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旅游導游詞(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7 11:19:02
2023年河南旅游導游詞(11篇)
時間:2022-12-27 11:19:0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一

河南界于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河南地理位置優(yōu)越,古時即為驛道、漕運必經之地,商賈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qū)與中西部地區(qū)的結合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fā)展的中間地帶。國家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的戰(zhàn)略部署,更加凸顯了河南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qū)市第17位,占全國總面積的1.73%。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huán)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55.7%、26.6%、17.7%。靈寶市境內的老鴉岔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處在固始縣淮河出省處,僅23.2米。20xx年,全省耕地面積11889萬畝,人均耕地1.21畝。

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時,全年無霜期189~240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內河流大多發(fā)源于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山區(qū),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0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現有林業(yè)用地7053.03萬畝,森林覆蓋率17.32%,林木覆蓋率23.77%。全省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qū)35個,總面積1135.4萬畝。濕地面積1663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6.6%。全省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公園達94處,已知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20種、占全國總數的23.9%,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0種。

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目前,已發(fā)現各類礦產127種(含亞礦種為158種)。其中,探明儲量的75種;已開發(fā)利用的86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8種,居前3位的有19種,居前5位的有26種。煤、鋁、鉬、金、石油、天然氣、天然堿、螢石、耐火粘土等儲量較大,其中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12位,煤炭居第8位,天然氣居第17位。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從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處。洛陽龍門石窟和安陽殷墟分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fā)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自古以來,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商鞅、蘇秦、李斯、劉秀、張良、司馬懿、岳飛,科學家、醫(yī)學家張衡、張仲景、僧一行,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司馬光、褚遂良、吳道子,佛學家玄奘等,還有現當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鴻昌、吳煥先、楊靖宇,革命先輩鄧穎超、彭雪楓、許世友,“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等。

河南既是歷史文化資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觀薈萃之地,山川壯美,風光秀麗,融南秀北雄于一體。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省級23處。鄭州的嵩山,洛陽的龍門山、白云山,信陽的雞公山,焦作的云臺山,濟源的王屋山,平頂山的石人山,安陽的太行大峽谷,南陽的寶天曼、老界嶺,鶴壁的云夢山,駐馬店的嵖岈山等均屬山水奇觀;黃河自西向東流經河南,出三門峽后經小浪底流入黃淮平原,鄭州至開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懸河的獨特自然景觀。鄭汴洛沿黃“三點一線”和南太行景區(qū)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態(tài)旅游整體開發(fā)全面啟動。紅色旅游迅速發(fā)展,全省共有紅色旅游景區(qū)26家,擁有駐馬店確山縣竹溝革命紀念館、信陽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qū)(點)、南陽桐柏英雄紀念館、鄭州二七紀念堂等4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新開發(fā)的工業(yè)旅游、農業(yè)旅游項目,也令海內外游客流連忘返。

河南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xx年底,全省總人口9869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3389萬人,農村人口6480萬人。全省常住人口9360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1人。河南是個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成份、人口134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36%。其中回族人口116萬人,居全國第3位。

河南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xiāng)、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17個省轄市、濟源市1個省直管市,20個縣級市,88個縣,50個市轄區(qū),1892個鄉(xiāng)鎮(zhèn),464個街道辦事處,3404個社區(qū)居委會,47556個村委會。

20xx年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15058.07億元,居全國第五位,比上年增長14.4%,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0xx美元,比上年增長13.8%,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三次產業(yè)結構為15.7∶55.0∶29.3,二三產業(yè)比重達到84.3%,呈現出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加快發(fā)展的顯著特征。

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財政實力顯著增強,20xx年,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1.5億元,居全國第八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868.4億元,居全國第五位。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全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7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1.0%;農民人均純收入3852元,實際增長12.2%。城鄉(xiāng)居民收入連續(xù)兩年保持雙雙兩位數增長、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良好格局,人民群眾在經濟快速發(fā)展中得到較多實惠。

經濟發(fā)展的后勁更加充足。固定資產投資持續(xù)快速增長,20xx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10.11億元,比上年增長35.6%。投資結構不斷優(yōu)化,食品、化工、機械、紡織、建材、電子等河南優(yōu)勢產業(yè)投資增長較快。城鎮(zhèn)基礎設施投資完成1526.66億元,農業(yè)、水利、環(huán)保、教育、文化等薄弱環(huán)節(jié)投資得到明顯加強。一批事關長遠發(fā)展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yè)等重大項目建成或開工,進一步夯實了河南經濟發(fā)展基礎。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二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七朝古都開封參觀旅游,我是陽光假日旅行社的導游員小陳。旁邊這位是我們的安全大使,也姓陳,大家可以親切的稱呼他老陳。那接下來大家在開封的旅行就由我們大小二陳為大家服務了,有什么需要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力做好。您的滿意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在此,我們預祝大家游得盡興,玩得開心。

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古都開封;開封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東北。古稱大梁、汴京。春秋鄭莊公派人在此筑“倉城”,定名啟封。漢代為避景帝劉啟諱,改啟為開這就是開封得名的由來。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五代時期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和北宋、金七個朝代在此建都,有“七朝都會”之稱。明、清稱開封府?,F為地級市,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河南省的糧、棉生產基地。手工業(yè)發(fā)達,尤以汴繡和汴綢著名。旅游資源豐富,古剎名寺、文物古跡遍布境內。風味小吃,品種繁多,是豫菜的正宗發(fā)源地。

在開封市風光秀麗的包公東胡北岸,有一片紅墻碧瓦的宋式建筑群,它氣勢恢弘,巍峨壯觀,十分引人注目,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當年包龍圖治理京師的地方------北宋開封府.開封府又稱南衙,初建于五代后梁開平元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歷代的官府中以北宋開封府規(guī)模最為宏大,是北宋管理國都及京畿地區(qū)的重要機構,相當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地位非常顯赫.開封府作為位居首都的”天下首府”,曾有過160余年的輝煌,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三位皇帝當皇帝之前都曾在這里當過府尹,并且先后有寇準.包拯、歐陽修、范仲淹、蘇軾、司馬光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在此任職,不僅樹立了”公生明”“清、慎、勤”的道德正氣,也形成了以”廉政剛毅”為鮮明特色的開封府官衙文化.開封府也以此深得民心,名垂青史.成為四海文明的中國古代官衙.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開封府,是以宋代開封府為原形重新修建的主題文化景區(qū),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與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遙相呼應,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壯麗景觀,

在建筑形式上開封府依照李誡的《營造法式》修建,布局歸整,莊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細的彩繪,處處體現了宋代的建筑風格.它以府門、正廳、議事廳、梅花堂為中軸線,輔以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獄.英武樓.迎賓館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樓宇.根據陳展內容的不同,分九個展區(qū):1.以鳴冤鼓.戒石銘.大堂為主題的府衙文化區(qū);2.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為主題的包拯傳說文化區(qū);3.以太極八卦臺.三清殿為主題的道教文化區(qū);4.以典獄房.牢房為主題的刑獄文化區(qū);5.以桂籍堂.拱奎樓為主題的教育科舉文化區(qū);6.以英武樓,.校場為主題的游藝文化區(qū);7.以清心樓歷任府尹事跡為主題的府尹人文文化區(qū);8.以宋太宗.宋真宗為主題的潛龍宮帝王文化區(qū);9.以范公閣.曲橋.明凈湖.弦月山為主題的休閑文化區(qū).

好了,朋友們,開封府就要到了,請大家關好車窗,帶上隨身物品,準備隨我下車。

【景區(qū)講解】

在開封府府門廣場前有一方照壁,南面是”開封府”三個大字,北面是一只似鹿非鹿.似羊非羊的怪獸,目光炯炯,拭目以待,名叫獬豸(xie zhi),這是傳說中的神獸,據說能辨別是非曲直,善惡忠奸.在這里刻上獬豸圖案,是為了警示官員要秉公執(zhí)法,依法行政.假若徇私枉法,這個獬豸就會把他抵到十八層地獄.

開封府的城門樓充分顯示出宋代開封府作為天下首府的非凡氣派,從這里看開封府衙,巍峨壯觀.您除了能看到報時鼓,報時鐘,日晷,高表,漏壺等我國古代計時計日的設施,每天上午九時還能在府門城樓上欣賞莊重而嚴肅的開衙儀式,別有一番風景.

登上城門樓,我們腳下的文城墻是開封府的一奇.說它奇主要是一般的城墻都是馬道和防衛(wèi)設施,而這里的城墻卻是文縐縐的,既無馬道,也無防衛(wèi)設施,為什么呢?這里面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說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也就是后來的宋太宗)做開封府府尹時,為掩蓋他想當皇帝的念頭,故意不在城墻上設置防衛(wèi).所以城墻也就有了天下獨一無二的名字-----文城墻,至于趙光義后來當上皇帝那就是后話了.

進入開封府大門,可以看到左右兩邊各有一個碑亭,分別立有和.東邊的是開封府的鎮(zhèn)府之寶,碑上記載著從公元960年至1120_年這145年間183任知府的名字.官職.上離任等情況,其中就包括包拯.找來找去怎么不見包拯的名字呢?瞧!在這兒呢!原來在碑正中偏右的位置有處淺淺的凹痕,上面的自己已經磨光,隱約能看到包拯兩字的筆畫,幾百年來,老百姓每到碑前都要用手指觸摸他的名字,天長日久便留下了這道深深的指痕,開封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如果你不是貪官,用手指觸摸包拯的名字手指就不會發(fā)黑;如果你是一個貪官觸摸后的結果就不用說了,你自己也知道包公名不在碑而在有口皆碑,歷史將永遠銘記為人民做過好事的人.

豎立在正廳院里的巨石是”戒石銘”銘石南面鐫刻”公生明”三個大字,意在提醒官員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北面刻的是”爾奉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意在告戒官員要潔身自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戒石銘作為官簽豎立在府衙之內,始于北宋,也是我國政治制度史的首例.

經過戒石銘,便是開封府的正廳,又稱大堂,廳事.是開封府長官發(fā)布政令,處理政務以及舉行重大活動,審理要案的地方.大堂莊嚴肅穆,”清政廉明”的匾額昭然天下,”肅靜””回避”虎頭牌列在公案兩側.特別是大堂前擺放的龍頭、虎頭、狗頭三口銅鍘讓人望而生畏.相傳龍頭鍘是用于處死犯法的黃親國戚,虎頭鍘用于處死違法的貪官污吏,狗頭鍘是用于處死違法的刁民惡棍的.

梅花堂坐落在一個梅花飄香的四合小院之中.包拯每天處理完訴訟案件后,就下令打開府衙后門,允許百姓直入府內訴說冤情,這樣一來,老百姓告狀從后門要比從府門進入大堂要方便的多,因為當時開的是后門,所以人們都稱包公”倒坐南衙”,堂內有一組蠟像,真實再現了當時包拯倒坐南衙.聽民訴訟.為民伸冤的場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潛龍宮,是宋仁宗為紀念他的父親宋真宗曾任開封府尹而建造的.潛龍宮前身為射堂,是太宗為真宗修建的習箭之地.后來,仁宗將真宗任開封府尹時辦公居住的廨舍修成了潛龍宮.府衙內設宮,開封府是全國唯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天慶觀。也許有人會問,一個衙門內怎么會有道觀呢?這也是開封府的一奇。大家知道,北宋幾位皇帝都崇信道教。宋真宗當政時曾下令全國所有的州縣都要建立天慶觀。當時開封府兼管全國的佛、道教事宜,既然是“圣上有旨”,當然更得率先垂范。但因京城人口稠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地方,就在開封府內辟出一塊地方建起了這座道觀,既把它作為本府崇奉道教的圣地,又把它作為開封府管理全國佛、道兩教事務的管理機構和官員辦公場所,其功能,地位大概與今天的全國佛教協會、道教協會相仿。

在開封府游覽,不僅能看到宏偉的宋式建筑,大批珍貴史料以及有關軼事的陳展還能欣賞到精彩的文藝表演。府門前的《開衙儀式》是迎賓節(jié)目。通過開衙來表示開封府的威嚴肅穆,表演以皇帝下旨的形式贊揚包公的豐功偉績,而包公的出場亮相則將該表演推向了高潮。演武場迎賓是精心為游客準備的又一演出節(jié)目,每日上午和下午在演武場表演:“破陣金鼓”“豪邁奔放,聲震中天”“兵器演練”“龍騰虎躍,刀光劍影”“變臉噴火”精彩絕倫,令人目不暇接,“旗陣演練”變幻莫測,暗藏玄機,宮廷舞蹈“踏歌”更始鶯歌燕舞,飄逸瀟灑……整個演出精彩紛呈,令人嘆為觀止。展現了大宋王朝鼎盛時期“萬國咸通,八荒爭湊”的繁榮昌盛景象,在演出場地還為游客安排了同包大人合影的機會。

朋友們。開封府的講解就到這里,給大家30分鐘時間自由游覽和攝影留念。11:40我們將在大門口集合。謝謝!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三

朋友們,我們現在進入了紅石峽景區(qū),它是由于地殼斷裂運動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痕跡,看上去是很狹窄的線狀峽谷,這就是“一線天”。我們要沿崖壁棧道進行游覽,所以大家在欣賞景色的同時還要注意安全。

進入紅石峽內,各位是不是感覺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請看,兩測試懸崖絕壁,四周群山環(huán)抱,這樣就使峪內外空氣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內獨特的氣候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全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因此被稱為“溫盤峪”。

紅石峽全長近1300米,寬有3—10米,峪內溪流清澈見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在兩側的丹崖長墻上,有一掛掛珠簾式的泉瀑,競相傾瀉,形成斷崖飛瀑景觀,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點綴,顯得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悅目,因此被人們稱為“盆景峽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譽。

從紅石峽出來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云臺山景區(qū)最大的湖泊水體景觀。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在溝谷西側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yè)后隱退至此,因張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這子房湖東西寬200米,南北長4000米,湖面積800畝,水深呈階梯狀分布,北淺南深,最深出約100米。兩岸青山對峙,夾一帶綠水。如詩如畫,醉透游人心扉。蒼翠的山,墨綠的水,相依相偎,展現出一幅壯闊波瀾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陰一半晴一半,一邊金光閃爍,一邊碧綠透明。

夏季還能在湖面上體驗有水上法拉利之稱的水上快艇,別樣的刺激。

子房湖內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動物之一,最早誕生于5.5億年前,還有專家認為是15億年前,體型小,扇徑僅10毫米左右,晶瑩透明,古稱“桃花魚”,是國家瀕危野生動物。

好了,朋友們,我們啟程繼續(xù)參觀游覽吧。

好,游客們,我們繼續(xù)向西前行,經過了子房湖和漫水橋,映入大家眼簾的有一座山門,上寫“老潭溝”,三個大字,現在叫做泉瀑峽。相傳有位天河龍王為解救民間干旱之苦,不顧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貶下凡間,棲身在這里的一個深水潭中,人稱“龍?zhí)丁?,這道溝被稱為“龍?zhí)稖稀保笥腥藶楸硎緦埖木匆?,將“龍”字改為“老”字,就成了“老潭溝”?/p>

由于地質,歷史上這里曾發(fā)生過劇烈的斷裂構造,形成了東西走向的“u”形斷崖,因而這里出現了東西走向的溝谷景觀,還有又高又陡的崖墻地貌景觀,大家請看,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泉瀑峽(老潭溝)的盡頭,就是著名的云臺山天瀑,它落差達到314米,寬約5—7米,是亞洲目前發(fā)現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稱為“天瀑”,它也是云臺山景觀之最。大家請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團團棉絮,悠悠飄落,連綿不絕,下端宛如飛花濺玉,濺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團水霧,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霧中。它既表現了力量,又體現了柔美,讓人感覺充滿了活力。

潭瀑峽地處云臺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峽長1270米,峽谷東面,峭壁為聳,蒼巖橫臥;峽谷西面競秀峰參差俏麗,爭奇斗艷。

峽谷內景色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來概括最好不過了。情人瀑,丫字瀑,丫字潭,水簾洞盡在眼前。更有唐王試劍石的歷史傳說,岸旁的云臺山地質博物館多形式的高科技全面展示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貌演變和地質特征,普及地質遺跡保護和地質科普知識。

茱萸峰是云臺山主峰,海拔1304米,這里是歷代文人墨客、僧侶修行的圣地。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此處采藥煉丹,并留下藥王洞等痕跡。這里植被茂密、古樹參天,有千年名樹紅豆杉、五角楓樹、太行花森林覆蓋率高達93%,有“天然氧吧”之美譽。唐代大詩人王維曾登臨此峰寫下“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千古絕句…

云臺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qū)峰峰如畫,巖巖皆景。踏千階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頂,北望太行山群峰,層巒疊嶂;南眺懷川平原,沃野千里。

位于云臺山茱萸峰鳳凰嶺的云臺山玻璃棧道,總長400余米,寬約1.6米,在高達1080米的半山腰上依崖而建。玻璃棧道分為兩段,其中一段沿崖壁呈u型,另一段懸于千米懸崖之上,與山谷底部垂直落差200多米。堪比美國大峽谷的“天空之路”,上下臨空,視野開闊。哪怕在膽大的人也會拘泥不前,每一步都心驚膽戰(zhàn)。整個人仿佛懸空而立,透過玻璃往下望去,不僅山間美景一覽無余,還有一種緊張刺激的快感。

萬善寺,坐落在形似奶頭狀的閻王鼻山峰下面,周圍青山環(huán)抱,風景秀麗,因寺內供奉著一尊金佛,故又稱“金佛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相傳是朝廷為了鎮(zhèn)治此處帝王風脈而建,寺名也屬御賜?,F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為中國金剛法大師--釋??铡K聝确胖玫?米高銅佛,價值60萬元,系泰國華僑所贈。另外,還有一線泉、聚寶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試鞭石、望親臺等諸多景觀。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四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與河南簡稱“豫”的由來?!渡袝び碡暋穼⑻煜路譃椤熬胖荨?,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風景名勝

河南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龍門石窟、殷墟、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8項11處:少林寺、龍門石窟、云臺山-青天河-神農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白云山、堯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雞冠洞。世界地質公園4處:中岳嵩山、云臺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5處:嵩山、洛陽龍門、雞公山、王屋山、云臺山、堯山、林慮山、青天河、神農山、桐柏山-淮源、鄭州黃河風景區(qū)。

最佳旅游時間

河南屬暖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一般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豐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游時間是秋季.

區(qū)域分布

河南省轄18個省轄市,其中地級市17個、省直管市1個,50個市轄區(qū)、20個縣級市、88個縣。

歷史文化

河南,古稱中原,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qū)域。洛陽(十五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鄭州(五朝古都)、安陽(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師二里頭(今洛陽)、陽城(今鄭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來遷到“殷”(今安陽),自夏而金的4020xx年間,有1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河南,長達3200余年。每當中國內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帶的國家。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五

河南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文化燦爛,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fā)源地;資源豐富,是全國農產品主產區(qū)和重要的礦產資源大省;人口眾多,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豐富,消費市場巨大;區(qū)位優(yōu)越,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和物資集散地;農業(yè)領先,是全國第一農業(yè)大省、第一糧食生產大省、第一糧食轉化加工大省;發(fā)展較快,經濟總量穩(wěn)居全國第五位;潛力很大,正處于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加快發(fā)展階段,發(fā)展的活力和后勁不斷增強。

河南概貌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渡袝?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現今河南大部分地區(qū)屬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時,全年無霜期201~285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內河流大多發(fā)源于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山區(qū),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60條。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03.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383立方米,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20xx年末共有自然保護區(qū)32個,面積760.2千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12個。共有森林公園114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31個。森林覆蓋率23.3%。河南的生物資源,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種。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麥、玉米、棉花、煙葉和油料等。動物418種,已知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20種、占全國總數的23.9%,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0種。

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目前已發(fā)現的礦種142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09種,已開發(fā)利用的礦產93種。其中:能源礦產6種,金屬礦產23種,非金屬礦產62種,水氣礦產2種。優(yōu)勢礦產可歸納為煤、石油、天然氣“三大能源礦產”,鉬、金、鋁、銀“四大金屬礦產”,天然堿、鹽礦、耐火粘土、藍石棉、珍珠巖、水泥灰?guī)r、石英砂巖“七大非金屬礦產”。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11種,居前3位的有32種,居前5位的有58種。其中煤炭保有儲量居全國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氣居第17位。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從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處。洛陽龍門石窟和安陽殷墟分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fā)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自古以來,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商鞅、蘇秦、李斯、劉秀、張良、司馬懿、岳飛,科學家、醫(yī)學家張衡、張仲景、僧一行,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司馬光、褚遂良、吳道子,佛學家玄奘等,還有現當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鴻昌、吳煥先、楊靖宇,革命先輩鄧穎超、彭雪楓、許世友,“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等。

河南既是歷史文化資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觀薈萃之地,山川壯美,風光秀麗,融南秀北雄于一體。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省級23處。鄭州的嵩山,洛陽的龍門山、白云山,信陽的雞公山,焦作的云臺山,濟源的王屋山,平頂山的石人山,安陽的太行大峽谷,南陽的寶天曼、老界嶺,鶴壁的云夢山,駐馬店的嵖岈山等均屬山水奇觀;黃河自西向東流經河南,出三門峽后經小浪底流入黃淮平原,鄭州至開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懸河的獨特自然景觀。鄭汴洛沿黃“三點一線”和南太行景區(qū)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態(tài)旅游整體開發(fā)全面啟動。紅色旅游迅速發(fā)展,全省共有紅色旅游景區(qū)26家,擁有駐馬店確山縣竹溝革命紀念館、信陽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qū)(點)、南陽桐柏英雄紀念館、鄭州二七紀念堂等4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新開發(fā)的工業(yè)旅游、農業(yè)旅游項目,也令海內外游客流連忘返。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孔夫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天,我正是懷著這種情緒來接待各位朋友的到來的。

洛陽,是中外聞名的歷史名城。她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文物古跡。為使各位來賓在洛陽期間能對這座古老城市的歷史文化和古跡有進一步的了解,在乘車去景點參觀的途中,我將洛陽的歷史及龍門石窟的大致狀況,向大家做簡單的介紹。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的南岸。因地處洛河北岸而得名,意為洛水之陽。

洛陽在歷史上曾是眾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稱“九朝古都”。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洛陽曾長時光地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這天,我們去參觀的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便是眾多的文物古跡之一。

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口處,距市區(qū)12。5公里,從北魏太和十九年開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崗石窟,共同組成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龍門,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伊闕”,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從中流過,構成一座壯麗的門闕。后因處于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

所謂“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開鑿的洞直,或是天然構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貯藏食物和東西。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繪動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現象出現并作為佛教信徒、僧侶禮佛和修行的場所,卻是在古印度興起佛教后出現的。

由于山林的幽靜、神秘、石窟的冬暖夏涼,依山雕鑿石窟比用磚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現了集建筑、繪畫、雕鑿藝術之大成的石窟寺。這種石窟寺藝術,隨著僧侶的傳教活動傳入我國的邊疆和內地,同我國民族特點和傳統(tǒng)的各種藝術技法風格融合交匯,成為我國的一種特有的雕刻、彩繪工藝。我們這天要看的龍門石窟就是我國眾多寺群中的瑰寶之一。

龍門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說的有利條件外,還有個不可忽視的自然條件。伊水兩岸的山崖都屬于古生代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guī)r層。其石質堅硬、結構緊密,不宜風化和大面積脫裂,很適合于藝術造像,與其他砂巖石相比,有著宜于保存的有利條件。

洛陽龍門石窟的開鑿是繼甘肅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之后由皇室開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間,先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規(guī)模、有效率的營建約計150年左右,分別出此刻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約占120_年左右)時期。龍門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龕、石像沿伊水兩岸星羅棋布的在龍門東西兩山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

各位朋友,我們在龍門石窟參觀約用1。5—2小時的時光,在此,我們每分鐘能夠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據1962年龍門文物保管所統(tǒng)計,兩山現存窟龕2100多個。大小造像10萬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題記碑文約2870多塊。造像以北魏(東魏、北齊)、隋、唐為主。北魏約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隋唐占百分之六十左右。龍門石窟最大造像為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龍門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有7個大型洞窟。因龍門東山的巖層比西山的薄,不便雕鑿大型造像。在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是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隋代作品的代表是賓陽南洞。唐代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賓陽北洞、萬佛洞、奉先寺等。

龍門石窟造像,既是歷代勞動人民和藝術家無窮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又是外來文化和我國文化結合而成的一朵奇葩。這些雕刻匠師,承擔著為神佛和帝王造像的使命,卻又大膽地突破了宗教和禮教的“儀軌”束縛。在雕刻過程中融進了超多的現實生活,活生生表現了各種人物造像的動人情景。如喜悅、慈祥、威嚴、矜持、苦痛,以至作為至高無量主宰的佛之莊嚴肅穆,脅侍人和供養(yǎng)人的虔誠寧靜,無一不是藝術家們對現實的“人”的深刻觀察,運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加以高度概括集中的結果。真可謂是在雕刻藝術上將佛祖和人表現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構思布局的完整,氣勢的貫注,整體的堅實有力,性格變化的多樣,面部表情的生動逼真,衣紋線條的流暢優(yōu)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藝術實踐傳統(tǒng)的基礎上,超多借鑒外來文化,在技法、風格上精心創(chuàng)造、超多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刻意經營的結果。富有才華的古代工匠和雕刻設計藝術家,應對光禿的懸崖峭壁,運用著簡單的錘鑿,雕出如此巍峨壯觀又精工細致的群體佛像,這在當時生產力和生產工具十分落后的條件下,確實令人嘆為鬼斧神工。

龍門石窟象一個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大博物館,為我國的歷史、宗教、文化、藝術、醫(yī)藥等研究,帶給了極為珍貴的資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已來到了龍門石窟,此刻請大家下車,跟我走,去參觀石窟。在參觀石窟的過程中,我給各位朋友重點講解一下龍門石窟種的幾個主要洞窟

(在潛溪寺)

這是潛溪寺,它是我們進入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石窟。潛溪寺洞高、寬9米多,進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約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地下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據說唐代有位叫李潘的宰相曾在此建過別墅。清代時洞外修建有木構窟檐等建筑物,所以又稱“齋拔(fú)堂”??邇榷错斾钸M為一朵潛刻大蓮花,洞內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佛身高7。38米,面額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tài)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兩側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個性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tài)文靜,與主佛造像為龍門石窟唐代石雕中最優(yōu)美的兩尊。洞內前側兩壁各雕一護法天王,高顴大目、體魄雄壯、孔武有力、身披銷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踩在腳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動傳神

(前往萬佛洞)

我們離開賓陽三洞拾級而上,即可看到萬佛洞。萬佛洞的形狀是方形平頂,頂上雕一蓮花藻井,蓮花藻井周圍刊刻楷書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jiān)姚神表,內道場云禪師,一萬五千尊佛龕?!倍纯谶^道北側上有“沙門智運,奉天皇太后太子諸王敬造一萬五千尊像一龕”的題記。兩個題記互為補充,說明什末人,為什末發(fā)愿造像的原因。永隆為高宗李治的年號。太監(jiān)為宮中的女官。沙門智運和內道場運單師,指比丘尼智運的號。因該洞為智運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運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則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萬佛洞”

該洞主尊名阿彌陀佛,有圓光和身光,結跏跌坐在印覆蓮束腰須彌座上,一手貼身斜舉胸前,一手撫膝。這種手勢說明阿彌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說法,故稱“說法印”。束腰蓮花座中間雕刻四個赤膊季節(jié)袒胸、筋肌突起、體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蓮花,每枝上坐一菩薩,姿態(tài)生動、富于變化、造型別致、獨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樂人,分;樂伎和舞伎。樂伎手執(zhí)樂器有瑟、竺、拔、莖溪、笛子、西腰鼓等,這是唐代宮廷的“坐部”樂隊。舞蹈者或吹、或彈、或撥弄琴弦,彷佛會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將唐朝宮廷中的舞樂場面表現得活靈活現,真可謂工匠們的神工之處。

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還有兩尊石獅,即龍門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盜?,F存于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和堪薩斯城納威爾遜藝術博物館內。

(在賓陽洞)

我們透過潛溪寺后,在路旁右側有一敞口石龕,正壁上嵌有一塊宋代陳挎寫的“開張?zhí)彀恶R,奇逸人中龍”草書石匾。這是北宋道士陳傳所書。那末,陳傳又是神末人呢。他是一個仕途落魄,以隱居修行而深得帝王賞識的傳奇式人物,先后在武當山、華山等地修煉。我們看過石匾,南行數十步,進入一座幽靜的院落,院中有并排坐西向東三座石窟,即賓陽三洞(中洞、北洞、南洞的俗稱)。以中洞為代表,中洞在北魏時稱靈巖寺,明清以后才改稱賓陽洞,傳說是根據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之字(洞賓)和號(純陽)的末兩字相加而命名的。此洞從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就是公元520_年開始雕鑿到正光四年,即公元520_年6月完工,歷時達20_年之久,用工802366個。賓陽三洞我們還能夠理解為“尋為賓陽蓋寅賓日出之義”,即朝陽或向陽之意。雖賓陽洞耗費工時金錢如此之多,但三洞的全部工程并未結束。延昌四年,就是公元520_年宣武帝崩。年僅7歲的孝明帝(元詡)即位,其政權實握在他母親胡太后手中,由于宮廷發(fā)生內亂,故賓陽的雕刻工作實際停止。所以北魏皇室經營的大型洞窟—賓陽三洞,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個賓陽中洞。而南北兩洞則由以后的隋唐兩朝完成的。賓陽三洞是由三個朝代雕刻成的,所以所雕的佛像在造型和表情上各有不一樣。那

末如何辨別呢?請大家跟我來,我先從賓陽中洞給各位講。

賓陽中洞是一座三世佛窟。北魏由于受“法華經”影響較大,除了信仰釋迦、多寶外,還信仰的對象便是三世佛了。在龍門石窟僅此一例。賓陽中洞高9。8米,進深和寬均為11。10米。正面是以釋迦牟尼佛像為主的五尊雕像。釋迦結中國跌坐(為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即:兩腳交結,腳背挨著左右股上),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飽滿、高鼻大目、微露笑意。左手向下屈三指,右手向前仰伸,這種手勢表示說法印,本尊坐前有兩只昂首挺胸、姿態(tài)雄健的石獅。胸毛左右分向后披,這是北魏雕刻獅子的特征。釋迦左右侍立著二弟子、二菩薩(左文殊、右普賢)。二菩薩含睬若笑、溫雅敦厚,給人以親切感。南北兩壁還各有造像一鑄,都是一佛、二菩薩,著褒衣帶袈裟,立于覆蓮座上。在賓陽洞諸像的后座上,雕飾著眾菩薩、弟子聞法浮雕像??唔斪霏偮⌒?,中央雕刻著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有八個伎樂和兩個供養(yǎng)天人。我們稱供養(yǎng)天人為飛天。飛天在佛教藝術中被稱為“香音神”,是能歌善舞、滿身香氣的美麗仙人。這就是《法華經》中所述的“諸天伎樂,百千萬神,于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的場景。中洞內前壁的南北王側,自上而有四層精美的浮雕。以前游人能夠進去看。此刻為保護這些珍貴的文

物不再受到侵壞,所以在洞前加鐵欄桿。期望各位朋友能夠理解。賓陽中洞外南側,依崖鐫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闕佛龕之碑》,記載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為其死去的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做功德開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貞觀20_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嚴重腐蝕,難辨其文。

賓樣中洞原為北魏雕鑿,由于宮廷發(fā)生內亂而止。故半途而廢。該洞是北魏至淌初的過渡洞。該洞高9米、寬8米多、進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彌陀佛,高8米多,臉型稍長、嘴唇厚大、頸有橫紋、胸部隆起。木尊兩側侍立二弟子,其中左側的迪葉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滿臉皺紋、目不斜視、嚴謹持重、深諳世故。左右弟子外側侍立的菩薩,披巾、瓔珞厚重,造型古樸、典雅,具有北魏的風格。在洞內的四壁上,布滿大小150余個佛龕,其中有隋大業(yè)和唐貞觀年的佛龕多個。賓陽南洞體現的藝術風格,上承北魏時期的剛健雄偉,下啟盛唐時期的生動活潑。

賓陽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為阿彌陀佛,高近10米,結跏跌坐,雙手平分指天、地。稱作“施無畏印”即天地之間唯我獨尊。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左右兩側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剛強有力

(往奉先寺)

在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這個寺內,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最精、氣勢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

奉先寺東西深約40米,南北寬約36米,盧舍那佛(披身佛)左側的《大盧舍那像龕記》記載: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薩高70尺,伽葉、阿難、金剛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時光,據有關資料和專家推測,約始建于武則天被立為皇后的永微六年,就是公元655年之后。完工于上元二年,即公元675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費時約20_年左右。

請看奉先寺的布局: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另外還有兩個供養(yǎng)人。主佛梵名“盧舍那”,按佛教說法,佛有三身:法身是佛的本來之身;報身即佛經過長期修行而獲得的“佛果”之身;應身即佛為“超度眾生”而顯現之身。盧舍那即所謂報身佛,譯名“凈慚”。主尊像為結跏跌坐中央的盧舍召晰,全像通高17。14米,其中頭部高4米,兩耳為1。9米高,為龍門石窟最大的佛雕。其面容豐腴典雅、眉若新月、雙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和禮佛朝拜者的仰視目光交匯,可引起人們感情上的震顫。由此可見設計者的匠心和藝術魅力所在。兩側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葉形象嚴謹持重,少者阿難形象豐滿圓潤、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薩頭戴寶冠、身掛瓔珞、肩搭帔(pei)帛、下衣長裙有出水之勢。這一鋪雕像刻畫出一種端莊而美麗又動人的風貌。奉先寺的整個布局,使人感覺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場面。

一般說來,在佛學的教義里,佛、菩薩均為男性,而在龍門奉先寺的主佛卻女性化,這是唐武則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別出心裁,破天荒將盧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婦女特有的形象。傳說武則天集上述美德與盧舍納大佛的形象幾乎完全吻合??梢姳R舍那的形象在必須程度上就是武則天形象的真實寫照。

從藝術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諧調均稱。大佛像五官刻畫合乎比例,這一巧奪天工的輝煌成就,具有永不磨滅的藝術魅力。是唐代宗教藝術的概括,是我國雕刻史上偉大范例之一。

(在蓮花洞)

那里為什末叫“蓮花洞”呢?聽我給大家解釋:蓮花洞是繼賓陽中洞之后開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頂雕有大型飛天環(huán)繞的大蓮花藻井圖案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頂藻井多以蓮花為飾,但像這樣大型的蓮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龍門石窟中這不多見。此洞開鑿于北魏孝昌年間即公元526—520_年前后,屬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6。10米,深6。15米,主尊釋迦高6米(為立佛)。兩側為脅侍菩薩,佛與菩薩之間,為侍立的伽葉、阿難二弟子。其左的伽葉,身披厚重的袈裟,顯示著艱辛跋涉、風塵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執(zhí)錫杖,這是龍門石窟造像中所獨有的。蓮花洞南北兩壁上方各有似為“法華經”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個高度僅有2厘米左右。他們就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堅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細作,確實為龍門一絕。洞口北側上方有一塊平面下凹的碑記,上刻兩個大字“伊闕”,原為唐刻陀羅尼經,后復刻明代河南巡撫的“伊闕”二字,說明龍門的原稱

(在古陽洞)

古陽洞開鑿于北魏太和十六年,就是公元493年遷都洛陽之際。洞內雕刻90%以上是北魏時期的作品,是龍門石窟群中開鑿最早、資料最豐富的一座洞窟。全洞平面呈馬蹄形,頂似穹隆。由于此洞時北魏皇室貴族發(fā)愿造像最集中得一窟。由此也看出北魏皇室崇佛的氣氛。洞內兩壁井然有序的雕鑿成三列佛龕。這些小龕都十分精細華麗,龕額裝飾細致靈巧,圖案花紋豐富多彩,在龍門石窟中堪稱集北魏雕刻、繪畫、書法、建筑、圖案造型藝術之大成。

古陽洞的造像,以其風格、特征而論,代表了遷都洛陽后北魏后期的一些變化。由北魏前期粗曠、雄健、挺實變?yōu)榍逍?、美麗、開始擺脫前期的作風。面部表情刻畫也由嚴峻變得比較溫和,給人以親切之感。

那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陽洞四壁及窟頂鐫滿佛龕造像,這些龕像多有造像題記,記錄了當時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藝術及雕刻藝術的最珍貴資料。在金石碑刻藝術中負有盛名的《龍門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結體用筆在隸、楷之間,是隸書向楷書過渡中一種比較成熟的獨特字體。《龍門二十品》能夠說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所以千百年來為書法家所稱道。

由于時光關系,龍門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講解就到此結束。此刻給各位留一點時光照相。待一會兒我們將車開過龍門橋,跨過伊河,到河對岸觀賞龍門西山蘭貌。多謝各位!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七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渡袝?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現今河南大部分地區(qū)屬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河南界于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河南地理位置優(yōu)越,古時即為驛道、漕運必經之地,商賈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qū)與中西部地區(qū)的結合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fā)展的中間地帶。國家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的戰(zhàn)略部署,更加凸顯了河南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qū)市第17位,占全國總面積的1.73%。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huán)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55.7%、26.6%、17.7%。靈寶市境內的老鴉岔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處在固始縣淮河出省處,僅23.2米。20__年,全省耕地面積11889萬畝,人均耕地1.21畝。

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時,全年無霜期189~240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內河流大多發(fā)源于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山區(qū),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0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現有林業(yè)用地7053.03萬畝,森林覆蓋率17.32%,林木覆蓋率23.77%。全省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qū)35個,總面積1135.4萬畝。濕地面積1663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6.6%。全省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公園達94處,已知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20種、占全國總數的23.9%,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0種。

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目前,已發(fā)現各類礦產127種(含亞礦種為158種)。其中,探明儲量的75種;已開發(fā)利用的86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8種,居前3位的有19種,居前5位的有26種。煤、鋁、鉬、金、石油、天然氣、天然堿、螢石、耐火粘土等儲量較大,其中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12位,煤炭居第8位,天然氣居第17位。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從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處。洛陽龍門石窟和安陽殷墟分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fā)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自古以來,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商鞅、蘇秦、李斯、劉秀、張良、司馬懿、岳飛,科學家、醫(yī)學家張衡、張仲景、僧一行,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司馬光、褚遂良、吳道子,佛學家玄奘等,還有現當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鴻昌、吳煥先、楊靖宇,革命先輩鄧穎超、彭雪楓、許世友,“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等。

河南既是歷史文化資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觀薈萃之地,山川壯美,風光秀麗,融南秀北雄于一體。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省級23處。鄭州的嵩山,洛陽的龍門山、白云山,信陽的雞公山,焦作的云臺山,濟源的王屋山,平頂山的石人山,安陽的太行大峽谷,南陽的寶天曼、老界嶺,鶴壁的云夢山,駐馬店的嵖岈山等均屬山水奇觀;黃河自西向東流經河南,出三門峽后經小浪底流入黃淮平原,鄭州至開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懸河的獨特自然景觀。鄭汴洛沿黃“三點一線”和南太行景區(qū)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態(tài)旅游整體開發(fā)全面啟動。紅色旅游迅速發(fā)展,全省共有紅色旅游景區(qū)26家,擁有駐馬店確山縣竹溝革命紀念館、信陽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qū)(點)、南陽桐柏英雄紀念館、鄭州二七紀念堂等4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新開發(fā)的工業(yè)旅游、農業(yè)旅游項目,也令海內外游客流連忘返。

河南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__年底,全省總人口9869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3389萬人,農村人口6480萬人。全省常住人口9360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1人。河南是個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成份、人口134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36%。其中回族人口116萬人,居全國第3位。

河南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xiāng)、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17個省轄市、濟源市1個省直管市,20個縣級市,88個縣,50個市轄區(qū),1892個鄉(xiāng)鎮(zhèn),464個街道辦事處,3404個社區(qū)居委會,47556個村委會。

20__年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15058.07億元,居全國第五位,比上年增長14.4%,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0__美元,比上年增長13.8%,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三次產業(yè)結構為15.7∶55.0∶29.3,二三產業(yè)比重達到84.3%,呈現出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加快發(fā)展的顯著特征。

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財政實力顯著增強,20__年,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1.5億元,居全國第八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868.4億元,居全國第五位。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全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7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1.0%;農民人均純收入3852元,實際增長12.2%。城鄉(xiāng)居民收入連續(xù)兩年保持雙雙兩位數增長、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良好格局,人民群眾在經濟快速發(fā)展中得到較多實惠。

經濟發(fā)展的后勁更加充足。固定資產投資持續(xù)快速增長,20__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10.11億元,比上年增長35.6%。投資結構不斷優(yōu)化,食品、化工、機械、紡織、建材、電子等河南優(yōu)勢產業(yè)投資增長較快。城鎮(zhèn)基礎設施投資完成1526.66億元,農業(yè)、水利、環(huán)保、教育、文化等薄弱環(huán)節(jié)投資得到明顯加強。一批事關長遠發(fā)展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yè)等重大項目建成或開工,進一步夯實了河南經濟發(fā)展基礎。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八

“小寨溝”舊名”小潭溝”,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來了劉武周,此處是隋營唐寨,故名小寨溝。溝內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勝,故也稱”潭瀑川”。眼前出現了第一潭,即”龍蛇潭”,小寨溝地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水多,潮濕,常有蛇蟒出入。相傳有家夫進山砍柴,見有巨蟒在此飲水,蛇大為龍,因而得名。

過了龍蛇潭,有上下或者稱山水兩條道路通往景區(qū)。水路是供游客游覽的,山路是回來的路,水路走不遠,即見有群瀑自高巖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個斷層有兩條瀑布相吸相融一個潭里,如情人一般,故此稱”情人瀑”。

過了減肥石,即是”金龍臥波”,再往上走,忽然眼前一片開闊,”丫字瀑”迎面而來,瀑高十余米,深五、六米,地而開闊孤坦,但見四面青山相環(huán)繞,一塊巨石仿佛自天而降,落在這里,供銷游人休憩、乘涼、野餐、照相。

“清清漪池”水淺而清,色彩艷麗,青苔把一潭水映得碧綠無塵,不管有風無風,池內漣漪輕蕩故名之,水池有魚,但魚體透明。水簾洞”處只出山崖上一掛瀑布分散成簾子狀傾瀉下來,此水四季長流,。旁有”獅子頭”,其造型如一頭活生生的小獅子一樣逼真,故名之。

“獅頭石”前整個山崖被水溶蝕而成鐘乳狀,下有兩股水在離地米高處噴出,此乃”不老泉”在魏晉時景區(qū)內有逸人王烈,不食人間煙火,渴飲此泉,餓食黃精,壽至338歲,仍然健步如飛,不減少年。您不妨來嘗一下。

我們進入小寨溝盡端,迎面可見幾塊怪石,有”唐王試劍石“、點將臺,是李世民當年點將收兵的地方。站在”點將臺“上,懸崖高聳,人如坐井底,故名”坐井觀天“;縣崖青苔高掛山崖,仿佛一只孔雀高掛架上,雀尾下一掛水簾,稱作”鳳尾串珠“。另外還有”靈龜吐珠“、”云龍播雨唐王飲馬池石舟蝴蝶石“。

(疊彩洞、茱萸峰景區(qū))

子房湖旁有兩條岔道,下道是通往小寨溝景區(qū)、老潭溝景區(qū);上道便是直通山西的修陵公路。疊彩洞景區(qū)和茱峰景區(qū)盤恒在此。疊彩洞是連接豫、晉兩省的公路遂洞,大小23條洞,首尾相連總長4000多米。它是由我縣土專家張有臣設計規(guī)劃的。在外只見一排巨大的階梯層層遞上,在洞里都是180度的轉彎和45度以上的爬坡。這就是景區(qū)有名的“暗十八盤”,勤勞善良的人民用十二年的時間修建了這條路。

沿公路自下而上,爬山穿洞,仰望山巔,只見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峭壁懸崖,高達萬仞。沿途山峰形態(tài)各異,在這里您可以找到l’小象攀山””雙駝峰“夢筆生花”等各個景點。

出了十二號洞,迎面而來一塊奇峰異石高立在對面山上,這塊石頭隨著車行視線的轉變,可由靈芝、傣族少女逐漸變成一摩登少女。因此處石秀、水秀、花草秀,故名”三秀峰”。

坐車前駛片刻,眼前忽然一片開闊,這個景點名為”西瀛觀”,游客到此,都會有心曠神怡的感覺。

肢下這一片湖是我們經過的子房湖,一個小時的路程,已經是抬高了五六百米的高度,在子房湖東南即是溫盤肉區(qū)景,相傳古時在溫盤峪居信有九條龍,谷南的白龍和谷北的黑龍經常騰云駕霧來到”西瀛觀”品茗賞景,還常常擺下棋局對弈。

上車前行即進入茱萸峰游覽區(qū)源:考試資料網

車蜿蜒而上,進入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區(qū),這整個山遍覆大的松柏,楓想喬木,這里屬原始次生林區(qū),被國家林業(yè)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茱萸峰山勢突兀,為云臺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處便成了聞名遐爾的道教圣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愿,據說十分靈驗。漸漸地,人們把這里親切地稱為”小北頂”,就是說這里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

們禱告時的祈求,好再讓人們來此燒香還愿。于是有了”燒高篝”的說法,如果誰家的子孫發(fā)達了或是添丁了,那一定是他們家的老人們早年在這里燒了”高香”求來的。

各位旅客朋友,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位于焦作修武的北國的名山圣水——云臺山。云臺山因其山勢高聳,森林茂密,山間常有云霧繚繞,因此又被稱為“云臺山”。從地理學的觀點看,云臺山在地形上是屬于南太行山地的一部分,故又稱“太行云臺山”。

云臺山北鄰山西省,東接輝縣市,西與方山對峙,南面是一望無際的孤原。這里有大小名峰三十六座,峰巒疊翠,雄奇險秀。主峰茱萸峰有一片茂密森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堪稱“園中園”。

漢獻帝劉協、魏晉”竹林七賢”、唐朝孫思邈、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大將尉遲敬德均在此留下了歷史遺跡。云臺山山險水秀,氣候涼爽宜人、泉源豐富、植被茂密,原始次生林覆蓋了整個山巒,各種樹木和奇花異草種類達400多種。中藥材蘊藏豐富,除人參、靈芝外,還有聞名國內外的四大懷藥懷地黃,懷山藥,懷牛膝,懷菊花,以及茱萸、當歸等200多種。沿公路而上,過了迎賓洞,我們可以看到左邊的山谷相裂成隙。這便是溫盤峪景區(qū)了。溫盤峪峪深80余米,最寬處不過丈余,峪上群山環(huán)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小氣候,這里冬曖夏涼,溫度適中,仿佛處在恒久的溫暖中,故名溫盤峪。相信大家也親身體驗到了,這里的景色秀幽雄險,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來享有“盆景峽谷“的美譽。峽谷南北長約1公里,寬3-10余米,兩岸峭壁山石秀麗,仿佛鬼斧神工,雕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濃縮后的精華,園林專家稱之為“自然山水精品廊”,景區(qū)內有逍遙石、相吻石、靈龜戲水、雙獅吸水、龜背石等景觀。峪內有九龍?zhí)?,相傳為古時九龍棲息之地,分別為白龍?zhí)丁⒆育執(zhí)?、眠龍?zhí)?、青龍?zhí)丁ⅫS龍?zhí)?、臥龍?zhí)?、黑龍?zhí)?、首龍?zhí)兜?,動態(tài)的水流入靜態(tài)的水中,十分美麗。這座湖叫做子房湖,相傳是漢朝著名謀士張良的隱居之地,因張良字子房,故名子房湖。向西看呢,我們就可以看見對面山巒中有“達摩峰”。相傳印度僧人達摩來中國傳教,到達少林寺,面壁20_年仍常有雜念涌入心頭,于是來到云臺山,在子房湖西畔山巒上靜坐。那里人跡罕至,達摩高居山巔,終日與山嵐流云為伴,天靈一片凈化像山一樣入定下來,不久就化仙而去,此處便留下了“達摩峰”和與之遙遙相對的“佛龕峰”。沿湖而走呢,我們就進入了老潭溝、小寨溝景區(qū)。老潭溝景區(qū)山雄水秀,峰高瀑急,而最有名的莫數天瀑了。

“天瀑”是云臺山景觀之最,也是中華之最,此瀑落差310米,瀑寬約5--7米。天瀑之高雄冠九州,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外溝內還有“私語泉”“波浪石坪”“獨秀峰”“雙秀峰”“路功”等景點?!靶≌瘻稀迸f名”小潭溝”,后唐王李世民在此消來了劉武周,此處是隋營唐寨,故名小寨溝。溝內多彩多姿的泉瀑溪流引人入勝,故也稱”潭瀑川”。大家請注意,我們現在要乘車通過子房湖旁的修陵公路進入云臺山的主峰茱萸峰,茱萸峰山勢突兀,為云臺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后來真武帝在此苦志修行成仙而云,此處便成了聞名遐爾的道教圣地,方圓百里的人們常來此燒香求愿,據說十分靈驗。漸漸地,人們把這里親切地稱為”小北頂”,就是說這里離北天門很近,常被天神關注,他們會滿足人們禱告時的祈求,好再讓人們來此燒香還愿。于是有了”燒高香”的說法。至于這到底是不是靈驗,大家可以親自去證實一下,好了茱萸峰到了,請大家下車時拿好自己的東西,爬山時注意安全,兩小時后我們在車前集合,希望大家能好好地領略一下云臺山的秀麗風光。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九

朋友們,我們今天游覽的目的地,就是素有"雄、險、奇、秀"于一體的林濾山。

林濾山,古名隆濾山。東漢延平元年(公元120_年)避殤帝劉隆名諱而改名至今。林濾山,就是南太行山,位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處的林州市境內,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29公里,總面積1760平方公里。

林濾山奇峰林立,山勢嵯峨,崖谷密布,瀑布高懸,共有大小山峰7658座,大型幽谷7845條,造就了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這里現存古長城遺址1處,古塔9座,洞窟5處,石刻造像300多尊,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l處。這里森林茂密、古樹參天,水溪潭池、飛瀑銀花,重巖疊嶂、姿態(tài)萬千,構成了一幅幅變幻無窮的林濾山風景名勝圖。

太行大峽谷是林濾山的一顆明珠,是旅游觀光的勝地。它群山環(huán)繞,山巒重疊,青山流水,森林蔥郁。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太行之魂王相巖,三九冰雪桃花開的桃花谷,三伏酷暑冰凌掛的冰冰背,還有太行平湖、國際滑翔基地等;令人留戀忘返。

朋友,在我們的正前方山頭上,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壑口,這便是聞名退還的魯班壑,也是古代山前通往石板巖鄉(xiāng)和山西平順縣的惟一通道。這里地勢險要,海拔1172米,橫寬110米,200余米高的絕壁聳立兩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太行隧道未修通以前,石板巖鄉(xiāng)的老百姓要想到縣城,只能肩挑手提爬過這1000多米高的壑口,非常艱難。

關于魯班塹有這樣一個傳說:工匠師傅魯班到林濾山伐木,看到山高難越,行走艱難,想劈開大山,便掄起手中神斧,結果只在山頂上砍了一個塹口。在望口東側的山塹上,有一只全手指印的明顯痕跡,據說是魯班搬巨石留下的手印。

從這個景點往上攀登就是香柱泉,是魯班喝過的仙水。過路人喝了此水,無論是上山還是下山,不渴不累,因此途經此地的人,都要喝上幾口甘甜的泉水。因為山高且離我們太遠,因此我們只能飽炮眼福,望山興嘆了。

現在我們穿行在林石公路上,這條公路被稱為森林浴廊。公路兩旁森林茂密,郁郁蔥蔥。林木覆蓋率達到72%。而且植物種類上千種,其中350種植物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是難得的回歸大自然的去處。

林濾山風景區(qū)有天然森林32萬畝,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森林浴場。我們腳下走的這條林石公路,就像一個婉蜒的長廊。因此,如果您來林濾山旅游,您會感到空氣清新,精神舒暢。

眼前這條公路隧道,就叫"太行隧道"。它全長l000米,高6米,寬7米,于1974年鑿通。

山后的石板巖鄉(xiāng)千百年來,一直靠魯班壑進出,路途遙遠艱險,嚴重制約了山區(qū)經濟的發(fā)展。這里的人民群眾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鋪就一條通往未來的大道,于1969年11月,組織380人的鑿洞專業(yè)隊,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戰(zhàn)頑石,斗塌方,堅持苦干5年,終于在1974年5月在海拔700米的懸崖峭壁上、開鑿了這么一個較大的公路隧道。從此,高山峻嶺再也不是"關塞極天唯鳥道",而成為"萬古天險變通途",為山區(qū)經濟和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這個大型隧道也是林縣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又一曲凱歌。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十

我從來沒看見過真正的山,看到的只是一些小山丘。在我沒上學的時候,我甚至以為真正的山也只是一座矮矮的用土壘成的土堆;上學以后,我從課本上體會到了山的雄偉、壯觀。暑假前夕,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游覽了河南輝縣的“萬仙山”,那景色,令我流連忘返……

蜿蜒的山路

汽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緩慢地向充滿神秘感的萬仙山駛去。從車窗往下看:盤山公路下是萬丈懸崖,在豎直的山巖上,許多樹木在頑強地生長著——它們的樹干傾斜著,仿佛就要栽倒下去;它們的根扎得那么深,石巖縫中,暴露著它們長而有力的筋脈——誰看了這蒼勁的樹木,不為之驚嘆呢?行了一段路程,我們已經能夠看清萬仙山的面目了。呵,這萬仙山可真高呀,跟我想象中的山一點也不一樣:它蒼勁有力,身上的巖石層次分明,還戴著一串由怪石串成的項鏈;它高聳入云,身穿一件綠色毛絨褂,還披了一絲薄紗——這使我越發(fā)地對萬仙山的美景充滿期待。

農家樂拾趣

到了萬仙山,已是晚上8點。車子開進了萬仙山的停車場。下了車,只覺得整個身子輕微一震,連思想也活躍了起來——啊,空氣真新鮮呀!清爽的樹葉,潮濕的空氣,野花的芳香……這些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啊!清新的空氣像是在給我的身體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洗滌,我頓時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這時,已經乘坐了5個小時車的我不禁擔心起一個問題——晚上在哪兒休息?這時,隨行的人都向一個轉著彎的小土坡走去,我也緊跟其后。上了土坡,拐了幾個彎,只見一群雞在旁邊的草地上休息。再上一個坡,呵,一個精巧干凈的庭院映入眼簾——我的問題頓時有了答案,原來是住在農家樂啊!山里的人們常見樹,在自家的院子里種樹也是一定的了,什么杏樹、棗樹、柿子樹,在這個院子里應有盡有,上面結出的果實,讓人看了心里就歡喜。院前的空地里,種滿了挺拔的竹子,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人們的眼睛。好客的主人端來美味可口的飯菜,讓我們在山中盡情地休息。主人養(yǎng)的小狗也來湊熱鬧,在我們腿下鉆來鉆去,似乎在為我們的到來而高興哪!

山中的美景

第二天早晨吃過飯,我們就早早來到山腳,準備爬山。站在山和地相接的地方,望著高聳入云的萬仙山,我的心中竟升起一種恐懼。是啊,誰看了這么高的山沒有一絲恐懼感呢?沿著通向山頭的陡陡的階梯,我們走到了山上。山邊是一條深溝,里面長滿了數不清的樹木。正當我們說說笑笑,享受綠景的時候,哧溜一聲,眼前有一個小東西躥過,哈,是一只小松鼠,它拖著長長的絨尾巴,爬到樹上去了。我們又攀了一段路,忽地聽見潺潺的流水聲,循聲一看,原來是一條由山泉匯成的小溪,泉水在大石頭縫中嘩嘩地流淌,過了一會兒便流得無影無蹤,再往上走,水又從另一邊的石縫中出現了,聽別人一介紹,我才明白,這原來是一條暗溝,水都從看似干燥的石頭下面流去了??矗笞匀凰茉斐龅囊磺惺嵌嗝瓷衿嫜?不知攀過了多少臺階,我們來到了一條由鐵板鋪成的騰空的“空中棧道”,走上去,使人心驚膽戰(zhàn)??刹唬旅婢褪侨f丈懸崖,人和深谷之間只隔著一層鐵板,給人一種隨時都會掉下去的感覺。

走過棧道,一處瀑布映入我們的眼簾,那飛奔而下的水流隨著一陣轟鳴,濺起朵朵浪花。我們來到專門用來觀賞瀑布的小亭子,竟發(fā)現了一道彩色的東西鋪在瀑布的中間——啊,原來是彩虹!瀑布的水霧經過陽光的照射,形成了這道裝飾瀑布的彩練。在小亭休息了半晌,我們又繼續(xù)踏上了登山的路。剛起身,就遇到了“阻擋我們前進的困難”——“好漢梯”。它呈螺旋狀,轉著彎兒不斷向上升,走上去,使人有一種眩暈的感覺;但這也是欣賞美景的好地方——360度旋轉的階梯上,自然也就可以看見深山中360度的景物,每一處具有特點的景色都盡收眼底。好不容易登上了好漢梯,我們都已經筋疲力盡,但前方的標牌又讓我們精神百倍——快到山頂了!我們鼓足了氣,充滿信心地走上最后幾節(jié)階梯。終于,我們走上了山頂!山頂的風景別有一番滋味,地上都是小碎石:紅的,黃的,花的,黑的……我撿了幾塊頗有藝術價值的石頭裝進袋子里??粗约簱斓降摹皩氊悺?,欣賞著從頭到腳一身碧綠的山嶺,我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感。我們乘山頂的出租車,沿著小路下了山,下山之后,再看看車子走過的道路,才感到我們當時的處境多么危險——高高的山崖上,一條彎彎窄窄的小路向下傾斜,好似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用一個字概括就是——險!

山上的泉水

休息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萬仙山的另外一處景點。這里的路很特別:走在石板鋪成的路上,使人有力;走在石塊鋪成的路上,使人謹慎;走在木頭系成的橋上,使人清爽……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一片小水潭,我們買來了杏子,在這清甜的泉水里清洗、食用。杏子經過泉水的洗滌,似乎更加香甜了。這時,我發(fā)現水里竟然有不足1厘米的小魚,真是驚喜不已,連忙用手去攏,可小魚那么機靈,我哪里攏得著?不過收獲了兩只小蝌蚪,它們已經長出了后腿,顯得特別強壯,也許是它們生長在山泉水里的緣故吧!離開小水潭,我們又來到了一個瀑布下,這個瀑布和剛才的瀑布不大一樣,瀑布水流到一個小潭里,潭水碧綠碧綠的,簡直就像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水從潭的缺口又流到一個淺淺的水池里,我們干脆脫光了腳,讓腳在水池里浸泡,涼涼的,頓時疲勞全消。泡了一會兒,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水潭,走上了通往我們住處的路。

萬仙山,的確是仙人住的山。要不,怎么會有這么多美麗的景色呢?

河南旅游導游詞篇十一

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qū)位于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簡稱“豫”的由來?!渡袝?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現今河南大部分地區(qū)屬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河南界于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河南地理位置優(yōu)越,古時即為驛道、漕運必經之地,商賈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qū)與中西部地區(qū)的結合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fā)展的中間地帶。國家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的戰(zhàn)略部署,更加凸顯了河南獨特的區(qū)位優(yōu)勢。全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qū)市第17位,占全國總面積的1.73%。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huán)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55.7%、26.6%、17.7%。靈寶市境內的老鴉岔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處在固始縣淮河出省處,僅23.2米。20xx年,全省耕地面積11889萬畝,人均耕地1.21畝。

河南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氣溫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時,全年無霜期189~240天,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河南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內河流大多發(fā)源于西部、西北部和東南部山區(qū),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0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現有林業(yè)用地7053.03萬畝,森林覆蓋率17.32%,林木覆蓋率23.77%。全省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qū)35個,總面積1135.4萬畝。濕地面積1663萬畝,占全省總面積的6.6%。全省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公園達94處,已知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20種、占全國總數的23.9%,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0種。

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目前,已發(fā)現各類礦產127種(含亞礦種為158種)。其中,探明儲量的75種;已開發(fā)利用的86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8種,居前3位的有19種,居前5位的有26種。煤、鋁、鉬、金、石油、天然氣、天然堿、螢石、耐火粘土等儲量較大,其中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12位,煤炭居第8位,天然氣居第17位。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從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長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文物古跡眾多,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里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中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9處。洛陽龍門石窟和安陽殷墟分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fā)源地,當今的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內外游客絡繹不絕。

自古以來,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風流人物燦若群星。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程頤、程灝,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商鞅、蘇秦、李斯、劉秀、張良、司馬懿、岳飛,科學家、醫(yī)學家張衡、張仲景、僧一行,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李賀、李商隱、司馬光、褚遂良、吳道子,佛學家玄奘等,還有現當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鴻昌、吳煥先、楊靖宇,革命先輩鄧穎超、彭雪楓、許世友,“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等。

河南既是歷史文化資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觀薈萃之地,山川壯美,風光秀麗,融南秀北雄于一體。全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8處,省級23處。鄭州的嵩山,洛陽的龍門山、白云山,信陽的雞公山,焦作的云臺山,濟源的王屋山,平頂山的石人山,安陽的太行大峽谷,南陽的寶天曼、老界嶺,鶴壁的云夢山,駐馬店的嵖岈山等均屬山水奇觀;黃河自西向東流經河南,出三門峽后經小浪底流入黃淮平原,鄭州至開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懸河的獨特自然景觀。鄭汴洛沿黃“三點一線”和南太行景區(qū)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態(tài)旅游整體開發(fā)全面啟動。紅色旅游迅速發(fā)展,全省共有紅色旅游景區(qū)26家,擁有駐馬店確山縣竹溝革命紀念館、信陽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qū)(點)、南陽桐柏英雄紀念館、鄭州二七紀念堂等4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新開發(fā)的工業(yè)旅游、農業(yè)旅游項目,也令海內外游客流連忘返。

河南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xx年底,全省總人口9869萬人,其中城鎮(zhèn)人口3389萬人,農村人口6480萬人。全省常住人口9360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1人。河南是個多民族省份,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成份、人口134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36%。其中回族人口116萬人,居全國第3位。

河南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xiāng)、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17個省轄市、濟源市1個省直管市,20個縣級市,88個縣,50個市轄區(qū),1892個鄉(xiāng)鎮(zhèn),464個街道辦事處,3404個社區(qū)居委會,47556個村委會。

20xx年地區(qū)生產總值達到15058.07億元,居全國第五位,比上年增長14.4%,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0xx美元,比上年增長13.8%,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新階段。經濟結構不斷優(yōu)化,三次產業(yè)結構為15.7∶55.0∶29.3,二三產業(yè)比重達到84.3%,呈現出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加快發(fā)展的顯著特征。

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財政實力顯著增強,20xx年,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61.5億元,居全國第八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868.4億元,居全國第五位。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全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7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1.0%;農民人均純收入3852元,實際增長12.2%。城鄉(xiāng)居民收入連續(xù)兩年保持雙雙兩位數增長、農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鎮(zhèn)居民收入的良好格局,人民群眾在經濟快速發(fā)展中得到較多實惠。

經濟發(fā)展的后勁更加充足。固定資產投資持續(xù)快速增長,20xx年全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010.11億元,比上年增長35.6%。投資結構不斷優(yōu)化,食品、化工、機械、紡織、建材、電子等河南優(yōu)勢產業(yè)投資增長較快。城鎮(zhèn)基礎設施投資完成1526.66億元,農業(yè)、水利、環(huán)保、教育、文化等薄弱環(huán)節(jié)投資得到明顯加強。一批事關長遠發(fā)展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社會事業(yè)等重大項目建成或開工,進一步夯實了河南經濟發(fā)展基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8385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