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是我們對過去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思考和規(guī)劃。寫心得體會時,我們應該注意結構的合理性,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以下是一些著名人士對于心得體會的深刻思考和總結,希望能夠讓我們受益匪淺。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一
當今社會,教育無疑是每一個家庭和個人都難以繞過的話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教育的目的也在不斷地被反思和探索。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反思教育的本質和方式,對我來說尤為重要。
首先,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主要關注知識的傳授和考試成績的評估。然而,在今天的社會中,這種模式已經變得過時和狹隘。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和應試技巧。因此,我們需要反思教育的目標,將其從純粹的知識傳遞轉變?yōu)槟芰ε囵B(yǎng)和品格塑造的綜合教育。
其次,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和消化知識。然而,這種方式很難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我們需要反思教育的方式,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位置,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教師應該更多地扮演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為學生提供學習的資源和環(huán)境,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和實踐。
此外,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主要以分數和排名為依據,對于學生的能力和優(yōu)劣進行了簡單粗暴的劃分。然而,這種評價方式容易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潛力。當今社會,我們面臨著復雜多變的挑戰(zhàn)和機遇,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反思教育的評價方式,重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關注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最后,教育不僅僅是傳遞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更是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和價值觀。然而,在過去的教育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與此同時,現代社會的課外環(huán)境也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反思教育的價值觀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社會責任感和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成為有道德、有責任感和有創(chuàng)造力的公民。
綜上所述,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不斷地反思教育的本質和方式,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求。我們應該關注教育的目標和方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我們也需要反思教育的評價方式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只有通過持續(xù)的反思和探索,才能夠使教育更加科學、全面和有意義。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所應承擔的責任和使命。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二
教育是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反思則是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反思,教師和學生能夠審視自己的學習和教學過程,從而不斷改進和提高。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反思的價值和必要性。本文將從我的教學經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方法和教師發(fā)展四個方面來論述我對教育反思的理解和體會。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進行反思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我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學方法和策略幫助我更好地針對不同學生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通過觀察和反思,我發(fā)現有些學生更適應視覺教學法,而有些學生則更適應聽覺教學法。因此,我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圖表、示范、講解等,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反思教學方法,我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其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也需要教師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問題,并針對性地進行個別輔導。例如,在我進行語文課教學時,我發(fā)現有些學生對閱讀理解問題理解能力較差。我經過反思后,采取了配合個別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問題進行特殊指導的教學方法。通過個別輔導,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也驗證了反思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績效的作用。
此外,反思還有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通過反思,我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課堂管理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例如,我曾遇到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經常理解錯誤,無法掌握教學內容的情況。我經過反思后,意識到這位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其他學生不同,需要進行個別輔導。于是,我針對這位學生進行了與他個人興趣相關的課堂活動,并引導他通過實踐掌握教學內容。通過反思和調整,這位學生不僅在學習上精進了許多,而且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也有了明顯的提高。這個經歷也使我明白,反思教育不僅對學生有益,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最后,教育反思還有助于提高教育系統(tǒng)的效率和質量。在我所在學校,教師們積極參加教育研討會和交流活動,并開展教學反思,以便更好地解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不斷反思和探索,教師們不僅改進了自己的教學方法,也促進了整個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反思教育不僅可以改善個人教學水平,還能夠為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進步做出貢獻。
總之,教育反思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反思,我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個別輔導;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并推動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提升。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我將繼續(xù)保持反思教育的習慣,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為學生和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三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善良的猩猩——伊凡。它原來和家人生活在中非,父母被人類殺死,它和妹妹被送往城市,妹妹卻不久死亡。寶寶的它住在巔峰商城,和幾個朋友生活在一起,和人類和平共處,它很喜歡畫畫。當可愛的小象露比到來后,喚醒了伊凡對叢林的`記憶。他知道了現在生活的只是牢籠,不是家。最終他憑借著自己的繪畫技巧在好朋友——人類茱莉亞的幫助下,受到大眾反映,和好朋友們被送到了動物園的野外自然區(qū),彼此都見到了同類,快樂的生活。
文章曲折生動,感人迷離。看過之后,伊凡仿佛就在我們內心深處,它在國外哪里早就不重要。如果它是一個人,它一定是個實在的好朋友。他就是一個人,具有思想、情感,可以為了朋友付出一切。作者將內容寫得一波三折,從種.種困難中,讓我們懂得了自由來之不易,家庭才是內心的真正向往。
從伊凡為了朋友而想去“家”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珍惜友誼,“稱職”的“朋友”。它們住在用玻璃做得“牢籠”里,要去動物園艱難無比,就倘若要登天一般遙不可及。讀著讀著,不禁讓我們感受到友誼的力量!從中,我還感受到伊凡很聰明,它靠自己的愛好畫畫,幫它和朋友獲得了自由。它在用許多張紙拼成的大正方形上,用涂料寫下了“home”并揉成一團,給人類好朋友茱莉亞看,希望她能看懂其意。茱莉亞竟真的看懂了并幫助伊凡到動物園。由此可以讓我們深深感到友誼的力量不分人類或動物,它沒有界限,只要心連心,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四
近日翻閱了《反思性教學》一書,這是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撰寫的教育學理論著作。他在論著中提到:所謂反思性教學,就是主張在教學完成過程中,培植教師“反思”的意識,使其不斷反思自己教育教學理念行為,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獲得持續(xù)的專業(yè)成長,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
隨著教師專業(yè)化運動的發(fā)展,這種“教學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學模式正日益成為當前教學的一種主流。它帶來了濃厚的反思氣息,進一步激活了當代教學領域,給操作性(常規(guī)性)教學注入了活力。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yǎng)反思思維:
首先,在教學中,要把反思作為一種檢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在實踐中發(fā)展專業(yè)知識的有效手段,提供實踐及對實踐進行反思的機會,并把反思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逐步培養(yǎng)反思意識,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學案例可以匯編成冊,內容可包括:課程計劃、教學過程錄像、同學或同事的反饋、指導教師或專家的評論等訓練反思思維,提高反思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教學行為都值得寫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學案例。)而選擇典型反思案例,必須是:一是對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二是在教學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當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對問題進行“漏洞”反思?!昂谩被颉奥┒础狈此夹栽u價的意義在于有話可說,說的話對別人有啟發(fā)性,有借鑒意義。
再次,共同反思。教師個體反思更多的是個人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如果能與同事進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師之間便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強大的,并能使個體在合作過程中獲得由于自己的經驗得以共享而帶來的滿足的情感體驗。對一個教師來說,如果他的反思過程能保持自我連續(xù)性,那么,在教學中共同確認問題,共享信息,共享資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學,確定適當的行為方式來解決教學實踐中的“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好”等問題,尤其重要。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五
一、當代高校數學課程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體系存在問題
當代高校數學教學體系中,數學類課程主要被分在基礎類院系,教學內容過于廣泛,形式過于單一,不能夠針對各個專業(yè)知識的需求而執(zhí)行差異化教學,對專業(yè)方面的數學教育不具備一定的針對性,難以發(fā)揮數學教學的最大效用,不能夠準確的把握學生后續(xù)專業(yè)學習的要點,難以刺激其應有的發(fā)散思維。
2.數學教材存在問題
如今的高校數學教材內容極具寬泛性,對于指導學生學習基礎理論知識游刃有余,但是對于學生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就不具有針對性和應用性,無法用直觀的方式尋找到具有專業(yè)應用方面的數學例題。學生學習內容廣泛卻無法找到專業(yè)學習的辦法,教師數學專業(yè)基礎強卻無法找到幫助學生了解專業(yè)所需數學知識的辦法。
3.數學教學方式和手段存在問題
教學方式過于呆板,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教學內容過于枯燥,教學形式過于簡潔,這些都是傳統(tǒng)高校數學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弊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無法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性素質人才,培養(yǎng)出的只是一批應試教學下產出的“高能畸形兒”,這樣的“人才”已經不能夠被社會所接受。
二、實施多維性教學模式具有的重要意義
1.多維性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多維性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改善我國高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那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觀念,在根本上改善以往課堂秩序差、教學方法單調、學生參與度低等相關問題。能夠適應當前新課標下對教學目的的根本要求。所以,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向著師生共同參與的多維性教學模式方向轉變,這將成為今后高校數學教學研究工作的重點。
2.多維性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提高數學基礎課教學的教學效果
傳統(tǒng)的學術型教學模式,無法發(fā)揮高校數學課程內容廣泛性和綜合性的主要優(yōu)勢,它忽略了由理論轉變成實踐的重要性而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這樣就難以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多維性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它注重教與學的雙方互動,在保障教師授課情緒的同時,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必然能夠提高高校數學的教學效果。
三、多維性數學教學模式探究內容
1.實施分層化教學目標,改善教學大綱制定
根據高校學生專業(yè)的設計特點設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細化教學目標層次。根據目標的根本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學生認知能力的差異性,制定出具有一定適應程度而又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對基礎層面較差的學生,主要教學目標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狠抓養(yǎng)成教育,規(guī)范行為習慣,以力爭成績合格為根本目標;對具備一定基礎的學生,在保障其學習基礎的同時要施行養(yǎng)成教育,助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超過合格成績?yōu)楦灸繕?對于基礎層面較好的學生要深入挖掘潛能,刺激其發(fā)散思維能力,以力爭成績優(yōu)秀為根本目標。只有進行分層次、立體化教學,才能滿足不同層面學生的需求,實現全員化進步的教學效果。
2.實施立體化課堂教學,豐富高校數學教學課堂內容
實施立體化課堂教學方法可以有兩種手段:多媒體演示教學法和實例討論式教學法。多媒體演示教學法具有生動性、靈活性、互動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投影儀、電腦、幻燈機等電子儀器來豐富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理論課堂教學,能夠充分的發(fā)揮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的優(yōu)勢,能夠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具有靈活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例討論式教學方式可以完善師生間互動和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在疑難教學問題上可以提供合作性、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將原本極具復雜化的數學理論可以簡單的應用于具體的實際問題之中,深化學生記憶,提高教學效率。
3.實施多維化考試方式,多角度完善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察能力
考試是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一項重要手段,能夠明顯地檢測出學生對于所學知識應用的學習效果,也是檢測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傳統(tǒng)的閉卷理論知識考試并不能夠有效地檢測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具備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我們要采取多種方式的考察手段來豐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手段:首先,要采取期末測試與日常測試相結合的考察手段,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減少學生應試準備的行為,激發(fā)學生日常學習意識,將有效學習周期拉長;其次,要采取期末測試與論文考試相結合的考察手段,這樣的做法可以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深度的掌控,便于強化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能夠真正靈活掌控所學的數學知識;第三,要采取期末測試與數學建模相結合的考察手段,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六
教育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基石,也是每個人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教育的核心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反思能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近年來,在教育的實踐中,我開始更加深入地思考教育的意義,并從中收獲了一些寶貴的體會。
首先,教育反思能夠幫助學生從成績至上的困局中解脫出來。當前社會,學生們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大家無不爭分奪秒地追求名次和分數。這種競爭導向的教育環(huán)境,使得學生們很容易迷失在得與失的邊緣。然而,通過教育反思的機會,學生們能夠停下腳步,靜下心來思考,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是真正的提升自己和價值觀的塑造,還只是為了一時的榮耀和虛榮心的滿足?通過反思,他們能夠更加明確自己的目標,減輕內心的焦慮和壓力,擁有更加健康和全面的成長。
其次,教育反思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思考力。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和信息,缺乏主動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機會。而通過反思性的教育,學生們可以自主地去思考問題的來源、原因和解決方法,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和發(fā)散思維。同時,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發(fā)現問題的新穎解決方法,開啟創(chuàng)新思維的大門。他們會主動思考如何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精神。
再次,教育反思是一種助力學生成長的有效途徑。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思維方式。通過教育反思的過程,學生們能夠對自己的行為和思維進行自我評估,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和優(yōu)點,并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完善。通過這種思考和評估,學生們將提高他們對生活的認知和自我認知的能力,進一步發(fā)現自己的興趣和潛力,并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成長和發(fā)展。
最后,教育反思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當學生們時刻潛心思考和反思的時候,他們會更加關注社會和他人的需求。他們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從而產生責任感,并將自己的思考和行動放在更廣闊的視野中。通過教育反思的過程,學生們能夠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思索社會問題,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進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成為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的人。
總之,教育反思是一種促進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它能夠解決學生在成績至上、缺乏思考能力、缺乏社會責任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自我認知和社會責任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反思機會,激發(fā)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發(fā)展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健康成長的新一代人。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七
《夢想的力量》教學反思
楓林鎮(zhèn)中心小學杜伊凡
本節(jié)課是一篇閱讀課文,略讀課文要上得“簡略”,但不能浮光掠影,要有取有舍。略讀課文教學的三大任務是:把握大意,交流感受,重點賞讀。所以,我設計了五大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共鳴;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讀課文,走近人物;設身處地,升華情感;拓展閱讀,獲得啟發(fā)??偟脕碚f,我認為有兩個亮點:
一是加強了朗讀訓練。略讀課文要引導學生抓住印象深的地方,深入思考,重點閱讀,充分交流,積極參與文本內涵的再創(chuàng)造,使得語言更豐厚,形象更逼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受能力,又能使學生汲取文中精華。為此,我除了安排自由讀,指名讀外,對“瑞恩和父母一起來到安格魯”這一片段,采取了師生對讀的形式,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豐富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敝挥卸嘧x,學生才會真正讀懂文字背后的意蘊,拉近與文本的距離,從而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二是加強了說話訓練。教學中,我發(fā)現班內好多學生發(fā)言,語句不連貫,表達不清晰,有的甚至不會說。所以,這節(jié)課我安排了多次說的訓練,比如初讀課文時,讓學生用上提供的'詞語概括文章的內容。這樣既降低了難度,又使他們懂得概括主要內容可以用抓關鍵詞的方法。
當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是雖然加強了朗讀訓練,但讀書缺少具體的要求,層次的變化。二是因為課文較長,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處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略顯倉促。如果能在課堂上僅僅抓住學生的情感脈絡,指導學生細致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就能更深刻地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思想認識也會得到升華。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八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獨一無二的伊凡》,深受感觸,便提筆寫下了這篇讀后感。
書中主要講了伊凡本來生長在熱帶雨林,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的,后來因為人類的迫害,使它失去了父母和妹妹,那時伊凡還小,甚至都不知道悲痛。長大過程中被帶到人類居住地“巔峰商城”被人類關押在籠子二十七年,給人類當雜耍,有時候學習高難度動作做不到位,還會被人類鞭子抽打。
至始至終不知道自己出生于哪里,隨著小象“露比”的到來,使他知道了自己本來是生活在自由的天堂熱帶雨林的。但很多市民對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的這種做法表示出很大的憤懣,最后,伊凡等許多動物們被解救到亞特蘭大,去過本來無憂無慮的家園生活了。
讀了這本書,我便知道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動物殺害者”。我們家螞蟻成群,自然是因為我嘴饞,家中甜食多,我走到哪里,他們便跟到哪里,騷擾我寫作業(yè),所以我就只能將它們捏死,我殘忍的手法一點也不比伊凡的“東家”弱。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九
有學會反思,才能成為有能耐的教師;只有學會反思,才能走向成熟。該書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從各個實用的角度給了我們一線教師很多啟發(fā),書中關于各種教育細節(jié)的描寫、問題解決的闡述、個案的敘述,都給我們提供了開放式的探討機會,書中的各個章節(jié)和案例都促使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來思考教師應遵守的職業(yè)規(guī)范,切身處地的為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思量,在教師職業(yè)的道路上扮演引路人。
我發(fā)現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但反思卻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反思可以使我們揚長避短,不斷修正錯誤,不斷創(chuàng)新。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他善于從經驗反思中汲取收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變。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經常思考類似:“我的教學有效嗎?”“我是如何實現教學的高效益的”、“我怎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問題,可以讓教學永遠處于不斷改進的動態(tài)變化之中,處于一種合理科學的理智狀態(tài)之中,處于一種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學之中。
我想:教學過程中凡是能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個事實,都可以成為我們教學日記的素材。通過積累事實,我們會從具體事物中看出一些共性的東西,那長久躲閃著你的真理實質,會突然在你面前打開,這對于培養(yǎng)和訓練教師反思教學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為一個教育家,能夠寫出那樣大量的、出色的教育著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十分注重收集自己的教育經驗,僅教育日記就堅持寫了三十多年。
在擔任了幾年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后,我發(fā)現信息技術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反思。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
這篇課文寫的是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有的停在了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作者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天景色,贊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
由于本課是開學第一天的第一課,所以安排的第一課時內容較少,學習目標為:認識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熟讀課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為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交流檢測,鞏固生字。
延續(xù)上學期的教研和模式研討內容,本節(jié)課模式運用的重點依然是小組合作學習,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中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提出要求:1.小組合作讀準字音、字詞,把句子讀通順;2.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3.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雖然課堂上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但效果并未達到最佳,一是由于開學初,學生還未能較好的投入到學習氛圍中,二是上學期雖然也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但并未領悟到它的真正意義,三是作為老師,講得太多,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去學習,自主探究,這些原因都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此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部分同學不能積極參與合作討論,在他人回答問題時,不注意傾聽,思想不集中,這些不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還有待加強培養(yǎng)和提高。
在初讀探討了課文的整體內容后,就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通過“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這個問題來解決,但時間未把控好,有些趕。
在最后的自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寫了幾個生字,并同桌互批,找出錯別字的時候,我應該由學生自主去糾錯,去識記,而不是直接將錯誤告訴他們。
總體來說,這節(jié)課不夠成功,很大原因在于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沒有與同組其他老師認真交流備課,導致課堂效果不佳,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要吸取開學第一節(jié)課的教訓,吃透教材,鉆研教參,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利用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積極同其他老師交流,做好集體備課;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加強展示與回報環(huán)節(jié)的鍛煉,期望能真正達到模式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一
近日翻閱了《反思性教學》一書,這是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撰寫的教育學理論著作。他在論著中提到:所謂反思性教學,就是主張在教學完成過程中,培植教師“反思”的意識,使其不斷反思自己教育教學理念行為,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獲得持續(xù)的專業(yè)成長,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
隨著教師專業(yè)化運動的發(fā)展,這種“教學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學模式正日益成為當前教學的一種主流。它帶來了濃厚的反思氣息,進一步激活了當代教學領域,給操作性(常規(guī)性)教學注入了活力。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yǎng)反思思維:
首先,在教學中,要把反思作為一種檢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在實踐中發(fā)展專業(yè)知識的有效手段,提供實踐及對實踐進行反思的機會,并把反思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逐步培養(yǎng)反思意識,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學案例可以匯編成冊,內容可包括:課程計劃、教學過程錄像、同學或同事的反饋、指導教師或專家的評論等訓練反思思維,提高反思能力。(但不是所有的教學行為都值得寫成完整的反思性教學案例。)而選擇典型反思案例,必須是:一是對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二是在教學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當然反思部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對問題進行“漏洞”反思?!昂谩被颉奥┒础狈此夹栽u價的意義在于有話可說,說的話對別人有啟發(fā)性,有借鑒意義。
再次,共同反思。教師個體反思更多的是個人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如果能與同事進行磋商,共享反思,教師之間便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合作的力量是強大的,并能使個體在合作過程中獲得由于自己的經驗得以共享而帶來的滿足的情感體驗。對一個教師來說,如果他的反思過程能保持自我連續(xù)性,那么,在教學中共同確認問題,共享信息,共享資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教學,確定適當的行為方式來解決教學實踐中的“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好”等問題,尤其重要。
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yè)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huán)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yè)能力。”“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他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
因此可以說,反思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識和能力,是區(qū)別作為技術人員的經驗型教師與作為研究者的專家型教師的主要指標之一。教師只有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為基礎,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不僅從教學觀念、教學興趣、動機水平、情緒狀態(tài)等心理因素方面進行反思,而且從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學媒體等教學技術上去思考、質疑或評價自己教學的有效性,并自覺地根據反思的結果矯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良行為,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其專業(yè)化水平,符合作為研究型教師的角色定位。而教師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性教學中才能得到改善和發(fā)展。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二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文言文單元,其中有兩篇記:一是《桃花源記》,一是《核舟記》。
《桃花源記》“記”的是桃花源實地實景,描寫了桃花源的環(huán)境、場景、人物等,屬于游記類的記敘文;《核舟記》“記”的是“核舟”,一件工藝品,是一篇介紹事物的說明文。
同為“記”,卻是文體迥異的兩類文章。此兩篇放在同一單元,自然形成比較。
因此,我預設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在整體感知之后,讓學生比較《核舟記》與《桃花源記》在文體上的差異,明確“記”這種文體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等。
而《核舟記》屬于“記”中的少數,雖是略讀課文,卻存在精讀的價值。
作為文言文,《核舟記》中有值得積累的常用文言實詞和虛詞,還有一些文言通假現象。
疏通文意是分析文章結構、寫作特色的前提,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把握重點字詞的理解則尤為必要。
本文所有生詞皆有注釋,不必單列“解詞”一項。
在學習前,我首先設計了如下預習作業(yè):通讀文章三遍,摘抄文中生字詞;結合工具書解釋文中你認為重要的或難懂的文言詞的意思(標注在課本上);歸納全文的通假字等。
為確保預習實效,我在課堂上是通過檢查預習作業(yè)開始新課教學的。
在檢查中,我發(fā)現學生對生字詞的把握只要花一定工夫就能做好。學生歸納的生難字注音有“罔、貽、糝,髯、褶、篆”等;通假字有“有、衡、甫、詘、簡”等。
這一舉措既落實了字詞教學,也為通讀全文、疏通文意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是預習作業(yè)設計并落實的成功之處。
在文言文教學中,設計預習作業(yè)對有一定閱讀基礎的初中生可以適當推廣。
課堂疏通文意環(huán)節(jié),我沒有按部就班地逐句進行。而是圍繞標題“核舟”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發(fā)現,“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發(fā)現了什么?”以此為話題進行全班交流,從而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之后,我采用“取頭取尾”的閱讀方法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提取出來,讓學生去發(fā)現這兩部分的聯系。
學生在多遍朗讀和比較討論后,匯總了如下發(fā)現:開頭是總說,結尾是總結;結尾“技亦靈怪矣哉”與開頭有“奇巧”相照應;結構上首尾呼應,渾然一體等。
此話題交流和“取頭取尾”閱讀方法的采用使學生簡捷明快地感知了文章整體內容和把握住文章總――分――總的結構形式。
作為說明文,《核舟記》結構嚴謹、精巧,語言準確、精練、生動,采用了多種科學的說明方法,如列數字、摹狀貌等,不愧是古代說明文的精品。
那么,如何與現代說明文的閱讀教學相得益彰,突出八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
于是,我預設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二: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了解主要的說明方法,把握說明的順序。
在通讀全文、話題交流及“取頭取尾”式分析之后,學生能很快明確:
《核舟記》以簡練的文筆分別介紹了王叔遠的雕刻技藝,核舟的內外結構、人物、文字、圖章等,條理清楚,層次井然。
文章以核舟各部分的空間位置和物、人的主次為說明順序,有詳有略地對核舟進行了具體、細致的描述和說明。
只是對核舟的正面按照“中間――船頭――船尾”的順序有學生提出質疑:
課文為什么不按從頭到尾的說明順序?為什么要先寫中間的船艙?
雖然這個問題的`探討花了很長時間并導致教學無法按計劃在兩課時內完成,但在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質疑、解疑的能力上卻具有發(fā)展空間。
最終,在討論交流中學生明白了先寫船艙的好處:船艙是背景部分,直接聯系上文核舟主題“大蘇泛赤壁”;窗上刻字選的是《赤壁賦》和《后赤壁賦》中的詩句,則暗示活動的背景。
這十六字的雕刻足見雕刻家的結構藝術,文字打破時空,成功展示小舟外的藝術空間,沖破了數百年的時限。
在此背景下,神情各異卻志趣相投的人物出場就順理成章了。
《核舟記》是古代說明文的精品,此“記”獨特,則教學變之。其實,反思的過程也是在探索。
只是,我認為探索的過程不一定要發(fā)現“新大陸”,但一定要培養(yǎng)“新視角”。
(注:本文已發(fā)表于《新課程?初中語文教學案》第11期。插圖選自網絡。)
【作者簡介】
吳旺青,女,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新安中學,市學科中心組成員,曾在省市級優(yōu)質課大賽中獲獎,擔任過市級課題研究負責人。
教育信念:崇尚教學應著眼于個體生命的全面成長,具有促進人心靈成長的價值。
長按二維碼,訂閱此公眾號。
id:xuyundmx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三
在教授《核舟記》一文時,就采用了自讀、朗讀和表演相結合的方法。表演能使文本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能夠保證學生的積極參與,也便于學生理解、接受文本內容。因為,學生都有表演的欲望,他們會為了演好角色,而主動鉆研文本內容,特別是對于一些疑難字詞,如果他們不理解,他們一定會自己去解決問題。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學生,通過自己表演或者觀看別人的表演,一定會大大降低理解文本的難度。如:“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一句,如果用講授的方法,基礎差的學生未必能理解,但讓學生表演,效果則大不同了,一看便明白。在表演中,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這樣的學習,便于理解,學習后也不易忘記。
在表演時,臺下的學生齊讀,臺上的學生根據讀的句子表演,每當表演到會意處,不用老師提示,學生會非常主動地參與進來。比如到“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蘇黃共閱一手卷?!币欢螘r,需要一些道具。學生會心領神會地拿出準備好的東西,有的把用報紙作成的“帽子”、“手卷”和“髯”等,遞給表演的同學。參與度較高,效果比較理想。
當然,這一堂課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比如讓學生自譯是否需要教師訂正,表演完成之后是否需要讓學生再翻譯一遍等等,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加嘗試。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四
“反思性教學”即教師對教師“教”、對學生“學”的反思,是指教師以教學目的的制定、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安排、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生學習效果為反思對象,進行主動探究,尋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監(jiān)控能力,加強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監(jiān)控,調動教學自主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實效的一種教學方法。
“反思性教學”是在《音樂課程標準》指導下實施的,它以教師和學生的“思”為核心,以全體學生“學會”、“會學”為目的,教師通過反思調整教學,學生通過反思來調整學習,并強調“思”與“練”的結合,通過補救性的訓練來解決存在問題從而落實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實效。筆者通過對“反思性教學”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操作措施如下:
一、反思主題的確定
筆者認為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可從“教什么?怎么教?學會沒有?”三個方面去考慮。
1、教什么?
音樂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可從《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去探尋。因此,我們必須根據《標準》來反思每一節(jié)課目標設計是否合理、到位,每一節(jié)課是否貫徹了《標準》的精神。但通過調查和分析,筆者發(fā)現當前許多教師在落實教學目標過程中存在著如下問題:其一,教學內容安排過多,造成“面面俱到”而無法落實的被動局面;其二,教學目標沒有落實到每一個學生。概括說就是“目標制定缺乏科學性”??茖W制定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必須注意大目標與小目標相結合。在每堂音樂課中,大目標是*小目標去實現,小目標*大目標去統(tǒng)一,這是目標整體教學的原則。制定小目標必須注意,小目標要為實現大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坡度,讓學生的思維經過“爬坡”的過程,而不是輕而易舉地獲得成功。也就是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梯,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欲望,開發(fā)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定目標要貫穿一單元、一學期乃至小學階段的教材中,以《標準》為綱,通過縱橫比較,研究個性明確其地位和作用,,從而使目標的確定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好目標,為優(yōu)化教學創(chuàng)造性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強化意識,并使之得到真正落實。
2、怎么教?
怎么教?考慮的應是“如何將目標有序、分層進行落實”的問題。因此,在這一階段,教師應通過反饋著重對教學的大、小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及時反思。及時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隨時反思,不隨機應變,課前計劃就有可能與實際教學脫節(jié),找不到結合點。因此,教師不能迷戀教學計劃,應根據課堂實際,隨時對目標的現實情況進行反思,以便及時調整計劃。如:我在《甜甜蜜蜜的歌》的`歌譜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分組唱,個別唱,竟然反饋上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有的節(jié)奏不穩(wěn)定;有的對跨度較大的音程唱不準等等,我把這些典型問題歸納起來,有的放矢進行了輔導。由此可見,教師在完成一個小目標后,一定要注意檢查,并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反思。這樣既用于培養(yǎng)教師對教學的反思能力,又利于教師及時調整后續(xù)教學,提高教學監(jiān)控能力。
3、學會沒有?
對“學會沒有”的反思也就是對教學實效性的反思,我們的教學必須對這個問題進行反思。因為,不少老師只考慮把知識傳輸出去,不考慮如何收集反饋信息,沒有體現出“雙邊”活動意識,致使相關目標不能落實。又有許多教師總以為了解自己的教學效果,而實際效果與他們想象的卻有一段距離。因為他們往往憑自己主觀的臆斷,而忽視了對教學中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的反饋。為便于反思“學會沒有”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全面了解教學效果,必須在教學中加強教學反饋。反饋只有在制定目標時預先考慮安排好,才能在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去實施。在教學中,可采用“學會的同學站起來表演——合作學習——組長檢查”的程序和方法進行有層次的反饋。通過面向全體的檢查,使教師能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反思,就可采取相應的對策。反思原理指出:“任何系統(tǒng)只有通過反饋信息,才能實現控制”。因此,教師只有通過反饋,通過對教學效果的反思,才能實現對教學的控制。對教學效果的反思是調整教學計劃合理與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評價目標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徑,也是優(yōu)化目標,調節(jié)后續(xù)教學的有效手段。
二、及時處理反思結果,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對反思結果若能及時處理,對教學效益的提高將十分有益。如;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思,及時有針對性的組織訓練,教學效果肯定會得到提高。教師通過對教學各環(huán)節(jié)的反思,發(fā)現自己語言組織水平差或音樂素質差,若能自主訓練,也一定會有所提高。
筆者在不實施“反思性教學”前總以為每節(jié)課的效果都很好,而實施了“反思性教學”后,才發(fā)現教學中漏洞百出?!胺此夹越虒W”改變了我原來的從教師的主觀感受出發(fā)進行教學的弊端,它使我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教學工作,通過反饋,不斷反思自身的缺點,反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在實施中,我深刻體會到“反思性教學”最大的好處是讓不同起點的學生和教師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因為它呈現了一個“實施——反思——指導”的過程,它所發(fā)揮的效果是螺旋式上升的。相反,對于一個從不反思的學生和教師來說,他的發(fā)展一定是緩慢的。
“反思性教學”是有實施、有價值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則值得大力推廣的。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五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yōu)化的教學狀態(tài),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
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反思是一種手段。反思后則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fā)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升華。如此說來,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屬于“個人奮斗”。你可能在燈光下靜夜思,回顧和展望。你可能倚著窗口,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為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第一,行動研究法。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開辟信息綠色通道,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并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后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于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第二,比較法。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是要研究優(yōu)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的境界。
3“月后思”:對于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如:月考后質量分析。
4.“期末思”:即通行的期末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末考核,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家長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原本是我教學中的一種隨筆,自己堅持寫了多年。那時并沒有誰來要求我,是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種即時靈感。
在那些靈感中,我曾經記錄了孩子們課堂上閃光的身影,留下了我心中許多的不自禁的感動;那里有我教學經驗的精彩描繪,也有我工作不慎時捅下的漏洞;在那里,我曾經不斷地刷新一個真實的自我,也曾經輕輕地汲取營養(yǎng)為自身內需做補充;那里有我的憂慮和困惑,那里也有我的歡歌和笑語;更值得一提的是,那里記載著我嘗盡了酸甜苦辣后的'欣然: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向前走,換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成功。我曾經在內心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真心地感謝吧——教學反思。它給了我一個工作反省的機會,給了我一方滋養(yǎng)孩子成長的沃土,給了我一片展示自己才華的天地,幫助我一天天變得成熟、變得聰明。我永遠會對它有一份鐘情。
后來,教學反思不再為我所有,卻衍生成教學備課中的一種規(guī)定。它要求我們寫出東和西,寫出南和北。有些方面俱細之極很不容易被接受。尤其是教學中沒有什么觸動而無病呻吟時的反思,簡直叫人覺得是一種難受。
我常想,教學反思畢竟是一種促進教學提高的手段或方式。它需要執(zhí)筆者的用心,也需要執(zhí)教中的細心,更需要過程中的真心。它不是靠規(guī)定就能生發(fā)出來的靈性。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六
"教學秩序"對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熟悉的詞語,它是教學工作中各種重要關系的安排,教學單位有條不紊的活動的狀態(tài),其內涵非常豐富、飽滿。教學秩序發(fā)生在教學的每一個角落,牽涉到教學的諸多要素,教師這一因素顯得尤其重要,即使是自習課上,教師的無形影響及管理慣例依然起著維持教學秩序的重要作用。筆者最近參加了一些課改課的課堂教學,發(fā)現這些學校的課堂紀律發(fā)生了一些悄然的變化,簡要概括為以下幾個特征:
1、如果說傳統(tǒng)的課堂是單一、安靜、整齊的,那么新課程的課堂則顯得凌亂、吵鬧,出現眾語喧嘩、百家爭鳴的局面,有時甚至是嘈雜不堪、沒法收場,教師在課堂上是讓孩子能充分地放出去了,卻又不能有效地收回來。
2如果說傳統(tǒng)的課堂是快節(jié)奏的.,那么新課程的課堂則顯得比較緩慢、悠閑,常為了保證學生自主探究、充分合作而花費平時幾倍的時間,教學進程也不再井井有條,還常有意外的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沖淡了教學的內容。
3、如果說傳統(tǒng)的課堂是嚴謹的,細致的,那么新課程的課堂則顯得比較自由、隨便,表現出對學生身心的部分解放,在"學中玩、玩中學"操作不好就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許多過去的"違紀"行為現在被更大限度地容忍,甚至可能得到違心或夸張的表揚。
以上課堂現象可見對課堂教學秩序的解決迫在眉睫,新課程改革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遵守紀律,善于思考,主動參與,積極發(fā)言,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那么應如何具體實施,讓課堂活而不亂呢?筆者將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結了以下幾點:
學生天生好動,所有學生四十分鐘都完全不動一下那也是幾乎不可能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共同參與,通過討論達成統(tǒng)一認識,形成基本的課堂紀律規(guī)范。制定了課堂紀律就必須嚴格執(zhí)行才能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該怎么辦就怎么辦,絕對不能心軟手軟,即使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修改前也要"錯"下去,以維護制度的尊嚴。另外,運用獎勵手段鼓勵正當行為,懲罰制止不良行為,也是是鞏固紀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用鼓勵性的語言強調紀律,充分利用評價的激勵和導向功能。如贊美評價法--"這個同學的想法與眾不同,請大家給予掌聲鼓勵。"對待違紀學生,老師要多用眼神、表情、語言、動作暗示、提醒,保證和保持正常的課堂秩序。如,課堂上學生有小毛病,老師可用眼神提示他改正,或者自然地走到學生身旁促其收斂,或者用聲音的抑揚頓挫暗示;如果學生的違紀影響較大,可以突然終止講課,用威嚴的目光告誡學生,把全班學生的目光引到那個學生身上,此時無聲勝有聲,一般就能制止。
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在這種有張有弛的課堂情境中才能有效地并且輕松愉快地學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
教師要熱愛學生并且理解學生,能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學生喜歡你這個老師,這樣學生樂于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技能,樂于聽取教師所提出的指導性意見,對教師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學生會配合,學生從心理上就接受了這個老師,紀律自然就好。除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外,教師還要幫助學生之間建立競爭、合作、交流、信任的課堂學生關系。良好的學生關系能使學生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在課堂中,學生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可能會出現競爭與合作的學習情境。在合作的學習情境中學生之間關系融洽,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學習氛圍好。
總之,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秩序之實質應該是"參與、互動、共鳴",在此理念指導下,安靜還是喧鬧、快捷還是緩慢、嚴密還是松散都將不再重要,合理而有序、主動而和諧才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應該長期追求的秩序圖景。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七
由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所著的《反思性教學》是一本指引教師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提升、自我實現的書,是一本關心教育事業(yè)、關愛教師發(fā)展的書,是一本與廣大教師一同探討教師職業(yè)發(fā)展與成長歷程的書。熊川武教授說:“反思乃個體成熟之標志。”教師,要走向成熟,就應學會反思。只有學會反思,才能成為有能耐的教師;只有學會反思,才能走向成熟。該書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從各個實用的角度給了我們一線教師很多啟發(fā),書中關于各種教育細節(jié)的描寫、問題解決的闡述、個案的敘述,都給我們提供了開放式的探討機會,書中的各個章節(jié)和案例都促使我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教學實際出發(fā)來思考教師應遵守的職業(yè)規(guī)范,切身處地的為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思量,在教師職業(yè)的道路上扮演引路人。
我發(fā)現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但反思卻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反思可以使我們揚長避短,不斷修正錯誤,不斷創(chuàng)新。美國學者波斯納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試想一下,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他善于從經驗反思中汲取收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變。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經常思考類似:“我的教學有效嗎?”“我是如何實現教學的高效益的”、“我怎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問題,可以讓教學永遠處于不斷改進的動態(tài)變化之中,處于一種合理科學的理智狀態(tài)之中,處于一種低耗高效的有效教學之中。
我想:教學過程中凡是能引起你的注意,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個事實,都可以成為我們教學日記的素材。通過積累事實,我們會從具體事物中看出一些共性的東西,那長久躲閃著你的真理實質,會突然在你面前打開,這對于培養(yǎng)和訓練教師反思教學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成為一個教育家,能夠寫出那樣大量的、出色的教育著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十分注重收集自己的教育經驗,僅教育日記就堅持寫了三十多年。
在擔任了幾年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后,我發(fā)現信息技術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反思。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八
近日翻閱了《反思性教學》一書,這是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撰寫的教育學理論著作。
他在論著中提到:所謂反思性教學,就是主張在教學完成過程中,培植教師“反思”的意識,使其不斷反思自己教育教學理念行為,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是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
隨著教師專業(yè)化運動的發(fā)展,這種“教學即研究,反思即研究”的反思性教學模式正日益成為當前教學的一種主流。它帶來了濃厚的反思氣息,進一步激活了當代教學領域,給常規(guī)性教學注入了活力。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yǎng)反思思維:
首先,在教學中,要把反思作為一種檢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在實踐中發(fā)展專業(yè)知識的有效手段,提供實踐及對實踐進行反思的機會,并把反思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逐步培養(yǎng)反思意識,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
其次,把典型的反思教學案例可以匯編成冊,內容可包括:課程計劃、教學過程錄像、同學或同事的反饋、指導教師或專家的評論等訓練反思思維,提高反思能力。
而選擇典型反思案例必須是:一是對自己有一定的`典型意義,二是在教學反思案例中有代表性。
當然反思分可以只表述“好”的反思,也可以對問題進行“漏洞”反思?!昂谩被颉奥┒础狈此夹栽u價的意義在于有話可說,說的話對別人有啟發(fā)性,有借鑒意義。
再次,共同反思。教師個體反思更多的是個人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如果能與同事進行談論,共享反思,教師之間便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合作的力量是強大的,并能使個體在合作過程中獲得經驗得以共享而帶來的滿足的情感體驗。
對一個教師來說,如果他的反思過程能保持自我連續(xù)性,那么,在教學中共同確認問題,共享信息,共享資源,從同的角度分析教學,確定適當的行為方式來解決教學實踐中的“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好”等問題。
正如考文德希德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yè)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huán)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yè)能力。”
而教師的反思意識和反思能力,只有在反思性教學中才能得到改善和發(fā)展。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十九
《核舟記》一課詳細地描繪了核舟上五個人物的造型。在通讀了這篇文言文后,給學生制定出分析對象,自學范圍。然后讓學生分組用形體演示其造型。學生為了準確地重現核舟上的五個人物,團結起來,主動地查字典,解詞、翻譯課文,體會文中詞句的含義。之后,他們精心制作了白胡子,“峨冠”、“手卷”裝扮東坡;為了表現佛印的大肚子,(佛印“絕類彌勒”)他們在毛衣里塞滿運動服,還另外用一個運動服斜系在肩上,以表現佛印身批袈裟,“袒胸露乳”;演舟子的同學挽起了頭發(fā),以示椎髻,脫了鞋和襪子,以更好地表現“右手攀右趾”;他們用凳子做爐,拿來了班級里的水壺,還特別聲明沒有找到蒲葵扇,只能用折扇代替;最后,他們還把講臺當成了船,在上面演示。學生表演的時候,我就在課件上勾勒出他們表演得正確的地方,以示表揚?!氨頁P包含著給被試以關于他自身的能力和自我主動性的反饋,從而使本人完成工作是愉快的,而且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完成工作的”。因此,學生們并未因為有錯而感到沮喪。通過第一次排演,學生很快理解了“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執(zhí)卷端”等較易掌握的語句。但“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是怎么回事呢?佛印“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又是怎樣一種姿勢呢?同學們又一次投入到緊張,歡快的探討中去。他們聯系了核舟上人物所處時代的潮流,想到東坡、魯直所穿的是長袍,“現右足”、“現左足”自然就理解了。于是,同學們又找道具,補足了這一細節(jié);通過查字典,問老師,他們弄清了“躺為仰,臥為側”。終于準確地塑造了佛印的造型另外加入了“若嘯呼狀”的細節(jié)??當他們第二次表演后,已經完全理解了課文中這一部分內容的含義,同時體會到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既然文中的大部分內容都靠他們自學理解了,那么,剩下的部分自然在愉悅的氛圍中迎刃而解。最后,在同學們成功的喜悅下,再一次統(tǒng)觀全文,使他們對文章的認識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完整而清晰。這樣,教師根據學生的臨場情況,隨機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而學生饒有興趣地根據自身水平按照自己設計的程式、方式討論,學習的過程,正是學生理解能力,自學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這樣一來,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字詞學習在學生主體活動和教師引導下不知不覺地完成了。
教學內容的設計,一般須遵從學生認知規(guī)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完整、生動地呈現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美學價值。在整體感知課文的藝術美和解決文字障礙之后,通過動手做“核舟”,改寫評點“解說詞”,使學生在動手做、動手改、動口說中,理清課文層次和說明順序。最后,學生們再一次通讀全文,使他們的認知經歷了從語言文字到形象生動的表象,再到語言文字的完整過程。幫助他們將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緊密結合起來。吉爾伯特·海特在其《教學的藝術》一書中曾談到:“如果我們不能獲得一聲出自內心的笑,那么這一天的教學就白費了”。通過演課本劇,動手做“核舟”,改寫評點“解說詞”。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正是獲取一聲聲出自內心的笑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熱情:他們滿含笑意的眼神,他們精彩紛呈的表演,他們此起彼伏的掌聲,這些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到了師者的偉大與自豪。如果不是因為時間有限,我真想把孩子們的精彩表現拍照錄制下來。真的,在這短短的一節(jié)課過程中,孩子們給了我無數的感動:他們準備了齊全的道具,他們制作了精巧的核舟,他們全心的配合表現。如今他們又將美好的回憶留給我,讓我獨自回味無比享受。由于本人板書的基本功比較差,所以本課教學過程中,板書的字跡不那么令人滿意,需要今后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
《核舟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反思性教學及教學反思心得體會篇二十
在本堂課中:
1、我盡量有意識地去鍛煉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自我預習的基礎上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針對預習中的難點和疑惑,彼此交流,從而達到初步理解課文的目的。
2、以平和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們回答問題中出現的問題,針對他們的表述,及時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同時也以委婉的語氣提出其中的不足,并作出鼓勵。
然而,對于作為新教師的我,在這堂課中存在著相當多的不足。
1、課堂的流程安排不夠緊湊,從上課剛開始就沒有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導致課堂多斷裂,銜接生硬。
2、課堂上的討論進行得比較僵硬,沒有活躍好課堂氛圍,比較沉悶。這主要與我在預習過程中沒有對他們提出明確的預習要求有關,導致他們的預習過于散漫,達不到理想的高質量的預習效果。(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預習安排中,必須明確學生的預習目標,最好能夠進行相應的檢測,達到比較好的預習效果。)
4、單純地翻譯全文過于單調,可以適當拓展知識,增強他們知識的積累與融會貫通的意識。在每一段講完之后,進行一個內容的小結,做到清楚而扎實??偟恼f來,講課于我還是一門需要潛心研究的藝術,如何上好課,上出有內容的課,任重而道遠。既需要多進行自我的反思和學習,更需要向別的老師同事們請教,讓我的孩子們能夠真正地享受語文課堂。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35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