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2016/10/13 09:32:23文/網(wǎng)編3

學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wǎng)。(http://mlvmservice.com/)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地層

澳大利亞出露的地層主要為前寒武紀變質巖,其上為沉積蓋層。地盾的結晶基底包括太古宇和元古宇。太古宇主要分布于西部克拉通的皮爾巴拉和伊爾加恩地塊,為基性和超基性火山巖組成的綠巖帶。綠巖有兩個形成時期,較老一期同位素年齡值大于34.5億年;較新一期的綠巖年齡為26~23億年,由基性、超基性、酸性火山巖以及含鐵及燧石的化學沉積巖組成。銅、鎳礦與基性、超基性巖共生,而銅、鉛礦主要形成于酸性火山巖中。

早元古代最早的沉積蓋層發(fā)育于皮爾巴拉南部的哈默斯利盆地和加斯科因地塊,主要為一套巨厚的含鐵沉積建造,稱哈默斯利群,厚度可達2559米,含多層鐵礦。中元古代沉積蓋層在北部克拉通出露,主要為碳酸鹽巖建造。在維多利亞盆地穩(wěn)定的碳酸鹽沉積一直持續(xù)到晚元古代。

晚元古代的沉積蓋層主要發(fā)育于阿德萊德褶皺帶,為砂巖、泥質巖、碳酸鹽巖、蒸發(fā)巖和冰川漂礫,在沉積巖中發(fā)現(xiàn)了晚前寒武紀的動物化石。奧菲瑟、阿馬迪厄斯和恩加利亞盆地也有含冰磧層的砂巖和碳酸鹽沉積,這一期冰磧層可與塔斯曼島和金伯利盆地的年齡在7.25~6.7億年的冰川沉積對比。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約1.9萬千米。全洲除少數(shù)山地海拔超過2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勢低緩。一般分為大陸和島嶼兩部分:澳大利亞大陸西部高原。海拔200米,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脈;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為大洋洲的最低點;東部山地海拔800米,山地東坡較陡,西坡緩斜。新幾內亞島、新西蘭的北島和南島是大陸島,島上平原狹小,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上的查亞峰,海拔5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點。

美拉尼西亞的島嶼多屬大陸型,系大陸邊緣弧狀山脈的延續(xù)部分,各列島弧之間有深海盆和深海溝。波利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絕大部分島嶼屬珊瑚礁型,面積小,地勢低平,不少島嶼有由珊瑚礁環(huán)繞形成的礁湖,成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飛機場。此外還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噴發(fā)物質堆積而成的火山型島嶼,如夏威夷群島、帕勞群島、所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等,地形特點是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水系

外流區(qū)域約占總面積的48%,墨累河是外流區(qū)域中最長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內流區(qū)域(包括無流區(qū))約占總面積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及西部地區(qū),主要內流河均注入北艾爾湖。大洋洲的河流與其它洲比較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較少,雨季暴漲,旱季有時斷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幾乎終年不凍。

大洋洲的湖泊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亞境內的北艾爾湖,面積約8200Km,隨降水而變化;最深的湖泊是新西蘭南島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達276米。澳大利亞大陸多構造湖。新西蘭除構造湖外,還有由熔巖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島上則有火山湖。此外許多島嶼上有由珊瑚礁環(huán)繞而形成的礁湖。新喬治亞島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帕勞群島中的科梅科爾礁湖也很有名。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火山

澳大利亞東部和北部沿海島嶼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帶的組成部分,大洋洲陸上有活火山60余座,僅美拉尼西亞就有30余座。夏威夷島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4170米,是大洋洲最高的活火山。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氣候

大洋洲大部分地區(qū)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qū)屬熱帶和亞熱帶,除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qū)屬大陸性氣候外,其余地區(qū)均屬海洋性氣候。絕大部分地區(qū)的年平均氣溫在25.8℃之間。最涼月平均氣溫為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向赤道由16℃遞增到25℃;南半球從南緯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遞增到25℃;新西蘭的南島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山區(qū)可達0℃以下。最熱月平均氣溫,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起向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由24℃遞增到28℃以上;南半球從南緯50°附近起向澳大利亞西北部,由12℃遞增到32℃。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克朗克里極端最高氣溫達53℃,為大洋洲最熱的地方。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區(qū)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區(qū)。

夏威夷的考愛島東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2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較多的地區(qū)之一。新幾內亞島北部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屬全年多雨的熱帶降水區(qū),迎風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亞北部、新幾內亞島北部及馬紹爾群島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達3000毫米,背風坡則僅1000毫米左右。

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幾內亞島東南沿海屬暖季降雨區(qū),年平均降水量7500毫米,暖季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澳大利亞東南部及新西蘭屬各月降水較均勻、但以冬季稍多的溫帶降水區(qū),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毫米以上,個別地區(qū)高達5000多毫米。澳大利亞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屬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區(qū),冬季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40-60%。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礦產資源

澳大利亞的主要金屬礦產有金、銀、銅、鐵、鋁等20余種,其中鐵、金、鋁的儲量居世界各國儲量的前列。鐵礦主要產于西部克拉通下元古界哈默斯利群中,屬風化殼型富鐵礦。它與奧林匹克壩的銅、金、鈾礦和布羅肯希爾的鉛、鋅、鉑礦都屬于超大型礦床。新西蘭的礦產有煤、金、鈾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等,那里與火山活動有關的地熱資源十分豐富。并且新西蘭是成功開發(fā)利用地熱資源的少數(shù)國家之一。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大洋洲區(qū)位因素

自然資源

1.礦物

礦物以鎳、鋁土礦、金、鉻、磷酸鹽、鐵、銀、鉛、鋅、煤、石油、天然氣、鈾、鈦和鳥糞石等較豐富。鎳儲量約4600萬噸,居世界第一;鋁土礦儲量46.2億噸,居各洲第二位。

2.森林與草原

森林面積約占總面積的9%,約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產松樹、山毛櫸、棕櫚樹、桉樹、杉樹、白檀木和紅木等多種珍貴木材。草原占大洋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占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6%。

3.水力

水力蘊藏量約為13500萬千瓦,占世界水力總蘊藏量的4.9%;已開發(fā)水力280萬千瓦,占世界總開發(fā)量的1.8%。估計年可發(fā)電2000億度,約占世界可開發(fā)水力資源的2%。

4.漁業(yè)

美拉尼西亞附近海域、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及新西蘭附近海域為主要漁場,盛產沙丁魚、鱈、鰻、鯖和鯨等。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北亞地理環(huán)境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中亞區(qū)位條件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西亞區(qū)位條件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南亞區(qū)位因素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高考地理怎么拿高分 高考地理高分秘訣
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大全 高考地理計算公式
湖南湖北以什么湖為界 湖南湖北以什么為分界線
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及套路
南水北調造福人民也依靠人民 南水北調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