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和資源,提高教學效率。如何設計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問題。通過閱讀下面這些優(yōu)秀教案,你可以了解教學設計的一些實踐經(jīng)驗和方法。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一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傳統(tǒng)習俗。
2、體驗分享的快樂。
1、中秋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視頻。
2、幼兒自備月餅。
3、燈籠謎題。
1、教師手提燈籠,燈籠上有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的.好吃的,你們猜猜看它是什么食品呢?”。
2、“那好,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坐好了,老師把它們請出來了。小朋友睜開你們的眼睛。哇!好多的月餅啊!”“小朋友們告訴老師,月餅是什么時候吃的???”
3、“是中秋節(jié)啊,那小朋友們知道中秋都有哪些習俗么?中秋節(jié)你們都是怎么過的呢?”
4、“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啊,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好么?仔細聽一聽,為什么要過中秋節(jié)呢?”
5、“故事聽完了,小朋友們回想一下,后羿過中秋節(jié)是為了思念誰???”“對,嫦娥。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在過中秋都離不開吃月餅,現(xiàn)在老師把月餅發(fā)給小朋友們,不過在此之前,老師還有一個關于月餅的小游戲要告訴小朋友們。你們想玩么?”
6、“這個游戲的名稱就叫做交換月餅。你們猜猜怎么玩?現(xiàn)在啊,每個小朋友的月餅都被分成了好幾份,用你手上的月餅去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換,比一比哪個小朋交換的次數(shù)最多。”“好了,現(xiàn)在洗干凈你們的小手,我們準備玩游戲了,游戲結束后,我們就來嘗一嘗哪種口味的月餅最好吃。”
7、組織幼兒交換月餅。結束后試吃,并讓幼兒交流月餅的味道。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二
2、加強員工內部的溝通,促進員工關系的進一步融洽。
20xx年xx月xx日。
xx景區(qū)。
公司全體員工。
1、請各位帶好自己應該帶的物品;。
2、行政部準備好三份公司員工內部通訊錄;。
3、大巴車二輛;。
4、相機、cd機、小音箱、筆記本電腦、麥克風;。
5、帳篷、席子、小被子、枕頭等睡覺用品及自己日用品;。
7、燒烤所用的食物、用具及飲用水;。
8、糧食,具體包括;。
9、一份好心情,并準備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熟悉幾首歌曲;。
10、行政部/企劃部勘探并熟悉地形、地勢,聯(lián)系好場地,預先設計好活動安排;。
11、月餅x個。
一)當天。
1、當天于下午16:00準時在公司大門口報到、集中;請各位留下自己的聯(lián)系電話,以方便到時聯(lián)系,行政部準備好三份公司員工內部通訊錄。
2、然后乘車前往__營地(乘車時間約一個半小時)抵達后到a區(qū)扎營;。
3、夜晚烤大餐,點燃簧火歡樂派對、卡拉ok,大家圍成一團,談談心事,聊聊天,數(shù)數(shù)星星,晚上失眠的員工可以在山頂觀日出。
4、晚上住在帳篷里。
二)第二天。
1、第二天早上先觀光潭景玩玩水、合影;。
2、約10點后徒步到b區(qū)活動;。
3、飽餐午飯后,可以參加二軍對壘水槍交鋒戰(zhàn),還可以釣大魚,泡潭水和玩玩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戲節(jié)目。
4、約14:30集中下山,乘車返回__地點,結束活動。
策劃:企劃部;。
執(zhí)行:行政部。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三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3、邊看表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四
1、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意義,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2、體驗和同伴、家長一起表演、品嘗月餅的快樂。
1、請每位幼兒帶一些月餅及其他食物。
2、發(fā)邀請書,邀請家長參加活動。
1、談話,導入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月餅和很多好吃的食品,還請來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你知道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為什么在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呢?引導幼兒自由談一談。
教師小結: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中秋節(jié)人們都會吃月餅,表示團團圓圓。
2、節(jié)目表演。
師: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都來到了幼兒園,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jié),你們高興嗎?讓我們?yōu)樗麄儽硌菀恍┕?jié)目吧!
幼兒個人、集體表演,鼓勵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表演。
3、品嘗月餅。
大家一起品嘗月餅。鼓勵幼兒相互介紹月餅的形狀、味道等,并鼓勵他們相互贈送月餅。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了使幼兒更好地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我們特地邀請了各位家長一起參加活動。家長們?yōu)楹⒆訙蕚淞烁鞣N月餅和食品,并且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中秋節(jié)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且體驗到了和同伴、家長一起分享的快樂。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五
【教學目標】:
1、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主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解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來猜猜,看看誰最聰明。
(出示課件)謎語:迎佳節(jié),慶豐收,歌舞表演樂融融。月餅香,月餅甜,全家歡樂大團圓。
是什么節(jié)日(中秋節(jié))。
你知道中秋節(jié)是哪一天嗎中秋習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的來歷有關習俗:吃月餅、團圓飯、賞月。
月餅的來歷:唐代據(jù)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可以講一講中秋節(jié)的習俗。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舉杯望明月,對影成三人。
3)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4)《古朗月行》李白。
2、活動二:老師和同學分享中秋怎么度過。
難點(1)狀物(賞月)+寄情(表團圓幸福感、異鄉(xiāng)思念之情···)。
狀物(教學生用比喻)。
1)今天多云,無數(shù)顆繁星全都躲在云層里,一輪圓月像光華四射的水晶球掛在天空,照亮了漆黑的世界。樹啊,河流啊,房子啊,全裹在一層銀色的、薄薄的輕紗中,皎潔的月光如傾泄的清流,注滿大地。
2)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fā)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心里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3)現(xiàn)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只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云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
4)那高高懸掛著的圓月就像一個晶瑩剔透的白玉盤。
3、結尾寄情(篇末點題)。
1)夜已深,月正圓,我愛中秋,我愛圓月。
2)中秋佳節(jié)真快樂呀,不但月亮圓,而且人們也和親人一起圓聚。中秋節(jié)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議呀!
板書:
1、短信祝福。
2、中秋的由來、習俗。
3、明月(狀物)、吃月餅的場景。
4、結尾抒情。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六
1、知道中秋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嘗試在面團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達月餅的花紋、圖案。
2、知道節(jié)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3、簡單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面粉、月餅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樂。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國特有的節(jié)日嗎?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敬老節(jié)、中秋節(jié)的由來和有關傳說和習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餅、賞月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餅,說月餅。
說說月餅的不同形狀不同,一般多見是圓形,還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紋不同。月餅上都有花紋,有的是圖案,有的還有文字。餡兒不同,豆沙、玫瑰、鮮肉等。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廣式、蘇式等。
討論: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餅。
老師示范:先取適量的面團,在手中搓圓。用模具輕輕一壓,保持月餅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餅上刻上花紋。
四、自由結伴選擇材料制作。
觀察幼兒制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范等幫助。(播放音樂)。
五、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六、活動延伸:
把做好的月餅拿到食堂蒸熟,讓孩子們品嘗自己親手制作的月餅。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七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ppt課件,動畫故事視頻,幼兒自帶月餅。
1、播放ppt出示兒歌《小小的船》:
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
月兒彎彎,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2、理解兒歌里的`內容。
(1)兒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嗎?(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二、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
古時候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jié),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jié)。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三、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播放動畫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談話品嘗:
1、中秋節(jié)吃什么?(月餅)。
2、分享:
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jié)?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guī)砹烁鞣N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五、活動結束。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八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體驗民族節(jié)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jié)日,了解簡單的節(jié)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月亮姑娘做衣裳》。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jié)日。出示投影片或掛圖:中秋節(jié)夜景圖,引導幼兒描述自己觀察到的月亮,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描述分別出示四張不同形狀的月亮投影片或圖片,啟發(fā)幼兒想象,月亮像什么?(如:像彎彎的小船、像一塊西瓜、像咬了一口的月餅、像圓鏡子等。)。
2、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的晚上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中秋節(jié)這一天,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一家人一邊看月亮,一邊吃月餅,也可以玩花燈、放焰火,一家人團團圓圓,真快樂,所以把中秋節(jié)叫做團圓節(jié)。又香又甜的月餅也被人們做成圓圓的,像月亮一樣,“月餅”古代也被人們叫做“團圓餅”,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秋天也是收獲的季節(jié),糧食豐收了,水果豐收了,所以中秋節(jié)也叫豐收節(jié)。)。
3、教師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播放錄音:《月光曲》或《月夜》二胡曲)。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jié)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jié)的?你喜歡過中秋節(jié)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附故事一:嫦娥奔月。
羿是神話傳說中遠古時最著名的射手,曾經(jīng)為人間除了許多兇禽猛獸,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射神。
在一個明月當空的晚上,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羿從王母娘娘那里要來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吃下藥以后,身子突然輕飄飄地飛了起來。她身不由己地飛出了窗口,越飛越高,升上了夜空。飛啊飛啊,一直向月亮飛去。到了月宮,嫦娥又日夜思念人間。她叫玉兔為她搗藥,想吃些能降落人間的靈藥,回到羿的身邊??墒怯裢脹]有搗成靈藥,于是嫦娥便成了月宮中的主人——月中仙子。
這個故事經(jīng)過世世代代的流傳、補充,嫦娥成了月神和古時候人們中秋拜月的對象。
故事二: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
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像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做一件,重新量子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像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像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xiàn)在還穿不上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做月餅(小班美工)。
目標。
指導幼兒用將面團圓壓扁的方法做月餅,體驗面團柔軟可變的特性,培養(yǎng)幼兒對面塑活動的興趣。
準備。
食品月餅,面團,墊板,小盒蓋,玩具娃娃等。
過程。
1、談論月餅。
教師出示月餅,并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人們什么時候吃月餅?”
教師提議:中秋節(jié)到了,請小朋友給娃娃家的娃娃們做一些月餅。
教師向幼兒介紹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蓋、小圓盒等,引導幼兒試一試,將面團放進去壓平,再將面團倒出來,看看像不像月餅。
(2)交流經(jīng)驗。請做好月餅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師幫助講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團放在兩手中團圓,再將其放在墊板上用手掌壓扁,或將面團圓裝進小圓盒子壓平,倒出,然后拿小瓶蓋或小玩具在上面壓上圖案,月餅就做好了。
對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則給予具體地幫助,使其獲得成功。
3、給娃娃送月餅。
請小朋友將自己做的月餅送給娃娃家的娃娃,并說:“小娃娃,請吃我做的月餅?!弊層變焊惺軇趧拥某晒εc幫助他人的快樂。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九
1、知道中秋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2、大帶小,嘗試用搓、揉、團、壓的方法制作出月餅,掌握收口揉圓的方法和印花按壓的力度。
3、通過“大帶小”活動,體驗長大了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及一起制作、品嘗月餅的快樂。
1、提前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請家長帶領幼兒去超市,了解月餅的種類、制作材料及包裝等。
2、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餅、賞月等中秋節(jié)課件。
3、油面、餡料、月餅模具、帽子、圍裙,桌布等。
4、洗凈雙手,做好桌面、器具的消毒工作。
5、背景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一、中秋到,道中秋。
1、大班小朋友分組向對口班級中小班弟弟妹妹們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傳說和古老的民間習俗。播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餅、賞月的中秋課件。
教師小結:中秋節(jié)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說說自己見過的月餅。
教師出示課件,從形狀、圖案,餡兒、包裝等方面進行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制作步驟,大帶小一起制作月餅。
1、一起討論: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餅?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后個別發(fā)言。
2、教師現(xiàn)場演示:先取適量的油面團,在手中搓圓,然后壓平,包上少量的餡,慢慢用手把餅皮向上推,收口揉圓。將模具上均勻沾一層薄薄的面粉,防粘,放入粘了面粉的餅團,用模具輕輕一壓,再慢慢推出餅團,要保持月餅表面光滑。
3、提出制作要求:大帶小一起用搓、揉、團、壓的方法做出月餅,大班小朋友要幫助鼓勵小班小朋友,要有耐心,失敗了可以重新做。
4、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結伴選擇餡料制作。
觀察幼兒制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范等幫助。
三、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把做好的月餅拿到伙房用烤箱烤熟,讓孩子們一起品嘗分享自己親手制作的月餅,并合影留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3.邊看表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一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傳統(tǒng)習俗。
2、體驗分享的快樂。
1、中秋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視頻。
2、幼兒自備月餅。
3、燈籠謎題。
1、教師手提燈籠,燈籠上有謎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種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的好吃的,你們猜猜看它是什么食品呢?”。
2、“那好,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坐好了,老師把它們請出來了。小朋友睜開你們的眼睛。哇!好多的月餅啊!”“小朋友們告訴老師,月餅是什么時候吃的?。俊?/p>
3、“是中秋節(jié)啊,那小朋友們知道中秋都有哪些習俗么?中秋節(jié)你們都是怎么過的呢?”
4、“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啊,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好么?仔細聽一聽,為什么要過中秋節(jié)呢?”
5、“故事聽完了,小朋友們回想一下,后羿過中秋節(jié)是為了思念誰?。俊薄皩?嫦娥。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在過中秋都離不開吃月餅,現(xiàn)在老師把月餅發(fā)給小朋友們,不過在此之前,老師還有一個關于月餅的小游戲要告訴小朋友們。你們想玩么?”
6、“這個游戲的名稱就叫做交換月餅。你們猜猜怎么玩?現(xiàn)在啊,每個小朋友的月餅都被分成了好幾份,用你手上的月餅去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換,比一比哪個小朋交換的次數(shù)最多?!薄昂昧耍F(xiàn)在洗干凈你們的小手,我們準備玩游戲了,游戲結束后,我們就來嘗一嘗哪種口味的月餅最好吃。”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二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jié)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
時值中秋節(jié)來臨,六年級組計劃圍繞“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這一主題開展系列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傳統(tǒng)佳節(jié)中秋文化,關于月亮傳說、中秋習俗、詩詞歌賦、中秋燈謎等,從中深刻體會中秋節(jié)的意蘊,感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悠久歷史,讓學生初步懂得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美德。
9月16日——9月18日。
六年級師生為主。
1、召集年級組各班班主任,交流活動內容。并發(fā)放相關材料(方案、主題班會課教案、誦讀材料等)。
2、年級組長準備提前活動所需材料。
3、各班后墻板報中有中秋節(jié)相關內容。
4、宣傳動員:9月16日,升國旗儀式上作中秋節(jié)演講,以營造節(jié)日氣氛。
5、落實相關負責人。
6、準備展板,展出優(yōu)秀作品。
1、生花妙筆繪中秋。
中秋是個充滿詩意,富有美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傳說故事流傳甚廣。
(1)組織學生用筆把這些美好的傳說故事畫出來。(可以參照網(wǎng)上圖片來畫)各班周一上交至少兩幅畫作,大小統(tǒng)一為a4。學校對各班作品進行評比、展出。
(2)書法: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主題:“中秋”。
負責人:各班班主任、年級組長。
各班至少2份。年級內評比評獎,周一展板展出優(yōu)秀作品。
負責人:班主任。
各班利用周一班會舉行一次中秋主題班會課。了解中秋的節(jié)日起源、傳統(tǒng)。
民俗、逸聞趣事等,師生誦讀中秋經(jīng)典詩文,感受中秋快樂、和諧、團圓的氛圍。
附件1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拍照:x。
4、中秋主題閱讀。
下發(fā)“六年級中秋文化專題讀本”(見附件2),組織學生晨讀進行誦讀。感受文學中的中秋節(jié)濃濃文化味。
負責人:語文老師。
拍照:x。
5、紅領巾廣播站中秋專輯。
策劃周一“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紅領巾廣播。編稿、拍照:x。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三
1、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以及中秋節(jié)的由來,中秋節(jié)的民間傳說。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jié)日。
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1、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在內容的設置上由淺入深。主要從中秋節(jié)的風俗習慣入手,讓學生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通過嘗一嘗月餅,畫一畫學生心中的中秋節(jié)等動手操作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對民俗節(jié)慶課的興趣。
2、建議讓學生可以回家做適當?shù)臏蕚洌ㄟ^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和風俗。
3、在課后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對中秋節(jié)感興趣的內容和習俗的了解用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畫一畫心中的中秋節(jié),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挑選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進行展示。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1、歌曲:《但愿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jié)的信息。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主持人“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1、首先以歌曲《爺爺為我打月亮》引出班會主題;
2、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
3、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jié)的活動安排。
第一主題:話說中秋。
(一)聽故事《中秋節(jié)的`來歷》。
甲:你知道“中秋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請聽故事《中秋節(jié)的來歷》(同學說中秋節(jié)的來歷)。
乙:噢,原來中秋節(jié)是這樣來的,真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二)聽故事《嫦娥奔月》。
甲:中秋之所以成為佳節(jié),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
乙:中秋節(jié)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現(xiàn)在就讓同學來介紹一下,請聽故事《嫦娥奔月》(同學說嫦娥奔月的故事)。
甲:嫦娥真是個善良的仙女,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難。
乙:中秋吃月餅也是為了紀念朱元璋月餅起義,希望嫦娥一家團圓的民間傳說。
(三)競猜中秋燈謎。
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十五的月亮(猜成語)。
月亮里的桂樹(打一成語)。
(四)品誦中秋詩文。
主持人1: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借月抒懷,留下許多不朽的詩句!
(生誦詩歌)。
全班:古詩吟唱:水調歌頭(歌曲:但愿人長久)甲: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
乙:每逢中秋,皓月當空,合家團聚,品餅賞月,盡享天倫之樂。
甲乙:《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第二主題:中秋實踐活動。
1、設計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
2、畫出自己見過的月亮形狀。
同學們了解了那么多關于中秋節(jié)的知識,而且很多小朋友還準備了精美的月亮圖畫。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jié)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大家永遠齊心協(xié)力,共同出謀劃策做好每一件事!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四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指導語:聽完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指導語: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3.邊看表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體驗民族節(jié)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jié)日,了解簡單的節(jié)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通過參加節(jié)日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感受參與中秋節(jié)慶祝教學的樂趣。
5、閱讀故事,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教學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常娥奔月》。
教學過程:
一、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jié)日。
二、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
三、了解人們在中秋節(jié)的教學。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jié)的?你喜歡過中秋節(jié)嗎?為什么?
四、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教學反思:
“認識中秋節(jié)”這堂課對于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jié)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六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幼兒一般對民族風情這類的社會知識很難理解,需要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特殊需求設計合適的教案通過游戲、語言等方式讓幼兒接受知識,同時月餅是中秋節(jié)必吃的事物,幼兒也很喜歡吃,而此階段的幼兒好奇心強,他們非常想自己動手做一個月餅,小班的小朋友很喜歡動手制作所以我將中國民俗和手工聯(lián)系在一起,既能讓孩子了解中國民俗節(jié)日也能滿足他們動手制作的樂趣。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傳統(tǒng),和習俗。
2、知道月餅是圓圓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夠大膽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體驗和同伴一起品嘗月餅的快樂。
材料準備:ppt課件,中秋節(jié)來歷,習俗,傳統(tǒng)的若干張圖片,月餅若干張圖片,嫦娥奔月的故事視頻。
經(jīng)驗準備:知道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的習俗,且知道月餅有多種味道。
重點:知道月餅是圓圓的,有不同的口味。
難點:會用各種材料裝飾“月餅”,嘗試用撕、粘、團等方式制作月餅。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創(chuàng)設小貓準備開一家月餅店的情境,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小客人,我們一起來認識她吧。
(大家好,我是小貓咪咪,很高興到小2班來做客。)。
師:你們猜猜咪咪來我們班干什么的?我們聽一聽咪咪是怎么說的?
(快到中秋節(jié)啦,小朋友們想知道中秋節(jié)是什么嗎,現(xiàn)在就由我來告訴你們吧,(播放中秋節(jié)的故事,習俗,傳說的視頻,或圖片,邊放,老師邊說)播完后,(小貓咪:我開了一家月餅店,最近新推出了幾種月餅,想請你們嘗一嘗,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我試吃月餅嗎?)。
師:你們愿意幫助咪咪吃他做的新月餅嗎?
今天呀,咪咪把月餅帶到了我班,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實物月餅,師幼一同觀察月餅外觀,并請個別幼兒品嘗月餅。
師:這些月餅是什么形狀的?看上去像什么?
師總結:原來啊,月餅是圓圓的。
三、嘗一嘗,說一說。
師:嗯,好香啊,誰愿意來嘗一嘗,告訴我們它是什么味道的。
師:寶貝,你吃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啊?
四、仔細觀察月餅,知道月餅有各種口味。
師:哎呀,你的月餅里有什么呀,請你仔細觀察月餅,告訴我你在月餅里面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師小結:中秋節(jié)大家都吃圓圓的月餅,月餅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別好吃。
師:寶貝們,你們想不想跟爸爸媽媽一起做月餅呢?
現(xiàn)在,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熱熱身,再做月餅吧(播放中秋節(jié)兒歌)。
五、播放游戲音樂。
家長與幼兒一起玩游戲。
六、游戲過后,做手工。
老師:好了,小朋友們。游戲玩完啦,現(xiàn)在我們正式來做月餅啦。接下來有請我們的爸爸媽媽媽來和寶貝們一起做月餅吧。
活動延伸:
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做月餅。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七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的食品,通過觀察和品嘗,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塊月餅(自帶、品種不一)。
2.教師準備蘇式和廣式月餅,水果刀一把。
[活動過程]。
1.自由觀察盤子里的月餅,并和同伴進行交流。
2.觀察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是有各種各樣的。
(1)猜猜月餅的餡兒,激發(fā)進一步活動的興趣。
(2)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3.拓展經(jīng)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4.品嘗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引導幼兒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人們喜愛吃的食品。)。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3.邊看表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活動三:做月餅。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并用輔助材料印出花紋。
2.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個,小盤子六只。
2.幼兒玩超市游戲用的貨架。
3.幼兒認識過月餅。
[活動過程]。
1.由故事導入課題,引起制作“月餅”的興趣。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交流和討論。
3.觀察教師制作“月餅”,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過程。
(1)認識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觀察老師示范,了解制作的過程。
4.自由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于用力,花紋要清楚。)。
5.欣賞自己做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并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
中秋節(jié)班會教案小班篇十八
1、品嘗月餅,學會分享,體驗分享的快樂。
2.知道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全家人團圓的好日子。
3.初步萌發(fā)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了解中秋節(jié)吃月餅的習俗。
課件:月餅的制作方法。
2.月餅及切月餅的塑料小?
3.音樂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一、聽音樂,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1.教師: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這一天人們一般怎樣慶祝?
2.教師引導幼兒歸納我國過中秋的習俗。
二、觀察并了解月餅。
2.幼兒自由交流并討論:
你吃過的月餅是什么味道?月餅餡里都放些什么?
3.課件——月餅的制作方法。
讓幼兒觀看月餅是怎樣制作的。
三、分享月餅。
1.請每組推選四名幼兒嘗試將月餅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不同口味的月餅,學習與同伴分享食物。
建議家長在中秋節(jié)的晚上帶孩子賞月、吃月餅,讓孩子體驗與家人團圓的溫馨與快樂。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285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