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志愿服務先進個人主要事跡材料(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5:21:28
巾幗志愿服務先進個人主要事跡材料(3篇)
時間:2023-01-11 15:21:28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巾幗志愿服務先進個人主要事跡材料篇一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爭一流社區(qū)

社區(qū)是聯(lián)系居民群眾的紐帶,全體社區(qū)干部始終堅持居民利益無小事的工作原則積極開展各項社會事業(yè)。為保證創(chuàng)“巾幗文明崗”建活動落到實處,街道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組長、分管主任為副組長,社區(qū)干部為成員的創(chuàng)建領導小組,緊緊圍繞“巾幗青春獻社區(qū),優(yōu)質服務迎奧運”這一主題,確立了具體創(chuàng)建方案、目標和措施,并將創(chuàng)建工作納入了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中,確保了創(chuàng)建活動有制、有序、有效地開展。

二、以人為本,優(yōu)質服務,樹一流形象

默默無聞的奉獻,不懼承載太多的重負,不畏付出太多的犧牲,這是她們不變的向往,不變的追求。為了事業(yè),她們義無反顧的付出,聽不到一句怨言,聽不到一句責備。為了使居民辦事更方便快捷,開辟了“一站式”服務和開通了“1890”便民服務熱線,推出了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承諾,并且做到居民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反映問題有回聲。她們以女性特有的細心與溫情,急本文來源:文秘114 http://居民之所急,想居民人之所想,在點滴中溫馨服務,在細微處傳達真情,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溫暖的問候,將溫暖根植到每個居民的心中,為居民帶來片片溫馨和欣慰。她們“巾幗不讓須眉”,提高文化修養(yǎng)、積累專業(yè)知識,比業(yè)務,比特長,比服務,比貢獻,形成了“你追我趕,人人爭當崗位多面手”的良好比先趕超氛圍。

她們以勤奮忘我的工作熱誠,踏著“團結奮進,勇于拼搏,放飛夢想,展示自我”的主旋律,弘揚奧運精神,樹立行業(yè)新風,提升服務水平,充分展示了新時期婦女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亮一流風采

1、區(qū)校共建暖民心

在做好各項工作的同時還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載體,社區(qū)與__大學簽定了區(qū)校工建協(xié)議。有針對性地引導高校志愿者提供智力支持、參與文化建設及關注弱勢群體,既提升了社區(qū)整體建設水平,又為高校學子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社會實踐場所,取得了“雙贏”效果。同時街辦與院校聯(lián)合組建了黨團義工教育基地,并成立義務維修隊、義務支教隊、義務宣傳隊等服務隊,走進他們家中,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并簽訂了幫扶協(xié)議書120余份。每逢周末,志愿者們便會到各自簽訂幫扶協(xié)議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為傷、殘人員家庭清理雜物、陪同孤寡老人聊天、為貧困和外來務工家庭子女補習功課等,使每個義工成為幫扶家庭的一員。通過開展活動,大學生志愿者既為社區(qū)困難居民奉獻了愛心,又鍛煉了自己參與社會活動的實踐能力,也切實加深了社區(qū)居民和大學生之間的交流。

2、門鈴一按愛心來

社區(qū)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居民是社區(qū)工作的根本。為轄區(qū)孤老、獨居老人安裝“愛心門鈴”是社區(qū)推出的又一項人性化的社會救助服務項目。安裝了“愛心門鈴”的志愿者家庭為幫扶對象提供24小時的服務。社區(qū)指定專人經常家訪,查看“愛心門鈴”的使用情況?!皭坌拈T鈴”牽動居民愛心,連接鄰里真情,按響社區(qū)和諧音符。20__年6月29日晚,天氣悶熱。居住在孺子路81弄的85歲的獨居老人周友金突發(fā)重病, 老人實在堅持不住,按響了“愛心門鈴”,“愛心門鈴”志愿者發(fā)現(xiàn)后,立即打電話給社區(qū)工作站站長,社區(qū)干部及時趕到老人家中,分頭去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請醫(yī)生、聯(lián)系老人單位領導,通知老人在江紡工作的兒子,社區(qū)干部和老人單位領導一直忙到深夜,老人身體稍微好轉后才離開,并叮囑其兒子要善待老人,安排人護理。隨后社區(qū)多次去看望老人,并送去綠豆、冰糖等防暑品。7月8日周友金老人家中的“愛心門鈴”再次響起,社區(qū)志愿者和社區(qū)干部及時趕到,發(fā)現(xiàn)老人家中廁所堵塞,大便四溢,臭氣薰天。社區(qū)副書記和2名社區(qū)干部及時與__房管所管片同志一道幫其疏通,沖洗外溢的糞便,老人十分感激,連聲說謝謝。在老人病重的日子里,周圍鄰居伸出援助之手,為老人送飯、送物品,幫助護理,驗證了一句老話: “遠親不如近鄰”。社區(qū)還開展“雙贈”獻愛心活動。免費為8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贈訂牛奶送上門,并且為9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贈送蛋糕及慶祝生日,讓獨居老人的生活不再孤獨。

3、“五認”平臺獻愛心

“五認”平臺即是“認養(yǎng)”、“認管”、“認幫”、“認領”、“認捐”。社區(qū)組織志愿者對轄區(qū)內的花草樹木及綠色植物分類進行“認養(yǎng)”,為花草樹木澆水、剪技、清除周邊的雜物,使它們能更好的成長。社區(qū)還對公共設施及空地衛(wèi)生進行“認管”,每周有專人對健身器材、垃圾桶等公共設施查看,并開展日常性維護及保養(yǎng)。為了能更好幫助困難家庭,營造扶貧解困的良好氛圍,社區(qū)還動員家庭條件較好的家庭與困難家庭“認幫”結對。對家庭條件不好或學習成績較差的兒童進行“認領”,幫助他們補習功課并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使轄區(qū)內無一個綴學兒童。對于突遭天災人禍的家庭,社區(qū)成立了“愛心捐助站”,到目前為此,通過“認捐”活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捐款4.5萬余元,發(fā)放慰問品280余件。

__路社區(qū)在歷年中,各項工作深受居民群眾的好評,曾多次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lián)播,省、市級媒體刊登報道。

巾幗志愿服務先進個人主要事跡材料篇二

__,主管護師,現(xiàn)任__人民醫(yī)院護理部副主任,自1995年10月參加工作以來,已在護理崗位上工作了24年,24年來她始終牢記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盡職盡責、兢兢業(yè)業(yè)、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多次獲得“優(yōu)秀護士”、“年度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如其來時,她義無反顧的投身最前線。

20xx年春節(jié)前夕,正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擴散,__作為醫(yī)院護理管理人員,在做好日常護理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時刻關注著疫情的發(fā)展動態(tài),并及時向廣大護理人員宣傳有關新型肺炎的防護知識。

正月初三上午她與相關科室深入預檢分診臺、發(fā)熱門診及急診科進行疫情防控督導并組織支援武漢的護理人員進行了防護知識培訓;下午上班剛走進醫(yī)院大門就接到了院領導的電話,說有患者需要留觀,聽到這句話她心里的弦一下子就繃緊了,直覺告訴她要上戰(zhàn)場了!

她迅速換上工作服做好防護,直接到發(fā)熱門診將患者引領至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緊接著一系列的治療、護理工作就展開了,等一切都安頓好了,下班時脫掉防護服拿出手機一看11個未接電話都是家人打來的,當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于是她趕緊給愛人打了個電話說有病人不回去了,丈夫問她什么時候回去,她只說了句“不知道,你把爸媽和兩個孩子照顧好,監(jiān)督孩子們按時完成作業(yè)”,她的丈夫瞬間明白了,對她說:“家里有我,你放心,爸媽和孩子你就不忘初心了,把你自已照顧好就行了,千萬記得做好防護!你的身體你自己清楚,常年貧血,胃又不好:家里這上有老、下有小的,你可一定要好好地!”電話沒接完解妙鳳已經淚如雨下……但是擦干眼淚她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自己身為護士長、身為大姐姐,她不想讓科室護士們看到脆弱的一面,她要堅強,要帶領大家與病毒抗爭。

由于此次疫情嚴重,情況緊急,護理部緊急抽調3名護士支援感染性疾病科,這3名護士年齡較小,最大的也剛30來歲,最小的24歲,她們都是瞞著家里人來的,家里人一直打電話問,她們都不敢說實話,但是想到家里人的擔心她們忐忑不安,吃午飯的時候大家都哭了,解妙鳳一個一個地安慰她們,鼓勵她們,告訴她們,不要害怕,我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一定能戰(zhàn)勝疫情!

在感染科的隔離病房里,她們每天都要做好多次手衛(wèi)生,還要配制大量的消毒液進行空氣、物表及診療用品、儀器的擦拭消毒,再加上長時間戴雙層手套不透氣,大家雙手皮膚都開裂了,洗手的時候疼的鉆心,但是大家還是忍著痛繼續(xù)工作。

“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__醫(yī)療集團先后收治了2名疑似患者,由于是嚴密隔離,不允許陪護,患者只能獨自呆在病房,每天能看到只有身著防護服和護目鏡的醫(yī)護人員,再加上心理壓力,解妙鳳覺得她們很孤獨,為了拉近和患者的心理距離,每次進病房她都非常親切地稱呼她們的“小名”,使她們有在家、有親人陪伴的感覺,護士有好吃的東西上班時就給她們送去,兩名患者非常配合醫(yī)護人員治療,還說等痊愈出院了要好好感謝她們。

在感染科全體醫(yī)護人員的精準施治和悉心護理下,患者病情逐漸好轉,體溫漸漸正常了,咳嗽癥狀也逐漸消失了,特別是當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報告出來,解妙鳳都會興奮地第一時間告訴患者,讓她們放松心情,看著患者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解妙鳳的心里也樂開了花。

目前已有一名患者出院回家觀察,解妙鳳還在繼續(xù)關注患者,每天打電話詢問患者體溫及身體情況,并進行健康指導。

這次的病毒侵襲使好多人失去了親人與朋友,但是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與病毒作斗爭的決心與勇氣,感受到了濃濃的人間大愛,感受到無數(shù)像解妙鳳一樣平凡而又普通的白衣天使逆風而行,奮勇向前,是她們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阻止病魔的堅固防線。祝愿這些奮戰(zhàn)在疫情抗擊一線的英雄平平安安,也祝愿我們的祖國平平安安。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巾幗志愿服務先進個人主要事跡材料篇三

環(huán)保社區(qū)是老樓區(qū),轄區(qū)內亂貼亂畫、野廣告多,我作為一名社區(qū)巾幗志愿者,同野廣告“較起勁”,大部分貼野廣告的都是在夜間行動,我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后每天早晨天剛亮,就拎著瓶子、手拿一把小鏟、一團鋼絲球和一個小凳子,穿行在轄區(qū)內的大街小巷,清理電線桿上、墻上、地面和樓道內的野廣告,風雨無阻,由于年齡大了,脊柱彎曲,高處廣告夠不著,我就站在小凳上清理,常年如一日,每天搜尋野廣告的“蹤跡”,每年清除野廣告上萬張。來來往往的行人經常會不解地問我,天天刮廣告給你多少錢啊,我就告訴他們,我這是義務的,作為一名志愿者,維護環(huán)境是我們的責任?,F(xiàn)在居民們都親切的叫我鏟子不離手的張大媽。

作為環(huán)保社區(qū)小紅帽志愿者巡邏隊中的一員。我一干就是10年,在我的居民小組里,20__年會和國慶_周年之際,為了維護轄區(qū)的安全穩(wěn)定,我把每天的巡邏時間延長2個小時,巡邏的同時,手里拿著小鏟和布袋,見著野廣告就刮,見著廢電池就撿,到空巢老人家里去問問是否需要照顧,有一次,我在巡邏時,看到粗心的居民把鑰匙留在房門上,就及時通過社區(qū)將鑰匙交到房主手里,在平日巡邏時,對居民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記在小本上,反饋給社區(qū),為社區(qū)工作爭取了主動。

在我的帶動下,轄區(qū)居民主動參與文明創(chuàng)建、清潔護綠活動,有錢出錢,有力的出力,有一份熱發(fā)一份光,人人爭當巾幗志愿者,為文明衛(wèi)生社區(qū)創(chuàng)建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繼承村官事業(yè),揚起愛的風帆

在當村官以前殷曉霞在城里已經有了一份待遇相對較高的工作和比較穩(wěn)定的家庭,為了能圓了自己像爺爺、爸爸那樣當一名村書記帶領村民致富的夢想,她放棄了工作、離開了城市、離開了愛人,舉起這個服務農村的愛心接力棒,獨自一個人到了蔚縣東寨村這個陌生的村子。她曾這樣說過:“農民是最可憐的一個群體,我最怕看到的就是村民們那雙充滿企盼的眼神,它讓我想起我的父母親人,土里刨食苦爭了一輩子,卻受了一輩子的氣……”。因此,入村后,要帶領老百姓致富,要為老百姓做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便成了她工作的一個不變的信念。作為東寨村的副書記,她主要負責黨團建設、材料整理和遠程教育工作,除此之外,村里硬化街道,她便每天和村干部一起在施工現(xiàn)場拉水泥、拉沙子;村里植樹,她便跟著挖坑、培土;三鹿”奶粉事件發(fā)生后,她便和奶農到縣城小區(qū)門口蹲點賣奶;村民們發(fā)生糾紛,她便出面調解;村民們?yōu)檩o導不了孩子功課發(fā)愁,她便辦補習班免費給孩子們補課;村里有個敬老院,她便經常給老人們讀報、搬煤糕,上網查資料幫助木器廠銷售產品,和村干部一起籌集資金辦農家書屋,利用遠程教育向大家宣傳法律知識和農業(yè)技術……總之只要是能插上手的便盡力去做,她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市委對大學生村官當好“四大員”的要求。正如報紙的一篇報道所說:“她像上足發(fā)條的鬧鐘,在事無巨細的瑣碎中追逐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為了能和大學生村官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她參加了中組部和團中央指導下人民日報《_》周刊和_網主辦的首屆大學生村官征文大賽,她的作品《圓夢》獲得了一等獎,并且有幸受邀到人民大會堂參加了頒獎儀式。為了能夠很好的宣傳蔚縣為蔚縣的旅游業(yè)做點貢獻她接受湖南衛(wèi)視《_》欄目的邀請走上舞臺宣傳蔚縣剪紙、貢米等特產。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她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一致好評,被評為張家口市“優(yōu)秀到村任職大學生”。她的事跡也多次在_等多家媒體上報導。

熱心公益事業(yè),彰顯村官風采

面對這些榮譽,殷曉霞常說:“其實我說做的都是我的本職工作,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青年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給更多的人帶來幫助,給社會營造一種和諧、友好的氛圍”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一年來,她一直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工作宗旨,投身到各項公益事業(yè),積極參與各種形式多樣的、有意義的義務服務活動,累計服務時間400多小時,在服務群眾需求,弘揚互助風尚,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也傳遞著青年一代對社會的關愛。

她以愛心如海,純凈寬廣,心手相牽,互幫互助詮釋志愿者活動的宗旨,在這一宗旨的指導下,她積極參與“巾幗志愿者送溫暖”的一系列活動中,深入老年群體、弱勢群體開展“幫孤助困獻愛心”、“伸出友愛之手,扶殘共度人生”等為主題的志愿者活動,對村內敬老院的老人,以生活、醫(yī)療方面服務為重點,為其開展上門服務和醫(yī)療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對殘疾人,主要開展了特長培訓、技能開發(fā)、生活服務、醫(yī)療保健等方面的服務。使孤寡老人、殘疾人及“三無”人員感受到了人間真情和社會的溫暖,也使老人失落、孤寂的心靈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撫慰,深受他們的歡迎。她還組織村里的婦女到礦區(qū),為前線礦工洗工衣,包水餃,把溫暖送到一線,協(xié)助有關部門做好賦閑在家村民的就業(yè)咨詢、指導、培訓和擇業(yè)介紹等服務,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重新走上工作崗位。除此之外在社會救助、慈善公益、優(yōu)撫助殘、敬老扶幼、治安巡邏、環(huán)境保護、科普咨詢和法律援助等服務領域,也做到了志愿服務與建設和諧新農村的各項任務的有機結合。

她以珍視生命,關注健康為主題,把為社會公益做貢獻作為不懈的追求。她一直利用雙休日,到鎮(zhèn)區(qū)、廣場等人口集中的地方,組織其他大學生村官和村里婦女開展“服務一條街”活動,服務項目有熨燙衣物,測身高體重、血壓、健康知識咨詢、傳染病知識宣傳等內容,共為社會各界提供愛心服務近百次,接受服務者達千余人,既接觸了社會又提高了實踐能力。

她以清潔、保護環(huán)境,綠化、美化家園作為主要活動內容,堅持立足全村、面向社會,在村民中開展“愛護公共設施從我做起”、“綠化環(huán)境我參與”等為主題的志愿者活動號召全村黨員、婦女積極開展環(huán)境保護、義務勞動、植樹造林等義務服務項目,并積極響應上級組織的號召多次參加義務清掃街道衛(wèi)生、義務植樹活動,清理廢紙、塑料袋,并向過往群眾宣傳環(huán)保知識。積極參與,全年開展公共設施維護、整修等活動100余次,開展植樹種草活動20多次,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呼吁群眾增強環(huán)保意識,也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動作用在百萬巾幗助推城鎮(zhèn)面貌“三年大變樣”活動中做出了積極貢獻,也贏得了社會的尊重與肯定。

“巾幗志愿者”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是現(xiàn)代文明的象征,是新時期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成功實踐。它來自于基層、扎根于群眾,始終以服務大局、奉獻社會、造福百姓為宗旨,凝聚的是無私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傳遞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倡揚的是社會主義的文明新風。而殷曉霞同志便是巾幗志愿者隊伍中的一位佼佼者,她用博大胸懷和實際行動踐行著“巾幗志愿者”的 “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精神,不為名譽,不為金錢,無私無畏,無怨無悔,工作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唯愿真愛常伴人間。相信她一定會在這個空間里,在這個時代發(fā)展的趨勢中實現(xiàn)她的價值,實現(xiàn)人生的意義,為新的世紀做出自己的貢獻。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553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