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文言文翻譯(匯總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18:35:02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匯總21篇)
時間:2023-11-24 18:35:02     小編:雁落霞

總結是對過去的一個總結和歸納,是我們自我成長的一個必要步驟。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需要我們有一定的觀察、分析和概括能力。請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經驗豐富的作者總結的范文,可以作為參考,但請勿抄襲。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一

《六國論》是蘇洵政表作品。《六國論》提出并論證了六國滅亡“弊在賂秦”的精辟論點,“借古諷今”,抨擊宋王朝對遼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大家知道相關的知識內容嗎?一起來了解一下!

六國論。

【作者】蘇洵【朝代】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贝搜缘弥?/p>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賞析。

六國被秦國滅亡的教訓,是許多文史家關注的話題。僅“三蘇”就每人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了“士”的作用。蘇軾認為,六國諸侯卿相皆爭養(yǎng)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養(yǎng)起來,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帶頭人了,國家就可以安定了。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不免于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相繼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戰(zhàn),滅國是咎由自取。

蘇洵的《六國論》不同于以上兩篇。蘇洵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借題發(fā)揮。蘇洵的寫作目的不在于總結六國滅亡的教訓,而在于警告宋朝統(tǒng)治者勿蹈六國滅亡的覆轍。借古喻今,以談論歷史供當今統(tǒng)治者借鑒,這是蘇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從歷史情況看,六國滅亡的原因并不是“賂秦”。六國的失敗,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舊,不重視改革,不能堅持“合縱”政策去對付秦國的“連橫”政策,被秦國遠交近攻的'手段各個擊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力大增,具備了統(tǒng)一中國的實力。加上戰(zhàn)國長期的戰(zhàn)亂,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統(tǒng)一,符合人們的愿望。秦國統(tǒng)一中國,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蘇洵對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認這一點:“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圖是點明賂秦是六國滅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統(tǒng)治者,不要用賄賂的方法對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說過:“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p>

宋朝建國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鎮(zhèn)割據,尾大不掉,以至滅亡的教訓,采取了“虛外實內”的政策,削弱邊關的實力,調集重兵駐守京城。結果造成了邊關的空虛。遼國乘虛而入,屢犯邊疆。宋太宗繼位后,曾兩次派兵擊遼,均遭失敗。后宋太宗兩次進攻幽州,企圖奪回幽云十六州,又遭敗績。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大兵壓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陽),威脅汴京開封。于是,宋與遼簽定了“澶淵之盟”,答應向遼輸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到了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遼再次要挾,宋只得增加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來要,又是賜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人民的血汗就在這種納賜之中,付之東流。蘇洵對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縱橫恣肆,痛陳利弊,對當權者進行規(guī)勸,希望其改弦易轍,增強國力,與敵斗爭。蘇洵的議論雖不無可商榷處,但總的立論是正確的,并且不幸為蘇洵所言中:就在蘇洵死后六十年,終于發(fā)生了“靖康之變”(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國的覆轍,為后起的金所滅,徽、欽二帝被俘,客死異國他鄉(xiāng)。

《六國論》除去在立論上具有借題發(fā)揮、借古喻今的寫作特點外,在論證的嚴密性、語言的生動性上也堪稱典范。第一段的邏輯性是非常嚴密的。作者開篇亮出觀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遍_宗明義,直截了當,使讀者一眼就抓住了論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釋論點:“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就指出了賄賂的危害,言簡意賅,要言不煩。再后,作者設問:“六國互喪,率賂秦耶?”答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這就使得文章邏輯嚴密,無懈可擊。最后一句總結全段:“故曰弊在賂秦也?!边@一段起到了“綱”的作用,后面的二、三兩段實際上是圍繞第一段展開的。

本文的語言生動有力。議論性的句子簡捷有力,敘述性的句子生動感人。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边@些敘述語言本身帶有主觀感情,還有描述的特點。作者還運用引用、對比、比喻等手法,使語言靈活多樣,增強了表達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飭有度,特別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讀起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富有節(jié)奏感。文章史實論據典型、充分,分析、對比、比喻等論證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句式多變,感情激切,富有感染力。本文雖是史論,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論證六國滅亡的原因,而在于引出歷史教訓,諷諫北宋王朝放棄妥協茍安的政策,警惕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

歐陽修評價蘇洵的文章說:“吾閱文士多矣,獨喜尹師魯、石守道,然意猶有所未足,今見子(蘇洵)之文,吾意足矣?!钡拇_如此,蘇洵此文,奔騰上下,縱橫出入,氣勢猶如江河決口。他見識深遠,眼光犀利,議論精辟透徹,足警世人。無怪乎本文近千年來盛傳不衰!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二

況且有才能的人,他們的外表憑借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樣呢?在于他們遇到事情能夠處理好,出謀劃策能夠得到好處,治理國家能夠使國家安定,這就是他們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在上位的人如果不能夠認真選拔,正確任用,即使他們胸懷如皋、夔、稷、契等人一樣的`智慧,尚且也不能使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何況他們是處于下位的人呢?世上目光短淺的人還說:“一個人如果身懷不凡的能力,就像錐子處于口袋中,它的尖端立刻會鉆到外面來,所以不存在有能力卻沒有表現出來的人?!边@只是他看到錐子在口袋中的情形,卻原本沒有看到馬在馬廄中的情形。劣馬與良馬混雜相處,一樣地喝水吃草,嘶叫踢咬,要尋找它們不同的地方,那是很少的。等到良馬拉著沉重的車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多次鞭打,不煩勞人駕馭,一拉韁繩,千里遠的路程已經走到了。在這個時候,讓劣馬和它并駕齊驅,那么即使劣馬跑翻了車輪,扯斷了馬籠頭,弄得筋斷骨傷,日夜不停地追趕它,也遠遠地趕不上啊。在這之后良馬和劣馬才能區(qū)別開。古代的君主知道這種情況,所以不認為天下沒有無才的人,于是就想盡辦法來尋找并且考查他們罷了??疾榈姆椒ň驮谟谧屗麄儞芜m合自己的工作罷了。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三

六國的滅亡,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會問:“六國接連滅亡,都是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地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p>

秦國在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市。比較秦國受人賄賂賂所得到的土地,實際多到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國最大的欲望,六國諸侯最大的禍患,當然不在于戰(zhàn)爭。

他們的祖輩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把他送給別人,好象拋棄(不值錢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分得清清楚楚了。終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當然的事。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边@話說對了。

齊國并沒有賄賂秦國,(可是)終于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避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打算,能夠守住他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所以燕雖然是個小國,卻最后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對秦國五次作戰(zhàn)。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他們的)智謀和力量都很單薄,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護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道理,假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判斷(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吃飯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嘆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威所脅迫??!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六國的勢力雖然比秦國弱,可是還有可以用不賂秦的手段戰(zhàn)勝秦國的形勢。假如我們憑仗著這樣大的國家,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老路,這就是又在六國之下了!

注釋。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賂,賄賂。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曰:有人說。這是設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問的回答。

5.率:都,皆。

6.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為”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河霉?zhàn)(的辦法)而奪取。

9.?。盒稳菰~作名詞,小的地方。

10.其實:它的實際數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著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14.視:對待。

15.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6.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17.厭:同“饜”,滿足。

18.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急。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決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顛覆:滅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該這樣。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zhàn)國策魏策》。

24.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25.終:最后。

26.繼:跟著。

27.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28.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29.既:已經。

30.免:幸免。

31.始有遠略:起初有長遠的謀略。

32.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33.斯: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兩次。

37.連卻之:使。退卻(動詞的使動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因為。讒:小人的壞話。

40.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后,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41.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42.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43.向使:以前假如。

44.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理數。皆指命運。

45.當:同“倘”,如果。

46.易量:容易判斷。

47.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48.禮:禮待。名作動。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寢食不安,內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咽:吞咽。

50.勢:優(yōu)勢。

51.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劫,脅迫,劫持。

52.日削月割,以趨于亡:日,每天,名作狀。月,每月,名作狀。以,而。

53.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

54.勢弱于秦。于:比。

55.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可以:可以憑借。

56.茍以天下之大:茍,如果。以,憑著。

57.下:降低身份。

58.從:跟隨。

59.故事:舊事,先例。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四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敢蔽者,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失無補于治亂之去辱絕危之數,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敗亂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貴富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驕天下之士,而其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yǎng)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于人也。故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實而不可見者也?!贝送接幸娪阱F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其所以飲水、食芻,嘶鳴、蹄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則雖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騕褭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耳,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脩簳,鏃以百煉之精金,羽以秋鶚之勁翮,加強駑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雖有犀兕之捍,無不立穿而死者,此天下之利器,而決勝覿武之所寶也。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撲,則無以異于朽槁之梃也。是知雖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銖量其能而審處之,使大者小者、長者短者、強者弱者無不適其任者焉。其如是則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奮其所知以效小事,況其賢能、智力卓犖者乎?嗚呼!后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而坐曰天下果無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獨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則能復先生之法度。能復先王之法度,則天下之小事無不如先王時矣,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p>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劃戰(zhàn)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茍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王安石《材論》注釋。

1、材論:即人才論。

2、蔽:遮擋,障礙。指錯誤想法。

3、去辱絕危:遠離恥辱,斷絕禍害。

4、數:命數,命運。

5、偃然:安然,任意。肆:放縱,展開。

6、卒:終于。敗亂危辱:失敗、**、危亡、恥辱的結局。

7、爵祿:官位和俸祿。誘:誘導,吸引。

8、憂戚:憂傷。戚:悲傷。

9、是否:或是或否。坐驕:傲視。

10、趨我:趨向我,依附我。

11、諰諰然:恐懼、憂慮貌。

12、特:僅僅,只不過。

13、形:外貌。何以:以何,憑借什么。

14、畫策:策劃,出謀獻策。畫:謀劃。

15、上之人:在上位的人,這里指統(tǒng)治者。

16、皋、夔、稷、契:皋,皋陶,又作咎繇,姓偃,相傳曾被舜帝任為管刑法的官。夔,舜時期的樂宮。稷,是厲山氏的兒子,名農,能種植百谷。契,相傳為舜帝的司徒官,主管教化,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為商朝的祖先。

17、囊,口袋。末,尖端。見:通現,顯露。

18、廄:馬房。

19、駑:劣馬。驥:好馬。

20、芻:喂牲畜的草。

21、蹄:用蹄刨地,或用蹄踢蹶(同類)。嚙:咬。

22、引:牽引,拉動。

23、夷路:平路。

24、策:本指馬鞭。這里指鞭打。

25、御:駕馭。

26、頓:振,抖動。轡:控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27、傾輪:車輪傾斜。絕勒:韁繩拉斷。勒:帶嚼口的馬絡頭。

28、不舍晝夜:不分晝夜。

29、遼乎:遙遠的樣子。

30、騏驥:良馬。騕褭:駿馬名。駑駘:劣馬。

31、南越:古國名,其地在今廣東一帶。脩簳:細長的竹稈。

32、鏃:箭頭。此處謂安裝箭頭。精金:即精鋼。

33、鶚:一種長翼而兇猛的鳥。鷹雕一類。勁翮:堅硬的翎管。

34、彍:張滿弓弩。此處指射至。

35、犀:雄犀牛,兩角。兕:雌犀牛,一角。捍:兇猛,彪悍。

36、覿武:以武力相見,指打仗。覿:相見。

37、敲撲:古時用作鞭刑的兩種刑具。長者為撲,短者為敲。

38、朽槁:枯干。梃:棍子。

39、瑰材桀智:奇?zhèn)ソ艹龅娜瞬拧?/p>

40、銖量:仔細稱量。引指詳盡地考察衡量。銖:古代衡制中一個微小的重量單位。

41、卓犖:超凡、杰出。

42、六國合從:指戰(zhàn)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聯合起來與秦國抗衡。因六國地連南北,故稱他們的聯合為合縱。從:通縱。

43、辯說之材:指縱橫家之流。

44、劉、項:劉邦、項羽,皆為秦末反秦起義軍領袖。

45、籌劃戰(zhàn)斗之徒:謀士與戰(zhàn)將。陸續(xù)聚集于劉邦旄下的,謀士有蕭何、張良、陳平諸人;戰(zhàn)將則有韓信、彭越、樊噲等。

46、唐太宗:即李世民,唐高祖李淵的次子,唐朝第二代皇帝。

47、謨謀:設謀劃策。諫諍:規(guī)勸爭辯。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五

初,太祖以事責丞相李善長,基言:“善長勛舊,能調和諸將?!碧嬖唬骸跋蚱鋽涤?,君卻為之善耶!吾欲以君為相矣?!被D首曰:“是如易柱,須得大木,若束小木為之,且立覆。”及善長罷,帝欲以楊憲為相。憲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憲有相才無相器。夫相者,持心如水,以義理為權衡,憲則不然?!?/p>

譯文。

以前,明太祖因為某事責怪丞相李善長,劉基說:“善長是有功勛的老臣子,能協調各位將領。”太祖說:“他以前有幾次要害君,君卻為他說好話。我想以君做丞相?!眲⒒念^作禮后說:“立相這件事就像更換房柱,必須有大木頭。如果只因為這小的美德就這樣做,房柱一立,房子就會會塌了。”等后來李善長被罷相,皇帝相讓楊憲為相。楊憲和劉基關系素來很好,劉基卻極力說不能立楊憲為相,他說:“楊憲有丞相的'才干,但沒有丞相的氣度。為相的人,處事的態(tài)度要像水一樣,要以義理來權衡,但楊憲不是這樣的?!?/p>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六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攘夷狄,終其身齊國富強,諸侯不敢叛。管仲死,豎刁、易牙、開方用,桓公薨于亂,五公子爭立,其禍蔓延,訖簡公,齊無寧歲。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禍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齊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鮑叔。及其亂也,吾不曰豎刁、易牙、開方,而曰管仲。何則?豎刁、易牙、開方三子,彼固亂人國者,顧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兇,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顧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問之相。當是時也,吾意以仲且舉天下之賢者以對。而其言乃不過曰:豎刁、易牙、開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嗚呼!仲以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與桓公處幾年矣,亦知桓公之為人矣乎?桓公聲不絕于耳,色不絕于目,而非三子者則無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仲以為將死之言可以縶桓公之手足耶?夫齊國不患有三子,而患無仲。有仲,則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豈少三子之徒哉?雖桓公幸而聽仲,誅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數而去之耶?嗚呼!仲可謂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問,舉天下之賢者以自代,則仲雖死,而齊國未為無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過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靈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寬厚。文公死,諸侯不敢叛晉,晉習文公之余威,猶得為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雖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腹耙?,一亂涂地,無惑也,彼獨恃一管仲,而仲則死矣。

譯文。

管仲作丞相輔佐桓公,稱霸于諸侯,排斥打擊夷、狄等異族,終其一生都使齊國富強,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豎刁、易牙、開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宮廷內亂,五位公子爭搶君位,此禍蔓延,直到齊簡公,齊國無一年安寧。

功業(yè)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禍亂的發(fā)生,不是發(fā)作于作亂之時,也必有其根源而預兆。因此,齊國的安定強盛,我不說是由于管仲,而說是由于鮑叔。至于齊國的禍亂,我不說是由于豎刁、易牙、開方,而說是由于管仲。為什么呢?豎刁、易牙、開方三人本就是亂國者,但重用他們的'是齊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兇,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殺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頭看來,使桓公重用這三個人的是管仲??!管仲病危時,桓公詢問丞相的人選。此時,我想管仲將推薦天下最賢能的人來作答,但他的話不過是“豎刁、易牙、開方三個人,不講人情,不能親近”罷了。

唉,管仲以為桓公果然能夠不用這三個人嗎?管仲和桓公相處多年了,該知道他的為人了吧?;腹莻€音樂不停歇于耳,美色不離開眼的人。如無此三人,就無法滿足他的欲望。他開始不重用他們,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沒了,這三人就彈冠相慶了。管仲以為自己的遺言就可束縛桓公嗎?齊國不怕有這三人,而是怕沒有管仲。有管仲在,那這三人只是普通人罷了。若不是這樣,天下難道缺跟這三人一樣的人嗎?即使桓公僥幸而聽了管仲的話,殺了這三個人,但其余的這類人,管仲能一個也不剩地除掉他們嗎?唉!管仲是不懂得從根本上著眼的人啊!如果他乘著齊桓公詢問時,推薦天下賢人來代替自己,那么管仲雖死,齊國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們也可以啊!

五霸中沒有比齊桓公、晉文公再強的了。晉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齊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趕不上管仲。晉靈公暴虐,不如齊孝公寬厚??蓵x文公死后,諸侯不敢背叛晉國。晉國承襲文公的余威,還能在一百年里充當盟主。為什么呢?因為它的君主雖不賢明,但是還有老成練達的大臣存在?;腹篮螅R國一敗涂地,這沒有什么疑問奇??!他僅依靠一個管仲,管仲卻死了。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七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失無補于治亂之數,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敗亂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貴富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吾可以坐驕天下之士,而其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yǎng)育取用之道,而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利,此其所以異于人也。故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贝送接幸娪阱F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蹄嚙,求其所以異者,蔑矣。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則雖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獨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則能復先王之法度。能復先王之法度,則天下之小事無不如先王時矣,況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p>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劃戰(zhàn)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茍欲之,斯至矣。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翻譯。

在天下值得擔憂的事情中,不必擔心人才不多,只是擔心處于上層地位的人不希望有很多人才;不必擔心有才能的人不想有所作為,只是擔心處于上層地位的人不讓他們有所作為。使用人才,就像為國家豎起棟梁一樣,得到了人才,就會帶來國家的安全和光榮,失去了人才,就會使國家滅亡、給它帶來恥辱。那么處于上層地位的人不希望人才很多,不讓他們有所作為,是什么原兇呢?這是因為他們思想上受到了三方面的蒙蔽。其中顯得最突出的蒙蔽是:他們認為自己的地位可以不會受到危亡和恥辱的威脅,終身沒有天下危亡的禍患;失去有才能的人對于國家太平或者發(fā)生**的命運沒有什么影響,所以便安心地隨意按自己的意志辦事,可是最后卻要陷入衰敗、**、危亡和恥辱的境遇之中。這是他們思想上的一種糊涂認識。又有一種人認為我的爵位、俸祿、權勢和錢財足夠引誘天下的有才之士,他們的榮辱、憂傷都取決于我,因此我就可以安然坐著用傲慢的態(tài)度對待天下有才能的人,而他們將沒有不投向我的,可最后這種人也要陷入衰敗、**、危亡和恥辱的境遇之中。這也是他們思想上的一種糊涂認識。又有一種人不研究培養(yǎng)、教育和錄用人才的方法,卻成天憂心忡忡地認為天下實際上沒有有才能的人,而他們最后也要陷入衰敗、**、危亡和恥辱的境遇之中。這也是他們思想上的一種糊涂認識。這三種糊涂認識,所帶來的禍患是一樣的。然而對于他們中間用心好的人,還可以討論一下他們失誤的原兇,只不過是自己認為天下沒有人才罷了。大概他們的本意并不是不想起用天下的人才,只是對有才能的人不了解,才那樣作。

何況一個人有才能,他和別人的外形哪有不同的地方呢?只是他處理事情就能把事情辦好,出謀劃策就能得到好處,治理國家就能使國家安定富強,這就是他們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所以,處于上層地位的人如果不能精心地了解他們、慎重地使用他們,那么他們即使懷抱皋陶、夔、稷、契那樣的才智,也不可能顯出和常人的不同,何況才智低于皋陶、夔、契的人呢?世上那些有糊涂認識的人將會說道:“人們身上具備特殊的才能,就會像錐子裝在口袋里,它的尖端立刻會顯露出來,所以具備實際本領而沒有被發(fā)現的事是沒有的。”說這種話的人只是看見了錐子在口袋中的情形,卻沒有看到良馬在馬廄里的狀況。在馬廄里,劣馬、駿馬混雜在一起,它們喝水、吃草、嘶叫、踢咬的樣子一樣,要找它們不同的地方,那是很少的。當駿馬拉著重車,走在平坦的道路上,用不著老是鞭打它,也用不著駕車的人多操心,一松開韁繩,千里路程就跑完了。在這個時候,讓幾匹劣馬并駕齊驅,即使跑壞了車輪、拉斷了韁繩、累傷了筋骨、晝夜不停地追趕駿馬,也還是遠遠地趕不上。經過這樣比較以后,才分別得出哪是日行千里、萬里的駿馬,哪是跑不快的劣馬。古代的君主,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不認為天下沒有有才能的人,而是用盡辦法把那些有才能的人找來加以試用。試用的辦法,不過是讓他們擔任適合自己才能的工作罷了。

南越地區(qū)有一種長得很長的竹子,把它削成箭桿,用千錘百煉的優(yōu)質金屬給它安上箭頭,用秋天鶚鳥的羽毛給它安上箭羽,再把箭安放在強勁的弩弓上而射到千步以外的地方,即使是穿著用犀牛皮作護身甲的人,也沒有護甲不被立即射穿而死去的。這種箭是天下銳利的武器,是在武力爭斗中決定勝負的一種寶貴東西。但是不懂得它的用處,拿它來敲敲打打,那它就和一根枯爛的棍棒沒有兩樣了。由此可知,即使得到了天下才智卓越的人物,可是使用的方法不恰當,那結果也就會像拿這支箭敲敲打打一樣。古代君主懂得這個道理,于是精心衡量一個人的才能和慎重地安排他們的工作,使具備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強的、弱的才能的人,沒有哪一個和他們的工作不相稱的。他像這樣做,即使比較愚昧、見識比較淺薄的人,也都能發(fā)揮他們的才智去做一些小事,何況那些才能、智力突出的人呢?唉!后來處于上層地位的人,大概是沒有了解有才之士的主張并把它放到實際工作中加以試驗,于是就說天下果真沒有有才能的人,這也不過是未動腦筋罷了。

有人說:古人對于人才是采用教育方法來造就他們,而你只講尋求人才加以使用,這是為什么呢?我的回答是:“這是因為,天下法令制度未建立以前,就一定要求得天下的人才加以使用,如果能任用天下的人才,就能恢復先王的法令制度。能恢復先王的法令制度,那天下就連小事也沒有和先王時代不一樣的了,何況通過教育的方法來造就人才這樣的大事呢?這就是我只說要尋求人才并加以使用的道理”

唉!如今天下還有人擔心沒有人才可以加以使用。我聽說過,戰(zhàn)國時六國聯合之際,于是辯論、游說的人才就出來了;劉邦、項羽并存于世,于是籌畫的謀士、打仗的武將這類人物就出來了;唐太宗希望把國家治理好,于是運籌謀略、敢于直諫的輔臣就出來了。這幾類人,當那幾位君主沒有出現時,他們大概也是不會顯露的,君主們想得到他們,這些人就出來了。今天也是這樣,值得擔心的只是居上位者不愿使用人才罷了。憑著天下這樣廣大,人物這樣眾多,而偏要說真的是沒有人才可用,我就不相信。

注釋。

(1)材論:即人才論。

(2)蔽:遮擋,障礙。指錯誤想法。

(3)去辱絕危:遠離恥辱,斷絕禍害。

(4)數:命數,命運。

(5)偃然:安然,任意。肆:放縱,展開。

(6)卒:終于。敗亂危辱:失敗、**、危亡、恥辱的結局。

(7)爵祿:官位和俸祿。誘:誘導,吸引。

(8)憂戚:憂傷。戚:悲傷。

(9)是否:或是或否。坐驕:傲視。

(10)趨我:趨向我,依附我。

(11)諰諰然:恐懼、憂慮貌。

(12)特:僅僅,只不過。

(13)形:外貌。何以:以何,憑借什么。

(14)畫策:策劃,出謀獻策。畫:謀劃。

(15)上之人:在上位的人,這里指統(tǒng)治者。

(16)皋、夔、稷、契:皋,皋陶,又作咎繇,姓偃,相傳曾被舜帝任為管刑法的官。夔,舜時期的樂宮。稷,是厲山氏的兒子,名農,能種植百谷。契,相傳為舜帝的司徒官,主管教化,助禹治水有功,封于商,為商朝的祖先。

(17)“猶錐之”二句:語出《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說:“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北扔饔薪艹霾拍艿娜耸遣粫宦駴]的。囊,口袋。末,尖端。見:通現,顯露。

(18)廄:馬房。

(19)駑:劣馬。驥:好馬。

(20)芻:喂牲畜的草。

(21)蹄:用蹄刨地,或用蹄踢蹶(同類)。嚙:咬。

(22)引:牽引,拉動。

(23)夷路:平路。

(24)策:本指馬鞭。這里指鞭打。

(25)御:駕馭。

(26)頓:振,抖動。轡:控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27)傾輪:車輪傾斜。絕勒:韁繩拉斷。勒:帶嚼口的馬絡頭。

(28)不舍晝夜:不分晝夜。《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29)遼乎:遙遠的樣子。

(30)騏驥:良馬。騕褭:駿馬名。駑駘:劣馬。

(31)南越:古國名,其地在今廣東一帶。脩簳:細長的竹稈。

(32)鏃:箭頭。此處謂安裝箭頭。精金:即精鋼。

(33)鶚:一種長翼而兇猛的鳥。鷹雕一類。勁翮:堅硬的翎管。

(34)彍:張滿弓弩。此處指射至。

(35)犀:雄犀牛,兩角。兕:雌犀牛,一角。捍:兇猛,彪悍。

(36)覿武:以武力相見,指打仗。覿:相見。

(37)敲撲:古時用作鞭刑的兩種刑具。長者為撲,短者為敲。

(38)朽槁:枯干。梃:棍子。

(39)瑰材桀智:奇?zhèn)ソ艹龅娜瞬拧?/p>

(40)銖量:仔細稱量。引指詳盡地考察衡量。銖:古代衡制中一個微小的重量單位?!稘h書·律歷志上》::“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p>

(41)卓犖:超凡、杰出。

(42)六國合從:指戰(zhàn)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聯合起來與秦國抗衡。因六國地連南北,故稱他們的聯合為合縱。從:通縱。

(43)辯說之材:指縱橫家之流。其著名者,有張儀、蘇秦等。《史記》有傳。

(44)劉、項:劉邦、項羽,皆為秦末反秦起義軍領袖。秦亡后,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其后,楚漢間歷經長達五年的戰(zhàn)爭。最后(前202),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即漢高祖。《史記》有《本紀》。

(45)籌劃戰(zhàn)斗之徒:謀士與戰(zhàn)將。陸續(xù)聚集于劉邦旄下的,謀士有蕭何、張良、陳平諸人;戰(zhàn)將則有韓信、彭越、樊噲等?!妒酚洝肪袀鳌?/p>

(46)唐太宗:即李世民,唐高祖李淵的次子,唐朝第二代皇帝。他常以“亡隋為戒”,任賢納諫。他在位的“貞觀”(627—649)時期,政治清明,社會經濟有所恢復,被史家譽為治世。

(47)謨謀:設謀劃策。諫諍:規(guī)勸爭辯。唐太宗朝,謨謀之臣,有房玄齡、杜如晦;諫諍之臣,則以魏征為代表。新、舊《唐書》皆有傳。

閱讀題目及答案。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患上之人不欲其眾患:擔心。

b.故偃然肆吾之志肆:擴張。

c.故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審:慎重地。

d.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策:鞭打。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特未知其故也。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b.且不能自異于眾,況其下者乎。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c.此徒有見于錐之在囊。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d.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3.下列語句括號中是補出的文字,補出后語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上之人)以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

b.(驥)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

c.當是之時,使駑馬(與之)并驅。

d.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之)信也。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對于人才的使用有三種錯誤觀點,其中“不去尋求培育和選用人才的方法,認為天下沒有人才”的觀點危害最嚴重,因而文章的重點也就針對這種觀點而發(fā)。

b.文章開篇就認為“得到人才國家就能安定而繁榮,失去人才國家就會衰亡招致屈辱”,這就將人才的得失上升到關系國家社稷安危的地位,為下文觀點的闡述作了鋪墊。

c.在文中,作者駁斥了一些人對人才“錐處囊中,其末立見”的錯誤觀點,并以良馬和駑馬為喻,說明要給人才以機會,統(tǒng)治者要在實踐中考察、選拔人才,盡其所能。

d.作者在文末列舉了六國時出現了辯論游說的人才,楚漢時出現了出謀劃策、能征善戰(zhàn)的人才,唐太宗時出現了多謀善斷、直言規(guī)勸的人才的史實,說明了人才是應時而生的。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

(2)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

(3)此吾所以獨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參考答案:

1.b(“肆”應解釋為“放縱”。)。

2.d(d第一個“而”是連詞,表示因果關系,“因而”;第二個“而”是連詞,表示轉折關系,“卻”。a兩個“其”都是代詞,“其中的”;b兩個“且”都是連詞,“尚且”;c兩個“之”都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3.b(從上下文可知,省略的是“馭者”,即趕車的人。)。

4.a(文中說“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意即三種觀點的危害是相同的。只是持“天下沒有人才”的觀點的人用心不壞,尚可救藥,因而文章著重針對這種觀點而發(fā)。)。

5.(1)再說有才能的人,他們的外貌和一般的人能有什么不同呢?(采分點有:“人之有材能者”是定語后置句,“其”譯為“他們”,整個句子是反問句。)。

(2)有特殊才能在身上的人,猶如錐子放在口袋里,錐子的尖兒馬上就會顯露出來,所以沒有具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不被發(fā)現的。(采分點有:“人之有異能于其身”是定語后置句,“見”通“現”。)(3)這就是我只說尋求、任用人才的道理的原因了。(采分點有:整個句子是判斷句,“所以”譯為“……的原因”。)。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八

秦孝公占據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wèi)著來伺機奪取周王室的權力,(秦孝公)有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正當這時,商鞅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guī)制度,從事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諸侯自相爭斗。因此,秦人輕而易舉地奪取了黃河以西的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繼先前的基業(yè),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奪取漢中,向西攻取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地區(qū),向北占領非常重要的地區(qū)。諸侯恐慌害怕,集會結盟,商議削弱秦國。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優(yōu)秀人才,采用合縱的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援助,成為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識英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寬宏厚道而愛惜人民,尊重賢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縱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聯合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的部隊。在這時,六國的士人,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溝通他們的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tǒng)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攻打函谷關來攻打秦國。秦人打開函谷關口迎戰(zhàn)敵人,九國的軍隊有所顧慮徘徊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一兵一卒的耗費,然而天下的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因此,縱約失敗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們困乏而制服他們,追趕逃走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國憑借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qū)域。強國主動表示臣服,弱國入秦朝拜。

延續(xù)到孝文王、莊襄王,統(tǒng)治的時間不長,秦國并沒有什么大事發(fā)生。

到始皇的時候,發(fā)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yè),以武力來統(tǒng)治各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tǒng)統(tǒng)消滅,登上皇帝的寶座來統(tǒng)治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愿意服從投降),把性命交給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守衛(wèi)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秦始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墻,殺掉英雄豪杰;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毀兵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憑借華山為城墻,依據黃河為城池,憑借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好的將領手執(zhí)強弩,守衛(wèi)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和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認為這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yè)。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qū)??墒?,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后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于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fā)難,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豪杰像云一樣聚集,回聲似的應和他,許多人都背著糧食,如影隨形地跟著。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況且那天下并沒有縮小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是保持原來的樣子。陳涉的地位,沒有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的國君更加尊貴;鋤頭木棍也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國部隊抗衡;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墒菞l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yè)完全相反,為什么呢?假使拿東方諸侯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論了。然而秦憑借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fā)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管轄全國,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這之后把天下作為家業(yè),用崤山、函谷關作為自己的內宮;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里,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啊。

秦統(tǒng)一天下,吞并諸侯,臨朝稱帝,供養(yǎng)四海,天下的士人順服的慕風向往,為什么會像這樣呢?回答是:近古以來沒有統(tǒng)一天下的帝王已經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繼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諸侯憑著武力相征伐,強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戰(zhàn)事不止,軍民疲憊。如今秦皇南面稱帝統(tǒng)治了天下,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這樣一來,那些可憐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沒有誰不誠心景仰皇上,在這個時候,應該保住威權,穩(wěn)定功業(yè),是安定,是危敗,關鍵就在于此了。

秦王懷著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個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親近士民,拋棄仁政王道,樹立個人權威,禁除詩書古籍,實行嚴刑酷法,把詭詐權勢放在前頭,把仁德信義丟在后頭,把殘暴苛虐作為治理天下的前提。實行兼并,要重視詭詐和實力;安定國家,要重視順時權變:這就是說奪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秦經歷了戰(zhàn)國到統(tǒng)一天下,它的路線沒有改,他的政令沒有變,這是它奪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沒有不同。秦王孤身無輔卻擁有天下,所以他的滅亡很快就來到了。假使秦王能夠考慮古代的情況,順著商、周的道路,來制定實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現驕奢淫逸的君主,也不會有傾覆危亡的禍患。所以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國家,名號卓著,功業(yè)長久。

當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沒有人不伸長脖子盼著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凍的人穿上粗布短襖就覺得很好,挨餓的人吃上糟糠也覺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執(zhí)政才能的表現。這就是說勞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貞賢能的人,君臣一心,為天下的苦難而憂心,喪服期間就改正先帝的過失,割地分民,封賞功臣的后代,封國立君,對天下的賢士以禮相待,把牢獄里的犯人放出來,免去刑戮,廢除沒收犯罪者妻子兒女為官家奴婢之類的雜亂刑罰,讓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鄉(xiāng)。打開倉庫,散發(fā)錢財,以賑濟孤獨窮困的士人;減輕賦稅,減少勞役,幫助百姓解除急困;簡化法律,減少刑罰,給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機會,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變節(jié)操,修養(yǎng)品行,各自謹慎對待自身;滿足萬民的愿望,以威信仁德對待天下人,天下人就歸附了。如果天下到處都歡歡喜喜安居樂業(yè),唯恐發(fā)生變亂,那么即使有奸詐不軌的人,而民眾沒有背叛主上之心,圖謀不軌的臣子也就無法掩飾他的奸詐,暴(bao)亂的陰謀就可以被阻止了。

二世不實行這種辦法,破壞宗廟,殘害百姓,比始皇更加暴虐無道,重新修建阿房宮,使刑罰更加繁多,殺戮更加嚴酷,官吏辦事苛刻狠毒,賞罰不得當,賦稅搜刮沒有限度,國家的事務太多,官吏們都治理不過來;百姓窮困已極,而君主卻不加收容救濟。于是奸險欺詐之事紛起,上下互相欺騙,蒙受罪罰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連綿不斷,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難。從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處窮苦之境,到處都不得安靜,所以容易動亂。因此陳涉不憑商湯、周武王那樣的賢能,不借公侯那樣的尊貴,在大澤鄉(xiāng)振臂一呼而天下響應,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處于危難之中。

所以古代圣王能洞察開端與結局的變化,知道生存與滅亡的關鍵,因此統(tǒng)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專心致力于使他們安定罷了。這樣,天下即使出現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沒有人響應,得不到幫助力量了。所謂“處于安定狀態(tài)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義,處于危難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壞事”,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尊貴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擁有天下,而自身卻不能免于被殺戮,就是由于挽救傾覆局勢的方法錯了。這就是二世的錯誤。

秦朝兼并了諸侯,崤山以東有三十多個郡,修筑渡口關隘,占據著險要地勢,修治武器,守護著這些地方。然而陳涉憑著幾百名散亂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鋤把和木棍,雖然沒有給養(yǎng),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飯,橫行天下。秦朝險阻之地防守不住了,關卡橋梁封鎖不住了,長戟刺不了,強弩射不了。楚軍很快深入境內,鴻門一戰(zhàn),竟然連籬笆一樣的阻攔都沒有遇到。于是崤山以東大亂,諸侯紛紛起事,豪杰相繼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東征,章邯憑著三軍的眾多兵力,在外面跟諸侯相約,做交易,圖謀他的主上。秦君之間互相不信任,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了。子嬰登位,最終也不曾覺悟,假使子嬰有一般君主的才能,僅僅得到中等的輔佐之臣,崤山以東地區(qū)雖然混亂,秦國的地盤還是可以保全的,宗廟的祭祀也不會斷絕。

秦國地勢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環(huán)繞,形成堅固防御,是個四面都有險要關塞的國家。從穆公以來,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個國君,經常在諸侯中稱雄。難道代代賢明嗎?這是地位形勢造成的呀!再說天下各國曾經同心合力進攻秦國。在這種時候,賢人智士會聚,有良將指揮各國的軍隊,有賢相溝通彼此的計謀,然而被險阻困住不能前進,秦國就引誘諸侯進入秦國境內作戰(zhàn),為他們打開關塞,結果崤山以東百萬軍隊敗逃崩潰。難道是因為勇氣、力量和智慧不夠嗎?是地形不利,地勢不便啊。秦國把小邑并為大城,在險要關塞駐軍防守,把營壘筑得高高的而不輕易跟敵方作戰(zhàn),緊閉關門據守險塞,肩扛矛戟守衛(wèi)在那里。諸侯們出身平民,是為了利益聯合起來,并沒德高望眾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們的交往不親密,他們的下屬不親附。名義上是說滅亡秦朝,實際上是為自己謀求私利。他們看見秦地險阻難以進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們能安定本土,讓人民休養(yǎng)生息,等待秦的衰敗,收納弱小,扶助疲困,來指揮東方諸侯新建的各國的君主,就不用擔心在天下實現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墒撬麄冏鹳F身為天子,富足擁有天下,自己卻遭擒獲,這是因為他們在覆亡前夕沒有做出挽救的措施。

秦王滿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錯到底而不改變。二世承襲父過,因循不改,殘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禍患。子嬰孤立無親,自處危境,卻又年幼而沒有輔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覺悟,秦朝滅亡,不也是應該的嗎?在這個時候,世上并非沒有深謀遠慮懂得形勢變化的人士,然而他們所以不敢竭誠盡忠,糾正主上之過,就是由于秦朝的風氣多有忌諱的禁規(guī),忠言還沒說完而自己就被殺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側著耳朵聽,重疊雙腳站立,閉上嘴巴不敢說話。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進諫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經大亂,皇上還不知道,難道不可悲嗎?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會傷害國家,所以設置公卿、大夫和士,來整治法律設立刑罰,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強盛的時候,禁止殘暴誅討叛亂,天下服從;衰弱的時候,五霸為天子征討,諸侯也順從;土地被割削的時候,在內能自守備,在外還有親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強盛的時候,繁法嚴刑,天下震驚;等到它衰弱的時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傳國一千多年不斷絕。而秦朝則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長久。由此看來,安定和危亡的綱紀相距太遠了!

俗話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過去的經驗教訓不忘記,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鑒)。因此君子治理國家,考察于上古的歷史,驗證以當代的情況,還要通過人事加以檢驗,從而了解興盛衰亡的規(guī)律,詳知謀略和形勢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變化適時,所以歷時長久,國家安定。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九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賄賂秦國?!?/p>

秦國除了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边@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后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zhàn)勝它的優(yōu)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六國論》的歷史背景應從兩個角度著眼:一是蘇洵論述的六國滅亡那個歷史時期的情況,借以了解蘇洵立論的根據;二是蘇洵所處的北宋時代的歷史狀況,借以明確蘇洵撰寫《六國論》的針砭現實的意義及其寫作上的特點。

北宋建國以后,鑒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五代軍人亂政,因而實行中央集權制度,解除節(jié)度使的權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軍,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都收歸中央。為了防范武將軍權過重,嚴令將帥不得專兵,甚至外出作戰(zhàn),也必須按皇帝頒發(fā)的陣圖行事。將官經常輪換,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致使軍隊沒有戰(zhàn)斗力。這樣的措施雖然杜絕了軍閥擁兵作亂,但是也造成軍事上的衰頹。北宋建國后一百年間,北宋軍隊與契丹、西夏軍隊大小六十余戰(zhàn),敗多勝少。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政府的財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實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現象嚴重,貴族占有大量土地,社會矛盾尖銳。政治上的專制,軍事上的驕惰無能,帶來外交上的極端軟弱。到蘇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貢大量銀兩以及商品。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也就是說當時的北宋四周環(huán)伺,政策上求和,積貧積弱,而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六國論》的。

文學賞析。

《六國論》一開始,首先提出了六國破滅的原因。劈頭四句話“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就斬釘截鐵地給六國之所以滅亡定下結論。蘇洵認為:六國之所以滅亡,不在于它們的武器不銳利,也不在于它們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們一味地拿土地作為賄賂,向秦國乞求和平?!百T秦”就是賄賂秦國。這實際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長敵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作者接著申述說:“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比欢聦嵣嫌植⒉皇撬辛鶉枷蚯貒瞰I土地,而那些沒有“賂秦”的國家也破滅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故意這樣設問,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币虼?,歸根結底,“賂秦”是莫大的致命傷。以上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論點,突出強調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是從六國方面來說的。

接著蘇洵再從“賂秦”的兩個方面來論述這種做法的后果。蘇洵指出:秦國由于接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國打勝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國由于送賄賂而喪失的土地,比它們打敗仗喪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么,秦國所最歡迎而對其他國家所最不利的,當然就不在于作戰(zhàn)了。這里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是側重照應開頭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是從另一個角度補充和闡發(fā)了“弊在賂秦”的論點。

在接下來的兩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別就“賂秦”的國家和不“賂秦”的國家,論述了它們各自滅亡的具體原因。

第二段先論述“賂秦”的國家滅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說這些國家的前輩創(chuàng)業(yè)的很難;“子孫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是說這些國家的后代只顧眼前的暫時利益,輕易地把前輩辛勤創(chuàng)有的國土隨便割讓給秦國;“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說秦國并不因為得到奉獻的土地而停止進攻,這就是第一段結尾所說的“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越向敵人屈服退讓,就越增加敵人的氣焰,敵人越得到好處,就越要加緊侵略,所謂“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秦國的侵略欲望根本沒有止境,這是秦國侵略者不可改變的本質。諸侯各國奉獻土地一味妥協,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這里,不需要通過作戰(zhàn),就已經判別勝負了,至于諸侯各國的因之而破滅,那更是極其自然的事情。作者為了把“奉之彌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講得更為明白清楚,蘇洵引用了古人的一個譬喻:“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薪”就是木柴,這個譬喻非常準確地、形象地表明了賂秦的嚴重危害和根本的錯誤。這一段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的“賂秦而力虧”一句,具體指的是韓國、魏國和楚國。這三個國家都緊靠秦國,當時秦國在軍事戰(zhàn)略上采取“遠交近攻”,也就是結交遠方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的方針,因此它們直接受到秦國的威脅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賂秦”,結果最早被秦國消滅。

第三段是論述不“賂秦”的國家為什么會滅亡。齊國距離秦國最遠,雖然不用向秦國奉獻土地,但是齊國仍舊不敢得罪秦國,對其他國家遭受秦國侵略,采取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等五國相繼敗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國吞并的對象。燕國、趙國“能守其士,義不賂秦”,敢于同秦國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國那樣小的國家盡管最后也失敗了,但是比韓、魏、楚等國家要破滅得稍晚一些;趙國在與秦國的五次戰(zhàn)爭當中還取得了三次勝利,以后又不斷給秦國以回擊.可惜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西刺秦王,企圖通過個人謀殺來解救危難;趙國不信任自己的部將,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殺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導致加速了自己的破滅。齊國不能援助其他五國,團結抗泰,燕國趙國不能堅持斗爭,又處在秦國把各國“革滅殆盡”的時刻,因而得到和韓國,魏國和楚國同樣的結局。這段論述主要是進一步發(fā)揮第一段“不賂者以賂者喪”一句的意思。這一段的末了,蘇洵總結六國的破滅,從反面推進一層,指出六國避免破滅的道路?!叭龂鲪燮涞亍笔侵疙n國、魏國和楚國不要拿國土去向秦國乞求“一夕安寢”,“齊人勿附于秦”是指齊國要附隨秦國而不去援助其他國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國不要對秦國采用個人謀殺手段;“良將猶在”,是指趙國不要相信秦國的流言蜚語而殺掉自己的將領。這樣,恐怕就會出現另一種局面,未見得秦國必勝而六國必敗。文章在這里筆鋒一轉,反跌得精神飽滿,把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道理說得更加透徹,更加具有說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論述發(fā)表感慨。第四段的頭幾句是一種設想,為六國籌劃怎樣對付秦國。第三段末尾的設想,是僅僅就六國改變它們各自的方針路線來立論,所以只說勝負存亡“或未易量”,沒有加以肯定。則進一步指出必須發(fā)憤圖強,敢于斗爭,并且團結一致,聯合抗秦。秦國即使想要吞并六國,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嚨里去的,可惜六國沒有這樣做。六國在敵人強大的威勢面前屈服了,不敢斗爭或者不能堅持斗爭,最后全部破滅。這是一個慘痛的歷史教訓,也是后代當國者應該吸取的歷史經驗。蘇洵最后說:“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強大敵人的威力面前被嚇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繼續(xù)發(fā)表意猶未盡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針對的是歷史,第五段的感慨針對的是現實。整篇《六國論》,應該說到前一段的就結束了。蘇洵決不是為評論歷史而評論歷史,蘇洵的文章的全部鋒芒幾乎無不處處對準現實。是想以古代社會治亂、國家興衰的歷史經驗教訓作為處理當前國家的重大問題的借鑒。文章只寫到前一段,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這一段從古代歷史引渡到現實政治,才見出它的主題深刻意義。這一段完全說的是北宋王朝的對外政策:北宋王朝與六國諸侯的情況已經不一樣了。六國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區(qū),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則占有全國主要地區(qū),力量遠遠超過六國諸侯。六國諸侯如果敢于同秦國斗爭,還可以取得勝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樣敢于斗爭,當然不成問題地更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北宋王朝卻“以天下之大”向遼政權和西夏政權屈服,一味妥協退讓,不敢進行斗爭,這就連六國也不如了。不用說,它最終也必然會得到六國破滅一樣的后果。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筆相當精練,內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議論中包含著極大的感情分量。話說得十分含蓄婉轉,同時問題又揭示得十分明確尖銳。從全文的布局來看,也收結得沉著有力。

戰(zhàn)國當時的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系本來很紛繁復雜,但是蘇洵只就對秦國的態(tài)度上,從六個國家當中區(qū)別出兩個類型,“賂秦”和“不賂秦”;三種情況:第一種是韓國、魏國和楚國“以地賂秦”,第二種是齊國附隨秦國,第三種是燕國和趙國“用武而不終”。三種情況中的第一種屬于“賂秦”一類,第二種和第三種屬于不“賂秦”一類。蘇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賂秦”問題上,為六國的破滅立論。因為這才是六國破滅的根本要害,不僅“賂秦”的韓、魏、楚三國因此喪亡,不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齊國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夠跟秦國較量一下的燕國、趙國也因此失敗。寫文章就應該扣緊中心問題去發(fā)揮。重點擺對了,又要把它同別的部分聯結起來,看出它們的相互關系。所以作者集中論述了“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以后,進而又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當然,態(tài)度、分寸是不同的。蘇洵對賂秦的韓、魏、楚三國是根本否定,對依附秦國的齊國是嚴肅批判,而對“用武而不終”的燕、趙兩國是深切惋惜。這樣,文章就顯得分外有條理,有層次,暢達透辟,嚴密完整,使別人對自己的論點無可懷疑、無可駁斥。

藝術特點。

借古諷今,切中時弊。

戰(zhàn)國時代,七雄爭霸。為了獨占天下,各國之間不斷進行戰(zhàn)爭。最后六國被秦國逐個擊破而滅亡了。六國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國經過商秧變法的徹底改革,確立了先進的生產關系,經濟得到較快的發(fā)展,軍事實力超過了六國。同時,秦滅六國,順應了當時歷史發(fā)展走向統(tǒng)一的大勢,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本文屬于史論,但并不是進行史學的分析,也不是就歷史談歷史,而是借史立論,以古鑒今,選擇一個角度,抓住一個問題,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確立自己的論點,進行深入論證,以闡明自己對現實政治的主張。因此我們分析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準確、全面地評價了歷史事實,而應著眼于其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本文從歷史與現實結合的角度,依據史實,抓住六國破滅“弊在賂秦”這一點來立論,針砭時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達而深湛的政治見解。文末巧妙地聯系北宋現實,點出全文的主旨,語意深切,發(fā)人深省。

論點鮮明,論證嚴密。

本文為論說文,其結構完美地體現了論證的一般方法和規(guī)則,堪稱古代論說文的典范。文章開篇即提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然后以史實為據,分別就“賂秦”與“未嘗賂秦”兩類國家從正面加以論證;又以假設進一步申說,如果不賂秦則六國不至于滅亡,從反面加以論證;從而得出“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的論斷;最后借古論今,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切勿“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文章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證,既深入又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全文綱目分明,脈胳清晰,結構嚴整。不僅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緊密的邏輯聯系,而且首尾照應,古今相映。文中運用例證、引證、假設,特別是對比的論證方法。如“賂者”與“不賂者”對比;秦與諸侯雙方土地得失對比,既以秦受賂所得與戰(zhàn)勝所得對比,又以諸侯行賂所亡與戰(zhàn)敗所亡對比;賂秦之頻與“一夕安寢”對比;以六國與北宋對比。通過對比增強了“弊在賂秦”這一論點的鮮明性、深刻性。

語言生動,氣勢充沛。

在語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論說文用詞準確、言簡意賅的特點之外,還有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在論證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來形象地說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等感情強烈的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流溢著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事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贊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為積威之所劫”痛惜、激憤,都溢于言表,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對偶、對比、比喻、引用、設問等修辭方式的運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歐陽修語),不僅章法嚴謹,而且富于變化,承轉靈活,縱橫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勁,具有雄辯的力量和充沛的氣勢。

名家評價。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卷一百一十三:“一篇議論,由《戰(zhàn)國策》縱人之說來,卻能與《戰(zhàn)國策》相伯仲,當與子由《六國論》并看?!?/p>

儲欣《評注蘇老泉集》卷一:“謂此悲六國乎?非也。劉六符來求地,歲幣頓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傷今,淋漓深痛,文鈔謂忽人正論,猶花似霧中看也。”“此篇當與《幾策·審敵》參看?!?/p>

徐乾學《古文淵鑒正集》卷四十七:“稱悉情勢,步步深入,歸到大意,如千鈞一發(fā),壁壘皆新。楊慎曰:六國縱約,特欲擯秦而已,曾不能出一師,以為秦患,故秦得以閉關避敵,養(yǎng)其全力者十五年,故能制勝而無弊。諸侯所以擯之,適所以成其王業(yè)耳。故老泉曰封謀臣,禮賢才,以并力西向,則臣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何景明曰: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宋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臣(高)士奇曰:賂秦必亡,理也。然韓、魏與秦最逼,齊、楚、燕、趙莫為之援,勢不得不效地以自免,韓、魏亡而四國亦隨之。小蘇《六國論》嘗及此意,茅坤謂兩篇宜合看,良然?!?/p>

浦起龍《古文眉銓》卷六十三:“賂字篇眼,緊粘后禍,為鑒警時也。若就六國言六國,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時則此較激切。以地賂,以金增賂,所賂不同而情勢同,讀之魄動?!?/p>

唐德宜《古文翼》卷七:“以賂秦作主,而又補出不賂者以賂若喪,是非利害,了然如指諸掌。至其氣雄筆健,段落緊密,尤自出人頭地。篇末一結,若預燭南宋之主和,而深為寄慨,識更遠到。”

林紓:“觀諸侯之割地賂秦,非謀詘智昏,出一不得已也,即不割亦未必不亡。老泉持論,不為無見。末數語,陰指契丹,特借題發(fā)揮耳?!?/p>

“借六國賂秦而滅,以暗刺宋事,其言痛切悲憤,可謂深謀先見之智。”

主詞條:蘇洵。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

《材論》是王安石的散文作品,出自《臨川先生文集》。本文論述統(tǒng)治者應如何去發(fā)現人才和使用人才,對人才的重要性和選拔任用人才的方法,作了相當精辟的論述。

王安石。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眾﹑不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失無補于治亂之數,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敗亂危辱,此一弊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貴富足以誘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吾可以坐驕天下之士,而其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yǎng)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為天下實無材,則亦卒入于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具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異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得,治國而國安焉,此其所以異于人者也。上之人茍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異于眾,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于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可見者也?!贝送接幸娪阱F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馬之在廄也。駑驥雜處,飲水食芻,嘶鳴啼嚙,求其所以異者蓋寡。及其引重車,取夷路,不屢策,不煩御,一頓其轡而千里已至矣。當是之時,使駑馬并驅,則唯傾輪絕勒,敗筋傷骨,不舍晝夜而追之,遼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騏驥騕裊與駑駘別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為無材,盡其道以求而試之。試之之道,在當其所能而已。

噫!今天下蓋嘗患無材。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辯說之材出;劉、項并世,而籌畫戰(zhàn)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謨謀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人君茍欲之,斯至矣。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天下之廣,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

譯文:

天下的憂患,不擔心人才不多,只擔心在上位的人不追求人才;不擔心士不想有作為,而擔心在上位的人不想要士有所作為人才是國家的棟粱,得到了就會使國家安定繁榮,失去了就會使國家滅亡遭屈辱。然而在上位的人不想讓人才多,不想使用人才,是為什么呢?這有三個受蒙蔽。他們甘愿受蒙蔽,認為自己的地位可以遠離屈辱危險,終身沒有天下的大患,人才的得失對于安定和不安定沒有什么幫助,所以不追求人才,隨著自己的心志辦事,而最終陷于失敗危難之中,這是第一條蒙蔽。也有的人認為自己的奉祿富貴足以誘惑天下的士,盛衰樂憂在于我,我可以在天下之士前驕橫,他們將沒有不到我這里來的,那么最終也陷于失效危難之中,這也是一個蒙蔽。又有的人不追求用來養(yǎng)育取用的方法,卻恐懼擔心認為天下實在沒有人才,最終也陷于失敗危難之中。這也是一蒙蔽。這三條蒙蔽,它們所導致的禍患是一樣的,他們的用心不是不好,唯獨說他們的過錯在于認為天下沒有人才。他們是存心不想用天下的人才,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況且有才能的人外表和一般的人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他遇到事情能夠辦好,出謀劃策能辨明利害,治理國家能使國家安定昌盛,這就是他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所以在上層的人假如不能精細地考察他,慎重地使用他,那么,即使他有奉、夔、杖、契那樣高的才智,也不能使自己突出于一般人,何況才智不及他們的呢?世上有偏見的人才會說:“人懷有特別的才能在身上,就像錐子放在布袋里一樣,它的尖端立刻就能顯落出來,所以沒有懷才而看不出來的.人啊。”這只是看到了錐子放在布袋里,而本來沒看到馬在馬棚里的(情景)。劣馬和良馬混雜在一起,喝水吃粗根,嘶鳴啼叫互相嘴咬,想看出(哪匹)不同于其它的馬是沒有的啊。到了它牽引著沉重的車子,走不平坦的道路,不需要多次鞭打它,也不需要繁多地駕馭,只要一拉它的韁繩就已經到了千里以外的地方了。在這個時候,讓劣馬和它一起趕路,那么(那劣馬)即使傾覆了車的輪子,斷了線繩,損壞了筋骨,日夜追趕,遙遠得已經趕不上了,這以后良馬和劣馬才有分別了。古代的人君懂得這個道理,因此并不認為天下沒有人才,而是用盡一切辦法去尋求人才、考察人才。考察人才的方法,就是給他于適合于他的才能的工作罷了。

唉!現在仍然有擔心沒在人才可用的人呢!我聽說,戰(zhàn)國時期六國合縱,辯論游說的人才便紛紛的出現。劉邦和項羽并起,楚漢相爭,出謀劃策、勇敢善戰(zhàn)的人才就不斷涌現了。唐太宗決心治理天下,而多謀敢諫的輔巨就投奔他來了,這些人才,當那幾位君主還沒出來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被發(fā)現,人君假如想求得人才,他們就來了。今天的情況也正是這樣,怕的就是在上層的人不去尋求人才、不使用他們罷了。天下那么大,人物那么多.而說沒有人才,我就不相信。

分析:

王安石對如何發(fā)現人才、培養(yǎng)人才和使用人才有比較全面的看法。他在不少文章中都談到過這個問題。如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就說到人才須人主“陶冶而成之者”,所謂陶冶而成,“亦教之養(yǎng)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而在《取才》里,又具體說到科舉考試中,“策進士者”、“策經學者”皆應從衡量考生的實際本領出發(fā)。而在本文中,主要是強調起用人才的重大意義。他認為能否起用人才實際上關系到國家治亂興衰的命運,因此處于上層地位的人(包括皇帝在內)要十分重視人才、善于發(fā)現人才和使用人才。他尖銳地指出:“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這番話表明作者闡述他對人才問題的看法,是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的。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一

《材論》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詩詞作品,本文論述統(tǒng)治者應如何去發(fā)現人才和使用人才,對人才的重要性和選拔任用人才的方法,作了相當精辟的論述。

王安石對如何發(fā)現人才、培養(yǎng)人才和使用人才有比較全面的看法。他在不少文章中都談到過這個問題。如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就說到人才須人主“陶冶而成之者”,所謂陶冶而成,“亦教之養(yǎng)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而在《取才》里,又具體說到科舉考試中,“策進士者”、“策經學者”皆應從衡量考生的實際本領出發(fā)。而在本文中,主要是強調起用人才的重大意義。他認為能否起用人才實際上關系到國家治亂興衰的命運,因此處于上層地位的人(包括皇帝在內)要十分重視人才、善于發(fā)現人才和使用人才。他尖銳地指出:“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边@番話表明作者闡述他對人才問題的看法,是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的。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二

《過秦論》是一篇政論,其主旨在于分析“秦之過”。上篇通過對秦國興盛歷史的回顧,指出秦國變法圖強而得天下,“仁義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則具體地論述了秦統(tǒng)一之后的種種過失。中篇指出秦統(tǒng)一天下,結束了多年的戰(zhàn)亂,本來處在很好的形勢中,但秦始皇沒有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反而焚書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時,仍不能改正原先的過失,終致國家傾覆。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三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舉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朋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仰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以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四

賈誼(前200—前168),世稱賈太傅、賈長沙、賈生,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西漢初期的政論家、文學家。年少即以育詩屬文聞于世人。后見用于漢文帝,力主改革,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因當時長沙王不受文帝寵愛,故有被貶之意)。后改任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墮馬而死,自傷無狀,憂憤而死。

賈誼的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著有《新書》十卷。代表作有《過秦論》《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論積貯疏》等。其中《陳政事疏》和《論積貯疏》是批評時政之作,對后世散文影響很大。魯迅曾說,賈誼的文章“為西漢鴻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稘h書·藝文志》著錄有賦七篇,被貶長沙途中渡湘水時作《吊屈原賦》以自喻。謫居長沙三年,作《鵩鳥賦》,假辭賦之要,抒憂國之情。其賦皆為騷體,形式趨于散體化,是漢賦發(fā)展的先聲。所著文章五十入篇,劉向編為《新書》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輯有《賈長沙集》,今人輯有《賈誼集》。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五

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

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镵石、針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

岐伯曰:神不使也。

帝曰:何謂神不使?

岐伯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榮衛(wèi)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馳壞,榮泣衛(wèi)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于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

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岐伯曰:平治于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凈府,精以時限,五陽已布,疏滌五臟。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帝曰:善。

翻譯。

黃帝問道:用五谷來做成湯液及醪醴,應該怎樣?

岐伯回答說:必須要用稻米作原料,以稻桿作燃料,因為稻米之氣完備,稻桿又很堅勁。

黃帝問道:何以見得?

岐伯說:稻稟天地之和氣,生長于高下適宜的地方,所以得氣最完;收割在秋時,故其桿堅實。

岐伯說:古代有學問的醫(yī)生,他做好的湯液和醪醴,是以備萬一的,因為上古太和之世,人們身心康泰,很少疾病,所以雖制成了湯液,還是放在那里不用的。到了中古代,養(yǎng)生之道稍衰,人們的身心比較虛弱,因此外界邪氣時常能夠乘虛傷人,但只要服些湯液醪醴,病就可以好了。

黃帝道:現在的人,雖然服了湯液醪醴,而病不一定好,這是什麼緣故呢?

岐伯說:現在的人和中古時代又不同了,一有疾病,必定要用藥物內服,砭石、針炙外治,其病才能痊愈。

岐伯說:針石治病,這不過是一種方法而已。現在病人的神氣已經散越,志意已經散亂,縱然有好的方法,神氣不起應有作用,而病不能好。況且病人的嚴重情況,是已經達到精神敗壞,神氣離去,容衛(wèi)不可以再恢復的地步了。為什麼病情會發(fā)展到這樣的地步的呢?由于不懂得養(yǎng)生之道,嗜好欲望沒有窮盡,憂愁患難又沒有止境,以致于一個人的經氣敗壞,容血枯澀,衛(wèi)氣作用消失,所以神氣失去應有的作用,對治療上的方法以失卻反應,當然他的病就不會好。

岐伯說:這是因為病人為本,醫(yī)生為標,病人與醫(yī)生不能很好合作,病邪就不能制服,道理就在這里。

岐伯說:要平復水氣,當根據病情,衡量輕重,驅除體內的積水,并叫病人四肢做些輕微運動,令陽氣漸次宣行,穿衣服帶溫暖一些,助其肌表之陽,而陰凝易散。用繆刺方法,針刺腫處,去水以恢復原來的形態(tài)。用發(fā)汗和利小便的方法,開汗孔,瀉膀胱,使陰精歸于平復,五臟陽氣輸布,以疏通五臟的郁積。這樣,經氣自會生成,形體也強盛,骨骼與肌肉保持著常態(tài),正氣也就恢復正常了。

黃帝道:講得很好。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六

賞析:

《過秦論》共有三篇。其中寫得最好、影響最大的是這第一篇。

從明、清到當代,幾乎所有的古文選本都選了這篇《過秦論》(上),因此前人對它的評語也很多。歸納大多數評論者的意見,主要說這篇文章氣勢充沛,一氣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氣“盛”的文章。

從語言的角度看,所謂氣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對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從“于是六國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領起,貫穿下面三句,羅列了大量人名,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業(yè)”以下四句,每兩句一對仗,就是對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對偶的句式,如開頭說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這還只是從表面現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對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卻不一定篇篇氣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比比皆是,然而讀起來并不感到氣很盛。可見用排比句和對偶句只是使文章氣盛的因素之一,是屬于外在的藝術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本篇之所以以氣盛為特點而傳誦不朽,之所以使人覺得有說服力,我以為有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最主要的,即這篇文章雖是說理文,其中卻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來敘事。用敘事來說理,可以說是本篇最大的特點。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從秦孝公到秦亡國這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概括地說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過程和主要現象,同時還貫穿了作者本人的觀點來說明其所以興衰的關鍵所在。這就幫助我們對這一段歷史事實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這個特點為什么就能使文章讀起來有氣勢呢?關鍵在于: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筆墨來表達豐富的內容,讓讀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這許多東西,自然覺得文章飽滿充沛,讀起來思路自然而然跟著作者的筆鋒走,那當然會顯得氣“盛”了;二、賈誼對秦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敘述是很有條理的,上來抓住一條縱的線,即從秦孝公之興到秦王朝之亡,始終是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文章的層次先后的;而對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某一點,又突出地加以鋪陳發(fā)揮,使人不僅看到“線”,還看到“線”上的一個個用濃墨重彩著重描述的“點”。于是你不由自主地會順著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讀,他不中斷,你就不能中斷,他不節(jié)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余。因此,這也給人帶來了氣盛的感覺。

第二個使讀者感到文章氣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點:賈誼在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說理散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夸大的,賈誼寫這篇文章可以說通篇都采用了這種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舉”“囊括”“并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四?!焙汀鞍嘶摹?,也都是同一個意思。同一個意思而一連寫上好幾句,既有排比又有對仗,這就是寫賦的夸張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類似的句子,不勝枚舉。所謂“鋪張揚厲”,主要就是指的這一類句子。這樣,氣勢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的筆鋒銳不可當,咄咄逼人,讀起來有勁頭,有說服力,而且有欲罷不能之感。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辭賦作家的緣故。作為作家,賈誼不僅是政治家,也是文學家;作為作品,《過秦論》同樣具有文學作品的藝術特色*。

還有第三個原因,也是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個特點,即作者用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寫出了他的論點。對比手法并沒有什么希奇,而本篇精彩處卻在于作者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后弱、先盛后衰、先興旺后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構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話也顯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觀形勢的不同,強弱盛衰難易的不同,都從幾方面的對比中顯現出來。而文章氣盛的道理,也就不難理解了。

下面我們再一段一段地簡單分析一下。

前三段,主要寫三個方面:一、秦國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國實力愈來愈強大;三、由于靠實力,秦國統(tǒng)一天下并不很難。第1段著重寫有野心,第2段著重寫有實力,第3段兼而寫之。全篇的鋪排和對比都從這三方面入手,把具體事實貫穿進去,用概括的語言勾畫出大的輪廓來,使敘述的內容有了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如說“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無亡矢遺鏃之費”和第3段結束處寫“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等等,都是極寫秦之野心和實力,極寫得天下并不難。與此同時,作者也寫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國之師”“六國之士”等等,愈寫對方也就愈反襯秦之強大,這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但我們卻感到:愈寫秦之強大,就愈見秦之驕橫愚昧;愈寫秦之自信太強,就愈見秦之主觀片面;愈寫秦之野心極大,就愈見秦之眼光短淺。作者雖處處敘而不論,卻處處為最后一段的議論在“蓄勢”。這樣的文章,讀起來自然感到飽滿酣暢了。

這里想側重談談第3段。第3段開頭只說了九個字:“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這當然是事實。但也并非一點可寫的事都沒有??墒亲髡卟粶蕚湓谶@里多費筆墨,只把那一條貫穿于秦之各個時期的縱線畫出來就夠了。從行文方面來說,一篇氣盛的文章也不能一點不喘一息。第3段開頭的十幾個字,就給全篇形成一個短暫的停頓。明代古文家歸有光就說過,這是“如人吐氣”(見歸有光《評點史記》)。我們固然不能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硬要在一氣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個“氣口”;但文章寫到這里,自然有了一個喘一息的機會,“如人吐氣”,還是必要的,也是學寫作的人應予注意的。

前面說過,第3段寫秦始皇:野心與實力,兼而寫之。但第3段與第2段還不一樣。第2段是用正反對比手法兩面寫,第3段卻全從正面寫,把秦始皇的實力和野心描繪得淋一漓盡致,愈寫愈足,愈寫愈神氣。甚至到了第4段開頭處,還要找補兩句:“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吳闿生夾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边@就像給皮球或車輪打氣,打到最大限度,再加上兩下,自然球胎或輪胎就非爆裂不可了。然后一下子反跌下來,改從陳涉方面寫起,卻又處處對陳涉寓褒于貶,這就更加寫出秦之滅亡實有自取其禍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論”和“斷”,仍用對比手法把幾個方面綜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結論,即所謂“斷”。為了使結論下得鄭重,于是又把秦重新提起總說一遍,才以“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收尾。文章須能放能收,能開能合,始見本領。賈誼在這篇杰作中完全做到了這一點。

金圣嘆在《才子古文》(歷朝部分)卷二中對本篇加批語說:“《過秦論》者,論秦之過也。秦過只是末句‘仁義不施’之語,便斷盡此通篇文字?!劣谇鞍胗姓f六國時,此只是反補秦;后半有說秦時,此只是反襯陳涉。最是疏奇之筆?!边@是說得相當扼要的。

應該承認,這篇文章在當時確實起了好影響。賈誼作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統(tǒng)治階級立場為漢王朝出謀劃策;但他卻能認識到農民起義的力量,認識到秦王朝滅亡的關鍵在于失掉民心和過分迷信武力,封建統(tǒng)治者野心大而虐一待人民,終于被人民滅亡。有了這個認識,統(tǒng)治階級才開始考慮如何緩和社會矛盾,以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政權。這才說明農民起義真正推動了歷史前進的車輪。有了賈誼這一番描繪,漢朝的皇帝才能真正總結秦代由盛而衰、由強而弱的經驗教訓。因此,我們一面學會了怎樣作文章,一面也借鑒了歷史。我們讀《過秦論》(上)的目的,也正是為了這個。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七

秦孝公憑據崤山和函谷關那樣險固的關隘,又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固守疆土,暗中窺探東周王朝的虛實,懷有席卷天下、包舉四方、囊括四海、吞并八荒之地的野心。這時,商鞅輔佐秦孝公,對內建立法規(guī)制度,鼓勵農民種田和織布,修造防守和進攻的武器裝備;對外推行連橫政策,使諸侯之間互相爭斗。于是,秦人輕而易舉地奪取了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王繼承祖上的事業(yè),遵循既定的政策,向南兼并了漢中,向西攻取了巴、蜀,在東面占據了肥沃的土地,割取了地勢險要的州郡。諸侯們很害怕,共同結盟來設法削弱秦國:他們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貴重的寶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納普天下的才士,“合縱”結成同盟,相互聯成一體。在這時,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君子都聰明、忠誠、講信用,對人寬厚而友愛,尊重賢士,相約用合縱來離散秦國的連橫,聯合了韓國、魏國、燕國、楚國、齊國、趙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國的兵力。于是,東方六國的士人,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這班人替他們出謀獻策,有齊明、周最、陳軫、昭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這班人替他們互通消息,有吳起、孫臏、帶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這班人替他們統(tǒng)帥軍隊,常常以十倍于秦的土地做后方,率領萬大軍,逼臨函谷關進攻秦國。秦人大開關門,引敵入境,但九國的將士徘徊猶豫,結果逃之夭夭而不敢進擊。秦國既未丟失土地、又不化費兵力,而各諸侯國已陷入了困境。于是合縱離散,盟約解除,各國爭著割讓土地去討好秦國。秦國有余力控制并利用各國諸侯的弱點,追逐逃亡、失敗的各國士兵,被殺的人多達百萬,流的血可以漂浮起大盾。秦國乘著勝利的機會,宰割天下的土地,xxxx,迫使強國請求投降,弱國入秦朝拜。

延續(xù)到孝文王、莊襄王,他們在位的時間短,國家沒有重大的戰(zhàn)事。到了秦始皇,他繼承了六世祖先積聚的功業(yè),揮動長鞭統(tǒng)治天下,吞并了周王朝,又滅亡了六國諸侯,終于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統(tǒng)治了天下四方,手執(zhí)棍棒鞭撻天下百姓,威震四海。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設置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把繩索套在脖頸上前來投降,聽命于秦朝的官吏。于是,又派遣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以防守邊境,把匈奴擊退了七百多里。匈奴人不敢再南下放馬,士兵也不敢挑起戰(zhàn)事報仇。

于是,秦始皇完全廢除前代君王治國的原則,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以使百姓愚昧無知。又毀壞六國的名城,殺害六國的豪杰俊才,收集全國的兵器聚集到咸陽,銷毀鋒刃而鑄成鐘鼓,又制作十二個銅人,以削弱百姓的力量。然后據守華山以為咸陽的城墻,憑借黃河作為護城河,據守著億丈高的城墻,下臨深不可測的護城河,以為這樣就固若金湯了。又派遣良將手持硬弓,駐守要害之處,派遣忠實的大臣率領精銳的士兵,手執(zhí)銳利的兵器盤問過往的行人。天下已經安定了,秦始皇的心里,自以為關中地勢的堅固,就象千里銅墻鐵壁,真是子孫后代稱帝萬世的基業(yè)。

秦始皇死后,他的余威還波及偏遠地區(qū)。然而,陳涉,這位用破甕作窗、用繩子拴著門板人家的子弟,卑賤的農夫,后來是謫罰戍邊的士卒,才能不及一般人,又沒有孔子、墨子的賢能,陶朱公、猗頓的富有,置身于士卒之間,卻崛起于行伍之中,率領疲憊散亂的士兵,統(tǒng)領著數百人的隊伍,輾轉推進,攻打秦朝。他們斬斷樹木作兵器,撐起竹竿當旗幟,天下人象云集般匯聚,象回聲般響應,身背糧食如影隨身般地跟從陳涉,于是,殽山以東的豪杰英俊就一齊起來消滅秦王朝了。

至于秦朝的天下,并沒有受到侵奪而縮小削弱,雍州的土地,殽山和函谷關的險固,仍然和過去一樣。陳涉的地位,也不比齊國、楚國、燕國、趙國、宋國、衛(wèi)國、中山國的君主尊貴;他手中的鋤頭和木棍,并不比鉤戟長矛鋒利;謫罰守邊的士卒,戰(zhàn)斗力并不超過九國的軍隊;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又比不上過去六國的謀士。然而,成功和失敗卻發(fā)生了變化,建立功業(yè)的。人正好相反。如果比較一下殽山以東的諸侯國與陳涉的強弱,比較二者的權勢和實力,那就不可以同日而語了。然而,當初秦國憑借小小的國士和千輛兵車的國力,卻迫令八州諸侯稱臣,使原先位處同列的諸侯入秦朝拜,達一百多年之久。然后以天地四方為家,把殽山和函谷關當作宮墻。誰料陳涉一人起來發(fā)難,秦朝的社稷就毀滅了,國君死在別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攻守的形勢也就不同了。(王興康)。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八

文言文翻譯有兩種形式:一是直譯,即用現代漢語對原文進行機械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一是意譯,即不采取實詞虛詞字字都落實的辦法,僅是根據文章的意思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的意思。但無論是采取直譯還是意譯都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認真領會原文,把詞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義。

比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中的絕境就不能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現代漢語的沒有出路的境地。因為從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無著落的問題,因此,絕境應是與世隔絕的地方。

(二)翻譯時要落實好關鍵詞語。

如翻譯《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關鍵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像狗一樣,才能正確翻譯出這個句子。關鍵詞語落實了,句子翻譯就比較順利。

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譯為第一次擊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擊鼓),士氣就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泄盡了。這里的再三后應補譯上鼓(擊鼓)。

(四)一般用直譯,如直譯不便表達意思時,則用意譯。

如明察秋毫,直譯為能看清楚秋天鳥獸身上新長的細毛,這樣翻譯無法表意,應意譯為能看清楚很細小的問題。

(五)有些詞可以略去不譯。

在文言文中,有的助詞只起表達語氣的作用,有時可以不譯;有的助詞只是表示停頓,也無需譯;有的字在句中沒有意義,只是為湊足音節(jié),可略去不譯;有的字只是起某種連接作用,也可不譯。如夫戰(zhàn),勇氣也,此處的夫是發(fā)語詞,翻譯時應刪去;又如久之,目似瞑,此處的之是音節(jié)助詞,用在表示時間的詞之后湊足音節(jié),無需譯。

(六)凡屬地名、人名、官名、號、帝號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都可照抄不譯。

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侍中侍郎是官名,郭攸之費?董允是人名,等古今意義相同,因此,都可照抄不譯。

(七)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和現代漢語不同,翻譯時應調整語序,使之與現代漢語的表達順序相同。

如介賓短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主謂倒裝句、定語后置句等。如屠懼,投以骨(《狼》),應譯為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啃)。

另外,還應注意的是,譯文要保持原文的語氣,是陳述的應譯成陳述語氣,是感嘆的應譯成感嘆語氣,是疑問的應譯成疑問語氣。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十九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師,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一尸一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一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一弩一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一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孝公占據殽山,函谷關那樣險固的地方(關隘),擁有雍州一帶那樣遼闊的地方,(秦國的)國君臣子牢固據守來(窺一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樣卷起,象用布包一樣)有并吞天下,占領海內,控制全國的意圖,吞并八方的野心。在這時,商鞅輔佐秦孝公,在國內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種紡織,修造防守進攻的武器,對外實行連橫,來使諸侯各國相斗。于是秦國人毫不費力地取得了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繼承先輩的舊業(yè),沿襲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領了漢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帶,向東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險要的城池和地區(qū)。各諸侯國驚恐害怕,集會結盟來想方法削弱秦國,不惜珍貴的器物、貴重的寶貝、肥沃富饒的土地,來招納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縱的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援助結為一個整體。在這個時期,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君子,都既聰明智慧又忠誠守信,既寬厚道又友愛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謀士,共同約為合縱,離散了秦國的連橫,聚集了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的力量。于是六國的謀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這一班人替他們謀劃;有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這一類人溝通他們的意見;有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這一些人統(tǒng)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憑著十倍大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直逼函谷關去進攻秦國。秦國人敞開關口迎敵,九國的軍隊,徘徊著不敢前進。秦國沒有耕費一支箭,一個箭頭,可是天下的各諸侯國已經十分困窘了。于是合縱解散盟約破壞,各國爭著割讓土地去賄賠秦國。秦國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們的弱點,追逐敗逃的軍隊,使無數一尸一體橫臥,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來;趁著有利的形勢和方便的條件,侵略諸侯各國,分割天下的土地。因而強國請求歸服,弱國前來朝拜。

傳到孝文王、莊襄王,他們在位的時間很短,國家沒有大事。到了秦始皇,發(fā)揚六代祖先遺留下來的功業(yè),像揮動長鞭趕馬那樣來駕御天下,吞并了西周、東周,滅掉了諸侯國,登上了尊貴的皇位而統(tǒng)治全中國,用殘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勢震懾四海。向南方奪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設為桂林郡和象郡;越族各部落的頭領,俯首投降,聽眾秦國小官吏的擺一布。秦始皇就派大將軍蒙恬在北方筑起長城守衛(wèi)邊防,擊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來牧馬,已亡六國的遺民不敢拿起武器仇雪恨。

于是秦始皇廢除古代帝王的治國方法,焚燒各學派的著作,企圖使百姓愚蠢糊涂;毀壞著名的城堡,殺害杰出的人物;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陽,銷熔這些刀箭,用它鑄造成十二個銅人,來削弱天下的老百姓。然后憑借華山作為城墻,就著黃河作為護城河,依靠億大高的華山,對著深不可測的黃河,把這作為堅固的屏障。優(yōu)秀的將領,強勁有力的弓一弩一,把它險要的地方;忠實的臣子,精壯的士兵,投置了銳利的兵器,而誰敢把他怎么樣。天下已經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為函谷關中這樣堅固,象是千里的銅墻鐵壁,真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的萬世不朽的基業(yè)。

秦始皇死后,遺留下來的威望還震懾著邊遠的地方。然而陣涉是一個用破甕做窗戶,用繩子系門軸的窮苦人家的子弟,是一個耕田作奴隸的人,而且是一個被征調往漁陽守邊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失,沒有孔子、墨子那樣的才能德行和陶朱、猗頓那樣的財富;他出身于軍隊之中,卻在田野里突然起義,率領疲憊困乏的士卒,帶領幾百人,因過頭來,攻打秦朝;他們砍下樹木做武器,高舉竹竿當旗幟,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樣集合一攏來,象回聲那樣應聲而起,擔著糧食,如影隨形體那樣緊緊跟著。殽山以東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動起來就把秦朝的統(tǒng)治推翻了。

要說這時秦朝的統(tǒng)治力量,并沒有縮小減弱啊。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關的堅固險要,仍然象從前那樣啊。陳涉的地位,不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九國的君王尊貴;農具木棍一類的東西,不比鉤戟長矛鋒利;被征發(fā)守衛(wèi)邊塞的戍卒,不比九國的軍隊強,深遠的謀劃,行軍作戰(zhàn)的策略,也不如從前的那些謀士。但是成功和失敗卻有不同,功績事業(yè)也恰恰相反。試拿殽山以東的各國與陳涉比比長短和大小,比較一下權勢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論了。但是秦國靠不大的地方,得到帝王的權勢,統(tǒng)轄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國來朝拜,已經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為家,把殽山函谷關作為內宮;然而一個人發(fā)動起義,帝王基業(yè)就毀滅了,皇帝死在別人手里,被天下人譏笑,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沒有實施仁義,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勢就不同啊。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二十

文言文中有時把幾件事情(或幾條線索)中相關的詞語并列在一起,或相互呼應、相互補充,或起強調作用,這是古代漢語中常見的一種叫互文并提修辭手法,如“秦時明月漢時關”(《出塞》)并不是說“秦朝的明月漢朝的邊關”,而是說“秦漢時期的明月啊秦漢時期的邊關”。翻譯這類文言文句子,要先找出相互呼應、補充或并列的部分——即“互”,再一層意思一層意思進行翻譯——即“聯”。像“主人下馬客在船”(《琵琶行并序》)、“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到影。”(《三峽》)之類的句子翻譯都要注意到這一點。

需要引起同學們注意的是:文言文的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學習過程,文言文的翻譯又是文言文知識和現代漢語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只有在夯實文言基礎知識之后,掌握方法才能更快更好地翻譯文言文。

六國論文言文翻譯篇二十一

1、通過預習指導,使學生借助課文的注釋、工具書和參考資料了解時代背景、作者簡況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講授課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張的歷史局限時,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時對文中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史實,也不要過多介紹??稍谡n外指導學生讀點通史或歷史故事(如《東周列國志》,雖是小說,但基本事件多見諸其書)。

3、文言文翻譯,是本單元主要知識點。在研習新課中要有意識設計必要的討論題,引導學生用單元知識短文所講的道理來解決疑難問題,獲取新知識。

4、本文邏輯嚴密,文辭優(yōu)美,可利用錄音等手段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讀中體會文章氣勢之磅礴,說理之透徹。在熟讀基礎上背誦課文的后三段。

課時安排:三課時(1、讀課文并落實字詞;2、指導翻譯;3、背誦。)。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471957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