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優(yōu)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20:20:17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優(yōu)秀16篇)
時間:2023-11-25 20:20:17     小編:夢幻泡

總結是對過去的反思,對未來的規(guī)劃。寫總結時要注重細節(jié),言之有物,突出重點,避免泛泛而談。接下來是一些寫好總結的關鍵要點,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一

周圍的事物。

自然而然地存在于我們的記憶里。

我們人生的開始。

就是混沌記憶的開篇。

混沌,且朦朧。

卻又真實地存在著。

作為人生的記載。

(二)絢麗前的序幕。

人生的絢麗。

應該從求學之路開始吧?

我,一直這樣認為。

這絢麗的道路之前。

是蓄勢待發(fā)。

呀呀學語,吱吱學步。

哭得暢快,笑的釋懷。

在溫暖的懷抱。

在和諧的港灣。

逐漸成長。

(三)絢麗之門。

絢麗的路上。

既長著美麗的花。

又長著刺人的荊棘。

因為這些荊棘。

道路才顯得坎坷。

也同樣因為這坎坷。

這條路才更顯得絢麗多彩。

才更體現(xiàn)。

我們成長的歷程。

(四)秋天的旋律。

秋,豐收之時也。

當我們取得重大成功時。

這就是我們人生中豐收的季節(jié)。

碩果累累的秋。

激情洋溢的秋。

到中流擊水。

浪遏飛舟的秋!

待到成功時。

共用演繹秋天的旋律。

這成功的音調。

(五)心弦跳躍。

生活中,總會有一個人。

讓你怦然心動。

總會有一個人。

讓你成為他(她)心中的最美。

請勿,盲目追尋人海中的他(她)。

在秋天來臨之前。

請,相信人生。

相信緣分。

相遇那一天,遲早降臨。

不要太在意沿途的風景。

待到風景過后。

有人會陪你看細水長流。

(六)靜靜地。

細水長流。

靜靜的。

無聲無息般的恬靜。

平凡中的不平凡。

油然而生的默契。

靜靜地。

恬然地,在一起。

(七)如雪如霜。

他,發(fā)如雪。

她,鬢如霜。

兩個人。

相守,直到白發(fā)蒼蒼。

相守到老。

那樣的寧靜。

攜手同行,人生之路。

足跡滿天涯。

發(fā)如雪,鬢如霜。

便是最好的愛情見證。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二

我是最愛放風箏的。

每年到了三月份春風吹來的時候,我都夢想有一個風箏。因為我可以像書里寫的那樣,在空地上盡情的放,享受快樂??墒谴笕瞬⒉唤o我買。他們多半認為這是無用的東西,沒有那閑錢買別的,況且家里經濟并不是那么好。可是為什么連買風箏的錢也沒有呢?小小的我心里郁猝的很。

有一次上街,走過一片空地。些微冷的風吹過,忽然看見有一只風箏在地上飄。我很想把它撿起來,但我不敢。那是一只彩色的蝴蝶風箏,特別漂亮,我跟媽媽說:“媽媽,你看,地上有只風箏?!眿寢寘s說莫去撿。我小聲道:“可是不要錢吶。”媽媽卻拉著我走遠了。

不用說,心里當然是很難過的。不明白媽媽為什么不給我買風箏呢。

但買不了,可以自己做呀。于是再長大一些,有一天在家里,我就自己做起來了。先拿幾張不要的舊的`卷子,竹片和一些膠布,還有毛線。先把竹片削好,再跟紙貼在一起,我還用線把它縫好。再在尾部貼幾片紙條,再用毛線綁好,最后畫一些圖案,就可以了。

我把風箏拿到外面,叫妹妹托著,自己便往前跑,誰知那風箏在空中打了一個轉就跌下來了。我把它撿起來,又讓妹妹托著,又跑,可是風箏太重了,飛不起來。

不過有一次卻是成功了的,那是我和一個男孩子合作做的一個大風箏,用的依舊是不要的舊卷子,竹片,膠布,毛線。那天風很大,我們在田野上,他叫我托著風箏,他便跑。試了幾次,才終于飛了起來。他拉著線,看著風箏飛的很高,而我則跟著飛著的風箏跑來跑去,心里很歡喜。

就這么一件簡單的事卻是我多年的夙愿,每次看見電視里的人放風箏就特別羨慕。每次上街看到店里掛著那些蜻蜓啊蝴蝶什么的各種類的風箏就特別想往。每次總是忍不住想,要是我也能放該多好。而那次放風箏算是滿足我的心愿了??粗w得高高的,仿佛自己也飛得高高高的一樣。

而現(xiàn)在,那只風箏已布滿了灰塵,不知到哪兒去了。以后放風箏機會也很少了吧。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快樂的時刻!那是珍貴的紀念。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三

斜陽的最后一絲余光,從西山腳下溜走,城市迫不及待地點起華燈,讓每一條街區(qū)都流光溢彩。燈!主宰了都市黑夜。說起燈自然就想到白熾燈、熒光燈、節(jié)能燈等,這并非是我想說的燈,它們不過是電力發(fā)光器而已。

燈,還得從我有記憶的六十年代說起,那時物質相對的匱乏,一家?guī)卓诙紨D在兩間草房里,也沒什么家俱,一盞鐵燈,也是重要的物件了,被掛在頭碰不到、且里屋和外屋都能分享光明的梁下的土墻上,晚上,母親點亮油燈,黑黢黢的草屋瞬間就溢滿了昏黃色的光芒,晃動的人影被投射到對面的墻上,上演著原始版的動畫。鐵燈的下面依然黢黑一片,沒有一絲光亮,典故里的“燈下黑”說的興許是這個吧。

鐵燈,也叫古燈。有著幾千的歷史,凝聚著古人的智慧,延續(xù)著遠古的光明,傳承著中華的農耕文化,不過短短的幾十年中,卻被社會發(fā)展的快車,擠進了偏僻的角落,估計七零后認得的也不會太多了。鐵燈的模樣不會在我記憶里丟失,依然記得,用鐵鑄成的碟形小盞,直立的鑄把上有一小孔方便掛起來。棉線搓成的捻子,須沒入注油(食用油),使得盞邊捻子出油面有豆粒大小,不得淹沒燈捻,淹沒了不能點燃,出油面太過則耗油。更早的時候多用燈草,為了省油一般只用一根,節(jié)慶年關才放兩根,以增加光亮度。記得一則故事里,吝嗇鬼為點兩根燈草而不肯閉眼,也就是這個道理。點油燈還是挺費事的,燈惗吸油的同時也會燒燃自己,灰燼就成了暗紅的燈花,就要時不時的將其剪去,燈惗相應也短了些,快縮進油面時,母親就用簪子撥一下,就不會熄滅也更亮些,這叫挑燈。古詞中“醉里挑燈看劍”就是這意思。

曾記得,母親很多個夜晚,都會在如豆的昏燈下,納著千層底,唱著:“小老鼠兒,沿燈臺,偷吃油,下不來”的民謠哄我入睡,有時會被母親的紡棉聲擾醒,就忍不住問:“娘,你咋還不睡”?母親會說:“你睡吧,等熬完這燈油”,是的,油這么貴,讓老鼠偷吃了多可惜啊,心里枯燥的這樣想著,不奈煩的聽著鄉(xiāng)村的不夜曲,單調的“吱……嗡嗡……吱”聲伴我再入夢鄉(xiāng)。

遠古的先祖發(fā)現(xiàn)并使用了火,從此改善了原始的生存條件,火種不易保存性和采集的困難性,迫使先祖燧人氏發(fā)明了鉆木取火,與此同時代的西方,普羅米俢斯也盜得了火種,經過幾千的演變與進步,火鐮、火石、與火紙這三件套成取火與保存火種的工具。一直延用至上世紀六十年代。西方在火種進化方面,比我們早了一步使用先進的火柴,讓我們在痛苦中接受了這一變革的現(xiàn)實?;痃?、火石、火紙雖然原始,但也很有趣,讓童年的我好奇地曾偷出過家門,與小伙伴們也嘗試了一平番取火的樂趣,燃著枯葉、烤了幾株毛豆,結果母親上工回來做飯時,找不到這幾樣寶貝,自然是著急,無奈之下才去了鄰居家“借火”。為此付出了幾巴掌的代價。記得母親取火時,將火鐮刮蹭火石的棱,璀璨的火花落在小指夾著的火紙上,先燃起一角,慢慢用嘴輕吹,直到暗火躥燃成明火,順勢點著油燈,或引燒柴草生火做飯。需要臨時保存火種時,就用細膩的火紙搓成紙繩,點燃一端熄掉明火,讓其慢慢的熰,用時猛吹幾下,紅籃色的火苗可以很方便的焚紙燒香,引柴做飯。

七十年代初期,火柴開始普及,生產隊每個月都按人發(fā),節(jié)約使用足以點燈、生火做飯,那原始而笨拙的取火工具也隨之被遺棄,以至于到現(xiàn)在只有火紙可見。隨著煤油的供應量增加,那原始的鐵燈也成了古董,代之以藥瓶,鐵盒,裝上鐵皮芯,以多股棉線作捻的油燈,顯然亮度更大也更方便,記得上中學時就用這個照明,再后來用了玻璃罩的煤油燈,其優(yōu)越性就更明顯了。

六十年代也中國農耕文化與化石文化的分水嶺,化石文化在西方捷足先登,工業(yè)革命為它野蠻的擴張打下堅實的基礎,古希臘神話中,西方的火種是普羅米修斯偷得的,這一英雄般的壯舉,經過幾千年的精心調教,終于演化成強盜邏輯,掠奪成了西方人的天性。而我們卻始終在燧人氏的教誨下,發(fā)展延續(xù)著農耕文明?;茉吹膹V泛應用,為化肥生產提供了保障,糧食開始增產,同時化纖成了與棉花對決的紡織材料,解決了穿衣難題,也騰出了大面積的土地,生產更多的糧食緩解食物匱乏的現(xiàn)實,更可喜的是電力也走進了尋常百性家,電燈成了家中的照明工具,一度讓我疑惑和好奇的明光,更讓油燈不敢同日而語,最終成了搏物館的收藏,成了永久的記憶。原始的燈與火在我們這代人的親歷之中慢慢演化成過往的歷史。我們的祖先,幾千年中一直未能變更的燈與火,我們有幸目睹了它的變革的全過程,領略過農耕文明原始的古樸,也感受到化石時代的便捷與時尚。從燈與火變革中,我們體會到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終結了原始的落后,滿足了人們的貪欲,也打破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回望近幾十年的發(fā)展之路,掠奪式向大自然索取,結果是塵煙茫茫污水橫流,顯然已走上了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不歸路!也許,在變革發(fā)展,也許在變革中毀滅!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四

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一位年輕體壯的父親,在寬闊的田野中放著風箏,歡快的笑聲在田野中飄蕩,飄蕩。這是童年我想到的最美最幸福的畫面,只是它從不屬于我,因為父親的古怪,他的冷漠,讓我恐懼,望而卻步。

童年的記憶是蒼白的,沒有歡樂,沒有驚喜,只有父親的呵斥和我有些木然的表情。那種孤獨的感覺在我心中纏綿了好久,不肯離去。5歲時,父親大聲地謾罵母親,我聽到了母親的抽泣聲,看到了父親恐怖的面龐。我開始恨他,恨這個殘暴的家伙,讓這個善良可愛的女人不停地哭泣,恨他對這個家的冷漠。從此,我開始拒絕和他說話,即使只有我們兩個人,我也不會對他微笑。我討厭他,討厭他將我關在家里,讓我看書;討厭他不停地呵斥我,讓我得不到快樂。記憶中的父親除了呵斥、殘暴、冷漠外,幾乎沒有感情。

然而,這種恨,這種討厭,竟隨著我的長大和父親的沉默漸漸淡了。他或許已經不再殘暴了,但我依然不敢接近他,只是偷偷幻想放風箏的美麗畫面,我渴望有一天,他也能夠像那位慈愛的父親一樣帶我去放風箏。

不知何時,墻上突然多了一只風箏,紅色的金魚,黑亮的眸子,在墻上閃爍。我很喜歡它,總想摘下來玩一玩,可每次都被父親嚴厲的目光嚇了回來,不敢去碰。不久,父親竟把那只風箏送給了小弟,我非常難過,非常氣憤,為什么他不能送我一只呢?從此,我經常望著那面墻發(fā)呆,渴望出現(xiàn)一只風箏。

時光繼續(xù)旋轉,轉眼間我已經13歲了,童年的大部分事情都已經忘記了,惟獨那個風箏,在記憶中揮之不去。我想,這只能是一個幻想了。偶然的一天,母親收拾東西,突然從箱子的底層我發(fā)現(xiàn)了那個風箏,依舊是熟悉的紅色,依然是一只金魚??吹剿?,我想起了童年,淚,不覺涌了上來。父親過來也發(fā)現(xiàn)了它,很是興奮,拿起來又放下,反復了好幾次,還自言自語說,“我說怎么不見了呢,原來在這兒?!蹦赣H驚奇地問:“以前,有一只風箏不是送給孩子的小弟了嗎?”“不是,不是!”父親簡單地回答,我以為他又要送人了,卻不料下午他竟帶著我和母親去了田野,說是要放風箏,兒時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藍藍的天空上,一只金魚在飛,只是父親的步伐已不再矯健,動作也不再靈敏,還摔了跤。母親過去扶起他,他笑著說:“老了,老了,不行了?!边@時我才注意到父親的白發(fā)和他眼角的魚尾紋,父親老了,的確老了。歲月也會悄悄地滑過他的臉龐,我終于讀懂了他的愛,原諒了他。

后來我才知道,父親把那只風箏送給小弟后,見我喜歡又偷買了一只,那是他轉了好幾家百貨店才買到的,本想早些放,卻一直沒有機會。我哭的一塌糊涂,原來我一直不懂父親。

現(xiàn)在,我出門在外,學習很繁忙,很少回家,父親依然不愛說話,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表達著對我的愛?;貞浲陼r我不再感傷,因為我會記得那段日子,有風箏,有我,有父親。

天氣一點點轉晴了,春天的腳步悄悄地來了。走出門,一陣清。

新還帶著新翻泥土味的春風吹在我的臉頰??粗炜诊w翔的風箏,

我不禁又想起了我放風箏的經歷……。

那一次,我和小伙伴商量好一起參加學校的比賽,規(guī)則是不能。

用買的風箏,一定要自己動手做,并且要飛得高。

下午,便去商店中買好了骨架和風箏線?;氐郊抑校野褍筛?。

骨架截成兩段,再把它用線纏成一個十字,在往上面涂上膠水,把。

骨架放在報紙上,沿骨架上畫出一個四邊形,再把它剪開,剪上一。

條長長的風箏尾巴,在風箏上粘上,這樣一個完整的風箏就制作完。

成了。

我拿著風箏,到小區(qū)下空曠的地方試飛。我一只手拿著風箏,

一只手牽著線,慢慢跑起來,然后越跑越快?!斑?怎么不能飛?

”我又奔跑起來,可是風箏就是飛不起來,我有些不耐煩,這個風。

箏可是我做了一下午的,怎么就飛不起來呢?我又以更快的速度奔。

跑起來,突然聽見咔嚓一聲,風箏爛了一個小角。

我傷心極了,我是多么想讓它飛翔在天空中呀,可是它就是飛。

不起來。一旁的老爺爺看到了,走過來對我說:“孩子,風箏飛不。

起來嗎?”我點點頭。爺爺對我說:“風箏不是這樣飛的,風箏要。

在逆風中才可以飛得更高,你要朝反向上跑?!蔽抑匦鹿钠鹩職猓?/p>

拿起風箏常逆風方向跑去,風箏果然飛起來了,而且還飛得很高。

我開心極了,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成就感。

其實生活也是這樣,在順風中的我們、受著百般寵愛的我們,

不會學會擺脫依賴,反之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長,才能走向成功。

春天來了,天氣越來越暖活,到處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今天是星期日,外面陽光燦爛,爺爺決定帶我到青年廣場放風箏。

青年廣場上有很多人,有曬太陽的大人,也有和我一樣來放風箏的小朋友。因為沒有感覺有風,所以爺爺讓我牽著風箏的線,邊跑邊放,不一會兒,由于我跑動帶出來的風,讓風箏借此飛到了半空中,但由于氣溫回升,半空里沒有什么風,我的風箏慢慢地從半空中飄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我的臉上感覺有微風輕輕吹過,于是我趕緊脫掉了外衣,忙著牽著風箏的線跑了起來,借助這股微風,我把風箏放得很高很高,連接風箏的線也幾乎放到了頭,正在我有一些洋洋得意的時候,那股微風卻停了,我眼看著自己的風箏慢慢地飄落下來,心里很是難受,因為這股微風讓我歡喜,也讓我失望。

正當我開始慢慢地卷線,準備下次起風再來的時候,我的耳邊突然響起了風聲,是幾乎讓我睜不開眼的一股大風,從河面吹來,我那顆因為無風而失望不開心的心,又被這股意外的大風激活了,我選好地方,迎著風而跑,同時攪動著手里的風箏線,把風箏再一次放到了天空中去了,高興得我滿臉都笑開了花??斓匠酝盹埖臅r候,我才不情愿的開始收線,做回家的準備,臨要收完線的時候,風箏卻出了意外---它的尾巴給樹枝掛住了,我好害怕自己會失去它,因為那是我親手做的新風箏,我一直都很喜歡它的,還好,正好姑姑過來接我們回家,她連忙去找了一根竹竿,才幫我把風箏給拿了下來。

回到家里,我才感覺自己很累,躺在沙發(fā)上,喝著開水,我回憶著下午的情形,感覺放風箏,真是一件讓我快樂無比的事情!

當我看見風箏,我的心里就泛起了點點憂傷,父親那慈祥的面容也浮現(xiàn)在我眼前……。

那是我童年時,在鄉(xiāng)村里生活的事。那時,我家并不大,幾十平方米的地方,昏暗的光線。生活全靠父親當普通教師微薄的工資,家里還有五個孩子要吃喝。母親在家織毛衣,賣出去也不過幾塊錢。我就是在這粗茶淡飯中一天天成長起來的,不求富貴,只求活得安穩(wěn)。

一次,我在家門前玩著兒小石子。隔壁有錢的小孩拿著一只漂亮的風箏來向我炫耀,笑我“窮鬼”,連零花錢也沒有。我沒說什么,只是把石子踢到一邊,低下頭,默默忍著眼淚。這一切被父親看在眼里,心像被刀割一樣疼痛。

過了些天,我放學回家后,發(fā)現(xiàn)父親桌上有一封信和幾篇修改得密密麻麻的文稿。我扔下書包,好奇地打開信封,一看,是一張五毛錢和一張通知:

xxx同志,您的文章已被我社錄取,支付稿費五角。感謝您的投稿!

xxx雜志社。

我再也忍不住了,淚水涌了出來,想起父親那布滿血絲的雙眼,我怎么對得起我可憐的父親!

又過了數十日,家里多了一只漂亮的花布風箏。我走上前去,把風箏樓在懷里,緊緊地,像抱著父親。這只小小的風箏,包含了多少父親對我的愛?。?/p>

在我的心里,有一只飛翔的風箏。這是父親的風箏。它凝聚了父親每一次對我的愛,對我的關懷,疼愛,以及無數次的鼓勵。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春風姑娘輕輕地吹拂著大地。柳樹抽出新的枝條,伴隨著春風翩翩起舞;小草也趕著出來湊熱鬧,長出嫩綠的小腦袋,生怕錯過什么精彩的時光;桃花梨花也都開出了嬌嫩的花骨朵,就像那害羞、靦腆得小姑娘。三月可是放風箏的最好時節(jié),這么好的時光我們當然不會浪費。

星期六的上午,我?guī)е鴰讉€孩子,來到皇城門前的空草坪上放風箏。草地上還是一片枯黃,不過泥土里都已經充滿了春的氣息,春的味道。我們找了一塊比較干靜,平整的地方停下來,開始放風箏比賽。孩子們三個一群,兩個一伙,開始忙活起來。

說好了是孩子們之間進行放風箏比賽,可是沒過多久風箏卻和路邊的大樹比起高來,最后竟發(fā)展成了“打架”。你看,風箏用他那長長的尾巴緊緊地纏著樹枝,死也不放開;大樹也不甘示弱,號召他的所有家庭成員,團團圍住風箏,不讓他逃走。哎!真是拿他們沒辦法,趕緊去“勸架”,我負責拉住風箏的尾巴,孩子們負責去拉樹枝,這不勸還好,一勸更了不得了,大樹和風箏抱得更緊,打得更兇,死死地纏在一起,大有同歸于盡的勢頭。不行了,看來必須采取措施,我當機立斷,緊緊拽住風箏的尾巴,使勁一拉,“啪”風箏尾巴斷了。一場“戰(zhàn)爭”伴隨著風箏的斷尾而平息了。孩子們又去快樂的進行比賽了。

一陣春風拂過臉頰,溫暖,舒服,也快樂。看著孩子們那充滿天真,燦爛的笑臉,心里就像春天一樣溫暖,幸福!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五

冬天并不是我最喜歡的季節(jié),但它并不是一個應該被遺忘的季節(jié)。事實上,關于冬天的記憶,在每個江南人的心里,正一天天淡去。很懷念小時候的冬天,那才像是真正的冬天。我猜測是當時的氣象報告不準,或者是怕人聽了畏懼而隱瞞了實情,好像預報的也只有零下4—5度,但小河濱里卻冰凍得能走人。現(xiàn)在有時都報到了零下6—7度,反而沒了當年的景象。當年的我們只穿著很薄很舊的棉袱或破球衫,居然能笑傲冬天,令我至今都有些感嘆。

;冰凌經受了冬的錘煉,才會有種美麗的形狀。冬天想讓我們明白,人面對冷酷的環(huán)境,一樣可以選擇堅強。很欣賞柳宗元的那首《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就憑這份獨釣的氣魄,我們就不難猜測,柳宗元沉著勇敢地走過了生命中孤寂的冬天。也許只有耐得住“獨釣寒江雪”的寂寞的人,才會真正領略冬的妙處。塵世永遠是喧囂的熱鬧的,滾滾紅塵消磨著人的意志,讓人變得浮躁輕飄,但人生有時需要沉靜。冬天教我們沉靜下來。你看冬天那么沉穩(wěn),那么坦然。它不刻意追求春的美麗,也無意追逐夏的熱鬧,也不嫉妒秋的收獲。它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四季中所應扮演的角色。

既然命中注定要品嘗生命中的冷寂,何不坦然地接受。沒有猶豫,沒有退縮。它牢牢地握著自己命運的方向盤,義無反顧地走向春天。冬天就像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像漫長的孕育,也像悠長的等待。冬天沒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沒有盛夏蟲鳥們的合唱,沒有秋天收獲時的歡聲笑語。冬天并不為此憂傷,冬天只是沉寂著。但那不是死一般的沉寂,而是一種內斂,一種含蓄。真正愛冬天的人是能聽到它的聲音的。河流在冰凌下涌動,泥土在冰層下等待,草兒在地下萌動,一個春天就在冬天的冷靜中孕育。我想雪萊一定是聽到了冬在地下的歌唱,不然他怎會大膽地詠出“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詩句呢?冬天的形是冷的,心是熱的。

它的熱烈不寫在臉上,而藏在心里。只要你走近冬天,聆聽它的腳步,感受它的氣息,你會發(fā)現(xiàn)冷靜的背后,隱著的火辣辣的熱烈的冬,那里有對生命對生活的熾熱的愛。那里正在孕育一個希望的春天。盡管冬天沒有春的美麗,沒有夏的激情,也沒有秋的收獲,有的只是凜冽的風冰冷的雨,但我始終覺得冬是一個有內涵的季節(jié),有性格的季節(jié)。其實,誰的生活里永遠繁花似錦?誰的生命里沒有冰冷的冬天?不經歷冬天的人生是完整的,就像不承受挫折的人永遠無法品嘗到真正的成功一樣。也許只有走過冬天,我們才會更加懂得珍惜。

所以,生活中,當你走向冬天或處在冬天的時候,請不要退縮,不要猶豫,坦然地接受冬的考驗,它或許能讓你的生命沉靜而美麗!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六

過年了,哪個字和年字組成一個詞都顯得吉祥喜慶,顯得有傳統(tǒng)佳節(jié)的特殊氣氛、非常的有年味兒。年貨,年面,年糕,年畫,年飯,年餃,年豬……。少年時代,我在一年當中最盼望的是過年,過年最盼望的是宰年豬、吃豬肉。這最樸實最原始的一盼一吃就是365天。

年豬,顧名思義就是用于過年而宰殺的豬。

年豬從集上買來到育肥出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為什么叫出欄而不叫宰殺呢?那個年代,養(yǎng)豬戶和個人絕不準許私自宰殺生豬,只有育肥出欄交到供銷社,再由供銷社按豬的肥瘦級別發(fā)給豬肉票,養(yǎng)豬戶憑肉票才能買到豬肉。這一程序現(xiàn)如今看起來有些難以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喂養(yǎng)的豬沒有一點自主權,是何道理?那個年月就是這么個理兒!

正月里來是新年,家家戶戶買豬仔兒。年豬在正月里買到家,看著圈門上貼的紅春聯(lián)“肥豬滿圈”,童年的心里就充滿了無限希望。我趴在豬圈墻上,看著搖頭擺尾的小豬崽,心里頭美得屁顛屁顛的,嘴上還念念有詞,小豬小豬你快長大,長大長肥就過年啦。過年好哇,過年賣年豬就能吃上豬肉啦。這就是一位少年當時最真最純的美好心愿。

越是沒糧越要養(yǎng),這是當時的硬道理。因為豬就是工分,豬就是糧食,豬就是零錢湊成的整錢,豬就是孩子大人一年所盼的豬肉、新衣和鞭炮!那時候養(yǎng)一頭豬就相當于一個勞動力在掙工分。生產隊根據每家豬的大小輕重和肥瘦程度,由社員代表評定工分。人多勞動力少的家庭哭著喊著挨冷受餓也得養(yǎng)豬,我們家就是這樣的戶。

喂養(yǎng)年豬最難熬的是春天。人都吃不飽,豬又不能喝西北風,怎么辦?窮則思變,那就得鉆窟窿盜洞。凡是豬能吃的都磨成粉沫,象玉米的秸稈,曬干的紅薯秧子和青草,還有樹皮樹葉,只要是粉碎機能粉碎豬又能吃的東西,通通都是喂豬的好飼料。每天的刷鍋洗碗水燒開后,沏開粉沫,再撒一把糧食,一把麥麩,或是一把紅薯干粉兒,也就算是豬的美味佳肴了。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我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學后,一項重要的活兒就是給豬挖野菜,剜綠葉兒。豬是雜食動物,只要是青綠的東西都能啃上一口,絕不挑肥揀瘦。

夏秋是年豬最能填飽肚子的季節(jié),也是年豬生長發(fā)育的最佳階段。夏日里,我和小伙伴們就能到山溝里山坡上放豬了。豬到了這地方就是到了極樂世界,見什么吃什么,一會的工夫就能吃飽啃足。吃飽肚子的年豬也會享福,搖頭甩尾的跑到山泉水里,或是繞到溪水灣中,洗個涼水澡,泡個冷水泉。秋天則是年豬的最美季節(jié)。每天放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秋收后的地里去放豬。放豬這活兒對于少年兒童來說最合適。把豬趕到秋收后的田野里,你只管瘋跑野玩,不用擔心豬到了地里吃的好不好,或是啃得飽不飽。豬的嗅覺比人靈,哪有糧食粒兒,哪有埋著的紅薯、花生和山藥,它都能用嘴頭拱開一道溝,或是掀開一個坑,把它要找的東西拱出來,然后像個勝利的將軍一樣扇耳搖尾地嚼起來。年豬嚼完了野味,還能自己找到菜地里,不管白菜幫子蘿卜皮,只要能填飽肚子都能來上一口。

冬日里喂豬絕不能虛情,寧可自己餓著也不能讓豬受委屈。這個季節(jié),豬最能長大上膘,要從全家的口糧里多擠出一些食物,就是從人的牙縫里摳出糧食來喂豬,百計千方地把年豬養(yǎng)成。為什么是養(yǎng)成而不是喂肥呢?因為當時人都缺吃少喝,把豬喂肥是相當困難的,所以,當年的供銷社就制定一個標準,年豬喂到121斤就達到收購標準,按豬的肥瘦評定等級,分特級、一級至四級和等外六個級別。在當年,能達到特級和一級的肥豬屈指可數,大部分都在二級以下。養(yǎng)豬戶最怕的是把豬評定為等外級,要知道,這個級別的豬價錢最低,獎勵飼料糧最少,況且不給肉票。賣成豬不給肉票,也就是說,孩子大人過年了沒有肉吃!

所以說,養(yǎng)豬戶賣年豬最怕兩件事,成豬不夠標準,夠了標準評個等外級!

最難忘的是上世紀的一九七二年,那是臘月二十七的清晨,天剛麻麻亮,母親就將我叫起來,讓我?guī)椭赣H逮年豬。我的母親從后半夜到這會兒已經喂過三遍豬了,黑豬瘦瘦的挺著個大肚子臥在豬圈里酣睡著。為了防止逮豬亂跑拉屎尿尿,我們用愛撫的方法將豬綁牢。我和母親跟豬非常熟,我是放豬的,母親是喂豬的,豬不怕我們娘倆。我給豬的肚子撓癢癢,母親給豬撓耳朵根子,黑豬舒舒服服的就被我們捆到了小拉車上。

供銷社離我們村有八里路,都是山腳下的坑洼路面,我和父親頂著寒星冒著刺骨的寒風吃力的走著。父親在前邊拉,我在后邊推,我們爺倆累得滿頭大汗才來到蠻子營供銷社的收豬站。收豬站座落在一個小山坡的南側,面朝東邊馬路的大鐵門外,黑壓壓的賣年豬的長隊排了足有半里地。此時,寒星仍在閃耀,天光已放亮,豬的嚎叫聲,人的吵嚷聲,亂糟糟的挺煩人,讓賣年豬的人更加焦操不安。

太陽都升起老高了,收豬站的大門才慢悠悠的打開,賣年豬的人群開始躁動起來,緊接著就是寒風中的焦急等待。排在前面的人賣完了年豬,賣的級別高的,獎勵糧食和豬肉票多的,樂得合不攏嘴,車把上掛著大嘟嚕小嘟嚕的肥豬肉,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可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都是垂著頭喪著氣,嘴里不干不凈地嘟嘟囔囔,或是高聲大嗓的罵罵咧咧。從他們的言談話語中我感悟到,今天的收豬員是一個矮胖子,愣頭青,即壓級又壓價,稱頭上還挺黑。

哎呀一聲,父親癱坐在地上,我急的眼淚都流出來了,急忙上前拉著他的衣袖懇求他:“師傅,您再給好好看看,您再給仔細瞧瞧,這可是一頭挺肥的年豬呀!”他不屑一顧的用鼻子哼了一聲:“老子收豬成千上萬,常吃白薯眼就是稱,蒙上眼睛都差不了。

老天啊,老天!一年辛辛苦苦喂養(yǎng)的年豬成了等外;一年到頭望眼欲穿的希望化成泡影;一年饞延欲滴的豬肉化成了滴滴淚水!

年豬哇,年豬!一生永遠抹不去的心靈記憶……。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七

兒子離開家鄉(xiāng)來云南半年了,平時在說話間只要一說到火車,他就特別來勁,每次只要坐車經過火車站,他就死活拉著要進去,在里面一呆就不想出來,他不斷用他那表達得不完整的字句在強調他的情感和意愿:

“坐火車”,“好遠好遠……好遠好遠……”。

最近他說這些斷續(xù)句子的次數漸漸增多,

“我外婆家有好多汽車”,。

“那狗狗會咬人,(他外婆家的狗咬傷過人)”

“外婆種菜,好多菜……”

“肖峰有大汽車(他在老家的玩伴)”

我開始意識到,孩子在想家了,想他成長的家鄉(xiāng),想伴他長大的外婆。因回家一趟需三天兩夜不容易,也在這邊上著幼兒園,就沒太上心。有天晚上我聽到他說夢話時也在絮叨著火車,外婆,看著他睡夢中的小臉,我終于意識到,要讓兒子回一趟老家了。當我第二天告訴他這個消息時,三歲的孩子竟然雀躍歡呼,眼睛里有種光亮閃動,手指來了一個不知他從哪學來的手勢。我不禁嘆了一口長氣。

一個月后,他媽媽帶他回到云南,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朋友們都說他變得活潑了,明顯地看到有一種久違的生動在他的神情中流動。話也比以前多了,以前他總不愿上幼兒園,這次回來每天也不再拖拖拉拉了,到時間就自覺的去。

我于是知道了,孩子是很需要有一個他熟悉的環(huán)境,需要有一個他熟悉的親人氛圍,他的情感需求需要將他帶離家鄉(xiāng)的父母給予彌補。如今多少青壯年帶著自己的孩子離開他們童年生長的環(huán)境,在另外新的環(huán)境中去工作和生活,于是年幼的孩子也跟著父母輾轉一個又一個新的生活之地。每一次的遷居,父母們都得投入的新的環(huán)境適應和工作的繁忙中,根本沒多少時間來照顧孩子,幼兒們就這樣在一個個陌生的環(huán)境和人群中不知所措,或郁郁寡歡。我們認為他們會對一切新事物都會很快適應,因為他們就是嶄新的接受體。有些孩子會在任何環(huán)境里都會快樂成長。但是當一個已經形成原始記憶和情感的孩子,我們如果沒有關注的他的情感需求,將會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無法彌補的創(chuàng)傷。特別是在孩子還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的幼兒階段。

我不敢說我就關注到了我孩子的情感需要,半年已經是太長了,對于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我不知道這次將他長時間的帶離會給他幼小的心帶來多少影響和傷害。我真的不知道。這是我當今生活里需要不斷認真觀察和思考的事。

可是我要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怎樣的童年?我又能夠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怎樣的童年?——我已經不能給予他像我童年時的田野,山脈,樹林,河流,不能讓他在寬廣的土地上奔走,在樹林間穿梭,在河流里漂浮,在泥土里翻滾……。但至少他有了外婆,有了外婆的菜園和外婆家的老房和那只白色的狗。我想,我有責任保護和讓他形成一個這樣的童年空間,有這樣的一個完整的童年記憶,當他有一天長大,在某個不經意間他可能會和我說起他的童年,而當他在描述的時候,心底一定有著非常渾厚的情感回音和豐富的表情,這些是我希望看到和感受到的。

無奈急劇變化的時代和自我頻繁選擇已經將我的生活切割成一段段的時間和記憶片段,有幸我擁有一個完整的童年生活和童年記憶,這個早已成型的天然而純凈的世界可以讓自己安然去面對這種變化無常的生活,不至于走向迷失和激越。

如果可能的話,我更愿意讓我的孩子在我童年生長的環(huán)境里自由自在成長,盡情嬉戲,隨意感受一切自然事物。我實在想不出有什么禮物會比這些更珍貴長久,沒有哪種對于孩子的教育能好過自然的調理,沒有哪種愛能夠如此輕松卻豐富厚實。真的沒有比這些更好了!……這是任何現(xiàn)代化城市條件和優(yōu)越經生活都無法媲美的自然天堂。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八

記憶是什么呢?是一縷陽光,一片飄零的黃葉,還是故鄉(xiāng)村里那口古井、村頭那棵老樹?有些記憶是清晰的,有些記憶已經模糊了,有些記憶隨著一些物件的消失,也隨之遠去了。

一、那些高粱秸稈。

在北方廣袤的大地上,種植比較多的恐怕就是玉米、高粱了。到了秋收季節(jié),田野里,山坡上,到處是一片一片成熟了的玉米、高粱,黃燦燦、紅彤彤,把北方的土地妝扮得妖嬈而迷人。那時,我只知道,玉米、高粱是北方人們用來果腹的主要糧食作物,豈不知,玉米掰下的皮,高粱收割后剩下的秸稈,都被那些心靈手巧的人們,制作成各種各樣的用具,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又增添了許多浪漫色彩。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用具,用現(xiàn)在的話說,既經濟又環(huán)保,是寶中之寶。

秋天到了,田野里的高粱紅了,人們把高粱收回家,放在院子里。把一個個沉甸甸的高粱穗掐掉,一摞一摞捆好,一層層擺放在早已搭好的架子上,晾曬、風干。日漸寒冷的農家院子里,立刻有了生動的色彩,紅紅火火的,點燃了一個又一個平常的日子。

我奶奶就是一個用高粱秸稈制作用具的高手,每年秋收之后,也是她最忙碌的日子。那些被掐去高粱穗的秸稈,沒有了用途,堆放在一邊,準備冬天用來燒火。奶奶就會從中進行選擇,選擇那些可用的,去掉表皮,按照秸稈的粗細、長短、曲直等分別捆成捆,放在陰涼處,讓它們自然晾干,等待使用。慢慢的,秸稈的表皮會泛出或金黃、或青中帶黃、或黃中染紅的色澤,光滑而細膩,成為制作生活用具絕好的材料。

秋收過后,進入冬閑,男人們守著火盆或者蹲在太陽底下,抽著旱煙袋,一袋一袋地吞云吐霧,悠閑嘮嗑,等待太陽偏西,吃飯睡覺。奶奶和那些女人們卻開始忙碌起來,有的守著針線笸籮,行針走線,做鞋縫衣服;有的就找出那些早已準備好的材料,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具,替代舊的,添置新的,讓自己家里的生活,不至于那么寒酸。

用高粱秸稈制作的,最常見的是“鍋蓋”。這種制作通常不需要什么技巧,只需要耐心。一根長長的針,一團細細的線,一捆選好的粗細、長短差不多的高粱秸稈,足矣。制作鍋蓋,是奶奶的拿手好戲。一根根的高粱秸稈用細細的線繩釘在一起,堅挺、牢固、耐用,雖然不需要什么技術,但沒有一定經驗的人是做不成的。我看見奶奶手指上戴著一個銅制的頂針,捏著一根長長的針,飛針走線,很快就將一排秸稈釘結實,而后,橫一排,豎一排,將兩層疊釘在一起,一個鍋蓋就完成了,就像她們每天納的鞋底,那么從容自如,那么成竹在胸。哪一根秸稈放在中心,哪一根放在邊緣處,都事先想好了。針線在鍋蓋上順著什么方向行走,走出一個什么樣的圖案,仿佛都提前設計好了圖案,不假思索,手到,針到,一線而過??粗棠棠菋故斓臉幼樱挥尚纳袊@,這就是奶奶最為平常的日子,一針一線走過,一點一滴做起,把那些艱辛的日子梳理得不悲不喜,不疾不徐。

制作一個什么樣的鍋蓋,在選料時就已經想好了。制作完成之后,切割成什么形狀,也是事先就想好了的。用針線將一根一根高粱秸稈釘在一起,只是完成了其中一道工序,最后的工序是切割,這需要經驗,也需要技巧。先在制作好的秸稈上面畫出一個圓圈,然后用刀一刀一刀切割,這需要特別小心。秸稈的橫截面是外表堅硬,內瓤柔軟,如果不能一刀切下去,就會出現(xiàn)破損現(xiàn)象,不僅影響美觀,還會影響使用壽命。

高粱秸稈制作的鍋蓋,有大有小。使用最多的也是鍋蓋,它可以用來蓋鍋,很多時候,還可以用來蓋盆,蓋水缸,腌制咸菜之類的壇子……這樣的鍋蓋取材于大自然,不用花錢,自然是經濟適用。它還輕便、無異味、透氣性好、結實耐用,是農人家里常常使用的生活用具。記得奶奶一生只使用這樣的鍋蓋,她認為那些鋁制的、鐵制的鍋蓋笨重,不透氣,做出飯來味道不好。特別是蒸饅頭,使用鋁制鍋蓋與用高粱秸稈的鍋蓋相比,那味道差遠了去了。

小的時候,在奶奶家里,除了經??匆娺@些用高粱秸稈制作的鍋蓋、盆蓋、缸蓋之類,還會看見同樣用高粱秸稈制作的“淺子”。我不知道是不是用這樣兩個字來描述,那里的人們都這樣叫,發(fā)音是這樣。這是一個用來蒸飯的用具,中間深下去,形狀很美。這個用具的制作需要技巧,因為形狀獨特,制作的時候,秸稈與秸稈之間需要有一定的間隙,要拿捏好分寸,既要有充分的透氣空間,還不能讓米粒掉下去。那個時候,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有一個這樣的用具,人們在大鐵鍋里將米飯燒熟,用一個“笊籬”把米飯撈出來,米飯就被放進這個“淺子”里,鍋里有一個用木頭制作的架子,架子下面放一點水,裝滿米飯的“淺子”放在架子上面,把水燒開,一頓香噴噴的米飯就做出來了。

我始終沒有見過奶奶或者其他人是如何制作“淺子”的。但從形狀、秸稈疏密相間的要求來看,其制作工藝的技巧,要求應該是相當高的,可以說是高粱秸稈編制技巧之集大成者,代表了秸稈制作最高技藝,集中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高粱秸稈制作的生活用具,不知始于何時何處,不知是那位能工巧匠的專利,也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集體智慧的結晶。現(xiàn)在,雖然很少見到那些用具了,但并沒有絕跡,在城鄉(xiāng)人家的廚房,也會間或看見它們的蹤影,時時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我家里如今就有幾張這樣的鍋蓋,不是用來蓋什么,是在包餃子的時候放餃子用的。包好的餃子放在上面,順著秸稈的脈絡擺放,不漆皮、不粘連,橫豎成行,美觀、環(huán)保。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那些曾經在家庭里常常使用過的用具,難免隨歲月的流失,漸漸遠離了人們的視線,成為記憶的一部分。或許,隨著一代一代人的消失,最終也會被歷史的塵埃封存,也會記憶不在,成為故事里的一部分。

二、摁倒了葫蘆起了瓢。

這是說葫蘆的,也是說瓢。葫蘆是一種植物,瓢則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具。

記得小時候,家里房前屋后,總會搭起很多架子。葫蘆的藤蔓就沿著搭好的架子攀爬,到了盛夏季節(jié),藤蔓爬滿了架子,縱橫交錯。翠綠的葉子從藤蔓生出來,覆蓋在架子上面,遮住了空中炎熱的陽光,灑下一地濃蔭,一地斑駁的光影。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在那爬滿葫蘆藤蔓的架子下面,擺放一張圓桌,幾把椅子,沏上一壺茶,讓裊裊茶香氤氳一院。家人或者三五好友,圍坐在陰涼處,納涼、品茶、談天說地,享受一段美好時光。

盛夏過后,那些招搖的花兒謝了,一個一個小鈴鐺一樣的葫蘆,從花蒂出結出來,嫩嫩的,新鮮可愛。此時,正是光照充足,雨水豐沛的時候,那些剛剛結出的小葫蘆,就像吹了氣的球,眼瞅著往大里長。我們這些孩子們,就會站在葫蘆架下面,手指著一個個的葫蘆,大聲數著“一、二、三……”數著數著,一陣風來,那些葉片被風吹翻,不知又從什么地方露出幾個葫蘆,在風中搖晃。孩子們亂了,再也數不清楚,嚷嚷一陣,向院外跑去。

轉眼之間,天氣轉涼了。葫蘆架上那些又大又綠的葉片,漸漸發(fā)黃、枯萎、衰敗。那些吊在藤蔓上的葫蘆,不再往大里長,有的顏色開始變化,翠綠漸漸變成黃色,用手指輕輕彈擊,發(fā)出一種悅耳的聲音,這說明,葫蘆已經成熟了。

年景好的時候,一架藤蔓會結出很多葫蘆,從架子上懸掛下來,大大小小,長長短短,形狀各異,在風中搖來晃去,一幅很美的景致。葫蘆的大體形狀差別不是很大,但細微之處,就有不小的區(qū)別。有的長得很圓、很大,由一根細細的藤蔓牽引著,只有藤蔓處是細細的,然后,迅速膨脹,像極了充足了氣的氣球。這是人們比較喜歡的形狀,不是因為形狀美觀,是因為這樣形狀的葫蘆,符合人們使用的要求。成熟,晾曬之后,用刀從中間剖開,就是極好的瓢。更多的則是中間極細,兩頭圓圓的葫蘆,很具觀賞價值,這樣的葫蘆,從葫蘆的頂部切開一個小口,可以用來灌水、盛酒、有的還用來裝那些小藥丸。

葫蘆成熟以后,被秋風一吹,色彩就慢慢發(fā)生變化,由青綠漸漸向青白、青黃轉變。這是歲月留給葫蘆的禮物,也是葫蘆成熟的象征。這時候的葫蘆是最為美妙的了,仔細觀察,那些葫蘆的顏色幾乎每天都在變化著,而且變化的過程只可以感覺得到,卻無法看見。昨天這個地方還是青綠的,轉眼之間,綠色淡去了,更多的白浮上來,或者一團一團的金黃暈染出來。那種自然天成的色澤,那樣渾然一體的變化,比那精致的青花瓷不知美妙多少倍。那就是天然的藝術品,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任何能工巧匠都無法企及的頂峰。

那個時候,家里幾乎見不到鐵制或者塑料的用來舀水的水舀子。家家戶戶使用的大都是這種用葫蘆制作的水瓢。這樣的用具不知是誰發(fā)明的,世世代代使用于民間。從材料記載看來,葫蘆的使用,在我國已經有很長一段的歷史了。在中國河南考古遺址出土的葫蘆皮最早的是七至八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葫蘆子也有七千年的歷史了,有些學者懷疑在甲骨文中就已經有葫蘆的字了(卣)。中國最早將葫蘆稱為瓠、匏和壺。在《詩經》、《論語》中均有葫蘆被提到。一個例子是《詩經.豳風.七月》中的“七月食瓜,八月斷壺”。

按照《白虎通》的記載,笙本來是葫蘆做的(瓠曰笙)。唐朝劉恂也寫過:“交趾人多取無柄老瓠,割而為笙,上安十三簧,吹之,音韻清響,雅合律呂。”《堯典》有“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直至今天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中,依然有用葫蘆制作的樂器使用,如葫蘆絲。

道教認為葫蘆可以凝聚氣,因此使用葫蘆裝丹。在道教中葫蘆已經超出了一般的容器,而有法器的作用。

在漫長的種植與使用過程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但將這種自然植物運用于生活之中,還賦予種種浪漫色彩,創(chuàng)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美麗傳說,讓葫蘆充滿了傳奇色彩。

農村種植葫蘆,自然不是為了滿足浪漫的想象,也很少用來盛水、裝酒,更多的是用來制作一種用來舀水的用具,俗稱“水葫蘆”。前幾年回老家,還看見不少人家的水缸里,還使用這種用葫蘆制作的瓢。熟透了的葫蘆外表呈金黃色,質地堅硬,有一種金屬的質感,而且輕巧而堅韌。長期浸泡在水中,不腐爛、不褪色、不變形,更妙的是輕飄飄的,卻是十分堅挺,無論多大的水瓢,都可以舀滿滿一瓢水,不顫、不抖,不會將水溢出來。用完之后,隨手放在水缸里,水瓢就在水面漂著,永遠不會沉到缸底。

葫蘆,在千百年的里程中,由植物演變?yōu)橛镁?,演變?yōu)樗囆g品。是葫蘆的造化,也是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體現(xiàn)。

那些離我們越來越遠的生活用具,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的變化,也蘊含著我國勞動人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美好心愿呢。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九

放過風箏的人都知道,風箏和人之間是通過一根線相聯(lián)系著的,如果線斷了,風箏就將隨風而去,可能再也無法尋回。

早晨起床后翻看朋友圈,十年之前認識的姑娘一朝出閣,雖無深交,然之于相識始終抱持感念心境,默默祝福。

昨天見了超過十年之久沒有見過面的.高中同學,也就是自從高中畢業(yè)之后再也沒有機會見過面。最近兩年雖偶有聯(lián)系,但彼此交流也并不多。

相識時還是舞象之年,轉眼已過而立,十年時間于人生來講算不得短,然而回望又只是一瞬之間。

多年未見,免不得提及同窗之時的一些人事,很多人已無法立時想起,很多事壓根已脫離了記憶。

一路走來,在不同的地方結識各種新朋友,同時也漸漸地失去了一些老朋友,經年之后,自始至終一直不曾疏離的畢竟寥寥數人。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何嘗不是一根線,這根線有時短些,有時長遠,有時不知不覺斷掉了也實屬無奈。

線有兩端,是近是遠是斷也不全由一方決定,你可以努力,但也要隨緣,能做到無怨無悔畢竟困難,輕松坦然或許才是較好的歸屬。

“天上的風箏哪兒去了,一眨眼,不見了~”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十

如果天空有悲歡,那么陽光就是她的歡笑,雨就是她的眼淚。白云來到了她的世界,她笑了,白云在她的世界里消散,她哭了。人也和天空一樣,悲歡離合是逃不過的情網,有笑有哭共同譜寫一曲昂揚頓挫的樂曲在記憶里演奏,在心里盛開的滿園春色是舞臺的背景。

春色敲鑼打鼓登上大江南北,粉妝玉砌的景色,帶我走向遺留在角落里的花園。時光已經過去好些年,我以為被擱淺在塵世的`花園不再有花開,不再有花香,雜草叢生滿目荒涼是它現(xiàn)在模樣了吧。當春日叩響它的門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只是被封塵在記憶里不愿被驚擾,害怕它醒,害怕它帶來揮之不去的憂愁。小心翼翼打開一道門縫,望見它依舊是滿園繁花盛開,依舊是清香淡雅沁人心脾。滿園的春色溢出厚厚的心墻,似乎在尋找曾經一起來賞它的人,曾經一起來過的人已離它遠去,而它卻依舊還在我的心間綻放。來探它的路日漸荒蕪,開得再繁盛,也只能在時間里埋藏,在某時蕩漾一縷芬芳時,瞬間還會淚如決堤。

一片桃花一世情,種一片桃林思念已先乘鶴歸去的愛妻,沒有甜言蜜語,沒有牽手相擁,唯有花綴枝頭情映滿空,唯有深情在天地間緩緩流淌。時光帶不走的愛,停留在眉梢,住進心房,陪伴皺紋爬上額頭,今生今世棲息在青絲白發(fā)間。天地廣袤收藏不盡情愫飛揚,茫茫人海相遇既是緣,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一眼之緣俘虜一顆心,一笑之緣惦念一生。緣聚時姹紫嫣紅,笑靨如花旖旎繾綣,緣散時落花凋零,千愁萬緒暗涌如泉。曾經那一眼之緣揚帆濟海到我彼岸,而我卻未渡到他彼岸,曾經那一牽手之緣,亦以為會等來一片桃花一世情在綻放,一旦牽手便是一生一世,或許期許太多,或許想得太唯美,所以在現(xiàn)實也容易破碎。轉身離開走上了兩條平行線,淚眼婆娑似江水,江水日夜東流帶不回曾經,隔江相望濃濃煙雨籠罩,再也看不清漸漸遠去的他。

人生旅途不斷前行,沿途風景漸行漸遠。不能一起同行,再美也只能藏于心間,曾經戀戀不舍,曾經痛徹心扉,在時光安撫下,不再波瀾起伏。它就在光陰的襁褓里安靜睡著,偶爾被熟悉旋律喚醒,隨著婉轉悠揚的歌聲,思緒掀起一段段過往面紗,熟悉過的身影,熟悉過的臉龐,繾綣之情勝似春風和煦,腦海里一幕幕上映那段舊時光。分一點點時間允許自己沉淪于淡淡的憂傷中,任淚水悄無聲息滑落過臉龐。生活不因惆悵的腳步而停滯不前,一段刻苦銘心的情緣,不一定能相伴一生,但一定會在時間的空隙里想起它,再一次聞到它的芬芳時,眼淚還是會流下。

且行且珍惜,今日的追求不迷途于過去中。破鏡難重圓,遺失過的美好無法回到最初模樣,彌足珍貴的今日更令人笑逐顏開。過去已經抒寫下了人生,悲歡離合是人生的一部分,剪一段光陰在記憶里懷念,盛開在心間的花園芳香四溢。

時光淺短,遇花開,款款深情,兩人摘,遇花落,落一地想念,一人踩。再回首,淡淡愁緒如煙繚繞,再懷念,一段情緣如歌如詩,美妙又傷懷,撩撥萬千感慨如落英繽紛。剪一段光陰放在記憶里懷念,聞它的味道,看它的容顏,在歲月里沉淀更香了,更迷人了,流一滴淚再一次和它告別。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十一

20xx年10月,因為住的房子要拆遷,四處托人打聽房子,近一個月之久,終于在一個朋友的幫助下找到古城的一院老屋。盡管由于久無人居,房屋有些破敗,但是進入大門,依然能夠感覺得到曾經居住的主人對生活的熱愛,比如整齊的房屋布置,一院蒿草下鵝黃的石板地面,靠墻一溜玫瑰、月季、牡丹、芍藥、盆景,真是“野渡無人舟自橫”,一派郁郁蔥蔥的景象。盡管離城有些距離,但是我們決定住在這里了。

中秋節(jié)前夜,我們鏟除了野草,清掃了狗糞,沖洗了地板后,正式入住。多年沒有自己固定的居所,住在別人的房子里還是能夠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氣息,特別是在廚房的火爐里生起火炒菜的時候,漫起的油煙和肉香真是讓人覺得安穩(wěn)妥貼。

在古城里過的第一個夜晚是中秋之夜,收拾完所有的東西后,已是月上中天,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二姐買回很多月餅、水果,在院子里的小桌上擺上,并焚香三柱,拜謝皓月。

中秋節(jié)的第二天,接了女兒后回家,大門開始對我考驗了,左開右開就是扭不開,等我終于戰(zhàn)勝了門神后,一回頭發(fā)現(xiàn)女兒坐在門口的沙堆上,懷里安然地坐著一只小小的貓咪,正吮吸著女兒的手指,安然而愜意地呼嚕著。等我們走進家里,貓咪移步跟進,自己跑到廚房里,跳上沙發(fā),看到一杯剩水,便歡快地飛奔過去滋滋飲水,然后在沙發(fā)上斜躺下來,微微搖著尾巴看著我們生火做飯。傍晚來臨,我們要把咪咪送出大門讓它回家,女兒已對貓咪愛之極,要求送它回家,將它抱在懷里親自抱到大門外放下,然后我們關門進屋。在坐了一會兒之后,窗臺上跳進一個小家伙,是咪咪再次回來了,它徑自跳進房里,直奔水碗,滋滋飲水,然后奔回沙發(fā)上,在女兒的懷里躺下,那番自信和安然,似是久居此地再次回來。

于是當晚留宿家中,準備第二天再讓它走。但是第二天它依然在家,第三天以后沒有人來找,咪咪已經在家中適應無比,攆雞逗狗的,仿佛它就是這個家里的一員,只是走失一些時日再次回家。于是我們認同了這個小家伙的存在,開始給它安排水碗食碗,一個紙箱墊幾件衣物就是住所,并賜名“咪咪”,開始正名居住。

自小我們就習慣了養(yǎng)貓,養(yǎng)過近幾十只感情深厚的貓咪,盡管覺得依然流離失所,但是不經意的就養(yǎng)了3只雞,1只狗,親戚送的2只兔子。多養(yǎng)一物就多一事,但是它們在院子里撒歡,對我們租住房屋的事毫不知情,表現(xiàn)出對這個寬敞的院落的無比喜愛。對這只不請自來的小家伙,我們也不覺費事。它一天一天地開始長大,變得油光水滑,眼神也由稚嫩轉變?yōu)槊娜说牟ü?。我們猜這是一只母貓。

不久就驗證了事實,在我們對她的性別還在猜疑的時候,它悄悄的懷孕了,并在柴房里生下3只貓寶寶,我們?yōu)槠淦鹈麨榇蠡ⅰ⒍?、小虎,看著它們一天一天長大。那時媽媽和我們一起住,她每天都去菜市場要回雜碎喂貓,以致咪咪見到母親背起籃子出門,就充滿期待,等大門一響,它就飛奔到母親跟前。起初為了躲避家里小孩的探望,它還將寶寶們搬遷了幾次,直到寶寶長大了一些,開始自己到陽光下玩耍,它才解除了戒備心,漫不經心的看著它們在院子里四竄,但是一有情況,它會立即支棱起汗毛跑過去護住它們。總之,咪咪做什么都很到位,在單身時它是美麗優(yōu)雅的,做母親的時候它又是寬容慈愛的。

后來,三只小貓在隨著咪咪訓練的過程中,一只不明原因地死去,一只摔到鄰居家的高墻下失蹤,我們總以為它會回來的,一直豎著耳朵聽著動靜,但是它再沒回來。那時一家人心里挺難過的,于是將萬千寵愛集于最后的一只“小虎”,咪咪也似乎這樣,于是小虎長到很大還在吃奶,不捉老鼠,不跟人玩,十足的一個“紈绔子弟”,最后不得不送回了維西的家中。后來聽父親說它回家后變得很懂事,會捉老鼠,會跟人玩,就是家里的狗會把它追得很慘,不過每次都能順利逃脫。

咪咪又懷孕了。由于它一直睡沙發(fā),在臨產之前我們一直沒有給它準備新的箱子,一天夜里,它鉆到被子里,煩躁不安地轉來轉去,由于睡意正濃,沒有注意,直到它一下跳下床,在床頭柜邊發(fā)出疼痛難忍的叫聲,才意識到它即將臨產,等到飛速地準備好箱子等物件時,它已經在地板上產下一只小貓崽。

等到天亮再去看它,五只小貓咪齊刷刷地排著在吃奶了??粗溥淦v的不設防的眼神,真是感動萬千,人和人之間,還有人和動物之間,到底是可以用時間和交流產生感情的。

不等小咪咪睜眼,我們必須得搬家了。其實本是于心不忍的,因為我們搬出后空蕩蕩的房間,對于咪咪而言是不小的環(huán)境改變。

二姐一家繼續(xù)住在古城。聽二姐說,由于我們搬出后房門沒有關上,家里的小狗時常跑去“看望”小貓咪,大貓搬了好幾次家。后來聽說小貓咪睜眼了,會下樓玩耍了。

由于距離,很久沒有回去看望它們。卻在一天,聽見二姐說咪咪死了,大概是隔壁搬來了一家人,用鼠藥毒老鼠,咪咪吃了半死的老鼠,大概毒性發(fā)作,它飛奔回家中,凄厲地叫攏小貓,給它們喂奶,喂著喂著就死了。二姐哭著找來衣服和舊報紙,挖了很深的坑埋葬了它。

在一個夜晚,我和女兒講起小時候養(yǎng)過的幾只小貓,都是極其深厚的感情和信任,后來它們都是吃到毒老鼠掙扎著死去。那晚女兒聽著就哭了,她說:“小貓死掉了難過,還難過的是媽媽肯定很傷心,想著媽媽傷心,我就更加想哭。”

古城的六月再次郁郁蔥蔥,在這個因歷史而賦予再次生命力的城堡里,我們居住了兩年,有朋友認為“住在古城”很時尚。我們不覺得這樣,只是安身立命、日常生活,一樣的生活節(jié)奏,只是作為很小就離家的農村人來說,那寬大的院落給了我們家安全和溫暖,特別是在群花盛開和冬日飛雪的時候更如此。還有對咪咪的記憶。每一個生命都有既定的軌跡,我們和它的生命軌跡彼此相交,在那一刻給我們帶來的愛、溫暖和信任,有時接近相依為命。

侄子給咪咪半大的孩子們起名為“霹靂”、“閃電”,很堅強的名字。在失去母親之后,這樣的名字具有很好的意義,需要它們堅強獨立的生活下去。

遙望古城,在那里,有我兩年的記憶,有很多家庭的氣息,還有和一個貓咪共度的時光。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十二

時光如水,總是從身邊無聲無息地流走,當你用雙手輕輕擦拭模糊的雙眼,轉眼又是一年。記憶的那棵種子深深地埋在皖南的一個小鄉(xiāng)———莘田,改革的大潮似大浪淘沙留下璀璨奪目的片段。昆德拉說,生活是沒有排練的演出。我們永遠沒有機會等一切都安排好了,再過自己的生活,我們注定在茫然或者無序中穿梭于時光的隧道。

村莊。藍天。白云。一綠無邊的稻天。飛翔的鵒影。這一切都是那樣的熟悉。在心底無盡的暢想中,莘田仿佛一位安祥的老人。在時光的河流彼岸,穿過那無盡的空間,化為縷縷淡淡的輕煙,溶進那如水的月色里,靜靜的向我們眼前走來,期待著那份來自心底最溫柔的情感交纏。想起莘田,就會首先想到那條纏綿的河,那是莘田多情而柔軟的一部分。江南水鄉(xiāng)最別致最有魅力的地方,全在那一條河上?!把嘧语w時,綠水人家繞”,是鄉(xiāng)村永遠的圖畫。那條河千回百轉地繞著村莊,呵護著村莊。我總覺得村莊是河流哺育長大的孩子,河流是村莊的命脈,村莊從河流中汲取了鄉(xiāng)村的精神,看似柔弱,實則堅定。從小在莘田長大的或是工作過的無不隨著這條河流,在鄉(xiāng)間田畈踩下或深或淺的記憶。莘田的河不知道灌溉過多少田地,收容過多少游魚小蝦,滋養(yǎng)過多少的雜草樹木,承受過多少木櫓船槳,這一切你都不想去記了。就飲用水一項,就已經能夠看出你的慷慨大度,那是千年如一日的贈予,是不計回報的慷慨。

除了河,我也鐘情于那片土地。田野中有世上最樸素也最神奇最平凡也最高貴的泥土。它最無情地吞沒著一切,又瀟灑地創(chuàng)造著一切。它是的有柔情、無情、寬容和慷慨的復合體。泥土像一條船承載著我們人類千年的文明,在歲月的河里穿行。泥土中埋著先前的祖先,埋著先前的榮華富貴,也埋著過往的酸甜苦辣。我相信泥土的深處埋著村莊的'秘密。一年四季中,孩童最喜歡夏天。那時的田野也是捕捉的樂園。從每年的五月起,我就會到稻田的水溝里,去找尋泥鰍的腳印,那時天變得一天暖和,泥鰍在田里活動。一直到八九月份,幾個月中孩童們會跑遍溝溝渠渠,捕捉泥鰍,最得意的時節(jié)是在八月份。那個時節(jié)中你走到田頭,哪里有渾濁的水,伸手一摸就能捉到泥鰍。

莘田的夏天是綠的海洋,一切綠的主題都歸結在拔節(jié)生長上,這是莘田生命力最旺盛的季節(jié)。放眼望去,蔥翠迭綠的田野溢滿了褐色的土地,風起云涌的稻浪在清風下?lián)P起陣陣勻致的波濤。晶瑩的露珠點點滴滴的掛滿了穗頭,筆直的芒尖如憲兵列隊的軍帽,整齊的屹立在稻桿的頂端,田埂上一溜溜金黃色的菜花隨著拂面的輕風,散發(fā)著一股透人心扉的花香。最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在農家兩鄰居相隔的院墻上,竟然長出一排飽滿的菜花,我走進一瞧,堆積的磚縫里沒有任何泥土和雜物,離地面也有四尺有余,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能生存的植物,且根須壯實豐滿,實在不可思議。其頑強的生命力足讓我嘆為觀止!

村莊里最神圣的莫過于那縷炊煙,那炊煙代表了人間的溫暖,更代表了人類的善良,那是樸實,那是平淡,那是讓人充滿生的希望的人間煙火。那裊裊而起的炊煙,像代代相傳的星火,與“良田美池桑竹”和“雞犬相聞”,構成了一幅村莊永遠的圖畫,寧靜而美好。鄉(xiāng)鄰們總喜愛捧著飯碗在自家門口或是鄰里串門邊吃邊聊的情景,而現(xiàn)在大家各自忙碌的身影似乎忘卻了對它濃濃的依戀。打谷場邊有個碩大的牛棚,記得幾年前里面經常屯聚著幾頭老牛,現(xiàn)在去看,那些來牛群早已成了人們桌上的菜肴。越來越先進的鐵牛宣告了老黃牛曾經風光八面的一個時代的終結。鄉(xiāng)村中一茬茬的人老去,又一茬茬人來到,真有點像陳子昂的“前不見不古人,后不見來者”,只有天地悠悠,只有愴然滿懷。有時候,我會想:我真的是莘田大畈里長出的一根枝椏?我真的在這樣的村莊里生活了多年?那里保存著我們的童年和曾經難忘的生活?我不敢想下去。

倘洋在田頭,和暖的陽光和湛藍碧云洋溢在頭頂,一種城市永遠無法享受的愜意立刻蔓延全身。小河的鵝鴨比以前少了許多,原本清澈見底的河底已經被水草圍困,雜亂的篙草在坍塌的河邊纏亂的瘋長著,河里幾乎見不到魚蝦戲水的悠然,取而代之的是河面漂浮的垃圾和河底泛起濃黑的水皰。嚴重的污染已經從城市觸摸到鄉(xiāng)村的每一片角落。好在村里早就有了自來水和公路,小河擔負飲水和運輸的顯赫地位已不復存在。傍晚的田野,萬丈霞光一瀉千里,把村里的樓影沖的很遠很遠,成雙結對的燕子在金色的草堆前低空飛梭,遠處打鳴的白鷺和鵓鴣比眼前嘰嘰喳喳的麻雀聲要顯得格外悅耳。晚上,那滿天星辰的夜空,那一片久久不絕的蛙鳴,讓鄉(xiāng)村平添幾份詩意。

如水的歲月中,時間仿佛就是那條河,倒映著我們所有的悲樂。河流的彼端,就是記憶中的溫暖。而我,只能是那立在岸邊冷冷的看著它寂寞的翩然獨舞的獨影。不管心甘與否,如水的年華不會為了我們的惆悵而停下匆匆的腳步?;蛟S,記憶也是生命中最濃密的那片森林。而我們的回憶,就是組成森林的草木?;虮蛳驳囊稽c一滴的成長著,累積著豐盈我們的心底。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十三

你若問我最喜歡的花是什么?我一定會回答:“指甲花!”在寒冷的冬天,我仍忘不了,指甲花那粗壯的莖,那有些透明的,能看到深綠色莖絲的,粗壯的莖;我仍忘不了,指甲花那濃烈的花,那有些薄弱的,紅的要刺著人眼的,汁水飽滿的花;我更忘不了,指甲花后站立著的那個人,那個笑意滿滿的,和藹可親的“孩子王”?!业膯⒚衫蠋?,連老師。

還在我初懂人事,還在我不停的問“十萬個為什么”的時候。父母把我?guī)У搅巳松械谝蛔R的殿堂——幼兒園。不知為什么,站在幼兒園的門口,聽到同齡孩子的朗朗讀書聲時,我卻恐懼了,如臨大敵般望而卻步,死活不肯步入這啟蒙的殿堂。似乎這就是“閻羅殿”,進去便出不來了。

就在那消極情緒還沒有平復的時候,我的心中又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抬頭望去,一位面帶笑容的大姐姐從幼兒園里走了出來。大姐姐臉上的笑容像是最美的花般綻放著,讓人不由的沉迷于中,如瀉瀉清泉流入了我那幼小的心田,溫馨而甜蜜,一種無憂無慮而又輕輕愉悅的感覺讓我牽起了姐姐的手,釋懷地走向了讓我竟認為“恐懼”的幼兒園。

哦,其它的我都早已忘了,只記得那里滿園的指甲花盛開著。淡淡的綠色中夾雜著火紅的花朵,瞬時便吸引了我的眼,正在我發(fā)呆時,大姐姐用她那雙染著純自然紅的指甲的手,撫摸著我的臉頰,并告訴我她今后就是我的老師。見我一直盯著她的指甲,笑了。對我說:“以后只要你天天來上幼兒園,我也給你染指甲!”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從此以后,我風雨無阻,每天都準時去幼兒園。在接觸中,我深深地被她——連老師吸引了。

那天放學,連老師把我叫了出來,給我洗了手,摘了一把小花瓣,拿一個小碟子,放在里面砸了一會,隨后用牙簽把一個個“小紅包”按在我的指甲上,又去窗外拽了一把大葉子。我還記得,在連老師給我包時,我冷不防將鼻涕滴在了她的手上,我的臉立刻紅了。她笑笑,用手捐給我擦擦鼻涕,又用手指輕輕刮了一下,弄得我挺不好意思。終于,最后一個手指包好了,她輕輕拭去了額頭上的汗珠,像完成了一項重大的任務。而接著又抬起頭來,與我相視而笑。從那時起,我的心里便好像有什么東西在萌芽。我呆呆的望著被夕陽照射的指甲花,那發(fā)亮的莖稈,那嬌艷的花朵,讓我又癡了。

從那時起,我喜歡上幼兒園了,因為幼兒園里有連老師,有指甲花,有小朋友……也正是從那時起,連老師教會了我許多知識,給我打開了那扇學習的大門。我開始學會學習,學會寫字,學會做人……連老師把我從懵懂帶向成熟,從不知道什么是禮貌變?yōu)榱恕岸Y貌小標兵”……連老師帶給我無數的第一次與無數的快樂。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十四

接送學生是個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冬天,車內外的溫差極大,每當有學生上下車,我都要下車幫學生檢查所帶的行李,以免遺漏。為此學生和司機師傅也曾勸我不用下車,說別的老師就從來不下車,只是叮囑他們拿好東西,注意安全。我知道他們是好心,生怕我感冒,但我天性如此,無法改變。

誰知怕什么來什么。那個冬天特別寒冷,我在周五送完學生就感冒了,周末接學生以前還在吃藥打針。我本想請假休息,但考慮到學校臨時派老師會因為各方面生疏影響工作,于是硬挺著去了。在車上昏昏沉沉睡了一路后,我忘記了自己的病體,又開始下車幫學生拿行李,安排座位,由此加重了病情,回來后就發(fā)燒咳嗽不止,只好利用每天的空閑時間去診所打吊針。

一天中午,我剛剛掛上吊針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睡夢中忽然聽見有人急切地喊我,勉強睜開眼,原來是李棟來看我了。就在前幾天,李棟因為家中有事請假了,今天剛到學校就聽說我感冒打針,告知老師一聲就趕來看我。我知道那時正是上課時間,就讓他趕緊回學校上課,他卻死活不走,說他不放心我,要等我打完針陪我一起回去??纯丛儆幸还?jié)課就放學了,我只好默許了他,讓他陪我說話,跟他一起回校。一起看病的人看到我們如此親密和諧,都不僅豎起了大拇指,連連夸贊李棟懂事,我會心地笑了。

時間在我和學生們的友好相處中很快地過去,轉眼就到了期末。按照慣例,考完試,學校每年都要舉行家長會,以期實現(xiàn)家校互動。為了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況,大部分家長都按時到達學校,在聽取了校長的總結、家長代表發(fā)言和學生代表發(fā)言后,家長還要隨孩子所在班級到教室,查看學生作業(yè),聽取老師對各個學生的評價,之后家長會才算正式結束,家長便帶孩子回去,學校也不再派車去送。

給學生開完請假條,我剛剛回到宿舍,就聽到一陣敲門聲,原來是李棟和他的父母。剛進門來不及寒暄,李棟的母親就迫不及待地對我連連表示感激,說李棟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孩子,在家時稍不順心就臉紅脖子粗的一蹦三尺高,他們氣得沒法,就把他送到這兒。自從我接手這個班級以后,李棟漸漸變得懂事了,不但不跟父母頂嘴,還常常幫他們干活,關心他們。李棟的母親還說,孩子經常在家夸我,說我待人和善真誠,是他見過的最好的老師,準備春節(jié)期間去看我。

李棟一家三口走后,我陷入了深思: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埋怨孩子如何不聽話、如何無藥可救,但我們從沒有從自身找原因,我們從來沒捫心自問過,我究竟為孩子付出了多少?我真的了解孩子嗎?在批評指責以前,我們是否考慮過他們的自尊和感受,我們是否真的懂得他們的所思所想。其實,孩子原本都是純真可愛的,關鍵看你是否能真正地看懂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是否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是否把他們當朋友一般看待!

在這屆學生還沒有畢業(yè)時,我就離開了那所學校,開始了新的生活,但在閑暇的日子里,我總是不自覺地回想起曾經的過往和美好,想起那些可愛的學生,那段經歷成了我今生最難忘的記憶。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十五

看了滿蓮同學發(fā)的初中畢業(yè)合照,我很是詫異,幾乎認不出我是我了。四十三年了,那個年代,我們普遍缺衣少食,毫不夸張地說,我們都是豆芽菜。

那時的我除了瘦小還不太愿意讀書,總覺得讀書沒什么用,所以即使離學校三里多路,也不愿讀寄宿,只能天天家里,學校的跑著,特別是刮風下雨的日子,打著一把破舊的油紙雨傘或戴一個斗笠頂風冒雨前行,一身水一身泥的,實在是苦不堪言。因此,遲到便是常事,起初班主任是批評教育,次數多了,就被要求寫檢查。和父母商量后,我決定來學校寄宿,一是想徹底解決遲到的問題,其實我也是很想進步,很想得到老師的歡心的,二是那時開始抓教育質量了,我也想有個相對好點的成績,能夠被同學看的得起。

我的寄宿生活是從初二一學期開始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鄰",決定和大我一點又誠實謙恭且學習成績很棒的光富同學搭宿,從此他便成了我初中同學之中第一個親如兄弟的朋友。

光富于我是益友也是諍友。和他相處的日子,回憶起來至今讓我感到愉快,他不僅教我打多少米蒸飯才合適,一餐吃多少菜才能按家里的要求炒一次菜吃三天,飯碗要怎么拿沙子擦才干凈錚亮,而且教我衣服要重點洗領口袖子下扁才能既洗得干凈又省時間……有一回,我從家里帶一個雞蛋(其實是偷來的)我們蒸著做菜吃,我把個碗放在床鋪的草席上,爭著要試試打蛋到碗里的感覺,我把蛋在床沿上碰了碰,然后用雙手用力掰開雞蛋殼,一使勁,"嘩"的一聲,蛋清夾帶著蛋黃滑出了碗底,掉在光富的草席上,光富只是一臉可惜地看著我,半點也沒有責怪我的意思,我也垂著兩手搖了搖頭看他,嘆了一口氣。要知道,那個時候有個蒸雞蛋下飯是多么令人艷羨的美餐??!就這樣,我們美好的希望頃刻間化成了泡影,留下了至今的遺憾。

我是班里不認真讀書且有幾分調皮的少數幾個之一,我和光富成為要好朋友的初衷是想借助于他幫我提高學習成績,因為老師說進入高中要憑考試成績,而我又還想在高中再玩兩年。因此,他有時幫助我,要我改變壞毛病,努力學習,我也無條件聽從他的勸告。事實上我也在變好,記得有一次數學競賽,我還考過班上第二名,那是我讀初中以來絕無僅有的一次好成績。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考高中又有了新規(guī)定,說是農村戶口百分之二十五推薦上高中,我想,要是這樣的話,任由我多么努力也是白搭。因為我不僅多次違反紀律,而且經常和班主任吵架拌嘴,有時他還被我噎得只是漲紅著那張長滿胡須的臉,說不出話來。氣急了他就會指著我兇巴巴地說:"賴雞婆不鰲屎鰲"(人不強嘴犟的俗語)。

游米果是我們班的大哥,頭大膀粗,一臉誠實,是個為人誠懇,值得交往的好同學,因為他家在馬坳鎮(zhèn)下街頭,離學校只有幾百米遠,我經常去他家蹭個飯菜苞米什么的。他是通宿生,不需要上早晚自習,所以有時間做些捕魚捉蛤蟆的"課外作業(yè)",當然,我特別羨慕他的自由自在。

與其羨慕,不如行動,反正高中是讀不了了,不如跟我米果大哥一起混混,說不定除了好玩,還會有收獲。于是纏著大哥帶我去捕魚捉蟹。有一天,下了晚自習,我和米果趁黑摸到河邊,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我們在河邊摸索前進,我輕聲問,這么黑怎么不拿個電筒啊,米果哥說,被別人發(fā)現(xiàn)了,漁網什么的都會全偷跑了。我在黑暗中點點頭,從心里佩服大哥的.智慧。到了河里,河水只有膝蓋深,我們撒網,放捆鉤和歪嘴鉤,忙乎到大半夜才回到學校,我輕手輕腳摸到床上,生怕被人發(fā)現(xiàn)我的行蹤。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便偷偷起床,比平時上自習起得早多了。其實昨天我一夜都沒怎么睡著,心里老記掛著那河里的魚是不是進網上鉤了。

風箏的記憶風箏的記憶隨筆篇十六

進了自己的空間,今天又自動換了一副背景,意外的讓我很喜歡:

白衣藍褲子的少年和藍色長裙長發(fā)飄飄帶著花環(huán)的少女,一起靠在路邊的欄桿上看櫻花樹,飄落的櫻花一片片,護欄上的鴿子自在的走來走去,毫不顧忌地從少女提著的籃子里啄食。他們的身邊挺著他們的單車,一切安靜安詳美好,我還能想象他們之后少年騎車帶著少女回家的樣子,少年努力揮灑汗水騎車,少女高興地唱著歌為他加油鼓勁,讓他高興,讓他開心。

我能記得那時候帶你回家的樣子,一路上的`桂花飄香,我騎車帶你回家,一路上只有我們,我要你教我唱了一首歌,心語心愿:我要控制我自己,不會讓誰看到我哭泣.......

一句一句地教我唱,你是小燕子,愛唱歌的小燕子,一定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爸爸的寶貝疙瘩,否則怎么會那么快樂呢。那時候我們都不懂愛,也許你懂,但是我不懂,到現(xiàn)在還是不懂。

那時候騎單車帶你回家只是覺得辛苦,現(xiàn)在想起來,原來我也有過和少女那么浪漫的時候,會覺得特別的美好,特別的幸福,也許我早就忘了,那首歌還在我的腦海里回響。

不懂愛的一直是我,固執(zhí)的只顧自己的,我向往一切美好浪漫的事情,卻一件也做不到,害怕錯誤,害怕瑕疵,直到某一天明白,我要的美好這世界上不會有了。

聽說你現(xiàn)在變得非常漂亮了,我雖然沒有看到,但我相信,你和我一樣的有著大眼睛,否則怎么會叫做小燕子呢。我不會再見到你,你也不會再見到我了,就讓一切記憶模糊,曾經共同經過的風景,一起唱過的歌,就做一個記憶中的插曲,偶爾想起,微微一笑,卻什么也不會在意,這樣挺好。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05745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