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神讀后感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9:25:15
回歸神讀后感范文(16篇)
時間:2023-11-26 19:25:15     小編:筆塵

讀后感是我們對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思考與感悟的總結(jié)和概括。寫讀后感時,我們可以參考其他讀者的評論和觀點,拓寬自己的思維視角。通過閱讀這些讀后感范文,我們可以學習到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讀書和寫作能力。

回歸神讀后感篇一

曾是“小鎮(zhèn)青年”出身的作者,憑努力與時運成為法國當代著名知識分子,借父親病逝之故,時隔三十年重回出生地蘭斯,追溯個人種種社會標簽何以來、如何變。篇幅雖短,但生活性和學理性夾雜的文字,涉及作者對社會階層、政治選擇、性向平等、教育體制等社會性議題的深刻審視,貫穿作者反復(fù)橫跳于回憶與現(xiàn)實之間的“自我對話”之中。在這場極為內(nèi)在又帶有“與昨日之我戰(zhàn)”意味的心靈之旅中,作者通過梳理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不同個體的命運軌跡,抒發(fā)了人的“個人選擇”在社會裁決前的無力感,“歸根到底,我所厭惡的,不是完成這個動作的人,而是這個可以催生如此行為的社會背景”。

當代社會根據(jù)分工需要,在每一結(jié)構(gòu)單位中皆賦予個體以某一角色,各人按權(quán)力者所制定的規(guī)則立言立行,以維系整體結(jié)構(gòu)的正常運轉(zhuǎn)。如在劇場這一特定空間下,導(dǎo)演、編劇控場,觀眾看戲,演員按劇本演戲,各歸其位、各得其所。然能動的人終歸不是提線木偶,“即興創(chuàng)造”的自我意識與來自舞臺場域“按劇本演出”的壓力相頡頏,演員亦可選擇跳出劇本臨場發(fā)揮,使得臺面走勢充滿各種可能性。

有著為當時社會所污名化的“同性戀”性取向,卻又竭盡全力想要掙脫他人因此可能投來的哪怕是善意的、非歧視性的目光;從小因拒斥底層工人子女身份帶來的羞恥感,想通過拼命閱讀跳出小鎮(zhèn)和階層的“椰殼碗”,以全新的視角觀社會、察自己,卻又在數(shù)十年后回歸當年避之不及的故里,任憑關(guān)于往事的記憶涌上心頭。

實際上,他雖為了追求一種種新的身份認同而不惜徹底遠離、鄙視過去的人和事,但在精神上,仍無法緩解這種產(chǎn)生自年少時期的、對他者“表演”和對自己“自欺”之間的張力,體現(xiàn)了人—意識—記憶—時空—歷史—因果這一條理路的復(fù)雜性與糾纏性。如果反觀作者自述思想糾結(jié)過程這件事本身,其實也在無意間提示了作者在身份標簽被塑造過程中,對自我主體性一直保持著高度自覺。這正是他不至于為命運的不公所壓垮的原因之一。正如他曾將薩特的名言,作為自己生活的準則:“重要的不是我們將自己變成了什么,而是我們在改變自己時做了什么?!?/p>

回歸神讀后感篇二

法國社會學家迪迪?!ぐ@锱睿簾o法割裂的底層“自我”!

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迪迪?!ぐ@锱畛錾碛谪毨У墓と穗A級,最終成為法國著名的知識分子。多年來一直通過明信片與原生家庭勉強維持聯(lián)系,其原因在于害怕自己極力逃離的社會空間,自己努力塑造的社會形象及所構(gòu)建的精神內(nèi)核會被毀于一旦,明明是階級的壓迫者,在思想和政治上宣稱自己反對階級分化,但社會階級卻已深入迪迪埃?埃里蓬內(nèi)心,這與他秉持的社會批判理念和本身價值觀顯然是背道而馳!

迪迪?!ぐ@锱钐寡宰约旱囊苫螅瑸楹螘桓页姓J自己的身份?為何與小資產(chǎn)階級來往時會對自己的家庭感到羞恥?這種分裂感讓他很不自在,也讓他產(chǎn)生難以擺脫的負罪感。

書中提到自己在多年的求學中產(chǎn)生了兩個“自我”:一個拼命提高自身的文憑和藝術(shù)品味,改變自身說話的方式,企圖融入“知識分子”的圈層,試圖通過和家人拉開的差距來衡量自己獲得的成就。另一個自己仍舊屬于少年時期的世界,無法真正認同統(tǒng)治階級的價值觀,每次聽到人們用鄙夷或事不關(guān)己的態(tài)度評論底層的生活方式和言談舉止時就會產(chǎn)生憤怒。他承認,自己的出身會永遠地印刻在自己的精神中,是“任何思想轉(zhuǎn)變、社會習得、喬裝打扮,以及謊言與借口都無法抹去的印記”。

反思不同個體的命運,以及所謂的“個人選擇”是如何被影響和決定的。從學校專業(yè)的選擇、日常生活習慣、說話的方式到審美趣味,這些所謂的“個人選擇”和“私人趣味”往往都帶著深刻的“階級烙印”,個人際遇也往往套嵌在社會的結(jié)構(gòu)性問題中。

迪迪?!ぐ@锱钪赋?,平民階級也一直被現(xiàn)行的教育系統(tǒng)排斥和壓制,“閱讀令人愉快”、“人們應(yīng)該學習”的態(tài)度并非普遍,它與個人的出身和社會背景密切相關(guān)。大多數(shù)底層在一開始就被剝奪了對生活其余可能性的想象,而平民階級即使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也很難完成階級的提升,如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所說,平民階級只是通過“結(jié)構(gòu)的位移”實現(xiàn)了表面的進步,他們和統(tǒng)治階級的差距并沒有真的縮小。

回歸神讀后感篇三

比懺悔錄更加真誠,深刻的剖析了社會階級之間的深深的割裂。

經(jīng)濟壓力讓她不得不在工廠找了一份需要每天辛苦勞作8小時的工作(中學畢業(yè)會考之后的那個暑假,我在那里待過一個月,于是我目睹了這份“工作”真實的樣子),以此來保證我可以繼續(xù)在高中課堂上學習蒙田和巴爾扎克,并且可以進入大學,整天整天地在房間里研讀亞里士多德和康德。她午夜才能入睡,凌晨4點便要起床工作,而我會研讀馬克思和托洛茨基(trotski)、波伏娃和熱內(nèi)直到天亮。我只能援引安妮·厄爾諾在提到她開雜貨店的母親時所使用的簡單描述,來揭示這赤裸裸的現(xiàn)實:“我深知她對我的愛,以及我們之間的不平等:她從早到晚給我烹制土豆和牛奶,好讓我可以坐在階梯教室里聽老師講柏拉圖?!?/p>

在母親工作的15年中,她每天都要站在組裝流水線前,不停地把蓋子蓋在廣口瓶上,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10分鐘的時間可以請假離開去衛(wèi)生間,如今,當我看到她因為多年的高強度勞作而身體痛得動彈不得,便理解了社會不公最為具體的含義。甚至可以說“不公平”這個詞本身也相當委婉,它掩蓋了真正的現(xiàn)實:赤裸裸的、暴力的剝削。一個年邁工人的身體,可以體現(xiàn)階級社會全部的真相。這個工廠里的工作節(jié)奏快得讓人難以置信,不過其他工廠也是一樣:管理者會在某天花幾分鐘記錄一個女工的工作速度,然后就把它規(guī)定為工人們的最低工作速率。這規(guī)定已經(jīng)足夠夸張,甚至不人道了,但更有甚者:工人的報酬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獎金,這獎金來源于個人的日平均工作量。母親對我講,她和她的工友們甚至企圖達到標準速率的兩倍。

強烈無奈心酸對比的反差,其實這個母親,是廣大中國底層父母的形象的一個縮影。真正理解了活在中國有多么幸運,哪怕身處低層,因為中國從古至今對于教育的重視覆蓋到所有階級,才讓廣大底層的后代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是上一代用讓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所換來,至少在他們心中有一絲希望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動力,看著自己的后代達到自己所達不到的高度。

因為童年的弱勢受欺負孤獨的經(jīng)歷,和父母經(jīng)常不在身邊的對愛的渴望,但是卻因為一直一個人很少有朋友,初中被人厭惡的自卑情緒,又與人產(chǎn)生一種疏離感,與人群相處在外表現(xiàn)的很外向希望成為人群中的交點來獲得存在感。我也產(chǎn)生一種對于軟弱無能人群和無法表達自己愛的人的痛恨,其實根源還是對自己軟弱的痛恨,哪怕不斷學習,健身來武裝自己,也只是把自己包裹起來,用讓自己比別人強的感覺來滿足自己需要的優(yōu)越來獲得安全感。但是卻會有一絲裂縫,無法掩飾自己內(nèi)心對于被愛的渴望。在某些時期會突然陷入無意義,悲觀情緒中無法自拔。只有慢慢開始直面自己最深層次的懦弱,并且與曾經(jīng)痛恨的自己開始和解,才慢慢開始包容去看待這個世界,慢慢不用通過奢侈品和各種外物來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不再害怕自己做一些事別人的眼光,不再否定自己,真正的開始認可自己的價值。

回歸神讀后感篇四

可能不能用值得一看來這么膚淺地形容。

他是句句扎心,精準切中的痛處,讓我更加確定一些模棱兩可的東西,好像在幫我把傷口一個一個撕開,仔細研究里面的神經(jīng)的長相,然后縫合。是真真切切地深刻到窒息的感覺。

我分了幾天看完,看幾頁就要緩一緩,思考一下我身上好似能重合的樁樁幕幕。是真的窒息,真的會讓人清醒到窒息。

這本書篇幅很短,但是對往事三言兩句的形容和一筆帶過的闡述中,我好像都能立刻地把它填滿,所有情節(jié)好像都是我也發(fā)生過一樣。這是內(nèi)個年代一個歐洲人的故事,好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這個年代我的故事,他的感悟,好像就是我的感悟。

不過我還是幸運得多了!

回歸神讀后感篇五

她是一個櫥窗設(shè)計師,有一頭海藻一樣彎曲的長發(fā),在廚房做飯時愛穿一條鑲著荷葉邊的碎花兒圍裙。她像小女孩一眼愛哭,馬小跳給她做了一個十二層的三明治,馬小跳給她洗腳,馬小跳給她過母親節(jié)......她都會感動的流淚;他還有像小女孩一樣的好奇心,常常將自己想象成神探去破案;她愛吃有臭味食物比如榴蓮,比如臭豆腐;她睡覺時偶爾會磨牙......這個像小女孩一樣的漂亮女人,就是馬小跳的媽媽。

回歸神讀后感篇六

借標許老師的另一本小書《情感政治》。

在這本書當中,許嘗試形繪了港地的情感地圖,以近年來發(fā)生的“運動”為切口,指出了“憂郁、恐懼、羞恥、苦悶、焦慮”已然成為了普遍性的生命體驗,“抑郁癥”也逐漸成為當下最“流行”的心理疾病。主流心理學往往將其歸咎為個體性問題,是個體缺乏“正向思維”、“抗壓能力較弱”。

當“個體問題”出現(xiàn)了普遍傾向,就必須追問社會緣由。在當代社會:一面是不斷被呼吁的“正能量”、“小確幸”、“正向思維”;另一面則是希望分配不均、只有向上流動才被鼓勵、欲望不斷延宕永遠無法滿足的當下現(xiàn)實。當希望匱乏的社會與正向思維碰撞,最后只剩下了一種生活方式:即中產(chǎn)的價值選擇和“理想的”生活想象,它只能追求完美整潔,井然有序的生活。

如何在希望匱乏的年代,建立希望?我們?nèi)绾蜗胂笾胁皇恰岸獙αⅰ?、“非此即彼”的生活?有沒有一種除了向上流動、不斷攀升,還可以原地踏步、向左向右流動的未來?許在此引用的是薩帕塔運動中蒙面騎士“副司令馬科斯”的例子,他說“我們要把希望當做專業(yè)?!彼迷姼枧c童話,用最詩意的語言編織著曼妙的未來,闡述這一種自由、平等、每個人都有尊嚴地生活于其中的未來。

只能不斷重復(fù)批判不平等結(jié)構(gòu)和現(xiàn)時的黑暗。然而問題在于,這對于真的處在這種黑暗現(xiàn)實的無產(chǎn)階級或者底層人民而言,有多少吸引力呢?一個身體不好的病人,需要的恐怕并不是被告知西方醫(yī)療體制的階級性和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或者被教導(dǎo)西方醫(yī)學知識的局限,而是一種能夠盡快治療疾病的方法,或者至少是一種復(fù)原的希望。

事實上并非是傳統(tǒng)左翼如此,諸多政治團體本身也都陷入了類似的困境。在不斷被表述的匱乏理想背后,是一張張困惑、疲憊的臉。許說我們之所以感到困惑、疲憊,也許恰恰是因為我們感知到了當下生活的不合理性、它看似流光溢彩的表面背后種種讓人感到痛苦的實質(zhì)性機制。這些痛苦,這些越來越具有普遍性的痛苦,也許能夠成為大家重新思考的起點,也許暗含著解放的潛能。

回歸神讀后感篇七

我本科學過一門課,名為“消費文化”,老師在課上談到了消費主義、炫耀性消費、商品陳列等概念,并頻頻引用拉康、詹明信等大人物。這對初入大學的我而言,不亞于一場理論盛宴。那一段時間,我去商場,看到身旁的人大包小包地走過,都會有一點優(yōu)越感,因為我覺得他們都被消費主義裹挾了,而我卻可以毫發(fā)無損地繞過一個個消費陷阱。

書中,作者青年時期指責父母過度消費的片段,讓我想起了上述經(jīng)歷。作者踏上學術(shù)生涯后,走進了理論,卻走出了父母的工人世界,他整日接觸工人階級、階級意識等概念,但去巴黎工作后,一個季度,也就給父母打一兩通電話。他父親老年癡呆,日益嚴重后,他也不曾回家,直到父親離世,才意識到自己的學術(shù)生活嚴重脫離了自己的過往。這鴻溝,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移民問題就是其一。他很不理解母親為何反移民,更何況她本身就是移民后代。這是因為他所居住的社區(qū),根本沒多少移民,對他而言,移民是抽象概念;對她母親而言,居住的社區(qū),一度被移民占領(lǐng),其環(huán)境、治安都受到了影響,工作、福利也受到了威脅,移民對她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挑戰(zhàn)。

我本人是英文系畢業(yè),對哲學、社會學知之甚少,文學系的博士,倒認識幾個,對他們而言,后殖民等理論是必修課,??碌热说闹鞲潜刈x書。不過,整日穿梭于辦公室、圖書館、教室的文化精英,是否有資格定義或解釋他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曾接觸(或有意回避)的群體與社會問題呢?這是不是有“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正如作者所說,討論工人階級的,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多不是工人階級,他們有時會不自覺地忽視工人的現(xiàn)實處境,只見工人階級而不見工人。書中的一個例子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在父親去世后,雖不情愿,但還是決定回趟家,他的朋友說“是啊,至少也得當面聽人宣讀一下遺囑”。這位朋友顯然是以身邊的世界為全世界了,工人哪有什么遺產(chǎn)給家屬分呢?(作者其實也有類似問題,他家有車有房,他父親退休后,工會還定期安排他父母去英國、西班牙等地旅游,這在法國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放在70年代的世界背景下,已經(jīng)很中產(chǎn)了。)。

前半部分,他也確實是這樣做的;但后半部分,他就開始大段討論自己的學術(shù)生涯以及同性戀出柜的經(jīng)歷(這當然也很重要),這似乎有些偏離一開始的設(shè)想。

回歸神讀后感篇八

這是一本讀完令我這個出生在工人階級家庭的讀者感到沮喪的書,因為在書里揭示了階級本質(zhì)造成的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它讓我想起小時候因為貧窮制造的那些糟糕的記憶。當我們屬于平民階級時,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階級的存在。

作者以一位法國社會學者的身份,敏銳的觀察和思考階級的殘酷性,甚至不惜將它在和平社會中各階級對資源的搶占表達為一場內(nèi)戰(zhàn),比如學校,教育系統(tǒng)就是第一戰(zhàn)場,這種觀察力無疑是驚人和準確的。

當然他的生活學習經(jīng)歷在歐洲國家與中國社會還是有很大區(qū)別,我們作為科舉制度遺傳的國家,教育的流動性和功能性,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公平性,然而隨著貧富差距的加劇,歐美國家出現(xiàn)的出身造就教育資源不公和階級固化必然在我們這個國家遲早出現(xiàn),所以作為新一代的父母,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也自然成了當下各位家長最焦慮的公共話題。

因此他所提出面對這種階級固化的反抗思想,同時值得人思考。

回歸神讀后感篇九

回歸故里。從某種意義上說,作者沒能沖破自己階級和家庭的限制,但是反思過去數(shù)十年種種,做到了與自己的出身和同性戀身份的正視與和解。

作者的筆觸十分真誠,整本讀下來,他沒有強行去為自己幾十年不顧及家人開脫,也沒有回避自己同性戀的身份,更是站在自己階級的立場上,闡明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不同階級的資源差別導(dǎo)致人生之路完全不同,平民階級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90后一代很長時間以來被詬病為溫室的花朵,成為嬌生慣養(yǎng)的代名詞,身體不禁風霜,精神脆弱敏感,只能說,我是被代表了。我的童年溫飽,但物質(zhì)條件并不好,就拿教育來講,小學的教室漏雨無窗,新衣并不常見,更不要說課外書,家里農(nóng)忙,顧不上我們,一群群小伙伴隨意去瘋,哪里有溫室的樣子,而且我敢說,農(nóng)村孩子的情況基本如此。與“后浪”比起來,大概,這就是最直接的階級。

當我考上大學,成績一本的時候,鄰里還都是羨慕眼光,“大學生了”,但是進到校園相互談?wù)摚蠖喽际羌彝コ錾頌檗r(nóng)村的孩子。意思是出身大致相同的人進入到了類似的學校,如果對學校也進行等級的劃分,相似等級的學校接納的是對應(yīng)等級的學生。作者是這么說的:

我們出生時,宣判結(jié)果就被烙印在我們的肩上,而我們未來的社會地位,被先于我們誕生的因素決定和限制著,這些因素便是家族的歷史以及我們出生時所處的環(huán)境。

遺棄的過程是漫長的,淘汰是許久之后才發(fā)生的事情,但統(tǒng)治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差距是不變的:它通過自我移動的方式進行自我再生產(chǎn)。

這說起來有些沉重,有些人不愿意揭穿是因為太過于殘酷或者沒有意識到,有些人是要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或者身處受益層,我想大家都知道分別是哪些人,但是還是要讀書,讀書能給我們帶來自由,最起碼是思想上的。

事實證明,讀書確實是改變一些人命運的機會,但是不能改變整個階級的命運,而且還要看社會背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候是機遇,難度下降的時候成了普遍的機遇,價值也就隨之下降了。由此我可能要說句喪氣話,意識到自己不能突破社會限制的時候,就去考個公務(wù)員為下代打基礎(chǔ)吧。

是不是已經(jīng)足夠努力,如果這些問題都是問心無愧的,我想多讀書,就會和這個世界和解,當然就和家庭和解了。

我也曾說過氣話,討厭我父親的唯唯諾諾,做起事來支支吾吾,討厭我母親每天抱怨生活,只知道出大力氣干活,貌似自己很聰明。幸好我在沒有給她們造成大傷害的時候就覺悟到了,歲月的力量可以改變?nèi)魏我粋€人,以往社會給他們的傷害,現(xiàn)在他們能娓娓道來,我知道埋在心里不愿提起的其實更多。

我不到三十歲,對這個階級知之甚少,我渴望進入所謂的上層社會,羨慕他們的舉止得體的人,優(yōu)雅微笑,所歷非同,其道亦殊,只能說我努力去成就他們這樣的事業(yè),但保持自己粗糙的“氣質(zhì)”。

回歸神讀后感篇十

雖然是迪迪埃的私人心路,但是卻涉及到當前斗爭幾個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和性少數(shù)。在迪迪埃那里,“我被兩種社會判決所影響:階級的判決和性向的判決”,作為法國工人(平民)階級出身的孩子,他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或左的政治立場);作為同性戀,作為“恥辱的產(chǎn)物”、“羞辱的兒子”,他選擇了福柯。最終,他“自由地作為”了一個“同性戀生活”,卻沒有成為一個“知識分子”。

迪迪埃提到,馬克思主義的關(guān)注點局限于階級壓迫(迪迪埃強調(diào)更多的是工人階級的“異化”),擱置了如性別、性向主體化,以及種族相關(guān)的主體化問題。因此在同性戀方面,他選擇了以“文化”運動代替了階級斗爭(或者他根本沒進行過實踐領(lǐng)域的階級斗爭,且在思想領(lǐng)域也是不斷資產(chǎn)階級化的,“完全融入我渴望進入的群體”),甚至提到了“同性戀社交場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階級混合的場所”。但作為自然地理群落的同性戀決不是作為社會關(guān)系中的同性戀,去看看任何知乎、和其他網(wǎng)站上同性戀交友貼,就可以看出涇渭分明的階級區(qū)隔,或者那清一色曖昧、文藝的帖子本身就包含著對底層的工人、農(nóng)民同性戀排斥。

迪迪埃作為個體隱射出的卻是整個西方馬克思主義所遭遇的普遍困境。他所持有的左派立場和哲學為什么不能解決資本主義的性別和性少數(shù)問題?因為它本身就是資產(chǎn)階級的理論,本身就為他所處的那個軟弱的小資產(chǎn)知識分子階級服務(wù),他們一方面要通過表達對無產(chǎn)階級、平民階層的支持以獲得政治資本和學術(shù)資本來抗衡大資產(chǎn)階級,另一方面又害怕群眾的革命使自己喪失了優(yōu)渥的精神勞動環(huán)境。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不被大資產(chǎn)階級鎮(zhèn)壓,是因為其是無害的、精英化的,是武器的批判重新蛻變?yōu)榕械奈淦?,是不徹底的理論。于是他用資產(chǎn)階級的權(quán)力學說代替馬克思主義,用??碌纳缹W的唯心幻想來代替工人階級的斗爭,用革命的言辭代表革命的行動,要做具體的微觀的同權(quán)力和秩序的斗爭,既然同性戀弱小到無法碰碎資產(chǎn)階級專政,那就選擇“獨善其身”吧。

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把女性、同性戀的解放寄希望于社會對他們的理解、同情,寄希望于資產(chǎn)階級的良心,是根本不現(xiàn)實的。父權(quán)(無論是男還是女)的壟斷和至高地位正是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偽善的家庭價值觀的核心,是資本主義再生產(chǎn)的關(guān)鍵支點、無限壓榨的保障和社會的穩(wěn)定器。承認性別的平等,就意味著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和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的崩潰;消除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對立,就意味著他們同其他階級的區(qū)別消失,就意味著無法再從差異中攫取其中的利益,也意味著對資產(chǎn)階級核心家庭價值觀的沖擊。

迪迪埃的成長與回歸昭示著現(xiàn)代女性運動、性少數(shù)運動和工人運動(還應(yīng)包括種族運動,雖然他沒提到)的困境。他選擇割裂了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且同時背叛了工人階級和(工農(nóng)階級)同性戀。它們本身深刻地包含、共生在共產(chǎn)主義的人類解放運動之中,并以階級的解放為前提,如果幾者分道而行,就無法得到群眾的普遍參與和支持,局部的抗爭可以使資本主義的生產(chǎn)暫時放緩或者以更隱蔽的形式進行,但永遠無法得到真正的平等。

回歸神讀后感篇十一

作者曾經(jīng)關(guān)于階級的焦慮、身份的焦慮(對我來說不是同性戀,而是其他方面的所謂邊緣化人群)我都有,我有一個從沒回去過的故里,是父親的老家,他從離開那里以后,一直到去世都沒有回去過,他甚至發(fā)誓,他死去后的靈魂也不會再踏入那里半步,我不知道他與那里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在那里有我的奶奶。

父親去世后幾乎10幾年沒有聯(lián)絡(luò)的奶奶,她想我回去,我卻幾乎沒有勇氣,好像父親的靈魂在我耳邊叮囑-那里不屬于我們,我僅僅知道那里是我很少接觸的社會底層(雖然從定義上來說姥姥家也是一樣的,但那里可能比我通常情況下的認識還要遭)奶奶過去與我家庭(指我和父母)爆發(fā)種種沖突的畫面,我還歷歷在目,這本書我看完了,我依舊沒有回歸故里的沖動,這也不是一本改變你行為和想法的書,它只是告訴你,你所感受到的是什么,那些一直禁錮你,圍繞在你周圍靜靜地注視著你的東西是什么。

回歸神讀后感篇十二

最近在讀《讓管理回歸簡單》一書,感觸頗多。

宋新宇博士說: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排序,所謂的領(lǐng)導(dǎo)力,就是給別人排序的能力。我經(jīng)常聽很多企業(yè)領(lǐng)導(dǎo)人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從表面上看這是工作量的問題,而從實質(zhì)上看,這是管理能力的問題!

他還說:“管理的本質(zhì)是激發(fā)員工的潛力,達成企業(yè)的目標。而企業(yè)目標是什么?是為客戶提供一流的價值。拉動企業(yè)這根繩子,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從客戶那一端發(fā)力。但我發(fā)現(xiàn),差不多有超過半數(shù)的企業(yè)只把客戶掛在墻上而未放在心里?!睆埲鹈粽J為:在企業(yè)里最難的工作就是把復(fù)雜問題簡化,如流程再造就是簡化流程。做好管理最根本的做法無外乎監(jiān)管、管教和梳理。

真正的人才不是能夠評判是非、指出對錯的人,因為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真正的人才是能夠讓事情變得更好的人。管理者的一個重要任務(wù)就是做決定、做決策。管理者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給自己確定原則的過程。管理做決策時知道不同的意見很重要。如果別人都附和管理者一人的意見,那么其他團隊成員還有什么存在意義呢?因此,能夠使決策正確的前提就是將不同意見充分表達出來。每個管理上的決定都會有缺點,關(guān)鍵是要找到效果最大,問題最小的解決方案。與企業(yè)管理相比,如果是自己家的事情,天底下沒有難算的賬。我們算不清,是因為我們不認為這個賬是自己的賬。

德國偉大的農(nóng)學家利比希發(fā)現(xiàn)了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短缺元素定律:任何一個植物的生長都需要一定元素。在某一個時期植物只是缺少某一種元素。只要增加這個短缺元素,植物會有一輪新的生長。人們不必去做任何其他的事情,植物就能依靠自己的自我組織能力成長。不缺少的元素即使增加再多也是沒有用處的。同理,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去發(fā)現(xiàn)自己企業(yè)在某一個時期內(nèi)的短缺元素,并集中所有的力量補充它。

管理者要切記不要讓自己成為公司發(fā)展的瓶頸。如果一個管理者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不明白為公司培養(yǎng)人的責任,就很可能成為公司的瓶頸,極強的個人能力就會成為公司的一個負擔。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要學會“授權(quán)”,學會把大部分自己緊抓不放的事情下放給部門內(nèi)其他人去做。

回歸神讀后感篇十三

《神鞭》這本書本來我并沒有覺得它會多好看,所以沒把它提到日程里??赡翘扉e來沒事想找本書看,碰巧看見了它,被它那精美的封面所吸引,就打開來看了一下。

我看這本書才一周多一點,所以并沒有看多少,俗世奇人還沒有看完,只看了一半,可僅這一半就讓我受益匪淺。馮驥才把那些人刻畫得惟妙惟肖,生動形象,每當讀到一奇人的外貌時,他總是活脫脫的浮現(xiàn)在眼前,甚至連他的五官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舉手投足間顯著自己的本事。

“天津衛(wèi)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不同。然燕趙故地,血氣剛烈,水咸土堿,風習強悍?!边@是《俗世奇人》短篇中的第一句話,可見正是由于“天津衛(wèi)”這復(fù)雜迥異的環(huán)境才造就了這一個個的“俗世奇人”。

在書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物被刻畫出來的手法技藝是出神入化,例如“蘇七塊”,文中是這樣寫的“手指一觸,隔皮截肉,里頭怎么回事,立時心明眼亮”。這句話描寫的他比ct拍片都神乎其神。當然,這是屬于正面描寫,其中還有側(cè)面描寫。例如“藍眼”和“黃三爺”。文中正面描寫“藍眼”技藝高超,眼賊得很,一輩子沒看錯過,可又寫“黃三爺”造假畫他愣沒看出來還花了許多錢買了回來,這就是從側(cè)面描寫“黃三爺”造假畫的技藝高超。除了這些另外還有許許多多的俗世奇人,比如說“藝高人膽大的”的“泥人張”;“能把死人說活了”的“好嘴楊巴”;“賣東西賣出道來”的“蔡二少爺”等等。

雖然讀得不多,單就這一點就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有了繼續(xù)讀下去的欲望。

這是學生尹紀越的一篇讀后感,孩子有了繼續(xù)閱讀下去的欲望,我向?qū)W生推薦《神鞭》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學生口口聲聲說學習緊張沒空讀書,關(guān)鍵還是沒有他們特愿意看的內(nèi)容。馮驥才的《神鞭》所選都是精彩的中短篇小說,他對人物的描寫有獨到之處。不管學生成績好孬,一般都能讀入迷,從運動會期間那些學習困難生津津有味地閱讀就可以看出。

語文老師希求什么呢?大概莫過于學生在自己引導(dǎo)下愛上讀書了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回歸神讀后感篇十四

作者告訴我們,因著罪的緣故,我們允許外面的“物”進入內(nèi)心,而把神從內(nèi)心的寶座趕逐出去。這“物”,就是外面內(nèi)心無止盡的占有欲,以及心中所愛超過愛神的事物,它是我們心中的偶像。我們必須下定決心,讓神幫助我們,將我們心中的“物”完全取出去?!叭绻先绦臍埧嵋稽c對自己,他就可以把許多年的靈程道路縮短成幾分鐘。他這樣要比那些溺愛自己、顧惜感情、與神慢慢交涉、不大長進的弟兄們,更早進入美地?!焙芏鄷r候,我們總是不愿意把心中所愛的撇棄,而是與神不斷地討價還價,求神手下留情:“主啊,能不能讓我在撇棄它之前在玩兩天,我兩天后絕對不玩了?!钡俏铱吹健叭祟愐蚍缸锼衼淼闹湓{,不會毫無痛苦地清除的;我們心中的那個吝嗇鬼,不會乖乖地聽從我們的吩咐倒下去死了。它必須像一顆樹從地里連根拔起那樣從我們心中拔出來。它要像拔牙一樣覺得劇痛,血淋淋地從牙床拔出來;它必須用激烈的行動,從我們的魂里面被逐出去同時我們還要以冷酷的態(tài)度,拒絕它的哀求乞憐,要認定把自憐從心中轟出去,就是去掉人類心中一種最不可饒恕的罪惡。”請原諒我大量地引用文中的句子,因為作者真的講得非常棒,講到我的心坎里去了。雖然我們是白白地稱義,但是成圣的路卻不是這么好走的,充滿了坎坷與荊棘,我們必須經(jīng)過靈里的對付,我們經(jīng)歷神的考驗,如同神考驗亞伯拉罕一樣。

曾經(jīng)有一件事情哦一直不能理解:耶穌已經(jīng)擔當了我的罪惡與過犯,我也接受耶穌基督做我個人的救主臥也有讀經(jīng)、禱告和服事,為什么我還覺得自己與神的`關(guān)系十分疏遠,當耶穌的肉身受死時,幔子已經(jīng)為我們裂開了,為何我還是不能與神面對面地交流呢?作者提到,“這是因為我們心中還存留著一層‘帕子’,阻擋神的面、神的光,使我們不能看見他。這‘帕子’是用‘己’的生命的細紗組成的,它是人類天性中的罪惡。有人以為明白了人類墮落,和必須靠著基督才能稱義的教理,就可以救我們脫離‘己’的罪惡權(quán)勢;可是事實并不如此。那個‘己’可以在祭壇上生長,它會眼睜睜地看著神的羔羊流血至死,而一點不受感動。它接受正統(tǒng)神學的培養(yǎng),它對圣經(jīng)的討論比起閑雜的談話要高明得多。甚至我們對于神的渴慕,會為它造成一個頂好的環(huán)境,讓它蔓延和生長?!蔽覀円胗H近神,必須揭去這一層“帕子”。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因為“這一層‘帕子’是活的,有生命的纖維物,是用我們身上有感情、有知覺的東西造成的。觸到它,就是摸到我們的痛處,把他撕掉,就是叫我們受傷流血?!薄斑@是十字架對主耶穌所做成的事,也是十字架對每一個信徒所要,為的是要我們得到自由和釋放?!?/p>

回歸神讀后感篇十五

《神鞭》是作家馮驥才寫的一篇中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名叫傻二的人的故事。

傻二身懷絕技,辮子功相當厲害,但他平時就跟普通人一樣,別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功夫。一次,混星子玻璃花無端地找他的麻煩。玻璃花請了許多武功高強的人來打傻二。雖然敵眾我寡,傻二從容應(yīng)對,絲毫沒有懼怕之色,打敗了所有來打他的人。后來,到了剪辮子的時候,傻二把自己的辮子剪了,成了一個神槍手。

傻二有句話說得好:祖宗的東西再好,該割的時候就得割。我把鞭剪了,“神”卻留著。這便是無論怎么變,也難不倒我們;不論什么新的東西,都能玩到家,決不輸給別人。

在學習二胡時,考級曲十分難,旋律、音符,幾乎沒有重復(fù)的,都要你去記,去感受。我?;倚膯蕷猓J為自已不可能背出。但傻二的那句話也時時在我耳邊回響:不論什么新的東西,都能玩到家,決不輸給別人。最終,我選擇了堅持,順利地完成了考級曲。

我相信,成功一定屬于自己。

回歸神讀后感篇十六

十幾年前第一次在北大看到云門舞集的表演時,就喜歡上了云門。那時一個臺灣師兄強烈推薦這個現(xiàn)代舞團,本來對現(xiàn)代舞沒有任何概念也不感興趣的我因了師兄的推薦買票去看。一下子,就被深深震撼了。

臺上那些精靈一樣的舞者,身體就像被施了魔法般舞動著,時而在地上翻滾,時而在空中跳躍,時而靜默地行走。舞者的臉上也不是一般舞蹈中的歡欣笑顏,而是各種配合身體動作的復(fù)雜表情。不記得當時的主題是什么了,只記得看到一個舞者瘦削的身體趴在地上,仰起頭,臉上是那樣的哀傷和痛苦時,我竟快要掉下淚來。人生第一次,我被舞蹈感動了。

云門的舞蹈,不同于我之前看過的任何一種舞蹈,沒有芭蕾舞的高貴美感,沒有民族舞的歡快熱鬧,沒有一般所謂現(xiàn)代舞整齊劃一的律動,甚至,沒有常見的隊形排列和變化。有的只是身體的表達,對,就是“身體”,表達出的竟是這樣或濃烈或悠然的情感。

后來,又看過云門表演的《九歌》等舞劇,以及云門創(chuàng)始人林懷民所寫的書《高處眼亮》。在書中,林懷民記述了自己在臺灣和美國學習現(xiàn)代舞,回臺創(chuàng)立云門舞團的經(jīng)歷,以及如何培養(yǎng)訓練舞者并創(chuàng)作出水月、流浪者之歌、行草等經(jīng)典舞作。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通過包括打坐在內(nèi)的各種方法訓練舞者身體的敏感,傾聽身體,認識身體,直至身體可以自在的表達。

《回歸身體》這本書,講的就是云門舞蹈教室的八堂身體課程,擁抱、呼吸、重心、安靜、專注、跌倒、親密、玩伴。云門舞蹈教室是面向上至老年人,下至兒童的大眾人群的教室,學習這些課程,并不是為了可以到臺上表演跳舞,或成為一個舞蹈演員,而是,學習如何回歸身體。通過肢體的開發(fā),學習更多身體的可能和生活的樂趣。

糊糊推薦大家讀這本書,是因為其中有很多內(nèi)容與我們目前正在學習的書畫課程是相通關(guān)聯(lián)的,可以從中受到很多啟發(fā)。當然,對于每一個人,這本書都值得一讀,我已經(jīng)推薦給幾位年輕的媽媽,以及工作壓力大、身體不太好、情緒容易焦慮的朋友。

書中每一堂課都值得記述并學習,這里只選取其中最有感觸的幾點簡要記之:呼吸、安靜、重心、專注。

三、呼吸。

書中說,所謂練呼吸,就是覺察到呼吸的存在,并把呼吸當成身體與意念(或說身與心)之間溝通的橋梁。借由呼吸的轉(zhuǎn)化,透過不同頻率的呼吸調(diào)整,來平衡人的身體,乃至平衡人的生活。

對于這一點,我個人深有體會。從小是個功課好自我要求嚴格的好學生,工作以后也常常給自己壓力做事追求完美,生活中又是個急性子。常常生活在壓力和焦慮中,用書里的理論來說,就是負責壓力反應(yīng)的交感神經(jīng)大量運作,總是處于“被狗追”的應(yīng)激狀態(tài)。幾年前終于感覺身體快要出大狀況了,于是辭去律師工作休養(yǎng)生息,找了一份收入低但相對輕松的工作。這幾年來,一直在用各種辦法調(diào)整自己,除了堅持打坐外,還學習古琴、太極拳,進入暄桐教室學習書畫。這些調(diào)整都是在發(fā)揮自律神經(jīng)系統(tǒng)翹翹板另一頭,負責能量滋養(yǎng)的“副交感神經(jīng)”的作用,補充能量,舒緩休息。而所有的一切都有共同點――關(guān)注呼吸,專注當下。

云門有一出特別的作品“行草”,就脫胎自書法,又跳脫了書法。書中說,舞者平日也在書法老師的帶領(lǐng)下運筆揮毫,“那一按一提、一筆一畫,不只是手腕、手臂的動作,更是全身的氣息吐納?!?/p>

的確,通過調(diào)整和控制呼吸,吐納身體的松與緊,云門舞者感受彼此完美配合,行云流水般幻化出絕美的身體與心靈語匯,造就了云門舞蹈作品某種特別的質(zhì)感和境界。

我在暄桐這幾個月也體會到了呼吸對于練習書畫的重要性。下班回家吃完飯收拾妥當后,不能馬上寫字,一定要坐一會兒,或者站站樁,收神斂氣,呼吸平穩(wěn)均勻以后,再開始提筆。一旦發(fā)現(xiàn)手不穩(wěn)了,呼吸不勻緩了,筆下的線條筆畫一定就沒有質(zhì)量了。這可能是因為念頭散亂走神了需要調(diào)整,或者是因為身體累了需要休息,這時就要停下來,或者靜坐調(diào)勻呼吸,或者通過站樁、云手和走步步禪來放松舒緩身體。大概由于近月來堅持打坐和練習太極拳,我的身體比以前更放松,氣血更通暢,呼吸更勻緩,基本都能堅持每天寫字畫畫,而且常常一寫就不知不覺寫一兩個小時。

特別喜歡書中本堂課的最后一句話:經(jīng)由呼吸,可以傾聽自己的身體,感受自己的身體。在生活中,在波浪中,永遠有一個安定的力量。

四、安靜。

暄桐書畫課的第1堂課,糊糊就講了“戒定慧”是整個課程的支撐基礎(chǔ),要求每天靜坐至少15分鐘。第2堂課講了蔡扈的《筆論》,糊糊在各種場合常常提到的:“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已?!?/p>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默坐靜思”是暄桐書畫課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不光在課堂上大家一起在磬聲的陪伴下靜坐20分鐘,要求回家每天靜坐,之后的課上糊糊還教了各種各樣的靜坐和呼吸方法,有瑜伽呼吸法,有動中禪內(nèi)觀法等等。

對于寫字畫畫,安靜太重要了,內(nèi)心安靜,呼吸勻緩,書寫才是有質(zhì)量的。更重要的,安靜,你才能聽到世界,聽到自己,讓身心常喜悅,讓生活有新意。暄桐教室的主旨之一就是讓人有一顆回歸調(diào)伏安定的心靈,在靜默專注和談笑玩賞中,有來自心靈源頭的愉悅和智慧見地。某種程度上,暄桐教室和云門舞蹈教室有著契合相通的地方。

要時時做到安靜卻是不容易的。書里有句話說得很好,“安靜,并不是指沒有聲音或動作,而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心情”。這是說,一個人看上去安靜(不發(fā)出聲音或不做出動作),不等于內(nèi)心安靜。()而一個人可能在說話、有動作,內(nèi)心的狀態(tài)卻是安靜的,心情是平和愉悅的。

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只有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內(nèi)心才能安靜,很多人即便身在幽靜的大自然或獨處密室,內(nèi)心也一樣如滾滾波濤洶涌起伏。而有的人即便行走在嘈雜的鬧市或被人群環(huán)繞,內(nèi)心一樣能安靜平和。當然,不能否認環(huán)境對于安靜有一定影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

在我看來,安靜不僅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心情,更是一種能力。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培養(yǎng)自己的這種能力。安靜,和前面講到的呼吸,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關(guān)注呼吸,自然就能安靜下來;而安靜時,呼吸也一定是均勻舒緩的。但除了關(guān)注呼吸,其實用很多其他方法也可以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并且掌握了這些方法。書中舉例,就像端起杯子來喝水,你專注在動作里的每個細節(jié),那往往能幫助你靜下來。

上面所說的“專注在動作里的每個細節(jié)”,就像內(nèi)觀修行的“動中禪”,也是糊糊課上教過的方法。這是一種觀照肢體移動時的動和停的內(nèi)觀方法,借助于知道肢體的動和停來培養(yǎng)覺性。在這個觀照的過程中,你能歷歷分明地覺知自己的一舉一行,以及心念的起伏。這種狀態(tài)下,內(nèi)心自然是安靜的。

我自己近來就常常在走路、坐車以及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讓自己去練習和培養(yǎng)這種能力,就好像有一個“我”跳脫出來,在旁邊觀察自己的一舉一動,進而在說話的時候也試著去觀照自己。很難,尤其是說話的時候,但值得學習并去不斷地嘗試和實踐。

此外,我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也時時體會到安靜的力量。每次練習,都覺得時間不知不覺過得很快,身體松靜而輕靈,內(nèi)心澄凈而愉悅。無論是站樁、云手、走步步禪,還是每一個招式,老師說都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存丹田,無思無慮,內(nèi)觀自在,外觀八面。這里就包含著太極中的“靜定”之功。當心不能靜定,身必定散亂。所謂“無極而太極”,寂然不動,復(fù)得無極真機。最后才能達到無微不覺、豁然貫通的狀態(tài)。

五、重心。

重心,對于舞蹈是再重要不過的了。對于舞者,重心隨時在移動變化,能夠時時抓住重心把握重心的舞者是真正優(yōu)秀的舞者。

書中關(guān)于重心的很多闡述對于學習書畫非常有啟發(fā)。就像糊糊說的,舞蹈是和書法在某些理念上最接近的藝術(shù)。比如,書中說:行進間,永遠是從“出平衡”到“歸平衡”的過程。還講到:身體若不把重心“交下去”,是無法自然彈跳起來的。

想到書畫課上糊糊講的“平正和險絕”的訓練次第(孫過庭《書譜》: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wù)追險絕,既能險絕,復(fù)歸平正),還想到她說我們寫字最大的問題在于,習慣待在安全舒適的角落,不敢突破自己,不敢把重心交出去,尤其反映在剛剛臨了一個階段的禮器碑上,我們的用筆結(jié)字過于平正和規(guī)矩,寫不出禮器碑平正中的“欹側(cè)”,也就寫不出禮器碑的“峻逸精妙”。

書中還說:重心,不只穩(wěn)穩(wěn)地落于下盤,還能經(jīng)由意念,達到“入地三尺”??吹竭@句話,你有沒有想到形容書法的一個成語?我想到的是“力透紙背”,不是說手上用力的大小,而是意念經(jīng)由筆鋒體現(xiàn)在紙上是剛勁有力的,像是要穿透過去到達紙的背面。

重心,其實不僅僅指身體的重心。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心靈,甚至我們的生命都是有重心的,就像書里說的“人這一生,就是不斷地在處理重心:身體的重心、生活的重心,乃至領(lǐng)略生命的輕重?!闭业搅酥匦模驼业搅似胶馀c穩(wěn)定。

六、專注。

最后一點,我想談?wù)剬W?。書里寫了一個叫周俊勛的圍棋高手的故事,我看了深有感觸,也想談一點自己的經(jīng)歷。

我小時候并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甚至在很多方面算是笨的,想問題直來直去不太會拐彎(現(xiàn)在也是),但還算是個比較專注安靜的孩子,大概環(huán)境使然。我沒有兄弟姐妹,很多時候也沒有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甚至沒有什么玩具,除了一副彈子跳棋(那個年代很受歡迎的棋類,大人孩子都喜歡,幾乎家家都有),和兩盒陪伴了我很多年的積木。

但我的童年仍然是快樂的,大人上班去了,留還沒上小學的我一個人在家,我可以下跳棋下一整天。我會想象自己在和一個甚至幾個“空貓貓”(家鄉(xiāng)話,類似空氣的意思,呵呵)下棋,同時操作6種顏色的棋子,一盤棋下來幾個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并且還會仔細琢磨每一種走棋布局的可能性,對比優(yōu)劣利弊,這個過程真是其樂無窮。到后來以至于周圍幾乎沒有一個人包括大人可以贏我,不是因為我聰明,而是因為長期專注的練習。

在暄桐學習,專注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沒有辦法完成每天1-2小時的作業(yè)量(開始幾個月甚至是3個小時),這種學習反過來也可以促進一個人專注力和定力的培養(yǎng)。就像前段時候線描《永樂宮壁畫》,很多同學都體會到,那些仙人根根分明的滿臉胡須、繁復(fù)無比的衣襟裝飾,要想對臨下來,真的是要全心一意,拿出一整個晚上,甚至幾個晚上的時間,專注地畫完那一條條或長或短、或直或彎的線條。稍有分神,筆下的線條就粗細不勻,甚至完全走樣了。

跟一個朋友聊天,他很難理解我天天下班回家寫字臨帖,或者愿意花幾個小時甚至幾個晚上,去臨一幅線描,他認為既然知道自己并沒有寫字畫畫的天賦,練習多年也不太可能成為書法家或畫家,為什么還要投入如此多的時間精力去做這件事呢,何不做一些更有成效的事情。這樣的想法其實很有代表性。在當下這個社會,崇尚效率,追求結(jié)果。他不能理解的其實是,如何能沒有目的地投入去做一件看起來沒有結(jié)果的事。

“有愿心,無目的”,恰恰是糊糊的人生哲學。暄桐教室教的是一些看起來“無用”的東東,一群天資平平藝術(shù)零基礎(chǔ)的成年人聚在這里學習書畫、中醫(yī)、茶課等等,都不是為了日后以此為業(yè),成名成家。暄桐的理念是,推崇一種非功利的學習態(tài)度,扎實精進且享受當下。每一門學問和才能的累積,意味著推開一扇窗,為的不是看到外面的風景,而是純?nèi)煌ㄟ_的心地光明。糊糊說,“無用”,不是沒有用,而是說你有一個不向外求的源泉,在你的內(nèi)心,這就是“無用之美”。

所以,不管周圍的人是否理解,我們還是會專注、投入在這里,并且樂在其中。就像書里所說的,當一個人專注時,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好美、好亮!讓我們一起找回專注力,那不只是競爭力,也是好好生活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537964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