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漁父詞譯文篇一
漁父醉,蓑衣舞。醉里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后不知何處。
《漁父·漁父醉》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全詞采用描寫與敘述融會運用的寫作手法,刻畫出漁夫酒醉后的神態(tài),以及找不到回去道路的狀態(tài),反映了漁父狂放不羈、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全詞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表達了詞人樂觀的心態(tài)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
①漁父:詞牌名。是蘇軾根據唐代詩人張志和、戴復古所做的《漁父詞》改寫,采用三、三、七、七、五的句法。
②蓑衣:古人用蓑草編織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
③卻:想,望。
④輕舟:小船。短棹(zhào):小槳。任:憑著,隨意。斜橫:縱橫斜錯,無方向。
漁父飲酒醉了,披著蓑衣走路跌跌蹌蹌,像跳舞的樣子。飲酒醉了的漁父想尋找回去的歸途。無人執(zhí)掌的短槳小船,任它隨意飄流。等到酒醒過來以后,漁父不知道船飄流到什么地方。
前兩句點化引用了唐代詩人孟郊《送淡公》(之三)“獨迷舞短蓑”詩句的詩意,寫了漁父狂飲爛醉而忘形的神態(tài)?!皾O父醉,蓑衣舞”,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了漁父狂飲爛醉以致神魂顛倒、身不由己的詼諧狀態(tài)。“蓑衣舞”三字逼真?zhèn)魃?,漁父醉后那踉踉蹌蹌的行走模樣躍然紙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醉里卻尋歸路”,進一步渲染了漁父醉后神不附體、欲歸無路的昏沉狀態(tài)。連東南西北都弄不清楚,回去的道路也找不到了,只好“輕舟短棹任斜橫”。
詞人曾在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七月游赤壁湖時,也狂飲爛醉過,結果是“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見蘇軾《赤壁賦》)。該詞里漁父的狂飲爛醉,其結果比詞人游赤壁時的境況好不了多少,同樣會是“肴核既盡,杯盤狼藉”。所不同的是:相與枕藉乎家中,“醉后不知何處?”最后兩句為點題之筆,反映了漁父那種狂放不羈、自由自在的恬淡生活心態(tài)。
全詞先描寫,后敘述,描寫與敘述融會運用,集中渲染了漁父“醉”后百事皆空的心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該詞隱含了道家崇尚自然、清凈無為的思想,反映了詞人隨緣放曠、任天而動的達觀胸懷。
漁父詞譯文篇二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浪花仿佛是有意地歡迎我,卷起了千萬重的飛雪。桃花李花默默地站成了一隊,讓我感受到了春天。一壺美酒在手上,一根釣桿在身邊,世上像我這樣快活的人有幾個呢。
詞史上最早寫《漁父》詞的,是唐代的張志和。李煜這首詞,繼承的是張志和的“漁父家風”,寫漁父的快樂逍遙。開選取兩 個場景來表現(xiàn)漁父的生活玩境,一是江上,千里浪花翻滾如雪,一望無際,境界闊大。浪花翻滾,本是“無意”,而詞人說“有意”,就寫出了漁父與大自然的親和感。江濤有意卷起雪浪來娛樂漁父的身心,襯托出漁父心情的快樂輕松。岸上,一排排的桃花李花,競相怒放,把春天裝點得十分燦爛。江上岸中所見,盡是美景。接著寫漁父的裝束和生活,身上掛著一壺酒,手里撐著一根竿,想到哪就把船撐到哪里,想喝酒隨時都可以喝上幾口,高興了就唱首漁父歌,多自由,多快活!這世上像我這樣的自由人,能有幾個。結句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實是作者對漁父的羨慕,就像王維《渭川田家》詩里所說的“即此羨閑逸。”
漁父詞譯文篇三
浣溪沙·漁父
宋代:蘇軾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闕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江邊白鷺在飛翔,散花洲外江上闕闕白帆船在輕輕地飄動。桃花水汛期鱖魚長得肥胖。
自有遮護全身的青竹殼斗笠,與斗笠相伴的還有綠蓑衣。斜風夾雜著細雨,過著樂而忘歸的漁翁生活。
注釋
①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此調音節(jié)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②西塞山:又名道士磯,今湖北省黃石市轄區(qū)之山名。
③散花州:鄂東長江一帶有三個散花洲,一在黃梅縣江中,早已塌沒。一在浠水縣江濱,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島,當地人稱之為“吳王散花灘”。該詞中所寫散花洲系與西塞山相對的浠水縣管轄的散花洲。
④鱖(guì)魚:又名“桂魚”,長江中游黃州、黃石一帶特產。
⑤庇:遮蓋。
⑥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⑦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賞析
上闕寫黃州、黃石一帶山光水色和田園風味。三幅畫面組綴成色彩斑斕的鄉(xiāng)村長卷?!拔魅健迸渖稀鞍橈w”,“桃花流水”配上“鱖魚肥”,“散花洲”配上“闕帆微”。這就是從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為山—水—洲的畫卷。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青、藍、綠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藍水、綠洲配上白鷺、白魚、白帆,構成一種素雅恬淡的田園生活圖,這是長江中游黃州、黃石一帶特有的田園春光。
下闕寫效法張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答李端叔書》)的超然自由的隱士生活。“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勾畫出了一個典型的漁翁形象?!靶憋L細雨不須歸”,描繪著“一蓑煙雨任平生”樂而忘歸的田園生活情調。下闕還是采用“青”(箬笠)、“綠”(蓑衣)與白(雨)的色調相配,烘托出了蘇軾此時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全詞雖屬隱括詞,但寫出了新意。所表現(xiàn)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黃州、黃石特有的自然風光。所表現(xiàn)的不是一般的隱士生活情調,而是屬于蘇軾此時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樂趣。全詞的辭句與韻律十分和諧,演唱起來,聲情并茂,富有音樂感。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50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