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2 08:02:23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大全(19篇)
時間:2023-12-02 08:02:23     小編:紙韻

教案是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具體方案。教案的編寫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和清晰,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范文展示了教案中各個要素的合理組織和完整安排。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一

1、結合具體生活情景,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對質(zhì)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質(zhì)量觀念,會用觀察、掂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千克和克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直接接觸得很少,不了解千克、克代表的實際質(zhì)量,沒有千克、克的概念;而且質(zhì)量單位不象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所以對認識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難度。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在質(zhì)量單位的使用上錯用、亂用的現(xiàn)象多次出現(xiàn)但糾正之后仍頻頻出現(xiàn),癥結即在于此。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觀念。

靈活運用千克、克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zhì)量。

針對教學內(nèi)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合作學習法、講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等教學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實踐法,并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質(zhì)量建立聯(lián)系,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約2分左右)。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tài)就為本節(jié)課定下了基調(diào)。因此,我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去超市購買水果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而引發(fā)要知道物體有多重,就需要用人們共同知道的質(zhì)量單位,自然而然的引出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開門見山點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約20分左右)。

《課標》強調(diào):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和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設計了5個層次來展開,以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體概念,突出教學重點。

第一層次:認識秤。

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有多重必須要有稱量工具——秤。再用課件展示各種常用的秤的圖片,讓學生認識秤。

第二層次:認識天平。

教師提問:“想知道2分硬幣有多重,用什么工具?”接著用課件出示天平,并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為后續(xù)教學中克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三層次:克的認識。

“克”是一個很輕的質(zhì)量單位,要結合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心理學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思維就得不到發(fā)展。因此我分三個步驟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建立克的質(zhì)量概念。

(1)1克有多重。

教師演示用天平稱2分硬幣的過程,使學生明確一枚2分硬幣的質(zhì)量大約為一克。

(2)掂一掂活動——掂2分硬幣,體會1克的輕重。

首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說出自己的感受;接著讓學生從自己帶來的東西中找出質(zhì)量為1克的物體,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找一找的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zhì)量概念。(突破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難點)為學生以后的實際應用打下基礎。

(3)多于1克的質(zhì)量的認識。

讓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的質(zhì)量,引導學生觀察物品上的克數(shù),并在四人小組中展開活動:掂一掂自己帶來的物品,再掂掂一掂別人帶來的物品,感受不同克數(shù)物體在質(zhì)量上的差別。最后問學生:和1克比起來你有什么感受?加深學生對克的認識,并為接下來千克的認識埋下伏筆。

這一環(huán)節(jié),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從而增強學習效果,進一步突破了難點。

三、千克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感受千克的實際質(zhì)量,建立明確的質(zhì)量概念,同時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我通過四個步驟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讓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一袋黃豆太重不能用天平來稱量,這時就需要用臺秤來稱量一般物體的重量。

(2)認識臺秤。

教師出示臺秤實物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臺秤的計量單位:kg。并讓學生認讀課件上臺秤指示的質(zhì)量,說出認臺秤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1千克有多重?

通過稱一稱,掂一掂,把抽象的質(zhì)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為了讓學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分四個步驟展開知識探索。

首先組織學生分組用天平稱出1袋黃豆有多重,通過實際稱量知道教師所提供的每袋黃豆的質(zhì)量是1千克。

接著掂一掂1千克黃豆,感受1千克的重量。

然后,掂一掂組中的餅干、鐵塊、鹽等物體的質(zhì)量,估測后再用秤稱一稱,看你估測的是否準確。通過這樣的活動,鍛煉學生的估測能力,加深學生對“千克”這一質(zhì)量概念的認識。

最后,教師從學生稱出的1千克的物體中,找出體積相差很大的兩個物品(如1kg鐵塊和1kg餅干)提問:“這兩樣物體的重量都是1千克,你們認為在估計物體輕重時要注意什么?”讓學生感受到估計物體的質(zhì)量時,不能只考慮外形的大?。w積),還應結合現(xiàn)實物體來估計;同時感受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興趣是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通過開展“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等實際操作活動,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感受1千克的實際質(zhì)量,建立明確的質(zhì)量概念,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了估測意識和與人合作意識。

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探索千克、克之間的進率關系,體現(xiàn)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同時加深學生對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間進率的理解與認識。因為“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

教師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再掂一掂1千克餅干,說出自己的感受。強化對兩個質(zhì)量單位的認識。為接下來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的學習做好準備。

對認識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認識,分三步來進行。

(1)教師提問:猜一猜,多少個1克是一千克?

(2)小組合作研究千克與克的進率。

(3)交流本組的研究過程和方法,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方法1:每袋鹽500g,兩袋鹽是1000g,放在秤上稱一稱也是1kg。

因此1kg=1000g。

方法2:看稱好的餅干袋上注明為1000g,稱一稱正好是1kg。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過程板書:1千克=1000克。

這樣,簡單、明了地揭示了克與千克的內(nèi)在關系(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力求達到“有序”、“多樣”、“有度”的目的。

(1)基本練習——給()中填出合適的單位。

學生通過填寫單位,可以進一步明確質(zhì)量單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感受千克與克的實際質(zhì)量,鞏固對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的認識。

(2)裝物比賽。

首先教師向?qū)W生提出比賽要求:(1)裝1千克的物品;(2)可以借助已有的東西,但不能用天平;(3)所取物品最接近1千克的小組與取到最接近1千克物品數(shù)量最多的小組獲勝;接著,組織學生分小組從本小組的籃子中取1千克的物品;第三,派小組代表到講臺上稱出所取物品的質(zhì)量,教師在黑板上記錄每一小組取出的物品質(zhì)量;最后評選優(yōu)勝小組,進行經(jīng)驗交流:請所拿物品質(zhì)量最接近1千克的小組介紹本組取物品的經(jīng)驗。

通過這樣的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千克、克的認識與理解,并學會借助已有的物品估計未知物品重量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3)健康測評。

讓學生在分組稱量體重的基礎上,結合課前測量的自己的體重,對照教師提供的青少年健康轉狀況測量表,測評自己的健康狀況。并讓其他的學生提出建議:“你想對他說點什么?”使學生認識到質(zhì)量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數(shù)學的興趣。

讓學生交流:你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每位同學都評價一下自己,覺得自己哪些方面表現(xiàn)得很好,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知識探索的過程,把學生當作知識建構的主體,使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缺點,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二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感知1千克和1克的質(zhì)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稱量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會選擇適當?shù)膯挝槐硎境R娢锲返馁|(zhì)量。培養(yǎng)估計的意識。

3.在測量、比較物品質(zhì)量的過程中進行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4.對身邊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有趣的比較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結合具體事物經(jīng)歷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的過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2掌握用秤稱物品質(zhì)量的方法,會選擇適當?shù)膯挝槐硎境R娢锲返馁|(zhì)量.知道1千克=1000克.

3在測量和解決身邊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質(zhì)量單位與生活的密切關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一)生活了解。

1、你調(diào)查了哪些物品的質(zhì)量?(指名回答)。

2、老師也調(diào)查了一些。(展示)。

3、指導:我們調(diào)查的克和千克都是質(zhì)量單位。國際上用g來表示克,用kg來表示千克。

(二)認識秤。

1、說一說:拿出西瓜和梨?誰輕誰重?(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

2、到底有多重,生活中人們用什么來稱它們的質(zhì)量?你們在哪見過什么樣的秤。(指名回答)。

3、認識各種秤(課件展示)。

(二)稱西瓜和蘋果。

2、放在天平中稱出西瓜和蘋果質(zhì)量。(重點指導怎樣看臺秤)。

西瓜有多重?你們同意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蘋果有多重?你們同意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1、拿出一包500克的食鹽,先看看上面的標示的質(zhì)量,然后稱一稱。(在克單位的秤上)。

2、拿出兩包來,先算一算一共是多少?再稱一稱。(在克單位的秤上)。

3、再放到千克單位的秤上,這兩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使學生了解1千克等于1000克。

1、每人拿出一個2分硬幣,掂一-掂,告訴學生大約有一克,(或稱量)。

2、拿出土豆,掂一掂(學生輪流掂)。

3、估計有多重?拿一袋食鹽(硬幣)比較一下,估計有多重?(在教學時學生估計有500克時我的處理粗,應拿1袋食鹽讓學生比一比)。

4、稱一稱1個土豆。體驗形成。

5、教師稱出1千克土豆,猜猜有多少?數(shù)一數(shù)。(體驗1千克大概是幾個土豆?)。

7、學生稱出一千克的土豆(學生小組秤)。

8、讓學生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你是怎樣想的?

9、實際數(shù)一數(shù)?

10、放在結實的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感受1克——估計——感受土豆幾克)——體驗1千克大概是幾個土豆?——體驗千克)。

1、學生拿出水果糖,估計有多少克?(疑問:還有必要嗎?)。

2、稱出1千克的水果糖(學生小組秤)。

3、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4、估計有多少塊?

5、數(shù)一數(shù)。

練習1:認秤。

練習2:選擇合適的單位(說說填的理由)。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三

教學目的:

1、通過難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秤,知道秤在生活中的作用。

2、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的單位千克,活動體驗1千克大約有多重,使學生初步建立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與數(shù)學聯(lián)系著。

教學重點:

1、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質(zhì)量觀念,知道千克的符號為“kg”;

2、了解用秤(臺秤)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

3、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想像、交流、實驗等能力;了解、體驗身邊的數(shù)學,體會學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難點:使學生認識千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質(zhì)量概念。

教具準備:小黑板、掛圖、大米、臺秤、彈簧秤、書、1千克鉛塊、兩個同樣大小的盒子(一個是空的)。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如何判斷物體的輕重。

1、同時出示一本厚的書和一本薄的書。

老師問:這兩件誰重呀?為什么?

學生回答。

板書:用眼看一看(觀察)。

2、出示兩個差不多大的盒子,一個里面裝有物品,一個里面是空的。

老師問:這下又是誰重了?為什么?

學生說。

(用手掂一掂)。

讓學生上臺用手掂一掂。(兩名)。

板書:用手掂一掂。

3、剛才兩名同學用手掂出了它重一些,那么它到底有多重呢?我們怎樣才能準確的知道?

學生說:(用秤稱一稱)。

板書:用秤稱一稱。

二、認識秤。

1、誰能說說你見過了哪些秤,大概是用來稱什么的?

(學生邊說邊出示掛圖)。

老師簡單地介紹各種秤的名稱以及用途。

再問學生:我們?nèi)粘I钪袘米疃喽易顬榉奖愕氖悄且环N秤呢?

學生說:臺秤。

2、出示臺秤,還有臺秤的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實物和掛圖。

老師說:大家觀察一下,看看這個臺秤,都有些什么組成的?

(有學生說道:上邊有“kg”這兩個字母。)。

三、認識千克。

1。老師說:既然大家觀察那么認真,發(fā)現(xiàn)了那么多東西。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一個新的單位“千克”,請大家看小黑板上的內(nèi)容。

出示小黑板。

(小黑板上內(nèi)容是“稱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作單位??梢杂梅柋硎尽#?。

學生回答,老師指導,完成小黑板。

填完后讓學生讀一讀,并要求記住。

老師補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把“1千克”稱為“1公斤”。

2、出示一個1千克重的物體(鉛塊)。

師說:現(xiàn)在我們來稱一樣東西,請大家認真觀察。

把鉛塊放在臺秤上邊。

(學生觀察)。

師問:臺秤有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

學生說:指針指到“1”了。

師問:指針指到“1”,說明了什么?

學生說:說明了它重1千克。

(板書1千克)。

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嗎?

(讓學生上臺指一指)(1名)。

四、課堂練習(想想做做)。

1、書本第30頁第一題。

師說:請同學們先認真觀察圖中的內(nèi)容,再完成題目。

(學生做題)。

師問:第一幅圖中鹽水鴨有多重?

學生答:1千克。

師說;第二幅呢?

學生說:5千克。

師說:大家再仔細看看,看看誰有新發(fā)現(xiàn)?

(凈含量)。

師問:什么是凈含量?

(讓學生說)。

2、出示電梯圖。p31(2)。

(有一個1000kg)。

這說明了什么?

(電梯最大能載重1000kg,千萬不能超載,否則會發(fā)生危險?。?/p>

出示卡車圖。

在這輛卡車上面有沒有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千克?

(5000kg)。

這個5000kg的標志告訴了我們什么?

(這輛汽車的最大載重量是5000kg)。

注意:有學生把“1000kg”和“5000kg”說成是“1千克”和“5千克”。應要糾正,并強調(diào)“kg”是千克的符號,千克時一個完整的單位名詞,不可拆分。

3、p30(3)說出每種蔬菜各重幾千克。

這一題要提醒學生:稱不同重量的東西可以用不同種類的適合的秤。

五、實踐活動。

(一)稱大米。

1、老師先示范。

(二)稱書本和文具。

1、先整本整本書稱。

2、不夠時可以再加上一些文具,直到稱夠1千克的東西。

3、觀察,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三)估計物體的重量。

1、出示1千克的棗子、2千克的香蕉、3千克的蘋果,分別用袋子裝好。

2、讓學生上臺拎一拎,估計重量,然后老師稱一稱。

六、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磕阌心男┦斋@?(出示課題)。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四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29~31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2.通過實踐活動,了解用秤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提高估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體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雞婆婆的生日,公雞兄弟倆給外婆準備了兩盒禮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著小盒的禮物,弟弟拎著大盒的禮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輕松,而哥哥卻越走越吃力。

提問: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能猜一猜兩盒禮物哪一盒重嗎?

談話:今天老師把這兩盒禮物帶來了,我們也來掂一掂。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兩盒禮物到底有多重呢?(用秤稱)。

二、動手操作,建立概念。

1.認識秤。

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都見過秤吧?誰來說一說你見過哪些秤?(學生自由說)。

多媒體出示各種秤的圖片。

談話:今天我們先來研究盤秤(多媒體演示),上面的盤子叫做托盤,把要稱的物體都放在托盤里,下面的圓盤叫做刻度盤,上面的刻度用來表示物體的重量是多少。仔細觀察刻度盤,你看到了什么?(有10個數(shù),一根指針,字母kg)。

講解:稱物品的質(zhì)量,常用千克作單位,千克也可用字母kg表示。(板書:千克kg)稱物品的時候,指針指到1就是1千克(多媒體演示),指到幾就是幾千克。

多媒體出示用盤秤稱西瓜、白菜的圖片,要求學生分別說出它們的質(zhì)量。

2.掂一掂。

談話:剛才我們用秤稱出了兩袋鹽和一袋花生仁一樣重,都是1千克。1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覺呢?在小組里試一試。

小組輪流掂一掂兩袋鹽和一袋花生仁。

指名分別掂三個盒子,找出其中1千克的盒子。

3.稱一稱。

多媒體播放情境:公雞兄弟給外婆過生日,小白兔也想給外婆過生日,它想準備蘋果、黃瓜、土豆各1千克,你能幫助小白兔稱出這些物品嗎?(把課前準備好的蘋果、土豆、黃瓜分發(fā)給各個小組)。

反饋時,各小組匯報,師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啟發(f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各小組稱得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1千克的同一種物品,由于它們大小不一樣,數(shù)量也可能不一樣。

4.估一估。

提問:(拿出雞蛋)能估一估多少個這么大的雞蛋大約重1千克嗎?

驗證:1千克雞蛋到底有多少個呢?怎么辦?(稱一稱、數(shù)一數(shù))。

談話:(拿出1個鵪鶉蛋)掂一掂,比較一下1個鵪鶉蛋和1個雞蛋哪個重。

提問:1千克鵪鶉蛋的個數(shù)和1千克雞蛋的個數(shù)哪一個多?1千克鵪鶉蛋大約有多少個?

三、綜合練習,發(fā)展思維。

1.估體重。

談話:誰愿意來稱稱自己的體重?(稱兩個學生的體重并告訴學生)。

提問:(指一個體重約在前兩個學生之間的學生)你能根據(jù)前兩個學生的體重,估一估這位同學的體重嗎?(利用“輕一些”“重一些”等語言來引導學生估計,并稱出第三個學生的體重進行驗證)。

提問:你能根據(jù)剛才幾個同學的體重,估一估自己同桌的體重嗎?

請一個學生來驗證同桌的估計。

要求:知道自己體重的同學,直接告訴你的同桌他估對了沒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體重,課后可以用秤稱一稱。

2.找體重。

多媒體播放情境:公雞兄弟倆去了外婆家,那里有很多動物,他們來到一座小橋邊,發(fā)現(xiàn)一個牌子(限重300千克),看橋的小松鼠攔住了他們:“要想過橋,你們必須去稱體重!”于是他們一起去稱體重了。

提問:限重300kg是什么意思?

出示:

老虎?2kg。

大象?70kg。

公雞?40kg。

小狗?200kg。

小鹿?900kg。

學生對數(shù)據(jù)和信息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斷。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提問:你能和大家說說你的收獲嗎?(完成板書:認識千克)。

談話:我們要想真正結識“千克”這個朋友,還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多體驗。

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千克”錄像片斷。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五

1.結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2.通過實踐活動,了解用秤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提高估測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多媒體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雞婆婆的生日,公雞兄弟倆給外婆準備了兩盒禮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著小盒的禮物,弟弟拎著大盒的禮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輕松,而哥哥卻越走越吃力。

提問: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能猜一猜兩盒禮物哪一盒重嗎?

談話:今天老師把這兩盒禮物帶來了,我們也來掂一掂。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兩盒禮物到底有多重呢?(用秤稱)。

提問:同學們在生活中都見過秤吧?誰來說一說你見過哪些秤?(學生自由說)。

多媒體出示各種秤的圖片。

談話:今天我們先來研究盤秤(多媒體演示),上面的盤子叫做托盤,把要稱的物體都放在托盤里,下面的圓盤叫做刻度盤,上面的刻度用來表示物體的重量是多少。仔細觀察刻度盤,你看到了什么?(有10個數(shù),一根指針,字母kg)。

講解:稱物品的質(zhì)量,常用千克作單位,千克也可用字母kg表示。(板書:千克kg)稱物品的時候,指針指到1就是1千克(多媒體演示),指到幾就是幾千克。

多媒體出示用盤秤稱西瓜、白菜的圖片,要求學生分別說出它們的質(zhì)量。

談話:剛才我們用秤稱出了兩袋鹽和一袋花生仁一樣重,都是1千克。1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覺呢?在小組里試一試。

小組輪流掂一掂兩袋鹽和一袋花生仁。

指名分別掂三個盒子,找出其中1千克的盒子。

多媒體播放情境:公雞兄弟給外婆過生日,小白兔也想給外婆過生日,它想準備蘋果、黃瓜、土豆各1千克,你能幫助小白兔稱出這些物品嗎?(把課前準備好的蘋果、土豆、黃瓜分發(fā)給各個小組)。

反饋時,各小組匯報,師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啟發(f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各小組稱得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結:1千克的同一種物品,由于它們大小不一樣,數(shù)量也可能不一樣。

提問:(拿出雞蛋)能估一估多少個這么大的雞蛋大約重1千克嗎?

驗證:1千克雞蛋到底有多少個呢?怎么辦?(稱一稱、數(shù)一數(shù))。

談話:(拿出1個鵪鶉蛋)掂一掂,比較一下1個鵪鶉蛋和1個雞蛋哪個重。

提問:1千克鵪鶉蛋的個數(shù)和1千克雞蛋的個數(shù)哪一個多?1千克鵪鶉蛋大約有多少個?

談話:誰愿意來稱稱自己的體重?(稱兩個學生的體重并告訴學生)。

提問:(指一個體重約在前兩個學生之間的學生)你能根據(jù)前兩個學生的`體重,估一估這位同學的體重嗎?(利用輕一些重一些等語言來引導學生估計,并稱出第三個學生的體重進行驗證)。

提問:你能根據(jù)剛才幾個同學的體重,估一估自己同桌的體重嗎?

請一個學生來驗證同桌的估計。

要求:知道自己體重的同學,直接告訴你的同桌他估對了沒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體重,課后可以用秤稱一稱。

多媒體播放情境:公雞兄弟倆去了外婆家,那里有很多動物,他們來到一座小橋邊,發(fā)現(xiàn)一個牌子(限重300千克),看橋的小松鼠攔住了他們:要想過橋,你們必須去稱體重!于是他們一起去稱體重了。

提問:限重300kg是什么意思?

出示:

老虎2kg。

大象70kg。

公雞40kg。

小狗200kg。

小鹿900kg。

學生對數(shù)據(jù)和信息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斷。

提問:你能和大家說說你的收獲嗎?(完成板書:認識千克)。

談話:我們要想真正結識千克這個朋友,還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多體驗。

多媒體播放生活中的千克錄像片斷。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六

1、進一步認識克、千克、噸三個質(zhì)量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加強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進一步認識克、千克、噸三個質(zhì)量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探究研討法、講解法、練習法。

一、導入。

二、我學會了嗎?

1、小超市開業(yè)了!

先請我們的營業(yè)員來介紹一下里面的.商品吧!

(重點放在物品的質(zhì)量)。

2、估一估,多少個香蕉大約重1千克?

(估計后,可以稱一下進行驗證。)。

3、你喜歡的食品重多少克?

4、一個西瓜大約重5千克。10個、20個200個呢?

5、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三、豐收園。

1、談談你學習這一單元的收獲。

2、評價一下你的小伙伴。

1kg=1000g。

1t=1000kg。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七

教學目的: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克、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zhì)量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qū)?。請三位學生到臺前做“背一背”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兩位同學,被背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背的同學把感受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感受到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教師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教師先讓學生說說要知道物體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再讓學生說說看到過哪些秤,教師出示各種秤的實物或圖片(也可以用多媒體出示),如臺秤(盤秤)、天平、電子秤、彈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師介紹本節(jié)課要用的臺秤和天平。

2、建立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1)稱一稱。請學生用臺秤或彈簧秤稱一下兩袋鹽的質(zhì)量,知道兩袋鹽正好重1千克。

(2)掂一掂。小組內(nèi)每位同學掂一掂兩袋鹽的質(zhì)量,感受1千克。

(3)估一估。請學生拿一個塑料袋裝蘋果,再掂一掂,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是1千克,然后再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大約有幾個蘋果。

(4)找一找。請學生在小組內(nèi)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也大約是1千克,并稱一稱,掂一掂。

(5)猜一猜。教師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鐵,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然后讓學生稱一稱驗證,引導學生再度感知1千克,并感受到物體體積大不一定重。

(6)拎一拎。教師讓學生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大米,感受2千克的質(zhì)量。

(7)說一說。教師讓學生以千克為單位說說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質(zhì)量。

(8)小結: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單位表示物體有多重。

3、建立克的質(zhì)量觀念。

先讓學生感受建立比千克要小的質(zhì)量單位的必要性,再讓學生通過稱一稱、掂一掂、找一找、說一說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zhì)量觀念。稱物體質(zhì)量時,教師可以用天平幫助學生稱,主要應讓學生感受到一些常見物品的質(zhì)量,如一枚2分硬幣、一枚紐扣、一片藥等物體質(zhì)量約1克,常見物品如1枝鉛筆約10克、1個雞蛋約50克等,并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經(jīng)??吹降囊钥藶閱挝坏奈锲?。

4、單位換算。

(1)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2)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在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練習。

1、填上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

一個乒乓球重1()一袋洗衣粉重1()。

一管牙膏重100()一只雞重2()。

一個小朋友重23()。

2、填上合適的數(shù)。

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實踐活動。

我的體重同伴的體重一個土豆我的書包自選內(nèi)容。

我的估計。

測量結果。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八

調(diào)查表物品名稱凈含量(克、千克)。

物品的重量物品的個數(shù)。

1千克(蘋果)()個。

1千克(鹽)()袋。

2、學生匯報自己是如何進行調(diào)查的。

物品估計的重量稱的重量。

1個蘋果()克()克。

()克()克。

4、從學生的數(shù)據(jù)中整理各種商品的價格表。

5、解決問題:問:從以上數(shù)據(jù)中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你會解答嗎?

教學反思: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九

1、進一步理解噸、千克、克的含義,能熟練地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重量單位。

3、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能運用質(zhì)量單位之間的關系解決情境問題。

情境圖、實物。

一、引導復習。

這兩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哪幾個質(zhì)量單位?

一看到噸,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噸、千克和克。

(請學生來當一當小老師:講一講有關噸、千克、克的知識。)。

學生回答后,教師看學生的把握情況進行講解?;仡櫧涣鲄R報關于克、千克、噸的有關知識。

二、情境導入。

1、學習了這么多的和質(zhì)量有關的知識,讓我們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誰是超市大贏家。

2、出示情境圖,指導看圖。

多少根香蕉大約1千克?為什么?

(引導學生以黃瓜為參照物“6根黃瓜大約重1千克”)。

一棵白菜大約有多重?

(學生可結合生活實際,只要合理就正確)。

你喜歡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說一說。

一個西瓜大約重5千克,10個、20個、30個呢?多少個就是1噸了?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自由提問,集體交流解決。

小組合作交流、提出問題,并合作解疑。

1、談談你學習這一單元的收獲。

2、評價一下你的小伙伴。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g)和千克(kg),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學生認識秤,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操作。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一、情境引入。

師:通過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所標識的凈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質(zhì)量,讀一讀?。ǔ鍪編讉€包裝上標示的重量)。

師:g是克的英文縮寫,kg是千克的英文縮寫。再讀一讀標示的質(zhì)量。(課件)。

師:剛才你們所讀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國際上所統(tǒng)一使用的質(zhì)量單位。(板書:克和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單位??吮容^輕的物品用克作為質(zhì)量單位,比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為質(zhì)量單位。(課件)。

師:老師還購買了一些水果,比一比,你能知道哪一樣水果的重量重一些嗎?

師:大家的意見為什么這樣不統(tǒng)一?

師:其實很多物品沒有包裝袋,而且這兩樣水果的大小又差不多,光憑觀察,能看得出誰輕誰重嗎?能不能換一個別的辦法試一試!

師:我們不如同時拿在兩只手上,看看能不能感覺得出。誰想來掂一掂?

師:怎么辦呢?拿在手上掂一掂還是難以確定。其實要想知道物品準確的重量可以用秤來稱。

(課件導入):電腦里有幾個錄像片段,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課件)那么大家認識這種秤嗎?它的名字叫天平,一對手臂長又長,兩手托著兩只盤,可以上下來擺動,頭上長著一根針,它的作用特別大!左邊的物品重一些,指針就會向左偏;右邊的物品重一些,指針就會向右偏;不輕不重指中間。

師:既然天平可以分辨出哪一邊的物品重量重一些,我們?yōu)槭裁床徽埶鼇韼兔δ??(操作演示:把一只蘋果和一只梨子分別放在天平左右兩只盤子里,并讓學生觀察天平指針的情況)。

師:結果怎么樣?誰稍微重一些?為什么?

師:天平不僅可以比較出物品的重量,還可以稱出物品的重量。(課件)使用天平時,左盤放要稱的物品,右盤放砝碼。要使天平保持平衡,還可以再移動游標,最后砝碼的重量加上游標所指的數(shù)量就是物體的重量。

師:用天平稱一稱,我們的數(shù)學書有多重呢?

三、認識1克。

師:下面我們要稱1枚2分硬幣,先放在手上掂一掂,互相交流一下感覺如何?(很輕,幾乎感覺不到它的重量)。

師:(課件)讓天平告訴我們1枚2分硬幣的重量吧!我們把它放在天平的左盤,移動游標,使天平左右兩端保持平衡,結果怎么樣?1枚2分硬幣大約有多重?(1克)1克的重量很輕很輕。想一想,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物品也大約重1克?(課件)。

四、認識1千克。

師:你們真棒!那么誰來估量一下這包鹽的重量?

師:誰估計得最準?一起看標注?。?00克)。

師:(課件)一袋糖500克,兩袋呢?(1000克)。

師:就是這兩袋糖,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稱是1千克(課件),你們發(fā)現(xiàn)了1000克和1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000克=1千克)。

師:把1千克的糖放在手上掂一掂,感覺怎么樣?

師:兩袋糖重1千克,剛才的一大包薩其瑪也是重1千克,分別拿在兩只手上掂一掂,有什么感覺?(一樣重)。

師:對,不論物品的.形狀、顏色、大小如何,1千克重的感覺是一樣的。

師:判斷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鐵,誰重?(課件)。

師: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那些物品的質(zhì)量也是1千克?

五、應用。

1、填寫質(zhì)量單位:(課件)。

2、數(shù)學日記找錯誤:(課件)。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為自己準備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雞蛋兩個,150克重的蘋果一個他們班游玩的地點是動物園,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許多動物,他最喜歡重達3克的小猴子和脖子長達3克的長頸鹿。

3、學生閱讀:(課件)。

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大約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大約重100千克,它的一個蛋就重1500克。

六、課后延伸作業(yè)。

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課件)。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一

“千克、克”的認識(第五冊第三單元)。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的實際質(zhì)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難點: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具準備:課件、臺秤、天平、稱的物品(鹽兩包、蜜棗一包、五個共約重一千克的蘋果、李子一個、學生奶五瓶、一角硬幣一個、一瓶500ml的水、鉛筆一枝、《新華字典》一本、花生米約50顆,雞蛋一個)。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口算。

二、導入:

同學們,老師手里拿著一包蜜棗和一包鹽,哪一樣重一些?

1、猜一猜;

2、掂一掂再猜。(讓學生初步感受物體的質(zhì)量有輕有重)。

那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這兩個物體到底有多重呢?

明確:可以用秤來稱,也可以看物體包裝袋上的凈重量。

三、介紹秤和常用的質(zhì)量單位:

同學們說一說,你曾經(jīng)見過哪些秤?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先讓學生說,再投影。(臺秤、電子秤、天平、磅秤、彈簧秤、桿秤等)。

明確:在生活中,稱一般的物體有多重,我們常用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作單位。(板書課題:千克和克)。

四、掂一掂,認識“千克”

1、掂一掂兩包鹽。

2、你知道有多重嗎?我們來稱一稱。(放在臺秤上)。

你會看嗎?指針指著數(shù)字“1”表示什么?單位呢?(表盤上標著:kg)。

明確:兩包鹽約重1千克,“千克”國際上用“kg”表示。

3、再次掂兩包鹽,感受1千克,邊掂邊說“兩包鹽重1千克”。

五、再次感受1千克。

1、你估計1千克有幾個蘋果?

2、掂一掂,比較這一袋蘋果(5個)和剛才的兩包鹽,誰重?

先猜再稱。明確:通常這么大的蘋果,5個大約1千克。

3、如果是李子呢?一個李子比一個蘋果重還是比蘋果輕?猜一猜1千克有多少個李子?(要求作出合理的猜測,即要有根據(jù))。

明確:一個李子比一蘋果輕,因此一千克的李子數(shù)量比5個蘋果多。

4、找一找,1千克有哪些物體?

例如:兩包鹽、五個蘋果、五瓶學生奶、兩瓶水等等。

5、思考題: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明確:質(zhì)量都是“1千克”,所以是一樣重。

六、認識“克”

1、那老師現(xiàn)在稱一下一枚一角的硬幣(放在臺秤上)。咦,怎么沒臺秤反應?(太輕了)。

用什么秤?明確:天平。

看天平的方法:當指針指著中間紅色的刻度,就說明兩邊平衡了。

2、那我把硬幣放在左邊,右邊放砝碼,因為怕砝碼被氧化,我們要求用小鑷子夾(說明用天平的方法)。

那我們挑砝碼時該挑大的還是小的?(小的)。

根據(jù)一角硬幣的重量,選擇適當?shù)捻来a。(教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選擇)。

3、放最小的10g砝碼也太重了,怎么辦?用游標。(指導如何看游標)。

明確:約重1克。

4、表示比“1千克”輕得多的物體,我們常用“克”作單位,國際上用“g”表示。

1千克的物體和1克的物體質(zhì)量差距甚大。

5、認識“千克”和“克”的關系:

那“千克”和“克”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回頭看兩包鹽重多少?(1千克)那我們再來看看一包鹽的凈重量――500g,那也就是說:

500+500=1000(g)1000g=1kg。

剛才我們稱了大約5個蘋果1000克,那一個蘋果有多重?你是怎么想的?明確:1kg=1000g,1000spanide;5=200(g)。

同理,一瓶學生奶也約重200g。

七、分小組動手操作:

先掂一掂,作出合理的估計,再稱一稱。(填表格)強調(diào):填好單位!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二

一、教學內(nèi)容:北京市21世紀教材小學數(shù)學第四冊61——63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初步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2、在測量活動中,初步了解用秤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

四、教學難點:建立克和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五、教具準備:課件、臺秤、各種實物。

六、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都玩過蹺蹺板吧?如果老師和明明玩蹺蹺板,會怎樣呢?為什么?

3、感受身邊物體的質(zhì)量。

拿出包裝大小相似的一袋鹽和一袋薯片,分別掂一掂,說說自己的感受。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認識計量工具“秤”。

(2)把你認識的.秤介紹給大家。(課件演示:臺秤、電子秤、桿秤、盤秤、彈簧秤、健康秤)。

2、認識常用的計量單位“千克”、“克”。

(2)國際上通用的質(zhì)量單位是“千克”和“克”(板書課題)?!扒Э恕庇米帜竗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對于學生提到的“斤”、“兩”,告訴學生是我們生活中人們習慣的說法。)。

3、建立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

(1)我們每組桌上都有一袋鹽,請把它放在秤上稱一稱,看看這袋鹽的質(zhì)量是多少?

(2)每個同學把這袋鹽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把你的感受告訴小組同學。

(3)請各組稱出1千克的蘋果,裝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個?

(4)想一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質(zhì)量大約是一千克?

4、建立1克的質(zhì)量觀念。

(1)每個同學都有一枚2分硬幣,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覺怎么樣?(很輕)一般,稱比較輕的物體的質(zhì)量,我們通常用“克”作單位,用天平稱。

(2)簡單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

(3)操作實踐:小組合作用天平稱2分硬幣的質(zhì)量,并匯報稱得的結果。

(4)把1克重的2分硬幣拿在手中再掂一掂,閉上眼睛感受一下1克的質(zhì)量,換只手再掂一掂。

(5)用天平稱出1克瓜子,看看有多少粒。

(6)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

(7)再掂一掂100克的薯片大約有多重,500克的餅干大約有多重。

5、千克與克的關系。

(1)誰愿意把你們手中的100克的薯片借老師用用?(向?qū)W生借100克的薯片,裝在一個大袋子里,邊借邊數(shù),借了多少克。)。

(3)小結、板書:1千克(kg)=1000克(g)。

(三)、解決問題、拓展延伸:

1、分別稱出1千克的毛線和1千克的釘子,說說自己的感受。(體會要知道物品的質(zhì)量,不能僅憑它的外觀、用處去判斷,而要實際去稱一稱。)。

2、先估計物品的質(zhì)量,再稱一稱,填入表中。(表略)。

3、小組活動。課下稱出本組同學的體重,填入表中,并提出問題。(表略)。

(四)質(zhì)疑小結、概括評價: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概括: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認識了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而且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三

單元教學內(nèi)容:

單元教材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對質(zhì)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zhì)量觀念。本單元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質(zhì)量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質(zhì)量單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

1、注意以學生已有經(jīng)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單元教學要求: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

單元教學重點:掌握質(zhì)量單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換算關系:1千克=1000克。

單元教學難點?:建立克和千克的實際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單元課時安排:

克和千克……………………………………………………………………2課時左右?。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85~86頁,及第88~89頁的第3~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克。

2、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臺秤稱物體質(zhì)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質(zhì)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3、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質(zhì)量單位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質(zhì)量單位與時間生活是緊密聯(lián)系的,在時間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學重點:

1、掌握質(zhì)量單位:克、千克。

教學難點?:

建立克和千克的時間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數(shù)學教課書,和一只筆,提問:哪個重有些?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掂一掂”,然后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

3、從剛才的實踐得出結論:物體有輕有重。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問題情境,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數(shù)學思維。

二、觀察、操作領悟新知。

1、出示主題掛圖,物體的輕重的計量。觀察主題掛圖。

(1、)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2、)這幅圖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說什么?

(3、)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廣泛收集、調(diào)查我們?nèi)粘I钪谐R娢锲返馁|(zhì)量,我們現(xiàn)在來交流以下好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單位來表示。

(4、)在學生說的同時,老師拿出有準備的東西展示。

(2、出示天平,簡單介紹天平的結構,并說明使用方法。

(3、)將一個2分皮放在左邊盤內(nèi)。1克砝碼放在右盤內(nèi),讓學生觀察。

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2分皮重多少克?板書:克。

(4、)“1克有多重?”我們來掂一掂好嗎?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實踐調(diào)查入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掂一掂,稱一稱,找一找等學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了克。

(1、)出示盤稱。大家認識這稱嗎?

(3、)現(xiàn)在先掂一掂自己的書包有多重?估計有幾千克,然后用稱一稱。

(4、)剛才大家都說了,一袋鹽中農(nóng)500克,那兩袋呢?

(5、)板書: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較,請同學們猜一猜,誰重?

板書???1000克=1千克。

齊讀: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測評。

1、完成教材第88頁第3題。

2、完成教材第89頁第4題。

3、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4、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四

說課稿方便老師更好說課,下面是小學數(shù)學《克和千克的認識》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1、教學內(nèi)容: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課標版第四冊第六單元“克和千克的認識”。

2、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shù)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對質(zhì)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zhì)量觀念。這節(jié)課認識質(zhì)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zhì)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說一說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zhì)量。

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結合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zhì)量,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估計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和判斷能力;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知道看、稱,培養(yǎng)其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強生活意識。

根據(jù)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重點確定為: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笆箤W生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zhì)量”確定為本節(jié)課的難點。

針對教學內(nèi)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啟發(fā)式引導法、講解法、演示法、探究等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實驗法,并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質(zhì)量建立聯(lián)系,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而且質(zhì)量單位不象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谶@一現(xiàn)狀,我在課前布置學生調(diào)查并準備一些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并掂一掂,從中學生積累了有關質(zhì)量的生活體驗,然后再學習新課。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平時合作意識較強,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來。

在設計本節(jié)課的過程中,我側重于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一、注意以學生已有經(jīng)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

給學生建立初步的質(zhì)量觀念,使學生知道比較東西的輕重不能單靠眼睛觀察,必須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數(shù)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課開始我便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物體有輕有重,引出質(zhì)量單位,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zhì)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進行估測和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的觀念。為了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我采取了這樣一些措施。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測量一枚二分硬幣和兩袋500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讓學生說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來稱”,介紹一些常用的秤,讓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

3、培養(yǎng)估測意識。如,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后,讓學生說出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或1千克,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五

《克和千克》是二年級學生對質(zhì)量單位的初步嘗試。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經(jīng)對物體的輕重有了一定的認識,這些經(jīng)驗都是建立質(zhì)量概念的重要基礎。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力求通過各種實際操作活動,增強學生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對這樣的說課,我深感以下幾方面的優(yōu)點:

一、教學目標的定位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能力。

知識與技能方面,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過程與方法方面: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并進行簡單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情感價值觀方面: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況中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既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又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還結合教材特點。

二、在“動手操作”活動中構建克和千克的概念實。

印老師說:學生對克和千克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一枚一角硬幣重1克,兩袋食鹽重1千克上。她要通過各種活動,如:讓孩子們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大約1克,如一個圖釘,一枚紐扣等也重1克,通過掂一掂,稱一稱,把抽象的質(zhì)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用手掂一掂兩袋鹽的質(zhì)量,再稱一稱,使學生初步感知1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然后通過猜一猜,說一說活動。如:老師的體重,同學的體重等,使學生明白了質(zhì)量大時可用千克作單位。在這些活動中,體現(xiàn)同學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從而達到了感知和構建了克與千克的概念的目的。

三、課后鞏固練習設計層層遞進,突破常規(guī)練習。

在鞏固練習部分,印老師第一題是讓學生根據(jù)這節(jié)課的學習感受,填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然后讓孩子完成書上的比大小練習。而第二個練習是讓孩子動手操作,連一連,前提是不用秤,學會讓小學生估計一個物體的重量,我認為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特別好,它打破了我們平時用的傳統(tǒng)的練習鞏固方式,并且通過這種操作練習,也很好的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改變了平時練習的枯燥無味。同時,孩子們做完練習,不僅糾錯,更重要的是找出錯誤的原因。在這個活動中,我認為讓孩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孩子明確數(shù)學的嚴密性。

總之,這節(jié)說課思路清晰,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說課的特點,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樂趣,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學習,團結互助的精神,嘗試到了成功的快樂。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六

我在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時立足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踐操作活動,使他們不僅參與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感受了千克的實際重量,同時也感受到了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還可以應用于生活的樂趣。教學時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

學生在生活中對物體的輕重已經(jīng)有所體驗,只不過由于重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光靠觀察得到,所以教學開始首先設計學生感興趣的猜一猜哪個重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感受人有輕有重,物品也有輕重,不能光看包裝的大??;并通過觀察食品包裝上的重量標示引出新知,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激起學生學習重量單位的欲望。

在教學中,老師及時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集體探索的學習氛圍,自己動手,稱一稱兩袋鹽有多重、1千克大概有幾個雞蛋,掂一掂拎一拎1千克米、鹽、雞蛋有多重等實踐活動,學生真正是在自己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下感受1千克的實際重量。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觀念后、再通過稱稱重的游戲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逐步感受幾千克的重量。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愛數(shù)學的目的,體現(xiàn)了“在需要中學”的思想。

在教學中,集體觀察了各種學生帶來的秤和配套的教學圖片,目的在于,突破難點,加深印象。觀察商店物品的重量,使學生明白生活離不開重量的知識。介紹各種稱的`名稱及稱量規(guī)則;演示稱2千克、3千克、4千克等物體的重量。

1、由于學校沒有各種秤的教學用具,至使好多稱物品的環(huán)節(jié)不能按計劃進行。

2、教材有配套的光盤可以幫助我們教師突破難點和使一些過程動畫化。但學校的電腦又壞了,預先設計的一些播放環(huán)節(jié)沒有能實施,只能改為看書。

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把生活中的市斤和千克混淆,今后設計教案要加進區(qū)別和聯(lián)系。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七

3.激發(fā)學生關注周圍物體質(zhì)量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1千克”、“1克”質(zhì)量的物體有多重。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質(zhì)量單位“千克”、“克”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揭示課題。

大家好!我是皮皮,我是余老師,這節(jié)課我們倆要和小朋友一起繼續(xù)學習“千克與克的認識”

2.直觀感受相同物體的重量與質(zhì)量間的關系。

天氣真熱,我們先喝杯橙汁吧。(倒入一多一少)。

皮皮:你要哪杯?

電視機前的小朋友,你認為兩個杯中的橙汁一樣重嗎?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同時掂)橙汁多――感覺比較重――它的質(zhì)量就多;

橙汁少――感覺比較輕――它的質(zhì)量就少。

3.引進質(zhì)量單位的意義。

要想知道這杯橙汁(多)比這杯的質(zhì)量“多多少?”或這杯橙汁(少)比這杯的質(zhì)量“少多少?”靠“掂”的辦法就不行了,怎么辦呢?需要有表示物體質(zhì)量的“單位”,有了表示物體質(zhì)量的單位,借助秤來稱一稱,小朋友們就知道物體的質(zhì)量是多少了。

二、整理。

(一)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

“千克”和“克”都是表示物體質(zhì)量的單位,“千克”(也可以用這個符號――“kg”表示,它是英文單詞kilogram的縮寫;“克”也可以用這個符號――“g”表示,它是英文單詞gram的縮寫。

1.了解物體質(zhì)量的基本方法。

(1)出示1袋鹽和2分硬幣。

1袋鹽的質(zhì)量是多少?1枚2分硬幣的質(zhì)量約是多少?

方法1:觀察物體包裝上的標注。

設問:凈含量1kg表示誰的質(zhì)量呢?

明確:凈含量1kg表示包裝袋里鹽的質(zhì)量是1kg。

方法2:用秤稱一稱。

還有的小朋友說:可以用秤稱一稱。

2.指導使用稱量物體質(zhì)量的常用工具。

(1)指導使用盤秤。

這是盤秤,使用時先要觀察:

第一:這臺秤的質(zhì)量單位是什么?

第二:這臺秤最多能稱量質(zhì)量是多少的物體?

觀察:這臺秤的質(zhì)量單位――千克。

當指針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針指向2時,表示2千克……(10)千克就是這臺秤所能稱量的最多質(zhì)量。

稱鹽――驗證質(zhì)量。

(2)指導使用天平。

這是天平,小朋友們在使用時要注意兩點:

第一:左托盤中放被稱量的物體,右托盤用鑷子加減砝碼;

第二:天平平衡,表明兩邊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我們根據(jù)砝碼來確定物體的'質(zhì)量,因為砝碼的質(zhì)量是1克,所以1枚2分硬幣的質(zhì)量約是1克。

稱硬幣――驗證質(zhì)量。

(3)對比感受1千克和1克質(zhì)量的物體有多重。

這是玲玲,她把鹽和硬幣同時放在手中掂一掂,你們猜猜,她有什么感覺?

小結:1千克質(zhì)量的鹽比較重,1克質(zhì)量的硬幣比較輕。

(二)認識質(zhì)量單位之間的關系。

1.再次感受1千克、1克質(zhì)量的物體有多重。

(1)玲玲又稱出1克云豆,1千克云豆。

(2)請小朋友們也像玲玲這樣,把1克和1千克的物體同時放在手中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覺?快和小朋友們一起交流。

感覺:1克質(zhì)量的大米比較輕,1千克質(zhì)量的大米比較重。

2.提出問題。

“千克”與“克”都是質(zhì)量單位,它們之間有沒有關系呢?

小朋友都知道:1千克=1000克。

3.檢驗關系。

(1)怎樣驗證這個關系呢?

備選物體:500克淀粉,250克火腿腸,200克鯪魚,100克方便面。

方法1:用2個500克湊出1000克,放在盤秤上稱,質(zhì)量為1千克。

方法2:將兩袋淀粉放在盤秤中,再將其放入電子秤中,找到相等關系;

方法3:不同的湊出1000克的方案;

通過檢驗,證實了:1千克=1000克(或?qū)懗桑?kg=1000g。

兩個式子可以合寫在一起,有:1千克(kg)=1000克(g)。

(三)引導學生關注物體質(zhì)量的本質(zhì)屬性。

1.體會1千克同種物體的質(zhì)量與數(shù)量間的關系。

菜站的貨架上擺著三種大小不同的西紅柿。

每個小動物買西紅柿的個數(shù)是這樣的。

蘭兔寶寶。

紅兔寶寶。

粉兔寶寶。

西紅柿(個)。

5

8

138。

想一想:哪個兔寶寶買的西紅柿質(zhì)量最多?你是怎樣想的?

細心的小朋友都知道,每個兔寶寶都買回1千克西紅柿,所以質(zhì)量是相等的。

為什么質(zhì)量都是1千克的西紅柿個數(shù)不同?

感受:都是西紅柿,個大的,每個西紅柿的質(zhì)量多,1千克質(zhì)量的個數(shù)就少;

個小的,每個西紅柿的質(zhì)量少,1千克質(zhì)量的個數(shù)就多;

2.引導學生關注物體質(zhì)量的本質(zhì)屬性。

(1)下面我們一起來稱一稱小朋友們常用的、喜歡的質(zhì)量是1千克、1克的物體。

(2)比較物體的質(zhì)量。

請小朋友們比一比:

第一層:比較不同質(zhì)量單位的物體。

1克郵票比1千克畫報質(zhì)量少,1千克畫報比1克郵票質(zhì)量多;

1千克螺母比1克云豆質(zhì)量多,1克云豆比1千克螺母質(zhì)量少;

引導概括:通過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小結:1千克比1克質(zhì)量多,1克比1千克質(zhì)量少。

第二層:比較相同質(zhì)量單位的物體。

比較兩個體積有較大差別的物體:

1千克螺母和1千克面包哪個質(zhì)量多?

提示:用處不同,顏色不同,螺母一小堆,占地方??;面包占地方大;可它們的質(zhì)量相看來:要知道一個物體的質(zhì)量,不能僅從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觀察,而要實際稱一稱。

(3)拓展思考。

小朋友:你也有同樣的問題嗎?建議小朋友們?nèi)柊职?、媽媽,去問老師,去查一查書上是怎樣說的。

(四)引導學生學會估計實際物品的質(zhì)量。

1.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報亭旁看到晨報――報紙?zhí)貙?,泡:多重?/p>

小區(qū)門口看到一學生的卡通水壺――水壺的特寫,泡:多重?

上語文課查小學生字典――字典特寫――泡:多重?

程序:(1)選擇質(zhì)量單位;(2)實物聯(lián)想;(3)估測質(zhì)量;(3)實際質(zhì)量。

小結:小朋友們要鍛煉自己的估測能力,它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很有用的一項能力。當估測物體質(zhì)量時,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質(zhì)量是1千克、1克的實際物體作參考,幫助你進行估測。

2.描述物體的質(zhì)量。

(1)整體呈現(xiàn)上述物體的質(zhì)量。

這是玲玲感興趣的物體的質(zhì)量。

(2)請你把這些質(zhì)量分類;

(3)描述物體的質(zhì)量。

方法:以某種1千克(或1克)質(zhì)量的物體為依據(jù)描述物體的質(zhì)量。

怎樣解釋500克質(zhì)量是多少呢?如:水壺相當于500個2分硬幣的質(zhì)量。

(五)鞏固練習。

1.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2克()2千克。

(2)1909克()克。

(3)3千克()3000克。

2.在()里填上適當?shù)馁|(zhì)量單位。

(1)雪餅1()(2)橡皮13()(3)方便面100()。

(4)白糖500()(5)火腿腸250()(6)大米5。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八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意識。

數(shù)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教材編寫應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掌握1克和1千克的關系,能正確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進行簡單的計算。

同學們,剛才你們進教室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教室里與平時有什么不同呢?

你們想不想仔細的看一看并了解一下這些秤呢?

那好,就請你們下地去看看,哪些是你見過的,哪些沒見過,你能說出秤的名字嗎?

誰能到前面來指著說說,你認識的那種秤的名字呀?

1、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感受重量。

2、用用手掂的方法感受物體的重量。

3、用用秤稱的辦法準確的知道物體的重量。

4、學習字母表示的方法。

5、體會1克有多重。在稱量物品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稱來稱。

5、感受10克有多重,50克、1000克有多重。并學會如何認識稱。

6、引出千克這個重量單位。

那你們想想千克這個重量單位多用在稱量什么樣的物體呢?

生:比較大的,重的物體上

師:在生活中稱量什么可以用千克做單位呢?

生:體重,大米......

師:你們都是善于觀察生活的孩子,說得真好,通過以上研究,我們認識了克和千克這兩個重量單位。并和他們交上了好朋友,他們邀請我們?nèi)ラ_心游樂園玩,你們高興嗎?好,讓我們學得開心玩的快樂!

第一個游戲:猜猜單位名稱

請你像老師這樣說題,讓你的好朋友猜出它的單位名稱,大家快速的判斷對錯,然后請你繼續(xù)出題找其他同學回答,要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

(師生互動)

第二個游戲

猜猜小組同學的體重,你可以抱一抱或背一背,估計一下你的好朋友多重,再填報告單,

(師生互動)

師:說說你同桌是多重,(生答)實際測量一下吧!生到前面(找兩組)

總結:同學們的估算能力是逐步從生活經(jīng)驗中培養(yǎng),提高和積累來的,多用心你會估得越來越準確。

生:……

我們共同度過了豐富而又有意義的40分鐘,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能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克千克噸的認識教案篇十九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在建立質(zhì)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的意識 。

4、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5、結合操作過程,養(yǎng)成熱情參與、認真傾聽、積極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

在活動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zhì)量單位。

各種秤、多媒體課件、1千克的鹽等多種物品。

教材分析: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zhì)量問題,但質(zhì)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讓學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實踐活動,以增加學生對“克”和“千克”的感性認識,幫助學生形成質(zhì)量觀念;又通過計算、稱同一物體而得出的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學生的猜想得到驗證,很具體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在整個新知識的教學中,學生始終懷著飽滿的熱情,積極地去探索、去體驗,主動地建構知識。

學生狀況分析:

我班有學生45人,給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活動增加了難度。但由于平時學生小組活動開展很多,這就為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就質(zhì)量知識而言,學生平時雖然聽得多,但普遍缺乏樣身體驗,僅限于物體間輕重的比較層面上,對具體質(zhì)量沒有感覺。

教學構想:

教學時,教師可從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質(zhì)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zhì)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了解千克和克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1克、1千克大約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觀念。

導入方法一:

1、直接出示小朋友稱體重的情景:

問: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稱體重要用到體重秤,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秤?

你知道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嗎?

2、估計學生會說多少斤、多少千克等。問:斤、千克是什么單位?(重量單位)。我們平時講的“重量”,嚴格講是“質(zhì)量”,板書:“質(zhì)量”。

3、你還聽說過哪些質(zhì)量單位?(克、噸)

(設計意圖:每學期,學校都會為學生體檢,量體重,學生對量體重是非常熟悉的,大多數(shù)學生學生對自己的體重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從學生熟悉的量體重入手,然后讓學生說說還見過哪些秤,再借助多媒體演示一些常見的秤,使學生對秤有了個初步的了解。然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質(zhì)量單位,這樣從學生的經(jīng)驗入手,讓學生在暢所欲言中自然激發(fā)對知識的探究欲望。)

導入方法二: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1、情境導入,看一看

老師這也有幾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哪件輕一些嗎?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情景在課堂的再現(xiàn),喚起學生記憶,體驗在生活中學習的樂趣。)

2、聯(lián)系實際,掂一掂。

請拿出你到超市購買的物品。如:一袋奶等。然后分小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較一下自己所買的物品和小組同學的物品比哪些重、哪些輕。讓學生選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輕的物品。

(設計意圖:商場里常見物品的輕重學生一般比較熟悉,特別是他們自己喜歡的物品,這樣設計容易激活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讓學生充分體會數(shù)學活動課是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課程,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重在學生實踐。)

師:同學們說了那么多,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有的后面帶“克”,有的是“千克”。比較輕的都用“克”作單位。比較重的用“千克”作單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獨立探索,知道物體有輕重,物體的輕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來表示。學會從包裝袋上了解一個物體的質(zhì)量,并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讓學生在暢所欲言中自然激發(fā)對知識的探究欲望。)

二、在活動中體驗感悟。

師:看來物體是有輕有重的,怎樣才能知道我們購買物品的輕重呢?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秤?

(設計意圖:巧妙地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產(chǎn)生猜想式探究學習心理,自然地把學生帶入到教學中。)

師;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秤?

師:同學們見識真廣!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幾種常用的秤(多媒體課件展示)。如臺秤(盤秤)、天平、電子秤、彈簧秤、磅秤等。最后教師介紹本節(jié)課要用的臺秤和天平。(課前可讓學生收集有關秤的資料,課上做展示,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學生要想獲得關于秤方面的知識,必須查閱很多學習資料。這也是引導學生課外學習的很好方法。)

(一)建立1克的概念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

2、稱一稱:到底是幾克呢?請各小組用天平稱一稱,天平不僅能比較東西的輕重,還能稱物體的重量,稱比較輕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做單位??纯凑l估量的最準。

學生操作活動,教師說,學生操作:左盤放硬幣,右盤放一顆砝碼,讓學生觀察指針情況。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明2分硬幣有多重?(1克)

3、掂一掂: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我們一起來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的質(zhì)量,你有什么感受?(好輕)

(再次拿起來,讓學生建立1克的概念)

4、說一說:1克真的是好輕。生活中象這樣輕的物體還有很多呢,你能說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嗎?學生舉例:如:一小塊橡皮等。

5、做一做:同學們真棒!舉了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哪些比一克輕?幾個是一克呢?請同學們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稱一稱。(如果多一點或少一點,請你取整數(shù))

(設計意圖:讓學生實際稱一稱,感受不同的質(zhì)量觀念。通過自身感知和經(jīng)驗聯(lián)想,建立1克的質(zhì)量觀念。)

6、生活中1克的物品不是太多,更多的是十幾克、幾十克、幾百克的東西。請同學們感受10克有多重。

7、體驗100克。

(設計意圖:通過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加深對克的認識,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建立1千克的概念

(1)估一估: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拿出一袋鹽,掂一掂、估一估一袋鹽有多重?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質(zhì)量標注:500克。

師:一袋鹽重500克,那兩袋呢?(1000克 板書)

師:請同學們再來掂一掂1000克重的鹽。

(2)稱一稱:如果我們再來稱一稱這兩袋鹽的重量,用天平合適嗎?(不行!重了。)

師:那我們可以用彈簧秤來稱。

師:誰知道彈簧秤的用法?(學生介紹)

師:來!放進方便袋里稱一稱,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書)

(3)(想一想)師:還是這兩袋鹽,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稱是1千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000克等于1千克。)

師:對!也就是說1000個1克就是1千克。

(4)估一估。請你拿一個塑料袋裝蘋果,再掂一掂,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是1千克,然后再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大約有幾個蘋果。

(5)找一找。你能在小組內(nèi)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質(zhì)量也大約是1千克嗎?并稱一稱,掂一掂。

師:大家真棒!請你先掂一掂自己小組稱的1千克物品,再掂一掂別的小組重1千克的物品。(學生相互傳遞,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6)猜一猜。教師出示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鐵,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然后讓學生稱一稱驗證,引導學生再度感知1千克,并感受到物體體積大不一定重。

師:掂過了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

(7)拎一拎。教師讓學生拎一拎2千克一袋的大米,感受2千克的質(zhì)量。

(8)說一說。教師讓學生以千克為單位說說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質(zhì)量。

1000枚2分的硬幣、10包餅干、2瓶礦泉水、1小串香蕉、2包鹽……

(9)試一試。教師讓學生體驗2千克、3千克物品的質(zhì)量。

(設計意圖:以動手活動為主線,層層遞進。隨著課改的發(fā)展,教育的重心就是探討“樂學”,提高教學效率。在本課中教師及時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小組內(nèi)同學自己動手,通過反復稱一稱、掂一掂、拎一拎的實踐活動,在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真正感受到了一千克的實際重量。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樂學”問題。)

三、在實踐活動中鞏固應用

1、第20頁第1題:(1)獨立嘗試填寫;(2)反饋。(思考:這兩個臺秤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臺秤。注意第一幅圖臺秤的計量單位是g,稱的是兩個雞蛋;第二幅圖臺秤的計量單位是kg,稱的'是一個西瓜。

2、第20頁第2題: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實物展臺)填寫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圖片)

(1)一個乒乓球重1( ); (2)一袋洗衣粉重1( );

(3)一管牙膏重100( ); (4)一個小朋友重23( );

4、實踐應用。

完成第20頁的實踐活動。

學生分組活動,先估計一下質(zhì)量,填上;再稱一稱實際質(zhì)量。注意: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實踐。

四、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延伸。

請同學們課后在我們的生活中(家、商場、校園、小區(qū)等)展開尋找千克、克的活動。

五、回顧所學,歸納整理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包括:知識掌握、能力培養(yǎng)、品德教育等方面)

板書設計:

千克 kg

質(zhì)量單位 克 g 1千克=1000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95067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