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05:07:02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通用17篇)
時間:2023-11-26 05:07:02     小編:影墨

生活中的點滴積累,匯聚成了我獨特的人生感悟。除此之外,也需關注這是一些正確閱讀新聞報道和分析信息的方法和指導,希望能夠提高大家的媒體素養(yǎng)。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一

讀后感悟是指讀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首音樂,然后把感悟和感悟寫進一篇文章,叫做讀后感悟。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我喜歡買書,但不是愛讀書的人,每次讀書都是虎頭蛇尾,一旦不能一氣呵成,就從此擱置了,于是家里、辦公室到處都是看了一半的書,或將書翻扣著將封面封底統(tǒng)一向上,或夾個書簽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論書籍更是如此。要“照鏡子,正衣冠”,我應該老老實實承認,每次寫個人評價“能夠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其實是撒了謊的,對于我這種說假話已經近乎習慣的人,的確應該“紅紅臉,出出汗”好好進行一下批評與自我批評了。

兒子讀高三,經常會在網上買書,中學封閉管理,無法收快遞,地址常常留我的。鑒于此,我比兒子早一步接觸到了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氣格外好,太陽暖暖的照著,大院里的銀杏樹葉子飄落下來,一地金黃。水池邊的長椅被曬得暖暖的,四周靜悄悄的,應了一句俗話:太平時代“連午后的陽光都是安寧的”,我干脆坐到長椅上,打開快遞包裹拿出《中國哲學史》,四周一片靜謐,內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變得安靜乃至干凈,“一篇讀罷頭飛雪”,不知今夕何夕。我這樣一個無知的躁動者,第一次與馮友蘭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對望。

不得不說,《中國哲學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學讀物,它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我對哲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思索人生。

馮有蘭先生說,“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時候,人們常常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環(huán)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學也就有特定的強調之處和省略之處,構成某種哲學的特色。中國特定的社會背景,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有著眾多的門派和不同的發(fā)展完善階段,在中國,哲學與人人有關,中國哲學支撐起了中國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p>

人的感情還未迸發(fā)出來時,內心無所謂“過分”或“不及”,這時稱為“中”。人的感情傾瀉出來,保持恰如其分,達到“和”。“和”來自“中”,“中”又是“和”所必須。這個思想適用于表達人的感情,也適用于表達人的欲望。每個人的行為在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中,都有一個平衡點,使人在表達感情和滿足欲望時,知乎所止。如果在一個社會里,各種人都懂得對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適度地滿足,社會便達到和諧、安定、秩序井然。當然,有些事情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也必須要去爭取,沒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僅僅是人生過客,這是一個好時代,我們應當通過努力來成就自己。而現實的欲望常常讓人瘋狂,不擇手段讓自己的房子、車子、票子等等各種財富最大幅度的增長,或以自己擁有的各種權力為榮耀,爭一時之高下,此刻,是否應該靜下來想一想:為了什么?那真是我們想要的嗎?富貴也好,貧賤也罷,最后只不過或無或有的一塊墓碑而已吧!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記得有一次在領導宴請西班牙客人時,席間聽到這位客人說,中國的問題是“管了太多的窮人,所以富人的負擔很重”。此刻,這個問題用中國哲學觀點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就是“仁”,這個“仁”就是“共同富裕”的政治基礎—“王道”,中國需要富強、渴望富強、離開了“富強”國家便會陷入積貧積弱,這是中國近代史最慘痛的經驗教訓,但中國的問題顯然不是簡單的“富強”所能解決的,把富強建立在王道的基礎上,實現王道與富強的統(tǒng)一,才是更高層次的富強。

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fā)展內圣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圣外王之道。

如果說讀史可以明智,那么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

我喜歡買書,但不是愛讀書的人,每次讀書都是虎頭蛇尾,一旦不能一氣呵成,就從此擱置了,于是家里、辦公室到處都是看了一半的書,或將書翻扣著將封面封底統(tǒng)一向上,或夾個書簽等待下次能把它想起,理論書籍更是如此。要“照鏡子,正衣冠”,我應該老老實實承認,每次寫個人評價“能夠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其實是撒了謊的,對于我這種說假話已經近乎習慣的人,的確應該“紅紅臉,出出汗”好好進行一下批評與自我批評了。

兒子讀高三,經常會在網上買書,中學封閉管理,無法收快遞,地址常常留我的。鑒于此,我比兒子早一步接觸到了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史》的中文版。冬日的午后,天氣格外好,太陽暖暖的照著,大院里的銀杏樹葉子飄落下來,一地金黃。水池邊的長椅被曬得暖暖的,四周靜悄悄的,應了一句俗話:太平時代“連午后的陽光都是安寧的”,我干脆坐到長椅上,打開快遞包裹拿出《中國哲學史》,四周一片靜謐,內心的世界仿佛一下子變得安靜乃至干凈,“一篇讀罷頭飛雪”,不知今夕何夕。我這樣一個無知的躁動者,第一次與馮友蘭先生慈父般的目光深切對望。

不得不說,《中國哲學史》是一本很好的哲學讀物,它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我對哲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開始思索人生。

馮有蘭先生說,“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有些時候,人們常常受到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環(huán)境,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不同的哲學也就有特定的強調之處和省略之處,構成某種哲學的特色。中國特定的社會背景,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哲學,中國哲學有著眾多的門派和不同的發(fā)展完善階段,在中國,哲學與人人有關,中國哲學支撐起了中國信仰的半壁江山。

《中庸》第一章上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p>

人的感情還未迸發(fā)出來時,內心無所謂“過分”或“不及”,這時稱為“中”。人的感情傾瀉出來,保持恰如其分,達到“和”?!昂汀眮碜浴爸小保爸小庇质恰昂汀彼仨?。這個思想適用于表達人的感情,也適用于表達人的欲望。每個人的行為在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中,都有一個平衡點,使人在表達感情和滿足欲望時,知乎所止。如果在一個社會里,各種人都懂得對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適度地滿足,社會便達到和諧、安定、秩序井然。當然,有些事情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也必須要去爭取,沒有人愿意做行尸走肉或僅僅是人生過客,這是一個好時代,我們應當通過努力來成就自己。而現實的欲望常常讓人瘋狂,不擇手段讓自己的房子、車子、票子等等各種財富最大幅度的增長,或以自己擁有的各種權力為榮耀,爭一時之高下,此刻,是否應該靜下來想一想:為了什么?那真是我們想要的嗎?富貴也好,貧賤也罷,最后只不過或無或有的一塊墓碑而已吧!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記得有一次在領導宴請西班牙客人時,席間聽到這位客人說,中國的問題是“管了太多的窮人,所以富人的負擔很重”。此刻,這個問題用中國哲學觀點便能回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就是“仁”,這個“仁”就是“共同富?!钡恼位A—“王道”,中國需要富強、渴望富強、離開了“富強”國家便會陷入積貧積弱,這是中國近代史最慘痛的經驗教訓,但中國的問題顯然不是簡單的“富強”所能解決的,把富強建立在王道的基礎上,實現王道與富強的統(tǒng)一,才是更高層次的富強。

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fā)展內圣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圣外王之道。

如果說讀史可以明智,那么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

選擇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因為自己一直喜歡哲學,尤其是喜歡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因為畢竟這本書成書額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介紹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yōu)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積極意義。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后,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輕松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zhàn)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個諸侯之間抒發(fā)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zhàn)爭或者和平和努力??梢哉f,中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高峰。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并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袊幕木窕A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特別是儒家倫理)?!@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文明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并認為這是因為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里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里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yǎng)。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tǒng)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么辦法達到可高的價值,那么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達到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取代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盡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yōu)楹笕颂峁┝烁鞣N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后,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tǒng)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tǒng)治中期,社會需要穩(wěn)定秩序,統(tǒng)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極必衰,由于缺乏監(jiān)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污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tǒng)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tǒng)治??v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系上,所以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fā)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隱居于魯山縣熊背鄉(xiāng)黑隱寺并卒葬于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跡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并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發(fā)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fā)展,也發(fā)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兼容并蓄直到今天。回顧歷史,我們發(fā)現,其實中國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時一直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相信,即使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比瞬恍枰诮袒?,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跋M藗兌寄茉谥袊軐W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在《無問西東》片尾的彩蛋里,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學家。1935年寫作完成兩卷本巨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文講授中國哲學史,英文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就是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脈絡,主要的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深入淺出,也只有大師做得到。本書一半的篇幅在講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燦爛的黃金時代。從漢代起主要是儒道,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復興,雖然名家迭出,卻遠沒有先秦時期那樣迷人。

中國與西方的差異歸根到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價值,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發(fā)展內圣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就是內圣外王之道。

也許我們平日并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但知曉了老祖宗們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為什么是我,我們的民族為什么是這樣的民族,那都是因為中國哲學的基因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血液里,使我們帶著一脈相承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這個世界,去尋找關于一切的答案。

馮友蘭先生說,他對哲學的理解是對人生系統(tǒng)的反省。人活著的話一定會想,這種想法是反省。

中國有很多哲學家,之所以被稱為哲學家,是因為他們對他們的人生進行了系統(tǒng)的反省。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反省了自己一生的教育教育、人生探索,最終有了論語這一儒家經典。

反思是促進思想的原因。漢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議,命令儒學為國家正統(tǒng)學。儒家也吸收了許多其他家庭的思想。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是因為他考慮了儒家,儒家受到了很大的弘揚。

生活也是如此。沒有反省的生活是無色的,就像雨天一樣,沒有太陽的照明變得灰暗,沒有明亮的光彩。

反省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從出生到死亡們的大腦都在思考。雖然很細,但它證明了我們的生命!

書的最后一句話深深地感動了我。人們經常不說很多話就不會沉默。沉默是金,在成為金之前,不沉默是瘋狂的。在光明的成功背后,一定要吃苦,經歷黑暗,最終成功,擁抱光明。

哲學是什么?小時候,我完全沒接觸過,感覺它就像是人們經常談論的那些很厲害的東西?,F在,我依然不懂哲學是什么,總以為它太難,太深奧了。幾周前,老師讓我們讀《中國哲學簡史》,我想從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個星期讀完了這本書。剛讀時,覺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當老師推薦我們“啃”讀之后,我才發(fā)現這本書的奧妙所在:它所說的許多觀點和理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細細閱讀之后,感覺這本書還很有韻味。

這本書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來談談對最為典型的“儒道互補”思想的粗淺看法。儒家,是一個主張“仁”“愛人”的學派,主要講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更好的融入社會,彰顯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卻恰恰相反,它主張“無為而治”,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惡因果,人們只需除去不應該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無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會,以人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欲,以自然為本。這兩家看起來是對立的,毫不相干的,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就拿“出世”和“入世”來說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實就是融入社會之中,把握好人際關系。儒家自身也已經做到了“入世”,因為儒家行事高調。漢武帝時期還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潮流,使儒家變得家喻戶曉,成為當時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顯得低調多了,因為道家屬于那種歸隱派,它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感和靈魂的超脫感,“超凡脫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道家的專屬名詞。況且道家崇尚人與自然,心靈的高尚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一種出世的象征吧。

所謂“儒道互補”,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類一生下來就會融入社會這個集體,在現代這個華燈璀璨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要比人與自然間的相處多得多,所以處理人際關系就顯得尤其重要。在我看來入世雖然膚淺,卻實用,出世雖然會獲得所謂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虛無縹緲的。但也不是說出世就毫無意義,畢竟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會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持和鼓勵。這些都是心靈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們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就好比我們現在努力學習,為的是以后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但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堅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驕傲。當你不過于追求功名利祿,每天過得充實滿足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哲學道理,等待我們去理解,同樣,這個世界也還有許多的哲學,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钡覄偪吹健吨袊軐W簡史》這本書時卻沒有什么感情。書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馮友蘭作品精選”七字,很普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寧靜,平淡。書在手里沒有什么感覺,就匆匆放進抽屜,直到閱讀課時才拿出來,當時記得還是現場拆封面。

讀這本書的最初感覺是無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讓人睡覺”來形容。書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沒有給你注釋,讓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著差點睡著了,并沒有沉浸在書中的海洋里。就像生物老師說的:“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闭軐W也是這道理,因為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很陌生。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書中,書中有許多的精華,你唯有“啃讀”才會知道其中的意蘊。讀完書才明白“啃讀”與“悅讀”不同,讀過這本書與沒讀過這本書是不一樣的——里面有“哲學”的知識,可以豐富思維,增長見識,讓人更加智慧。書中有很多歷史知識等,讀起來也別有一般滋味。哲學就像物理一樣,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都以不同形式與時代、社會、政治、人生聯(lián)系在一起。

書中的許多觀點令我佩服,就像書中所說的:“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體驗。”它告訴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新的眼光來認識哲學。在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順應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緣由。

要說不喜歡這本書那是不可能的,議論中夾著少許的描寫,內容顯得并不太枯燥。但因為書中還有許多古文,看不懂,愛恨有加。書中講述了許多哲學,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甚至貫穿整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學是什么?一切源泉來自哲學,這本書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談論的東西。例如:“人沒有私欲,他的內心像一面明鏡?!边@句話警醒我們:把自己的內心磨礪得像明鏡一般,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貪婪所迷惑。

書中精華太多,多得我們都不知從何處說起;哲學的應用范圍太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簡直無所不包,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以前,我總認為哲學很深奧,很遙遠,甚至認為我一定接觸不到哲學。然而,我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后,不得不驚嘆,馮友蘭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有些吃力,但馮友蘭先生并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yè)術語,而是用了許多文淺意深的語言進行論述,還是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哲學離我并不遠,哲學,始于思想。

在書中,馮友蘭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想什么,這就是說,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要對思想進行思想。”這句話我認為是哲學的根本。人要能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能夠思考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的思想范疇,在自己的思想范疇之內進行不斷地思考,深層次的思考也就能變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這也許就是哲學的本質吧。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認識你自己”,與馮友蘭先生所說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學都是建立在“認識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哲學才能使我們提升心靈的境界,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

哲學,即智慧之學,人的智慧來自于人的思考。無論多么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他們的智慧源泉都來自于他們那善于思考的大腦,從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誕生也就是哲學的出現,對他們而言,哲學,無處不在。

“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tǒng)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于系統(tǒng)反思的人就更少了。”這段話依然來自《中國哲學簡史》,它足夠驗證“哲學是始于思考”的?!胺此肌睙o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層次的思考,而“系統(tǒng)的反思”是聚反思、總結于一體,就像優(yōu)秀的學者、哲學家,他們不但善于思考,還善于總結,總結的產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誕生”,它就是關于思考的總結。

所以做一個會“系統(tǒng)反思”的人,哲學就會離你很近。哲學,始于問題。

近日拜讀馮友蘭先生之《中國哲學簡史》,先生河南人,巧合的是,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二程皆是河南人,今日河南,古之中原也,中原人,居高而心亦高,近王又思道。

哲學,思想之思想,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的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內意義本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所述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學之人任務便是讓人向著越來越高級之境界成長,趨于至善,以成圣人也!

首先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主要是“六家”:陰陽、儒、墨、道、法、名家,接著是秦統(tǒng)一中國,主要用法家。兩漢時期,以儒家為主,亦兼用黃老之術。魏晉南北朝出現新道家,梁啟超稱這一時期為老學時代,佛教此間亦傳入中國。到了盛唐,則以佛學為主,并與新道家相互激蕩而發(fā)展出中國的佛學禪宗。梁啟超則稱這一時期為佛學時代。宋明時期為更新的儒學,它結合了佛學的成果,梁啟超稱這一時期為儒佛混合時代,我們今天一般稱宋明時期的哲學為理學,稱二程、朱熹、陸王等為理學家。再下來就是清代,馮友蘭認為清代雖然學術成就巨大,但其哲學思想成就比較遜色。隨后,西方哲學傳入,進而產生現代中國哲學。

無論何種哲學都是與當時之社會環(huán)境、政治生態(tài)息息相關,周天子的衰弱,春秋時代的不義之戰(zhàn)、戰(zhàn)國的爭霸、秦王朝的統(tǒng)一又短命、漢王朝穩(wěn)定的正禮、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動亂、隋唐的盛世、五代十國的短命、宋之繁榮、元明清之禁錮,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需求,不同哲學的需求也正是民眾之心理縮影,絜矩之道、無為之道、老莊、陰陽、兼愛、理學、心學……無不是一代代先師們?yōu)榻鈶n于民,平治天下之真心,他們才是值得我們懷念、敬佩之人,更是應秉承之道!

天地絪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覀冎懒宋覀內绾味鴣?。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做必不窮平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我們知道了禮。

真正的藝術家一定能夠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繪的對象上,然后通過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簳x新道家讓我們知道了藝術的魅力,找到了真風流。

禪宗,儒家和道家之合和,為中國之佛學,而不是在中國之佛學,讓佛學從神壇走到平民。

程朱理學,讓理氣之結合,成為官家之經典。

陽明心學,禪宗之結合,最是那段“五十年后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故事引人入勝。致良知,又一次把“三綱八目”完美詮釋。

如果用最精簡總結,無非八字:內圣外王、以理化情,用此心實現董仲舒之大同愿景。

突然想到王戎失子的故事,“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則情之所鐘,正在我輩”,哲學讓我們更加知道自己……更好發(fā)現自己……以致覺解。

和一些人一樣,一直畏懼或遠離中國哲學史,原因有二,一是不能完全理解、充分欣賞原文(古文);其二是因為中國哲學著作富于暗示,需要更多的歷史和文學知識,甚至想象力,個人相當不足。即便如此,還是抱著忐忑的心情閱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一書。讀后,真有“不虛此行”之樂,遂與大家分享之。

通俗易懂說概念。哲學應該是形而上的,就是用一個元素或概念把千變萬化宇宙“固定”起來。作者在第一章中,非常好的闡述了哲學的一些概念。比如什么是哲學?作者把它稱為是思想思想的思想,然后有系統(tǒng)地表達思想。說到什么是宗教之時,也是非常直白易懂,認為是一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筑,包括迷信、教條、儀式和組織。還用非常有趣的例子解釋了什么是超道德價值,愛人是道德的,而愛上帝就是超道德的。其中,還回答了我們經常討論的一個危機,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怎么辦?作者說,人不一定應當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應當是哲學的。他一旦是哲學的,他也就有了宗教的洪福。

深入淺出聊背景。哲學是對于人生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時候受到生活環(huán)節(jié)的限制和影響。中國是農業(yè)大國,土地是百姓的根本,所以房價特別貴,電影《流浪地球》也是帶著“老家”去流浪,不同于國外災難片的移居星球。文中談到,在中國哲學家的社會經濟思想中,“本”是指農業(yè),“末”是商業(yè)。在能有交換之前,必須先有生產,因此也就有“本末倒置”的成語,在中國古代商人的地位往往不高,素有“小商小販”之稱。

也就說,“農”是本,“土”是根,土地不能動,祖祖輩輩基本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那么中國就發(fā)展起了世界上最為復雜,且組織得很好的家族制度。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就必須梳理得非常清晰,也就是儒家所提出的仁、義、禮、智、信。因此儒家或者說中國的哲學,即強調人的社會責任,也強調個人的名利。因此說,中國哲學即入世也出世。

追本溯源敘“百家”。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思想的兩個主流,它們成為主流是長期演變,經歷了不同時期、不同學派和不同“諸子”發(fā)展而來。在這一章節(jié)中,讀者可以選擇是否興趣的內容進行精讀或略讀。理所當然,孔孟、墨子和莊子是必須研讀的興趣對象。

其中,在讀儒家之說時,有一種非常奇妙的巧合。蘇格拉底是西哲的開端代表,但其沒有著作,其“對話錄”以及很多觀點,都是其弟子柏拉圖記錄而為。這一點與孔子語錄非常像,“論語”并非孔子著作,也是其弟子與之對話錄,同樣孔子也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弟子——孟子,猶如柏拉圖以及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孟子和亞里士多德還有一個共同的主張,“人是政治的動物”,主張只有在國家和社會中,才能夠發(fā)展這些人倫。

以前,賞百家名言之時,常常感嘆觀念的正確,贊嘆言語的精煉。但讀罷馮先生的《中國哲學史》,讓我追本溯源,去理解或重推這些理論的演變、邏輯,確實比僅僅尋出這些觀念和理論的意思是什么,要有趣得多,滿足得多,“痛苦的蘇格拉底”實際上更是一種“高級的快樂”。

朋友圈刷世界杯的時候,我讀了這本書,兩次。

作者馮友蘭先生出現在無問西東最后的雞蛋里,絕對的大師級人物不僅是哲學史家,本人也是哲學家。1935年完成了兩本巨著《中國哲學史》,1946-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用英語講中國哲學史,英語講稿由他的學生布德整理成書,是這個《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哲學的入門經典。

從先秦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示了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脈絡,主要哲學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條理清晰,詳細適當,深入淺出,只有大師能做到。本書的一半篇幅講述了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它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輝煌的黃金時代。從漢代開始主要是儒家道路,外來的`佛教,禪宗的起源,儒家道路的復興,名家反復出現,但遠不如先秦時代那么有魅力。

中國和西方的差異歸根結底是哲學上的差異,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倫理。根據中國哲學的傳統(tǒng),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價值,體驗高于道德價值。因此,中國哲學的使命是發(fā)展內圣外王的品格,中國哲學討論的問題是內圣外王的道路。

在兩卷本《中國哲學史》中,馮友蘭將整個中國哲學史分成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上下兩篇。子學時代共16章,主要講先秦諸子。馮友蘭認為,自春秋迄漢初,在中國歷史中,為一大解放時代,于其時政治制度、社會組織及經濟制度,皆有根本的改變。這是一個大解放、大變動、大過渡的時期,所以出現了諸子并起的哲學發(fā)達時代。

到漢武帝時期,推行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言論思想極端自由的空氣從此消失了。到此,子學時代終結,而經學時代開始。馮友蘭把從董仲舒到康有為、譚嗣同、廖平為止的時代稱為經學時代。清末年,中外交通,中國社會各方面又起根本的變化,經學時代也就結束了。這種劃分方法在當時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那時的馮友蘭還沒有接受社會發(fā)展史觀點,而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工具來觀察社會,但他通過廣泛而深入的科學實踐,感覺到這兩大時代的哲學有著本質的差異。子學時代的特點是建造,經學時代的特點是闡述。子學時代奴隸制解體,封建制尚在形成中,新興的階級及集團各有自己的社會力量,必須要有自己的代言人。秦漢以后,政權統(tǒng)一,政教合一的格局越來越完備,很多哲學家“以述為作”,借古代經典為招牌,裝進新的內容,馮友蘭稱之為“舊瓶裝新酒”,從而形成經學時代的特點。這兩大段落的劃分,今天看來,還是經得起考驗的。

在《中國哲學史》中,馮友蘭著重于哲學家本人思想的重新整理。他認為,中國哲學在論證及說明上與西方哲學印度哲學相比,大有遜色。在中國哲學史中,精心結撰,首尾貫串的著作較少,往往哲學家本人或其門人后學,雜湊平日書札語錄,便以成書。所以中國哲學家的哲學思想在形式上無系統(tǒng)。但這并不是說,中國哲學家的哲學無實質上的系統(tǒng),否則將不成其為哲學。而他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無系統(tǒng)的中國哲學中,找出其實質的系統(tǒng)。每個哲學史家都是按照自己的哲學觀點來寫哲學史,重新整理歷史上哲學家的哲學思想的,馮友蘭也不例外。

當時西方哲學流行的看法,哲學包含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三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分兩小部分。馮友蘭認為,西方哲學,每一部分都發(fā)達,相比之下,中國哲學注重人事,注重內圣之道,注重修養(yǎng),不注重知識。對宇宙論的研究也較簡單。中國哲學家除了一起即滅的名家外,都不重視邏輯。正是基于這種認識,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論,其次是宇宙論,很少注意知識論。他對從《易經》以來中國哲學中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也沒有多少敘述。他對自己喜歡的哲學家思想敘述充分,如用整整一章介紹朱熹,而介紹朱熹,實際上是發(fā)揮他自己的思想。而他對明清之際的唯物論集大成者王夫之卻只是十分簡略地提到。兩相比較,顯出了當時馮友蘭思想的局限性與黨派性。馮友蘭自己認為,就《中國哲學史》的內容來講有兩點可以引以自豪的。一點是把先秦名家的辯者區(qū)分成兩派,另一點是分辨出宋代程顥程頤兄弟思想的差異和各自特點。此二點均發(fā)前人所未發(fā),已為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此外,《中國哲學史》還有許多令人稱道之處。如,它第一次把佛教哲學列入中國哲學史。再如,在魏晉時期重點介紹了王弼和郭象在哲學上的獨特貢獻。這種見識在今天看來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在當時,卻算是一個創(chuàng)舉。

總之,閱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可獲得對中國兩千余年的諸多哲學思想較為廣泛與細致的了解,亦能對這位中國現代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的早期思想,有一大致認識。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二

人們的政治行為隱含著一系列的價值取向。如果說政治科學的基本任務,是在客觀地描述政治行為過程的基礎上揭示行為背后的價值取向;那么,政治哲學就是單刀直入政治價值的領域,對這些行為的價值取向進行規(guī)范的解釋。在政治哲學的論壇上,出現了自由主義、保守主義、民主主義、制度主義、社群主義等流派,這些流派對權利、正義、公平、程序等政治原則展開了激烈的論爭,這些論爭的實質是價值之爭。

政治行為背后的價值取向,是由價值鏈條所構成的價值體系。厘清這些價值及其內在關聯(lián),是政治哲學的基本任務。有關這些價值的判斷及推理,構成了政治哲學的基本范疇體系。在這個范疇體系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是:自由與秩序、民主與權力、分配與公平、程序與合法性。這些范疇的基本內涵以及關聯(lián)性,正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一、自由與秩序(libertyandorder)。

在政治哲學的話語體系中,作為人的基本權利的自由,也許應該被置于最高的價值層次。然而羅蘭夫人在法國大革命的恐怖統(tǒng)治高潮時說過這樣一句話:“自由,有多少罪名假汝名進行!”羅蘭女士關于追求自由有危險的觀點為很多人所贊同,但是對自由本質及其價值的認識卻不能獲得大家一致的贊同。[1]實際上,人們對政治價值及其排序(priority)的認同往往是相互沖突的,從語義邏輯的角度解構和調適這些沖突,應該說是政治哲學的重要任務。

現實政治沖突的認識論原因,就是人們對政治價值及其排序的各持一端,溝通不了,妥協(xié)不成。就政治價值本身而言,它們不應該是斷裂的,而是內在和諧的整體。自由就是這個整體的起點和歸屬。這個觀點符合馬克思的基本主張。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認為,勞動是人的社會類本質,而勞動的本質就是自由,因此自由是人的社會類本質。既然自由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本質特性,那么自由就是人類行為(如勞動)的出發(fā)點。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的舊社會,就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2]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充分肯定了自由的價值特別是重視實現每個人的政治自由,這就是從資本對人的壓迫中解放出來。當然,馬克思主義把自由的實現寄望于那消滅了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就是從不自由走向自由,也就是說,自由的社會是人類發(fā)展的歸屬。就政治歷史來看,人類社會對自由孜孜不倦的.追求,歸根到底是出于對專制權力(absolutegovernment)進行防范和約束的要求。無論如何,自由提供了社會大眾及邊緣群體訴求權利、抵制強暴的正當理由。因而自由往往成為社會弱勢群體的權利話語。然而,自由又是與一定社會秩序相聯(lián)系的權利運動,這樣的權利運動,要么是暴力革命,要么是點滴改良。因此,自由又可以成為社會精英的政治動員口號。

自由的理念不是橫空出世而來的,而是歷史經驗發(fā)酵的產物。然而,人類所記載的歷史比比皆是對專制暴政的控訴,個人的歷史經歷也往往是對專制權力的痛苦回憶。因此,那些呼喊自由的人們,他們的一個潛意識就是如何從根本上防止悲愴歷史的重演。人們訴求自由權利的政治行動,既是現實權利的訴求,也是對一種良好社會的寄托。因此,自由概念的爭議性質,不僅在于解釋者的社會背景及其個體經驗的差異,還在于人們對歷史的解釋以及未來的憧憬都大相庭徑。

[1][2][3]。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三

淮河流域與中原鄰接,夏商周中原發(fā)達的古代文明對淮河流域古代社會文明化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形成了本地區(qū)善于吸收、融會、發(fā)展各種文化因素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并使這一地區(qū)的文化面貌呈現出南北交匯、東西交融的復雜狀態(tài)。

目前的考古發(fā)現揭示出夏商周中原文明對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但有關影響的具體表征及過程尚無專文論及。

本文結合歷史文獻所載,參以考古資料,宏觀探討夏商周中原王朝禮制文明對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輻射和影響,以期從這一側面透現出淮河流域古代社會文明化進程的特色。

據文獻記載,夏部族在中原地區(qū)的活動中心和夏王朝建立后的統(tǒng)治中心地帶在現今的豫西和晉南一帶。

其實,夏王朝的統(tǒng)治區(qū)域是相當廣闊的。

據歷史記載,由于夏初國弱,曾出現過東方的有窮后羿和寒浞篡位代夏的事件(《定公四年》杜預注)。

“少康中興”后,夏政權得以穩(wěn)固,與東夷形成了長期對峙的局面。

據古書載,有窮氏的地望在今山東德州,寒氏的地望在今山東濰坊。

與“后羿代夏”事件相關的還有斟尋、斟灌、有鬲氏、有仍氏等,許多學者認為斟尋、斟灌、有鬲氏、有仍氏的活動范圍都在淮河下游和黃淮之間。

文獻證明夏王朝方國眾多、夏王朝統(tǒng)治區(qū)域廣大,其統(tǒng)治勢力已拓展到淮河流域,夏與淮河流域關系密切。

考古發(fā)現也證實淮河流域的大面積地區(qū)受中原夏文化的影響。

在淮河重要支流穎河兩岸,二里頭早期文化對其有重要影響。

據調查,程窯遺址二里頭文化期的遺物就蘊含有夏文化因素。

如陶罐侈口卷沿鼓腹,體飾繩紋;缸平口內斂,上腹微外鼓,外飾有捺痕的附加堆紋。

閻寨遺址中的夾砂灰陶折沿鼓腹罐,腹部飾繩紋;小口高領甕沿外飾一小扳,廣肩鼓腹。

這些遺物都明顯包含有偃師二里頭文化的因素。

“(潁河)崔莊晚期屬于二里頭文化二期遺存,……出土的主要陶器如繩紋高足鼎、附加堆紋缸、澄濾器、敞口盆等,從形制、胎質、紋飾及制作風格看,均與偃師二里頭遺址二期遺物類同”,“(董莊)晚一期是該遺址的主要遺存,……所出的陶器多為器表飾細繩紋的泥質灰陶,其中花邊口沿罐、圓腹罐、腹部多帶雞冠形鋬的卷沿盆、平地盆、三足皿等與二里頭遺址第二期所出同類器相類同”。

在登封王城崗遺址中,包含有完整的二里頭文化、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晚商文化及周文化,“王城崗二里頭文化一期出土的主要陶器的器表紋飾與器形,和王城崗龍山文化五期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有著緊密的先后承襲關系”。

上述考古發(fā)現有力地說明了潁河上游地區(qū)的二里頭文化在承襲當地龍山文化晚期因素的基礎上,深受豫西二里頭夏文化的影響,部分陶器器形發(fā)生了明顯的形態(tài)嬗變。

河南周口地區(qū)1978年的地面調查發(fā)現二里頭文化遺址16處,商代遺址19處,西周遺址12處。

所采集的夏文化器物如甑、深腹罐、平地盆、三足盆、豆等與二里頭遺址一期的同類器相同或相似。

其中乳頭狀、三角形鼎足在臨汝煤山二里頭一期也有發(fā)現,高領罐與洛陽東干溝二里頭早期的同類器十分相似。

三期中的深腹罐、大口罐、大口尊與豫西二里頭三期的同類器相同或相似。

周口地區(qū)多處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fā)現,說明中原夏文化對該地有廣泛而深入的影響,甚至還影響到了器物的組合,使二者的文化性質有很大的相似性。

中原夏文化還拓展到江淮地區(qū)。

目前在安徽江淮之間、霍山以北地區(qū)發(fā)現了不少夏商文化遺存。

如屬斗雞臺文化的斗雞臺、薛家崗、含山大城墩、青蓮寺等遺址中都包含有二里頭文化因素。

薛家崗h25中通體飾細繩紋的錐足罐形鼎、凹底爵杯、細腰斝、高柄淺盤豆及含山大城墩的平底罐形鼎等與中原二里頭晚期的同類器相似。

壽縣斗雞臺遺址所出陶器如附加堆紋花邊罐、雞冠耳盆或甑、錐足鬲、箍狀堆紋鼎、寬肩甕等,都與中原夏文化的同類器形態(tài)大體一致。

但僅有中原夏文化晚期的文化因素出現于此,且文化因素的影響僅停留在個別器物的具體形制上,說明夏文化對此地的影響晚且較膚淺。

淮河流域的岳石文化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但豫東、魯西的岳石文化中卻包含有中原夏文化因素。

豫東杞縣鹿臺崗遺址的大多數器物直接受岳石文化影響,但丙組器物如雞冠耳繩紋盆、箍狀堆紋缸、花邊口沿罐、雞冠耳罐等則與二里頭文化同類器相似。

宏觀上說,膠東(照格莊類型)、魯南(屠城類型、尹家城類型)的岳石文化受中原夏文化的影響較少,而豫東、魯西南(安邱堌堆類型)及魯北(王推官類型、郝家莊類型)等地的岳石文化則較多地受到夏文化的影響。

在最能反映文化特質的陶器遺物中,雞冠耳盆、觚形杯、舌狀足三足罐等具有明顯中原二里頭文化特征的器物廣泛存在于上述地區(qū)的岳石文化中,應該是受二里頭文化影響所致。

豫東、魯西、魯北地區(qū)正是夏代初年夷羿族團對夏戰(zhàn)爭失敗后東退的活動地區(qū),由于夷羿族團勢力的減弱,使得夏及周圍其他部族乘虛而入,使這一地區(qū)的物質文化受到夏及其他外來文化的劇烈沖擊。

而在魯中南、魯東南及膠東地區(qū),由于東夷集團自身穩(wěn)定,實力較強,因而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少。

這一考古學現象,很可能是夷羿族團對華夏集團征伐失敗、夏族大舉東進造成的。

由此可知,中原夏文化對淮河上中游地區(qū)存在著直接的強烈的文化影響,又間接地影響到了豫西、魯東、皖北的淮河下游地區(qū)。

這種考古學觀察反映了夏與東夷、淮夷集團勢均力敵,中原夏文化與淮河流域的古代文化如岳石文化等基本是同步發(fā)展的。

夏與東夷、淮夷之間的關系,總的說來是相鄰的兩族如夏與淮夷關系密切,而彼此較遠的兩族如夏與東夷則關系較疏遠。

公元前17世紀后期,商代夏而興。

考古發(fā)現證明商文化的對外擴張體現了一個明顯的動態(tài)過程。

比較二里崗上、下層文化的分布,可以看出商文化主要是向東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張。

這種擴張態(tài)勢一直延續(xù)到殷墟早期,并成為商王朝最強盛的歷史時期。

隨著王朝勢力的拓展和軍事殖民,商文化也隨之擴展到淮河流域,商文化最典型的器物鬲、斝、簋、假腹豆、大口尊、直腹簋等在淮河流域相當大的范圍內有著不同程度的發(fā)現。

商代的南陽屬于商王朝的“南鄉(xiāng)”。

目前在南陽屬淮河流域的地區(qū)內發(fā)現有黃龍廟、新集、十里鋪、古臺寺等商文化遺址。

在十里鋪遺址商文化層中,出土有商式陶器、石器、骨器和青銅刀與青銅鏃,并發(fā)現有鑄造青銅器的陶范和冶銅坩堝等,說明這里很可能是一處商代的冶銅作坊遺址。

近年,在淮河流域的信陽羅山縣蟒張發(fā)現了一處商代墓地。

在已經發(fā)掘清理的六座墓葬中,一號墓有臺階式墓道,井字形槨室,棺槨髹黑、紅漆,隨葬有鼎、觚、爵、斝、甗、罍、豆、戈和鏃、錛、錐、鈴等青銅器共77件;六號墓隨葬有鼎、爵、觶、觚、尊和戈、削、錛、矛等青銅器共20件;另三座墓內也有一些青銅器。

這些墓葬的形制和青銅器的器形、紋飾,與殷墟婦好墓和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大致相類似,有些銅禮器上還有“父乙”、“尹”、“天”等銘文。

以此為根據地,商文化還擴展到了長江流域的盤龍城地區(qū)。

上述兩例可基本證明商王朝已將淮河上游地區(qū)納入其統(tǒng)治體系之中。

此外,周口地區(qū)作為商、夷溝通的必經之地,商文化對此也有強烈的影響。

目前,在此地發(fā)現多處商文化遺址,出土有觚、爵、戈等商式青銅器和頗具商文化特征的陶鬲、盆、罐、豆、甗、斝和簋等。

商王朝的崛起與對東土的經略,對海岱地區(qū)東夷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考古發(fā)掘揭示出,在商代前期和后期出現了兩次商文化東進的浪潮,從而使淮河流域的政治地理逐步改觀。

大約在鄭州二里崗文化上層期前后,早商王朝已把泰沂山脈以西的岳石文化分布區(qū)納入了中原商文化系統(tǒng),商文化隨之向東推移,進入海岱地區(qū)的腹地。

在山東境內津浦鐵路以西地區(qū)和津浦鐵路稍東一線,發(fā)現了一些屬于二里崗上層期的遺存。

經發(fā)掘的有茌平南陳村、梁山青堌堆、濟寧鳳凰臺、泗水尹家城、滕州前掌大和江蘇銅山丘灣等處,在濟陽鄺家、鄒縣西朝陽村,以及滕縣北辛、后荊溝、西康留、后黃莊等地也發(fā)現了這一時期的遺存。

這類遺存中的日用陶器如鬲、尊、豆等,在類別、形制上雖表現了一些地區(qū)特征,但與鄭州二里崗上層遺存基本相同。

濟南及其以東,也有含二里崗上層或稍后的商文化因素的遺址,如濟南大辛莊(注:參見《考古》、《文物》等有關大辛莊相關系列發(fā)掘簡報。

)、鄒平丁公、章丘樂盤(p36)、青州蕭家(p46)等。

至于在大辛莊、長清前平村[21],特別是在滕州市的呂樓、前掌大、大康留、軒轅莊[22]等地所發(fā)現的青銅禮器,則具有二里崗上層期或稍晚的典型商文化特征。

窺一斑而知全豹,說明此時商王朝向海岱地區(qū)的擴張并不限于一般的武裝殖民,而是在這片新拓展的土地上推行王朝禮制文化并迫使土著接受,還建立起新的統(tǒng)治網絡,使之成為商王朝在政治上可以直接控制的“東土”。

商文化第二次東進浪潮是在考古學上的殷墟文化期。

商王朝勢力在淮河下游海岱地區(qū)北部已達膠萊平原的東部;在海岱地區(qū)的南部,沿泰沂山地南側向東推進到臨沂地區(qū)、江蘇淮北地區(qū),直到黃海之濱[23]。

原來相對獨立發(fā)展的海岱、徐海歷史文化區(qū)已基本納入商王朝的'勢力范圍。

山東地區(qū)的商代遺址已發(fā)現近300處,依受晚商文化影響的程度,高廣仁先生將此分為三個地區(qū)[24],其中魯中南和魯北地區(qū)受商文化影響較重。

魯中南地區(qū)早在二里崗上層時期已進入商王朝的控制范圍,晚商遺址分布相當密集。

這里商文化的面貌,包括出土的銅刀、銅斧、卜骨以及陶鬲、簋、尊、甗、罐、豆、觶等的器形、紋飾和整體風格,都與殷墟出土者基本相同[25],只有相當數量的紅陶和一兩種器物具有一點地方特色。

殷墟時期中原地區(qū)盛行的含玉含貝的葬俗也明顯地影響到淮河下游地區(qū),在濟南大辛莊商墓中就出有玉琀[26]。

以大辛莊、劉家莊等為中心的魯中、魯南地區(qū)還發(fā)現了與商王畿形制、花紋基本相同的青銅禮器。

滕州前掌大商代大墓群的發(fā)掘,與殷墟相同或相似的大量青銅禮器如鼎、甗、簋、尊、爵、觚、角、盉、觶等及玉器、銅胄,從造型到制作方法與殷墟所出者基本一致。

4號坑出土的馬車,兩馬一車的駕馭形式、車體的大小結構與安陽殷墟出土的車馬器非常相似。

該地區(qū)所發(fā)現的陶器有繩紋甗、甑、斝、罐、罍、盆、缽、缸、甕、鼎、觚、爵、尊、盉、瓿等,差不多包含了中原地區(qū)商文化的所有典型器型。

在這一地區(qū),商式青銅器不論是數量還是出土地點的密度都比魯北地區(qū)為大,地方傳統(tǒng)文化因素較少,可見是海岱地區(qū)內商化程度最高的地區(qū)。

以濰、淄流域為中心的魯北地區(qū),晚商遺址分布也相當密集,呈現出一種復雜的文化面貌。

從貴族墓葬如青州蘇埠屯大墓的葬制看,幾乎完全反映了商王朝的禮制文化;而從一般遺址或中小型墓葬材料看,則是商文化因素與土著文化因素共存。

例如,在僅距蘇埠屯數公里的青州趙鋪遺址一號墓中[27],一件飾有繩紋及三角劃紋的典型商式簋和典型的東夷素面鬲共存,死者手持獐牙,可以判斷死者為東夷土著。

在惠民大郭,濱州蘭家村,桓臺南埠子、史家,青州蘇埠屯,壽光古城、桑家莊、魚臺、咼宋臺等多處地方也出土了一定數量的商式青銅禮器、兵器或工具[28]。

該地區(qū)地方傳統(tǒng)文化因素較多,與中原商文化差異較大。

膠東半島和魯東南地區(qū)仍是東夷文化的統(tǒng)治區(qū)。

殷商一代,商族人居于海岱和徐海地區(qū),本就與東夷、徐戎、淮夷雜處,先進文明對于落后文明的影響是不爭的歷史事實。

據李學勤先生考證,人方位于淮河流域[29](p60),武丁時東伐人方而克之,人方后又反叛,這一歷史事實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淮河流域商臣服方國力量的強大與文化的進步。

到商代末年,帝乙和帝辛兩代復向人方大興兵戎,最終征服了人方。

于是,淮河流域的徐淮地區(qū)在政治上完全接受商王朝的統(tǒng)治,成為商朝的藩屬。

象征王權威儀的禮樂文明隨著王權勢力的擴張明確地推行到淮河流域,商代青銅禮器的發(fā)現已證明了這一點。

蘇北徐州一帶發(fā)現了一些具有顯著地方特征的商文化遺存,其銅器中非商式的高領撇足鬲,陶器中的鬲、豆、盆、罐等主要器類多與典型商式器物有較大差異,反映出這類遺存屬商文化的地方類型。

在連云港發(fā)現了商代晚期至西周初年的青銅鼎、甗等,鼎為垂腹、柱足,頸飾簡疏云雷紋;甗為素面,僅在頸部飾兩道凸弦紋,制作淳厚質樸,其造型和紋飾特征都可視為商代晚期的標準器。

商代禮樂器的出現,證明淮河流域的青銅器鑄造應是在中原商文化的影響下產生的,表明了淮河流域商代青銅禮樂文明與中原地區(qū)禮樂文明的融合與發(fā)展上述考古學觀察反映出商滅夏后,加強了對東方地區(qū)的控制。

在商文化的沖擊下,東夷、淮夷文化的格局與內容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東夷文化部分地與商文化融合,形成了濰西、魯中的商文化,表現出與中原商文化的高度一致。

魯南與蘇北地區(qū)成為商文化的波及地區(qū)。

安徽江淮地區(qū)的淮夷文化也成為商文化的地方類型。

但由于淮夷與商交往日淺,其地又非商王朝經營的重點,所以淮夷的皖西類型、斗雞臺類型與中原商文化的關系相對較疏遠。

這種考古學觀察,反映了商王朝統(tǒng)御范圍的廣大,商文化的波及之處,既有商王朝的直屬統(tǒng)治區(qū),也有間接統(tǒng)治或王朝文化的影響地區(qū)。

商文化的影響促進并帶動著淮河流域土著居民的文明化進程。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四

三字經有云: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注意,后來以他為楷模澆鑄出來的成批作品,可沒法跟這個始作俑者相提并論)。

有關孔融,還有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門官為他通傳后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仆有何親?”,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贝搜猿鲎砸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后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p>

這里用了一個歇后手法,意思說陳韙現在是“大未必佳”。陳韙遭此反擊,大為尷尬,一時語塞。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句話堵得名士張口結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實在令人贊嘆。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僅僅停留在辯捷的層次上。而這種沒有智慧作后盾的辯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實在沒有更好的用途??兹诔扇酥?,先后擔任過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職。在職期間,除了空發(fā)議論,作一些修復城墻重建學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沒干過什么足以證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說會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對于干活的人總是指手畫腳一百個不順眼,孔融也沒跳出這個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護下,得以在盜賊蜂起的軍閥割據時代作著“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的香夢,但是對于曹操的政策卻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如果說他勸阻曹操伐劉備是“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雖然迂腐但是還帶著點為天下計的味道,那么他為諷刺曹丕納甄氏而編造的“想當然”的故事,就純粹屬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過把癮就死的嬉皮士心態(tài)。

三國時代的統(tǒng)治者,對待知識分子通常有著驚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終于還是被逼到了極限。公元2,曹操把孔融滿門抄斬。當時還有一個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時候,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專心地做著某種游戲。孔融還懷著一種僥幸心理問使者:“我好漢做事好漢當,能不能放過我的孩子?”沒想到他兒子秉承了他的硬骨頭精神和早慧特征,慢慢說道:“父親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兩個小孩子口中造出的。從這寥寥數語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遺傳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還有著超乎他上的非凡見識。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五

甲乙兩個和尚一起值更時,甲和尚感到腳上有東西在爬,用手一撫,被蝎子蟄了,疼痛難忍之際,他馬上端來蠟燭,捉住了那只蝎子。乙和尚就連聲阿彌陀佛,非常冷靜地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放它一條生路吧。再說了,它也是誤會了,以為你要傷害它才出于自衛(wèi)而為之……”

經過乙和尚一番勸說、開導之后,甲和尚就打消了懲罰蝎子的念頭,隨手將它放了。

三天之后的又一個晚上,甲乙兩個和尚又一起值更時,乙和尚剛往蒲墩上一坐,哎呀一聲站起來,他的屁股也被蝎子蟄了。沒等甲和尚端來蠟燭,乙和尚就氣急敗壞地朝蒲墩上亂踩一番。待燭光映亮蒲墩時,那只蝎子已經被踩得稀巴爛了。

青蛙向癩蛤蟆請教上天的辦法。癩蛤蟆說:“你要想上天,辦法只有一個:巴結天上的仙鳥——天鵝或者鳳凰,讓它們提攜提攜你。”

青蛙牢牢記住這句話,只是苦于一直沒有機會。

這天,青蛙突然發(fā)現一只天鵝落到池塘邊,不覺大喜過望,連忙提上早已準備好的小蝦小魚,上前搭話。

“這些禮品,微不足道,還望……”青蛙像臣民見了皇上,不敢正視天鵝,說話也吭哧起來。

天鵝大受感動:“難得你這片孝心,自打我受傷,你還是第一個來看我的呢?!?/p>

“受傷?”青蛙抬眼看去,這才發(fā)現天鵝一只翅膀耷拉著,膀根鮮血淋漓。看樣子,再也飛不起來了。

“哼!”青蛙馬上變了臉色,“看望你?孝敬你?我圖個啥喲!”說完,它帶上小魚蝦,三蹦兩跳不見了。

青蛙回去后,越想越窩囊,第二天一早,它又來到天鵝跟前,打算奚落它幾句,以泄心頭之氣。哪料還未開口,天鵝卻撲棱撲棱翅膀,凌空飛走了。

青蛙后悔不已,連聲埋怨自己:“我真糊涂!我真糊涂!怎么沒想到它還有再上青天的這一刻哩!”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六

身體是人生之根本,但關于身體的問題,從古到今的哲學家關注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中西哲學都曾試圖超越身體,甚至想要抹殺身體的存在。西方哲學長期持身心二元論,認為心靈或靈魂才是哲學社會科學關注的對象,而身體則被納入自然科學的研究領域。中國古代哲學雖有注重修身的傳統(tǒng),但亦實以“心性之學”為中心。自尼采、??乱詠?,哲學開始關注身體與思想之間的隱秘聯(lián)系,尤其近些年來,“身體”開始進入西方思想和學術界眾多學者的研究視野。相比之下,國內學者對身體和身體哲學的研究相對滯后。下面發(fā)表的兩篇文章,代表了我國學者對這個問題的初步思考,希望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20世紀上半葉,在胡塞爾“回到事物本身”的現象學綱領的感召下,現代西方的一批具有批判思想和疑古精神的年輕的哲學家們,在對傳統(tǒng)哲學種種業(yè)已被視為不易之論的本體論假定給予大膽質疑的同時,發(fā)起了一場為再造傳統(tǒng)而先行奠基的哲學上的“尋根”運動。在這一運動中,雖種種新見迭出不窮,但最具顛覆性和原創(chuàng)性的工作則屬法國現象學家梅洛-龐蒂的對所謂“身體”的本體論意義的木曷橥。與傳統(tǒng)西方種種業(yè)已意識化的哲學不同,梅洛-龐蒂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次破天荒地宣稱:“世界的問題,可以始于身體的問題?!逼鋵?,梅氏這一宣言不僅是對西方傳統(tǒng)哲學致思取向的根本糾撥,而且也為我們真正切入中國哲學、為我們溯尋中國哲學之“根”提供了路引。也就是說,掩埋在深厚文化沃土中的中國哲學之“根”,既非西方傳統(tǒng)思辨哲學中的那種“意識”,也非晚出的中國哲學中的所謂“天理”或“人心”,而是誠如王夫之所言,“即身而道在”,它就平中見奇地體現在我們每一個人活生生的身體之中。

這種根于身體的哲學本體論,除了表現在中國古人對宇宙的終極性思考不是發(fā)端于對世界的“驚奇”而是始于對人自身人身處境的“憂患”之外,還集中地表現在其以一種“切己自返”和“返身而誠”的方式,把人自身的身體看作是宇宙真正的起點和本源。在作為中國哲學源頭的古老的《易經》中,這種宇宙真正的起點和本源就是所謂的“太極”?!疤珮O”的“太”字即為“大”字的引申義。而“大”字按許慎《說文》,其為象形字,即像直立的首、手、足皆具的人的身體形狀。這一字形在中國古代的甲骨文和后來的銅器銘文中都得到了有力的印證。因此,該詞源學的考察表明,對于去今已遠的中國古人來說,其是通過一種所謂的“依形軀起念”的方式來構造自己的宇宙理念,故形上之太極恰恰以形下之人身得以體現。而要真正理解這一“下學可以上達”的奧秘,就不能不涉及到中國古人對“身體”概念的獨特的理解,以及我們稱之為一種所謂的中國式的“身體現象學”理論。

中國古人之于“身體”概念理解的獨特性在于,與西方人那種作為純粹物理對象的軀體不同,對于中國古人來說,身體之身除作為物理對象的軀體之外,正如古漢語“身”字字義所表明的那樣,還兼有突出的“親自”、“親身”和“親自體驗”等等內涵。因此,在這里,我們毋寧說看到中國古人對身體的一種現象學式的還原。經此還原,一方面,身體由一種異已的存在回到了本已的存在;另一方面,這種還原又同時保持著現象的充盈豐滿而不犧牲身體的外部具體體現。因此,這一中國式的身體概念的推出本身就代表了對人類哲學史上種種二元論學說的克服和消解,它把諸如人與物,內在與外在、主觀與客觀、本我與非我等對立項經由一種親身性的身體真正融為一體。而宋儒張載所謂的“我體物未嘗遺,物體我知其不遺也”(《張子正蒙·誠明》)的論斷,以及為中國古代眾多哲人所大力闡揚的那種中國哲學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實正是以這種現象學式的身體概念為其真正濫觴。實際上,在中國哲學中,這種現象學式的物我合一的身體也即一種“體用不二”的身體。這同時也意味著,對于中國古人來說,身體已不再局限為我的七尺血肉之軀,而是作為一種現象學意義上的非實體化的“潛在的身體”,也即“可能活動的身體”,以一種“借用顯體”的方式經由行為向無窮無盡的大千世界顯現和開放,乃至于世界的萬事萬物都被視為是人身體行為的“目的論的項”,乃至于“人身雖小,暗合天地”,整個宇宙都被視為人自身的'身體場。而《易經》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一永遠“未濟”的宇宙圖式,與其說是對宇宙本身既定的客觀規(guī)律的揭示,不如說恰恰是對于人之“挺身于世界”、人身向宇宙身生成這一生命之旅的彰顯。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的根于身體的宇宙論學說不僅表現為把人自身的身體視為宇宙的起點和本源,而且還突出地表現為以人自身的身體的發(fā)生生成機制來解讀宇宙本身的發(fā)生生成機制。這最終導致了在所謂“陰陽哲學”的名下,中國古人從人的“男女之道”推出“宇宙之道”這一中國哲學的哥白尼式發(fā)現。也就是說,對于中國古人來說,既然把宇宙看作是根于人的身體的宇宙,看作是人身體的化身,那么對人身體何以生成、何以可能的解答其實就是對宇宙本身何以生成、何以可能的根本解答。這樣,“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人之身體來自男女這一發(fā)生學的原理其實就不僅是對人的身體何以生成、何以可能的解答,同時也是對宇宙本身何以生成、何以可能的解答。因此,對于中國古人來說,宇宙的“原發(fā)生命機制”并非遙不可及、深不可測的東西。相反,“易則易知”,它就以一種身體體驗的方式下學而上達地體現在“造端于男女”這一夫婦之愚里。故男女之道不僅代表了人自身生命的發(fā)端,而且也從中徑直開出了關于宇宙何以鴻蒙初啟、何以開天辟地這一中國古代哲學的“創(chuàng)世紀”的宣言。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中國古老的《易經》不啻可被視為人類最早的“性學”經典。從指代男根女陰的陰陽兩爻,到《系辭傳》中的“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這一性活動的直白,這些被今之道學家們視為“不正經”而三緘其口的“身體書寫”,竟堂而皇之地登上中國古代首經的堂殿以至于成為中國哲學的“核心語言”。同時,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天地”與“男女”相提并舉且作為不易之論而業(yè)已成為老生常談。所謂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系辭上傳》),所謂“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系辭下傳》),以及“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中庸》)如此等等都無不表明了這一點。因此,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正是基于這一徹底的泛性主義宗旨,男女之性既“至大無外”地被推廣到整個宇宙,又“至小無內”地被還原到每一個個人。中醫(yī)理論堅信每一個體身體生命都可陰陽辯證即后者的印證,以至于有西方學者在研究中國的《黃帝內經》后不無詫異地驚呼,黃帝的身體竟是雙性同體的,這樣,西方人的“性別”概念就成了“錯誤的名詞”。

綜上所述,就中國古代的宇宙論學說而言,無論是其有關本源問題的理解,還是其有關發(fā)生機制的認識都無不系于身體,該學說與其說是一種基于思維和研究存在是什么的所謂的“存在的哲學”,不如說是一種根于身體和研究生命如何可能的所謂的“生活的哲學”。這也充分說明了何以中國古人的終極性思考始終與身體性思考難分難舍地糾纏在一起,致力于所謂“安身”、“守身”、“貴身”、“返身”、“省身”的問題永遠是古之賢哲的第一等事,而對執(zhí)迷于“身外之物”的那種所謂的“以身為殉”的原始的焦慮始終使其憂心忡忡。同時,也正是從這種身體主義的宇宙論出發(fā),才使中國古代“世道”同于“醫(yī)術”之說得以成立,孫思邈言“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大醫(yī)”,古人云“不為良相,則為良醫(yī)”。人們看到,后現代主義者尼采所謂的哲學就是醫(yī)學或生理學這一在西人眼里驚世駭俗之論,其實對于中國人來說卻了無新意,早已被中國古人目為不言而喻的自明之理。

中國哲學中這一身體性特性除了集中體現在其宇宙論理論外,還普遍地涉及到中國哲學的幾乎所有領域。如中國古代倫理學中之于所謂“修身”的強調、之于社會倫理“造端于夫婦”的肯定、之于血濃于水的“親親”的推崇,以及中國古代宗教觀中所特有的以血緣為紐帶的“慎終追遠”和“祖宗崇拜”的思想,中國古代認識論中所堅持的以象征和體驗為特征的“身體思維”的理論,如此等等,都無不打上了身體的深深烙印。因此,身體性作為中國哲學之為中國哲學的核心規(guī)定,其已駕一馭萬地統(tǒng)攝了中國哲學中的所有論域和原則,舍此我們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哲學,舍此我們就無從把中國哲學和其他哲學加以嚴格的區(qū)別。

盡管我們完全可以從沉重的歷史出發(fā)對這種身體哲學作出厚今薄古的評判,然而我們卻無法規(guī)避其現代語境下積極而深刻的哲學內涵。對中國哲學中身體性的重新發(fā)現不僅有助于中國古典哲學之真正的正本清源,而且面對當今人類普遍的“無根性”和“貧血癥”的生命現狀,它代表了對以“以身為殉”為取向的現代主義的一種最早的抗議和批判,并為我們向一種更為徹底更為根本的“生活世界”的回歸提供了堅實的鋪墊。此外,這種身體哲學所推崇的作為“原發(fā)生命機制”的男女互濟的“太和”之道,既是對傳統(tǒng)西方哲學所固執(zhí)的“同一性”原則的有力反撥,又可對后現代哲學所沉迷的“差異性”原則給予矯治,從而為我們拓出了步出當代人類哲學困境的一條希望之徑。它毋寧說告訴我們,當今人類最深重的和原發(fā)性的危機,乃是日隆的男性權力話語和與之相伴的愈演愈烈的克隆自然所導致的生態(tài)性危機,而醫(yī)治危機的根本良藥,就是重返和回到中國古老的《易經》中為我們所昭示的那種“和而不同”的男女之道。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七

政治哲學就其核心論題而言,很重要的是探討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邊界及其相互關系。自然權利理論認為,個人權利在邏輯上優(yōu)先于國家權力,國家權力和社會存續(xù)都是為著個人權利的實現,個人應該是歷史的邏輯起點。馬克思恩格斯確認:“社會結構和國家總是從一定的個人的生活過程中產生的”,[1]霍布斯說,“一般稱之為自然權利的,就是每一個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盵2]洛克則進一步指出,當屬個人自然權利的生命、自由和財產,不容任何別的人侵犯。自然權利理論介入政治哲學問題,包孕并展示如下三個遞進原則:

再次,有限政府原則。政府原本就是為了以個人自然權利的實現者或保障者身份而出場的。因此,侵犯個人自然權利,必然使國家權力與政府僅有和能有的合法性消失殆盡。契約論認為,人們之所以訂立契約集合成國家,不外乎是對一種合乎契約精神的、能帶給人安全、自由、平等與財產權保護的政治秩序的吁求。

看得出來,上述關于自然權利理論介入政治哲學的三大原則的簡單羅列,旨在為政治哲學的合法性與正當性提供一個基于人學考察層面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論證。三大原則事實上包孕并體現著如下思想語法:個人是唯一“實體”因而具有本原性;社會與國家都是實現意義上的,即都是為了個人權利之“自然性”的實現,因此具有生成性。進一步從方法論角度看,三大原則支撐和發(fā)酵的自然權利理論,還提供了規(guī)避國家作“惡”和社會陷入“惡循環(huán)”的兩條路徑:一是以權力(power)制衡權力路徑,二是以權利(rights)制約權力路徑。前一路徑為西方資本主義政治之“三權分立”奠定了基礎,后一路徑為資本主義利用人權干涉別國內政行為做了輿論先導。與之相應,我們需要警惕兩種路徑潛在的制度陷阱:前一路徑往往導致政府內耗嚴重、產生不了有效政府和真正負責任的頂層設計;后一路徑可能導致政府只關注形式權利,忽視實質權利,最終導致無所為或不敢作為行為。

人性假設邏輯。

哲學史上,基于對人性善惡不同的道德判斷學說,可以邏輯地推導出兩種方向相反乃至尖銳對立的政府觀。一種以性善假設為基礎的政府觀,認為政治生活和國家的目的也應該是追求終極的至善。譬如,亞里士多德認為政治社團(城市社團)所追求的目的應總是為了完成人類最高而最廣的善。一種以性本惡為理論支點的政府觀則認為,政治生活和國家的目的應該是一種避免大惡的作業(yè)歷程,即國家與政府的存在就在于為了人民的幸福而想法設法去除“不可避免的大惡”。

回觀歷史上曾經的政治實踐,我們基于人性善惡二重性在公共權力上的增殖發(fā)用,進行如下理論澄明乃至信念積聚:

首先,政府的權力盡管必需,但權力本身卻異常危險。人們不應該將自身的全部身家性命托付給一代“圣主明君”,即不應該全部寄望于善性從而全能政府上。在這個意義上,似乎防惡才是揚善的前提和基礎,最佳的政府當是與人的惡本性相匹配的有限政府。因此,我們認為,唯有這樣的政府,才能夠抑制人性中的大惡,從而激發(fā)和喚起人性中的各種善潛能;也唯有這樣的政府,才足夠強大到不僅完成其基本職能,而且又不越俎代庖,危及他人的基本權利。

其次,善惡說本身并無好壞區(qū)分,但在此基礎上所推論和選擇的社會治理與政府建構模式,卻因時空的變異而同時顯現出程度不同的捉襟見肘的尷尬困境。譬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性善假設及其政治邏輯發(fā)用,西方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性惡假設及其政治實際運作,本無可比性,但伴隨時空在歷時態(tài)嬗變中的共時態(tài)呈現,兩種相應國家觀及其政府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顯現出各自的先天不足。因此,我們有了下面的學理識見:對于人性,我們不應停留在抽象談論層面,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建基于不同人性假設基礎上的中西不同國家觀及其政府模式,我們理應秉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論原則。

第三,在性善假設與性惡假設的單向度矛盾思維模式中難以孕育政治哲學之人性根基。人類歷史一再證明,人兼有善惡雙重本性,即為善和作惡。既如此,制度設計也就必須充分考慮善惡之雙重本性,既要揚善,又要制惡,對于當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當然不例外地要考慮到這一點。

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由于道德具有先天的不穩(wěn)定性,又由于我們還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所以在邏輯上,我們必須堅持去惡優(yōu)先原則;而在實踐層面,民主政治建設勢必要將自律和他律的雙向規(guī)制進行到底。

最后,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完全依賴和建立在人性假設(無論善惡)基礎上的政治哲學和政治體制,都是不自足、不完善的,而是需要彼此互補、相互支撐的。據此我們認為,只有把法律制約與道德激勵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克服人性的先天不足;只有把完善社會主義法制與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互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

有限理性理念。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八

謝道韞身出名門,系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謝世家,在魏晉南北朝那是響當當的字號。即使在門閥林立的東晉,王謝兩門也自視極高,婚嫁除了入宮攀龍附鳳以外,都只在兩族之內進行。他們兩家在晉朝消亡之后仍是風光不減,直到梁武帝時大梟雄侯景向兩族求婚被拒絕遂視此為平生恨事,最后造反時順便將王謝兩族徹底誅絕。王謝的數代風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劉禹錫的一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后人懷詠。謝道韞還是個小mm的時候就相當了得。

一次叔父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爸x安大贊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這一贊,謝安何等樣人,不說他在淝水之戰(zhàn)中的鎮(zhèn)定氣度,也不說他權謀機變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歸隱的澹泊心態(tài),只說后世的詩仙李太白向來眼高于頂,有著天子呼來不上來的狂氣,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這個東山不出的謝安石。其時天下號稱名士的何止千萬,能得謝安一贊幾乎可以藉此榮耀終身。

另一則故事就更經典了,一次冬日謝氏家族聚會,正趕上大雪鵝毛般片片落下,謝安于溫酒賞雪之余,雅興大發(fā),問在座的謝氏后輩,飄飄大雪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明接口:“撒鹽空中差可擬?!?/p>

(這位老兄空中撒鹽何故,難道想人工降雪?:))。謝道韞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風起?!焙唵我痪洌x道韞的詩情才氣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謝安大聲稱善,夸獎道韞敏慧過人。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九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浊?。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浊?。

志不強者智不達?!浴?/p>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苤?。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醪?/p>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皱?。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獎Ⅸ槨?/p>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獏卫?。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砧T。

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謝覺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蟹颉ね袪査固?。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將摧毀利己主義。——海涅。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布萊希特。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浊稹?/p>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填?。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丘。

志不強者智不達?!?。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

志當存高遠?!T葛亮。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懿?。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苤?。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醪?。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钋逭?。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

摘要:本文作者主要講述了自己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一些體會和探索:一是注重學生對作品的誦讀;二是以解讀培養(yǎng)學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進教學方法;四是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淀下來的文學遺產,是珍貴的民族文化精品。學科內容綜合性強,知識覆蓋面廣,教學難度極大。然而,在教授這門課時,不少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乃至教學模式基本還是因襲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憑借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張嘴,唱著“獨角戲”,從文學史到作品選,從思想內容到藝術特色,滔滔不絕,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久而生厭。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學中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當下,涵蓋了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的國學復興熱再次興起,對文學遺產中思想底蘊的發(fā)掘和繼承使學生有了學習古代文學的濃厚興趣。如何利用好學生的“古代文學情結”,調動其學習古代文學的熱情,并使之產生持久的動力,是我們應該積極探索的。我在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工作的幾年間,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現代技術結合起來,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注重學生對作品的誦讀,培養(yǎng)其對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學期開始,我都規(guī)定一些閱讀和背誦的篇目,認真地抽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將其作為考核學生平時成績的內容之一。誦讀,可以加深對文學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進而較準確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內涵。在古典詩歌的教學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它可以將學生“帶回”千百年前,讓他們的現代生活、情感與理念與古人的生活、情感與理念相融合,與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體驗產生共鳴,進而獲得美的享受。如講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學生通過誦讀,體味“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涼氣氛,體味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讓學生對當時沉悶的時代氣氛有深刻的感悟。誦讀,可以充分體悟詩歌的語言美。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蘊含美的情感,通過朗讀活動,可以使之滲透于學生的心靈。吟詠朗讀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諦,還可以使人在不經意之間對朗讀時那抑揚頓挫的語音、錯落有致的節(jié)奏與奇特嚴謹的結構擁有深切的體驗。對學生來說,言語內容美與形式美對他們的思維活動的影響是不容易被察覺的,但卻是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強大力量。因而,在讓學生感知言語內容美與體悟言語形式美的過程中,要盡力誘發(fā)其審美情感,提高其朗讀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誦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他們適應生活的能力,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豐富他們多彩的生活。

二、以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文本解讀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一個審美的過程。好的解讀,有助于學生對作品的欣賞,能使其體會到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并與作者進行對話,從而逐漸養(yǎng)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這是古代文學教學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如講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欣賞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讓學生討論:蘇軾的這首詞千百年后為什么還會令我們感動不已?是表達了蘇軾思想的苦悶,還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現了蘇軾對人間生活的熱愛?通過討論,學生明白,這些說法自有其道理,但僅僅這樣理解顯然是不夠的。它的動人之處在于,一是揭示了人類的一種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絕對的,我們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無缺,只能在絕對的缺陷中尋求相對的完滿;二是蘇軾以博大的胸懷對人們發(fā)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互相關懷和撫慰。因此,蘇軾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終撥動著人們的心弦。這樣的解讀,詮釋了作品的內在價值,拉近了古代作品與現實生活的距離,從而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共鳴,取得了育化心靈的效果,提高了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能力??梢哉f這是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解讀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學的.文化背景中去,觸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脈搏,使學生初步掌握從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鑒賞詩文,同時引發(fā)學生對文化現象的思索。這是非常重要的。講陶淵明,我告訴學生: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隱逸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的進步,這種文化現象幾乎已經消失,但作為一種人格,后人對陶淵明又非常推崇;作為一種觀念,它還或多或少地影響我們現代人,你將怎樣看待陶淵明的隱逸呢?有的學生認為,陶淵明拋棄做官而歸隱田園,表明他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價值取向,這種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則認為,陶淵明的這種隱逸人格不值得歌頌,這種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們面對黑暗和邪惡都不聞不問、裝聾作啞的話,我們這個社會將會是什么樣子呢?還有的說,陶淵明在歸隱中心靈得到了安頓,人與自然融合在一起。這對與我們現代人來說,應該有所啟示。假日之際,人們總想離開城市的喧囂,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讓浮躁的心靈得到凈化,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卻越來越糟糕。盡管觀點不一,但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闡釋、作家的評析與現代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拉近了學生與古人的距離,提高了他們的鑒賞水平。

三、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古代文學教學,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和個性發(fā)展,忽視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鑒于此,我開始嘗試進行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改變以課本為本位、以教師為中心、以強硬灌輸為手段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借鑒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辯論法。經常拿出一些在歷史上有爭議的問題讓學生們自己討論。在正式討論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預備工作:事先布置好討論的題目,讓他們圍繞自己的觀點去查資料,并選出各自的代表發(fā)言人,非常類似于現在的辯論賽;我也要盡可能多收集資料,猜測學生會運用哪些論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并模擬他們爭論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調解和補充。每學期我搞兩三次這樣的討論。如在講“先秦文學”中諸子思想時,涉及一個非常復雜的“人性”問題,孟子主張“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師荀子則認為“人性惡”。討論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從多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有理有據。事后學生自己說,這次討論逼著他們看了很多理論書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辯能力。

比較法。古代文學中很多問題可以說至今尚無定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諸家之說介紹給學生,并組織他們對多種答案及多種思路進行比較選擇,從而激活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例如,學習王維的山水詩,要求學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時期有關知識分子對山水的關注的資料,從比較分析中鑒賞王維對中國山水詩的貢獻。又如在講到“楚漢之爭”這段歷史時,我要求大家對導致這場戰(zhàn)爭的兩個主要人物——劉邦和項羽進行詳細比較,劉邦作為一個無賴何以奪得天下,項羽既然是一個英雄為何卻走向末路?學生通過激烈的討論來總結兩人的得與失,從而更深刻地認識了這段歷史。還可以通過古典文學的現代改編問題,思考古代文學的經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據古詩詞改編的流行歌曲,像《別亦難》、《新鴛鴦蝴蝶夢》、《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課堂上欣賞,讓學生去尋找原文,從而思考古典文學歷久彌新的原因,激發(fā)他們學習古代文學的熱情。

四、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代文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長此以往,教學難免單調,因此,有必要通過一些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進行調節(jié)。在種種探索性改革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無疑是實施起來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辦法。

音響媒體方面,可以運用便于攜帶的mp3加小音箱。課堂上通過欣賞相關的音樂,加強學生對古典文學作品的理解,如在講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詞時,先讓學生欣賞鄧麗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們帶進一個哀傷、凄涼的意境,然后對作品進行解讀,從而使他們對這首詞表現的李煜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在講解《史記·項羽本紀》時,可以讓學生欣賞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學生對楚漢戰(zhàn)爭的形勢、人物個性有更直觀、豐富的了解。

聲像媒體方面,包括對電視、dvd、電腦、投影儀等的運用。如在講授古典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古典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更加引人入勝。

將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課件運用于古典文學教學中,不但節(jié)省了課堂板書的時間,而且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深度,給教和學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教師可以在課件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料,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學術研究動態(tài)等,并突出教學重點。尤其是在詩詞教學中,將講讀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樂、畫面、朗讀、前人的評論等,教師再加上一些疏通與點撥,便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國古代文學永遠不會像今日的某些時尚潮流一樣紅極一時,但也不會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樣成為“明日黃花”。如果教師在教學中真正引導學生進入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殿堂,使他們體味到古典文學的永恒馨香,將是對學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幫助,而不僅僅是滿足于學生對局部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閻續(xù)瑞.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

2、張嘉林.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1).

3、毛義玲.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國古代文學教學[j].文學教育,2007,(10).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一

水運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古代陸路交通不發(fā)達的情況下,水運更具突出的價值.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發(fā)展水上交通事業(yè),而且較早掌握了制造和駕馭舟楫的.能力.利用江河湖海自然條件乃至舉全國之力開挖人工運河以濟不通,千百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苦心經營的要務.

作者:金戈作者單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300170刊名:海河水利英文刊名:haihewaterresources年,卷(期):“”(4)分類號:b21關鍵詞:水交通占代中國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二

無論是“五行”說的出現還是“中庸”思想的產生,在一定意義上說都是華夏民族治水實踐和觀念的'反映.縱觀我國古代哲學發(fā)展歷史,可以發(fā)現水及人類治水活動與中國古代哲學的發(fā)展呈現一種雙向互動關系.同時,水與中國哲學的許多特點是相通的.

作者:金戈作者單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天津,300170刊名:海河水利英文刊名:haihewaterresources年,卷(期):2003“”(2)分類號:b21關鍵詞:水古代哲學中國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三

中國古代邊疆政策在促進統(tǒng)一多民族中國的發(fā)展、壯大進程中發(fā)揮過獨特的作用。加強中國歷史上邊疆政策的研究,對于當代中國邊疆治理具有借鑒意義。

邊疆政策:特殊國情的產物。

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是國人每每引以為自豪的。如果我們對此稍作認識上的升華和哲理上的思考,那么,它們即是指我們的先輩為今人留下的兩項舉世囑目、無與倫比的歷史遺產:幅員遼闊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和人口眾多、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簡言之即為大一統(tǒng)與多民族。這是中國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特殊國情。

統(tǒng)一多民族的中國,是經過一個漫長而曲折的發(fā)展過程后大致定型于現代狀態(tài)的。這一過程雖然十分漫長、復雜和曲折,但總的趨勢是,自先秦時期起,在現代中國領土內開始形成一個核心區(qū)域,這一區(qū)域雖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大致在黃河中下游至長江中下游一帶。在這個中心區(qū)域建立政權的既有華夏,也有夷狄,既有漢族,也有少數民族。在國家的發(fā)展進程中,邊疆地區(qū)的發(fā)展是其有機組成部分,全國范圍的發(fā)展狀況決定了邊疆地區(qū)的發(fā)展水平,邊疆地區(qū)的發(fā)展狀況對全國范圍的發(fā)展也產生重要影響。

中華民族既是一個民族共同體概念,也是一個國族概念,“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民族發(fā)展大趨勢的體現。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多元”的特征,是指各民族在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所具有的“個性”和“特質”,即語言、地域、經濟、文化心理的多樣性和表現形式上的特殊性?!耙惑w”的特征,是指各民族的“個性”和“特質”在共同的發(fā)展過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同化所形成的民族共同體的共同特征和“一體化”趨勢。在中華民族形成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存在著由多元到一體的凝結特點:先是分布于黃河流域的多個部落互相融合形成了華夏族;之后華夏族又融入北狄、東夷、西戎、南蠻等多種族群而形成漢族。作為中華民族凝聚核心的漢族一經出現,就對周圍的.眾多民族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他們之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發(fā)生著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不斷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一個整體,這就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有兩個值得重視的特點,一是多元中的本土特點。中華民族盡管是由眾多的民族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融合而形成,但這些民族無論是歷史上已消失的民族,還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民族,多是在中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土生土長的民族,即便是有些少數民族的祖先具有外人的血統(tǒng),也是在與中國境內各民族的不斷融合中形成的;二是在抵御外侮的共同斗爭中,使中華民族凝聚力得到不斷升華。中華民族內部各民族,包括歷史上已經消失的民族,他們之間雖然也有過沖突,但數千年來相互間不斷交融已經將他們結合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中國成為他們共同的活動地域和共同的家園。當近代遭遇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瓜分時,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即被空前釋放出來。

在歷史演進中,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同步發(fā)展的。統(tǒng)一多民族的中國與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同步發(fā)展,成為世界歷史發(fā)展史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促使這種同步發(fā)展成為可能、成為現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極富中國特色的邊疆政策的實施。邊疆政策的基本任務是守住一條線(邊界線),管好一片地(邊疆地區(qū)),實際上包含著物與人兩個要素??梢哉f,邊疆治理是一項針對人和物綜合治理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在統(tǒng)一多民族的中國,邊疆地區(qū)是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區(qū)。因此,邊疆政策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即是處理民族關系,唯有調動邊疆地區(qū)民族上層的積極性和為廣大民族群眾打造一個穩(wěn)定、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才能推進統(tǒng)一多民族中國和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良性發(fā)展。

邊疆政策:內涵、外延與作用。

中國歷史上無論哪一朝哪一代,都面臨著邊疆問題,統(tǒng)治者也都為鞏固統(tǒng)治而制定邊疆政策,展開邊疆經略。邊疆經略是歷代王朝對邊疆地區(qū)的開拓與經營。邊疆政策是實施邊疆經略的指導方針與具體措施,而治邊思想則是制定邊疆政策的重要前提之一。邊疆政策的正確與否,邊疆經略的成敗得失,治邊思想能否符合時代潮流,不僅直接影響一個朝代的興衰存亡,而且對于作為整體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中國的形成、發(fā)展也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封建王朝的邊疆政策,自秦漢時期初具規(guī)模后,經隋、唐、元、清諸多大統(tǒng)一王朝邊疆經略實踐的充實、完善,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這在世界各國歷史上是頗具特色的。中國古代邊疆政策包含十分豐富的內涵,其要者有從中央到邊疆地區(qū)的管理體制、邊疆的行政建置、邊防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經濟開發(fā)政策以及近代以來與邊界交涉相關的外交政策等,所有這一切構成了古代邊疆政策的完整體系。中國古代邊疆政策外延應該包括與治邊思想有關的世界觀、國家觀、民族觀、傳統(tǒng)治邊思想以及與邊疆政策有關的人、事、地、物研究和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國別的邊疆開發(fā)比較研究等方面。

$false$。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四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3)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唐·杜甫《登高》)。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6)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唐·杜甫《月夜憶弟舍》)。

8)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唐·杜甫〈蜀相》)。

9)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10)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11)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1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

13)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唐·杜甫《茅屋為秋鳳所破歌》)。

14)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題詩后〉)。

1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16)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1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韓愈《原道》)。

1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唐·韓愈〈進學解〉)。

19)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韓愈《調張籍》)。

20)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叫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五

解一種文化的主導思想方式與了解這種文化的時間觀有內在關聯(lián)。這不僅僅是馬丁?海德格爾(m.heidegger,1889-1976)的看法的一種延伸,而且可以在另外一些黑格爾之后的西方哲學家(比如尼采、柏格森、胡塞爾等等)那里找到這樣那樣的支持。按照這個思路,要比較深入地理解中國古代思想,就需要知曉它所包含的時間觀。這個問題到目前這止似乎還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關注。

中世紀以來,西方人對時間的最主要兩種看法,一是末世論(目的論)的,二是物理自然的。前者來自基督教,認為真實的時間由人與上帝的關系構成;因此,時間或歷史向著最終決定這種關系的那個終點--最后審判--而趨進。后一種時間觀與人測量時間的精密手段相關。按照它,時間從根本上講與人的存在與否無關,它是一種客觀的、勻質的、不可逆的單向流逝,本身無意義可言,只是物質實體存在的一種方式。當然,二十世紀以來,在科學、哲學的新進展中,出現了新的時間觀,尤其以廣義現象學的時間觀與我們有關。至于古代西方的或古希臘的時間觀,是個有趣的問題。首先,它既不是末世論的,又不(只)是物理自然的。其次,我們看到,古希臘的奧菲斯(orpheus)教認為:時間(chronus)乃是運動與區(qū)別的本原,因而也就是萬物和世界的本原;[1]另一種說法講時間乃是收獲之神。因此,后來的古希臘哲學中講“生成”、“變化”和“運動”的學說可以被看作對于這時間本原的某種解釋,而講“數”、“存在是一”、“理念(相)”的學說則力圖超出這種時間(即不再認時間為本原),或將時間凝固在沒有“過去”與“未來”的“現在”之中。亞里士多德折衷二者,將時間定義為“關于前后的運動?氖?薄?2]總之,對于古希臘人、特別是前蘇格拉底的古希臘人來講,時間起碼隱含地(implicitly)是個涉及本原的問題,但它在本世紀之前的西方哲學中極少作為一個本原問題得到直接的關注。

到目前為止,治“中國哲學史”的學者們往往是通過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概念形而上學視域來理解中國古代思想;所以,迄今極少有人能關注這種思想中本原意義上的時間問題。然而,只要我們不帶形而上學偏見地閱讀先秦、特別是戰(zhàn)國之前的文獻,就會強烈地感到“時”的突出地位。在那樣一個塑造中華文明特征的生機勃勃的“時”代中,最智慧的人們大都有一種原發(fā)的時間體驗;而這在別的文明傳統(tǒng)中是罕見的,正如古希臘人對純形式之“數”和“存在”之“相”的體驗在其他文明中幾乎不存在一樣。

先秦人講的“時”主要指“天時”,“敕天之命,惟時惟幾”(《書?益稷》);[3]“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易?豐?彖)。但這天時并不只意味著“四時”和“時制”(比如夏之時制、周之時制),而有著更微妙的“消息”。我們可以稱“時制”、“四時”等意義上的天時為“天之時”,即天的時間表現,而稱原本微妙的天時為“原發(fā)天時”或“原發(fā)時間”。所謂“原發(fā)”(originallyhappening),是指這時間不可還原為任何“什么”,比如一種目的和手段的關系,一種物質的循環(huán)運動,而是出自時間體驗自身的循環(huán)構合或發(fā)生。時間體驗一定涉及“想象”,或者表現為“保持(已過去者)”,或者表現為“預期(將要到者)”;但原發(fā)的時間體驗中的保持絕不只是對過去事情的“再現”,對未來事情的“預現”,而一定是過去、現在、將來相互依存著的當場呈現。當然,就是那時人講的“天之時”也絕不是物理自然的時間和對這種時間的測量規(guī)定;它們源自陰陽、八卦、五行的理解方式,與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也有內在關系。此外,有關天時如何體現在人類歷史中的學說也不只是鄒衍和古文經學家們講的“終始五德之說”,[4]而有更活潑的和非定序化了的表達。

本文就將探究先秦人的“原發(fā)天時”觀,展示這種天時觀如何演變?yōu)楦鞣N“天之時”學說,以及它們對于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化的巨大影響。

一.《易》的原發(fā)天時觀。

儒家的經書和另一些先秦子書,比如《孫子》、《老子》、《莊子》等,里邊包含著對原發(fā)天時觀的豐富精微的闡發(fā)。我們先來看一下作為“群經之首”且為儒道所共重的《周易》中的天時觀,它對于中國天道思想的影響可謂至深至遠。

組成八卦的最基本單位“陰”(--)和“陽”(---),并不只是“象征”兩類基本的存在形態(tài),更不能理解為兩種基本元素(elements)或亞里士多德講的“質料”;從字形上看,此兩字都與“日”有關,字義也與日的向背和運行位置有關;故《易?系辭上》6章言:“陰陽之義配日月”。對于中國古人而言,日(與月)正是與人的生存活動相關的“時”的來源。因此,《易》中的陰陽本身就意味著終極的相交和相互引發(fā),由此而生出變化、變化之道和不測之神意。所以,“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陰陽不測之謂神?!保ā断怠飞?章)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就是這種陰陽本性的表現,在二爻、三爻和六爻的層次上各“通其變”、“極其數”,“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系》上1章)。

按照這種理解,易象的主要功能是在“通變”和“生生”之中顯現出“天下之至變”。(《系》上10章)而這陰陽相互引發(fā)的“至變”對于中國古賢而言即原發(fā)之時。所以,《系辭》下傳第一章講的:“剛柔[即陰陽]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薄叭r”就意味著“趨向適宜的時機”。[5]可見,“易”之變通絕不只是數理上的組合通變,而是指在此卦爻的變化勢態(tài)(“趣”或“趨”)之中開啟并領會到“時機”或“天時”。反過來說也是對的,即《易》所理解的“時”不是物理自然的時間,也不是外在目的論意義上的歷史時間,而是在錯綜變化的摩蕩趨勢中所構成或媾合而成的原發(fā)時間?!疤斓仉硽?,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系》下5章)原發(fā)時間或“易時”絕非線性的,也不只是形式上循環(huán)的,而是氤氳醇化而生的時境、時氣。更重要的是,這“相推而生”(《系》上2章)的原發(fā)時間必與人的“彰往察來,微顯闡幽”(《系》下6章)之“知”不可分。也就是說,此原發(fā)時間乃是“時機”,得此時者必“知幾(機)”,而能以“神”會事。“幾”即變化之最微妙、最氤氳化醇、動于無形而得機得勢之處。故“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系》上10章)“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保ā断怠废?章)所以“知幾”(《系》下5章)就是知時機,乃學《易》之第一要務。

發(fā)現這種原發(fā)意義上的(既非宇宙論的、亦非目的論的)時間除了各種“趨向”及其“相互媾生”之外別無他物,連“先驗的主體性”也不能在這“赫拉克利特之流”中維持。然而,正是這毫無現成性可言的“至變”是我們“領會”或“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源頭?!兑捉洝泛汀兑讉鳌返淖髡邆冊谶@一點上與胡塞爾和海德格爾相通,即深知終極實在是不可被對象化、實體化的,所以一再講這樣的話:“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保ā断怠废?章)將組成卦象的六爻說成“六虛”,正說明卦象、卦理本身以機(幾)變?yōu)楸?,根本不預設任何“元素”的存在,而是在“不居”或“不可為典要(典常綱要)”的“周流”和“出入”之中構生出象和爻之時機含義(“度”)。簡言之,“易象”之義即時機(幾)之義、時機之“度”?!耙字疄闀?,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系》下9章)。

以這樣一種方式來讀《易》,就不僅能看出“卦時”、“爻時”,而且能體會出所有真切的解釋方式中的時性。在《易》、特別是其中的《彖辭》里,“時”這個字大量出現,比如解釋《乾》一個卦的文字中,“時”就出現了十多次,并且具有非常突出的詮釋意義。尤其是在《豫》、《隨》、《坎》、《革》等十二卦中,《彖》作者一再贊嘆“時(或‘時義’、‘時用’)大矣哉”,表現出對“時”的重要性的深刻領會。《尚書》中也有大量的“時”字,但其中大部分被訓解為“是”,只有少數可讀為“時機”、“適時”?!兑住分械摹皶r”則大多應被理解為“時機”。

現在讓我們簡略地總括一下“時”在《周易》的正文(即卦象、卦爻辭、彖辭、象辭、文言)中的一些含義。

其次,廣而言之,六十四卦每一卦所表達的都是一種特殊的“卦時”,刻劃出那樣一個時刻的形勢和人所應取的態(tài)度。比如《泰》卦表達“通泰”之時的形勢(下《乾》上《坤》)、機制(“天地交而萬物通”、“內陽外陰”)、趨向(“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和人應取的行動姿態(tài)(“征吉”、“包荒,……得尚于中行”、“歸妹”、“勿用師”等)。其他任何一卦都是這樣。

第三,每一爻位(初、二、三、四、五、上)都有特定的時機含義,且分陰陽(奇數位為陽,偶數位為陰)。爻之陰陽與位之陰陽相合為“當位”,否則“不當位”。在不少情況下,當位者(也就是當時者)吉,不當位者有咎。正所謂“六位時成”。(《乾?彖》)這些以及更復雜的一些講究就是《系辭》中講的“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的含義。

第四,不管是卦還是爻,“時乘”、“及時”、“時發(fā)”、“因其時”“時中”、“時行”(見《乾》、《坤》、《蒙》、《大有》等卦)都意味著“吉”或“無咎”;就是本來不利的局面,只要當事人因其時、“奉天時”(《乾?文言》)都可避難成祥。而“違時”、“失時極”(《節(jié)?象》)就總意味著不利或災禍。由此可見,“時”在《易》的領會視野中乃是活的終極,而“與時偕行”(《乾?文言》,《坤?彖》,《益?彖》)“與時消息”(《豐?彖》)就是《易》讓人達到的最高“神”境。所以,《系辭》講:“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知來”(知曉將來)的關鍵就在于進入陰陽不測、唯變所適的時機化的時境中,從而能與時偕行。

“交”或“遇”就意味著相異者、相對者擺脫開自已的現成屬性完全投入一個相互轉化的形勢之中,從而化生出新的時機和對此時機的領會。所以,這種相交轉化正是最根本的“至變”。正如現象學分析中所講的“過去”(retention,保持)與“將來”(protention,預持)的交融構成了活生生的“當下時機”(augenblick),陰陽(“陰”可理解為“過去”,“陽”可理解為“將來”)的交合則媾生出氤氳“時氣”。“氣”在先秦思想中總含有“時機變化”以及對此機變的領會的意思,絕不是“氣一元論”,如果我們在西方形而上學的意義上理解這個“一元論”(monism,)的話。

乾上離,只有第五位是陰爻,余皆為陽爻],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弊g為現代文就是:“‘原本所有’,譬如陰柔得居尊位[六五爻]而張大了中道,上下陽剛紛紛[與之]相應相交,所以稱‘原本所有’,也就是‘大有’。它的德性既剛健而又文采鮮明,與天相應,得時而行;所以至為亨通?!盵11]此卦之所以“亨通”,在于它含有的唯一一個陰爻正處于“五”這個尊主之位(上卦的中間),且有向下趨勢,因而能與陽爻們充分地相應相交,生成“原發(fā)之中”,因此“應乎天而時行”,以致亨通大有。簡言之,這“中”就應理解為相交發(fā)生和維持之中,時機的出現和領會之中。正如《蒙?彖》所言:“以亨行時中也”(可譯為:“通行到時機里,就可居中,就可命中)。至于比較外在意義上的“中”、“正”,都是由這個原發(fā)之“中”衍伸出去的。

一些其他的解《易》講究,比如三才、承、乘、比、應、據、互體、反對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與上面講的“陰陽交而生時處中”這樣一個最根本的易道、易理相關。

第七,所有這些解《易》的“原則”或講究都不是可獨立地、機械地運用的規(guī)則,而是在相互化洽之中的趨向指引。當機領悟和當機立斷是解《易》的最終時機,而全部《易》及其解釋方式都是為了幫助人進入這個“時-機”(幾)之中。

二.其他的原發(fā)天時觀。

上一節(jié)的討論達到了這樣一個結論,即易理之根本在于“陰陽交而生時處中”??芍兑住返囊磺蓄A設,比如陰陽和象數,都無“自性”可言,都是為了構設出、參與到時機領會或原發(fā)天時的媾生之中。這與西方的概念形而上學有巨大差異,而與詮釋學(hermeneutik)化的現象學思路有一些重要的相通之處。

對于這兩者,原本的時間都是一種純粹的“象”的構成,用德文“bilden”表達最合適,因為這個詞的動詞(bilden)意為“發(fā)生”、“構成”;名詞(bild)則為“象”、“畫像”等。而且,它們都視原本的時間本身充滿了與人生最相關的意義,決定或生成著人、民族、國家的命運(天命)。這樣的時機化和域化的時間乃是我們一切“知”和“領會”的源頭。

中國文化中出現的幾乎全部有生命力的學說和學派都與這樣一個“與天地準”的易理源頭相關。它們的成熟形態(tài)一般都強調了這個原發(fā)易理時機中的某一方面,比如漢儒強調禮制,也就是象數的先天結構、位置那一方面,道家則強調易幾中的“變動周流”和“與時偕行”的一面。陰陽家強調陰陽和象數的一面,因而與漢儒有共通之處。不過,它們都不會完全舍棄另外的方面;如果那樣的話,就無活的持久生機而言。正因如此,它們都能夠在內部形成不同的、甚至是相對立的傾向,比如儒家中出現了宋儒,道家變成了道教。

然而,在春秋時期,頗有一些好學深思者以原本的方式領悟著這個源頭,以各自的方式天才地體現著變易交會之中的天時。下面讓我們檢視四位:范蠡、孔子、老子、莊子。

范蠡是春秋末越國大臣。越王勾踐不聽其勸,以致大敗于吳國,經歷了極大困苦與恥辱。然后,在范蠡輔佐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待時機成熟,一舉滅掉吳國而稱霸。范蠡對于天時和陰陽變化之幾微有深切領會。他講:“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隨時以行,是謂守時?!盵12]這“時”的表現可謂“變動不居,上下無?!保蚨共痪诖说勒吣涿?,往往動輒得咎。范蠡“因陰陽之恒,順天地之?!?,得以領會時機的生熟正反,多次勸阻勾踐“得時不成”、“逆時”而動的意向。他苦心等待和促成的就是“人事與天地相參”或陰陽相交而構成的最佳時機。一旦時機來臨,“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馬上促使越王出兵伐吳。用兵的進退攻守,皆以陰陽之變?yōu)楦鶕?,“順天道,周旋無究”,致使“吳師自潰”。吳王卑辭請和,勾踐欲許之,范蠡則以天時之理力諫勾踐。他說:“圣人之功,時為之庸[用]。得時不成,天有還形”。最后擊鼓進兵,滅掉吳國。范蠡可說是深通易理天時之人。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思想者。但記載他言論的《論語》卻沒有以理論的方式來討論天道、性命這些“大問題”。因而被黑格爾貶為“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和“散文式的理智”。[13]而不少人也確實認為儒家的“外王”極致在漢儒,內圣的極致在宋明儒,而對孔子之為“圣”的道理只好含糊敷衍過去。其實,《論語》乃是儒家思想最深刻原發(fā)的表現,其仁說與易理之精髓息息相通。當然,盡管孔子好《易》,卻并不主要依據卦象來思考和教導學生;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者是“藝”或“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另一種講法則認為六藝指“六經”,即《詩》、《書》、《易》、《禮》、《樂》、《春秋》。不管怎樣,“藝”意味著靈巧、機變、有尺度感,在適時應和之中讓“陰陽”或“相異者”相交,從而當場引發(fā)出某種事物和情境,因而能養(yǎng)成人的分寸感和對時機的領會。

中獲得新鮮的詮釋含義。因此,他不但本人愛引《詩》,而且特別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詮釋《詩》,以造成領會禮和其他問題的時機或意境。(《論語》1/15,3/8)至于《春秋》,絕不止是史書,而是孔子的政治、倫理和思想智慧的最富時機(事件的時機、語言的時機)性的表達??梢哉f,這些藝在孔子那里是轉化了的卦象,通過它們而領會到更有“文”化含義的易理。

這些就是孔子的“中道”或“中庸”的源頭。沒有技藝活動開顯出的原發(fā)時境,就無活生生的“至”極(《論語》6/27)和“不勉而中”(《中庸》20章)可言,而只有外在的折衷。所以,對于孔子,中庸的終極含義就是“時中”;(《中庸》2章)即“隨時以處中”,或“總在最佳的時機中”。于是,《中庸》講:“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庸》1章)這正是禮、樂、詩等藝術讓人達到的時機化境界?!爸幸舱?,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同上)這“中和”正是對“原發(fā)天時”的最合適的一種領會和表達,深合易理。能“至中和”,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因為“天時”對于中國古賢來講就是活的終極、生成著的“中極”。孟子贊孔子為“圣之時也者”,(《孟子?萬章下》)可謂言中!

老子的學說盡管不看重“藝”,但同樣富于時機化含義??床坏竭@一點就會將道家視為“中國古代的形而上學”的典型。老子講:“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42章)正是由于陰陽的相激相交(“沖”),以至有氣化之“和”。此處“沖”字既可訓為"涌搖交匯”,又可訓為“虛”,從字面上看,則也可與“中”有關。兩極相交而生居中之虛境,于義亦妥。帛書甲本此字就是“中”。按先秦人的思路,這陰陽交生之中虛或中和者,必含有原發(fā)的時機性?!爸绿摌O,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老子》16章)可見在這虛極之處,有“作”有“復”,以構成“惚恍”之象?!耙曋灰娒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執(zhí)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保ā独献印?4章)[15]“夷”、“?!薄ⅰ拔ⅰ倍际恰盁o狀之狀,無物之象”,也就是“不有不無”的那樣一種“惚恍”的居中狀態(tài),因此“不可”被規(guī)定(“致詰”)為任何可對象化之“物”或可描摹、再現之“狀”。但它們又都有來去出入可言,“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老子》5章)但這“來”不見其首,這“?ァ輩患?浜螅?蛩?怯搿敖瘛被於??弧9收狻叭?[夷、希、微]混而為一”,可以理解為原發(fā)時間的三時相[將來、過去、現在]媾生合一的氤氳狀態(tài)。而且,原文確實馬上談到了時間之“今”與“古”。今與古的交織回蕩構成了“道紀”和“自然”。所以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寫道:“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能看出道家乃“因時為業(yè),……時變是守”,(同上序)很有見地。但須知道家的這個要旨與《易》理相通,也就是與先秦儒家的天時領會相通,而將“儒墨”置于同一檔次大為不妥。至《莊子》,此“時”義大張?!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莊子》逍遙游)就是游于原發(fā)天時的境界。這不限于“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莊子?養(yǎng)生主》)這類說法里的時機領會,更意味著“游乎天地之一氣”(《莊子?大宗師》)的終極或中極時機化境界。比如“山木篇”講的“處乎材與不材之間”就意味著這樣一個“與時俱化,……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時中”境界。

由以上這些闡述可知先秦人對“時”的極度敏感和原發(fā)領會。這里需要指出一點,即“隨時”、“與時消息”、“守時”、“因時”等,絕不只是“按(現成的)時刻表做事”,更不是無真義可言的“機會主義”,而意味著進入或參與到原發(fā)時間或天時的構成之中。只有在其中,才能“隨”和“因”。所以,隨此天時而動就必為此時所化而“至誠”,也必因此而“可以贊天地之化育”。(《中庸》22章)這就是《中庸》講的“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的意思。(《中庸》25章)在《中庸》的語境中,“至誠”相當于本文講的“原發(fā)時間”,所以“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中庸》20章)并不只是被動地順因外在的規(guī)律?!吧票叵戎?,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中庸》24章)此為圣人境界。

三.天時的各種表現――天之時。

這種對原發(fā)時間的關注來自中國的遠古傳統(tǒng),也反過來深刻地影響著先秦之后中國文化的走向和特征,由此而形成了各種時間上的講究和安排。有的還保持了對于原發(fā)時間的體驗,有的則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外在的時間格式(schematismas)了。

中國古人“仰觀于天”的長久熱情在其他文明古國也有,但中國人由此不僅發(fā)展出測時的歷法和作預言的占星術,而且將這種比較外在意義上的“天時”轉化到人的生存領會和行為態(tài)勢中來,發(fā)展出了一種天人相參的時機化的時間觀。中國人真正看重的既非物質自然之天,亦非主體之人,而是在其中摩蕩生發(fā)著的生存時境。

《易》一開始并不只是一部用以占卜的書,也絕不只是“觀類取象”,象征和描摹現代人講的“自然規(guī)律”的書。從根本上說來,它是一部“參天時”之書,通過卦象和解釋來領會陰陽、天人相交相背之時的種種形勢和處身之道。由此而可看出“德”或“美德(比如“健行之誠”、“潛隱之韌”、“避咎之惕”、“履正之中”、等等)乃是時機化形勢本身所要求的,而天地萬象之變化也竟可以視為媾生原發(fā)時間和生命意義之“易”。所以《系辭》說《易》是“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系》上6章)它要表達的是超出西方分類原則的一種原發(fā)混成的智慧。因此,由它可以變化出或關聯(lián)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歷法、兵法、醫(yī)術、建筑、藝術,還是治國和修身之道。

歷法早已配合于易象。比如“十二辟卦方位圖”,其“來源甚古”;[16]它是將易卦中十二個有序的“陰陽消息”卦按“東西南北”等方位排列,十二“地支”與之配合。由此而見一天十二時辰和一年十二月份中的易理--陰陽如何消長;同時可見時間與(地理)空間方位的關系。類似的、做得更精巧復雜的“圖”還有許多,比如揉進了“節(jié)氣”的“卦氣七十二候圖”和“卦氣六日七分圖”等。由此,《易》與歷法結合;而中國的歷法自古便與人的活動時機緊密相連。

此外還有更復雜的“五運六氣”之說,用以推算每年每季的氣候及其與人的身體的關系。我想除了在中國古代的這種重天時的文化中,哪里也不會出現如此精微的“時刻表”。但更重要的是,這種推算雖然有法可依,卻又絕不是完全機械的,不然就喪失了原發(fā)天時的“原發(fā)”意義。這么多本身有時間性的因素相互影響、“化洽”,所得出的不可能只是死板的定數和“規(guī)律”,而更有時潮的“隨-機”趨向。[18]最終的決斷或決定性的判斷只能由那能充分感受這時潮之人臨機作出。正所謂“時中(zhong四聲)”是也!不背醫(yī)書者不曉規(guī)矩方圓,只背醫(yī)書而不知運用之妙者,必治(致)人于死地。對于中國古人,凡事做到精微處,無不有個太極陰陽五行,也就是變易之時機幾微。這里確有理性的深思熟慮,但也絕非只限于概念理性和因果關系;在最關鍵處總離不了時機化的理性,也就是“圣之時”的裁決。所以養(yǎng)生治病如治國用兵,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素問?氣交變大論》)才會得機得勢,透微入里,游于天時的韻律之中。

可以設想,這種陰陽五行、變通周旋的易理完全可以用于理解歷史和社會政治。以上已經提及孔子作《春秋》,內含微言大義,即在歷史之時機情境和敘述之語境中“寓褒貶,別善惡”。戰(zhàn)國時的鄒衍,“深觀陰陽消息,……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看來,他已有意識地將“陰陽消息”、“五德[即五行的表現]”與君王之“治”聯(lián)系了起來。而且,這“五德”的時間似乎也不只是指一年之中的季候,而包括了朝代或歷史時代。漢代的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將陰陽五行的歷史觀和社會政治觀與《春秋》直接掛連,全面闡釋出儒學的“天之時”的含義,建立起儒家在中國文化中的正統(tǒng)地位,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

董仲舒相信“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天性唯時,故人性亦唯時。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時,人則有喜怒哀樂之四氣;反過來說也可以,即天有喜怒哀樂之氣,人有春夏秋冬之時。(《繁露?天辨在人》)而關鍵在于:“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繁露?陰陽義》)這一點對于“人主”或“王”尤其重要,因他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董仲舒寫道:“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天地與人也,而連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繁露?王道通三》)這種以文字為“象”而通其原義的作法頗有《易》的古風,而其闡發(fā)的王與天地貫通之“中”也頗有深義?!笆枪释跽呶ㄌ熘?,施[法]其時而成之;……然而王之好惡喜怒,乃天之春夏秋冬也,其俱暖清寒暑而以變化成功也。天出此物者,時則歲美,不時則歲惡。人主出此四者,義則世治,不義則世亂。是故治世與美歲同數,亂世與惡歲同數,以此見人理之副天道也”。(同上)王法天就是法天之時變而成就社稷黎民,故他的好惡喜怒之發(fā)皆中節(jié)(即“義”的原義),就如同天之四時皆守時,則世治,如天之歲美??梢娙酥髋c天以時相通?!叭酥髁⒂谏鷼⒅?,與天共持變化之勢,物莫不應天化”。(同上)非常清楚,這正是《易》與陰陽五行思想的衍生和體現。

六氣”說所推衍的那樣,只是后者主要涉及氣候災變與人的身體中的五藏六腑的關系罷了。因此,正如上面已說過的,董仲舒的推斷盡管提供了大的思想背景,但也絕對代替不了原發(fā)的時機決斷,因為這正是所有這些天時推衍的根據所在。原始反終,才會有真正的“應天因時之化。”(《繁露?五行相生》)。

關于時代、朝代之變易,董仲舒有“三統(tǒng)”或“三正”之說。“三統(tǒng)”,就是指三個相繼的朝代,各以不同的顏色、時制來“一統(tǒng)于天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這顏色首先來自物候之時機,比如當寅月(十三月)之時,“天統(tǒng)氣始通化物,物見萌達,其色黑”。如以這個月份為時制之“正月”,則是以黑色為統(tǒng),于是朝服、車馬、旗幟等重要標志皆取黑色。退后一個月(丑月,十二月),則“天統(tǒng)氣始蛻化物,物始芽,其色白”;因此,以丑月為正月的朝代為白統(tǒng),其色尚白。因其看重“正月”的確定,視之為“王”受天命的象征,故亦稱“三統(tǒng)”為“三正”?!巴跽弑厥苊笸酢M跽弑馗恼?,易服色,制禮樂,一統(tǒng)于天下;……故謂之‘王正月’也。”(同上)。

照此說法,儒家并不只是按“陽尊陰卑”之說而維護“三綱五紀”的尊卑秩序,更依據陰陽易變而“天道靡常”的道理來接受并積極參與時代或朝代的更替,“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易?革?彖》)非如此不可謂“奉天應時”之真儒、大儒,而只是固守死禮的陋儒、腐儒。但儒家能接受的朝代變易必是真正應天承運、以德配天者,所以“王者[即新王]必改制”(《繁露?楚莊王》)也就是必以新統(tǒng)新時換舊統(tǒng)舊時,不然不足以示區(qū)別、“明天命”、“見天功”。無此《易》變,則無“正”、“統(tǒng)”可言,亦不會長久。這一說法或思路影響了后世歷代君王??梢娭袊摹罢y(tǒng)”觀中充滿了天時見地。

更奇特也更深刻的是,董仲舒和今文經學家不僅贊成朝代變易或政體“歷時”說,還主張這變易之中的和諧共在,即“通三統(tǒng)”的“同時”說。這“通三統(tǒng)”講的是,以新王或新時代為主導之統(tǒng),但同時要讓前兩統(tǒng)或前兩王之后代以非主導的或邊緣的方式存在;也就是此二者被退封百里而為公候國,“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客而朝?!保ā斗甭?三代改制質文》)這二統(tǒng)仍奉其祖先當王時的正朔時制,因而在其方圓百里的公國中仍服其故有之服色,行故有之禮樂,當朝天子也以“客待之,而不臣也”。

新王或新統(tǒng)又出現后,最老的舊統(tǒng)就退出三統(tǒng),而被稱為“帝”。帝有五位。新帝進入五帝后,最老的帝又退出以保持“五帝”之數。退帝者被稱為“皇”,共有“九皇”。退出九皇者才為民。“從文化基因”或“形式”的角度上看,不主當前時制的兩統(tǒng)仍是“統(tǒng)”,只是不是“正[在主導之]統(tǒng)”。但它們代表了“過去”,也在某種“惚恍”的意義上代表了“未來”,因過去了的某一統(tǒng)起碼在形式上會再現而主宰未來的一個時代。這三個時代或時間向度的貫通,就是“通三統(tǒng)”。這“變”而“通”構成了任何一統(tǒng)或只變而不通的三統(tǒng)所沒有的活生生的“天時”感受,即傳統(tǒng)、現實和將來的充滿仁愛、正義和憧憬的微妙交融,賦予歷史、文化、社會以原發(fā)的和自然和諧的生存意義。由此讓我們領會到孔子講的“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的深邃含義。這是中國古代儒家天時觀在政治、歷史領域中的最有特色的一個表現,是原發(fā)的、時機化了的“人(仁)道主義”,在西方的政治理論中找不到對應者。董仲舒對《春秋》筆意(即寓褒貶于其中的記述方法)也做了許多討論,比如“玉杯”、“竹林”、“玉英”等篇。這些都是更直接具體的時機化分析(“別嫌疑”)。這里限于篇幅,就不作討論了。

結語:

本文闡述了中國古代的天時觀在《易》和幾位大思想家那時的“原發(fā)”表現,以及它如何延伸到中國的古醫(yī)學和政治、歷史、社會的學說中。在我看來,不深刻了解這種天時思路,就不可能進入中國古代思想和整個中國文化的樞機之中,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之。

從以上的討論可見,這種天時觀與對人的生存形勢的領會相通。在這個意義上,它與西方的現象學時間觀比較接近,尤其是與海德格爾的解釋學化的現象學時間觀接近。然而,也不可忽略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F象學的時間觀,哪怕是海德格爾所講的,都首先與個人的原發(fā)體驗相關;盡管這不必是主體主義的,而是歷史的和解釋學境域化的,但起碼它的討論方式要以個人體驗(“主體的內在意識”、“緣在”(dasein))為中心進行。中國的古代天時觀則不然,它出自與社團、種族的生存息息相關的日、月的循環(huán)消長,并被《易》象化,通過陰陽的“媾生”勢態(tài)和機理來領會時機的構成特點。所以,這種時間觀能孕育出各種極為精巧、復雜和準時準點(地點)的應時技藝和學說。在“朝向將來(以“將來”為時間重心)這一點上,天時觀與海德格爾的時間觀相仿佛,但在海德格爾那里,這種“朝向”或者表現為個人在“朝向死亡”中做出“先行決斷”的體驗,或者表現為對于那已消逝之“神”的“等待”姿態(tài)。在《易》和《黃帝內經》中,這種朝向卻是更豐富和活潑得多的;既可以是準時準點的預測(“知幾可以前知”),又可表現為“以德配天”的時機化智慧(“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素問?四時調神大論》)和活生生的信仰。然而,古代中國的天時觀缺少現象學那樣的詳審分析和追究,因而多為活靈活現的“體現”,而寡于反思境域中的“純現”,以至往往被后來的思想家們所忽視遺忘。

注釋:

[1]參見《希臘哲學史》,汪子嵩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75-76頁。又見w.k.c.格思里(guthrie):《奧菲斯和希臘宗教》(orpheusandgreekreligion),london,1952年,80-95頁。

[2]亞里士多德:《物理學》219b1。

[3]此文引用中文古典文獻時盡量在行文的括弧中給出出處。其中的加強符皆來自引者。

教育出版社,1995年,310頁以下。

[5]《周易譯注》,黃壽祺、張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70頁。

[6]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seinundzeit),tuebingen:neomarius,1949年,31頁。

[7]作者對于“象”的原義的討論還見于另一篇文章:“觀象”,見《讀書》,,4期。[8]《周易譯注》,153頁。

[9]參考《周易譯注》,406頁,但有所變動。

[10]參考《周易譯注》,45頁。

[11]參考《周易譯注》的譯文,但有較大改動。

[12]《國語?越語下》。以下言范蠡者皆出此處。

[13]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1卷,北京三聯(lián),1956年,119,132頁。

[14]可譯為:“禮制以適應時機為最重要,再者才是要合乎順序”。

[15]此章最后一段依帛書本改動,即將王弼本的“執(zhí)古之道”變?yōu)椤皥?zhí)今之道”;“能知古始”變?yōu)椤耙灾攀肌?。參見《帛書老子校注》,高明撰,北京:中華書局,,298頁。

[16]《周易譯注》,56頁。

[17]《素問》和《靈樞》皆屬《黃帝內經》,引用時不再標出《黃帝內經》字樣。

[18]《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帝曰:‘余司其事,則而行之,不合其數,何也?’歧伯曰:‘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盛衰多少,同其化也’?!薄巴币馕吨鴺嫵蓵r機的各種因子(比如“氣”、“運”)的疊合化洽。

[19]公羊《春秋》派或今文經學中的“三世說”(認人類歷史由或將由據亂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組成),似乎有目的論之嫌。但對三世說的解釋往往含糊不清,既可以是“希望哲學”,又可以是“復古慕古”而含“循環(huán)”之義。不過,可以肯定,《禮運》中“大同書”所描述的大同世界(相當于太平世)比較近于西方思路中的“理想社會”的模式,而少天時智慧。我對三世說的評價與蔣慶君所說者(見蔣著《公羊學引論》,第5章,9節(jié))不同,盡管我在閱讀其書時受益良多。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六

【典型例題】。

例1“仁”的思想在先秦時期的進步意義主要是。

a滿足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b抑制統(tǒng)治者的暴政。

c成為各國變法的理論依據d奠定“非攻”主張的思想基礎。

【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對重要歷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春秋時孔子最早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統(tǒng)治者能夠體貼民情,以緩和階級矛盾,所以說其進步作用在于抑制統(tǒng)治者的暴政,而不可能成為推動各國變法的理論論據,所以可排除選項c。選項d體現的是墨家的思想,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所以“仁”的思想不可能滿足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a項排除。

【答案】b。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再認歷史事實和閱讀、分析理解歷史史料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讀懂材料,本段材料的意思是如果僅以行政命令和刑罰來治理百姓,他們要能免受刑罰,但沒有道德意識。如果用道德和禮來對待百姓,則老百姓有道德意識,有自我約束力。這句話體現了儒家的德政理論。

【基礎練習】。

一.選擇題。

1.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仁”,他所指的“禮”是指。

a和諧的人際關系b禮貌待人。

c奴隸社會的等級制度d封建社會的統(tǒng)治秩序c。

2.下列觀點符合儒家學派對物質世界的正確認識的是。

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因桀亡”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a。

3.孔子作為偉大的教育家,對推動我國古代文化教育事業(yè)貢獻最大的是。

a“有教無類”的辦學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c“知之為知之”的學習態(tài)度d“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a。

a啟發(fā)誘導b因材施教c學習思考相結合d擇優(yōu)而教b。

5.稱譽孔子為“萬師世表”的皇帝。

a漢武帝b唐太宗c康熙帝d乾隆帝c。

6.孔子的思想言論主要保存在。

a《書經》b《禮經》c《論語》d《春秋》c。

7.老子思想中最有價值的精華部分是。

a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b小國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義思想d樸素辯證法思想d。

8.《老子》中載“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段話體現了其。

a辯證法思想b無為而治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d以柔克剛的思想a。

二.問答題。

9.孔子作為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貢獻分別是什么?

9.(1)思想方面:其思想體系的核心之一是“仁”,“仁即愛人”,統(tǒng)治者要體察民情,提出遵循“忠恕”之道實現“愛人”。其思想核心之二是“禮”,主張通過“克己”實現“復禮”,他理想中的“禮”是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2)政治方面:提倡“為政以德”,主張對鬼神敬而遠之,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yōu)先位置。(3)教育方面:在教育對象的選擇上主張“有教無類”,在教學方法上提倡“因材施教”,對學習方法上要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溫故知新”,把學與思相結合等。(4)文化事業(yè):整理《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論語》中。

10.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10.老子將“道”抽象化,認為“道”是凌駕于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在天之前已有“道”,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道”派生出來的,它無形無跡,玄秘莫測,是無意志、無為的自然本體。

【能力測試】。

一.選擇題。

1.孔子強調“仁者愛人”。最能體現他賦予“愛人”以教育涵義的主張是。

a因材施教b已所不欲,勿施于人c有教無類d誨人不倦c。

a有教無類b因材施教c溫故知新d擇優(yōu)而教b。

3.下列表述能夠反映孔子思想核心的是。

a“克己復禮”,“貴賤有序”b以愛人之心調解和和諧社會人際關系。

c“民貴君輕”,“政在得民”d主張逐步改良認為歷史是不斷演進的b。

4.“事愈煩而天下愈亂,法愈滋而奸愈熾,兵馬益設而敵人愈多”這種觀點屬于。

a孔子的“仁”學思想b孔子的“克己復禮”思想。

c老子的辯證法思想d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d]。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c。

二.材料解析題:

6.閱讀下面的一段材料,回答問題:

由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派,以“仁”為學說核心,以中庸辯證為思想方法,重血親人倫,重現世事功,重實踐理性,重道德修養(yǎng)。具體說來,在天道觀上,儒家承繼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與“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揚“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時又對神靈崇拜作淡化處理,甚至聲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實際上是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現實人事的從屬地位。在歷史觀方面,它標榜“信而好古”,每每試圖恢復“周公之禮”,將捍衛(wèi)三代典章文物當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時亦不排斥對不符合時代潮流的禮俗政令加以適當的變通修改。在社會倫理觀方面,它以“仁”釋禮,把社會外在規(guī)范化為內在道德倫理意識的自覺要求。在修身治國方面,它設計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的發(fā)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為鞏固政教體制提供了切實可循的途徑。守舊而又維新,復古而又開明,這樣一種二重性的立場,使得儒家學說能夠在維護禮教倫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過去,一手指向未來,在正在消逝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興的大一統(tǒng)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這就是為什么儒學在當時能成為“顯學”,以及雖然于變革動蕩的形勢下顯得迂闊難行,而到新社會秩序鞏固后又被捧上獨尊地位的原因。漢代以后,儒學幾經變化,禮教德治的精神始終一貫,從而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正宗。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請思考:儒家學派為什么能夠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正宗?

7.儒家學派之所以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正宗是因為:它以“仁”為學說核心,以中庸辯證為思想方法,重血親人倫,重現世事功,重實踐理性,重道德修養(yǎng)。(1)在天道觀上,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現實人事的從屬地位;(2)在歷史觀上,以變通來適合形勢的發(fā)展;(3)在社會倫理觀上,能把社會外在規(guī)范化為內在道德倫理意識的自覺要求;(4)在修身治國方面,又為鞏固政教體制提供了切實可循的途徑。因此儒學以他的靈活多變性,人性化和實用性而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正宗。

中國古代哲學論文中國哲學論文篇十七

1)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唐·李賀《南園》)。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

4)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5)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6)請君莫奏前朝曲,聽曲新翻楊柳枝。(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

7)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8)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適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0)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2)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13)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村絕句》)。

14)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于。(唐·李商隱《無題》)。

1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

17)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1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游原〉)。

19)天意伶幽草,人間重晚情。(唐·李商隱〈晚情〉)。

20)風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15279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