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寫總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物理中考知識點總結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電子版篇一
2.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3.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4.天平讀數(shù)時,游碼要看左側,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5.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7.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tài)。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8.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9.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由于。
10.物體受平衡力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1.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12.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14.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fā)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15.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16.杠桿調平:左高左調;天平調平:指針偏左右調。兩側的平衡螺母調節(jié)方向一樣。
17.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磁體兩端磁極強,指南s指北n。
異名相吸同名排(斥),常見磁體靠磁化。
磁場方向有規(guī)定,磁針靜止北極指。
磁體外部磁感線,北極(n)出發(fā)回南極(s)。
地球周圍地磁場,沈括發(fā)現(xiàn)磁偏角。
電流周圍有磁場,證明丹麥奧斯特。
通電螺管磁極判,安培定則伸右手。
四指沿著電流走,旋轉方向不能反。
大拇所指為n極,掌切所標為s。
螺管磁性強弱定,電流匝數(shù)插鐵芯。
帶有鐵芯螺線管,通常叫做電磁鐵。
開關控制磁有無,電流控制磁強弱。
通電線圈磁場中,受力作用會轉動。
定子不動轉子轉,持續(xù)轉動換向器。
控制方便高,電能轉化機械能 初中化學。
電磁感應法拉第,磁生電要閉電路。
部分導體切磁線,感應電流線中有。
方向改變交流電,機械能化為電能。
1、電路的組成:電路由用電器、電源、開關、導線組成。
學電路前畫元件,認真規(guī)范是關鍵;整個圖形是長框,元件均勻擺四方;
拐角之處留空白,這樣標準顯出來;通路斷路和短路,最后一路燒電源。
2、電流的方向:定向移動成電流,電流方向有規(guī)定;電源外部正到負;自由電子是倒流。
3、識別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基本電路串并聯(lián),分清特點是關鍵;串聯(lián)就是一條路,正極出發(fā)負極回;
一燈燒毀全路斷,一個開關管全局;開關位置無影響,局部短路特殊用。
4、連接簡單的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電路的兩種基本連接是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如果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接入電路,這種連接叫做串聯(lián),如果把元件的兩端分別連接起來接入電路,這種連接叫做并聯(lián)。
5、畫簡單的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圖:
(1)完整地反映電路的組成,即要把電源、用電器、導線和開關都畫在電路之中,不能遺漏某一電路器件。
(2)規(guī)范地使用器件符號。
(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號的位置,應盡可能使器件均勻地分布在電路中,畫成的電路圖應清楚美觀。
(4)平直地描繪連接導線,通常用橫平、豎直的線段代表連接導線,轉彎處一般取直角,使電路圖畫得簡潔、工整。
【—中考物理之歐姆定律公式】
關于
物理中歐姆定律公式的知識,我們做下面的講解學習吧,大家一起來分享吧。歐姆定律公式
標準式:i=u/r
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公式:i=u/r或i=u/r=gu(i=u:r)
歐姆定律公式說明
定義:在電壓一定時,導體中通過的其中g=i/r,電阻r的倒數(shù)g叫做電導,其國際單位制為西門子(s)。
其中:i、u、r——三個量是屬于同一部分電路中同一時刻的電流強度、電壓和電阻。
i=q/t電流=電荷量/時間(單位均為國際單位制)
也就是說:電流=電壓/電阻
或者電壓=電阻×電流『只能用于計算電壓、電阻,并不代表電阻和電壓或電流有變化關系』
注意:在歐姆定律的公式中,電阻的單位必須用歐姆、電壓的單位必須用伏特。如果題目給出的物理量不是規(guī)定的單位,必須先換算,再代入計算。這樣得出來的電流單位才是安培。
歐姆定律適用于純電阻電路,金屬導電和電解液導電,在氣體導電和半導體元件等中歐姆定律將不適用
通過上面物理中歐姆定律公式知識的講解學習,相信
同學
們已經(jīng)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們進行更多的知識點內容講解學習吧。【初中部分概念匯總】,電學可是很重要的的,是重點更是難點,所以我們給同學們分享一下物理電學重點難點,更多初中物理知識盡在。
1.摩擦過的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說物體帶了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
2.自然界存在著兩種電荷,用綢子摩擦的玻璃帶正電;用毛皮摩擦的橡膠棒帶負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電荷的多少叫電量。電荷的符號是“q”,單位是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4.摩擦起電的原因是電荷發(fā)生轉移。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帶正電;得到電子帶負電。
5.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guī)定為電流的方向。能夠提供持續(xù)供電的裝制叫電源。干電池、鉛蓄電池都是電源。直流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干電池、蓄電池對外供電時,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6.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以及酸、堿、鹽的水溶液等都是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絕緣體。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金屬導電,靠的就是自由電子導電。
7.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接通的電路電通路;斷開的電路電開路;不經(jīng)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連在電源兩端叫短路。用符號表示電路的連接的圖叫。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lián)電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并聯(lián)電路。
8.電流強度等于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i”表示電流,“q”表示電量,“t”表示時間,則i=.1安=1庫/秒。1安(a)=1000毫安(ma);1毫安(ma)=1000微安(μa)。
9.測量電流的儀表叫電流表。實驗室用的電流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0~0.6安和0~3安;接0~0.6安時每大格為0.2安,每小格為0.02安;接0~3安時每大格為1安,每小格為0.1安。
10.電流表使用時:①電流表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jīng)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11.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電壓用符號“u”表示,單位是伏,用“v”表示。1千伏(kv)=1000伏(v);1伏(v)=1000毫伏(mv);1毫伏(mv)=1000微伏(μv)。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電子手表用氧化銀電池每個也是1.5伏,鉛蓄電池每個2伏,家庭電路電壓為220伏,對人體的
安全
電壓為不超過36伏。12.測量電壓的儀表叫電壓表。實驗室用的電壓表一般有兩個量程和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分別是0~3伏和0~15伏;接0~3伏時每大格為1伏,每小格為0.1伏;接0~15伏時每大格為5伏,每小格為0.5伏。
13.電壓表使用時:①電流壓表要并聯(lián)在電路中;②“+”、“-”接線柱接法要正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14.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電阻的符號是“r”,單位是“歐姆”,單位符號是“ω”。1兆歐(mω)=1000千歐(kω);1千歐(kω)=1000歐(ω)。
15.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就可以逐漸改變電阻,從而逐漸改變電流。達到控制電路的目的。
16.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這個結論叫歐姆定律。
17.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等于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路中的電流和通電時間的乘積。公式是w=uit.電功的單位是“焦”。另外,1度=1千瓦時=3.6×106焦,“度”也是電功的單位。
18.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公式是p=ui.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如“pz220v100w”表示的是額定電壓為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
19.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結論叫焦耳定律。公式是q=i2rt.熱量的單位是“焦”。電熱器是利用電來加熱的設備。如電爐、電烙鐵、電熨斗等。
20.家庭電路的兩根電線,一根叫火線,一根叫零線?;鹁€和零線之間有220伏的電壓,零線是接地的。測量家庭電路中一定時間內消耗多少電能的儀表叫電能表。它的單位是“度”。
21.保險絲是由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在電路中的電流達到危險程度以前,自動切斷電路。更換保險絲時,應選用額定電流等于或稍大于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的保險絲。絕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22.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①發(fā)生短路;②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插座分兩孔插座和三孔插座。
23.測電筆的使用是:用手接觸筆尾的金屬體,筆尖接觸電線,氖管發(fā)光的是火線,不發(fā)光的是零線。
24.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特別要警惕不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應該絕緣的物體導了電。
【—電磁波與現(xiàn)代通信知識歸納】物理知識大放送:人類歷史上,信息和信息傳播活動經(jīng)歷了五次巨大的變革是:①語言的誕生;②文字的誕生;③印刷術的誕生;④電磁波的應用;⑤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1.信息:各種事物發(fā)出的'有意義的消息。
2.早期的信息傳播工具:烽火臺,驛馬,電報機,電話等。
3.人類儲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簡、木牘,②書,③磁盤?光盤。
4.所有的波都在傳播周期性的運動形態(tài)。例如:水和橡皮繩傳播的是凸凹相間的運動形態(tài),而彈簧和聲波傳播的是疏密相間的運動形態(tài)。
5.機械波是振動形式在介質中的傳播,它不僅傳播了振動的形式,更主要是傳播了振動的能量。當信息加載到波上后,就可以傳播出去。
6.有關描述波的性質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離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單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動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單位是s.③頻率f:波源每秒類振動的次數(shù),單位是hz.④波長λ:波在一個周期類傳播的距離,單位是m.
7.波的傳播速度v與波長、頻率的關系是:λ. v=——=λf t
8.電磁波是在空間傳播的周期性變化的電磁場,由于電磁場本身具有物質性,因此電磁波傳播時不需要介質。
9.電磁波譜(按波長由小到大或頻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紅外線?微波?無線電波。(要了解它們各自應用)。
10.人類應用電磁波傳播信息的歷史經(jīng)歷了以下變化:①傳播的信息形式從文字→聲音→圖像;②傳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傳播的距離由近到遠④傳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現(xiàn)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兩大支柱是:衛(wèi)星通信和光纖通信,其中光纖通信優(yōu)點是:容量大、不受外界電磁場干擾、不怕潮濕、不怕腐蝕,互聯(lián)網(wǎng)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線,互聯(lián)網(wǎng)用途有:①發(fā)送電子郵件;②召開視頻會議;③網(wǎng)上發(fā)布新聞;④進行遠程登陸,實現(xiàn)資源共享等。
溫馨提示:電視廣播、移動通信是利用微波傳遞信號的。
【聲現(xiàn)象試題】,初中物理可是很重要的的,是重點更是難點,趕緊來看看看下吧。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能靠一切物質傳播,且固體傳播聲音的速度一般比液體快
b.聲波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但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速度一定相同
c.凡是人聽不到的聲音都是頻率很低的聲音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一定是340m/s
考點:聲速;人耳感知聲音的過程及聽到聲音的條件.專題:應用題;聲現(xiàn)象.分析:(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在20hz~20000hz,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波是聽不到的;
(3)知道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解答:解:a、聲音能靠一切物質傳播,固體傳播聲音的速度一般比液體和氣體快,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b、聲波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但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速度不一定相同,例如在空氣中,溫度越高,聲速越大,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聲音都是人聽不到的,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聲音在空氣中15℃時的傳播速度是340m/s,溫度不同聲速也不同,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a.點評:本題是一道綜合了聲現(xiàn)象多個的題目,做題時要對照相關的物理知識,仔細分析每一種情況的對錯.
初中物理中考知識點總結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電子版篇二
在本節(jié)我們要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凹、凸面鏡的特點,平面鏡成像的管路圖的畫法。
正如“鏡面反射成虛像,像物同大都一樣,物遠像遠沒影響,連線垂直鏡中央,還有凸面凹面鏡,反光作用不一樣;凹面鏡能會聚光,來把燈碗灶臺當;觀后鏡使光發(fā)散,擴大視野任車轉”
平面鏡改變光路:
常見考法
常以選擇題、畫圖題的形式考查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成像的光路圖的畫法。
誤區(qū)提醒
凸鏡成正立、縮小虛像;凸鏡可以擴大視野。
一般是先用對稱法確定虛像的位置,再根據(jù)虛像的成因確定射入人眼睛的反射光線,進而確定所求的范圍。
【典型例題】
例析:人在平面鏡mn中能看到物體ab的像,如圖所示,至少把平面鏡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見物體的像了?請在圖中畫出來。
解析:本題中人眼能夠看到物體ab的像是因為物體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射到人眼。因此只要確定射入人眼的那部分反射光線,則這部分反射光線所利用的平面鏡的部分也就知道了。
答案:
(1)作出ab在鏡中的像;
(2)連接a’c、b’c交平面鏡mn于e、d兩點;
(3)如圖所示,de即為所求作的范圍。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79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