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8 17:09:07
熱門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通用16篇)
時間:2023-10-28 17:09:07     小編:雅蕊

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總結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改進。需要以客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經歷與感受,做到客觀公正。通過閱讀他人的心得體會,可以拓寬視野,獲得更多的思維啟發(fā)。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部分 審查仲裁申請書

仲裁申請書格式:《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guī)則》第二十九條: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jù)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申請人簽名或者蓋章確認。

一、對仲裁申請的形式審查

(一)仲裁申請書是否有明確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二)申請人基本材料的審查

依據(jù):山東省實施《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guī)則》細則(討論稿)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文書參考樣式》之申請仲裁須知:

勞動者訴用人單位:(1)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復印件;(2)如委托代理人代為仲裁,需提交申請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證原件和《授權委托書》;(3)被申請人為企業(yè)的,提供“企業(yè)注冊資料”原件一份(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經濟信息中心查詢);(4)被申請人為事業(yè)單位的,需提供“登記資料”原件一份(向省事業(yè)單位登記管理局查詢);(5)被申請人為其他單位的:需提供其管理機構出具的“登記資料”一份(內容包括單位名稱、地址、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聯(lián)系電話等。)

用人單位訴勞動者:(1)提交《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2)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3)授權委托書;(4)勞動者身份證復印件。

(三)形式審查的處理

依據(jù):《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guī)則》第二十九條:對于仲裁申請書不規(guī)范或者材料不齊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并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要求補正全部材料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出具收件回執(zhí)。

二、對當事人資格的審查

(一)對勞動者資格的審查

原則上凡是被用人單位招用的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均應受理,且在受理階段對勞動者是否能提供證據(jù)不做要求。

有關特殊情況:(1)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主要是患精神病職工),由其本人作為申請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勞動爭議的處理(包括在仲裁申請書上簽名)。(2)死亡職工?!镀髽I(yè)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職工或者死亡的職工,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沒有法定代理人的,由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實踐中其遺產繼承人可以參加勞動爭議的處理,以遺產繼承人本人的名義;無繼承人的,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參加勞動爭議的處理。問題:按遺產繼承人順序確定合格的申請人,如兄弟不能代替妻子、子女;同一順序遺產繼承人列多少沒有規(guī)定;供養(yǎng)直系親屬(如子女)的定期待遇應列享受人為申請人。

有關根據(jù)勞動者的身份直接決定不受理的規(guī)定主要有:

1、已退休人員和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依據(jù):魯高法【2013】84號第15條:下列爭議,不屬于勞動爭議:(2)用工單位招用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或者已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員而發(fā)生的爭議。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14號)第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fā)生的下列糾紛,屬于《勞動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三)勞動者退休后,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tǒng)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yǎng)老金、醫(y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fā)生的糾紛。

2、在校學生(含全日制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職業(yè)高中)。依據(jù):《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fā)[2013]309號)第12條規(guī)定:在校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yè),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魯高法【2013】84號第15條:下列爭議,不屬于勞動爭議:(1)在校學生因履行與用工單位、學校三方簽訂的實習協(xié)議、就業(yè)協(xié)議而發(fā)生的爭議。

3、個人雇傭。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13〕6號)第七條:下列糾紛不屬于勞動爭議:(四)家庭或者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五)個體工匠與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六)農村承包經營戶與受雇人之間的糾紛。

4、公務員等?!蛾P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fā)[2013]309號)第4條:公務員和比照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yè)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農村勞動者(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和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除外),現(xiàn)役軍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適用勞動法。

5、指令安置軍隊人員。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勞動爭議處理若干問題的意見》(魯勞社[2013]43號)第四條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fā)生下列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訴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應受理,并告知其向有關部門申訴處理:2、通過政府行政指令安置的軍隊轉業(yè)干部、轉業(yè)士官、城鎮(zhèn)退役士兵等人員,用人單位拒絕接收,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也未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6、未經批準就業(yè)的境外人員?!渡綎|省高級人民法院、山東省勞動廳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魯勞發(fā)[2013]147號)2條:外國人和港、澳、臺人員未經批準來我省就業(yè),同用人單位發(fā)生勞動糾紛的,仲裁委員會和人民法院均不予受理。魯高法【2013】84號第14條:下列爭議,可以作為勞動爭議案件受理:(1)依法辦理《外國人就業(yè)證》的外國人與用人單位因用工發(fā)生的爭議。(2)依法辦理《臺港澳人員就業(yè)證》的臺灣居民、香港和澳門居民中的中國公民與用人單位因用工發(fā)生的爭議。

7、童工。依據(jù):《勞動法》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例外:《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 第19號)第九條:傷殘職工或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就賠償數(shù)額與單位發(fā)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一)對用人單位資格的審查

1、應立案受理的用人單位范圍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其中用人單位主要包括:

(1)《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wǎng)然后站內搜索人事勞動爭議仲裁法。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二

地址:xx省xx市xx路xx號

法定代表人:王xx職務:經理

乙方:xx省xx縣xx路xx號

法定代表人:于xx職務:經理

當事人雙方自愿提請xx市仲裁委員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規(guī)定,仲裁如下爭議:

雙方于xxx年3月簽定購銷鮮蘑合同。在合同履行中,因買方對賣方提供的鮮蘑質量等級提出異議,導致雙方發(fā)生爭議,經協(xié)商不成。雙方一致同意選擇xx市仲裁委員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及該會仲裁規(guī)則對雙方合同中涉及蘑菇的質量等級和雙方如何繼續(xù)履行合同作出裁斷。

甲方:xx貿易公司(蓋章)乙方:xx縣xx公司(蓋章)

法定代表人:王xx法定代表人:于xx

相關知識

仲裁協(xié)議的特點

仲裁協(xié)議,亦稱仲裁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將已經發(fā)生或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一定實體法律爭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的意思表示。其法律特征表現(xiàn)為:

1.自愿性。仲裁協(xié)議是雙方當事人共同的意思表示,是他們將爭議提交仲裁的共同意愿的體現(xiàn)。即仲裁協(xié)議的`簽訂建立在雙方當事人自愿、平等和協(xié)商一致的基礎上。

2.廣泛性。在仲裁協(xié)議中,雙方當事人既可以將他們之間已經發(fā)生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也可以事先約定將他們之間可能發(fā)生的爭議提交仲裁解決。

3獨立性。雙方當事人在仲裁協(xié)議中可以任意選擇他們共同認可的仲裁委員會,而不論該仲裁委員會是否與他們雙方及其所發(fā)生的爭議有任何聯(lián)系。

4、仲裁協(xié)議具有要式性。即仲裁協(xié)議應以書面形式訂立。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三

近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指導意見》,為及時公正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確保“兩法”在我省的順利貫徹實施,提供了辦案依據(jù)?!吨笇б庖姟饭踩粭l,包括基本原則、程序性規(guī)定、實體性規(guī)定三部分,主要有以下五大特點:

一、明確案件處理遵循原則?!吨笇б庖姟芬蟾骷壢嗣穹ㄔ?、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遵循“平等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充分利用勞動仲裁資源和合理配置審判資源、合法公正及時、法不溯及既往、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tǒng)一”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了裁審辦案的指導思想,為充分發(fā)揮勞動仲裁和司法審判調整勞動關系的導向功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統(tǒng)一裁審處理標準。《指導意見》以省高院、省仲裁委聯(lián)合發(fā)文形式,首開全國“裁審聯(lián)合發(fā)文”和“裁審統(tǒng)一標準”先河,對全省各級人民法院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仲裁終局案件認定、惡意規(guī)避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處理、經濟補償金計算標準、支付期限和舉證責任,以及用人單位規(guī)章制度效力認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依法參保和足額支付勞動報酬請求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等情形,統(tǒng)一了執(zhí)法尺度和處理標準。為合法、統(tǒng)一、高效、快捷處理我省勞動爭議,有效維護法律尊嚴,樹立司法和仲裁權威,作出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

三、規(guī)范裁審銜接程序?!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改變了過去裁審完全脫節(jié)的現(xiàn)狀,加強了裁審相互配合和職責劃分,《指導意見》為適應新法要求,對仲裁委員會逾期受理和裁決、仲裁終局案件一方當事人向基層法院起訴另一方當事人申請中級法院撤銷、以及仲裁委員會先予執(zhí)行裁決移送人民法院執(zhí)行等銜接等情形,作出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實現(xiàn)裁審案件處理程序的有效對接,確保案件處理的有序進行。

四、破解案件處理難題。針對案件大量上升,審限大幅縮短,仲裁機構辦案力量不足實際,為避免案件尚未處理已超過法定審限,加重審判壓力,《指導意見》規(guī)定“案件排期”為中止事由,不計入仲裁案件審理期限。針對企業(yè)重組、改制勞動者要求先支付經濟補償金再重新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指導意見》規(guī)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應連續(xù)計算。勞動者要求解除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投資人)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不予支持?!贬槍ξ沂趧訄蟪隊幾h所占比例很高、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不統(tǒng)一,《指導意見》規(guī)定“勞動者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蓖瑫r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獎金、津貼、補貼等項目不屬于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從其約定。但約定的正常工作時間工資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除外。”

五、確保新舊體制平穩(wěn)過渡。《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當事人仲裁時效和訴權作出新的規(guī)定,為保證新法的順利貫徹實施,妥善解決新法實施前發(fā)生的爭議在新法實施后受理案件的處理,《指導意見》明確:“年5月1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但對于2008年5月1日前發(fā)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有關仲裁時效和起訴權的規(guī)定仍適用《勞動法》?!边@樣規(guī)定,避免出現(xiàn)新法實施前已超過仲裁時效的案件在新法實施后又重新獲得時效,較好地栓釋和實現(xiàn)了立法的原有意圖,體現(xiàn)了公平原則。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四

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wěn)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jù)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發(fā)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達成和解協(xié)議。

第五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第七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yè)方面代表建立協(xié)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爭議的重大問題。

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二章調解

第十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一)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二)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三)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yè)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yè)代表由企業(yè)負責人指定。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第十一條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聯(lián)系群眾、熱心調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擔任。

第十二條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陬^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十三條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xié)議。

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xié)議書。

調解協(xié)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xié)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六條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xié)議,用人單位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xié)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第三章仲裁

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

第十七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區(qū)、縣設立。直轄市、設區(qū)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qū)劃層層設立。

第十八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制定仲裁規(guī)則。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qū)域的勞動爭議仲裁工作進行指導。

第十九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yè)方面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是單數(shù)。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聘任、解聘專職或者兼職仲裁員;

(二)受理勞動爭議案件;

(三)討論重大或者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

(四)對仲裁活動進行監(jiān)督。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負責辦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設仲裁員名冊。

仲裁員應當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曾任審判員的;

(二)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

(三)具有法律知識、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或者工會等專業(yè)工作滿五年的;

(四)律師執(zhí)業(yè)滿三年的。

第二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二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雙方當事人。

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第二十三條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仲裁活動或者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二十五條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無法定代理人的,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勞動者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或者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六條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xié)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

第二節(jié)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shù)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jù)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二十九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三節(jié)開庭和裁決

第三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設首席仲裁員。簡單勞動爭議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員獨任仲裁。

第三十二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三條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回避,當事人也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回避申請應當及時作出決定,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四條仲裁員有本法第三十三條第四項規(guī)定情形,或者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將其解聘。

第三十五條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第三十六條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第三十七條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機構鑒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無法達成約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機構鑒定。

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鑒定機構應當派鑒定人參加開庭。當事人經仲裁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提問。

第三十八條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質證和辯論。質證和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jù),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第四十條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加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記錄該申請。

筆錄由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加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四十一條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請。

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xié)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fā)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第四十四條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zhí)行,移送人民法院執(zhí)行。

仲裁庭裁決先予執(zhí)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二)不先予執(zhí)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

勞動者申請先予執(zhí)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

第四十五條裁決應當按照多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shù)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shù)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第四十六條裁決書應當載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和裁決日期。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二)因執(zhí)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fā)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jù)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guī)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jù)的證據(jù)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jù)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zhí)行。

第四章附則

第五十二條事業(yè)單位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與本單位發(fā)生勞動爭議的,依照本法執(zhí)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第五十三條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第五十四條本法自5月1日起施行。

亮點:

一、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從60日延長至1年,明確了仲裁時效中斷及中止的規(guī)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將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guī)定的60天延長至1年。明確規(guī)定在1年的時效期間內,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之日起,仲裁時效重新計算。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1年的時效內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同時規(guī)定,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1年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也明確要求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部分案件實行一裁終局的仲裁裁決制度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shù)卦伦畹凸べY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案件;因執(zhí)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fā)生爭議的案件。仲裁委員會所作出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但同時規(guī)定,勞動者對上述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用人單位只有在有證據(jù)證明存在:適用法律、法規(guī)確有錯誤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違反法定程序的;裁決所根據(jù)的證據(jù)是偽造的;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jù)的;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情況下,才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三、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

勞動爭議仲裁收費,一直是勞動者反映較大的問題之一。按以前的相關規(guī)定,每件勞動爭議仲裁案件,要交納幾十至幾百元的仲裁費,對勞動者也是一項不小的負擔?!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明確規(guī)定: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四、部分調解協(xié)議可申請支付令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xié)議,用人單位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xié)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五、勞動爭議仲裁審理期限縮短、提高仲裁裁決效率

根據(jù)以前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期限,從申請到受理的期限為7天,審理期限為60天,總共為67天,經過批準,可以延長30天?!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一般的期限是50天,其中5天是受理的批準期限,45天是仲裁期限,最長可以延長15天。

同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還明確規(guī)定,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規(guī)定從根本上防止了過去部分仲裁安排久裁不決,當事人無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尷尬。

六、對部分案件可以裁決先予執(zhí)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zhí)行,移送人民法院執(zhí)行。但同時規(guī)定,仲裁庭裁決先予執(zhí)行的,應當符合兩個條件,第一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第二是不先予執(zhí)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的。

七、用人單位承擔更多舉證責任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這增加了用人單位的舉證責任,這也就需要用人單位更加規(guī)范自己的內部管理,否則,可能面臨非常不利的法律后果。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五

大家知道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法有哪些內容嗎?那么,下面就隨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xx年6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公正、及時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和仲裁,適用本法。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包括:

(二)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流轉發(fā)生的糾紛;

(三)因收回、調整承包地發(fā)生的糾紛;

(四)因確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生的糾紛;

(五)因侵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生的糾紛;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因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及其補償發(fā)生的糾紛,不屬于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

第三條 發(fā)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等調解。

第四條 當事人和解、調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調解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和仲裁,應當公開、公平、公正,便民高效,根據(jù)事實,符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和仲裁工作的指導。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照職責分工,支持有關調解組織和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依法開展工作。

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工作,幫助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解決糾紛。

第八條 當事人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陬^申請的,由村民委員會或者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糾紛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九條 調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村民委員會或者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講解有關法律以及國家政策,耐心疏導,幫助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

第十條 經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制作調解

協(xié)議書

調解協(xié)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經調解人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

第十一條 仲裁庭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應當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xié)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在調解書簽收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十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根據(jù)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實際需要設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可以在縣和不設區(qū)的市設立,也可以在設區(qū)的市或者其市轄區(qū)設立。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在當?shù)厝嗣裾笇略O立。設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其日常工作由當?shù)剞r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承擔。

第十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由當?shù)厝嗣裾捌溆嘘P部門代表、有關人民團體代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農民代表和法律、經濟等相關專業(yè)人員兼任組成,其中農民代表和法律、經濟等相關專業(yè)人員不得少于組成人員的二分之一。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一至二人和委員若干人。主任、副主任由全體組成人員選舉產生。

第十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聘任、解聘仲裁員;

(二)受理仲裁申請;

(三)監(jiān)督仲裁活動。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依照本法制定章程,對其組成人員的產生方式及任期、議事規(guī)則等作出規(guī)定。

第十五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從公道正派的人員中聘任仲裁員。

仲裁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滿五年;

(二)從事法律工作或者人民調解工作滿五年;

(三)在當?shù)赝泡^高,并熟悉農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國家政策的居民。

第十六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對仲裁員進行農村土地承包法律以及國家政策的培訓。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應當制定仲裁員培訓計劃,加強對仲裁員培訓工作的組織和指導。

第十七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仲裁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遵守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章程和仲裁規(guī)則,不得索賄受賄、徇私舞弊,不得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仲裁員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以及接受當事人請客送禮等違法違紀行為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將其除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受理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仲裁員違法違紀行為的投訴和舉報,并依法組織查處。

第十八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第十九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的申請人、被申請人為當事人。家庭承包的,可以由農戶代表人參加仲裁。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的,可以推選代表人參加仲裁。

與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作為第三人參加仲裁,或者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

第二十條 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申請人與糾紛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二)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三)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糾紛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

申請書

。仲裁申請書可以郵寄或者委托他人代交。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基本情況,仲裁請求和所根據(jù)的事實、理由,并提供相應的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

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申請人核實后由其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

第二十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對仲裁申請予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的,應當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已受理的,終止仲裁程序:

(一)不符合申請條件;

(二)人民法院已受理該糾紛;

(三)法律規(guī)定該糾紛應當由其他機構處理;

(四)對該糾紛已有生效的判決、裁定、仲裁裁決、行政處理決定等。

第二十三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收到仲裁申

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受理

通知書

、仲裁規(guī)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或者終止仲裁程序的,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或者發(fā)現(xiàn)終止仲裁程序情形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二十四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受理通知書、仲裁申請書副本、仲裁規(guī)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第二十五條 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書面答辯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答辯,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被申請人核實后由其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答辯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答辯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二十六條 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zhí)行或者難以執(zhí)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zhí)峤槐簧暾埲俗∷鼗蛘哓敭a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二十七條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首席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其他二名仲裁員由當事人各自選定;當事人不能選定的,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可以由一名仲裁員仲裁。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者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自仲裁庭組成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將仲裁庭組成情況通知當事人。

第二十八條 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其回避: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首次開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開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前提出。

第二十九條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對回避申請應當及時作出決定,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仲裁員是否回避,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時,由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

仲裁員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責的,應當依照本法規(guī)定重新選定或者指定仲裁員。

第三十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應當開庭進行。

開庭可以在糾紛涉及的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或者村進行,也可以在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所在地進行。當事人雙方要求在鄉(xiāng)(鎮(zhèn))或者村開庭的,應當在該鄉(xiāng)(鎮(zhèn))或者村開庭。

開庭應當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以及當事人約定不公開的除外。

第三十一條 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個工作日前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

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向仲裁庭請求變更開庭的時間、地點。是否變更,由仲裁庭決定。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jù)和解協(xié)議作出裁決 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

第三十三條 申請人可以放棄或者變更仲裁請求。被申請人可以承認或者反駁仲裁請求,有權提出反請求。

第三十四條 仲裁庭作出裁決前,申請人撤回仲裁申請的,除被申請人提出反請求的外,仲裁庭應當終止仲裁。

第三十五條 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被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第三十六條 當事人在開庭過程中有權發(fā)表意見、陳述事實和理由、提供證據(jù)、進行質證和辯論。對不通曉當?shù)赝ㄓ谜Z言文字的當事人,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為其提供翻譯。

第三十七條 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zhí)峁┳C據(jù)。與糾紛有關的證據(jù)由作為當事人一方的發(fā)包方等掌握管理的,該當事人應當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內提供,逾期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第三十八條 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收集的證據(jù),可以自行收集。

第三十九條 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機構鑒定;當事人沒有約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機構鑒定。

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鑒定機構應當派鑒定人參加開庭。當事人經仲裁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提問。

第四十條 證據(jù)應當在開庭時出示,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jù)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仲裁庭應當依照仲裁規(guī)則的規(guī)定開庭,給予雙方當事人平等陳述、辯論的機會,并組織當事人進行質證。

經仲裁庭查證屬實的證據(jù),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

第四十一條 在證據(jù)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申請證據(jù)保全。當事人申請證據(jù)保全的,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zhí)峤蛔C據(jù)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第四十二條 對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糾紛,經當事人申請,仲裁庭可以先行裁定維持現(xiàn)狀、恢復農業(yè)生產以及停止取土、占地等行為。

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先行裁定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但應當提供相應的擔保。

第四十三條 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由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

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記錄該申請。

第四十四條 仲裁庭應當根據(jù)認定的事實和法律以及國家政策作出裁決并制作裁決書。

裁決應當按照多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shù)仲裁員的不同意見可以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shù)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第四十五條 裁決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裁決日期以及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的起訴權利、期限,由仲裁員簽名,加蓋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印章。

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應當在裁決作出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的起訴權利、期限。

第四十六條 仲裁庭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四十七條 仲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應當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長的,經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長,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zhí)行。

第五十條 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農業(yè)的土地。

第五十一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規(guī)則和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示范章程,由國務院農業(yè)、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guī)定共同制定。

第五十二條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仲裁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第五十三條 本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推進和現(xiàn)代農業(yè)建設,農村人口流動和勞動力轉移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數(shù)量不斷增多,糾紛形式多樣化,糾紛領域不斷擴大,糾紛表現(xiàn)出的矛盾十分復雜。

因此,建立適合國情,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制度提到議事日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一些地方開始嘗試運用仲裁的方法調處農村土地承包糾紛,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各地在仲裁機構設置、工作程序、裁決執(zhí)行等方面存在不規(guī)范、不統(tǒng)一的問題。農村基層干部群眾迫切要求制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法,呼聲十分強烈,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廣泛聽取民聲、掌握民意的情況下,于6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在其總則中指出,制定這一法律的目的,是“為了公正、及時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是中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是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對推動中國農業(yè)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明確了運用調解、仲裁雙渠道化解糾紛的原則。一旦發(fā)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等調解。當事人和解、調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調解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因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及其補償發(fā)生的糾紛,不屬于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

通過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規(guī)定,六種情形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可申請調解和仲裁。

這六種情形是: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發(fā)生的糾紛;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互換、轉讓、入股等流轉發(fā)生的糾紛;因收回、調整承包地發(fā)生的糾紛;因確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生的糾紛;因侵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生的糾紛;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注重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工作,并設專章予以規(guī)定:村民委員會、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調解工作,幫助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解決糾紛;當事人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調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村民委員會或者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講解有關法律以及國家政策,耐心疏導,幫助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經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村民委員會或者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應當制作調解協(xié)議書。調解協(xié)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經調解人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仲裁庭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應當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的組成形式和人員予以明確規(guī)定。“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由當?shù)厝嗣裾捌溆嘘P部門代表、有關人民團體代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農民代表和法律、經濟等相關專業(yè)人員兼任組成,其中農民代表和法律、經濟等相關專業(yè)人員不得少于組成人員的二分之一。”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二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是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四是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亮點一:明確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受理范圍。該法規(guī)定: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發(fā)生糾紛,當事人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的,適用本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包括因確認土地承包關系、履行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受侵害等發(fā)生的糾紛。

亮點二:明確了仲裁機構的設立、組成和職責,規(guī)范了政府與仲裁機構的關系,建立了仲裁員管理制度,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既符合仲裁的一般原則,又有必要的行政支持。

亮點三:明確了當事人申請仲裁的條件和方式,實行申請仲裁,不要求當事人訂立書面仲裁協(xié)議;規(guī)范了仲裁的受理制度、仲裁程序,允許當事人口頭申請、答辯等。

亮點四:明確了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亮點五:規(guī)定了靈活便捷的開庭程序,旨在減少農民的仲裁成本,把糾紛化解在基層。

亮點六:規(guī)定了仲裁制度與司法制度的關系:對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的,允許向人民法院起訴,而沒有實行“一裁終局”;對當事人不履行生效裁決書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六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二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雙方當事人。

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第二十三條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仲裁活動或者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二十五條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無法定代理人的,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勞動者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或者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六條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xié)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

第二節(jié)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shù)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jù)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七

本站司法考試專欄為大家整理分享司法考試中勞動仲裁法案例分析,歡迎考生前來交流,希望對考生們能有所幫助。

小霞與北京某化工銷售集團公司于2007年3月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在小霞入職后的一周里對其進行了集團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崗位培訓,經過培訓學習小霞通過了相關的考試,并在員工手冊上簽字確認。2013年11月,小霞發(fā)現(xiàn)自己以懷孕三個月,由于身體問題,小霞時常感覺不適,在一個月內,連續(xù)請病假超過10日(該病假均得到部門領導同意),由于請假天數(shù)過多,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jù)員工手冊第八章第三條:“病假超過10日的,公司有權根據(jù)情況調整其工作崗位”之規(guī)定,對小霞做出了調整其工作崗位的決定,小霞收到調崗通知書后,不接受調崗通知,并與領導溝通,在與領導溝通未果的情況下,小霞一氣之下,連續(xù)請假10天(口頭請假無任何書面手續(xù))。

次年年2月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根據(jù)員工手冊第十二章第九條:“員工無故曠工3天,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給經濟補償。"之規(guī)定,對小霞做出解除勞動合同,并不給與經濟補償?shù)臎Q定。小霞收到決定書后不服,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解除決定書,恢復勞動合同關系,并按正常工作時的工資計發(fā)其休假工資。

本期問題:

1、公司是否可以根據(jù)情況對小霞進行崗位調整?理由是什么?

專家點評

1、從與小霞簽訂的勞動合同來看,公司約定“員工無故曠工3天,公司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給經濟補償”與勞動法律法規(guī)不符合,應予以糾正。但員工手冊中約定“有權根據(jù)情況調整其工作崗位”,小霞并已簽字,該公司只要不違反《勞動法》第六十一條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guī)定》第七條規(guī)定,是合法的。

2、小霞在無任何書面請假手續(xù)的情況下離開崗位10天,是否成為“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成為了本案的焦點,關于公司中員工行為是否屬于“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完全是用人單位的自主用工權決定的,但應注意《勞動合同法》第四條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wèi)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guī)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xié)商確定。所以本案中用人單位對小霞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是正確的。

3、《女職工勞動保護規(guī)定》規(guī)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由企業(yè)按有關規(guī)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于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小霞無理由要求在病假期間公司按正常工作時的工資計發(fā)其休假工資。

專家提醒:用人單位在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時,應注意解除通知的送達流程及相關證據(jù)的收集工作。以曠工為例,解除勞動合同的流程是:1、單位以書面形式將通知員工上班的文件直接送達員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親屬簽收。若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以郵寄送達,以掛號查詢回執(zhí)上注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如果員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達方式無法送達,公司可以公告送達,通過新聞媒介通知。在公告之日起,經過三十日,即視為送達。2、在送達后,企業(yè)可按規(guī)章制度對曠工的員工做解除勞動合同處理。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八

(粵高法發(fā)[]13號)

全省各級人民法院、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現(xiàn)將《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印發(fā)給你們,供辦案時參考。如在處理此類案件時遇到問題,請及時報告省法院民一庭或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

二00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九

仲裁法第2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二)不可以依照仲裁法仲裁的范圍

仲裁法第3條:第一、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撫養(yǎng)、繼承糾紛;第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二)可以仲裁,但不適用仲裁法的范圍

仲裁法第77條:勞動爭議與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

(一)基本原則

1、自愿原則

2、獨立公正仲裁原則:仲裁法第8條和第14條

(二)基本制度

一裁終局制度:仲裁法第9條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十

說明:

一致達成的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委員會居中依法評斷是非,并一次性作出對各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書面的協(xié)議。

格式:

[格式一]

仲裁協(xié)議書

當事人:

當事人:

當事人雙方愿意提請仲裁委員會按照其《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規(guī)定,仲裁如下爭議:

(爭議的事項)

(1)……

(2)……

(3)……

當事人名稱:當事人名稱:

地址:地址:

簽字(蓋章):簽字(蓋章):

(注意:仲裁機構的名稱一定要準確。)

[格式二]

仲裁《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我們經過協(xié)商,愿就年月日簽定的合同第條約定的仲裁事項,達成如下補充協(xié)議:

凡因執(zhí)行本合同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一切爭議,申請仲裁委員會仲裁,并適用《仲裁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都有約束力。

當事人:當事人:

簽名(蓋章):簽名(蓋章):

日期:日期: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十一

我國《仲裁法》的適用范圍,也稱為仲裁法的效力.

仲裁機構受理的糾紛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1主體的平等性,即發(fā)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應是平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2仲裁事項的可處分性,即仲裁的爭議事項是當事人依法享有處分權的。3仲裁事項的限定性。

實踐中僅限于民事經濟糾紛,即合同糾紛和涉及其他財產權益的'非合同糾紛合同糾紛主要有一般民事、經濟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著作權合同糾紛,房地產合同糾紛涉外經濟合同糾紛,海事、海商合同糾紛其他民事經濟合同糾紛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是指侵權糾紛。這類糾紛在海事、房地產、產品質量、知識產權領域較為多見。

實踐中應當注意以下不允許仲裁的爭議事項:

1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扶養(yǎng)、繼承糾紛。這類糾紛雖然也屬于民事糾紛,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當事人的財產權益,但都是建立在身份關系的基礎上,當事人往往不能自由處分這方面的權利。

2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由于行政爭議是國家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因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爭議事項涉及國家行政權,當事人無權自由處分。

3勞動爭議和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

【相關依據(jù)】

第二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三條下列糾紛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扶養(yǎng)、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第七十七條勞動爭議和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yè)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另行規(guī)定。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十二

第五十二條?【人事爭議處理的法律適用】事業(yè)單位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與本單位發(fā)生勞動爭議的,依照本法執(zhí)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相關規(guī)定]

《公務員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六條?事業(yè)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未作規(guī)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人事爭議處理規(guī)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公正及時地處理人事爭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本規(guī)定適用于下列人事爭議:

(一)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與聘任工作人員之間因履行聘任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二)事業(yè)單位與工作人員之間因解除人事關系、履行聘用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社團組織與工作人員之間因解除人事關系、履行聘用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四)軍隊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之間因履行聘用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五)依照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爭議。

第三條?人事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解決;不愿協(xié)商或者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向主管部門申請調解,其中軍隊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的人事爭議,可以向聘用單位的上一級單位申請調解;不愿調解或調解不成的,可以向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條?當事人在人事爭議處理中的地位平等,適用法律、法規(guī)平等。

當事人有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申請仲裁的權利。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對于不熟悉當?shù)赝ㄓ谜Z言文字的當事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第五條?處理人事爭議,應當注重調解,遵循合法、公正、及時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六條?中央機關及所屬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設在人事部。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副省級市、地(市、州、盟)、縣(市、區(qū)、旗)設立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獨立辦案,相互之間無隸屬關系。

第七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公務員主管部門代表、聘任(用)單位代表、工會組織代表、受聘人員代表以及人事、法律專家組成。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是單數(shù),設主任一名、副主任二至四名、委員若干名。

同級人民政府分管人事工作的負責人或者政府人事行政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任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

第八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實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不同意見應如實記錄。

第九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職責是:

(一)負責處理管轄范圍內的人事爭議。

(二)決定仲裁員的聘任和解聘。

(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由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承擔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其職責是:負責人事爭議案件的受理、仲裁文書送達、檔案管理以及仲裁員的考核、培訓等日常工作,辦理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授權的其他事宜。辦事機構設在同級人民政府人事部門。

第十一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人事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是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形式。仲裁庭一般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一名仲裁員擔任首席仲裁員,主持仲裁庭工作;另兩名仲裁員可由雙方當事人各選定一名,也可由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指定。簡單的人事爭議案件,經雙方當事人同意,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員獨任處理。

第十二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聘任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專家學者和律師為專職或兼職仲裁員。仲裁員的職責是:受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委托或當事人的選擇,負責人事爭議案件的具體處理工作。

兼職仲裁員與專職仲裁員在仲裁活動中享有同等權利。

兼職仲裁員進行仲裁活動時,所在單位應當給予支持。

第三章?管轄

第十三條?中央機關、直屬機構、直屬事業(yè)單位及其在京所屬事業(yè)單位的人事爭議由中央機關及所屬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

中央機關在京外垂直管理機構以及中央機關、直屬機構、直屬事業(yè)單位在京外所屬事業(yè)單位的人事爭議,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設立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也可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根據(jù)情況授權所在地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

第十四條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副省級市、地(市、州、盟)、縣(市、區(qū)、旗)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管轄范圍,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確定。

第十五條?軍隊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的人事爭議,一般由聘用單位所在地的縣(市、區(qū)、旗)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其中師級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的人事爭議,由所在地的地(市、州、盟)、副省級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軍級以上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的人事爭議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駐京部隊聘用單位與文職人員的人事爭議,由中央機關及所屬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

第四章?仲裁

第十六條?當事人從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六十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有管轄權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申請仲裁時效,經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調查確認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

第十七條?當事人向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仲裁申請書,并按被申請人人數(shù)遞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及職務、工作單位、住所和聯(lián)系方式。申請人或被申請人是單位的,應寫明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和聯(lián)系方式。

(二)仲裁請求和所依據(jù)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發(fā)生人事爭議的一方在五人以上,并且有共同的仲裁請求和理由的,可以推舉一至兩名代表參加仲裁活動。代表人放棄、變更仲裁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的仲裁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過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第十八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將受理通知書送達申請人,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第十九條?被申請人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提交答辯書。被申請人沒有按時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的進行。

第二十條?仲裁應當公開開庭進行,涉及國家、軍隊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涉及商業(yè)秘密,當事人申請不公開開庭的,可以不公開開庭。當事人協(xié)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書面仲裁。

第二十一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開庭審理人事爭議案件五個工作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仲裁庭組成人員等書面通知當事人。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到庭后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視為撤回仲裁申請。被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在開庭前可以申請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第二十二條?仲裁庭處理人事爭議應注重調解。自受理案件到作出裁決前,都要積極促使當事人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xié)議。

當事人經調解自愿達成書面協(xié)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jù)調解協(xié)議的內容制作仲裁調解書。協(xié)議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guī),不得侵犯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調解書由仲裁庭成員署名,加蓋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調解書送達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當庭調解未達成協(xié)議或者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進行仲裁裁決。

第二十三條?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zhí)峁┳C據(jù)。仲裁庭認為有關證據(jù)由用人單位提供更方便的,應要求用人單位提供。

用人單位作出解除人事關系和不同意工作人員要求辭職或終止聘任(用)合同引發(fā)的人事爭議,由用人單位負責舉證。

仲裁庭認為需要調查取證的,可以自行取證。

第二十四條?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在處理人事爭議時,有權向有關單位查閱與案件有關的檔案、資料和其他證明材料,并有權向知情人調查,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并應當如實提供相關材料。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及其工作人員對調查人事爭議案件中涉及的國家秘密、軍隊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的舉證材料應在仲裁庭上出示,并進行質證。只有經過質證認定的事實和證據(jù),才能作為仲裁裁決的依據(jù)。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辯論。辯論終結時,仲裁庭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

第二十七條?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記錄該申請,并注明不予補正的原因。

筆錄由仲裁員、書記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署名或者蓋章。

第二十八條?仲裁裁決應當按照多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shù)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筆錄。

仲裁庭對重大、疑難以及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shù)處理意見案件的處理,應當提交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討論決定;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決定,仲裁庭必須執(zhí)行。

仲裁庭應當在裁決作出后五個工作日內制作裁決書。裁決書由仲裁庭成員署名并加蓋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

第二十九條?仲裁庭處理人事爭議案件,一般應當在受理案件之日起九十日內結案。需要延期的,經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是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第三十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師或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委托律師和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應當向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委托書。委托書應當明確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三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員應當自行申請回避,當事人和代理人有權以口頭或書面方式申請其回避:

(一)是案件的當事人、代理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案件有利害關系。

(三)與案件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

前款規(guī)定適用于書記員、鑒定人員、勘驗人員和翻譯人員。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三條?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或者裁決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申請人民法院執(zhí)行。

第五章?罰則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及有關人員在仲裁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予以批評教育、責令改正;觸犯法律的,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干擾仲裁活動,阻礙仲裁工作人員工作的。

(二)拒絕提供有關文件、資料和其他證明材料的。

(三)提供虛假情況的。

(四)對仲裁工作人員、仲裁參與人、證人進行打擊報復的。

(五)其他應予以批評教育、責令改正或應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第三十五條?仲裁工作人員在仲裁活動中有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敲詐勒索、濫用職權等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行為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處分;是仲裁員的,由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予以解聘;觸犯法律的,提請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因考核、職務任免、職稱評審等發(fā)生的人事爭議,按照有關規(guī)定處理。

第三十七條?本規(guī)定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負責解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根據(jù)本規(guī)定制定實施辦法。

第三十八條?本規(guī)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1997年人事部發(fā)布的《人事爭議處理暫行規(guī)定》(人發(fā)〔1997〕71號)同時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為了正確審理事業(yè)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的人事爭議案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guī)定,現(xiàn)對有關問題規(guī)定如下:

第一條?事業(yè)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fā)生的爭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guī)定處理。

第二條?當事人對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設立的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所作的人事爭議仲裁裁決不服,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zhí)行。

第三條?本規(guī)定所稱人事爭議是指事業(yè)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fā)生的爭議。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受理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滬高法民一[2014]6號)

一、當事人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且符合人民法院審理人事爭議案件受理范圍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是爭議發(fā)生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事業(yè)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實施日期之前六十日的,即2003年7月5日之前的,不屬于人民法院的受理范圍。如爭議既有發(fā)生在2003年7月5日之前,也有發(fā)生在2003年7月5日之后的,則發(fā)生在2003年7月5日之前的爭議,人民法院不予處理。

二、當事人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決定、通知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受理:

2、當事人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不是人事仲裁范圍為由不予受理的仲裁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經審查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民事案件的,應當依法受理。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wǎng)然后站內搜索人事調解仲裁法。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十三

(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wěn)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jù)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發(fā)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達成和解協(xié)議。

第五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第七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yè)方面代表建立協(xié)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爭議的重大問題。

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guī)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二章調解

第十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一)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二)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三)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yè)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yè)代表由企業(yè)負責人指定。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第十一條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聯(lián)系群眾、熱心調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擔任。

第十二條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陬^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十三條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xié)議。

第十四條經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xié)議書。

調解協(xié)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xié)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達成調解協(xié)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xié)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六條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xié)議,用人單位在協(xié)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xié)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fā)出支付令。

第三章仲裁

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

第十七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照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省、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區(qū)、縣設立。直轄市、設區(qū)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qū)劃層層設立。

第十八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有關規(guī)定制定仲裁規(guī)則。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qū)域的勞動爭議仲裁工作進行指導。

第十九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yè)方面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是單數(shù)。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聘任、解聘專職或者兼職仲裁員;

(二)受理勞動爭議案件;

(三)討論重大或者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

(四)對仲裁活動進行監(jiān)督。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負責辦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設仲裁員名冊。

仲裁員應當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曾任審判員的;

(二)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

(三)具有法律知識、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或者工會等專業(yè)工作滿五年的;

(四)律師執(zhí)業(yè)滿三年的。

第二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二條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雙方當事人。

勞務派遣單位或者用工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為共同當事人。

第二十三條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仲裁活動或者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委托書應當載明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二十五條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勞動者,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無法定代理人的,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勞動者死亡的',由其近親屬或者代理人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六條勞動爭議仲裁公開進行,但當事人協(xié)議不公開進行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

第二節(jié)申請和受理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xù)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二十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shù)提交副本。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jù)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書寫仲裁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并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二十九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三節(jié)開庭和裁決

第三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設首席仲裁員。簡單勞動爭議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員獨任仲裁。

第三十二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在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將仲裁庭的組成情況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三條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回避,當事人也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裁決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回避申請應當及時作出決定,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四條仲裁員有本法第三十三條第四項規(guī)定情形,或者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將其解聘。

第三十五條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在開庭三日前請求延期開庭。是否延期,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

第三十六條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被申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決。

第三十七條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機構鑒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無法達成約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機構鑒定。

根據(jù)當事人的請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鑒定機構應當派鑒定人參加開庭。當事人經仲裁庭許可,可以向鑒定人提問。

第三十八條當事人在仲裁過程中有權進行質證和辯論。質證和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當事人的最后意見。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提供的證據(jù)經查證屬實的,仲裁庭應當將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jù),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第四十條仲裁庭應當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加人認為對自己陳述的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記錄該申請。

筆錄由仲裁員、記錄人員、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加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四十一條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請。

第四十二條仲裁庭在作出裁決前,應當先行調解。

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

調解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和當事人協(xié)議的結果。調解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發(fā)生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作出裁決。

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第四十四條仲裁庭對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案件,根據(j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決先予執(zhí)行,移送人民法院執(zhí)行。

仲裁庭裁決先予執(zhí)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

(二)不先予執(zhí)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

勞動者申請先予執(zhí)行的,可以不提供擔保。

第四十五條裁決應當按照多數(shù)仲裁員的意見作出,少數(shù)仲裁員的不同意見應當記入筆錄。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shù)意見時,裁決應當按照首席仲裁員的意見作出。

第四十六條裁決書應當載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裁決結果和裁決日期。裁決書由仲裁員簽名,加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章。對裁決持不同意見的仲裁員,可以簽名,也可以不簽名。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二)因執(zhí)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fā)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jù)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guī)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jù)的證據(jù)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jù)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zhí)行。

第四章附則

第五十二條事業(yè)單位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與本單位發(fā)生勞動爭議的,依照本法執(zhí)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第五十三條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第五十四條本法自5月1日起施行。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十四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九條用人單位有證據(jù)證明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仲裁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guī)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jù)的證據(jù)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jù)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人民法院經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決有前款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

仲裁裁決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銷的,當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條當事人對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zhí)行。

第四章附則

第五十二條事業(yè)單位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與本單位發(fā)生勞動爭議的,依照本法執(zhí)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務院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第五十三條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第五十四條本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十五

第二百二十五條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庭前會議可以包括下列內容:

(一)明確原告的訴訟請求和被告的答辯意見;

(四)組織交換證據(jù);

(五)歸納爭議焦點;

(六)進行調解。

第二百二十六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答辯意見以及證據(jù)交換的情況,歸納爭議焦點,并就歸納的爭議焦點征求當事人的意見。

第二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用傳票傳喚當事人。對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應當用通知書通知其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外地的,應當留有必要的在途時間。

第二百二十八條法庭審理應當圍繞當事人爭議的事實、證據(jù)和法律適用等焦點問題進行。

第二百二十九條當事人在庭審中對其在審理前的準備階段認可的事實和證據(jù)提出不同意見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必要時,可以責令其提供相應證據(jù)。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的訴訟能力、證據(jù)和案件的具體情況進行審查。理由成立的,可以列入爭議焦點進行審理。

第二百三十條人民法院根據(jù)案件具體情況并征得當事人同意,可以將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合并進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當事人在法庭上提出新的證據(jù)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和本解釋相關規(guī)定處理。

第二百三十二條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辯論結束前,原告增加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可以合并審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合并審理。

第二百三十三條反訴的當事人應當限于本訴的當事人的范圍。

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于相同法律關系、訴訟請求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或者反訴與本訴的訴訟請求基于相同事實的,人民法院應當合并審理。

反訴應由其他人民法院專屬管轄,或者與本訴的訴訟標的及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理由無關聯(lián)的,裁定不予受理,告知另行起訴。

第二百三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應當?shù)酵?;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庭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作出判決。

第二百三十五條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屬于原告方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按撤訴處理;屬于被告方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缺席判決。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其到庭。

第二百三十六條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按撤訴處理。

第二百三十七條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后,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在準許原告撤訴后,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作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為另案被告,訴訟繼續(xù)進行。

第二百三十八條當事人申請撤訴或者依法可以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果當事人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依法處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準許撤訴或者不按撤訴處理。

法庭辯論終結后原告申請撤訴,被告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予準許。

第二百三十九條人民法院準許本訴原告撤訴的,應當對反訴繼續(xù)審理;被告申請撤回反訴的,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第二百四十條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

第二百四十一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應當按期開庭或者繼續(xù)開庭審理,對到庭的當事人訴訟請求、雙方的訴辯理由以及已經提交的證據(jù)及其他訴訟材料進行審理后,可以依法缺席判決。

第二百四十二條一審宣判后,原審人民法院發(fā)現(xiàn)判決有錯誤,當事人在上訴期內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可以提出原判決有錯誤的意見,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當事人不上訴的,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處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的審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調解書送達之日止的期間,但公告期間、鑒定期間、雙方當事人和解期間、審理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以及處理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爭議期間不應計算在內。

第二百四十四條可以上訴的判決書、裁定書不能同時送達雙方當事人的,上訴期從各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計算。

第二百四十五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七項規(guī)定的筆誤是指法律文書誤寫、誤算,訴訟費用漏寫、誤算和其他筆誤。

第二百四十六條裁定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恢復訴訟程序時,不必撤銷原裁定,從人民法院通知或者準許當事人雙方繼續(xù)進行訴訟時起,中止訴訟的裁定即失去效力。

第二百四十七條當事人就已經提起訴訟的事項在訴訟過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訴,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構成重復起訴:

(一)后訴與前訴的當事人相同;

(二)后訴與前訴的訴訟標的相同;

(三)后訴與前訴的訴訟請求相同,或者后訴的訴訟請求實質上否定前訴裁判結果。

當事人重復起訴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二百四十八條裁判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發(fā)生新的事實,當事人再次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百四十九條在訴訟中,爭議的民事權利義務轉移的,不影響當事人的訴訟主體資格和訴訟地位。人民法院作出的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對受讓人具有拘束力。

受讓人申請以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予準許。受讓人申請?zhí)娲斒氯顺袚V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準許;不予準許的,可以追加其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第二百五十條依照本解釋第二百四十九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準許受讓人替代當事人承擔訴訟的,裁定變更當事人。

變更當事人后,訴訟程序以受讓人為當事人繼續(xù)進行,原當事人應當退出訴訟。原當事人已經完成的訴訟行為對受讓人具有拘束力。

第二百五十一條二審裁定撤銷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變更、增加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處理。

第二百五十二條再審裁定撤銷原判決、裁定發(fā)回重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變更、增加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

(一)原審未合法傳喚缺席判決,影響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的;

(二)追加新的訴訟當事人的;

(三)訴訟標的物滅失或者發(fā)生變化致使原訴訟請求無法實現(xiàn)的;

(四)當事人申請變更、增加的訴訟請求或者提出的反訴,無法通過另訴解決的。

第二百五十三條當庭宣判的案件,除當事人當庭要求郵寄發(fā)送裁判文書的外,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領取裁判文書的時間和地點以及逾期不領取的法律后果。上述情況,應當記入筆錄。

第二百五十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查閱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的,應當向作出該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并提供具體的案號或者當事人姓名、名稱。

第二百五十五條對于查閱判決書、裁定書的申請,人民法院根據(jù)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判決書、裁定書已經通過信息網(wǎng)絡向社會公開的,應當引導申請人自行查閱;

(五)申請查閱的內容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的,不予準許并告知申請人。

十一、簡易程序

第二百五十六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規(guī)定的簡單民事案件中的事實清楚,是指當事人對爭議的事實陳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相應的證據(jù),無須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jù)即可查明事實;權利義務關系明確是指能明確區(qū)分誰是責任的承擔者,誰是權利的享有者;爭議不大是指當事人對案件的是非、責任承擔以及訴訟標的爭執(zhí)無原則分歧。

第二百五十七條下列案件,不適用簡易程序:

(一)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

(二)發(fā)回重審的;

(三)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的;

(四)適用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

(五)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第三人起訴請求改變或者撤銷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

(七)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

第二百五十八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到期后,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xù)適用簡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審理期限。延長后的審理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六個月。

人民法院發(fā)現(xiàn)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前作出裁定并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

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審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計算。

第二百五十九條當事人雙方可就開庭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由人民法院決定是否準許。經當事人雙方同意,可以采用視聽傳輸技術等方式開庭。

第二百六十條已經按照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在開庭后不得轉為簡易程序審理。

第二百六十一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捎口信、電話、短信、傳真、電子郵件等簡便方式傳喚雙方當事人、通知證人和送達裁判文書以外的訴訟文書。

以簡便方式送達的開庭通知,未經當事人確認或者沒有其他證據(jù)證明當事人已經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缺席判決。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由審判員獨任審判,書記員擔任記錄。

第二百六十二條人民法庭制作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必須加蓋基層人民法院印章,不得用人民法庭的印章代替基層人民法院的印章。

第二百六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卷宗中應當具備以下材料:

(一)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筆錄;

(二)答辯狀或者口頭答辯筆錄;

(三)當事人身份證明材料;

(四)委托他人代理訴訟的授權委托書或者口頭委托筆錄;

(五)證據(jù);

(六)詢問當事人筆錄;

(七)審理(包括調解)筆錄;

(八)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或者調解協(xié)議;

(九)送達和宣判筆錄;

(十)執(zhí)行情況;

(十一)訴訟費收據(jù);

(十二)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guī)定審理的,有關程序適用的書面告知。

第二百六十四條當事人雙方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約定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在開庭前提出??陬^提出的,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捺印確認。

本解釋第二百五十七條規(guī)定的案件,當事人約定適用簡易程序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

第二百六十五條原告口頭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將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聯(lián)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訴訟請求,事實及理由等準確記入筆錄,由原告核對無誤后簽名或者捺印。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材料,應當出具收據(jù)。

第二百六十六條適用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人民法院確定,也可以由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準許,但不得超過十五日。被告要求書面答辯的,人民法院可在征得其同意的基礎上,合理確定答辯期間。

人民法院應當將舉證期限和開庭日期告知雙方當事人,并向當事人說明逾期舉證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由雙方當事人在筆錄和開庭傳票的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捺印。

當事人雙方均表示不需要舉證期限、答辯期間的,人民法院可以立即開庭審理或者確定開庭日期。

第二百六十七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可以簡便方式進行審理前的準備。

第二百六十八條對沒有委托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代理訴訟的當事人,人民法院在庭審過程中可以對回避、自認、舉證證明責任等相關內容向其作必要的解釋或者說明,并在庭審過程中適當提示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第二百六十九條當事人就案件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人民法院經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異議不成立的,口頭告知當事人,并記入筆錄。

轉為普通程序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合議庭組成人員及相關事項以書面形式通知雙方當事人。

轉為普通程序前,雙方當事人已確認的事實,可以不再進行舉證、質證。

第二百七十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在制作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時,對認定事實或者裁判理由部分可以適當簡化:

(一)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并需要制作民事調解書的;

(二)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承認對方全部或者部分訴訟請求的;

(四)當事人雙方同意簡化的。

十二、簡易程序中的小額訴訟

第二百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審理小額訴訟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實行一審終審。

第二百七十二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guī)定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上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是指已經公布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上一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在上一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公布前,以已經公布的最近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為準。

第二百七十三條海事法院可以審理海事、海商小額訴訟案件。案件標的額應當以實際受理案件的海事法院或者其派出法庭所在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上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為限。

第二百七十四條下列金錢給付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

(一)買賣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糾紛;

(四)供用水、電、氣、熱力合同糾紛;

(五)銀行卡糾紛;

(七)勞務關系清楚,僅在勞務報酬給付數(shù)額、時間、方式上存在爭議的勞務合同糾紛;

(八)物業(yè)、電信等服務合同糾紛;

(九)其他金錢給付糾紛。

仲裁心得體會仲裁法心得體會篇十六

按照我國仲裁法第39條的規(guī)定,仲裁審理的方式可以分為開庭審理和書面審理兩種。

(一)開庭審理

仲裁法第39條規(guī)定:仲裁應當開庭進行。開庭審理是仲裁審理的主要方式。所謂開庭審理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的參加下,按照法定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作出裁決的方式。

我國仲裁法在規(guī)定仲裁的開庭審理原則的同時,又在第40條規(guī)定:仲裁不公開進行。當事人協(xié)議公開的,可以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這一規(guī)定進一步肯定了開庭審理的仲裁方式以不公開審理為原則,以公開審理為例外。所謂不公開審理是指仲裁庭在審理案件時不對社會公開,不允許群眾旁聽,也不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道。不公開審理的目的在于保守當事人的商業(yè)秘密,維護當事人的商業(yè)信譽。曲于仲裁最大的特點在于尊重當事人的意愿,所以仲裁法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議公開審理的,除非涉及國家秘密,可以公開審理,即當事人協(xié)議公開審理時將允許仲裁審理對社會公開,允許群眾旁聽,允許新聞記者采訪和報道。

(二)書面審理

仲裁法第39條在規(guī)定仲裁應當開庭進行的同時,也規(guī)定:如果“當事人協(xié)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jù)仲裁申請書、答辯書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即進行書面審理。所謂書面審理是指在雙方當事人及其他仲裁參與人不到庭參加審理的情況下,仲裁庭根據(jù)當事人提供的仲裁申請書、答辯書以及其他書面材料作出裁決的過程。書面審理是開庭審理的必要補充。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439135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