié)。
每個人出生都是一張毫無污染的白紙。逐漸地畫上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走過的痕跡,點綴到達的景點。不知不覺白紙變成了五彩繽紛的畫卷。
其實平安才是人生精華!
所謂金錢如冬天的雪花,飄向大地,瞬間消失。平安才是人生精華,最深情的祝福。平安融入我們的靈魂,任憑海枯石爛,平安依然裹著我們的心,像純鋼一樣堅強。
人來人往,平安祝?;髑嗌?、玫瑰、快快的、乖乖的、放飛。
哲理性散文篇五
人生就像水珠,經過不懈努力可以穿透石頭,雖然穿過那石頭不是一時間的事,但只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沒有什么事做不成。
人生就像長跑,在長跑過程中,跑的時間越長,身體就會越難受,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跑完這漫長的路到達終點。
人生就像道路,有坎坷的,也有平坦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時會跌倒,有時不會跌倒,但總要繼續(xù)前進。
人生哲理:人生就像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
人生就像一座火山,當你生氣和憤怒時它會爆發(fā),當你高興和歡樂時它會噴出地下泉,澆灌腳下的花花草草。
人生就像戰(zhàn)場,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社會不斷發(fā)展,跟不上節(jié)奏的都將被淘汰,只有不斷地汲取教訓,不斷改變自我去適應社會,才能被社會所錄用。
人生就像峽谷里的一粒種子,只有頑強拼搏,努力生長,才能長出峽谷,看見陽光,如果放棄,那么就會永遠墜落在峽谷的深處,永遠看不見陽光。
人生就像是一片海洋,里面的許多的奧秘要讓我們去探究。
人生就像憤怒的小鳥,當你失敗時,總有幾只豬在笑。
人生就像茶幾,充滿杯具,如果放上一把牙刷,就會變成洗具,所以別老盯著杯具,要去找屬于你的那把牙刷!
哲理性散文篇六
多數學佛之人,尤其是學禪之人,都是以開悟為學佛的目標。好多人不知道,今生就算是開悟了,但還未能親身證其所悟,對于了生脫死,實則仍是無濟于事。開悟和證悟,有著理論和實踐上的差別。簡單的說,領悟了理論,并不代表得到實踐上的受用。這就好像弄懂了乘法表,并不代表能得到心算的受用。只有親身證實于實踐應用,方可受用無窮。知行合一,解行相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否則縱使令飲水之人說得十分正確,而未飲之人,終究不知其是何滋味。
參禪之人,常以禪宗的機鋒轉語,他人他宗無能回答,而自認為道行高妙,人不能知。生起這種知見的人,其實也不知道古人的意思。如果真知道的話,必定沒有自雄自矜的姿態(tài)。為什么?因為絕妙之語,也是極為平常之語。別說領會了無濟于事,縱使大徹大悟了,依然是無濟于事。只有完全親自證得,斷盡煩惱見惑思惑,方為了脫生死大事。而如今能親自證得的人,實不多覯。
依小乘佛法而說,證初二三果的人,也難免來生因福造業(yè),或導致墮落惡道。證四果者,方能了生死。如果依大乘圓教說,初信位菩薩斷盡見惑,與小乘初果相同。七信位菩薩斷盡思惑,方能了生死。初信位至六信位,尚未了生死。而初信位菩薩的神通智慧,已非凡情所能測度。何況是信位的菩薩。
哲理性散文篇七
我讀過好幾部佛經,常常為其中的奧義精深而贊嘆著,可惜這些佛經總是談出世的道理,認為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很難運用到實際的生活里來,對一個想要人世又喜歡佛道的人總不免帶來一些困惑。
黃桑禪師說法里有這樣一段:“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眾生請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偏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凈心,常自圓滿,光明偏照也。”
把一個人的“心”提到與眾生請佛平等的地位,稍為可以解開一些迷團。
一個人的心在佛家的法眼中是渺小的,可是有時又大到可以和諸佛相若的位。在新竹獅頭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塊巨大的石第,壁上用蒼潤的楷書,寫上“心即是佛”四個大字。同樣的,在江蘇西園寺大雄寶殿里也有四個大字“佛即是心”;不管是心或佛擺在前面,總是把人的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其實,這四個字學問極大,它有十六種排列組合,每一種組合意義幾乎是一樣的,以心字開頭有四種組合:“心即是佛,心是即佛,心佛即是,心即佛是”,以佛字開頭也有四種組合:“佛即是心,佛是即心,佛心即是,佛即心是”,幾乎完全肯定了心的作用,佛在這里不再那么高深,而是一切佛法全從行念的轉變中產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可以不再從“空”的角度在經文中索解,有時一個平常心就能在佛里轉動自如了。
我最喜歡的講佛法是“維摩經”里的一段,維摩諾間文殊菩薩說:“何等為如來種?(什么是如來的種子?”)文殊說:“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恙、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人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蔽氖獠⑶疫M一步解釋:“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薄捌┤绺咴懙?,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p>
在這里,文殊把人世間煩惱的意義肯定了,因為有一個多情多欲的身體,有愚昧,有情愛,有煩惱才能生出佛法來,才能生出如來的種子,也就是“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把佛經里講受,想、行、識諸空的理論往人世推進了一大步,渺小的人突然變得可以巨大,有變化的彈性。
在我的心目中,佛家的思想應該是瘸子的拐杖,頑者的凈言,弱者的力量、懦者的勇氣、愚者的聰明、悲者的喜樂,是一切人生行為中的鏡子??上Ы涍^長時間的演變,講佛法的“有道高僧”大部分忽略了生命的真實經驗,講輪回,講行云。講青天,講流水,無法讓一般人在其中得到真正的快樂。
我過去旅行訪問的經驗,使我時常有機會借宿廟宇,并在星夜交輝的夜晚與許多有道的僧人縱談世事,我所遇到的僧人并不是生來就是為僧的,大多數并在生命的行程遇到難以克服的哀傷煩惱挫折痛苦等等,憤而出家為僧,苦修佛道,可是當他飼入了“空門”以后,就再也不敢觸及塵世的經驗,用這些經驗為后人證法,確實是一件憾事。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住在佛光山,與一位中年的和尚談道。他本是一名著名大學的畢業(yè)生,因為愛情受挫,頓覺人生茫然而適入空門,提到過去的生命經驗他還忍不住眼濕,他含淚說:“離開眾生沒有個人的完成,離開個人也沒有眾生的完成;離開情感沒有生命的完成,離開生命也沒有情感的完成?!币苍S,他在孵說里是一個“六根不凈”的和尚,但是在他的淚眼中我真正看到一個偉大的人世觀照而得到啟發(fā),他的心中有一顆悲憫的如來的種子,因為,只有不畏懼情感的人,才能映照出不畏懼的道理。
心有時很大,大到可以和諸佛平等,我們應該勇于進入自己的生命經驗,勇于肯定心的感覺,無明如是,有愛如是,一切煩惱也應該做如是觀。
鶯歌山之冬。
每年一到冬天,有一位生長在北方的朋友就常常抱怨臺北不下雪,一點不像冬天,然后就會談起他在北方的故鄉(xiāng)。那里一片瑩白的雪,讓人在冬天還有清明朗凈的心情。
不下雪有許多事做起來就少了滋味,像喝白干、吃烤羊肉,圍在一起吃涮鍋。有一回我忍不住說:“雪恐怕不是你最懷念的,你懷念的只是一種心情吧!”有許多地方下雪,我的朋友到雪地里還是不能平靜。一日到了外國遍地的冰雪,恐怕更要懷念這個南方小島的綠色冬天。
冷暖原來最深刻的感受,不是在肌膚上的,而是心情的。在落寞之際,處在春天的花園里,心里仍然會冷;興起之時,即使走在寒大的雪夜,還能有意。我常有這樣的經驗,尋常的人一定也有,我就看過遭受重大挫折的人,在炎熱的夏天還渾身打著哆嗦。
不管是春夏秋冬,我總是喜歡到郊外去,因為在室內,就不能感受真實的季節(jié)感應,我覺得最可悲的莫過于是夏天總是躲在冷氣房里,而冬風來襲時則抱守著暖爐的人。那樣的人不知道春花何時盛放,也不能體會冬冷獨步街頭冷冽的清醒。
去年冬天,我經常到臺北近郊鶯歌山上的親戚家里度假,那時我覺得,就是沒有雪,人坐在屋里聽著呼嘯的山上風雨,也能寒到徹骨,而就是簡單的坐在書桌前讀一本好書,同樣的風雨,都是沒有寒意的。
鶯歌,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小鎮(zhèn),因為它是個陶瓷工業(yè)城,還隱伏著空氣污染、噪音彌漫、道路崎嶇的種種問題,大致的說,它不能說是一個美麗的城。可是就在我從臺北往鶯歌馳車的路上,心情就美麗了,尤其是在冬天。
臺北往鶯歌有兩條路,一條是走板橋、樹林、山佳,一條是走板橋、土城、三峽。前者是沿著鐵道的一條山路,曲曲折折,讓人有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尤其是車到山佳,要通過許多山彎,每一山彎都是一次豁然開朗的大地。后者是在兩片平原的中間的寬廣馬路,左右都是稻田,偶有灰色的農舍夾雜其中,就是最冷的風雨也是綠色的。
看,火車真是美的,每一格車窗都有一格鄉(xiāng)心在曠野中奔弛,每一扇亮燈的車窗都是活的,它帶著我們夜的懷鄉(xiāng)的心情,開向南方;南方此刻可能是天暖,是陽光普照的,我總覺得望著遠遠的列車,雨中遠比陽光下讓人驚心。
有時候親戚的小孩放假,我們就在書房里說故事,圍著煤油的爐于,我聆聽著孩子們說出他們心里的夢想,他們在冬季仍是充滿生命的熱力,不畏寒冷。有一天他們在院于里放沖天炮,一道閃光射過滿大的雨,最小的孩子歡呼的說:“我要把沖天炮射到星星的位置?!蹦菚r天上并沒有星,可是在孩子心里卻有星的光芒,我想,孩子不畏冬,因為他們總知道春天的百花不遠,大人怕冬,是知道下一個春天不是今年的春天。
冬天在孩子的眼中是為春天而吹奏的音樂,是在風雨中還能看見的朝霞。在孩子看來,冬天和春天的距離像同一花枝的兩朵花,對我們來說,冬與春的'距離,像星與星的距離一樣大。我?guī)缀跄荏w會孩子的想法,但也使我惆悵,冬天是煩人的,然而只要我們能捉住小小的樂趣,冬天烤番薯的香味也可以和春天的玫瑰花香一樣令人回味。
人只要多少有孩子的心情和孩子的夢,冬天下不下雪無關緊要,因為雪也總要過去,紀伯倫說:“橡樹和松柏既不是同類,也不必在彼此的蔭中生長。”在鶯歌山上過冬,我覺得冬天如果是松柏,春天就是橡樹,原是沒有好壞,差別的只是心情。我寫信給朋友:“不必懷念北國的雪了,沒有雪也能有雪的心情?!?/p>
水中的藍天。
開車從鶯歌到樹林,經過一個名叫“柑園”的地方,看到幾個農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沒看到農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遼闊,使我為那無聲的畫面感動,忍不住下車。
農夫彎腰的姿勢正如飽滿的稻穗,一步一步將秧苗插進水田,并細致敬謹的往后退去。
每次看到農人在田里專心工作,心里就為那勞動的美所感動。特別是插秧的姿勢最美,這世間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惟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筆直的稻田;那彎腰退后的樣子,總使我想起從前隨父親在田間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我站在田岸邊,面對著新鋪著綠秧的土地,深深的呼吸,感覺到春天真的來了,空氣里有各種薰人的香氣。剛下過連綿春雨的田地,不僅有著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濕軟,種作更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看著農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禪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來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詩。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從心水中看見廣闊的藍天,只有六根清凈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趣人那清凈之境,只有反觀回轉自己的心,就像農夫插秧一樣,退步原來正是向前。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采取后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扒斑M”與“后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覺醒,則后退正是前進。
農人退后插秧,是前進,還是退后呢?甲得從前在小乘佛教國家旅行,進佛寺禮拜,寺院的執(zhí)事總會教導,離開大殿時必須彎腰后退,以表示對佛的恭敬。
此刻看著農夫彎腰后退插秧的姿勢,想到與佛寺離去時的姿勢多么相像,仿佛從那細致的后退中,看見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從柑園的農田離開,車于穿行過柳樹與七里香夾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間溪流一樣明凈,好像剛剛在佛寺里虔誠的拜過佛,正彎腰往寺門的方向退去。
哲理性散文篇八
人的一生,要走好多的路:有一條路不能回頭,就是放棄的路;有一條路不能拒絕,就是成長的路;有一條路不能迷失,就是信念的路;有一條路不能停滯,就是奮斗的路;有一條路不能忘記,就是回家的路。每一個人只有信心滿滿的走好腳下的每一條路,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會精彩!
走好腳下的路,說起來簡單,走起來不容易。正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前途很遙遠,途中有寬闊之路,狹窄之路,筆直之路,崎嶇之路,光明之路,暗淡之路,不管前方面臨著怎樣的路,你都不要畏懼,因為只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人才會有路可走。
人生的路,走向成功的路,走向成名的路,走向懸崖的路,走向深淵的路,走向幸福的路,條條道路都是由自己選擇。道路筆直通暢,會贏得贊美之聲;道路曲折狹窄,亦會有其獨特的風景,正所謂“曲徑通幽”嗎!大山深處,山間小道多是狹窄彎曲之路,它高低起伏,若隱若現(xiàn),但它卻能一步步的將人們引向勝境。城里的馬路車水馬龍,行人如織,盡顯繁華,而它令人羨慕的背后卻是交通堵塞的煩惱;那鄉(xiāng)間小路,雖然很少有人問津和光顧,它依然以其獨特的幽靜給人以舒適靜謐之感。
大路是平坦的,明亮的,寬敞的;小路是坎坷的,蜿蜒的,富有情趣的,它們各有各的美。然而,無論你是走在大路還是小路上,都必須注意安全,要小心謹慎,因為通往成功的路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有時會隱藏著幾個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的陷阱。這些陷阱可能是自然為之,亦或是有人為之。無論是誰為之,都應當注意防備,不然便會陷進去。人生的路有很多條,只要選擇對了,哪條路都能走得通。
人生之路,或是沿襲前人經驗的順暢之道,或是嚴守古人的處世原則的中庸之道,或是為了一己私欲,走損人利己的卑鄙之道。古往今來,不同的人選擇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各自都實踐了自身或高或低、或好或壞的的價值,正如司馬遷所說:“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不同的路上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路會有不同的走法,無論你走的是“陸路”或是“水路”,或是“空路”,都是自己的選擇,都有自己的目標和目的。有的人走的路是予人方便,比如以大慈大善大愛之心,收養(yǎng)了眾多的孤兒;有的人走的路則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那些投機取巧,貪婪成性的奸商、貪官之流,他們制造了“黑心棉”、“地溝油”、“爛肉火腿腸”等等,這些人走的就是傷天害理,無恥卑鄙之路!
不同的人生會有不同的選擇和結果,道路的遠與近,寬與窄,曲與直,是對立的統(tǒng)一。有的人狡詐、陰險、刁滑,自以為走的是捷徑,結果卻背離了初衷,偏離了人生的軌道,鋃鐺入獄,悔之晚矣;而那些正直、厚道、正義之人,雖然選擇了艱難曲折之路,但經歷了一番求索、磨難之后,不僅收獲了路邊的風景,還實現(xiàn)了自己預定的目標,最終欣喜的走向了成功。那些最后嘗到甜果,而起初和途中嘗盡艱辛的人們,都是遭遇了無數次的困難、挫折和挑戰(zhàn)才成功的。
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個人的腳下都有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勇敢的人們,請你慎重選擇好你該走的路,邁開你堅實的腳步,走向快樂,走向成功,走向幸福!
哲理性散文篇九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是彌勒佛的處世之道。佛能夠做到,人也應該努力達到。林則徐曾題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大海因為有了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千上百條的河流,高山因為沒有勾心斗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的挺拔。所以,我們做人就要像海一樣能夠包容世間萬物,我們做事就要像山一樣,要有山的胸懷,山的風骨,山的品格,山的內涵以及山的原則。人一旦能夠做到虛懷若谷,便能匯集百河成為汪洋;人若能做到無欲無爭,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云霄。
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一滴水,固然渺小,但千萬滴乃至十一滴凝聚成的力量確實我們不可小視的。石穿對人類來說,辦到它是輕而易舉的,可是又有誰愿化作那一滴水去成就這一現(xiàn)象呢?水滴之所以能穿石,少不了渺小力量的積累。不要以為自己很渺小,繩鋸木會斷;不要以為自己很微弱,水滴會石穿。正如荀子所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高了便是危險,而水低,它卻是一種謙遜的美德。在做人做事時,該低頭時低頭,這不是軟弱,更不是逃避。低頭,是大智若愚的養(yǎng)晦之術;低頭,是修煉自己的黃金法則;低頭,是容納世界的寬廣胸懷。當你高調做事的時候,不妨低調做人;當你昂首前進的時候,不妨低頭看路;當你登上事業(yè)的巔峰時,不要忘記看清身后的大地。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yōu)點;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做人如水,你動,我便隨行,決不撇下你的孤單;做人如水,你靜,我便長守,決不打擾你的安寧;做人如水,你冷,我便凝固,決不漠視你的寒冷;做人如水,你熱,我便沸騰,決不妨礙你的熱情。
上善若水,從善如流,如水人生,隨遇而安!
哲理性散文篇十
我是1977年生的,很早就開始學佛,剛開始學佛時,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干擾和魔障,開始學佛時,周圍至親、朋友有很多的不理解和阻止,我的父母、朋友都認為我單純、不該相信這些,我吃素我父母都不支持,以至于后來遇到很多干擾,我放棄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學佛開始首先就是遇到冤家債主討債,我想那些能夠一直堅持下去的人應該都是有極大福德的人。但人生走了這么多年,以親身的經驗來感受,還是又轉回來了,也可能是該還的債還了,這么多年的人生苦難也消去了部分業(yè)障,當然冥冥之中也有佛菩薩的不棄和加持,真正切身感受到因果報應的'存在和學佛真正離苦得樂的利益。
我從1994年發(fā)愿持長素,我認識我老公,聽了我老公的說法,我停止了吃素(一直到今年才又恢復吃全素),我的父親在外開麻木遇到歹徒搶劫,將我父親殺害,殘忍的拋尸在一個湖水里,為這件事我常常在內心懺悔,如果我能堅持吃素,也許我的父親不會遇此橫禍。而20的時候我在家洗碗,無故的頭撞到了柱子,現(xiàn)在我的半邊頭部常常感覺血液循環(huán)不暢通。我感覺當時仿佛后邊有人推了我一把,使我失去重心,頭撞了上去。
我父親之所以走的那么早,而且是死于非命,是因為我不能堅持吃素回向給他,也是他自己的殺業(yè)所感,從我記事開始,他就喜歡晚上帶著我們一家人去田間捕青蛙回來殺了吃,小時候我們家養(yǎng)了一條很可愛的狗,叫虎子,后來有狗咬到人,政府就規(guī)定狗必須辦狗證,當時辦狗證很貴,要幾千吧,沒有辦狗證的狗就派打狗隊到處殺狗,那時候我還小,只十歲左右,我父母沒有給狗辦證,我父親和一個朋友商量好,互相殺對方的狗,決定殺狗的那天我記得很清楚,那天我要上學,我背著書包準備出門的時候,我看見我們家的狗狗很哀傷的望著我,我不知道將要發(fā)生什么事,但我又折回來摸摸我家的狗狗,然后才背書包上學,等我們回來的時候,我家的狗狗虎子沒有了,飯桌上多了一盤菜-狗肉,我和我弟弟立即明白,我們家的狗狗虎子被殺了,都放聲大哭起來......從虎子被殺到我父親遇害也就十年多一點的時間,有時候現(xiàn)世報應來得那么快。我寫這些并非不尊敬我的父親,而是希望將這些我親身經歷的事說出來,幫我的父親消除業(yè)障。
還有我父親生前一個朋友聽我媽媽說,也是得癌癥走的,聽我媽媽說他到了90年代后,在外面找情人,犯邪淫業(yè),死的時候50歲左右。
吃素、持戒、念佛、修定、放生、印經結緣、求生極樂世界,是人生真正離苦得樂的路。
哲理性散文篇十一
年輕的情懷,喜歡一個人,愛一朵花,其實并沒有錯,在我們長大過程中;只要愛過,喜歡過就是美麗的。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要記住:遺產為零,誠實第一,學習第二,禮貌第三,刻苦第四,精明第五。
人生的聚會是一種緣分,有時分離也是一種愛的祝福。
人生不是止水,總會出現(xiàn)許多出乎意料之事。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風波驟起而泰然處之,就顯得很重要。轉危為安往往需要高超的心智,也需要好的心態(tài)。多思索少激動,多仁愛少仇恨,人生才變得更加美麗。
人不可有傲氣,但可有正氣。
名人與凡人的差別在什么地方?名人用過的東西就是文物,凡人用過的就是廢物;名人強詞奪理叫雄辯,凡人就是狡辯;名人跟人打招呼叫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結別人了;名人打扮不修邊幅,叫有藝術家的氣質,否認呢?話里話氣的;名人喝酒叫毫飲,凡人就叫貪杯;名人老了叫王老,凡人只能叫老王。
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
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
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
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
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guī)劃的,像預先計算好的框架,等待著你的星座運行。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首先要改變心的軌跡。
世間的許多事情都如此。當你刻意追求時,它就像一只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摒去表面的凡塵雜念,為了社會,為了他人,專心致于一項事情時候,那意外的收獲已在悄悄地問候你。
很多時候解釋是不必要的——敵人不相信你的解釋,朋友不需要你的解釋。
盡管時光要使愛情凋謝,但真正的愛,卻永遠保持著初戀的熱情。
有些人不管變得多么衰老,卻從不失去他們的美麗——他們知識將它從臉上移到了心里。
你可以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賺到財富;也可以用不相信的藥醫(yī)好病;但你無法從自己不愛的人身上獲得幸福。
多一份舒暢,少一份焦慮;。
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假;。
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苦。
我們的理智使我們一次次看透人生;。
我們的激情又使我們一次次重受蒙蔽。
為別人著想意味著給你插上一對翅膀。
人世間,除了權力,金錢,聲望,暴力等等之外,還有一個給人成功;有了它,一個人的潛能可以成倍成倍地施展出來,它就是——正直!
真正意料不到的事情永遠難以預料。
有朝一日你動了愛情,千萬保守秘密,沒有弄清楚對方的底細,決不能掏出你的心來。
如果我們能勇敢去愛,去原諒,為別人的幸??犊乇磉_我們的欣慰,理智地珍惜地珍惜環(huán)繞自己的愛,那么我們就得到別的生命不曾獲得的圓滿。
一個人如果在20歲不英俊,30歲不強壯,40歲不富有,50歲不智慧;那么他這輩子就別想英俊,強壯,富有,智慧了。
哲理性散文篇十二
人人都說做好人好,但是,要想真正作個好人,這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呀!
我們每個人的文具盒里都有一塊橡皮。它是一種見錯就改的學習文具,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小助手。它的職責是幫你改正錯誤,但是,如果你不犯錯誤,它就顯得多余了。比如說民警,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社會治安,一旦發(fā)現(xiàn)了破壞分子,他們就會立即追捕,如果社會安定,他們也就輕閑了。
鉛筆,是我們最好的畫圖用具。一旦有錯,改正很方便。但是你對它若使用“暴力”,它就馬上折斷,不能長期為你服務。正如有些家長,用打罵方式教育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些家長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時,也重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雖然父母教育孩子的這種方法不一定對,但是,他們也是一片好心。如果我們像鉛筆一樣,遇到挫折爬不起來,不能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我們就不能正常地成長。鋼筆,也是我們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筆尖是用一種堅硬的材料制成的,你若是將它細心保管,它會為你長期服務,為你寫出一手剛勁的硬筆書法,和優(yōu)美的詩篇。但是,如果你一不小心疏忽了它,它會氣彎筆頭??梢?,如果我們一心只希望得到別人的精心呵護,而承受不起挫折,甚至耍點小性子,這樣心胸狹窄的人,你愿意做嗎?這三種文具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雖然我們離不開它們,但總依賴它們也不一定是好事,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應該勇于面對錯誤,改正錯誤,同時我們還應盡量少犯錯誤。雖然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我們應該在不斷的改進中提高自己,在不斷的進步中完善自己,揚長避短,盡力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益的人。
哲理性散文篇十三
你對上帝說:這輩子做人太累了,下輩子,我想換一個新世界。
你打斷上帝:好了,關于結婚的就到這里吧……還有別的么?
上帝又想了想,道:對了,這個世界,你老了和年輕時容貌沒太大區(qū)別,而且你也不必擔心自己容貌是否丑陋,這個世界完全不在乎這些。而且,你會有千千萬萬的兄弟姐妹。當然,他們不會和你爭遺產的……我是說如果有的話。
你問:在這個世界生活,有什么要注意的嗎?比如……危險?
上帝笑著說:只要你和你的兄弟們在一起,基本上就沒什么危險。不過要記得,盡量不要去追亮光,有一些其它世界的敵人總會用光明來引誘你,使你和你的兄弟們大批量地陷入陷阱。
你心想,不就是避開亮光么,這是多么的容易。
但你還不滿足,又向上帝問:這個世界還有什么特殊的嗎?
上帝道:有。只要你想看,就可以一直看著,沒有半刻的錯過。盡情地欣賞這個世界的美麗,沒有任何東西會讓你不得不切斷目光,哪怕只切斷0.1、0.2秒。
你笑了,這真是的完美的世界。于是你同意了和上帝的交換——用你下輩子做人的機會來交換。
然后,你變成了一條沙丁魚。
哲理性散文篇十四
靜,是一種聲音,從遠古一直靜到如今,從遠山一直靜到窗前,從眼下一直靜到心間。
靜是時光,它靜得連一絲影子都無處尋找,靜得連萬事萬物都跟著它走。時光就這樣,不緊不慢,不驕不躁,從容而沉穩(wěn)地做著它自己,成為它自己,結果,它成了我們眼里心境最平和,步伐最沉穩(wěn)、情懷最遼遠、生命力最強勁,也成了我們心中最難舍,最懷念、最珍貴的那一份。
靜是寂寞,它默默地來,忽又無聲無息地匆匆離去,不管是夜幕四合,還是黎明初啟,所以,當你心生難忍之癢難解之痛時很容易把它拋棄。
靜是花開,它既不打擾你,也不絮說芬芳的心緒;靜是花落,即便有疼痛,有哀愁,有不舍,既不言也不語,所以,你總是覺得花是如此的美。
也許,你我都無法做到這樣的一種靜,卻是否可以在這樣的一種靜里亮起一束光,光里閃著一絲歡;在這這樣的一種靜里守著一輪月,月中透著一份情;在這樣的一種靜里淌過一條河,河里開著一束花。
聽,靜有多靜?
是啊,靜水不鬧,靜情不躁,靜心不搖,靜愛至老。
哲理性散文篇十五
水,以柔克剛,能滴水穿石;水,以柔克剛,能劈山鑿河。天下至柔之物莫過于水,蜿蜒曲折,可漫可溢;天下至堅之物莫過于金石,然而水卻以其柔韌,力克金石之剛。所謂“水滴石穿”就昭示了“以柔克剛”這一真理。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這一靈物,無時無刻不顯示著它的智慧。“春雨潤物而空靈無聲,驚濤拍岸而力可碎石?!彼匀崛踔?,滋潤萬物。水,教會了我們以柔克剛的道理。
在生活中,我們如果遇到了困難,為何不選擇以柔克剛的方法來解決呢?若兩個人在一件事上出現(xiàn)了分歧,爭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為何不平心靜氣地坐下來好好討論一下呢?協(xié)商解決,這樣不是更好嗎?以剛克剛,兩敗俱傷;以柔克剛,解決問題不就容易多了嗎?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對剛烈如火之人,恰似細雨之于烈火,烈火雖熊熊不可一世,但雨可滅火;磐石雖頑固堅硬,看似堅不可摧,水卻能穿石。
諸葛亮在《將苑》中說:“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薄耙匀峥藙偂币彩且环N取勝的法寶。春秋時期,楚莊王三年蓄勢不發(fā),而后卻“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可謂是深深地悟出了以柔克剛的本意。上卿藺相如也知曉以柔克剛這一道理,巧妙地避免了他與廉頗之間的矛盾,化解了危機?!耙匀峥藙偂北苊饬嗽S多矛盾的發(fā)生,也常常成為出奇制勝的關鍵,使矛盾化解。
以柔克剛,恰似那潺潺的流水,滴水穿石,劈山鑿河,克金石之剛,潤澤萬物,德育天下。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以柔克剛,避免或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哲理性散文篇十六
路,人生的路,前赴后繼的走,起點,終點,最后是迷迷茫茫。前行的路上,一步一步,步履艱難,有時候還要孤單地一個人走。
寂寞的曲線,在白日,在夜晚,纏纏綿綿,牽著你想,纏繞著你,總會有個影子,形影不離。大路口和我相偎相依,小路與我無關緊要,只有在大路口的你才是我真正的需要。
我走過的路程,我沒有種下燦爛的鮮花,也沒有看到靚麗的風景,聽到高山流水,卻遇到知音,一路踏歌而行。
寬敞的大路是我們沒有約會過的相會,也許是命里已經注定,也許是小路無緣!大路結緣。
在情感這條路上,風風雨雨,曲曲折折,但我哭著笑著,愛著夢著,一直隨著風雨雪霜走,不回頭!我們終于是知音,千里紅顏。
太陽燦燦升起,一條未來的路就展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這是我生命的又一個起點,預示了我的未來有你相伴,就是一條小路,我不知道有多長,我們只是著從來沒有丈量過。
年輕的青春歲月,韶華經歷,交給了時光,遇到你以后,我把一切全都交給了這條渴望望路上。每一天的存在,都寫著每一天的故事。
從春暖花開,到滿目的黃土小路上秋葉黃,播種了希望;收獲了金秋,在這塊土地上卻堆滿渴望也有嘆息。小路通向大路,大路通向戶戶的家門,在這條路上閃現(xiàn)出了我們佝僂的身影。過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祖祖輩輩。
耕耘不完的黑土地,喝不干的甘泉水。道不盡的辛酸事,離不開的故鄉(xiāng)。
男人為你操勞累彎了腰,女人為了你也鎖愁眉。走在路上,路上我們哭過也有怡情,憶起在一起的`風花雪夜,雪柔風輕。
你多向我心目中亭亭玉立的山梁,在它的身上畫上走過的路,寫上呤過的詩,譜上寫就的明曲。還有,我彈起蕩氣回腸的馬頭琴,唱起我愛你的歌。
哲理性散文篇十七
我們之所以煩惱,在于記性;我們之所以心累,在于徘徊;我們之所以前行,在于感恩;我們之所以快樂,在于豁達;我們之所以成熟,在于看透;我們之所以放棄,在于選擇;我們之所以寬容,在于理解;我們之所以為人,在于感情;我們之所以成功,在于勤奮;我們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生命的享受。
生命需要創(chuàng)造、需要體驗、需要拼搏、也需要享受。享受不是放縱,不是不思進取,而是在忙碌奔波之余放漫腳步,看一看日落,聞一聞花香,發(fā)現(xiàn)平凡生活中蘊含的簡單快樂。
方圓。
方是目標,圓是路徑;方是原則,圓是變通;方以不變應萬變,圓以萬變應不變;方是做人脊梁,圓是處世錦囊;方而不圓易碰壁,圓而無方難成事;立志如山為方,行道如水系圓;不學山不能堅定,不學水不能曲達;方圓相融,隨方就圓。
為人處事十忌。
你可以缺錢,但不能缺德;你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你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你可以求名,但不能盜名;你可以低落,但不能墮落;你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縱;你可以虛榮,但不能虛偽;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你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蕩;你可以生氣,但不能生事。
珍視當下。
既然無法追回逝去的歲月,為何不將從前隱忍放棄?既然感覺未來時光縹緲,為何今天不能倍加珍惜?既然懂得夢想就是明天的希翼,為何不現(xiàn)在奮發(fā)努力?既然人生不能萬事遂愿,為何不敢拆除心靈的藩籬?既然生命總有風雨侵襲,為何不趁早筑牢防范的岸堤?珍視當下,走出低迷,相信自己,創(chuàng)造奇跡。
哲理性散文篇十八
常言道:“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人生如夢”,是人們對人生短暫的感嘆和珍惜。當夢醒時分,人們才能真正的大徹大悟,但為時晚矣!所以,我們才更應該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其實人生就是實實在在的,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的過日子,從這個觀點看,人生不是夢!夢也不是人生,夢就是夢,夢就是虛幻的,虛無縹緲的。所謂夢如人生,只不過是人們對人生歷程、現(xiàn)實生活的比喻、概括和感嘆而已。
“人生如夢”,其間蘊涵著幾多歡樂?幾多愜意?幾多勸慰?幾多無奈?幾多理解啊?!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人活著真好,就如游浮在如夢如幻的多彩世界里,哪怕間或出現(xiàn)了煩惱和不幸,它也只是多彩世界里的一個點綴!當然,人生如夢,在不同場合意蘊不同,如蘇軾詞中“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場夢,還是把一杯酒獻給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飲共醉吧!
“人生如夢”,窮也好,富也罷,得也好,失也罷,一切都是過眼云煙。不管昨天、今天、明天,只要能以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泰然處之,好好把握,就是美好的一天。既然人生如夢,就難免“夢”中或快樂,或痛苦;或滿足,或失意,夢醒來還須從容面對,正視生活,正視人生,把握自己,奮力拼搏,一路前行!
還有一句話叫“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確,人生是個大舞臺!
人生是絢麗的,人生是坎坷的,所以人生是多彩的!有的人生陽光順意,有的人生多舛曲折;有的人生鮮花鋪地,有的人生遍布荊棘;有的人生充滿笑聲,掌聲,有的人生滿是眼淚,嘆氣!這就叫“人生如戲”!
在一部戲里,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場景充滿溫馨,有的場景皆是殺氣;有的場景氣惱悲愴,有的場景啼笑皆非??蔁o論哪景哪幕,卻都是演繹了人世間的現(xiàn)實生活??!這就叫“戲如人生”!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生歷程里里外外都是戲!有時候你是主角,你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你的觀眾,他們每一個人都在審視著你,評議著你的表演或精彩,或失??;反之,你也是任何一個人的觀眾,他們中的每一個人或是主角,或是配角,他們的表演也盡在你的眼中。
既然人生如戲,“戲”的情節(jié)就不會平淡無奇,就一定會有跌宕起伏。“戲”的發(fā)生、發(fā)展、結局全過程,有的在你意料之中,有的在你意料之外,比如人們的悲歡離合,等等,無一不是在如戲般的人生中兌現(xiàn)的。有一句話叫“因為愛他,所以離開他?!爆F(xiàn)實中有些感情就是如此的直接和殘酷,如此的讓“戲”中人清清楚楚,而讓“戲”外人難以理解!
人生如戲,充滿了哲理,也間雜著些許諷刺。有些事,明知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明知路沒了卻還在前行,因為太無奈。這就是“戲”!這就是人生!
當我們遭遇挫折時,要讓微笑去代替痛苦,讓進取去代替沉淪,讓振作去代替失意。要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總之,置身于“戲”中的每一個人,無論你是主角還是配角,不管你在“戲”里還是“戲”外,你都要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好別人的觀眾,適時地為“演員”喝彩,或提出中肯的建議,這樣,一出戲才能更和諧,更精彩,更完美!
請記住這句經典: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xiàn)場直播。但愿我們的人生都有好夢,我們人生的“戲”每一出都精彩。
哲理性散文篇十九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明亮的燈,因為愛使這盞燈明亮,這是一盞感恩的燈。感恩它是每個人心中都擁有的美德,而每個人心中感恩的燈不一定都能點燃,更不能讓心中的欲念吞煞了這珍貴的美德,我們努力讓感恩的春天降臨人間。
父母給予了我生命,我感恩,讓我能體會這美妙的世界。老人們每天伴著清晨的陽光高歌漫舞,是那么快樂。年輕人則邁著匆匆的腳步上班,腳步聲在四周回響。小孩蹦著跳著去上學,一會兒摸摸這,一會兒碰碰那兒,那般不經意。鳥兒像一位歌唱家在枝頭鳴唱著一首悅耳的歌,魚兒在水中跳著一只優(yōu)美的舞蹈,就連那輕輕飄過的風兒也來伴奏,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就像一束溫和的陽光照耀著我。
老師授予我一身知識,我感恩,讓我在生活中不斷前進。老師教育我的每一個字母;每一個數字;每一個漢字都像一塊金磚,磊起我知識的殿堂。從上學到放學老師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關心著我們的成長在我的記憶中老師就像辛勤的園丁,照顧著我們祖國的花朵。
朋友賦予快樂的心聲,我感恩,讓我樂觀的對待每一天。每一句話;每天,我們都不顧一切的奔跑在藍天下,正如鳥兒在天空中翱翔。當我煩惱或生氣的時候她陪伴在我身邊哄著我,把我一切煩惱都拋走了只留下愉快的心。在我的記憶中朋友像一扇敞開心扉的門,一扇能散去你心中一切憂慮的門。
警察保護著我們的安全,我感恩,讓社會變得安定和諧。警察的每一聲哨響;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口令都使社會中的不良現(xiàn)象減少一分,人們的安全感也順著也提高了。每逢過節(jié)人們都和家人團聚時,警察還在守護著人民的安全。
我們一生都生活在別人的幫助之下,就讓我們來用心去感恩那曾今幫助過你的人吧,我們在心中點燃一盞感恩的燈!
哲理性散文篇二十
樂觀是什么?是生活的態(tài)度;是良好的心態(tài);也是向上的動力。
幾個月前,我突發(fā)奇想,買了一些蔥頭,找了一個盆子,往里邊倒了些泥土,準備把它們種下去。父母認為它們不會長出來的,因為我做什么都是“三分鐘熱度”,說不定明天我就把它們忘了。我保證絕對不會,他們才答應讓我種。
我小心翼翼地把每一個蔥頭輕輕地放入挖好的泥坑里,生怕弄壞了,長不出來,再緩緩的把泥土鋪了上去,把水均勻的澆上去,稍微撒上一點肥料,才長舒一口氣,把工具放了下來。
蔥在我的精心培育下,很快茁壯成長起來。不知道是為什么,我的成績也開始向上攀升起來??吹剿鼈兩鷻C勃勃的樣子,我開始不那么精心照料那些蔥了。一段時間后,雖然他們仍舊成長,可是似乎沒有以前那樣好了。
有一天,我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有一棵小蔥正在發(fā)黃,正在逐漸地枯萎。我并不在意它,照常給他們澆水。與此同時,我的成績也開始逐漸下滑,但我并不在意,依舊沒有去加強復習。
大考來臨之際,我沒有絲毫畏懼,沒有做任何的準備,直接“輕裝上陣”。結果卷子發(fā)了下來,我才發(fā)現(xiàn)有許多都是我不會的??纪暝嚕一氐郊殷@奇地發(fā)現(xiàn)全部的蔥都已經死了。出于無聊,我很隨意地把蔥頭埋回土里,澆了點水,就離開了。
卷子發(fā)了下來,我考得非常糟糕。我面紅耳赤地回到了家,不知所措。我在家里走來走去,忽然,發(fā)現(xiàn)那盆土中出現(xiàn)了淡淡的綠色,一看,是一根蔥,還是最早被我“拋棄”的那棵!它看上去很是樂觀,腰板直挺挺的,似乎很想向上長。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樂觀地面對這次的考試,奮發(fā)向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我再次取得了好成績。
確實,樂觀,是向上的動力。
哲理性散文篇二十一
一人走,路無盡頭,腳下何處不荒冢。
說起來可能可笑,“節(jié)日”貌似在很多人那里已經成為思念另一個人的借口。但這并非荒唐,因為在這個不普通的喜慶的日子里很多人都想得到意外的驚喜,就像中彩票后去賭博,贏了錦上添花,輸了一無所有。可惜我從來沒去期待什么,因為你不能對一座荒冢有任何要求,即使它埋葬了你所有值得珍惜的東西,如,熱情;如,時光。守著就好了,讓內心安寧下來,總有一天,荒墳也會開出鮮花。
蹣跚著,身后遍地荒冢,你清楚的明白它們埋著些什么東西,你清楚的記住了每一座荒墳的名字,即使連墓碑都沒有。回頭默念一遍“友情”“愛情”“親情”“純真”……繼續(xù)往前走著,繼續(xù)留下一座座荒冢,竟然從來都不落下一滴眼淚,看一眼一聲長嘆,看一眼天高云淡。一切都顯得坦然,仿佛預料之中甚至在腳下,在前方,那些空蕩蕩的冢你都已經知道它們以后會埋著什么。其中有一座冢,里面埋著你的年少輕狂,懵懂無知,朦朧的愛情,叛逆的個性,無數歡樂,可笑的傷感,只是可悲的短暫。它應該叫“光陰”吧?當問起來的時候,“那座冢叫什么?長出來的花真燦爛。”
“哎?那座冢好奇特,是個心形。”哦,那是愛情,里面有寥寥幾個名字,都是曾經相愛過的人啊!滿心歡喜卻流出了淚水。
人生何處不荒冢,哪方安頓掘墓人。
哲理性散文篇二十二
我們都在這個尋尋覓覓的世界中想去尋找那個最好的,可是卻迷茫的不知道到底怎么才是最好的?又或許世界很大,但有時候我們總在想以后的我們會是怎樣的人,或者會做著什么樣的事,當然這個都是未知的。
時間過得很快,都說“時光如梭,光陰似箭?!边@句話其實是真的。從出生到上幼稚園又到上小學再到上初中然后上高中最后上大學。沒錯相對而言高三就顯得很重要了,因為它處于一個分水嶺,決定著你的將來,而現(xiàn)在的我正處于這樣一個相對于很重要的階段。有時候我也會想想未來的我會是什么樣子或者換句話說吧!我會做什么工作,但我也無法想象不都說未來是無法預計的嗎?所以有時我又會想:我想象有什么用呢?自嘲嗎?我也不知道罷了,因為我還是那句話是我想象的,并非是真實的。我也很想自己未來會過的稱心如意,但不都說了嗎?那僅僅是想象。
現(xiàn)在的社會很現(xiàn)實勾心斗角的,我想說我很單純,想畢會有人說現(xiàn)在沒有真單純,只有裝純的吧!當聽到這個會話時,別生氣動怒,不要怪別人把你想的太壞要怪就怪這個社會太過于現(xiàn)實,把人的雙眼都蒙蔽了,現(xiàn)在我可以說我很單純可是以后呢?我無法保證什么,因為我不知道我是否會做的到,我也許會被現(xiàn)實所逼迫做著我不想做的事,相對于現(xiàn)在而言說長遠點就是我不知道我未來嫁的那個是人是不是我愛的?我做的工作是不是我現(xiàn)在最想做的工作?我想到時候我不應該去怪任何人吧!畢竟我并沒有讓自己變得足夠優(yōu)秀,所以我沒有任何理由去責備任何人。
有時候我總在想著自己需要多努力才能討人喜歡,讓自己在別人眼里看起來很重要,可是后來我明白了,我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因為不會有任何人會因為你而做什么改變,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只有自己把自己當回事別人才會把你當回事。
哲理性散文篇二十三
猶如一朵漂流的云,永遠逝去了我棲身家鄉(xiāng)的歲月。可童年的記憶,卻像經年汾酒歷史彌醇,并不時縈繞在我的夢境里。
有一種聲音不能夠忘記,童年的時光里,那里有我迷戀的小河,河水的呢喃是一支美麗動聽的經久不息的穿過歲月的歌。
雖然家鄉(xiāng)的小河依然遠去,可記憶中的壯美卻永存心底。那清晨的露珠是對我晶瑩剔透的萬千祝福,還有傍晚的彩霞點綴著鄉(xiāng)村時秀麗的迷人的風景。假如遇上春雨霏霏,那更是美不勝收的場景。然后,在嗅著被春雨滋潤過的泥土時,那更是一種無盡地享受。那家鄉(xiāng)的上空,飄著那裊裊的炊煙,與田野中散發(fā)著濃濃的泥土氣息混為一體時,仿佛泥土里散發(fā)的是純純的芳香。
小溪的青石板上,泉水潺潺流淌著。似一支唱不完歌,再向天空望去,那可是一塵不染的蔚藍??!
我時常舉頭望著碧藍的天空,心兒向著虛無縹緲的深空里無限延伸。這時,一種寂靜的聲音劃過我們往日所有的憂愁。于是,四月的輕渺漂游過來,粉白的柳絮散在早晨的春天里,也芬芳在垂落的時光里。
走在熙攘的人流中,或是站在靜綠的河水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眷戀著祖國屋頂上的白花與頭頂上的湛藍!
雨霧朦朦中一群燕子在窗前振翅飛翔,一次次地劃過我的視線,在我眼前畫了一個個優(yōu)美的弧線。燕子們歡快地飛著唱著,好像它們有什么喜事可賀!
望著灰色的雨,感受燕子的情趣,再傾聽它們翅膀煽動的聲響,誰能夠說這不是一種高尚的享受呢!
遠山悠悠,白云朵朵,陰沉沉的天,就要有一些雨落下來了。這來自天空的靜水,在我的眼眶里轉來轉去,瞬息片刻后,很快帶走了我的依戀,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總是這樣不停地運行著。每當此時,童年的柔和、凝重一直會輕輕地漫過我心靈的深處。
哲理性散文篇二十四
人的一生天地間,如風中劃過的一抹飛絮,往事的一幕幕,也不曾留下什么痕跡,看白云悠悠看流水遠去,誰都沒有回頭,只有奔流,游走。
人的一生如水,如飛流直落九天的萬丈銀河,如波濤洶涌萬浪濁空的浩浩長江,亦如靜謐深邃而又洶涌澎湃的浩渺滄海,無論是什么它都奔騰不息,勇往直前;無論是什么,它都無怨無悔,勇敢追求;無論是什么,它都執(zhí)著努力,永不回頭,這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挽狂瀾的魄力,是一種視死如歸的勇氣,是一種拼搏到底的耐力。
瀑布的水是激情肆溢,敢于犧牲的壯美;江河的水是豪情萬丈,勇往直前的華美;大海神秘而不失洶涌的水更是一種驚世駭俗的激美與柔美的融合。
人的一生就要像瀑布一樣慷慨,像江河一樣澎湃,像大海一樣深沉。
人的一生如水,如蜿蜒曲折,波瀾不驚的山泉;如郁于一隅,隱沒草間的清池;如細如牛毛,滋滋潤物的雨;如洋洋灑灑,麥蓋三層的雪。無論是什么,它都循規(guī)蹈矩,不失風度;無論是什么,它都輕輕松松,無牽無掛;無論是什么,它都誠誠懇懇,潤物無聲。這是一種品質,是一種孜孜不倦的活力,是一種溫暖柔和的魅力,是一種默默無聞的忍力。
山泉的水是靜靜流淌,歡快和暢的情趣;清池的水是沉默寡言,深思沉靜的心情;雨是水的演化,雪是水的結晶,雨、雪靜靜落下,灑滿人間,潤物無聲,滋養(yǎng)大地。
人的一生就要像山泉一樣輕快,像清池一樣安靜,像雨,像雪一樣默默奉獻。
人的一生如水,悠然淡雅,溫馨柔靜,像山谷里靜靜沉睡的池泊,安逸閑適。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8987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