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1 07:07:11
2023年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大全10篇)
時間:2023-12-01 07:07:11     小編:念青松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一

1.《溶解》單元

·一些物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zhì)不能夠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質(zhì)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zhì)從水中分離出來。

·可溶性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的顆粒大?。幢砻娣e的大小)、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種可逆的過程。

1-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zhì)》

·一些物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zhì)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zhì)從水中分離出來。

1-2《水是怎樣溶解物質(zhì)的》

·溶解是指物質(zhì)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zhì)從水中分離出來。

1-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

·一些液體能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體則不能。

1-4《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氣體也能溶解于水。

1-5《溶解的快與慢》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大小(即表面積的大?。?、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1-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

1-7《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

·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2.《聲音》單元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聲音的兩個基本指標。

·改變物體振動的方式可以改變它產(chǎn)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音量是由振動的振幅決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個膜,當聲音碰到它時它會振動;耳朵和大腦會把這些振動轉換成聲音的感覺。

2-1《聽聽聲音》

·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2《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3《聲音的變化》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4《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5《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2-6《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nèi)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給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2-7《保護我們的聽力》

·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chǎn)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并控制噪聲。

3.《天氣》單元

·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

·天氣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風和氣溫。

·溫度計、雨量器、風向標和風速儀是測量天氣的工具。

·氣象學家是研究、觀察和記錄關于天氣信息以及應用這些信息預報天氣的科學家。

·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3-1《我們關心天氣》

·通常通過云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3-2《天氣日歷》

·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

3-3《溫度與氣溫》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3-4《風向和風速》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3-5《降水量的測量》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3-6《云的觀測》

·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天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3-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guī)律。

4.《我們的身體》單元

·***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各個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xié)同工作的。

·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協(xié)調(diào)工作,有利于我們健康的生活。

·***根據(jù)外觀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根據(jù)功能的不同,***還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身體的肢體運動由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會涉及不同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

·***的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十分重要。

·***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過程,有利于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

4-1《身體的結構》

·***根據(jù)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jù)功能的不同***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內(nèi)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

4-2《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

·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4-3《跳動起來會怎樣(一)》

·***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進更多的氧氣。

·經(jīng)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

4-4《跳動起來會怎樣(二)》

·***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

·***運動量的增加,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心臟跳動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運輸血液的數(shù)量。

·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4-5《食物在體內(nèi)的旅行》

·***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

·***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內(nèi)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4-6《口腔里的變化》

·***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會經(jīng)歷初步的消化過程。

·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齒有三種,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保護好牙齒,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4-7《呵護我們的身體》

·***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xié)同工作的。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二

科學概念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shù)據(jù)的重要性。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課前布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shù)據(jù)。

2、揭示學習課題。

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shù);復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

4、測量室內(nèi)溫度,記錄、交流。

5、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

2、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shù)氐臍鉁?,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匯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

5、教師小結。

1、我會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氣溫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月。

2、我會選。

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是(3)。

(1)上午10時(2)中午12時(3)下午2時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三

一些物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zhì)不能夠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質(zhì)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zhì)從水中分離出來。

可溶性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的顆粒大小(即表面積的大?。?、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種可逆的過程。

1.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zhì)》

一些物質(zhì)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zhì)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zhì)從水中分離出來。

1.2《水是怎樣溶解物質(zhì)的》

溶解是指物質(zhì)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zhì)從水中分離出來。

1.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xiàn)象》

一些液體能均勻地、穩(wěn)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體則不能。

1.4《不同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氣體也能溶解于水。

1.5《溶解的快與慢》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zhì)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大?。幢砻娣e的大?。⑺臏囟?、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1.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

1.7《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

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聲音的兩個基本指標。

改變物體振動的方式可以改變它產(chǎn)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音量是由振動的振幅決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個膜,當聲音碰到它時它會振動;耳朵和大腦會把這些振動轉換成聲音的感覺。

2.1《聽聽聲音》

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2《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2.3《聲音的變化》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4《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5《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2.6《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nèi)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給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2.7《保護我們的聽力》

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chǎn)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并控制噪聲。

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

天氣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風和氣溫。

溫度計、雨量器、風向標和風速儀是測量天氣的工具。

氣象學家是研究、觀察和記錄關于天氣信息以及應用這些信息預報天氣的科學家。

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3.1《我們關心天氣》

通常通過云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3.2《天氣日歷》

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

3.3《溫度與氣溫》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3.4《風向和風速》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3.5《降水量的測量》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3.6《云的觀測》

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天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3.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guī)律。

我們的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各個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xié)同工作的。

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協(xié)調(diào)工作,有利于我們健康的生活。

我們的身體根據(jù)外觀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根據(jù)功能的不同,我們的身體還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身體的肢體運動由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會涉及不同的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

我們的身體的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十分重要。

我們的.身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過程,有利于食物營養(yǎng)的吸收。

4.1《身體的結構》

身體的結構根據(jù)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jù)功能的不同身體的結構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身體的結構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內(nèi)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

4.2《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

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4.3《跳動起來會怎樣(一)》

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進更多的氧氣。

經(jīng)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

4.4《跳動起來會怎樣(二)》

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

運動量的增加,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心臟跳動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運輸血液的數(shù)量。

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4.5《食物在體內(nèi)的旅行》

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

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內(nèi)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4.6《口腔里的變化》

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會經(jīng)歷初步的消化過程。

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齒有三種,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保護好牙齒,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4.7《呵護我們的身體》

身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xié)同工作的。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四

溫度的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溫度計、天氣預報等等,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戰(zhàn)性,分享了小學四年級上冊的科學教案模板給大家參考!

科學概念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shù)據(jù)的重要性。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課前布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shù)據(jù)。

2、揭示學習課題。

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shù);復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

4、測量室內(nèi)溫度,記錄、交流。

5、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

2、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shù)氐臍鉁兀晕覀儜撨x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匯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

5、教師小結。

1、我會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氣溫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月。

2、我會選。

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是(3)。

(1)上午10時(2)中午12時(3)下午2時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五

1、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二、探究內(nèi)容: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二)聽聽音叉發(fā)出的聲音

1、介紹音叉:一種發(fā)音樂器,用來調(diào)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教師演示實驗1: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fā)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5、教師演示實驗3:根據(jù)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圖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六

書刊及其他信息源廣泛了解植物知識;能針對不同的植物分

析植物體的各部分;學會從整體到部分觀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與同學交流對植物的認識,體驗到合作交流可

以更好的完成認知。

3、能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認識到植物世界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體驗,初步感悟

1、(出示課件小茶壺):這是一個小茶壺,看一看,

小茶壺是有幾部分組成的?

(壺蓋、壺身、壺嘴、壺把)

2、(出示課件):這只小的身體是由哪幾部

分組成的?

(頭、胸、腹三部分,頭上一對觸角,胸部六條腿)

3、師:那么,植物的身體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今天我

們就來研究植物的“身體”。

(板書課題:植物的身體)

二、課中體驗,探索求知: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視頻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教師出示視頻片段,讓學生觀察。)

2、學生談觀察后的體會,認識到植物世界的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

3、教師出示課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們已知的大約有30多萬種。

4、去戶外觀察植物需要準備些什么呢?

(1)觀察前要想好觀察什么,觀察時要認真、細致。

(2)可以借助工具來測量,要按一定的順序,別忘了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3)注意保護好植物。

2、教師出示實物:辣椒的植株,讓學生觀察,提醒學生觀察時要認真、仔細。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暾闹参?,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組觀察討論。

教師出示問題:

(1)植物的身體可以分為那幾個部分?

(2)指說各個部分。

(3)小組討論植物身體的構成。

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板書)

5、師:在植物的王國里,有許許多多的成員,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這六部分構成的呢?

6、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7、匯報結果。

8、教師小結:常見植物的“身體”一般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這六個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時間可同時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別出現(xiàn),不能同時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沒有根、莖、或不開花、不結果。這需要大家平時要多注意觀察。

(教師出示苔蘚、蕨類植物圖片)

苔蘚植物有兩個器官,分別是:莖,葉。

蕨類植物有三個器官,分別是:根,莖,葉。 藻類植物有一個器官,無根,莖,葉的分化。實際上藻體就是一個簡單的葉。

9、今天我們了解了植物的身體結構,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植物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學生討論、交流)

的家具都離不開植物,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三、課后拓展

1、通過我們今天的探討,你有哪些收獲?你感覺自己表現(xiàn)如何?

2、課后制定一份觀察計劃,繼續(xù)對植物進行研究。 板書設計:

1、植物的身體

根 莖 葉 花 果實種子 第四課時 植物的根和莖

教學目標:

1、 觀察多種植物的根和莖,了解它們的作用。

2、 能完成植物根和莖的實驗,并做出自己的解釋。 教學重點:知道植物根和莖的作用是什么。

教學難點:怎樣用實驗去證明植物根和莖的作用。 教學準備:

師備:多種多樣帶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別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個能夠裝進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試管、水、少量食用油、一個滴管。

生備: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條(上有葉),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兩個紙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養(yǎng)分怎樣進入植物體內(nèi)、怎樣到達植物身體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內(nèi)容:

1、 引導學生做出解釋。

根從土壤里吸收水和養(yǎng)分,莖把水和養(yǎng)分輸送到植物身體的各部分。

2、 了解常見的植物都有根和莖。

3、 想辦法用實驗證明根具有吸收水和養(yǎng)分的作用,莖有向葉輸送水的作用。

(1)引導學生提出種。種方法。

(2)選擇和教材上的實驗相近的方法,進行具體研究。 ?選擇什么樣的植物做實驗?

?用什么容器裝水容易看到實驗現(xiàn)象?

?怎樣知道容器內(nèi)的水是不是減少了?

?怎樣防止容器內(nèi)的水蒸發(fā)?

(3)設計實驗證明

根部吸收的水和養(yǎng)分通過莖輸送到葉上時,可提問:

?有什么簡便方法能夠幫助我們看到植物的莖確實具有運輸水分的作用?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七

1、進一步增強對植物和動物特征進行探索的興趣,獲得對有生命的物體多樣性的認識。

2、經(jīng)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tài)觀察過程。

經(jīng)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tài)觀察過程。

貓、鴿、龜、青蛙、魚、蜻蜓等動物的圖片。學生準備各小組的觀察記錄。

教、學法觀察、討論、交流

1、引入

(1)回顧已往觀察過的動物。

(2)請學生說說平時見過的動物。

2、分小組對`選定的一種動物進行班級交流,適時展示收集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1)它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各個部分是什么樣的?

(2)它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

(3)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

(4)這種動物的食物是什么?從哪里獲得食物?怎樣吃事物?它也排泄廢物嗎?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八

溫度的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溫度計、天氣預報等等,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既有 趣味性又有挑戰(zhàn)性,分享了小學四年級上冊的科學教案模板給大家參考!

科學概念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shù)據(jù)的重要性。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課前布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shù)據(jù)。

2、 揭示學習課題。

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shù);復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

4、測量室內(nèi)溫度,記錄、交流。

5、 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

2、 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shù)氐臍鉁?,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 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匯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

5、教師小結。

1、我會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氣溫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月。

2、我會選。

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是( 3 )。

(1)上午10時 (2)中午12時 (3)下午2時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九

書刊及其他信息源廣泛了解植物知識;能針對不同的植物分

析植物體的各部分;學會從整體到部分觀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與同學交流對植物的認識,體驗到合作交流可

以更好的完成認知。

3、能指認植物的六大器官,認識到植物世界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體驗,初步感悟

1、(出示課件小茶壺):這是一個小茶壺,看一看,

小茶壺是有幾部分組成的?

(壺蓋、壺身、壺嘴、壺把)

2、(出示課件):這只小的身體是由哪幾部

分組成的?

(頭、胸、腹三部分,頭上一對觸角,胸部六條腿)

3、師:那么,植物的身體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今天我

們就來研究植物的“身體”。

(板書課題:植物的身體)

二、課中體驗,探索求知:

2、學生談觀察后的體會,認識到植物世界的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

3、教師出示課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們已知的大約有30多萬種。

4、去戶外觀察植物需要準備些什么呢?

(1)觀察前要想好觀察什么,觀察時要認真、細致。

(2)可以借助工具來測量,要按一定的順序,別忘了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3)注意保護好植物。

2、教師出示實物:辣椒的植株,讓學生觀察,提醒學生觀察時要認真、仔細。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暾闹参?,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組觀察討論。

教師出示問題:

(1)植物的身體可以分為那幾個部分?

(2)指說各個部分。

(3)小組討論植物身體的構成。

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板書)

5、師:在植物的王國里,有許許多多的成員,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這六部分構成的呢?

6、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7、匯報結果。

8、教師小結:常見植物的“身體”一般都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這六個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時間可同時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別出現(xiàn),不能同時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沒有根、莖、或不開花、不結果。這需要大家平時要多注意觀察。

(教師出示苔蘚、蕨類植物圖片)

苔蘚植物有兩個器官,分別是:莖,葉。

蕨類植物有三個器官,分別是:根,莖,葉。藻類植物有一個器官,無根,莖,葉的分化。實際上藻體就是一個簡單的葉。

9、今天我們了解了植物的身體結構,那么,同學們想一想植物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學生討論、交流)

的家具都離不開植物,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三、課后拓展

1、通過我們今天的探討,你有哪些收獲?你感覺自己表現(xiàn)如何?

2、課后制定一份觀察計劃,繼續(xù)對植物進行研究。板書設計:

1、植物的身體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第四課時植物的根和莖

教學目標:

1.觀察多種植物的根和莖,了解它們的作用。

2.能完成植物根和莖的實驗,并做出自己的解釋。教學重點:知道植物根和莖的作用是什么。

教學難點:怎樣用實驗去證明植物根和莖的作用。教學準備:

師備:多種多樣帶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別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個能夠裝進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試管、水、少量食用油、一個滴管。

生備: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條(上有葉),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兩個紙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養(yǎng)分怎樣進入植物體內(nèi)、怎樣到達植物身體的各部分呢?”

二、探究內(nèi)容:

1.引導學生做出解釋。

根從土壤里吸收水和養(yǎng)分,莖把水和養(yǎng)分輸送到植物身體的各部分。

2.了解常見的植物都有根和莖。

3.想辦法用實驗證明根具有吸收水和養(yǎng)分的作用,莖有向葉輸送水的作用。

(1)引導學生提出種。種方法。

(2)選擇和教材上的實驗相近的方法,進行具體研究。?選擇什么樣的植物做實驗?

?用什么容器裝水容易看到實驗現(xiàn)象?

?怎樣知道容器內(nèi)的水是不是減少了?

?怎樣防止容器內(nèi)的水蒸發(fā)?

(3)設計實驗證明

根部吸收的水和養(yǎng)分通過莖輸送到葉上時,可提問:

?有什么簡便方法能夠幫助我們看到植物的莖確實具有運輸水分的作用?

小學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篇十

1、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tài)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能根據(jù)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二、探究內(nèi)容: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二)聽聽音叉發(fā)出的聲音

1、介紹音叉:一種發(fā)音樂器,用來調(diào)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教師演示實驗1: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fā)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5、教師演示實驗3:根據(jù)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圖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85212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