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11:12:32
最新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七篇)
時間:2023-01-11 11:12:32     小編:zdfb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篇一

本課內(nèi)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at the z》,第二課時包括let’s learn和let’s d let’s spell三部分。主要

教學

四個形容詞thin, fat, tall, shrt。

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jù)一級目標要求,對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本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現(xiàn)有的基礎。

教學目標:

1、能聽、說、認讀thin, fat, tall, shrt,并理解詞義。

2、聽懂含有形容詞的幾個指令,并按指令做動作。

3、在活動中習得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育學生愛護動物,懂得動物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教學重點是能聽、說、認讀幾個形容詞thin, fat, tall, shrt。聽懂含有形容詞的幾個指令,并按指令做動作。

教學難點是單詞thin的發(fā)音。

二、說學法

我通過與扮演司機跟導游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既復習了新知,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習完本節(jié)的單詞后,又讓學生們用恰當?shù)脑~語來形容上出現(xiàn)的動物,為了進一步鞏固今天的學習要點。而且做到自己造句子。其中,有幾次都復習了舊知,把學過的動物單詞再次的擴展,讓學生們會描述其特征。

三、

說教法

在本課時的教學設計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利用有趣的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用旅觀光團通過唱歌曲、走迷宮活動,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通過用舊知識引入本課新知識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在猜一猜、的活動過程中,嘗試做課堂的主人。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使他們不僅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產(chǎn)生新經(jīng)驗、新認識,并由此發(fā)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個性成長。

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我主要采用圖片、多媒體以及教師豐富的體態(tài)語言等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它們能活化教材,輔助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序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能充分利用有的教學時間,改善信息的傳遞方式,增強信息的傳遞能力,使外語學習變得生動活潑,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

四、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創(chuàng)設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鞏固提高,擴展運用

五、說預期效果

本節(jié)課,我下了很多功夫,通過畫畫,開火車,做游戲等環(huán)節(jié),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效益,本課中我從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了多種生動的情景,使教學過程自然融于快樂活動之中,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積極的情感較好地為知識、能力目標的達成服務,同時本課中,我始終注意讓學生多個感官動起來,不但在聽說讀方面加強訓練,還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思維、大膽嘗試的能力。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本教案設計的內(nèi)容是小學三年級起點的《新標準英語》第三冊module 6 unit1 can you run fast?的內(nèi)容,主要是掌握單詞can的運用和學會聽、說、讀、單詞:run、jump、ride、fast、high、far及能運用句型 can you…?yes,i can/no,i can’t.詢問他人進行日常的交際。

學情分析

這個班級活潑好動,課堂教學以聽說為主,并且應該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采用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單詞can的運用。

(2)學會聽、說、讀單詞: run、jump、ride、fast、high、far。

(3)語言技能目標:能運用句型 can you…?yes,i can/no,i can’t.詢問他人進行日常的交際。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句型 can you+動詞+副詞?使學生能夠詢問他人的情況,并運用句型 yes,i can/no,i can’t.進行回答。

3、情感目標。

采用多種活動途徑,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參與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基本能聽懂、會讀、會說、會抄寫單詞: can、can’t、run、jump、ride、fast、high、far。

2、基本能聽懂、會讀、會說句型:“can you+動詞+副詞?”及其回答“

yes,i can/no,i can’t.”。

3、you/sam/ can/can’t.+動詞+副詞”句型的用法。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案篇3

【課題】unit 6b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做一做聽力題 lets chec,檢測學生的聽力水平。

2、學唱歌謠lets chant.【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做聽力題,介紹聽力題中出現(xiàn)的詞和詞組,這部分比較難,平時課上并沒有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在此聽力題中卻出現(xiàn)了,要讓學生聽懂。學生學唱歌謠,讓學生加上動作,這首歌曲的歌詞比較難唱,尤其是歌謠里的句子,讓學生根據(jù)錄音機里的發(fā)音,模仿跟唱??勺寣W生提前預習,讓韓姍姍、劉君雅領唱。

【學生分析】

學生掌握聽懂let chec中的詞和詞組是學生的難點和重點,對聽力部分中的幾個詞的具體含義還要再滲透、理解。學生學唱歌謠的學習熱情也比較高,我給學生編上動作,本節(jié)課針對這些單詞采取一些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學生學唱歌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學準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

學生:課本。

【板書設計】

unit 6 happ birthda

clse the dr!

cunt the stics!

eat a it again.【教學過程】

一、war--up

1、學唱lets birthda t birthda t birthda t birthda t u.這是課前熱身的tpr活動,教師與學生一起唱一遍。

【設計意圖】

用lets sing.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每節(jié)課前都做一遍,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

2、師生問候:

t: hw are u ?

s: i .t:where are u fr?

s: i fr china.t: whats the weather lie tda?

s: its fine.【設計意圖】復習舊知,鞏固記憶,滾動式的復習讓學生溫故知新。

二、presenitatin.

1、播放b部分lets d,讓學生聽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設計意圖】用let d的活動形式復習鞏固動物類的單詞,盡量讓學生伴著有節(jié)奏的音樂來記憶,印象深刻。

2、做游戲,讓一名學生在講臺上手空寫一個字母,讓學生分成兩組競賽,誰先說出這個字母,誰就能得到一個小獎品。

【設計意圖】采用競爭的方式讓學生練習,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團結合作的精神,讓他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

3、學唱lets chant.這首歌謠,教學clse the drunt the it again.這句話,讓學生盡量能夠聽懂、會說。

讓學生分片以競賽的形式來學唱這首歌謠。

【設計意圖】歌謠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競賽的形式更加吸引學生,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學習。

三、hewr.

聽錄音三遍,并跟唱。

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篇二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范文

【《小攝影師》】

教學目的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zhuǎn)告”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讀好對話,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與熱愛。

5、續(xù)寫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預習探究

1、(出示高爾基圖片)

師:高爾基是世界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今天學習的課文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呢?(板書:小攝影師)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

2、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如:基、側(cè)、輛、卷。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3、檢查分段朗讀課文。并思考:課文提到了哪些人,寫了一件什么事?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zhuǎn)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提示: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少先隊員為蘇聯(lián)文學家高爾基照相,沒帶膠卷沒照成相的故事。)

三、作業(yè)

完成基礎訓練上的自學提示。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zhuǎn)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品讀體驗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的1-6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句子中可以體會到,畫出相關的語句。

他稱高爾基為“親愛的高爾基同志”,說明他很懂禮貌,同時也很尊敬、崇敬高爾基。)

小男孩說:“我照完相,立刻就走”,這又說明小男孩很怎么樣?(說明他知道高爾基很忙,很理解高爾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時間。)

師:高爾基很忙,而且正在讀書。為什么他愿意答應小男孩的請求?而且答應得那么爽快,說明了什么?

(提示:他很關心、愛護小朋友,盡量滿足小朋友的要求。)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過渡:這么一位聰明有禮貌的小男孩,高爾基打心里喜歡上了他,所以就讓他進去了。

要求:默讀6—8自然段,思考:進去后,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用“——”畫出來。高爾基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用曲線畫出來。

2、師:高爾基答應了小男孩照相的請求,小男孩就進來了,見到了高爾基。請看這個句子“他仔細打量高爾基,咧開嘴笑了”,“仔細打量”、“咧開嘴笑了”,說明了什么?

(提示:說明小男孩見到高爾基后的驚喜,他要好好看看高爾基是什么樣子,同時也說明他很崇敬高爾基,他見到高爾基,很開心。)

3、師:小男孩是專門來給高爾基照相的,我們看看他的水平如何?他是怎樣照的?前面說他是十歲左右,他到底行不行啊?

學生討論。

4、師:小男孩就要給高爾基照相了,但是,最關鍵的事情他忘了,他沒帶膠卷。那他怎么辦?課文中有幾個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們找出來。

提示:

(1)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2)小男孩哭著說

(3)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

5、師:大家想想,為什么他哭得那么傷心?

6、師:小男孩忘帶膠卷,高爾基說他有膠卷。但小男孩子還是跑了。這是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著急了,沒聽清高爾基的話,也可能是他太內(nèi)疚了,覺得對不起高爾基,不好意思。)

7、師:剛才說的是小男孩的表現(xiàn),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高爾基又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把有關高爾基的句子劃下來,想想這些句子說明了什么?(提示:

(1)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說明高爾基尊重小男孩。

(2)高爾基聽任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他對小男孩很耐心。

(3)小男孩說一切準備停當后,高爾基側(cè)過臉,對他微笑——說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態(tài)度親切。

(4)高爾基趕緊站起來——說明他很關心、愛護小男孩

(5)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聲喊——他關心、愛護小男孩

(三)學習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

1、學生分角色朗讀。

2、師:秘書說雜志社的攝影記者要見高爾基,高爾基見不見?為什么?

(提示:不見。他很忙。)

3、師:但是,為什么他又說如果來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讓他進來?

(提示:高爾基關心、愛護小朋友,樂意滿足他們的要求。)

三、鞏固延伸

如果小男孩再次來到高爾基身邊,他們會聊些什么呢?

【《金子》】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3、暢談夢想,祝愿夢想成真。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討論,理解彼得最后說的話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由夢想引入課文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的夢想。比如楊利偉叔叔從小夢想著能飛向太空,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現(xiàn)在楊利偉叔叔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你能談談你的夢想嗎?

許多人都有過尋找到金子發(fā)財致富的夢想?!敖鹱印蔽蚁氪蠹叶贾溃且环N貴重的金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金子有關的生動有趣而又蘊涵道理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詞句多讀幾遍。

三、檢查自讀情況。

四、自學課文。

要求:

(1)借助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和句子。

(2)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讀不懂?

五、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及時評價。

2、通過認真的聆聽,相信同學們一定看出來了:

(1)故事的主人公是誰?

(2)他有什么樣的夢想?

(3)他一開始有沒有實現(xiàn)夢想?(一無所獲)

(4)后來他有沒有實現(xiàn)呢?(找到真金)

3、回答上面的問題。

4、再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哪里寫了彼得一無所獲?(1-2)哪里寫了他找到真金?(7)

六、作業(yè):

1、寫字。

2、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財富。

3、暢談夢想,祝愿夢想成真。

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平時積累了很多名言,你最喜歡哪句名言,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同學們知道的名言可真不少。從名言中,我們不僅獲得了很多知識,而且懂得了不少道理。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會懂得更多。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2課,一起讀。板:22金子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彼得的夢想是什么?板:夢想

3、過渡:那么,他的夢想到底有沒有實現(xiàn)呢?

二、整體感知,學生質(zhì)疑

1、輕聲讀讀4-7自然段,想:他的夢想有沒有實現(xiàn)?

2、交流,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出示“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保ǔ踝x彼得的話)

(1)輕聲讀這句話。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讀著讀著,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4)小結:同學們真愛動腦筋,提出了很多有價值、有水平的問題。老師想了想,其實你們的問題都可歸納為這樣一個問題:這里的“真金”指什么,他是怎么找到“真金”的?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其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就讓我們從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首先請同學們認真讀4小節(jié)板:真金

三、突出重點,讀議課文。

1、自讀自悟,學習4。

(1)輕聲讀讀4,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出示4)

(3)指導讀好第一句

就在他即將離去的前一個晚上,天下起了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4)師描述:

同學們瞧,坑坑洼洼的地方已被大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

(5)想象:看到這些生機勃勃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呢?

(6)過渡:彼得又是怎么想的,一起來看看5。

2、感情朗讀,感悟彼得的想法。

(1)哪位小彼得來讀讀?

(2)賽讀:哪位小彼得敢于挑戰(zhàn),再來讀一讀?

(3)從彼得的想法中,你聽出了什么?

(4)小彼得們,讓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再來想一想。

(5)過渡:信心和希望,使彼得留下來。

3、理解“真金”,懂得道理。

(1)出示前半句:誰來讀讀這句話?

(2)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見了什么?(體會:全部精力)

(3)齊讀前半句話:彼得留了下來,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

(4)過渡:彼得的辛勤付出換來了什么?

(5)出示后半句: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齊讀。

(6)瞧,鮮花盛開了。(出示鮮花圖)

(7)親愛的小彼得們,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鮮花,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學到這兒,你認為“真金”是什么?

過渡:是呀,彼得找到了“真金”,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板:夢想

4、再讀彼得的話

所以他不無驕傲地說:“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保ㄉ樱?/p>

5、故事學完了,老師很受啟發(fā),你有啟發(fā)嗎?

小學三年級語文《金子》教學設計之一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四、暢談夢想,愿夢想成真。

1、其實,不僅彼得有夢想,老師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自己活到一百歲,在100歲的生日時你們都來祝我生日快樂。

2、那你們的夢想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愿意跟大家說說嗎?

五、作業(yè):

同學們的夢想都很美好。愿意把自己的夢想告訴更多的人嗎?那就請你用手中的筆把你的夢想寫下來,好嗎?

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篇三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案范文

(*)

一、教學內(nèi)容

let’schant

二、教學目標

(一)語言技能目標

1、能理解小詩的意義,并能朗讀小詩。

2、能夠表演小詩。

(二)學習策略目標

1、在學習新單詞時要注意觀察老師的發(fā)音,樂于模仿。

2、建立起詞組和方位之間的聯(lián)想,能根據(jù)發(fā)音認出相應的詞組。

3、借助情景,理解新知識。

4、積極參加活動,大膽表現(xiàn)自己。

(三)情感態(tài)度目標

1、通過玩游戲、讀小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愛上英語課的積極情感。

2、通過學習,加深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

三、教學策略

1、通過模擬的場景,加深學生對小詩的印象。

2、通過游戲、練習,幫助學生認讀詞組。

1 / 6

3、在學生輸出語言前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語言輸入,為學生輸出語言提供堅實的保障。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朗讀小詩。

教學難點:部分單詞的發(fā)音,特別是between和must的讀音。

五、資源準備

自制紅綠燈(也可以用顏色卡片)、自制詞組卡、金太陽教學軟件。(*)

教學目標:

1、會聽、說、讀、認:blue, pink, black, white.2、會認讀ha*e, pet, it, raadfdsit, color, star, teacher…..3、會說i ha*e a… what color is it? it’s….4、能聽、說、讀、寫r r, s s, t t

教學重點:

1、會聽、說、讀、認:blue, pink, black, white.2、能聽、說、讀、寫r r, s s, t t

教學難點:

會說i ha*e a ….what color is it?it’s….教學過程:

一、復習leon 13, say a chant,2 / 6

yellow, yellow, yellow, a yellow banana

green, green, green, a green frog

orange, orange, orange, an orange fish

red, red, red, a red apple

二、由以上四種顏色,引出另外四種顏色的教學,拿出四張不同顏色的圖片,教學:blue, pink , black,white

三、出示四張圖片教學并操練

1、出示一張a black cat的圖片,教學:

t: i ha*e a color is it?

s: it’s black.2、出示一張a pink fish的圖片,教學:

t: i ha*e a color is it?

s: it’s pink.3、出示一張a white raadfdsit的圖片,教學:

t: i ha*e a color is it?

s: it’s white.4、出示一張a blue kite的圖片,教學:

t: i ha*e a color is it?

s: it’s blue.四、聽錄音,跟讀課文

五、字母教學

1、學習字母r r

3 / 6

出示a raadfdsit的圖片,問“what’s this?” 操練a raadfdsit,接著問:“what’s the first letter?”

出示字母卡片,辨別大小寫,教讀音。

指著卡片:“big letter r, small letter r, r r is for raadfdsit, r r, r r.r r.”

2、同法教學s s

3、同法教學t t.4、范寫,書寫。

六、完成listen and circle the right picture.七、總結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中的自我評價

八、homework

1、朗讀課文

2、完成《活動手冊》leon 14(*)

準備導人:

1、教授下列單詞:bag,pen,book和pencil.拿起每件物品,說出單詞讓學生重復。然后指著物品讓學生說單詞。

2、在教室里邊走邊拿著一件東西說:what’s this?當學生回答:it’s a …..后,再問:“what colour is it?”(注意,學生們不一定要會問這個問題。)這時學生應該回答:“it’s…”

4 / 6

舉例:

老師:what’s that?

學生:it’s a book.老師:what colour is it?

學生:it’s red

活動1:聽音指圖

1、讓學生看書并用漢語提問。如:孩子們在哪兒?為什么湯姆有那么多問題?湯姆為什么害怕?

2、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指出相應圖片。

3、向?qū)W生說明,由老師來說圖中物品的名字,由他們來指出正確的圖片。

舉例:

老師:it’s a cat.學生:(指向貓的圖片)

老師:it’s a bag.學生:(指向書包的圖片)

4、讓學生兩人一組做練習。

活動2:聽說

1、讀例句或放錄音,每句停頓并讓學生重復句子。再做一次。

2、讓學生合上課本。重放錄音,每個問題后停頓,讓學生給出答案。再放一次讓他們檢查對錯。

活動3:指圖問答

5 / 6

1、拿起書,指著上面的一個拼圖小片說:what’s this?引導學生回答:“it’s a(顏色十物品)”舉兩到三個例子。

2、讓學生兩人一組做練習。六次后交換角色。

補充活勸:

1、讓學生在課桌上放一些不同顏色的鉛筆、鋼筆和書包。拿起其中一件說:what’s this?引導學生回答。

2、多舉幾個例子,要使學生的答案里既有物品的名字也有物品的顏色。

3、讓學生兩人一組繼續(xù)練習,四次后交換角色。

教學技巧:

把教室里的物品名分別寫在一些雙面膠貼或小卡片上,然后交給學生,讓他們把雙面膠或卡片貼或放在相應的物品上。如果他們在家里也想這么做,告訴他們需征得家長的同意。這是一個記單詞的好辦法。

網(wǎng)絡搜集整理,僅供參考

6 / 6

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篇四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平均數(shù)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平均數(shù)是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體會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結果是整數(shù))

2.運用平均數(shù)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活現(xiàn)象,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操作、交流的過程中,建立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學會求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學具準備:移動學具板、作業(yè)紙 教具準備:移動示范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放情景錄像,預設認知沖突 1.談話導入、回顧情景。2.讀懂統(tǒng)計圖,獲取相關信息 從這兩幅圖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提出預設問題

這一組同學在套圈比賽中,誰獲得了勝利?是男生套得準一些,還是女生套得準一些呢?

二、自主探索方法,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1.引起爭議,探求公正的策略

第1頁/共4頁 當兩組人數(shù)不相等時,怎樣判斷哪組套的更準一些?你們有沒有公平的辦法?

2.萌發(fā)求平均數(shù)的需求,得出有效途徑求平均成績 3.小組動手操作,探索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那我們應該怎樣求男生、女生各組的平均成績呢? 4.全班交流,感知方法(1)移多補少(2)一般方法

男生:6+9+7+6=28(個)28 4=7(個)女生:10+4+7+5+4=30(個)30 5=6(個)男生組算式中的9、6、7、6和28各代表什么呢 ? 為什么女生求出的總數(shù)30除以5,而不是除以4呢? 5.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我們求出男生組平均每人套中7個,是不是每個男生都套中7個,女生組平均每人套中6個,是不是每個女生都套中6個呢?那7和6分別是指什么?

小結:7是男生組的平均成績,也就是6、9、7、6這組數(shù)的平均數(shù)。6是女生組的平均成績,也就是10、4、7、5、4這組數(shù)的平均數(shù)。

6.新課小結,揭示課題,體會求平均數(shù)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感受平均數(shù)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平均數(shù)的作用

第2頁/共4頁平均數(shù)的用途可大了;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中,處處要用到平均數(shù),你們瞧!這里是有關平均數(shù)的一些資料。1.鹽城去年全年平均氣溫在18攝氏度。

2.鹽城市某小學三年級有10個班,平均每班人數(shù)為47人。3.小明的語、數(shù)、外,三門考試,平均成績?yōu)?2分。4.鹽城市某小學三(5)班同學平均年齡為8歲?,F(xiàn)在我們就帶著新朋友平均數(shù),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吧!

四、鞏固強化,拓展應用 1.移鉛筆(93頁第1題)

目的:體會移多補少的思想,加深對平均數(shù)意義的理解。2.三條絲帶的平均長度(94頁第2題)

要練說,得練看。看與說是統(tǒng)一的,看不準就難以說得好。練看,就是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擴大幼兒的認知范圍,讓幼兒在觀察事物、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活動中,積累詞匯、理解詞義、發(fā)展語言。在運用觀察法組織活動時,我著眼觀察于觀察對象的選擇,著力于觀察過程的指導,著重于幼兒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目的:體會一般方法的優(yōu)越性,上升數(shù)學的真正特征,自主領悟平均數(shù)一定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3.辨析題(第94頁 第3題)目的:加深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第3頁/共4頁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jīng)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jīng)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jīng)籍”者,又稱“講師”?!敖淌凇焙汀爸獭本瓰閷W官稱謂。前者始于宋,乃“宗學”“律學”“醫(y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后者則于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xié)助國子、博士培養(yǎng)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jiān)(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綜合性訓練:

目的:進一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訓練學生根據(jù)問題收集相關信息、分析數(shù)據(jù)、有根據(jù)預測的能力。

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讀,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我讀一句,讓幼兒讀一句,邊讀邊記;第二通讀,我大聲讀,我大聲讀,幼兒小聲讀,邊學邊仿;第三賞讀,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一邊放錄音,一邊幼兒反復傾聽,在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五、全課總結(略)

第4頁/共4頁

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篇五

小學三年級科學課教案精選【三篇】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進行預測并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理解公平實驗,為保證公平,需要保持除變量之外的其他條件相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到公開的、民主的討論有助于辨識實驗的準確性;小組內(nèi)分工合作對開展實驗是十分重要的。

【教學重點】簡單設計對比實驗,描述并簡單解釋液體流動的快慢受到黏度影響。

【教學難點】設計對比實驗,理解公平實驗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教學準備】

給每組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潔精、1塊玻璃、3個滴管(或吸管或塑料勺)、一張實驗記錄表。

給每個學生的材料:一張維恩圖。

【教學過程】

一、設計流動比賽

1、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的主要科學概念: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展示上節(jié)課的維恩圖)

水會流動,油會流動,它們流動的快慢一樣嗎?

2、其他液體也會流動。比如洗潔精,這也是一種液體。(師出示三種液體)這三種液體流動速度一樣嗎?如果不一樣,你們推測,誰會流得更快一些?

3、有什么辦法證明?

師引導:如果要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進行一場公平的液體流動的比賽。

4、設計“流動比賽”的方案,小組內(nèi)成員交流:怎樣做才能保證流動比賽是公平的?哪個方法,為什么?討論后確定一個比賽方法。

5、全班交流比賽方法,圍繞“保證比賽的公平、可行”進行討論,鼓勵生生質(zhì)疑,完善比賽規(guī)則。

二、實驗、思考

1、請小組成員根據(jù)自己選擇確定的方案進行流動比賽,并記錄。(師要提示學生重復做幾次實驗)

2、全班交流,匯報,包括:一共進行了幾次實驗,實驗的結果如何,每次實驗的結果都相同嗎,大概是什么原因?qū)е聦嶒灲Y果不一致等。

3、思考:液體的流動快慢跟什么有關?

三、液體、固體比較

1、師讓學生關注以板書的水和食用油的維恩圖記錄,明確水和油具有的共同特點,并思考洗潔精是否同樣具有這些特點。

2、小結:三種液體的相同點,固體具有嗎?固體和它們相比,有哪些不同?師生討論交流,完成固體和液體比較的維恩圖記錄。

3、討論交流,對于“水是怎樣一種液體”,我們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過程與方法:

運用不同感官仔細觀察比較水和油;用圖表方式記錄比較的結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愿意與他人合作,樂于交流尊重事實、重視證據(jù)。

【教學重點】觀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具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教學難點】運用不同感觀比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圖表的方式記錄比較的結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教學準備】

給每個小組準備:2個塑料杯、1片玻璃、1張蠟光紙、1支筷子、2個試管、2根長木條(可以是長一些的牙簽)1個玻璃杯、1個塑料瓶(礦泉水瓶)、1個水槽。

給每個學生準備:

記錄紙兩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水和食用油

1、導入:水是一種液體,你們知道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

這些液體是否都一樣呢?今天我們以水和食用油為例,進行研究。

2、學生觀察:提供給每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兩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把觀察到的結果填寫在維恩圖中。(提示:在科學觀察中,一般不用嘗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師板書展示。

二、滴液比較

1、師:水和食用油除了我們剛才所觀察到的不同之外,還有不同之處嗎?比如,我們分別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蠟紙、玻璃片和報紙上,它們的狀態(tài)一樣嗎?

2、生猜測,并討論:在實驗中需要注意什么?(師適當提示:每一次將液滴滴在不同的物體上時,為了實驗的可靠,需同時多滴幾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簡單演示;要注意觀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體上后形成的形狀是否一樣)

3、生實踐,將觀察到的液滴狀態(tài)畫下來,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體上。

4、展示學生的記錄,并交流討論。

三、比較水和油的輕重

1、師: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種物質(zhì)更重?我們有什么辦法比較?

2、生交流方法,并討論、判斷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踐,判斷水重還是食用油重。(這一實驗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為演示實驗)

4、交流實驗結果,并嘗試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解釋。

5、請學生將觀察所得的結果補充到維恩圖中,師補充到板書中。

四、借助多種容器,進一步觀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點

1、師演示,將水和食用油分別倒入一些形狀不同的容器中,請學生觀察它們有哪些相同的特點。

2、生交流、小結。將兩者的相同點補充到維恩圖中

五、總結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同之處?

重點討論它們的相同之處其他液體也具有嗎?這些相同點,固體具有嗎?

2、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對于水是怎樣的一種液體,你們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標準單位的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tǒng)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能較規(guī)范地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教學準備】

給每組的材料: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比較哪個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里面裝有不等量的水。請學生猜測,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

2、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并說明為什么這么想。(師可適當提示前面所學的關于水的特性,如會流動、有重量、有體積等,鼓勵方法的多樣性)

3、交流討論,比較不同的方法,選擇操作最簡單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

4、生實踐操作后匯報結果。(如出現(xiàn)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較水多多少

1、師:現(xiàn)在我們已知2號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嗎?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2、學生討論測量方法

預設1:生可能會直接說用有刻度的杯子,師需追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沒有有刻度的杯子,該怎么辦?

預設2:生可能一時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師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蓋等材料提示、引導,交流這些材料可怎么用。

預設3(可接預設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幫助測量,師可追問:用小杯子量了,還多出半杯怎么辦?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確,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3、自制刻度線測量

1)如果我們要給一個杯子畫刻度線,這些刻度線有什么用?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刻度間距要相同)

2)生實踐:自制的刻度條,并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結果,發(fā)現(xiàn)并討論問題:

測量的結果相同嗎?

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qū)е聹y量結果不同呢?

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三、認識并使用量筒

1、師介紹量筒,并提示“測量要求”,問: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們自制的刻度比較,有哪些區(qū)別?

為什么量筒要平放?

為什么視線要與液面保持水平?

2、請學生用量筒測量三瓶水的多少,并匯報測量結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量筒,或上課時間不夠,可采用教師演示方式進行)

3、師:你們知道這樣一瓶礦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嗎?(出示食物或照片)這個數(shù)值就表示了一瓶礦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體積了。

4、師: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篇六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案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案ppt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案【第一篇:unit 4 my family 】一、說教學內(nèi)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pep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4 my family 二、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對外貌描述表達及相關句型基礎上進行的對話教學。通過學習john與媽媽之間的對話,理解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并能加以運用。三、說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聽、說、認讀本課時主要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2)對話中出現(xiàn)的“photo”等單詞,學生能聽懂并理解其意思。(3)會朗讀對話。2、能力目標:

(1)能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2)使用時能正確使用“he /she is ……h(huán)e/she has……”,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標

(1)教育要學生珍惜友誼,并熱于助人。

(2)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四、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he /she is ……h(huán)e/she has……的運用 五、說學生

學生在本單元已分別學習了“he /she is ……h(huán)e/she has……”,還不扎實,需進一步強化。六、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動物單詞卡、人物頭飾、多媒體、投影儀、獎勵用的小貼畫,自制人物獎勵卡。七、說教法、學法

為突破這堂課的重、難點,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模仿力和表現(xiàn)欲旺盛等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務型教學模式為主,以活動,合作為主線,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游戲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組織教學,促進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八、說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新課導入的關鍵?!?what’s your name?》這首歌曲突出了主題,以可愛的卡通畫面給學生帶來新鮮、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興奮起來,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因此,在熱身的時候這樣的導入既吸引住學生進入對話主題,同時還渲染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氣氛。(二)夯實基礎,溫故知新。

教師要在教學中恰到好處地去啟發(fā)、點拔、盡可能地給學生多一點活動的余地,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這樣才能使課堂氛圍充滿活力。因此,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請同學們回憶歌曲中男孩的名字,巧妙的引出對話中的新句子“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進行答句的教授。出示一些卡通人物的photos,請學生回答,回答正確的學生可以得到該卡通人物的照片,并和他們交朋友.從學生喜愛的東西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用對比的方式,強調(diào)his與her,引導學生對照片提問。

當學生得到照片后,教師可以提問“who has a new friend today?”請交到新朋友的同學對自己的朋友進行簡單的描述。這樣輕松復習了舊知識,還為學習新課掃平了障礙。(三)呈現(xiàn)對話,合作互動。

由學生在課堂中結識的新朋友,自然過渡到對話中,john的朋友。在對話學習前,提出問題。孩子們帶著疑問觀看教學光碟后,解決了難題,非常有成就感。在朗讀對話時,我先后進行了聽音跟讀,小老師領讀,大組分角色朗讀及互評,小組合作學習,表演展示等方式,做到讀得充分而不失樂趣。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方面,讓孩子們在師生,生生,小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學會傾聽,學會評價,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四)通過課件出示兩張照片,教師介紹照片中是已經(jīng)失去聯(lián)系的朋友,將同學們分成兩組,分別對照片進行描述,幫老師錄制一段尋人啟示。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鼓勵學生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我們的朋友有很多,有動物,植物,在科學發(fā)達的今天還有機器人。請同學動手設計一張機器人朋友的畫像并對自己的設計進行說明,提升學生的能力。(六)作業(yè)布置注意結合學生實際分層,學生可任選其一。(七)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評價。九、教學總結

這節(jié)課不論是舊知識的鞏固,還是新知識的呈現(xiàn)和操練,都緊緊圍繞教學重點,游戲和評價方式的設計適合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用,提高了課堂實效,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镜诙簎nit3 family members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本課是功能型的交際型的交際訓練課,我借助“任務型”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演、唱溶于一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

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大綱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語言知識目標:

1、使學生掌握介紹他人的句型: (1)whoˊs he ?

(2)this is…, i think.(3)is this your…

2、學習認讀單詞:grandfather , grandmother, father, mother, aunt 語言技能目標:

①、使學生能夠根據(jù)指令做動作。②、根據(jù)圖片和情境說出單詞和句子。

③、在圖文或場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和表演。情感態(tài)度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有興趣聽、說英語、背歌謠,做游戲、敢干開口,樂于模仿,在鼓勵性評價中樹立信心在小組活動中積極參與合作,從而意識到交流對于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師的多媒體教學所提供的學習資源,實現(xiàn)自由參與和創(chuàng)新,能主動與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難,使交際順利進行。文化意識目標:

能夠恰當使用英語中家庭成員之間的稱呼,問候語,了解英語國家中介紹他人的方式并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難點設置為 1、介紹他人的句型 is this your …… 2、對情境進行模仿,創(chuàng)新。

我主要通過感知新教材——設置——靈活運用這三個主要步驟來突破教材重難點的。在教學開始讓學生以舊帶新引入新知,通過對教材的了解感知新任務,并在教師用鯊魚兒歌,頭飾、圖片、錄像等多種媒介的感官刺激下實現(xiàn)對知識的體驗和實踐最后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實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說教法和學法:(一)小組活動學習法

把全班分成6個小組事先用表示家庭成員名稱的單詞命名,課堂各項教學活動勻以小組活動為主線,結對或全班活動為輔,學生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合作中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及交流的意義,也通過小組成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而形成同步學習的環(huán)境。

(二)情境教學法:

我將教學建立在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的基礎上。使教學活動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在單詞和句型練習中使用了家人的照片,在表演中帶上飾演家人的頭飾,在加生活化的錄音為學生設置了真實而有效的場景激發(fā)了想說的愿望也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三)鼓勵法

課堂評價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分別采用了師評、組評、自評為主要方式,課上師恰當?shù)氖褂眉钚栽u語和贈送小禮物的方法讓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滿足,這也是激勵學生積極投身英語學習的一個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我把本課教學模式設置為

激趣設境——語言交流——人格發(fā)展 下面說一下教具的安排和使用

依據(jù)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的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利用了鯊魚兒歌、照片、頭飾、錄音、競賽板、貼畫、小禮物等媒體設計教學,學習則利用自制的組標、頭飾、家庭照等媒體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三、說課堂程序

整個教學程序我采用了聽、說、玩、演、唱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具體設計為熱身——新知——趣味操練——鞏固練習。step1 課前熱身

1)伴奏表演兒歌shark’s family渲染課堂氣氛,介紹father , mother , brother , sister step 2、新知導入 1)出示學生照片,請學生上臺來介紹家人,教師帶著滿臉疑惑反復用is this your father? 詢問照片中的其他人,這樣一來is this your father?這一句式就會在情景中被輸入,和臺下學生互動,介紹句型,進行pair work操練。2)教師出示一張自己的家庭照片放在投影儀下并介紹this is my family ˊs he? do you know.自答:this is my father.為教學whoˊs this 做準備,然后教師指著祖母的照片說this is my father′s ′s my grandmother.然后指著爺爺?shù)恼掌?。反問who′s that, do you know? oh,自答she′s my grand father.板書三會單詞并進行教學。

3)每組學生拿著自己的家庭照在組內(nèi)進行練習,然后選代表在班內(nèi)介紹家人。step -task 1)watch a cartoon, 看卡通了解a部分的對話內(nèi)容2)fill the blanks, 在完成填空的基礎上操練對話,進行pair work, group work step 4.鞏固補充

1)出示2個場景,利用頭飾,小組討論并表演對話 2)來我家吧——運用自己的照片,小組討論,介紹自己的家庭 step 5.小結并布置作業(yè)

1)總結板書:略。教后反思本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是“認人”,與第二單元的“認物”有相似之處,只是將確認物品轉(zhuǎn)化為認識朋友的家庭成員,在結構上仍然圍繞一般疑問句展開,在學生進行“認人”操練時,教師應特別重視情景的引入,情景引入必須有助于刺激學生的交際動機,使學生自然產(chǎn)生詢問的欲望,并鼓勵學生用多種已學句型進行操練。在導入部分,我希望以新穎的形式迅速引起學生的興趣,加上前不久看到孩子栩栩如生的美術作業(yè),我靈機一動,以shark family鯊魚家庭的兒歌導入,朗朗傷口的兒歌,可愛逗趣的手勢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并對后面的教學埋下了伏筆。本單元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關,極易引起他們的興趣與關注。會話教學中教師首先出示了班上同學的全家福,立刻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積極地運用教師新授的句子向照片中的學生提問。在幾組操練后,教師出示了自己的全家福,并用口型暗示學生提問,學生運用新學的句子積極向老師提問,一問一答,很好地鞏固了新學的句型。兒童有著很強的向師性,所以在后面的練習中,他們也就能很大方地拿出自己的全家福來展示對話。本單元中出現(xiàn)了物主代詞,由于在3a中已加以滲透,故在a部分教學中未作過多糾纏,只在兒歌導入的時候進行了接觸,大多數(shù)學生便能接受了,只是相應的練習少了些。

這節(jié)課因為事先準備的比較充分,課堂效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李老師在聽我試講的時候也提出過,對話操練中學生的語言不夠豐富,pair work練習的還不夠到位,而且也沒能將已學的句型穿插運用上。學生對語言的感知和運用能力還是欠缺的。今后除了新授句型的操練,還要注意將已有知識相互貫通、結合,培養(yǎng)語言組合能力?!镜谌?my family】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所選的教學內(nèi)容是pep小學英語四年級unit6《meet my family》parta,圍繞meet my family展開話題。本課時要求學生能聽說認讀四會單詞family,parents,aunt,uncle,babybrother及句型how many….能自由交流各自家庭情況,使學生能用英語簡單介紹自己的家庭及成員。我借助”任務型“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演、唱溶于一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1、說教學目標

新課程強調(diào)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角度的有機結合,本著這樣的認知,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學生能聽、說、讀短語及單詞:family,parents,aunt,uncle,babybrother能運用 how many......進行口語交際。

[能力目標]能用簡單的英語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及各自的基本特點。

[情感目標]1)通過活動、游戲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敢于、樂于開口,積極參與交流。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2)通過本課的教學,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人。同時升華到愛校,愛國,愛地球,將對小家的愛提升到愛大家的層次,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2.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以上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的分析以及小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英漢語言差異,我認為對五個單詞及交際性語言的學習是本課的重點。本課的難點是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句型的理解及運用。二、說學情

英語有一句諺語:”education must be fun.”(教育必須是有趣的)。同時,學生是學習的生體,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做一個引導者,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學過一年英語的四年級學生,此段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而且富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思上,注重學生聽、說、唱、玩幾方面能力的綜合訓練,采用任務型教學、情境教學法、全身心反應法、多元評價法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訓練學生的英語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說話做事的能力。在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我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游戲、魔術、小組合作、多種練習和評價手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形成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三、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設計

為使學生在“玩演視聽”的過程中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能力,交際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結合本課實際,我采用以下教法: 1)以舊引新、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程伊始,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教室里陳設物品的數(shù)量,引出“how many...?”的句型,為后面學習“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作好鋪墊。觀察手指,引出歌曲“finger family”,富有童趣的動畫及歌詞,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以任務組織教學,學生參與體驗

以family為主題,由學生所熟知的“幸運52” 揭示本課時的三個任務,遵循由淺漸深、循序漸進的認知規(guī)律,科學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合理設計教學任務,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通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來進行教學。學生在履行任務的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認知能力,調(diào)動他們已有的目的語資源,在實踐中感知、認識、應用目的語,在“干”中學,“用”中學,從而實現(xiàn)課堂高效。

3)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開展活動教學。

小學生好奇心,求知欲強,善于模仿,喜歡活動。針對這些心理特征,結合即將到來的圣誕節(jié),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圣誕節(jié)聚會的情境,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貫穿始終,自然的引入了“baby brother”等新單詞的學習。猜一猜、火眼金睛等游戲讓學生興趣高漲,在“family”教學中的magic show恰到好處的進行了德育滲透。2、學法指導

教師的教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的學,而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學習方法的科學與否。因此,我對學法指導這一部分作了精心的設計,在學法指導上,重視多元智能教學理論、合作學習法和任務型語言學習法等應用。這些方法的運用,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游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大膽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而且還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如本節(jié)課中的調(diào)查活動及對how many 句型的拓展運用,學習的空間更加開放,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所學的語言,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發(fā)展。四、說教學過程 1、warm-up 師生互相問好,拉進彼此距離,引導學生觀察教室的陳設,復習“how many”句型,接著由“how many figers can you see”?引出“finger family”的歌曲,學生欣賞歌曲。

[設計意圖:教師手指上可愛的頭像,生動有趣的歌曲加上輕松的greeting能夠拉進師生間的距離,既緩減學生的緊張,又渲染英語學習氣氛,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課堂上來,并為后面新授內(nèi)容做了鋪墊。在我的finger family 亮相的時候,我聽到了學生的感嘆聲,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還是成功的。] 2、presentation step1:由學生熟知且喜愛的“幸運52”砸金蛋游戲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設計意圖:由游戲引出本課的學習任務,學生樂于接受,保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有利于學生帶著目標有的放矢地去學習新知。因為學生比較熟悉幸運52,ppt上的金蛋也比較誘人,所以提出砸金蛋看任務的時候,學生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 step2:從圣誕節(jié)回家聚會引入,學習新詞baby brother,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注意觀察baby brother 的情緒,引出問題who does he want? 學生給出不同的答案,ppt顯示一家人在一起的照片,he wants his father and wants his parents.學習新詞parents.[設計意圖:圣誕節(jié)馬上要到了,學生也非常熟悉這個節(jié)日,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圣誕節(jié)回家聚會的情境,伴隨《merry christmas》的音樂,讓學生在輕快的音樂伴奏中開始新知。但是由于硬件的問題,音樂沒有播放出來,所以氣氛沒有渲染出來。由這一情境,引出baby brother/parents的學習。baby的情緒本來在課件中都有體現(xiàn),有哭,有笑,但是也沒有播放出來,這個情境本來是起一個調(diào)節(jié)情緒的作用,效果沒有達到。在學習parents的時候,ppt顯示fathert和mother是用紅色愛心圈出來,飄起來后合在一起,再呈現(xiàn)單詞parents,學生一看便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一目了然,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情感教育。] step3:學習新詞:uncle/aunt.通過猜一猜的游戲引出單詞uncle/aunt的學習。用who’s your father’s brother?學習單詞uncle.用who’s your mother’s sister?學習單詞aunt.[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學習單詞的同時,了解各個家庭成員間的聯(lián)系,游戲的方式令學習更為生動有趣。] step4:滾動操練,學習新詞family.首先用粉筆將黑板上的單詞卡片圈成一棵樹,讓學生明了family tree這一概念,學習新詞family,然后讓學生讀一讀ppt上的句子,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再讓學生讀一讀紅色的字母,學生發(fā)現(xiàn)f-a-m-i-l-y這幾個字母組成了單詞family。然后讓學生閉眼睛,讀三遍“i love my family”,老師在此時把family tree變成一個大愛心,借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we should love our father and mother, love our family.火眼金睛的游戲,讓學生快速認讀單詞,達到鞏固本課新詞的目的。而后的let’s chant 讓學生在有節(jié)奏的韻律中再次鞏固單詞和句子。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的語言輸入與輸出,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認知。考察孩子們對單詞的掌握情況,同時訓練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傳授family的同時玩了一個小小的戲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是情感教育的再一次升華。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氣氛渲染的不夠,還是戲法不太精彩,學生的贊嘆聲不是很多。另外速讀單詞的游戲,既增添課堂氣氛又爭取讓我的學生限度的當堂掌握新學的單詞。這里的練習效果比較好,學生非?;钴S。chant 則避免了枯燥的記單詞,說句子,讓學生在有節(jié)奏的韻律中動起來,完成第一個學習新單詞的任務。] step5: 學習如何介紹家人,獲取super family的光榮稱號。承接christmas day的主線,邀請學生一起認識自己的家人,給學生一個model,接著讓學生用簡單的英語介紹自己的家庭,優(yōu)秀的可以得到super family的光榮稱號,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設計意圖:承接 christmas的主線,自然引出自己的家庭情況,起到了為學生示范的作用?!皊uper family”的設置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并添加操練的趣味性,小組交流讓每位學生都有了使用所學語言的機會,完成用英語介紹家庭成員的任務。這里由于時間倉促,考慮不是很周全,所以敢上臺來說的同學不多,如果在表演之前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操練,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 step6:句型學習、操練。教師再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it’s lunch time.i’m ’s have a family lunch!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并回答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who are they? 然后學習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本課難點: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完成任務三。] ce 1)make a survey.給學生一個model,讓學生明確認所要完成的任務,然后分小組開展調(diào)查,what’s your name?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who are they? 并完成調(diào)查表。

2)拓展練習。ppt顯示一幅圖,圖上有許多種動物,先讓學生認一認,然后引導學生用how many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提問,并自由選擇學生回答。

3)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問一問:how many books/pens/pencils...are there inyour bag/pencil-case...? [設計意圖: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learn how to learn.)。力求用簡單生動、通俗易懂的方式滲透學習策略,發(fā)掘他們積極求知、努力進取的潛力。因此我在檢測學生掌握新句型時,設計一個小型的任務型活動,讓學生利用語言“what’s your name?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調(diào)查一下自己朋友家庭的情況,加強學生之間彼此的交流。接著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個拓展,由圖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到你的書包、文具盒等都有多少文具、書本等。通過練習,鼓勵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做事,并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由于內(nèi)容較多,加上時間把握的問題,所以拓展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y 回顧本課所完成的任務,將熱愛小家的感情進行升華。首先顯示江漢路小學的照片,引出school is our love our school.(依次出示中國地圖,地球照片)china is our love earth is our family.引出更深一層次的情感教育,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設計意圖:回顧所完成的任務,進一步鞏固新知識,教育學生熱愛自己的家人。同時升華到愛校,愛國,愛地球,將對小家的愛提升到愛大家的層次,教育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這里如果時間充裕,讓學生說一說效果會更好。] 五、說預期達成效果

期望學生在自主、和諧、輕松的自然學習氛圍中學會本課時的五個單詞“family, parents, uncle, aunt, baby brother”和一個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 通過每一個教學游戲活動,使學生在不斷地習得和使用語言中將語言知識內(nèi)化,發(fā)揮學生思維的活躍和才能。同時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感受自如使用英語的成就感。通過小組合作,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融洽學生間的關系。最終達到學習語言,使用語言的教學目的。

因為是借用別的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水平認識淺顯,課堂中對學生習慣的調(diào)控還是未知,通過教學,預期全班95%學生能達到學習目標。較好的使用語言與同伴和教師交流90%的學生能夠達到。在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應該是和協(xié)的,學習氛圍是濃厚的,學習過程是快樂的。

小學三年級教案體育篇七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案三篇

【篇2】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功能句型:whose(pencil)is this/ that? it’s(ken’s).whose(books)are these/ those? they’re(mocky’s).2學習新單詞。

教學重點:正確認讀新單詞,熟練聽說。

教學難點:

1熟記單詞,靈活反應。2a caette的發(fā)音。

分層要求:

a類學生能夠認讀所學新單詞。b類學生能夠聽說所學新單詞。c類學生能夠說所學新單詞。

環(huán)境設計:

教師準備:錄音機,教學卡片 學生準備:學生卡片

桌椅擺放形式:兩人一桌

教學過程

一、review:

1greetings 2.收集教師、學生使用的物品,師生、生生問答。whose(pen)is this/ that? it’s(ken’s).whose(books)are these/ those? they’re(mocky’s).3提示:this 和these——較近that和 those——較遠

在情境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

總結

規(guī)律。

二、practice:

1出示教學卡片,復習問:what’s this? 引導生回答:it’s a(robot).2出示toys卡片,問:what are these? 引導生回答:they are toys.1 投影“電視”,舉起television 的教學卡片: this is a television.2學習其他單詞。

三、words to learn.1打開書p28上面的圖,放錄音,指相應的圖。2再放錄音,生跟讀(逐詞停頓)3再放錄音,不停頓,生跟著重復 4師指圖,引導生大聲讀出物品的名稱。

同樣的方法完成其余的圖片。5i can try.生自由舉手中卡片,讀單詞。6師生共同抽卡讀詞。

四、listen to this

1打開書p28下端。

2逐圖問答:what’s this? it’s a(bike).3放錄音,師問,生答。

4再放錄音,每句話后停頓,生標序號。5核對答案。

五、teach the song.1指圖中物品問答 2朗讀歌曲,邊讀邊指詞。3跟讀,指歌詞。4跟音樂拍手唱。六、set homework 將新學的歌曲唱給家長聽。

【篇3】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功能句型,交際實踐。2完成練習,鞏固單詞。

教學重點:

1熟練認讀單詞,正確描寫單詞,提高書寫能力。2在情景中交際實踐,培養(yǎng)交際能力。

教學難點:talk together

教學準備:實物教具,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review: activities:圍成一圈,介紹自己和別人。hello!my name is…

this is ….二、talk together.1師拿起一個學生的書,問:is this(david’s)book? 生答:yes, it is.2師再問:is this(ben’s)book? 引導生答:no, it isn’’s(david’s).1 看書p30上端的圖,師示范。2投影,師讀句子,生跟讀。

3 pair work: 扮演teacher和cla,練習對話。4 替換物品和人物,表演對話。

三、listen and number

1打開書p30,師做示范: 指uncle booky: who’s this? 生答:(it’s)uncle booky.依次指物品問:what’s this? it’s a computer.2聽錄音,找出對應的物品。

3再聽,把正確的句子序號寫在物品旁邊 4重復讀句子。

四、read, trace, and match

1翻開書p31,展示給學生,指radio圖,問: what’s this? 引出: it’s a radio is this?——it’s aunt bookys.2提示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齊讀。3同樣完成其他幾幅圖和詞組。4描單詞。

5再讀句子,連線。

五、板書設計: unit 3

whose book is this? it’s ann’ this ann’s book? no, it isn’’

s ken’s.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265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