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學類閱讀題答題技巧及答案 高中文學類閱讀答題技巧優(yōu)質(zhì)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02 20:20:16
高考文學類閱讀題答題技巧及答案 高中文學類閱讀答題技巧優(yōu)質(zhì)
時間:2023-05-02 20:20:16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考文學類閱讀題答題技巧及答案 高中文學類閱讀答題技巧篇一

2006年的全國卷和地方卷高考的現(xiàn)代文大閱讀,多以文學作品為材料設題,象四川卷的《鄉(xiāng)村的瓦》、北京卷的《給“書蟲”當夫人》、全國i卷《陽光的香味》、江蘇卷《一幅煙

牛鷺圖》、江西卷《秋光里黃金樹》、遼寧卷《楊柳》、安徽卷《行吟閣遐想》、山東卷《文赤壁》、湖南卷《在山陰道上》、福建卷《淚與笑》等都是如此。從文章的體裁看,都是有文化內(nèi)涵、有較高文學品位的散文;從考點的設置看,始終緊扣對學生篩選、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全方位考查的要求,貼近

生活

,富有人文性。

現(xiàn)代文大閱讀是高考語文試卷的一大版快,也是最讓人頭疼一大題,歷年來,這里也是很多考生的瓶頸。這類題要求考生必須把對文章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答題的總體要求是對(準確切題)、全(全面完整)、好(語句通順)。從近幾年高考題中,我們不難尋出一些命題規(guī)律及答題技巧,現(xiàn)結合實例作一解秘,想必對我們?nèi)绾未鸷矛F(xiàn)代文主觀題有所幫助。

綜觀近幾年高考卷出現(xiàn)的題型,大致可以歸為三類: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語句所要表達的含義,即寫

什么

;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寫和為什么這樣寫。后一類結合原文信息和所學語文知識進行解答。三是審美鑒賞性試題,審美鑒賞性試題,屬于文學評論中的一種,是讀者在選定的評論角度對作品作出的觀點和看法,閱讀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賞析的中心論點。這類題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語句段的表現(xiàn)技法,領悟其表達技巧,審視他的藝術效果,把握他的獨特風格,進而進行富有個性的鑒賞。一般來說題目只會要求從某個方面(或主題、或構思、或藝術特點等)來進行賞析。寫作時只能緊扣一個方面,從某一角度賞析,選準角度,不求面面俱到。

具體分析如下:

(一)答案表述的原則:

1、忠實于題干。題干包含了題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題的信息,題干中往往隱含了表述的范圍、角度和表達方式。審清題干是做好閱讀題的前提。

2、忠實于原文。“現(xiàn)代文閱讀題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憑空去想?!边@教給我們做現(xiàn)代文閱讀題的一條基本原則,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題目找不出原詞句組成答案,也要弄通語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發(fā),離“題”萬里。

3、忠實于語言規(guī)則。閱讀題答案表述要依據(jù)題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點全面,內(nèi)容精確,用詞準確,語言簡潔,字數(shù)不超過規(guī)定數(shù)。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寫。

1、截。截是指題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詞,我們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來或裁出來,按規(guī)定寫進答題處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們在找出題目答案所在的語句后,由于語句在長不合書寫要求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雜亂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這時要求根據(jù)題意,選出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重新組合、表述。

3、寫。有些閱讀題答案在原文語句中找不到,需要我們整體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語境才能悟出答案。這樣的題目要求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把答案意旨表達出來。做這類題目,答案書寫要嚴格遵守第一點談及的三原則,吃透答案的內(nèi)容要點,吃準表述的范圍、角度和方式,用規(guī)范的語句表達。

(三)如何在原文中

尋找

語句答題

1.定區(qū)域。先確定題干中的語句在原文中哪個段落,從而劃定選擇答案的有效區(qū)域。

2.明方向。認真審讀題目,弄清所問,找準答題方向,再“瞻前顧后”結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進行分析,找出最切題的語句作答。

[例一]:

似乎剛過完春節(jié),什么都還來不及干呢,已是長夏天氣,讓人懶洋洋的像只貓。一家人夏衣尚未打點好,猛然卻見玉簪花那雪白的圓鼓鼓的棒槌,從擁擠著的寬大的綠葉中探出頭來。我先是一驚,隨即悵然。這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處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過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這花的生命力極強,隨便種種,總會活的。不挑地方,不揀土壤,而且特別喜歡背陰處,把陽光讓給別人,很是謙讓。據(jù)說花瓣可以入藥。還有人來討那葉子,要搗爛了治腳氣。我說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種玉簪花精神罷。

我喜歡花,卻沒有侍弄花的閑情。因而有自知自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時要點草花種種。有一種太陽花又名死不了,開時色彩繽紛,雜在草間很好看。種了幾次,都不成功?!斑B死不了都種死了。”我們常這樣自嘲。

玉簪花卻不同,從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長。……(1998年全國高考題)

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到看見玉簪花開“先是一驚,隨即悵然”。作者為什么吃驚?

答:因為沒幾天便是立秋

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寫自己種太陽花的經(jīng)歷,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反襯玉簪花生命力之強

析:從試題中我們看到,答案都是原文中的語句,并且在所提問題所在的附近,也就是說體現(xiàn)了上面的答題原則。答題時,我們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要明白命題者的問題出現(xiàn)在原文的哪個位置,在這個位置的附近找信息源,確定中心語句,把它摘取出來,看它適合答題技巧的三種方法中的哪一種,然后加工組合。

再如:2005年江蘇卷《波茲曼的詛咒》第16題:文章第三段闡述了波茲曼的媒介文化觀,請作簡要概括。(不超過40個字)

答:媒介影響認識世界的方式,應當引導人們思考,書籍有助思考,而電視排斥思考。

析:題目指定闡述“波茲曼的媒介文化觀”的內(nèi)容集中在文章第三段;然后審清題,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語,“文化觀”再細讀此段,提取有效信息。從答案來看,它的來源全都是原文,這類題就提醒考生要找準并組合好。

1998年考查點為反復、襯托。1999年考查點為比喻。2000年考查點為托物言志、擬人(采用新教材的江西、山西、天津卷中還加考了前后照應的結構作用)。2001年考查了象征。2002年考查了比喻、比擬。2003、2004、2005、2006年全國卷以及各地高考卷考查點更多。

此類題型的答題要點包括三個方面:

1.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語句所運用的是哪一種修辭或表現(xiàn)手法。

2.表達了什么內(nèi)容。分析這種修辭或表現(xiàn)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現(xiàn)什么內(nèi)容,要清楚此種修辭或表現(xiàn)手法的一般表達效果。

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種修辭或表現(xiàn)手法的.一般表達效果,并結合具體語句加以說明。

例如2006年湖北卷第19題

本文主要運用了哪兩種表現(xiàn)手法描寫羊群歸家后的情景?請結合有關具體描寫,簡要分析其作用。

析:本題考查的是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解題的關鍵是找出描寫的句子,然后歸類,再結合全文來分析。本題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

描寫羊群歸家后的歡樂時寫到大孔雀、母雞、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寫對象的主要細部特征簡筆勾勒,使羊群歸家的群像得以簡潔而傳神的表現(xiàn),這叫白描(或細節(jié)描寫)。還有寫羊兒回家后,大孔雀高興地用驚人的號筒般的鳴叫迎接羊兒歸來,母雞們興奮地談著要玩一整夜,把羊、狗、雞等都人格化了,這屬于擬人化的描寫。細節(jié)描寫和擬人手法的特點就是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受,洋溢著樸實動人的生活氣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動活潑的情趣。

遇到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效果、作用的題型,一定要把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形式結合起來回答。

具體鑒賞角度如下:

1、從遣詞造句的角度去鑒賞,包括用詞、句式,如疊字疊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的選用、整句散句、長句短句等。

2、從修辭的角度鑒賞,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引用、對偶、借代等,這些修辭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為彼,形象生動,

想象

力豐富;擬人的作用是化物為人,親切自然,人格化等。

3、從語言風格的角度鑒賞,如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筆寫意蘊;平和沖淡,如周作人,用淡筆寫濃情;.蒼勁雄健,如魯迅,剛健之中見哲思;絢麗濃艷,如徐志摩,用詩意寫濃情;清婉雋永,如冰心,用婉筆抒寫柔情;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達主旨。

4、從語體的角度鑒賞,如:書面語與口語、普通用語與

專業(yè)

術語等

5、從情感的角度鑒賞,要善于體味作者在字里行間所表露出來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細膩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如:2006年湖南卷第20題

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簡析《在山陰道上》謀篇布局的技巧

簡析《在山陰道上》聯(lián)想的巧妙運用

簡析《在山陰道上》景物描寫的特色

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可供參考的賞析角度均為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分別為“謀篇布局”“聯(lián)想的運用”“景物描寫特色”,這就要求考生首先應熟悉表達技巧的相關知識,并結合本文的實際內(nèi)容進行恰當?shù)妮^為深入的分析。賞析時,考生應扣住文章表達方面的要點,既可作比較全面而概括的賞析,也可就某一突出特點作比較深入具體的賞析,只要言之有理,并能敘評結合,都是符合要求的。

從謀篇布局的技巧來看,我們可以思考:選材前伸后延,寫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剪裁別具匠心;文章以參觀魯迅故居的游程為外部線索,以追尋精神家園和贊頌魯迅精神為內(nèi)部線索,兩條線索互為表里,相互映襯;開頭與結尾先抑后揚,前后照應,思想和情感逐層推進。

從聯(lián)想的巧妙運用來看,我們可以思考:山川的壯美與我心中的“巨人形象”融合在一起;目睹孩子們今天的

幸福

生活,腦中出現(xiàn)“勇士的雕像”;牧歌式的田園風光,使“我”聯(lián)想到魯迅所想望的“好的故事”。三處聯(lián)想都自然貼切,意緒貫通,層層推進,有力開拓和升華了文章主題。

從景物描寫的特色來看,我們可以思考:移步換景,情景交融;虛實相生,虛實結合。

s("content_relate");

【高考文學類閱讀題答題技巧參考】相關文章:

1.

高考文學類閱讀題答題技巧分享

2.

高考文學類閱讀題答題技巧方法

3.

高考成語題答題技巧

4.

高考語病題答題技巧

5.

高考病句題答題技巧

6.

精選高考政治題答題技巧參考

7.

高考數(shù)學壓軸題的答題技巧參考

8.

高考政治題答題技巧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79624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