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公開課教案(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5 14:05:09
《記承天寺夜游》公開課教案(5篇)
時間:2023-03-15 14:05:09     小編:zdfb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承天寺夜游》公開課教案篇一

1、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并背誦課文,十七 記承天寺夜游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

2、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1)預(yù)習要求:1、自讀課文,看注釋,查工具書,正音正字,順暢誦讀。

2、查閱有關(guān)資料,了解作者寫作次文時的處境。

(2)教法學法:1、注重誦讀教學。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逐漸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采用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疏通文意,同學間展開討論、解釋疑難,教師作必要的點撥和適當?shù)闹v解,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時安排:一課時

(4)準備教具:錄音機、投影儀

宋代有個大詩人叫蘇軾,你們可曾讀過他的詩文?我們在七年級上學期曾學過他的一首詞,叫《浣溪沙》。哪位同學還能背誦?(指名背誦這首詞)這位大文豪才華橫溢,但他的命運卻不太好。他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脫,與友人張懷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筆下,顯得澄澈透明,如詩如畫。現(xiàn)在讓我們與這位大詩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ò鍟n題作者)

(一)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讀課文,看注釋,查工具書,互相解決疑難。

2、聽錄音:聽清生字讀音及難讀句的節(jié)奏,標注在書上。

3、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

4、組織學生朗讀:指名讀、分組讀、集體讀。

(二)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

1、學生再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結(jié)合注釋,理解并口頭翻譯課文。

2、劃出疑難字詞,準備交流。

3、組織交流:先小組交流,共同討論,后全班交流解疑。

4、學生當堂筆譯。

出示投影:

1、文章最后一句說:“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蹦阏J為這句話寫出

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2、作者在文章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哪些詞語可以表現(xiàn)出來?

a.學生思考、討論,解決疑難。(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b.教師結(jié)合進行板書。

c.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蘇軾的散文。這篇短文不足百字,卻膾炙人口,堪稱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過記事、寫景、抒情,以極精練的語言,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一樣的藝術(shù)境界,表現(xiàn)出作者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給人以美感和熏陶。請同學們課下反復誦讀,深入領(lǐng)會本文語言運用的妙處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背誦課文,并理解作者心境的?

2.月光,曾激發(fā)過無數(shù)詩人的才情,留下許多杰出的詩篇。收集一些描寫月亮或月色的詩句。

《記承天寺夜游》公開課教案篇二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3.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1.重點: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2.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1.解決生字詞注音;

2.看注釋、查工具書試翻譯課文;

3.查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作品;

4.找古今中外有關(guān)描寫月亮的詩詞句。

一課時。

1.導入:

結(jié)合蘇東坡的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和本地東坡遺跡(惠州東坡亭、東坡小學等)導入。

學生自由發(fā)言,簡介東坡的生平、經(jīng)歷、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2.疏通文意

1)解決生字詞讀音(叫學生讀、糾正、齊讀)

遂(suì)

寢(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讀課文,聽錄音糾正

3)解決重點詞語(投影)

欣然:高興地

念:思考、想到

相與:一起

遂與外人間隔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遂至承天寺

蓋竹柏影也

但聞屏障中尺一響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4)翻譯課文(學生提問,師生解決,強調(diào)重點,學生翻譯,對照投影)

3.研習課文

1)這篇文章運用了幾種表達方式?

明:敘述、描寫、抒情

2)敘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優(yōu)美

3)作者是如何描繪月色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從中可看出這幅月夜圖有什么特點?

繪景修辭作用特點

月色積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橫比喻生動形象如臨其境皎潔、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5)文中結(jié)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明: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達觀

4.板書設(shè)計

5.小結(jié)

《記承天寺夜游》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yōu)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zhí)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6.能力擴展:一切景語皆情語。

7.能力遷移:看圖寫景抒情。

8.作業(yè)

1)背誦《寄承天寺夜游》。

2)閱讀古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結(jié)合作者的身世和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詩中所抒發(fā)的情感。(自行查閱作者的身世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記承天寺夜游》公開課教案篇三

1、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和凝練含蓄、饒有趣味的語言。

2、學習幾個文言實詞和虛詞。

目標2

自讀、講讀、合作交流

一課時

蘇軾是位才華橫溢的大文豪,但他的命運卻不太好。他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其心情可想而知??伤朴诮饷摚c友人張懷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筆下,顯得澄清透明,如詩如畫。詩人陶醉于迷人的月色中,隨緣自適,自我排解,自豪地說“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爆F(xiàn)在讓我們與這位大詩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

(一)學習小組組織對課文的閱讀。(查工具書或參考書,疏通字詞,把握文意。)

(二)抽兩三個學生朗誦,檢查學習小組組織閱讀的效果。如有問題,請學生糾正或老師訂正。

(三)指導學生翻譯課文,好的譯文安排在組上、班上交流。教師指導中提醒學生注意下列詞句:

念無與樂者(想,考慮)(……的人)

懷民亦未寢(睡覺)

相與步于中庭(相約一起)(散步)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不過)(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留連光景的人)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四)問題討論。

怎么看待“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句慨嘆?

這句慨嘆看似平淡,意在點睛――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潞6荒茏园?,何曾得暇領(lǐng)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xiàn)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也透露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五)師生一起朗誦課文,再次感受課文的美景和作者的閑適。

(一)師生合作研究“探究練習一、二”

(二)解決學生預(yù)習中提出的問題。

(三)課堂背誦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向家長朗誦課文,并把課文的大意講給家長聽。抓住結(jié)尾處“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與蘇軾談心,就自己的認識看法寫一段文字。

《記承天寺夜游》公開課教案篇四

精讀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詞。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詞。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

《記承天寺夜游》對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極其生動形象的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透露出他在貶謫中感慨深微而又隨緣自適,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在學習時,除了對字詞的疏通外,重點是體味文章凝練含蓄的語言,并從中感覺作者的特殊心境。

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式學習基礎(chǔ)上,教師加以引導。

一課時:

一、導入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對月有一種特別的青睞,月極易勾起人的想象,(足以使人憂傷、惆悵),這是古人對月亮的特殊情結(jié),也是一種心靈上的宣泄與洗禮。

今天,就讓我們穿越千年時空,到承天寺與蘇軾一起夜游,走進他的內(nèi)心世界。

二、新授課程

(一)初讀課文,疏通文意,初步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和情感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自己確定字詞的讀音和句讀。

2、聽配樂朗誦,確定字詞的讀音和句讀。

3、請大家在音樂聲中,輕聲朗讀課文,做到讀通、讀懂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字詞含義,句子翻譯可以和同學交流一下,或者舉手問我。

4、齊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深入感受

1、一個深秋的夜晚,蘇軾為什么會想到夜游?結(jié)合文句來談一談你的理解。

生交流

師組織:

當時月色很美,“月色入戶”,深秋之夜,萬籟俱寂,月光悄悄地進門來了,整個堂屋因月光而明亮、生動起來??吹饺绱嗣赖脑律?,蘇軾有什么反映?(你能體會這“欣然起行”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嗎?

生交流

師組織:

“欣然起行”面對如此之美的月色,作者一天的疲倦一掃而光,睡意頓消,披衣而起,充分顯示了月光帶給他的喜悅,蘇軾的自得其樂,辛性而為,隨意而行。(襯托月色的美妙)

如此美的月色,若有人能共享,更是一件樂事,但蘇軾為何會單身想到與張懷民一同夜游呢?你能否結(jié)合文章來談?wù)勀愕母惺堋?/p>

生交流

師組織:

張懷民與蘇軾是一類人,品格清高超逸。

“念無與樂者”出游當然要找志趣相投的人了,這里,蘇軾很自然地將張懷民與自己歸為一類,認為懷民“可與樂”推測一下張懷民是一個怎樣的人?

“遂至承天寺”遂至二字表面看來很輕淡,好像不假思索,實際包含能一同賞月者只有一個人,非張懷民不可,可見張懷民在作者心中地位。

“尋張懷民”面對如此良夜,張懷民一定不會蒙頭大睡吧,他很可能也在賞月,只是不知他是庭中賞月,還是出門賞月,因此需要尋他一尋,兩人交往很深。

“懷民亦未寢”“亦”一種如我所料的自得感,體現(xiàn)兩人心意相通,因此可見,蘇軾認為他與張懷民是一類人,志趣相投的人,因而選擇與懷民一同夜游。

投影張懷民資料:

1083年貶黃州,初寄居承天寺,張懷民雖屈居主薄之類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絕不掛懷于貶謫之事,公務(wù)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處逆境而無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2、兩個志趣相投的人夜游時,看到怎樣的景致呢?

生交流

師組織: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葆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跟隨音樂細細品味這18個字,想象一下這是怎樣一幅畫面?

學生賞析、交流(2-3個學生)

(可以輕讀,閉上眼睛想象一下)

師:我發(fā)現(xiàn)大家在描述時都提到了月光,我們仿佛也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但這18個字里有沒有提到月?(沒有)那么,蘇式是如何把月色寫得如此空明、澄澈、皎潔的呢?

生交流

師組織

(1)比喻以隱喻先聲奪人,造成一種庭院積水的錯覺,令人有水月莫辨之感。

(2)以實寫虛,以有襯無,創(chuàng)造一個澄沏空靈的透明世界。

這正如后人“不著一學,盡得風流”

3、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作者無意識中寫下的景色會透露他的內(nèi)心世界,那么,東坡所寫之景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心境)

生交流

師組織

他能拋開世俗的煩惱,忘卻了自身被貶謫的不幸遭遇,只有眼前這片美妙空明的世界,可見他的內(nèi)心是平靜,纖塵不染的。

4、這18個字既讓我們看到了美妙空明的月光,又看到蘇軾此時的心境,那么,蘇軾本人又有怎樣的感慨呢?

生交流

師組織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那么,我們怎么理解蘇軾的這一番感慨呢?說說你的看法。

理解:“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象征美景處處有。

“閑人”(1)字面意義上:身為閑官的事實,自嘲

(2)安閑自在的心境

(3)淡淡的惆悵,空有一腔抱負

(4)對當時人汲汲于名利的不屑

5、回頭看課文短短84字,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蘇軾是一種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生交流

師組織

豁達、樂觀

這種豁達、樂觀的處世態(tài)度在逆境中尤為可貴、可敬,我們一起看看他的一生吧打出投影:

他頻遭貶謫,一生歷典八州,身行萬里,走過無數(shù)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p>

他被無數(shù)小人中傷下獄,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識了人間萬千丑態(tài)卻說:“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p>

師:他在如此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中,始終保持豁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折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將近千年之后,的另一位文學大家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這樣說“我們所得的印象是,他的一生是載歌載舞,深得其樂,憂患來臨,一笑置之?!辈粌H人對蘇軾有著近乎崇拜的感情,法國《世界報》在評說“影響世界十大名人”時,這樣他“他俯仰無愧于天地,心無名利雜念,遂有閑心領(lǐng)略江山風月,寫下無數(shù)傳世杰作?!?/p>

三、

短短84字讓閑人蘇軾踏著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經(jīng)典,他空明的心境,豁達的情懷親耀著獨具魅力的光彩!

同學們,面對生活的風雨坎坷,讓我們常讀讀蘇軾吧,愿我們的心靈永遠澄澈明凈,愿我們的人生更加豁達從容。

《記承天寺夜游》公開課教案篇五

1.熟讀課文。

2.積累常見的中考題。

3.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1.解釋重點字詞,翻譯句子。

2.積累常見的中考題。

3.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1.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開衣服準備睡覺,看見月光照進堂屋的門戶,便很高興地起來走動。

戶:門; 欣然:愉快地,高興地;

2.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因為想到?jīng)]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尋找張懷民。

念:想,思考; 遂:于是,就;

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寢:臥,睡; 相與:共同,一起;

步:徒步而行,散步; 庭:庭院;

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都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水草;

交橫:交叉錯雜; 蓋:原來是,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哪個夜晚沒有月色?哪個地方?jīng)]有竹子和柏樹?

6.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不過少有像我們這樣的閑人罷了。

但:只是,不過; 耳:而已,罷了”;

閑人: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61162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