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案例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3 02:54:09
實用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案例15篇)
時間:2023-11-03 02:54:09     小編:書香墨

教案應當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變性,以適應不同學生群體和不同教學環(huán)境的需求。編寫一個好的教案需要有清晰的教學目標。這里有一些經(jīng)過認真設計和實踐的教案,希望對大家的教學管理有所裨益。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一

1、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在閱讀中自主識字。

2、復述武松打虎的過程,注意把動作講清楚。

3、了解武松的人物特點:智勇雙全、武藝高超、性格豪放。

1、復述武松打虎的過程,注意把動作講清楚。

2、了解武松的人物特點:智勇雙全、武藝高超、性格豪放。

多媒體工具

一、介紹名著,揭示揭題。

1、教師:同學們,你們看過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撰寫的《水滸傳》嗎? 、 (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

3、教師:在《水滸傳》第23回中,詳盡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一下這位打虎英雄的風采。

4、板書課題:《21、武松打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教師: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大意;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

(“喝酒——上岡——打虎——下岡”)把課文分成四段。

2、學生按要求預習。

3、檢查指導。

(1)指名帶讀,讀準下列詞語:怠慢蒼涼咆哮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板書學生讀錯的字,糾正。)

(3)說說課文大意。

(4)分段。

三、研讀課文,領(lǐng)會中心。

1、默讀課文,你覺得武松是一個怎樣的人?和同學討論,要注意“言之有據(jù)”。

2、武松與老虎搏斗時,老虎使出了哪些招數(shù)?武松又是怎么應付的?根據(jù)下面的提示復述武松打虎的經(jīng)過。

老虎朝武松壓過來,并使出了撲、掀、剪的招數(shù),武松躲、跳、閃,避開了老虎的進攻。趁老虎不備,武松掄起哨棒打虎,但未擊中。老虎再次撲向武松,武松用手揪住老虎的腦門,連打帶踢,終于將虎打死。

3、教師:“三碗不過岡”是什么意思?課文哪句話告訴了我們?用直線劃出。

4、教師:面對酒倌的好意勸告,武松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二

這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列寧登山看日出走過靠近深淵的小路,自覺鍛煉意志的故事。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jīng)過,學習他自覺磨煉意志的品格。

聯(lián)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jīng)過,體會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中,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小路的險,重點指導學生讀懂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jīng)過,體會兩次走有什么不同之處,從而學習他自覺磨煉意志的品格。

投影片、錄音機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過許多有關(guān)列寧的故事,誰來說一說?從中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三、講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列寧為什么要走危險的小路?

3、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二、三段。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路危險的句子。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理由。

3、師生共同歸納。

(1)指名讀直接描寫小路危險的句子,出示投影片,引導學生觀察、體會。

(2)有關(guān)這條小路,巴果茨基是怎樣說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3)巴果茨基是怎樣通過這條小路的?

a、指名讀相關(guān)句子,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b、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巴果茨基輕輕舒了一口氣,說明什么?

(4)列寧是怎樣走過這條小路的?

4、下山的時候,列寧仍然堅持走小路,第二次走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1)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2)師生歸納。

a、第一次必須走,因為要看日出,時間不夠。第二次是列寧自己堅持要走;

b、第一次走:跟、停、定了定神、碎小的步子移動。第二次走:先走、毅然決然

(三)學習第四段

1、從山上回來,列寧為什么還要走小路?

2、課文最后,列寧講了什么話?這段話每句講什么意思?這段話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3、齊讀第四段,反復朗讀列寧的話。

4、在兩次走小路中間,作者還描寫了一段日出的景色,寫的非常美,誰愿意讀一讀?(指名讀)為什么寫這一段?(蘊含著“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寓意。)

四、總結(jié)全文。

作業(yè)設計

1、從查找關(guān)于列寧的資料。

2、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看日出 第一次:跟、停、定了定神、

登山 碎小的步子移動 自覺磨練

走小路 自己意志

(危險)第二次:先走、毅然決然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三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經(jīng)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指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中武松打虎場景的精彩描寫,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述打虎的經(jīng)過,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場面,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

了解武松是怎樣打死猛虎的,從而體會武松的勇敢無畏的英雄氣概,并通過對武松心理活動的分析,了解課文對人物描寫的真實性。

一、導入談話:

今天我們學習第29課《武松打虎》,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這部小說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大家的喜愛。明末清初的文學評論家金圣嘆對《水滸傳》做了詳細而全面的點評。他說打虎這一篇啊,“人是神人,虎是怒虎?!崩匣⑹前l(fā)怒的老虎,而打虎的人呢那是個神勇之人。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是怎樣的怒虎,武松又是如何的神勇。

二、直入重點,精讀第二部分

3、第一個階段采用的什么戰(zhàn)術(shù)?(守)。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對手,他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貿(mào)然出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武松怎么樣?(十分機智)

4、默讀。用——勾出老虎進攻的招數(shù),標出序號;再用~~~~勾出武松應對的動作,標出序號。

5、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撲、一掀、一剪,這真是一只怒虎。不過,我有個疑問:既然是寫武松打虎,應該突出武松多么神勇,為什么把老虎寫得那么厲害呀?(寫虎是為了寫人)

6、而武松實際上用了幾招?進一步說明了武松的機智。

7、過渡:等老虎這三招用完以后,老虎已經(jīng)氣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夠躲過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會大長,所以這三招下來以后,他開始防守反擊,反守為攻。

8、自由讀第六段,看武松打虎分別用了哪幾招,在課文旁邊做上批注。

9、剛開始用什么打?結(jié)果呢?

10、武松沒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么?老虎的反應呢?

12、雖然老虎已經(jīng)七竅流血了,但武松還是使出了最后一招——?這時的老虎已經(jīng)……徹底解決了老虎。

12、小結(jié):我們看到,武松在梢棒打折的情況下,臨危不懼,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表現(xiàn)得十分(勇敢)

三、回顧前文,學習第一部分。

2、默讀第一部分,思考這一部分主要寫的是什么?

3、武松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了他什么性格特點?用筆圈畫出表現(xiàn)武松心理活動的句子加以體會。

武松明明害怕,卻仍然不肯回去,還對自己說“且只顧上去,看怎地?”表現(xiàn)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好面子)

4、作者寫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會有損于他的形象?(這樣寫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實),所以說武松不僅是個神人,同時他也是個凡人。

5、武松雖然心中也會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也說明他還是勇敢,所以在后面打虎時才表現(xiàn)得那么勇敢。

小結(jié):這一部分雖然不是重點,但是對于武松性格的刻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顯得更真實,也為下文做了鋪墊。

四、總結(jié)全文,激勵閱讀

作者對武松打虎的過程和打虎前的心理活動做了細致生動的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了武松的形象,讓我們感到真實可信,也使武松打虎的故事廣為流傳?!端疂G傳》中還有許多精彩的故事,等著同學們?nèi)ゼ毤毱肺丁?/p>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四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做到會讀、會認、會用。

1、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船長在危機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

一、出示課文題目

1.導入新課:同學們都看過跳水比賽嗎?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給小朋友們寫的故事《跳水》比跳水比賽還要有趣、精彩。

2.齊讀課文題目

二、自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2.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把故事內(nèi)容告訴別人?請你認真讀課文,想個辦法個讓別的同學很快地知道故事內(nèi)容。

3.交流:你用什么辦法把故事內(nèi)容告訴別人?

(1)介紹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列提綱或小標題

(3)畫圖

(4)小組表演

(三)指導學生用列提綱的方法或圖示法介紹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

(四)再讀課文

1.認真讀課文,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在旁邊寫下自己讀后的感受

2.交流: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讀讀寫下的感受

3.討論:你為船長的辦法怎樣?你覺得還有別的辦法嗎?

(五)分組讀課文

分組讀課文,畫出不懂的地方,小組內(nèi)相互解答。如果小組解決不了,提出來在講讀課文時大家共同解決。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體會船長在危機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閱讀能力。

課件

(一)讀課文,抓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課文

1.回顧導入: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跳水》,齊讀課文題目。

2.用逆推法回憶課文內(nèi)容。

誰跳水?為什么跳?從什么地方跳了?孩子為什么會到那個地方?猴子為何這樣放肆?

3.讀課文,完成跳水圖。

(1)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是在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長之間的聯(lián)系和變化進行的。自由朗讀課文,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用箭頭標出來,并用最簡潔的動詞連起來。

(2)朗讀課文后,小組討論。

(3)指名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學生在作業(yè)紙上填寫。

(4)師生交流。

4.看圖講講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高潮和結(jié)果。

(二)指導朗讀精彩句段。

這個故事給你什么感覺?

具體表現(xiàn)在文中拿起地方?找出有關(guān)句子

1.趣:猴子的、淘氣、頑皮。

2.險:孩子爬上最高的橫木頂端的危險處境。

3.智: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險為夷。

提示學生:朗讀時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三)換角色講故事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想不想講給別人聽?

1.如果你是那個孩子,你會怎樣想?

2.你如果你是那條船上的一名水手,你會怎么講?

4.如果你是船長,你會重點講些什么?

要求學生任選一個角色分組聯(lián)系生活講故事,然后分別請四名學生擔任一個角色到前面講

想象表演,完成作業(yè)

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小組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為題,寫一段話。

跳水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五

知識與技能:

1、在預習時,通過自主努力,學習本課13個生字的讀音,會寫9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段落結(jié)構(gòu)。能將課文分為三部分,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最后兩段的意思,并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3、體會課文所描述的孩子上學、回家情景,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的朗讀為基礎,以讀為主線,以讀代講,以讀促講,通過朗讀,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參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困難,感悟山溝里的孩子熱愛學習的可貴品質(zhì),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過程:

出示河南山區(qū)一所小學的一位同學所穿的破舊鞋子

播放輕音樂伴奏帶《高山流水》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3、給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

1、播放自制動態(tài)圖片:課文插圖“上學路上”的電閃雷鳴,在課文中畫出描寫山溝孩子每天上學情景的句子。

2、播放音頻文件《狼嚎》,想象孩子們在上學路上遇到的困難,體會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孩子們的上學心情。

3、播放視頻文件《安康小學生大火把上學》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的內(nèi)容

第二部分

1、播放視頻《山溝里的孩子》紀實片,想象山溝孩子學習時的情景,并用文字表達出來

第三部分

組織小組編組,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學習情境

1、理解“黑夜”“……”的深意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比自己現(xiàn)在的學習情景,體會山溝孩子不怕困難,感悟刻苦學習的精神。

布置作業(yè):想象山溝孩子學習時的情景,再寫一兩段話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六

1、快速閱讀課文識記本課生字、新詞,并利用快速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詞的意思。

2、培養(yǎng)學生把長文讀短,把繁文讀簡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激發(fā)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通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著、機智、勇敢的性格,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里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誦讀教學法、提問法、情境教學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影視作品《武松打虎》片斷。

2.多媒體課件。

一、走近武松

1、(點擊鼠標播放《好漢歌》)問:這首歌同學們熟悉嗎?是哪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關(guān)于《水滸傳》你知道些什么?(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

2、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水泊梁山好漢們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好像又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在一百零八將中武松是赫赫有名的一個,而奠定他一生英名的離不開他在景陽岡的經(jīng)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片斷——《武松打虎》,去認識武松,了解武松。(板:武松打虎)

3、《武松打虎》這篇課文很長,看起來也比較費力,請孩子們沉下心來默讀課文,讀完課文后,你想想武松給你留下怎樣的影象,你覺得用哪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英雄好漢的獨特形象,開始吧!

二、走進武松

1、出示武松打虎的畫面,說:孩子們,讀完了課文的請舉手,這就是武松打虎的畫面,你覺得用哪一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好漢的獨特形象。(板:機智勇敢)

2、孩子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生讀),怎樣才能讀好這個詞,重些,再讀重些。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劃一劃,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

4、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在書上畫了一個地方,有些畫了兩個地方,看來我們可以從不同地方來讀懂機智勇敢,下面咱們來交流交流。預設:(第五段)

5、為什么從這里讀懂了武松的機智勇敢?說說自己的理解。

(引導:這一段主要描寫的是什么?你是從老虎的表現(xiàn)讀懂機智勇敢的,那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

6、出示文中描寫老虎兇猛的句子:

a、那個大蟲又饑又渴,把兩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里攛將下來。

b、那大蟲背后看人最難,偏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

c、大蟲見掀他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里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

(1)、你能把這三句話讀成三個詞嗎?(板:撲、掀、剪)

(2)、這些句子中,從哪些詞最能讓我們感受到老虎的兇猛?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句子:

b、“腰胯一掀”又是怎樣的動作?指名學生表演。

(3)、孩子們,讀了這幾句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幾個句子都寫出了老虎的兇猛的氣勢,朗讀的時候,你覺得強調(diào)哪些詞,才能讓大家更清楚、更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

(4)、指名學生讀,你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隨機指導。

過渡:面對老虎的進攻,武松的表現(xiàn)呢?(板:閃、閃、閃)

7、從一個“閃”字,你體會到什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悟武松的機智勇敢,一般人遇到這只猛虎,不被虎吃,也會被老虎嚇死,此為勇敢,一而二,二而三地閃,是為了消耗老虎的體力,此為機智)

8、指名學生分角色讀描寫老虎和武松的句子。(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讀)

小結(jié):孩子們,這一段,我們是從老虎的表現(xiàn)讀懂“機智勇敢”的,寫老虎也是為了寫人,老虎都有如此氣勢,如此兇猛,那打虎的武松那就更了不得,這種寫法叫側(cè)面烘托。你們還從哪里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預設:第六段)

9、點撥:這一段重點寫的是武松打虎的動作,是從武松的表現(xiàn)讀懂:機智勇敢的。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的。

(1)、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武松將半截梢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理解就勢。

(3)、指名學生任選幾個動詞說一段話。

10、過渡:武松打死了老虎,讀過水滸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岡后成了陽谷縣的英雄,受到了知縣大人的接見,一時間,街頭巷尾,無人不稱頌武松本事了得,智勇雙全。那么受過虎害的鄉(xiāng)親們,受命打虎的獵戶,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知縣大人,還有武松的哥哥賣燒餅的武大郎,他們見了武松,會怎樣評價武松呢?請任選一人,模仿他的口氣,評價一下武松。

三、走進水滸

1、水滸傳中還有一位值得稱頌的打虎英雄,知道是誰嗎?想聽聽李逵殺虎的故事嗎?

(出示李逵打虎片段:四十三回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2、引導學生默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什么?武松和李逵打虎有什么不同嗎?武松、李逵都是梁山好漢,機智、勇敢、豪放是他們的人物個性,《水滸傳》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好漢值得我們?nèi)フJ識,那些有趣的故事值得我們?nèi)テ纷x,課后,請同學們?nèi)プx讀《水滸傳》,找出《水滸傳》中塑造武松形象的章節(jié),去感受名著的無窮魅力!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七

1、在學生自由讀,教師范讀,領(lǐng)讀、配樂朗誦等不同形式的朗讀基礎上,學生能夠讀通、讀順古文,讀出適當?shù)耐nD和節(jié)奏,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古文的語言特點。

2、學生能借助“小卡片”,了解精衛(wèi)填海這個神話故事的內(nèi)容,形成自己的感受。

3、借助溫馨點擊,學生能感受到神話故事精衛(wèi)鳥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

4、借助活動廣角,讓學生讀詩,進一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講故事。

1、按照文言文的節(jié)奏正確朗讀,并讀出韻味。

2、了解精衛(wèi)事跡的同時,感悟她不屈不撓的精神魅力。

老師需要廣泛閱讀精衛(wèi)與《山海經(jīng)》的相關(guān)資料。

教師準備好課件。

一、故事導入,走近《山海經(jīng)》

1、同學們,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孩子特別愛讀書,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F(xiàn)在,我來考考你,你都讀了哪些神話故事?生說。

(課件出示:《山海經(jīng)》)如果學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訴他們。

2、簡介《山海經(jīng)》

《山海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描述山川、物產(chǎn)、風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神話傳說的大匯編。

3、聯(lián)系自己讀的神話故事,了解神話的特點。

師:大家回憶一下自己讀過的神話故事,你覺得它與我們身邊發(fā)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說,教師引導。(出示課件:讓我告訴你。)

小結(jié):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山海經(jīng)》,讀一讀幾千年前的神話故事,感受故事語言的韻味。

二、初讀《精衛(wèi)填?!?,了解神話故事。

1、自由朗讀,讀準確。

師: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20頁,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讀一讀這段話,把句子讀通順,感覺難讀的地方就反復多讀幾遍。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的時候,一定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解決生僻字的讀音。(3分鐘左右)

師:同學們,讀完了嗎?你讀了幾遍?這些文字都是幾千年前的語言,那時的語言顯然不同于我們現(xiàn)在的話,誰來說說你在讀這段文字的過程中有什么感受?(生談,難讀,生字多)

師:我們都感到了它的生硬、艱澀,難讀,這么難讀的古文,誰來試一試?指名讀,引導大家注意傾聽并糾正讀音。(2名學生即可)

2、教讀難讀的句子

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能把幾千年前的古文讀下來,老師發(fā)現(xiàn)讀這些句子時我們應該適當停頓,讀出節(jié)奏,下面,老師讀一遍,大家感受一下。師配樂范讀,生注意傾聽。教師領(lǐng)讀兩遍。

3、借助停頓,讀出節(jié)奏。同學們,現(xiàn)在,你可以學著老師的樣子讀一讀,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古文的韻味。

學生自由練習,評價激勵:同學們,你們已經(jīng)讀得很有味道了。

4、借助注釋,了解故事內(nèi)容。

師:如果能夠?qū)φ瘴闹械淖⑨專种@段話的大意,再去讀的時候,就會能讀出古文的意思了。同學們借助注釋,默讀思考。讀不懂得地方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一下。也可以問老師。(3分鐘)

同學們,你們能讀懂嗎?老師考考大家,文中寫的精衛(wèi)鳥什么樣子?配樂齊讀。

師總結(jié):同學們,你們的朗讀真是韻味十足啊!老師就獎勵大家看段動畫片吧!(播放《精衛(wèi)填?!穭赢?

三、溫馨點擊,了解精衛(wèi)的精神

過渡:古人給我們留下了這么好的一個神話故事,那么古人是想用這個神話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學生談自己的看法。

1、自讀“溫馨點擊”,了解精衛(wèi)精神。

師:我們課本21頁的“溫馨點擊”中的話一定會給你更多的啟發(fā)。生自由朗讀2分鐘,然后交流。

2、小結(jié)過渡:同學們,你看,我們通過閱讀溫馨點擊,對精衛(wèi)又有了怎樣的認識?你從精衛(wèi)的身上學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問題)生談,(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四、活動廣角

2、老師這里還有幾幅圖片,大家觀察圖片,試著說一說這些神話故事的名字。

五、作業(yè);

1、把今天的古文讀給家長聽一聽。有興趣的同學在家長的幫助下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古文版神話故事讀一讀。

2、課下讀一讀自己喜歡的神話故事,在單元結(jié)束時我們召開故事會,看看誰知道的神話故事多,誰講的最精彩!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八

4七月的天山。

課時序號。

1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養(yǎng)成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qū)懢盃钗锏姆椒ā?/p>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qū)懢盃钗锏姆椒ā?/p>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qū)懢盃钗锏姆椒?。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課前準備。

課件。

補記。

播放^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主題歌,優(yōu)美的旋律激起對天山神奇景色的向往與追求,讓我們一起走進七月的`天山,感受它的獨特魅力。(揭示課題)。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2.出示生字詞,各種形式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白緞山澗俯視白皚皚馬蹄濺起綿延馬鞍。

2.默讀課文,思考:每一部分主要描寫了哪些景象?這些景象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邊讀邊批注。

3.交流閱讀感受。

4.組內(nèi)不同形式的讀文。

1.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說說為什么喜歡?

2.討論:作者是怎樣描寫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達方法值得借鑒?

思考:假如讓你記敘一次游覽經(jīng)過,你會寫什么?怎樣寫?

欣賞歌曲,激發(fā)學生興趣。

老師重點檢查中差生的識字情況。

開火車讀文。

課件欣賞朗讀和圖片,加深印象,說感受,介紹七月的天山美景。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進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進天山深處。

作業(yè)設計(隨堂檢測):

1、認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針對教學實際,教學中的某個環(huán)節(jié)、某個問題、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寫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采用了典型的“總—分—總”的構(gòu)段方式,前面的兩篇課文我認為同學們學得不錯,所以在處理這篇課文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課上欣賞的聲情并茂的朗讀和美麗圖片,吸引了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置身景物之中,這樣拉近了學生與新疆的距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意識。最后,讓學生介紹欣賞到的美景,加深了記憶,內(nèi)化了知識,效果很好。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九

1、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根據(jù)上下文理解“若隱若現(xiàn)、齊頭并進、漫天卷地”等重點詞語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四自然段;初步學會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了解錢塘江大潮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覺自然之壯美。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反映錢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圖片。

2、課件。(圖文并茂、聲樂結(jié)合)

一、直奔“潮”,整體感知

2、人文理“觀潮”。

a、導人。是啊,錢塘江大潮是我國的一大自然景觀,一個旅游勝地。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同走近它,觸摸它、觀賞它、感覺它!

b.讀文。請大家快速地讀通課文,讀準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話,是具體告訴“我們觀潮”的時間、地點、事情的這么一個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這一天早上,我們來到了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據(jù)說這里是現(xiàn)潮最好的地方。

這里的“這一天”和“這里”分別指的是什么?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試著說一說嗎?(農(nóng)歷八月十八,海寧市的鹽官鎮(zhèn))

“據(jù)說”怎么講?自古以來堪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今天“我們”這些人親眼目睹了,究竟是否與“據(jù)說”的一致呢?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課文,想一想問題。

二、品味“奇”,感覺奇觀

你認為“天下奇觀”奇在哪里呢?

1、邊默讀課文邊用“ ”劃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潮來時”的“奇”:壯觀、奇特。

a、點撥:句l:“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p>

句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適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悶雷滾動、一條白線”的情景談感悟。(奇:聲音、形4k)

b.精讀第4自然段,立體賞“奇觀”。

范讀,朗讀感受:這時,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提高學生咬文嚼字品評“奇”。

潮水的長。你懂“橫貫”的意思嗎?用自己的話告訴大家,好嗎?

潮頭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墻”這樣的場面。

這三句話能調(diào)換順序嗎?為什么?(由遠及近,點撥“移”字的精妙)

對話追問: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啟發(fā)學生與課文、作者、大自然對話)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十

通過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2個。能正確讀寫“平坦、所謂、階梯、蔥蘢、游覽、機械、慚愧、辛勞”等詞語。學生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學習課文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從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峨眉道上鋪路人不畏艱險、默默奉獻的精神,教育學生要尊重普通勞動者和它們的勞動。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了解峨眉山的鋪路人是怎樣鋪路的,認識到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教學構(gòu)想

本文語言簡潔,感情充沛,便于進行朗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留意影視中或身邊的普通勞動者,關(guān)注他們的勞動;查找有關(guān)峨眉山的資料。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教育。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河壯麗,名山大川數(shù)不勝數(shù),大家游覽過哪些名山大川?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我國的風景區(qū)峨眉山游覽一下,你們愿意嗎?(出示課題)

2、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縣城西南7公里,有山峰相對如峨眉,故名。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自然段的內(nèi)容是看到、聽到的,哪些是想到的,做上記號。

3、指名回答。

三、學習課文,體會感情。

(一)學習第一段。

1、自由小聲讀第1段,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讀了第一句“前面沒有平坦的路了”你知道了什么?

3、作者在峨眉道上攀登的路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點?你從哪里讀懂的?(理解“豎”“天梯”)

4、走在這樣的路上,我們的感覺是什么?

5、指導朗讀。

(二)學習二——六段。

1、自由讀2—6段,思考:我們在途中遇到了十幾個人,他們有什么特點?是干什么的?

2、路是怎樣鋪成的?指名說,誰還想說一說?

3、讀了這幾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體會?

4、指導朗讀。

(三)學習七、八段。

1、作者由峨眉道上的鋪路人想到了什么?默讀7、8段邊讀邊畫:表現(xiàn)鋪路人辛勞的詞語。

2、指名讀。

3、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認真讀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想象和體會,引導學生歸納鋪路人的辛勞:

游覽路線:二百多里

石板數(shù)量:數(shù)不清

鋪路方式:不能用機械,只能用人工。

鋪路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4、想到這里,我內(nèi)心感到一陣愧疚。理解“愧疚”(慚愧不安)我為什么感到愧疚?

5、鋪路工人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稱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鋪路人有哪些貢獻?

6、齊讀本段最后一句,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7、指導朗讀。

四、總結(jié)課文。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

五、朗讀課文、指導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作業(yè)設計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2、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課后小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進一步學習課文,用邊讀邊想的方法領(lǐng)會作者是怎樣表達對鋪路人的艱辛勞動的敬佩。

學生學習過程

一、檢查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1、臉對臉齊背,互相檢查。

2、開火車輪流背。

二、復習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在峨眉道上遇見鋪路人,知道了他們工作的艱辛)

2、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為什么說鋪路人是真正的無名英雄。(從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找答案。)

三、進一步體會感情,學習表達。

1、出示句子,進行比較。停步仰望……豎在前面樹木蔥蘢的陡坡上。停步望去,只見石階出現(xiàn)在前面的坡上。

(1)邊讀邊想,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寫的好?為什么?

(2)你體會到山勢怎樣?(陡峭)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鋪起路來呢?(艱辛)

(3)范讀、指導朗讀。

(4)小結(jié):我們邊讀邊想,找出兩組句子有何不同,通過比較,知道哪些詞用得好,為什么好,再有感情地朗讀,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種方法繼續(xù)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2、出示句子:

他們在十多里外開山取石……沖毀的路。

他們開山取石,做成石板,運上山去重鋪沖毀的路。

(1)邊讀邊想,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寫的好?為什么?

(2)你體會到鋪路人怎樣?(艱辛)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

(3)范讀、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鋪路時的情景。

3、自學:

(1)出示自學方法

a.一邊讀,一邊想,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

b.從哪里看出鋪路人的艱辛,為什么?

c.邊讀、邊想象

這數(shù)不清……背上山來的嗎?

這些石板,不都是背上山來的嗎?

這么長時間,他們吃了很多苦,流了很多汗

這樣日復一日……多少汗

(2)學生交流,集體訂正。

3、按內(nèi)容填空

如果沒有(),沒有(),就沒有(),就沒有(),也就沒有()。

四、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峨眉道上的鋪路人說點什么?

1、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

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jù)課文的描述,把你想象的峨眉道上的路畫下來。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十一

1、會人5個生字,理解“鴉雀無聲、截肢”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

一、錄象揭題

1、小朋友,每年國慶節(jié),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到時候,部隊首長、國家領(lǐng)導人、甚至外國貴賓都會觀看部隊隊伍和群眾隊伍。

2、瞧,這是我們中國的檢閱儀式。(看閱兵式錄象)

3、看了剛才的錄象,畫面中的軍人、部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今天,我們要去波蘭首都華沙看一場特殊的檢閱儀式。(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讀課文。討論課文主要內(nèi)容: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jié)的()儀式上,讓()的博萊克走在()。_時,他們的隊伍得到了觀眾的一致()。

3、指名說。

三、學習課文第12段:博萊克的表現(xiàn)

1、你瞧,這就是博萊克,他在隊伍中,表現(xiàn)怎么樣?

2、看看書上是怎么寫博萊克的。指導朗讀12段,讀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萊克。(自由讀、指名讀講評、男女讀、全體站起來讀。)

3、看到博萊克的表現(xiàn),你想怎么夸他?出示:這個小伙子真棒?。ㄗx一讀)

4、那為什么有的觀眾說:這些小伙子真棒?。R讀)

四、學習課文第2~9段

2、指名回答。(他們在討論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參加檢閱儀式?)

3、該不該讓博萊克去,為什么要討論呢?

4、大家覺得非常為難。課文中也可以具體看出同學們?yōu)殡y的樣子。請你們讀讀課文第3~6段,找出表現(xiàn)同學們很為難的詞句。

5、四人小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匯報:誰也不愿意第一個開口。(怕傷害了博萊克)

終于(終于有一個人開口了,但是也沒有解決問題)

鴉雀無聲(表面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其實心里呢?)

第6段中連續(xù)6個問號。指導讀出為難、猶豫不決的心情。

7、這么為難、這么難辦的事,稱為()的事?(板書:棘手)

9、是呀,能讓博萊克有機會參加這么重大的活動的是他的同學們,能讓博萊克這么有自信地站在_隊伍中的是他的同學們。這群小伙子,懂得尊重身體有殘疾的同學,這些小伙子真棒?。ɡ首x句子)

五、小結(jié)

這次檢閱,不但檢閱了小朋友整齊的隊伍,更檢閱了他們美好的心靈。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十二

教學要求:

1、感受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名、段,體會的可愛和生機勃勃。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感受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

3、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指名背誦《海上日出》。

二、出示的掛圖,觀察說話。

三、出示掛圖,指導學生按以下順序觀察圖畫,簡單口述圖意。

1、按由近及遠的順序觀察春天的景色。

2、觀察近處在空中飛翔的。

3、觀察遠處落在電線上的。

四、檢查預習。

默讀課文,說說小是什么樣兒的,飛行特點是什么?

五、指名三人讀課文。

評點,讀準字音。

六、圖文結(jié)合,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的特點。

1、外形特點。

2、透過外形,了解性情特點。

3、有感情朗讀,讀出的活潑、機靈、可愛。

4、自由讀。

5、看圖,試著背誦第一自然段。

七、圖文對照,理解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感受春天的氣息。

2、結(jié)合“微風吹拂著……柳絲”一句,體會春天柳樹的特點。

3、理解“像趕集似的聚攏來”。

4、憑借圖畫,發(fā)揮想象,感受“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是怎樣的關(guān)系。

5、理解“生機”。

6、朗讀,在頭腦中浮現(xiàn)“光彩奪目的春天”。

7、自由讀,注意句與句的聯(lián)系。

8、試背第二段。

八、聯(lián)系圖畫中飛行的和落在電線上的,理解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觀察飛行的,聽讀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

3、概括大意。

4、聽讀第四段,看作者怎樣描寫停在電線上的的。

6、自由讀第三四段,浮現(xiàn)畫面。

九、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十、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教學目標:

1、識記生字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配樂朗讀全文。

進一步感受的可愛和春天的美;學習有感情地朗讀。

二、自讀,思考:

每個自然段分別講的是什么?

三、思考、交流。

課文是從幾個方面描述的?

分別表現(xiàn)了怎樣的特點?

(形象的活潑可愛;飛行時的動態(tài)美;停歇時的靜態(tài)美;為春光增色,使春光充滿勃勃生機。)

四、鞏固練習

1、自讀第一自然段,識記“俊俏”,背誦課文。

2、自讀第二自然段,背誦。

3、自讀第三自然段,背誦。

4、自讀第四自然段,背誦。

五、字詞練習。

1、交流是如何識記生字的。

2、練寫生字詞。

3、自己嘗試默寫。

六、自由讀課文;全班齊讀課文。

七、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預習《古詩三首》。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十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先扶后放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

3.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甘為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研讀第二則小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布衣”的含義,結(jié)合人物的情緒變化進行個性化的朗讀。教學準備:音樂、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從課題入手,談話導入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板書課題)課前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說說這布衣元帥指的是誰?(出示課件)質(zhì)疑:你覺得元帥平時的衣食住行會是什么樣?布衣指的又是什么?引語:徐向前為什么會被稱為“布衣元帥”,我們一起到文中去了解一下。

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十四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弄清陳嘉庚為什么要本學,他是怎么說的,是怎么辦學的,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讀5個生字,學會本課10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學習課文,體會陳嘉庚為家鄉(xiāng)辦學的復雜心情。

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兩課時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發(fā)散思維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反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講的是我國華僑陳嘉庚回故鄉(xiāng),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由于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擔憂,于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家鄉(xiāng)出資辦學,而他自己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表現(xiàn)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圈出生字,認讀。

2.同桌合作識記字形。

3.認讀新詞,引導理解。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指名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談談陳嘉庚給你留下的印象。

2.自由朗讀第3至9自然段。

師:陳嘉庚為什么要辦學?他是怎樣說的?是怎樣辦學的?劃出相關(guān)的語句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交流交流。

指導朗讀描寫陳嘉庚行為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

3.齊讀第10自然段。

最使你感動的是什么?

4.生分組討論。

五、練習朗讀全文

1.分組讀,師評點。

2.點讀。

教學本課時,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讀題猜課文內(nèi)容,學生興趣高漲。有的學生說:課文里肯定向我們介紹了陳嘉庚的情況。有點學生說:辦學是件大事,那么他辦這個學,肯定有原因,那課文里一定講到了他辦學的原因。還有的猜說:既然辦學是件大事,那么辦學一定不容易,那我猜到,課文里一定講了他辦學的艱難過程……然后讓學生帶著猜疑去讀課文,了解課文講述的主要內(nèi)容。

學生讀書積極性很高,當學生讀完一遍后,特別激動,因為自己猜的在課文里到講到了。接著我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進一步理解“陳嘉庚為什么要辦學,他是怎樣說的,是怎樣做的”等問題,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教學中,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陳嘉庚行為、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邊讀邊體會,把理解內(nèi)容與朗讀感悟有機結(jié)合起來。從而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并讓學生受到熏陶感染,迸發(fā)出愛國熱情。最后在拓展升華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現(xiàn)在你想對陳嘉庚爺爺說點什么呢?”學生表現(xiàn)特別活躍。有的說:“陳嘉庚爺爺,你的赤子之心,愛國之情讓我感動。如果沒有您的幫助,我們就沒有這美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您真不愧為杰出的愛國華僑和的大實業(yè)家?!庇械恼f:“陳嘉庚老爺爺,是您一直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為我們建造了一座座愛心學校,讓我們有這么好的學習環(huán)境。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像您一樣把自己賺來的錢,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有的說:“陳嘉庚老爺爺,您真了不起,您熱愛祖國,關(guān)心祖國的未來。我為祖國有您而感到驕傲自豪!”

小學語文四年級上教案表篇十五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友誼。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體會課文重點內(nèi)容在表達上的效果。

快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投影設備。

(一)談話導入。

“我”的一件漂亮的運動衫,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請你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畫出有關(guān)的語句。

1、提示學生抓住“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八個字,找相關(guān)的句子。

學生回答后,投影出示句子:

第一次“得”:“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訴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掛著那種運動衫的柜臺,毫不猶豫地用三塊錢買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滿了自豪?!?/p>

“失”去運動衫:“我用這件運動衫再加上一元四角五分買下這雙鞋,可以嗎?”“我把那件驕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運動衫放在柜臺上,抱著鞋盒走出商店?!?/p>

第二次“得”:“他站起身,從枕頭下面拿出一件印著仰著頭的大角麋鹿紅色運動衫。”

3、按照板書的提示,用你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記敘“我”買一件漂亮的運動衫,但想到了鄰居老先生的一雙不能再補的破鞋,決定用運動衫去換上一雙新鞋送給老先生,最后老先生又送給“我”一件運動衫的事。)。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學生可以從“情節(jié)完整性”的角度說明這樣寫的好處,也可以從“表達心意、體現(xiàn)情誼”的角度說明這樣寫的好處。學生還可能從“標價(4。5美元)與實付的錢(“三塊錢”加“一元四角五分”)的差價中”及售貨員外加“一雙長腰襪子”上發(fā)現(xiàn)售貨員被“我”退衫買鞋關(guān)心老人的行為所感動,才會以4。45美元售出鞋子還外加一雙襪子。這樣寫,更進一步地突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三)說一說你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料到故事的結(jié)局了嗎?

學生各抒己見。

1、教師可啟發(fā)學生思考:當“我”得知運動衫是老人用小狗換來的時候,又有何反應?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說一說當時“我”會怎么想?)。

2、小結(jié):我們從這個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中不僅產(chǎn)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3、請你自己讀一讀令你感動的句子,并說一說為什么?

(四)教師總結(jié)。

1、這篇課文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用了兩條并行的線索,一明一暗?!拔摇辟I運動衫、買鞋是明線,康威先生用小狗換運動衫是暗線,最后結(jié)尾時兩條線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

2、你們說說這種表達方法有哪些好處呀?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出:出人意料的結(jié)局中不僅產(chǎn)生新奇感,而且為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而深感震撼。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70190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