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淺談小學教學(匯總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1:54:07
最新淺談小學教學(匯總19篇)
時間:2023-11-26 11:54:07     小編:ZS文王

通過總結學習和工作的經(jīng)驗,我們可以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為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斷反思和修正總結,不斷提升總結的質(zhì)量和效果。這些總結范文展示了不同人在總結中的思考和成果,有助于我們提高寫作的水平和質(zhì)量。

淺談小學教學篇一

在傳統(tǒng)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都是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從上課開始至課程結束,教師占用著課堂全部時間,對英語字母、單詞等進行講解,由于小學生孩子天性的驅使,課堂上很難長時間的精神集中,對于教師的講解也是處于懵懂狀態(tài)。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打破這種填鴨式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今教育事業(yè)的熱點話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將生活引入學習,教師可以巧妙的將英語教材內(nèi)容與生活進行融合,使其相互作用,讓師生共同感受生活、感受英語的樂趣;將學習帶入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英語更貼近生活、讓學習圍繞生活,陶冶情操,樹立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和正確的價值觀。

2.1采用生活化教材:教材,是教學不可缺失的主要教學依據(jù),雖然教材內(nèi)容都是固定死板的,但是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是多樣可變的。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要從生活中尋求教學內(nèi)容,結合教材知識,從生活點滴著手,使學生感受不一樣的課堂氣氛。

2.2借用現(xiàn)代化設備:多媒體的運用是現(xiàn)代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在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集聲、圖、影、表于一體的特點,對小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學。

2.3引用生活中場景: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更密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2.4選用生活化評價:新課改背景下,不但教學模式發(fā)生了轉變,而且評價系統(tǒng)也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傳統(tǒng)形式化、單一化的教師評價系統(tǒng)正在退出教學舞臺,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和對生活化英語教學的接受程度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鼓勵學生開放思維、大膽嘗試。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鍛煉小學生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英語的能力。對于小學教師而言,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不但活躍課堂學習氣氛,而且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將英語更好的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學習,體會到英語所帶來的更多樂趣,這不僅順應了新課改背景下對于教學的新要求,而且也是教育事業(yè)不斷改革的必然結果。

作者:宋華婧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第六小學。

淺談小學教學篇二

摘要:小學體育教育想要有效地進行就必須在教學中準備充足。在教學中的準備活動、教學實施、教學評價、課后作業(yè)等在實施過程中要有正確的決策,策略落實到每一個階段中。本文將通過實際的教學例子討論新課標下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途徑。

一、準備階段的有效實施途徑。

準備階段主要包括了在上體育教學前的教案制定、場地器材的準備、對學生身體情況做基本了解等活動。其中的教案制定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是保證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師在制定教案時要根據(jù)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上課時間等綜合考慮,制定出最合適的教案。如在教授學生投籃球技術時,教師根據(jù)所教班級的學生身體素質(zhì)、上課的時間段制定出合適的教案。如果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的身高的限制以及力量的不足,還沒有達到三分球投籃的要求。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站在籃板下做定點投籃練習。而女生對于籃球的掌控沒有男生強,教師可以安排他們練習傳球技術,先把基礎動作練習好。這樣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適當?shù)捏w育教學活動。在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之內(nèi)。他們也就不會感到任務繁重而產(chǎn)生厭煩情緒。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體育技能。

二、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

死氣沉沉的環(huán)境是無法以視覺上興奮起來的,他們在活動時也會無精打采。而相反的,一個好的教學環(huán)境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想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教學,就要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環(huán)境。如在教授羽毛球技能時,教師要以學生打成一片,建立起民主,和諧的關系。鼓勵學生對羽毛球保持好奇心,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講述我國羽毛球在國際賽臺上的光輝事跡,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精神。安排學生之間進行羽毛球技能競賽。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感到愉悅,掌握體育技能的能力也會提高。

總而言之,教師想要在小學體育的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教學就需要從教學的各個方面入手,重視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和質(zhì)量。保持教學的熱情,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

參考文獻:

[1]鐘林.新課標下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的途徑探討[j].考試與評價,20xx(9).

淺談小學教學篇三

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習而言,學習者(即說話人)在說話時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影響著語言表達的效果。要想在課堂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關鍵一點就是要促成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直觀形象思維發(fā)展階段,物化的刺激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反應水平。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對于熟知的`、有興趣的事物可以形成親近感。為此,生活化的教學首先必須要運用實物模型、實物圖片、教學掛圖等營造出英語交流的情境。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在光聲電的配合下共同營造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場景。

二、角色扮演,讓學生主動參與。

著名語言學家克魯姆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該是創(chuàng)造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小學英語課本中的學習內(nèi)容,大多立足于生活實際,有著極強的實用性。為此,教師應該著力使學生成為書本中的人物,充分扮演擔當書本中的角色,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增長知識,提升能力。

三、立足書本,讓學生主動加工。

書本無疑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展的基點。但是必須要注意的是,書本僅僅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并不是所有教學內(nèi)容的全部。傳統(tǒng)教學論認為,教學就是要把書本上的詞匯、句型和語法變成學生掌握的技能。實際上這種想法無疑是片面的。如果沒有生活化教學的思想,不僅會讓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而且就算學生真正掌握了學習的內(nèi)容,到生活中也不會加以應用,“書本英語”“啞巴英語”即是其代名詞。由此,生活化的英語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從書本出發(fā),關注學生的家庭生活、捕捉學生的興趣點,挖掘出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就是自己生活的一種工具,在運用中進行加工。

四、立足課外,讓學生主動實踐。

英語教學過程不僅僅包括了課堂,還應該包括課外的一些練習。《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睂φ者@個要求,生活化的教學也可以通過課外作業(yè)的布置,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實踐活動中。既在豐富的形式中增加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可以在趣味的實踐中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類型,我設計出了不同的作業(yè)形式。比如根據(jù)不同的節(jié)日,我要求學生自己制作賀卡。如三八婦女節(jié)賀卡要寫上對媽媽的祝福,圣誕節(jié)的圣誕卡要寫上對同學朋友的祝福,萬圣節(jié)時,同學間合作完成一張手抄報等。學生在制作中體會到了快樂,鍛煉了能力。又如,對于一些記憶類的內(nèi)容,我安排了一些合作型的作業(yè)。如給家長講個英語故事,將學到的英語歌曲唱給家長聽等,這既融洽了感情,也檢驗了學習成果。再如,對于一些任務型的教學內(nèi)容,我安排了做一次采訪,做一次市場調(diào)查、設計一個旅游規(guī)劃等作業(yè),使學生在人際交往提升了英語能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應以立足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成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用”,使生活化的英語教學過程突破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思維,用最多樣的、最廣泛的英語教學方式實現(xiàn)英語的回歸生活。

作者:盧小艷單位:江蘇省海安縣青萍小學。

淺談小學教學篇四

小學英語教學作為一個入門階段,主要任務是通過看、聽、說、玩、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基本訓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并且通過學習一定量的詞匯,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培養(yǎng)以聽說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為進一步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一、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小學生總是能從各種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因此我們經(jīng)常開展一些有趣的課外英語實踐活動,通過說、演、猜等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

二、讓小學生有時間多想多問。

以往教師給學生留的英語作業(yè),都是機械地、重復地抄寫幾行就算完成任務了,學生對這個是最沒興趣的`了,他們大都抱著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老師可以設計讓學生自己展開想象,比一比看誰能把作業(yè)做得更漂亮、更便于記憶,并把它畫出來。這個作業(yè)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每學一課,學生就會迫不及待地回家設計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形象,第二天拿來向同學炫耀,那種成功的體驗給學生帶來了極大地滿足和無形地鼓勵,學生就會更加努力地完成設計想象作業(yè),學習的積極性可就提高了。

三、多層次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承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每個人的個性得到自由地發(fā)展”。因此,我們應改全班統(tǒng)一,忽視個性差異的作業(yè)為層次性作業(yè)。教師在設計英語課外作業(yè)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分上、中、下三個層次來設計,考慮個別差異。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層次作業(yè),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自主選擇,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我能做,我會做,我想做”,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

這樣,作業(yè)內(nèi)容分層、數(shù)量分層、時間有短期和長期之分,在內(nèi)容上安排較合理的梯度,讓具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基礎和能力上各得其所,而且不斷提高其層次,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達到目標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關注了每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四、引導學生多向“生活”中學習。

小學階段所要學的英語,與日常生活密緊相關,例如日常所見的水果、學習用品、家庭成員、人的身體部位名稱、家庭生活用品等等,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在學習這些單詞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們看著這些物品,邊看邊學,給他們一種實體的印象,如b、pen、able等,我們就可以看著書、筆、桌子等讓學生有一個感官上的認識。這樣可以幫助記憶單詞,在英語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英語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周圍,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英文商標、中英文廣告等,我讓學生隨時留意,布置他們自己去收集,摘抄。學生興趣盎然,反饋回來的作業(yè)十分豐富。這樣不但可以提高興趣,增長知識,還能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和自覺學習意識。

為了更好促進學生在英語語言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在設計教與學的模式上所做的探索努力。我們相信,充滿著童趣、充滿挑戰(zhàn)性的英語教學一定能幫助學生克服在語言學習上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讓他們找到樂趣,找到自信,不斷進步。

淺談小學教學篇五

摘要:傳統(tǒng)的小學合唱教學過程中。合唱主角的教學前試驗教學法。以音樂教學回歸生活為突破口?;貧w生活,小學合唱課堂教學的探究與實踐。

關鍵詞:小學合唱,主角,互動“復式”教學,回歸生活。

合唱是建立在互相協(xié)作的基礎上的音樂藝術,是歌曲歌詞意境分析、曲調(diào)調(diào)整、音色統(tǒng)一的聚合過程。論文大全,回歸生活。合唱培養(yǎng)的是小學生的理性認識上的協(xié)作潛力以及感性認識藝術的感染力,如何發(fā)揮出合唱的重要作用,怎樣才能做好小學生的合唱教學工作,已成為小學音樂教師關注的重要話題。論文大全,回歸生活。

一、合唱主角的教學前試驗教學法。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合唱教學是小學時代的音樂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提升小學生品位修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道德情操的綜合藝術成分。它不僅僅僅是一種互相協(xié)作的群眾藝術,也是每一個學生展示自我、發(fā)展自我、檢測自我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每個小學生都是課堂的主角。這種放開與自主掌握型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小學生內(nèi)在音樂潛能的開發(fā)以及獨立思考心智的培養(yǎng),也是小學生學會自我學習的最便捷的渠道。

新一輪課程改革也指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它反映的實質(zhì)是讓學生做主角,改變學生被動理解學習的狀態(tài),展示出學生對音樂知識的駕馭與領導位置。論文大全,回歸生活。論文大全,回歸生活。傳統(tǒng)的小學合唱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是一個課堂的“聆聽者”,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記什么,至于學生理解與否,教師無從知曉,因此,“填鴨式”教學便成了傳統(tǒng)教育的代名詞。不容否認,這種教學方式注重的是對小學生學習知識的獲得,而忽略對學生學習潛力的引導。在新課程的背景下,作為音樂教師要認識到,音樂知識只是小學生學習的素材,高效的學習方法才是教師“授業(yè)解惑”的關鍵所在。

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合唱的主角其實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主角”的教學前試驗教學法,則是小學生已獲得的知識經(jīng)驗與合唱技巧的認知發(fā)展水平的“試金石”。試驗教學法的實質(zhì)是向學生帶給充分從事合唱試驗的機會,是幫忙小學生驗證在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合唱知識與技能、合唱思想和方法的過程。教學前的試驗教學法是把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落到了教學的進程中。學生能唱的,讓學生自己嘗試一下,學生能想到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自己實踐一下,真正做到把合唱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在合唱《好月亮,你走得這樣靜悄悄》一課中,教師事先讓學生透過各種方式感受三度音程的音響效果,透過練練唱唱,將歌曲中要出現(xiàn)的音程關系讓學生事先接觸;而在課堂上,教師也是透過練練唱唱,讓學生自己學會各聲部的旋律,然后再小組合作或同桌合作,試唱雙聲部的旋律,最后再是教師進行指導糾正,這樣的教學方法,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消除了學生對合唱歌曲學習的恐懼感,最后到達預期的效果。

因此,在合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這種教學前試驗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對合唱知識與技巧的不足之處,從而實現(xiàn)對小學生合唱知識的學習與潛力培養(yǎng)的統(tǒng)一。

二、合唱氛圍的營造——“生活”教學法。

合唱是在多個人聲相互配合下,完成的演唱藝術形式。小學生合唱的好處在于自由中的約束,個人演唱是在具備演唱潛力的基礎上進行自由發(fā)揮,而合唱則更是注重小學生的協(xié)作、互助、配合潛力的培養(yǎng)。我們明白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重要階段,具有很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運用鮮活的教學實例去引導小學生進行更寬角度的創(chuàng)造。論文大全,回歸生活。鮮活的教學素來來自哪里呢,答案是實際的生活。小學音樂新的課程改革要求:不管是在音樂課程設置還是教師教學上,都要把小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作為出發(fā)點,以音樂教學回歸生活為突破口,力求在實際生活的環(huán)境中,使小學生的情操得到熏陶,實踐與創(chuàng)造潛力得到培養(yǎng)。

在教學中生活場景的構建,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共鳴度,他們能夠及時的應用生活的中例子去驗證所學的知識,也能夠用知識去豐富自己的實際生活,從而讓小學生從小便成為了生活和學習的主導者。生活化生活場景,還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潛力,使小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感受到參與與收獲的快樂。

我們明白合唱藝術和生活場景存在著相輔相成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為有了合唱藝術,生活場景才會更加生動與真實,因為有了生活場景,合唱藝術才能有更寬闊的表現(xiàn)空間。在合唱教學中,生活場景的設立能夠把小學生思維不由自主的融入到生活中,從而培養(yǎng)了小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濃厚興趣。例如在教學《綠色的祖國》一課時,我們不妨把教學的視角轉向生活,首先應用生活化的道具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意境,如塑料的小綠樹等,接下來教師開始提出問題,讓小學生思考,如讓學生描述一下自己對綠色的認識等,然后,教師再分別展示不同季節(jié)小樹樹葉的色彩變化的圖片,讓學生近距離感官與觀察,并對此展開討論,增加小學生對課堂教學資料的理解。讓小學生在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時,氣息平穩(wěn),并隨旋律線的起伏自如地進行演唱。

音樂教學生活場景的構建,實質(zhì)上是應用生活的模式去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的欲望,使小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得到生活的肯定與認可,從而讓小學生懂得知識的價值所在,對于小學生更好的生活與學習打下了良好了基礎。

三、互動模式下的“小組復式”合唱教學法。

在小學生合唱教學過程中,互動教學模式本質(zhì)上來講是合唱前學生“教”學生的過程,具體的操作步驟是:教師在進行歌曲合唱教學前,首先把小學生分層若干個小組,讓他們進行分組對課堂資料進行討論與學習,例如《我們的田野》的這首歌,讓學生討論一下,在合唱過程中如何做到對力度、呼吸、咬字、速度、情緒控制等;在聽錄音中播放該歌曲時如何打拍子,如何聽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著歌曲錄音進行邊聽邊打拍子;以及如何進行氣息訓練的等。其次,提出“小組復式”合唱的理念,透過互動討論,不但實現(xiàn)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傳遞與補充,而且還增進了小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此同時,討論的結果也為教師進行下一步的課堂資料的“小組復式”教學帶給了第一手資料。

“小組復式”教學法是以互動教學為基礎的,透過互動學習,教師獲得到不同小組內(nèi)的同學對課堂資料的理解程度的信息,針對此信息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并使該目標都能貼近于各個小組小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區(qū)”,然后進行分層次指導與教學,讓小學生在嘗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成功喜悅的同時,獲得更大程度的發(fā)展。例如,在《讓我們蕩起雙槳》課中,教師先對全班進行了大致的摸底工作,然后從簡單的旋律開始入手,讓學生陶醉其中,之后教師又加重歌曲的旋律難度。個性是二聲部的地方,從單音開始練習再到音程的練習,從單小節(jié)的練習到多小節(jié)練習,練習的難度都是從不同的層次出發(fā),從不同的層次設計教學,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用心性,還能更好的解決二聲部中出現(xiàn)的歌曲難點,可謂是一舉兩得。

互動模式的“小組復式”教學法注重的是每個小組的差異化培養(yǎng),也是消除各個小組差異的最便捷的途徑,簡而言之,它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將自學后的觀點及時的在小組內(nèi)交流與溝通,在小組內(nèi)交流完成之后,各個小組并對知識的獲取量與理解程度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在下一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上對小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小組都能在自己掌握的資料的基礎上,獲得知識的深化和拓展。小組分層教學,是以組為單位進行的,解決了傳統(tǒng)模式“滿堂灌”的教學弊端,透過小組差異化的培養(yǎng),來實現(xiàn)對小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與提升,進而促進全班小學生的共同進步。論文大全,回歸生活。總之,“小組復式”展示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并運用分層次的理念來進行教學,旨在在班級的氛圍中和教師的指導下,逐漸縮小小學生學習之間的差距。

在小學音樂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合唱教學應在注重知識學習的同時,培養(yǎng)小學生高效學習的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發(fā)揮小學生在合唱中主角位置,并運用生活化的教學實例和素材,帶動小學生的參與學習的熱情,讓小學生在參與與互動中進步。與此同時,互動模式下的“小組復式”教學法在課堂的應用,不僅僅實現(xiàn)了小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知識的共享,而且分層次教學理念也促進了班級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2]吳靈芬;對中小學合唱藝術教育的思考[n];中國藝術報;。

[3]李薇;關于中小學生合唱藝術素質(zhì)培養(yǎng)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4]陳玉丹著.音樂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淺談小學教學篇六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式的生活化。新課標對于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應當前的教學工作,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用靈活、輕松、活潑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將教學方式與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因為老師的教學而愛上老師、愛上英語。老師的教學方式與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們覺得英語并不是陌生的課程,也并不是只有在遙遠的國度才可以說的語言,它就在我們的周圍。通過教學方式的生活化,學生也會更加喜歡老師,喜歡英語課。

二、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愛生活更愛英語。

英語的教學,最重要的是內(nèi)容的英語化,將所學習的內(nèi)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更懂得如何運用英語,掌握英語語言的技巧,擴大英語知識面和詞匯量,熟練英語的句型,這才是學習英語的實質(zhì),學生只有將自己所學的英語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才能懂得英語在生活中的運用。教師要引導學生使用英語的方式和方法,在教學以及生活中創(chuàng)造使用英語的條件和環(huán)境,只有將英語的語言內(nèi)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才能更加喜歡英語,才能更加流利地說出英語。

三、教學素材與生活相聯(lián)系――愛課堂更愛英語。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要搜集相關的教學素材,將教學素材與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素材的生動性和生活性,以及英語課堂的活潑性,從而讓學生更加喜歡英語課堂。教師在搜集素材時,應注意多搜集學生身邊的英語素材,從而不僅可以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還能夠讓他們了解到英語運用的多樣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由此可見,教師想讓學生喜歡英語,喜歡上英語課,就應當將英語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從之前的“啞巴英語”中解脫出來,學會開口說英語,從而使英語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中,讓每一個學生都愛上英語。

淺談小學教學篇七

人類本質(zhì)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賞識。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shù)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边@都是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贊賞是廉價的,也是無價的。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筆者采用多種表揚方式:或用贊許的口吻——“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拍拍肩膀,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

語文課堂要體現(xiàn)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fā)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語文學習,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多是老師掌握著“話語霸權”,學生只能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老師往里灌東西,可結果,園丁的辛勤,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使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變成了統(tǒng)一模式鑄造的標準件。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fā)言。筆者認為,學生“講”教師‘聽”。有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筆者通過“聽”常常被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獨到深刻的見解、幽默睿智的語言所折服。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fā)揮的舞臺,這更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fā)出課堂的活力。

淺談小學教學篇八

當我們還在解讀《課標》,準備貫徹落實時,走在課改前沿的人們已經(jīng)在反思課標了,提出“課標不是真理,還在實踐中,還要糾正修改,不能照辦,不去思辯,一味地引用‘新課標中強調(diào)……所以……’這樣是不對的?!?/p>

誠然,此次新課程改革尤如一場“大規(guī)模的,轟轟轟烈烈地運動,”政府介入,自上而下,面積之大,速度之快,其時代背景是在整個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下進行的,可以說是形勢所迫。因此勢必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有了自己的點滴感受,愿把體驗過的東西與大家交流一番:

反思之一:對探究性學習的反思

有這樣兩個例子:一位老師教學生“區(qū)分前后鼻音的漢字”,從分、紛、芬……鋒、峰……的讀音入手,讓學生從班級同學姓名中去找前后鼻音的字,再從字典中去發(fā)現(xiàn),找出規(guī)律。這樣提出問題,又安排途徑,提供資料的探究是可行的。另一位老師上《荷花》一課,用探究性學習就有認標本之嫌疑,光讓學生探究“未開的花是怎樣的?”找出有關句子讀讀,而后又問:“只開了兩三片花瓣兒的、全開的花是怎樣的?”讓學生講述,整個課堂一點意境都沒有,干巴巴的,提出問題,解答問題都很簡單,沒有體驗,這種課文就不適合用探究性學習方法。

我在平時教學中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小音樂家楊科》文中有一句話:“從小溪那邊傳來笛子的聲音。楊科聽村子里的演奏,這是最后一次了。樹皮做的小提琴還躺在他的身邊?!蔽易プ 疤伞弊謫枺骸啊伞裁匆馑??”學生說“躺”是“放”、“擺”的意思。從字面看,這樣的理解已合乎語意。但我沒有就此打住,繼續(xù)引導學生作深層次的感悟:“噢,那在這里為什么不用“放”或“擺”,而用“躺”字?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有的學生欲言又止。于是我又用感人肺腑的語言啟發(fā):“想一想揚科怎么會死的?無非是想摸一摸心愛的小提琴而被活活打死的,他那么酷愛音樂,是個音樂天才,可他將遠離這個人世,與我們永遠地告別了,此時的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沒有,只有——”學生恍然大悟,語思暢達,情感溢動,語言噴涌:“所以,揚科離開人世時,只有小提琴陪伴著他。”“此時此刻,在揚科眼里,它不僅僅是一把小提琴,而是生命中最知交的朋友了?!薄斑@樣的課堂,教師以智啟智,以情喚情,課堂在師生心靈交匯的平臺上,探究學習就有了實效。

反思之二:對“綜合性”課程的反思

語文綜合性學習最核心的就是語言實踐,真正用語言來解決實際問題,語文活動課的閱讀要真正解決需求,現(xiàn)在很多老師都注意到了“整合”,一節(jié)課唱、跳、畫、寫、算各種形式輪番上陣,令人琳瑯滿目。

“語文綜合性學習”盡管注重綜合,把自然、社會、人類歷史等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但它首先應該姓“語”,即,不管我們的學習活動涉及到哪個領域,哪門學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腳點都在“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形成和發(fā)展”,而不是對其他學科知識的掌握,正如“語文課標”所指出的那樣,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在于“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的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如,以“昆蟲與古詩”為題讓學生學習,盡管學生在收集、理解古詩中昆蟲的詩句,或者創(chuàng)作新的昆蟲詩時,需要到生活中去觀察昆蟲,了解它們的生活,但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自己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獲取關于昆蟲的生物知識。

上完“秋天的畫”后,有位老師進行了語言活動,發(fā)動學生收集一些樹葉,貼貼秋天的畫,配以音樂,再加上一些舞蹈,整個課堂熱鬧非凡,但是語言實踐很少,雖然活動的形式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了,而且藝術色彩也很濃厚,但對學生語文水平提高幫助并不大。而且在活動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很多老師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忽視,沒有傾聽就談不上交流,為了讓學生有話說,有的老師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了情境,然而并不實用,比方《打電話》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小白兔生病了,要向山羊老師請假,模擬的是童話世界,首先要變成動物,而一會兒又要變成“我”,要進入情境得轉好多的彎,而一會兒童話世界,一會兒現(xiàn)實生活,切換頻繁,讓學生不知所措。

綜合活動應該為學生的閱讀量,寫作水平、認知能力提高服務,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

由此可見,“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帶有綜合性質(zhì)的語文學習,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綜合學習”,不是學科的整合學習。單從命名來看,“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性”字便體現(xiàn)了這個意思。

反思之三:對生成性課堂的反思

自新《語文課程標準》出臺以來,素來被視為戴著鐐銬跳舞的語文教學似乎可以無拘無束地手舞足蹈了。一個超越預設現(xiàn)今彌香的新生命向我們走來,這就是生成!“語文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教育者不再囿于一孔之見,定于一家之言,而是尊重異端,容納叛逆。課堂儼然成了多聲部思維合奏曲。于是《亡羊補牢》既可以解讀為為時未晚,也可以解讀為追悔莫及;《濫竽充數(shù)》既可讀出南郭先生之偽,也可讀出齊湣王之智;《落花生》中的花生未必是理想中的人生,蘋果、石榴、桃子既好看又實用才是盡善盡美……諸如此類異彩紛呈。生成的.課堂漸為眾多專家、學者、教育者所激賞和倡揚。

的確,生成性課堂正是新課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但是,我們有些語文課堂因刻意的標新立異而流于追奇獵怪,諸多生成讓人頗難釋懷。

某教師教柳宗元的《江雪》,教學接近尾聲時,老師問:還有什么不懂的嗎?“老師,這位老翁為什么那么冷的天還要去江中釣魚?”一生滿臉疑惑。“我知道。因為那老翁愛吃魚?!薄拔艺J為是老翁家里窮,沒什么吃的了?!薄拔蚁耄抢衔提烎~是要去賣的?!睂W生接二連三地解讀。教師若有所思?!班?,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嗎?”“?。 北粏枌W生一臉茫然。突然又一個學生站起來:“教師,現(xiàn)在江面結著冰,不可能釣魚的?!薄笆菃幔坑袥]有不同意見?”教師無所適從,把“球”踢回給學生?!澳怯惺裁?,可將冰鑿破呀!”“嗯……有點明白了……”那學生也只好作罷!

老師質(zhì)疑引導,可當學生提疑并一個接著一個提出不同見解時,老師不能敏銳地把握教學契機,任由學生牽著鼻子走,不知從哪兒入手深入點化、引導,去巧妙地召喚潛藏在字里行間的人文內(nèi)涵。雙方交流著一些俗不可耐的回答,做著一個有趣而無意義的游戲。面對生成,教者無所適從。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做到讓自己的設計簡單些,又要做到對于課堂要充分預設。這兩者是相統(tǒng)一的。簡單設計是針對通常教學中“精心設計”的教案而言的。以往我們上的公開課教案條理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為營,問題一個接一個,設計相當精確詳細。甚至每一句話都已寫好了,一堂課的時間安排也是完美無缺。但是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思多惠說過:“一個不好的老師給人真理,一個好老師則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鄙鲜龅默F(xiàn)象在有形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敖贪浮毕褚桓鶡o形的繩索牽動著學生嚴重地束縛著學生。

學設計的“簡單”并不是說我們不用課堂準備,不用鉆研教材。恰恰相反,教學設計的簡單是建立在教學充分預設的基礎之上。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不同的課堂,不同的學生甚至不同的時間都會有著不同的情況的發(fā)展趨勢。每種情況應如何處理,如何才能最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的興趣,教師需要有多條思路,一一把它們考慮到。沒有高質(zhì)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預設是全方位的,“板塊式”的能夠順利應對一般的課堂動態(tài)生成。

當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把全部的課堂情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具有無限的創(chuàng)造性,平等的對話,互動的課堂,有時學生的“忍不住”搶嘴,竟是如此的經(jīng)典。有位老師在教學生字“柴”時,為了讓學生明白上面是一個“此”而非“比”,是這樣解釋的?!按恕币獜碗s,柴要很多木堆在一起的,同學們聽了以后,有的點頭稱是,有的皺眉,顯然不太同意這種方法。“那你有更好的方法來記住這個字嗎?”老師把問題拋給了他們。“老師,我知道,此地有木就是柴。”一個學生等不及站起來,只舉了一下手,就脫口而出了。在一陣沉默之后更是熱烈的掌聲。誰能不說這個解釋不完美。動態(tài)的課堂是師生合作、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是學生主體性,個性化發(fā)展的舞臺。

小學語文為什么而教?一路走來,曾經(jīng)為政治而教,而今更明確是:為人而教,我們能做到的:面對每一個學生,把他教好;為人的生存和發(fā)展而教。過去我們受儒家思想影響嚴重,強調(diào)“沒有大家哪有小家”結果集體主義,使很多沒責任感的東西就出來了,抹殺了個體的智慧,致使最終整體素質(zhì)下降了。其實個體水平提高了,整體素質(zhì)當然就提高了。有關人士作過中美教育20年發(fā)展調(diào)查,美國專家發(fā)現(xiàn)中國孩子起得早,一到學校沒的空,回家還要做作業(yè),得出預言:中國小學生是最忙的,最勤奮的,20年后定會超過美國。然而20年后,事實上,中國的整體教育實力還是遠遠落后于人家。對個體的漠視是教育者最大的錯誤。今天我們已經(jīng)明確指出課改是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那么讓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少一些功利性,多為學生以后的生存和發(fā)展考慮吧!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wǎng)然后站內(nèi)搜索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淺談小學教學篇九

作文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教師要格外重視。針對小學生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采取的措施進行了闡述。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小學作文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方面基礎打得如何,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梢哉f,作文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我們要重視起來。

以下是我在習作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幾個問題及采取的相應措施。

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應從低年級寫句子、寫話開始,激發(fā)學生興趣,使每個學生在練筆時,都有一種欲望。將習作成為一種樂事,而不是負擔,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多花心思。如何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呢?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如,指導學生寫一篇關于小動物的作文,事先我就布置了任務,讓學生認真地觀察所喜歡的小動物,通過親自飼養(yǎng)或詢問他人等途徑了解動物的外形特點、生長過程和生活習性。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思維,才能激發(fā)他們積極的思維,進而激發(fā)他們表達的欲望。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將作文教學巧妙地賦予饒有興趣的活動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每次習作多表揚、多鼓勵,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要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必須還給學生寫作自主權。對于小學生來說,作文要做到求真,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如,春暖花開,要寫《春天》的作文時,教師可帶學生去踏青,讓他們自由呼吸新鮮空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給學生觀察生活的辦法。這樣一篇篇《贊美春天》的作文就會在學生的筆下誕生了。

如,勤于觀察生活的習慣,積累生活材料和語言材料的習慣,勤于讀書、樂于動筆的習慣,修改作文的習慣等。這些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的,我首先讓學生認識養(yǎng)成好習慣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多讀書,細心觀察生活,通過習作實踐,學生的習作水平提高了。他們就會感到自己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從而堅持下去。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是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實踐過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只有讓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樂于在作文中盡情表達自己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感受,才能寫出一篇篇文筆優(yōu)美、生動真切的好作文。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

人天生是會模仿的,從嬰兒模仿大人的語言行為,到科學家模仿鳥兒制作飛機,這些都是模仿,對于小學生而言學會模仿是寫作的基礎。要想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首先要學會積累,模仿就是積累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則要注意給不同階段的學生布置不同的模仿任務,從而教會學生如何去模仿。學生在不同的階段學到的內(nèi)容不同,低年級側重于對于字詞的學習和記憶,而中高年級則轉向了段落的學習和分析。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不同,所以模仿的側重點也不同。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模仿的重點是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正確使用字詞。例如,在小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寫作內(nèi)容就是“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一天”這種描述性比較強的作文題目,學生只需要清楚地寫出自己父母的特點或者一天的行程便可完成。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給學生看一些較為典型的詞句,給他們指出哪些詞語分別是什么意思,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比如,“我的媽媽有長長的金燦燦的頭發(fā)?!薄拔医裉烊チ藙游飯@,看到了很多奇怪的動物。”學生可通過記憶和模仿這些句子,來完成相應的段落描寫。

到了高年級,教師則可注重讓學生由一段話組成完整的文章,在這階段教師要注重向學生介紹一些整篇的范文,看其他的小朋友是如何描述的、文章內(nèi)部的結構是什么、每段的結構又是如何構成的等等。

例如在講到桃花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看范文是如何來描寫桃花的,先從桃花的花瓣描寫到花萼再到花莖這樣的順序。看完這個范文片段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來描寫一朵自己平時見到的花。

有的學生這樣寫道:“我家門前有兩棵牽牛花,我每天早晨上學的時候都能看到有新的牽牛花開放。牽牛花的藤纏繞在旁邊的小樹上,花莖非常細,似乎只能勉強撐起這朵大大的喇叭花。喇叭花是紫紅色的,花瓣外部顏色比較深,從花瓣外逐漸從紫色過渡到粉白色。這棵喇叭花每天早晨都有一朵新的喇叭花朝著太陽開放,非常漂亮,可惜到了晚上花就謝了!”在這段中,學生就模仿了范文中描寫花的方式,只不過是將順序顛倒了一下,這種模仿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文章脈絡觀,使文章寫得整齊有條理,為今后的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2.細心感悟生活,將情感融人寫作。

在模仿寫作階段,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寫作技巧的運用。在學生具備了基本寫作表達能力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感悟生活,并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寫作中,寫出“真實”的美文。

在模仿階段,學生通過細致的模仿和訓練,逐漸掌握了句子、文章的構成是什么等。如果說文章是一個人的話,模仿階段是組成這個人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感悟階段則需要尋找這個人的靈魂。如果一個人缺少靈魂就只能是行尸走肉。靈魂是貫穿整個文章始終的,是作者和讀者之間溝通的橋梁,缺失了靈魂就無法和讀者產(chǎn)生共鳴,哪怕詞藻再華麗,也難掩其蒼白。要想鍛煉學生提煉文章靈魂的能力,則需要學生認真去感悟:

首先,要做到認真觀察。小學生所經(jīng)歷的事情較少,所以胸中所積攢的素材也比較少,要想寫一篇好文章,就必須經(jīng)常觀察從而積攢素材。對此,語文教師應該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觀察訓練。例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間觀察走過班級門口的人,同時通過他們的行為和神色進行一定的猜想。在課上,語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剛剛在門口走過的人當中,哪個讓你印象最深刻。有的同學說看到了一個抱著很多作業(yè)的老師走過門口,面帶微笑,應該是在上節(jié)課學生做的隨堂作業(yè),而且學生完成得很好。也有同學說看到一個急匆匆跑過去的小男孩,看著跑過去的方向是廁所,應該是喝了不少水憋了一節(jié)課吧,說完大家哈哈大笑起來。教師在這個階段不需要糾正什么,可以讓孩子自由地觀察和想象,自然而然地積累大量的素材。

其次,要做到情感上的感同身受。好的文章都是作者有感而發(fā)的,所以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很多時候都需要作者感同身受。比如一個悲傷的人就很難寫出讓人快樂的文章。對此教師應當讓學生們體會到人生中的喜怒哀樂,當然在體會中要照顧到孩子們的年齡,在事件的選擇上應當適當。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播放一段孩子找不到媽媽,站在街邊大哭的片段,讓學生們看完后講述一下:如果自己是那個孩子自己是什么心情?有的學生說非常害怕,害怕再也看不到媽媽了,害怕有壞人把自己抓走;有的學生說再害怕也要堅強,可以去找警察叔叔幫助自己。在學生們發(fā)表意見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假設有一天自己走丟了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從而讓學生們做到有感而發(fā)。

3.結語。

寫作是人們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必備的技能,且需要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對此教師可以從模仿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寫作技能,再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為他們的文章塑造多姿多彩的靈魂。當然不管是模仿還是感悟,其中最為重要是大量的練習,只有練習足夠多,學生才能真正將自己的想法付諸筆端,成就自己的寫作風格。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一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向前發(fā)展和日益普及,網(wǎng)絡資源在教育教學領域中重要性正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而且它的運用適應了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同時為本來較為枯燥的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網(wǎng)絡資源,能夠使教學達到最優(yōu)化,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愛學,樂學,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網(wǎng)絡資源與作文教學的優(yōu)化組合淺談幾點體會: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探索的一種動力和成功的重要因素?!毙W生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比較敏感,特別是對直觀、生動、圖文聲動態(tài)的畫面有保持較長時間的興趣和注意的特點。如果老師單憑一支粉筆,一張嘴是不能引起小學生的興趣的。我將網(wǎng)絡資源運用到作文教學中,目的就是憑借網(wǎng)絡教學直觀、形象、新穎、感染力和可控制性強的優(yōu)勢,給學生提供了具體可感的形象,調(diào)動了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五彩繽紛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增添了作文教學的魅力,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引發(fā)了他們的思維,促進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卸下了害怕寫作文的心理負擔。比如在教學作文《找春天》時,我利用網(wǎng)上資源搜集了一些有關春天景象的圖片。讓學生真切地感受春天的美麗。我對學生說:“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去尋找春天,感受春天吧!”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學生欣賞著五彩繽紛的畫面。他們邊看邊議論,有的還不時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有的完全陶醉在美景中,兩眼呆呆地盯住屏幕,生怕漏掉了一處??粗鴮W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賞和感受之中時,我再次和學生一起引發(fā)共鳴:“春天多么美麗,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給大家聽聽好嗎?”我的語音剛落,有的學生早已抑制不住自己內(nèi)心的激動,爭先恐后地舉起了小手。有的說:“春天來了,百花盛開。桃花露出了粉紅的臉蛋,梨花也穿上了漂亮的白裙子,公園里好多花兒競相開放,它們好像在比美呢!”有的說:“泉水叮咚,它唱著歡快的歌兒來迎接春姑娘的到來,河水變得更清了,草兒變得更綠了?!庇械恼f:“春天來了,可把農(nóng)民忙壞了,他們忙著耕田,忙著播種,忙著種下一年的希望?!庇捎诰W(wǎng)絡資源的合理利用,教學創(chuàng)設的情境給學生提供了現(xiàn)成的素材,激發(fā)了他們觀察、思維、想像和表達的興趣,使學生作文的思路豁然開朗。

想像力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沒有想像力的作文是沒有生機的。學生的作文源泉在于生活,但由于他們平時對周圍的生活注意不夠,寫作文時,很多學生都覺得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有的干脆胡編亂造,這樣的作文也就談不上生動了。為此,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網(wǎng)絡資源,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如在例如我在教學人教版第十二冊第二單元的作文《假如我會克隆》時,學生對于“克隆”一詞沒有充分的理解。我先在網(wǎng)上下載有關克隆的資料,讓學生認識什么是克隆;然后,我利用網(wǎng)上下載的世界上有關克隆的植物和動物圖片,使學生感受到克隆技術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展現(xiàn)。這時,就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哦!原來克隆具有這么神奇的作用。課堂氣氛頓時熱鬧起來:假如我會克隆,我要克隆出許多的水,讓缺水的國家和人民從此不再受到水的威脅;假如我會克隆,我要克隆出許多的糧食,讓缺糧的國家和人民從此不再饑餓;假如我會克隆,我要克隆出許多的珍稀動物,讓它們從此不再受到滅絕的威脅;假如......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愛心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這時,我利用計算機把大家的想法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并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勤奮學習,你們的假如在明天都會實現(xiàn)。學生在真切地情境感知之后會展開豐富的想象,暢所欲言,具有獨創(chuàng)性。

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沒有過多的留意,再加上平時缺乏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而且生活經(jīng)歷有限,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平淡無味。如果在作文教學中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教學,就能克服小學生思維和洞察事物的局限性,挖掘他們平時沒有留意的生活內(nèi)容,整理以后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情感信息,就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擴大視野,積累素材,并能跨越時空,隨時隨地再現(xiàn)多種風俗畫面和風景畫面,從人生百態(tài)到自然萬象,無所不包。這些被忽略的司空見慣的東西都是可以運用的寫作素材。例如我在教學《我們和周圍環(huán)境調(diào)查》的作文時,學生對我們地球環(huán)境的整體狀況,我們國家環(huán)境的整體狀況不怎么了解,究竟影響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我在上課時就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搜索更多的資源來幫助學生挖掘寫作的素材,知道我們地球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的國家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地大物博,而是人均資源非常有限的,并且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現(xiàn)象,現(xiàn)在的工業(yè)“三廢”,農(nóng)業(yè)上過度地使用化肥,農(nóng)藥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人們的生活垃圾的任意置放等等,通過網(wǎng)絡資源提供的一系列數(shù)字和事例,讓他們有事可寫,有話可說。不再無從下筆。

表達能力,即說和寫的綜合能力。說是寫的基礎,會說才會寫。教學時要求學生在仔細觀察畫面和實物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把看到的和聽到的以及想到的具體表達出來。我在作文教學中常常讓學生對著畫面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學生在第一次說時也許語言不連貫,這時可通過老師或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糾正補充,或大家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學生就會很快形成較為連貫的語言。同時,在作文教學中使用網(wǎng)絡資源,既能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還為學生提供了相關優(yōu)美形象的范文,讓范文為作文引路。這不僅能使小學生領略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生動形象,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促進了小學生從模仿范文到自己安排材料作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成學生自主發(fā)揮。把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討論、想象、表達、評改。同時可以利用課件中的語言材料,恰當選用,準確表達。比如:在指導學生寫人時,網(wǎng)絡資源可以提供描寫人物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詞語,如:“魁梧黧黑”,“神采飛揚”“目不轉睛”“精神抖擻”“眉飛色舞”學生可以選用。即使是寫同一個題目的作文,學生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如在寫一種小動物時,有的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有的卻流露出對它的不滿,這樣達到了創(chuàng)新表達的效果。

當然,網(wǎng)絡還可以在課堂上調(diào)節(jié)氣氛,利用它獨有的搜索功能,欣賞一首歌,看一段笑話,賞析一節(jié)名詩等等,使課堂活躍起來。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可以優(yōu)化作文教學結構,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達到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二

1描寫《觀察日記》1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2基本描寫方法:形容詞、比喻句、做比較等方法。

2人物描寫,

外貌描寫:整體輪廓,外形、體質(zhì),頭部,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臉蛋、眉毛、頭發(fā)、牙齒、胡須,身體,脖子、肩膀、脯、背、腰、腹、臀,四肢,手、腳,肌膚:肌肉、皮膚,服飾。輪廓:一,整體輪廓,肌膚;2頭部;3身體、服飾4四肢5孩子對自己身體簡單評價。

神態(tài)描寫:出示多幅圖片,學生描述出來,抓住眼睛、眉毛的變化,表達要準確(描寫要符合觀察到的事物)、生動(抓住微笑的細節(jié)變化)、形象、(類比、比喻的寫作方法)傳神(抓住重點,最顯眼和突出的地方,適當夸張)。

動作描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老師的每一個動作,表達出來,用上關聯(lián)詞。

語言描寫:內(nèi)心獨白和語言對話。

心理活動描寫。

3景物描寫。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三

對于小學生而言,將所學的字詞組成句子、一段話乃至一篇作文是一個巨大的跨越,另外受到小學生心理和生理發(fā)展水平以及人生閱歷的限制,導致很多學生不知道怎么寫作文,也不知道寫什么,從而害怕寫作,乃至影響他們一生對寫作的認識。本文通過對寫作中模仿和感悟的分析,為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提供思路。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四

每次遇到我的托管學生練習寫話,都很頭痛。要么就是無從下手,要么就口水話。比如,今天我?guī)蛬寢屜匆路?,媽媽回來看見了,說,寶貝,你真愛勞動啊!

不少老師作文教學,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標準化,寫一個動物,居然一律按照,眼,耳,口,鼻,全身,尾巴等,像什么標準化來寫——哎呀,真的是把小朋友引向歧途的感覺啊。

90年代中期,我還在某小學教書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當時很多語文老師為了快速有效的解決這些麻煩,經(jīng)常做的就是,讓全班同學背同樣一篇作文,記事的選一篇,記人的選一篇,以至于,我們在閱卷時,經(jīng)??吹揭涣淘嚲砝铮魑氖且粋€樣子。當然,這樣風險不大,好像也沒有多大問題,不會失多少分(除了良心上)。但是,這樣的教學,最終導致的后果是非??膳碌?。

很多語文老師,本身素質(zhì)就有問題,自己就是樣板作文的受害者,結果,當他們成為老師后,他們的教學就必然有問題。

小學生寫話練習,作文練習都是作文基本功,為了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一個人為什么寫作呢?寫作到底為了什么呢?

寫作有沒有天賦呢?

我認為答案是,寫作只是了個體表達,寫作沒有天賦,很多人以為寫作靠靈感,其實不是,勤奮才出靈感。

世上很多事情都沒有天賦,有的只有勤奮。

作家麥家說過,所有的好作品都來至爛作品。

美國作家斯蒂芬.金,就是靠日復一日的練習,才成為大師的,據(jù)說,他一年中只有三天不寫作,生日,圣誕日,和美國獨立日。即便在沒有什么可寫的情況下,每天也堅持練習寫5000字當做練筆。

就我自己的個人經(jīng)驗來說,寫作就是一種習慣。

我真的就是喜歡而已。如果哪一天不寫,反而會很不舒服。

真的是生活處處皆素材。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都可以寫,都愿意寫。

如果有興趣,我還會主動編故事。

在我看來,我每天路過的看到的都不一樣,都會新的東西。

可能很多人,特別是學生,缺就缺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一顆善于思考的心。

哪怕在理發(fā)店,遇見一個有趣的人聽到一句有趣的話,我覺得都是有意思的,都可以寫下來。

在比如,這半年里,我大部分時間陪我媽去醫(yī)院,醫(yī)院就成了我記錄的素材最直接地方。

仔細一看,醫(yī)院就有很多很多故事。醫(yī)生啊,病人啊,各種有趣的人或有趣的事情,以及不那么愉快的事情。

在每一天平凡重復的日子里,我也會覺得今天和昨天的不一樣。

哪怕是夢境,我也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

很多小學生作文都有同樣問題,就是沒有真情實感。

可是,什么是真情實感呢?

用現(xiàn)在的話,就是沒有走心。

在訓練小學生作文的最初,我覺得從小事情開始,一周記一段話,有趣的話,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記錄。

再者,大量閱讀,也是幫助小學生作文提高的有效辦法。

不過這其中,最大的麻煩是,如何刺激小學生的興趣,你覺得每天寫點什么是件愉快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就未必了。如何讓小朋友感受其中的快樂,感受寫作帶來的快感,可能是最先應該注意的。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五

郭沫若曾說:“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為書法家,總得把字寫的合乎規(guī)則、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yǎng)成好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橫最易誤事,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睂懽植粌H可以培養(yǎng)人彰顯的性格,一手規(guī)規(guī)矩矩的字也能讓你懂得如何去做好一個人。書法教育教學工作,為當今書法教育事業(yè)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培養(yǎng)書法新秀開辟了新徑。但是在這美好的前景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書法教育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打印機,復印機的廣泛應用,有人就開始忽視寫字教學了,特別是我們農(nóng)村小學,針對這種情況,談談我的拙見:

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小學要教學生寫毛筆字,學會正確的執(zhí)筆,運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字要寫的正確、勻稱、干凈??逐步培養(yǎng)學生寫毛筆字的能力?!弊寣W生寫一手好字是繼承和發(fā)揚我國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再者,書法是中華民族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重要的精神財富之一,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到漢字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有悠久的歷史,是祖國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同時期的書法從側面反映著社會的繁榮、文明、進步;通過書法的學習可以了解到不同歷史階段的內(nèi)容、經(jīng)濟、文化、藝術、教育等。

讓學生在規(guī)規(guī)矩矩,工工整整,一絲不茍的寫字練習中,不斷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和習慣。這也是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還是小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意志的磨練,良好習慣的形成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書法教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渠道。美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和鑒賞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內(nèi)容相當廣泛。

中國文化在古代就有“書畫同源”、“文史合一”之說。好多書法家既是文學家、教育家,又是哲學家,在他們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學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每門課程都離不開寫字,堅持書法教育,對學生智力的開發(fā),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tài)度都有很大益處。因此,書法教育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智育。它從一個獨特的方面增加對歷史的了解,一個對于歷史了解的人首先不會輕易地去放歷史性的錯誤。同時也增加了古代文學素養(yǎng),從書法的學習中培養(yǎng)出了一個有文化的現(xiàn)代人。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多次發(fā)文強調(diào)寫字教學的重要性,明確提出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正確、端正、整潔,具有一定的速度的教學要求,規(guī)定寫字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教學內(nèi)容之一,要求全國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新世紀之初,我國第八次課程改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全面推行,對小學書法教育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2011年8月26日下午教育部發(fā)布《教育部就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出臺意見》。中國教育報首版便提到“有條件地區(qū)今秋開書法課”,意見指出書法教學的意義,以及對于中小學校的要求、對各省級行政部門的要求。根據(jù)教育部對于開展書法教學的要求,北京將書法課重新列進本市中小學的課表,并成為教育督導的專項內(nèi)容。市教委目前已收到教育部下發(fā)的有關中小學開設書法課的通知,全市學校新學年均將開設書法課,以提升中小學生正在下降的漢字書寫水平。這是在繼教育部發(fā)布了《教育部就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出臺意見》后,第二天公開在北京日報第006版《中小學新學年重開書法課》一文中。

2011年9月5日中國文化報第006版《中小學開設書法課,師資成“攔路虎”?》一文中談到8月底教育部發(fā)表的文件,而一些省級部門最近才接到消息,開展書法教學有些倉促,師資力量不足是個很大的障礙,表達了對這次積極開展小學書法教學的擔憂。我省針對教育部的通知也在積極促進書法教學在小學的開展,記者在長沙市的小學展開了調(diào)查后。2011年9月9日湖南日報第009版《中小學開書法課離學生有多遠》一文公布了大致情況,文中采訪了部分社會各界的人士,他們對小學開展書法教學的意義是十分贊同的,長沙市的各個小學也在積極開展,例如曹家坡小學、長塘里小學、長沙第一師范附二小學等,其中曹家坡小學還是長沙市第一批獲得全國寫字教育特色學校的小學之一。但是書法教學依舊未納入每周的課程,只能在語文教學中老師的寫字技能訓練和課外書法培訓班。

在北京,上海,長沙等省會城市嚴格貫徹著教育部的文件積極開展書法教學的同時,各個普通市縣情景并不明朗,畢竟繁榮都市的教學水平,教學設備都相對強很多。師資力量根本無法滿足全國小學開展書法教學,對于各地方開展小學書法教學的確讓人擔憂。在應試教育的耕耘下,素質(zhì)教育還僅僅是提倡,寫字技能學習的課程形同虛設,或讓學生做作業(yè),或挪用上其他課。對書法教學不夠重視。

2、引導不當,書法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書法教學的課堂中教學要求不嚴,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和寫字教學雖連在一起,實際上教學中重識字輕寫字的現(xiàn)象極為嚴重。還有老師在寫字教學中存在著模式單僵化的現(xiàn)象。在寫字課堂上常常是教師講一筆,學生練一筆,或是教師大講特講書寫技巧,學生卻聽得漫不經(jīng)心,這樣的的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方法過于單一,寫字教學課堂枯燥乏味。

有的學校只重視個別學生的特長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的整體提高。只針對少數(shù)學生以書法興趣小組的形式對個別寫字特長生強化訓練,以培養(yǎng)書法精英為目標,而對大部分學生的寫字練習不采取任何措施。雖然書法教學的確引起了學校的注意,但是面對的只是少數(shù)學生,達不到普遍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和藝術素養(yǎng)的目的。

新世紀的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對小學生寫字的訓練,應貫穿著我們整個教學過程,以下是我任教以來練字的心得,還有參考相關書籍總結出來的建議。

在學習上,我一直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書法伴隨中國的歷史行走了幾千年,所涵蓋的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完的。即使在小學只要求規(guī)規(guī)矩矩寫好幾百個漢字,也不是僅僅依靠老師在書法教學上的指導就能完成的。因此,讓學生對書法產(chǎn)生興趣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在寫字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學生才想去寫,只有想寫,才能寫好。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成立興趣小組,由學校挑選出書法功底較好的老師,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練習書法。

1、開展書法觀摩活動。

2、組織各種競賽活動。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至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fā)揮80%至90%?!比绻蠋熌苡酶鞣N方法激勵學生,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被承認,希望自己做得比別人好。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老師應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學生進行寫字競賽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閃光點。

3、細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進步并予以表揚。

在寫字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每一次細微的進步。當他們有了一點進步,老師就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并激勵他們。也許僅是一句話,甚至只是幾個字,但卻能讓學生得到了承認,覺得勞動有了價值,從而主動練習,去爭取更大進步。

(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一個初入學的小學生,就像一張白紙,他們的可塑性相當強?!缎抡n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寫字要求:“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寫字訓練時,先強調(diào)寫字姿勢,讓學生做到“三個一”的要求。認真觀察學生,留心學生每個細微的動作,并對不正確的姿勢給予及時的矯正。這樣長期訓練,學生才會逐步擁有正確的寫字姿勢。

老師要及時糾正學生寫逗筆字的壞習慣,強調(diào)學生寫字的筆畫筆順,字是一筆一劃寫出來的。筆畫順序是伴隨漢字演變,是數(shù)代人為了把握字的結構、寫字的速度、字的美觀性而水到渠成形成的習慣。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一個點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全部功力。從這一個點,你會看到很多東西。直到把所以有的問題都解決。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書法教學方法。

班杜拉的社會學理論認為:“兒童可以通過觀察特定的榜樣進行學習。”中國有8億的農(nóng)村戶口,其中大多數(shù)學生的家長字還沒有自己孩子認識的多。因此,老師就是學生最好的榜樣了。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提高寫字水平,寫得一手好字,學生見了,對寫字就更有興趣和信心。而且,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三筆”字是必備的基本功之一。我們服務的對象是初入校門的小學生,他們的行為有極強的模仿性。因此,老師本身更應注重寫字訓練,板書一定要正確、規(guī)范、美觀,要有正確的書寫筆順,要讓學生感受到漢語言文字的形體美,讓他們從老師那里學到正確的書寫規(guī)則。從日常的課堂中提高學生對書法學習的影響。

2、多媒體教學法。

現(xiàn)在,學校有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多媒體已由“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使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不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讓字的間架結構、字形特點,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枯燥的寫字教學變得妙趣橫生、豐富多彩,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3、臨摹法。

利用各方面的資源讓學生欣賞書法作品。不要貪多。一次只練一個字,給它練好,練熟,練會,練進去。從一個字,再到一行字,再到一頁字。如果把一頁字練到家了。那么全篇基本上到家。趙松雪曾說,得之二三行即可名世,此言不虛,不僅如此,還是學書至理。

4、自練與互練相結合。

自練是指學生個人在教師、碑帖的指引下,習臨某種字體的運筆規(guī)律,仔細揣摩,認真體會,對其點畫、框架、神韻、章法等特點進行比較、分析與理解,自然就會受其熏陶和感染,掌握筆法的方圓、藏露、提按、轉折、緩急?;ゾ毷侵噶暰毻环N碑帖或不同字體的同學互相學習,觀摩,這樣可以從別人的書寫過程或創(chuàng)作中受到某種啟示,甚至矯正自己在運筆用墨方面的錯誤或彌補缺陷,又能在自己臨習時接受書友們的幫助與點評,有助于提高書寫水平和經(jīng)驗。同時也是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強有力手段,真正達到博學多才、開闊視野、力戒浮躁的作用。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教會學生寫一手漂亮的字體不是朝夕之事。但只要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這種堅持或許是一個老師幾年的堅持,甚至是幾代教育者的堅持。只有那樣,我們期待的書法藝術再度復興的日子才會離我們愈來愈近!參考文獻:

【1】狄德全:淺談小學書法教育【j】甘肅蘭州: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第28卷第三期【2】顏翔龍:小學書法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青少年書法2007(15)。

【3】何碧燕: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有效開展書法教學【j】廣東教育(教研版),2008(11)。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六

摘要:作文教學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許多農(nóng)村小學生害怕寫作文,寫出來的作文言之無物。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可以從農(nóng)村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入手,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同時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擴大閱讀量,拓展閱讀面,農(nóng)村小學生寫起作文來也就能筆下生輝,言之有物。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作文教學是作文的起點,猶如萬丈高樓堅實的地基。同時也是小學生語文掌握知識的標志,但是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在我二十多年的農(nóng)村語文教學中,我認為難度最大的是作文教學,讓大多數(shù)學生凝眉苦思,抓耳撓腮,冥思苦想?yún)s半天寫不出一個字。大多數(shù)學生不是最后拿起筆來草草寫幾句,就是從各類作文輔導原文照抄。教學之所以成為語文教師教學中的難點,一是因為學生生活環(huán)境所限;二是因為農(nóng)村學生沒有突破觀察――感悟的難關;三是農(nóng)村學生課外讀物貧乏,而且語言積累貧瘠,最終導致無內(nèi)容可寫。針對這些問題,怎樣才能提高農(nóng)村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我在實際教學中總結了幾點教學經(jīng)驗與看法。

一、讓農(nóng)村小學生積極參與生活,挖掘寫作素材,從中感悟生活,培養(yǎng)作文情感。

小學語文新課標作文教學中提到“見聞”“體驗”和“想法”就是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把學生的寫作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他離不開生活。”讓農(nóng)村小學生感到最難的就是不知道寫什么內(nèi)容,而在農(nóng)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鮮活的素材等著學生去發(fā)現(xiàn)。教會學生只要用心去觀察自然中一景一物,關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把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就是作文的素材。而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觀察、參與機會。教會學生如何了解身邊的人和事,積極參與生活,感悟生活,捕捉生活中那一縷縷真情;教會學生怎樣才能領略到大自然風光的美,從而提升審美能力,獲得美的愉悅。通過一次次精心設計,使小學生感覺到其實寫作文并不是件很難的事,就是寫其所見,錄其所聞,抒其所感。每年的春天我要帶學生曠野春游:感受泥土的松軟如糕,春風的撫摸如江南絲綢;夏天觀察雷雨的變幻,看那雨后農(nóng)田中農(nóng)作物的茁壯成長;捕一捕鳴蟬,捉一捉蟋蟀,讓學生樂此不疲……秋天是個多彩、喜悅的季節(jié):帶領學生看那落葉如彩蝶般落英繽紛;“咔吧”掰下一個大玉米棒子,揮鍬挖出大塊的紅薯,爬上梯子摘下成串的葡萄,火紅的柿子……冬季來臨,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那堆雪人、打雪仗的童真,我設計的校園課外活動也很多;在那有著無數(shù)神話的大柳樹下踢毽子、拔河、玩《老鷹捉小雞》,學生情趣盎然……觀察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礎,在各種活動前我讓他們留心觀察、用心體會?;顒雍蠼M織學生敘述過程,討論從活動中獲得的體會、情感、心得、道理。學生玩得興趣盎然,自然會說得津津有問、聲情并茂。在真實的活動中學生獵取到極為豐富的寫作素材,那么學生所遇到的無話可說,無材可寫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二、以新課標要求為主體,以語文課文為本,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

語文課本中選取的課文都是名人的佳作,經(jīng)過編輯精選、修改,都是精彩教學范文。教師不必挖空心尋找,只要靜下心來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新課標(三)習作:(1)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流。(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深挖語文課文的寫作精華就可以了。在教學中首先與學生賞文。賞文的方法遵循讀―感―交流的方法。讀的方法遵循聽讀―朗讀―感讀―默讀―記讀的方法。第二步與學生感文。通過有感情讀片段的方法找出課文寫作精華。第三步與學生析文。通過討論交流與學生剖析寫作方法技巧。這樣的方法抓得著,品得深,悟得明,理得深;查有據(jù),學有例。

三、教會學生聯(lián)想,學會想象。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經(jīng)常訓練學生寫一些想象作文。訓練小學生有依可想。在學習人教版四年級課文《觸摸春天》一文時,文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這是一次全新的經(jīng)歷,安靜的心靈來到了一個她完全沒有體驗過的地方?!碑斘易x到這里時教室安靜極了,學生的思緒是飛到了盲童的心理,還是擔心蝴蝶的命運?我停止了朗讀,靜靜地放飛學生的心靈。幾分鐘后,我要他們互相交流。這篇課文的習作就定為《我是盲童安娜》,或者《我是安娜手中的蝴蝶》。

四、讓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觀看有益節(jié)目,開闊視野,沉淀積累寫作語言。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濒斞冈虒А邦伬杳瘛保x書、寫作“就像蜜蜂采蜜一樣,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有限。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毙W生通過大量地閱讀課外書,就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改變自己的語言,改善自己的語言表達,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從閱讀中汲取作文的營養(yǎng),為寫作服務。除了引導小學生多閱讀外,我經(jīng)常鼓勵學生有選擇地觀看影視節(jié)目。如“自然傳奇”“科技博覽”“每日新聞”等節(jié)目,以此汲取豐富的知識和寫作素材。教師充分挖掘農(nóng)村特有的資源,恰如其分地運用適合農(nóng)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方法,使小學生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培養(yǎng)出農(nóng)村小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也一定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吳成明.淺談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10(4):205.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而我們今天的習作教學卻日益被形式化,它與生活之間的距離也愈拉愈大,以至于嚴重脫離了生活實際,使教學一天天地走向形式主義。我們的教學越來越變得“為教學而教學”,我們農(nóng)村的孩子也一天天地失去生活的樂趣,寫出來的習作枯燥乏味。小學生習作時不知道寫什么,或者干脆胡編亂造。缺乏主動、缺乏興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缺乏真情實感、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是當前農(nóng)村小學生作文心態(tài)不健康的主要表現(xiàn)。這些消極心理,導致了學生怕寫作文,不知道寫什么就胡編濫造因而作文水平低下。

“農(nóng)村小學生習作寫什么”的問題就是“農(nóng)村寫作資源的選擇”問題。我國國土的大部分面積是農(nóng)村,我國大部分的人口是農(nóng)民。農(nóng)村有秀麗的自然風光、豐厚的文化底蘊,純樸的風土人情;農(nóng)村有精湛的民族藝術……我們似乎已忽視了農(nóng)村得天獨厚的自然優(yōu)勢,忽視了農(nóng)村至真至純的人文優(yōu)勢。筆者結合本人農(nóng)村小學習作教學研究的實際,積極開發(fā)農(nóng)村習作題材資源,讓學生在“實實在在”的環(huán)境下,捕捉習作題材,取得了可喜成果。具體概括為這樣幾個選材點:

1.寫寫農(nóng)村風光。

(1)田野風光美。農(nóng)村田野風光是美麗可愛的。這是學生觀察,寫景極好的題材資源。水稻、油菜、小麥、桑田、麻田、菜地……各具風韻,它們的形狀、色彩、生長過程,又各具特點,隨著農(nóng)時變化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鬧春圖、插秧圖、豐收圖……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從平平常常的、熟視無睹的事物中,去發(fā)掘事物的形式美與內(nèi)在美,激發(fā)小作者對家鄉(xiāng)熱愛之情,鍛煉了學生捕捉素材的能力。同時,也可以避免舍近就遠、浪費資源、避免獵奇心理。

(2)鄉(xiāng)村景觀美。對于農(nóng)村人來說,鄉(xiāng)村自然景觀,是值得欣賞、值得自豪的。山坡、草地、小河、湖泊……有水波不興,也有潺潺之聲,岸邊的古樹,水上的漁舟,小橋流水人家……這些都是小作者筆下的好材料。由不同的組合,不同的時節(jié),又有它獨特的畫面。學生從感知美到表達美的過程,也是內(nèi)心情感起伏發(fā)展的過程。

(3)農(nóng)家新居美。黨的富民政策,給農(nóng)村帶來了無限生機。家鄉(xiāng)富了、變了,農(nóng)家新居、鄉(xiāng)村水泥路面、正是新農(nóng)村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觀察農(nóng)家院,描繪農(nóng)家美,激起愛家鄉(xiāng)之情,在習作中表達真情實感。

2.寫寫農(nóng)村往事。

像《聽奶奶講過去的事情》、《我和爺爺、爸爸比學?!?、《我眼中的農(nóng)村》等等選材都比較成功,寫得很感人。

3.做農(nóng)活寫農(nóng)活。

讓學生向父母或家人拜師學藝,身體力行,領悟勞動的艱辛,豐富學生生活。

(1)嘗勞動辛苦?,F(xiàn)在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年輕的父母常常制止孩子到田里地頭東跑西摸。因此,許多學生寫勞動,只言片語,寫不實在,寫不生動。通過讓學生與農(nóng)民一起干農(nóng)活,種菜、翻地、澆水、施肥、種田、割稻,出力流汗,得到的勞動果實,才會感到香甜、感到寶貴。像種黃瓜、蕃茄、山芋、油菜等等,學生會天天盼,天天看,期望親手種下的作物早日開花、結果。真真干一干,讓他們親身體察勞動的辛苦,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從而,獲取豐富的習作素材,學習農(nóng)民勤勞純樸的好品質(zhì)。

(2)學農(nóng)民智慧。農(nóng)民有著無窮的智慧,他們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農(nóng)家文明,創(chuàng)造了特藝特產(chǎn),創(chuàng)出了自己獨特的勞動方式、致富門路。像種桑栽麻采茶,養(yǎng)魚養(yǎng)蟹捕蝦,放牛牧羊插秧種菜等等這些農(nóng)活,都有著一套寶貴經(jīng)驗,凝聚著農(nóng)民的智慧,邊學邊做,邊想邊記,從親身感受中,表達贊賞之意。

4.寫寫淳樸民風。

農(nóng)家自有農(nóng)家樂。農(nóng)村有的是情濃、趣濃的題材。農(nóng)家人純樸,他們勤勞、善良,與鄰里和睦相處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趕農(nóng)時、互幫搶農(nóng)活、鄉(xiāng)鄰間的茶會、修橋筑路、出資出力等等。讓學生在觀察、訪問中收集這些題材,并通過班內(nèi)、校內(nèi)信息交流,感受農(nóng)家人的純情美。小學生通過采集、整理而得的材料,富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為他們寫出具有“特性”的習作打下基礎。

5.寫寫鄉(xiāng)村民俗。

千百年的農(nóng)村文化,農(nóng)家風情,有其它獨特的風格,富有強勁的生命力。農(nóng)家人自娛自樂,表現(xiàn)出農(nóng)民祖祖輩輩的純真品格。如婚俗壽禮,小孩滿月抓周、造屋喬遷慶賀、開業(yè)造橋的規(guī)矩等等農(nóng)家慶賀節(jié)日,他們有自己的方式:節(jié)儉了一時的農(nóng)民殺雞宰鴨、捕魚撈蝦,走鄉(xiāng)鄰、訪親友,喝上兩盅,常常樂得開懷大笑。農(nóng)家的節(jié)日,不僅有“五一”節(jié)、國慶節(jié)、元旦和春節(jié),還有更具農(nóng)村特色的清明節(jié)插柳枝、端午節(jié)吃粽子、中秋節(jié)吃月餅、元宵節(jié)吃元宵鬧花燈、還有吃烏飯、包餃子、送灶、接財神、跳龍燈、貼春聯(lián)、等等。在不同的時節(jié),農(nóng)民用的是不同的慶賀方法。幫助學生弄清其來歷,使學生了解民俗、感受民俗、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熱愛習作。

另外,還可以把民間傳統(tǒng)特色的游戲引進課堂,如在體育課上孩子們放風箏、轉陀螺、踢毽子、滾鐵箍、跳皮筋,既豐富了學生課外活動,又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還有了習作的活水源頭。

6.寫寫民間工藝。

帶領學生到民間去調(diào)查、收集資料,深入了解本地民間藝術的文化歷史背景、傳說故事等,鼓勵他們?nèi)グl(fā)現(xiàn)本鄉(xiāng)、本土的文化氣息和美的藝術,把他們作為習作的素材。我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參觀溧水大東門步行街、高淳老街,然后把學生自己收集到的民間美術帶進課堂與大家一起欣賞、學習,將那些散發(fā)著泥土味的傳統(tǒng)手工繡花、雕刻、剪紙、竹編、草編,還有用家中舊布縫制充滿兒童趣味的布娃娃等工藝品匯集到一起。學生們在體驗、模仿、制作、敘述、描寫的過程中增添了對民族文化的了解,激發(fā)出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既傳承了民間藝術又發(fā)揮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7.寫寫農(nóng)村新時尚。

隨著時代的變遷,農(nóng)家舊俗在悄悄改變,許多風俗賦予了新的涵義。這些反映當代農(nóng)民新思想、新觀念、新習俗的題材,也是學生值得去捕捉的,如農(nóng)民學科學用科學,靠科技致富的風尚;農(nóng)民捐資辦學,修村道,幫助貧困戶的風尚等等。如今的農(nóng)家有了錢,不僅買彩電、冰箱、買車、買保健品、買健身器材,他們還要買書、買電腦、上網(wǎng)銷售農(nóng)副業(yè)產(chǎn)品等等?!稜敔斂捡{照》、《奶奶愛上呼啦圈》、《我教外公發(fā)短信》……讓學生攝取這些時尚畫面,寫下來,留下美好的記憶,得到情感陶冶。

總之,廣闊的農(nóng)村是一個取之不盡的習作題材庫。富庶的江南農(nóng)村,景美、物美、人更美。踏遍自己家鄉(xiāng)這塊熱土,尋找身邊的故事,學習作,也學做人,這正是我們習作教學的成功標識。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八

在作文教學中碰到最大的難題是大部分學生無從下筆,不喜歡作文課。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作文失去了興趣,將是作文教學面臨的最大難題。每次作文課上課前,學生都流露出厭煩情緒,嘆聲一片。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作文寫不好,無事可寫。試想,每次作文,學生都能瀟灑行文,輕輕松松寫出一篇好文章的,作文教學自是一件易事。

解決這一難題,須從根源上找原因。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內(nèi)容空洞無物,缺乏創(chuàng)新;二、沒有真情實感,空喊口號;三、語言乏力,品之無味。四、字數(shù)達不到要求。找到了問題的結癥所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培養(yǎng)興趣,搜集材料。

學生作文言之無物,緣于學生知識面窄,可寫之物太少。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讓學生寫出有新意的作文是較難的。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我總是有意無意地把發(fā)生在身邊的事,網(wǎng)上的新聞告訴他們,讓他們說出來,交流后在寫,并及時表揚學生的閃光點。

2、善于發(fā)現(xiàn),勤于思考。

其實,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還是很多的,只是學生都熟視無睹,習以為常。老師的一個眼神,父母的一句叮囑,同學的一個燦爛的微笑以及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都是學生寫作的題材。學生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不善于思考。教學中我會就某一件事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

3、欣賞美文,品味語言。

常于教材和課外讀物中找一些精美的文章,從寫作手法,修辭,感情色彩等方面引導學生賞析,讓學生學會如何表達,怎樣遣詞造句才使語言富有表現(xiàn)力。鼓勵學生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品味能力。

通過努力,學生的寫作能力有了提高,對作文有了很大的興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思考,尋找解決的途徑,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淺談小學教學篇十九

作文教學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片段仿寫是一種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從錘煉詞語、妙用修辭、積累素材等方面闡述了片段仿寫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片段仿寫;作文教學;寫作水平。

作文教學被稱為語文教學中的“半壁江山”,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重點,也是難點。而在現(xiàn)實的作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相當一部分高中生“聞寫色變”.如何改變這種現(xiàn)況,關鍵是要尋求一種有效的作文訓練方法,讓學生在訓練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筆者認為,片段仿寫是一種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

“仿寫”訓練是一種非常古老而廣泛運用的語言訓練方式。南宋教育家朱熹曾說過:“模擬者,古人用功之法也。”劉知幾在《史通》的《模擬》一節(jié)中,也寫到模擬是寫作的人效仿他人作品,從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必要手段。對于那些對作文有畏難心理的學生,仿寫,無疑給他們在閱讀與寫作中架起了一道減緩坡度的階梯,更容易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然而,對高中生來說,篇章仿寫容量大,耗時多,很難及時反饋,缺少了針對性和有效性。而文章涉及的語言、內(nèi)容、結構等要素,都能體現(xiàn)在片段中,能夠把片段寫好了,連段成篇也就順理成章了。因此,片段仿寫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訓練。下面就具體來談談片段仿寫的作用。

一、有利于錘煉詞語,增強語言表現(xiàn)力。

要使文章的語言鮮明生動,新穎脫俗,富有表現(xiàn)力,應盡可能地選用那些具體形象、富有內(nèi)涵和張力、飽含個性的詞語來寫景狀物,表情達意。因而,語言的錘煉就顯得特別重要。

請看下面這個語言片段:

在這個片段里,動詞:“掬”“擁”“拾”“摘”;量詞:“一杯”“一縷”“一片”“一束”“一種”;疊詞:“盈盈”“落落”“灼灼”“美美”“茫茫”.這些詞語的運用都特別的生動傳神,使整個語段景美、情美、語言美。如果我們先引導學生賞析品味這個語段詞語運用的亮點,再讓他們試著去仿寫該片段,那么在仿寫中,學生對于這三種詞性的運用就會有更深刻的感悟。

如,下面一生的仿寫,就十分精準地運用了動詞、量詞和疊詞,整個語段讀起來別具風味。

二、有利于妙用修辭,增加文章的文采。

有文采是高考語文發(fā)展等級中一項重要的評分標準,也是對寫作者語言運用能力的一項基本要求。文采從何而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比喻的形象生動、排比的氣勢磅礴、對偶的整齊凝練,讓漢語充滿的音樂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在片段中進行修辭手法的仿寫,是學會擴展語意、豐富語境、增加文采的有效途徑。如:

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c是未滿的月牙,是缺憾;x是人生的岔路口,是選擇;f是一根拐杖,是幫扶;h是互相牽著的手,是真情;o是一面鏡子,讓你認識自己;o是一面敲響的戰(zhàn)鼓,催強者奮勇前進;o一塊空地,讓勤勞者耕種五谷。

這個語段的特點是對英文字母的想象,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出字母所蘊含的寓意。對這個片段進行仿寫不僅開拓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對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也會有更深刻的體會。一學生這樣寫道:

e是一座書架,是知識;h是一架橫桿,是穩(wěn)固;g是一個拳頭,是力量;n是一扇大門,是光明;w是兩個v連在一起,是雙贏;b是兩片花瓣,是書香;b是一副眼鏡,是清晰;b兩座疊在一起的大山,一山更比一山高,是攀登。

透過對字母的想象,該生靈活地運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濃濃地表達了知識的價值和對知識的渴望。

三、有利于積累素材,豐富寫作的內(nèi)容。

好的文章除了中心明確、語言流暢等外,還要有豐富厚實的內(nèi)容。而歷年高考學生的作文有一個軟肋就是文章內(nèi)容貧乏,或者每年都是司馬遷、蘇東坡及屈原,給人以似曾相識、千人一面的感覺,或者就是整篇空談泛論,讓人覺得枯燥而不能信服。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寫作時胸中缺乏素材。

然而,高中的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包羅萬象,融貫古今,是學生取之不盡的素材,幾乎每年都有高考優(yōu)秀作文就以其為材料,從而使文章的內(nèi)容豐富厚實。并且大部分語文教師都會經(jīng)常在授課中及時為學生補充最鮮活的課外素材,但是為什么學生在作文中依然不會運用呢?關鍵是學生只是像聽故事般聽了這些素材,卻沒有真正去運用它,因而對這些素材充滿了陌生感,也不知該如何去運用。如果提供給學生一些精彩的論據(jù)說理片段的范本,讓學生去模仿,久而久之,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課內(nèi)外素材的靈活運用。如下面的語段:

日暮燈下,我卻端坐捧讀,為屈原壯志難酬扼腕不平,為朱自清的樸實自然感動不已,駐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著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聽張愛玲講那30年代的舊上海的往事,我總會有陶醉之情,久久不愿暫別,直至夜闌人靜。

里面包含著大量的人物和作品,涵蓋了課內(nèi)課外,中外古今。通過對該片段的仿寫訓練,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課內(nèi)外素材的梳理。

例如,某生的仿寫:

日暮燈下,我卻端坐捧讀,為稼軒壯志難酬憤懣不平,為吳猛恣蚊飽血的仁孝感動不已,駐足樊川的阿房宮,跟著博爾赫斯迷失在小徑分叉的花園,聽余光中講那驚蟄之時“黃略黃昏雨”的冷意,我總會有蕭肅之感,久久不愿入夢,直至夜闌人靜。

涉及的人物就有辛棄疾、吳猛、杜牧、博爾赫斯、余光中等等,包含了許多中外古今著名人物,而且角度多樣,人物新穎。充分調(diào)動了課內(nèi)外素材的積累和運用。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材料豐富,內(nèi)容充實。

當然,片段仿寫的目的,并不僅僅追求寫得“像樣”,而是指引學生登上“巨人的肩膀”,在范文和學生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讓學生細心揣摩、體味、感悟范文,在仰慕“巨人”的同時,寫出自己的個性特色,體會寫作的樂趣。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26130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