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0 05:02:35
最新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六篇)
時間:2023-01-10 05:02:35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篇一

宋家河小學

盧傳欽

學習目標:

1、會認四個字,并且正確書寫四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的名句。

教學重難點:

1、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理解古詩,提高學生朗讀古詩的能力。

2、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見過瀑布嗎?今天老師帶你們一起到廬山去看看,領略廬山瀑布的美!你們看——(出示廬山瀑布的課件)教師介紹: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邊。廬山山峰重疊,非常雄偉壯麗。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爐峰,因為山間常有云霧籠罩,在陽光的照耀下有紫色霧氣升騰,像正在焚香的香爐一樣,故取名香爐峰。看這就是香爐峰——(課件出示)。廬山一年四季景色優(yōu)美、、、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整體感知

我們來看看李白是怎樣夸它的?現(xiàn)在,我們就來聽聽,(配音朗讀古詩)

聽了李白的贊美,有些小朋友已經躍躍欲試了,那請同學們趕快翻開你們的書,自由的讀讀古詩,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地方,同伴互相解決。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古詩,采取指名讀,小組讀,分句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讀。在學生讀熟的基礎上,教師引導讀出韻味,讀出節(jié)奏。

2、快樂識字

在詩中有四個生字寶寶,快找出來,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記住他們吧。生字卡片出示生字,指名領讀,開火車讀讀準字音。

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識字”、“熟字加部件”“加一加”等多種方法識記。(采取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

做游戲:給生字找朋友(擴詞練習)

寫一寫:教師重點指導“銀”字的寫法,學生試著寫寫。

三、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李白五歲就開始讀書習字,讀了很多書,二十六歲起離鄉(xiāng)遠游,走了大半個中國?!锻麖]山瀑布》就是他暢游廬山時寫下的。

學生自讀古詩,借助插圖感知詩歌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jié)奏感,試著自讀自悟。

1、指導朗讀課題

(1)齊讀課題。

(2)誰能用“望”字組詞?你覺得還可以換成什么詞?誰來講講課題的意思?

2、指導朗讀第一句。

齊讀第一句,“香爐”是什么意思?“生”是什么意思?這句詩誰知道是講的什么?讓學生說說,教師歸納,再讀體會。

“遙”是什么意思?瀑布是什么樣的?你覺得它像什么?“川”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掛”?(化靜為動)

(出示課件)讓同學們想想誰能將這樣巨大的瀑布掛起來呢?對著瀑布再讀第一句,品讀體會作者的情感。

3、指導朗讀第二句。

(1)指名讀。

a、播放瀑布靜態(tài)圖片和飛瀉的圖片 b、說說看后感受。c、找出句中形象描寫瀑布奔騰而下、勢不可擋的字詞。(理解“飛流”“直下”)d、你怎么理解“三千尺”?

e、看到瀑布飛流直下,李白感受怎樣?(突出“疑”“落”)f、說說你對“銀河、九天”的理解。g、體會詩句的意思。h、指導朗讀。(高昂的語氣)

(2)齊讀(用高昂、令人振奮的語氣讀)

4、這首詩描繪了什么?詩中哪些語句具體寫瀑布,是抓住什么來寫的?詩人在什么地方看廬山瀑布的?(體會詩人寫這首詩的目的)

5、學生邊想象詩意,邊練習背誦。再隨美景樂曲欣賞壯麗景色

四、形成運用,鞏固提高

1、做“師來說,生來猜”的游戲。(教師說出詩句的意思,讓學生說出相應的詩句)

2、補充詩句。教師提示關鍵字眼,讓學生補充完整。練習背誦。

3、小結:祖國的大好河山是那樣的多姿多彩,正等著你去體會呢!還有很多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詞,大家課外再找找相關的詩歌背一背!

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篇二

望廬山瀑布

——龐古堆小學:盧楊

教學目標:

1、會認“廬、瀑、爐、疑”四個生字,會寫“爐、煙、流、銀”四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積累古詩的興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文插圖。教學流程:

一、回顧舊知,激發(fā)興趣

1、引導學生背誦課內外學過的李白的詩。

2、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要大家堅持課外閱讀唐詩,一個個都會成為小詩人的。

3、板書課題。同學們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二、解讀課題,檢查預習

1、大家齊讀課題。誰能加個詞,把題目說成一句完整的話?(李白望廬山瀑布)

2、讀課題要有講究,看誰能夠按老師的要求讀好?怎么讀,能夠看出李白到廬山瀑布干什么?(生朗讀時,強調“望”字)

3、怎么讀,能夠看出詩人望的是什么?(生朗讀時,強調“瀑布”二字)

4、小組合作,檢查預習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預習情況,教師巡視指導。(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教師指導,同學評價。(3)、指名朗讀古詩,相機糾正讀音,標注節(jié)奏。

三、品讀詩句,進入詩境

(一)品讀

一、二兩行詩。

1、指名讀第一行詩“日照香爐生紫煙”

2、指名讀第二行詩“遙看瀑布掛前川”

(二)品讀

三、四兩行詩

1、指名讀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提問:誰能夠用朗讀的方法告訴大家水流得很快?

(要求學生朗讀時能夠突出“飛”、“直”、“落”三個字。)

3、出示廬山瀑布的插圖,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廬山瀑布飛瀉直下的壯觀景象吧。

4、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指導朗讀詩句。

師范讀,學生認真聽,指導學生朗讀時語速快速而響亮,給人以水流很快之感。

6、“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們的教學樓一層有4米高,3千尺相當于250層教學樓的高度。在這里,“三千尺”不是準確的數(shù)字,主要是形容香爐峰很高,瀑布很長。李白在許多詩中都有意地把數(shù)字夸大了,誰能舉出例子來?

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薄顿浲魝悺?/p>

7、再讀第三行詩,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讀,能讓人感覺瀑布很長? (讀“三千尺”時語氣舒緩,語調稍揚,表現(xiàn)水流很長。)

8、介紹“銀河”的知識:農歷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現(xiàn)出一條明亮的光帶,夾雜著許多閃爍的小星星,看起來像一條銀白色的大河,叫“銀河”,瀑布看上去跟銀河很相似。

10、這銀河從天上掉下來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所以用上“疑”字。

11、請同學們一起想象瀑布像銀河從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讀讀第四行詩。(朗讀第四行詩時,要求語調平穩(wěn)有力,帶著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讀出給人以瀑布很高很長之感。)

四、賞讀古詩,練習背誦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自己當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

2、師指插圖,現(xiàn)在,你們面前就是廬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

3、學生練習背誦整首詩。(看圖背,齊背,賽背)

4、小結:詩人李白寫出了他所見到的紅日、青峰、紫煙和白色的瀑布,并展開大膽想象,整首詩色彩明麗,想象奇特,像一幅壯美的圖畫。希望你們回家被給爸爸媽媽聽。

五、練習書寫生字

1、讓學生認讀生字。

2、教師相機重點指導學生從筆畫、結構等方面觀察這些字的特點。

3、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展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字。

六、作業(yè)(自選喜歡的方式完成):

1、喜歡背誦的同學把這首詩背給家人聽;

2、喜歡畫畫的同學畫一畫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象;

3、愛好積累的同學課外再背幾首古詩??

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篇三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蘇教版)六年制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3課?!窘滩暮單觥? 本課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杜甫的《絕句》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為七言絕句,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描繪和贊美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詩句情景交融,詩中形象生動逼真,是古詩中寫景名作。兩詩雖然都是寫景,但手法各異?!锻麖]山瀑布》語言簡潔,用詞精當。全詩采用極其夸張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再現(xiàn)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可以說是一幅氣勢恢弘的寫意山水圖?!督^句》則以樸實自然的語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仿佛一幅生機無限的早春圖。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帶講,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進而受到美和感染,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深切熱愛和贊美。

無論從詩句內容還是在學詩體驗上,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另外結合教材圖文并茂、詩句韻味優(yōu)美適于誦讀的特點,教學中教師應該大膽放手,營造學詩意境,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鼓勵學生誦讀,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窘虒W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窘虒W準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插圖,適合讀詩配樂的音樂資料。

2、收集曾經讀背過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會背古詩嗎?誰能把自己知道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由背詩活動,營造學詩的氛圍,實現(xiàn)自然過渡,相機板書課題。

2、觀察:教師出示準備的課件或是兩詩的插圖,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問:在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試著把自己觀察到的景物說一說。在學生觀察說話的基礎上,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本文兩首詩的特點,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形

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把觀察與說話結合起來,感悟詩句所描繪的畫面,初步體會詩中蘊含的感情。

二、初讀課文

1、出示古詩《望廬山瀑布》。引導學生初讀詩句,也可以讓課前會讀的學生領讀,教師相機指導。

2、指讀。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閱讀、識字經驗,抓住重點字進行正音和識記,如:“紫”應讀“平舌音”、“川”應讀“翹舌音”;“瀑”由“三點水”加熟字“暴”組成、“爐”字可以用造句子“冬天我們要生火爐取暖?!钡姆椒ㄓ洃浀龋逃浞止膭顚W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

3、利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識記字的情況。

4、同伴練讀詩句,爭取背誦。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讀書、識字經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夯實基礎,為研讀詩句,體會感情打下良好的鋪墊。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字:“爐、煙、流、銀”。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字形、結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導。指導學生認為難寫的字,教師進行示范書寫。其他的字學生對照課本自行書寫。

3、交流評價。(自評、同桌評、小組評)采取多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正確評價?!驹O計意圖】:及時鞏固認字成果,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自主寫字的水平和良好習慣。

四、研讀

1、自學詩句。借助工具書和圖畫理解字詞的意思,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小組合作。交流自學中已經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3、全班交流。每個小組選出代表進行全班交流,重點解決學習中存在的疑難。

4、邊讀邊想每句詩都寫了怎樣的景色。

【設計意圖】:尊重學習的學習主動權。啟發(fā)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培養(yǎng)自主閱讀,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悟讀

1、自由讀詩,對照插圖,體會詩人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2、小組合作,借助文中的插圖描述畫面,教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生動,說具體。

3、啟發(fā):如果你是詩人,站在這飛瀑的下面,會有怎樣的心情?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

4、組織學生扮演詩人,借助教師準備的課件或掛圖,進行角色換位,體會詩句的含義和情感。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說發(fā)現(xiàn),說理解,說體驗,在學生之間的互動互補中,感悟詩句,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讀書的過程變成了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有趣經歷。

六、誦讀

1、帶著自己從詩中體會到的情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組織學生進行多形式感情朗讀。如:評讀、賽讀、加動作讀、看畫面讀等,引導學生讀好詩句。

3、練習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設計意圖】:朗朗書聲是小學語文課堂的永恒追求。多形式的感情朗讀,激發(fā)了學生的讀書熱情,促進了語言積累,從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激發(fā)了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向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2、激發(fā)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課件或插圖,適合讀詩配樂的音樂資料。

2、收集曾經讀背過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回顧

1、背誦《望廬山瀑布》,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2、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方法。

【設計意圖】:鞏固積累,引導方法,為《絕句》的學習做準備。)

二、自讀

1、按上節(jié)課的方法,自讀學習。學習生字,進行識記,讀準字音。

2、交流自學情況。出示卡片認讀生字,(鷺、含、嶺、泊、吳)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的。(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個別字注意擴詞練習,加深學生對字意的理解,促進識記。

3、指讀詩句。抓住重點的字音,進行指導。如:“翠”讀“平舌音”,“泊”讀“bo

不要發(fā)成be的音等。

【設計意圖】:挖掘學生識字經驗,引導主動識字。加強識字經驗的交流,培養(yǎng)學生多渠道識字的良好習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吳、含、窗、嶺、鳴、絕、泊、柳”,引導學生從字形、結構等方面進行觀察。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并把自己提醒大家在書寫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說清楚。

2、教師范寫難點字,邊寫邊強調需要注意的地方。如:“窗”注意不要丟掉“囪”字上面的小撇?!昂焙汀皫X”的里面都有相近的部分,注意“含”里面的是“今”,“嶺”里面的是“令”。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學生間的相互評價。

【設計意圖】:寫字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教學中應突出其主要地位,下大力氣,抓實抓好。以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感悟

1、出示詩句(不出現(xiàn)插圖),默讀詩句,利用工具書自學詩句內容。

2、啟發(fā)思考:如果讓你為這首詩配上一幅畫,你覺得畫面上應該畫些什么,并說出理由。

3、組內交流。有條件的可采用適當?shù)臅r間讓學生動筆畫簡筆畫,并說出這樣畫的理由。交流過程中要注意重點字詞的理解。如:“含”“東吳”

【設計意圖】:一句一景、色彩多姿是這首詩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變“話”為畫,有機地轉化學習活動,在學生想畫、說畫、賞畫、評畫的過程中,理解了詩句的大意,體現(xiàn)學科整合的思想。但組織過程中要注意“畫畫”不是活動的主體,只是理解詩意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不能花費過長時間,以免喧賓奪主,偏離重點,影響教學活動的開展。)

五、誦讀

1、出示插圖或學生的優(yōu)秀畫作,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圖文對照,啟發(fā)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以及詩句寓情于景,景美情濃的特點。

3、采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讀背詩句。如:自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讀、指畫面讀等,實現(xiàn)美讀成誦的學習目標。

六、拓展

1、把自己收集的李白和杜甫的詩句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2、有條件的可以召開一個小型“詩歌朗誦會”,展示學生課外的古詩積累情況。

七、課堂檢測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一篇童話。通過講述小駱駝因為小紅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的故事。告訴學生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簡潔,富有情趣,寓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重點指導“陷”的筆順規(guī)則和“屈”的間架結構。認識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掌握“疙瘩”一詞中的“瘩”讀輕聲。認識一個多音字“散”,用“散”的另一個音組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生活積累理解“委屈”。

3、指導學生運用“邊讀邊想”的閱讀方法,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處,通過續(xù)編故事認識小紅馬錯在哪里,進行情感教育,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4、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來理解詞句的意思,利用換詞法,如:把“足夠”換成“夠”,使學生意識到換詞后,句意雖然通順,但表達的程度不夠。從而體會文中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并能通過朗讀表達出駱駝媽媽的自豪之情。

5、指導學生通過概括故事的開端、經過、結果來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6、通過續(xù)編故事,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做到用詞準確,達到遷移運用的目的。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多虧”、“足夠”等詞語在表情達意中所起的作用。

2、對學生進行說、寫訓練,做到用詞準確,達到遷移運用的目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1、齊讀課題

出示“自豪”,提出問題“在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感到自豪過?”從而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積累理解“自豪”的意思。

2、引導學生質疑:“我”是誰?“我”為什么應該感到自豪?

【設計意圖:借助生活積累來理解“自豪”一詞,從而理解課題,圍繞課題質疑,既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一種檢查,也是對學生針對課題去質疑問難的能力培養(yǎng)】

二、檢查學生預習,初讀感知

1、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出示第一組詞語:鏡子

委屈

一趟

多虧 陷進

足夠

養(yǎng)料

疼愛

松散 閉上

擔心

疙瘩

鋪天蓋地

(1)指導學生多種形式讀,相機糾正字音并指導多音字“散”的讀音以及“瘩”的讀音。(2)請學生說出哪些生字難記或易錯,指導“陷”的筆順規(guī)則;指導“屈”的間架結構?!驹O計意圖:在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中進行了字音、字形、字義的指導,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

出示第二組詞語:茫茫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進沙子

無邊無際的沙漠 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1)指導學生誦讀,讀出這些詞語的意思(2)觀察這些詞語,發(fā)現(xiàn)這組詞語的特點 提問:仔細觀察這組詞語,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交流:這組詞語都是描寫沙漠的。引導學生說出沙漠的特點,感受沙漠環(huán)境的惡劣。【設計意圖:通過指導讀好這組詞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充分感受沙漠環(huán)境的惡劣,為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p>

過渡:在沙漠行走可真危險啊,但是有一種動物能夠克服種種困難,穿越沙漠,它就是?引出駱駝

2、檢查資料搜集情況

談話:同學們對駱駝都有哪些了解呢?學生交流后,教師對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

總結

。

3、檢查讀課文情況

(1)指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提出讀書要求: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不回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學生分自然段讀書,教師相機糾正字音,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準確、流利。(3)指導學生按故事的開端、經過、結果來概括文章大意。

【設計意圖:通過指導學生按故事的開端、經過、結果來概括文章大意,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4、質疑問難

【預設過程:學生可能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可以用自己在讀書中遇到了疑難問題的方式,把“駱駝媽媽為什么要親自帶領小駱駝去沙漠走一遭呢?”這個問題提出。】

請學生提出在預習中碰到的疑難問題,簡單的當場解決,保留重點問題在體會課文中解決。(重點問題:駱駝媽媽為什么要親自帶領小駱駝去沙漠走一遭呢?)

5、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小結,肯定學生的預習,鼓勵學生堅持預習。

【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預習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檢查學生預習的過程中肯定學生的表現(xiàn),就是對他們預習的鼓勵和倡導,從而使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以保持?!?/p>

三、精讀課文、語言感悟

(一)精讀第一、二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那么這個故事是怎么發(fā)生的呢?請同學們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1、過渡:小駱駝在河邊照“鏡子”,小紅馬見到了是怎么說的?

出示:“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睫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呀!”指生讀。

2、師提問:小紅馬覺得小駱駝哪些地方長得挺難看的?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板書:腳掌 睫毛 肉疙瘩

3、你見過噴著響鼻的馬嗎?小紅馬的話應該怎樣來讀?指導學生讀小紅馬說的話,讀出嘲笑的語氣。

4、過渡:小駱駝聽了小紅馬的話,覺得挺委屈。(板書:委屈)就回去告訴了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駱駝媽媽可心疼了!

5、出示駱駝媽媽的話:“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6、指導誦讀:你能讀出駱駝媽媽對小駱駝的疼愛嗎?

【設計意圖:理解“噴著響鼻”,去感受小紅馬的嘲笑之意,采用“以讀代講”的方法指導學生充分誦讀小紅馬的話,充分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二)精讀

三、四自然段,讀中感悟

1、默讀課文

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小駱駝和媽媽是靠什么走出大沙漠的?并用筆畫出相關語句

2、學生交流,隨機出示相關句子: 腳掌:

(1)媽媽又指著腳下松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2)讀后交流:小駱駝又大又厚的腳掌有什么作用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陷不進沙子(3)如果把小問號去掉,換個說法,你會說嗎?

(4)比較一下這兩種說法哪一種更好呢?誰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5)媽媽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從哪個詞語讀出來的?指導讀好“多虧”一詞。

(6)談話:小駱駝聽了媽媽的話,立刻就明白了,出示填空:我(又大又厚)的腳掌(陷不進沙子),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設計意圖: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抓住“又大又厚”體會小駱駝腳掌的特點,誦讀中突出“多虧”一詞,感受駱駝媽媽的自豪之情】

駝峰:

(1)出示: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小駱駝?chuàng)牡貑枊寢專骸霸僮呦氯ィ覀凁I了怎么辦呢?”媽媽說:“我們背上的那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yǎng)料,足夠我們路上用的了。”板書:貯存養(yǎng)料

(2)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3)如果我們把這個“足”字去掉,你們覺得怎么樣?學生交流,從而感受到“足夠”一詞在文中的作用。

(4)指導誦讀,讀出小駱駝的擔心,媽媽的自豪。

(5)談話:聽了媽媽的話,小駱駝明白了,出示填空:我的駝峰能(貯存養(yǎng)料),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聯(lián)系上下文去體會小駱駝的“擔心”,利用換詞法來突出“足夠”在表情達意中所起的作用】 睫毛:

(1)放錄音呼呼的風聲,感受風沙鋪天蓋地。師問:“這么大的風沙,能前進嗎?(2)出示:說話間,一陣風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3)想象當時的情境,讀好這句話。

(4)板書:阻擋風沙

(5)談話:風沙過去了,小駱駝懂了,出示填空:我的睫毛能(阻擋風沙),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設計意圖:通過放錄音渲染氣氛,把學生也帶進環(huán)境惡劣的大沙漠,同時也能夠更深地體會到小駱駝的自豪之情。巧借情境,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3、師小結:原來看似難看的腳掌、駝峰、睫毛都有這么大的作用??!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駱駝給了人們很大的幫助,它可是我們越過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所以人們給它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沙漠之舟”。

(三)精讀最后一自然段,深化理解

1、過渡:媽媽的親切教導,自己的親身體驗,從沙漠中回來的小駱駝會怎么想呢?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

出示: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2、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小駱駝想到了什么才說“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3、板書:自豪

4、扣住“!”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教師總結:不經歷風雨,難長成大樹。一趟沙漠之行,小駱駝長了不少見識。話又說回來,小駱駝能順利地走出沙漠,離不開媽媽的幫助?,F(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駱駝媽媽帶小駱駝到沙漠里走一趟了嗎?

【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了對小駱駝自豪之情的理解和體驗,獲得了審美享受】

四、續(xù)編故事、生活感悟(出示書上插圖)

后來有一天,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小紅馬說:“瞧,你長得這么難看,還來照什么鏡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來照吧!”想象一下,這回小駱駝會怎么回答呢?聽了小駱駝的話,小紅馬又會怎么說呢?

1、出示討論要求:(1)注意用上提示語。例如:小駱駝說:??(2)準確用詞,用上“多虧”、“足夠”“自豪”等詞語 同桌討論

2、指生交流

3、教師小結:是呀,這次沙漠之行既讓小駱駝明白了自己腳掌、駝峰和睫毛的作用,也使小紅馬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實質。

【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對故事的后續(xù)進行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五、布置作業(yè)

1、必做題:讀熟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選做題:根據(jù)今天同學們交流的,把這個故事編完整,以《再遇小紅馬》為題寫下來。 預設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詞

二、交流自己續(xù)編的故事。

組內交流,并選出優(yōu)秀習作進行推薦。

三、評價續(xù)編的故事

1、出示星級評價要求: 語句通順★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用上提示語★★★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用上提示語、內容生動★★★★

語句通順、用詞準確、用上提示語、內容生動、書寫認真★★★★★

2、投影推薦習作,根據(jù)星級評價要求進行評價

四、補充文本,拓展延伸

沙漠之舟——駱駝

駱駝耐饑耐渴、性情溫順、不畏風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認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區(qū)必不可少的交通運輸工具。駱駝是屬于哺乳綱偶蹄目駱駝科的反芻動物,有單峰、雙峰兩種,單峰產于阿拉伯和北非地區(qū),雙峰產于中亞戈壁沙漠和伊朗高原。我國所產的駱駝是雙峰駝,身高2米,重約450公斤,壽命可達35—40歲。

駱駝原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馴化,現(xiàn)野生駱駝在世界上幾乎已絕跡,僅在我國內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肅北部人跡稀少的地方還能發(fā)現(xiàn),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沙漠環(huán)境惡劣、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駱駝長期在沙漠生活,身體機能具有一系列的適應能力。它的眼有兩排又長又濃的睫毛,耳殼內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內有擋風瓣膜,可以阻攔風沙的侵襲。它的足底有約0.5厘米厚的肉墊,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溫或冬季的嚴寒,駱駝全身披有約10厘米長的褐色絨毛,冬天可以用來抗寒,夏季在絨毛與皮膚間形成降溫的間隙,能防止高溫輻射熱。駱駝有驚人的耐力,在氣溫50℃、失水達體重的30%時,還能20天不飲水;它還能負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連行4天。駱駝的駝蜂是用來儲存脂肪的,最多時能盛50公斤脂肪,約占

體重的1/5。駱駝的胃和肌肉能貯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個胃囊內有20—30個水脬,一次可貯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時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況下,它可以動用貯存的脂肪和水維持生命。另外,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3里內辨察和感覺到遠處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這個本領可謂至關重要。

野駱駝生活于極端干旱的戈壁灘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跡渺無,動植物極其稀少。由于無水,天敵(狼、猞猁、豹等)也無法生存。自衛(wèi)能力不強的野駱駝,為了避開天敵的侵害,憑著獨特的生理機能,選擇了不毛之地棲居,生息繁衍后代。春天駱駝開始求偶交配,妊娠期約十三個月,每胎一仔,初生的小駱駝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隨其父母漫步沙漠。為了獲取美妙的食物,野駱駝有時也悄悄來到沙漠中的綠洲,那里水草肥沃,食物豐富,但是這要冒著生命危驗,因為那里也正是惡狼出沒的地方。動物學家曾記錄了一場野駱駝與惡狼之間的生死搏斗:七月份的一天,一頭公駝離開了戈壁區(qū)來到水草地,被惡狼發(fā)現(xiàn),狼向公駝?chuàng)淙?。機警的公駝順來路向戈壁深處逃去,惡狼死追不放。追過30公里以后,野駱駝已無影無蹤了。惡狼還不甘心,順著蹄印尋找,追到40公里時才大失所望,只好垂頭喪氣地返回。這時,烈日當頭,熱風燒灼,氣溫高達50℃,戈壁灘連一滴水也沒有,狼在返回途中干渴而死。公駝憑著善跑的本領,擺脫了天敵的追擊,終于返回安全的戈壁腹地。

1、其實小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還有很多,請看《沙漠之舟》這篇短文,邊讀邊畫出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

3、讀后交流,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我感到自豪的是_____”的句式,選擇短文中的內容自由地說說駱駝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誰說得又多又準確。

五、創(chuàng)新實踐作業(yè)

同學們可以借這篇課文的道理,寫一寫其他動物身上的“寶貝”,如啄木鳥的嘴,松鼠的尾巴等等。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教學設計 膠南市實驗小學 丁春榮 教材分析: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是一篇語言淺顯易懂,看似平淡卻含義深刻的童話故事。通過講述小駱駝因小紅馬嘲笑他難看而委屈,到沙漠里親身體驗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駝峰、腳掌和睫毛都很有用,而認識到自己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故事,賦予我們這樣的道理:我們要辨證地看待事物,判斷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

用處,對于自己,更要樹立起自信。課文富有情趣,寓動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童話故事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認知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和提示語等方法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5、初步了解本文通過人物對話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6、讓學生學習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并以此作為劃分大段的依據(jù),初步滲透段落的劃分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腳掌、駝峰、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體會小駱駝心情變化的原因過程,從而感悟小駱駝的自豪之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透過文本,懂得判斷一種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樹立自信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課前交流

老師了解到我們班孩子有三大優(yōu)點①最會讀書②最善于思考③發(fā)言最積極。所以今天能來珠海路小學給優(yōu)秀的你們上課,我感到很自豪。你們有沒有信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齊讀課題: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二、檢查預習

1、課文已經預習了,看!這些詞語有信心讀準它們嗎? 出示生詞:

肉疙瘩 鏡子 委屈 走一趟

多虧 陷進

鋪天蓋地 足夠

閉上 貯存養(yǎng)料 疼愛 松散

(1)先自己練習一下,不認識的可以請教同位或看看書。(2)指名當小老師領讀。

2、引導辨別多音字??此{色字“松散”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過程:大多數(shù)學生會反應出這是一個多音字?!?它另外一個讀音你知道嗎?你能給它組個詞嗎?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初讀情況,一是了解學情,二是集體鞏固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把重點字音讀準確,掃清閱讀障礙?!?/p>

3、觀察紅色生字,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個字的寫法?

【預設過程:學生有說“鏡”的,肯定學生提出的注意點后,老師指導記字方法照鏡子一定不要忘記,鏡子里留下自己的影子,寫時右邊中間口里邊的橫不能丟。學生提出其它字用同樣方法解決】

“陷”老師也想提醒大家,右下部分的筆順容易寫錯,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特別提醒右下部分里面的兩條短橫不要連在一起。

“趟”你是老師的知音,跟老師想的一樣。趟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先寫“走”字旁,注意第七筆捺要寫得足夠長,托起里邊的“尚”。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

4、下面請同學,擺好寫字姿勢,用鋼筆認真描紅這兩個字。

5、描紅完的同學看屏幕,這兒還有一個長句子,誰會讀? 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看屏幕,指名讀)課件出示: 誰能把他的意思讀出來?再指名讀句子。

6、課文已經預習了,回顧課文內容,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預設過程:學生可能復述故事內容,語言不夠簡練,因此要引導學生利用故事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寫事的文章一般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寫。小紅馬嘲笑小駱駝,小駱駝感到委屈是故事的——(起因)。駱駝媽媽帶小駱駝到沙漠走了一趟是故事的——(經過)。小駱駝為自己的特殊用途感到自豪是故事的——(結果)

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巧妙的串聯(lián)起來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

7、分段指導。

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故事的起因?

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故事的經過?剩下的段落就是故事的結果。

(師小結:像這樣意思相近的自然段放在一起就可歸為一個大段,本篇課文共分為三個大段。)

過渡:現(xiàn)在,讓我們走進這篇童話故事的起因。

三、精讀課文,語言感悟

1、略讀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委屈。(1)小紅馬對小駱駝說了什么?指生回答

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睫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呀!出示句子:

誰來讀小紅馬的話?指名讀

(2)從他的朗讀中你體會出什么?從哪個詞看出小紅馬在嘲笑小駱駝?(在課件上點紅:難看)

加上提示語,再讀,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小紅馬嘲笑小駱駝?(在課件上點紅:噴著響鼻)

(3)你能當當小紅馬來說說這句話嗎?(指導讀出嘲笑語氣)

(師小結:看!抓住關鍵詞和提示語就可以感受人物內心活動,我們在平時習作中也可以通過運用恰當?shù)奶崾菊Z來描述人物內心活動。)

(4)假如你是小駱駝聽了小紅馬的話,心情會怎么樣?【板書:委屈】(5)那么,駱駝媽媽是怎么安慰孩子的呢?指生回答 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出示句子: 指名讀。

你讀懂了什么?加上提示語,再讀還能感受到駱駝媽媽對孩子的疼愛之情(齊讀)

2、略讀第五自然段,領悟自豪。

過渡:為了不讓小駱駝覺得委屈,駱駝媽媽決定帶它到沙漠走一趟。孩子們,經過這次沙漠旅行,小駱駝的想法改變了嗎?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3——5自然段后再回答。指名答(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此時小駱駝的心里覺得怎樣?從哪里看出來?指名答(點紅最后一句齊讀)【板書:自豪】

(3)質疑:小駱駝剛開始覺得那么委屈,現(xiàn)在又感到這么自豪?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讓學生抓住小駱駝的一個心理變化,從委屈變成了自豪,從而產生疑問?!?/p>

(4)指名回答(點紅第二句)

3、緊扣詞句,感受沙漠

過渡:那么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讓我們趕緊跟隨課文去沙漠看一看吧!

(1)同學們,你們了解沙漠嗎?誰來說說?

(2)文中又是怎樣描寫沙漠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

3、4自然段用“——”畫出描寫沙漠的詞句,看誰找的又準又快。

(3)找出的同學讀一讀,同位交流補充。(4)指名匯報。

【預設過程:如果一人匯報不全,再找學生補充?!?看!老師也找到了這些詞組,誰愿意起來讀一讀?指名讀 茫茫的大沙漠 無邊無際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出示詞組:

(5)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畫面,走進這茫茫的大沙漠(播放沙漠錄像)

(師解說:“茫茫的大沙漠,沙丘一座連著一座,放眼望去寸草不生。這里常常是風聲肆虐,黃沙漫天飛舞。轉瞬間,沙丘被移走了一片又一片?!保?/p>

(6)想著剛才的畫面,把這些詞組的意思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集體交流后,圈出描寫沙漠特點的詞語,利用多媒體,不僅加深學生對沙漠的了解,而且使學生學到詞語積累的方法。教學中抓住了關鍵詞,讓同學感受沙漠的特點,如茫茫的、無邊無際、風沙鋪天蓋地等,通過朗讀來體現(xiàn)這沙漠的大,沙漠環(huán)境的惡劣。】

4、精讀

三、四自然段,了解各部分作用

過渡:同學們你們覺得沙漠環(huán)境怎樣?到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旅行,駱駝母子會遇到什么困難?它們用什么法寶克服困難呢?

(1)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

3、4自然段,邊默讀課文邊用“﹋﹋﹋﹋﹋”標出體現(xiàn)腳掌、駝峰、睫毛作用的句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充分地讀,自讀自悟,培養(yǎng)邊讀書邊批注的閱讀習慣和能力?!浚?)找出的同學先在小組內交流。(前后4人1小組)

交流方法是:先讀找到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的作用。(3)按順序集體交流。

①指生讀句子、說作用。【相機板書:腳掌 陷不進】 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出示句子: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a.看媽媽說的話中有個“?”,誰能用上“。”說這句話。指名說

b.看!用上句號說意思沒變,但用問號說更能肯定駱駝腳掌是陷不進。所以

駱駝媽媽在說這句話時,她內心會覺得怎樣?(自豪)誰能用自豪的語氣說說這句話。

c.從哪個詞也可以看出媽媽說這話時很自豪。(多虧)誰能抓住多虧讀出媽媽自豪的語氣?指名讀

e.教師小結:看!抓住關鍵詞,也能體會出(自豪的語氣)人物的心理活動。②咱們繼續(xù)往下交流。

指生讀句子、說作用?!鞠鄼C板書:駝峰 存養(yǎng)料】 出示句子:

我們背上的這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yǎng)料,夠我們路上用的了。我們背上的這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yǎng)料,足夠我們路上用 的了。

a.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夠”和“足夠”這兩個詞意思有什么不一樣嗎? 指名回答

【預設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夠”說明剛滿足?!白銐颉闭f明很充足還有剩余?!?b.小結:一字之差可以告訴我們這么多,在平時學習中我們也要學會恰當運用詞語。c.說這話時媽媽用什么語氣?(自豪)指名讀 你也自豪地說說這句話。e.抓住“足夠”齊讀句子,體會駱駝媽媽內心的自豪。

(師小結:看通過小駱駝與駱駝媽媽的對話,我們了解了駱駝身上各部分的作用,這種表達方式叫語言描寫。我們在今后的習作中也要學會使用呀?。?/p>

③過渡:沙漠里的天說變就變,就在小駱駝與媽媽說話間,風沙又來了。(放風沙聲音)小駱駝該怎么辦呢?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說話間,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a.加上自己的想象來讀這句話。指名讀。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相機板書:睫毛 擋風沙】

b.“沒進一點兒沙子”難怪小駱駝沙漠旅行結束后會默默地想;引讀最后一自然段。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c.抓住“!”再讀最后一句話,讀出小駱駝的興奮之情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調動其積極性,讓學生在自讀中了解內容,在合作中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在朗讀中提升對思想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p>

六、補充資料,點撥感悟。

1、其實,值得駱駝自豪的不光這些本領,它還有一個美稱——“沙漠之舟”。

結合文中插圖,看老師補充的資料——《沙漠之舟》出示資料:

駱駝耐饑耐渴、性情溫順。駱駝不畏風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認為“沙漠之舟”。駱駝的壽命可達35—40歲。野生的駱駝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駱駝有驚人的耐力,在氣溫50℃、失水達體重的30%時,還能20天不飲水;它還能負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連行4天。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3里內辨察和感覺到遠處的水源。初生的小駱駝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隨其父母漫步沙漠。

(1)邊讀邊給每句話標上小序號,看看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話都介紹了什么?指名回答。

你知道為什么把這七句話放在一起嗎?

【預設過程:學生基本能說出這幾句都是介紹駱駝特點的。】

師小結:是呀,短文中每一句話都告訴了我們駱駝的一個特點,這樣表達意思相同的幾個句子集中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自然段。你從這個自然段中了解到了駱駝的哪些知識?

(2)訓練說話:請你 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边@一句式,替著小駱駝說一說,讓它感到自豪的還有什么。

【設計意圖:此處,通過補充資料讓學生知道駱駝感到自豪的其他方面,理解每句話都寫了駱駝的一個特點。從而引出幾個意思相關的句子構成自然段的概念。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了解的知識,并借鑒老師出示的句式來訓練說話。這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做到了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2、駱駝有它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讓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請你說一說最讓你感到自豪的是什么?

出示句式:我感到自豪的是。

【設計意圖:緊抓課題,讓學生以“我感到自豪的是?!眮戆l(fā)展思維,訓練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這也是一個從課內到課外,從書本到生活的過程?!?/p>

七.再扣課題,領悟道理,積累學法。

1.課文學完了,請你用上“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或是“我學會了”什么?來說說你的收獲嗎?

【預設過程:學生能看板書把駱駝主要特點說出來,就鼓勵收獲大。如果能說出道理,及時表揚你不僅學到知識,還明白了深刻道理。引導學生積累寫作手法——語言描寫?!?/p>

小結:其實課文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駱駝身體各部位的作用,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事物美不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有沒有(用處)

2.看板書小結:

(1)同學們雖然駱駝的腳掌又大又厚,但是在沙漠中行走陷不進沙子里,所以小

駱駝說,指課題齊讀。

(2)雖然駱駝背上的兩個肉疙瘩很難看,但是它能貯存足夠養(yǎng)料,所以小駱駝說, 指課題齊讀。

(3)雖然駱駝的兩層睫毛不好看,但是能擋風沙,所以小駱駝說,指課題齊讀。3.教師總結升華:現(xiàn)在知道小駱駝為什么自豪了吧?(擦去問號)是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雖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所以我們要正確判斷事物的美與丑。

八、布置作業(yè):續(xù)編故事

現(xiàn)在的小駱駝真想把自己的收獲和小紅馬說說。有一天,它們又見面了,你能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續(xù)寫這篇童話嗎?

【設計意圖:語文言意理論認為:文本作為言語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統(tǒng)一體。母語教學的本體價值就是促使學生言與意的積極感悟、內化、轉換,并進而運用個性的言語表達讀者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贝隧椬鳂I(yè)與上文銜接緊密,由易到難,從點到面,自然水到渠成?!?/p>

板書設計:

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駝峰——存養(yǎng)料 腳掌——陷不進 睫毛——擋風沙

(委屈)(自豪)

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篇四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董建琴

一、導入古詩

1、觀圖猜詩人,激發(fā)學習新詩的興趣

同學們猜猜看,圖片上的古人是誰?能說說你認識的李白嗎?

2、你能背一首李白寫的詩嗎?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李白另外一首詩《望廬山瀑布》,一起讀題。(生齊讀課題)

3、認讀“瀑”“ 廬” :同學們看瀑布。請跟我讀準字音pù瀑布。我國有許多瀑布,李白在這里看到瀑布,你能讀準這個名字嗎? 同學們看地圖,廬山就在中國江西省,在江西省的這個位置。誰能說說課題的意思?!巴本褪强吹囊馑?。

4、再次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認寫生字,感受古詩語言美

1、請同學們自由讀《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注意把字讀準,把詩讀順。(生自由讀古詩)哪位同學能把古詩讀準?大家注意聽聽他哪個字詞讀得特別準,待會請你評一評。2.學寫“爐”“煙”“流”“銀”

你們能把古詩讀準,那你們有辦法認出下面這4個生字嗎?

先觀察這四個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書寫要注意左窄右寬。你用什么好方法認識它們?(1)認寫“爐”

加一加;用換偏旁法記住“爐”,廬山的廬,廣字旁換成火字旁就是香爐的爐。師:這個方法非常好,讓我們一下子就記住兩個字。

(2)區(qū)分“爐”和“廬”,(師指導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看部首猜字義)同學們看,這兩個字不僅是形近字,還是同音字。我們應該怎么區(qū)分爐和廬?

師:是呀,這兩個字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們的部首不一樣。你們看,廣字旁的廬跟房屋有關。那火字旁的爐跟什么有關?

同學們,看部首猜字義,這是一種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好方法,所以你們看“煙”的火字旁就說明這個字跟火有關,“流”的是三點水旁就說明它跟什么有關?那“銀”字呢? 師:我們認識了這些字,那你們覺得哪個字最難寫? 師板書“流”字

師:其他字都會寫了嗎?生點頭,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個吧?。◣煱鍟盃t”“煙”“銀”字)(生書空“爐”,師提醒火字旁最后一筆撇變點;生書空“煙”,師邊寫邊提醒注意大字最后一捺變成點。

(3)生練寫生字,評價反饋 請你們在書本上寫1個。讓我們一起把這4個生字讀讀吧!同學們,生字寶寶回到古詩里了,讓我們一起讀順這首古詩吧?。ㄉx順古詩)

3、師帶讀古詩,感受古詩節(jié)奏

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把詩讀順了。老師也想讀讀這首古詩行嗎?老師念的時候,同學們要留意老師哪里讀得快,哪里讀得慢。生:“飛流直下”讀得快!生:“三千尺”讀得慢!師:同學們聽得真認真,注意到了老師讀詩的節(jié)奏。請你們模仿老師的節(jié)奏,自己練習讀一遍古詩,要注意快的地方讀快些,慢的地方讀慢些,把詩的節(jié)奏讀出來吧!

4、男女生挑戰(zhàn)讀古詩,讀準古詩節(jié)奏

同學們,就讓我們來個男女生挑戰(zhàn)賽!比比男生還是女生最會模仿老師的朗讀 師:看來你們都是模仿高手!

三、想象畫面,配樂讀古詩,感受古詩意境美

1、想象詩句畫面

老師要送你們一件禮物。同學們看(師展示太陽圖片)是呀,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崩蠋煆脑娋洹叭照铡边@個詞仿佛見到燦爛的陽光照耀著大地。請你們細心找找每行詩中還有哪些字詞讓你仿佛見到了怎樣的畫面?和同桌說說你找到的字詞和畫面,比一比誰找得多,說得好。

(1)想象1,2行詩的畫面 ①認識“香爐”

哪位同學愿意和我們分享你看到的畫面?課堂預設: 生1:我仿佛見到了香爐。師:你見到的香爐是怎樣的?

生1回答:是燒香的香爐。師:是嗎?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看看圖片。這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香爐,這就是香爐峰,你覺得它們怎么樣呀?其實詩里面的香爐指的就是這座香爐峰。

②了解“生紫煙”

還有哪些字詞讓你仿佛見到了怎樣的畫面?(紫煙。)

這紫煙其實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其實這煙就是瀑布的____?(水霧)

師:同學們,太陽照在香爐峰里,瀑布的水霧輕飄飄地向上升,飄到空中,被陽光一照變成了紫色,多么美麗的畫面呀!讓我們一起用李白寫的這句詩夸夸廬山獨特的美麗吧!(生齊讀“日照香爐生紫煙”)

③想象“掛前川”(師指導想象方法:讀詩中的某些詞語就能讓我們想象畫面。)

同學們,讀詩中的某些詞語就能讓我們想象畫面。請你用這種方法,說說還有哪個詞讓你仿佛看見怎樣的畫面?課堂預設:

“我仿佛見到瀑布像河流掛在山前。能說說詩句中哪個詞讓你想到這幅畫面嗎?(掛前川)師:你知道川其實是什么嗎?(河流)師:對呀!你們看,地上的河流和“川”字像嗎?

對了,川其實指的就是地上流淌的河流。遠遠看去,瀑布從陡峭的山崖上流下來,就像把地上的河流掛起來一樣。難怪李白會這樣說:____(生齊讀: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來到廬山香爐峰這里意外看到這樣的美麗的畫面,于是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2、想象3,4行詩的畫面 ①感受“飛流直下”

讀了這兩句,你有什么感受?課堂預設: 生:我仿佛見到了瀑布流得很快!師:你從詩中哪個詞想象到的? 生:我從詩中的“飛流直下”這個詞想象到的。師:那你能用快速的語氣讀讀這個詞嗎?

②抓“三千尺”,了解夸張的修辭手法 你們還有什么感受?

師:三千尺到底有多高?你們猜猜看。(學生猜)師:老師給你們一點提示,三尺就是一米,三千尺就是一千米。我們一層教學樓相當于四米,那你算算三千尺會有多少層教學樓?

來,我們一起看看廬山瀑布是不是真的有三百層樓那么高。你們看,其實瀑布沒有三千尺那么高,這只是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

(3)這種夸張的修辭手法,我們以前也學過。比如說《贈汪倫》里的這句詩。(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嗎?(沒有)這是用深千尺說明詩人和汪倫的情誼很深。瀑布并沒有三千尺那么高,只是詩人認為 它很高很高。所以我們讀三千尺要讀得慢一些才能顯得瀑布很高很高,跟老師讀讀這個詞。(師帶讀 三千尺。)同學們看,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崖上飛快地流著,難怪李白會這樣說:(飛流直下三千尺)

師:除了三千尺,詩里還有一個詞說很高很高,你們能不能找出來? 生1:落九天。師:你知道落九天是什么嗎?

生1:不知道。師:九天就是指天的最高處。是什么從九天里落下來?(生齊答:銀河)

③想象“銀河”

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銀河吧。銀河指的是宇宙的星河,夜晚的時候,我們能在天空中看到它銀白色的光。你們看,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里流下來,讓人以為是銀河從天的最高處落下來,怪不得李白說:(生補充讀“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2.配樂有感情讀古詩

(1)配樂抽2個學生讀古詩。

讓我們聽著音樂讀讀這古詩吧?。ㄉ?讀古詩)

你們聽音樂的時候,想象著畫面就能把這首古詩讀美了!(再指名讀)

(2)配樂全班有感情讀古詩

讓我們一起邊聽著琴聲,邊有感情誦讀這首詩吧?。ㄉ犌俾朂R誦讀古詩)

(四)背誦積累古詩,拓展閱讀 1.背誦積累古詩(1)看圖背誦古詩

李白寫的這首詩這么美,我們試試背出來。你們和同桌互相背背吧?。ㄉ毩暠痴b古詩)(2)配樂有感情背誦古詩

這么美的詩讓我們聽著琴聲,再把它背誦出來吧?。ㄉ犌俾朂R誦讀古詩)2.拓展閱讀

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葉圣陶先生也寫了一首關于瀑布的詩歌!老師讀一行,你們讀一行,讓我們輪流讀讀這首詩歌吧?。ㄅ錁穾熒献骼收b詩歌)

(五)總結

同學們,學完這節(jié)課,你們肯定有不少的收獲,誰能說說你自己的收獲?

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篇五

《望廬山瀑布》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來安縣第二小學 胡云豐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句,理解全詩意思。

4.通過學習詩文,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詩題。

1.課前小游戲,看圖猜古詩。

2.揭題,板書詩題。

二、初讀古詩,明詩意。

1.讀詩題(指名不同學生讀,讀出不一樣的感受)。

2.生自由讀古詩。

3.指名讀古詩,解決“香爐”。

4.解決生字“疑”。

(相機出示疑)指名讀,齊讀。那么這個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指名一到兩名學生)一起跟老師寫。(師田字格范寫)

生描紅,臨寫,師展示,點評,反饋,生自評,互評。

5.生質疑不理解的字、詞,交流討論,解決問題。

6.再次指名讀古詩。(兩名)

7.生互評。

8.指導朗讀:古詩不僅要讀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來。王老師教給你們一個小竅門,咱們如果將停頓的時間稍微長一些,那感覺就出來了。

9.齊讀。

三、想象畫面,悟詩意。

1.同學們,古人有句話,叫“詩中有畫”,我們剛剛讀了好多遍,讀著讀著你就發(fā)現(xiàn)了,這首詩也描繪了一幅畫,師配樂朗讀,生閉眼想象畫面。

2.指名說說看到的景物。

3.指名描繪腦海里的畫面。

4.(相機出示開頭:太陽照在山峰上,峰頂云霧彌漫……)指導學生結合詩句,用自己的語言將腦海中的畫面描繪出來??刹捎美蠋熖峁┑拈_頭,也可以是自由創(chuàng)作。(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

5.交流賞析(師評,生互評)

四、再讀古詩,悟詩情。

1.抓重點字,感悟壯麗。

同學們,凝練的詩句中蘊含著一幅唯美的畫,同學們又為這幅畫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形成了一段段優(yōu)美的文字。如果再一次讓你走進這首詩,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妙?(指名說)

2.同桌之間相互交流討論,說說你的理解。

3.匯報成果。

4.指導朗讀。

5.了解寫作背景,升華情感。

6.交流討論。

五、拓展延伸。

1.我們浩瀚的歷史中還有描寫廬山的詩歌,相機出示《題西林壁》,請同學們先自由讀一讀這首詩。

2.指名讀。

六、課后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望廬山瀑布》;

2.誦讀《望天門山》,感悟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七、板書設計。

望廬山瀑布

韻律美

語言美

意境美

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播放有關大自然美景的圖片,再配樂解說,營造氛圍,讓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然后自然導入到第一首詩《望廬山瀑布》,出示廬山瀑布的畫面,我相機配樂范讀,向學生展示廬山瀑布的美麗和壯觀,讓學生學習領略《望廬山瀑布》中所描繪的美景和詩人熱愛大自然,欣賞瀑布的氣勢宏大的激情,并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感染學生,收到了不錯的學習效果,并鼓勵學生大膽充分地展開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我重點指導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及詩人用詞的精妙,鼓勵學生動腦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色,并把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遺憾的是,本想讓學生把這幅畫面畫下來,因為時間的關系而作罷。

望廬山瀑布聽課心得篇六

望廬山瀑布教學設計

一、揭題。(3分鐘)

1、同學們今天非常精神,各個都閃著像寶石一樣的眼睛看著老師,讓我覺得你們非??蓯?。剛才同學們背誦了課內外學過的古詩,所話說“熟讀古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只要大家堅持學習古詩,就會成為小詩人。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古詩的作者是誰?(李白)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詩人?(3名學生說,師相機補充)

3、同學們對詩人李白有了一定的了解,李白的詩風格雄奇豪放、想象豐富?,F(xiàn)在請大家大聲、整齊的把古詩的題目讀一遍。

4、李白望哪里?廬山瀑布,請再讀一遍題目(望廬山瀑布)

二、初讀古詩,讀通詩句。

(一)認識生字、詞語。(6分鐘)

1、(課件出示生字詞)通過昨晚的預習,大家都會讀生字了嗎?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讀生字?(領讀、齊讀)

2、在這些生字中你覺是覺得最難記的生字是哪個?

(指名幾個說難字如:瀑、疑,說了后請其他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怎么記的,幫助有困難的孩子)

3、這些生字里面最容易寫錯的就是“流”字,我們怎樣就記住它呢?(邊說變畫出:三點水和水有關,右邊下半部分是一個變形的“川”字,像水從山上流下來;右邊還有一點水,千萬別忘了寫下來。)

4、請同學們伸出小手跟著老師寫“流”(師范寫,生書空)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練寫一個“流”字。

5、認識了生字,我們來讀一讀詞語。(齊讀)

(二)初讀古詩。(4分鐘)

1、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和詞語帶到古詩中讀一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請同學們自由讀)

2、(出示畫節(jié)奏的古詩)要讀好古詩還要讀出它的節(jié)奏,誰能讀出詩的節(jié)奏美?(3名同學讀)

師:剛才幾位同學都讀得非常有節(jié)奏感,請全班同學有節(jié)奏的再讀一遍。

三、理解詩意,品讀。(15分鐘)

(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可以借助字典、課文注釋和插圖展開想象,讀懂這首詩。我們先來看看一二句的意思。

1、要理解詩句意思,就要先弄通生字詞意思。通過預習,說說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指名幾個分別說)

這兩句詩中那個字活生生地畫出了看爐峰上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生”字)

把詩句中的“生”字換成”“升”好不好?(不好,因為“生”字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

從這個字我們看出詩人用詞非常準確。

“遙看”是遠看的意思,與題目中哪個字相呼應?(望)請大家再讀,讀出遙看遠望的感覺。

老師把剛才同學們說的字詞意思總結了一下,請看著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誰能說一說?(請3位學生說)

2、品讀一二句(相機指導)

(課件出示)

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廬山瀑布的?(離瀑布比較遠的地房)讀的時候要讀出遙看遠望的感覺。(齊讀)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理解詩句意思的方法(板書):讀——解——品

(二)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古詩的第三、四句。

1、(出示詩句)現(xiàn)在,請你和同桌一起合作學習,共同分享生字詞的意思。(同桌討論)

2、指名幾個學生匯報:你知道了那些生字詞的意思?(老師總結和幫助幾個難點字詞)這個“落”字好像寫出了天上突然發(fā)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p>

3、(出示注釋)說來說一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指名2位學生說)

4、品讀。

怎樣才能讀出瀑布又大又長、飛流直下的感覺呢?(指名2個學生讀)

同學們理解了古詩的意思,你覺得廬山瀑布怎么樣?誰來說一說你的感受?(廬山瀑布真美??!??)

四、拓展。(5分鐘)

1、學習了這首詩我想問問大家,廬山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嗎?(不是)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方法?(夸張)

小結:詩人李白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三千尺”不是一個準確地數(shù)字,只是夸張地說出瀑布很高、很長。

2、你們還知道李白寫的哪首詩中也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課件出示詩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顿浲魝悺?/p>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

3、古人在作詩的時候常常用夸張的修辭方法,我們在作文中也常常運用這種修辭方法。(課件出示 例:這座山真高,我站在山上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這束花真香啊,我在幾公里外就味道了它的香味。老師略作講解;出示半句話,學生運用夸張的手法接后一句;第三句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

4、匯報:誰來讀一讀自己寫的句子?(3名學生讀)

五、回歸文本,感情朗讀。(1分鐘)

看了同學們寫的句子,老師很高興,或許若干年后,我們班級中也會有像李白這樣的詩人、作家出現(xiàn),老師期待著。讓我們再次回到李白的詩中,感受廬山的美景和這位詩仙的寫作魅力!

(學生感情齊讀?。?/p>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6104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