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散文讀后感(專業(y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4 14:23:03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專業(yè)17篇)
時間:2023-12-14 14:23:03     小編:琉璃

讀后感能夠培養(yǎng)讀者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學(xué)鑒賞能力,使其能夠更加準(zhǔn)確地把握作品的核心價值。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適當(dāng)引用書中的經(jīng)典語句,凸顯思想深度。以下是一些讀者對這本書的評論,他們對書中的情節(jié)和主題有著獨到的見解。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一

這篇散文,誠如題目所示,只寫了“巴黎的麟爪?!薄鞍屠琛?,本身就是一個迷人的字眼。它說不完,道不盡,它是一座堪稱近代人類藝術(shù)褓姆的城市。一代代的藝術(shù)巨匠在巴黎弘闊的舞臺上勿勿走過;把無數(shù)動人的事跡,永恒的美,凝固在羅浮宮的每一塊磚瓦里,投映在賽因河的柔波中。沒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樣把生活與藝術(shù)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藝術(shù),藝術(shù)即是生活;沒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樣,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現(xiàn)實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現(xiàn)實。作為藝術(shù)家的徐志摩來到他朝思幕想的藝術(shù)之都,如同游子尋見慈母,可以想見他當(dāng)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文章一開始,作者就以他特有的富于激情的筆調(diào),直接表達(dá)了感受“咳,巴黎!到過巴黎的一定不會再希罕天堂;嘗過巴黎的,老實說,連地獄都不想去了。整個的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鴨絨的墊褥,襯得你通體舒泰,硬骨頭都給熏酥了的。”

作者是直抒胸臆的,然而,于不經(jīng)意之中,更在營造著氛圍。這種氛圍讓你無法克制自己要與作者一起神游巴黎,聆聽作者漫談對巴黎的觀感。作品描繪的天堂般的,充滿誘惑的巴黎,并不僅是光明、微笑、歡暢的,同時也交織著黯淡、惆悵和悲愴。然而,這篇文章的精妙之處在于,作者以他敏銳的觀察力,道出了巴黎人的獨特之處:雖失意仍不失對人生的希冀;雖厭惡卻不掩摯切的友情,貧困潦倒并不礙對藝術(shù)的癡迷;真誠而不勢利,灑脫而不猥瑣,這正是巴黎不和諧中的和諧,雜色中的同一,巴黎的誘惑在于斯,美亦在于斯。作者印象式地漫談了巴黎以后,便象攝影機(jī)一樣,緩緩地推近,講述了兩個巴黎人的故事。一個美麗又聰慧的女郎,十七歲時由父親安排嫁給了一個英國紳士,可兩人之間并無真正的愛情,婚后生活毫無幸??裳?,四年后,女郎離婚回到了巴黎,不久,她瘋狂地愛上了一個來巴黎求學(xué)的菲律賓少年,并拋棄了一切跟著這男人來到東方,誰知男子的家庭堅不容她,男子不久也丟了她,她只好以做褓姆維生。不久,一封老父病危的電報又將她拉回了巴黎。

回到巴黎后,父親已病逝,重重打擊在女郎的心靈上留下深重的創(chuàng)傷,女郎這樣表述她此時的心境“從此我在人間還有什么意趣?我只是個實體的鬼影,活動的尸體;我的心也早就死了,再也不起波瀾?!比欢?,死去的只是過去的痛苦,不是女郎的心靈,女郎“每晚還是不自主的到這飯店里來小坐,正如死去的鬼魂忘不了他的老家?!彼裏o法忘卻她與情人在這飯店里度過的短暫卻刻骨銘心的時光,在這里,她曾傾注滿懷的柔情,瘋狂地愛戀一個不是貴族,也不是富人的東方人,“秘談”、“歡舞”、“夢魂繚繞”、“太深,太真”的愛……享受愛情是幸福,是美,追憶往昔的愛情何嘗不是幸福,不是美?能夠在屢受挫折后,仍能玩味那本屬不堪回首的往事不僅是美,而且是崇高了。在女郎表示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下面,我們看到的是一顆鮮活、熱烈、充滿柔情的心靈。這正是巴黎人的真誠,巴黎人的灑脫。饒有趣味的是,在這個女郎的身上,讀者能看到作者自己濃重的投影。女郎如泣如訴的訴說道出的是徐志摩的心曲:“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薄案试甘乐豁t,竭全力以斗”“去到那理想的天庭——戀愛,歡欣、自由?!毙熘灸κ前褠劭醋魃粯又氐模皝G了這可厭的人生,實現(xiàn)這死在愛里,這愛中心的死,不強如五百次的投生?”所不同的是,女郎的愛情是一場悲劇,而作者最后獲得了愛情。第二則講述了一個巴黎畫家的生活故事。畫家住在一個狹小、昏暗的小閣樓里,屋里更是一個“垃圾窩”,作者象開清單一樣列出了屋里的陳設(shè)“精窄的床坐起會扎腦袋,書桌上更是應(yīng)有盡有:爛襪子、臟手絹,壓癟了的熱水瓶子,斷頭的筆桿,斷齒的梳子,可疑的小紙盒兒,權(quán)當(dāng)梳妝臺兼書架的破木板箱,爛蘋果,破香蕉……這一切作者之所以不厭其詳?shù)匾灰唤榻B主要為下文作鋪墊,襯托出人體美會把這垃圾窩變成金壁輝煌的藝術(shù)宮殿,隨著畫家的自數(shù)家珍——一件件稀世藝術(shù)珍品,作者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壁上的疙瘩,壁蟢窠,霉塊,釘疤,全化成了哥羅畫幀中‘飄飖欲化煙’的最美麗樹林與輕快的流澗;桌上的破領(lǐng)帶及手絹爛香蕉臭襪子等等也全變形成戴大闊邊稻草帽的牧童們,偎著樹打盹的,牽著牛在澗里喝水的,手反襯著腦袋放平在青草地上瞪眼看天的,斜眼溜著那邊走進(jìn)來的娘們手按著音腔吹橫笛的——可不是那邊來了一群娘們,全是年歲青青的,露著胸膛,散著頭發(fā),還有光著白腿的在青草地上跳著來了?!庇捎谟辛嗣赖拈W光,狹小昏暗的破閣樓竟成了田園牧歌式的.風(fēng)景勝地。由畫談到了模特,由模特引出了畫家的細(xì)述人體美。“人體美也是這樣的,有的美在胸部,有的腰部,有的下部,有的頭發(fā),有的手,有的腳踝,那不可理解的骨胳,筋肉,肌理的會合,形成各各不同的線條,色調(diào)的變化,皮面的濃度,毛管的分配,天然的姿態(tài),不可制止的表情?!碑嫾业慕蚪驑返朗棺x者和作者一樣,不能不對這閣樓里的一切如此不和諧而感到驚愕。簡陋的畫室與模特美好的形體,生活的困窘與畫家心靈的高蹈,這仿佛是“荒唐、艷麗、甜蜜的夢,”然而,它確實就是眼前的實在。在現(xiàn)實中尋求理想,在人生中追尋夢境,這是一種人生境界,這就是美,就是藝術(shù)。從這里,我們看到的同樣是巴黎人的真誠和灑脫。這篇散文寫的是舉世聞名的巴黎的“麟爪”,作者沒有去寫絢麗的羅浮宮,壯觀的凱旋門,迷人的賽因河,而是把視角投向社會的底層,寫的是悲愴落漠的心靈,陰暗丑陋的畫室,作者仿佛有意要設(shè)制不和諧,然而精細(xì)的讀者卻能從這表面的不和諧中,悟出巴黎迷人的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構(gòu)思、材料選擇,娓娓敘述又都是在不經(jīng)意中。巴黎人真誠、灑脫,作者和他的這篇散文同樣如此。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二

知曉徐志摩其人,那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從一堆泛黃的舊書中看到這樣的詩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識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著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灑下一點漣漪。金柳、夕陽、小橋、長篙、書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這便是最初他的文字給我形成的——詩人謎一樣的形象。擁有如此才情的他,不僅詩寫得不錯,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獨樹一幟,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的散文風(fēng)格,讓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個時代也是那么的搶眼。他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不只他的詩詞散文還有他和林徽因、陸小曼的愛情故事。這樣復(fù)雜的.情感使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這樣的詩句也激發(fā)了此后我們幾代人對他的崇尚之情,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各種活潑的、熱烈的、浪漫的愛情觀點。我們能背出的,他的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zhuǎn)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注定的陌路。徐志摩與林徽因糾纏不清的愛情往事,我們在詩中不難看到些許詩人的無奈與放手。他生在名門望族,但卻接受了較多的西方文化,留學(xué)美英等國家,生活經(jīng)歷頗多,感情世界自是讓后來的人感慨萬千!

只有經(jīng)歷多一些的人,寫出來的文字才能從本質(zhì)上打動看文字的人,才能產(chǎn)生心與心的共鳴。得益于他的經(jīng)歷,他的活潑奔放的性格,我們今天才能看到這些經(jīng)久不衰的詩文。這些散文、詩句或是闡述了他的理想國度,或是表達(dá)了他對愛人深深的愛戀。幾乎每一次的思想起伏,他都能將它們轉(zhuǎn)換成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他所愛戀的這些個女人就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源泉,他所經(jīng)歷的苦悶的生活也是重要的創(chuàng)作源泉之一。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真實感悟最是令人感慨,也最能引起那時候人們對理想國度的期盼。正如亂世出梟雄一般,在動亂的年代,人們思想越是澎湃,那么創(chuàng)作就越會一發(fā)不可收拾,也必然造就出徐志摩這樣富有才情、思想卓著之人。

許多人印象中的徐志摩只是和張、林、陸三個女子有著糾纏不清感情經(jīng)歷的詩人,實際上他以自己活潑、奔放的品性在短暫的一生中結(jié)交了眾多趣味相投的友人,而這些人都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文學(xué)泰斗。譬如,泰戈爾、郁達(dá)夫、狄更生、胡適等人。這樣的一群人都是那個風(fēng)雨飄搖年代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們影響的是我們數(shù)代中國學(xué)生的思想,或堅強或睿智或理性或率直,文字在這樣的一些人的思想中被賦予了生命,如行云流水般傾覆在詩歌的海洋。有人說他的散文是濃得化不開的情懷,我覺得再確切不過了。他黏稠的文字和細(xì)膩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濃得化不開?。∪绻視V曲,我愿意為徐志摩的文字配上最優(yōu)美的曲子,擁有最深沉情感的曲子。

徐志摩已經(jīng)死在永遠(yuǎn)的35歲,但是他的文字穿過時間的海洋流傳至今,就像他的浪漫永遠(yuǎn)年輕,永遠(yuǎn)停在我們每一個看過他文字的人。即使當(dāng)年幼小如我,也會因看著他穿越時空而來的感動而有所震撼吧。感懷在心間的那個他,飛去的志摩……可為當(dāng)下政壇學(xué)界遴選人才作一有益借鏡參考。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三

煙花之所以燦爛,不在于它有多次生命,而在于它在發(fā)出光焰的那一刻,已經(jīng)留住了永恒。

——題記。

20世紀(jì)的中國文壇人才輩出,燦若星辰,而徐志摩無疑是其中最光鮮閃亮的一個。他是中國現(xiàn)代文壇最具特色,最有才華和最優(yōu)秀的詩人、散文家之一,是開一代詩風(fēng)的“新月派”主將,被譽為“中國雪萊”。有人說徐志摩是瀟灑的詩歌仙子,飄然拂過年輕中國的詩壇,憑著精靈般的詩魂,豐富了新詩的藝術(shù)世界;也有人說徐志摩是不受羈絆的野馬,無邊無際的思維總是讓他在現(xiàn)實中桀驁不馴,不為世俗所累;而我更愿意相信郁達(dá)夫所說的“志摩是一個淘氣可愛能使你永遠(yuǎn)無法忘懷的頑皮孩子,詩的音樂,自我生命缺乏詩感,這個孩子的靈魂就會變得孤獨寂寞?!笔堑?,正是因為懷著一顆質(zhì)樸單純的童心,他才能真切感受到內(nèi)心的性靈神韻,并將其與自然界的溫馨靜謐的美妙彼此相融,創(chuàng)作出閃耀著青春光澤,萬卉奇葩的《再別康橋》,達(dá)到如行云流水般流暢、澄澈的境界。

說來慚愧,真正靜下心來品讀《徐志摩散文集》還是在高考后那個漫長而無聊的暑假。整整兩個月我所涉獵的書籍可算頗多,但真正打動我心扉并且至今仍愛不釋手的恐怕也只有《徐志摩散文集》了。“看一回寧靜的橋影,數(shù)一數(shù)螺鈿的波紋;我倚暖了石闌的青苔,青苔涼透了我的心坎;……”我驚訝他竟能如此嫻熟輕松的駕馭語言,如此真切地將心靈深處的內(nèi)在情感透過文字的音符浪漫地、自然地抒發(fā)出來,并甚至還安排得那么和諧,柔中有力,濃厚中有淡薄,鮮明中存素雅。這該是怎樣一個文壇奇子,好奇心驅(qū)使我細(xì)細(xì)品味《徐志摩散文集》,希冀自己能夠解開心中的疑惑,感受他如繁星般點綴近代文學(xué)的傲人才華。

翻開目錄,能清楚地看到全書分成三個部分:關(guān)于名人、回憶故人和生活隨想。在“關(guān)于名人”這一部分,作為一名浪跡天涯的漫游者,使得徐志摩有機(jī)會親近當(dāng)時的文壇巨匠,用一顆空靈而單純的童心去歌頌真善美,用詩一般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dá)對名人的崇敬仰慕之情。在《泰戈爾來華》一文中,徐志摩坦言對于泰戈爾的來華,他心中甚是歡喜,就連夢也多了幾分顏色,增了幾分嫵媚。他真切地希望泰戈爾的來華能給百年來只在精神窮瘺中度活,給生命只是追憶不全的中華民族帶來精神的安慰,喚起民族的覺醒?!懊肯爰斑^去的光榮,不禁疑問現(xiàn)時人荒心死的現(xiàn)象,莫非是噩夢的虛景,否則,何以我們民族的靈海,曾經(jīng)有過偌大的潮跡,如今何至于沉寂如此?”20世紀(jì)的中國風(fēng)云變幻,波瀾壯闊,歷史的烙印不可磨滅地震撼著徐志摩的心,置身于亂世,雖不能沙場點兵,卻希冀泰戈爾高潔和諧的人格,能給我們安慰,可以開發(fā)我們原本淤塞的心魂,喚起民族的覺醒。源于性靈深處的期盼讓我們看到質(zhì)樸善良的徐志摩憂國憂民的一面,可愛至極。

曾經(jīng)說徐志摩像熱情的雪萊一樣,把心靈深處的情感,透過文字的音符自然流瀉而出,他的散文蘊藉著一種絢爛的春光,一腔跳動的激情,即便是哀傷也如升騰的火焰,熱烈而奔放。在回憶故人這一部分中,徐志摩回首往昔,細(xì)數(shù)生命中至關(guān)重要的人,追尋絢麗的煙花怒放后散落在地的火星和哀怨。在《我的祖母之死》一文中,徐志摩引用了英國詩人華茨華斯的一首有名的小詩《我們是人》:“一個單純的孩子,過他快樂的生活,興沖沖的,活潑潑的,何嘗識別生存與死亡?”在爛漫童真的孩子心中不曾感到生與死之間的阻隔,幼年的徐志摩雖遭祖父的變故,卻是不甚明白生命終止的可怕。及至成年,遭逢祖母的大故,給了他不少寂靜的時刻,不少深刻的反省,感慨如果生前是盡責(zé)任的,是無愧的,我們就會坦然的走近我們的墳?zāi)?,我們的靈魂便不會有慚愧或悔恨的嚙痕。

在“生活隨想”這一部分,我們時時可見徐志摩把心靈深處的情感,透過文字抒發(fā)出來,濃得化不開,無比艷麗,無比嫵媚。在《想飛》一文中,徐志摩插上想象的翅膀,飛上云端去,飛上天空去浮著,凌空去看一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權(quán)威。人類從未停止過對飛翔的渴望和追求,人類開始用石器的時候已經(jīng)想長翅膀,想飛。遠(yuǎn)古洞壁上畫的四不象,它的背上便掮著翅膀。瀟灑如仙子的徐志摩始終抱定童真質(zhì)樸之心,雖然現(xiàn)實是墮落、孤寂、死靜的,但他卻用海灘上種花去呼喚真善美和童心的回歸。青年的朋友,是春雷響時不曾停止破綻的芽,絕不能填平童真走向墮落,勸告青年們保持信心、精神和勇氣,在人生的海灘上種花——也許會消滅,但這花的精神是不滅的。

在如今,雖有百花齊放卻良莠不齊的文化界內(nèi),一本好書能教育人,而一代文豪才子——徐志摩的精神世界更能喚起我們對當(dāng)代文化的反思和質(zhì)詢。讓我們沿著徐志摩的思想軌跡,伴著他對文學(xué)赤子般的熱愛和豪情,開始一段心靈旅行,讓靈魂在美麗的文字流淌中得到凈化和提升。雖然徐志摩的燦爛生命就在一團(tuán)幻影般的光焰里消逝了,但煙花的燦爛不在于它有多久的生命,而在于它在發(fā)出火焰的那一剎那,永恒已經(jīng)留住。而徐志摩濃得化不開的才華,卓爾不群的風(fēng)采,時至今日仍震撼我們的靈魂,啟迪我們思索智慧的人生,掩卷遐想,體驗心靈激蕩后內(nèi)心的安靜與祥和。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四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寧人。是新月詩派代表詩人,也是現(xiàn)代作家中有特色的散文家。

香茗,只是渲染;午后三點的陽光,只是氛圍。真正需要的是一顆善感的心,在心靈的翕動間,捕捉到細(xì)若游絲的美。深閱讀,這才開始。

讀著志摩的散文,倘若浮華氣躁,你吸取的只是香氣而不是靈氣。讀著讀著,你便會發(fā)現(xiàn)深閱讀,不止于讀“書”。

若將厚厚的一本散文比作一瓢濃羹,那么最讓人口齒噙香的便是志摩與曼殊佩爾相見恨晚的一段。無數(shù)個夜晚,細(xì)心拜讀了曼殊佩爾的文章后,志摩依然決定前往相見。

門扉啟開的一剎那,便看到的是眉目口鼻之清之秀,淺淺的一眼,便令志摩難忘。隨著談話的深入,他們馳騁于英美文學(xué)的廣袤之野,思緒行云流水,褒貶評議讓交談時而舒暢時而局促,曼殊佩爾優(yōu)雅的舉止,嫻靜的笑容、謙遜的言語讓志摩對她的閱讀逐漸臻于深入。正如志摩所說:“你直接無礙地領(lǐng)會著上帝最高明的意志,在偉大深刻的戟刺中體驗了無限的文章,在更大的靈魂中解化了性靈?!?/p>

閱讀人志摩,讀出了粹極的靈徹性,沒有一絲雜質(zhì)的寧靜與安詳。閱讀人志摩,讀出了思想者的深刻與沉默,那是另一種靈魂的寧靜。

深閱讀,無論是讀書還是讀人,都宛若泛舟于一灣寧靜的湖水。

一滴思想的源泉悄然落下,舟身微曳而共鳴。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五

"我是一個大人,身上穿著長袍,心里存著體面,怕招人笑,天生的靈活換來矜持的存心……"。

"沒有話說而勉強說話便是謊……"。

以上這些都是我在徐志摩的散文《海灘上種花》里讀到的,在這些如"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般美麗的文字中,徐志摩的多情和性靈無不讓人動容。在文學(xué)的造詣上,徐志摩先生的散文絲毫不遜色于,他將哲理詩化,將情感音樂化,那種獨特的韻味在中國詩壇獨樹一幟。

這兩天趁著綿綿的秋雨,我好有空暇,先后品讀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海灘上種花》《印度洋上的秋思》《雨后虹》等作品,在這秋風(fēng)蕭瑟的日子里,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像品了一杯濃郁的香茶,暖和心靈,感受到一個讓人一讀傾心的徐志摩。

大概是在今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有一個文友給我說——不能天天讀這些(老舊)了,應(yīng)該多讀讀現(xiàn)代人寫的詩歌。這樣的教導(dǎo)也好,勸說也罷,說實話,我是很不贊同的。

這幾天讀了志摩先生的散文,我更加堅定了我的認(rèn)識和想法,我想現(xiàn)在的人或許也不能學(xué)出他那樣有情感的文字。

比如當(dāng)我讀到文章開頭的那句話的時候,我就想——沒有話說而勉強說話便是謊,那么現(xiàn)在好多人沒有情感的沖擊和"逼迫"而勉強為詩為文,那他的詩文又算啥呢?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像志摩先生在《雨后虹》中寫道的那樣:我生平最純粹可貴的教育是得之于自然界,田野,森林,山谷,湖,草地,是我的課室;云彩的變幻,晚霞的絢爛,星月的隱現(xiàn),田野的麥浪是我的功課;瀑吼,松濤,鳥語,雷聲是我的老師,我的官覺是應(yīng)建仁們忠謹(jǐn)?shù)膶W(xué)生,受教的弟子。

多感悟、多思考、多做大自然的學(xué)生,來豐富我們的感情,來飽滿我們的情思,而不單單是做到電腦前面"憋"文字,那樣會很蒼白,無論詩歌,還是散文。

說實話,除了我們從前就很熟悉的志摩先生的詩歌《再別康橋》和《沙揚娜拉》之外,我倒覺得他的散文更加的吸引我,這大概跟自己的文學(xué)素養(yǎng)有關(guān),畢竟詩才是作者最高境界的情感表達(dá)。

詩歌的文字仿佛就是一群跳躍在紙上的靈魂,它們用自己的生命點燃了詩人心中不滅的燈。詩人正是用這些靈動的方塊拼出了自己在歲月的笛聲中飄揚的思想,在迷失的夜空中閃爍著自己的光芒。詩歌是記憶深處的偶然相遇,是茫??占诺谋厝慌鲎?。是思想激起的漣漪,是夢境幻化的清香,它印記著一瞬間的感受,承載了千古歲月的絕唱。

話又說回來,放眼望去,我們身邊寫詩的人很多,但詩人卻很少;寫散文的很多,但寫出感情的很少。寫詩的人和詩人的區(qū)別在于寫詩的人用詩歌訴說了自己的感受,而詩人卻是用詩歌描繪著自己生命。(這句話不是我說的,只是我覺得人家說的很對,借以表達(dá)我的想法)。

而徐志摩正是這樣一位用詩句傾訴著生命的詩人和散文家,讀他的詩,看他的散文,我在字里行間看到了他用他的一生所追求著的"美,與愛,與自由"。

我一面將自己一部分的情感,看入自然界的現(xiàn)象,一面拿著紙筆,癡望著月彩,想從她明潔的輝光里,看出今夜地面上秋思的痕跡,希冀她們在我心里,凝成高潔情緒的菁華。

這是志摩先生在《印度洋上的秋思》里邊的一段話,很美,在這秋的夜里。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六

應(yīng),首尾連貫,同時又使文章主題回環(huán)復(fù)沓,感染力極強.。

從志摩先生談起,心中不由得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響性的文學(xué)家,也是一位對生活熱愛的人。1921年開始長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后來讀到的詩歌一部分來自這個時期,受英國唯美派詩人的影響,認(rèn)為藝術(shù)至上。曾經(jīng)寫過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深受讀者的喜愛。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選的散文著作,帶給我的當(dāng)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讀一章都會深陷其中,過后便養(yǎng)成了閑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歐洲漫錄”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語言剛?cè)岵⒐さ谋磉_(dá)。讓讀者深陷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

對于托爾斯泰的書與人的看法及表達(dá)了他的人生觀。對于莎士比亞的回信,更讓讀者了解他為人禮貌,性情溫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終究會發(fā)生,因從南京乘機(jī)去北平路途中,飛機(jī)失事遇難,他告別了自己光輝的一生。雖死猶榮,用在這樣一位詩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對文學(xué)歷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處風(fēng)華正茂的年齡,還沒有結(jié)束的人生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與泰戈爾的對話,相當(dāng)?shù)暮?,能與這樣一位印度詩人如此聯(lián)系,并與他環(huán)游亞洲,也不失為一種成就。并影響著徐志摩對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歷學(xué)習(xí)的志摩先生,寫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對于環(huán)境,事物的描寫,也有對于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描寫。

在我看來,他所寫的是人所觸的正常感受,只不過是他會用最準(zhǔn)確,扣人心弦的語言描繪罷了,體會是深刻的。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七

最近有緣在圖書館找到一本。扉頁上有一幀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徐志摩西裝筆挺,衣領(lǐng)雪白,頸下的領(lǐng)帶驕傲地突顯著,完完全全是一副才子的模樣。當(dāng)我看到他那首膾炙人口的詩,強烈的心靈震撼讓我感到世間竟會有如此巧合。在詩最后的一節(jié)中詩人是這樣寫道:。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盡管他才華橫溢,當(dāng)他在世上只待春秋的時候,意外孤獨地死在了天上,也許這才是他本來的歸宿。記得有位偉人曾經(jīng)講過:?理想主義者就是讓自己過得最不理想的人。

徐志摩的一生就是熱烈而又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的詩文中最出色的也就是那些歌頌理想和愛情的作品。尤其是愛情方面,古今中外執(zhí)著不渝終身高頌愛情的人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敢把浪漫的愛情放在復(fù)雜的現(xiàn)實中來不顧一切地追求,并不惜承受世俗的壓力。徐志摩為追求浪漫的愛情而離婚,為此和恩師梁啟超師生反目,為此父母和他一度斷絕關(guān)系。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在眾人的唾沫星海里仍固執(zhí)寫道:?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惟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然而,他那種對理想的執(zhí)著,對愛情的追求,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態(tài)度,那種浪漫的帶著唯美的色彩,由于脫離了客觀現(xiàn)實,猶如空中樓閣,每一次總是以詩人終于沒有找到他理想中的靈魂伴侶而告失敗。康橋美麗的初戀隨著林徽因出嫁而成永遠(yuǎn)的心痛,后來的陸小曼不知珍惜鬧出的緋聞更讓詩人愁腸百結(jié)。在人間追尋理想屢遭挫折的詩人,最終沒有逃脫把自己融入五彩繽紛的云彩的命運。

由于受英國浪漫主義詩風(fēng)的熏染,所以徐志摩的浪漫純正而不輕佻,高雅而不低俗,那種歐化的貴族氣息使得他具有一種迷人的魅力。相比于西裝革履的徐志摩,我更喜歡電視劇片頭中的扮相,那才是我心目中上個世紀(jì)三十年代徐志摩的感覺。他在讀者中從來就不乏追隨者,眼下,徐志摩也是?小資?一族青睞的中國作家。盡管在他身上也渾身散發(fā)著濃厚的資產(chǎn)階級舊文人那種脫離現(xiàn)實超理想主義的氣息,但在客觀上不得不承認(rèn)這樣一個事實:徐志摩是一個天才。

可惜,天才的詩人只在人間待了短短的34年,他短暫的一生像是一顆倏然劃過的流星,輕輕地來,又悄悄地走,但卻折射出奇異的光芒,叫人永遠(yuǎn)懷念,永遠(yuǎn)難忘。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八

最近有緣在圖書館找到一本《徐志摩散文集》。扉頁上有一幀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徐志摩西裝筆挺,衣領(lǐng)雪白,頸下的領(lǐng)帶驕傲地突顯著,完完全全是一副才子的模樣。當(dāng)我看到他那首膾炙人口的詩,強烈的心靈震撼讓我感到世間竟會有如此巧合。在詩最后的一節(jié)中詩人是這樣寫道: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盡管他才華橫溢,當(dāng)他在世上只待春秋的時候,意外孤獨地死在了天上,也許這才是他本來的歸宿。記得有位偉人曾經(jīng)講過:理想主義者就是讓自己過得最不理想的人。

徐志摩的一生就是熱烈而又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的一生。他的詩文中最出色的也就是那些歌頌理想和愛情的作品。尤其是愛情方面,古今中外執(zhí)著不渝終身高頌愛情的人大有人在,但很少有人敢把浪漫的愛情放在復(fù)雜的現(xiàn)實中來不顧一切地追求,并不惜承受世俗的壓力。徐志摩為追求浪漫的愛情而離婚,為此和恩師梁啟超師生反目,為此父母和他一度斷絕關(guān)系。徐志摩傳讀后感。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在眾人的唾沫星海里仍固執(zhí)寫道:“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惟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然而,他那種對理想的執(zhí)著,對愛情的追求,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態(tài)度,那種浪漫的帶著唯美的色彩,由于脫離了客觀現(xiàn)實,猶如空中樓閣,每一次總是以詩人終于沒有找到他理想中的靈魂伴侶而告失敗??禈蛎利惖某鯌匐S著林徽因出嫁而成永遠(yuǎn)的心痛,后來的陸小曼不知珍惜鬧出的緋聞更讓詩人愁腸百結(jié)。在人間追尋理想屢遭挫折的詩人,最終沒有逃脫把自己融入五彩繽紛的云彩的命運。

由于受英國浪漫主義詩風(fēng)的熏染,所以徐志摩的浪漫純正而不輕佻,高雅而不低俗,那種歐化的貴族氣息使得他具有一種迷人的魅力。相比于西裝革履的徐志摩,我更喜歡電視劇片頭中的扮相,那才是我心目中上個世紀(jì)三十年代徐志摩的感覺。他在讀者中從來就不乏追隨者,眼下,徐志摩也是小資一族青睞的中國作家。盡管在他身上也渾身散發(fā)著濃厚的資產(chǎn)階級舊文人那種脫離現(xiàn)實超理想主義的氣息,但在客觀上不得不承認(rèn)這樣一個事實:徐志摩是一個天才。

可惜,天才的詩人只在人間待了短短的34年,他短暫的一生像是一顆倏然劃過的流星,輕輕地來,又悄悄地走,但卻折射出奇異的光芒,叫人永遠(yuǎn)懷念,永遠(yuǎn)難忘。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九

我第一次認(rèn)識詩人徐志摩是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里,演員黃磊在電視劇里著一襲青衫,用毛筆寫字,架金邊眼鏡,一副上世紀(jì)三十年代儒雅、浪漫、漂逸、瀟灑的書生本色和才子氣質(zhì),外加一些紳士風(fēng)度,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志摩,近代詩人,他的詩嬌柔而不造作。純凈而不嫵媚。

深夜,月光灑的一地的余輝,把原本深黃的木板照得閃閃發(fā)光,獨自一人躺在在床上,隨手翻起那一本徐志摩的散文集《濃得化不開》,那一句像一朵蓮花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至今還印象至深。夢中,跟隨者徐志摩的腳步,來到蓮花鋪滿的大池塘,四周散發(fā)真陣陣蓮香,忽然一名日本的妙齡少女出現(xiàn)在眼前,穿著古式的妙齡少女出現(xiàn)在穿著古式的妙齡少女出現(xiàn)在眼前,穿著故事的日本和服,她那深邃的眼神,娃娃式的翹鼻梁,宛似童話里的仙女一般,把徐志摩深深地迷住,但是,在徐志摩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不舍得神情,可能這是它們最后一次見面了,兩人并肩的走著,是那么的熟悉。跟隨著他們前進(jìn),走著著仙境般世外桃源,清晨的薄霧飄散在濕潤的空氣之中,一朵朵蓮花在池中蕩漾,此時我分明看見那妙齡少女就宛如那蓮花一般純凈,淡雅,那脫俗般的氣質(zhì)再一次把徐志摩迷住,呢喃“像一朵蓮花,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p>

深邃的黑色使周圍看起來十分凝重,一座石橋橫架在水天之間,那一句我輕輕地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宛如歌聲一般在四周回蕩,那蒼老的石板橋,像一座尊神,月光倒映在水中,徐志摩站在橋上一一語不發(fā),也許他想把這里的景色永遠(yuǎn)的刻在他的腦海之中,抬頭望向眺望天空,空中如打翻了得墨的幕布一般,使周圍的環(huán)境顯得十分壓抑,此時的志摩揮了一揮衣袖,頭也不回得便走了。

初讀好書,如逢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清新脫俗,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這便是它,徐志摩。

徐志摩的最浪漫的散文集《濃得化不開》,我剛讀一半的時候,它就讓我有一種難以說得清的感覺,就算文章里的文字再怎么華美也沒有辦法表達(dá)它給人的那種美麗浪漫的感覺。也正如他的朋友梁實秋說的:徐志摩的散文,無論寫的是什么題目,永遠(yuǎn)的保持一個親熱的態(tài)度。徐志摩的散文里充滿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沒有教訓(xùn)的氣味,沒有演講的氣味,像是在和知心的朋友談話;也讓我看到。感覺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親切的談話、聊天一樣,而且他的散文充滿著豐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熱情。其中的一章《翡冷翠山居閑話》中的一段是這樣寫的:在這里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比如去一果子園,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掛著詩情最秀逸的果實,假如你單是站著看還不滿意時,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嘗鮮味,足夠你性靈的迷醉。

陽光正好暖和決不過暖;風(fēng)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里吹度過來他帶來一股幽遠(yuǎn)的澹香,連著一息滋潤的水氣,摩挲你的顏面,輕繞著你的肩腰,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愉快;空氣總是明凈的,近谷內(nèi)不生煙,遠(yuǎn)山上不起靄,那美秀風(fēng)景全部正像畫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閑暇的鑒賞。讀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是一種美的享受,他的表達(dá)總是這樣無拘無束。艷麗紛繁。

這也正如周作人、梁實秋、阿英三位所指出的;徐志摩的散文在二十世紀(jì)中國文學(xué)史上是獨樹一幟的,與他的新詩一起形成“雙峰并峙“的局面。簡言之,情感的真摯,態(tài)度的親和,題材的寬廣,表達(dá)的無拘無束,艷麗紛繁像詩一樣濃得化不開,構(gòu)成了徐志摩散文的顯著特色。無論是長篇(如《巴黎的鱗爪》和《秋》)還是短制(如《一個詩人》)莫不如此。至于《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想飛》······等篇,則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經(jīng)典,徐志摩散文選本眾多,這部《濃得化不開》是最新的一種,里面選錄了很多佳作,較好的展現(xiàn)了徐志摩各個時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每一段都表現(xiàn)出了徐志摩的獨特風(fēng)格。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扒那牡奈易吡?,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p>

再別康橋,再別志摩。熟悉的筆調(diào)還是難以讓人忘懷。

《徐志摩詩歌全集》收錄了徐志摩生前發(fā)表的《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詩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詩篇,合并為《醒!醒!》。詩人雖然輕輕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卻會永存于讀者心中。

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盡管他自己說:“在二十四歲以前,詩,不論新舊,與我是完全沒有相干?!钡坏┠闷鸸P來,佳作便猶如山洪爆發(fā)一般涌現(xiàn)出來。作為新月派詩人的代表,徐志摩的詩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yōu)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同時具有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色彩。他的詩就是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而他那駁雜的思想也在這個世界中一一體現(xiàn)。他的詩歌寫愛情、寫生活、寫景色、寫人間疾苦。

這里引用徐志摩的詩:“但有人,比如我自己,就有愛落葉的癖好。他們初下來時顏色有很鮮艷的,但時候久了,顏色也變,除非你保存得好。所以我的話,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與落葉一樣的無用,至多有時有幾痕生命的顏色就是了?!庇兄鴮ψ约核季S方式的反思,人的思維不見得完美,有時只是一種多余??此迫A麗,卻經(jīng)不起推敲,看似深邃,卻不能傳給后世,也是一種無奈吧!對自己的無奈!

“人類最偉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飛!理想的極度,想象的止境,從人到神!詩是翅膀上出世的;哲理是在空中盤旋的。飛:超脫一切,籠蓋一切,掃蕩一切,吞吐一切。”他可以看出理想的重要,詩的偉大,哲學(xué)的美好,他也可以用它的筆驚醒人們,別總關(guān)注物質(zhì),心靈的美也很重要。詩歌,它可以給你帶來心靈的享受,它是不可或缺。

現(xiàn)在,詩歌已經(jīng)越來越少,看詩的的人也更少了。的確,詩不能給人們帶來財富,也許你認(rèn)為它只是在浪費時間。但你,沒有明白詩的意義。那種對心靈,對靈魂正真的描寫,在詩人的面前,你能看到自己的心聲,也許你一直在影藏它,你不曾發(fā)現(xiàn)的你的那份情懷。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遲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記著我,就記著我,要不然趁早忘了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時空著惱,只當(dāng)是一個夢,一個幻想;“也許你沒有志摩的多情善愁,但你也有著你的感受。被讓世俗蒙蔽你的眼睛,睜開眼,看看詩的世界。詩歌不是一種任務(wù),詩人不是一種職業(yè),它是一種對自身的覺醒,一中參透。詩歌沒有什么,只要有那顆向往的心,讓我們細(xì)細(xì)品讀《徐志摩詩歌全集》,發(fā)就自己以前所未有的情懷。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一

受專業(yè)敘事的“禁錮”久了,一經(jīng)翻看徐志摩的散文,一股子性靈之氣便悄然滌灌人的身心,它攜著你的手,漸消你的煩雜,使得耳目更新,帶你轉(zhuǎn)換回一種新的境地。

如果有人以為我的這番“夸耀”,不過是出于文藝青年對言辭之美的迷戀,那這人未免膚淺了自己的學(xué)識,也膚淺了徐志摩的文字。你看這段“忘卻曾經(jīng)刳割我靈魂的利刃......忘卻我的深刻的怨與艾;忘卻我的冀與愿;忘卻我的恩澤與惠感;忘卻我的過去與現(xiàn)在......”在不經(jīng)意之間引起人無限的共鳴和無盡的思緒,是那么地令人心疼,令人悵懷,足可以說明,徐志摩的才華不僅僅局限于那些風(fēng)流韻事,還在于他天賦的性靈之氣與后天睿智的沉思。

徐志摩對于教育,對于藝術(shù)乃至人類文明的沉思,加深了他在世人心中的刻度,在獨具性靈之美的思索中給人以警醒?!叭绻逃哪康牟粌H叫你怎樣到社會上去混一碗飯吃,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在啟發(fā)我們內(nèi)在的靈性的人格?!蹦敲淳腿缧熘灸υ谏⑽闹兴f的那樣“我們就得注意到人類共有的藝術(shù),這是人類性靈生活的成績。”因為只有這樣,“一個民族的文化方才有向前進(jìn)步的希望?!边@是一個文學(xué)藝術(shù)家的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懷與追尋,它不是虛無縹緲的惆悵,不是閑逸的抒情,它開始有了重量,有了發(fā)人深省的刻骨力量。那么,在徐志摩眼里,文明又是什么呢?文明在給予人類保障的同時,又使得“活力之腐敗與人道之丑化”,這是多么現(xiàn)實的矛盾,又是多么鏗鏘的痛悟,怪道他會有“忘卻炮烙我靈魂的烈焰,摧毀我靈魂的狂飆與暴雨”之類的呼喚,這何嘗不是從性靈深處迸出的撞擊之聲。

你看那康河的柔波,是撫慰他性靈的回想;那翡冷翠的山旅,是他獨身時自得的尋覓;那巴黎的鱗爪,是他夜里寂寞追逐的悵惋……這一處處的留痕與印記,何嘗不是他對人世的觀照?徐志摩的才情,就在那自然與美的崇尚中緩緩暈蕩開,我只好欣賞,不能模仿。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二

初次了解到徐志摩,是源于一首《再別康橋》,猶記得那瀟灑的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再次更深的認(rèn)識到徐志摩,使自己偶然從同學(xué)那里得到一本《徐志摩散文》,我本來打算:在閑暇之時,讀它消磨時間;在晚上失眠之時,讀它催眠;找不到枕頭時,拿來墊頭……可誰想到,就在我每天漫不經(jīng)心的讀一些散文時,我漸漸的走進(jìn)徐志摩,漸漸的開始崇拜他,讀他的文章感覺就像久旱的田地初逢甘霖;行走在沙漠里,饑渴的旅行者發(fā)現(xiàn)綠洲;五歲的孩童在海灘上撿到貝殼……那份欣喜,那份快樂,讓我如癡如醉的徜徉于書里,自由的翱翔,盡情的品味墨香追尋徐志摩的痕跡,領(lǐng)略一代才子的風(fēng)采。

他讓我看到自己。“昨天我是個孩子,今天已是壯年:昨天腮邊還帶著圓潤的笑容。今天頭上已見星星的白發(fā);光陰帶走的往跡,再也不容追贖,留下在我們心頭的只是些揶揄的鬼影,我們在這道上停步回想的時候,只能投一個虛圈的‘假使當(dāng)初’,解嘲已往的一切,但已往的一切,即使有,也不能給我們利益。因為前途還是不減啟程時的渺茫,我們還是不能選擇自由的途徑———到那天我們無形的解差喝住的時候,我們唯一的權(quán)利,我猜想,也只是再丟一個更大的‘假使’。圓滿這全程的寂寞。那就是止境了?!蔽也灰灿写烁杏X嗎?總自己失敗,撞到南墻后,獨自哀嘆“假使當(dāng)初自己能……結(jié)果,也許就不一樣了?!?/p>

一聲聲的悔言猶在耳際,我的心無法釋懷那份酸楚,我不斷的告訴自己:不到最后,鹿死誰手還不一定!懷揣著這樣的信念,我整理起那疲憊的行囊,踏上征程,我不知前方等待我的將是什么,也許只是另一個“假使當(dāng)初”的伏筆,但我沒有選擇,我只能義無反顧的向前沖!

他讓我明白:做人一定要有原則。他說“不能在我生命里實現(xiàn)人之所以為人,我對不起自己;在為人的生活里不能實現(xiàn)我之所以為我,我對不起生命?!痹谖业呐笥讶χ?,有人說我很隨和,有人說我很圓滑。我時常自我反思:我到底有著怎樣的性格?我寫信問知心友人,友人說“想得太多,太在意別人的感受,總替別人著想,從而埋葬自己”聽到她的回答,自己想想還真有幾分道理。我承認(rèn)自己是想多了,因為我害怕,害怕自己無意的一句話會傷害到別人。徐志摩說“一句話可以泄露你心靈的淺萍,一句話可以證明你自覺的努力,一句話可以表示你思想的糊涂,一句話可以留下永久的印象。”

自從讀了徐志摩的《‘話’》后,我想了很久:我就是我我要有自己的個性,我要有自己的原則———“任天堂沉淪,地獄開放,毀不了我內(nèi)府的寶藏”我無可取代!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三

作為一位作家,徐志摩的作品洋溢著飽滿的鮮活感。無論是詩歌中的溫柔,還是散文中的幽思,都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一個追求美與自由的詩人形象。一首《再別康橋》撥動了多少人的心弦,勾起了多少人的惆帳。那清麗的語言、和諧的節(jié)奏。伴隨著跌宕起伏的情感,帶來的審美體驗豈是一個“美”字便可以概括的?他對于詩歌理論的創(chuàng)建,對于“三美”的實踐,直接開啟了人們對于形式的關(guān)注與研究。徐志摩說:“明白了詩的生命是在它的內(nèi)在的音節(jié)的道理,我們才能領(lǐng)會到詩的真的趣味;不論思想怎樣高尚,情緒怎樣熱烈,你得拿來徹底的‘音樂化’,才能取得詩的認(rèn)識?!比欢@位在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這位不羈的天才卻命運多舛,情路坎坷。他的執(zhí)著與熱情如烈焰般燃燒了不少女子的心,他也如飛蛾撲火般為了一直追求的愛情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執(zhí)著與癡迷,成就了天地間最大的悲哀。

然而,他對于自由的追求、對于愛情的向往卻給予了別人傷害。對父母,他不但沒有盡到贍養(yǎng)的義務(wù),還屢次因情事而惹怒父母。最后更是讓父親在痛失愛子時還背上罵名;對前妻,他有的只是冷漠與無情,墮胎時的自私、離婚時的急迫,已經(jīng)失去了基本的理智;對兒子,他更是沒有盡到教養(yǎng)的義務(wù)。父親因他而老淚縱橫,幼儀因他而一生不幸,陸小曼因他而受盡指責(zé),林徽因與凌叔華還因為“八寶箱”而陷入了一場拉鋸戰(zhàn)……人可以去追求自已的幸福,但倘若這種追求造成了某些人的大不幸,那么我們便會認(rèn)為這種追求是一種自私。因此,當(dāng)我們仰望作為詩人的徐志摩時,會沉浸在他所建造的美的王國,沉醉其間,感慨不已;而當(dāng)我們俯視作為男人的徐志摩時,我們不免會對他的自私憤懣不已。這也許就是他一直以來都?xì)ёu參半的一個原因吧。

佛家說人生有八苦,分別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五蘊盛苦??v觀徐志摩的一生,這八苦他都一一品嘗過。不忍再對這位愁苦而又無奈的詩人再做批評,只想通過他的`文字觸摸到他命運多舛的一生。

因此,帶著矛盾的態(tài)度,我寫下了這本徐志摩詩傳,將他短暫的一生與作品相結(jié)合,從女性視角來梳理他作品中情感的脈絡(luò),力圖描摹出他內(nèi)心世界的愛與恨之淚、冰與火之歌。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四

許是因為他在詩的創(chuàng)作上成就過高而掩蓋了他在散文方面造藝,人們記住徐志摩,多是因為他的詩,當(dāng)然我也不例外。今年暑假,有幸拜讀了《徐志摩散文經(jīng)典》,對他的印象才從最初的浪漫詩人轉(zhuǎn)變?yōu)橐粋€有思想、有個性,而又熱情高漲的、率真誠實的文學(xué)家。

徐志摩的散文的特點便是濃郁,人們總以為將紛繁的世界寫簡單是本事,殊不知將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一個平平常常的場景寫得繁采到極致也是一種本事。徐志摩便是那種能把別人無話可說之事說得天花亂墜,讓你目不暇接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洋洋灑灑,花雨繽紛,但更難得的是這些奇艷瑰麗的文字全都出自他的內(nèi)心,出自一個"真'字。正如梁實秋所說,徐志摩的散文無論寫什么,永遠(yuǎn)都保持一個親熱的態(tài)度,沒有教訓(xùn)和演講的氣味,而像是和知心朋友談話,毫不矜持地掏出內(nèi)心的真話。

這本書中,最浪漫的散文《想飛》,讀后讓我感覺到他的散文真的就像在和他親切的談話、聊天一樣,而且他的散文充滿著豐富的想象,有勇敢探索光明的熱情。其中的《翡冷翠山居閑話》中的一段是這樣寫的:“在這里出門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二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個美的宴會,比如去一果子園,那邊每株樹上都是滿掛著詩情最秀逸的果實,假如你單是站著看還不滿意時,只要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嘗鮮味,足夠你性靈的迷醉。陽光正好暖和決不過暖;風(fēng)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他是從繁花的山林里吹度過來他帶來一股幽遠(yuǎn)的澹香,連著一息滋潤的水氣,摩挲你的顏面,輕繞著你的肩腰,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愉快;空氣總是明凈的,近谷內(nèi)不生煙,遠(yuǎn)山上不起靄,那美秀風(fēng)景全部正像畫面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閑暇的鑒賞。……”

徐志摩散文選本眾多,這本散文經(jīng)典是最新的一種,較好的展現(xiàn)了徐志摩各個時期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讀后確實讓人感到:徐志摩以他的文字照亮了社會、照亮了中國文學(xué)。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五

不太喜歡徐志摩,因為他太過多情。男人多情總是不太好,不管是真情,還是實意,受傷的多為女人,而女人多情受傷的還是多為女人。因徐志摩的多情,苦了張幼儀,因徐志摩的多情,苦了陸小曼,可最終,他還是沒有贏得愛人的懷抱,他這一生,也在多情中完結(jié)了。

我讀他的詩歌有限,讀他的散文就更少了,上一周讀了兩篇他的散文,只覺得這樣一個人,不論是詩歌創(chuàng)作,還是散文創(chuàng)作,都帶著志摩似的浪漫和多情。不愧是天才的詩人,新手捏來的東西也并不顯生硬和牽強,難怪文章后評中寫道:在別人的委托下,于十分緊迫的時間內(nèi)寫出這樣的文章實在是難得!且他那篇作品是在泰戈爾來華時做的,本身委托者就有著要他寫出恭迎泰戈爾的意思,可他只輕輕在篇末點了一下,就出了無限深意,看似平淡,實則深情,需細(xì)細(xì)感受。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張愛玲的散文的。沒辦法,從她的小說到她的散文,無處不透著世俗的真實。而徐志摩太過飄渺了,我想一個男人這樣的性格終究不適合。像柳三變,像秦少游,是對柔情女人的折磨。我還記得他的一首詩《沙揚娜拉》,真是無處不留情,又讓人怪罪不得,因為他所體現(xiàn)的情那樣直接,那樣的不猥褻,又讓人怎么生得起氣來呢?仿佛愛一個人真的是理直氣壯的事情,除了當(dāng)事的兩個人,其他人都是旁觀者,而你又無法否認(rèn)似的。

多情總是苦,

蒼茫人生路,

到處都逶迤,

我去他不留。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六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這首經(jīng)典的詩作相信大家都熟悉,它來自于徐志摩之筆。他身處舊社會中,卻沒有舊的歷史負(fù)擔(dān),反而有著開放的思想,活得真實而瀟灑。

走進(jìn)徐志摩,是因為他對愛的無盡追求,他的世界里,愛是純凈的,胡適在《追憶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的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囊簧臍v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實現(xiàn)的歷史?!彼脑娙藲赓|(zhì)具有無盡的魔力,所以選擇走近他,深入了解。曾今迷戀他的詩《雪花的快樂》,初讀來感受到積極奮斗的韌性,但走近了解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也有許多困難,面臨許多挑戰(zhàn),只是他選擇相信,選擇浪漫。是的,徐志摩用了許多文字來抵抗現(xiàn)實世界的重荷、復(fù)雜,在現(xiàn)實世界的摧毀面前,他最終保持的卻是“雪花的快樂”。

詩人靈魂的誕生是什么時候?那是他前往英國后,接觸到康橋的文化時??禈蚴撬麆?chuàng)作的起源,可以說康橋是志摩的精神故鄉(xiāng)。但由于在康橋與國外朋友的關(guān)系,徐志摩則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反叛意識以及個人唯美主義的傾向,也因為這樣,徐志摩才會做出影響他終生的決定。

我喜歡志摩的作品有很多,最喜歡的也就只有開頭的《再別康橋》了。初讀這首詩時,我感覺到詩人對于康橋優(yōu)美景色的熱愛。當(dāng)我讀了傳記后,才了解這首詩原來寫于尋找英國朋友而不得時,只有康橋在等待著他,于是一幕幕的生活情景的再現(xiàn)致使他寫下了這篇詩作。

看了這本傳記之后,我總覺得事事都不如徐志摩所愿。自從他去了國外后,有了新視野,有了與眾不同的觀點,以真誠的心態(tài)做著每一件理想的事時,周圍的人對這個浪漫主義的詩人總是持以否定,很少有人真正地了解他。對于他婚姻的質(zhì)疑,對于他演講的批評及冷落,對于他信仰的否定等等……這一切的一切他極力想擺脫,卻使他生活的枷鎖變得越來越沉重。就這樣,他隨著那一聲震天巨響和沖天大火在時間的帷幕下瞬間逝去,而那烈焰濃煙卻仿佛化作一片云彩,永遠(yuǎn)飄在我們記憶的心頭。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志摩是幸運的,江浙富商的家庭背景,新舊交替的教育歷程,中西兼采的文化視野,使他柔腸百轉(zhuǎn)的詩情得以泛濫。

志摩又是不幸的,他生逢亂世,國瀕危亡,他立志救國,企圖以筆代舌,卻壯志未伸。

他既是封建社會父母包辦婚姻的窠中人,又是多情熱列的自由主義者。他生前頗招口舌,身后亦不得安寧,一度成為“革命旗手”們操練時的靶子。

志摩是一個大孩子,來自家庭的溺愛使他的成年儀式被無限期的推遲了。正是這種來自家庭的溺愛使生性善良的志摩處處洋溢著自然、率真,甚至有些稚氣。即使在今天看來,作為有婦之夫的他在追求林徽音、陸小曼的過程中做表現(xiàn)出來的直接和熱烈也令人咋舌。這種“任性”、“不成熟”、“感情沖動”也的確在他的生前身后留下諸多詬病。但這一切都不能掩蓋他的真善美。他不虛偽,不做作,不欺人。他同情弱小,他有正義感,他愛國,愛藝術(shù),愛生活,他敢愛敢做,直接用生命去實踐理想。

志摩的詩清新雋永,所謂言為心聲,讀他的詩似乎可以跟著他神游,一起愛,一起愁,一起哭,一起笑。無論是康河的柔波還是翡冷翠的一夜都令人禁不住心旌搖曳,難抑心底深處柔情的翻滾。

志摩才華橫溢的一生中曾經(jīng)向往: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中瀟灑/我一定認(rèn)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也曾經(jīng)迷惘:我不知道風(fēng)/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在夢的輕波里依洄。也曾經(jīng)毅然決斷:我的愛/再不可遲疑/誤不得/這唯一時機(jī)……但是天妒奇才,如佛光、如奇葩、如朝霞、如海市,他絢麗過、耀眼過,最后他無聲地走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來,我揮一揮衣志摩短暫的一生是忙碌的、激奮的。他真誠、善良、溫和,在那個氣息敦厚溫馨的文化時空里恣意揮灑自己的才情,熱忱地扮演了一個追隨者、一個創(chuàng)造者、一個實踐者。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他的才氣,他的對于浪漫愛情的追求,他的對于愛人的守護(hù),他的哲學(xué)思想,所有都那么具有迷幻的色彩,后來的結(jié)局,也許他早料到,也許對他而言,這是一種解脫,是最好的追求自由方式,他終于可以追求他想要的世界了。

徐志摩散文讀后感篇十七

從志摩先生談起,心中不由得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響性的文學(xué)家,也是一位對生活熱愛的人。1921年開始長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后來讀到的詩歌一部分來自這個時期,受英國唯美派詩人的影響,認(rèn)為藝術(shù)至上。曾經(jīng)寫過不少優(yōu)秀的作品,深受讀者的喜愛。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選的散文著作,帶給我的當(dāng)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讀一章都會深陷其中,過后便養(yǎng)成了閑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歐洲漫錄”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語言剛?cè)岵⒐さ谋磉_(dá)。讓讀者深陷其中,體會其中的情感。

對于托爾斯泰的書與人的看法及表達(dá)了他的人生觀。對于莎士比亞的回信,更讓讀者了解他為人禮貌,性情溫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終究會發(fā)生,因從南京乘機(jī)去北平路途中,飛機(jī)失事遇難,他告別了自己光輝的一生。雖死猶榮,用在這樣一位詩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對文學(xué)歷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處風(fēng)華正茂的年齡,還沒有結(jié)束的人生就這樣畫上了句號。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與泰戈爾的對話,相當(dāng)?shù)暮?,能與這樣一位印度詩人如此聯(lián)系,并與他環(huán)游亞洲,也不失為一種成就。并影響著徐志摩對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歷學(xué)習(xí)的志摩先生,寫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對于環(huán)境,事物的描寫,也有對于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描寫。

在我看來,他所寫的是人所觸的正常感受,只不過是他會用最準(zhǔn)確,扣人心弦的語言描繪罷了,體會是深刻的。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本《徐志摩散文集》在我的手上,我該會是怎樣的欣喜發(fā)狂啊……。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949192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