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竹子教案(匯總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09:55:11
中班竹子教案(匯總13篇)
時間:2023-12-06 09:55:11     小編:雨中梧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教案應該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科特點,選取合適的教學資源。下面是一份小學語文課堂的教案范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中班竹子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感官較仔細的觀察草坪。

2、豐富詞語:軟綿綿、又松又軟、綠色的地毯。

3、知道小草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懂得愛護草坪,樹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選擇好易于觀察的草坪。

活動過程:

小朋友在草坪上玩玩。

整體感知草坪,細細觀察小草,并知道小草和草坪相互關系,草坪是很多小草長在一起形成的。

用身體感覺草坪:軟綿綿、又松又軟,很舒服、嫩綠的。

什么地方最多草坪,你在什么地方的草坪玩過,怎樣玩,請小朋友暢所欲言。

草坪的用處:草坪很美,人民喜歡在上面玩:因為松軟有彈性,人們在什么運動,不易受傷:因為草地能造出新鮮空氣,能使人的身體健康,有的小動物是吃青草長大的,草坪還能防止水土流失。

好玩的草坪怎樣來的。

草對人們、動物作用都很大,我們大家要愛護草坪,小草出芽的時候,不要去踩。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就具有主動探索的精神,他們有無數(shù)的“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這就是等待他們發(fā)現(xiàn)的“小秘密”。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嘗試、去判斷,讓孩子們成為活動的主人。

中班竹子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鞏固幼兒使用筷子的基本方法。

2、通過多種游戲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幼兒喜歡使用筷子的情感。

3、了解筷子的種類和區(qū)別,如(不同材質(zhì)、長短、粗細)等。活動準備:幼兒每人自帶一雙筷子、筷子舞音樂、貼有標價的分類盒、各類食品、人手一雙消毒過的筷子、擦手紙巾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各種各樣的筷子。

師:今天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帶來了一雙筷子,下面我們把你的筷子介紹一下。

幼1:我的筷子是爸爸從國外帶回的。

幼2:我的筷子是竹子做的。

幼3:我的筷子上有“喜”字和“萬事如意”。

幼4:我的是象牙筷。

幼5:我的筷子上有象斑馬一樣的花紋。

師:你們觀察真仔細,和旁邊小朋友介紹介紹,你的筷子是什么樣的?還有的小朋友沒介紹呢。幼兒和旁邊小朋友兩兩講講。

幼1:筷子有各種顏色,有紅的,有黃的',有白色的,是五顏六色的。

幼2:身上的花紋不一樣。

幼3:有的是用木頭做的,有的是象牙筷。

幼1:銀可以做銀戒指。

幼2:銀可以做掛件。幼……。

幼1:象牙筷、不銹鋼筷放入5元籃子。

幼2:木筷、竹筷放入2元籃子。師:現(xiàn)在可以放入商店里賣了。

二、玩一玩:筷子游戲。

師:筷子能夠發(fā)出聲音呢。從桌子底下把筷子拿出來吧,我們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敲。全體幼兒聽著音樂玩:筷子打節(jié)奏師:筷子還變出東西呢。你們看老師變成了小兔。邊說“筷子筷子變小兔”邊把筷子放在頭上變成小兔的耳朵。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幼:變出房頂、望遠鏡、小提琴、二胡、蜜蜂……當幼兒說到抽香煙時,老師的隨機很好,說抽香煙影響身體健康,我們不學。

三、練一練:

筷子的使用(提供各種食品)。師:平時生活中,筷子最常用的是什么?到了中班我們都學會用筷子吃東西了,今天我們用筷子吃東西,看誰不用另一手幫忙夾住東西不掉桌上。提供的東西有圓的、長的食品。師:提醒幼兒把玩的筷子給老師,到旁邊去擦擦手。全體幼兒練習使用筷子。

中班竹子教案篇三

1、尋找和收集竹子、竹制品,了解它們在生活中的用處。

2、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竹子的外形特征,豐富對竹子的認識。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1、知識準備:事先帶幼兒到竹林里去玩。

2、物質(zhì)準備:在操場上布置“竹林場景”、“竹子小展館”中展示師幼共同收集的竹子和竹制品的實物或圖片、教育掛圖、音樂磁帶、錄音機。

1、以“到竹林去郊游”引入,參觀竹林。

(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來到一片竹林,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這些竹子長得怎么樣、摸一摸什么感受、聞一聞什么味道?)。

2、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竹子:(集中討論,提問幼兒)。

(1)看一看:竹子長得怎么樣?它由哪些部分組成?

(2)摸一摸:竹子的桿、枝、葉分別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3)聞一聞:竹子有什么氣味?

(4)敲一敲:敲敲竹子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竹子,聽聽發(fā)出的'聲音是什么樣的?

(5)說一說:

a、竹子的哪些部位可以用來做成食品?(竹葉和竹筍)。

b、誰最喜歡吃竹葉?(熊貓)。

c、熊貓長什么樣子呢?(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很可愛,身子胖乎乎的,尾巴很短,皮毛很光滑,頭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它頭上長著一對黑耳朵,還有兩個圓圓的黑眼圈,大熊貓最喜歡吃新鮮的竹葉和竹筍)。

d、誰喜歡吃竹筍?(人們,可以做成竹筍肉湯、竹筍飯、竹筍炒肉片……)。

3、幼兒自由參觀“竹子小展館”,要求幼兒輕拿輕放。(我們班的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竹制品,老師把它布置成“竹子小展館”,請小朋友們?nèi)タ纯催@些竹制品有什么用?)。

4、引導幼兒交流與分享:你拿了什么竹制品?它有什么用?(提問個別幼兒)。

5、根據(jù)竹制品的用途將竹制品分類擺放。

這么多的竹制品,可以怎么分?(每個幼兒拿一件竹制品,按日常生活用的竹制品、竹樂器、竹玩具、竹工藝品……進行分類)。

6、用竹樂器為熟悉的兒歌、歌曲伴奏,進一步感受竹樂器的音色和表現(xiàn)美。

(1)請個別幼兒快板朗誦《春風吹》。

(2)全班幼兒用竹樂器為歌曲《郊游》伴奏。

1、體育角:提供各種各樣的竹玩具,讓幼兒到操場上玩。

2、表演角:教幼兒學跳竹桿舞。

中班竹子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觀察一些竹制品,了解它的用途。

2、愿意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與同伴分享。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竹制品圖片。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題。

1、小朋友,我們來猜一種植物,它在我們贛南地區(qū)有很多。請聽謎面“小時破土而出,長出節(jié)節(jié)高升,高山遍野都是,用處多而廣泛”。

2、幼兒猜并說出謎面。

二、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竹制品。

1、竹子可以做成各種物品,你們看到過哪些物品是用竹子做成的?

2、幼兒自由發(fā)言。

老師下結(jié):剛才小朋友說到了很多物品,有些是竹制品,有些卻不是。那些是竹制品呢?楊老師收集了一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了解竹子的用處。

1、用竹子做房子、籃子有什么好處呢?

2、你想用竹子做什么?為什么?

小結(jié):竹子除了可以制作各種竹制品外,它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既然竹子這么有用處。我們應該多種竹子,讓竹子多起來。

活動反思:

教師因勢利導地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有利于他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互動中主動建構(gòu)了新的知識經(jīng)驗。

中班竹子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能用比較清楚的語句表達每幅圖片。

2、知道生活中護欄的用途,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有用的護欄》,電視機,。

2、教師收集一些有護欄的圖片,如:人行道、樓梯、公共馬路維修等出護欄。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交流討論:

教師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分發(fā)一張圖片。

各小組幼兒一起觀察、辨別圖中人物動作的危險性:

“他們在干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全班交流,講述每幅圖片內(nèi)容。

幼兒了解護攔的`保護作用:

“他們應該怎么做?”(豐富詞語:護攔)。

“為什么陽臺上馬路要有護攔?“。

“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過護攔?”

2,拓展認識,交流感想:

“哪些地方有保護?為什么這些地方要有什么護欄?”

小結(jié)歸納:護欄可以保護我們,避免危險。

聯(lián)想生活:

“我們幼兒園有沒有護欄?”

“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應該怎么走?”

3、游戲“開汽車”,體驗規(guī)則:

方法:師生用椅子或長條積木當馬路邊的護欄,師生扮演駕駛員,模仿開汽車的動作。

“我們一起來開汽車,注意別開錯車道哦?!?/p>

中班竹子教案篇六

1.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竹,了解竹的生長過程和用途。

2.引導幼兒探索竹對我們生活所起的貢獻。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

1.社會:《參觀竹林》、《參觀竹器店》。

3.科學:《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渾身都是寶》《有用的筷子》《笛聲悠悠》。

4.計算:《數(shù)竹筏》《測量》《高矮長短比較》《5以內(nèi)的加減》。

6.音樂:《熊貓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賞:筷子舞》。

7.體育:《竹高蹺比賽》《跳竹竿》《騎竹馬》《放風箏》。

活動一:《社會實踐:參觀竹林》。

設計思路:

方案活動的第一天,教師帶幼兒參觀了附近公園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現(xiàn)在幼兒的眼前。孩子們一下子涌入了竹林,有的在撿竹葉,有的在爬竹竿,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看竹筍。孩子們興奮的玩耍著,時不時的有很多孩子跑來問了很多問題。于是我就把這些問題記了下來,請來了護林員叔叔為大家作答,孩子聽的可仔細了。

活動進展:

教師聯(lián)系附近公園的竹林,帶領幼兒玩一玩。在玩的過程中提出相應的問題,發(fā)現(xiàn)認識竹的外形、構(gòu)造(筍、竿、葉、竹節(jié)、竹膜等)聽護林員叔叔介紹竹子的生長過程和種類。

幼兒表現(xiàn):

孩子們邊玩邊提出了許多關于竹的問題:

洋:為什么竹子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啊?

飛:這棵竹子好高啊,它有多大呀?

麗:我有一個問題,為什么竹子小時候叫竹筍,長大了又叫竹子呢?

超:叔叔,我也有一個問題,種了這么多竹子有什么用啊?

陵:我知道竹筍可以吃的,我最喜歡吃竹筍燒肉了。

教師回應:

聽了孩子們提出的各種關于竹的問題,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我們大人平時很常見的竹觀察很細致,充滿了好奇。在護林員給小朋友做介紹的時候,孩子們對于竹子更是有很強的探討興趣。因此,我決定從幼兒的觀察與興趣入手,開展此方案活動。

活動二:《繪畫綜合活動:竹子》。

活動進展:

孩子們已經(jīng)參觀過竹林,對竹子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他們對竹子的直觀感受如何呢?大家決定把它們畫下來。首先是寫生活動,在小朋友畫好初稿后,再進一步體驗竹,近觀的欣賞一些竹子的結(jié)構(gòu)布局等,最后用水墨畫表現(xiàn)竹子的樂趣。

子活動一:《竹林寫生》在校園里觀察竹林,對竹子進行鉛筆寫生活動,要求仔細看一看竹子的葉子和竹竿的樣子。

幼兒表現(xiàn):

明:我發(fā)現(xiàn)竹葉是長長的,象帶子一樣,一端是圓圓的,一端是尖尖的。

華:我發(fā)現(xiàn)有的竹葉兩邊是卷起來的。

利:我看到竹葉上面有條紋,正面和反面的顏色也不同,正面的顏色比較綠,反面的顏色比較淺。

飛:我看到竹節(jié)是凸出來的,摸上去毛的,有點扎手。

子活動二:《欣賞國畫:梅蘭竹菊》欣賞一些大師級畫家筆下所描繪的竹的形態(tài),主要欣賞一下竹子的動態(tài)和布局。聽教師講一講“四君子”梅蘭竹菊中竹的氣節(jié)。

幼兒表現(xiàn):

伊:我覺得那個竹葉好象有風吹過來飄起來一樣的。

昊:我看到那棵竹子有點彎,那棵竹子很直,我覺得彎的竹子一定是年紀大了,象我們?nèi)艘粯?,人老了背也會彎的?/p>

翔:我看到那畫上的竹竿,一節(jié)與一節(jié)的地方,為什么沒有連起來,是斷的啊?

瑋:我喜歡那和竹筍,我覺得它在用很的力量往上長一樣。

謙:我發(fā)現(xiàn)竹竿也是下面有點粗,上面有點瘦的。

子活動三:《水墨畫:竹》在充分感受竹后,用水墨畫的方法,畫一畫自己眼中看到的竹子,注意用墨的深淺來表現(xiàn)竹子間的距離遠近關系。

教師回應:

我班是國畫班,對于水墨畫有一定的功底。而作為國畫竹子,小朋友們一直都想嘗試。于是我就讓他們先觀察竹子,進行寫生。然后欣賞一些大師畫家筆下形態(tài)各異的竹子,孩子們有了豐富的素材后開始畫竹子,興趣很濃,把竹子的各種形態(tài)都畫出來了。

活動三:《音樂綜合活動:熊貓咪咪》。

設計思路:

孩子們對于竹子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都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那熊貓什么竹子都吃嗎?竹子到底有多少種呢?就讓此活動為幼兒揭開這些謎底吧!

活動進展:

在這一活動中共進行了五個小活動。首先小朋友提出熊貓喜歡吃竹子,熊貓到底喜歡吃什么竹子呀?于是我們大家決定先來研究一下,竹子到底有多少種。接著我們又進一步研究竹子和熊貓的關系,使小朋友對熊貓有進一步的了解,然后唱唱熊貓的歌曲表演一下熊貓的故事。最后讓小朋友展開想象為熊貓設計一個安全的美麗的家園。

子活動一:《認識竹子的種類》請家長幫助收集各種關于竹子的資料,認識各種各樣的`竹子。讓幼兒回憶護林員講的關于竹的生長過程。

子活動二:《談話:熊貓和竹子的關系》認識熊貓所吃的竹子,講講竹子開花后給熊貓帶來的不幸命運。

子活動三:《歌曲:熊貓咪咪》聽一聽歌曲《熊貓咪咪》中唱到的相關歌詞,學唱歌曲。

子活動四:《角色扮演:熊貓的故事》幼兒自行分組設計熊貓的頭飾,安排熊貓故事的情節(jié)。創(chuàng)編熊貓一家在竹子開花,找不到竹子吃了,于是很痛苦的樣子,然后表演人們關心竹子保護竹子的情形,最后熊貓為了感謝大家為人們表演節(jié)目的整個過程進行表演展示。

子活動五:《想象畫:美麗的家園》。

用七彩畫筆給熊貓設計一個美麗的家園,相互講講自己畫的內(nèi)容。

教師回應: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我發(fā)現(xiàn)利用家長資源對與活動的開展有很大的幫助。一些家長從網(wǎng)上找來了很多關于竹子的資料,有的家長特意去書店給孩子買了關于竹子種類的書,還有的家長到圖書館為孩子尋找一些關于熊貓和竹子的生態(tài)變化圖片資料等。這些知識不但豐富了幼兒,對與教師的知識面也是很大擴充。更主要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與熊貓,已由起初外形體態(tài)憨厚的喜愛,逐步變成對它們生存環(huán)境的擔心,而產(chǎn)生的關愛之情。幼兒情感上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活動四:《社會實踐活動:參觀竹器店》。

設計思路:

有一天,吳婧怡小朋友問我:“為什么長在泥里的竹子是綠的,而我家的竹竿是黃黃的啊?”我回答道:“那是因為竹子經(jīng)過了加工啊?”她有問:“怎樣加工啊?到哪里加工啊?是不是到廠里啊?”她的問題給了我很大啟發(fā)。于是我就和社區(qū)的竹器加工店聯(lián)系,帶領孩子們?nèi)⒂^加工竹子的過程。

活動進展:

帶領幼兒去社區(qū)附近的竹器店看加工竹子(用火把彎的竹子熏烤,使其變直),幼兒觀察熏烤時工人的操作過程和竹子的變化過程。

幼兒言行:

孩子們邊看竹器店的師傅進行操作,邊問了很多問題:

成:為什么要把竹子放在火上烤啊?

師傅:因為要讓長的彎的竹子變直了。

雨:讓竹子變直了有什么用啊?

師傅:直的直竹子有很多用處啊,就拿我們這里加工的竹子來說吧,它們是用來運往工地,造房子的時候做腳手架用的。

文:看,那個竹子烤黑了,快點拿掉。

師傅:別急,看,工作人員弄一些水澆在上面,讓竹子冷卻下來。

文:我聞到了一股味道。

玲:叔叔,我看到竹子“出汗”了。

師傅:哈哈,那不是汗,那是竹子在經(jīng)過火烤后流出來的汁液。

玲:那汁液為什么用罐子裝著呀?它有什么用啊?

師傅:你觀察的真仔細,那汁液可是個寶,可以用來治病的。小朋友不是會經(jīng)??人蕴刀鄦?喝了這個汁液就會好的。

教師回應:

在參觀回來的路上,孩子們興奮不已,各個唧唧呱呱的講開了。從他們的談話中,我發(fā)現(xiàn)通過這次參觀,孩子們確實懂得了不少。由于自己親眼看見了,所以話題就多了,連平時不大說話的孩子這時候也說個不停。家長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回家后能主動的講去看竹器加工店的事情了??磥矶嘧尯⒆幼叱鋈ジ惺?,比在課堂上教育的效果要好的多。

活動五:《家園開放日活動:有用的竹竿》。

設計思路:

方案活動進行了一階段后,我想讓家長也來參與我們的活動,一起來感受竹文化。我就先從調(diào)查入手,讓家長和我們一起收集關于竹子的用途;然后再請幼兒來講講自己一家人發(fā)現(xiàn)的各種竹子的用途;接著讓家長一起來玩竹子的游戲,讓他們也回到童年;最后一起來制作品嘗竹筒飯和竹筍菜。

子活動一《調(diào)查:竹竿的用途》既然加工竹子是為了幫助我們的生活,那么在我們生活中竹竿到底有些什么用呢?請幼兒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找一找生活中哪里用到竹竿的?并用圖記錄下來。

制作《竹子的用途調(diào)查表》。

幼兒姓名:

你知道竹子有哪些用處嗎?

是用了竹子的哪一分。

請用你的畫筆畫一畫吧!

子活動二《班會講述:竹子發(fā)布會》請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由幼兒代表自己的家庭介紹自己家了解到的竹竿的用途。

幼兒表現(xiàn):

玉:我知道竹竿可以做魚竿,我爸爸告訴我,他小的時候就自己做魚竿的,在竹子細的一頭絲線系好,另一頭系上魚餌。魚竿做好后就可以釣魚了,把魚竿放在水里,魚吃東西的時候魚竿上的線就會動,然后一拉就釣到魚了。

峻:我家的梯子就是竹子做的。我還知道竹子可以做家具,我阿姨家的地板就是用竹子做的(媽媽補充:竹地板是一種新的裝修材料,它是經(jīng)過高溫加工處理的,防蛀防潮,有經(jīng)濟美觀)。

蝶:上回竹器店的那個叔叔告訴我們竹竿可以晾衣服、造房子、架橋呢!

平:我還知道竹子可以做樂器,我家爺爺會吹笛,那個笛就是用竹子做的。

越:我看到過用竹子做的竹筏船的,有一會我們到浙江玩的時候就是坐竹筏在水里漂流的。就是有很粗的鐵絲把竹竿一根一根綁起來,放在水里也有水冒上來,我當時很害怕,后來爸爸告訴我沒關系的,不會沉的。后來我就走了上去,真的不會沉,太好玩了。

杰:我們吃的筷子就是用竹子做的,還有牙簽,我家里的筆筒也是竹筒做的。

軍:我看到用竹竿撐著保護樹木,還有用竹竿做籬笆的。

家長表現(xiàn):家長在教師的鼓舞下給大膽講述幼兒的幼兒發(fā)獎。

子活動三《親子游戲:跳竹竿舞》。

請家長給幼兒講一講少數(shù)民族中利用竹竿進行的娛樂活動。踩竹高蹺、爬竹梯、跳竹竿舞等。邀請家長和我們的小朋友一起跟老師學一學跳竹竿舞的步伐。由我們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分組聽音樂跳竹竿舞。

子活動四《品嘗:竹筒飯和竹筍做的菜》。

幼兒表現(xiàn):

雨:我聞到竹筒飯很香,比平時吃的飯要香多了,今天我吃了兩個的。

文:我覺得竹筒飯吃在嘴里粘粘的,很香。

蝶:我看到竹筒飯上有點黃黃的,為什么呀?

嘉:我知道那是竹子的顏色染到飯上去了。

活動六:《音樂綜合活動:牧童短笛》。

設計思路:

蔣宛平小朋友從家中帶來了一根笛子,可是他怎么吹都吹不出聲音來,這是為什么呢?于是我就小朋友來探索一下,這樣讓笛子發(fā)出聲音來。

幼兒表現(xiàn):

茂:我覺得竹笛的聲音聽起來有點脆,很響亮。

亮:我聽到竹笛的聲音有點象小鳥的叫聲一樣。

風:我覺得竹笛的聲音聽起來很高興。

幼兒表現(xiàn):

楊:笛子上那么多洞洞有什么用啊?

平:我看見爺爺用手按在洞洞上就會有聲音了。

菁:我按了呀,可還是沒有聲音呀?

平:要用嘴對著這個大的洞洞的用力吹的。(只有吹氣聲)。

平:哦,我知道了我看見爺爺吧這個洞洞貼了一張紙的。

幼兒試用不同厚薄的紙貼在洞洞上,有了發(fā)現(xiàn):

平:我知道了要用薄的紙才行的。

最后大家知道了用竹子的膜是因為竹膜很薄的原因。

子活動三:欣賞樂曲《牧童短笛》感受笛聲給人們帶來的優(yōu)美的旋律。

教師回應:

一開始我只是想讓幼兒認識笛子,感受優(yōu)美的笛聲的,后來發(fā)現(xiàn)在活動的進行的過程中孩子們對笛子如何發(fā)出聲音很感興趣,于是我就讓他們對不同材質(zhì)的笛膜進行比較,有欣賞活動擴充到科學實驗。我覺得在任何活動的安排中要根據(jù)具體的操作情況,教師隨機應變的作調(diào)整,發(fā)揮幼兒主動探索求知的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活動七:〈科學活動:竹的變形——竹篾編織〉。

設計思路:

在古代人們就發(fā)揮聰明才把智竹子做成竹篾制作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品,為了讓孩子們感受竹子的神奇用途,我安排了這個活動。

活動進展:

請幼兒參觀區(qū)角展示臺中陳列的各種竹編制品(竹帽、竹籮筐、竹席子、扇子、竹床等),教師介紹竹篾的加工工藝??翠浵瘛吨窬幑に嚒罚瑢W習編織方法,動手嘗試用紙條編織。

教師回應:

當孩子們看完錄象后都開動腦筋,想自己家中有的竹篾編制的物品,結(jié)果大家講出很多的物品,遠遠超過我們收集的一些編制品。而且在孩子們自己親自動手嘗試用紙條編制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看看簡單的“竹篾條”,可到了自己的手中就是不聽話,很多小朋友沒有問成任務,最后放棄了,。雖然他們覺得很困難,但他們同時也感受到了那些工人的靈巧雙手和智慧了,這對幼兒來說也是一種毅力的培養(yǎng)。

活動八:〈綜合活動:風箏〉。

設計思路:以前的風箏都是用竹篾和宣紙制作的,現(xiàn)在的風箏又是什么樣的呢?我設計了該系列活動讓幼兒認識風箏的簡單變遷。

子活動一:〈各種各樣的風箏〉幼兒了解到的各種各樣的風箏:

涵:我家有塑料的蝴蝶風箏的,它的翅膀可以折疊的。

風:我的風箏是我外公給我做的,用竹篾,還有我外公畫的孫悟空圖案呢,我最喜歡了。

明:我有一個蜻蜓風箏,它的眼睛會發(fā)光的,它可以在晚上放的。

樂:我在電視上看到的蜈蚣風箏很長很長,也很重,要很多人抬的。

豪:我還看到世界上最小的風箏的,只有我們的小指甲那么大。

看錄象《濰坊風箏節(jié)》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風箏藝術。

子活動二:〈制作風箏〉。

教師引導語:

在很久以前的風箏都是用竹篾編制的,首先把竹篾削成很薄很薄的竹條,然后把它彎曲成各種形狀,用線纏起來固定,接著在宣紙上用毛筆畫上各種圖案粘到編好的竹篾上面,還要調(diào)整重心。這樣才做好一個風箏。

出示自制風箏,教師示范用竹篾扎制風箏的方法,幼兒動手為風箏設計造型(畫和剪)。

子活動三:〈放飛風箏〉把做好的風箏一起那到戶外放飛,體驗如何把風箏放到天上去。

教師回應:

以往每到春天的時候,孩子們會讓父母買各種漂亮的風箏,通過這一活動孩子都愿意讓父母一起制作風箏,在共同的參與中進一步加深了家庭的親情。

方案活動開展近2個月,從幼兒的觀念與行為來看,我們的預設目標達到了,幼兒的積極性有很大的提高。

1.選擇主題時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教師與幼兒一起成長,幼兒在探索,教師也在探索。教師對于所學習的內(nèi)容不是都清楚,在尋找資料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幼兒在活動中進行觀察、溝通、分析、討論等,主動探索精神有充分的表現(xiàn),能力提高的很快。

2.在活動中,家長的參與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家長協(xié)助我們收集各種有關的信息,幫我們從網(wǎng)上下載各種資料,參與我們的家園開放日活動等??梢哉f,我們的方案活動能順利開展下來,離不開家長熱心的支持?;顒酉聛?,發(fā)現(xiàn)那些積極支持我們的家庭,他們的孩子的參與性更強,他們探索的熱情也更高。與另外一些幼兒相比,他們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往往較好。

3.利用較多的社區(qū)資源使我收益非淺。幼兒在活動中到公園竹林參觀,到竹器店看竹子的加工過程,聽那里的工匠師傅介紹等等,他們不但直觀的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更主要的是他們在學習如何跟別人交往,社會適應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接觸社會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

中班竹子教案篇七

1、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顏色的奇妙變化,激發(fā)幼兒對調(diào)色的興趣。

2、在幼兒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教幼兒學念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1、在每張桌子上放紅、黃、藍三種顏料,并給每人準備一只毛筆,一只小碗,一張白紙。

2、老師準備各種顏色的東西(橘子、小草、茄子、輪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二、幼兒進行調(diào)色操作。

1、教師簡單引導。

2、教師提出調(diào)色的要求。

調(diào)色的兩種顏料不要蘸的太多,放在自己的小碗里調(diào)。調(diào)好后,把你變出來的新的顏色畫在自己的紙上,老師來看哪位魔術師的本領最大。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調(diào)色操作。

4、教師根據(jù)每個小組變出來的不同顏色,作簡單的提問:你變出了什么顏色?是用哪兩種顏料調(diào)出來的?我們可以用這種顏色來畫什么?”然后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將事先準備的各種顏色的東西出示在黑板上。

5、教師小結(jié)。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依次提問。

什么顏色和什么顏色手拉手,變出什么顏色畫橘子(葉子、茄子、輪子)。

3、幼兒跟著老師朗誦1―2遍。

4、全體幼兒完整朗誦一遍。

四、詩歌創(chuàng)編。

引導:這些好看的顏色除了能畫黑板上的這些東西以外,還能畫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根據(jù)他們的發(fā)言,幫助他們進行詩歌的創(chuàng)編。

五、結(jié)束部分。

附兒歌:紅黃兩個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

黃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

紅藍兩個手拉手,變出紫色畫茄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出黑色畫輪子。

反思:

整個活動都是讓孩子扮演自己喜歡的魔術師角色,孩子們很開心,特別是在觀察顏料混合在一起的變化過程中,孩子們都能和同伴、老師分享這個過程,并且大方的將其表述出來。雖然這次活動是顏料操作活動,但是孩子們都沒有將顏料弄在自己的衣服上、桌子上和地上,因為在操作之前我事先將規(guī)則和要求講了,因此在活動中孩子們都能自覺遵守。

中班竹子教案篇八

竹筍尖尖露出角。

春風吹,竹子搖,

一節(jié)一節(jié)長得高。

騎竹馬,踩高蹺,

它的用處真不少。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jié)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班竹子教案篇九

活動目的:

1、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顏色的奇。

妙變化,激發(fā)幼兒對調(diào)色的興趣。

2、在幼兒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教幼兒學念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1、在每張桌子上放紅、黃、藍三種顏料,并給每。

人準備一只毛筆,一只小碗,一張白紙。

2、老師準備各種顏色的東西(橘子、小草、茄子、輪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二、幼兒進行調(diào)色操作。

1、教師簡單引導。

2、教師提出調(diào)色的要求。

調(diào)色的兩種顏料不要蘸的太多,放在自己的小碗里調(diào)。調(diào)好后,把你變出來的新的顏色畫在自己的紙上,老師來看哪位魔術師的本領最大。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調(diào)色操作。

4、教師根據(jù)每個小組變出來的不同顏色,作簡單的提問:“你變出了什么顏色?是用哪兩種顏料調(diào)出來的?我們可以用這種顏色來畫什么?”然后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將事先準備的各種顏色的東西出示在黑板上。

5、教師小結(jié)。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

2、教師依次提問。

什么顏色和什么顏色手拉手,變出什么顏色畫橘子(葉子、茄子、輪子)。

3、幼兒跟著老師朗誦1―2遍。

4、全體幼兒完整朗誦一遍。

四、詩歌創(chuàng)編。

引導:這些好看的顏色除了能畫黑板上的這些東西以外,還能畫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

教師根據(jù)他們的發(fā)言,幫助他們進行詩歌的創(chuàng)編。

五、結(jié)束部分。

《色彩謠》反思: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北敬位顒硬捎昧擞螒蚍?、觀察法、視聽講結(jié)合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語言、操作探索等活動,優(yōu)化教學過程,在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zhì),幼兒有自主思維的空間、時間,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教師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科學地設計了趣味游戲、操作、探索、直觀、嘗試、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創(chuàng)造條件,使幼兒主體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得到發(fā)展。設計“玩色”游戲置于學習詩歌之前,讓幼兒以“魔術師”的身份參與游戲,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活動興趣。

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探索,感受、體驗各種顏色混合后的奇妙變化,為幼兒學習、理解兒歌奠定基礎。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學習仿編,感到比較困難,因此我通過對話、示范、討論等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突破難點,但還是有一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掌握。

中班竹子教案篇十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積極參與制作的興趣。

2、通過故事得知小熊貓的基本構(gòu)造是用球形和橢圓形組成的。

3、能夠認識一些常用色,用名字進行在一次的顏色認知。

泡泡泥牙簽黑色筆盤子小熊貓吃竹子圖片。

1、從前有只小熊貓,它特別喜歡吃竹子,于是,就種了一片竹子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提問:誰來到了竹子地?

3、教師出示小熊貓的圖片來進行提問,這是誰?

4、它的.身體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都是什么形狀的?

1、提問:小熊貓的顏色有什么不同?

2、它們身上都用到了哪些形狀和顏色?

3、哪些地方都用到了圓形形?(出示圖)。

4、球形有幾個?橢圓形有幾個?大小一樣嗎?

5、通過以上提問,讓幼兒更加細致的了解到小熊貓的身體構(gòu)造。

6、幼兒觀察竹子的顏色和形狀特征。

1、教師邊示范邊講述小熊貓和竹子的基本做法,制作出一只小熊貓一根竹子。

2、幼兒人手一塊泡泡泥,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制作。

(1)分析圖。

(2)根據(jù)圖進行分泥。

(3)獨立完成制作。

1、在完成作品的基礎上給小熊貓創(chuàng)意添加一些裝飾品,讓自己的小熊貓與眾不同。(家長幼兒共同完成)。

例如:帽子圍巾衣服領結(jié)頭花。

2、將制作好的小熊貓展示在長有竹子的作品盤里。

幼兒跟音樂學習小熊貓的動態(tài)。

中班竹子教案篇十一

我園是所農(nóng)村幼兒園,地處山區(qū),隨處可見竹子、竹林。同時,湖林還盛產(chǎn)竹涼席,個別小朋友的家里便是從事這一產(chǎn)業(yè)。一天,幼兒在室外活動,一個小朋友看到附近的一個阿姨正在穿竹涼席,便跑過去說:“阿姨我?guī)湍憷€吧?!蹦莻€阿姨笑著拒絕了,他還不死心,就站在那看。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過去,還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了。我連忙走過去,一個小朋友看我過來,便拉著我跟我說:“老師,你看,阿姨在穿竹涼席,跟我媽媽一樣。”其他人也跟著喊起來“我媽也是哦?!边@時我便提出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做的嗎?”有的小朋友搖搖頭,有的小朋友說:“我知道,我知道,是竹子。”“那你們知道竹子是怎樣變成這樣的嗎?”小朋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搖搖頭?!袄蠋熌銇砀嬖V我們吧。”發(fā)現(xiàn)他們對竹子、竹制品產(chǎn)生了興趣?!毒V要》指出:“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開展教育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币虼?,我開展了主題活動:竹子。

(一)認識竹子。

帶幼兒到對面山上的竹林,讓幼兒自由觀察、探索。教師鋸開竹子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狀特征、結(jié)構(gòu)。并請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兒介紹竹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小結(jié)竹子的種類。

(二)認識竹制品。

(三)竹涼席的制作過程。

與竹涼席制作廠聯(lián)系,帶幼兒到廠里去看看。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到處亂跑,不到處亂摸。請廠里的叔叔為幼兒介紹竹涼席的制作工具,制作過程。讓幼兒欣賞制作完成的竹涼席。

(四)竹編織。

請一位會編織的阿姨來班上為幼兒表演編織。讓幼兒討論阿姨是怎么編的。提供竹條,讓幼兒學習編織,重點學習一上一下的編織方法。

(五)好玩的竹子。

把這些日子所收集的竹子、竹制品,做一個展覽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并對所收集的竹制品,材料進行分類,形成區(qū)角活動。如:竹涼席廠、編織店、樂器坊等。

分析:

1、幼兒對竹子的認識活動興趣濃厚,但是由于知識面較窄,詞匯掌握量較貧乏,因此在剛認識竹子的時候,幼兒不能用豐富的詞語表達出竹子的結(jié)構(gòu)特征,對竹子的種類也一無所知。

2、幼兒與老師共同搜集了各種各樣的竹制品,在竹制品展覽會上,幼兒能認真觀賞各種竹制品,在欣賞的同時,還懂得主動跟伙伴們商討竹制品的用途。竹涼席是我們?nèi)A安的一種特色工藝品,因此,我把它作為重點來向幼兒介紹。這一活動下來,幼兒的知識面豐富了,對竹子的用途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3、在竹涼席制作廠時,幼兒對那些工具都十分感興趣,這想摸摸,那想摸摸。為了幼兒的安全,我制止了他們的行為,使得有些幼兒在聽廠里的叔叔介紹時,有點心不在焉的。但大部分幼兒對叔叔的介紹還是十分感興趣的,認真地聽和觀察叔叔介紹的工具和過程。

4、在欣賞阿姨編織的時候,幼兒的興趣濃厚,大部分幼兒都躍躍欲試。可是,在動手嘗試的時候,很多幼兒都出現(xiàn)了錯誤,他們沒有掌握一上一下的規(guī)律,而且整體編織的`速度都很慢。

5、本活動主要是立足于對竹子有較深刻的認識后,再進行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的綜合活動。由于它是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因此孩子的興趣十分濃厚。本次活動,教師留給幼兒充分的活動空間,引導、鼓勵幼兒觀察、討論、操作,讓每個幼兒都有看、說、做的機會。在這樣的情境下,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豐富了經(jīng)驗,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口語表達和操作能力,整個活動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所有的知識、經(jīng)驗只有通過一系列的整合、遷移和運用,才能轉(zhuǎn)化為人內(nèi)在的、自我的知識結(jié)構(gòu)。在孩子的探索學習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挖掘、調(diào)動幼兒原有的各種經(jīng)驗,讓他們在投身于各種活動的同時整合運用已有經(jīng)驗,并不斷提升個體的經(jīng)驗。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要使他們的知識、經(jīng)驗內(nèi)化,就需要老師在活動中為其提供一個機會,使幼兒樂于參與,有要讓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已有經(jīng)驗進行整合、遷移與運用。案例中,老師面對孩子們開始的“牛角尖”并沒有失去耐心,而是一步步引導、幫助孩子提升經(jīng)驗,才使孩子始終保持了探索的興趣。

中班竹子教案篇十二

目標:

1、感受詩歌押韻的特點,能準確地發(fā)出姥(lao),鬧(nao),浩(hao),搖(yao)等音。

2、學習朗誦詩歌,感受作品中歡快的節(jié)目氣氛。

準備:

布置花燈展覽,如西瓜燈,荷花燈,金魚燈,火箭燈,飛機燈等。

過程:

1、花燈在班內(nèi)展出。

提問: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花燈?什么節(jié)日要掛花燈?

2、教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請幼兒聽后討論下列問題:

(1)詩歌的題目是什么?詩歌里說到哪些花燈?

(2)詩歌里還說了些什么?

3、幼兒再次學習詩歌、

幼兒討論并回答:

(1)美麗的花燈是誰做的?

(2)姥姥把花燈送給了誰,送的什么燈?

4、幼兒和教師一起朗誦詩歌2―3遍。

教師重點幫助幼兒糾正下列發(fā)音:姥(lao),鬧(nao),浩(hao),搖(yao)等。

5、初步了解詩歌押韻的特點,并討論下列問題:

(1)詩歌中有哪些音比較相像?(讓幼兒知道這叫押韻、)。

(2)念這首詩歌時,你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6、師幼小結(jié)。

延伸:請幼兒回家將自己會念的兒歌,在爸爸、媽媽面前大膽表演。

中班竹子教案篇十三

竹子,小朋友都見過。它是文人墨客所稱頌的植物。竹子挺拔不屈,有虛心向上的精神。

2歲以上幼兒。

1、先把竹子的'外形特點畫出來。

2、注意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有續(xù)延伸。

3、添畫枝葉。

4、竹節(jié)中間色比兩邊要黃一些。邊緣色要深一些。這樣竹子看起來就會有立體感了。

5、添畫枝葉用草綠和檸檬黃涂色。

6、背景涂草綠。

繪畫使兒童能動地領悟自然的美和生命的美。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60049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