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山東省中考物理 山東物理中考試卷篇一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單位:
①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
②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③換算關系t=t+273k
3、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分類及比較:
分類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
用途測物體溫度測室溫測體溫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體水銀煤油(紅)酒精(紅)水銀
特殊構造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態(tài)變化
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及吸熱放熱情況: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②凝固:
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
凝固圖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fā)。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fā)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xù)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定義:物質從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
②凝華定義:物質從氣態(tài)直接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放熱
山東省中考物理 山東物理中考試卷篇二
比熱容
1.實驗:用兩相同的電加熱器給m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它們在相同的時間里吸收的熱量是相同的??梢钥吹剑?)在通電相同的時間里,煤油的溫度升高得高。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溫度,則應給水的加熱的時間要長一些。
2.結論:質量相同(如:1kg,也叫單位質量)的不同的物質在溫度升高的度數相同時(如:大家都升高1°c時),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物理上,把物質的這一種特性叫比熱容。
3.比熱容定義:單位質量的某一種物質的溫度升高(降低)1°c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a.單位:j/(kg°c)讀作:l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b.符號:c如:c水=4.2×103j/(kg°c)
c.意義:1kg水在溫度升高(降低)1°c時,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d.比熱表:
1)水的比熱要記住。水的比熱很大。
2)水和冰的比熱不一樣,說明:同一物質,在不同的狀態(tài)下的比熱一般不同。
3)液體的比熱比固體的比熱大。金屬的比熱都較小。
e.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不受溫度、質量和物體的形狀的影響,但要受物態(tài)的影響。
f.練習:關于比熱容,下列廉潔正確的是:
a.比熱容大的物體吸收的熱量多。
b.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熱容在的吸收的熱量多。
c.比熱容的單位為j/kg.
d.一桶水的比熱容大于一杯水的比熱容。
4.熱量的計算:熱量的計算公式:q吸=cm△t其中:c為該物質的比熱容單位一定用j/(kg°c)。m為物體的質量,單位一定用kg.△t為物體升高的溫度,單位一定用°c.△t=(t高溫-t低溫)同樣,這個公式,可以應用于放出熱量時的計算。只是要把“q吸”改為“q放”即:q放=cm△t,其中△t=(t高溫-t低溫)
5.公式變形:c=q吸/m△tm=q吸/c△t△t=q吸/cm
q放=cm△tq吸=cm△t這兩個公式只適用于物態(tài)沒有發(fā)生變化時。
6.理解公式:c=q吸/m△t
這個公式只是利用已知物體的質量、吸收(放出)的熱量、變化的溫度時計算物體的比熱。一定不要認為:c與q成正比,與m和△t成反比。因為比熱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一個確定的物質而言,它的比熱是一定的,它不隨物體的溫度、形狀、體積、位置的改變而改變,跟物體的質量、溫度變化量、和吸收(放出)熱量的多少無關。
7.計算:
1)一盆水有25kg,它從25°c升高到了29°c,則這盆水吸收了多少j的熱量?
2)一個500g的鋁鍋內盛有5kg的水,它們從100°c降低到了25°c,則這鍋水共放出了多少j的熱量?
3)一杯500g20的冷水與杯300g80的熱水混合后的溫度是多少?是否是冷水上升高的溫度就一定等于熱水降低的溫度呢?而冷水吸收的熱量是否等于熱水放出的熱量呢?
4)冰的比熱容為2.1×103j/(kg°c),使100g從–25升高到–5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8.因為c水>c砂石,所以,它們放出或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的溫度是不相同的,它們放出相同的熱量后,由于水的比熱大,水溫度將高于砂石的溫度。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由于砂石的比熱小,因而,砂石的溫度將高于水的溫度。因此,農民常在較冷的夜間往田里加水,而在第二天早上時,便把水放掉。就是利用水的比熱大的特性,為禾苗保暖的。而不致于凍死。工業(yè)上,也常用水的比熱大的這一特性,用水來作冷卻劑。
山東省中考物理 山東物理中考試卷篇三
電磁
1.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后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鐵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人們?yōu)榱诵蜗蟮孛枋龃艌鲆肓舜鸥芯€(實際并不存在)。(采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fā)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么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于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huán)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yōu)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fā)生轉動而制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xù)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回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fā)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制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發(fā)電廠發(fā)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fā)電,水利發(fā)電,風力發(fā)電,核能發(fā)電,潮汐發(fā)電等。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206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