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匯總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19:06:11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匯總14篇)
時間:2023-11-27 19:06:11     小編:琉璃

讀后感是表達個人對讀書體驗的一種方式,可以通過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寫讀后感時,可以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和觀點,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思考和評論。此處為一些讀者對這本書的讀后感,他們對作品的評價是多么深刻啊。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一

周國平說:“一切教育都可歸結為自我教育,學歷和課本知識都是暫時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卻是一筆終身財富?!苯涷炞C明,一個人最終是否成才,往往不取決于學歷的高低和課堂知識的多少,而取決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如何才能自我教育呢?

首先,正確的自我認知。

“人貴有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確的自我認知自己很重要。對于學生來說,認真仔細地想一想,用盡量多的形容詞描述自己,要忠實于自己的內心。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步,他觀自我的描述,描述父母眼中的我、同學眼中的我、老師眼中的我、兄弟姐妹眼中的我,你再尋找這些描述中共同的品質,將其歸類。你描述的越多,你越會找到比較正確的自我。

然后要客觀的自我評價。

悅納自我首先要接納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體會自我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體驗價值感、幸福感、愉快感與滿足感;其次是理智與客觀地對待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冷靜地看待得與失。在生活中注重自我,關注你自己的成功,并將優(yōu)勢積累,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無數(shù)的閃光點,重點在于尋找你自己的閃光點并將其構成亮麗的人生風景線。

最后要積極的自我提升。當人們期望自己成功時,他必然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當面臨挑戰(zhàn)性任務時,會表現(xiàn)出更強的堅持力,從而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一般學業(yè)期望較高。我們聽說了太多的這樣的故事:由于考試前身體不好,所以在大考中沒有取得好成績。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礙,為自己的考學不成功找到了適當?shù)慕杩?。一個渴望自我發(fā)展的人必須主動克服自我障礙,進行積極的自我提升與自我嘗試。

做到這些就為自我教育提供了成功的沃土。讀過一篇文章《48份目標的故事》,內容如下:本學期的“全優(yōu)生”評選,我想改變以往老師自己作主的做法,讓學生寫一份“競選‘全優(yōu)生’發(fā)言稿”,在班里進行一輪競選。在學生動筆寫競選發(fā)言稿前,我把他們曾經滿懷希望,飽含激情寫下的`目標書發(fā)給他們。果然,學生的表情一個個變得有些異樣?!昂俸?,就讓你們自我對照去吧!”我心里暗暗地想。在競選結束后,我想對他們說:要成功,首先必須設定目標,然后集中精神向目標邁進。而那些中途迷失方向的鳥兒,總是在突然醒悟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又錯失了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但是,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方向,你還是能找到一片屬于是成功者的芳草地。

也許是深受周國平理論和上面那位老師影響和啟發(fā)吧,我在對學生的教育中,也很注重學生的自我教育。每天讓孩子自我反省,也讓他們經常對照自己的目標。相信自我教育的力量,并經常自我教育,成功是早晚的事。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二

在今天,目睹弊端叢生的教育現(xiàn)狀,哪個有責任心的中國人不在為教育憂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個心力交瘁的家長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國平以以一個公民的身份發(fā)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國平是學哲學的,在思考教育問題時,就一定會把這個專業(yè)背景帶進來。他在哲學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人生問題和教育問題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也就是教育上最應該讓學生得到的東西。這個信念,構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問題的基本立足點。

人生的價值,可用兩個詞來代表,一是幸福,二是優(yōu)秀。優(yōu)秀,就是人之為人的精神稟賦發(fā)育良好,成為人性意義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優(yōu)秀為前提的。由此可見,二者皆取決于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fā)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為教育?教育究竟何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fā)表了許多言論。周國平發(fā)現(xiàn),關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局限于經驗,或拘泥于心理學的細節(jié),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F(xiàn)在他把他最欣賞的教育理念列舉出來,它們的確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質,既簡明如神諭,又樸素如常識。

可嘆的是,人們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寧愿相信各種艱深復雜的謬誤,忘掉了簡單的常識。然而,依然樸實的心靈一定會感到,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們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識,回到教育之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三

杜威的教育思想里有一條是“教育即生長”,初次遇見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讀書越多越理解和贊同這其中的觀念,“成長本身就是目的,除此以外沒有其他目的”。

以這種觀念去審視現(xiàn)在的教育狀態(tài),我對女兒未來的教育生活充滿了擔憂。從高中往下延伸,所有的階段的教育都是為了提升成績。學校抓的緊不說課外的輔導班、藝術班都一堆,甚至不到一歲的小寶寶的早教機構也越來越火。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而這個起跑線也被越來越提前。相當于整個教育階段都只是成人階段的準備。太多的人有這樣的想法,其結果就是一些不愿意這么做的人會被裹挾著也不得不進入其中。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我個人很喜歡《三傻大鬧寶萊塢》中蘭徹說的話,“即便是馬戲團的獅子也會因為怕挨打而學會坐在椅子上。但是你們會說這是‘訓練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p>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則朋友圈很火,不論男方還是女方都是陪房陪車加彩禮嫁妝尋找親家,只有一個條件:現(xiàn)在就帶走輔導作業(yè)!雖是調侃,亦可見家長們對孩子學業(yè)的重視與無奈。在這背后其實是恐慌,對孩子將來的恐慌,怕被比下去的恐慌。

教育又該追求什么?

一個人是改變不了這樣的大環(huán)境的.,但越來越多的人有這樣的意識,改變就越來越成為可能。即便什么也沒有改變至少我要為女兒營造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一個可以與書為伴的空間,和一種以讀書為樂的氛圍。擁有一顆平常心,不給她施加任何壓力,順其自然。

“如果健康、快樂,如果,那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我們的孩子,又何妨做一個善良的普通人?!?/p>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四

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認真的品讀一本好書,這段忙碌的時間罅隙里錯過了很多生命的精彩。

翻開《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這么多的文字敘述,怎么讀下去???可是慢慢地,他精彩的文思,幽默的言談,豐富的閱歷,不知不覺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無法自拔,深深地融入其中。

周教授的思想中,有四點深深地打動著我,讓我那么直接地感受,生命與生命直接的觸動。

一,“應該靜下心來,聽一聽你生命的聲音,聽一聽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想是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讓我還沒有調整好自己,讓我忘記了教育是一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yè),我太心急了。

生命需要什么,無疑的,需要滿滿的愛,需要和愛的人在一起,做自己愛做的是事,并通過它來養(yǎng)活自己,我覺得,我正在幸福的路上。

二,“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當讀到這句話時,我就想到了一個孩子曾給我的美好。

那是去年得冬天,我們正在做課間操,二樓辦公室空調的外機正在滴水,我們班的小朋友指著天空,告訴我“老師,你看,天上有個水龍頭!”多么美妙的童趣,多么純潔的心思,至今想起來都會開心的笑。

小孩子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是非常豐富的,我不要也不愿意做“阻擋他的陽光”。

記得上初中時,我的老師曾和我們說過,“你們的小學老師把你們送到我的手中,你們都是半成品,是誰扼殺了你們的想象力?”至今這句話我還記憶猶新。

現(xiàn)在我也是小學老師,還是一年級的老師,對于純潔如白紙的他們,我真心不想給他們抹上任何顏色,我想讓他們像一顆小樹一樣,按照他們的方向,找到屬于自己的陽光,自由地生長。于是,我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我該以一個什么樣的規(guī)矩去圈住他們,才不至于阻擋他們的陽光。我想,這大概需要用盡我畢生的年華去慢慢考證。

“城市里的孩子沒有童年”,他們每天都奔赴在各個補習班之間,很辛苦,幾乎享受不到童年的樂趣。有時候,我就想,他們還很小,盡管升學壓力很大,但是,我們不應該過早的把這種屬于成人之間的競爭壓倒他們身上,他們該花更多的時間走出房門,更好的玩,更用心的感受這個時間的美好。“無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

我的童年就是玩過來的,沒有書本,沒有壓力,有的是一片綠油油的麥田,清澈見底的小溪,樹影婆娑的倒影以及我們摸蝦捕魚的身影。很快樂,很美好,以至于在那之后的求學道路上,甚至是人生中,都是我一筆很大的財富,是我靈感的源泉。

每每看到有家長送孩子去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時,我都很惋惜,現(xiàn)在的孩子恐怕再也享受不到我那時的青蔥歲月了吧。

三,“做一名真正地讀者”

在讀書節(jié)期間,學校門口掛上了“讀書,是對孩子最智慧的撫養(yǎng)”。每次見到,我都感慨萬千。這句話很美麗,在于它的“智慧”。讀書,可以讓人心靈寧靜,可以讓人精神充沛,對于孩子來說,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學到很多我們大人教不會的東西。不知道這些,家長有沒有想過。我想想到的,應該只是一小部分吧。

我現(xiàn)在的遺憾就是我以一個數(shù)學老師的身份帶六班的班主任,我總覺得我在班級的時間太少,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太低,孩子們背得古詩太少。我正在慢慢改變這個現(xiàn)象,一有時間,我會帶著他們和我一起讀書,可是往往我讀到入迷處時,會被他們吵鬧的聲音吵醒。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世界誘惑太多,以至于他們手中的《寓言故事》,《木偶奇遇跡》吸引不了他們??墒沁@些書本,幾乎伴我走過了我所有的童年。也是在那個時候,養(yǎng)成了讀書的好習慣,所有我覺得一本好的啟蒙書很重要。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五

對于閱讀指導,我是一個門外漢,但從一個旁觀者的視角來看待孩子們閱讀訴求,覺得十分不可思議。首先,是什么使孩子們的閱讀帶上了功利的色彩?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和閱讀有關的忠告,恐怕就數(shù)“多讀書才能寫好作文”之類的話了,但我們卻忘了告訴孩子,讀書還可以讓你變得勇敢、讓你感到溫暖、給你安全感和幸福感,讀后感《為精神的自由而閱讀――《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為此,有的家長甚至急功近利地讓孩子干脆讀作文選,因為這樣可以更快、更直接地接收到寫作文的指導。為了更專心地讀“有用之書”,很多家長和老師還會禁止學生讀“閑書”,或者盡量壓縮孩子們讀閑書的時間,因此孩子對于書柜里最喜愛的書說不上來也就不奇怪了,這樣無疑是在破壞著孩子們讀書興趣和習慣的養(yǎng)成。其次,片段式的閱讀究竟是否能帶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精神世界?在我看來,片段式閱讀只能窺一斑而不能見全豹,原著中原本鮮活的靈魂被割裂、支解,讓人無法拼接一個完整的形象、體會一個完整的靈魂、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如果說片段閱讀還有一點益處的話,那就是一個片段仿佛一扇窗,打開了一個個閱讀視界,吸引你開始一段神奇完整的精神之旅。美國的閱讀教學從來不是一個片段,而是一本完整的原著,讓孩子靜下心來,傾聽作者的講述。閱讀作業(yè)也不是所謂的摘錄好詞好句,而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體會、反思的問題,諸如“你認為書中最精彩的是什么,說說它為什么吸引你”、“你最欣賞哪個人物,說說你喜歡他的理由”等等,引發(fā)你說出真實的感受,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就是一次讀者與作者的二次對話,那又將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

也許我們都還記得兒時讀完一本好的童話書時,掩卷而思、沉迷其中、意猶未盡的感覺。今天的教育目的性太過強烈,很多孩子是背負的很重的心理負擔、被動地去讀書的,這時,他們無法在閱讀中獲得幸福。閱讀理應是幸福的,我們無權奪走孩子們享受幸福的權利。不用擔心他們會在閱讀中迷失,只要他們熱愛閱讀,總會找到書中的知己。我們所應做的,就是給他們充分自由的時間、保證他們自由選擇的權利、為他們打開一個個經典閱讀的寶庫,讓他們?yōu)榫竦淖杂啥鴷秤螘!?/p>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六

很早以前聽過周國平的名字,但一直也沒有靜下心來細細的讀過他的書。無意中在圖書室發(fā)現(xiàn)它,如獲至寶。書的封面上有一行小字:守護人性,這是一個父親的教育情懷,一個哲學家對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

有位智者曾經說過:“經濟決定今天,政治決定明天,教育決定未來?!焙螢榻逃拷逃烤篂楹??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作者的提問,正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已經思考、正在思考的問題。“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苯逃瓷L,而不是灌輸,哲學家用很樸素的話語道出教育的真諦。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現(xiàn)實中是老師、家長、各級領導關注分數(shù)大于關注一切,成人世界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人性中最初的守護變得面目全非。我們春節(jié)走親訪友時遇到孩子,問得最多的應該是:期末考試得多少分?作業(yè)寫完了嗎?很少有人會問孩子:這個假期你快樂嗎?這個假期你讀幾本書?有一所高中學校,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無數(shù),據說考上北師大的學生都算差生,很多家長把孩子托關系走后門往學校里送,他們靠的是全封閉管理,每月學生只能休息一天。那所學校的校長和周國平教授說:歷史將會證明,我是一個罪人。

中國現(xiàn)行教育的弊端很多,教育體制問題要靠政府痛下決心解決。但在現(xiàn)行體制下,在小學階段,老師也擁有相對的自由,可以為自己的學生盡可能創(chuàng)造好的小環(huán)境,這要求我們做老師的要站得足夠高,對于現(xiàn)實體制的弊端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對教育的理念有足夠正確的理解。周國平教授說:智育是要發(fā)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guī)范;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我們在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一定會有許多值得感念的老師。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不是這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而是他的觸及我們靈魂深處的語言或行為。

人生的價值,可用兩個詞來代表,一是幸福,二是優(yōu)秀。優(yōu)秀,就是人之為人的精神稟賦發(fā)育良好,成為人性意義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優(yōu)秀為前提的。由此可見,二者皆取決于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fā)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七

《周國平論教育》的作者周國平是研究哲學的,他從哲學的角度來思考教育,針對當今教育發(fā)出清醒之聲。有幾個教育觀點令我印象深刻:

一、教育要去功利化。

現(xiàn)在的學生不僅要學好數(shù)理化還要學琴棋書畫,他們承載了太多師長的期望?!敖逃睦砟睢敝校髡呓o出了教育的七條箴言,居首的就是“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在高考指揮棒下,學校、家庭聯(lián)手起來,讓孩子學學學,練練練,學生普遍承受著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功課負擔和課業(yè)期待。這句箴言猶如一縷清新之風吹進了浮躁的現(xiàn)實,讓人突然醒悟。教育不要用狹隘的功利尺度衡量,而應關注培養(yǎng)健康豐富的人,用廣闊的人性尺度和人生尺度衡量。學校教育是暫時的,一個人是否能成才,取決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取決于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fā)展。

“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xiàn)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xiàn)實?!泵商镎f: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孔子也主張,學習是“為己”而非“為人”的事情。古往今來的哲人都強調,學習是為了發(fā)展個人內在的精神能力,從而在外部現(xiàn)實面前獲得自由。教育就應該促進內在自由,如果只是適應現(xiàn)實,要教育做什么?!所以在中小學的教育中,慢下來,放低姿態(tài),傾聽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從學習知識中感受到學習的愉快,感受到思想的力量。

“中國出不了世界級的大師,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太實用,什么東西都要問有沒有用。教育應該改變這種實用性品格,形成一種全民尊重精神價值的氛圍,那樣才有希望?!?/p>

二、教育要回歸。

教育應該“回歸常識,回歸人性”。“回歸常識”,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不能白天上課,回家還要做作業(yè)做到九、十點。孩子不是小皇帝,不能舍不得他做家務,學習料理家務、烹飪菜肴也是教育?!盎貧w人性”,不要讓孩子生活在極端非人性的小環(huán)境中,用各種習題,各種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占得滿滿的,這會讓孩子的身心遭受嚴重摧殘。作者震驚于許多教師和家長做著和常識相反的事情,被體制力量推著往前走。教育體制改革非一日之功,在現(xiàn)行體制下,家長和老師應該創(chuàng)造盡可能好的小環(huán)境,把大環(huán)境對他們的危害縮小到()最低。

作者認為教育是要培養(yǎng)幸福和優(yōu)秀的人,而成功只是因為優(yōu)秀順帶著成功。新聞中類似于“北大畢業(yè)月薪八千遭父罵”、“研究生畢業(yè)回家種地老父氣絕服毒”之類的不絕于耳。人生的意義是什么?考名校,做高管做高官,得高薪住大房么?這樣的人生就幸??鞓妨嗣??作者認為,思考人生的意義,對指導教育改革有很好的作用。教育應該回歸人性,培養(yǎng)身心健康、內心自由人。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八

暑假期間,在家閑讀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第二次拜讀的《周國平論教育》。再次拜讀,更感此書文字樸實真誠,讀起來輕松親切,像一壺香茗,讓人回味無窮。

“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边@是周先生最欣賞的第一條教育箴言?!敖逃瓷L”它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說,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尊重天性、發(fā)揮潛能、潛移默化、因勢利導……我們教育中的許多原則和這一箴言不無關系?!皟和皇巧形撮L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眱和谑且粋€人身心生長的重要階段,兒童期自有其內在的品質和意義,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很多家長信奉“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為了贏得未來那不確定的所謂幸福,驅趕孩子去做有違他們個性的事,這些做法其實都是因為無視童年的價值,只希望孩子們快快“長大成人”。

書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二輯《閱讀與素質教育》。大凡大家名家,都有一個愛好,或者說是癖好,那就是閱讀,通過閱讀積累知識、生成智慧、涵養(yǎng)品性,閱讀對一個人良好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爸挥兴刭|教育才配稱教育。若不是著眼于素質,僅僅傳授一些專業(yè)知識和職業(yè)技能,就只可叫作培訓?!弊髡哒J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閱讀經典?!白x者是一個美好的身份。每個人在一生中會有各種其他的身份,例如學生、教師、作家、工程師、企業(yè)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時也是一個讀者,這個人就肯定存在著某種缺陷?!蔽覀兪遣皇强梢詮牧硗庖粋€角度理解:一個高素質的、優(yōu)秀的人才,他必定擁有一定讀者的身份,而且是一個終身讀者的身份。作者又寫道:“一個人并不是隨便讀點什么就可以稱作讀者的(同樣,并不是隨便讀點什么就是閱讀)。在我看來,一個真正的讀者應該具備以下特征:第一,養(yǎng)成了讀書的癖好;第二,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趣味;第三,有較高的讀書品位。”有人曾說過,教育是什么,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我想,當我們的學生真正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是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所剩下的東西。

本書中,周國平先生十分強調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的重要性。作者認為人生有兩種好習慣,一旦養(yǎng)成了,就終身受益。這兩種好習慣就是閱讀的習慣和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至少有四種好處:第一,日記的歲月的保險箱;第二,日記是靈魂的密室;第三,日記是忠實的朋友;第四,日記是作家的搖籃。周國平先生結合自己寫日記的經歷,也給我們提了幾點寫日記的建議:一是堅持,每天都寫,來不及就第二天補寫,決不偷懶,決不姑息自己。二是認真,對觸動了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仔細寫,努力尋找確切的表達,決不馬虎,決不敷衍自己。三是私密,排除他人眼光干擾,坦然面對自己,句句都寫真心話。由此想到,作為教師,應該養(yǎng)成寫教學日記的好習慣,除了以上幾種好處外(當然不一定要當作家),教學日記可以記錄我們精彩的教學人生,可以成為我們進行教學反思的載體和依據。

樹蔭下,手捧著這樣一本書,就像是和一位智者促膝長談,聆聽他對人生、對教育的思考,分享他智慧人生的幸福與快樂,給人以無窮的啟迪和力量。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九

細細想來,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是很短。

說不長,是因為在帝國興衰、王朝更迭的歷史長河中,在星辰的運轉中,區(qū)區(qū)幾十年太不值一提了。說不短,是因為和只有數(shù)十年甚至更短壽命的動物們比,幾十年又是那樣的漫長。

如果我們悲觀地看作虛無,也就是將整個人生看作零,那就會毫無希望。捷克作家昆德拉筆下的主人公常說:“只活一次等于未嘗活過?!边@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只活一次等于一次也沒有活過,直接將一次人生和虛無、零畫上了等號。這種想法也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只有短短幾十年,而且只有一次機會,確實挺煎熬的,每天都要想著會不會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但要是天天這么折磨自己,那不是天天不快樂嗎?天天傷心,那倒不如不活。

換個角度想一想,既然人只有一個幾十年的人生,為何天天要愁眉苦臉呢?為何不將每一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呢?人,要活在現(xiàn)實,活在當下,不要每天擔心明天的事,誰會知道明天發(fā)生什么呢?所以要把握現(xiàn)在,將每天都過得充分、開心,這不就足夠了嗎?所以我們要執(zhí)著于當下的每一天,而不是虛無的未來,更不必沉湎于過去。

執(zhí)著,并不是固執(zhí)。執(zhí)著,亦是超脫。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十

幾年前,含淚讀完周國平的《妞妞》,她以哲學的悲慟感動了我,使我不忍卻又忍不住去讀她?,F(xiàn)在,再讀他的《寶貝,寶貝》,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竟是如此癡情的一位父親!再次令我震驚。

《寶貝,寶貝》描寫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是周國平在經歷中年喪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與積淀,在這本書里,交織著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學大師風范。他通過寫啾啾,寫父愛,寫大愛。他為孩子保留了一份幼時生涯的盡可能完整的記錄。但這本書又不同于其他的家庭教育書籍,里面沒有很特別的育兒經歷,作者倡導孩子順應天性愉快的成長。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籍,正如后記中祁智所寫:“看上去滿紙瑣碎,到底還是哲學家,比專門從事文學的人多了一只眼,不僅寫的有情趣,還有情調和情理?!?/p>

周國平說,“一個普通的父親,愛他的一個普通的女兒,這是我寫這本書的全部理由?!比欢谖铱磥?,這卻是一本很好的值得家長借鑒的育兒書。他在教人們怎樣做不后悔的父母。

在“孩子多么需要歡笑”一節(jié)中,周國平告訴人們,“再忙的父母,也應該安排時間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保姆和老人帶孩子往往趨于保守,但求平安無事,鮮能顧及有趣,給孩子心智發(fā)育造成的損失雖然看不見,其實難以估量”。同樣作為幼兒父母的我,深有同感。因為這一點,在我兒子身上得到了驗證。幸虧我及時懸崖勒馬,再忙再累也盡量自己多帶孩子。我認識到,教育孩子,決不是只要在日常生活上照料好就行了那樣簡單!

周國平認為,孩子的“謊話”很可愛。“幼兒有強烈的榮譽感,希望自己是棒孩子,得夸獎,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往往在想象中抹掉不如意的事實,于是真的覺得自己一貫正確了”。這一點,我極為贊同。還記得兒子在原來的幼兒園上小班時,班里一個小朋友的媽媽告訴我家奶奶說,老師打了她兒子,還打了我兒子,問我們可曾知曉?;丶液?,我們問他,可不管我們如何使盡伎倆,兒子都一口否定“沒有!”他告訴我們,老師打別的孩子了,但從沒打過他,因為他一直是個好孩子!然而,轉學一段時間后,有一天兒子突然對我說:“這個幼兒園比原先那個好,因為老師不打人!”我再次詢問,他竟然立刻承認原先那個老師確實打過他。由此可見,小家伙寧愿挨打,也要維護自己是個好孩子的謊言。

作為一位著名作家和哲學家,周國平相信,熏陶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質是熏陶出來的。在這方面,父母的榜樣能產生顯著的作用。在滿屋書籍和父母手不釋卷的環(huán)境里,啾啾從小就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拔覀儾唤o她報任何課外班,也無需操心她的功課,但她的學習成績始終優(yōu)秀”??梢娭灰嬲⒅厮刭|的培養(yǎng),應試會是相當輕松的事。他認為,讓孩子真正喜歡上智力生活,樂在其中,欲罷不能,對學習充滿興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而熏陶是不教之教,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也就開辟了熏陶的新來源,能夠從好書中受到熏陶,這是良性循環(huán)。我反思自己: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作為一名普通的家長,我能給予我的孩子怎樣的熏陶呢?——唯有讀書的環(huán)境!相信在我孜孜不倦的閱讀堅持下,我的兒子也能被熏陶出好的素質。我下定決心:自己要努力成為兒子學習的榜樣!

談到性格,周國平的觀點是: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談不上好壞,好壞是后天運用的結果。因此在孩子的.性格培養(yǎng)上,他的做法是順其自然,以鼓勵和引導為主,對優(yōu)點給予熱情的肯定,對弱點予以寬容,點到為止,常常還一笑置之,如此為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提供自由的空間。父母的責任是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用優(yōu)點來制約弱點,而發(fā)揚性格本身的長處便是抑制其短處的最佳方法。他并請父母們相信:一個人有了突出的優(yōu)點,有一些弱點不算什么,將來必有所作為。讀到此處,我真為周國平叫好!相比之下,自己這個母親做的太不稱職了。脾氣暴躁的我,對于兒子的弱點,往往采取暴力措施,缺乏耐心和引導,致使孩子越來越遠離我,我要深刻反思和檢討?。酆⒆邮且环N本能,而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yǎng),身為母親,我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動物性的水準上啊!感謝周國平,使我醍醐灌頂。

對于孩子發(fā)脾氣,周國平的建議也值得家長們借鑒。當孩子發(fā)無理脾氣時,家長一定不要和他辯論,跟他講死理,他肯定是聽不進去的,讓他清楚的知道你的態(tài)度就可以了。對于孩子因為無理要求被拒而鬧,表示冷淡即可,這比發(fā)怒更容易使他妥協(xié)和平靜下來。但當孩子表示妥協(xié)時,則一定要給他臺階下,及時給予鼓勵。回想我自己,當兒子無理取鬧時,我便會和他一起發(fā)脾氣,自己一點也冷靜不下來。而這樣卻只會刺激孩子,使他越發(fā)失去控制。而這時,我卻又埋怨他:“這孩子怎么越來越難管了?”周國平的提醒,令我恍然大悟。

其實,我最喜歡周國平的一點是:他是一個真實的人。我為他的真誠而感動。他不像別的知名人士或影視明星一般,在公開場合只會大秀特秀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其實真實情況說不定已經臨近曲終人散了。而周國平在記述啾啾如何在他夫妻之間調節(jié)矛盾時,卻不憚把家庭口角披露于眾。其實,再和睦的家庭也有磕磕碰碰,這是真實生活的正常狀態(tài)。在婚姻這部人間樂曲中,小爭吵乃是必有的音符。正像他所說的那樣:湖面上不時刮起小小的風暴,掀起小小的波瀾,身在其中之時,或許覺得風急浪高,遠遠的觀看,不過是一些漣漪罷了,本身就是婚姻這道風景的組成部分。作者實實在在,敢于真實的剖析自己的人性和生活,他的真誠,讓我嘆服!

作者最后倡導幼兒的父母,要做孩子的秘書。家長要盡自己的力量記錄孩子在生長中的可愛表現(xiàn),能記多少是多少,孩子將來一定會感謝父母的。家長要為孩子保留一份幼時生涯的盡可能完整的記錄。而想想自己,作為一位母親,我追悔莫及。在孩子幼小時,我只知道忙于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使孩子享受不到足夠的母愛。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自己就努力做一名孩子合格的秘書吧,我還來得及。為了不做后悔的母親,我一定會珍惜兒子生命中這一段無比寶貴的時光的,決不能再錯過時機。試想一下,將來等兒子長大后,我把這樣一本記錄送給他時,他會多么高興??!好吧,馬上開始吧!

讀罷此書,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動于這位癡情的父親,感動于這個可愛的寶貝,感動于周國平的實實在在的真誠的育兒建議。我會將周國平的這句話銘記在心: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當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十一

最早接觸哲學,還是在中學的政治課上,那是不得不學的,當時我的班主任帶這門課,雖然不是主課,但上了幾堂課后,我就被這門課吸引住了,課堂上我成了活躍分子,老師也最喜歡提問我,直到現(xiàn)在只要提起中學時代,我就會想起那個給我感覺淡泊又睿智的哲學老師。而自發(fā)地去閱讀哲學類書籍,應該是在大學和工作以后,從隨筆、隨感錄開始,培根的人生隨感錄、蒙田的隨筆集,曾經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后來也嘗試去看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但卻被它們的高深晦澀嚇跑了,對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叔本華、尼采的認識也只能停留在小冊子上讀到的著作精選,而對哲學的看法是,包含著很多睿智的名言雋語的高深學科。

真正想靜下心來寫點哲學的話題,還是在讀了《周國平文集》以后,因為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說的話,產生了太多的共鳴。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發(fā)表系列文章,以詮釋我對哲學的理解,和哲學帶給我的喜悅。

周國平喜歡上哲學,也和隨感錄有很大關系。他說“每當我捧讀一部哲學巨著,即使它極有價值,我也會覺得自己是在做功課,搞學問。讀好的隨感錄,卻好象在和作者談心?!薄皩W問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學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擺學術的譜,彼此搞不同的課題,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態(tài)人情來,朋友間時有妙語博人一笑又發(fā)人深省,便打破了學術的樊籬,溝通了心靈?!薄爸灰松腔巯嗤?,學海無邊又何足悲嘆?讀隨感錄時,我獲得的正是類似的慰籍?!?/p>

讀到這里我已經克服了自己對哲學的那種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這樣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讀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學,也可以體會到哲學的智慧。

那么,哲學的真諦是什么呢?我從周國平的話中讀到了這些東西,他說,他尤其喜歡赫拉克利特,“博學并不能使人智慧”,“我尋找過我自己”,“最美麗的猴子與人類比起來也是丑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學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尋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學而從不尋找自己的人譏為“美麗的猴子”。

哲學的真諦其實就是教人智慧,尋找自己,就如蘇格拉底所說的“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博學未必智慧,讓人理解了為什么有些博學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認為哲學就是教你“道”的學科,認識了“道”,就獲得了靈氣,即使步入全新的領域,你也不會迷失。這或許就是很多領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學專業(yè)的原因,比如索羅斯等。

認識了哲學的真諦,我就不再把它當作是高深晦澀的學科,是表現(xiàn)自己深刻的裝飾品,它和其他學科一樣,甚至比其他學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個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個決定,在兒子的成長道路中,在合適的時間我一定會為他引入智慧的哲學。

說起書來,我就會想起大學時的圖書館生活。開始是利用課余時間泡圖書館,后來發(fā)展到課堂時間也泡。記得有一門叫做《線性代數(shù)》的課,我上完第一堂課后,就認定了這是一門既無用也無趣的課,是無論如何不會提起我的興趣的,從第一堂課后直到考試,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曠了一學期的課,時間全部在圖書館度過。那時讀的多為社科類和文學類書籍,特別是外國文學,那種一心讀書的生活真的很享受。從那時開始,讀書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國平說:“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實際的交往和行動來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書本?!敝挥械搅恕氨粍儕Z了靠交往和行動排遣寂寞的機會,”或者到了“懷著一種靠交往和行動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會用書來排遣這無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來,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讀書的。”

我不想說我喜歡讀書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國平論述悲劇情感時所說,“有的人一生接連遭到不幸,卻未嘗體驗過真正的悲劇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風順的人也可能經歷巨大的內心悲劇?!蔽铱隙▽儆诤笳撸词刮乙环L順,悲劇情感也依然會籠罩著我,更何況我不是一帆風順的人。那是一種靠交往和行動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獨,我惟有在書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許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現(xiàn)在,書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書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時進去看看,每當我買到一本好書,想到夜深人靜,獨坐燈下閱讀時的快樂,喜悅之情便溢于言表。

對書的選擇,我完全贊同周國平的觀點,“愉快是基本標準?!薄耙槐緯鵁o論專家們說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說它多么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薄胺彩浅鲇谛郧樽龅氖虑?,亦即僅僅為了滿足心靈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標準。屬于此列的不僅有讀書,還包括寫作、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欣賞、交友、戀愛、行善等等”。

關于文章,特別是散文,周國平認為平淡是極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備的條件,“再也沒有比無味的散文和有學問的詩更讓我厭煩的了?!?/p>

第一、家無鮮魚,就不要宴客。心中無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無病呻吟,不要附庸風雅。

第二、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了,目標只有一個,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積辭藻,不要故弄玄虛,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漸接近一種自然的文風。

第三、只有一條鮮魚,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鍋湯,沖淡了原味。文字貴在凝練,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盡量少說和不說廢話,而且在一個句子里也要盡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無的字。

周國平關于文章的觀點,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對于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轍,“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為信也。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十二

書海浩翰,知識無窮,古人常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中可見,古人對書可謂情有獨鐘。自古以來,書本就是人類的好朋友。讀書可以增長知識,擴大眼界,知識會更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更加勇敢,離成功之路越來越近,你敢將會踏著穩(wěn)健步伐走向成功。古往今來,許多名人作家都是在讀書中成長起來的。因為書里有許多哲理來教育他們,使他們在成長中不迷失自己。

有一次,我在無意料讀了周國平先生的散文之后,我久久不能忘懷。寫的真是太好了,下面就讓我和你一起來分享我的讀書這感吧!

《周國平散文》散發(fā)出的濃郁的“平淡”味道促使我讀了它,它使我在漫漫人生旅途上邂逅了一位初資見面的老友。說初次見面,因為我平生第一次讀周國平先生的散文,稱老友,由于我向往的人生境界在其中得到了印證,我感到似曾相識,產生一種發(fā)現(xiàn)的喜悅。

“寄至味于平淡”,蘇東坡的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周國平先生的散文特色。周國平先生的散文讀起來非常舒暢,他追求的是“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境界,更是一種胸懷,一種人生的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實非易事。在領略了天地的蒼茫和人生的限度后,周國平先生步入了一種散淡的心境,不再匆匆趕往某個目標,也不再擔心錯過什么。因而,他的散文中充滿了“平淡”的氣息。

除了精神函養(yǎng),周國平先生在文字上下的工夫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散文最講究味。平淡而要有味道,就很難了。而周國平先生卻做到了這一點,因為他始終奉行三個原則:第一,家無鮮魚,就不要宴客,心中無真感受,就不要作文;第二,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須保持原味,意即不做作,不著意雕琢,不堆積詞藻,不故弄玄虛,不故作高深,以求逐漸接近一種自然的文風;第三,只有一條鮮魚,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鍋的魚湯,這樣既而沖淡了原味,即文字要做到凝煉。正因為這樣,周國平先生的散文散發(fā)出“平淡”的魅力。

透過“平淡”,我在書中感受到了周國平先生深邃的思想,那是一種源自生活的哲學家的思考。旅行、等待、書籍、季節(jié)、家庭,“瑣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們的心思,使我們無暇想及死亡。我們還可以用消遣和娛樂來移轉自己的注意力。事業(yè)和理想是我們的又一個救世主,我們把它懸在前方,如同美麗的晚霞一樣一樣遮蓋住我們不得不奔赴那座懸崖,于是放心向深淵走去?!蔽覀冮_始思考我們的歸宿——死亡了,而周先生卻早已將之看透,“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卻不讓他像自己一樣永生。他把人造得一半是神,一半是獸,將渴望不配的靈魂和終有一死的肉體同時放在人身上,再不可能有比這更加惡作劇的構思了。”當我們終于放身一切,為自己的宿命而嘆息悲傷時,周先生卻依然享受著忙碌的生活,有些人忍不住問:“可憐人啊,你在走向死亡!”他卻笑:“我沒有忘記。這又怎么樣呢?生命的害怕單調甚至死亡,僅此就保證它不可戰(zhàn)勝。

我喜歡周先生的散文,因為他擁有最高的智慧,朋友們,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呀!書會伴你一生的。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十三

這些文章貫穿著周國平對教育重大問題的哲學思考,諸如生命,痛苦,愛……周國平的文字是送給熱愛生活,情感深沉豐富,追尋人生價值探求生命意義的讀者的一份珍貴的禮物。他的這本教育集被認為影響教育界之一的教育作品,也在于其中談到許多為人處世的哲學。這種哲學式的人生解讀,既不是一種世俗的圓滑哲學,也不是游離于塵世之外的出世哲學,而是追尋幸福感悟生活,發(fā)現(xi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更貼近一個有著痛苦心靈的人的哲學。正如在書中所說:“人是唯一能追問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耸侨f物的尺度?!税炎约寒斪鞒叨热ズ饬咳f物,尋求萬物的意義??墒钱斔麑ふ易陨淼囊饬x時用什么尺度呢?仍然用人嗎?尺度與對象同一,無法衡量。用人之外的事物嗎?人又豈肯屈從他物,這本身就貶低了人的存在價值和意義。

周國平在談到《人與永恒》時說:“我自己喜歡它,是因為它完全是無意為之的產物,腦中閃過一個思緒,一點感想,我就隨手記了下來,心態(tài)非常自由。它記錄的仿佛是思想的原生態(tài),而這樣的原生態(tài)是存在于每一個感受著思考著的人的頭腦里的,很容易引起聯(lián)想、勾連、撞擊、共鳴、驚疑,我想也許正因為此,就也獲得了讀者的喜歡。

作為一個教師,正象周國平在文章中所說的,首先要體驗與學生溝通的快樂。這也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發(fā)現(xiàn),學會發(fā)現(xiàn)、欣賞、享受自己的學生,享受與學生一起成長的煩惱與快樂,如果能達到這點,那將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同時,也是對教育境界的一種升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獨立思考、珍愛自己的生命。生命是你自己的,但又不僅僅是你自己的,還屬于所有你愛著和愛著你及一些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人,或許你正在享受著他們的.勞動成果,或許某一天你們就會成為朋友甚至更親近的人。周國平的思想給了我很多關于人生的啟迪,讓我學會善待學生、善待生命、善待情感、善待生活。

人在年輕時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隨著年齡增長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實際。由于生存斗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于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

我暗暗的祝愿孩子們,在這樣一個競爭殘酷,壓力巨大的社會,能找到屬于自己詩意的生活方式,獨立健康的生活每一天。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篇十四

讀書的人是幸福的——時而像純真的孩子,在清風里與星星一起唱著歌;時而是年輕的追逐,在風雨中實踐著生命的激情;時而是慈愛的目光,在悲天憫人中撫慰受傷的心靈。

那么,讀過周國平散文的人,更是幸福的——《豐富的安靜》告訴我們,在這喧囂的時代里,“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薄对诹x與利之外》周國平將“情”作為一種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主張率性而行,適情而止,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蹲哌M一座圣殿》啟迪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么……凡此種種,周國平的散文透示的是哲學的思考、人生的哲學。這樣一個充滿智慧,勤于思考人生的作家,他一直都在探索人生中的困惑,關注人類精神生活,在執(zhí)著和超脫之間,他給現(xiàn)代社會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人群打開一扇認識自己的窗戶。

燈紅酒綠、迷離都市,作為一名新松江人,當初遠離親人的惆悵,遠離家鄉(xiāng)的孤獨,常常伴隨夕陽下的斜影越拉越長。好像是文中《都市里的外鄉(xiāng)人》一樣,豪華的商場和娛樂場所,迷失了我對松江的認識;千萬燈火,唯獨沒有我的溫暖之家。但是,“都市最美的時刻,是在白晝和夜生活的喧囂都沉寂了下去的時候”。當那一條條滄桑的古道石橋映入眼簾時,似乎又有幾分似曾相識。當置身于那一條條樸素弄堂胡同,品味那一縷縷槐樹飄香、流水繞城時,一切都承載著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和理想的堅定。在這樣的思念與堅定中,我選擇了自己的人生——中心醫(yī)院是我夢想的起點,醫(yī)療工作是我價值的實現(xiàn)。然而,工作就像海面,時而平靜如鏡,令人流連,時而波瀾起伏,暗流涌動。我也曾迷茫、彷徨,理想和現(xiàn)實真的是這么大的差距嗎?這就是我離開家鄉(xiāng)所追尋的人生嗎?周國平用文字告訴我“一味執(zhí)著和一味悲觀一樣,同智慧相去甚遠。悲觀的危險是對人生持厭棄的態(tài)度,執(zhí)著的危險則是對人生持占有的態(tài)度?!被嫉没际?,則無法凌駕于福禍成??;操之過急,則容易在追求中迷失了自己。真實的人生就是一種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豐富的人生閱歷和體驗。

后來有人問我,每天上班要奔波于松江新城和老城,累嗎?的確,醫(yī)院的工作非常辛苦,為了方便松江的百姓就醫(yī),我和我的同事們天天都至少提前半個小時上班。醫(yī)生的偉大,是救死扶傷的宗旨;醫(yī)生的偉大,是默默付出的堅持。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這豈不是成功的風景嗎?如周國平所說,成功就是“把自己喜歡的事做的盡善盡美,讓自己滿意,不要去管別人怎么說”。既然選擇了成為一名醫(yī)務工作者,那么,就去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讓病人少一點病痛的折磨,多一份關懷的溫暖。何況每日清晨鳥語花香,與愛人相伴而出;每天黃昏日影橫斜,調皮兒子翹首相盼。幸福美事幾何哉!

工作中作為醫(yī)者,樂于奉獻;在生活中作為市民,樂在松江。周國平在《人生貴在行胸臆》中引用袁中郎的一段:“山水朋友不相湊,一敗興也。朋友忙,相聚不久,二敗興也。游非及時,或花落山枯,三敗興也?!迸c之相反,身在松江,此地山美水美人美。周末三五好友,結伴而出,或是辰山植物園踏青覓花,或是泰晤士小鎮(zhèn)欣賞異域風情,或是小昆山鄉(xiāng)村品讀風土人情,抑或是程十發(fā)紀念館感受文化內涵。松江這方水土,孕育了多少文明古跡啊,今天依然青春勃發(fā)。一城兩貌既是發(fā)展的風景,更是歷史的見證。

用頭腦思考的人是智者,用心靈思考的人是詩人,用行動思考的人是圣徒。行走在松江,思考著人生,貢獻了青春,一步一步朝著醫(yī)者的目標進發(fā),“我們也就算得上是圣人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75221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