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網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兵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http://mlvmservice.com/)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兵家
兵家是中國先秦、漢初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是古代漢族軍事思想的精華。諸子百家之一。關于兵家的起源,有人認為兵家源自道家;有人認為兵家源自法家。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孫武、司馬穰苴,戰(zhàn)國時孫臏、吳起、尉繚、趙奢、白起,漢初張良、韓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握奇經》等。兵家著作中含有豐富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兵家產生的背景
春秋戰(zhàn)國之際,分封制度的解體,導致了上層貴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層庶民地位的上升。于是,在貴族和庶人之間興起了一個士階層,士的人數迅速增加,他們的社會作用也日益重要。隨著貴族階級的衰落,官學或私家傳授出現了危機,于是民間聚眾講學之風應運而起,文化知識也由貴族轉移到士的手里。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兵家的主要思想
中國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中華民族燦爛的古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歷代軍事家對戰(zhàn)爭決策、指揮、統(tǒng)籌及其規(guī)律方面的理性認識的總和.
中國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學的管理觀點,它既把政治、經濟、軍事、天文、地理、國際關系等各種客觀因素作為決定勝負的條件,并把它們看成是相互關聯的管理決策的統(tǒng)一整體同時又把戰(zhàn)爭主觀指導,即主體的決策、指揮、組織、運籌等軍事理素質(所謂的“將能 ”、“將才”)作為一項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爭取戰(zhàn)爭勝利的一系列戰(zhàn)法.
關于計謀(戰(zhàn)略)的論述,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內容最豐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許多帶有規(guī)律性的原則,是至今仍必須遵守的.許多名言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諸如:“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居安思?!?“有備無患”,“先計后戰(zhàn)”,“遠交近攻”,“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避實擊虛”,“ 以眾擊寡 ”,“兵貴勝、不貴久”,“兵貴神速”;“兵貴其和,和則一心 ”,“三軍一人,勝”,“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密察敵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意” 等等.這些著名的兵家管理格言運用的一些基本原則,與現代科學理的理論,不僅基本精神一致在語言上也有明顯的淵源關系.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兵家思想的現實意義
即使在非戰(zhàn)爭時期,人們依然需要軍事思想和軍事作風。
兵家是最講究實際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確:取勝。以戰(zhàn)屈人之兵也好,不戰(zhàn)屈人之兵也好,火攻也好,用間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為著一個清晰的戰(zhàn)爭目的:勝利。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常常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對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經常兜圈子,轉來轉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遲遲不能解決問題。
《孫子兵法》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必要把任務或目標當成一個項目來看待,當作一場戰(zhàn)爭來處理,應當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打贏戰(zhàn)爭。將軍帶兵打仗,與經理帶領員工做項目,二者之間沒有區(qū)別。從兵家的思想裏尋找管理學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發(fā)現。
在非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爭的威脅依然時刻存在。任何國民均不可喪失警惕?!端抉R法》說:“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安,忘戰(zhàn)必危?!睗h唐時期,中國絕不缺乏陽剛之氣。宋明兩朝,沒有什么出息。有人說,北宋是中國古代最好的時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國家屢屢受辱,嚴重影響了國民性格。
人可貧賤,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爛。國民不必好戰(zhàn),但必有血性與陽剛。見義不為,無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氣,雖仁愛,不失剛強。故《司馬法》說:“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zhàn)止戰(zhàn),雖戰(zhàn)可也?!本印耙匀蕿楸荆粤x治之”,故君子必不敢忘戰(zhàn)。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法家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墨家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道家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儒家
@xuefen.com.cn 2013-2022 閩ICP備2023010389號-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