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教案I(模板2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5 12:29:10
第二單元教案I(模板22篇)
時間:2023-12-15 12:29:10     小編:紙韻

教案是教師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組織的重要手段之一。教案的編寫要注重教學步驟的邏輯性和連貫性,使教學過程有條不紊。教案范文的優(yōu)秀之處在于它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

第二單元教案I篇一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二單元復習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1、了解我國地形地勢的特征

2、知道我國主要地形區(qū)的特點和分布

3、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特點。掌握溫度帶和干濕地區(qū)的分布。

4、掌握我國氣候的三個特征,知道我國氣候類型的分布。

5、了解黃河,長江的概況和開發(fā)治理情況。

我國氣候的特征,長江,黃河。

教學掛圖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回憶我國地形和地勢的特征。

板書:一、地形和地勢特征

強調(diào):重點掌握我國的地形剖面圖,這是一個經(jīng)??疾斓膬?nèi)容,要能在上面找出各個地形區(qū)。

2、在中國地形圖上找出我國主要地形區(qū),分組比賽。

板書:二、地形地勢的分布

3、在我國氣溫分布圖上找出一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區(qū)。總結(jié)冬季和夏季的氣溫特點。

找出我國主要的溫度帶,分析其位置和地形的關系。

復習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

4、找出我國氣候的三個特征: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

補充:這是本節(jié)一個重點內(nèi)容,需要結(jié)合地圖掌握每種氣候的`位置和特點。

5、列表比較長江和黃河的概況

講述:長江重點是開發(fā),黃河重點是治理。

長江的開發(fā):航運,灌溉,水能。

黃河的治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強調(diào):這是另外一個重點內(nèi)容,在以后的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重點掌握兩個水系圖,和幾個重點水電站的位置。還有長江的幾個城市的位置。

地形:地形復雜多樣,高原山地面積廣大

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分別代表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上黑板找地形,說特點。

冬季:越向北氣溫越低,南北氣溫差別很大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

時間:夏秋多,冬春少

空間: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遞減

讀圖分析我國季風氣候的形成和季風區(qū)的界限。

在氣候類型圖中找出我國主要的氣候類型,分析其特點。

從發(fā)源地,入海,上中下游劃分,主要支流,流經(jīng)省份和地形區(qū)列表比較。

黃河水系圖,長江水系圖

第二單元教案I篇二

學習目標:

1.經(jīng)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過程,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2.經(jīng)歷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物體的過程,明確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判斷等活動,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難點:從觀察的物體中抽象出平面圖形。

學習過程:

一、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1.觀察圖形,理解題意。

題中的物體是由4個小正方體拼擺成的,前后共兩行,前面一行有3個小正方體,后面一行有1個小正方體。通過觀察,辨認三個平面圖形分別是小華從什么位置看到的。

2.擺正方體,觀察圖形。

學生用學具照著書上圖形操作,從不同方向觀察,并且連線。

3.交流看法。

學生做完題以后,老師指名說說為什么這么連線。

4.教師根據(jù)書上圖形,分析做題方法。

二、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物體。

1.分析第一個圖形。

照著書上圖形擺小正方體,分別畫出從上面、從左面、從前面看到的圖形。

2、分析第二個圖形。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到的正方形,忽略距離的遠近,拉在同一個平面上。

3.分析第三個圖形。

總結(jié)。

規(guī)律:從同一位置觀察由相同個數(shù)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的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鞏固練習。

1.擺一擺,看一看。

從左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圖形相同,從前面看到的圖形不同。

2.易錯題分析。

讓學生擺一擺,看一看。從左面和從前面看到的圖形相同,從上面看到的圖形與左面、前面不同。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第二單元教案I篇三

1.借助實際情境,認識線段、射線與直線,并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會用字母表示線段、射線與直線。

3.會數(shù)簡單圖形中的線段。

教學重點: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教學難點;對直線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方法:通過觀察、討論、合作交流獲取知識。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彩筆、線條、圖釘、小電筒、直尺。

一、談話導入。

大家來看這是什么?(拿起學生的書,指向書的邊),再看看這個,(再拿起學生的本、格尺,指向桌邊等)。這些都叫什么呀?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線的認識(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線嗎?(黑板邊、鉛筆盒的邊、門、窗的邊)很好,看來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線,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線中,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在數(shù)學中也一樣,有直的線也有彎的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直的線。

二、讓學生感知直線、線段和射線。

1、讓我們看看書上的圖,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三個圖。

2、你能像書上那樣畫出來嗎?學生嘗試著畫。

3、觀察這三個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它們分別叫什么名?

4、這三種線都可以用字母來表示:

教學如何讀。

三、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

1、請學生自己分別畫出三種線,并用字母表示它們。

2、做教材17試一試的第一題。進一步體會直線和線段,并知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shù)條直線,但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試一試的第2題。讓學生觀察討論發(fā)現(xiàn):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四、鞏固練習。

p17看一看量一量第1、2題。

讓學生先猜測,再動手量一量。

五、小結(jié)。

今天學到什么?

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大量的實物讓學生認識這三種線,再通過書上的情境圖使學生提高認識,抽象出數(shù)學知識。雖然比較平淡,但學生掌握的還可以,可是對于直線在生活中沒有找到實例,所以在此處教學時總有種英雄氣短的感覺。

一、教學內(nèi)容。

平移和平行(教材18~20頁)。

二、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平行線。

2、能用三角板和直尺畫平行線。

三、重點難點。

1、認識平行線,體會平行線的特征。

2、會畫平行線。

四、教具準備。

小棒,長方形紙,方格紙,正方體,三角尺與直尺。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線的認識,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這些線。

引導學生觀察同一個面上的二條線段,通過觀察得出這二條線段不相交,從而得到平行線段。

(二)探究新知。

線段有平行的特點,那射線有這個特點嗎?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思考得出平行射線。

那么有平行直線嗎?讓學生去想象,去思考!

我們知道線段是射線的一部分,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經(jīng)常不說平行線段、平行射線、平行直線,統(tǒng)稱為平行線。

(三)再次感受平行線。

1、觀察書上的看一看尋找平行線。

做試一試(1)、(2)在書上找到平行線,并用筆畫出來。

2、折一折。

3、說一說。

出示教材第19頁說一說的三幅圖片。

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的線,想一想這些圖案中哪些線互相平行,并與同學進行交流。

4、畫一畫。

你能畫一組平行線嗎?

讓學生自己嘗試著畫一畫平行線。

教師講解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畫平行線,學生再次嘗試,各別輔導不會的學生。

(三)小結(jié)。

反思:

本節(jié)課前邊進行的很順利,到了畫平行線時,出現(xiàn)了問題,我在黑板上畫了好幾遍,可是學生就是不會,三角板和直尺怎么也轉(zhuǎn)不明白,自己對此處預設的也不到位,今后要加強動手操作的預設。

教學內(nèi)容:

教材21~23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垂直。

2、能用三角尺畫垂線。

3、能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1、用三角尺畫垂線。

2、能根據(jù)點與線之間垂直的線段最短的原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棒、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請大家在練習本上任意畫二條直線,大家觀察一下這二條直線,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請大家將它們分別延長,你會發(fā)現(xiàn),全都會相交于一點,即使沒有相交的,如果本足夠大,你想想它們會不會相交,學生肯定這個事實。愛思考的同學也許會提問:老師我畫的是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教師要給予肯定,你真是愛思考呀,確實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二條直線如果不平行的話,一定相交于一點。

二、垂直。

讓我們觀察一下這些相交線,在教室內(nèi)找到垂直的線,(如房子一角,桌子邊,文具盒及書本等)。

教師給出定義:當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讓學生再次尋找垂直線。

那我們?nèi)绾闻袛嗨鼈兪欠裾娴拇怪蹦?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判定。

讓學生通過折線再次來感受垂直。

三、說一說。

1、說一說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線段。

2、說一說正方體的哪幾條邊是互相垂直的。

四、練一練。

1、我說你擺。

同桌互相練習:一個同學先放一個小棒在桌上,讓另一個同學,按要求擺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兩條線之間的垂直關系。問:如何確定門框相鄰的兩條邊是否垂直,讓學生自己來探索測量的方法。

安排讓學生用三角尺量一量,來判斷是否垂直,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五、畫一畫。

讓學生嘗試,然后教學畫法。

1、明確所畫的線與哪一條垂直。

2、明確所畫垂線是否有要求:一種是僅與某條直線垂直;另一種不僅要垂直,還要通過某個點。

六、小試驗。

讓學生應用垂直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明確直線外一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最短。

七、小結(jié)。

反思:

有了前節(jié)課的教學,本節(jié)課教學起來就得心應手多了,學生接受的也比較好。尤其是課的開頭,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都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去爭論。

教學內(nèi)容:

教材24~2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準備:每人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認識平角和周角。

1、轉(zhuǎn)一轉(zhuǎn),說一說。

(1)一人用活動角轉(zhuǎn)出各種角,讓同桌說一說是什么角。

(2)一人說一人轉(zhuǎn)。

(3)復習銳角、直角、鈍角和角的組成部分。

2、認識平角和周角。

(1)師演示平角和周角,讓學生說一說是什么角。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

二、試一試。

1、說一說生活中的周角和平角。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2、上述圖案是圍繞哪一點轉(zhuǎn)動的,并找找圖中有哪些角。

三、練一練。

1、說一說每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

2、在點子圖上分別畫出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讓學生獨立完,再小組交流。

四、你知道嗎?

1、在生活中,除鐘表外,還有不同用途的計量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圍繞一個點旋轉(zhuǎn)。

五、小結(jié):

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相對比較簡單,主要是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感受數(shù)學。

第二單元教案I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首古詩生字“楓”,讀準“斜”,理解詞語。

2、讀懂《山行》,用自身的話語說說古詩的意思。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

1、同學交流古詩,背誦古詩。

2、回憶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1)理解課題,認識作者。

(2)解釋詞語,說說詩意。

(3)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4)感情朗讀,體會詩境。

二、揭題。

學習《山行》。

1、認真讀詩,想一想哪些你能讀懂了?

2、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詩,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同學用課外知識交流對杜牧的認識,加深記憶,更方便的理解詩意。

(3)交流:石徑、坐、霜葉、紅于、白云深處……。

(同學發(fā)現(xiàn)交流,在結(jié)合同學質(zhì)疑,解讀古詩詞魚。)。

3、句子的理解:

a、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jié)的山頭。

b、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

c、因為留戀這楓林黃昏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

d、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里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4、同學用自身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

(自身說、同桌說、指名說)。

5、聯(lián)系實際,發(fā)揮想象。

6、介紹古詩。

(可用小導游、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7、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8、美讀古詩。

形式多樣,體會情感。

三、作業(yè)。

第二單元教案I篇五

教材第24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及第25頁練習六1-3題。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2、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nèi)退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nèi)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度。

系統(tǒng)整理20以內(nèi)退位減法。

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復習20以內(nèi)退位減法。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20以內(nèi)退位減法表,并提問。

1、想一想20以內(nèi)退位減法一共有幾道題?

2、找一找減法表中有什么規(guī)律?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36道題?

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

1、豎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1)每一豎行的減數(shù)都不變。

(2)每一豎行的被減數(shù)從上到下依次遞增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引導學生得出: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越大。差也越大。

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guī)律?

(1)每一橫行的被減數(shù)都不變。

(2)每一橫行的減數(shù)從左往右依次少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想一想:20以內(nèi)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有規(guī)律的排列?還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guī)律的排列一下嗎?

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shù)相同的所有試題。

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

4、做練習六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要求每分鐘完成8-10題。

5、完成練習六第1題,奪紅旗比賽,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

6、完成練習六第2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運用退位減法表中的規(guī)律,掌握得數(shù)相等的兩個減法算式的特點。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第二單元教案I篇六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直線、線段與射線。

2。通過動手操作的活動,認識平面上的平行線和垂線,能用三角尺畫垂線;通過探索活動,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3。通過學具的操作活動,理解平角、周角,能區(qū)別角的大小之間的關系;會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數(shù)的角與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單元教學建議:

直線、線段、射線與平行線、垂線都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學生在感受方面也是比較薄弱的。對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學生操作活動,目的是增強學生感受的力度,幫助學生積累一些經(jīng)驗,同時,也便于學生直觀地認識這些概念。所以,在教學中,需要精心設計學生的操作活動,每一個活動都能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概念。

如直線、線段、射線的認識,教材安排了折紙的活動,通過學生的折紙,獲得其中的折痕,應該說,這些折痕都是筆直的。然后對這些折痕作不同的處理。有兩個端點的稱為線段,只有一個端點的為射線,沒有端點是直線。這些活動對學生建立上述三個概念,可能會起一定的作用。

又如在平行線的認識上,安排了在方格紙上平移鉛筆的活動,通過對平移前后的比較,引出了平行線。接著,在練習中,又安排了移一移、折一折等活動,以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平行線。實踐活動中說一說正方體中哪幾條棱是互相平行,也需要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仔細觀察才能尋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樣,在垂線、平角、周角以及量角與畫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動手操作的活動。對于這些活動,教師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有積極參與的機會,以提供他們形象地認識抽象概念的平臺。

在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中,存在著大量的數(shù)學問題,這些問題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的很好題材,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讓學生從身邊的、常見的、能感受的現(xiàn)象中學習概念,是學習理解概念、應用概念的有效途徑。

如學生在操作活動后逐步認識了直線、線段與射線,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動,從汽車的燈光、到一條筆直的公路(教學中還可以補充類似的內(nèi)容)是學生進一步認識的載體,也是學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學習認識平行線后,教材安排了說一說(教材p18)的活動,雖然這些圖像學生經(jīng)常有所接觸,但在學習了平行線后,再來說一說這些圖像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學習了垂線的認識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測量門框的直角、瓦工用鉛垂線測量墻壁的垂直情況(教材p21),都是學生進一步認識垂線的題材。這些內(nèi)容既是數(shù)學知識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學生應用意識的平臺。因此,在教學中充分注意學習題材的廣泛性,注意從學生的身邊的事例中進行學習,是學習本單元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式。

雖然,本單元的內(nèi)容基本上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在理解時有一些困難。但為了提供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教材仍安排了較多的`自主探索的題材,通過學生獨立、或相互交流的方式,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規(guī)律,從而提高他們探索的能力。

如學生在認識垂線的概念后,教材安排了一個小實驗的內(nèi)容(教材p22),請學生自己在公路上設計確定一個車站的位置。這個問題的知識點是從一點到已知直線中,距離是最短的。對于這個知識點的結(jié)論性語言教材并沒有出示,而是通過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逐步獲得這一認識。所以,在開展這一活動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幾個學生可以互相討論,從中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又如在認識平行線后,教材安排的小魚平移活動(教材p17),這是一個綜合性的練習。圖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需要學生在方格紙上自己擺一擺,通過擺的過程,來尋找互相平行的線段。當然,尋找的活動需要學生自主地探索,并能在探索的過程中,說一說互相平行線段的特點。

第二單元教案I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方向與距離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確定位置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學會用方向與距離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一、復小結(jié)引出新課,表示位置的時候,區(qū)域小,沒有參照點時可以用數(shù)對表示,比如第一小題。區(qū)域大有參照點時要用方向表示,如第二問,可是在學校西北方向的建筑還有很多,比如水泵廠家屬樓,錦山市民廣場,西府加油站等等,怎樣能更具體的表示出旗醫(yī)院的位置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

二、新課探究。

1、出示課本情境圖,說一說圖中講述的是什么事?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學生提出問題)。

預設1:a市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怎樣確定?(學生先說,說的不準確不完整。師:說的有道理,你的意思是不是這樣。課件演示:a市東偏南30°是以a市為頂點,以正東方向為起始邊,向南旋轉(zhuǎn)30°的過程。)。

預設2:在圖中怎樣畫東偏南30°?(這個問題稍后解決)。

預設3:是以誰為參照點的東偏南30°。(誰能回答他的問題?“a市”你們是這樣想的嗎?不錯)。

預設4:臺風中心在哪個大的區(qū)域內(nèi)?(誰能回答他的問題?“a市及周邊”你們是這樣想的嗎?你的想法與老師的不謀而合)。

先畫出4個方向的方位圖;再畫出方向,標出度數(shù);用一條。

線段表示一定的距離,標出圖上的距離;標出各個名稱。

想一想: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需要哪幾點?方向、距離。

二、鞏固練獨立完成課本20頁的“做一做”,再在小組里交流。

想一想: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需要哪幾點?方向、距離。

四、我的收獲與思考。

五、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具體位置:方向、距離。

第二單元教案I篇八

1、知道能用兩個數(shù)據(jù)確定物體在平面中的位置,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與位置有關的問題。

3、經(jīng)歷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過程,掌握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4、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概括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體驗數(shù)學的簡潔性。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已經(jīng)學習了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經(jīng)初步獲得了用自然數(shù)表示位置的經(jīng)驗。而本節(jié)課就是對之中描述方式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shù)對來表示位置。

3重點難點。

重點:能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數(shù)對表示未知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難點:用數(shù)對的形式來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問題導學。

(一)問題導學。

1、初步感知,明確列行。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下如何表示一個物體的位置。(板書:位置)。

這是11班上課時的座位表,你能說說張亮同學坐在什么位置嗎?誰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學情預測:1、用“第幾組第幾座”來描述;2、用誰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來描述;3、用“第幾列第幾行”來描述。)。

師:在數(shù)學中,我們有規(guī)范的說法。豎排稱之為列,橫排稱之為行,列通常情況下從左往右數(shù)。請你指出第一列,第二列。行通常情況下從前往后數(shù)。指出第一行,第二行。

(在確定列時,就是以觀察者的左邊為第一列。)。

師:現(xiàn)在你能用數(shù)學語言說說這個同學的位置了嗎?

學生發(fā)現(xiàn)“第幾列第幾行”的表達更簡單明了。

師再指圖中的兩個學生,說說他的位置:鞏固第幾列,第幾行。

師:第4列第3行是誰的位置?

活動2【講授】點撥助學。

(二)、點撥助學。

1、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

師:老師用(2,3)表示這位同學的位置。你能看懂其中的含義嗎?

表示第2列,第3行(讀法相同)。

師:王艷同學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趙雪同學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她倆是不是坐在同一個座位上?(數(shù)字相同,但先后順序不同,表示的位置不同)。

數(shù)對(6,4)表示的是王樂同學的位置,你能指出哪個是王樂同學嗎?

2、拓展延伸。

師:為了研究方便,現(xiàn)在用方框表示每個同學的位置。

我們可以把這個圖繼續(xù)簡化,用方格表示全班同學的位置,師:說出這一列同學的位置:(生說師寫)(3,1)(3,2)(3,3)(3,4)(3,5)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用一個數(shù)對來表示這一列(3,幾)引導(3,a)表示。

那這一行的同學該怎么表示?(a,5)(出示課件)。

活動3【講授】交流互學。

(三)交流互學。

1、明確觀察點。

師:現(xiàn)在我們回到教室,你能用數(shù)對表示班長的位置嗎?

預測:(2,5)(6,5)。

生說各自的理由,師引導:要想看班長的位置,你應該站在什么位置?(面對面)請學生站到講臺上,說一說,第一列在哪里?班長的位置呢?指一生的位置說出數(shù)對。

2、說出數(shù)對,全班找到他。

3、在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確定位置的例子,并說說確定位置的方法。

比如:電影院的座位,第幾排第幾號(課件)。

活動4【測試】檢測悟?qū)W。

(四)檢測悟?qū)W。

1、用數(shù)對(3,2)表示果盤的位置,那么櫻桃的位置在(,),蘋果的位置在(,),西瓜的位置在(,),香蕉的位置在(,)。

學生觀察圖示完成練習。

2、下面是某學校教師家屬樓的平面示意圖。所在列就是樓房的單元,行就是樓房的層數(shù)。

出示:某學校教師家屬樓的平面示意圖。

(1)如果用(2,5)表示王老師家所在的位置,則宣老師加在(),馬老師家在(),張老師家在()。

(2)姜老師家與馬老師家住在同一個單元,又比王老師家高一個樓層,姜老師家的位置可以表示為()。

3、音樂課,聰聰坐在音樂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數(shù)對(4,2)表示,明明坐在聰聰正后方的第一個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

學生獨立完成,做題中遇到困惑可以問老師或者同桌交流。做完后,課件出示答案,問:對那道題有困惑?評價自己的完成情況()。

第二單元教案I篇九

本文從遠看紅樹林、近看紅樹林,紅樹林的繁殖,紅樹林的精神這幾個方面介紹了海南瓊山的海上奇觀——紅樹林。

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貧瘠、絢麗多姿、縱橫交錯”等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紅樹林的精神。通過學習,體會紅樹林的奇異壯觀,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抓住重點詞句,了解紅樹林的絢麗多姿、繁殖,紅樹林的精神。

教學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奇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自讀課文,對紅樹林有個初步的印象,之后,再引入課文,使學生了解紅樹林的絢麗多姿、繁殖,紅樹林的精神。

教師:搜集有關紅樹林的資料,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紅樹林的資料。

2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生字。

一、揭示課題,激發(fā)求知欲。

二、定向自學,整體感知。

2、檢查詞語:

柵欄抵御婀娜絢麗多姿貧瘠縱橫交錯倘若。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幾個生字?交流。師重點指導:御。

三、學習課文,質(zhì)疑問難。

1、你喜歡紅樹林嗎?為什么?找出課文的有關句段精讀,學生說說感受?

2、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這一段重點寫的是什么?

(2)自己讀,說說自己讀后的感受?描寫了紅樹林的什么特點?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紅樹林的雄偉壯麗,用高昂的語氣來讀。

(3)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再感受紅樹林的奇異壯觀。

(4)指名讀,精度體會。

3、用同樣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段。

(1)交流。

(2)結(jié)合插圖,讓學生觀察進行看圖說話,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思維。

4、讓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說說這一段寫的是紅樹林的什么方面?(板書:紅樹林的繁殖)。

(1)紅樹林的繁殖有什么特點?在書上找出來,同位互相讀一讀。

5、怎樣理解紅樹林的精神?讓學生四人為一組進行合作學習第五自然段,用“xxxx”劃出你讀懂的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盡量四人討論解決,然后集體交流。

6、再讀課文,為什么紅樹林被成為天下奇觀?說出自己的看法。激發(fā)學生的熱愛自然的情感,突破難點。

7、補充資料。

四、總結(jié)全文,深化重點。

師生共同總結(jié)。這篇課文從遠看紅樹林、近賞紅樹林、紅樹林的繁殖、紅樹林的精神四個方面介紹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的壯觀景象。

作業(yè)設計。

讀熟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過,下節(jié)課,練習寫提綱。

板書設計。

近看:雄偉。

紅樹林遠看:神秘奇觀。

繁殖:胎生。

精神:奉獻。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理解課文內(nèi)容,寫提綱。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詞語。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為什么喜歡?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加深理解課文。

1、你喜歡這篇課文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2、全班交流,在傾聽中完善自己想法。

3、認真讀每一個自然段,概括段意。同位交流。

4、這篇課文寫了紅樹林德哪些方面?試著編寫提綱,把段意用簡單的詞概括出來。

5、美讀課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品讀課文。

1、選擇喜歡的句段,有感情朗讀。

2、小組內(nèi)評讀,選出組員全班交流。

四、寫生字。

1、出示生字:

(1)觀察這些字的特點。

(2)小組討論這些字的特點,學生寫的時候注意結(jié)構特點。

(3)另外的字學生可以借助已有的寫字經(jīng)驗,獨立書寫,有問題可以通過小組交流解決。

2、同位互相評議。

同位交換作業(yè)本,認為寫得好就獎給對方一個小水果。

學生作業(yè)展示,同學互評。

(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

五、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1、書寫生字寫摘錄筆記。

2、繼續(xù)搜集紅樹林的資料。

板書設計:

紅樹林的雄偉。

紅樹林紅樹林的神秘。

紅樹林的繁殖。

紅樹林的奉獻精神。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

1、結(jié)合具體情境,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2、能運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七個方向,經(jīng)歷知識的過程。

引導學生資助探索確定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過程:

師:說一說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哪些方向?

學生回答。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的兩個辨認方向的方法你們還記得嗎?找兩名同學到前面來用這兩種方法辨別一下方向。

(指名活動)。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有關方向與位置的其他知識,辨認方向。

(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圖,分別看一看體育館在學校的__面,商場在學校的__面,醫(yī)院在學校的__面,郵局在學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師:圖書館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呢?

學生:北面。

師:剛才說了體育館在學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時候該怎么區(qū)分一下呢?其實只用東南西北來描述方向是不夠的,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來描述方向。

(板書: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個方向點,將北方向給出,讓學生寫出剩下的七個方向。

再次給出第一幅情境圖,讓學生分別說出剩余的四個建筑物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通過例題講解確定觀測點,讓學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對性,確定方向時,首先要找準以誰為觀測點,再根據(jù)觀測點判斷方向。

師:現(xiàn)在以自己為觀測點,找一找自己的東西南北都是誰,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練一練第一題指名回答。

第二題,第三題學生做,指名匯報。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下課后自己制作一個方向板到操場上看一看,記錄校園各個方向有什么,下課找同學匯報。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一

1、反復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上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2、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了解對比描寫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3、了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對比的寫法。

2課時。

展示書法作品:學生用小篆和隸書寫的馬及教師用楷書在黑板上寫的馬。

要求學生說出三個馬字分別屬于哪種字體。

學生回答后,教師語:時代不同,馬的寫法也不同,這是漢字形體演變的結(jié)果;同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運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封的文章去了解、關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馬。

布封,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jīng)營皇家花園,并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課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zhàn)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仆,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土。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

2、請分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兩種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點,并用波浪線勾畫出文中最能說明兩種馬各自特點的詞句。

3、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么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集中表現(xiàn)在哪些段落?

圍繞上述問題,請學生發(fā)表各自的看法,學生回答后,教師將學生的意見進行歸結(jié)。

文章寫了家馬、野馬(或人工馴養(yǎng)的馬、天然的馬等),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分別是馴良、自由奔放。

表現(xiàn)自由奔放的詞句:奔馳、騰躍、不受拘束、沒有節(jié)制,自由地游蕩、蹦跳。

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tài)度集中表現(xiàn)在二、三自然段。

(一)讀二、三段。

1)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

2)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3)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美麗的天然。

4)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媚妍而已。

(二)深層探究。

1、請同學介紹布封情況,明確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要求點到為。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兩個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jié):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也是一篇禮贊自由的優(yōu)美散文,它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zhì),而且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懷,實為文質(zhì)俱美之文。

用多媒體展示梁曉聲《如果我為馬》中的片段,學生齊讀。

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么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

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么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找出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語句(段)抄在資日記本上。

布封的馬為我們展示了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是馴良與自由。下面我們來欣賞這兩種馬的生活片段。

1、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家馬、野馬的生活畫面,請學生欣賞。

2、請同學談自己欣賞哪一種馬,并陳述理由(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響)。

3、討論。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下例問題:

1)家馬的馴良的天性嗎?請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自己的觀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討論結(jié)果略。

導入語: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書,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它不僅讓我們受到諸多啟發(fā),而且在語言上、行文上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1、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摘錄在資料卡的語句,并陳述自己的理由。

教師要注意參與到活動當中,引導學生去體會文中人格化的描寫。

2、再讀課文,了解對比的運用及其作用。

2)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

3)教師對學生的交流結(jié)果進行概述:就全文來看,作者是將家馬與野馬作比,以家馬的馴良來襯托野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來看,是以其它動物來襯托馬的美貌。

3、用對比方法寫一段話,描繪自己喜歡的動物,要求重點刻畫其外貌,字數(shù)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寫作片段。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并任選五個詞語造句。

2、課外閱讀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寫動物的文章,作讀書札記(一周內(nèi)完成)。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二

本單元以“遺跡”為主題來編排,旨在引導學生走進歷史,體悟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引發(fā)學生對古老華夏文明的關注、理解、熱愛。綿延萬里的長城,讓我們感受到前輩的智慧,歷經(jīng)風雨的索橋,給300年后的人們傳遞著溫暖,驚險的鐵索橋,表達了戰(zhàn)士們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白鶴梁的悠悠往事,牽動著后人珍惜古老文物的情懷,神奇的兵馬俑,展示出藝術的迷人風采。一處處遺跡,浸潤著民族的精神烙印。五篇課文,分別通過對聯(lián)、故事、詩歌、記述、說明等形式展開對遺跡的描述,風格多樣,內(nèi)容豐富多彩,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自學生字詞語,積累美詞佳句。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遺跡入手,追尋先人足跡,感受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理解文章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瀏覽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感受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課時安排。

《長城贊》???????????????????????2課時。

《索橋的故事》???????????????????2課時。

《我站在鐵索橋上》2課時。

《白鶴梁的沉浮》2課時。

《秦始皇陵兵馬俑》2課時。

輔導寫考察報告2課時。

召開報告會2課時。

長城贊。

這是一副長對聯(lián),敘述了長城悠久的歷史,描繪了綿亙?nèi)f里、雄偉壯麗的風光,贊美了“黎庶百工”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感受長城的雄偉壯觀、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在朗誦的基礎上,背誦課文,體會上下聯(lián)的對仗工整,音韻和諧以及深遠的意義。積累優(yōu)美詞句。引導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擴大閱讀面,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教學重點???感悟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中國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對聯(lián)的上下對仗。

教學構想???鼓勵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理解大意。課前讓學生廣泛地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課堂上要充分地引導學生交流資料,以此幫助學生理解長城的歷史悠久及所凝聚的民族智慧。在理解的基礎上,要重朗讀,并熟讀成誦。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資料,按要求預習課文。搜集有關資料,小黑板,錄音機等。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理請文章脈絡。初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介紹長城的知識,了解對聯(lián)的常識。

學生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交流資料。

找學生介紹長城的知識。

3、教師補充介紹有關長城和對聯(lián)的知識;簡介作者羅哲文。

二、初讀課文。

1、放映長城的圖片,播放歌曲《長城頌》讓學生形象感知長城的氣勢雄偉師范讀對聯(lián)。

2、指讀課文,正音。

3、質(zhì)疑。

三、精讀課文,感受雄偉。

以“課文上下聯(lián)分別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長城?”為切入點,統(tǒng)領學習。

1、指名讀課文的上聯(lián),思考:長城有多少年的歷史了?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2、從長城上你看到了什么?

3、有感情朗讀上聯(lián)。

4、指名讀下聯(lián),思考:讀了下聯(lián),長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5、具體理解“跨峻嶺、經(jīng)絕壁、穿荒原、橫瀚?!?。

6、你還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長城的雄偉壯麗?

四、美讀成誦,深切體味進行有感情地朗誦。

1、指導學生語氣由舒緩到激昂,正確斷句。

2、課前組織學生查閱有關長城的資料,板書課題后交流資料:如長城的長度、歷史、在世界上的地位等,同時引導學生在查資料時要查閱具有權威性的資料。

3、找學生說說對對聯(lián)的了解。

4、生自讀,師領讀。學生讀課文,做到準確、流利。

5、生再讀,指生讀。

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進行交流。如:巍峨豐碑、長龍烽垛、隘口。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并在書上標出來。

交流:上聯(lián)縱寫(時間)長城的歷史,贊美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下聯(lián)橫寫(空間)長城的氣勢,贊美長城對人類的偉大貢獻。

學生默讀找出: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遠,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感受修筑長城的歷史悠久。

引導學生感受修筑長城所付出的艱辛,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

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進行誦讀。

默讀下聯(lián),然后交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長城猶如一條奔騰的巨龍,跨峻嶺、經(jīng)絕壁、穿荒原、橫瀚海,感受長城的雄偉壯麗。

通過這個問題,再次回顧長城東達黑龍江,西至新疆,南到湖南,北達內(nèi)蒙古,時而遨游在崇山峻嶺之間,時而穿行于戈壁莽原上,時而又休憩在沙浪翻滾的沙漠之中。

讓學生結(jié)合下聯(lián)后面的語句感受到這條象征中華文明古國的巨龍,跨越了中國的十六個省、市、自治區(qū),縱橫十萬余里,起伏奔騰,其實壯麗磅礴,確實是人類的一大奇觀。

學生練習,然后以同位互讀,男、女聲比賽讀等形式促使學生背誦此文。

作業(yè)設計。

1、熟讀成誦。

2、交流長城資料,小組合辦手抄報。

3、查找有關古跡上的對聯(lián)。

板書設計。

長稱贊。

羅哲文。

上下兩千年?巍峨豐碑?(時間)。

縱橫十萬里?壯麗奇觀?(空間)。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檢查復習,交流資料。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背誦課文。

二、交流資料。

1.交流有關歌詠長城的詩詞。

2.交流課前組織學生搜集有關古跡上的對聯(lián)。

三、默寫課文。

在背誦的基礎上,檢查默寫課文的情況。

1、指名背誦。

2、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情況。

四、體會對聯(lián)的特點。

你發(fā)現(xiàn)這幅對聯(lián)有什么特點?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結(jié)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理清記敘順序。

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這幅長聯(lián)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義深遠,表達了對我中華長城和中華民族的贊美,洋溢著濃厚的民族豪情。

五、交流“我的視角”。

1、全班交流,填寫“我的視角”。

2、閱讀丁丁、冬冬的視角,思考自己有什么獨特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

(1)這是一副對聯(lián),一副全面贊美長城的長聯(lián),是對聯(lián)中的珍品。

(2)上聯(lián)從時間起筆,點明長城是經(jīng)過幾千年的艱苦勞動而完成的。接著指出在修筑長城過程中“將帥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最后盛贊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及長城的深廣的歷史、現(xiàn)實意義。

(3)下聯(lián)從空間入筆,描繪長城的雄姿:蜿蜒盤旋,起伏奔騰,壯麗磅礴,如玉帶,似明珠,最后指出長城在世界在人類歷史上的豐碑式的地位。

(4)全聯(lián)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音韻和諧,意境開闊;內(nèi)容博大,意義深遠;是對聯(lián)中的精品,能給長城增色生輝。

六、教師推薦閱讀:

《過八達嶺有感》(明熊偉)。

《詩三首》(清魏源)。

《登萬里長城》(清康有為)。

通過資料的共享,促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長城的氣勢雄偉,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七、學生默寫課文。同位互相檢查。

改錯。

作業(yè)設計。

1、《課堂同步學習與探究》。

2、預習下一篇課文。

3、讀寫結(jié)合小練筆。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長稱贊。

第一小隊?第二小隊?第三小隊?第四小隊。

(標出加分情況)。

課后反思。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三

二?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培養(yǎng)探究興趣。?。

3.背誦《水鄉(xiāng)歌》,熟讀《小山村》回答課后的問題。?。

4.自學故事、自讀短文,理解內(nèi)容。?。

5.培養(yǎng)愛問的好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沒有拼音輔助認字是訓練重點;記憶30個識記生字?。

四?課前準備:自制課件、卡片等。?。

六?課時安排?。

課時分配共6課時?課題?課時?。

《小山村》?2課時?。

《水鄉(xiāng)歌》?2課時?。

語文天地?2課時?。

《小山村》第一課時?。

師: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小詩,看看別的小朋友怎樣夸自己的家鄉(xiāng)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學習認讀生字詞。?。

2?自主識字。?。

2)?齊讀生字詞,請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給大家領讀。?。

5)?把生字從詞里面抽出來,再進行認讀。用游戲“摘蘑菇”。?。

6)?用“????????”組詞。?。

3?再讀課文,說說自己有什么進步??焖贅顺鲎匀欢巍?。

三?再讀,理解課文,感受家園的美和語言文字的美。?。

新房子呢?河水是什么樣的?新修的公路又是什么樣的?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圖。?。

4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填空:?。

五?復習鞏固生字??焖僬J讀字、詞。?。

《小山村》?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開火車輪讀、指名讀(主要針對那些學習稍困難的學生)?。

三?指導書寫生字。?。

1?比較分析那些的字的字形、筆畫、筆順。?。

2?觀察每個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寫,邊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字。?。

四?作業(yè)?:1?練寫生字。?。

2?整理識字卡,把“イ??ミ?提手旁?”的字歸類,看看自己能人多少個。?。

《水鄉(xiāng)歌》第一課時?。

四.?讀課文,體會詩的意境美,學習語言。?。

1.?自己把課文讀兩遍,讀通順,遇到不流利的句子反復讀一讀。?。

2.?齊讀課文,想想水鄉(xiāng)什么多。讀完后,用筆標出關鍵詞。?。

3.?師生接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意境。?。

師:水鄉(xiāng)什么多?生:水多。?。

師:什么樣?????生:“千條渠、萬條河……”?。

師:?水鄉(xiāng)什么多?生:橋多?。

……?。

六.?背誦課文。???七?質(zhì)疑。????八?快速認讀生字卡片。?。

九?作業(yè)?:“咱們的家鄉(xiāng)什么多。”收集有關家鄉(xiāng)的資料,夸一夸家鄉(xiāng)的變化。?。

《水鄉(xiāng)歌》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生字卡片。指名認生字組詞。?。

二?練習。說話練習:“我愛江南,因為……”?。

三?指導學生寫生字。?。

3?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或者參考相關資料畫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光畫(選作)?。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四

個一個,十個十個,五個五個地數(shù)數(shù);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

以及相應的減法;知道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

(1)100以內(nèi)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shù)位和數(shù)位順序。

數(shù)100以內(nèi)的`數(shù)。

(10課時)認識整十數(shù)1課時;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1課時;認識幾十幾1課時;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的減法1課時;數(shù)的順序、單雙數(shù)1課時;比較數(shù)的大小1課時;多些、少些、多的多、少得多。

教科書第6頁得例題,第7~8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非整十兩位數(shù)的意義,會按順序輸出100以內(nèi)的數(shù),會讀、寫非整十的兩位數(shù),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書,知道這些數(shù)的組成。

2、繼續(xù)培養(yǎng)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yǎng)與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

一、揭示課題多媒體出示有非整十數(shù)的場景,告訴學生幾十幾的數(shù)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講述: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些幾十幾的兩位數(shù)。(板書課題:認識幾十幾)。

二、直觀認識幾十幾。

談話:請小朋友數(shù)出23根小棒擺在課桌上,看誰擺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讓學生感到擺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較好,因為這種擺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談話:剛才老師說出23這個數(shù)讓你們擺小棒,你們擺得都很好,下面讓你們先擺小棒再說數(shù),看誰能擺得對,說得對。

討論: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嗎?

小組討論后再班內(nèi)交流。

讓學生從四十數(shù)到一百,每個人都要在小組內(nèi)數(shù)給同學聽。

三、教學寫數(shù)、讀數(shù)和數(shù)的組成。

教師先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十位上撥2顆珠,個位上撥4顆珠。

提問:你知道現(xiàn)在計數(shù)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數(shù)是多少嗎?誰能對照這計數(shù)器把這個數(shù)寫出來?

讓學生一起把這個數(shù)讀出來。

提問: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讓學生用計數(shù)器在小組內(nèi)撥34和43,完成第21頁例題的天空,然后進行幾十幾數(shù)的聽寫練習。

四、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數(shù)一數(shù)我們教室里有多少個同學,看誰數(shù)得又快又對,并告訴同學們你是怎樣數(shù)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3、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這么多星星,怎樣數(shù)呢?學生數(shù)過后,指名說結(jié)果,并說一說是怎樣數(shù)的。

4、想想做做第4題。

指名讀出圖上的數(shù),并說一說這些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幾十幾的數(shù),先給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在告訴全班同學。

5、想想做做第5~7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檢查。五、總結(jié)評價談話:小朋友,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樣的數(shù)呢?下課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發(fā)現(xiàn)幾十幾的數(shù),把它告訴老師或同學。

學生的合作能力不夠強,時間安排不夠。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五

設計思路。

回顧報告寫法――確定報告主題――擬定計劃書――搜集資料――撰寫報告。

一、課前回顧。

二、確定報告主題,擬定計劃書。

除此之外,你還有其他感興趣的話題嗎?

生交流,說明原因。

師:看來同學們的興趣還真廣泛,下面同學們可以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結(jié)成研究小組。

學生找伙伴。

師:同學們,在擬定計劃書之前,請想想你們都要搜集那些資料,到哪去搜集呢?

生討論交流。

師總結(jié):搜集資料的主要渠道是調(diào)查、訪問、記錄、摘錄、網(wǎng)搜等。

師:下面請小組內(nèi)的同學分好工,每人負責好搜集的資料,從哪一種渠道搜集資料,開始擬定計劃書。

生分工,擬定計劃書。

三、搜集資料,撰寫報告。

利用課下時間搜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處理。篩選標準:是否與研究的課題有關;這個資料已由還是未有;資料中要把不同的觀點保留下來。

撰寫時可以仿照《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的研究報告》,分成四部分,努力做到問題明確,方法恰當,結(jié)論清楚。

報告可以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由一個同學執(zhí)筆,然后集體討論修改,完成小組合作的成果。

教后記。

優(yōu)點:學生喜歡利用課下時間搜集資料。

缺點:撰寫調(diào)查報告有一定困難。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六

1、記住巴金、郭沫若、高爾基、紀伯倫。

2、能讀會寫單元字詞,記住成語意思。

3、記住課文內(nèi)容要點。

(一)記住本單元文章題目、作家作品、出處和體裁。讀課文,完成下表:

(二)認真閱讀“字詞表”,記住單元字詞的音形義。

(三)記住單元課文內(nèi)容要點:

1、《雪》描寫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并在對比中表現(xiàn)了自己的感情傾向:江南的雪平和恬靜的美固然能讓人喜歡,但更崇高的沒應該像北方的雪那樣,在孤單的境遇下,敢于獨自抗爭,在悲壯的戰(zhàn)斗中得到升華。

2、《雷電頌》課后練習一: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表現(xiàn)了詩人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和摧毀黑暗的愿望,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反復的修辭方法。

3、《日》和《月》——作者寫日,為什么用主要篇幅來贊美飛蛾撲火?(這里的飛蛾已比僅僅是一個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成為了為了追求光明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寫的雖然是日,但主要表達的卻是飛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熱的行為)。

4、《海燕》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先驅(qū)者的形象;贊美海燕,表現(xiàn)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tài)度。

象征意義:

象征革命高潮時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象征著席卷一切的革命高潮;象征英勇善戰(zhàn)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先驅(qū)者;象征形形色色害怕革命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等象征著腐朽、黑暗的反動勢力。

5、《浪之歌》《雨之歌》。

海浪是一個浪漫的女性的形象,也是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的形象。

雨是奉獻著和使者的形象。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2、作家作品:

(1)《海燕》一文的作者是俄國文學家創(chuàng)作的散文詩,全文高度贊揚了海燕的戰(zhàn)斗精神。

(2)《日》《月》的作者是,原名,現(xiàn)當代文學家。

3、閱讀分析。

(一)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了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zhàn)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子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1)開頭第一段對海面景物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2)從描寫方法看,文中畫線句子屬于描寫,其作用是什么?

(3)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樣的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好處?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七

1、通過本單元的復習,讓學生熟練掌握議論文閱讀的方法。

2、通過復習,學生的文言知識得到很好的鞏固。

3、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1、掌握議論文的閱讀方法。

2、文言文的復習。

一課時。

好,今天,我這位陌生的朋友很高興來到這里,和大家一起來復習語文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大家有沒有信心上好這節(jié)課?”“有!”

好,下面大家打開課文目錄,看看這個單元的課文屬于什么文體?(議論文)。

1、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闡明自己見解和主張的文體。

2、議論文有哪三要素?

板書:論點、論據(jù)、論證。

3、什么是論點?

論點就是作者對論述的問題所持的觀點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

4、請大家打開第二單元的課文,找一找各篇課文的中心論點。

第九課《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的中心論點是第一自然段的“人的高貴卻在于他有靈魂生活”。

第八課《多一些寬容》的中心論點是“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要豁達大度,善于容納與自己志趣、風格不同的人”。

第七課《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中心論點是“但我卻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5、看了這幾篇課文,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中心論點都在課文的哪里提出來的?(開頭)。

一般情況下,作者在議論文的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也有的課文在的結(jié)尾歸納出論點;有的中心論點偶爾也出現(xiàn)在的中間部分。

考試的時候,題目叫我們找出一篇的中心論點,我們先在開頭找,找不到就到結(jié)尾找,結(jié)尾找不到就到中間部分去找。

6、聯(lián)系課文,說說我們在議論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語言要達到什么要求?

7、什么是論據(jù)?

(論據(jù)就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依據(jù)。)。

8、論據(jù)包括哪兩種?

(包括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事實論據(jù)主要指事例、史實數(shù)字等;道理論據(jù)包括經(jīng)典著作、名人名言及科學原理。)。

9、在第二單元的課文中找出它們的各種論據(jù)。

第九課的論據(jù):

第八課的論據(jù):

第六課的論據(jù):

10、什么是論證?

論證是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與方法,是論點和論據(jù)之間的邏輯關系紐帶。)。

11、議論文有哪些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2)道理論證(3)對比論證(4)比喻論證。

12、在課文中找出各種論證方法。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課:

第九課:

13、議論方式有兩種:立論和駁論。

14、議論文的基本結(jié)構:

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jié)論)。

15、議論文的語言特色。

富有概括性,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用詞鮮明、生動、嚴密。

16、議論文中的事例和記敘文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17、小結(jié)。

18、議論文閱讀練習。

1、復習重點實詞與虛詞。

名:出名。

斯:這。

馨:指品德高尚。

鴻儒:大儒,博學的人。

白?。浩矫瘛_@里指沒有學問的人。

絲竹古今意義的區(qū)別。

3、這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描寫陋室環(huán)境的句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5、表現(xiàn)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6、作者寫這篇的目的是什么?

表現(xiàn)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懷。

7、你們覺得劉禹錫是否是十全十美的人?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8、小結(jié)。

9、課堂作業(yè)。

字詞聽寫題: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八

目標: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犀黛,沼等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品味文章對大自然之美的細致描繪。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陶冶。

重點:品味文章細膩的語言,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美麗景象。

難點:學習作者對景物細致觀察與生動描寫的方法。

教具:自然美景圖片。

教法:朗讀法學法:自主探究。

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尋美興趣。

學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圖片。

師: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宗白華去體會不同時期他對大自然的種種感受。二、初讀課文,初建對大自然美景的印象。

1.讓學生讀通順、讀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有些比較長的句子,要多讀一讀,斷句要合理,教師適當指導。

3.想一想:作者不同時期描寫的自然美景在你腦海里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深入精讀,尋訪作者筆下云、風、山、湖之美。

1.在作者小時候、少年時、青年時究竟以什么自然風景吸引了作者?你從中哪些詞或哪些句子體會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讀一讀,品一品。

2.找出相關語句后,即可引導學生練習上下文,邊讀邊談邊想。

(1)先請學生讀,緊扣關鍵詞語,然后談感受。

(2)在把感受帶到課文深入地朗讀,讀出贊美之情。

3.再讀全文,頌大自然之美。

1).帶著賞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讀全文。

2).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作者對這些美景所引發(fā)的感受和怎樣的想象.

第二課時。

積累內(nèi)化:

1.由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文章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2.在筆記本上摘錄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

2.讀句子,體會引號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號里填寫恰當?shù)脑~句,體會這些詞語運用的妙處。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水邊石頭上看天上白云的變幻,心里浮動著幼稚的。天上的流云,一會變成,一會變成。

有一天我根據(jù)云的各種境界,分出云、云、云云,等等,真想做一個“云譜”﹗。

實踐活動:

1.課文文字優(yōu)美,配上合適的音樂嘗試配樂朗誦。

2.課外再搜集一些描寫自然美景的優(yōu)美句段。

板書:

小時候 大自然 引起幼稚的幻。

大自然少年時 奇異的情感。

心中最美的詩 青年時 微妙的音符。

華燈一城夢明月百年心《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詩》讀后。

每個人,從他呱呱墜地的那時起,就無可回避地面對三種客觀環(huán)境,一是家庭;一是社會;再一就是大自然。

對襁褓期的嬰兒來說,社會是遙遠的,大自然是未知的,他朝夕可見的是媽媽甜蜜的乳頭,輕柔的雙手和滿含笑意的眼神。

等到懂事的童年來臨時,會覺得家庭是溫暖的,社會是生疏的,大自然則是無比神秘的。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詩》,就是作者從一個世紀前的親身經(jīng)歷中精心切取的從童年到少年到青年接觸大自然的縱斷面。在短短的7段文字中,作者自述了童年對大自然的幻想,少年對大自然的夢想,青年對大自然的遐想。

讀者對作者的喜愛與癡迷,肯定會感同身受;但是不會注意到作者在文章中竟然寫到足有40余處聲情并茂的自然景色。諸如,在描寫客觀的自然界時有:白云、曉霧、霧色、海、海島、沙洲、湖沼、莫愁湖、湖光、水邊、地氣、森林、山色、峰巒、巒影、清涼山、石頭……在描寫自然界的裝飾與建筑時有:小城、垂柳、華燈、掃葉樓、雨花臺、遠寺、白帆……在描寫時間與季節(jié)時有:初春、星期日、清晨、黃昏、晚霞、落日、落照、月光、月下、夜……在描寫空間與地域時有:天空、郊外、橋畔……除了這些有目可以共睹的景象之外,還回響著有耳可以同聽的鐘聲和簫笛聲。

作者幾乎是在不經(jīng)意間把讀者領入出神入化的自然景色里,他一方面給我們展示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精美畫卷,另一方面還以神來之筆,或貶抑或張揚地撼動著讀者的心靈。

課文的1、2段,寫的是作者充滿幻想的童年。他不喜歡讀書,不知道詩,卻偏愛上天上的流云、地上的垂柳;愛上風煙的清寂、湖山的秀麗;愛上落日的余暉和遠遠的鐘聲與簫笛聲。他竟然幻想“做一個‘云譜’”,幻想“和那窗外的月光、霧色融合為一體,飄浮在樹林間,隨著簫聲、笛聲遠去……”

課文的第3段,寫的是作者充滿夢想的少年。他基本沒讀什么書,也沒聽過詩,只是坐著幻想的魔毯,繼續(xù)做著奇異的夢。

課文的第4、5、6、7段,寫的是作者充滿遐想的青年。他大病初愈,已然開始讀書深造,不僅自己喜愛讀詩,而且喜歡給別人讀詩。他的思想轉(zhuǎn)向遼闊的海、遠去的白帆,化入湖光巒影,繪出詩情畫意,在他的生命中“結(jié)成一個長期的微妙的音符”。此刻,大自然是心中最美的詩,作者也成為謳歌大自然的最美的詩人。

作者宗白華生于1897年,他的7歲至17歲,應是在1904—19xx年期間。作為距離一個世紀后的今天的小學生,去理解他們祖輩都沒有趕上的時代,顯然是勉為其難的。而且,今日的小學生已遠非昔比,科技進步到影視時代和數(shù)字時代,他們已能較早地接觸形象中的社會,甚至很小就有機緣跟隨大人去游歷名山大川,從而有了辨別是非區(qū)分美丑的實感,甚至形成價值觀念的雛形。

據(jù)此,教師應該看清當代小學生認知中的長短,組織實地觀察或運用影視資料,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中,讓大自然走進學生的心里,在進行愛的教育的同時,生動活潑地進行美的教育。

大自然是作者心中最美的詩,也是廣大讀者心中最美的詩。美感的特征不但具有直覺性,而且具有愉悅性和超越性。當作者“獨自躺在床上,最愛聽那遠遠的簫笛聲,心中有一縷說不出的深切的凄涼的感覺,同說不出的幸福的感覺結(jié)合在一起,奇妙地攪動我的心。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霧色融合為一體,飄浮在樹林間,隨著簫聲、笛聲遠去……"他直言不諱地說:“這時我的心最快樂。”作者從悟到“海是世界和生命的象征”,到“充滿詩情畫意”,到“結(jié)成微妙音符”,到“靈犀一點,脈脈相通”,不僅是認識上的飛躍,同時也恰恰是美感的超越。

在指導學生閱讀和理解本課時,自然不能忽略學生的心理要素。從文字的感知到生活的感知,都離不開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聯(lián)想與想象是一對孿生姊妹,是創(chuàng)作之母。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說過:“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家的天梯?!睂W習《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詩》,須要找出那些展現(xiàn)聯(lián)想與想象的語句,并從語境反觀作者的心境與再創(chuàng)讀者的心境。

在本課,聯(lián)想與想象的例子俯拾皆是。“天上的流云,一會兒變成海島沙洲,一會兒變成峰巒湖沼。”這種云龍蒼狗的變幻,屬于相似聯(lián)想?!耙环N遙遠的情思吸引著我,讓我在森林里、在落日的晚霞里、在遠寺的鐘聲里有所追尋?!边@種似遠如近的映像,屬于接近聯(lián)想。“夜里,獨自躺在床上,最愛聽那遠遠的簫笛聲,心中有一縷說不出的深切的凄涼的感覺,同說不出的幸福的感覺結(jié)合在一起,奇妙地攪動我的心?!庇质瞧鄾?,又是幸福,與遠遠的簫笛聲融合在一起,則屬于對比聯(lián)想。

這些聯(lián)想與想象,自然植根于對自然美的基本形態(tài)的細心觀察和持久積累,但同時它也發(fā)酵于審美者的情趣與體驗。在《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詩》中,作者描述的自然美千姿百態(tài)?!疤焐系牧髟?,一會兒變成海島沙洲,一會兒變成峰巒湖沼”“清晨曉霧彌漫的海,落照里白帆掩映的海,都充滿了詩情畫意”,顯示著美的壯麗;“那四周的山色濃麗清奇,似夢如煙;初春的地氣,在山水里蒸發(fā)得較早,舉目都是淺藍深黛;湖光巒影籠罩得人仿佛也成了一個透明體”,體現(xiàn)著美的幽靜。

大自然是如詩如畫般的優(yōu)美,它需要優(yōu)美的人以優(yōu)美的心境去激賞。人們在柔媚、和諧、寧靜與秀雅中,去領略心曠神怡的愉悅,去陶冶高尚雋美的情操。作者歷數(shù)了童年到青年的“華燈一城夢”,其用意正是為了表達自己和力圖感染讀者的“明月百年心?!?/p>

教學內(nèi)容:向往綠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認識本課4個生字,能力目標:體會作者對綠色的描寫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重點:體會綠色所帶來的生機及其美。

難點:感悟綠色的美妙。

教法:讀中感悟。學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關描寫綠色的語句。

流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閱讀,激發(fā)興趣????? 直接板書向往綠色,齊讀課題,簡介、順勢引入課文。

三、初讀課文,讀順課文。

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生字新詞,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別寫了什么?

2.默讀課文,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綠色的美妙的?

五、精讀課文,領悟綠色的美妙。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綠色的哪些“妙處”引起了作者的喜愛?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對綠色是怎樣的感受?

3.讀了課文,你也更喜歡綠色了吧?為什么?

六、領悟?qū)懛?,學習表達。

作者在表現(xiàn)綠色的美妙時,運用的是什么寫法?明白作者運用引用與抒情的方法。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積累內(nèi)化: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三、遷移練習:

1.識字寫字,認識本課中的4個生字。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一縷縷陽光透過,給清新的樹干投下的光影,給綠蔭添幾道光線。我抬頭望去,天空,陽光明媚。

3.造句:

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實踐活動:

請你選擇一種春景,用自己話描繪它。

板書:

我喜歡綠色、迷戀綠色。

向往綠色。

綠色生命的音符“我”心中的一首詩。

教學內(nèi)容:古詩四首。

目標: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認識4個生字。

能力:背誦四首古詩。

情感: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詩中描繪的優(yōu)美詩境。

重點:朗讀背誦四首古詩。

難點:想象詩中描繪的自然美景。

教法:讀中領悟。學法:自主探究。

教具:掛圖、課件、資料。

流程: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二、讀熟詩句:1.讀準字音。 2.把詩句讀通順,讀流利。

3.讓學生體會怎樣才是讀詩,為下一步誦詩奠定基礎。

三、讀懂詩意:

1.讓學生自己對照時候的注釋,想一想每句詩的大概意思,在想想哪些詞語的意思還不理解。

2.小組學習,向同學和老師請教。

3.教師對學生的提問予以點撥后,要求學生把各句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四、體會詩境:

1.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2.在讀的基礎上,展開豐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語言描繪出來。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朗讀抒情:

1.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用自己的朗讀把詩人的感情表達出來。

2.配樂朗讀,在朗讀中加深體會,獲得審美感受。

3.在朗讀中自然成熟。

三、欣賞解讀: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古詩,從詩的感情、意境、語言等方面談自己的理解。

四、拓展誦讀。

五、積累內(nèi)化:

1.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背誦四首古詩。

2.閱讀其他描繪自然風光的古詩。

板書:

晚日。

晚春江 情寄友人 遠山晚景 綺麗。

春草懷戀家鄉(xiāng)。

望鄉(xiāng)。

作文教學內(nèi)容:作文我愛大自然。

目標:

知識: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美景,通過自己觀察,了解它的它的特征,然后把觀察到的寫出來。

能力:練習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具體,受到美的熏陶。

情感:通過觀察與描寫自然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重難點:能把觀察到的寫具體,并有一定的順序。

教具:例文 教法:指導法學法:自主探究。

課時安排:3課時。

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三、同學互動,激活思維。

1.準備:自由介紹自己喜歡的自然景色,初步說說從哪些方面展開?

2.分組:喜歡同類景色的同學分為一組,小組內(nèi)交流,選擇表達方式。

3.互助:有困難的小組可向其他小組或教師求助。

四、交流展示,互評互長。

1.請各小組派代表交流自己觀察的景物的奇特,介紹其特點。2.分小組展示,評議。

3.提示寫法。(1)注意介紹景色的奇特。要抒發(fā)你對大自然的贊美。

(2)可嘗試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寫自己親近的自然往事。

(3)可以寫珍惜自然、保護自然的倡議與措施。(4)注意擬一個恰當?shù)念}目。

4.學生動手寫作。

5.引導評改:

(1)請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修改作文的,推薦修改方法。(2)請學生用推薦的方法修改本次習作。

(3)評改示范:

a.讓學生先自己朗讀,自己修改,疏通語句。? b.同桌互相修改?!.開展美文賞讀活動。

板書:

把你喜歡的自然美景奇特寫具體。

我愛大自然把自己和所寫的自然景色聯(lián)系起來,表達你對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jù)自己的描寫的景色,自命題目。

第二單元教案I篇十九

教學內(nèi)容:

青島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jīng)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shù)位順序。

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實際等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nèi)數(shù)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能認、讀、寫萬以內(nèi)的數(shù)。

使學生學會用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用數(shù)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意識和能力,初步體驗量化的思想,促進數(shù)感的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二單元教案I篇二十

1.學習“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認識“站、坐”2個生字。

2.認識筆畫撇、彎鉤,指導學生寫好生字“耳”、“手”。

3.了解我國的京劇文化,激發(fā)學生對京劇文化的興趣。

1.認識筆畫:撇、彎鉤。

2.指導學生寫好生字“耳”、“手”。

一、復習導入。

1.生字復習“口、耳、目、手、足”(書空筆順、口頭組詞)。

2.昨天我們認識了有關人的器官名稱,今天我們要來學習關于人的姿態(tài)動作的知識。

二、播放歌曲《中國功夫》,激發(fā)學生興趣。

1.課件播放歌曲屠洪綱的《中國功夫》。

2.了解歌曲中的歌詞出現(xiàn)了我們今天要學的名言“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相機出示這兩句話。

3.師介紹:這兩句話是古人規(guī)范人的良好行為姿態(tài)的一種標準。

【設計意圖】。

用歌曲引出學習內(nèi)容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同時能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符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學情。

三、學習名言“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p>

1.學生自由看圖、說說看到了什么?學習“站如松,坐如鐘?!?/p>

2.學習生字“站、坐”。

(1)認讀生字,重點指導翹舌音和平舌音的區(qū)別。

(2)交流識字方法,認識左右結(jié)構。

(3)給生字擴詞。

注意名言與生活相結(jié)合,感受古文之美,古人之智,激發(fā)對國學的熱愛。

3.結(jié)合近期的常規(guī)訓練加強理解,邊讀邊練習坐姿和站姿。

4.讀名言,學習“行如風,臥如弓?!?,出示圖片理解。

5.師相機補充介紹這句名言的意思:站著要像松樹那樣挺拔,坐著要像座鐘那樣端正,行走要像風那樣快而有力睡覺時象弓一樣繃直身體。

6.結(jié)合圖片加深理解并簡單介紹我國的京劇文化。

【設計意圖】。

把學習和實際相結(jié)合,幫助學生理解名言并以名言來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舉止,一舉兩得。

四、認識筆畫,指導寫“耳”、“手”字。

1.出示生字“耳”和“手”,學生觀察?!笆帧钡?第一筆平撇,第四筆彎鉤。

2.認識筆畫撇、彎鉤,師范寫筆畫,生練寫。

3.指導寫字:

(1)師范寫講解(“耳”字寫的時候里面的兩個短橫間距要均衡;“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彎鉤壓在豎中線上,第一筆撇為平撇。)。

(2)學生根據(jù)課本中的田字格生字書空筆順。

(3)寫字操調(diào)姿(師巡糾姿)。

(4)學生在課本上練寫,師巡指導。

第二單元教案I篇二十一

本單元主要圍繞著學生熟悉的家園來描寫家園的美好。但對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來說課文所描寫的山村、水鄉(xiāng)是他們所不熟悉的?!缎∩酱濉肥且黄軆?yōu)美的描寫農(nóng)村新面貌的寫景的短文,而《水鄉(xiāng)歌》是一篇詩歌,描寫的是南方水鄉(xiāng)小城的秀美景色。在單元后還有一個《語文天地》。

本單元共要會寫14個生字,認識30個二類字。并認識一個多音字“曲”。另外從本單元開始課文取消了拼音協(xié)助學字的一貫方法。

1、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培養(yǎng)探究興趣。

2、學習30個生字,鞏固學過的字,鞏固“單人旁、三點水、提手旁”的名稱以及表示的意思。學習書寫14個生字。

3、背誦《水鄉(xiāng)歌》,熟讀《小山村》回答課后的問題。

4、自學故事、自讀短文,理解內(nèi)容。

5、培養(yǎng)愛問的好學習習慣。

自制課件、卡片等。

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已有一定基礎,但對去掉拼音識字、讀課文還需要適應,預習時間應留長一些,加強自主識字方法的指導和主動性的調(diào)動;對南方的景物孩子了解很少,所以要自制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感受江南的美。

共6課時。

課題課時。

《小山村》2課時。

《水鄉(xiāng)歌》2課時。

語文天地2課時。

《小山村》第一課時。

一、導入。從單元學習目標入手。師板書“家園”二字,示意學生讀出來,然后問:你怎么理解這個詞?鼓勵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見解,引導他們得出廣泛的理解。即家園可以指家庭,也可以指家鄉(xiāng)。說到這里,你想起我們學過的哪些詩歌了?齊背誦《我的家》夸完了自己的小家,也夸一夸咱們的大家。鼓勵學生說說對家鄉(xiāng)的了解。多媒體出示黃土高原的鳥瞰圖,近景圖。從總體上認識居住地的環(huán)境特點。

師: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小詩,看看別的小朋友怎樣夸自己的家鄉(xiāng)的。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學習認讀生字詞。

1、教師讀課文,如果有學生跟著讀,不去制止,相反用表情肯定。指名學生讀課文。讀完后,反問:你怎么也讀了?課文中的生字是怎么認識的?鼓勵、引導學生繼續(xù)鞏固預習的好習慣,重點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能力。

2、自主識字。

1)多媒體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哪個字不認識,就在書上的生字表里面畫出來,拼一拼,或請教旁邊的同學。

2)齊讀生字詞,請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給大家領讀。

3)交流識字方法,教師幫學生總結(jié)出幾項好的方法。比如偏旁歸類法,形聲字識字法。

4)在小組內(nèi)把剛才畫出來的認識困難的字進行交流,記憶。并宣布下面要進行識字游戲的比賽,促使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到識字活動中。

5)把生字從詞里面抽出來,再進行認讀。用游戲“摘蘑菇”。

6)用“”組詞。

3、再讀課文,說說自己有什么進步??焖贅顺鲎匀欢?。

三、再讀,理解課文,感受家園的`美和語言文字的美。

1、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這個小朋友都夸了他家鄉(xiāng)的什么?用筆畫出關鍵詞來。(學習做簡單的閱讀筆記)交流。

2、果樹林有多美?。孔x一讀??雌聊簧戏糯蟮牟鍒D。(指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感受景色的美。)。

新房子呢?河水是什么樣的?新修的公路又是什么樣的?看屏幕上放大的插圖。

3、鼓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先自己試一試。(給學生自己體會,提高、練習的機會)。

老師再說:“你們來讀,讓老師閉上眼享受一下家園有多美”“聽你們讀得這么好,我都想跟你們比賽了,咱們換個位置,我來讀,你們想象?!?/p>

4、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填空:

粉紅的()雪白的()清澈的()。

彎曲的()漂亮的()奇妙的()。

四、自由練習朗讀,可以找人比賽。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背下來。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五、復習鞏固生字??焖僬J讀字、詞。

六、作業(yè):把課文朗誦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幫助考察生字的記憶情況。如果都會了,就獎給自己一個星星。

第二單元教案I篇二十二

《驕傲吧,祖國》講述的是第一個涉足南極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的中國女科學家,克服重重困難為祖國爭的榮譽的事。

課文有這么一句“我們身背二三十千克重的登山裝備,腳穿四千克重的登山靴,在光滑而堅硬的冰坡上爬行。”課前預設是通過這個句子讓學生體會背著沉重裝備攀爬冰坡的艱辛。但講課時有的同學提出問題“那不還是好事嗎,南極的風那么大,背著這么重的裝備就不會被風給吹跑了?!睂τ谶@個問題我感覺很突然,沒有準備,轉(zhuǎn)念一想,既然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明有的同學對登山的艱辛理解還不深刻。課堂上需要解決。我首先表揚了這位同學的質(zhì)疑精神,然后讓同學們討論裝備重到底是好事還是困難。

通過討論引導:

1,南極的風確實大,但會不會大到每時每刻就能把人給吹走這種地步。同學們討論不會,假如這樣的話科學家都不用去考察了,因為人一下地就會被風吹走。

2,讓學生想象自己背六十斤重的背包,再穿八斤重的鞋子去春游或爬山,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同學們都說那肯定太累,玩的也不開心。我反問,那在暴風雪中爬冰坡不是更累嗎?這不正是說明科考的艱辛嗎?同學們都表示贊同。

課后想想學生的質(zhì)疑和課前預設不符并不是一件壞事,可以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也更加深學生對登山之難,科考之難的理解。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6822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