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郵包教案(匯總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14:27:10
一個郵包教案(匯總18篇)
時間:2023-12-07 14:27:10     小編:影墨

教案應該具備明確的教學目標,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步驟和有效的教學評價方法。教案中可以適當融入一些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教案范例涵蓋了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學內容,具有很好的啟發(fā)性和示范作用。

一個郵包教案篇一

《一個蘋果》記述了在抗美援朝時期,八位志愿軍戰(zhàn)士,在防空洞中,盡管干渴的厲害,卻舍不得吃完一個蘋果的事情,歌頌了志愿軍戰(zhàn)士互相體貼的戰(zhàn)友情。

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語文基礎知識比較扎實,有自身獨立的閱讀理解的能力,有著較高的學習熱情,學生學習較為主動。但由于本課內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所以學生需要提前對那個時期的有關知識進行了解。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zhàn)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和志愿軍戰(zhàn)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身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3.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民軍隊戰(zhàn)友間深厚的情誼,以和志愿軍戰(zhàn)士關心他人比關心自身更重要的高尚品格。

觀看電影《上甘嶺》,查找有關上甘嶺戰(zhàn)役的資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 前段時間我們觀看了《上甘嶺》這部影片。我們知道在上甘嶺戰(zhàn)役中我軍的陣地多次失而復得,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坑道里堅守陣地,困難重重。戰(zhàn)士們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就是缺水。干渴了七天,戰(zhàn)士們沒喝到一口水,干渴程度可想而知。就在這時,一個火線運輸員給他們送來了一個蘋果, 大家想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嗎?(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質疑問難。

(學生有可能提出:一個蘋果時從哪里來的?圍繞一個蘋果講了一件什么事等問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重點檢查:卸完 、撕開、潤喉嚨、 煙熏火燎 、翻來覆去、 眼眶、沙啞 、面頰、 一瞬間等詞。(采用指名讀、齊讀的方式,注意糾正字音。)

2.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蘋果的傳送順序。

第一次:火線運輸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傷員小藍——司號員——衛(wèi)生員——連長。

第二次:連長——步話機員小李——小胡——小張……

三、感情朗讀,探究文本

同學們,這個蘋果這樣傳來傳去,沒人肯吃,難道他們都不需要這個蘋果嗎?(非常需要)

1.自由讀課文,考慮: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通過這個問題可以了解戰(zhàn)士們干渴的表示,從而突出他們“讓蘋果”的精神境界。)

(1)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讀一讀,把自身的體會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描寫8個人的形象、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句子,通過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的方法,體會戰(zhàn)士們處于極其干渴的狀態(tài)。例如:(課件出示以下句子)

連長渴:“喉嚨早就干得煙熏火燎似的?!薄斑@會兒,不用說一個,就是十個二十個,我也能一口氣吃完?!?/p>

步話機員小李渴:“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血口子”,“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

傷員小藍渴:“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fā)紫?!?/p>

火線運輸員渴:“火線上跑來跑去”,“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內,是一滴水也找不到的?!?/p>

小結: 每個戰(zhàn)士都有理由吃掉這個蘋果,同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也十分需要吃掉這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沒有吃這個蘋果。

2.討論:戰(zhàn)士們?yōu)槭裁炊疾怀赃@個蘋果?

(火線運輸員在路上撿到一個蘋果,想到連長嗓了啞了,應該吃了這個蘋果潤潤喉嚨,就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想到步話機員小李聲音已“沙啞”,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小李;步話機員小李想到傷員小藍失血過多,需要蘋果,轉手給了小藍;小藍想到連長要指揮戰(zhàn)斗需要蘋果,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連長又想到司號員要吹沖鋒號,需要蘋果,連長把蘋果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想到衛(wèi)生員日夜護理傷員很辛苦,需要蘋果,司號員轉手遞給了衛(wèi)生員;衛(wèi)生員想到傷員小藍更需要蘋果,又把它遞給了自身日夜照顧的傷員小藍;小藍又想到連長的責任更重,更需要蘋果,所以小藍又把蘋果遞給了連長。)

(2)從戰(zhàn)士們想法和做法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每一個戰(zhàn)士心里想的都是戰(zhàn)友比自身更需要這個蘋果,因此他們做了同樣的一件事,那就是把蘋果讓給他人。)

(戰(zhàn)士們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寧愿自身干渴,也一定要把蘋果讓給他人吃。因此,他們傳送的不只是一個蘋果,而是一種情誼,一種關心他人勝于自身的精神。)

(3)分角色朗讀課文1~12自然段。

3.指名讀13~15自然段。討論:為什么蘋果轉了一圈還剩下大半個?

(在這種艱苦的情況下,志愿軍戰(zhàn)士為他人著想、互相關心的高尚的友愛精神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

(2)同桌互相朗讀14、15自然段體會體會志愿軍的這種高尚的精神。

4.齊讀最后一段。

(1)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戰(zhàn)士們的心情?!拔覄傁朊畲蠹艺J真地把蘋果吃了,忽然覺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靜?!甭撓瞪舷挛囊院驼n前搜集的.資料理解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

(“沉靜”是因為大家都不說話了。為什么不說話?因為每個人心里都非常不平靜,流著淚,說不出話來。連長也激動得流淚了。此處無聲勝有聲,這是幸福的淚,是因為生活在戰(zhàn)友的高尚友愛中而感到幸福;這也是驕傲的淚,是因為有這樣一些在困難的時候一心為他人著想的品質高尚的戰(zhàn)友而感到驕傲。)

(2)在這戰(zhàn)火紛飛的夜晚,在這饑渴交迫的夜晚,戰(zhàn)士們讓出了解渴的蘋果,讓出了意味著生命的蘋果,在坑道內的戰(zhàn)友們都感動了,為有這樣的關懷與友愛而感到幸福與驕傲。讓我們包括感動與敬佩,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配樂)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學到這里,同學們,你想說些什么呢?

2.志愿軍戰(zhàn)士在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在困難面前,他們心里想的是他人。這種高尚的品格我們應該學習,老師希望大家永遠記住“一個蘋果”的故事。

五、作業(yè)

1.摘抄課文中你最受感動的句子。

2.寫一篇讀后感。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就要讓他們敢問、敢說。這是基礎。眾所周知,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fā)其學習的動力。所以,在教學時,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各抒己見。

一個郵包教案篇二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2、樂意在同伴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能簡單復述故事。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故事課件。

一、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亂扔垃圾

(一)分段理解故事

圖片1(狗熊搬新家)

提問:狗熊先生搬到了一新的小區(qū)啦,你們覺得這個小區(qū)的環(huán)境怎么樣?(環(huán)境幽靜:有綠綠的樹、青青的草、清亮亮的河水、還有小鳥在枝頭喳喳叫呢)

小結:小區(qū)的環(huán)境真干凈,住在這里真舒服。

圖片2、3、4、5(狗熊先生亂扔垃圾)

提問1:狗熊先生在吃什么東西呢?你吃完這些東西后,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呢?(瓶子、骨頭、瓜子殼)

提問2:你們覺得狗熊先生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

提問3:狗熊先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看課件)

提問4:狗熊先生亂扔垃圾后,小區(qū)的環(huán)境發(fā)生什么變化了?

小結:原來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本來很干凈整潔的小區(qū)環(huán)境越來越臟,人們住在里面感覺不舒服,不開心了。

圖片6(熊貓?zhí)霓k法)

(熊貓?zhí)K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將……故事結尾)

提問: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什么呢?她為什么要以郵包的方式把垃圾寄給狗熊先生?

小結: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把垃圾以郵包的形式寄給狗熊,讓狗熊自己知道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個郵包》。

(二)完整欣賞故事

二、應用遷移——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們知道了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會破壞環(huán)境的整潔,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

圖片2(有人亂扔垃圾):這個人的行為對嗎?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

圖片3(有人隨地吐痰):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圖片4(有人在墻壁上亂涂亂畫),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家里、幼兒園里、周圍其他地方環(huán)境的整潔是靠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不亂扔垃圾。如果別人不講衛(wèi)生亂扔垃圾,我們要提醒他,并且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這樣,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就會整潔干凈了。

在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中,有時會看到一些鄰居因為亂扔垃圾而吵架。在幼兒園里,樓下的小朋友偶爾也會撿到樓上的小朋友掉下來的玩具。由于幼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我選擇了這個教材《一個郵包》,教材情節(jié)簡單,內容有趣生動,貼近幼兒生活,且具有教育價值,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周圍生活中的美和朋友間的友情,易于幼兒理解。在活動中,我準備嘗試用圖片觀察和故事欣賞的方式進行,對個別圖片著重講解,以看看、猜猜、講講的形式演繹這次的閱讀活動。《一個郵包》的故事中,狗熊先生的不文明行為可引起孩子們關注“保護小區(qū)環(huán)境”的思考,從而使幼兒更加注重自身的行為習慣。結合《生活》用書——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去思考:除了保護環(huán)境的文明行為,在平時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文明禮貌的行為呢?從而激發(fā)幼兒爭做文明小公民的愿望,成為宣傳文明禮儀的小使者。觀察畫面,在看看、猜猜、講講中,理解故事內容,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知道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不隨便亂扔果皮紙屑的道理。

一個郵包教案篇三

現階段我班正在開展主題活動《周圍的人》、通過參觀周圍環(huán)境、熟悉商店、醫(yī)院等服務場所、幼兒已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初步知道了周圍的人和我們的關系。而故事《一個郵包》正來源于子主題《我居住的地方》中的一個拓展點、這個故事內容有趣生動、貼進幼兒生活、所以我選擇了此活動。主要想通過故事讓孩子逐步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讓他們知道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讓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干凈和漂亮。

近階段、我們研究的內容是“核心經驗的確立”、核心經驗的確立思考從教材分析、幼兒分析、階段目標分析及主題目標分析、尋找?guī)渍咧g的結合點。本人在核心經驗確立時存在核心經驗過易及過難的問題、因此本次活動通過教研組共同的研討、在第一研的基礎上和組員再次詳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幼兒等確立了我們認為比較適合的核心經驗: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2、樂意在同伴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故事課件。

圖片2、3、4、5(狗熊先生亂扔垃圾) 提問1:狗熊先生在吃什么東西呢?你吃完這些東西后、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呢?(瓶子、骨頭、瓜子殼)

提問2:你們覺得狗熊先生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

提問3:狗熊先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看課件)

提問4:狗熊先生亂扔垃圾后、小區(qū)的環(huán)境發(fā)生什么變化了? 小結:原來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本來很干凈整潔的小區(qū)環(huán)境越來越臟、人們住在里面感覺不舒服、不開心了。

圖片6(熊貓?zhí)霓k法) 提問:狗熊先生天天亂扔垃圾、讓住在樓下的熊貓?zhí)浅5目鄲馈⑿茇執(zhí)珪胧裁崔k法讓狗熊先生不亂扔垃圾呢? (熊貓?zhí)K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將……故事結尾) 提問: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什么呢?她為什么要以郵包的方式把垃圾寄給狗熊先生? 小結: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把垃圾以郵包的形式寄給狗熊、讓狗熊自己知道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個郵包》。

(二)完整欣賞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們知道了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會破壞環(huán)境的整潔、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

圖片2(有人亂扔垃圾):這個人的行為對嗎?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

圖片3(有人隨地吐痰):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圖片4(有人在墻壁上亂涂亂畫)、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家里、幼兒園里、周圍其他地方環(huán)境的整潔是靠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不亂扔垃圾。如果別人不講衛(wèi)生亂扔垃圾、我們要提醒他、并且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這樣、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就會整潔干凈了。

一個郵包教案篇四

設計思路: 《一個郵包》是中班主題“周圍的人”中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孩子們簡單易懂,生動有趣,又很有教育價值。在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中,這樣的不文明現象是有存在著的,因亂扔垃圾而引發(fā)了相互爭吵產生矛盾。因此通過設計這樣一個教學活動,更能讓孩子們去認識同伴之間的那份友情,體驗相互關心與友好交往。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指出:“接觸、了解周圍生活環(huán)境的人、事、物、理解并遵守社會生活中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是學前期幼兒所要獲得的基本經驗?!?/p>

在活動中,通過故事,引入現實生活中,從自己出發(fā),從班級出發(fā)來尋找文明的事,大家都來爭做一個文明的孩子!

對于目標的制定,想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來引發(fā)孩子對與故事的猜測,并能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對于中班幼兒語言發(fā)展的一個目標取向。

在環(huán)節(jié)的架構上,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輕松談話——引出故事”,第二環(huán)節(jié)“欣賞故事——表達想法” ,第三環(huán)節(jié)“交流討論——文明行為”三個環(huán)節(jié)目標清晰,層次遞進。語言活動可以充分地讓孩子們進行表達。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第二環(huán)節(jié)也是完成第一目標的關鍵,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的一個個問題都是圍繞著故事環(huán)節(jié)而展開的,層層遞進。孩子們在邊看邊思考的過程中,去猜測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引入到現實生活中,狗熊先生的不文明行為引起孩子們關注到班級中的文明行為,注重自身行為的習慣,也更好地愛護自己的班級。

目標:

1、理解“一個郵包”的故事內容,猜測故事情節(jié),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爭做文明的好孩子。

準備:課件、文明圖片

過程:

一、輕松談話——引出故事

1、圖片1:看,狗熊先生收到一個郵包,你們知道什么是郵包嗎?

2、猜一猜,郵包里會有什么的東西呢?

二、欣賞故事——表達想法

(一)第一段(圖片2、3、4、5、6、7、8)

1、你喜歡這樣的小區(qū)嗎?為什么?

2、狗熊先生扔了哪些東西?

3、怎這么美麗的小區(qū)會變成什么樣?

4、熊貓?zhí)@時的心情會怎么樣呢?如果你是熊貓?zhí)銜趺醋瞿兀?/p>

(二) 第二段 (圖片9、10、11、12、13)

1、狗熊先生認識這些“禮物”嗎?

2、這是誰送的“禮物”?

3、為什么要把這些東西還給狗熊先生呢?它想告訴狗熊先生什么呢?

4、狗熊先生看了這些東西和信的時候他會想什么呢?

5、狗熊先生會怎么做呢?

小結:只要我們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小區(qū)才會這樣的美麗、干凈。

三、交流討論——文明行為

1、剛才你們教了狗熊先生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的人,那么在班級里你們會做哪些文明的事呢?(幼兒自由討論)

2、交流并出示相應的圖片

一個郵包教案篇五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亂扔東西是不文明的行為,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難點)

2、樂意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重點)

ppt、郵包一個(里面有瓜子殼、酸奶杯、肉骨頭等)。

一、激趣導入

1、(出示郵包)老師這里有個郵包,請小朋友猜猜是誰的?

2、狗熊先生的這個郵包里會是什么?幼兒猜測

3、我們看看郵包里到底是什么?

二、看看講講,理解故事內容。

1、到底大熊郵包里的東西哪里來的,我們來看一看。

2、森林里的動物小區(qū),環(huán)境真美啊,為什么你覺得環(huán)境很美的?

3、狗熊先生也住在這個小區(qū)里??纯船F在狗熊先生在哪兒呢?它在陽臺上干什么?

4、猜猜狗熊先生吃完東西后,他會怎么做呢?

6、熊貓?zhí)堰@些東西裝在馬甲袋里會怎么做?為什么?

8、大熊看了著封信,心里會怎么樣?它會怎么做?

三、應用遷移。

1、現在動物小區(qū)的環(huán)境很整潔。那我們的幼兒園怎么樣呢?

2、除了在幼兒園里我們看到臟寶寶要撿起來,還在哪些地方也要這樣做呢?

3、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真棒,知道我們都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寶寶。不管在家里、小區(qū)里、幼兒園里還有其他公共場所都不能亂扔垃圾,看到臟寶寶也要馬上把他們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四、活動延伸

一個郵包教案篇六

1、學習有順序地觀察圖片,大膽想象,較清楚地講述圖片的故事情節(jié)。

2、懂得幫助他人會使人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1、豐富幼兒郵寄包裹的常識。讓幼兒認識袋鼠和背簍,利用背簍玩游戲。

2、教育掛圖、學習包。

1、逐幅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和想象事情發(fā)展的可能性。

3、先讓幼兒猜測憨憨狗會怎么做》他有沒有幫袋鼠媽媽寄郵包?他會用什么辦法寄郵包?后出示掛圖二,引導幼兒清楚地講述圖片的內容。

4、引發(fā)幼兒聯想:憨憨狗用背簍送“袋鼠寶寶”這一特別的郵包,在路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他說了什么話?后出示掛圖三,引導幼兒清楚講述圖片內容。

1、組織幼兒在語言區(qū)中開展表演圖片內容、郵寄包裹等游戲活動。

請家長傾聽幼兒講述圖片的內容,與幼兒談一談:我們要怎樣做,才會覺得快活?

一個郵包教案篇七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亂扔東西是不文明的行為,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難點)。

2、樂意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重點)。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ppt、郵包一個(里面有瓜子殼、酸奶杯、肉骨頭等)。

一、激趣導入。

1、(出示郵包)老師這里有個郵包,請小朋友猜猜是誰的?

2、狗熊先生的這個郵包里會是什么?幼兒猜測。

3、我們看看郵包里到底是什么?

二、看看講講,理解故事內容。

1、到底大熊郵包里的東西哪里來的,我們來看一看。

2、森林里的動物小區(qū),環(huán)境真美啊,為什么你覺得環(huán)境很美的?

3、狗熊先生也住在這個小區(qū)里??纯船F在狗熊先生在哪兒呢?它在陽臺上干什么?

4、猜猜狗熊先生吃完東西后,他會怎么做呢?

6、熊貓?zhí)堰@些東西裝在馬甲袋里會怎么做?為什么?

8、大熊看了著封信,心里會怎么樣?它會怎么做?

三、應用遷移。

1、現在動物小區(qū)的環(huán)境很整潔。那我們的幼兒園怎么樣呢?

2、除了在幼兒園里我們看到臟寶寶要撿起來,還在哪些地方也要這樣做呢?

3、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真棒,知道我們都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寶寶。不管在家里、小區(qū)里、幼兒園里還有其他公共場所都不能亂扔垃圾,看到臟寶寶也要馬上把他們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四、活動延伸。

在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中,有時會看到一些鄰居因為亂扔垃圾而吵架。在幼兒園里,樓下的小朋友偶爾也會撿到樓上的小朋友掉下來的玩具。由于幼兒有相關的生活經驗,我選擇了這個教材《一個郵包》,教材情節(jié)簡單,內容有趣生動,貼近幼兒生活,且具有教育價值,是為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周圍生活中的美和朋友間的友情,易于幼兒理解。在活動中,我準備嘗試用圖片觀察和故事欣賞的方式進行,對個別圖片著重講解,以看看、猜猜、講講的形式演繹這次的閱讀活動。《一個郵包》的故事中,狗熊先生的不文明行為可引起孩子們關注“保護小區(qū)環(huán)境”的思考,從而使幼兒更加注重自身的行為習慣。結合《生活》用書——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去思考:除了保護環(huán)境的文明行為,在平時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文明禮貌的行為呢?從而激發(fā)幼兒爭做文明小公民的愿望,成為宣傳文明禮儀的小使者。觀察畫面,在看看、猜猜、講講中,理解故事內容,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知道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不隨便亂扔果皮紙屑的'道理。

一個郵包教案篇八

在孩子平時的一日活動中,還是發(fā)現有些孩子不注意清潔衛(wèi)生,如:在操場上亂扔餐巾,在教室里吐口水等。也有些孩子看到地上的垃圾也不會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桶。根據《綱要》所說,"開展活動既符合幼兒園的現實,又有利于其長遠的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一個郵包》這個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

同時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的特點,他們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思維,所以在活動中,我運用故事的形式,邊聽故事邊看幻燈片,既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又讓幼兒在滿足視聽效果的享受下理解故事的`內容,最后在遷移運用中引發(fā)幼兒講文明的意識。

現階段我班正在開展主題活動《周圍的人》,通過參觀周圍環(huán)境,熟悉商店、醫(yī)院等服務場所,幼兒已對周圍的環(huán)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初步知道了周圍的人和我們的關系。而故事《一個郵包》正來源于子主題《我居住的地方》中的一個拓展點,這個故事內容有趣生動,貼進幼兒生活,所以我選擇了此活動。主要想通過故事讓孩子逐步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讓他們知道不能亂扔垃圾,要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讓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更加干凈和漂亮。

近階段,我們研究的內容是"核心經驗的確立",核心經驗的確立思考從教材分析、幼兒分析、階段目標分析及主題目標分析,尋找?guī)渍咧g的結合點。本人在核心經驗確立時存在核心經驗過易及過難的問題,因此本次活動通過教研組共同的研討,在第一研的基礎上和組員再次詳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幼兒等確立了我們認為比較適合的核心經驗: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2、樂意在同伴面前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故事課件

一、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亂扔垃圾

(一)分段理解故事

圖片1(狗熊搬新家)

提問:狗熊先生搬到了一新的小區(qū)啦,你們覺得這個小區(qū)的環(huán)境怎么樣?(環(huán)境幽靜:有綠綠的樹、青青的草、清亮亮的河水、還有小鳥在枝頭喳喳叫呢)

小結:小區(qū)的環(huán)境真干凈,住在這里真舒服。

圖片2、3、4、5(狗熊先生亂扔垃圾)

提問1:狗熊先生在吃什么東西呢?你吃完這些東西后,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呢?(瓶子、骨頭、瓜子殼)

提問2:你們覺得狗熊先生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

提問3:狗熊先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看課件)

提問4:狗熊先生亂扔垃圾后,小區(qū)的環(huán)境發(fā)生什么變化了?

小結:原來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本來很干凈整潔的小區(qū)環(huán)境越來越臟,人們住在里面感覺不舒服,不開心了。

圖片6(熊貓?zhí)霓k法)

(熊貓?zhí)K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將……故事結尾

提問: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什么呢?她為什么要以郵包的方式把垃圾寄給狗熊先生?

小結: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把垃圾以郵包的形式寄給狗熊,讓狗熊自己知道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個郵包》。

(二)完整欣賞故事

二、應用遷移——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們知道了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會破壞環(huán)境的整潔,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

2、圖片2(有人亂扔垃圾):這個人的行為對嗎?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

3、圖片3(有人隨地吐痰):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4、圖片4(有人在墻壁上亂涂亂畫),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家里、幼兒園里、周圍其他地方環(huán)境的整潔是靠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不亂扔垃圾。如果別人不講衛(wèi)生亂扔垃圾,我們要提醒他,并且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這樣,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就會整潔干凈了。

四、延伸活動:

一個郵包教案篇九

學習分角色演唱歌曲《一個一個說》,增強傾聽和演唱能力。

1、動物的家(鴨子、青蛙、小雞、小羊)。

2、圓舞板、串鈴、木魚、碰鈴若干。

一、律動“小老鼠的故事”

1、教師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講述小老鼠的故事(爵士律動)。

2、引導幼兒聽著歡快的'樂曲,自由表現老鼠的各種動態(tài)。

3、個別幼兒用肢體動作講述“我的小老鼠故事”。

4、大家來講故事。集體用肢體動作講述自己的小老鼠的故事。

1、看節(jié)奏卡學小動物叫。

觀察動物節(jié)奏卡,說一說什么動物來了?學一學它們是怎么唱歌的?

(1)呷呷。

(2)呱呱呱。

(3)咀咀咀咀。

(4)咩咩。

呷豎塑呷。

呱巫嘔巫呱。

嘰咀咀咀咀嘰。

咩一。

教師摘句提示,例如:青蛙叫——呱呱呱呱,嘴巴放松,靈活地反應。

2、分角色把握不同的節(jié)奏。

(1)幼兒聽著音樂將座位由原先的半圓變成集合的四小組(教師彈奏《一個一個說》音樂)。

(2)教師將動物家的標志圖分別放于各組,分組單一練習對應的動物叫聲。

(3)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按順序學動物唱歌。

3、集體演唱歌曲。

(1)按照歌詞順序演唱。

(2)教師當指揮,提示幼兒明確自己扮演的角色,輪到自己扮演的動物才唱歌。

(3)注意:動物在唱時,其他小動物就要安靜聽。輪到自己唱時立刻接上去。

4、幼兒指揮。

(1)每家動物請出一個小指揮,輪到唱歌時用動作帶大家唱。

(2)老師伴奏,幼兒完整地演唱。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

1、理解“一個郵包”的故事內容,猜測故事情節(jié),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爭做文明的好孩子。

準備:課件、文明圖片。

1、圖片1:看,狗熊先生收到一個郵包,你們知道什么是郵包嗎?

2、猜一猜,郵包里會有什么的東西呢?

(一)第一段(圖片2、3、4、5、6、7、8)。

1、你喜歡這樣的小區(qū)嗎?為什么?

2、狗熊先生扔了哪些東西?

3、怎這么美麗的小區(qū)會變成什么樣?

4、熊貓?zhí)@時的.心情會怎么樣呢?如果你是熊貓?zhí)銜趺醋瞿兀?/p>

(二)第二段(圖片9、10、11、12、13)。

1、狗熊先生認識這些“禮物”嗎?

2、這是誰送的“禮物”?

3、為什么要把這些東西還給狗熊先生呢?它想告訴狗熊先生什么呢?

4、狗熊先生看了這些東西和信的時候他會想什么呢?

5、狗熊先生會怎么做呢?

小結:只要我們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亂扔垃圾,小區(qū)才會這樣的美麗、干凈。

1、剛才你們教了狗熊先生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的人,那么在班級里你們會做哪些文明的事呢?(幼兒自由討論)。

2、交流并出示相應的圖片。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一

圖片1(狗熊搬新家)。

提問:狗熊先生搬到了一新的小區(qū)啦,你們覺得這個小區(qū)的環(huán)境怎么樣?(環(huán)境幽靜:有綠綠的樹、青青的草、清亮亮的河水、還有小鳥在枝頭喳喳叫呢)。

小結:小區(qū)的環(huán)境真干凈,住在這里真舒服。

圖片2、3、4、5(狗熊先生亂扔垃圾)。

提問1:狗熊先生在吃什么東西呢?你吃完這些東西后,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呢?(瓶子、骨頭、瓜子殼)。

提問2:你們覺得狗熊先生會怎么處理這些垃圾?

提問3:狗熊先生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看課件)。

提問4:狗熊先生亂扔垃圾后,小區(qū)的環(huán)境發(fā)生什么變化了?

小結:原來亂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本來很干凈整潔的小區(qū)環(huán)境越來越臟,人們住在里面感覺不舒服,不開心了。

圖片6(熊貓?zhí)霓k法)。

(熊貓?zhí)K于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將……故事結尾)。

提問: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什么呢?她為什么要以郵包的方式把垃圾寄給狗熊先生?

小結:熊貓?zhí)氲降暮棉k法是把垃圾以郵包的形式寄給狗熊,讓狗熊自己知道自己亂扔垃圾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一個郵包》。

(二)完整欣賞故事。

二、應用遷移——知道不亂扔垃圾,要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聽了這個故事后,我們知道了不要亂扔垃圾,亂扔垃圾會破壞環(huán)境的整潔,影響人們的生活,但在生活中,我們還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

圖片2(有人亂扔垃圾):這個人的行為對嗎?你看到了會怎么做呢?

圖片3(有人隨地吐痰):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圖片4(有人在墻壁上亂涂亂畫),這個人的行為對嗎?該怎么辦?

小結:我們家里、幼兒園里、周圍其他地方環(huán)境的整潔是靠我們大家的。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不亂扔垃圾。如果別人不講衛(wèi)生亂扔垃圾,我們要提醒他,并且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里,這樣,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就會整潔干凈了。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二

課文教學第一課時,教學課文前三小節(jié)。本課時教學目標也是教學重點,即讀好這首童謠,理清情感主線。通過老師重點范讀第一小節(jié),重點指導朗讀第一小節(jié),讓學生多次讀,找準確完整的語句,讀好獨詞感嘆句“唉”,進而說說“我”的心情變化,有幾個孩子能說出情感變化:開心——沮喪(難過)——期待(很想)。我就發(fā)現啊,“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就是在說這種效果嗎?我通過引導找出跟“沮喪”和“期待”意思特別相近的已知詞語,用表情符號板書情感主線,孩子們也很新奇,當然這節(jié)課就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下課了。童謠的題目是《一個接一個》,所以內容上環(huán)環(huán)緊扣,通過老師讀前一小節(jié)最后一句,學生接后一小節(jié)第一句,讓學生感受題目中的“一個接一個”,感受童謠在內容表現形式上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

課文教學第一課時課文教學第二課時,完成童謠最后一小節(jié),還是在多讀中說說“我”此時的心情是“好奇”,補充完成板書。本課的重點是看圖說話,分別找出課文插圖所對應的內容,再自己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提示:在什么時候?有哪些人?這些人在干什么?)結合插圖,給孩子兩個新詞語灌灌耳音。比如第一副圖告訴學生,月光下,周圍靜悄悄。第二幅圖,老師講故事時,神情并茂,讓學有余力的孩子嘗試運用四字詞語或成語。

課文教學第二課時本課教學亮點:

1、把表情符號設計成板書,吸引學生的眼球,把孩子帶進課堂;

2、嘗試教給學有余力的孩子運用四字詞語或成語。

不足:

1、讀的形式太少,課堂插曲太多,組織課堂教學占用時間過長。

2、課文教學占用課時太多,沒有緊湊按預訂課時完成教學。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三

2、對體育活動感興趣。

3、能踩著線走,不推、不睬前面小朋友。

1、學會兒歌。

2、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1、導入,學習兒歌。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在玩這個游戲前,我們先要學習一首兒歌?!?/p>

走走走,走走走,跟著老師向前走。

不掉隊,不亂走,都是聽話的好朋友。

2、講故事帶入情節(jié):小動物玩一個跟著一個走,小豬總踩人推人。

3、游戲。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也來玩玩這個游戲,不過,我們不能像小豬一樣推人、踩人。

歌邊鼓勵幼兒站成一路縱隊,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走成圓圈或其他不同的形狀。

(活動規(guī)則:幼兒必須一個跟著一個在教師帶領下,沿著場地走直線或圓圈。)。

1、評價。

2、總結。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四

1.認識“接、覺”等13個生字和2個偏旁;會寫7個字和1個新筆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4.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相似經歷。

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詞并會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生活中的高興和不高興。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相似經歷。

學前。

準備。

留心觀察平時自己都在做哪些事情。提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師生交談,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出示帶音節(jié)的字:

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卻趣這這些字剛才老師讀的時候你注意到了嗎?借助拼音,把它們讀出來吧。

(1)自由讀(2)個別讀(3)齊讀(4)討論識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節(jié)的字:

接覺再做各種樣夢伙伴卻趣這。

(1)開火車讀(2)齊讀3.出示詞語:

月夜影子回家睡覺各種各樣起床學校伙伴開心上課鈴。

操場有趣快樂老師講故事。

(1)自由讀(2)指名讀。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齊讀第一小節(jié)。

(3)大家想一想,在大人叫“我”回家睡覺的時候,我一開始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啊?從哪句話里面能夠看出來?學生體會“我好想多玩一會兒”,說一說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在家長的意見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小作者是怎樣做的?體會“不過”的用法:雖然小作者一開始不太高興,但是很快想到了,聽大人的話回家睡覺也有好處。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1)自己讀第二小節(jié)。

(2)師:睡覺的過程中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我”一開始是怎么想的?

板書:不上學起床上學。

生:大人讓我起床上學,我想不上學。

3.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2)指名讀第三小節(jié)。

(3)師:到了學校,我做了什么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又發(fā)生了什么?我是怎樣做的?

生:和小伙伴跳房子,然后上課鈴響了。板書:沒有上課鈴上課。

體會“也”字的用法:和小伙伴玩是很快樂很有趣的。

事情,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事情。

(4)指導朗讀。

4.學習第四小節(jié)。

(1)齊讀第四小節(jié)。

(2)師:讀了這一小節(jié)你想說什么?

如果小作者是在問你?你會怎樣回答?生:我們也是這樣,遇到好玩的事情就想著多玩一會兒,不想停下來,但是大人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只好停下來,去做大人讓做的事情。然后做著做著,就覺得第二件事情也很有趣很快樂了。

四、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學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詩中的意思。

(2)默讀全詩,說說詩的題目“一個接一個”是指什么?

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喜歡的事情。生:是指一個又一個大人給“我”的命令。生:是指一件又一件“我”本來不喜歡的事情,后來都變成了“我”喜歡做的事情。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詩。

2、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評一評,說出好在哪里,不足的應怎樣讀。)。

2.借助課后題“讀一讀,記一記”檢查詞語認讀。

(1)同桌互讀。

(2)指名讀(對讀得好的進行表揚)。

二、改寫句子,綜合提高。

1.詩中的哪些句子是描寫“我”遇到一件新事情時一開始的想法的?把它們找出來,集中讀一讀!生(讀):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唉,要是沒有上課鈴就好了。

2.師:這里面用到了兩種句式:“我好想??”和“要是??就好了”。這兩種句式可不可以互換呢?試著變換句式說一說。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改為:唉,要是不上學就好了。改為:唉,要是沒有上課鈴就好了。改為:

3.師:詩中哪些句子是描寫“我”遇到一件事情時后來的想法的?找出來讀一讀。

它們是不是都表達了一種比較相似的心情呀?生:這些句子,都用一個“不過”開頭。

它們表達的都是一些很高興、很開心的.事情。

4.分“角色”朗讀(背誦)詩歌。(齊或學生甲)月夜,正玩著踩影子,

就聽大人叫著:“快回家睡覺!”

(男或學生乙)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女或學生丙)不過,回家睡著了,

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

(齊或學生甲)別的孩子也是這樣嗎?

也像我一樣,這么想嗎?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過各種樣伙伴這(指名讀)。

2.用字組詞、擴詞。

3.指導書寫(用帶田字格的小黑板)。

“過、這”半包圍結構,提示走之旁的寫法。強調筆順規(guī)則,重點指導新筆畫的寫法。

“種、樣”分析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左右等大),示范寫,邊寫邊提示各個偏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案鳌敝该麜眨秾懖⑻崾荆浩埠娃嘟徊娴牡胤皆谔镒指竦闹悬c位置。生寫。

“伙、伴”分析字形結構(左右結構,左小右大)4.每個字再寫3遍。

5.作業(yè)展評(對書寫好的進行表揚)。

四、說話練習。

大人(或者****)叫我.我好想.不過。

2、學生小組交流,說說這樣的經歷,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小組推選說的好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

4、教師講評。

五、作業(yè):選擇自己喜歡的事例,模仿課文中的句式,可以寫成詩,也可以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踩影子睡覺起床上學上課。

多玩一會兒不上學沒有上課鈴。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感嘆句。

2、體驗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學會轉換角度看問題。

3、能仿照課文練習說話。

教學重點:

認字和寫字,練習朗讀。

教學難點:

分辨漢字,認識偏旁。讀好課文中的感嘆句。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一、復習檢查。

找一找游戲:我在哪里?

1、老師叫學生閉上眼。

2、老師把本課生字圖片貼在黑板上。

3、老師說漢字,叫學生睜開眼去找。

二、朗讀課文,初悟課文。

1、老師示范朗讀課文。

2、學生自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找出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

三、分析課文,深悟課文。

1、讓學生說一說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4個小節(jié))。

2、你是怎樣確定的?(這課文里有4個地方空一行處。)。

3、同學們齊讀第一小節(jié)。

(1)第一小節(jié)有幾句話?(3句話)。

(2)你是怎么確定的?(有一個句號,兩個感嘆號)。

(3)月夜,我正玩著什么?(踩影子游戲)。

(4)大人叫孩子去干什么?(去睡覺)。

(5)句中哪個詞語說明了已經很晚了?(月夜)。

月夜:有月亮的晚上。

踩影子游戲:一人跑,一人追逐他的影子,踩上影子,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6)我愿意回家嗎?哪一個字體會出我不愿意回家?(我不愿意回家,唉字體現出我的無奈)。

(7)不過,回家睡著了可以干什么?(到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

不過:表示轉折。

各種各樣:種類多,樣子多。

(8)第一小節(jié)寫我在夜月玩的開心時,被大人叫回家睡覺,開始我很不情愿,后來轉變態(tài)度后心情就變得非常好。

(9)你覺得可以做哪些夢呢?(空中飛等)。

4、請男生一起讀第三小節(jié),女生聽著,聽她們讀得對不對。

(1)第三小節(jié)有幾句話?(3句話)。

(2)你是怎么確定的?(有2個句號,1個感嘆號)。

(3)我正干什么?(正和小伙伴們玩著跳房子)。

(4)發(fā)生了什么事?(操場上想起了上課的鈴聲)。

跳房子游戲:畫九個格子,用沙包玩,是一種有趣的游戲。

(5)我愿意去上課嗎?(我不愿意去上課,唉字體現出我的無奈和不情愿)。

(6)不過,上課可以干什么?(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

不過:表示轉折。

(7)第三小節(jié)寫我在正在玩游戲,被上課鈴打斷了,開始我很不情愿,可是想到聽故事有趣后,轉變態(tài)度后我又變得開心了。

5、請學生一起讀第四小節(jié)。

(1)第四小節(jié)有幾句話?(2句話)。

(2)你是怎么確定的?(有2個問號)。

(3)別的孩子也這樣想嗎?也像我一樣這樣想嗎?

這兩句運用疑問句表達了我也希望其他小朋友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也像我一樣轉變態(tài)度,讓自己開心。

6、老師總結:這篇課文通過一個接一個作者不愿意做的事情,通過自己轉變態(tài)度,讓自己在必須要做的事情中找到了新的開心和快樂,在樂觀中生活。

很快樂很有趣的呀!

四、課文升華。

1、想一想,你有沒有和“我”相似的經歷?和同學們說一說。

2、寫一寫:以“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為題,寫一寫你的想法和做法。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六

1.認識“接、再”等12個生字和單耳旁1個偏旁,讀準多音字“覺”的字音;會寫“過、各”等7個生字和橫折折撇1個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我”的快樂,愿意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經歷。

在朗讀詩歌中感受“快樂”,樂于與同學分享自己的經歷。

(一)師生交談,引入新課

1.師生交談

師:孩子們,林老師見到你們很開心,相信你們能和我度過一段快樂時光!

師:孩子們,林老師想問問你們,一天的生活中你們有過煩惱嗎?有過開心嗎?你能說說嗎?生1:體育課上我跟同學們一起玩耍,我很開心。生2:老師帶我們讀書、寫字、唱歌,我們很開心。生3:有一次我起晚了,所以我上學遲到,我很煩惱。師:這位同學能正視自己的煩惱,你很棒!但小學生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師:孩子們,瞧!這也有一位小朋友跟你們一樣,也有自己的煩惱和開心,你們想認識認識她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一個接一個》,一起去跟她交朋友吧?。◣煄x課題,重點介紹“接”字)

(二)學習生字,認識生字

1.小任務:

(1)課文分小節(jié),并標出來。

(2)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與同桌交流。

2.師出示生字,學生多種方式讀:

(1)學生當小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男女生讀(老師穿插多音字的教學)

3.小考驗:

(1)去拼音,讀生字。(多種方式檢查,新偏旁的教學,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識字方法)生:伙伴都是左右結構,都是單人旁,伙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火山的火字,伴左邊單人旁右邊是半天的半字。生:卻字是左右結構,左邊是來去的去字,右邊是單耳旁。

(2)組詞讀,多種方式讀,師生合作,師一邊出示詞語,生一邊拍手讀詞語。

要求:準確讀出詞語,準確拍手。

(三)走進課文,感受詩歌韻律

第一小節(jié)的學習

1.師出示月光圖片,播放孩子踩影子的視頻,讓孩子談感受(開心),同時讓孩子帶著開心的心情去讀這句話,師范讀,點名讀。

2.播放音頻(媽媽喊孩子回家睡覺),讓孩子學平日里爸爸媽媽的樣子,讀出爸爸媽媽的語氣。(著急、急促)

3.讓孩子感受不開心的心情,帶著傷心去讀。師范讀,男女生讀,找學生表演讀。

4.通過分享自己所做的夢,感受開心的`心情,讀好最后一句話。

小總結:我們的夢有甜蜜的,有快樂的,有有趣的,還有可怕的,這就是各種各樣。

5.學生感受課文中小主人公從開心的心情變成不開心,又從不開心變成開心。帶著這樣的心理變化,讀整一小節(jié)。師范讀,點名讀,表演讀。

過渡:孩子們,當你們正做著各種各樣好夢的時候,大人又在叫,他們在叫什么呢?

讓我們走進第二小節(jié),尋找答案吧!

第二小節(jié)的學習

1.生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找“我”為什么不開心,為什么又開心呢?并說一說。

2.生分別讀出“不開心”的句子和“開心”的句子,教師加以指導。

3.師生接力讀第二小節(jié),感受不同的心理變化。師介紹詞語“伙伴”,并用‘“伙伴”造句子。過渡:孩子們,去了學??烧婧冒?!能見到小伙伴又能跟小伙伴做各種游戲。教師出示圖片,瞧!你們在一起玩的多開心啊!聽!上課鈴聲響起了,你們該上課了,課上又會發(fā)生什么趣事呢?獨自學習第三小節(jié),讀一讀課文,根據前兩小節(jié)的心理變化,畫出第三小節(jié)的表情,并與同桌接力讀。

第三小節(jié)的學習

1.放手讓學生自己讀第三小節(jié),同桌接力讀。

2.教師點名,同桌讀。

(四)學習生字

師:孩子們剛剛我們認識了生字,讀了課文,現在我們一起動手寫一寫生字吧!

1.師出示課件,生字的讀音及筆順,生書空。

2.師板書生字,加以指導,生書寫生字。師巡視,加以鼓勵,并糾正孩子的三姿。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林老師和你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我們認識了生字,讀了課文,寫了生字,這樣快樂的活動真的是“一個接一個”啊!但老師想告訴你們,孩子們,有些你們認為的壞事情,有時候也會變成好事情,所以孩子們我們要做一個積極向上、樂觀的好孩子。孩子們時間過得好快??!這節(jié)課你們表現的可真好呀!

孩子們,我們要下課了,有時間我們再見面吧!你們可不許不開心啊,下課了你們就可以......,相信你們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課下分享給你的小伙伴吧!

(五)作業(yè)布置

課后把你的相似經歷說給小伙伴聽聽吧!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七

1、觀察畫面,理解故事發(fā)展的順序。

2、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積累手口一致點數的經驗。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理解故事發(fā)展的順序。

難點:積累手口一致點數的經驗。

一、介紹圖書《一個蘋果……》的書名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1、了解故事的名稱。

2、仔細看看、請記住故事中會出現的東西。

二、聽聽故事、數數說說故事中出現的數。

1、我們打開書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

2、接著發(fā)生了什么事?數數有幾條蟲子?

3、猜猜下面誰來了?為什么?數數有幾只?他們想干什么?

4、突然出現了幾只熊?

5、四只熊急急忙忙的在干什么?會發(fā)生什么事?

6、接下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

三、幼兒操作卡片進行講故事。

四、大家一起講故事。

師:故事卡片都排好隊了,那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吧!

五、故事卡片回家(有序整理卡片)。

師:我們的故事講完了,故事卡片也要回家了。

由于小班的年齡特點,他們并不是很能理解老師提出的問題及發(fā)出的指令,經常會出現一個小朋友說什么,其余的小朋友就會說一樣的這種情況。我們先從了解蘋果的外形特征開始了這次的活動。我首先讓孩子們自己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感知蘋果,用眼睛看一看蘋果像什么?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的?用鼻子聞一聞有什么味道?用手摸一摸蘋果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邊觀察蘋果邊說一說,并講述自己得發(fā)現,孩子們觀察得非常仔細。

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提問“發(fā)現了什么不一樣的嗎?”大多數小朋友會重復同樣的回答。所以,如何有效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并回答問題,這一點還值得我去深入的探究?;顒舆^程中,我應該多引導幼兒進行回答,而不是幫幼兒將答案說出來,這樣既沒辦法突破活動的重難點,也沒辦法提高幼兒的思考、表達能力。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不但了解了有關蘋果的內部特征和外部特征,同時也掌握了運用不同感官去感知事物的`方法,學會用探索的方法去發(fā)現事物的特征。

蘋果是孩子們喜歡的水果,能在愉快地游戲中和孩子們共同探索出其中的科學秘密,收獲甚豐。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掌握科學知識是其次的,對活動感興趣、有探索的精神、探究的欲望、敢于展現自己是我們開展活動的目標。

一個郵包教案篇十八

《一個接一個》這篇淺顯易懂的兒童詩是日本童謠詩人金子美鈴的作品。她用兒童最自然的狀態(tài)來體驗、感受這個世界,用最接近兒童的語言表達簡單的內心世界。詩歌共4節(jié),前三節(jié)格式相似,每節(jié)共3句話:第一句講孩子被成人世界驚擾后的不開心,第二句是孩子的希望,第三句是孩子轉念之后的喜悅。

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連接著上一節(jié)的結尾,內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與題目“一個接一個”相契合。最后一節(jié)詩中孩子天真的發(fā)問,使詩歌更富有童趣,引發(fā)小讀者們的情感共鳴。內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課文上。識字,先由學生自主認字,自己想辦法記字,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另外,通過多種方法指導朗讀,以讀促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領悟,感受到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由扶到放,讓學生模仿課文進行語言遷移運用,從而完成了由書本語言到自我語言的讀書內化的過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9119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