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論文(通用2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04:58:11
詩歌鑒賞論文(通用21篇)
時間:2023-11-08 04:58:11     小編:雁落霞

總結家庭生活,反思改進和增進親密關系的方法。在撰寫總結時,要遵循一定的邏輯結構,使內(nèi)容條理清晰。接下來是一些關于個性發(fā)展的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詩歌鑒賞論文篇一

舒婷詩歌在中國新時期女性文學的發(fā)展史上,留下了寶貴的足印。她的詩歌傳達了“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的女性覺醒,宣告了“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獨立的愛情宣言,引起了陣陣的喧嘩與騷動,成為了新時期詩壇的重要景觀。她的詩歌至今仍感動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收錄了很多,因此我把舒婷的詩歌作為我授課時的一個重點。本節(jié)課是王澤龍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第十三章第二節(jié)的內(nèi)容,另配有朱棟霖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選》,在備課過程中參考了洪子誠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的舒婷思想歷程,及中學語文教材的部分內(nèi)容,把舒婷詩歌的情感世界作為分析重點。

本節(jié)課的授課時間為50分鐘,是以語文教育專業(yè)的崗位需求為中心,以增加學生專業(yè)知識、增強專業(yè)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文學審美素養(yǎng)為依據(jù)進行設計的。授課對象是語文教育專業(yè)二年級學生,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只是還不夠深厚,不夠系統(tǒng),而且學生存在惰性,缺乏主動學習、主動參與實踐的意識,因此,課堂上需要教師的督促和對實踐活動的有效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更多采用目的驅動、啟發(fā)、提問等方法,以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根據(jù)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課件展示),并制定了教學重點與難點(課件展示)。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

情景導入: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三個詞語:人生、命運、愛情。曾經(jīng)有人用這三個詞語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人生是一場傾盆大雨,命運就是把漏洞百出的傘,而愛情是傘的補丁”古往今來,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都在吟詠著愛情,從對“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苦苦追尋,到“執(zhí)手先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纏綿;從“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到“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一代一代人在演繹著愛情的悲歡離合。什么是愛情的真諦,什么樣的愛情才是值得我們追求與擁有的呢?讓我們來一起走近舒婷,去聆聽與感受舒婷對愛情的詮釋吧。

問并歸納。(課件展示)。

《致橡樹》一詩中詩人用木棉與橡樹作為意象,為我們構建了理想的愛情:不僅要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還要“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云霞虹霓”,不僅“要有紅碩的花朵””與你眾生相依”還要“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神女峰》是對要求女性從一而終的封建節(jié)烈觀的徹底背叛,在詩人的眼里,神女的生存意義不僅僅在于供人們瞻仰,也不應該為“眺望遠天的杳鶴”而“錯過無數(shù)次的春江月明”,因此詩人在結尾以強大真摯的情感宣告于世人“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峨p桅船》一詩中以岸和船的相依相離,書寫了離愁別緒,但更多是航進,是為了理想穿越黑暗走向黎明的堅定,留下了“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里”的經(jīng)典名句。

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是分析體會舒婷詩歌的情感世界,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地愛情觀與價值觀,因此在學生實踐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設置了兩個題目:

1、品評《惠安女子》。(此時大屏幕給出舒婷的《惠安女子》,要求學生結合前三首詩歌分析的方法,分組討論)。

2、思考題:你是如何看待校園愛情的?(在活動中鼓勵學生敞開心扉,結合實際,談出個人看法,并注意在學生發(fā)言獲遇到困惑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最后小組展示與個人發(fā)言、學生教師點評。

學習舒婷詩歌,分析其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舒婷溫柔中透著堅強,徘徊中含著執(zhí)著。學習舒婷詩歌,不僅能使學生懂得愛情的真諦,也能讓學生認識到,愛情固然美好,但在人生中除了愛情,還有更多值得追求的,父母之愛,朋友之愛,師長之愛,對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甚至對未來的愛,就讓我們鼓起愛的風帆,去追求,去奮斗,去克服困難完善自我。送給大家一句話:“埋怨環(huán)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闊”

作業(yè)布置:

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愛情,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寫作能力,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yè):既然木棉向橡樹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那么,橡樹聽了這些,會有何感想呢?假如你是那棵橡樹,你又會向木棉說些什么?請以《致木棉》為題,寫一首詩或一篇文章。

詩歌鑒賞論文篇二

摘要舒婷創(chuàng)作的詩歌具有明顯的個性。在她的詩中有著獨特的女性見解,讀來也別有韻味。她的詩歌時而柔美時而剛毅,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本文就要從她的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意象的刻畫,女性意識的表達,人生的感悟層層遞進,以此來解讀舒婷的詩歌創(chuàng)作。

關鍵詞舒婷詩歌創(chuàng)作意象女性意識人生感悟。

創(chuàng)作背景。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生。著名女詩人,與顧城,北島,梁小斌同為朦朧派詩人,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外表不驚艷卻能給人一種明麗,端莊的感覺。她的詩歌正如她身上的氣質,她有著自己獨特的女性思想。她的大部分詩歌的創(chuàng)作所處的年代正值“文革”剛剛結束。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她以獨特的詩歌創(chuàng)作方式寫下了一篇篇優(yōu)秀的詩歌。

詩歌的創(chuàng)作與她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她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風順,年幼的她就開始經(jīng)歷一段艱辛的時光。她讀書讀到初二,文革就開始了。1969年,17歲的舒婷才上初二就被下放到閔西山區(qū)插隊。1972年返回廈門,先后做過紡織工人,燈泡廠的焊錫工。社會的大變革使舒婷的詩歌有種美麗的溫情和淡淡的憂傷。面對歷史長河中林林總總的詩人,讀到她的詩歌的時候就會有一種獨樹一幟的美麗。她詩歌里的柔美感源于歷史和社會。在她的生命里,她的青春是在文革當中度過的,作為**年代的詩人,她沒有絕望和悲哀,而是勇敢地面對和樂觀地生活,用她不屈的信念執(zhí)著自己的詩歌事業(yè),她的詩充滿著愛的激情,她歌唱祖國,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表達出愛國主義情懷。而由于悲劇性時代的烙印又使她的詩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在《船》中呈現(xiàn)著美麗的憂傷的基調(diào)。生活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舒婷依然將詩歌當成自己最寶貴的精神支柱,她的付出是有回報的,她創(chuàng)作的詩歌被很多人傳唱。

意象的創(chuàng)作。

舒婷有很多詩,它的詩中有很多意象,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舒婷的《致橡樹》,它讀起來是那么柔美,詞語確是那么鏗鏘有力。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兩種美妙,有女性的柔美,男性的剛毅。讀來那么有旋律那么有氣質。

舒婷的詩多用意象,《致橡樹》中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最喜歡的一組。

象征形象“橡樹”的形象象征著剛硬的男性之美,而有著“紅碩的花朵”的木棉體現(xiàn)著具有新的思想的女性之美,她脫棄了傳統(tǒng)女性纖柔、撫媚的秉性,而充溢著豐盈、剛健的生命氣息。舒婷除了《致橡樹》,另外一篇朦朧詩的代表作就是《雙桅船》。

《雙桅船》也是詩人采用象征、意象來表達人的主觀情緒,從而表現(xiàn)人性的作品。不同于《致橡樹》的是全詩表現(xiàn)了詩人雙重的心態(tài)與復雜的情感。詩中的“岸”、“風”、“風暴”、“燈”等都具有明顯的象征性。“岸”象征著女性的愛情歸宿,“風”意味著時代緊迫感給詩人的動力,“風暴”暗指詩人與同代人所經(jīng)歷的不平常的年代風云,“燈”則與光明信念邊在一起。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燈”,另一方面,是愛情向往的“岸”。在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進程中,時而與岸相遇,又時而與岸別離,相和諧又相矛盾。同時,在理想追求進程中,詩人時而感到前行的艱難與沉重,又時而感到一種時代的緊迫感而不讓自己停息。

詩人以她細膩的文字,運用象征的技巧,把詩歌完美地表達出來,使這些詩成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女性意識。

舒婷創(chuàng)作的詩歌有強烈的女性意識。作為傳統(tǒng)知識女性,2000年,吳思敬《舒婷及:呼喚女性詩歌的春天》一文就道出“她的詩歌“滲透了一種鮮明的女性意識”。指出“舒婷對女性意識的張揚是全方位的?!吨孪饦洹肥桥匀烁癃毩⒌男?,《神女峰》是對傳統(tǒng)女性觀念的批判,那么《惠安女》則體現(xiàn)了對中國當代女性命運的深切關懷。

其中她的詩歌中有一段是我最喜歡的,她對女人的描寫深刻細致“孩子的眼淚是珍珠的鎖鏈/丈夫的臉色是星云圖/家是一個可以掛長途電話的號碼/無論心里怎樣空曠寂寞/女人的日子總是忙忙碌碌”“我們就是心甘情愿的女奴/孩子是懷中的花束/丈夫是暖和舒適的舊衣服/家是炊具、棒針、拖把/和四堵?lián)躏L的墻/家是感情的銀行/有時投入有時支出。”(《女朋友的雙人房》)。

詩人寫的是不僅僅是一個女人的瑣屑的、平凡的人生經(jīng)驗,而是滲透著一位成熟女性對生命的感悟。描述了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為家庭為孩子的女性。綜合以上描寫女性的詩歌,從中可以看出舒婷對女性地位,精神自由的渴望。

人生的感悟。

舒婷作為中國當代詩人的代表,她那些優(yōu)美感人的抒情詩寫出了整代人的心聲,她的詩歌受到無數(shù)讀者的喜愛,深刻地影響了一代青年。從創(chuàng)作背景看,舒婷的詩是那個黑暗時代下新的啟明星。從意象的創(chuàng)作看,舒婷的詩具有獨樹一幟的象征韻味。從情感表達看,舒婷的詩有自己獨立的女性思想和愛國主義情感。從人生感悟的角度看,舒婷的詩體現(xiàn)了人們對真、善、美的永恒追求,體現(xiàn)了堅忍不拔、自強不息、樂觀向上的民族精神;她是朦朧派中的瑰寶,她創(chuàng)作的意象豐富了文學形象。舒婷成就了舒婷,她是讀者心中一位高潔的女神,是歷史天空中一顆璀璨的恒星。我喜歡舒婷,喜歡“舒婷式”的詩。

詩歌鑒賞論文篇三

學完中國歷代愛情詩詞賞析,從中對愛情了解了不少。體會很多,古代人對愛情有的也有忠貞不渝,有的也有??菔癄€,更有失信于愛情,在外尋歡。

談戀愛我是外行,但談論戀愛我還可以。其實象我這樣的年齡站在這里與你們探討這個問題我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似乎談戀愛應該是年輕人的專利。不過話又說回來,對于有些人來講,他們一生都在談戀愛,比如,少年人有早戀,青年人有熱戀,中年人有婚外戀,老年人有黃昏戀。世界上一些大人物在這方面幾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象雨果、歌德、羅素、薩特、郭沫若、郁達夫、李敖,畢加索也可以,希臘船王奧科西斯等等。雨果5歲就開始談戀愛,歌德80多歲的時候還愛上了一個18歲的姑娘,生命力真是旺盛。而且有些人生來就似乎是為談戀愛來的,比如徐志摩、葉塞寧。這些人好象都是男生。不過女的也并不遜色比如伊莉莎白泰勒、索菲亞羅蘭、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喬治桑、莎樂美、劉曉慶等。

其實在愛情上我們中華民族其實是一個早熟的民族,得出這個印象是我讀《詩經(jīng)》的結果。這種早熟可以分三個方面,一是情感模式上,我們的老祖宗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jīng)基本上完全具備了我們現(xiàn)代人所具有的所有的愛情情感模式;一是我們古人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上十分成熟深刻。這與同時期的西方相比,非常明顯。這種成熟深刻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忠貞《柏舟》、對對方的尊重《關睢》、認識到美好的愛情可遇不可求《漢廣》《蒹蕸》、愛情要以物質為基礎《木瓜》、《靜女其姝》。(西方古希臘神話中的阿波羅的故事。)一是對于愛情的表現(xiàn),也非常之成熟。詩經(jīng)的高度的藝術成就就可以說明這一點。

從中國古代歷史的角度看,愛情悲劇多于喜劇。從文學角度來看,愛情喜劇多于悲劇。二者合起來,單純從數(shù)量上看,是喜劇多于悲劇。如果從對于人們的震撼力來看,悲劇要遠遠大于喜劇。

從這門選修課中,了解了許多悲劇,例如:《節(jié)婦吟》、《無題》、清朝的紅樓夢等,這些作品里所展現(xiàn)的愛情悲劇基本上或則是美麗的愛情不能成就美滿的婚姻,或則是男子始亂終棄,或則是惡勢力硬生生拆散愛侶。

再說喜劇,簡直可以說數(shù)不勝數(shù)。唐傳奇里的有一些;元雜劇里有一大批,明戲劇小說里有一大批;聊齋志異里有一大批。最著名的有西廂記、牡丹亭等。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喜劇的劇情結構給人的感覺都是一個模子。

愛一個人最為重要的是尊重他(她)自己獨立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她)全身心的把精力投入到為自己的理想事業(yè)的奮斗中去,并督促他(她)充分利用好,完全屬于自己支配的時間,在彼此相處短暫的空間里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同甘共苦,為彼此的理想事業(yè)添磚加瓦,為共同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奮斗。

正所謂如今的愛情是要雙方進行的,只有一方付出,結果很顯然。所以要守住真摯的愛情,就要一起奮斗,為你們的未來努力。

學生:朱玉麟。

學號:2012512137。

院系:農(nóng)學院植保系。

詩歌鑒賞論文篇四

指導老師:丁燕。

摘要:舒婷是二十世紀70年代末,中國詩壇的重要人物,她和同時代的顧城,北島,梁小斌等以不同于前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開啟了中國當時詩壇的“朦朧詩”的高潮。作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中唯一的女性詩人,舒婷既有與其他幾人相同的創(chuàng)作理念,也有其自我獨特的視角?!蹲鎳?,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等作為舒婷最廣為傳頌的詩歌,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舒婷的詩歌理念,且這種理念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中國當代的部分人群。

關鍵詞:舒婷,詩歌理念,平等自由。正文:

自“五四”以來,新詩的出現(xiàn)使詩歌的創(chuàng)作更加自由。當代的中國也涌現(xiàn)了大批優(yōu)秀的新詩創(chuàng)作者,然而男性壟斷中國詩歌界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并未得到改觀。除了零星的幾個女詩人的出現(xiàn),大部分的優(yōu)秀詩歌都出于男性之手。直到上世界70年代末期,舒婷的出現(xiàn),像一只燕子,預示著女性詩歌春天的到來。

(1)充滿國家意識的詩歌理念:

舒婷作為新中國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的詩人,雖然免于戰(zhàn)火和革命斗爭的洗禮,但卻經(jīng)歷新中國最黑暗的時代——文化大革命。這段經(jīng)歷對于這一批詩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許多詩人的生活由此被烙上深深的時代印記。其中食指的發(fā)瘋,海子和顧城的離世等,對詩壇都是極大地打擊。然而面對過去痛苦的經(jīng)歷,舒婷卻選擇了不同于他們的,但更加積極的生活,她的詩歌創(chuàng)作變的更加熱情而非消極。她曾回憶說:“‘四人幫’倒臺后,我們真的覺得祖國有希望了,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我手上干著活,腦子里寫著詩,弄得手上全是泡。寫的是《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額上/熏黑的礦燈/照你/在歷史的隧洞里/蝸行摸索/??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wǎng)里/掙脫/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是緋紅的黎明/正在噴薄/??”

可以從這首詩歌中看出,在經(jīng)歷了那段黑暗時期的舒婷,在文革結束初期的創(chuàng)作是充滿了家國的意識的,并沒有選擇消極的生活方式。同樣文革的這段經(jīng)歷也逐漸促生了她后來倡導的自由的詩歌理念。

(2)倡導自由的的詩歌理念:舒婷在一次媒體采訪時曾說:“文革剛剛結束,中國處于一個轉型時期,文壇還存在‘假大空’的風氣,詩歌還停留在歌頌式、口號式的審美水準上,有很多人寫文章甚至畫漫畫批評、抵觸朦朧詩??”可見她對于四人幫的文化專制的是有著強烈的抵抗與不滿。四人幫的專制文化制度就是只準文學有一種存在形式,致使中國的文壇詩壇一片口號式歌功頌德的氛圍,完全沒有個性的自由和獨立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有讀者曾援引馬克思的話:“你們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羅蘭散發(fā)同樣的芳香,但為什么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p>

舒婷作為70年代末的詩人沖破了文革的束縛,把思想主題從政治領域擴散至人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從群體走向每個人的內(nèi)心。逐漸地,個體又重新被重視。個人情感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詩歌的殿堂,并更加突出且占據(jù)主要地位。視角的從外到內(nèi)的轉變,從群體到個人的轉變,使得詩歌開始偏重自由獨立,反對詩歌崇高化,反對詩歌中政治訴求的強加,在語言,節(jié)奏,韻律上作出了許多新的突破同時也破除了之前的駢文復蘇逆反的潮流,仿佛是近代詩歌的一次“新古文運動”。“為什么丹紅不能表現(xiàn)悲哀,黛青不能表現(xiàn)歡樂,為什么太陽只配朱砂,除非消滅光線吧。我決定不給豐收以金黃,不給希望以翠綠。”由此可以看出此后的詩人對詩歌的自由化,散文化追求。

在談及現(xiàn)下的詩歌,說起趙麗華的“梨花體”,舒婷說她并不認為詩壇不景氣,相反她認為這是一種文本的嘗試。她說詩歌永遠是年輕人的事業(yè),只要有年輕人在,詩歌就永遠有它的作者和讀者,現(xiàn)在有很多年輕人的詩讓她感到望塵莫及,她覺得超越才是詩歌傳承的重要原因。她認為現(xiàn)在的中國,誰都可以說自己是中國最好的詩人,詩歌成為全民之事是一個好現(xiàn)象。從她對現(xiàn)下詩歌卓越而不拘泥的認識,也可以看出她對詩歌自由化的倡導。(3)呼吁女性意識的覺醒:

在代表作《致橡樹》中,舒婷這樣寫:“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diào)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在漫長的封建時期,封建的綱常禮教的壓迫對女性的獨立人格的極大扭曲,形成了女性對男性的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舒婷認識到,即便是在上世紀70年代這種觀念在中國最廣大的女性中仍舊不能得到廢止且越來越有復蘇的趨勢?!吨孪饦洹肪褪窃谶@樣的社會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其中深切地反映出舒婷對當代女性地位的新的認識,強烈的駁斥了過去陳舊的男女觀念,所以就當時而言,舒婷的詩歌是充滿了女性意識的新時代詩歌。

“《致橡樹》熱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詩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獨立的姿態(tài)深情相對的橡樹和木棉,可以說是我國愛情詩中一組品格嶄新的象征形象?!薄吨孪饦洹纺軌虺蔀槭骀米顝V為流傳的詩作,且一直傳頌至今,正是因為她的詩歌所創(chuàng)造的木棉的形象能夠深入人心?!吨孪饦洹沸玖耸骀米非螵毩⑵降鹊哪信異矍橛^念,提出了嶄新的女性姿態(tài),要求女性不應再作為男性的附屬而存在,呼吁了女性意識的覺醒。現(xiàn)代女性追求的獨立自由的個性觀念也一定程度受到了這首詩歌的影響??梢哉f舒婷對現(xiàn)代女性的獨立地位及平等愛情觀念的影響是重要而深遠的。

除了詩歌理念,舒婷詩歌中的語言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舒婷認為,就像繪畫是光和色彩的藝術,詩歌一定是語言的藝術。她說,她寫詩,甚至有一種語言上的“潔癖”。本篇限于主題,不再敘述。

綜述來講,舒婷是中國近當代詩歌史上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詩歌理念也得到廣泛的傳播,對當代中國起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資料:

《一種演奏風格:舒婷自選詩集》——作家出版社。

《新的美學原則在崛起》——孫紹振《詩刊》1981年第3期?!妒骀茫耗莻€時代永遠不會回來了》——《山西晚報》謝燕。《舒婷:呼喚女性詩歌的春天》——吳思敬。部分資料來源于網(wǎng)絡。

詩歌鑒賞論文篇五

近年來,伴隨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完善與發(fā)展,基于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的微課成為了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從時間和空間維度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并且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微課的內(nèi)涵與特點。

所謂的微課,是借助相關教學視頻來進行課堂教學知識點的學習以及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其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似之處在于:包含全部的教學內(nèi)容,并注重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微課的優(yōu)勢在于授課方式更加靈活,更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彰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上文主要介紹了微課的內(nèi)涵以及特點,在此基礎上,本文嘗試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探討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體如下:第一,利用微課導入新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猶如一首歌的前奏,是整堂課的引子,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否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說的就是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善于打造精彩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進而積極參與到接下來的語文教學活動中。作為語文教師,其需要充分認識到微課導入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礎之上,開展圖文并茂的視頻教學。第二,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眾所周知,教學情境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究其原因,學生的情緒很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要時時觀察學生的情緒波動,通過展示優(yōu)美的動畫視頻,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教學情境,寓教于樂,幫助學生快速的融入到語文學習氛圍中,有利于小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推動學生學習情感的發(fā)展。第三,利用微課聚焦重點。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其可以抓住教學重點、易錯點以及難點,把教學目標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們,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語文教師在語文重難點教學中要充分彰顯微課的優(yōu)勢,精心設計微課內(nèi)容,層層深入,一步步解析知識點,進而實現(xiàn)知識點的內(nèi)化,以提高學習質量。第四,利用微課引導思考。微課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更具創(chuàng)造性,微課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針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情感,而引發(fā)學生無限的想象,使得學生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拓展知識面,提升文化水平。第五,利用微課拓展延伸。語文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還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而拓展延伸無疑可以幫助小學生的語文水平更上一層樓,幫助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探索語文學習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在課堂上,教學知識點可以借助微課來呈現(xiàn),同樣的,課外拓展知識也可以以微課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教師注重課外知識點朝向多角度、多元化方向延伸。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具備足夠的微課創(chuàng)意,并科學合理地展開知識點的引導,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開闊眼界,促進語文知識的內(nèi)化過程。另外,微課也有利于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語文成果交流,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把優(yōu)秀作文、學生的學習成果、讀書筆記、作文范文等資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圍繞相關主題讓學生充分交流與探討,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人與人之間每天的溝通、交流都離不開語文作為基礎,高中語文教學需要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引入生活中的素材,把實際的生活與高中語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例如,在進行《山雨》一課的講解過程中,針對課文中對大自然美麗景觀的描述,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大聲朗讀相關的語句,讓學生們對課文先有充分的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們找出在實際生活中出現(xiàn)的美麗大自然的場景,并引導他們使用優(yōu)美的詞匯以及優(yōu)美的語句來描述出來,讓學生們充分的體會到語文的學習是與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學好語文對于一個學生日后的全面健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四、結語。

總之,微課以其獨特的教學優(yōu)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使得課堂內(nèi)容更加精致化。本文首先闡述微課的內(nèi)涵與特點,然后從利用微課導入新課,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微課聚焦重點,利用微課引導思考,利用微課拓展延伸五個方面,探討了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更好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助力。當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論述難免存在一定的不足,還希望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從更多的層面展開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并給予本人批評與指正!

參考文獻:

詩歌鑒賞論文篇六

摘要:根據(jù)新改革的課程標準,高中語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課文講解階段,閱讀和寫作要重視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并要以多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從而使學生的高中語文學習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法;能力。

高中的語文教學,在當今漸漸成為一個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其本質的意義和目的的教學方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在于高考,很多教師教學時只考慮高考的考綱,考綱注重的部分就細而精地講解,沒有的就干脆忽略掉,比如,朗讀教學,就因為不占高考分數(shù)而備受冷落。我們不能因考試而教學,要發(fā)揮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全方面發(fā)展。

一、加強訓練,重視朗讀能力。

就目前來看,高中生的朗讀能力不容樂觀,這是由于學生對朗讀的重視度不夠,在課前,學生往往只預習知識點,或以默讀的方式進行學習。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高中生今后在社會上語言發(fā)音能力的障礙。而當今又是推崇講普通話的時代,因此,我們要將朗讀教學重視起來,()并且引導學生提高對朗讀的重視度。在朗讀過程中,通過對字、詞、句的發(fā)音來訓練語感。學生可以自身規(guī)定某個時間大聲朗讀,這樣反復讀,多讀,朗讀水平就會日益遞增。同樣,在朗讀過程中,還可以加強對知識點的學習,特別是對課文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會產(chǎn)生很好的領悟感。

二、教師的指引方法。

教師要做好引領朗讀的好開端,提高學生對朗讀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小學語文課上就經(jīng)常采用,但是好的方法不怕舊,只要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就都可以采用。在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指引,讓朗讀課文的學生提高朗讀美感,使學生能通過聽來理解課文的真實意境。教師在課余時間還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在忙碌的學習中用朗讀來放松自己。

三、總結方法的`技巧。

在語文教材中,現(xiàn)代文所占的比重略微大一些,所以,在朗讀過程中,就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某篇現(xiàn)代文,在朗讀過程中,要抓住重要的信息,內(nèi)心要有鑒賞和評價。在認真理解鑒賞的同時,還要有速度上的提高這也符合了高效率、快節(jié)奏的步伐。

高中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提高不僅關乎高考,更關乎未來,朗讀在學生以后的交際與學習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中語文的學習中一定要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楊東。新課程教學基本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0.

(作者單位遼寧省沈陽市第八十三中學)。

詩歌鑒賞論文篇七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盵1]宋詞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門類,是一種合樂的歌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樂府、樂章、詩余和琴趣等。在古典文學的閬苑里,宋詞無疑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代表了一代文學之盛。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共收錄柳永、蘇軾、辛棄疾和李清照等人的詞作共8篇,分別是:《望海潮》、《雨霖鈴》、《念奴嬌?赤壁懷古》、《定**?莫聽穿林打葉聲》、《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和《醉花陰》等。這些詞本身就是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集萃,同時又是意境美、情感美和語言美的統(tǒng)一。為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要從意境美、情感美和語言美等幾個方面循序漸進來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品讀以強化對宋詞的鑒賞。

一、置身其中,感悟意境美。

二、心靈感融,體會情感美。

我們知道,詞源于唐,成型于晚唐五代,大盛于宋。最初主要抒寫男女相思愛戀,詞調(diào)主要是委婉的,至宋柳永、蘇軾等人后詞境逐步開拓,領域不斷擴大,情感更加豐富。宋詞寄寓著先人的相思愛戀、希冀情懷、人格操守和志趣追求,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队炅剽彙肥鞘銓懥涝阢昃┡c戀人分別時候的離愁別恨。寫當時場景,如“寒蟬凄切”、“驟雨初歇”、“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刻畫人物神態(tài),如“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寥寥幾筆,舉重若輕,去繁從簡,傳神地勾勒出情人分手時一剎那內(nèi)心的萬千愁緒?!岸嗲樽怨艂x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多情”點出離別的冷落?!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捕捉“月西沉、天將曉”的景色,借物抒情;“楊柳岸”使人想到折柳送別的習俗,其楊柳依依,別情綿綿。這是以畫論詞,從中可看出其“詞中有畫”,大膽潑墨,反復渲染,前后照應,委婉自如。例如李清照《醉花陰》,言辭搭配,美不勝收,給人們以深刻啟示?!澳啦讳N魂情感,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边@三句直抒胸臆,寫出了作者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颁N魂”極比相思之苦,“簾卷西風”即“西風卷簾”,則暗蘊凄涼之意。先以“銷魂”點神傷,再以“西風”點凄景,最后落筆歸結為一個“瘦”字。在這里,作者巧妙地將思婦與菊花相比,展現(xiàn)出兩個疊加的鏡頭:一方是秋風搖曳著的蕭瑟羸弱的菊花,一方是愁云滿面的思婦。這兩者情景交融,凄苦愁郁的情感的躍然紙上。全詞開篇點“愁”,結句言“瘦”,貫穿全詞的愁緒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和形象的體現(xiàn)??梢哉f,“情深深,愁濃濃”,結合巧妙,相得益彰?!端堃鳌さ墙蒂p心亭》:“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三句,是直抒胸臆,可見此時詞人思潮澎湃、心情激動。但作者不是直接渲染,而是選用典型動作的描寫,抒發(fā)了自己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后幾句感情漸濃,達情更切,至最后“無人會”得以盡情抒發(fā)。當學生讀到這里,作者萬千愁思心緒,可以盡知了。“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弊髡咚鶓n懼的,正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政治黑暗,恢復中原的夙愿不能實現(xiàn),年齡漸大,如再賦閑便恐無力馳騁疆場了。這三句恰恰是是全詞的核心,作者的情感經(jīng)過一層層得以推進,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最高潮論文發(fā)表。

二、辨明格律,品味語言美。

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孟子首先提出“知人論世”之說。我們在研讀作品的過程中,要想深入了解作品的內(nèi)涵,必須對其人其事、文化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一要分析文化典故。一些詞由于大量用典,只有首先了解典故淵源,方能更加深入地把握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由于諸多典故的運用,豐富了詞作的形象,深化了詞作的關鍵詞人于頭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被任命為鎮(zhèn)江知府,出鎮(zhèn)江防要地京口。從表面上看,宋廷對他似乎是重視的,而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用他這個主戰(zhàn)派元老作為招牌而已。辛棄疾即任后,一方面滿懷期望積極部署軍事進攻的準備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清醒地地認識到當時政治斗爭的險惡,自身處境的艱難,北伐實際上很難有所進展,自己抱負也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這種老成謀國的矛盾交織的復雜情懷與心理狀態(tài),在這首作品里充分地表達了出來。

參考文獻:

[1]王國維.宋元戲曲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

[2]王國維.人間詞話[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

[3]古風.意境理論的現(xiàn)代化與世界化[j].中國社會科學,,(3).。

詩歌鑒賞論文篇八

宋朝前后延續(xù)了300多年,其繪畫在隋唐五代的基礎上繼續(xù)得到發(fā)展。山水畫發(fā)展到宋代,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興旺景象,達到了中國古代山水畫的頂峰水平。無論從題材內(nèi)容還是從表現(xiàn)形式和表現(xiàn)方法都更加的多樣化,出現(xiàn)了一批有杰出成就的畫家,他們以古人為師,以自然為師,以吾心為師,創(chuàng)作了具有豐富審美特色,面貌各異的山水畫杰作,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典范,在美術史上樹立了一塊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山水畫壇在五代的基礎上人才輩出,風格技法多彩紛呈,成就突出,這一時期宮廷美術全盛,畫院規(guī)模齊備,名家層出不窮,佳作碩果累累。畫壇上山水畫最為突出,水墨格法空前發(fā)展,出現(xiàn)了講究筆墨韻味的皴、擦、點、染等技法程式,山水畫造景重造化、重理性,審美特色由政教、宗教精神逐漸轉向人文精神,這一時期美學著述獨到、藝術思潮活躍、繪畫作品精湛,是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文化的發(fā)展源頭。下面就兩幅名畫作說明。

《情戀蕭寺圖》是流傳在國外一幅影響較大的傳為李成的作品。此圖作為高山峻嶺,深溝巨壑,前景突兀巨石,以邊平緩,一邊峭拔,產(chǎn)生一種體積感和重量感。巖石的輪廓線,用筆堅實有力,所組成的表面結構具有質感。中景山澗瀑布飛流直下前景深潭,與遠景處一懸瀑形成互相呼應之勢。途中造型曲盡變化的“蟹爪樹”,樹干枝杈筆法穩(wěn)健有力,樹態(tài)展枝搖曳,顯得生動活潑。亭臺樓閣的飛檐很有特色,是李成山水畫的特點??v觀全圖,筆法嫻熟老健,用墨層次分明,渾厚蒼勁。構圖呈自然開合狀,節(jié)奏明快,氣勢雄逸,使觀者猶如身臨其境。

《溪山春曉圖》作者惠崇

此圖畫江南平遠山水景色。畫面前后始終以重山疊嶺為背景在這山溪河流中間,崗巒起伏,平渚相牽,其上林木蔥郁,花開爛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畫中布局取平遠之勢,但崇山疊嶺,云氣蒸騰,亦顯境界深幽,而縈繞于山間的河流、湖水與云氣融為一片,又使其境空靈渺遠。畫中筆法溫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隨形變化,濃淡相宜。其敷色簡淡,醒目異常,增強了畫面春日融融的明麗氣氛。在這些平凡的景物里,畫家感受到萬物復蘇的歡欣。蘇軾詠惠崇《春江曉景》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在欣賞諸多山水畫名作時,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少的經(jīng)典之作都是以寒林、雪景為題材,而這種情景較集中地出現(xiàn)在北宋時期,在其他時期則比較少見。只有北宋時期穩(wěn)定的文化氛圍才能使得一種繪畫題材穩(wěn)定化、持久化。毫無疑問,北宋山水畫的藝術水平及成就是中國山水畫史上的頂峰。南宋山水的“一角半邊”似乎是當時殘山剩水的真實寫照,作品的完整性無法與之比擬。元代由于漢族文人士大夫沒有進入仕途的機會,所以并沒有太多展示他們藝術才華的機會,他們的藝術也只是“在野”的。明清時期更是趨向于筆墨技巧自身而漸漸忽略作品的內(nèi)容與形式,技法和藝術內(nèi)涵本末倒置是無法使他們的作品達到最高水平的。只有在北宋時期,統(tǒng)治者崇文抑武,使得文化和藝術有了更多的發(fā)展空間,正因為如此,畫家們才有寬松的環(huán)境來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雪景寒林山水畫的空曠之美也正是北宋文化博大空間的體現(xiàn)。

中國山水畫不講究形似,而是講究意境,以簡潔飄逸的筆法給欣賞者帶去精神上的享受。中國山水畫讓人看上去就感到寬廣,氣魄非凡,有“方寸之間見萬里”“氣象萬千”的氣度。

“奇”;中國山水畫既強調(diào)多樣性又強調(diào)統(tǒng)一性,反對平鋪直敘,反對景物雷同。

“遠”;具體說就是散點透視。“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中國山水畫不采用西方那種平視靜觀構圖“所見不周”的焦點透視觀察景物的方法,而是采取了視點活動的“三遠”表現(xiàn)法,打破了光陰和時間的限制。

重視立意構思的重要作用,提倡藝術形象是為了表達內(nèi)心與外界之間的交流,“敢于使用程式化、裝飾化與夸張變形的手法,為對象傳神,為作者達意”;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計白當黑”審美觀念,色彩是以墨為主,以色為輔的,這種化繁為簡的創(chuàng)作方法更符合中國儒道思想所追求的那種平淡中庸、清心寡欲的境界。

詩歌鑒賞論文篇九

78kxxx班學號:xxxxxxx姓名:xxx古代詩歌是文學作品中文字最精練,內(nèi)涵最豐富的藝術形式之一,好的古詩能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的精神修養(yǎng),下面我從兩個部分來談談如何鑒賞詩歌。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調(diào),分清類型。

鑒賞古詩詞,首先應當明確,作者是通過什么意象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感受的。意象,即被賦予了特定意義的事物,如杜鵑,往往代表著思鄉(xiāng);柳與留諧音,與留戀有關;月亮與思鄉(xiāng)念家、思念親人、盼望團圓有關;雁與鄉(xiāng)愁有關??了解通過這些意象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圖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將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相融合的,從而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是明快高亢還是陰暗低沉,是喜悅歡愉還是凄苦悲涼,是豪邁壯觀還是閑適淡雅??最后根據(jù)詩詞內(nèi)容將其大致分為五類:

1.詠物言志詩。

這類詩歌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高遠的志向,一種是表達自己高潔的品質。如唐·李忱的《瀑布》“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這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詩。詩中描繪了沖決一切、氣勢磅礴的藝術形象——瀑布,作者就是借瀑布的形象,表達出自己一往無前的豪情壯懷。又如陸游的詞——《卜算子·詠梅》,其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要香如故”,也是借梅花來表達自己的高潔的品格。還有,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痹娙艘彩墙杼Σ粸榄h(huán)境所限依然青春煥發(fā)、樂觀向上的精神和苔不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棄、敢于爭先的品格,寄托了自己自適其樂、不甘示弱,高雅俊潔的人格精神的。

2.送別詩。

細一聽,這笛聲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想到,此時正是折柳的季節(jié)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卻還漂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鄉(xiāng)之情。詩人正是通過“折柳”(即“折柳曲”的省稱,柳又與留諧音)來表達惜別懷遠之意,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的。

3.懷古詩。

這類詩主要是憑吊古代的人和事。對人,表達緬懷之情;對事,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如著名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贝嗽娨郧逍滦沱惖墓P調(diào),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春景圖:樹茂花美,嬌鶯長啼,水村山城,酒旗斜矗、廟宇樓臺、煙雨凄蒙,這都是典型的江南春色。而在鶯啼之前冠以“千里”更寫出春色無邊的氣勢。明人楊慎認為“千里”不合情理,妄改為“十里”,實在是不懂藝術真實的荒唐之論,而在寺前冠以“四百八十”,字樣,更突出了江南寺廟之多。這種描寫還有一種暗示作用,南朝的寺廟雖然留下來了,但是南朝政權不是早已化為烏有了么,它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許正是它太崇奉佛,建的寺廟太多了的緣故吧。細玩結尾一句,從“多少”二字還是能體會到詩人的感慨的,意思是當年建造寺院者是何等顯赫,而今又在何處?詩人面對江南的春光,自然會有今昔盛衰之感。

4.戰(zhàn)爭詩和思鄉(xiāng)詩。

一般來說,戰(zhàn)爭詩中除了有一些表現(xiàn)英勇作戰(zhàn),保家衛(wèi)國這樣壯闊主題的少數(shù)詩詞外,大多表現(xiàn)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是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前者如“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后者如陳陶的《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p>

5.閨怨詩和羈旅詩。

這類詩大多與婦女有關,有的是通過寫對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達女子的離愁別緒,憂郁傷感,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有的是寫婦女對在前線丈夫的思念,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如辛棄疾的《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欄干不自由?!?/p>

二.賞析語言,辨明風格,分清抒情,理出手法。

我們知道,不同的作家,使用的語言是不一樣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壯麗,有。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空靈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含蓄等等。正是這些體現(xiàn)了作家卓爾不群的風格,如李白的飄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頓挫,白居易的通俗平易,杜牧的清新俊拔,李賀的奇譎險怪,李商隱的精工綺麗??讀唐詩就要分清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社會政治不同導致的詩風的巨變,同時還要注意田園詩和邊塞詩的差別;讀宋詞就要弄清柳永和蘇軾在詞的發(fā)展中的地位,知道辛棄疾是一位文武全才、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不能馳騁疆場、因而詞作中充滿著悲憤之氣的愛國志士;要知道李清照的詞分為前后兩期??還要知道婉約派和豪放派的區(qū)別。

不同詩作風格迥異,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式來抒發(fā)情感的呢?其實很簡單,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就是直接抒情;類似“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就是間接抒情。間接抒情還包括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等。

這些只是我個人對古代詩歌鑒賞的一些淺見,畢竟中國古代詩歌博大精深,還需要我們好好學習和深刻挖掘。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

我不逃避也不思索。

只是寫著我想寫的。

說著我想說的。

就是在這個夜里。

一切冷清安靜。

一切喧囂浮躁都已塵埃落定。

醒著或是睡著。

世界一言不發(fā)。光、風、云。

該沉淀都沉淀了吧。

我做著不是事情的事情。

正是這個夜里。

面對著一個蒼白的.電腦。

像是一個蒼蠅面對著一片玻璃。

前方一片光明,蒼蠅無法找到出路。

我的身體無法在網(wǎng)絡穿梭。

每天都查許多詩歌網(wǎng)站。

但今天沒有,也不知為何。

qq一直隱身??措娪埃顷懢W(wǎng)站。

或者聽些歌曲。我麻木著。

我也不知道我做的這些事情。

到底是不是我想做的事情。

我無法弄清白天正像無法弄清黑夜。

無法弄清天空,無法弄清星星。

無法弄清月亮,無法弄清銀河。

更無法弄清電腦在思索什么。

無法弄清北島、無法弄清徐志摩。

無法弄清趙麗華,無法弄清文革時期的風格。

無法弄清詩歌在前進還是退縮。

一些東西在墮落。

一些東西在復活。

我無法弄清什么樣的詩歌才是詩歌。

我做著不是事情的事情。

我胡亂寫著不是詩歌的詩歌。

只有一瓶礦泉水呆在電腦旁邊。

陪我過夜。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一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1)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4分)。

(2)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6分)。

9.(1)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答出“六朝如夢鳥空啼”,而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種物是人非的對比關系,表述流暢連貫即可。)(4分)。

(2)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lián)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答出詩人懷古傷今的晚唐情結,表述流暢連貫即可。)(6分)。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二

而我的星辰也懷著同樣的心愿。

我對你,親愛的人兒,一無貪圖,

只期望你帶給我痛苦。

如果有時你對我的眼睛表示憐憫之情,

我對你別無他求,

只希望哭個不休。

也并非因為你聽到我短嘆長吁,

我才為你傾吐心曲,

我這顆心對你不抱任何希望,

有的也許只是憂傷。

讓我仍愛著你,望著你,

為你嘆息,

因為痛苦、哭泣和悲傷,

都是我忠誠的報償。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最后一位著名詩人托夸多塔索,給后世的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學瑰寶,一部《被解放的耶路撒冷》既成就了塔索在文學圣殿中的巨大榮譽,也讓塔索的精神幾近崩潰。在塔索的身上始終?纏著文藝復興晚期人文主義者的矛盾,因為早先時期徹底擺脫上帝和宗教的精神束縛之后,擁有空前的心靈和身體自由的人文主義者經(jīng)歷了狂歡節(jié)似的完全放縱,走出神的庇護曝露在塵世的陽光下,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無力和憂郁。所以人們在反思文藝復興運動帶來的這場全民狂歡,然而這絕非是對它的否定,這個過程中讓那個時代的人們包括現(xiàn)今的我們都受益匪淺。

《我愛你,只是因為你美艷》這首詩共分四節(jié),抒情主人公“我”面對愛幕的人的拒絕,依然不改對她的鐘情,全詩仿佛是詩人的愛情宣言:你可以不愛我,但是卻不能阻止我愛你。首先,主人公“我”被女孩的美艷打動,深深地愛上了她,在告白遭到拒絕之后,他堅定地表白了自己將不計結果地付出愛情的.信念,即使沒有回報,甚至只是得到痛苦、哭泣和悲傷的下場,他將義無反顧。其次,本詩在語言上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對愛情的堅決,每一節(jié)都采用了相似的結構和詞語,名言名句,例如“我對你……一無貪圖”,“我對你別無他求”和“我這顆心對你不抱任何希望”,可以看出“我”對現(xiàn)實和結局的清醒認識,但依然沒有目的和不計回報地愛著她。另外,“只期望”、“只希望”和“只是”這些在每節(jié)中都出現(xiàn)的短語表明了“我”對這場愛情的小小希翼和要求,同時也是對愛幕女孩的苦苦哀求,請她不要連這一點小小的要求也拒絕,發(fā)誓自己不會給女孩帶來壓力和困擾,只希望保留自己愛的權利。第三,本詩結構完整,從前三節(jié)的并列傾訴到第四節(jié)的總結告白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結構,盡管抒情主人公已經(jīng)清醒地意識到這場愛情的無望和痛苦,但是他愿意單方面地付出自己的真心,“讓我仍愛著你,望著你”,而且詩人并不認為這場愛情是一個無謂的行為,“因為痛苦、哭泣和悲傷,都是我忠誠的報償”,雖然不能得到女孩的愛情,然而在追尋的過程中詩人體會到的痛苦、哭泣和悲傷也未嘗不是一種所得,詩人認為這些是對他的“報償”。

同時,我們也可以把這首詩看作是詩人塔索在經(jīng)歷了聲勢浩大的文藝復興運動之后對這場狂歡運動的反思,如何對抗狂歡之后的空虛,如何在走出宗教陰影之后找到心靈的安放之所,人文主義者陷入一種不安的困惑。但是詩人決不是否定這場運動,因為他認為即使有痛苦、悲傷和困惑,這一切都是有價值的“報償”。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三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出自《全唐詩》,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lián)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fā)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lián)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diào)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lián)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xù)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jīng)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shù)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開頭兩句分別點出送別的地點和行人的去向?!俺顷I”,指京城長安,闕是宮門兩邊的望樓。“三秦”,泛指長安附近。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chǎn)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芭c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共鳴寫了出來。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離鄉(xiāng)遠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這兩句表現(xiàn)的感情很真摯,態(tài)度很誠懇,一種體貼關注的語氣,從字里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五六句忽然將筆鋒一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后,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nèi)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最后兩句就此再推進一層說:“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币馑际?,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別淚沾巾。

2《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yōu)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一場秋雨過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如此清秋佳景,風雅情趣,自可令王孫公子流連陶醉,忘懷世事。此詩以一“空”字領起,格韻高潔,為全詩定下一個空靈澄凈的基調(diào)。全詩動靜結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靜態(tài),清泉流溢是動態(tài)。前四句寫秋山晚景之幽靜,五六句寫浣女漁舟之喧嘩。詩之四聯(lián)分別寫感覺、視覺、聽覺、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這首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維《山居秋暝》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xiàn)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首聯(lián)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閑適,清新宜人。頷聯(lián)寫?zhàn)┰庐斂?,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凈的自然美景。頸聯(lián)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分披,發(fā)現(xiàn)了浣女、漁舟。末聯(lián)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3《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王昌齡的這首邊塞詩倍受歷代詩家推崇,明代詩壇領袖李攀龍甚至推其為“唐代七絕壓卷之作”。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zhàn)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意境雄渾深遠,耐人尋味。詩人從寫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

“秦時明月漢時關”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里的戰(zhàn)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nèi)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叭宋催€”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只要鎮(zhèn)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

三、四句抒情,表達了詩人期望朝廷任用良將,早日平息戰(zhàn)爭,使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但使”、“不教”,含蓄委婉,將厭惡戰(zhàn)爭、同情百姓、不滿朝廷等諸多情緒盡蘊其中,加深了詩歌的蘊藉?!扒擅罨ノ?,靈活用典,精妙煉字”是這首詩最突出的藝術特色。

4《行路難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全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是詩人在離開長安時的心情寫懷。這首詩特出的一個特點就是詩人的情感波瀾起伏、跌宕變化。詩人的情懷時而失落苦悶,迷惘不知所措;時而充滿希望,信心倍增,繼爾又彷徨無據(jù)感時傷逝,最后又能豪情萬丈,豁達自信。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黃河、雪擁太行。“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5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本詩系杜甫于代宗大歷二年重陽節(jié)登高望遠、觸景生情之作,亦為杜詩中最能表現(xiàn)大氣盤旋、悲涼沉郁之作。前四句是一幅雄邁壯美的“秋景圖”,意境載闊,氣勢磅礴;后四句并只是個人的嘆老嗟貧。而是感嘆世事多艱難,人民多災禍。

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嘯,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回翔。首聯(lián)兩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且句中自對,無一虛設。這是詩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構成一幅悲涼的秋景圖畫,為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頷聯(lián)為千古名句,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我萬里漂泊,常年客居他鄉(xiāng),對此秋景,更覺傷悲;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自登臨高臺。頸聯(lián)是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頓挫之神。時世艱難,生活困苦,我常恨鬢如霜白;濁酒銷憂,卻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尾聯(lián)轉入對個人身邊瑣事的悲嘆,與開篇《楚辭》般的天地雄渾之境,形成慘烈的對比?!翱嗪蕖?,甚恨,意思是愁恨很深。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渾涵汪茫的七言律詩。前兩聯(lián)寫登高聞見之景,后兩聯(lián)抒登高感觸之情。由情選景,寓情于景,渾然一體,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diào)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高渾一氣,古今獨步。

6《雁門太守行》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詩共八句,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成功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昂谠茐撼浅怯荨保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zhàn)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次句寫城內(nèi)的守軍,以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忽然,風云變幻,一縷日光從云縫里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此刻他們正披堅執(zhí)銳,嚴陣以待。這里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后四句寫馳援部隊的活動?!鞍刖砑t旗臨易水”,“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臨易水”既表明交戰(zhàn)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壯懷激烈的豪情。接著描寫苦戰(zhàn)的場面:馳援部隊一迫近敵軍的營壘,便擊鼓助威,投入戰(zhàn)斗。無奈夜寒霜重,連戰(zhàn)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將士們毫不氣餒?!皥缶S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秉S金臺是戰(zhàn)國時燕昭王在易水東南修筑的,傳說他曾把大量黃金放在臺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攬?zhí)煜率?。詩人引用這個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7《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弊髡邔懽约核紤僖咽诺臍q月,思戀美好的年華。這種感情往往是悲苦交加,然而句中無一“悲”字,“苦”字。五十弦,一弦一思念,可見思念苦之多,而且一發(fā)不可收拾。“莊生曉夢迷蝴蝶”,似水年華恍如夢,又像美麗的蝴蝶,卻更苦于無奈的現(xiàn)實,于是“望帝春心托杜鵑”,望帝死后化成杜鵑悲啼,自己又該怎樣面對現(xiàn)實,又將把一切托付何物呢?人們盡可能傳誦。但誰也不會輕易說出這是句的悲,于是他迷惘了?!皽婧C髟轮橛袦I,藍天日亂玉生煙”想的多了,悲傷滾滾而來,自然有淚了。作者也許有點繞性心理,人太悲傷了,就需要一點安慰。想想將來,或許今天的淚水將成為明日的珍珠。美玉總伴隨好運而來,運氣好了,說不定藍田的玉??還沒有想完,想象中的“玉山”卻生煙渺茫,自己有一次跌入現(xiàn)實的苦悶中,“此情可待成追憶”,“唉!”李商隱嘆息著流走的時間里,我惋惜!“只是當時已惘然”作者捫心自問,“當時已惘然”,那么現(xiàn)在就不能再“惘然”了,要做些有意義的事,不能就這樣一直沉浸在悲哀之中。

整個篇幅的感情基調(diào)是深沉的,但給人的感覺卻飄然脫俗,用傳說來寫感情,詩句的優(yōu)雅更顯露出柔和凄美。情悲而不失美,靜而又波瀾,有后悔更有勇氣,無不表達作者最深切的感受。

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凄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diào)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fā)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diào)》“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9《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詞的上片通過對眼前景物的詠嘆,將懷舊之感、傷今之情與惜時之意交織、融合在一起?!耙磺略~酒一杯”,所展示的是“對酒當歌”的情景,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然而在作者的記憶中,最難忘懷的卻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氣”句,點出眼前的陽春煙景既與去年無異,而作者置身的亭臺也恰好是昔日飲酒聽歌的場所。故地重臨,懷舊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又怎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夕陽西下”句,不僅是惋惜時光的匆匆流逝,同時也是慨嘆昔日與伊人同樂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tài)。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fā)前意?!盁o可奈何”二句,屬對工切,聲韻和諧,寓意深婉,一向稱為名對。唯其如此,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校勘》一詩。上句對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對巢燕的歸來興懷舊之感。人間生死,同花開花落一樣,不由自主,所以說“無何奈何”。舊地重游,前塵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說“似曾相識”。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因此,此詞不但以詞境勝,還兼以理致勝。后來蘇軾的詞,就大暢此風了。

10《踏莎行》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這是一首寄托個人身世之感的抒情詞。上片寫孤獨的處境。上片寫謫居中寂寞凄冷的環(huán)境。開頭三句,緣情寫景,劈面推開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銷魂的畫面:漫天迷霧隱去了樓臺,月色朦朧中,渡口顯得迷茫難辨。“霧失樓臺,月迷津渡?!被ノ囊娏x,不僅對句工整,也不只是狀寫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笆А薄ⅰ懊浴倍郑葴蚀_地勾勒出月下霧中樓臺、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寫出了作者無限凄迷的意緒?!办F失”、“月迷”,皆為下句“望斷”出力。“桃源望斷無尋處”。詞人站在旅舍觀望應該已經(jīng)很久了,他目尋當年陶淵明筆下的那塊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離郴州不遠。詞人由此生聯(lián)想:即是“望斷”,亦為枉然。著一“斷”字,讓人體味出詞人久佇苦尋幻想境界的悵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晏殊的這首詞有一種對時光年華的流逝的深切的慨嘆和惋惜存在,而且更在極幽微的情思的敘寫中,流露出了很深摯又很高遠的一份追尋向往的心意,這種情思,雖然表面看來也許只不過是傷春懷人之情而已,但是隱然間卻可以使讀者的心靈感情感受到一種提升的作用。

11《雨霖鈴》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此詞為抒寫離情別緒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詞和有宋一代婉約詞的杰出代表。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后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

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fā),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tài),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后情景?!嗲樽怨艂x別,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念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敖裣菩押翁帯?,遙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chuàng)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按巳ァ币韵?,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經(jīng)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回環(huán)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

12《破陣子》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詞的上片,寫作者閑居家中心情苦悶,只能借酒澆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時,還一次又一次地撥亮燈火,久久地端詳著曾伴隨自己征戰(zhàn)殺敵的寶劍,渴望著重上前線,揮師北伐。作者帶著這樣的思念和渴望進入夢中。他恍惚覺得天已拂曉,連綿不斷的軍營里響起了一片嘹亮雄壯的號角聲。他把大塊的烤牛肉犒勞將士們,讓他們分享;軍樂隊奏著高亢激越的邊塞戰(zhàn)歌,以助興壯威。在秋風獵獵的戰(zhàn)場上,他檢閱著各路兵馬,準備出征。

詞的下片,緊接著描寫了壯烈的戰(zhàn)斗和勝利的結局:將士們騎駿馬飛奔,快如“的盧”,風馳電掣;拉開強弓萬箭齊發(fā),響如“霹靂”,驚心動魄。敵人崩潰了,徹底失敗了。他率領將士們終于完成了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的偉業(yè),贏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意氣昂揚、抱負宏大的忠勇將軍的形象,他“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然而,在詞的最后,作者卻發(fā)出一聲長嘆:“可憐白發(fā)生!”從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來。原來,那壯闊盛大的軍容,橫戈躍馬的戰(zhàn)斗,以及輝煌勝利,千秋功名,不過全是夢境。實際上,在茍安賣國的統(tǒng)治集團的壓制下,作者報國無門,歲月虛度。“可憐白發(fā)生”,包含著多少難以訴說的郁悶、焦慮、痛苦和憤怒啊!

從全詞看,壯烈和悲涼、理想和現(xiàn)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作者只能在醉里挑燈看劍,在夢中馳騁殺敵,在醒時發(fā)出悲嘆。這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民族的悲劇。而作者的一腔忠憤,無論在醒時還是在醉里、夢中都不能忘懷,是他高昂而深沉的愛國之情、獻身之志的生動體現(xiàn)。

13《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辛棄疾被南放之后的第十七年,當時辛棄疾正再一次被當時的朝廷調(diào)任,好友為其餞行時,辛棄疾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詞。

在上片中,作者心緒不寧,是哀惋,是嘆惜,更是一種迷惘與無可奈何。萬紫千紅的春,離我匆匆而去,一時萬樹枝頭,落花飛紅。這凋零衰敗的景色本就夠慘淡的了,它怎么能再經(jīng)得起風風雨雨的幾次摧殘呢?花是春天的象征,我生怕花落春去,而希望花兒遲開晚放,但這只不過是我的一廂情愿,一種幻想而已。然而盡管如此,我仍心有不甘,向春反問:“你且留步!聽說海角天涯并無你的歸處,你能去哪里呢!”春默默無語、依舊悄然離去。如果說,在人間還有什么春的痕跡,那只有畫檐蛛網(wǎng)上沾著些的柳絮,給我們一絲慰藉。

下片借陳阿嬌的故事,寫愛國深情無處傾吐的苦悶。這一片可分三個層次,表現(xiàn)三個不同的內(nèi)容。從“長門事”至“脈脈此情誰訴”是第一層。這是詞中的重點。作者以陳皇后長門失寵自比,揭示自已雖忠而見疑,屢遭讒毀,不得重用和壯志難酬的不幸遭遇?!熬琛比涫堑诙樱髡咭詶钣癍h(huán)、趙飛燕的悲劇結局比喻當權誤國、暫時得志的奸佞小人,向投降派提出警告,“閑愁最苦"至篇終是第三層,以煙柳斜陽的凄迷景象,象征南宋王朝昏庸腐朽,日落西山,岌岌可危的現(xiàn)實。

這首詞有著鮮明的藝術特點。一是通過比興手法,創(chuàng)造象征性的形象來表現(xiàn)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時局的關切。擬人化的手法與典故的運用也都恰到好處。第二是繼承屈原《離騷》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用男女之情來反映現(xiàn)實的政治斗爭。第三是纏綿曲折,沉郁頓挫,呈現(xiàn)出別具一格的詞風。

14《揚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詞的上闕,寫出了詞人親眼目睹的景象和自身心理感受。寫出了揚州城在“胡馬窺江去后”令人痛心不已的凋殘和敗壞景象。詞人先從自己的行蹤寫起,寫自己初次經(jīng)過揚州城,在著名的竹西亭解鞍下馬,稍作停留。走在漫長的揚州道上,詞人所見到的全部是長得旺盛而齊整的薺麥。而昔日杜牧對揚州城美景的由衷溢譽一去不復返。自金人入侵后,燒殺擄掠,揚州城所剩下的也只是“廢池喬木”的了。人們說起那場戰(zhàn)爭,至今還覺得心有余悸和刻骨痛恨。

詞的下闕,運用典故,進一步深化了“黍離之悲”的主題。昔日揚州城繁華,詩人杜牧留下了許多關于揚州城不朽的詩作。可是,假如這位多情的詩人今日再重游故地,他也必定會為今日的揚州城感到吃驚和痛心。杜牧算是個俊才情種,他有寫“豆蔻”詞的微妙精當,他有賦“青樓”詩的神乎其神??墒?,當他面對眼前的凋殘破敗景象,他必不能寫出昔日的款款深情來!揚州的名勝二十四橋仍然存在,水波蕩漾,冷峻的月光下,四周寂籟無聲。唉,試想下,盡管那橋邊的芍藥花年年如期盛放,可是到底還有誰有情思去欣賞它們的艷麗呢?詞人用帶懸念的疑問作為詞篇的結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對比,催人淚下。

縱觀全詞,行文的基調(diào)都籠罩在一種悲涼凄愴的氛圍中。無論是詞人所見到的“薺麥青青”、“廢池喬木”還是在黃昏里聽到的“號角”和“空城”還是詞人自身所想到的杜牧“難賦深情”和不知亡國恨的“橋邊紅藥”,都是一種悲劇的寫照。

15《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的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領起全篇,對清秋季節(jié)起了點染作用。全句設色清麗,意象蘊藉,不僅刻畫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詞人情懷。意境清涼幽然,頗有仙風靈氣?;ㄩ_花落,既是自然界現(xiàn)象,也是悲歡離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涼,既是肌膚間觸覺,也是凄涼獨處的內(nèi)心感受。起句為全詞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調(diào)。

接下來的五句順序寫詞人從晝到夜一天內(nèi)所作之事、所觸之景、所生之情。前兩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寫的是白晝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獨上”二字暗示處境,暗逗離情。下面“云中誰寄錦書來”一句,則明寫別后的懸念。接以“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兩句,構成一種目斷神迷的意境。按順序,應是月滿時,上西樓,望云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誰”字自然是暗指趙明誠。但是明月自滿,人卻未圓;雁字空回,錦書無有。而這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的情思和遐想,無時無刻不縈繞于詞人心頭。

下片。“花自飄零水自流”,詞人的思緒又由想象回到現(xiàn)實,并照映上片首句的句意。眼前的景象是落花飄零,流水自去。由盼望書信的到來,到眼前的抒寫流水落花,詞人的無可奈何的傷感油然而生,尤其是兩個“自”字的運用,更表露了詞人對現(xiàn)狀的無奈?!耙环N相思,兩處閑愁”,次寫詞人自己思念丈夫趙明誠,也設想趙明誠同樣在思念自己。這樣的斷語,這樣的心有靈犀,是建立在夫妻相知相愛的基礎上的。末三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詞人以逼近口語的詞句,描述自己不僅無法暫時排遣相思之情,反而陷入更深的思念境地。兩個副詞“才”、“卻”的使用,很真切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詞人揮之又來、無計可消除的相思之情。

這是一首相當富有詩情畫意的詞作。詞人越是把她的別情抒寫得淋漓盡致,就越能顯出她的夫妻恩愛的甜蜜,也越能表現(xiàn)出她對生活的熱愛。此外,這首詞在意境的刻畫,真摯、深沉情感的表述,以及語言運用的藝術上,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6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詩是蘇詞豪放詞代表作之一。享有“中秋詞,自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一出,余詞盡廢?!钡拿蕾?,本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耐人尋味。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給我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和心靈的啟示。

本詞通篇詠月,構思奇拔,畦徑獨辟,它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月是詞的中心形象,卻處處契合人事??梢哉f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本詞意境虛虛實實:文字在幻想與現(xiàn)實中穿梭,思緒在天上與人間中徘徊。孤獨的作者終于求得出路:離合的悲歡,政途的苦悶,只可借自寬自慰來消解,只能曠達的一笑而過,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從表現(xiàn)方面來說,詞的前半縱寫,后半橫敘。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轉。前半是對歷代神話傳說的推陳出新,也是對魏晉六朝游仙詩的遞嬗發(fā)展。后半純用白描,人月雙及。它名為演繹物理,實則闡釋人事。筆致錯綜回環(huán),搖曳多姿。從布局方面來說,上片凌空而起,入處似虛,下片波瀾層疊,返虛轉實。最后虛實交錯,紆徐作結,是歷來公認的中秋詞中的絕唱。

17《和子由澠池懷舊》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人生在世,總是到處流浪漂泊,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飛來飛去的鴻雁一樣,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許會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跡,但等到鴻雁飛去以后,又有誰知道它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呢?當年曾經(jīng)熱情招待過我們的老僧已經(jīng)死去,變成了寺院里的一座新塔;而我們曾經(jīng)題的那堵墻壁也已經(jīng)破敗,所題之詩也不見了痕跡。還記得我們當日在路上行走的情景吧?漫漫前路,人困驢蹇,嘶鳴聲聲。這首詩的理趣主要體現(xiàn)在前四句,“雪泥鴻爪”由此成為一個被后世廣泛傳誦的成語。這四句是針對蘇轍原詩中的人生感慨更進一步發(fā)表的議論。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老僧新塔,壞壁舊題,也都水過是泥上爪印而已。這樣的持論似乎帶了虛無主義的色彩,和佛教所說的“諸法亦如是,因緣合乃成,因緣離散即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并無本質的不同。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四

例如: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詩后的試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問題: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說“照”而說“鋪”,有什么表達效果?

例如: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試題。

更漏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夜夜,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問題:“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笔鞘裁匆馑?在抒情上有什么特點?

例: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試題。

蝶戀花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竹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常水闊知何處?

問題:(1)在詞的上片中,詞人是怎樣表現(xiàn)“離恨”苦的?

(2)“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币痪涞囊饩?。

例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試題。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問題:詩人從哪些方面來描寫早春草色?(xx年赤峰統(tǒng)考)。

例:5.閱讀王安石詞《浪淘沙令》,完成試題。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云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后,誰與爭功。

例:6.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試題。

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觳紋枰。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問題:(1)作者蘇軾,開創(chuàng)宋詞派的詞風。我們讀過他的代表作和。

(2)這首詞在寫作技法上用的詩詞家常用的。

(3)本詞的藝術風格是(xx年淄博統(tǒng)考題)。

例:7.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試題。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1)這首詩的首兩句描繪了的環(huán)境。

(2)試簡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xx年包頭市統(tǒng)考題)。

例:8.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試題。

詠梅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問題:試談談這首詞怎樣表達詞人的志向和情操?(xx年成都統(tǒng)考題)。

例: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試題。

天仙子張先。

是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會。

例:10.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喜見外弟又言別李益。

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問題:“別來滄海事”中的“滄海事”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樣“言別”的?

詩中作者沒有使用“離別”的字樣,而是想想出一幅表弟登程遠去,在深秋時節(jié)奔波于重山阻隔的巴陵道上的情景,表現(xiàn)“后會難期”的惆悵心情,跟首句的“十年離亂”相呼應。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五

(2)作者企盼與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倫之樂。語言樸素平實,親切動人,能喚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課后鞏固1】。

一、詩中展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初夏風景圖。(漫天飛舞的楊花撒落在小徑上,好象鋪上了一層白氈;而溪水中片片青綠的荷葉點染其間,又好象層疊在水面上的圓圓青錢。詩人掉轉目光,忽然發(fā)現(xiàn):那一只只幼雉隱伏在竹叢筍根旁邊,真不易為人所見。那岸邊沙灘上,小鳧雛們親昵地偎依在母鳧身邊安然入睡。)。

二、“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繪出一種凄清幽冷的氛圍,渲染了作者與友人分別時抑郁無歡的心情。

【課后鞏固2】。

二、“空“字不僅寫出了被送的人漸行漸遠,同時烘托出了詩人空虛寂寞的心境。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六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占據(jù)著相當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在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長期以來,現(xiàn)代文閱讀一直困擾著廣大中學生,成為制約語文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瓶頸。

現(xiàn)代文閱讀。

尤其是現(xiàn)在的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全部出自課外,而且占有很大的比重,這就促使我們語文教師格外重視它。

我們知道,閱讀理解題是根據(jù)選文出的,即:題從文中來。因此,要解答題目,就必須先熟悉選文理解選文,然后再答題。如果連選文都不了解、不理解,匆忙答題,其解答是缺乏根據(jù)的,肯定很不準確。要解答好閱讀理解題,首先應該分析題型,把握好答題技巧。

就題目答案的類型而言,閱讀題可分為“背”“抄”“編”三大類:“背”即背答案,就是在答題時把平時積累的記憶性知識一成不變地默寫出來即可;“抄”即抄答案,這種題型要到原文中去找現(xiàn)成答案,然后抄錄出來;“編”即編答案,這種題能夠考察出學生的各種綜合能力,難度較大,但只要結合前后文仔細推敲,還是可以“編”出比較準確的答案的。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瀏覽選文,整體感知。先花一點時間粗略地瀏覽一遍選文,先對文章作感性接觸,對文章有個初步的、總體的印象,這樣可以避免答題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第二步:分析語段,把握題型。這是第二遍閱讀選文,如果選文是多個自然段,則在領會段意的基礎上劃出層次,給層次安上小標題,給沒有題目的選文安上標題;如果選文只有一個自然段,則要劃出段內(nèi)層次,寫出層意。特別要注意文中的中心句和關鍵性詞語。把握題型就是對選文進行細致的分析理解,并且仔細分析各題屬于什么類型。

第三步:深入理解,細致答題。深入理解就是對選文中重要詞句做深層次的分析領悟,這是做好抄、編的前提??梢詮囊韵聨追矫嫒胧郑篴、聯(lián)系上下文,領悟題目中的深層含義。b、聯(lián)系選文的立意、主題來理解詞句的含義。c、多方面揣摩詞句的含義。做到這幾點,胸有成竹,才能夠準確地答題。不管哪一種類型的題目,答題時一定要緊扣原文,根據(jù)選文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進行推敲,“題從文中來,答案文中找”,這是做閱讀題的基本原則。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點。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時空立足點,就可以為貫通全詩提供一個堅實的平臺,是解讀詩歌的重要方法。抒情類詩的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有詩人設身代言,即詩人設想自己就是詩中的人,為他們奔走呼喊,代他們傾訴衷腸;一類是詩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詩人自身的形象??傮w看,后一類居多。

2.關注詩歌的題目。

詩歌的題目是詩人寫作意圖的集中體現(xiàn),它像一條紅線,串聯(lián)起散落在詩歌中的珍珠,像一個窗口,讓我們看到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關注題目,分析題意,同樣是貫通全詩的重要方法。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詩都能找到立足點,像詠物詩、詠懷詩、詠史詩、哲理詩等,一般就沒有,那就更應該關注題目。

3.了解詩歌的結構。

“起承轉合”是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的結構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視角窺探作者的思路,進而貫通全詩。在初三復習備考中,如果我們遵循這種規(guī)律的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著起承轉合的程式來寫的詩,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貫通全詩、解讀全詩的鑰匙。

4.答題應緊扣原詩的內(nèi)容。

命題者對詩歌鑒賞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了詩歌,因此對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技巧的分析,必須結合原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來進行,千萬不能空泛而談。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七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作品賞析。

這首詩語言平淺簡易,情態(tài)纏綿凄涼,含蓄蘊藉,言短意長?!昂钣泄乓狻薄ⅰ爸苯訃L之遺”,在理解李白詩歌的時候應該注意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個普通的詞,與現(xiàn)代口頭時髦的“美女”很不一樣。《離騷》里的“香草美人”指賢臣明君;《詩經(jīng)》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輕女子,“有美一人,清揚婉兮”?!懊廊司碇楹煛笔侵钙沸匀菝捕济篮玫拈|中女子,李白詩歌的“含蓄蘊藉”是指詩歌中主人公情韻的婉轉,而非指寄托興寓,所以說它“直接國風之遺”。

“深坐顰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層的?!巴ピ荷钌钌顜自S,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shù)?!保W陽修《蝶戀花》)女子所住的閨房在“幕簾無重數(shù)”的深院里,十分幽深,十分寂寞,這是第一層;“深”還有深情的意思,所謂“美人卷珠簾”,古人思念親人,總要登高望遠,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不能拋頭露面,于是只好“卷珠簾”望著離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期待離人回來,這是第二層;“深”的第三層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時間很長了。顰是皺的意思,吳宮里的西施“顰”起來的樣子比平日更加美麗,更加楚楚可憐,才有了東施的效顰?!帮A蛾眉”更顯出了“美人”之美。

“但見淚痕濕”,因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覺就流下相思淚?!皾瘛弊终f明是暗暗地流淚,情不自禁地流淚。聯(lián)系到第二句的“顰蛾眉”,比“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誰”,明明是思念,是愛一個人,卻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點抱怨,離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個人在這深院里忍受著孤單寂寞,離人卻還不回來。但這種恨,其實就是一種愛。愛一個人,總是恨對方不能陪伴在身邊。

詩的前三句用賦,末尾用問句歸結“怨情”。這里的賦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首先是“卷珠簾”,然后“深坐”,再“顰蛾眉”,最后“淚痕濕”,行動可見,情態(tài)逼人。李白的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這樣一個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留下無限的遐想。隨意的一個小細節(jié),就可以泄露整個主題,可見詩人的洞察力。全詩哀婉凄涼,纏綿悱惻。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八

那邊懸著哀傷像林后的月亮;。

此聲之中恍惚有愛的微笑。

在你點點熱淚上柔光照耀。

姑娘!在一片無形的漣漪之中,

把我交給你的歌是何等輕松,——。

沿著銀色路游去,向上向上,

如同蹣跚的影子追隨翅膀。

你燃燒的聲音在遠方凝結,

仿佛晚霞在海外凝入黑夜,——。

卻不知從何處,我難明奧妙,

突然涌來了響亮的珍珠之潮。

把我的心帶向唆亮的遠方,

那邊哀傷柔順得像微笑一樣,

我沿著銀色的路,上升上升,

如同追隨著翅膀的蹣跚的影。

自古以來的大詩人已留下不少描寫音樂的.名篇,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德萊頓的《亞歷山大之宴》等,后人再要寫同類題材的詩似乎難于下筆了。但是費特卻在“純藝術”和象征主義方面開辟了自己的途徑。他在《給一位女歌唱家》一詩中,既不實寫歌唱家的容貌神態(tài),又很少用具體比喻來描繪歌聲形象,而是大量采用暗示和象征手段,借助于詞義的朦朧化使詩句“音樂化”,像音樂一樣直接訴諸情感和意志。這首本身就充滿音樂魅力的詩,經(jīng)柒可夫斯基譜曲后,成了一支著名的浪漫曲即羅曼司。

通常寫音樂題材,詩人往往是先對樂音或歌聲作一番客觀的形象化的描寫,最后再寫自己聽樂的主觀感情。但費特的第一行詩“把我的心帶向嘹亮的遠方”,直接就把主客觀描寫融為一體了。歌唱家嘹亮的歌聲仿佛響徹天際,而聽者的心隨之飛向那嘹亮的遠方,離開生活中的千種局限萬種煩擾,飛向了純藝術的世界,——那也是個哀傷的世界,但與現(xiàn)實世界中不堪忍受的哀傷不同,在那個遠方的世界里就連哀傷也美得像林后的月亮一樣,在那里哀傷與微笑、熱淚與柔光得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

心,本來是沉重的。如果能拋下沉重的負擔,把自己交給歌聲,隨波逐流而去,那該是多少輕松啊!但是流著流著,“我”發(fā)現(xiàn)這并不像愿望的那么容易。原來歌聲并不是順流而下,而是飛升向上,仿佛是沿著銀河直上高天;而“我”的重負又卸不掉,重力仍然緊緊地拴著我,拖累著我,使我無力飛翔。“我”身不由己地追隨歌聲,因為我已被歌俘去,只能追隨著它如影隨形,然而歌清我濁,歌亮我暗,歌輕我重,“我”遂成了苦苦追隨翅膀的“蹣跚的影”。這一段聽歌的心理描寫是很有獨特發(fā)現(xiàn)的。

在最后一節(jié)詩中,我們又聽到了熟悉的旋律,借用音樂米語來說,這是以變奏的形式重現(xiàn)了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中的兩個主導動機。這種音樂式的模進和變奏大大加強了這首詩回旋繚繞的結構美和如歌詠嘆的抒情性。

費特所代表的純藝米派是一個唯美主義詩派,其抒情性要比巴那斯派濃得多,但同樣遠離社會現(xiàn)實和反對詩中說理。若與《亞歷山大之宴》的強調(diào)教化作用相比,或與《琵琶行》中“,勵志歌曲;平生不得志”的寄托相比,我們就能明顯看出《給一位女歌唱家》的非功利和“純藝米”的抒情特色了。

詩歌鑒賞論文篇十九

1、感知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2、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揣摩、品味詩歌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點】。

1、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詩歌的優(yōu)美語言。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

2、本文是首現(xiàn)代詩,在教學中注意誦讀,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境。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揣摩、欣賞詩的語言。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法。

3、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及朗讀的節(jié)奏。

2、學生自由地朗讀全詩,思考:為什么說全詩構成了一組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秋景圖?

(以此讓學生了解詩歌的內(nèi)容并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再讀全詩,體會詩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1、你比較喜歡哪一幅畫面?請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給我們描繪一下這個畫面?

2、體會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體體會詩歌的語言物點。

3、試背誦全詩并指名朗讀全詩。

四、小結并續(xù)寫詩歌。

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意象去讓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

詩歌鑒賞論文篇二十

考查方向。

1、對關鍵詞語的品味(含義及表達作用)。

2、對關鍵詩句的理解(含義、色彩、情味、效果等)。

3、當題干要求品評某一個字眼的藝術效果時,就是考析詩眼或析煉字。

詩眼,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析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動詞或形容詞品味,看其在拓深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煉字,指錘煉詞語,指詩人經(jīng)過反復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析煉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為形象生動的效果。

4.對語言風格的概括(格調(diào)、色彩、境界、情味等)。

解題格式。

品味關鍵詞句:含義+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答題要領。

a.煉字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有什麼作用?或與其它某字比較提出優(yōu)劣問題。

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

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答:

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詩后兩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說“照”而說“鋪”,有什么表達效果?

答案:

b.關鍵詞類答題: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解答分析: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答題步驟:(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xx年高考題)。

答:

c.分析語言特色類答題:

提問方式: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這首詩歌具有怎樣的語言風格?談談這首詩歌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

例2:

長干曲四首(其一)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

問:品評這首詩歌語言上的特色。(4分)。

答:

一、鑒賞用詞之妙——煉字。

煉字的基本內(nèi)容:從大的范圍來說,古典詩歌的煉字不出煉實詞與煉虛詞兩個方面。

1、煉動詞。

例1:陶潛“悠然見南山”?!耙姟弊钟闷饋砀苓_意?!巴笔怯幸庾R的,而見是無意識地,自然地映入眼簾。用一個“望”字,人與自然之間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觀照的對象。而用一個“見”字,人與自然不是欣賞與被欣賞的關系,人在自然之中,與自然一體,我見南山悠然,料南山見我亦如此。與自然一體也就與天地一體,與宇宙一體,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來花弄影”的藝術描寫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來花弄影”而使?jié)M篇生輝。這句詞詞少意多,一語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xù)的動態(tài):云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隨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態(tài)。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云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朧的畫面。把云、月、花都擬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寧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例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而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

例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蒸”、“撼”具有夸張色彩。

2、煉形容詞(或副詞)。我國古典詩詞中煉形容詞,有兩種情況值得特別注意,一種是形容詞的重疊運用,一種是形容詞的活用特別是活用作動詞。

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一個“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苦,由此可達人心。

例2: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

前兩句寫少婦經(jīng)過梳妝打扮之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這時候,作者用了一個“忽”字,取漫不經(jīng)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闖入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這是一位滿臉稚氣的少婦。一個“忽”字將這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

3、煉數(shù)量詞。優(yōu)秀詩人的筆下經(jīng)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shù)量詞,在他們的驅遣之下可以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過去有一首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飛入梅花永不見?!扁仔拧缎@賦》中的“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前人就稱之為“讀之騷逸欲絕”。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鄭谷把僧齊己的《早梅》詩中的“數(shù)枝開”,改為“一枝開”,齊己因此而拜鄭谷為“一字師”,這故事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牧?,不必贅述???4、煉虛詞。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煉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盛唐詩人善于運用虛字,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去掉“與”、“共”二字就會大為減色,歐陽修《晝錦堂記》首句本為“仕宦至將相,富貴歸故鄉(xiāng)”,遞走后飛騎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xiāng)”,因此而使文義大為增光,那么,從上面所引的詩例中,我們就更不難領略詩詞中煉虛字的美的消息。

5、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

a.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一》劉禹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因為其出現(xiàn)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c.表顏色的詞:這些詞有時作謂語用,有時作定語用,有時作主語或賓語用。但是作用只有一個,顏色一般表現(xiàn)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xiàn)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與鮮明的節(jié)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限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jié)奏感?;蜃プ∧鼙憩F(xiàn)鮮明對比色彩的字眼,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濃度:“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奔t與綠道出了蔣捷感嘆時序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緒”。

二、總體的語言特色。

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寫景詩中,一般詩風比較亮麗,語言比較通俗,比喻新穎獨到,包含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清新之風常見于大部分山水田園詩人,陶潛、王維、孟浩然的詩相對比較清新。

平淡:平淡又稱質樸,是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的語言說出的。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詩。李商隱的詩歌不但絢麗,而且朦朧晦澀,李賀的詩也比較絢麗。

明快:其特點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是斬釘截鐵,不繞彎子,一語道破,一語中的。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

簡潔:語言簡練利落。明白如話:不雕塑飾,不加修飾。

含蓄: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fā),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后期的詞。

自然:即不加雕飾的率真樸素的語言,多用口語,較少煉字,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如李白詩歌的語言,被譽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還有沉郁頓挫蒼涼:低沉、蒼勁、舒緩、悲涼等,雄健。

雄渾:雄壯、強健、渾厚等,這一般是用在諸如杜甫、辛棄疾、陸游等人的身上。

詩歌鑒賞論文篇二十一

依依稀稀。

朝露。

似冰花的淚。

誕生著滋潤。

九里香的閨房。

蔓延著芬芳。

蜜蜂。

追趕著夏天的腳步,惜取。

花兒的第一縷芬芳。

響午的寫意。

如河邊的煙柳。

綠韻重重。

陽光的暖懷。

如園丁的真誠。

付出了勤勞。

九里香的閨房。

蔓延著芬芳。

蜜蜂。

喜歡這樣的午后。

擁抱著陽光。

努力地索取第一縷溫暖。

獻給九里香。

黃昏的時候。

蜜蜂成了花的戀人。

一段蜂花傳說。

悄悄地注入初夏的窗口。

等待風來風往,把。

故事傳送他方……。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15548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