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是本次旅行的導游員。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小*。坐在我身邊的這位呢,是我們的司機王師傅。在接下來的旅程中,就由我們來為大家服務。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出來,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大家的合理要求。最后,預祝大家玩得開心,吃的順心,行的放心。
好了,請大家坐穩(wěn)扶好。我把今天的行程給大家介紹一下。從鄭州出發(fā),我們大概九點可以到達安陽殷墟博物院。在那里參觀二個半小時,然后大家自由拍照留念,12點集合去用餐。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二
一城之內(nèi)皆是寶。安陽是中華文明古老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自1899年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之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紗,把一個燦爛的殷商文化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讓世人知道了安陽。在這里有兩萬五千年原始洞穴的小南海文化譽滿全球,后崗的仰韶、龍山、小屯三層文化的地層疊壓疊壓出了安陽乃至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顓頊、帝嚳紀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莊嚴氣質(zhì)。在古都安陽,您可以找回對中國古代朝野的深刻記憶;全國第一個甲骨文檔案庫,青銅器之冠‘司母戊方鼎’,第一個女將軍婦好墓,最后一個皇帝袁世凱陵墓—袁林,第一座國家監(jiān)獄,號稱河朔第一古剎靈泉寺和萬佛溝,宋代西門大夫廟記石碑,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等古跡,所以說我們安陽是一城之內(nèi)皆是寶。
二是二水出自安陽城,這二水的第一水就是發(fā)源于太行山的洹水,她穿城而過是我們安陽的母親河;第二水就是,對,這位游客說的對,就是人工天河——紅旗渠。20世紀60年代英雄的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大無謂英雄氣概,用自己的勤勞的雙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針,堅持了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25座渡槽,鑿通了211個遂洞,建成了盤繞林濾山長達1500公里的飲水灌溉工程。被中外友人譽為人工天河。周曾豪邁的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個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的紅旗渠。
三寶產(chǎn)自叫殷墟里,殷墟于20xx年7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之所以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主要有三寶,一是甲骨文,二是青銅器,三是都城遺址。這三寶我將在參觀殷墟博物院時給大家詳細介紹。
四面八方我為中,安陽位于中國河南省北部,地處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交界處,從中國版圖上看,他正居于中心位置。從這里西到天山腳下,東到東海之濱,北到白山黑水,南到兩廣海南距離大都要經(jīng)過兩三個省。
五縣四區(qū)我管轄,就是說我們安陽現(xiàn)轄五縣四區(qū),分別是安陽、林縣、內(nèi)黃、湯陰、滑縣,四區(qū)是文峰、北關(guān)、鐵西、郊區(qū)四個區(qū),全市總面積7413平方公里,總?cè)丝?16萬,其中市區(qū)面積247平方公里,人口71萬。
六合之內(nèi)聚靈氣:六合是指東西南北上下六個方位,里面充滿了靈氣,在這里自古就有安陽出才子,安陽出名人之說,在這里留下了大禹治水、盤庚遷殷、武丁中興、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廉相出生、信陵竊符、扁鵲遇害、西門豹治鄴、岳母刺字等歷史典故,所以說六合之內(nèi)聚靈氣。
七朝古都安陽城,安陽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先后有七個朝代在此建都,除了殷商外,還有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和北齊,累計建都時間達380多年。安陽成為七大古都是在1988年,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史學界產(chǎn)生了一種把歷史上統(tǒng)一王朝的共同都城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列為五大古都之說,三十年代加上杭州城為六大古都,六大古都之說也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同,一直到八十年代。1982年,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鑲院士指出,商代的殷和六朝的鄴就象西周鎬京、秦咸陽、漢唐長安一樣應視為同一個古都,他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亞于杭州。從而首次提出七大古都之說。在1988年的古都學會上,最終決定六大古都加上安改為七大古都了。
好了,我們的殷墟博物院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guī)腺F重物品隨我下車。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三
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位于安陽西北郊。商朝自公元前13從盤庚遷殷,到紂亡國,在此建都273年,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中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殷墟規(guī)模巨大,范圍廣闊?,F(xiàn)存有宮殿宗廟區(qū)、王陵區(qū)、后岡遺址和眾多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制玉、制骨作坊等眾多遺跡。雄偉壯闊的宮殿宗廟建筑基址、等級森嚴的王陵大墓、星羅棋布的居住遺址、家族墓地,密布其間的手工業(yè)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構(gòu)成了殷墟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展現(xiàn)出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規(guī)模和王者氣派。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四
各位旅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在的歡樂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安陽!我是你們的地接導游員小祁,我會盡我所能為大家服務的。預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也希望各位能夠游的盡興,玩的開心!行程中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殷墟,殷墟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商代后期的都城遺址。位于安陽城西北2.5公里的小屯村一帶,面積約24平方公里。古稱"北蒙",又名"殷"。公元前14世紀,商王從今天的山東曲阜一帶遷都到殷,直至紂滅亡,在此共傳8代12王,經(jīng)歷了273年。此處出土的刻字甲骨于1899年首先被金石學家王懿榮發(fā)現(xiàn)。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對殷墟進行了15次發(fā)掘。從1928年發(fā)掘到現(xiàn)在,出土了大量的甲骨、陶器、青銅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物,并已大體搞清楚了殷墟的布局:小屯村東北為宮殿宗廟區(qū),周圍分布著手工作坊、居住址和墓葬,洹河北岸以侯家莊西北岡和武官村北地為中心,是王陵區(qū),分布著居住址、墓葬和祭祀坑。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殷墟,位于我們正前的是一口大鼎,這就是聞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安陽武官村西北岡由村民挖出,日軍占領(lǐng)安陽期間,村民重又將大鼎掩埋起來。此鼎于1946年運往南京,藏南京博物院。1959年運至北京,現(xiàn)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司母戊大方鼎為一巨型青銅器,通高1.37米,長1.1米,寬0.77米,重達875公斤。鼎體周圍以雷紋為地,上有龍紋蟠繞,四角為饕餮紋,腹內(nèi)壁有銘文"司母戊"3字。該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古代青銅器中也是僅見的。
我們往西北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女大將軍------婦好。這是婦好的墓地,墓室呈長方形,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8米。出土青銅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類隨葬品1928件,貝6800多枚。其中銅鐃、銅鏡、玉雕人像、玉雕動物、象牙杯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從出土的青銅器上不少鑄有"婦好"銘文的情況分析,墓主人當為婦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曾率兵征夷方,討土方,伐西羌,一次率兵可達1萬多人,是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女將軍。
各位游客,下面是我們的自由時間,請大家盡情的游玩吧,半個小時后,我們甲骨文區(qū)見面。感謝大家的配合,最后祝大家旅行玩的愉快。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五
各位旅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在的歡樂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安陽!我是你們的地接導游員小祁,我會盡我所能為大家服務的。預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也希望各位能夠游的盡興,玩的開心!行程中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我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殷墟,殷墟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商代后期的都城遺址。位于安陽城西北2.5公里的小屯村一帶,面積約24平方公里。古稱“北蒙”,又名“殷”。公元前14世紀,商王從今天的山東曲阜一帶遷都到殷,直至紂滅亡,在此共傳8代12王,經(jīng)歷了273年。此處出土的刻字甲骨于1899年首先被金石學家王懿榮發(fā)現(xiàn)。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對殷墟進行了15次發(fā)掘。從1928年發(fā)掘到現(xiàn)在,出土了大量的甲骨、陶器、青銅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物,并已大體搞清楚了殷墟的布局:小屯村東北為宮殿宗廟區(qū),周圍分布著手工作坊、居住址和墓葬,洹河北岸以侯家莊西北岡和武官村北地為中心,是王陵區(qū),分布著居住址、墓葬和祭祀坑。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殷墟,位于我們正前的`是一口大鼎,這就是聞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安陽武官村西北岡由村民挖出,日軍占領(lǐng)安陽期間,村民重又將大鼎掩埋起來。此鼎于1946年運往南京,藏南京博物院。1959年運至北京,現(xiàn)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司母戊大方鼎為一巨型青銅器,通高1.37米,長1.1米,寬0.77米,重達875公斤。鼎體周圍以雷紋為地,上有龍紋蟠繞,四角為饕餮紋,腹內(nèi)壁有銘文“司母戊”3字。該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銅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古代青銅器中也是僅見的。
我們往西北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女大將軍――婦好。這是婦好的墓地,墓室呈長方形,南北長5.6米,東西寬4米,深8米。出土青銅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類隨葬品1928件,貝6800多枚。其中銅鐃、銅鏡、玉雕人像、玉雕動物、象牙杯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從出土的青銅器上不少鑄有“婦好”銘文的情況分析,墓主人當為婦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曾率兵征夷方,討土方,伐西羌,一次率兵可達1萬多人,是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女將軍。
各位游客,下面是我們的自由時間,請大家盡情的游玩吧,半個小時后,我們甲骨文區(qū)見面。感謝大家的配合,最后祝大家旅行玩的愉快。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六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著名的甲骨文的發(fā)源地――安陽殷墟游玩。我是你們的導游尚皓靜,你們可以叫我尚導。先介紹一下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安陽。
一城之內(nèi)皆是寶。安陽是中華文明古老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自1899年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之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紗,把一個燦爛的殷商文化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讓世人知道了安陽。在這里有風景如畫歷時長達兩萬五千年原始洞穴的小南海,后崗的仰韶、龍山、小屯三層文化的地層疊壓疊壓出了安陽乃至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顓頊、帝嚳紀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莊嚴氣質(zhì)。
在古都安陽,您可以找回對中國古代朝野的深刻記憶;全國第一個甲骨文檔案庫,青銅器之冠‘司母戊方鼎’,第一個女將軍婦好墓,最后一個皇帝袁世凱陵墓―袁林,第一座國家監(jiān)獄,號稱河朔第一古剎靈泉寺和萬佛溝,宋代西門大夫廟記石碑,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等許多古跡,所以說我們安陽是一城之內(nèi)皆是寶。
安陽殷墟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并未甲骨文和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殷墟總占地為36公里,有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的墓、殷墟王陵遺址等許多景點,請大家隨我一起開始這美妙的殷墟之旅吧!
請大家跟我來,我手邊的這個大鼎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qū)出土,通高133米,長110米,寬078米,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fā)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非常珍貴,真品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館。
請大家跟著我往前走,我們的正前方就是甲骨文寫意書法展,這里的甲骨文分4個部分,分別是與人體、器官、人類行為、自然有關(guān)的甲骨文和它們的意思,比如說“牙”,微微張開的嘴里,有幾顆潔白無瑕的牙齒,許多游客看過甲骨文寫意書法展后,都覺的很有意思。給大家20分鐘時間,自由參觀一下。
現(xiàn)在我們正在殷墟博物館里,許多在小屯出土的甲骨文以及車馬坑、青銅酒具都能一飽眼福,給大家20分鐘時間自由活動。
由于時間關(guān)系,再給大家1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還有許多景點,就讓您自己慢慢品味殷墟的魅力吧!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七
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位于安陽西北郊。商朝自公元前1300年從盤庚遷殷,到紂亡國,在此建都273年,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中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殷墟規(guī)模巨大,范圍廣闊?,F(xiàn)存有宮殿宗廟區(qū)、王陵區(qū)、后岡遺址和眾多聚落遺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鑄銅遺址、制玉、制骨作坊等眾多遺跡。雄偉壯闊的宮殿宗廟建筑基址、等級森嚴的王陵大墓、星羅棋布的居住遺址、家族墓地,密布其間的手工業(yè)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構(gòu)成了殷墟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展現(xiàn)出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規(guī)模和王者氣派。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八
各位團友,早上好!“一片甲骨驚天下”,熱烈歡迎大家來到甲骨文的故鄉(xiāng)參觀,我僅代表河南青年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初次為大家服務,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叫席營,毛主席的席,大家可以叫我小席,坐在我右手邊的是司機馬師傅,馬師傅有豐富的駕駛經(jīng)驗,相信我們一路將暢通無阻,一馬平川。雖然我的年紀很小,社會經(jīng)驗也不豐富,但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信任我,希望大家能給我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和馬師傅將竭誠為大家服務,祝愿大家能在安陽度過一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首先我來說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現(xiàn)在是早上8點,我們將到國際飯店就餐,9點整準時從飯店出發(fā)前往景點殷墟,大約30分鐘的路程,抵達景點,11點半乘車返回,下榻國際飯店,下午2點,我們將到中國最早的監(jiān)獄猶里城參觀游覽,晚上5點返回國際飯店。
現(xiàn)在我們的大巴已經(jīng)緩緩的駛出了安陽火車站,細心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安陽的公交車上都印著古代戰(zhàn)車的圖案,不錯,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它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河南的北大門,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毋“大方鼎,都出土于安陽。1899年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不但結(jié)束了倉頡造字的神話,也使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小屯村舉世聞名。甲骨文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成系統(tǒng)的文字,因文字刻在甲骨,獸骨之上故名甲骨文,它主要用于殷人占卜,記事,由于武王伐紂,殷商失國埋卜,甲骨文被掩埋于地下長達3000多年,直到1899年清朝王懿榮首先發(fā)現(xiàn),當年我們腳下這片土地還是片農(nóng)田,周圍的村民經(jīng)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但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這是什么,就隨便扔掉了。后來村里的剃頭匠李成,為顧客剃頭時,經(jīng)常會劃破頭皮,他沒錢買藥,就用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傷口上,竟然止住了血,才知道這便是中藥的一味,換作龍骨。于是開始大量地買到藥店。當時的藥店大多只收購不帶字的龍骨,所以許多農(nóng)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幸好有些甲骨賣帶京津兩地,被王懿榮發(fā)現(xiàn),并確認為我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接著學者羅振玉經(jīng)過10年風塵仆仆地四處探訪,才弄清楚了甲骨文的出處是殷墟。殷墟位于太行山系以東,安陽盆地與華北平原接江地帶的洹河河畔,處北緯36度,東經(jīng)144度,行政區(qū)劃屬河南省安陽市。為什么叫殷墟呢?這就要上溯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以后,這片土地逐漸荒蕪,變成了一片廢墟,史稱“殷墟”,商王朝立國后,都邑曾多次遷徙,大約公元前1300年前后,商王盤庚將都邑遷至今安陽市西北小屯村一帶,史稱殷,歷經(jīng)八代十二王,共254年,此后兩個半世紀以上的時間內(nèi),商都不再遷徙,安陽也成為商王朝歷史上沿用時間最長的都邑。殷墟地下文物遺址十分豐富,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等珍貴文物,遺址內(nèi)分布著宮殿區(qū),王陵區(qū),手工業(yè)作坊,以及眾多居民點和墓地,而今天我們參觀游覽的景點“殷墟博物院”僅是在殷墟宮殿區(qū)上興建的。
現(xiàn)在我們的大巴已經(jīng)到了殷墟博物院的停車場,大家都知道20__年7月13日安陽殷墟博物院成功地申報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因此大家到了景區(qū)不要隨地吐痰,亂扔贓物,請大家記好我們的停車點和車牌號,11點半準時在這兒集合,現(xiàn)在大家?guī)Ш秒S身貴重物品隨我一同前去參觀游覽。
現(xiàn)在大家可以通過景點示意圖發(fā)現(xiàn),分布在中軸線上的主要景點有大門,殷墟概覽,甲骨窟穴,甲骨碑林,殷代車馬坑,甲十二仿殷閣樓,以及東面的殷墟博物館和西面的婦好墓,毛主席蒞此視察,而今天我講的重點是大門和殷墟博物館,有些朋友回好奇,為什么我們兩邊的道路鋪滿了碎石?因為經(jīng)考證3000多年前道路由鵝卵石鋪成,現(xiàn)在改成了碎石。往前走展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這座大門是由我國著名的古建筑專家,楊鴻勛先生根據(jù)甲骨文象形文字“門”的構(gòu)型和殷商文飾設計的,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為華夏“門”的鼻祖,門額上浮雕著鳳,虎,饕餮,夔和蟬等花紋,門兩側(cè)的浮雕是根據(jù)1976年婦好墓出土的龍形玉玨放大合制而成的,這是中華最早的龍形象之一。
參觀完了殷墟博物館,我們將繼續(xù)參觀下面的以原甲骨片形狀放大的甲骨碑林,殷代車馬坑,yh127甲骨窟穴,以及華夏最早的錦國英雄的墓——婦好墓。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九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河南參觀旅游,我是來自鄭州天下旅行社的一名導游,我姓王,大家可以直接稱呼我為小王。坐在我旁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陳先生,此次的安陽殷墟之旅將由我和陳師傅來共同為大家提供服務,希望大家能夠在整個的旅程中玩的開心、玩的舒暢!
好了,各位親愛的游客朋友,現(xiàn)在我們的車正行駛在京珠高速公路上,鄭州距離安陽公里,車程大約3個半小時,接下來,我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河南的概況。
河南古稱“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稱“中州”。全省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里,人口9869萬,分17個省轄市,下轄88個縣和21個縣級市,省會為鄭州。河南不僅平原遼闊、氣候濕潤、土質(zhì)肥美堪稱我國農(nóng)業(yè)大省,而且還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yè)體系,經(jīng)濟逐漸迅速發(fā)展。交通方面,中國鐵路網(wǎng)的兩條中軸線路——隴海線和京廣線分別從東至西、從南至北從河南的中部通過,鄭州是全國鐵路網(wǎng)的中心。另外,河南還是國家重要公路、航空線的四面貫通之處,是南來北往,西去東行的必經(jīng)之地。因此,不論陸路或空中交通,河南與全國各地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都十分方便,處于全國交通輻輳的中心地位。
河南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主要包括: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等等。除此之外,歷史上還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內(nèi)建都和分封諸侯。在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中,僅河南就占據(jù)了四個,它們是:洛陽、開封、鄭州、安陽。河南地處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有四千年與這里緊密相連。所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這里一直是中國的文化軸心,長時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焦點。無數(shù)杰出人物在這塊土地上縱橫馳騁,激蕩起多少歷史風云。例如:軍事名人蘇秦、李斯、吉鴻昌、楊靖宇;科技名人范縝、滑壽;文學藝人曹操、張擇端等。
常言道:“世界武術(shù)看-中-國,中國武術(shù)看河南”,河南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同時還是少林拳、陳氏太極拳等大拳種的發(fā)源地。技冠天下,德播神州。早就享有武術(shù)之鄉(xiāng)和功夫之鄉(xiāng)的美譽。
土地總面積平方公里,總?cè)丝谶_萬。這里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漳河、洹河、淇河,衛(wèi)河在安陽環(huán)繞流過,歷為兵家矚目之地。安陽是一個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1960年3月,在安陽小南海發(fā)現(xiàn)了距今2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原始洞穴遺址,被郭沫若命為“小南海文化”。在安陽北部的后崗,層次分明的疊壓著晚于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龍山黑陶文化和小屯白陶文化。由此可以說明:這里很早就是中華民族的棲息之地。
談話間,我們的車已經(jīng)抵達景區(qū)的停車場,請大家攜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隨同我下車。
安陽殷墟導游詞五分鐘篇十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商代的建筑,殷墟作為商朝的都城,它那龐大的建筑群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呢?大家看這里,通過這里展示的商代出土的殘墻,一幅景觀畫和建筑實物、生活用具來表現(xiàn)當時商朝的生活情況。西邊是太行山,河流的源頭,商朝的宮殿就建在這個河灣里。這里有制作的實景和畫在墻上的房子,都是四合院式的,這是經(jīng)過考證的。商朝高等級的房子都是四合院,這應該是被商人廣泛采用的。同學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一節(jié)用來排水的三通,它是用灰陶燒制而成的。從它的制作就可窺見當時的地下排水設施已經(jīng)非常完善了。我們再來看一下他們建筑房屋時的夯土墻,墻壁是用兩塊木塊作盒,夾泥土夯實而成,叫板筑墻,商朝的房屋臺基是以黃土夯實而成,房子的骨架是以木柱和木梁為主的。那時還沒有出現(xiàn)磚瓦,一根根立起的柱子再架上梁,形成房子的骨干,它渾然一體,嚴謹結(jié)實,具有很強的抗震能力,以后歷代建筑基本沿用這種結(jié)構(gòu),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遙遙領(lǐng)先的。接著引導看生活用具:陶器(不同用途),再看青銅柱上的人像。
食物:羊、豬、切刀、小麥。
飲酒:除了吃以外商人還得喝。商人喝酒在文獻上是有記載的。周人認為商朝亡國的原因:飲酒過度。展示一壺酒。
裝飾:骨笄。使用示意圖。
商朝社會生產(chǎn)很發(fā)達,那么他們之間怎么樣交換物品,那他們需要錢,需要貨幣,商朝人的貨幣就是錢。大量隨葬海貝表示有錢,生前榮華富貴,死后也要享受。
文化交流:原始瓷,硬陶是長江中下游的,可能是當時由長江中游生產(chǎn)通過交流到殷墟。右邊的兩件陶器可能是山西陜西那邊生產(chǎn)的。
青銅甗:大家看這里面放著兩個人頭。先講它的作用。蒸人頭是非常殘忍的,只有在安陽殷墟我們才能看到這樣的標本。為什么說人頭被蒸過,這種頭骨掰開后是齊的,一般的頭骨掰開是鋸齒狀的。這有可能是當時敵對國家首領(lǐng)的人頭,商王朝在戰(zhàn)爭中取得了勝利,用很有地位的方國首領(lǐng)的人頭來祭祀神靈告廟祖先。在殷墟出土的近17萬片甲骨中,有兩片是頭骨,上面刻的內(nèi)容幾乎是一樣的,都是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比如:“祖乙伐方國”。
除了人頭,還有祭祀用的狗,他們當時很喜歡狗。也會把狗殉葬,放在墓葬底部的腰坑里。至于為什么這樣,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很清楚。但在中國唐朝時提到,他們會在墓葬下放鐵牛……也許是為了防止地下鬼神的滋擾。
商朝是奴隸社會,大規(guī)模的祭祀是商文化的特征。這種祭祀在商王朝滅亡之后在比較短的時間內(nèi)絕跡。西周人認為太殘忍。
面具:用安陽話講:我的名字叫子商……人面范是商朝人用藝術(shù)的方式對自己形象的自覺或不自覺地描述。他們的形象應該代表商朝人的形象。
(過渡)
農(nóng)業(yè):據(jù)學者們研究,3000年前的殷商時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動物資源豐富。在殷墟發(fā)現(xiàn)的生產(chǎn)工具上斧、鑿、鏟、錛、鐮、刀、鉆、磨石、紡輪、網(wǎng)墜和杵等。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主要是石器,出土的青銅農(nóng)具很少,從這個意義上看,石器在當時的生產(chǎn)中仍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青銅則主要服務于統(tǒng)治階層。
畜牧業(yè):在商朝大量的發(fā)現(xiàn)牛。
制骨業(yè):同學們,商朝的人們也是很愛美的,原本無多大用處的獸骨,被商朝的工匠們制作成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和器物,獸骨的作用可以說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與利用。從獲得的甲骨刻辭看,商人的狩獵活動非常頻繁,獵獲量也很大,其中有一次記載僅獵獲的鹿就有500頭之多,獲得的骨制品就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飾物。殷墟甲骨文中還有一次捕到7頭大象的記載,發(fā)掘結(jié)果也證實了這一記載。自殷墟科學發(fā)掘以來,已出土了大約25000件以上的各類骨器,豐富了人們對這方面情況的了解和認識。與之相對應的是,考古工作者還在殷墟范圍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幾處殷人制作骨器的手工作坊,出土了大量的骨料,骨器的半成品、成品和生產(chǎn)骨器的青銅工具,如銅鋸,銅刀,銅鉆等,還有蚌刀、蚌鐮;另外還有石刀、石鉆、磨石等物,表明殷代當時已經(jīng)存在著專門制作骨器的作坊,因此骨器的大量使用已經(jīng)是那個時代的一種時尚了。
青銅鑄造業(yè):銅是人類在自然界中認識最早的金屬之一,最初人們將自然界銅礦石作為一般石料去打制磨制,做成器物,在不斷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銅礦石不易破碎、不易剝落,可以錘薄拉長,有良好的延展性,制造出來的器物具有漂亮的光澤。后來人們又發(fā)現(xiàn)銅可以在高溫下熔化成液態(tài),有很好的可塑性,在這些實踐中又發(fā)現(xiàn)了只要在銅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另一種金屬,比如錫,就可以降低銅的熔點,提高硬度和增加光澤度。于是一種新的金屬就出現(xiàn)在歷史的畫卷中。這種銅錫合金制成的器皿,就是——青銅器。青銅的發(fā)明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掀開了極其重要的一頁,它使人類歷史由石器時代逐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青銅時代”。青銅器,由于它的硬度高,刃口鋒利以及耐磨性強和裝飾性好等優(yōu)點,漸漸就代替了石器,并且大大促進了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
商朝鑄銅是用“塊范”法鑄造。大家看這件銅觚的鑄造方法,就是先用泥做成一個模子,然后再做外范,中間留有空隙用來澆鑄銅液,待銅液冷卻后,打碎外范、取出內(nèi)模就會出來一個一模一樣的銅觚了。從這里可以看出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離不開陶模與陶范,從這個意義上看,“模范”一詞也許就是從古代鑄造技術(shù)中誕生出來的也未可知。許多大的青銅器采用的是合范的鑄造方法,也叫分鑄法。即先鑄出主體,然后澆鑄附件,或先鑄好附件,嵌入主體鑄形中,在澆鑄主體時連接在一起。范要分內(nèi)范和外范,鑄一件青銅器需要多少范,那就要看這件青銅器的形制復雜與否。比如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的鼎身和四足就是一次性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后,再在它的上面安模、翻范、澆鑄而成的。而殷商晚期的一只銅爵,最多的時候就需要16塊范才行。正是運用了這種簡單易行的分鑄工藝手法,相當出色的解決了復雜的工藝合成技術(shù)問題,使許多形制精美的青銅器皿流傳至今,不能不說這是殷商工匠們的杰出創(chuàng)造。
司母辛:商朝晚期有一個叫武丁的國王,他的妻子婦好死后,這是她的兒子為祭祀她而鑄造的。我們可以看到鼎上的乳釘紋很大氣。在商朝只有地位非常高的貴族才會使用方鼎。這又一次證明鼎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兵器:有的兵器上帶有木頭,這是告訴我們它的安裝方式。戈真正打仗時用的高度只達到人耳朵的高度。帶箭頭的頭骨有四處傷,可能當時未死,從戰(zhàn)場上回來。 圓鼎:一般貴族墓中都會有,成對陪葬。但像這樣的大圓鼎沒有成對的。
接下來的展柜基本上是一個墓葬中出土的,體現(xiàn)一個完整的青銅器的組合,觚爵數(shù)量的多少體現(xiàn)墓主身份的高低。
小方鼎:在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方鼎中花紋是最漂亮的,乳釘紋做的比較高,鳳鳥紋紋飾精美。觚、角九套,角與爵的不同,爵是一個流一個尾,而角是兩個流。 斝:這對斝是目前國內(nèi)最好的一對?;y主要是饕餮紋,但還有一種蕉葉紋,象芭蕉的葉子,有一種流動向上的升騰感。
商周時期是禮制的定形時期,禮制如果離開樂器就不成了。
鼓:木鼓是參考長江流域出土的青銅鼓和甲骨文中的鼓字復原的。安豐鄉(xiāng)漁洋村(22公里)一個叫龍振山的老先生撿到了一塊陶片,上面刻的圖案就和這個木鼓是一樣的。
玉器廳:對于中國來說,用玉的歷史已有七千年,堪稱是世界上的玉器之國。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中說到:“玉的愛好,可以說是中國的文化特色之一,……”中國人把玉上升到了無以再上升的高度:君子比德于玉,天子權(quán)力的象征——玉璽,“言念君子,溫潤如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之說等等。在政治上嚴格規(guī)定從天子到各級官吏的用玉要求,同時,在宗教方面用玉制作禮儀祭祀之器,成為溝通世俗人間與祖先神靈的法器。在這樣的玉崇拜之下,我們推測殷商時期的人們使用玉器,也是十分可觀的。殷墟從古到今,出土了有多少件玉器,已是難以考證了,據(jù)現(xiàn)在的不完全統(tǒng)計,在此出土的玉器已有數(shù)千件。由于玉器大部分出土在大中型墓中,而這些墓在殷墟多遭盜掘,因此,損失的玉器數(shù)量難以估量。
玉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商朝的玉文化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階段。玉器五類:儀仗類、裝飾類、玩耍類、兵器、祭祀(柄形器)。1976年發(fā)現(xiàn)的婦好墓,保存完好,未遭盜掘。雖然墓葬僅是一座中型貴族墓,面積也就區(qū)區(qū)22平方米,但其中卻一下子出土了各種玉器達750余件之多。關(guān)于殷墟玉料的來源,考古學家曾請有關(guān)單位對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抽取了300件進行鑒定,認為絕大多數(shù)為新疆和闐玉,3件遼寧岫巖玉,1件河南獨山玉。
有人認為是經(jīng)過多次轉(zhuǎn)移或通過層層商品交換運至安陽的。另外,一些諸侯和方國的進貢,也是可能的途徑之一。盡管有種.種猜測和解釋,新疆距安陽畢竟路途遙遠,當時人們使用何種工具,通過什么路線,把玉料從新疆長途跋涉運到安陽,至今仍然是一個尚未清楚明了的歷史之謎。婦好墓的和闐玉,是否有助于揭開這個謎呢?為什么在長城的西端有一個關(guān)要起名叫做玉門關(guān)呢?我們希望它可以間接的證明, 3000多年前從新疆的和田到安陽已經(jīng)有了一條玉石之路了,比我們了解的絲綢之路還要早1200多年。
另外,甲骨文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文字之一,是唯一發(fā)展演變使用至今的文字,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甲骨坑:這廂就是甲骨窖穴在地下埋藏的情景,透過這層層疊壓、分類明確的甲骨,可以知道商人們把刻有文字的龜甲要分門別類的歸類和保存。坐下可以看到甲骨文的古今對照表,可以看到播放有關(guān)殷墟的內(nèi)容。
“一片甲骨驚天下”:講述的是商王帶人打獵,占卜明天會不會受到災難。
司母戊鼎:鎮(zhèn)國之寶,它是嚴禁走出國門的。它本身是個方形鼎,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戊死后,她兒子為紀念她鑄造的。反映了商朝的一種家族關(guān)系,一種人情,最重要的它反映了一種社會本質(zhì)。重832.34公斤。84.77%的銅、16%錫,不到3%的鉛。
鼎耳有裂紋,說明這個耳朵是假的,是后來按上去的。那么我們在看它的鼎足下部也是有很多疤痕,很不協(xié)調(diào),說明這也是后來鑄造的。這只鼎這么大,那么它們當時是扣過來澆筑的,商人當時把模和范做好后,如果一鍋一鍋往里澆筑的話,中間會存在一個時間差,會形成“冷隔”。那么我們推測,他們當時首先先算好澆筑鼎所需要用的銅液的數(shù)量,然后應該是在地上挖了個坑和多條地溝,把地溝先加溫到900度左右的時候一起往地溝澆筑,這樣銅液在澆注的時候熱量并不損耗。最后澆筑完后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當初計算錯了,鼎足上還有一段沒有鑄完,那么怎么辦呢,只好重新澆筑。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來它的腳是半截的,是有缺陷的。這個鼎本身有很多花紋,花紋有很多很多的謎在里面。我們首先看中間那一道叫“扉棱”,那么正面看是一個獸面,其實“扉棱”兩側(cè)是兩個獨立的紋飾,這個有人說是虎、有人說是龍,地下和上面的一樣,只是耳朵處有不同。旁邊上面是牛,中間是鹿,下面是虎。
鼎耳上看似魚形,可現(xiàn)在也沒有確定。側(cè)面上有兩只老虎在吃一個人頭?!秴问洗呵铩罚瑚吟咽沉亢艽?,如果給它的食物不夠的話,它會讓你倒霉,所以人們供奉它。中國有位美學家認為它表示的是一種猙獰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378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