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兼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教案的內容布局要合理,注重知識的層次性和遞進性。這些教案范文旨在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教案的編寫要點和方法。
比和比例教案篇一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正、反比例的意義,了解正反比例的區(qū)別和聯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質。
2、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使他們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各種量之間的比例關系,能根據相關條件直接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斷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進一步認識正、反比例的意義,能根據相關條件直接判斷兩種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斷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實物投影。
一、復習。
要求學生說出成正反比例量的關鍵,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關系式。
2、判斷下面各題中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圓錐的體積和底面積。
(2)用銅制成的零件的體積和質量。
(3)一個人的身高和體重。
(4)互為倒數的兩個數。
(5)三角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積和高。
(6)圓的周長和直徑。
(7)被除數一定,商和除數。
二、練習。
完成練習十三9~13題。
1、第9題。
觀察每個表中的數據,討論表下的問題。要注意啟發(fā)學生根據表數據的變化規(guī)律,寫出相應的數量關系式,再進行判斷。
2、第10題。
(1)看圖填寫表格。
(2)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再根據圖像特點判斷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什么比例,也可以根據相關的計算結果作出判斷。要讓學生認識到:同一幅地圖的比例尺一定,所以這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成正比例。
(3)啟發(fā)學生運用有關比例尺的知識進行解答。
3、第11題。
填寫表格,組織學生對兩個問題進行比較,進一步突出成反比例量的特點。
4、第12題。
引導學生說說每題中的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這兩種量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能不能用相應的數量關系式表示這種變化的規(guī)律。
5、第13題。
讓學生小組進行討論,教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補充練習。
1、a與b成正比例,并且在a=1。。時,b的對應值是0。15。
(1)a與b的關系式是a/b=()。
(2)當a=2。5時,b的對應值是()。
(3)當b=9。2時,a的對應值是()。
2、甲、乙兩人步行速度的比為5:6,從a地到b地,甲走12小時,乙要走幾小時?
比和比例教案篇二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論,并會靈活應用.
2.使學生掌握三角形一邊平行線的判定定理.
3.已知線的成已知比的作圖問題.
4.通過應用,培養(yǎng)識圖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5.通過定理的教學,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類比的數學思想.
觀察、猜想、歸納、講解。
l.教學重點:是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和推論及其應用.。
2.教學難點:是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的正確性的說明及推論應用.。
1課時。
投影儀、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復習提問】。
敘述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要求:結合圖形,做出六個比例式).
【講解新課】。
在黑板上畫出圖,觀察其特點:與的交點a在直線上,根據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有:……(六個比例式)然后把圖中有關線擦掉,剩下如圖所示,這樣即可得到:
平行于的邊bc的直線de截ab、ac,所得對應線段成比例.。
在黑板上畫出左圖,觀察其特點:與的交點a在直線上,同樣可得出:(六個比例式),然后擦掉圖中有關線,得到右圖,這樣即可證到:
平行于的邊bc的直線de截邊ba、ca的延長線,所以對應線段成比例.。
綜上所述,可以得到:
如圖,(六個比例式).。
此推論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基礎.。
這個推論不包含下圖的情況.。
后者,教學中如學生不提起,可不必向學生交待.(考慮改用投影儀或小黑板)。
例3已知:如圖,,求:ae.。
教材上采用了先求ce再求ae的方法,建議在列比例式時,把ce寫成比例第一項,即:.
讓學生思考,是否可直接未出ae(找學生板演).。
【小結】。
1.知道推論的探索方法.。
2.重點是推論的正確運用。
(1)教材p215中2.。
(2)選作教材p222中b組1.。
數學教案-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第二課時)。
比和比例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上的線段比例尺,練習五的第49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線段比例尺的含義,會根據線段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一些線段比例尺的地圖或平面圖。
教學過程: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識,我們學過的比例尺都是用數值來標明的,如比例尺1:10000就表示圖上距離是l厘米實際距離就是10000厘米,像這樣的比例尺叫做數值比例尺。除了數值比例尺外,還有線段比例尺。什么是線段比例尺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教師:線段比例尺是在圖上附有一條注有數量的線段。用來表示和地面上相對應的實際距離。同學們可以翻開教科書第16頁.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圖。地圖的下面就有一條線段比例尺。它上面有0、50和100幾個數,還注明了長度單位千米。這些數和單位表示什么意思呢?大家量一量從0到50這段線段有多長。(1厘米。)從50到100呢?(也是1厘米。)從0到50就表示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50千米的實際距離。從0到100就表示地圖上2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100千米的實際距離。
然后教師問:
l如果知道了兩個城市之間的圖上距離,你能不能計算出這兩個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
讓學生說怎樣列式。教師板書:505.5=275(千米)。
之后,進一步提出:
千米等于5000000厘米。所以這條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就是1:5000000。)。
教師板書出數值比例尺。
完成練習五的第49題:
1.第5題,讓學生獨立填表:填表前,要提醒學生圖上距離的單位應用什么,實際距離的單位應用什么。
2.第8題,讓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后,讓學生按照東南西北的方位說說拖拉機站、電影院、汽車站和供銷社離學校的距離。如,電影院在學校的南面,距學校200米;拖拉機站在學校的西北面,距學校2500米。
3.第9題,讓學生先求出試驗田長和寬的圖上距離,然后畫出平面圖,并且要注意在平面圖上注明比例尺。
比和比例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p50第3——8題,正反比例關系練習。
教學目的:進一步認識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能根據正、反比例關系的意義正確判斷,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和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基本知識練習。
2、練:950第4題。
先說出數量關系式,再判斷成什么比例?
三、綜合練習。
1、練習:p50第5題。
想一想:這三種數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式,你能找出哪幾種比例關系?
口答并說說怎樣想的。
2、做練習十二第6題、第7題。
3、做第8題。
提問:從直線上看,支數擴大或縮小時,錢數分別怎樣變化?
四、延伸練習。
下面題里的數量成什么關系?你能列出式子表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1、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要行千米,每小時行50千米,4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80千米,2.5小時到達。
2、某工廠3小時織布1800米,照這樣計算,8小時織布x米。
五、課堂。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進一步認識和掌握了哪些知識?
六、作業(yè)。
《練習與測試》p25第五、六題。
比和比例教案篇五
1、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區(qū)分比和比例。
2、能正確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進行判斷。
3、拓展思維能力。
1回顧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形成支識網絡。
2我們學習哪些知識?用合適的方法把知識間聯系表示出來。匯報同學互相補充。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什么叫解比例?怎樣解比例,根據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關系?什么叫反比例的關系?
什么叫比例尺?關系式是什么?
1填空。
六年級二班少先隊員的人數是六年級一班的8/9一班與二班人數比是()。
小圓的'半徑是2厘米,大圓的半徑是3厘米。大圓和小圓的周長比是()。
甲乙兩數的比是5:3。乙數是60,甲數是()。
5/x=10/340/24=5/x。
3、完成26頁2、3題。
綜合練習。
1、a1/6=b1/5a:b=():()。
2、9;3=36:12如果第三項減去12,那么第一項應減去多少?
3用5、2、15、6四個數組成兩個比例():()、():()。
1、如果a=c/b那當()一定時,()和()成正比例。當()一定時,()和()成反比例。
整理和復習。
解比例。
正反比例正方比例的意義。
正反比例的判斷方法。
比例應用題正比例應用題。
反比例應用體題。
比和比例教案篇六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師:誰能用比的知識說一說我們班男女同學的人數情況?
(指名匯報)。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和復習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
回顧與整理。
1.(1)舉例說一說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尺以及它們的應用。
預設。
生1:兩個數相除又叫作兩個數的比,如5÷2,可以寫成5∶2。
生2: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如8∶4=24∶12。
生3: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作這幅圖的比例尺,如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比例尺可分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生4:配制農藥會應用到比的知識;地圖上一般都有比例尺。
……。
(2)說一說比與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比
比例。
各部分名稱。
0.9∶0.6=1.5。
前項后項比值。
基本性質。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3)出示教材83頁“回顧與交流”2題。
學生獨立完成,思考比、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并全班交流。
預設。
生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相當于比的前項;除法算式中的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相當于比的后項;除號相當于分數的分數線,相當于比的比號。
生2:除法算式的商相當于分數的分數值,相當于比的比值。
強調:因為0不能作除數,所以所有分數的分母及比的后項都不能為0。
比和比例教案篇七
本單元在學生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識,認識常見數量關系的基礎上編排,通過對兩個數量保持商一定或積一定的變化,理解正比例關系和反比例關系,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正比例和反比例歷來是小學數學里的重要內容之一,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本單元進一步加強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學,突出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及簡單應用,重視正、反比例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淡化脫離現實背景判斷比例關系,不安排應用正、反比例關系解決實際問題。全單元編排三道例題和一個練習,前兩道例題都是關于正比例的,分別教學正比例的意義和圖像,后一道例題教學反比例的知識。
例1讓學生初步感知兩種相關聯的量以及成正比例的量的含義。列表呈現了一輛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通過寫出幾組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并求比值,發(fā)現各個比的比值都是80,理解80是這輛汽車每小時行駛的千米數,由此得出數量關系路程/時間=速度(一定)。在數量關系中,路程比時間等于速度是舊知識,速度一定是這個問題情境里的規(guī)律,是正比例概念的生長點。教材先指出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用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具體解釋兩種量的相關聯。再指出這輛汽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可以說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它們是成正比例的量,學生在這里首次感知了正比例關系。
試一試在另一組數量關系中繼續(xù)感知正比例關系,購買鉛筆數量和總價的表格里有三個空格,先計算買4枝、5枝、6枝這種鉛筆的總價,讓學生體會鉛筆的單價每枝0。3元是不變的,總價是隨著數量變化而變化的,總價與數量是兩種相關聯的量。然后依次回答其他三個問題,得出鉛筆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的結論,并用式子總價/數量=單價(一定)作出解釋。試一試的認知線索與例1相似,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空間比例1大,使學生對正比例關系的體驗更深刻。
學生在上面兩個實例中感知了正比例的具體含義,教材第63頁要形成正比例的概念。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是概念形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發(fā)展數學思考的極好機會。首先用字母表示數量,每個實例里都有兩個相關聯的量,分別是路程和時間或者總價與數量,兩個量的比的比值分別是速度和單價,因而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然后把路程/時間=速度(一定)、總價/數量=單價(一定)表示成y/x=k(一定),并指出正比例關系可以用這個字母式子表示。用抽象的字母組成的式子表示正比例關系是認知難點,教學要聯系兩個實例,引導學生經歷字母表示具體的數量?字母式子表示常見數量關系?字母式子表示正比例關系的過程,加強對式子y/x=k(一定)的理解。
練一練判斷生產零件的數量和時間成不成正比例,是把正比例概念具體化,利用概念進行演繹推理。具體地說,是分析這個情境里的生產零件數量和所用時間的比的比值是否始終保持一定,如果具備y/x=k(一定)這種關系,兩種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否則就不成正比例。學生在第62頁試一試里已經進行過這樣的分析和判斷,那時是依據連續(xù)的四個問題進行的,現在要求他們獨立開展有條理的推理活動,進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掌握判斷兩種量成不成正比例的方法。練習十三第1~3題配合例1的教學,第3題判斷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成不成正比例。可以根據表格里填的數據進行推理,因為周長與邊長的比4/1、8/2、12/3、16/4的比值都是4,面積與邊長的比1/1、4/2、9/3、16/4的比值不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面積與邊長不成正比例。也可以根據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和面積公式推理,從邊長4=周長可以得到周長與邊長的比的.比值是確定的數4,即周長/邊長=4(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成正比例。從邊長邊長=面積可以知道,面積雖然隨著邊長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面積與邊長的比的比值是變化的量,即面積/邊長=邊長,所以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不成正比例。前一種思考對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適宜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也符合《標準》的要求。后一種思考沒有利用數據信息,推理的難度較大,不必對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教材設計這道題的意圖是進一步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突出正比例概念的內涵:兩種相關聯量的比的比值保持一定。
像直觀表達正比例關系。
例2是按照《標準》的要求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系的數據在有坐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并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編排的,設計的三個問題體現了教學正比例圖像的三個步驟。第一步認識圖像上的點,按照a點表示1小時行80千米b點表示5小時行400千米說出其他各點的具體含義,體會各個點都表示汽車在某段時間所行駛的路程,也體會這些點是根據對應的時間與路程的數據在方格紙上畫出來的。第二步認識圖像的形狀,從圖中描出的點在一條直線上,體會正比例關系的圖像是一條直線。了解正比例圖像是直線對以后畫圖能起兩點作用:一是畫正比例關系的圖像(如第64頁練一練),可以根據提供的各組數據描出圖像的許多個點,再依次連成直線;二是如果按正比例關系畫出的點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表明畫點出現了錯誤,應及時糾正。第三步應用圖像,估計行駛時間所對應的路程或者行駛路程所用的時間。要指導學生利用畫垂線或畫平行線的技能,盡量使得數準確些。如估計2。5小時行駛的千米數,要在橫軸上找到表示2。5小時的點,過這點畫橫軸的垂線,得到垂線與圖像的交點,再過交點作縱軸的垂線,根據垂足在縱軸上的位置估計行駛的路程。
練習十三第4、5題配合例2的教學。判斷實際問題里相關聯的兩種量成不成正比例有兩種思路,一種是看畫成的圖像,如果圖像是一條直線,那么兩種量成正比例;如果圖像不是一條直線,那么兩種量不成正比例。另一種是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利用各組對應的數據寫出比、求比值,從比值是否相等作出成不成正比例的判斷。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應用后一種思路,在判斷活動中加強對概念的理解。
例3教學反比例的意義,安排的教學活動線索和例1十分相似。在表格里可以看到筆記本的單價在變化,購買的數量也在變化,而且每組相對應的單價和數量的乘積都是60,這不僅是算得的,還和題目里的用60元買筆記本相一致,因此用數量關系式單價數量=總價(一定)表示這個問題情境里兩個變量的變化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指出單價和數量是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成反比例,是兩個成反比例的量。試一試先把表格填寫完整,在填表時體會工地要運的72噸水泥是確定的。然后思考三個問題,抓住每天運的噸數與需要的天數的乘積是多少,乘積表示什么數量以及問題情境的數量關系式,從每天運的噸數天數=運水泥的總噸數(一定),理解每天運的噸數和需要的天數成反比例。通過上面四個實例的研究,學生初步感知了反比例的含義,于是用字母x、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兩個量的乘積,把反比例關系表示成xy=k(一定),形成反比例的概念。
練習十三第6~8題配合例3的教學,重溫認識反比例的過程,應用概念進行判斷,從而加強對反比例的理解。第8題在方格紙上分別呈現了三個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的長方形、三個周長都是14厘米的長方形,看圖在表格里填出各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前三個長方形的長乘寬分別是121=12、62=12、43=12,即長寬=面積(一定),得到的結論是長方形的面積一定,長與寬成反比例。后三個長方形的長乘寬分別是61=6、52=10、43=12,這些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長與寬的乘積不相等,所以長方形的周長一定,長與寬不成反比例。教學這道題要讓學生經歷得出結論的過程,強化對反比例概念的理解。第9~13題是綜合練習,練習內容包括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的比較,成比例的量與不成比例的量的比較,比例尺與正比例關系,還要尋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的實例。編排這些練習,要通過比較與判斷進一步使學生清晰地理解概念,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要聯系正比例的概念體會比例尺的意義,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要體驗生活中經常看到成正比例的量與成反比例的量,培養(yǎng)數學意識。
比和比例教案篇八
1、甲數除以乙數的商是2.8,甲、乙兩數的最簡比是()。
2、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比值是()。
3、在24的約數中選出四個數,組成一個比例是()。
4、如果蘋果重量的1/6與橘子重量的20%相等,那么蘋果重量與橘子重量的比是()。
5、在一個比例中。兩個內項互為倒數,其中一個外項是最小的合數,另一個外項是()。
6、用一張長和寬之比為2:1的紙剪兩個最大的圓,這張紙的利用率是()。
7、一根鋼管長3米,截去1/3后又截去1/3米,比原來短了()米。
8、圓柱體的側面積一定,()和高成反比例。
9、兩個長方形的面積比是8:7,長的比是4:5,寬的比是()。
10、請寫出兩個內項相等,兩個比的比值都是0.4的一個比例。
二、判斷題。
2、等第等高的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之比為2:1。
4、甲、乙兩個足球隊的比賽結果是3:0,這個比的前項是3,后項是0。
5、兩個正方體的棱長之比為2:3,則他們的體積之比為4:9。
三、選擇題。
1、一種長5毫米的零件,畫在圖紙上長10厘米,這副圖的比例尺是()。
a、1/2b、2/1c、1/20d、20/1。
2、圓的面積和()成正比例。
a、半徑b、直徑c、半徑的平方d、
3、一項工程,甲獨做5天完成,乙獨做6天完成,甲、乙兩人的工作效率的比是()。
a、5:6b、6:5c、1/6:1/5d、5/11:6/11。
4、路程一定,所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5、xy+2=k(一定),x和y()。
6、下列選項中,()成正比例,()成反比例,()不成比例。
a、比的前項一定,比的后項和比值。
b、比例尺一定,分母和分數值。
c、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四、計算題(解比例略)。
五、解決問題。
6、一個長方形操場長100米,寬50米,把它畫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圖紙上,長和寬各應畫多少厘米?請畫出這個長方形。
比和比例教案篇九
教材第32頁例2、例3,練一練和試一試練習六第6-11題,練習六后的思考題。
1、使學生認識解比例的意義,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和比例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一、復習引新
1、做第32頁復習題。
讓學生先思考可以怎樣想。根據思考的方法在括號里填上數。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日答)
4:3=2:1.5x:4=1:2
3、引入新課
在上面兩題里,第1題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項。從第2題可以看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里另外一個未知數,這種求比例里的未知項,就叫做解比例。
現在,我們就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提問: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求出未知項x嗎?自己先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做,再試著做做看。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教學例3
出示例題,讓學生用比例形式讀一讀。
讓學生解答在自己的練習本上。
指名口答解比例過程,老師板書。
3、教學試一試
出示例3,提問已知數都是怎樣的數。
讓學生自己解答。
4、小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四人板演。
2、做練習六第8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
3、做練習六第10題。
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4、做練習六第11題。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看能寫出多少個比例。
四、講解思考題。
提問:根據題意,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你想到什么?
兩個外項的積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個內項嗎?
五、課堂小結
這堂課學習的什么內容?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怎樣解比例?
六、課堂作業(yè)。
練習六第6題(1)-(4)題,第7題。
家庭作業(yè):練習六第6題(5)、(6)題,第9題和思考題。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
2.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一)解下列簡易方程,并口述過程.。
2=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10和9∶1520∶5和4∶15∶1和6∶2。
(四)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其他等式.。
3∶8=15∶40。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義.。
2.學生交流。
(二)教學例2.。
1.討論:如何把這個比例式變?yōu)橐褜W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數的'解.。
2.組織學生交流并明確.。
(1)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改寫為:3=8×15.。
(3)規(guī)范并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解:3=8×15。
=40。
(三)教學例3。
1.組織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匯報。
這節(jié)課我們。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一
結合“圖片像不像”“調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各部分名稱,能通過化簡比或求比值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會用兩種形式表示比例。
2.數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經歷自學和合作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
3.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過情境理解比例的意義,通過求比值或化簡比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
1.教學難點。
通過求比值或化簡比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并正確的寫出比例。
2.教法學法。
講授與自學相結合、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學卡。
一、回顧舊知,復習鋪墊。
1.復習學過的有關比的知識。
2.談話引入新課。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你們能說出每幅圖的長與寬的各是多少嗎?請在學習卡上寫下來。
寫出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完成學習卡的第一題。
(1)交流反饋。
師: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3.組織看書,認識名稱。
我們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呢?請大家自學16頁的“認一認”,完成學習卡的第二題。
4.利用新知,學以致用。
師:在圖上這五張圖片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來組成比例?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系統的總結,傳遞給學生一個信號,考慮問題要多方位思考?!?。
5.內化意義,提高認識。
(1)從比例的意義我們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2)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關鍵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怎么辦?”
6.引申應用。
學生自學數學書的16頁的問題三。
7.比較“比”和“比例”兩個概念。
(1)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同學們能正確地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p17,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項、外項、內項。
指名讓學生指出板書中的`比例的外項、內項。
教師:我們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稱,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質呢?現在我們就來研究。(在比例的意義后面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請同學們分別計算出這個比例中兩個內項的積和兩個外項的積。教師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80×5=400。
兩個內項的積是2×200=400。
“你發(fā)現了什么?”(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板書:80×5=2×20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這樣的呢?”讓學生分組計算前面判斷過的比例式。
通過計算,大家發(fā)現所有的比例式都有這個共同的規(guī)律,誰能用一句話把這個規(guī)律說出來?
最后教師歸納并板書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并說明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又是怎樣的呢?”(指著80:2=200:5)教師邊問邊改寫成:
“這個比例的外項是哪兩個數呢?內項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就是等號兩端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題略)。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二
教材第106、107頁例1,例2。
1.使學生認識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特點,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正確地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
認識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特點。
掌握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1.判斷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
(2)路程一定,行駛的速度和時間。
讓學生先分別說出數量關系式,再判斷。
2.根據條件說出數量關系式,再說出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應的等式。
(1)一臺機床5小時加工4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8小時加工64個。
(2)一列火車行駛360千米。每小時行90千米,要行4小時;每小時行80千米,要行x小時。
指名學生口答,老師板書。
3.引入新課。
從上面可以看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應用比例的知識,也可以根據題意列一個等式。所以,我們以前學過的一些應用題,還可以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這節(jié)課,就學習正、反比例應用題。(板書課題)。
1.教學例1。
(1)出示例1,讓學生讀題。
(2)說明:這道題還可以用比例知識解答。
(3)小結:
提問:誰來說一說,用正比例知識解答這道應用題要怎樣想?怎樣做?指出:先按題意列關系式判斷成正比例,再找出兩種相關聯量里相對應的數值,然后根據正比例關系里比值一定,也就是兩次籃球個數與總價對應數值比的比值相等,列等式解答。
2.教學改編題。
出示改變的問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請同學們按照例1的方法自己在練習本上解答。同時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體訂正。指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列等式的依據是什么。
3.教學例2。
(1)出示例2,學生讀題。
(2)誰能仿照例l的解題過程,用比例知識來解答例2?請同學們自己來試一試。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學生練習后提問是怎樣想的。效率和時間的對應關系怎樣,檢查列式解答過程,結合提問弄清為什么列成積相等的等式解答。
(3)提問:按過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先求總量的應用題現在用什么比例關系解答的?誰來說一說,用反比例關系解答這道應用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指出;解答例2要先按題意列出關系式,判斷成反比例,再找出兩種相關聯量里相對應的數值,然后根據反比例關系里積一定,也就是兩次修地下管道相對應數值的乘積相等,列等式解答。
4.小結解題思路。
請同學們看一下黑板上例1、例2的解題過程,想一想,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是怎樣想怎樣做的?同學們可以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告訴大家。指名學生說解題思路。指出:應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先要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板書:判斷比例關系)再找出相關聯量的對應數值,(板書:找出對應數值)再根據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解答。(板書:列出等式解答)追問:你認為解題時關鍵是什么?(正確判斷成什么比例)怎樣來列出等式?(正比例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積相等)。
1.做練一練。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列出的等式不一樣。指出:只有先正確判斷成什么比例關系,才能根據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式。
2.做練習十三第1題。
先自己判斷,小組交流,再集體訂正。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正、反比例應用題要怎樣解答?你還認識了些什么?
完成練習十三第2~6題的解答。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三
談話導入。
師:誰能用比的知識說一說我們班男女同學的人數情況?
(指名匯報)。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和復習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
回顧與整理。
1.(1)舉例說一說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尺以及它們的應用。
預設。
生1:兩個數相除又叫作兩個數的比,如5÷2,可以寫成5∶2。
生2: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如8∶4=24∶12。
生3: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作這幅圖的比例尺,如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比例尺可分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生4:配制農藥會應用到比的知識;地圖上一般都有比例尺。
……。
(2)說一說比與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比
比例。
各部分名稱。
0.9∶0.6=1.5。
前項后項比值。
基本性質。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3)出示教材83頁“回顧與交流”2題。
學生獨立完成,思考比、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并全班交流。
預設。
生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相當于比的前項;除法算式中的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相當于比的后項;除號相當于分數的分數線,相當于比的比號。
生2:除法算式的商相當于分數的分數值,相當于比的比值。
強調:因為0不能作除數,所以所有分數的分母及比的后項都不能為0。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四
一、鋪墊孕伏:
1.正比例關。
系的意義是什么?怎樣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判斷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2.下面哪兩種量成正比例關系?為什么?
(1)時間一定,行駛的速度和路程。
(2)數量一定,單價和總價。
4.引入新課。
如果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之間會怎樣變化呢,變化又有什么規(guī)律呢?這兩種量又成什么關系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反比例關系。(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2。
出示例2某運輸公司要運一批300噸的貨物。讓學生計算并完成填表任務。
每天運的數量(噸)1020304050。
所需的天數。
在本上填表,并觀察思考能發(fā)現什么?指名口答,老師板書填表。讓學生按學習正比例的方法觀察表里內容,相互之間討論,發(fā)現了什么。
指名學生口答討論的結果,得出:
(1)每天運的噸數和需要的天數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需要的天數隨著每天運的噸數的變化而變化。
(2)每天運的噸數縮小,需要的天數反而擴大,每天運的噸數擴大,需要的天數反而縮小。
(3)可以看出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總是一定的。(板書: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一定)因為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都是240。提問:這里的240是什么數量?誰能說出這里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這個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的板書補充成:運的總噸數一定時,每天運的噸數和天數的積一定)。
2.教學例1。
出示例1。
3.概括反比例的意義。
(1)綜合例1、例2的共同點。
提問:請你比較一下例1和例2,說一說,這兩個例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概括反比例意義。
例1、例2里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是什么關系的量呢?請同學們看第101頁1~3自然段。說明:像例1、例2里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變化時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積一定。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之間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迫問: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關鍵是什么?(乘積是不是一定)提問:如果用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那么上面這種關系式可以怎樣寫呢?(板書:xy=k(一定))指出:這個式子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x和y,y隨著x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乘積k是一定的。這時就說x和y成反比例關系。所以,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我們就用xy=k(一定)來表示。
4.具體認識。
(1)提問:例1里有哪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例2里的兩種量成反比例關系嗎?為什么?
(2)提問:看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反比例,關鍵要看什么?
(3)判斷。
現在回過來看開始寫的關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當工作總量一定時,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成什么關系?為什么?指出:根據上面所說的反比例的意義,要知道兩個量成不成反比例關系,只要先看這兩種量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再看兩種量變化時乘積是不是一定。如果兩種相關聯的量變化時乘積一定,它們就是成反比例的量,相互之間的關系就是反比例關系。
5.教學例3。
三、鞏固練習。
用剛才我們說的判斷方法來做幾道題。
1.做練一練。
指名學生口答,說明理由。(可以寫出數量關系式看一看)。
2.下題兩種相關聯量成不成反比例?為什么?
一根鐵絲,剪成每段2米,可以剪成5段;如果剪成4段,平均每段x米。
3.做練習十二第1題。
四、課堂小結。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十二第2~4題。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五
簡要提示:
本課教學內容是課程標準蘇教版六年級(下)第45頁的“解比例”。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理解了比例的意義、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過程;使學生在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過程中感受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系,發(fā)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流程:
流程1:教學例5a。
教師:李明同學在學習了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后,也在電腦上把下面的一張照片按比例放大。課件出示例5。
教師讀題:現在只知道放大后照片的長是13.5厘米,寬是多少厘米呢?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教師:要求出寬,我們必須先理解“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你能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嗎?教師:按比例放大的意思呀就是說明這張照片放大前后的相應邊長的比能組成比例,例如:放大前的照片的長:放大后的照片的長=放大前照片的寬:放大前照片的長:寬=放大后照片的長:寬。
流程2:教學例5b。
教師:現在放大后的寬不知道,我們可以用什么來表示?
教師:我們就可以假設放大后的照片的寬為x厘米。
課件出示解:設放大后的照片的寬為x厘米。
教師:現在你能列出比例式嗎?
教師:我們可以列出這樣的比例13.5:6=x:4。
教師:動動腦筋,這個比例中的未知數x你能求出來嗎?試一試!
流程3:教學例5c。
課件出示解答過程。
教師:其實這就是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寫的。你看懂了嗎?教師(指著):現在我們已經把未知數x求出來了,像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的過程,就叫做解比例。(板書課題:解比例)。
教師:最關鍵的還是把一個比例寫成等式這一步,它就是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得來的。
流程4:教學“試一試”a。
教師:你現在會解比例了嗎?請大家看課本45頁的試一試,請你接著完成它。
流程5:教學“試一試”b。
課件出示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看一看,你做對了嗎?說說把比例寫成1.2x=75×0.4的依據是什么?
流程6:完成“練一練”
教師:請同學們繼續(xù)看課本45頁上的練一練,把這3題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看誰做得有對又快。
教師:核對一下,你是這樣做的嗎?
課件出示三題的解題過程。
流程7:課堂總結。
教師:在列比例式時我們要根據題意,正確找出題目里的比例,列出比例式,在解比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比例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轉化成一個等式,同時計算也要認真、細心。
流程8:完成練習十第6題。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做一些練習。
課件出示題目。
教師:請大家先讀一讀,然后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教師:我們可以這樣來求未知數。
課件出示解答過程。
流程9:完成練習十第7。
題教師:先讀一讀,想一想,然后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同桌互相批改一下。
流程10:完成練習十第8題a。
教師:請大家看課本47頁第8題,先輕聲地讀一讀。
教師:在練習本上分別寫出每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體積的比,然后看一看它們能不能組成比例。教師:可以寫成這樣的比25:200、30:250,它們能組成比例。
流程11:完成練習十第8題b。
教師:大家看第2個問題,題目中的“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計算:是什么意思?教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300毫升水中應加入的蜂蜜與水的體積的比等于第一杯中蜂蜜與水體積的比。
教師:正確理解了這個條件的意思后,就請大家列比例來解決這個問題。
課件出示解答過程。
教師:核對一下,你做對了嗎?
流程12:完成思考題。
教師:下面我們要來挑戰(zhàn)一下自己了,有信心嗎?請看??
課件出示題目。
教師:大家讀一讀,想一想,題目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是什么意思?由此你能想到什么呢?
流程13:布置作業(yè)。
教師:今天的課堂作業(yè)是練習十的第5題。希望大家能認真完成。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六
使學生理解的含義,會根據線段比例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根據線段比例尺求圖和實際距離。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識,我們學過的比例尺都是用數值來標明的,除了數值比例尺外,還有線段比例尺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
2、如果知道了兩個城市之間的圖上距離,你能不能計算出這兩個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沈陽和長春這兩個城市,并量出它們的距離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這兩個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該怎樣計算?讓學生說怎樣列式。
50×5.5=275(千米)。
3、你能不能把這個地圖上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怎么改寫?
三、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十五的第4~8題。
四、課堂小結。
創(chuàng)意作業(yè):
在地圖上找出我們的家鄉(xiāng)和北京,并計算出它們離多遠。如果用50千米的線段比例尺,你能畫出它們在圖上的距離嗎?同學們試一試。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七
教科書第64~65頁的例3和“試一試”,“練一練”和練習十三的第6~8題。
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反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學生在認識成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系,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發(fā)現規(guī)律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從生活現象中探索數學知識和規(guī)律的意識。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
教學準備:多媒體。
一、復習鋪墊。
1、怎樣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樣表示正比例關系?
2、判斷下面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為什么?
時間一定,行駛的路程和速度。
除數一定,被除數和商。
3、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在什么條件下,兩種量成正比例?
4、導入新課:
如果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的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這兩種量又存在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和認識這種變化規(guī)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的表格。
學生填表。
2、小組討論:
(1)表中列出的是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2)你能找出它們變化的規(guī)律嗎?
(3)猜一猜,這兩種量成什么關系?
3、全班交流。
學生初步概括反比例的意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4、完成“試一試”
學生獨立填表。
思考題中所提出的問題。
組織交流,再次感知成反比例的量。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x×y=k(一定)揭示板書課題。
三、鞏固應用。
1、練一練。
每袋糖果的粒數和裝的袋數成反比例嗎?為什么?
2、練習十三第6題。
先算一算、想一想,再組織討論和交流。
要求學生完整地說出判斷的思考過程。
3、練習十三第7題。
先獨立思考作出判斷,再有條理地說明判斷的理由。
4、練習十三第8題。
先填表,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判斷,明確:長方形的面積一定,長和寬成反比例;長方形的周長一定,長和寬不成反比例。
5、思考:
100÷x=y,那么x和y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6、同桌學生相互出題,進行判斷并說明理由。
四、反思。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yè)。
板書設計: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八
2.利用反比例函數的圖象解決有關問題.
1.經歷對反比例函數圖象的觀察、分析、討論、概括過程,會說出它的性質;。
2.探索反比例函數的圖象的性質,體會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數學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上節(jié)的練習中,我們畫出了問題1中函數的圖象,發(fā)現它并不是直線.那么它是怎么樣的曲線呢?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討論一般的反比例函數(k是常數,k0)的圖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質.
二、探究歸納。
1.畫出函數的圖象.
分析畫出函數圖象一般分為列表、描點、連線三個步驟,在反比例函數中自變量x0.
解1.列表:這個函數中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實數,列出x與y的對應值:
2.描點:用表里各組對應值作為點的坐標,在直角坐標系中描出在京各點點(-6,-1)、(-3,-2)、(-2,-3)等.
3.連線:用平滑的曲線將第一象限各點依次連起來,得到圖象的第一個分支;用平滑的曲線將第三象限各點依次連起來,得到圖象的另一個分支.這兩個分支合起來,就是反比例函數的圖象.
上述圖象,通常稱為雙曲線(hyperbola).
提問這兩條曲線會與x軸、y軸相交嗎?為什么?
學生試一試:畫出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學生動手畫反比函數圖象,進一步掌握畫函數圖象的步驟).
學生討論、交流以下問題,并將討論、交流的結果回答問題.
1.這個函數的圖象在哪兩個象限?和函數的圖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數(k0)的圖象在哪兩個象限內?由什么確定?
(2)當k0時,函數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曲線從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個象限內y隨x的增加而增加.
注1.雙曲線的兩個分支與x軸和y軸沒有交點;。
2.雙曲線的兩個分支關于原點成中心對稱.
以上兩點性質在上堂課的問題1和問題2中反映了怎樣的實際意義?
在問題1中反映了汽車比自行車的速度快,小華乘汽車比騎自行車到鎮(zhèn)上的時間少.
在問題2中反映了在面積一定的情況下,飼養(yǎng)場的一邊越長,另一邊越小.
三、實踐應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數的定義可知:,又由于圖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這兩個條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題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數(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數y=kx-k的圖象經過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數(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數y=kx-k中,k0,可知,圖象過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線與y軸的交點在x軸的上方.
解因為反比例函數(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數y=kx-k的圖象經過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數的圖象過點(1,-2).
(1)求這個函數的解析式,并畫出圖象;。
(2)由點a在反比例函數的圖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驗證點a關于兩坐標軸和原點的對稱點是否在圖象上.
解(1)設: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為:(k0).
而反比例函數的圖象過點(1,-2),即當x=1時,y=-2.
所以,k=-2.
(2)點a(-5,m)在反比例函數圖象上,所以,
點a的坐標為.
點a關于x軸的對稱點不在這個圖象上;。
點a關于y軸的對稱點不在這個圖象上;。
點a關于原點的對稱點在這個圖象上;。
(1)求m的值;。
(2)它的圖象在第幾象限內?在各象限內,y隨x的增大如何變化?
(3)當-3時,求此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數的定義可知:解得,m=-2.
(2)因為-20,所以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內,在各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
(3)因為在第個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當x=時,y最大值=;。
當x=-3時,y最小值=.
所以當-3時,此函數的最大值為8,最小值為.
例5一個長方體的體積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長是y厘米,寬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寫出用高表示長的函數關系式;。
(2)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畫出函數的圖象.
解(1)因為100=5xy,所以.
(2)x0.
(3)圖象如下:
說明由于自變量x0,所以畫出的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內的一個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節(jié)課學習了畫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探討了反比例函數的性質.
1.反比例函數的圖象是雙曲線(hyperbola).
(2)當k0時,函數的圖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個象限內,曲線從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個象限內y隨x的增加而增加.
五、檢測反饋。
1.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下列函數的圖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數,且當x=3時,y=8,求:
(1)y和x的函數關系式;。
(2)當時,y的值;。
(3)當x取何值時,?
3.若反比例函數的圖象在所在象限內,y隨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數經過點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圖象上有兩點p1(x1,y1)和p2(x2,y2),且x1x2,試比較y1和y2的大小.
比和比例教案篇十九
p53~54、第4~13題,思考題,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練習。
進一步掌握正、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應用比例知識解答基本的正、反比例應用題,并溝通不同解法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提高學生判斷,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
一、基本訓練。
p53第4題,口答并說明理由。
二、基本題練習。
1、做練習十第5題。
2提問:按過去的算術解法,第(1)題要先求什么數量?第(2)題呢?
用比例的知識怎樣解答呢,請大家自己做一做。
評講: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板書:速度×時間=路程(一定)=反比例。
提問:正、反比例應用題解題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題方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3、練習:(略)。
三、綜合練習。
3、練習十第11題。
啟發(fā)學生用幾種方法解答。
4、做練習十第13題。
(1)提問:這是一道什么應用題?可以怎樣列式解答?
(2)把樹苗總數看做單位“1”,成活棵數是94%,你還能用比例知識解答嗎?
四、講解思考題。
引導:增加鉛以后,鉛與錫的比是5:3,有怎樣的關系式?
五、課堂:
通過本課的練習,你進一步明確了哪些內容?
六、作業(yè):
第8、9、10題。
七、課后作業(yè):
第6、7、12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755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