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孟子教案設(shè)計(精選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7 09:44:04
最新孟子教案設(shè)計(精選21篇)
時間:2023-11-17 09:44:04     小編:溫柔雨

教案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一種合作,它可以促進教學的互動和交流。教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經(jīng)過教師的精心設(shè)計和備課準備。這些教案范文涵蓋了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內(nèi)容,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一

清代劉熙載說:孟子之文,至簡至易,如舟師執(zhí)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費力者不覺自屈。(《藝概·文概》)我們讀《孟子見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證。這一章選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見過梁襄王之后,向人轉(zhuǎn)述他與梁襄王對答的情況,表現(xiàn)了主張仁政王道的一貫思想。

孟子處于戰(zhàn)國七雄爭霸的時代,新興地主階級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統(tǒng)治地位,因而社會矛盾更趨激烈,兼并戰(zhàn)爭日益頻繁。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的戰(zhàn)爭和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的階級對立,正如孟子所說: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時者也。孟子到處宣揚保民而王仁義為本的思想,在當時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孟子首先到梁(今開封)謁見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說,在此并見到梁惠王的兒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與梁襄王的應(yīng)對,既鮮明地表明了他的觀點,又表現(xiàn)出他高超的談話藝術(shù)。

本文特點。

善辯。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辯家。其門人公都子對他說:外人皆稱夫子好辯。孟子回答說:我豈好辯哉?不得已也!孟子確實是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對付那班見利忘義、嗜殺不仁的統(tǒng)治者,才施展他的辯才的。孟子對付梁襄王,首先在于善于察言觀色而擇言。他見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這個國君不像個國君的樣子,就是接近了他,也看不出什么威嚴。孟子對梁襄王的印象并不佳,因而講話直截了當,毫不婉轉(zhuǎn)曲折。其次在于圍繞中心,逐步展開論述。梁襄王的命題是天下惡乎定?怎樣才能使天下安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對以不嗜殺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問話不如他父親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臨的矛盾,步步追問的都屬于治國的常識性問題,孟子也就以嚴密的邏輯聯(lián)系,將啟發(fā)與闡釋相結(jié)合的言論,使之啟蒙益智。作為一國之君,只有使天下歸附,才得人心,這就要愛民保民,絕不嗜殺好戰(zhàn),那么天下歸于一統(tǒng),社會也就安定了。孟子循著梁襄王問題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講的內(nèi)容,而不徑直揭底,使對方在獲得某種滿足之時,又有新的不滿足,這種引而不發(fā),躍如也的講話藝術(shù),較之捷言盡說更能收到效果。

善喻。

漢代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長于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比喻即使語言生動形象,具有直觀性,又含意豐富,具有揭示事物本質(zhì)的深刻性?!睹献右娏合逋酢?,同樣以生動的比喻說明了天下莫不與也的道理。孟子將人民盼望不嗜殺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間的旱苗盼雨。苗槁,久旱要枯死,這時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烏云像油一樣的漫延,泛著光澤,大雨像滿溢樣嘩嘩傾瀉,那么禾苗自然然興之,蓬蓬勃勃地生長,更為茂盛。孟子以苗槁與興的對比,說明雨對禾生死榮枯的關(guān)系,顯示人民對明君與暴君的態(tài)度。孟子形容天下之民歸附不嗜殺人者,猶水之就下,無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歸附,沛然誰能御之,反詰得讓人毋庸置疑。要天下與之,都跟隨君王,關(guān)鍵在君不嗜殺人,如甘霖惠旱苗,則民便如水歸溝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澤,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兩喻相銜聯(lián),又各賦其義,既自然又新穎。雨潤禾苗,水向低處,生活中習見之事,易明之理,既為人熟知又深感貼切。

犀利。

郭沫若在《十批判書》中說:孟文的犀利,莊文的恣肆,荀文的渾厚,韓文的峻峭,單拿文章來講,實在各有千秋。(《荀子的批判》)孟子對梁襄王的應(yīng)答,也是詞鋒尖銳。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沒有一個君王不好殺人,概括戰(zhàn)國時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也揭示了當時尖銳的階級矛盾,且連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殺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屬于嗜殺圖霸的一類角色,也就乘機痛下針砭。他對梁惠王還申述了一番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仁者無敵的道理,而對梁襄王則勸之仍恐其愚,譏之則不畏其惱,言言作聲,語語中的。孟子對梁襄王一番應(yīng)答之后,梁襄王沒有任何反應(yīng)。孟子見在梁無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張,便由梁到齊,加齊之卿相。

孟子見梁襄王時,已是七十歲左右,先前已經(jīng)游歷了好多國家,到梁后先和惠王有過多次接觸,因此這時是他思想很成熟的時期,也是經(jīng)驗很豐富的時候。他與梁襄王僅此一次接觸的記載,雖然時間短暫,言談簡要,可是由此一斑,亦可見孟子的思想核心和講話藝術(shù)。就此,對于我們了解孟子的主張以及散文藝術(shù),是有意義的。

(選自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8年版)。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二

1.了解有關(guān)孟子及其《孟子》的文學常識;積累文言詞匯。

2.熟讀課文,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通過對比、反襯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3.抓住語言描寫的感情色彩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4.參照注釋,查閱詞典,疏通語言文字,反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窘陶n時數(shù)】:2棵樹【教學過程】:課堂導入:

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過全黨;談到文藝方針時,又提出了“雙百”方針,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種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嗎?對,它指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種流派,它們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觀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儒家一位集大成者孟子的兩篇文章《富貴不能淫》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新課講解:

《富貴不能淫》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發(fā)起怒來,諸侯們都會害怕;安靜下來,天下就會平安無事?!?/p>

孟子說:“這個怎么能夠叫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舉行加冠禮的時候,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的時候,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與兒子!’以順從為原則的,是妾婦之道。至于大丈夫,則應(yīng)該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上,走著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時候,便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便獨自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富貴誘惑,不為貧賤動搖,不為武力屈服,這才叫大丈夫?!渡趹n患,死于安樂》譯文:

舜從田野中發(fā)跡,傅說從筑墻的泥水匠中被舉用的,膠鬲從魚鹽販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釋放出來并得到任用的,孫叔敖從隱居的海邊被舉用,百里奚是從市井之間被舉用的。

一個人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nèi)心憂困,思慮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嘆息聲中表現(xiàn)出來,然后才能為人們所了解。而一個國家,內(nèi)部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外部沒有勢力地位相等的國家和外來入侵者,這個國家往往會導致滅亡。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發(fā)展,而沉迷安樂使人萎靡死亡。課堂小結(jié):《富貴不能淫》:

《富貴不能淫》義正言辭地駁斥了景春的謬論后,緊接著便對真正的大丈夫的標準做了明確的說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兩個標準: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遠大志向和抱負;二是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這樣,才算得上大丈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通過陳述六個出身貧賤卻成就不平凡的名人的示例和相關(guān)道理,闡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論證了“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這一中心論點。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三

2、復習有關(guān)《孟子》的知識。

教學方法。

自讀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試譯課文。

參考對譯: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炷芘c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氯恍酥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孟子謁見梁襄王,出來以后,告訴旁人說:“遠遠望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現(xiàn)。他突然問我:‘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我回答說:‘統(tǒng)一才會安定。’他又問:‘誰能統(tǒng)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殺人的國君,就能統(tǒng)一天下?!謫枺骸怯姓l來跟從他呢?’我回答說:‘天下的人沒有誰不跟從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況嗎?七八月間(夏歷五六月間)長時間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烏云,嘩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長起來了。國君如果能這樣,又有誰能對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國的君主,卻沒有一個不是喜歡殺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歡殺人的國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仰望著他了!果真這樣的話,百姓們歸隨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樣,浩浩蕩蕩,有誰能阻擋得住呢?’”

二、回答課后練習題。

(一)設(shè)計此題,意在使學生通過熟讀課文,復述這篇短文的主要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孟子運用譬喻闡述統(tǒng)一天下的道理。有了前幾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對孟子的論辯藝術(shù)和語言特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學生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學生能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有關(guān)內(nèi)容,更應(yīng)該受到鼓勵。此題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學生只要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閱讀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此題是本單元惟一一個有關(guān)通假字方面的練習。此題所選的通假字涉及本單元已學過的幾篇課文。具體參考答案為:

1.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卒,通“猝”,突然。

2.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由,通“猶”,猶如,好像。

3.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闭f,通“悅”,喜悅,高興。

4.蓋亦反其本矣蓋,通“盍”,何不。

5.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田,通“畋”,打獵。

三、課文閱讀點撥。

孟子爽快、耿直,摻和著火辣辣的嗆味,語出驚人。對人語王“不似人君”“不見所畏”,對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殺人者”之列。其語言犀利尖銳均毫無諱飾遮掩之態(tài),孟子對梁襄王的藐視也可見一斑。讀之,頓生快感,倍覺清爽。

孟子在轉(zhuǎn)述他與梁襄王的對話時,三言兩語就呈現(xiàn)出對話雙方的內(nèi)心世界,簡筆勾勒,其個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來。梁襄王僅三句問話就已將其性格凸現(xiàn)于讀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態(tài),在“卒然問”中流露出來,他雖有貪得的野心,卻無王者的威儀,還伴有些許糊涂和怯懦。三句問話還步步暗合了孟子嚴密的邏輯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歸附統(tǒng)一一社會安定。

兩相對照中,更見孟子之儒雅風范以及揮灑自如的大氣。對答中的雙重否定句“天下莫不與也”與強烈的反問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等,其言辭中充溢著不容置疑、居高臨下的氣勢。這正是孟子文章“氣充辭沛”的一種詮釋。

孟子藝術(shù)化地宣揚了“仁政”的政治主張,既生動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運用日常生活中的習以為常的`事理來說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說理的魅力。

四、思考問題:

1.文中運用了比喻說理,其本體與喻體是如何相聯(lián)的?

探究學習:文中將人民盼望不嗜殺人的君主來解救這一本體比作七八月間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澤如雨,一旦仁君出現(xiàn),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氯恍酥”不可阻止;君施仁愛,民心如水,民之歸附,則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體和喻體一一對應(yīng),運用自然界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生動地闡述了統(tǒng)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緊密相聯(lián)。

2.從梁襄王的三句問話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學習:梁襄王的三句問話:“天下惡乎定?”“孰能一之?”“孰能與之?”語調(diào)上揚,語氣輕而短促,從中可體味出梁襄王雖有貪得的野心,卻無王者的威儀,精神狀態(tài)是低下的,“卒然”問話中流露出惶惑,表現(xiàn)出涉世不深的窘態(tài)。

探究學習:在孟子犀利、潑辣、不留情面的言辭中,流露著鮮明的愛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鮮活地表現(xiàn)了出來。他對這個國君印象不佳,輕慢而藐視。

4.孟子主張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樣體現(xiàn)的?

探究學習:孟子以“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問話,“嗜殺人者”顯然是兇殘、暴戾的典型;“不嗜殺人者”乃善良、仁愛者的特征,這種人才能統(tǒng)一天下。這是孟子對執(zhí)政者的諫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與之”時,力透紙背地分析社會現(xiàn)狀“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進一步指出暴政無處不在的現(xiàn)實,又以“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一句,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現(xiàn)后,百姓擁戴的場面,且“民歸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擋。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殺人者”的話題來抒發(fā)所主張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現(xiàn)的“之”字有哪幾種用法?

探究學習:文中出現(xiàn)的“之”有14處,可歸為4種用法:

代詞,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

結(jié)構(gòu)助詞,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補足音節(jié)助詞,如:“則苗氯恍酥矣”;

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如:“由水之就下”。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四

【教學步驟】。

《我讀論孟》四步法:釋--譯--解--記。

2、檢查、交流并梳理語言障礙。[生生互助、師生互助]。

4、在諸家的解讀中,你欣賞哪點或哪些認識?簡要說明理由。[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7、背誦一些名句。

第一課時。

一、為什么還要讀孔孟的書?

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后數(shù)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中國文化史》柳詒徵,231頁)。

要讀名著,就是因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于其中,人類最美好的創(chuàng)造都匯集于其中,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各類學科的名作、經(jīng)典的閱讀,而代代相傳的。--在這個意義上,受教育[這里講的是識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徑就是“讀名著[經(jīng)典]”(《語文教育門外談》錢理群,59頁)。

孟子謂萬章曰:“一鄉(xiāng)之善士斯友一鄉(xiāng)之善士,一國之善士斯友一國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保ā睹献尤f章下》)。

二、怎樣閱讀經(jīng)典?

要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的感性的閱讀: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設(shè)身處地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域,真實的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補充、發(fā)展作品提供的藝術(shù)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

文學(經(jīng)典)閱讀的另一個重點,應(yīng)該是對作品語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學大師(經(jīng)典)的語言,是具有生命的靈性的,它有聲,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與質(zhì)感,是應(yīng)該細心地去體味、沉吟、把玩,并從中感受到一種語言的趣味的。語言[說與寫]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說的背后是人的心靈世界。因此,對語言的敏感、駕馭能力,也應(yīng)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質(zhì)的重要標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變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學名著的閱讀,就是一種發(fā)現(xiàn)[與開掘]:既是對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發(fā)現(xiàn)[與開掘],也是對自我潛在精神力量的發(fā)現(xiàn)[與開掘]。說到底,這乃是對人[他人與自我]的發(fā)現(xiàn)[與開掘]。--它的魅力就在這里?!恼嬲攘σ闳グl(fā)現(xiàn),通過你的感受、體驗、想象而內(nèi)化為你的精神。一切決定與你自己。(《語文教育門外談》錢理群,59頁,60頁)。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保ā睹献与x婁下》)。

從孔子到孟子。

【教學目標】。

1、通過孔子、孟子的自白了解兩位偉大哲人的志向、抱負和人生追求;

2、認識孔子、孟子并名傳世的原因,以及他們?yōu)槲幕难永m(xù)和發(fā)展做出的貢獻。

3、通過反復誦讀,掌握文言誦讀規(guī)律,積累古今異義詞等文言基礎(chǔ)知識。

夫子自道。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譯】孔子說,“我十五歲下決心學習,三十歲建立起自我,四十歲不再迷惑,五十歲認同自己的命運,六十歲自然地容受各種批評,七十歲心想作什么便作什么,卻不違反禮制規(guī)矩?!?/p>

李澤厚《論語今讀》【記】。

這已是千古名言,至今沿用。由年歲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及狀態(tài),是很有意思的。從而有各種解說。例如所“志”是何學?“立”究竟是什么意思?是事業(yè)有成還是道德有得?“不惑”于什么?“耳順”何解?能否“知天命”后一切便順順當當?如此等等。其實可以各自為解,不必刻板以求。例如,“三十而立”,有人強調(diào)與“立于禮”有關(guān),是指人從六歲“習禮”到三十歲才算完全掌握熟練,但后世注疏多不拘泥于學禮,而泛指人格的成熟,更佳。最難解的是“知天命”,似可解釋到五十歲,自己對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個來龍去脈的理解和認同,一方面明確了自己的有限性,另方面明確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時代“獨上層樓望斷天涯路”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天下事舍我其誰”那種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負了。

為什么要把宗教性道德作為個體追求心靈完善的“絕對律令”?有神論認為此乃“天意”或上帝旨令。人類學歷史本體論則認為這是個體對人類總體的責任和義務(wù),所以才無可逃脫無可推卸。這個“無可”,又并非外在一定社會、時代、群體的他律或經(jīng)驗要求,而是普遍“必然”即所謂“先驗”的自律命令,此即自由意志,即本體所在。它高于一切經(jīng)驗。但其根源卻又仍在人際情感之中;根源于它,卻可以超出它,因其中有理性之凝聚,而成為心理之形式結(jié)構(gòu)故。從而,它雖純屬個體修養(yǎng)卻并非所有人都能作到,這才有圣賢與常人之別。只有這樣,也才能在哲學上將倫理的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在實踐上將宗教與政治、在道德上將宗教性私德與社會性公德區(qū)分開來,使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天命”、“命”、“立命”、“正命”,孔、孟屢言及,如何解說,恐非易事。其中有多種含義?!澳露琳?,命也”,即非人力所能主宰。但王船山說:“俗諺有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凡舉瑣屑固然之事而皆言命,且以未死之生,未富貴之貧賤統(tǒng)付之命,必盡廢人為而以人之可致者為莫之致,不亦舛乎?故士之貧賤,天無所奪;人之不死,國之不亡,天無所予,乃當致人力之地,不可歸之于天”(《讀四書大全說》),這有點近乎荀子了。但確是包括孔孟在內(nèi)的儒學共同精神,即人生活在無可計量的偶然性中,卻決不失其主宰。這才叫“知天命”?!柏矇鄄欢?,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孟子盡心上》),這種“立命”、“知命”、“正命”都指人對自己命運的決定權(quán)和主宰性,而絕非聽命、任命、宿命,這為謹慎敬畏地承擔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經(jīng)歷各種艱難險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既認同一己的有限,卻以此有限來抗阻,來承擔,來建立,這也就是“立命”、“正命”和“知天命”?!拔迨烀敝庠谶@種承擔和建立的完成,即一己對“命運”的徹底把握。這大概一般非五十歲左右難以實現(xiàn)。總之,認識并安寧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強自建立,并不悲觀、焦慮,或作徒勞之無限追求,此種中國式的“知命”、“順命”的情感“超越”,似有異于西方。此意本讀還將多次重復討論。

錢穆《論語新解》。

此章乃孔子自述其一生學之所全,其與年俱進之階程有如此。學者因當循此努力,日就月將,以希優(yōu)入于圣域。然學者所能用力,亦在志學與立與不惑之三階程。至于知天命以上,則非用力所及,不宜妄有希效。知有此一境,而懸以存諸心中則可,若妄以已比仿模擬之,則是妄意希天,且流為鄉(xiāng)愿,為無忌憚之小人,而不自知矣。學者試玩學而篇之首章與末章,而循循自勉,庶可漸窺此章之深處。蓋學而篇首末兩章,只從淺處實處啟示,學者可以由此從入。此章雖孔子之自道,無語不實,其中卻盡有深處玄處。無所憑依而妄冀驟入,則轉(zhuǎn)成談空說玄,非孔子以平實教人之本意。

孔子又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義與此章相發(fā)。自志學而立而不惑,皆下學。自此以往,則上達矣。知天命故不怨天,耳順故不尤人。此心直上達天德,故能從心所欲不逾矩,而知我者惟天。知命耳順,固非學者所易企,而不怨不尤,則為學者所當勉。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千里之行,起于足下,學者就所能為而勉為之,亦無患乎圣學之難窺矣。

南懷瑾《論語別裁》。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么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艱苦奮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jīng)過十五年,根據(jù)他豐富的經(jīng)驗,以及人生的磨煉,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xiàn)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范圍。到了“六十而耳順”,這里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問題不順,耳腔發(fā)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赡苁恰傲毕旅嬗幸粋€句讀。如果照舊,“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yǎng),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里平靜。注意!心里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然后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范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范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講到這里,我們要研究孔子為什么把幾十年所經(jīng)歷作人、做事、做學問的經(jīng)驗,要放在《為政》篇里。這經(jīng)驗太重要了,本來為政就是須要人生的經(jīng)驗。

在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沒有辦法實驗的,就是政治和軍事。這兩個東西,包羅萬象,變動不居。從歷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專制、君主、民主、集體,究竟哪樣好?誰能下得了這個結(jié)論?尤其現(xiàn)代的中國,幾十年來,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國這個舞臺上來玩過,結(jié)果如何呢?所以為政的人是要了解人生,要有經(jīng)驗,要多去體會。因此孔子將自己的經(jīng)驗講出來,編到《為政》這一篇,就是暗示一般從政者,本身的修養(yǎng)以及作人做事的艱難,并不簡單,要效法他這個精神,在工作上去體會、了解它,才把這一段編到《為政》中來。

從上面幾段,我們得到一個結(jié)論:不管是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經(jīng)驗的累積。而人生經(jīng)驗累積成什么東西呢?簡單的四個字--“人情世故”。講到人情世故,中國人現(xiàn)在往往把這個名詞用反了,這是很壞的事。如果說“這家伙太世故了!”便是罵人。尤其外國人批評中國人,幾年前在《中央日報》我就看到這樣的文章,說中國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重人情了。這里一般年輕人的反應(yīng),認為這個外國人的文章寫得非常透徹,我說你們不要認為外國人在中國留學兩三年,就能懂中國文化,那你們都是干什么的?幾十年的飯是白吃了。中國文化一直在講人情,所謂“人情”,不是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提著一只火腿,前街送到后巷,左鄰送到右舍,在外面送來送去地轉(zhuǎn)了個把月,說不定又轉(zhuǎn)回來物歸原主了。這只是情禮的象征,中國文化所講的“人情”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人情這兩個字,現(xiàn)在解釋起來,包括了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等等學問都在內(nèi),也就是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的感情。

“世故”就是透徹了解事物,懂得過去、現(xiàn)在、未來?!肮省本褪鞘虑?,“世故”就是世界上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但現(xiàn)在反用了以后,所謂這家伙太“世故”,就是“滑頭”的別名;“人情”則變成拍馬屁的代用詞了。就這樣把中國文化完全搞錯了,尤其是外國人寫的更不對。

為政以“德”為本,再以學來培育“詩”的溫柔敦厚精神,是不是就具備了為政的條件了?不然!不然!就好像一個軍人,把中外古今的軍事思想理論都翻遍了,但是連槍怎么放都不會,二等兵上等兵是怎么回事也不曉得,這等人充其量只能當個參謀,絕對不能帶兵上戰(zhàn)場的。所以《論語》行文的氣勢,輕輕一轉(zhuǎn),把孔子的簡略自傳編進來了。也就是告訴我們,為政的道理就是要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

我曾講過,世界上所有的政治思想歸納起來,最簡單扼要的,不外中國的四個字--“安居樂業(yè)”。所有政治的理想、理論,都沒超過這四個字的范圍;都不外是使人如何能安居,如何能樂業(yè)。同時我們在鄉(xiāng)下也到處可以看到“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边@八個字,現(xiàn)代一般人看來,是非常陳舊的老古董??墒枪沤裰型鈿v史上,如果能夠真正達到這八個字的境界,對任何國家、任何民族、任何時代來說,無論是什么政治理想都達到了。而這些老古董,就是透徹了人情世故所產(chǎn)生的政治哲學思想。

【問題探討】。

1、請說出諸家解讀的主要觀點和側(cè)重點。

李澤厚--主要觀點。

側(cè)重點。

錢穆--主要觀點。

側(cè)重點。

南懷瑾--主要觀點。

側(cè)重點。

2、在諸家解讀中,你欣賞哪點或哪些認識?簡要說明理由。

3、根據(jù)自己的見聞或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找出與此章內(nèi)容相應(yīng)的例子,并談?wù)勛约旱恼J識。

4、孔孟的話給你什么啟迪?請模仿諸家解讀中的某一語言風格或用你喜歡的表達方式,寫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話。

參考答案:1、請說出諸家解讀的主要觀點和側(cè)重點。

李澤厚--主要觀點:這句話是用年歲來描述個體成熟的不同階段及狀態(tài)。

側(cè)重點:從哲學的角度探究個體追求心靈完善道德高尚的原因;認為“知天命”即是指人生活在無可限量的偶然性中,卻仍然積極決定和主宰自己的命運,這是儒學的共同精神。

錢穆--主要觀點:此章為孔子自述一生學問和年齡發(fā)展的進程。

側(cè)重點:告誡人們應(yīng)當循此方向努力,但不可簡單仿效。

南懷瑾--主要觀點:孔子用這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艱苦奮斗的經(jīng)歷。

側(cè)重點:根據(jù)社會現(xiàn)象闡述一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的累積對從事政治很有好處。

2、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p>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p>

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

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p>

【白話試譯】顏淵子路侍立在旁,先生說:“你們何不各言己志?”子路說“我愿自己的車馬衣裘,和朋友們共同使用,直到破壞,我心亦沒有少微憾恨?!鳖仠Y說,“我愿己有善,己心不有夸張。對人有勞,己心不感有施予?!弊勇氛f:“我們也想聽先生的志愿呀!”先生說:“我愿對老者,能使他安。對朋友,能使他信。對少年,能使他于我有懷念?!?/p>

錢穆《論語新解》。

此章見孔門師弟子之所志所愿,亦即孔門之所日常講求而學。子路、顏淵皆已有意于孔子之所謂仁。然子路徒有與人共之之意,而未見及物之功。顏淵有之,而未見物得其所之妙??鬃觿t內(nèi)外一體,直如天地之化工,然其實則只是一仁境,只是人心之相感通,固亦無他奇可言。讀者最當于此等處體會,是即所謂志孔顏之志,學孔顏之學。

又按:孔門之學,言即其所行,行即其所言,未嘗以空言為學。讀者細闡此等章可見。

李澤厚《論語今讀》【記】。

子路的回答再一次顯示了那重然諾、講義氣、悲歌慷慨的豪勇氣概。顏回的回答仍然是謙虛、謹慎,自我修養(yǎng)??鬃哟鹫Z特別有名。“少者懷之”解作“關(guān)懷年輕一代”亦可。

南懷瑾《論語別裁》。

有一天,顏淵和子路站在孔子旁邊閑談,孔子就說:“盍各言爾志。”“盍”是一個虛字,中國古文里經(jīng)常有“盍”“夫”這類虛字,等于我們現(xiàn)在的“思”、“那么”。他說:你們年輕的一代,把你們的愿望、志向講出來聽聽看。在這里,我們等于在看話劇,臺詞中表現(xiàn)了孔子學生的個性,也烘托出孔子的教育手法。

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边@完全代表了子路的個性。子路是很有俠氣的一個人,胸襟很開闊。他說,我要發(fā)大財,家里有幾百部小轎車,冬天有好的皮袍、大衣穿,還有其他很多富貴豪華的享受。但不是為自己一個人,希望所有認識我的人,沒有錢,問我要;沒飯吃,我請客;沒房子,我給他住。氣魄大!唐代詩人杜甫也有兩句名詩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本褪亲勇愤@個志愿的翻版。

而子路的是俠義思想,氣魄很大,凡是我的朋友,衣、食、住、行都給予上等的供應(yīng)?!芭c朋友共”的道義思想,絕不是個人享受。“敝之而無憾”,用完了,拉倒!

顏淵卻是另一面的人物,他的道德修養(yǎng)非常高,與季路完全兩個典型。他說,我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為、最好的道德成就,對于社會雖有善行貢獻,卻不驕傲?!胺ド啤钡姆ィ褪强湟??!盁o伐善”,有了好的表現(xiàn),可是并不宣傳。

“無施勞”,自己認為勞苦的事情,不交給別人?!笆﹦凇钡囊馑迹抑鲝堖@樣解釋。在上面也提到過,圣賢與英雄的分野:英雄能夠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賢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所以圣賢比英雄還要難。換句話說,英雄可以施勞,把自己的理想,建筑在別人的煩惱、痛苦上。圣賢則不想把自己的煩惱、痛苦放在別人的肩膀上,而想擔起天下人的煩惱與痛苦。

所以顏淵講“無施勞”,就是說不要把自己的煩惱痛苦放在別人身上,這是顏淵的所謂“仁者之言”。

一文一武這兩學生的理想志愿完全不同,都報告完了??鬃勇犃艘院螅€沒說話,我們這位子路同學,可忍不住,發(fā)問了,老師!你先問我們,你的呢?也說說看。

孔子說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边@就是禮運大同篇思想的實現(xiàn),這是最難做到的了。這三點一看就與眾不同??鬃又詾槭ト耍蔀榱瞬黄鸬慕逃?、哲學家……總之什么家都被他“家”上了,了不起就是了不起。

“老者安之”,社會上所有老年的人,無論在精神或物質(zhì)方面,都有安頓?!芭笥研胖保鐣笥阎g,能夠互相信任,人與人之間,沒有仇恨、沒有懷疑?!吧僬邞阎?,年輕人永遠有偉大的懷抱,使他的精神,永遠有美好的理想、美麗的盼望。也可以說永遠要愛護他們,永遠關(guān)愛年輕的一代。我們仔細研究,如果這三點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

因為這三點,對上一代,自己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此即所謂圣人境界,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五

一、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1、簡要概括每聯(lián)的內(nèi)容。

首聯(lián)寫別筵將盡,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緒和寂靜狀態(tài),頷聯(lián)寫離情的纏綿,頸聯(lián)從室內(nèi)轉(zhuǎn)到戶外所見,尾聯(lián)寫友人遠去盼望再相聚。

2、首聯(lián)最精煉傳神的是哪兩個字?簡要分析。

用了擬人的手法?!巴隆薄皩Α狈謩e寫出了離別的筵席將結(jié)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緒和寂靜狀態(tài)?!巴隆弊质谷讼氲接H人相對無言、悵然無緒、目光凝滯青煙出神的神情,“對”字寫除了舉杯勸酒之外沒有什么可以勉強相慰的話了,此時無聲勝有聲,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于沉靜之中更見別意的深沉。

3、頸聯(lián)兩句寫什么時間的情景?“隱”“沒”兩字有何作用?

頸聯(lián)兩句寫的是黎明時分。這兩句承上文寫把杯送行,從室內(nèi)轉(zhuǎn)到戶外的所見?!半[”“沒”兩字表明時間過得太快,似乎在催人分手,從而傳達處依依惜別之情。

二、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

忽聞歌古調(diào),歸思欲沾巾。

1、本詩中最能揭示主題的詞是什么?作者在本詩中表達出來什么思想情感?

歸思宦游人面對春日美景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2、“獨有”“偏驚”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表現(xiàn)了詩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只有遠離故土、宦游他鄉(xiāng)的人,對自然界不同季節(jié)的'變化感到特別新奇。

3、中間兩聯(lián)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體會“出”“渡”“催”的妙處。

中間兩聯(lián)寫了江南早春物候變化特點,表現(xiàn)出江南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水鄉(xiāng)景色。詩人以樂景寫哀情,襯托出詩人思鄉(xiāng)之情。

“出”“渡”兩個動詞化靜為動,將原本不易覺察的物候遷移貼切傳神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眼前,使人感受到春光地脈搏和動感?!按摺弊滞怀隽私洗壶B一聲緊似一聲地鳴叫的特點,以擬人的手法賦予淑氣以人的情態(tài),表現(xiàn)春氣之濃。

4、明代胡應(yīng)麟稱“初唐五言律‘獨有宦游人’第一”。請就第二、第三兩聯(lián)的寫景特色寫一段鑒賞性文字。

頷聯(lián)、頸聯(lián)緊承“物候新”來寫春色。頷聯(lián)是遠景,頸聯(lián)是近景?!按摺薄稗D(zhuǎn)”這兩個動詞將春天使萬物復蘇的動態(tài)表現(xiàn)得具體細致,用語精練傳神。遠景的壯闊與近景的細微相映成趣,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動靜交錯的春景圖。

三、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1、賞析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

頷聯(lián)“牙璋”句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把黎啊笔腔实壅{(diào)兵的信符,“鳳闕”是皇宮的代稱。詩人用這兩個詞,顯得典雅穩(wěn)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莊嚴。“鐵騎”句寫唐軍已經(jīng)神速到達前線,并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拌F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斗的戰(zhàn)爭氣氛?!袄@”形象寫出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tài)勢。這兩句對仗工整,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句中也對,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jié)奏和氣勢。頸聯(lián)兩句寫戰(zhàn)斗,用景物描寫烘托?!把┌怠本鋸囊曈X出發(fā)寫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風多”句從人的視角出發(fā)寫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以象征軍隊的“旗”“鼓”,表現(xiàn)出征將士同敵人搏斗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zhàn)鼓聲激勵奮勇殺敵的悲壯激勵場面。

2“自”“照”“繞”在詩歌中起到怎樣的表達作用?

“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愿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xiàn)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照”字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寫出了烽火的猛烈,戰(zhàn)火的危急,渲染了緊張氣氛?!袄@”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tài)勢。

3、最后兩句采用了怎樣的抒情方式?表現(xiàn)了怎樣的現(xiàn)實和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現(xiàn)了舉國上下尚武好戰(zhàn)的一往無前、戰(zhàn)無不勝的民族心態(tài)。直接抒發(fā)從戎書生保邊衛(wèi)國、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zhàn)斗,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愿馳騁沙場,為保衛(wèi)邊疆而戰(zhàn),也不愿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虛實結(jié)合,;實寫;赴邊緣由及心中所感;虛寫;想象中軍威雄壯、戰(zhàn)況激烈的情形;實寫;投筆從戎,為國赴邊的強烈愿望;浪漫。

四、滕王閣詩。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諸,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特點:高“臨”字突顯了滕王閣的高聳。

詩人描繪了一幅坐著馬車,掛著琳瑯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的豪華場面,反襯了現(xiàn)實的凄涼,表達了詩人對繁華易逝,興衰無常的感慨。

2、頷聯(lián)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有什么作用?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六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2.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意。并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1.誦讀法學習文言文的關(guān)鍵是誦讀。特別是像《孟子》這樣富于文采的文章,誦讀顯得尤其重要??赏ㄟ^不同的朗讀方式,引導學生美讀課文,讀出抑揚頓挫的氣勢和美感。

2.討論點撥法。

3.競賽法。

4.比較法。

多媒體、錄音機、教學磁帶。

2課時。

第一課時。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guān)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品味語言: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

同學們,大家還記得那財氣勢恢宏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齊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們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層探究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傳弟子。游說于齊梁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diào)養(yǎng)心、存心等內(nèi)心修養(yǎng)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圣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于孔子。思想事跡大都見于《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于對當時執(zhí)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愿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厲、理直氣壯。他又善于運用各種驅(qū)誘論敵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

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范背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jié)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教師分發(fā)文字資料,內(nèi)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內(nèi)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guān)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護城河。今指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

(4)注意下列加點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zhàn)中的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

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籍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zhàn)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戰(zhàn)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jié)論,闡明了“人和”的實質(zhì),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后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教師依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依據(jù)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教師提示,“六經(jīng)注我,我注六經(jīng)”,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古為今用,賦予經(jīng)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lián)系實際,談?wù)勀愕目捶ā?/p>

學生討論。

生1:我覺得“人和”就是拉幫結(jié)派,君不見,人世間,團團成伙好辦事。

生2: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yīng)了孟子這句古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這一主張,強調(diào)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fā)展特定階段中的遠見卓識。但也應(yīng)當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這就使他的觀點不可避免地帶有了時代的局限性。

生5:強權(quán)只能橫行一時,絕不可能橫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發(fā)展到今天,雖然歐美發(fā)達國家相對來說仍然處于支配地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大國的霸權(quán)地位已處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運作中是否合乎道義正在成為處理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關(guān)系的準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會成為21世紀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觀念。

生6:在當今社會,什么是合乎“道義”的?什么是不合乎“道義”的呢?

教師明確,也許可以這樣回答;第一,合乎國家與國家平等的原則,也就是說國家無論大小、貧富、強弱都應(yīng)在平等的原則下參與國際事務(wù),第二,有利于維護和平共處,這是鑒于20世紀的戰(zhàn)爭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災(zāi)難,維護和平,避免戰(zhàn)爭,對21世紀人類社會發(fā)展是至關(guān)重要的?!暗玫蓝嘀У拦阎边@一中國儒家的思想作為一種有價值的資源受到我們的重視。

1,背誦全文。

2.整理課堂發(fā)言,寫一篇讀后感。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七

多年以前,孟子為他的“性善說”奔走呼告,擊敗了一個個強大的對手,他笑傲王侯,輕身赴險,把權(quán)勢、財富、美色看得一文不值,把理想、正義、人格看得高于一切;2000多年過去了,孟老先生已離我們遠去,但今天,人們依然在吟頌著他“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仍然在稱道著他“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時常用他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來勉勵自己;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是否有許多話想說給大家聽,那就請放飛心聲吧!

有三個小題目可供參考:《我心中的孟子》、《孟子,請聽我說》、《孟子,我們呼喚你》。

九、結(jié)束語。

同學們,回顧這篇充滿浩然正氣的散文,你學到了什么?

巧妙的比喻,嚴密的邏輯,善辯的文采,舍生取義的精神……(讓學生歸納總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僅僅是打開了學習孟子的一頁篇章,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同學們會帶著濃厚的興趣去發(fā)現(xiàn)孟子,研究孟子,學習孟子,因為他會讓我們終生受益!

教學反思: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精心準備。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我總認為文言文深奧難懂,學生自己幾乎不能自主學習,所以大多采用串講的方式。一字一句,從來不敢有所怠慢,希望這樣能使學生對課文不再有疑惑,。但我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盡力,學習效果都很難提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睘榱四苡行岣邔W習效果,我屏棄串講的模式,貫徹新課標,采用新的教學方法,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時間還給孩子,讓他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當學習的主人。另外文言文教學不僅承載傳授文言知識的任務(wù),其根本任務(wù)在于讓學生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漸染,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進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思想、文化?;谶@種認識,我在教學《魚我所欲也》一文時調(diào)整了教學重心:既注重文言基礎(chǔ)的積累,又注重學生的文化積淀,厚實學生文化底蘊,讓學生真正品位到孟子的魅力,內(nèi)化其高尚的人文精神。短短的四十五分鐘,我感覺有以下收獲:

1.重點文言詞語用法,可以在文言文單元學習前教給學生“知其所以然”的方法,讓學生自行歸納梳理,能舉一反三;2.推行小組合作學習,力求人人盡享成功的喜悅。改變單一的老師提問,點名叫學生回答的模式,學生自己提問,自己回答,自己得到自主學習的權(quán)利,積極性很高;3.美讀吟誦是學習本文的秘訣。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師生一起去品味孟子散文的意蘊美,在反復的誦讀中加深理解,從而自覺主動的完成學習目標;4.把時間還給學生。文言文學習可在課前給學生一節(jié)預習或自學時間,課上精講少析,給學生充分的理解、體悟時間,讓學生既能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心靈溝通,也能走出文本,聯(lián)系社會,有自己的真知灼見;5.鏈接傳統(tǒng)文化,豐富人文素養(yǎng)。教學中把知識相互貫通,讓學生既認識戰(zhàn)國時的孟子又感悟“舍生取義”在今天的偉大意義;幫助學生積淀中國古典文化,培養(yǎng)學生淡泊名利,堅守本心的意志,提升他們的文化品位,豐富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

本課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由于部分同學基礎(chǔ)較差,理解課文較為吃力,學習節(jié)奏較慢,個別學生質(zhì)疑討論時有點無所適從。另外由于教師的執(zhí)教水平有限,部分環(huán)節(jié)沒有完全放開,主動性積極性還有待繼續(xù)提高。通過這節(jié)課,我對新課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進一步提高自我,完善課堂。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八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于一?!啊肽芤恢俊?。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lǐng)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譯文。

孟子進見梁襄王,出來后,對人說:“(梁襄王)遠遠看上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見了我后)突然問道:‘天下要怎樣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說:‘天下安定在于統(tǒng)一天下。’。

“‘誰能統(tǒng)一天下呢?’。

“我對他說:‘不喜歡殺人的國君能統(tǒng)一天下?!?。

“‘誰會歸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沒有不歸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長的情況嗎?當七八月間一發(fā)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烏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長得茂盛了。像這樣的話,誰能阻止它呢?而現(xiàn)在天下國君,沒有一個不嗜好殺人。如果有一個不喜歡殺人的(國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脖子期待著他來解救。如果像這樣,老百姓就歸附他,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這嘩啦啦的洶涌勢頭,誰又能夠阻擋得了呢?”

賞析。

清代劉熙載說:“孟子之文,至簡至易,如舟師執(zhí)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費力者不覺自屈?!保ā端嚫拧の母拧罚┪覀冏x《孟子見梁襄王》也就可以得到印證。這一章選自《孟子·梁惠王上》,以孟子見過梁襄王之后,向人轉(zhuǎn)述他與梁襄王對答的情況,表現(xiàn)了主張“仁政”“王道”的一貫思想。

孟子處于戰(zhàn)國七雄爭霸的'時代,新興地主階級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統(tǒng)治地位,因而社會矛盾更趨激烈,兼并戰(zhàn)爭日益頻繁?!盃幍匾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的戰(zhàn)爭和“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的階級對立,正如孟子所說:“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時者也?!泵献拥教幮麚P“保民而王”“仁義為本”的思想,在當時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孟子首先到梁(今開封)謁見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說,在此并見到梁惠王的兒子,也就是梁襄王。孟子與梁襄王的應(yīng)對,既鮮明地表明了他的觀點,又表現(xiàn)出他高超的談話藝術(shù)。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九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兩篇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4、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1、辨析疑難字、詞不達意、句意。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意。并從中得到教益,增強憂患意識,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

1、學生個人識記;2、小組合作解疑;3、教師精煉點撥。

1、尋找例詞,進行比較賞析,加深理解鞏固。

2、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及“生于憂患”的時代意義。

1、選擇性提問;2、運用展臺默寫并糾錯;3、作學案上精選習題。

1、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做到讀,寫,練結(jié)合,向45分鐘要效率;。

2、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以飽滿的興致參與到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3、充分發(fā)揮小組作用,實現(xiàn)簡單問題組內(nèi)解決,難度問題充分討論思考;。

4、教師要善于調(diào)動課堂氣氛,把握學生情緒,精煉點評疑難問題,與學生做好互動。

1、古文教學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2、課堂上解決問題的過程強調(diào)學生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要駕馭課堂。

3、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鼓勵學生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

4、課堂上可以倡導探究性學習,有一些發(fā)散性思維的習題,但不能無度開放,要控制學生,把握進程。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

1、誦讀課文,疏通文句,識記有關(guān)孟子的文學常識以及本文出現(xiàn)的通假字、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chǔ)知識。

2、在誦讀中感受孟子的文氣和語勢,學會運用譬喻和寓言說理的方法使議論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義”與“氣”的意義與聯(lián)系,了解孟子“性善論”在文中的體現(xiàn)及其“取義”、“養(yǎng)氣”之說是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

說明:“舍生取義”、“浩然之氣”是本文體現(xiàn)的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將孟子“取義”、“養(yǎng)氣”之說的本質(zhì)(即建立在“性善論”基礎(chǔ)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來。鑒于當代學生對孔孟之道的疏離可在分析課文之前先借錢穆、黃仁宇、鮑鵬山等知名學者作家對孟子的精辟獨到的評論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對作者及課文產(chǎn)生興趣?;ㄒ欢〞r間帶領(lǐng)學生認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在誦讀中體會孟子充沛的文氣與酣暢的語勢。提供盡可能豐富的歷史、評傳資料,讓“亞圣”形象鮮活飽滿,吸引學生切實關(guān)注孟子的道德訴求與人格取向并鼓勵他們在浩瀚歷史長河中找出躬身餞行孟子學說的例子。

1、重點:掌握本文生動形象的說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義”、“養(yǎng)氣”。

2、難點:理解文中表現(xiàn)出的與孔子同中有異的孟子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

說明:本文所選孟子兩章屬于先秦諸子散文發(fā)展到第二階段的對話體論辯文,較之《論語》式的語錄體散文有了很大的發(fā)展。誦讀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氣盛言宜”的論辯風格同時從文中提煉孟子思想的核心價值所在是本篇課文的學習重點。而讓學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則是本文學習的難點。對于“取義”、“養(yǎng)氣”之說的解釋不難傳授,但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認同傳統(tǒng)儒家留給后世的這種高貴遺風,則需要教師細致真誠地引導?!翱酌稀彪m然常常相提并論,但兩者之間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對《論語》、《孟子》等相關(guān)文本進行全面細致的閱讀與比較之后,學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點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師不必對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過多的延伸與拓展,而要盡量圍繞孟子學說中有關(guān)道德實踐與自我修養(yǎng)方面來展開教學工作。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預設(shè)學生活動預設(shè)設(shè)計意圖

激發(fā)興趣

1、說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誰”,罵別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這樣的話難道象是出自溫良恭儉讓的儒家學者之口嗎?這人偏偏正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孟子。請同學回憶初中所學的孟子的相關(guān)知識,說一說自己對孟子的理解。

2、教師將需落實的文學常識補充完整并進一步向同學介紹“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讓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對待論敵難免偏激的一面。學生當能回憶其初中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對孟子的了解多半僅限于“亞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標簽式概括。少數(shù)閱讀面較廣的學生可能會表達一些獨到的認識。通過學生回憶,教師補充,還原一個鮮活的孟子形象,激發(fā)學生對孟子其人其文的興趣,有助于減輕對文言課文的畏難情緒,提起精神投入學習。

朗讀課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點

落實重點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圈劃課下重要注釋,初步理解文意;對疑難詞句進行質(zhì)疑。

2、請同學分小組討論串譯課文,分別概括《魚我所欲也》、《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的中心論點。

3、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同學思考“義”與“氣”的意義與聯(lián)系,并明確“舍生取義”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論”的體現(xiàn),而“浩然之氣”一文的觀點也是孟子在“性善論”中提倡充分發(fā)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體現(xiàn)。

1、通過課堂圈劃落實字詞解釋。爭取當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與、鄉(xiāng)、無、閔、辯;常見虛詞:為、惡、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斷句、賓語前置等。

2、學生容易將《魚我所欲也》的論點誤認為是“舍生取義”,通過串譯課文明確論點應(yīng)為:“舍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3、從文中抓住原句明確“氣”“是集義所生者”一定要有義和道的輔助配合,要在內(nèi)心長期積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長。孟子文章的重要特點就是氣勢充沛、雄辯滔滔,不通過反復朗讀不能深解其味。針對文言篇目的學習,尤其針對高三年級的應(yīng)考現(xiàn)實,教師仍需提醒學生對文言現(xiàn)象及時歸納、不懈積累。串譯課文后的論點概括是否精當是對該文言課文內(nèi)容是否落實的一種整體反饋,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孟子相關(guān)的思想主張。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落實基本知識層面的內(nèi)容,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程度確定課時長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語言1、請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欣賞的語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誦出來。讓其他同學先猜一下這位同學為什么認為這些語句值得朗讀,再由同學自己評價說明一下。

2、引用歷代文論家對孟子語言的

評述,比如“孟子長于譬喻”,引導學生注意《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中寓言人物的語氣。1、《魚我所欲也》中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節(jié),采用排比手法的第二節(jié),《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學生選擇的片段。明確譬喻、寓言、排比的特點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為例,欣賞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話,極為逼真,生動風趣的語言。促進學生關(guān)注文本,結(jié)合原文談感受,避免空泛、夸夸其談、不著邊際的玄想式鑒賞。

(這一環(huán)節(jié)著眼于培養(yǎng)語言鑒賞能力。)

讀議結(jié)合

深入探究

落實難點1、請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將《魚我所欲也》與本單元已學課文《論語》七則進行比較,在其中找出孟子傳承孔子思想的證據(jù),并加以分析說明。

2、就已學的內(nèi)容來看孔子與孟子的區(qū)別,并進一步從課外閱讀中發(fā)現(xiàn)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點,總結(jié)孟子的道德理想與人格力量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點撥:結(jié)合孔子與孟子的身世與性格,結(jié)合他們所處的不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

1、在閱讀過程中學會比較分析,能在已學課文《論語》七則中劃出相關(guān)原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舍生取義);“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來之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2、討論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與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學生過去對孟子的認識一般較為表淺化、標簽化,到了高三階段,教師當就學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進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進行細讀只是第一步(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會學生從文本資料中提取同類論題、正反論點進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導學生在思考中獲得一些心得體會、一二獨到的觀點、較為完整的思路,這是第三步。

(這一環(huán)節(jié)著眼于提高學生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作業(yè)

拓展閱讀1、整理歸納本文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做在作業(yè)本上。

2、熟讀課文,選擇其一自行配樂朗誦并錄制,同學間互相欣賞交流。

(1)《道德文章》鮑鵬山

(2)《王者師與大丈夫》鮑鵬山

(3)《中國哲學簡史·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馮友蘭

(4)《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孔孟》黃仁宇

(5)《國學概論·先秦諸子》錢穆按照要求,及時完成作業(yè),選擇優(yōu)秀作業(yè)供同學交流學`習。常規(guī)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在每節(jié)課后都要強調(diào),如有必要,教師可將語法要點提煉給學生。以錄音的形式落實對每個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通過互相欣賞交流提起學生的興致,認真對待這項口頭作業(yè)。拓展閱讀及讀后感的撰寫有助于打開學生視野并借文字表達促進思考的深入與嚴謹。

思路點撥

氣勢充沛、鋒芒畢露、鋪張揚厲、善于層層追問步步進逼,富于鼓動性——本文選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風格特征。教師也可以把重點放在孟子論辯藝術(shù)上,結(jié)合寫作訓練展開課堂教學。從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導學生欣賞孟子辯才無礙、氣盛言宜的文風,并進一步學習掌握這種手法在寫作實踐中的靈活運用。由于課文選段集中體現(xiàn)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師也可以專門安排課時,提供充分的背景資料,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促成學生交流思考,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孟子獨立精神與高尚人格的養(yǎng)成與個人性格元素、社會時代土壤的關(guān)系,尤其是這種精神對后世的影響。如果有學生對孟子的邏輯與道德有疑問,教師也可以借機展開討論,將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諸子百家的觀點進行比較,務(wù)求讓學生對傳統(tǒng)道德倫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絕。

練習舉隅

1、從《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一文中找出例證,簡要說明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

2、“孟子長于譬喻”,譬喻在現(xiàn)代修辭學中也被稱為類比,請模仿《魚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某個觀點(可以選擇下列某組觀點中的一個進行嘗試)。

(1)、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完成練習后可參看《孟子·告子》中相關(guān)的辯論)

(2)、內(nèi)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內(nèi)在的道德更重要

(3)、愛情比生命更可貴/自由比愛情更可貴/自由比生命更可貴

3、在學習了本單元十七、十八課(《指南錄》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氣”對后世文人志士的影響。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一

學習目標:

1.通過各種閱讀方式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熟讀成誦,增強文言語感;。

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懂得要正確面對逆境。

一、導入。

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人,政治家、思想家,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稱為亞圣。主張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歸之”,主張以民為本,曾說“民為貴,社稷輕之,君為輕”。曾游說各國,但主張不被采納,退而與弟子們閉門著書,成《孟子》一書。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名篇:《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二、熟讀課文。

(一)學生通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給生字注音。

(二)全體朗讀,正音。

(三)給學生時間自由朗讀,要求讀準確,讀通暢。學生散讀。

(四)全體朗讀,教師指出失誤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師范讀(做到“零失誤”),請學生找茬;再給學生自由朗讀時間,鼓勵他們也像老師一樣做到“零失誤”。

(五)請學生自告奮勇舉手在全班面前朗讀,盡力做到讀準確,讀通暢。其他學生認真聽,數(shù)數(shù)朗讀失誤。采用“破紀錄”的方法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如:第一位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四個失誤,第二位同學就要努力將失誤控制在四個以下,以此類推,直至零失誤。)。

三、學生自讀理解。

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理解課文,適當做筆記,疑問處可與同桌探討,不能解決的做好記號。教師巡視,給予適當引導(如查閱工具書,選擇義項等方面)。

四、布置作業(yè)。

(一)朗讀課文,盡力做到“零失誤”;。

(二)抄寫課文一遍。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詞義,疏通文意,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正確流利朗讀全文,能背誦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受中華傳統(tǒng)教育的豐富內(nèi)涵。

疏通文意,能夠正確、流利誦讀全文。

理解孟子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卷八離婁章句下六)。

2、中也養(yǎng)不中,才也養(yǎng)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卷八離婁章句下七)。

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卷八離婁章句下八)。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多種朗讀方式,使學生正確流利讀懂文章,感知文章,體會內(nèi)涵:

老師指導學生解詞釋義,翻譯句子疏通文意。

(1)詞語解釋:

(a)資:積累。(b)原:同“源”。

(2)譯文:孟子說:“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來加深造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獲。自己有所收獲,就能夠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夠積累深厚;積累得深厚,用起來就能夠左右逢源。所以,君子總是希望自己有所收獲?!?/p>

2。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朗讀文章。(采用多種朗讀形式)。

(1)老師范讀(2)學生自由讀(3)學生齊讀(4)個人朗讀嘗試背誦。

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1)之心者也。

3、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聯(lián)系實際,指導學生進行文章賞識,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涵的理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獲,而不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簡言之,自得是內(nèi)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濫竽充數(shù),招式是做夠了的`,但內(nèi)功卻一點也沒有,所以,一旦過硬檢驗起來,就只有溜之大吉。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現(xiàn)代學者莫不以南郭先生為恥,而其行為類似南郭先生的卻不在少數(shù)。他們或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有尖皮厚腹中空?!被蚴恰袄笃熳骰⑵ぁ保浴懊恕b點門面。其招式花樣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于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沒有才能,與孔子所說“不惑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的精神恰恰相反。

總而言之,還是“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保ā墩撜Z憲問》)“欲其自得之’就是為己,反之則是為人???、孟論學問之道,用心良苦。你我讀書人理應(yīng)深省,以免誤入歧途。

誦讀《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君子深造的目的在是自己真正有所收獲,自己有所收獲就能左右逢源。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

2.學習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后逐層論證的寫法。

3.初步理解“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jié)的政治局面的認識教材分析:

重點:目標1、2。

難點:目標中對第四段論證的理解。

教具:

預習指導:

1.自讀兩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斷句及個別字讀音。

2.結(jié)合注釋,粗識大意。

3.搜集有關(guān)孟子及《孟子》的簡要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1)。

引導學生回憶《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中關(guān)于西路軍勝利的原因的論述,從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結(jié)論,喚起學生的共識,然后導入本課。

二、了解預習情況后,指名誦讀有關(guān)注釋,簡介孟子和《孟子》(2)。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yǎng)。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zhàn)爭。

三、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指名二人接力誦讀全文,正音后齊誦二遍,再由教師范讀課文(5)。

正音:“夫”,fu,發(fā)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八凇保瑂u,谷子,與“栗”區(qū)別。

2.對照書下注釋,學生獨立思考(同桌間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譯(問題一二)(10)。

3.教師巡視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一些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內(nèi)外城之分,“城”為內(nèi)城,“郭”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gòu)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jié)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為“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的“固”,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的“威”,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的“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6人串講課文(一讀一譯),師生共同訂正(5)。

5.齊讀課文(1)。

三、分析課文。

1.學生分組討論下列問題:(問題三四五)(6)。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3)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么還要寫第4段?(難度較大,教師可視情況作以講解)。

2.教師巡視解疑,并進行調(diào)控。

3.抽樣提問后其他學生補充,教師評價總結(jié)(15)。

附參考答案:

1)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diào)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zhì)上是重在前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diào)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zhàn)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2)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jù)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qū)區(qū)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zhàn)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zhàn)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zhàn)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闡發(fā),將論點的范圍由戰(zhàn)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xiàn)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幾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余的閑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肮省币还P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lǐng)發(fā)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布置作業(yè):

1.a(chǎn)類:熟讀并誦課文。

2.b類:默寫課文。

3.a(chǎn)類:完成《掌握語文》p之。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四

學習目標:

1、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3、掌握理解“舍生取義”的意思。

學習重點:全文字、詞含義,全文大意。

學習難點:對“舍生取義”的理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提問有關(guān)孟子的資料和字詞。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圣”。

二、展示目標(如上)。

三、學習新知:

1、師范讀課文。

2、生自讀課文。

3、結(jié)合譯文理解內(nèi)容。

課文分析。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書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講解字、詞。

所:不譯。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強判斷的語氣詞,不譯。亦:也??桑耗?。得兼:應(yīng)為“兼得”的倒裝,同時得到。舍:舍棄。者也:連用時,加強判斷語氣。生:生命,也可以理解為“活著”。義:可以理解為最高尚的思想、行為、道德(真理、信仰、正義等)。

譯文: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擇義。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一個設(shè)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shè)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舍,結(jié)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結(jié)論:舍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于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在內(nèi)容上基本接近,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最高道德標準之一。這種思想道德在近、當代革命過程中激發(fā)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今天,對于廣大的中學生的道德建設(shè)來說,也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孟子是講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動的比喻,闡述深奧的哲學道理,這樣便于讀者的理解。這種寫法也為同學們今后寫議論文提供了經(jīng)驗。

4、學生思考:“舍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指為了真理和正義,寧可舍棄生命,了不做不義的事。)。

5、練習背誦課文。

四、小結(jié):

內(nèi)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業(yè):

默寫課文和練習冊內(nèi)容。

板書設(shè)計:

熊掌。

舍魚。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五

1、了解有關(guān)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把握課文主旨。

3、準確理解“舍生取義”的思想內(nèi)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斷水平和思想境界。

感知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準確理解“舍生取義”的思想內(nèi)涵。

“兼得”和“舍生取義”二詞的理解。

一、導入:

同學們,生命是非??少F的,因為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的機會。一個人如果連生命也無法再擁有了,那么他將再也不可能做別的事情。但有的時候,有些人卻寧愿為了一些別的東西而舍棄至高無上的生命,比如我們熟知的劉胡蘭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還有岳飛的忠精報國,為什么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腦后呢?他們身上所體現(xiàn)的這種精神其實是與兩千多年前孟子的“舍身取義”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甚至可以說是受了他的影響,一個人的思想能影響兩千多年,而且成為人們尊崇的道德準則,可見它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語錄》之““舍身取義”。

二、孟子介紹(由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孟母三遷的故事講的就是孟子,有沒有同學能跟我們介紹一下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圣”。

三 教師背讀課文,學生自讀,齊讀。

四、理解字義,文意,試不看課文注解翻譯。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睹献印芬粫彩杖肫咂恼?,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講解字、詞 所:不譯。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強判斷的語氣詞,不譯。亦:也??桑耗堋5眉妫簯?yīng)為“兼得”的倒裝,同時得到。舍:舍棄。者也:連用時,加強判斷語氣。生:生命,也可以理解為“活著”。義:可以理解為最高尚的思想、行為、道德(真理、信仰、正義等)。

譯文: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擇義。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一個設(shè)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shè)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舍,結(jié)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結(jié)論:舍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于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學生思考:“舍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指為了真理和正義,寧可舍棄生命,了不做不義的事。)

六、 試背課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舍身取義的事跡?談?wù)勛约旱目捶?。(或沒有踐行舍身取義的事,談?wù)勛约旱目捶?,如一些背叛國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p>

八、小結(jié)全文: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對孟子語錄的學習,知道了儒學大師孟子的重要觀點即雖然生命和正義都是他所熱愛的,但如果二者發(fā)生沖突時寧愿舍棄生命以求大義,也就是會“舍生取義”,他的這一思想一直影響到了現(xiàn)在,讓我們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同時我們還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義"。舍義取生那是茍且偷生,“舍生取義”則能讓你的脊梁挺立。

九、積累(都要求掌握):

(1)列舉一些你所知道的舍身取義的人物事跡;

(2)孟子的其它名言:

盡信書不如無書。

側(cè)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觀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作業(yè):背誦課文;

掌握"“舍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六

1、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guān)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把握課文主旨。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準確理解“舍生取義”的思想內(nèi)涵;提升自身素質(zhì)和能力,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感知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準確理解“舍生取義”的思想內(nèi)涵。

“兼得”和“舍生取義”二詞的理解。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zhàn)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

2、題目賞析: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魚”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關(guān)鍵時刻應(yīng)該如何作出正確選擇的問題。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語錄,以魚和熊掌設(shè)喻,說明舍生取義的道理。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七

設(shè)計思想:本文語言簡練,句式長短相繼,讀起來瑯瑯上口,適合誦讀教學。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風,然后披文入理,這樣文與理協(xié),理解、識記起來就會容易得多。布置預習:通過各種渠道,查閱有關(guān)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戰(zhàn)國七雄”導入對戰(zhàn)國中期社會和人民生活狀況的介紹,由“諸子百家”導入對孟子及《孟子》的介紹。

二、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三、再讀課文,注意停頓和輕重音。

四、齊讀課文,讀完后教師進行糾偏和誦讀指導。

五、散讀課文,結(jié)合課下注解以及工具書了解文章大意。

教師對于學生討論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礎(chǔ)上,給出自己的看法:從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內(nèi)容是有關(guān)戰(zhàn)爭方面的。第二段從攻城方的角度寫,雖然攻打的是個小城,也選擇了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但是沒有選擇有利于進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勢,所以“不勝”而返,從而強有力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的觀點。第三段從守城方的角度寫,守城者據(jù)守著“高城”“深池”,擁有堅利的兵革、豐盛的米粟,卻棄城而逃,顯然是因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論點,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條很重要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原則。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內(nèi)容,涉及到“封疆”、“固國”、“兵革”、“畔之”、“攻”、“戰(zhàn)必勝”,這些都是描寫戰(zhàn)爭的詞語,可見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寫有關(guān)戰(zhàn)爭方面的內(nèi)容,但作者的態(tài)度不是鼓吹戰(zhàn)爭制勝,而是反對不義戰(zhàn)爭,反對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認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那戰(zhàn)爭靠什么制勝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張: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由此引申出的結(jié)論就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勝仗。從這段看,作者只是以戰(zhàn)爭為例,落腳點是要談治國之道,具體來說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為本文的中心論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論證思路是什么?

明確:層進式論證。

八、整理字詞及文化常識,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一、由六名學生講故事。

故事內(nèi)容: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二、討論:從這些故事中總結(jié)共同的規(guī)律。

明確:要成就大事業(yè),必須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磨練。

啟發(fā)提問:怎樣才算艱苦的磨練呢?

三、初讀第二段,結(jié)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明確:前提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目的是“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學習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論述層次。

明確:先舉人的例子,從正面說理,談“犯錯”與。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八

1、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3、掌握理解“舍生取義”的意思。

:全文字、詞含義,全文大意。

對“舍生取義”的理解。

:一課時

:提問有關(guān)孟子的資料和字詞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圣”。

1、師范讀課文。

2、生自讀課文。

3、結(jié)合譯文理解內(nèi)容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睹献印芬粫彩杖肫咂恼?,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講解字、詞

所:不譯。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強判斷的語氣詞,不譯。亦:也??桑耗?。得兼:應(yīng)為“兼得”的倒裝,同時得到。舍:舍棄。者也:連用時,加強判斷語氣。生:生命,也可以理解為“活著”。義:可以理解為最高尚的思想、行為、道德(真理、信仰、正義等)。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擇義。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

一層是一個設(shè)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shè)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舍,結(jié)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結(jié)論:舍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于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在內(nèi)容上基本接近,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最高道德標準之一。這種思想道德在近、當代革命過程中激發(fā)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今天,對于廣大的中學生的道德建設(shè)來說,也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

孟子是講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動的比喻,闡述深奧的哲學道理,這樣便于讀者的理解。這種寫法也為同學們今后寫議論文提供了經(jīng)驗。

4、學生思考:“舍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指為了真理和正義,寧可舍棄生命,了不做不義的事。)

5、練習背誦課文。

內(nèi)容和孟子思想。

默寫課文和練習冊內(nèi)容。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十九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性活用等現(xiàn)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朗讀視頻。

1課時。

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guān)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品味語言。

步驟。

一、導入新課:

講淮海戰(zhàn)役中民工支前導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資料助讀:

孟子,名,字,鄒(現(xiàn)山東鄒縣)人,戰(zhàn)國時期,他是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zhàn)爭激烈的戰(zhàn)國中期、主張以統(tǒng)一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著書立說。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著,長于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頓。

2.聽了課文的朗讀,你知道怎么讀了嗎?關(guān)鍵是讀出文章的氣勢。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吧!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學習文言文朗讀是第一步,那么接下來第二步我們該做什么了呢?好,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翻譯課文,弄懂課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號,待會可以舉手提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zhì)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五、研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師依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jù)進一步論證。

六、討論課文論證的語言:邏輯嚴密、氣勢磅礴(對比、排比的運用)。

七、小結(jié):孟子借談作戰(zhàn)取勝的條件來闡明他的政治觀念。

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國家,讓國家長治久安。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二十

1.理解文章的觀點及作者的論證思路。

2、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3、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背誦課文。

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層深入論證”的結(jié)構(gòu)。

(怎樣分析本文寫了什么。明確: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論點,應(yīng)該先分清層次,再概括出層意,進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一結(jié)構(gòu)特點,最后看本文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關(guān)鍵句是什么。)

它們出自《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一、作者介紹:

孟子生活在社會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zhàn)國時代,面對這樣—個社會現(xiàn)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與民同樂”,反對不義的戰(zhàn)爭,主張施“仁政”。

二、學法指導:

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富有辭采,必須熟讀才能有所領(lǐng)會。誦讀首先要讀準字音,其次要讀準確句子的節(jié)奏。

三、理解文意:

1、學生聽課文錄音,勾畫出重點字詞(粟、“畔”通“叛”:背叛)2、初讀課文,勾畫出難以理解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疑問,重點強調(diào)幾個詞語的活用:環(huán)、域、固、威、順)

3、教師小結(jié):請指出句子的含義:

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

c、“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4、整體感知全文:你認為孟子想闡述什么問題?你的理由是什么?爭論

(整體感知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可以這樣提問么?請指教)

5、辨析學生提出的中心論點,局部分析,明確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開篇兩句談的是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觀點?

(戰(zhàn)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了具備什么條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觀點,即要具備“人和”這個條件)

第二段:本段談了什么內(nèi)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關(guān)系么?

(舉例說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第一段的前部分內(nèi)容)

第三段:本段談了什么內(nèi)容?和課文的前面部分有關(guān)系么?

(舉例說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第一段的后部分內(nèi)容)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戰(zhàn)條件。)(通過對比揭示觀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教案設(shè)計篇二十一

教學目的:1、學習孔子、孟子他們,雖身處亂世,卻不以個人生活幸福為念,積極投身社會,做民眾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1、學習孔子、孟子他們,雖身處亂世,卻不以個人生活幸福為念,積極投身社會,做民眾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懷。

教學難點:1、學習孔子、孟子他們,雖身處亂世,卻不以個人生活幸福為念,積極投身社會,做民眾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懷。

教 法:讀析、質(zhì)疑、合作討論、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孔子和孟子都身處亂世,但都沒有僅僅追求個人的幸福。他們認為任何人都必須并且只能在社會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價值,這種以天下國家為己任、以人為中心的人文關(guān)懷,值得我們永遠去學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專題——天下國家,《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

二、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中期皺國(今山東皺縣東南人),離孔子的故鄉(xiāng)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guān)于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于母親的教育不少。據(jù)《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氛f他“受業(yè)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yè)于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后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三、背景介紹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lǐng)學生游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并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xiāng)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保ā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罚┙裉煳覀兯姷摹睹献印菲咂?,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xiàn)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鑒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后,這幾篇便相繼亡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圣而作”。所以,盡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jīng)把它看作輔助“經(jīng)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jīng)》、《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后蜀時,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jīng)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jīng)書”的開始。后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jīng)。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歷代為《孟子》作注釋比較重要的有東漢趙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總結(jié)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義》一書,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戰(zhàn)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為變亂,社會更加動蕩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fā)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shù)思想。同時,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為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隨著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為“圣人”,孟子也被稱為“亞圣”。

與論語一樣,《孟子》也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但它比《論語》又有明顯的發(fā)展?!墩撜Z》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么《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后世的散文寫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五、合作探究

你怎樣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边@一論斷,希望大家踴躍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師生活動)

六、作業(yè):

搜集關(guān)于《孟子》的內(nèi)容與故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69496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