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藝術考察報告(優(yōu)質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0 11:06:20
2023年藝術考察報告(優(yōu)質13篇)
時間:2023-11-20 11:06:20     小編:薇兒

報告通常包含了對具體問題或事件的詳細描述、分析以及提出的解決方案或建議。確定所需的調研和數據收集方式,以支持報告的內容和結論。好的報告范文通常能夠提供合適的范例,讓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報告的寫作技巧。

藝術考察報告篇一

考察過程。

婺源縣位于贛東北,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素有“書鄉(xiāng)”、“茶鄉(xiāng)”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婺源的文化風俗、房屋建筑、飲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縣大體相同,屬徽文化的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兩代古建筑,它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稱典范之作。明清時代古徽州一帶的商人憑借木材、茶葉、鹽業(yè)等的壟斷經營,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統稱徽商。當時徽商經營的勢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和聲望。中國人落葉歸根的特性讓殷實的徽商們最終都在家鄉(xiāng)大興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傳宗接代。經濟的繁榮帶來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遷徙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和耕讀禮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禮教文化濃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這也是徽派建筑滲透著儒雅之韻的原因之一。聚集巨額財富的徽商幾乎無一例外地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光榮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設中,這也在無形中促進了徽派建筑昌盛的發(fā)展。

本次考察為婺源的東線景區(qū)。主要考察了思溪延村,大鄣山景區(qū),李坑,汪口,江灣,曉起,等地。

我們到婺源之后,第一站就是曉起村,也是我們這次寫生的住宿地點。這里的房屋多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建筑風格大同小異,多為一層至三層穿斗式木構架,四周用風火山墻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后堂、廚房,前后均有淺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

行程第一天去的是思溪延村,延村以群屋一體的`建筑格局著稱,若逢雨天,踩著光可鑒人的青石路,從村頭走到村尾,穿堂入戶而衣衫不濕。莊園特色極具,在環(huán)繞延村的河岸上還可以捕捉到水彩畫般輕靈、蒙朧、滋潤的畫面。思溪的古民居則以幽深的庭院風格見長,鎏金匾額,回廊護欄、天井書齋,亦莊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當年的古驛道,它們在村莊與村莊之間宛如飄帶一般蜿蜒伸向遠方。那些規(guī)模較大的村落更是有著江南風光田園詩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樹,曲曲彎彎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種國畫中的韻味。

印象頗深的是李坑。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該村落群山環(huán)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讓人貼近生活。它的人文氣氛讓人難忘。

此行考察讓我覺得特別入畫的一個地點是曉起?!肮艠涓叩臀?,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如果說,婺源是一個綠色大公園那么曉起村就是一處絕妙的景致。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野碧風清的自然環(huán)境,遮天蔽地的古樹,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別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tài)村。

藝術考察報告篇二

考察過程

xx縣位于贛東北,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素有“書鄉(xiāng)”、“茶鄉(xiāng)”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婺源的文化風俗、房屋建筑、飲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縣大體相同,屬徽文化的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兩代古建筑,它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稱典范之作。明清時代古徽州一帶的商人憑借木材、茶葉、鹽業(yè)等的壟斷經營,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統稱徽商。當時徽商經營的勢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和聲望。中國人落葉歸根的特性讓殷實的徽商們最終都在家鄉(xiāng)大興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傳宗接代。經濟的繁榮帶來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遷徙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和耕讀禮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禮教文化濃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這也是徽派建筑滲透著儒雅之韻的原因之一。聚集巨額財富的徽商幾乎無一例外地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光榮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設中,這也在無形中促進了徽派建筑昌盛的發(fā)展。

本次考察為婺源的東線景區(qū)。主要考察了思溪延村,大鄣山景區(qū),李坑,汪口,江灣,曉起,等地。

我們到婺源之后,第一站就是曉起村,也是我們這次寫生的住宿地點。這里的房屋多為清代乾壟嘉慶年間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建筑風格大同小異,多為一層至三層穿斗式木構架,四周用風火山墻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后堂、廚房,前后均有淺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

行程第一天去的是思溪延村,延村以群屋一體的建筑格局著稱,若逢雨天, (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 踩著光可鑒人的青石路,從村頭走到村尾,穿堂入戶而衣衫不濕。莊園特色極具,在環(huán)繞延村的河岸上還可以捕捉到水彩畫般輕靈、蒙朧、滋潤的畫面。思溪的古民居則以幽深的庭院風格見長,鎏金匾額,回廊護欄、天井書齋,亦莊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當年的古驛道,它們在村莊與村莊之間宛如飄帶一般蜿蜒伸向遠方。那些規(guī)模較大的村落更是有著江南風光田園詩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樹,曲曲彎彎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種國畫中的韻味。

印象頗深的是李坑。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 ,該村落群山環(huán)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 、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 木、磚各種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讓人貼近生活。它的人文氣氛讓人難忘。

此行考察讓我覺得特別入畫的一個地點是曉起?!肮艠涓叩臀?,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如果說,婺源是一個綠色大公園那么曉起村就是一處絕妙的景致。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野碧風清的自然環(huán)境,遮天蔽地的古樹,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別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tài)村。

曉起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幾十幢,風格鮮明,氣勢非凡。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商第官第無不折射出這方鐘靈毓秀的土地曾經有過的輝煌。一門四進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賢留與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曉起先人崇尚綠色,重視和保護環(huán)境更為今天的曉起增添了幾分靈氣。

在婺源,風景到處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風景,就在你不經意的途中出現。有時候車一拐彎,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墻黛瓦”的民居,隱現于古樹青山之間;有時候一回頭,遠山盡處,云霧繚繞,松竹連綿,恍若仙境。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是一定社會歷史文化的體現,它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反映著一定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產生徽文化的徽州,是一個古老的地理概念?;罩菟闹苋荷江h(huán)繞,使徽州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當中,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社會,獨立的民俗單元,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俗、民情的徽州文化和徽派建筑。

(1)、和諧流暢,統一規(guī)劃的整體美

讓人大開眼界的。徽州的大部分古村落是齊刷刷的黑瓦白墻,飛檐翹角的屋宇隨山形地勢高低錯落,層疊有序,蔚為壯觀。站在村邊山坡上俯瞰全村,各種各樣的建筑物規(guī)劃嚴整,排序井然。讓駐足其間的游人耳目一新,肅然起敬。

(2)、依山傍水,翠微繚繞的自然美

婺源地形復雜多姿,境內層巒迭障,溪流縱橫,溫潤的.亞熱帶氣候更使這里山林繁茂,綠意蔥蘢。生活在“理學文章山水幽”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養(yǎng)深厚,構思村鎮(zhèn)藍圖時最善于抓住山水作文章。表現為山巒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脈,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脈——溪水及其支流的“細胞”。徽派建筑群體布局時多重視周圍環(huán)境,參考山形地脈,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居家環(huán)境靜謐雅致如詩如畫,保持人與自然的天然和諧。它們或鋪展于波光瀲滟的大河之濱,或蟄伏于云遮霧繞的深山一隅,環(huán)境優(yōu)雅,空氣清新,視野繽紛。典型的如xx縣汪村鎮(zhèn)石屋坑村,這里群峰林立,林壑幽美,房屋呈梯式排列,錯落有致地簇擁在青杉翠竹流嵐飛瀑的懷抱里,影影綽綽,縹縹緲緲,恍如人間仙境。

(3)、清雅簡淡、因陋就簡的樸素美

長期以來,徽州因地勢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維艱。生活在這種艱苦環(huán)境中的徽州人深知養(yǎng)家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養(yǎng)成了節(jié)衣縮食勤儉持家的良好風范,且寫進族規(guī)家訓,作為家風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傳。

徽派建筑明顯不同于中國其他的民間建筑。在堅固實用、美觀大方的基礎上尋求樸素自然清雅簡淡的美感。緣于此,徽州少有富麗堂皇的豪宅華堂是不難理解的。以當地豐富的粘土、石灰、xx縣青石、水杉為主要材料建筑的徽派民居構思精巧、造型別致、結實美觀。黑與白是徽派建筑外觀僅有的二種顏色,清一色的黑瓦白墻。盡管白色的墻面已經斑駁滄桑,與黑色對比不在強烈,加上色彩斑駁的青石門(窗)罩和清秀簡練的水墨畫點綴其間,遠遠望去,黑白相間在群山暗青色的背景下,愈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宛如神話一般,清淡樸素之風展現無遺。婺源建筑在形體、空間、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對比手法,造成了一種多樣的統一。

走進村莊,高聳的馬頭墻更讓人體會到這些百年老屋過去的榮耀。古徽州人附于平凡的白墻以馬頭墻的形狀。您可以發(fā)現墻頭上的馬頭造型與家族的建筑群連成一體,翹首晗頭,躍向廣闊天空,一瞬間,眾馬揚啼,氣勢恢弘。

從遠處看這些古民居,在外觀上是大面積空白的一片粉墻,粉墻上嵌有幾個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體與局部、面與點的對比效果,體現“道法自然”的意蘊,里外墻著重采用了馬頭墻、山墻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馬頭墻屋檐角飛翹,在蔚藍的天際勾畫出民居墻頭與天空的輪廓線,增加了空間的層次韻律美。

除了宏觀的謀址布局,關于風水理念還繼續(xù)在徽派建筑民居細節(jié)中得以體現。婺源的民居廳堂多半設計成回字形。四周是回廊,中間是天井,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水代表著財富,這也是中國風水中關于“四水歸堂”的解釋,也形象反映了徽商們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tài)。該天井也是嚴格按照風水的要求修建得相對狹校因為天井不能太闊,太闊散氣。婺源的很多人家將水聚集起來,轉向流經村中的水流,以突出以水招財的風水的意念。

建筑風格是民族和時代的特征。各時代、各民族的建筑風格都凝聚著當時當地幾乎全部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的靈魂。因此,滲透進各種學說底層的“天人合一”宇宙觀,鑲嵌入每個老百姓心里的“傳統風水”思想,也必然影響著建筑風格的形成與變化。

由于受封建時代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影響,盡管商人富可敵國,卻不能擁有尊貴的社會地位。按當時建筑營造的規(guī)定,商人宅第不能在臨街道開大門,只好另辟蹊徑,開偏門設小院,更著力在房屋中用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來裝飾屋子,將自己的追求、祖輩和自己的夢融入其中,將希望寄托于后人。因此進入古宅之中,就進入了高雅清新的藝術殿堂和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里。

婺源民居的特點是四合院、淺天井、二層屋、有門樓、白壁外墻、馬頭墻,多為天井式格局。所謂“天井”,其實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積較校這里炎熱多雨而潮濕,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布局緊湊,密集而多樓房,所以民居布局多重視防曬通風,也很注意防火。民居的基本單元都是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狹高的天井就起了拔風的作用;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開敞,可以看見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在風水學說中稱之為“四水歸堂”,有財不外流的寓意。外圍常聳起封火山墻,因其形狀好像馬頭又稱馬頭墻,馬頭墻利于防止火勢蔓延。馬頭墻也是南方民居中的一大造型特色。墻頭都高出于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脊檐長短隨著房屋的進深而變化,多檐變化的馬頭墻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采用,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通常三價、四價更常見。封火山墻的磚墻墻面以白灰粉刷,墻頭覆以青瓦兩坡墻檐,白墻黛瓦,明朗而雅素。古村落里,有的人家,屋前建有鎮(zhèn)宅井。

徽派建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極為鮮明,尤其是作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觀載體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會歷史文化的見證。徽派古民居的選址布局深受徽州風水理論影響,尤其注重水口營造?;张晒琶窬拥膬炔拷Y構格局生動體現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觀念形態(tài)?;丈獭吧潭媸?,賈而好儒”的獨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內部裝飾與陳設的獨特藝術魅力。

通過對婺源謀址的環(huán)境、空間的格局、裝飾的特點等方面的考察,使我對徽派建筑又有了新的認識。啟發(fā)了我們在設計上的靈感,也擴大我們的眼界,培養(yǎng)我們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其中,我對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馬頭墻”。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岳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非常喜愛這塊土地。

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讓人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

藝術考察報告篇三

外出寫生活動有利于改進和提高學生專業(yè)水平、思想水平,拓寬學生視野和思維,豐富學生生活,啟發(fā)學生專業(yè)靈感,是美術專業(yè)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和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學生外出。

供大家分享。

20xx年4月19日-4月22日,我有幸到揚州宇花小學參觀和學習,在歷時四天的考察學習中,我們先后聽取了南京宇花小學校長、揚州師大附小校長關于特色辦學的。

工作報告。

并實地參觀了這兩所小學特色辦學及文化氛圍聽了兩節(jié)高質量的課。雖然這次考察學習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所參觀的學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辦學特色、師生風采無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觸頗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胸中似有千言萬語卻無從下筆。疏理了自己的思緒之后下面我就談談這次考察學習的一點感受和體會。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育的主旋律,不再單純的以語數成績來衡量學校辦學的優(yōu)劣了,學校要彰顯出自己的辦學特色來。我們所參觀考察的學校(宇花小學)是一所小班化教學的實驗學校,集中優(yōu)勢教育資源,體現藝術特色,辦優(yōu)質教育,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著眼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五育并舉,特別是藝術教育大力彰顯了辦學特色。大到學校的硬件設施,小到校園中的一草一木,無不展現著良好而又務實的育人氛圍,無不體現著素質教育旺盛的生命力。

獨特的藝術展廳中由學生代表分版塊介紹他們的繪畫作品(特色粉畫)、書法作品、攝影、小制作、工藝品等,在細微之處體現著教育者為學生才能的展現和拓展所做的努力與良苦用心。這些做法對我們都是一種啟發(fā)和提醒,如果我們能有一間藝術展廳,并在這些方面進行一種常規(guī)教育的話,也是不難做到的。

接下來我想就所聽的兩節(jié)課談一談自己感受:

先來說說《美麗的盤子》一課,該課以生活中最常見的盤子為基礎,向學生展示了古今各式各樣的陶盤、瓷盤等藝術品,使學生了解到盤子這一生活用品,通過裝扮、描繪變成美麗的藝術品。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了在盤子上的繪畫技巧,把大自然中的美麗景色和生活中觀察到的美通過自己的作品展現了出來。教師語言生動,有親和力,課的環(huán)節(jié)清晰完整,教師示范過程中能夠與學生共同思考,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解決了教學的難點,講解清晰透徹,在課堂上關注到了學生,給了學生充分的發(fā)展空間,學生作評豐富多樣,不愧是一節(jié)值得學習的好課。

總之,此次考察學習是一次難忘的學習經歷。對我來說是受了一次極好的教育,也是對我教育教學工作的鞭策!以上僅是我個人考察學習的一點體會,并不能展現此次參觀考察的全貌。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調整自己,努力踐行新課程理念,努力實施素質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虛此行!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方法,力爭使自己做的更好。

1、藝體生外出專業(yè)培訓后的得與失。

xx屆美術生培訓已經告一段落,回看我第一次將近半年帶隊培訓工作,快樂與責任同在,經驗與遺憾兼有,下面結合個人工作淺談一下對外出培訓的幾點體會。

一、培訓的收獲。

1、歷練了學生。

一是增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外出培訓,像他們一樣的美術生有很多,在這里的每一位學生都是為了實現考大學的理想而相聚在同一個地點。晚上查寢,12點鐘了還有學生在畫速寫,因為他們有了理想,也看到了壓力,所以就有了主動競爭的意識,每個學生都由平常的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

二提高了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班里的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沒有離開過父母的疼愛,外出培訓的這段時間里,學生從一開始不會洗衣、不會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慢慢的都變成了能夠獨立生活的優(yōu)秀生,這為他們今后的獨立學習生活起到了很好的歷練。

2、充實了自己。

一是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外出培訓,不僅要做學生的專業(yè)老師,還要做學生生活老師。每一次與學生聊談,覺得自己又成長了一步。從一開始與學生就事論事,沒有過多的話語交流,到現在溝通自由,談心事,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等等各方面的大小事,更加真實的了解了學生的所思所想,為今后更加科學的教育學生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二是拉近了與專業(yè)的距離。外出培訓對我個人也是一次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的學習之旅。通過與培訓老師的交流以及個人所看所見,使自己的專業(yè)眼界得到開拓,更加深入的了解到目前的美術高考形式、審美標準、繪畫風格,為今后的教學積累了知識與經驗。

3、不足與遺憾。

第一次帶隊外出學習培訓,雖然外出前同事跟我講了很多他們在外管理學生的經驗,但由于自己工作經驗的不足,培訓初期對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了解不夠,導致個別學生的學習與心理狀態(tài)有較大波動,影響到了學習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大力加強培訓前期與初期的準備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初期對學生思想的開導、學習方式的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快速適應培訓的節(jié)奏與生活。

家長對外面培訓情況了解不夠,部分家長怕孩子在外面吃苦,給予的生活費過多,導致學生花錢大手大腳,養(yǎng)成了不良的消費觀念,建議學校每學期開一次家長會,通過專業(yè)老師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更加清析了解外出培訓的情況。

2、如何做好專業(yè)教學和專業(yè)培訓之間的銜接使專業(yè)合格率達到90%以上?

每一年的美術高考形式在發(fā)生著變化,每一屆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也不同,要朝著90%這個目標努力奮斗,我覺得有這樣幾點可以值得思考:

1、強化專業(yè)基礎能力培養(yǎng)。好的專業(yè)基礎是快速提升專業(yè)能力的根本。在培訓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大多數原來基礎好的學生能夠很快的從培訓中得到提高,基礎較弱的學生適應的比較慢。所以在外出培訓前,幫助學生打一下堅實的專業(yè)基礎,以便能夠在培訓初期快速適應培訓節(jié)奏。

提高美術生對美術專業(yè)的學習興趣,現在高校招生,考察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繪畫能力,更是考察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學生要想從萬萬人之中跳出來,必須是一個全面的、綜合素養(yǎng)較高的人,在今后的教學中,可考慮適當加入風景類寫生內容,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藝術來源于生活,感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有了樂趣也就有了學習的進步。這也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

于9月3號12:00到達浙江龍泉,開始了為期十多天的實踐活動。開始了對龍泉的了解,開始了對青瓷的了解和探究。

浙江是我國青瓷的發(fā)源地,青瓷燒制技術源遠流長。自商周時期的原始青瓷至東漢的成熟青瓷,晉代的縹瓷、唐越窯的秘色瓷,直到龍泉青瓷已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青瓷的顏色從早期的青黃、淡黃到后來的純青等色,濃艷淺淡,但無不都以青為尚。

龍泉窯青瓷更是諸多青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龍泉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寶劍之邦。龍泉青瓷始于10世紀前期的五代,盛于宋。宋王朝南遷后,士大夫云集杭州,出現了偏安的表面繁華,為了滿足上自達官貴族,下至庶民的需要,當時的龍泉瓷工吸取了歷代名瓷的優(yōu)秀傳統技藝,以精湛的技藝燒制出美侖美奐的瓷器,把青瓷生產推向全盛時期。那時甌江兩岸群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運瓷船舶往來如梭,單是目前發(fā)現的古窯址就有200余處。

龍泉青瓷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白胎或朱砂胎青瓷,稱弟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

哥窯青瓷是開片瓷,胎薄質堅,釉層飽滿,色澤靜穆,有粉青、翠青、灰青等,以粉青最為名貴。釉面顯現紋片且其形狀多樣,是因為胎體膨脹系數大于釉的膨脹系數,在燒窯冷卻時出現的,可以聽到輕脆的聲音。開片本是一種缺陷,卻意外地產生了特殊的裝飾效果,如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流水紋、魚子紋、膳血紋、百圾碎等。其中以冰裂紋為最美,它創(chuàng)意獨特,如片片透明的冰,自然裂紋如冰互相碰裂狀。裂縫深粗,如魚鱗,又如同梅花片片,層層疊疊,具有較強的立體感。哥窯青瓷器腳露胎,胎骨如鐵,口部釉隱現紫色,因而有紫口鐵腳之稱。

弟窯青瓷釉面無紋片,胎白或底足呈朱紅,釉層豐潤,釉色青翠,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豆青、灰黃等不同釉色。其中以粉青、梅子青為最佳,豆青次之。

粉青釉釉層肥厚,色似淡青湖水,柔和明凈,青綠粉潤,表面光澤柔和,有如青玉。這都體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在釉色上對玉質感的追求。龍泉青瓷作為南方青瓷的代表,更是讓觀者如飲甘醴般沉醉于杏花春雨的江南中。

現代的龍泉青瓷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發(fā)展出了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未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在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也注入了新的理念。

藝術考察報告篇四

根據教育部《關于做好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11號)精神及相關省份20藝術類招生工作規(guī)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2016年藝術類專業(yè)(美術類)招生簡章。

一、招生專業(yè)、學費標準及計劃。

1.招生專業(yè):環(huán)境設計。

2.學費標準:9900元/生·學年(如有變化按相關文件執(zhí)行)。

3.招生計劃:100名,具體分省計劃如下(最終以各省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序號。

省份。

計劃數。

備注。

序號。

省份。

計劃數。

備注。

1

河北。

10。

文理兼招。

7

湖北。

9

文理兼招。

2

山西。

9

文理兼招。

8

湖南。

10。

文理兼招。

3

江蘇。

6

文理兼招。

9

四川。

7

文理兼招。

4

安徽。

6

文理兼招。

10。

云南。

6

文理兼招。

5

山東。

12。

文理兼招。

11。

甘肅。

8

文理兼招。

6

河南。

9

文理兼招。

12。

陜西。

8

只招藝術文考生。

二、報名條件。

1.報考藝術類專業(yè)的'考生,應符合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報名條件,并參加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文化考試和所在省份組織的美術類專業(yè)統一考試。

2.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規(guī)定,色覺異常ii度(俗稱色盲)考生不能報考該專業(yè)。

三、錄取原則。

2016年直接使用考生所在省美術類專業(yè)統考成績作為我校錄取的專業(yè)成績依據??忌凑账谑》菹嚓P規(guī)定填報高考(精品課)志愿,文化課成績達到所在省藝術類文化課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且美術類專業(yè)課統考成績達到所在省統考本科合格分數線,我校按照以下原則進行錄取:

1.陜西省考生錄取時按照藝術類專業(yè)課統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按計劃錄取,專業(yè)課成績相同時按高考文化課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錄取。

2.安徽省考生錄取時按照《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專業(yè)招生工作規(guī)定》規(guī)定的專業(yè)課省統考批次的投檔規(guī)則錄取。

3.其他省份考生錄取時,根據招生省份的投檔規(guī)則對進檔考生按照綜合分數分省排名(不分文理)從高分到低分順序按計劃錄取??忌C合分數相同時,按專業(yè)課成績排序。

四、資格審查及入學后相關要求。

1.新生入學后,學校開展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及美術專業(yè)復測,如發(fā)現與國家招生政策不符或弄虛作假的,按相關規(guī)定查處。

2.藝術類考生錄取后不得轉入非藝術類專業(yè)。

五、組織和監(jiān)督機制。

1.在學校本科招生工作組的領導下開展藝術類招生錄取工作,嚴格落實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各項要求,堅持政策公開、過程透明、程序公正。

六、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陜西省楊凌示范區(qū)西農路22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生辦公室。

郵政編碼:712100。

招生網址:/。

電子郵箱:zhaoshb@。

附: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介紹。

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是西北地區(qū)唯一以環(huán)境藝術為特色,以植物形態(tài)設計和應用為特征,將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理論納入設計元素和設計理念的跨學科綜合性藝術類專業(yè)。學制四年,畢業(yè)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具備景觀園林、室內外裝飾、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產品包裝、藝術設計等領域創(chuàng)新型復合人才。

主干課程:素描、色彩、立體構成、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基礎、公共建筑設計、居住區(qū)設計、觀賞植物與造景、觀賞植物學、城市規(guī)劃、表現技法、景觀生態(tài)學、展示設計、室內設計原理、ci設計、圖形圖像處理等。

就業(yè)深造: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畢業(yè)后可在國家行政管理單位從事建筑、規(guī)劃、城市市容、園林景觀等行業(yè)的管理工作,也可在企事業(yè)單位進行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設計、園林與景觀、室內裝飾、展示設計、平面設計等管理與設計工作。

學校設有風景園林學一級學科和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二級學科博士點和2個碩士點,以及風景園林專業(yè)學位碩士點,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提供有利條件。畢業(yè)生可免試推薦或報考校內外相應學科的研究生。

藝術考察報告篇五

從xx年5月21日至5月26日。

婺源縣位于贛東北,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素有“書鄉(xiāng)”、“茶鄉(xiāng)”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婺源的文化風俗、房屋建筑、飲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縣大體相同,屬徽文化的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兩代古建筑,它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稱典范之作。明清時代古徽州一帶的商人憑借木材、茶葉、鹽業(yè)等的壟斷經營,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統稱徽商。當時徽商經營的勢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和聲望。中國人落葉歸根的特性讓殷實的徽商們最終都在家鄉(xiāng)大興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傳宗接代。經濟的繁榮帶來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遷徙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和耕讀禮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禮教文化濃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這也是徽派建筑滲透著儒雅之韻的原因之一。聚集巨額財富的徽商幾乎無一例外地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光榮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設中,這也在無形中促進了徽派建筑昌盛的發(fā)展。

本次考察為婺源的東線景區(qū)。主要考察了思溪延村,大鄣山景區(qū),李坑,汪口,江灣,曉起,等地。

我們到婺源之后,第一站就是曉起村,也是我們這次寫生的住宿地點。這里的房屋多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建筑風格大同小異,多為一層至三層穿斗式木構架,四周用風火山墻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后堂、廚房,前后均有淺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

行程第一天去的是思溪延村,延村以群屋一體的'建筑格局著稱,若逢雨天,踩著光可鑒人的青石路,從村頭走到村尾,穿堂入戶而衣衫不濕。莊園特色極具,在環(huán)繞延村的河岸上還可以捕捉到水彩畫般輕靈、蒙朧、滋潤的畫面。思溪的古民居則以幽深的庭院風格見長,鎏金匾額,回廊護欄、天井書齋,亦莊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當年的古驛道,它們在村莊與村莊之間宛如飄帶一般蜿蜒伸向遠方。那些規(guī)模較大的村落更是有著江南風光田園詩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樹,曲曲彎彎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種國畫中的韻味。

印象頗深的是李坑。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該村落群山環(huán)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讓人貼近生活。它的人文氣氛讓人難忘。

此行考察讓我覺得特別入畫的一個地點是曉起?!肮艠涓叩臀荩标栠h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如果說,婺源是一個綠色大公園那么曉起村就是一處絕妙的景致。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野碧風清的自然環(huán)境,遮天蔽地的古樹,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別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tài)村。

藝術考察報告篇六

第三站在上海。

這是很多人向往已久的城市,他的繁華被稱為東方的威尼斯。地處中國長江入海口,是神州旅游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旅游大都市,吸引了國內外的游客來旅游。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并正向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像西太平洋海岸的一顆明珠。

來到上海的第一天,我們先到了有中國藝術前沿之稱的“八號橋藝術基地”!“八號橋”是文化創(chuàng)意集聚區(qū),擁有最時尚的建筑設計、產業(yè)樣式,還有時尚而年輕的工作人員,處處充滿時尚創(chuàng)意的元素。而誰會想到,這里原本是上海廢棄的汽車配件廠的舊廠房。近年來,隨著上海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轉移,城市繁華區(qū)中大量的舊廠房、老倉庫閑置下來。如何激活這些閑置資產,成為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道難題。通過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使之成為文化產業(yè)的“研發(fā)器”,成為文化創(chuàng)意的“孵化器”;同時把其培植成上海文化產業(yè)的集聚區(qū),成為上海籌劃文化產業(yè)的精彩之筆。

“八號橋”文化創(chuàng)意集聚區(qū)是申城因地制宜培植文化產業(yè)的縮影。“八號橋”名稱的由來充滿創(chuàng)意,這個地方位于盧灣區(qū)建國中路八號,遂取名“八號橋”?!鞍颂枠颉钡慕ㄖL格同樣充滿創(chuàng)意,他們利用這些大型的老廠房,因陋就簡,通過多姿多彩的“橋梁”連通并分割成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工作間。然而“八號橋”的最大創(chuàng)意還在于這里的企業(yè)經營的幾乎全部是充滿創(chuàng)造、充滿創(chuàng)新、充滿創(chuàng)意的文化產業(yè)。“八號橋”磁石般地吸引了海內外眾多創(chuàng)意類、藝術類及時尚類的企業(yè)入駐,包括國際知名建筑設計、服裝設計、影視制作、畫廊、廣告、公關、媒體、頂級餐飲等公司。對這些企業(yè)來說,入駐這里不僅能夠得到充足的創(chuàng)意客源,而且還能享受到為他們量身定做的“租戶共享空間”。比如商務中心、員工餐廳、休閑后街、陽光屋頂等,為業(yè)主們提供了許多互動的空間,使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和各類時尚元素互相碰撞,更能夠激發(fā)靈感和創(chuàng)意。就連這里提供餐飲服務的小店也是創(chuàng)意味十足,謂之為“后院”?!昂笤骸钡娘L格如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個有著寬敞的玻璃窗和明媚的陽光,一個裝滿漂亮植物,好吃好玩宜于休閑的地方。沐浴午后陽光,置身“后院”的竹制藤椅,你可以聊聊心情,更會激發(fā)你的無盡創(chuàng)意。

“八號橋”還為大型城市因地制宜地進行經濟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提供了樣本和參考。設計者說:“作為上海中心城區(qū)盧灣區(qū)重點打造的精品特色現代化園區(qū),希望?八號橋?的建設可以為上海中心城區(qū)實現從傳統工業(yè)向現代服務業(yè)的跨越提供參考?!?/p>

諸如“八號橋”此類的文化創(chuàng)意在上海隨處可見。

上海新天地又是一個好例子。它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標志——石庫門建筑舊區(qū)為基礎,改變了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創(chuàng)新地賦予其商業(yè)經營功能。最老的街坊、最舊的里弄與現代文化創(chuàng)意的結合,使得這里成為年輕人和新興時尚的集聚地,成為各種文化相互融合的匯集區(qū),老式弄堂、燭光晚宴、露天小吃、高檔賓館、各種膚色的外國朋友,舊上海的風情呼之欲出,國際時尚消費形態(tài)俯拾皆是。目前這里已是上海炙手可熱的集國際水平的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于一體的時尚休閑文化娛樂中心。

“八號橋”的成功、“新天地”的繁華,是理念的成功、創(chuàng)意的成功,細想起來最終還要源于文化所物化出來的力量。

之后參觀考察了城隍廟、上海博物館。

城隍廟。上海的城隍廟可謂名揚天下,與豫園毗鄰,又稱老城隍廟,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

道觀之一。城隍廟還被稱為老城隍廟。1995年開始修繕,并接待信眾和游客。正門為四柱三門,飛檐牌樓上塑有八仙,門旁有石獅一對。大殿翠瓦朱檐,崢嶸璀璨,香火極盛。

上海博物館新館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廣場的南側,是上海社會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堪稱“中華文化精華的寶庫”。上海博物館為國家級的大型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于1995年遷至今址,其建筑為上圓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傳統說法。同時也使得博物館由遠而望宛如一尊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博物館一樓為倒“t”主要展出了中國古代雕塑與古代青銅器。深墨綠色的青銅器具營造出濃郁的商周氛圍,完整地反映了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發(fā)展的歷史;二樓主要展出了中國古代陶瓷,用真實的文物講述了古老中國的高超制陶技術與作品;三樓為正方形,集中展出了中國的書法、繪畫藝術以及歷代皇室璽印。傳統古建筑風格和儒雅的書卷氣息清晰地表現了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四樓為圓形,主要展出了歷代錢幣、古代玉器、明清家具以及我國少數民族的手工藝品。體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在上海的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夢寐以求的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

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坐落于上海浦東新區(qū)陸家嘴嘴尖上,以其468米的絕對高度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之高塔。東方明珠塔背擁陸家嘴地區(qū)嶄新的現代化建筑樓群,與隔江的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交相輝映,展現了國際大都市的壯觀景色。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由三根直徑為9米的擎天立柱、太空艙、上球體、下球體、五個小球、塔座和廣場組合而成。其內部可載50人的雙層電梯和每秒7米的高速電梯為目前國內所僅有。同時,高263米的球形觀光廳別具一格,是鳥瞰大上海的絕佳位置。

導游帶我們來到外灘---白渡橋至金陵東路的一段黃浦灘,因位于上??h城廂之外的浦灘,被習稱為“外灘”。它是上海都市的最初輪廓線,曾被稱作黃浦路、揚子路、黃浦灘路,1945年改名為中山東一路。浦江游覽,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不僅在于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代表著上海的象征和縮影,還在于浦江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浦江游覽的線路是從外灘出發(fā),先逆流而上,向南至南浦大橋,再調頭向北,過楊浦大橋直至吳淞口,再從吳淞口返回至外灘。這是上海市區(qū)第一座跨越黃浦江的大橋,南浦大橋。全長8346米。江對岸,就是東方明珠電視塔。

藝術考察報告篇七

本文目錄。

這個學期我們終于有機會外出藝術考察了,我們要到中國最美麗的鄉(xiāng)村----江西婺源。快到目的地時,我就被那山里的風景給迷住了,茂盛的樹木,婉轉的溪流,都讓我心曠神怡,那“小橋流水”的意境更讓我陶醉。

這一次藝術考察收獲豐富,一方面加深了對古建筑的感性認識,積累了傳統的建筑知識,地理知識、風水學知識、規(guī)劃知識、古代環(huán)保知識及各種其它人文知識,了解了中國先賢的智慧與能巧;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許多資料和圖片,為藝術創(chuàng)作與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結合本專業(yè),對那些本人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作一些描述。

婺源是江西東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被旅游書籍冠以“中國最美麗的鄉(xiāng)村”。與浙江、安徽為鄰,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她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xiāng)。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為代表,而自然風光更是如詩如畫: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huán)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xiāng)野……婺源不僅有江南層巒疊翠的山林,碧綠綢絹般的小河,還有蜿蜒的石板路連著一個個依山傍水的村落,更為突出的是這里的徽派建筑,其風格體現在“粉墻黛瓦”,即雪白的墻身,青黑色的瓦,屋頂是刻著各式圖案的飛檐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綠樹映襯下分外矚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濃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別具的獨特格局。婺源的油菜花跟古樸的徽派建筑相結合,是其他油菜花開的地方不能比的。他們相互融合,構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諧的圖畫。行駛在婺源的林間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畫中走。

贛中古建筑的每棟建筑都有明顯突出徽派風格的風火山墻、高聳的垂脊和起翹,還有家具、木椅的設計風格,都是精雕細刻的經典之作。在婺源沱川古村落間行走,感覺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講究與山、水、林木等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結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蔥蔥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彎彎繞過幢幢明清古宅,穿過小橋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壩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嘩嘩的水聲。在村邊遇到一幫正在寫生的美術院校師生,他們迷戀于這兒古代人文建筑與自然生態(tài)的和諧融合:穿村而過的溪流、村邊小山嶺上的古道、蒼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園農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錯落有致,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生態(tài)園林,尤其從山崗上望下去,幾乎每個角度都能入畫。

在學校,我們大都在室內畫著靜物。這次寫生,增長了我們的見識,讓我們走出了課堂,融入了自然,使我們的心靈放飛在山水,老屋,人間。我們懂得了光線與構圖的關系,明白了建筑與文化的“血源”。在寫生中,我們更深切地體味到:美無處不在,關鍵是要善于發(fā)現。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還有感受到了那淳樸的鄉(xiāng)村鄉(xiāng)情,在考察中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的那份友誼,老師在我們畫畫和生活上的幫助,這一切將永遠珍藏于心。

學校給了我們這次“江西婺源寫生之旅”的機會,讓我們來到這么優(yōu)美的地方寫生,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深化了我們對藝術深層次的了解,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了自然與人文之美,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契合,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然而,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驚艷之余,也情不自禁地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通過考察使我們由一個對婺源一無所知的“外行”變成了一個熟練徽派建筑的“內行”。其中,我對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馬頭墻”。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岳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酷愛這塊土地。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在專業(yè)上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也在紀律、團隊協作、艱苦樸素等方面經受了鍛煉和考驗。這是一段值得一生好好珍藏的記憶。

返回目錄。

考察地點:江西省婺源縣。

考察時間:從xx年5月21日至5月26日。

考察過程。

婺源縣位于贛東北,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素有“書鄉(xiāng)”、“茶鄉(xiāng)”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婺源的文化風俗、房屋建筑、飲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縣大體相同,屬徽文化的組成部分。那里完好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兩代古建筑,它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堪稱典范之作。明清時代古徽州一帶的商人憑借木材、茶葉、鹽業(yè)等的壟斷經營,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統稱徽商.當時徽商經營的勢力遍及大江南北,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和聲望。中國人落葉歸根的特性讓殷實的徽商們最終都在家鄉(xiāng)大興土木,建民所、立祠堂,光宗耀祖,傳宗接代。經濟的繁榮帶來了徽派建筑的全面的昌盛。中原望族的遷徙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也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和耕讀禮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禮教文化濃墨重彩地在古徽州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這也是徽派建筑滲透著儒雅之韻的原因之一。聚集巨額財富的徽商幾乎無一例外地將大量的資本投入到光榮之中,投入到自家宅院的建設中,這也在無形中促進了徽派建筑昌盛的發(fā)展。

本次考察為婺源的東線景區(qū)。主要考察了思溪延村,大鄣山景區(qū),李坑,汪口,江灣,曉起,等地。

我們到婺源之后,第一站就是曉起村,也是我們這次寫生的住宿地點。這里的房屋多為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民居建筑風格大同小異,多為一層至三層穿斗式木構架,四周用風火山墻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平面布置常為三開間,內分前廳、后堂、廚房,前后均有淺天井。方柱石基,格扇門窗,青石板鋪地。最令人稱奇的是古宅栩栩如生的“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藝術。

行程第一天去的是思溪延村,延村以群屋一體的建筑格局著稱,若逢雨天,(文章轉貼自實用工。

作文。

檔欄目)踩著光可鑒人的青石路,從村頭走到村尾,穿堂入戶而衣衫不濕。莊園特色極具,在環(huán)繞延村的河岸上還可以捕捉到水彩畫般輕靈、蒙朧、滋潤的畫面。思溪的古民居則以幽深的庭院風格見長,鎏金匾額,回廊護欄、天井書齋,亦莊亦趣。有些村落中,至今依然保留一些當年的古驛道,它們在村莊與村莊之間宛如飄帶一般蜿蜒伸向遠方。那些規(guī)模較大的村落更是有著江南風光田園詩般的意境,高高低低的樹,曲曲彎彎的河,零零落落的村,有一種國畫中的韻味。

印象頗深的是李坑。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該村落群山環(huán)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是婺源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李坑,自有它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讓人貼近生活。它的人文氣氛讓人難忘.

此行考察讓我覺得特別入畫的一個地點是曉起?!肮艠涓叩臀?,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huán)”。如果說,婺源是一個綠色大公園那么曉起村就是一處絕妙的景致。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野碧風清的自然環(huán)境,遮天蔽地的古樹,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別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tài)村。

曉起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幾十幢,風格鮮明,氣勢非凡。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商第官第無不折射出這方鐘靈毓秀的土地曾經有過的輝煌。一門四進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賢留與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曉起先人崇尚綠色,重視和保護環(huán)境更為今天的曉起增添了幾分靈氣。

在婺源,風景到處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風景,就在你不經意的途中出現。有時候車一拐彎,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墻黛瓦”的民居,隱現于古樹青山之間;有時候一回頭,遠山盡處,云霧繚繞,松竹連綿,恍若仙境.

一、婺源建筑群體格局特點.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是一定社會歷史文化的體現,它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反映著一定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產生徽文化的徽州,是一個古老的地理概念。徽州四周群山環(huán)繞,使徽州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當中,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社會,獨立的民俗單元,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俗、民情的徽州文化和徽派建筑.

(1)、和諧流暢,統一規(guī)劃的整體美。

這和當時徽州的社會背景和地域環(huán)境密切相關:因為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論基礎——程朱理學的發(fā)祥地,宗法制度較他處更為森嚴而完備。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潔性和宗族凝聚力,預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徽派建筑的群體布局雖然是封建族權制約下的產物,帶著濃重的封建迷信色彩,其美學效果卻是雋妙無比,讓人大開眼界的。徽州的大部分古村落是齊刷刷的黑瓦白墻,飛檐翹角的屋宇隨山形地勢高低錯落,層疊有序,蔚為壯觀。站在村邊山坡上俯瞰全村,各種各樣的建筑物規(guī)劃嚴整,排序井然。讓駐足其間的游人耳目一新,肅然起敬。

(2)、依山傍水,翠微繚繞的自然美。

婺源地形復雜多姿,境內層巒迭障,溪流縱橫,溫潤的亞熱帶氣候更使這里山林繁茂,綠意蔥蘢。生活在“理學文章山水幽”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養(yǎng)深厚,構思村鎮(zhèn)藍圖時最善于抓住山水作文章。表現為山巒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脈,建筑物成了依附于血脈——溪水及其支流的“細胞”?;张山ㄖ后w布局時多重視周圍環(huán)境,參考山形地脈,水域植被,或依山跨水,或枕山傍水,力求人工建筑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居家環(huán)境靜謐雅致如詩如畫,保持人與自然的天然和諧。它們或鋪展于波光瀲滟的大河之濱,或蟄伏于云遮霧繞的深山一隅,環(huán)境優(yōu)雅,空氣清新,視野繽紛。典型的如休寧縣汪村鎮(zhèn)石屋坑村,這里群峰林立,林壑幽美,房屋呈梯式排列,錯落有致地簇擁在青杉翠竹流嵐飛瀑的懷抱里,影影綽綽,縹縹緲緲,恍如人間仙境。

(3)、清雅簡淡、因陋就簡的樸素美。

長期以來,徽州因地勢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維艱。生活在這種艱苦環(huán)境中的徽州人深知養(yǎng)家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養(yǎng)成了節(jié)衣縮食勤儉持家的良好風范,且寫進族規(guī)家訓,作為家風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傳。

徽派建筑明顯不同于中國其他的民間建筑。在堅固實用、美觀大方的基礎上尋求樸素自然清雅簡淡的美感。緣于此,徽州少有富麗堂皇的豪宅華堂是不難理解的。以當地豐富的粘土、石灰、黟縣青石、水杉為主要材料建筑的徽派民居構思精巧、造型別致、結實美觀。黑與白是徽派建筑外觀僅有的二種顏色,清一色的黑瓦白墻。盡管白色的墻面已經斑駁滄桑,與黑色對比不在強烈,加上色彩斑駁的青石門(窗)罩和清秀簡練的水墨畫點綴其間,遠遠望去,黑白相間在群山暗青色的背景下,愈顯得古樸典雅,韻味無窮,宛如神話一般,清淡樸素之風展現無遺。婺源建筑在形體、空間、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對比手法,造成了一種多樣的統一。

二、宏觀的謀址,和諧中富于變化。

走進村莊,高聳的馬頭墻更讓人體會到這些百年老屋過去的榮耀。古徽州人附于平凡的白墻以馬頭墻的形狀。您可以發(fā)現墻頭上的馬頭造型與家族的建筑群連成一體,翹首晗頭,躍向廣闊天空,一瞬間,眾馬揚啼,氣勢恢弘。

從遠處看這些古民居,在外觀上是大面積空白的一片粉墻,粉墻上嵌有幾個高低有序的小小洞窗,形成整體與局部、面與點的對比效果,體現“道法自然”的意蘊,里外墻著重采用了馬頭墻、山墻的建筑造型,尤其是馬頭墻屋檐角飛翹,在蔚藍的天際勾畫出民居墻頭與天空的輪廓線,增加了空間的層次韻律美。

三、成熟的風水理念。

除了宏觀的謀址布局,關于風水理念還繼續(xù)在徽派建筑民居細節(jié)中得以體現。婺源的民居廳堂多半設計成回形。四周是回廊,中間是天井,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水代表著財富,這也是中國風水中關于“四水歸堂”的解釋,也形象反映了徽商們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tài)。該天井也是嚴格按照風水的要求修建得相對狹小。因為天井不能太闊,太闊散氣。婺源的很多人家將水聚集起來,轉向流經村中的水流,以突出以水招財的風水的意念。

建筑風格是民族和時代的特征。各時代、各民族的建筑風格都凝聚著當時當地幾乎全部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tài)的靈魂。因此,滲透進各種學說底層的“天人合一”宇宙觀,鑲嵌入每個老百姓心里的“傳統風水”思想,也必然影響著建筑風格的形成與變化。

四、裝飾藝術豐富多彩。

由于受封建時代森嚴的社會等級制度影響,盡管商人富可敵國,卻不能擁有尊貴的社會地位。按當時建筑營造的規(guī)定,商人宅第不能在臨街道開大門,只好另辟蹊徑,開偏門設小院,更著力在房屋中用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來裝飾屋子,將自己的追求、祖輩和自己的夢融入其中,將希望寄托于后人。因此進入古宅之中,就進入了高雅清新的藝術殿堂和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里。

婺源民居的特點是四合院、淺天井、二層屋、有門樓、白壁外墻、馬頭墻,多為天井式格局。所謂“天井”,其實也是露天的院落,只是面積較小。這里炎熱多雨而潮濕,多山地丘陵,人稠地窄,布局緊湊,密集而多樓房,所以民居布局多重視防曬通風,也很注意防火。民居的基本單元都是以橫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狹高的天井就起了拔風的作用;正房即堂屋朝向天井,完全開敞,可以看見天日;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在風水學說中稱之為“四水歸堂”,有財不外流的寓意。外圍常聳起封火山墻,因其形狀好像馬頭又稱馬頭墻,馬頭墻利于防止火勢蔓延。馬頭墻也是南方民居中的一大造型特色。墻頭都高出于屋頂,輪廓作階梯狀,脊檐長短隨著房屋的進深而變化,多檐變化的馬頭墻在江南民居中廣泛地被采用,有一階、二階、三階、四階之分。通常三價、四價更常見。封火山墻的磚墻墻面以白灰粉刷,墻頭覆以青瓦兩坡墻檐,白墻黛瓦,明朗而雅素。古村落里,有的人家,屋前建有鎮(zhèn)宅井。

考察總結。

走在婺源村落里,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棟棟粉墻黛瓦的百年老屋錯落有致地鑲嵌在婺源寧靜優(yōu)美的大地上。它沒有皇家建筑那樣的金碧輝煌,而呈現在人們面前卻是另一番的儒雅古樸氣息。身在其中可以感受到那些老屋的興衰榮辱,商海沉浮。

徽派建筑是中國古代社會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極為鮮明,尤其是作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觀載體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會歷史文化的見證。徽派古民居的選址布局深受徽州風水理論影響,尤其注重水口營造。徽派古民居的內部結構格局生動體現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觀念形態(tài)。徽商“商而兼士,賈而好儒”的獨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內部裝飾與陳設的獨特藝術魅力。

通過對婺源謀址的環(huán)境、空間的格局、裝飾的特點等方面的考察,使我對徽派建筑又有了新的認識。啟發(fā)了我們在設計上的靈感,也擴大我們的眼界,培養(yǎng)我們調查研究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其中,我對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馬頭墻”。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岳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非常喜愛這塊土地。

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讓人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

返回目錄。

經過這次可以說是對我的人生很有意義的一次美術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提高.看著一件件的美而精致的藝術品讓我是那么的沉醉與流連忘返.

我考察的城市選擇了北京,北京曾經是皇權城市,也是軍紳政權的權力中心,更是人民共和國的權力中心。各個不同時代對于藝術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人民共和國所經歷的各個不同歷史變遷時期,給北京的藝術形態(tài)打上特殊的烙印,其藝術形態(tài)以及藝術所呈現的社會心態(tài)與權力構造也各顯風貌。在這個城市空間里,不同空間各自割據,實施不同功能,消費空間、生活空間、權力空間、歷史空間等并存不悖,即使這些空間相互間也發(fā)生功能交疊、糾纏不清的現象,但卻最終構成今日北京在藝術生產方面的整體的表現與面貌。因此,北京的空間結構,反映了北京特有的社會政治關系,也反映了時代的空間要求以及生產意志,而最終結果是,北京的城市空間的反空間性與反生產性,而這些應該是我們這些從事藝術群體的關注點。我的此次考察的目的通過去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從而解決這段課程的問題,貫穿聯系大學幾年學習的知識,就傳統文化與當藝術這個課題實驗上有新的發(fā)現。

歷史藝術家借以傳情達意的一種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畫論所說的“以形傳神”、“借物詠志”。中國畫藝術家在表現某一種自然物象時,更多地是注重與“形”所蘊涵地精神意義,而不是對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態(tài)的外形模寫。正因如此,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自然物象的描繪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將自然物象之形抽象為一種圖式化的符號語言,這些理念很接近我們工作室。

而在798,宋莊;及中藝博覽會看到的現代藝術它的形式不僅再是架上的繪畫,還有很多裝置,影像等運用新的結構關系,新視點,集中概括社會問題的當代藝術已逐漸成為主流。這些現代藝術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點,刪去次要的細節(jié)、細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個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時間、空間發(fā)生的活動組合在一起。并運用一些手法,啟發(fā)人們的聯想。因此,它的構思要能超載現實,構圖要概括集中,形象要么簡練夸張,要么強烈鮮明的色彩為手法,等等形式含蓄委婉的地表達所要表達藝術家對社會不同層次的關注,賦予作品更廣泛的含義并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思考,以及對社會關注的新介入點,闡述自己的情感,觀點及思想。

在這些方面,中國繪畫講究構思上的“以一當十”、“以少用多”,構圖上“計白當黑”等審美追求能為當代藝術家提供大量的營養(yǎng)。我這次考察看到的當代藝術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如:在《研究與超越——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看到不少作品都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創(chuàng)新——承先啟后,破舊立新;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這實際上強調的也是老莊的哲學思想,也是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意境。

這些作品都無一例外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融合西方的理念,其中楊誠的《山西晉祠難老泉》中運用了中國的水墨畫技法,又融合了現代技術的特殊肌理效果。

的深奧標志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整個標志造型沒有對傳統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jié)律,我國篆刻藝術中有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布局法則,強調變化中的均衡,這既符合科學上相對的原理,也符合藝術上形式美的規(guī)律。

在北京考察不少當代藝術作品中,動與靜、疏與密、多樣統一、賓主呼應、虛實相生、縱橫曲直、黑白對比、重疊交錯等傳統構圖法則中也屢見不鮮。此外,遠古的銅器紋樣、畫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別是中國畫,巧妙的運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間剪紙和蘭花布粗獷豪放的黑白關系、明代木刻插圖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現代藝術的構圖中得到印證。西方傳統藝術,基于幾何學空間觀念,從模擬生活現象入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

返回目錄。

書法是漢的書寫藝術。漢在漫長的演變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藝術考察是實地觀察、考證藝術形式、存在及其動態(tài),從而獲取關于藝術各方面的資料,并對它進行總結和辯證的一種研究藝術文化的方法。(純屬個人言論,有待共議)通過實地考察中國的書法遺跡和人文景觀,將課堂和課外、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以達到拓寬視野、提高識見、提升素養(yǎng)的目的。

今秋九月,六日至二十一日,書法班師生近三十人,游東岳泰山、焦山碑廊、龍門石窟、石門棧道,觀三孔廟宇石碑、焦山摩崖石刻、西安碑林、千唐志齋等等,博覽中國書法文化藝術之經典。這次考察的范圍除歷史名家名帖、名碑外還涉及與書法相關的古代石器、陶器、銅器,及其人文環(huán)境、地域環(huán)境、歷史背景,讓人領略和體會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無上妙諦。收集素材,體驗創(chuàng)作,提高了文化藝術素養(yǎng)。下面從摩崖、碑刻、墨跡三個方面介紹這次考察:

一摩崖石刻。

泰山《紀泰山銘》大唐開元十四年歲在景寅九月乙亥朔十二日景戍建。刻石,又稱唐摩崖,刻于唐開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頂大觀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寬5.3米,碑文書24行,滿行,現存,大16×25厘米,除“御制御書”和末行年、月、日為正書外,其他均為隸書。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2行,大45×56厘米,書法遒勁婉潤,端嚴雄渾,明代王世貞評說:“穹崖造天銘書,若鸞飛鳳舞于煙云之表,為之色飛”。碑文為唐玄宗李隆基東封泰山時親手撰書,相傳由燕許修其辭,韓史潤其筆,文詞典雅,對研究唐代歷史、書法、鐫刻藝術均有重要價值。

《紀泰山銘》刻石形制端莊,氣勢雄奇。據史書載,“舊填金泥,元時錯落。每當晴朗時,自南數十步望之,里行間光彩照灼”,說明唐摩崖早在元代以前就已貼金。刻石下部由于捶拓者冬季在其下篝火,剝蝕嚴重,明人葉彬補刻。因長期遭受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銘文現已殘,不可辨認的。建國后,碑下設置護攔,每當風和日麗時,貼金大在陽光下金光閃爍,蔚為壯觀。

焦山《瘞鶴銘》焦山碑林在書法史上從六朝至今一直延續(xù),存有南朝,唐,宋,元明清碑刻,共500余方,有楷,草,隸,篆各種書體,琳瑯滿目,為書法珍品,被譽為\"江南第一碑林\".按碑刻的內容可分為三類,即藝術類,文苑類和敘事類,其中書法藝術類《瘞鶴銘》最為著稱,她為摩崖,正書刻石,原刻在焦山之陰崖石上,其書者前人眾說紛紜,晉王羲之,梁朝陶弘景等等.據《瘞鶴銘》記載此石高8尺,寬7尺4寸,文共12行,行約23至不等.原文就崖書石,故其行之疏密,之多寡,大小俱不整齊,現在我們只能看見5石,一石存2行,不足;二石存3行,計20余;三石存3行,計10余;四石存6行,計20余;五石存3行,計10余;總計.其結錯落有致,筆畫雄健靈動,變化豐富,故學者給于好評.這是對《瘞鶴銘》的一些了解.

漢中《石門頌》清張祖翼跋此碑云,“然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知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說“《沈府君》、《楊孟文》,隸中之草也”。這里的《楊孟文》就是《石門頌》,所謂“隸中之草”就是評價《石門頌》豪放率真,乃為漢隸中奇縱恣肆一路的代表。

《石門頌》立于東漢建和二年(148),原刻在陜西褒城斜道的摩崖上,此處是橫穿秦嶺、連接八百里秦川和漢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古稱褒斜棧道。此處由于形勢險峻、開鑿困難,故歷代文人歌詠、題刻者甚多。有人整理出其書法尤著者十三品,此刻石及《石門銘》即其中影響最大的作品。七十年代初期.因修水庫,此刻石和其他刻石一起被鑿刻下來,保存于漢中市博物館。《石門頌》s縱261厘米,橫205厘米,全計六百余,是漢中太守為司隸校尉楊孟文數次奏請朝廷修復褒斜棧道有功而撰寫的一篇頌詞。通篇看來,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灑脫自如,意趣橫生,可以想象當時的書寫者持著一種豪放不羈、無拘無束的書寫態(tài)度。

《石門頌》是著名的漢代“三頌”之一,其時代已經是隸書的成熟時期?!多M閣頌》和《西狹頌》屬于方筆隸書,在用筆上大膽使用方筆和大捺腳,然而《石門頌》卻把方筆與圓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綜合成一種特殊的篆隸筆法,通篇多用圓筆,起筆時以毫端逆鋒,含蓄精蘊,中間運筆遒勁沉著,肅穆敦厚,收筆時復以回峰,圓潤流暢,故筆畫古厚含蓄而富有彈性。正是由于書寫者追求的是一種淳古的藝術風格,而使隸書方圓兼?zhèn)?,在處理漢分的雁尾波法時運用一些雖稱不上肥大但已稍粗的波筆,形成一道道稍向上彎的圓渾的筆順,而且點畫的轉折之處多以方折來表現,正是有了這種“巧中寓拙”、“巧多于拙”的書法特點,才被后人視為不朽的藝術珍品。楊守敬《平碑記》稱《石門頌》云“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派,皆從此出”。

二碑刻。

曲阜漢魏碑刻館碑刻是歷史留給曲阜的珍貴文化遺產,這些碑刻,充分展現了兩千多年來中國書法藝術精湛卓越的成就和絢麗多姿的風采,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也是研究古代政治史、思想史、經濟史、孔廟建筑史難得的實物資料,在中國碑刻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998年恢復孔廟西倉,特辟建當漢魏碑刻陳列館,集中存放,以時代為順序排列,永久陳列展出。并將隋唐以來部分代表的碑刻一并附列于館內,以展現歷代書法之全貌,兼呈真、草、隸、篆之多采,滿足人們對各種書法藝術的審美要求?,F存西漢碑刻6塊,東漢18塊,魏及北朝5塊,為全國之冠,代表著那個時期漢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北陛石是中國最早的石刻文之一,乙瑛碑、禮器碑、孔宙碑、史晨碑是漢代隸書的楷模,張猛龍碑是魏體的杰作。

龍門造像題記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太和年間,中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庸、五代、宋諸朝,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規(guī)模雕造累計長達150年,石窟中北魏造像占三分之一,全部在西山,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石窟寺、魏洞、藥方洞、火燒洞等。唐代造像幾乎占三分之二,大部分在西山,武則天時移至東山。最有代表性窟龕有潛溪寺、奉先寺、萬佛洞、極南洞和東山看經寺及大萬佛洞等。

古陽洞位于西山南部,是龍門石窟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個洞窟??邇仍煜耦}記稱該窟為“石窟寺”,現在名由洞內西北角明清刻所定。洞進深13.5米,寬6.9米高11米。

窟內造像題記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十方,被稱為龍門二十品,即《比丘慧成為亡父始平公造像記》,《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造像記》,《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北海王元詳造像記》,《司馬解伯達造像記》,《云陽伯鄭長猷為亡父等造像記》,《新城縣功曹孫秋生二百人等造像記》,《邑主高樹和維那解伯都三十二人等造像記》,《比丘惠感為亡父母造像記》,《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廣川王賀蘭汗造像記》,《邑主馬振拜和維那張子成三十四人為皇帝造像記》,《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幼孫造像記》,《比丘法生為孝文皇帝并北海王母子造像記》,《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輔國將軍楊大眼為孝文皇帝造像記》,《陸渾縣功曹魏靈藏造像記》,《安定王元燮為亡祖亡考亡妣造像記》,《齊郡王元祜造像記》,《比丘尼慈香、慧政造像記》。二十品的名目最早見于清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和方若的《校碑隨筆》,此后被社會所公認,、被視作魏碑書體的法帖范本,不僅國內珍視,而且享譽海外。龍門二十晶的書法藝術,端正大方,質樸厚重,剛健有力,峻蕩奇?zhèn)ァF湫写我?guī)整,排列整齊,大小勻稱;結體和用筆則在隸、楷之間,表現出其成熟性,也顯現出其過渡性的承隸啟楷風格,除龍門石窟的造像題記外,洛陽出土大量的北魏墓志,其中們匕魏元懷墓志》、《北魏元懌墓志》、《北魏高猛墓志》、《北魏元肥墓志》等都是魏碑書法精晶。此外,洛陽出土的北齊時代的《北齊姜纂造像題記》等也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品。

千唐志齋千唐志齋位于新安縣城西的鐵門鎮(zhèn),距洛陽市區(qū)約45公里,是我國收藏墓志最多的博物館,也是唐代墓志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內存墓志石刻一千四百一十三件,其中唐志一千一百八十五件,所存墓志從唐代第一個年號武德到最后一個年號天佑,幾乎每個年號都有,這些志石記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武則天改元,安史之亂等。另有西晉、北魏、隋、五代、宋、元、明清、民國等各代墓志二百二十八件;還有墓志蓋以及書法、繪畫、造像、經幢等石刻藝術品。該館為辛亥革命元老張鈁將軍(新安鐵門人)收集民間散落的志石,在其營建的園林\"蟄廬\"內,修建十五孔拱式建筑,將志石鑲嵌于壁而成,保存至今。

千唐志齋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從唐代的第一個年號武德到最后一個年號天佑,幾乎每個年號的墓志都有,這些志石記載許多重大事件,如武則天改元,安史之亂等,具有證史、糾史、補史作用;千唐志齋集書法名家的作品于一室,象唐代的顏、柳、歐、褚,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趙孟俯,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王鐸,還有世人鮮見的唐代詩人王昌齡,政治家狄仁杰的書跡和鄭板橋詩竹等。

西安碑林位于西安城內三學街15號的西安碑林博物館院內。它是我國歷史上保存文物較早的地方,以碑石精華薈萃而聞名中外。其建置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乃至唐末五代,是從保存唐代所刻《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開始的。這兩種石經原來都立在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jiān)內。唐昭宗天祐元年(904),佑國軍節(jié)度使韓建縮建長安城時,移集《石臺孝經》等一批重要碑石于唐皇城尚書省西隅(今西安市社會路一帶)以防散失。其后,五代朱梁時劉鄩守長安,又將《開成石經》遷移到同一地點。至北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漕運使呂大忠等倡議將全部石經及其它重要碑石移至府學街北面(即今碑林)并修建了保護碑石的房屋、廊、亭等建筑,排列了陳列次序,使碑林得到妥善保護,為碑林奠定了初步基礎,遂有“碑洞”之稱。此后,歷朝均對碑林作過修葺并有碑石歸藏。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一次,是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81)陜西巡撫畢沅對碑林的修葺,增置和整理。“碑林”的名稱,也從清代中葉以后逐漸確定下來。至民國時期,于1938年成立了“碑林管理委員會”,1944年改為“陜西省歷史博物館”。1949年以后,國家對碑林進行了多次整修和增建,增加了許多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碑石、墓志,并在原西安碑林的基礎上,利用孔廟舊址建立了陜西省博物館。1991年,在建成陜西歷史博物館后,又改稱西安碑林博物館。

現在的西安碑林,共有6座大型展室、7座游廊和1個碑亭。其中收藏、展出漢、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墓志等2300余件,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石臺孝經》現立在碑林的碑亭之內,系唐玄宗親筆隸書,由4塊高5米、寬3米的青石拼成,碑額上雕有飛云蟠龍,碑座鐫刻番蓮舞獅,是碑林中刻工精美、碑身最高大的石刻;《開成石經》刻于唐文宗開成二年(837),是唐代繼承漢魏刻石校經傳統,在太學刻石作為供人??钡臉藴时?。它是碑林中保留下來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經籍石刻,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等12部經籍,共114石,兩面刻共計228面,65萬余,儼然一座石質書庫。清代又補刻《孟子》后,合稱十三經。除了作為重要文獻資料的大量石經外,在碑林所藏各類碑石中,反映古代中西交通史的,還有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用中國和敘利亞兩國文記載了基督教中景教一派由中亞傳入我國的情況;唐《中尼合文之陀羅尼經幢》是我國唐代和尼泊爾人民友好往來的實證;《唐廣智三藏碑》記載一個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國的經歷和密宗傳入日本的師承關系;用中文和巴利維文合刻的唐《蘇諒妻馬氏墓志》,則是中國古代人民與波斯人民友好相處的產物。其他宋代以后有關記載修建、紀功、賦稅、糧收及農民起義的碑刻,如《明德受紀碑》、《荒歲歌》、《興學碑》、《修城記》、《修廟碑》及《平利。

教案。

碑》等都為研究陜西省地方史、民俗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獻價值。

從藝術價值來說,碑林的不少碑刻在書法藝術上是負有盛名的。篆書,有秦代李斯的《嶧山碑》(宋代翻刻)和唐代被譽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的李陽冰所寫的《三墳記碑》、《棲先塋記》等;隸書,有漢合陽令《曹全碑》、《熹平石經》殘石及晉代《司馬芳殘碑》等,都是碑林中的瑰寶;草書,則以唐代智永、張旭、懷素等寫的《千文》最為著名;楷書,有歐陽詢的《皇甫誕碑》、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宋翻刻)、柳公權的《玄秘塔碑》、顏真卿的《顏氏家廟碑》、《顏勤禮碑》和《多寶塔碑》等,都是負有盛名的書法佳作。此外,還有宋徽宗趙佶寫的《大觀圣作之碑》(瘦金體)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閣帖》,也都是舉世稀有的珍品。

三墨跡。

朱復戡藝術館朱復戡藝術研究會于11月9日在山東濟寧成立,朱復戡藝術館設在濟寧市博物館。先生博覽群籍,學識淵博,上至商周秦漢、魏晉隋唐,下至宋元明清,無論金石書畫、詩古文詞、青銅古玉、無所不通,無所不精。凡老一輩名家對他藝術無不推崇備至。誠如著名書畫篆刻大家馬公愚對他的藝術評價云:“朱君不單是篆刻家,也是一位金石學家,他對商甲周銅、秦石漢碑,研究精博,因而他的篆刻古厚渾穆,非一般名家能望其項背。對書法也是取法乎上,無體不精。

藝術館內展示著朱先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早中晚期篆書、行草書、篆刻、國畫精品,既有擬甲骨文、金文,擬《石鼓文》,也有擬秦刻石、秦詔版小篆,既忠于原作又高于原作,風格各具,氣勢奪人。國畫尤其獨辟溪徑,以大小篆功力的線條作人物、山水、花鳥、走獸、高古雄麗,冠絕前人。

匆匆考察,橫走歷史幾千年,縱覽藝術精華,與年輪相伴,和古人對談。觀石刻書法遺跡,體會古人用筆之神妙,刻工之精細。實地考察,收獲知識,增長見識,提高自己對書法作品的理解能力,也深刻體會到與傳統藝術接軌的重要性。

藝術考察報告篇八

考察時間:2011年5月30日————6月13日。

考察路線:杭州—魯迅故里--蘇州—周莊—上海。

2011年5月30日終于我們踏上了我們期待已久的考察之行的道路,我要在本次考察中不斷吸收知識,開闊眼界,不多地提升自我。我們在兩周的時間里先后參觀考察了杭州、蘇州、周莊、紹興、上海,通過的這些地方建筑、藝術和一些表現手法的考察學習以及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給我很多的感受,收獲很大,相信對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園林藝術。

我國園林的起源及地位簡介————(摘引文獻)。

我國的園林藝術,如果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園林是人們?yōu)榱擞斡[娛樂的方便,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風景的一種藝術。由于各民族、各地區(qū)人們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和偏愛,也就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園林。歸結起來,世界上的園林可分為三個系統——歐洲園林、西亞園林和中國園林。我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原則,那熔傳統建筑、文學、書畫、雕刻和工藝等藝術于一爐的綜合特性,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享有很高的地位。

園林分類。

我國地域廣大,東西南北的氣候地理條件及物產各不相同,因而園林也常常表現出較明顯的地方特性。因此我國園林在地域上可分類為:我國南方江南地區(qū)、廣東沿海地區(qū)和四川一帶的園林較富特色,既是所謂江南園林、嶺南園林和蜀中園林的稱謂。而北京四周及山東、山西、陜西等地的園林風格較為相像,便統稱之為北方園林。

而我國園林又根據人文地理主要細分為四大流派: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和公共園林四種。根據中國的人文地理,又以南、北之派之分,北派以皇家園林為代表,南派以私家園林為代表。

北方園林北方園林無論從文化立意、規(guī)劃格局、建筑特點上以曠放渾厚寫實的手法來體現北方人的“大氣”“霸氣”和“皇家氣”,并都非常注重外表和用才,對意境空間是其次。北京是我國北方城市中園林最集中之處,其中很大部分是古代皇帝的花園。這些皇家花園在建造時集中了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規(guī)模宏大,建造精良,是我國古典園林中的精華。

一般說來,江南園林比較典雅秀麗,嶺南園林比較絢麗纖巧,蜀中園林則比較樸素淡雅。

江南園林特點。

四川雖地處西南,但歷史悠久、文化發(fā)達,那里的園林亦源遠流長,富有自己的特色。蜀中園林較注重文化內涵的積淀,一些名園往往與歷史上的名人軼事聯系在一起。如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眉州三蘇祠、江油太白故里等園林,均是以紀念歷史名人為主題的。其次,蜀中園林往往顯現出古樸淳厚的風貌,常常將田園之景組入到園內。另外,園中的建筑也較多地吸取了四川民居的雅樸風格,山墻紋飾、屋面起翹以及井臺、燈座等小品,亦是古風猶存。

我國的著名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北京頤和園、河北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留園;

江南四大名園:南京瞻園、蘇州留園、拙政園、無錫寄暢園。

蘇州四大名園:建于宋代的滄浪亭、建于元代的獅子林、建于明代的拙政園,建于清代的留園。

我們本次考察的考察路線是:杭州—蘇州—周莊--上海。我們的首站杭州---我期待已久......“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東南第一州’之譽?!吧嫌刑焯茫掠刑K杭”的杭州。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東南第一州’之譽。

由于我們專業(yè)因素,中國美術學院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一走進國美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國美那既大氣磅礴,又不是靜雅簡介的建筑!國美---讓我感到了藝術界不同以往的氣息,使我深深被吸引也深深的被震撼!

我們此時考察時首到了中國美院的象山校區(qū),剛好趕上了國美2011界的畢業(yè)設計展。他們的作品讓我大開眼界,他們想法奇特,構思巧妙,創(chuàng)意新穎大膽,使我深受啟發(fā),收益良多,同時也讓我發(fā)現了自身的許多不足!條件是無法改變的,但我們的追求我們的心胸、眼界卻能一天天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能力是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勤奮慢慢積累來的。我相信我們別不必他們國美的學生差!

接下來我們的下一站---蘇州。

到了蘇州,園林是蘇州的巔峰代表作!說到蘇州,使我不禁對我國四大名園之拙政園、留園參生了無限的向往!我們考察參觀了拙政園,我深深的被前人的藝術所感染!

蘇州園林。

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以其意境深遠、構筑精致、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范和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tài)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huán)境的一種創(chuàng)造。拙政園、這座古典園林,建筑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筑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家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江南民間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qū)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調,帶動民間建筑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7-宛如天然。西部水廊逶迤,樓臺倒影,清幽恬靜,三十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館等體現出江南建筑的精巧。西部以池水為中心,回廊起伏,水波倒影。

藝術考察報告篇九

2011年10月11日早晨,我們坐上了去往北京的客車,為期七天的藝術考察拉開了序幕。

北京市是中國的首都,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qū)與天津市相連,其余為河北省所環(huán)繞。同時也是中國陸空交通的總樞紐。北京已經成功舉辦了2015年北京奧運會。

北京有著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早在7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qū)就出現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

范。整個故宮,在建筑布置上,用形式的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對稱式的建筑,巨大的浮雕、空雕,各種各樣的雕塑,雕刻的動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嚴,同時也起到了裝飾性的作用。古典的生活起居,后院的蒼松、翠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期間,幽美而恬美。高高的城墻和寬闊的馬路,走在高大的城墻之間的馬路上,游玩著故宮,感到自己真的是很渺小,就像是一只小螞蟻一樣,在不斷的尋覓自己的食物一樣。還有些格外具有老北京特色的紀念品。感受著宮廷的氣息。

殘。看著中國人的智慧毀于一旦,國人又是何等的憤恨。留念也只能用那種憤憤的情緒和表情了。笑不知應從何來。圓明園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建筑藝術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內還珍藏了無數的各種式樣的無價之寶,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宋元瓷器等,堪稱人 類文化的寶庫之一,也可以這樣說,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館。園明園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一處規(guī)模宏偉、景色秀麗的大型園林。平地疊山理水,精制園林建筑,廣植樹木花卉。以斷續(xù)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臺、曲廊、洲島、橋堤等,將廣闊的空間分割成大小百余處山水環(huán)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風景群。園內水面約占三園總面積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開鑿大中小水面,由回環(huán)縈流的河道串聯為一個完整的河湖水系。園內又綴疊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與水系相結合,水隨山轉,山因水活,構成了山復水轉、層層疊疊的園林空間。使整個園林宛如江南水鄉(xiāng)般的煙水迷離,雖由人做,宛自天開。但是,就是這樣美麗的園林,卻火燒圓明園,我們不能忘記。

下午我們來到了了奧林匹克公園,這里是之前奧運會運動員拼搏

的地方。站在奧林匹克廣場上,映入眼簾的第一景就是鳥巢,電視中看到的景象和現實對應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如此的建筑體現出設計師的巧妙構思,也體現出建筑工人的做工精細;再就是水立方,典型的形狀,讓人噓唏驚嘆。近看鳥巢,應該是不銹鋼或者是合金的巨大框架圍繞著這座世界級的建筑,頂上的火炬筒,里面是彩色的,周邊是旋螺狀的鋸齒。在這里我還發(fā)現了一個小設計,就是奧運村里面的路燈。

燈的造型很像獨特,和我們平時在路上見的路燈大有不同。我認為這款道路燈具設計的經典之處在于不但為夜晚帶來光明,而且在白天的生命中同樣具有價值。夜晚,當燈漸漸明亮,燈柱自下而上,呈明顯漸變越來越亮,有種向上飛沖的動勢,又有種漂浮的自由感,“翔”的意象更加明晰。在嚴謹的計算之下,由創(chuàng)新反射器形成的最優(yōu)化配光曲線形成了燈光的造型。白天,隨著太陽移動,燈具表現著光的變幻與魅力,成了光的代言者,表現著光的造型,因而命名為。兩盞燈以中心對稱組合在一起,錯落有致,舒展的造型恰似一對剛剛張開的翅膀正要高飛。

10月14日早晨去了王府井,下午我們去了中國美術館,我們去美術館的時候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展館里做展覽。我們參觀了展覽的書法、美術、攝影還有民間藝術。作品的風格各自不同,寫實的、抽象的、還有把油畫韻味國畫式的風格。真正的是,風格多樣性、形式的豐富性、內容的時代性,集中展示了藝術的現狀和未來。當然了,大師的作品我們有些是很難欣賞的懂的,只能是慢慢的去品味。會不自覺的想到,自己什么時候才能畫成那個樣子。什么時候自己的畫也能出現在中國美術館中展覽。作為普通的大學生我自然不敢對大師的作品過多的評價。

大廠房中建起自己的創(chuàng)作室,搞的完全是純藝術,作品很難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則是將廠房、倉庫改造成另類的藝術空間、店鋪或餐館,并將自己的作品拿來銷售,且以此為生。相異的藝術觀點和生活理念,沒有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流和尊重。廠房前那些相鄰停著的跑車和自行車,仿佛他們關系的寫照??墒?,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已經相繼隱退,許多藝術空間的發(fā)展并不順利,沒有展覽時,大部分酒吧餐館門可羅雀,我們去的時候人流很少。在798里看到的大多數都是表現性的作品,這里的作品仿佛和社會和社會現實和現實主義題材形成了一個鮮明的界限,在這里你感受不到現實的氣氛,感受到的都是藝術家用一種世外桃源的思想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體現了一種精神上超現實的東西。798的創(chuàng)造理念讓我感到震撼也讓我感到好奇,798的考察讓我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有了更多的思想理念。

通過這次考察學習,我深深感受到我們莆田的教育、教學同山東、北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多層面的。有些是有形的差距,有些是無形的差距,有形的并不可怕,怕的是我們的思想意識、特別是折騰老師、任人唯親、任人唯物的領導作風的差距。

教育管理部門及學校要加大投入,搞好我們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環(huán)

境,要為教師的學習提供機會和條件,要讓我們的教師走出去,親身感受、體驗新課程的實施。

總之,這次考察學習,收獲頗豐,大開眼界,給了我一次仰望星空的絕好機會,我要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滿懷信心,腳踏實地,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奮斗,將理想逐步變?yōu)楝F實,迎來新的春天和更加燦爛的明天。

藝 術 考 察 報 告

院 系:

年 級: 08

專業(yè)班級:

姓 名:

指導教師:

考察地點:

時 間: 10 美術學院 級 平面四班 王京城 張文波 武軍峰 北京 月11日

通過天安門就進入了故宮,故宮博物館是我早已向往的地方,氣勢雄偉的建筑群,層層高墻,嚴明的建筑等級標志,分明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帝王集權的權威,高高的站立在中國之上。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72萬平方米(長960米,寬750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建成,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科舉考試的一至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

故宮很大,很嚴肅。

故宮給我的印象最深是:宏偉的建筑,紅墻、黃瓦、漢白玉、青磚、浮雕,可謂是能工巧匠。根深蒂固的等級文化。等級森嚴,宮中勾心斗角,隨處可見。人與人之間不平等。體現中華文化積淀的深厚,故宮是一座文化遺產的寶藏。有青銅器、名書名畫等等很多稀世之寶。愛國志士,捐獻文物,可敬可佩。

潘家園。

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位于北京東三環(huán)南路潘家園橋,占地四萬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場分為工藝品大棚區(qū)、古舊家具區(qū)、古舊字畫書刊區(qū)、古玩區(qū)等四個經營區(qū),共有三千多個攤位。市場的經營者來自北京、天津、河北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qū),除了漢族外,還有回、滿、苗、侗、維、蒙、藏、朝鮮等十幾個少數民族。

走進大棚區(qū),隨著人流,地攤上的各種舊貨,這里的貨物應有盡有,如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陶瓷、中外錢幣、竹木牙雕、佛教信物、文革遺物等。這里的東西讓我們眼花繚亂,也有許多外國人來這里光顧,去了大棚區(qū)南邊的書刊區(qū),這里的書籍真的很多,有許多書都是在書店買不到的,價格也很便宜,我們都盡量去搜集自己需要的資料書籍,潘家園是我們獲得戰(zhàn)利品最多的地方。

琉璃廠。

琉璃廠位于北京市宣武區(qū)和平門外,是一務著名的文化街。一個集圖書、古玩、文具、書畫于一街的文化中心。琉璃廠有許多著名老店,如槐蔭山房、古藝齋、瑞成齋、萃文閣、一得閣、李福壽筆莊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而琉璃廠最著名的老店則是榮寶齋,有人說:琉璃廠因榮寶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這種說法有它的道理。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光緒年間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之意,更名為“榮寶齋”。著名書法家陸潤庠題寫了“榮寶齋”三個字。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而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于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這里的???。

走在街上,感覺像是穿越了時空回到了以文,字,詩會友的時代,剛才還是高樓大廈,充滿著現代氣息,現在已經是如此古樸,寧靜,里里外外兩重天啊。任你心情有多沉重,到這里應該會輕松起來的,心也會虔誠起來,在這里很有一種歸屬感,畢竟這里充滿著古老的氣息,很能讓人產生聯想。況且這里也是是我們的先人治學、經營人生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高-官貴族,文人志士,經國之才在這里駐足過,高談闊論過。甚至以前的大清皇帝也常來這里吧。

頤和園

北京的頤和園,頤和園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戰(zhàn)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其亭臺、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堪稱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杰作。 頤和園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筑3000余間,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游覽三個部分。

宋莊

宋莊鎮(zhèn)位于首都東部,通州新城北部,地處首都東部發(fā)展帶和百里長街東延長線上,東鄰潮白河西鄰的溫榆河,是東北及環(huán)渤海地區(qū)進京的交通要塞。宋莊鎮(zhèn)地域面積116平方公里,下轄47個行政村。宋莊鎮(zhèn)作為北京的東大門,是東北及環(huán)渤海地區(qū)進京的交通要塞。宋莊藝術村,始于1994年。1995年再因圓明園畫家村的被解散,在之后的時間里,促成了以圓明園藝術家為主力成員的集體大遷移。至今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并不斷完善和擴大的自由藝術家群。這里的畫家來自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地域,操著不同的方言,堅守著不同的韻味,令宋莊的色彩豐富起來。

宋莊畫家村作為北京資格較老的又一個藝術家聚集的地區(qū),相比于熱鬧的798,這里則顯得安靜許多。雖然表面看著安靜,但是這里的藝術更加原生態(tài)。宋莊畫家村藝術家由原來單純的架上畫家,增加到現在的雕塑家、觀念藝術家、新媒體藝術家、攝影家、獨立制片人,原創(chuàng)音樂人、自由作家等等,其中仍以畫家群體為主。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興盛不衰的當代繪畫藝術、公共藝術、綜合材料藝術、艷俗藝術及新媒體藝術等主要現代藝術流派都集中在這里。

798藝術區(qū)

斑駁,銹跡斑斑的輸氣管道在廠區(qū)里豪放地七拐八彎,白色的煙囪寂寞地樹立著,紅磚墻體上,不時還可以看見顏色暗淡的巨大文革標語,由于央美的搬遷使得798工廠得以逐漸被利用。當時由于798工廠的租金便宜,廠房高大,非常適合搞藝術創(chuàng)作,所以吸引了大批的藝術家入住逐漸形成藝術區(qū),一時間798成了最時尚最前衛(wèi)最具代表性的中國藝術區(qū),這里構成復雜,機構豐富,不僅有工作室,畫廊,酒吧,餐廳,超市等一應俱全。

當我們進入這里,不少藝術家的構思就赫然在目,在這里到處都是個性的展示、藝術的張揚,然而藝術的招牌卻更為招人,到處都是,說明著聚集的諸多藝術工作室。798街區(qū)到處可以看到外墻的裝飾,各式各樣。而798這里的規(guī)模樣貌都顯得像樣,別樣藝術創(chuàng)造的味道充盈,隨處一站就是風景:到處都有藝術所在的涂鴉,民風古俗味十足。

入住798藝術區(qū)的人中,有曾經放蕩不羈,憤世嫉俗的藝術青年,也有恪守傳統,因循守舊的畫家、雕塑家。兩群截然不同的人在此共生,一群人在巨大廠房中建起自己的創(chuàng)作室,搞的完全是純藝術,作品很難被普通人理解;而另一群人則是將廠房、倉庫改造成另類的藝術空間、店鋪或餐館,并將自己的作品拿來銷售,且以此為生。相異的.藝術觀點和生活理念,沒有影響到他們之間的交流和尊重。廠房前那些相鄰停著的跑車和自行車,仿佛他們關系的寫照。

在798里看到的大多數都是表現性的作品,這里的作品仿佛和社會和社會現實和現實主義題材形成了一個鮮明的界限,在這里你感受不到現實的氣氛,感受到的都是藝術家用一種世外桃源的思想去表達自己的觀點,體現了一種精神上超現實的東西。798的創(chuàng)造理念讓我感到震撼也讓我感到好奇,798的考察讓我在今后的創(chuàng)作中有了更多的思想理念。

面對當今的當代藝術現狀,面對眾多的藝術家和作品,我們可以什么層次都全面了解,但同時也必須有自己對于當今藝術現狀、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評價標準。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標準,知道自己正出于什么位置、找出自己現在欠缺什么這些就是我們現在的學習重點,也是這次北京考察的收獲。

這次北京考察雖然路程很短,時間有限,但是收獲很大,相信在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大的幫助。

北京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看完了北京愛情故事,讓我們這些生活在南方的孩子看到了“北漂”的不易與心酸。那一聲聲的北京北京,吸引著我們一定要去北京看看的心。北京是有著三千年歷史的國家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許多宏偉壯麗的宮廷建筑,是最接近歷史的地方。也是我們國家的政治、經濟很文化中心。這些都吸引著我們。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72萬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聽著導游的敘述讓我不禁想到在那個什么都靠勞力的年代,要建一個這么大的宮殿是多么的不易,千噸巨石千噸淚,只為龍顏暫歡欣。都說深宮,我想即使沒有那么多的規(guī)矩,住在這里面的裹腳女人也很難走出門了吧。

是看課本上看到了東西,如今親眼看到心里那個憤恨。

這次去北京的考察讓我記憶最深的就是早上四點起來就出發(fā)去看升國旗了,我以為四點起來就已經很早了,廣場應該不會有什么人,結果當我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傻眼了,在馬路的對面就排著長長的隊伍了,這些也沒有影響我們興奮的心情,我們手拉著手在人群中穿梭,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看著國旗緩緩上升,心里是神圣的。就像上升的希望一樣,一下子充滿了動力。我們也去爬了長城,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去北京不去爬長城是不是就要算白去了呢。

接著我們去了美術館,看到了那些形態(tài)各異的雕塑,和一張張栩栩如生的油畫。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用手指畫出來的國畫,國畫是最能代表中國風格的畫,那些東西是有著中國文化的傳統的東西,有著幾千年的靈魂。是我們學藝術的人都應該喜歡的東西。我們還去了鳥巢和水立方,不得不感嘆它們都是神奇的建筑。如此的建筑體現出了設計師的奇思妙想。讓我不禁要憧憬,等我成為一名設計師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子。

然后我們去了798,這里到處充斥著藝術氣息,有最新最潮的思

想。在這里讓我看到了藝術的沒有界限,在這里我們可以拋開世俗枷鎖,沒有人會覺得你的古怪想法是異類。我感受到了學校里沒有的藝術氣息,對于學藝術的我們來說,這里給了我們無數的靈感和憧憬。我喜歡那些個性十足的雕塑,還有那些張揚的涂鴉。

我們去北京考察是為了學習,對于學藝術的我們需要感受不同的藝術氣息。開闊自己的眼界,明白現在自己的定位,和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經過這次的考察,我看到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更加明白了自己的目標和處境。是這次考察最大的收獲。

藝術考察報告篇十

二、概述

(一)調查目的。

考察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huán)節(jié),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搞好社會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說,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里忙碌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后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著學習和工作。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煉的平臺,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通過考察,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其不足,然后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二)調查對象和調查內容,包括調查時間、地點、對象、范圍、調查要點及所要解答的問題。

考察時間:2017.11.01——2017.11.09

考察地點:南京、杭州、蘇州、上海、無錫等

考察對象:工業(yè)園區(qū)、古典園林、藝術園區(qū)、博物館、畫展、藝術高校等

考察范圍:工業(yè)設計藝術

調查要點:產品造型設計在實踐中的應用和表現,表現技巧、表現形式等

(三)調查研究的方法。

考察研究方法:實地考察、攝影、報告分析

三、正文

11月1號下午四點,考察第一站,我們到了無錫工業(yè)園,真的是受益匪淺,獲取了不僅在視覺里的精華,更為我們做畢業(yè)設計作了準備。

第二天考察第二站,蘇州園林是我國園林建筑的偉大成就。拙政園風景秀麗,園林藝術代表了江南私家園林的一個歷史階段特點和成就,在中國造國史上有重要地位。蘇州園林拙政園每一個窗的花紋圖案都不一樣,其建筑風格獨特,文化氛圍濃厚,亭塔樓閣,隱于山水之中。

蘇州完后,我們來到了大都市——上海。上海是個經濟文化飛速發(fā)展的地方,來到上海的第一站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到上海的第一感覺,都市的繁華,高樓林立,各具特色,其生活的氣息讓人覺得倍感壓力和動力。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m50藝術區(qū)都聚集著大量的藝術作品,通過各領域當代藝術的集中展示,實現當代藝術與設計、文學、電影等領域的兼容并蓄,將當代藝術博物館打造成為一個跨媒介、跨學科的藝術綜合交流平臺,成為上海藝術和創(chuàng)意激發(fā)器。通過匯集國內外當代藝術的優(yōu)秀成果,豐富和拓展公眾的文化視野,培育青少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自覺意識和能力,為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源頭活水,為上海成為中國和世界當代藝術傳播、交流、展示與合作的中心之一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伴隨著從邊緣到主流的.一個過程。當代藝術是指今天的藝術或是藝術在當下的實驗、探索,是特定時間段的產物。一方面關注社會、生活、個人體驗。 一方面采用新材料進行語言上的創(chuàng)新,未來與觀眾還將形成互動關系。

在就到了杭州的第一印象就是西湖,西湖獨擅山水秀麗之美,林壑幽深之勝。坐上西湖游船感受其氣息和韻味,優(yōu)美動人的神話傳說,白娘子和許仙,怎能叫人不動容,不生感憐惜。自然、人文、歷史、藝術巧妙融合,給人一種美的視覺享受。

最后一站南京,我們就來到了南京第一景點夫子廟,夫子廟古建筑群,周圍茶肆、酒樓、店鋪等建筑也都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有很多特色小吃,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 種.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夫子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夫子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食中心”。夫子廟獨特的布局和建造給人留下深遠的映象。

四、結論與建議

很多人都說,外面的社會是很殘酷的,工作中的競爭是很激烈的,像我們這些剛畢業(yè)出來的學生,即將要面對的是跟學校完全的另一種環(huán)境。呵呵,現在自己出來之后,才知道這種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沒那么慘烈,當你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就會發(fā)現以自己的能力,是很快就可以適應這種環(huán)境的,所以不用那么害怕。剛出來工作也是一個求學的過程,要多以謙虛的姿態(tài)去面對社會。

通過這次學習考察,我們近距離、多角度地感受到了其各地的特色和魅力,接受了大量新的視點和感觸,讓我開闊了眼界,收益匪淺。學習使我開闊了視野,讓我們的遵守法紀,文明禮貌的作風得到發(fā)揚。不畏辛苦的長途跋涉精神得到提高,讓集體更加團結有愛。更讓我明白了藝術要多思多想,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不斷從身邊提取藝術元素,藝術離不開生活??疾焓且环N學習,一種享受,一種經歷,更是一種回憶。

藝術考察報告篇十一

本文目錄。

這個學期我們終于有機會外出藝術考察了,我們要到中國最美麗的鄉(xiāng)村----江西婺源??斓侥康牡貢r,我就被那山里的風景給迷住了,茂盛的樹木,婉轉的溪流,都讓我心曠神怡,那“小橋流水”的意境更讓我陶醉。

這一次藝術考察收獲豐富,一方面加深了對古建筑的感性認識,積累了傳統的建筑知識,地理知識、風水學知識、規(guī)劃知識、古代環(huán)保知識及各種其它人文知識,了解了中國先賢的智慧與能巧;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許多資料和圖片,為藝術創(chuàng)作與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收集了良好的素材。以下是結合本專業(yè),對那些本人認為較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或自然景觀作一些描述。

婺源是江西東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被旅游書籍冠以“中國最美麗的鄉(xiāng)村”。與浙江、安徽為鄰,有著豐富的人文和自然風光。她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xiāng)。這里文風鼎盛,古跡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為代表,而自然風光更是如詩如畫:田園、小溪、古木、翠竹環(huán)繞村落,飛瀑、驛道、路亭、拱橋散布鄉(xiāng)野……婺源不僅有江南層巒疊翠的山林,碧綠綢絹般的小河,還有蜿蜒的石板路連著一個個依山傍水的村落,更為突出的是這里的徽派建筑,其風格體現在“粉墻黛瓦”,即雪白的墻身,青黑色的瓦,屋頂是刻著各式圖案的飛檐翹角,直指蒼穹,在藍天綠樹映襯下分外矚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濃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別具的獨特格局。婺源的油菜花跟古樸的徽派建筑相結合,是其他油菜花開的地方不能比的。他們相互融合,構成了一副最美,最和諧的圖畫。行駛在婺源的林間小路上,仿佛就是在山水畫中走。

贛中古建筑的每棟建筑都有明顯突出徽派風格的風火山墻、高聳的垂脊和起翹,還有家具、木椅的設計風格,都是精雕細刻的經典之作。在婺源沱川古村落間行走,感覺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民居布局非常講究與山、水、林木等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結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蔥蔥的山林,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彎彎繞過幢幢明清古宅,穿過小橋和村中心后流向村外,一道道翻水壩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嘩嘩的水聲。在村邊遇到一幫正在寫生的美術院校師生,他們迷戀于這兒古代人文建筑與自然生態(tài)的和諧融合:穿村而過的溪流、村邊小山嶺上的古道、蒼翠的古樟和松林、茶園農田、一排排的青石古溪埠、明清古宅群錯落有致,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生態(tài)園林,尤其從山崗上望下去,幾乎每個角度都能入畫。

在學校,我們大都在室內畫著靜物。這次寫生,增長了我們的見識,讓我們走出了課堂,融入了自然,使我們的心靈放飛在山水,老屋,人間。我們懂得了光線與構圖的關系,明白了建筑與文化的“血源”。在寫生中,我們更深切地體味到:美無處不在,關鍵是要善于發(fā)現。在這里我們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還有感受到了那淳樸的鄉(xiāng)村鄉(xiāng)情,在考察中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的那份友誼,老師在我們畫畫和生活上的幫助,這一切將永遠珍藏于心。

學校給了我們這次“江西婺源寫生之旅”的機會,讓我們來到這么優(yōu)美的地方寫生,拓展了我們的視野,深化了我們對藝術深層次的了解,讓我們真切的體會到了自然與人文之美,傳統與現代的完美契合,感嘆藝術的殿堂原來如此美妙!然而,看著眼前婺源的湖光秀色,真讓人陶冶在這巧奪天工的自然風光之中!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感謝婺源的先輩們,建造出了這么神奇的一處“牛形村落”,驚艷之余,也情不自禁地驚嘆前人的智慧與結晶,深思人類智慧的無限寬廣和深邃!

幾天的考察時光一晃而過,美好的時光總是在逝去之后令人那么依戀,短暫的總是那么令人回味!通過考察使我們由一個對婺源一無所知的“外行”變成了一個熟練徽派建筑的“內行”。其中,我對徽派建筑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馬頭墻”。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馬頭墻高低錯落,一般為兩疊式、或三疊式、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廳,馬頭墻的疊數可多至五疊,就是俗稱“五岳朝天”了,總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已經在我們腦海中深根了,我們也酷愛這塊土地。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在專業(yè)上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同時也在紀律、團隊協作、艱苦樸素等方面經受了鍛煉和考驗。這是一段值得一生好好珍藏的記憶。

返回目錄。

經過這次可以說是對我的人生很有意義的一次美術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提高.看著一件件的美而精致的藝術品讓我是那么的沉醉與流連忘返.

我考察的城市選擇了北京,北京曾經是皇權城市,也是軍紳政權的權力中心,更是人民共和國的權力中心。各個不同時代對于藝術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人民共和國所經歷的各個不同歷史變遷時期,給北京的藝術形態(tài)打上特殊的烙印,其藝術形態(tài)以及藝術所呈現的社會心態(tài)與權力構造也各顯風貌。在這個城市空間里,不同空間各自割據,實施不同功能,消費空間、生活空間、權力空間、歷史空間等并存不悖,即使這些空間相互間也發(fā)生功能交疊、糾纏不清的現象,但卻最終構成今日北京在藝術生產方面的整體的表現與面貌。因此,北京的空間結構,反映了北京特有的社會政治關系,也反映了時代的空間要求以及生產意志,而最終結果是,北京的城市空間的反空間性與反生產性,而這些應該是我們這些從事藝術群體的關注點。我的此次考察的目的通過去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從而解決這段課程的問題,貫穿聯系大學幾年學習的知識,就傳統文化與當藝術這個課題實驗上有新的發(fā)現。

歷史藝術家借以傳情達意的一種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畫論所說的“以形傳神”、“借物詠志”。中國畫藝術家在表現某一種自然物象時,更多地是注重與“形”所蘊涵地精神意義,而不是對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態(tài)的外形模寫。正因如此,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自然物象的描繪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將自然物象之形抽象為一種圖式化的符號語言,這些理念很接近我們工作室。

而在798,宋莊;及中藝博覽會看到的現代藝術它的形式不僅再是架上的繪畫,還有很多裝置,影像等運用新的結構關系,新視點,集中概括社會問題的當代藝術已逐漸成為主流。這些現代藝術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點,刪去次要的細節(jié)、細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個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時間、空間發(fā)生的活動組合在一起。并運用一些手法,啟發(fā)人們的聯想。因此,它的構思要能超載現實,構圖要概括集中,形象要么簡練夸張,要么強烈鮮明的色彩為手法,等等形式含蓄委婉的地表達所要表達藝術家對社會不同層次的關注,賦予作品更廣泛的含義并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思考,以及對社會關注的新介入點,闡述自己的情感,觀點及思想。

在這些方面,中國繪畫講究構思上的“以一當十”、“以少用多”,構圖上“計白當黑”等審美追求能為當代藝術家提供大量的營養(yǎng)。我這次考察看到的當代藝術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如:在《研究與超越——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看到不少作品都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創(chuàng)新——承先啟后,破舊立新;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這實際上強調的也是老莊的哲學思想,也是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意境。

這些作品都無一例外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并融合西方的理念,其中楊誠的《山西晉祠難老泉》中運用了中國的水墨畫技法,又融合了現代技術的特殊肌理效果。

的深奧標志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整個標志造型沒有對傳統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jié)律,我國篆刻藝術中有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布局法則,強調變化中的均衡,這既符合科學上相對的原理,也符合藝術上形式美的規(guī)律。

在北京考察不少當代藝術作品中,動與靜、疏與密、多樣統一、賓主呼應、虛實相生、縱橫曲直、黑白對比、重疊交錯等傳統構圖法則中也屢見不鮮。此外,遠古的銅器紋樣、畫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別是中國畫,巧妙的運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間剪紙和蘭花布粗獷豪放的黑白關系、明代木刻插圖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現代藝術的構圖中得到印證。西方傳統藝術,基于幾何學空間觀念,從模擬生活現象入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

返回目錄。

前言。

經過這次可以說是對我的人生很有意義的一次美術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提高??粗湃藗兊囊患拿蓝碌乃囆g品讓我是那么的沉醉與流連忘返,為什么古人能夠創(chuàng)造的出至今連我們現代人都無法超過的境界呢?我有時在想,在某些方面我們是不是落后于古人了,還是什么?對于藝術這一詞也有了點新看法。談到藝術,我們毫不猶豫地可以說出一系列藝術作品,可以舉出無數的藝術家。但是,當我們真正追問是什么使他們(它們)成為藝術家和藝術作品,藝術的內在本質究竟是什么時,我們又變得茫然起來。藝術是什么?對于此,前人已經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回答,而且接著他們的思考,我們仍可以繼續(xù)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經提出的所有解釋中,任何一種解釋都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種解釋也并不是有道理,我們即使將所有的解釋加在一起也還無法說明什么是藝術。

第一站西安。

西安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都城,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多的建都史,與雅典、羅馬、開羅并稱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絲綢之路的起點。

秦始皇兵馬俑。

到西安,不得不說的便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兵馬俑了,這是我們的考察第一個考察景點,以前只是聽聞兵馬俑的壯大,但并未親眼看過,親身體驗過它的震撼,這次算是真正的領會到了,每個俑的刻畫十分精細,形象栩栩如生,每一個都有不同,沒有一個與之重復的,古人當時的藝術審美發(fā)展已經很為壯大,也為秦始皇的威武感到興奮激動,為世界留下了這么一大筆財富。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兵馬俑到底是有哪些奇跡,這些地方我們應當怎樣學習,考察。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兵馬俑即制成兵馬(戰(zhàn)車、戰(zhàn)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位于今西安市臨潼區(qū),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坑。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先后有200多位國家元首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名片。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fā)現之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qū)城以東的驪山之北。世界經度109.2733e,緯度34.3853n。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于西安市臨潼區(qū),距市區(qū)約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陵墓的一部分。

兵馬俑的建設堪稱奇跡,是現人無法比擬的,通過秦始皇兵馬俑的參觀,我們現在所學的藝術僅為接觸的一點,古人都能夠制作奇跡,可是我們現人為什么卻做不了前人能做的堪稱奇跡的東西,而這些經驗也是在我的設計生涯上起到的重要的作用,現在大家想的都是怎樣設計前衛(wèi),時尚,卻從未考慮能否從以前吸取經驗而設計出更有古典風味的藝術之美。

陜西省博物館、大雁塔。

秦始皇兵馬俑參觀完后,我們便直接乘車來到了陜西省博物館,陜西省博物館內,陳列出陜西省一路出現的歷史,時光也跟隨博物館一步步的前進倒退了1000多年,現在回味一下歷史的長河。

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yè)邁入了新的發(fā)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于一體。館區(qū)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qū)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370000余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tài),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瑯滿目、精品薈萃。

古人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以以前的技術想制造出這么精細的東西是很有困難的,但古人也能夠依靠精細的技術,專制的細心做到堪稱完美,我們設計中也是如此,不能缺少古人的細心,和有那么兩手的技術,古人也在設計理念上有很多創(chuàng)新,使得博物館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更像是隨時會有精細出現在你面前,這更是值得我們藝術設計學習的地方。

大雁塔。

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陜西)的象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塔身七層,通高64.5米。1月17日,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qū)正式獲批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大雁塔也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絲綢之路申遺中國段22處申遺點之一。大雁塔是8世紀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東傳入中原地區(qū)并融入漢文化的典型物證,是凝聚了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建筑。

而在大雁塔旁邊的便是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噴泉景觀優(yōu)美,壯麗,很有震撼感,這也是一種設計,設計讓水具有美感,也可以讓世界都充滿美感,我們對我們未來的設計還是很有期待的。

第二站敦煌。

敦煌隸屬于甘肅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qū))的交匯處。敦煌因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于世。敦煌位于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上,曾經擁有繁榮的商貿活動。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中國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美的出乎意料的沙漠—鳴沙山。

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種氣候和地理因素的影響,造成以石英為主的細沙粒,因風吹震動,沙滑落或相互運動,眾多沙粒在氣流中旋轉,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應發(fā)生嗡嗡響聲的地方稱為鳴沙地。

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以月牙泉命名的歌曲有兩首,另外月牙泉多為游戲里地圖場景名稱。

趕了30個小時的火車,疲憊至極,下車首先聞到的就是一股土腥氣味,其次便是好大好大的,真的是好大的風,好大的塵土在空氣中彌漫著,依舊乘上我們大巴車,組隊去了我們向往已久的荒涼大沙漠,在電影里少給我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恐怖,誰進去了沙漠就死定的感覺,但當我第一次走進時,那種美,簡直是美的一塌糊涂,什么30小時的火車,什么滿身的沙子,全部都是浮云,大自然何嘗不是在做設計,大自然的設計是一種永不過時的時尚,路上的所有抱怨,一切的一切全部都被眼前的美景沖掉了。

雅丹地貌,漢長城。

今天乘坐了3個多小時的汽車來到了雅丹地貌,魔鬼城,天氣異常的炎熱,枯燥,(沙漠里面的蚊子也是別有一番味道),但是下車的時候依舊很震撼,還是被眼下的美景所折服,在極干旱地區(qū)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開,風沿著這些裂隙吹蝕,裂隙愈來愈大,使原來平坦的地面發(fā)育成許多不規(guī)則的背鯽形壟脊和寬淺溝槽,這種支離破碎的地面成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觀如同古城堡,俗稱“魔鬼城”。

而漢長城雖然與雅丹地貌相比會略勝一籌,漢長城雖然不美,但是還是為古人保家衛(wèi)國,修建長城,把長城修滿,把國家護起的愛國精神和毅力所打動,漢長城已被風侵蝕的不知所措,但是還是別有一番味道的。

來到雅丹地貌,魔鬼城我才真實的了解到,設計業(yè)是可以帶有地方味道的,這樣的設計更是能體現出這里的獨到之處,這也是一種很不錯的設計理念。

第三站洛陽。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fā)源地、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1]之一,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2],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麥加、洛陽、雅典)”之一[3],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和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一[4-5]。

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6],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城市。道學、儒學、佛學、理學或淵源于此,或首傳于此,或光大于此,以“河圖洛書”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祖根文源[4]。國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于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龍門石窟。

規(guī)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龍門石窟延續(xù)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fā)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現在的我們還是在校的學生,并不成熟。所以有了這次西安之行并且是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出發(fā)。但是我們同時也是“青年藝術家”,面對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標準、知道自己正處于什么位置、找出自己現在欠缺什么這些就是我們現在的學習重點,也是這次外出考察的收獲。當今的當代藝術現狀,面對眾多的藝術家和作品,我們可以什么層次都較全面的了解,但同時也必須有自己對于當今藝術現狀、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評價標準。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標準、知道自己正處于什么位置、找出自己現在欠缺什么這些就是我們現在的學習重點,也是這次考察的收獲。

返回目錄。

201x年x月17日—27日,由泰州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系組織的以xx級學生為主的考察團體乘坐包車前往浙江、廈門、南靖、江西、安徽等地進行維持十天的考察。其間雖有勞累奔波之苦,但同學們仍然很堅強,沒有任何的怨言。都對所看到的感到驚嘆不已。

我校組織這個活動已經十幾年了,這個活動有它的重要的意義,學校組織這個活動,其主要目的是打開藝術系學生的眼界,讓我們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并讓我們感覺一下。學設計的學生就應該出去轉轉看看,開拓我們的視野,開拓我們的眼界,讓我們能夠跟的上時代的步伐,跟的上潮流,跟的上現代設計。我們學設計的,是要設計出前衛(wèi)、潮流、新穎、與眾不同的作品,我們在學校學習的只是一些課本上的,我們必定要出去看看,才能感受出那些,才能知道我們到底設計什么樣的作品才能符合大眾人民的要求。

這次考察由我們系部的主任和兩個老師帶隊,一共有八十個左右的學生,這一次的團體人數相對于以往來說很多。我們在旅途中的一切都由主任他們幫我們安排好了,我們一切聽指揮。他們也一直為我們考慮,把一切能想到的問題都考慮到了,所有的一切都很好,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是高高興興的出去,高高興興的回來。

第一站,我們去了浙江的雁蕩山。雁蕩山位于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300公里,距溫州70公里。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素有“袁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偯娣e450平方公里,500多個景點分布于8個景區(qū),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qū)被稱為“雁蕩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巖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

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qū)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由于處在古火山頻繁活動的地帶,山體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巖怪石,稱得上是一個造型地貌博物館。雁蕩山造型地貌,也對科學家產生了強烈的啟智作用,如北宋科學家沈括游雁蕩山后得出了流水對地形侵蝕作用的學說,這比歐洲學術界關于侵蝕學說的提出早600多年?,F代地質學研究表明,雁蕩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義的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學價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義。清人施元孚游寢雁蕩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說”,說的是中國古代游覽山水活動中回歸自然,與大自然精神往來的精神文化活動的經驗總結,這與清末學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學”是一致的,也是值得總結的山水文化遺產。主峰白崗尖海拔1150米。宋時曾有十八古剎,十六亭,十院之盛。

雁蕩山我們玩的很高興,這是我們的第一站,我們本就是很開心很激動去的,剛開始看到山我們都很激動,這樣高的山,我們都是在電視上看到過的,我們江蘇省是平原地帶,山對我們來說很遙遠,第一次這么親近,這么近距離的接觸山,感觸真的很多。

第二站,我們去了廈門。廈門是一個經濟發(fā)展很迅速的地方,廈門有著“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特色。這個地方是我們每個人都一直想去的地方。我們去了廈門最著名的景點:鼓浪嶼、廈門大學、南普陀寺。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xiāng)”。鼓浪嶼給我們的感覺真的很美,那里居民居住的房屋都可以算得上是景,每一幢房屋設計的都特別的美,特別的別具一格,那里的人真的很會享受,他們的生活給人感覺的很安逸舒適。沒有那種喧鬧、忙碌,我覺得是一個很適合度假散心的好地方。

廈門大學,我們對它的第一感覺就是大。廈門大學依山傍海,建筑獨特,風景宜人。我們在校園內轉了幾個小時都沒有全部轉,校園內的一切設施,建筑等等都讓我們驚嘆,它設計的多么的美妙,覺得這已經不是一所大學了,可以算是很美麗的景點,可以供所有人參觀的地方了。我們也去看了他們的操場,操場很大,站在那么大的操場上,感覺我的世界都變得大了。我想,操場一定是很多心情不好、心情壓抑的學生常去的地方因為如果我在那里,我肯定會這樣做的,在那操場上,可以暫時忘卻所有的煩惱。

南普陀寺在廈門島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建筑精美,雄偉宏麗,各殿供奉彌勒、三世尊佛、千手觀音、四大天王、十八羅漢等。藏經閣珍藏佛教文物豐富多彩,有經典、佛像、宋代銅鐘、古書等,明萬歷年間血書《妙法蓮花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寺宇周圍保留眾多題刻,著名的有明萬歷陳第、沈有容題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石刻,高一丈四尺,寬一丈。寺后五峰屏立,松竹翠郁,巖壑幽美,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大八景之一。南普陀寺給我的感覺就是人很多,我們去的那天人太多了,滿眼看去全部都是參觀游覽的人。

第三站,南靖土樓。土樓以生土為主要材料,摻上石灰、細砂、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反復揉、舂壓、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等特點。土樓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為廚房,二層為倉庫,三層以上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樓起源于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是閩南地區(qū)自唐以來“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huán)境的產物。漳州土樓數量最多:共800多座。

土樓的建筑真的很奇特,我們驚嘆古人的聰明,驚嘆他們能建造出如此美且有特點的建筑。土樓跟我們現代的建筑完全不搭,完完全全是兩種特點。它是用泥土建筑出來的,卻依然可以保存那么久,還可以居住,我們看到那邊依然有村民居住在里面。它被保存的如此完好。據說,土樓在古代有很大的防御功能,它還有瞭望臺,可以觀察外面的一切,而外面卻依然不知道。土樓的建筑就是那么的完美。

第四站,我們去了江西的三清山。三清山風景區(qū)總面積有220平方公里,它由七個大的風景區(qū)組成,其中有四個風景區(qū)尤為著名,它們是三清宮景區(qū)、玉京峰景區(qū)、西海岸景區(qū)和南清園景區(qū)。三清山主峰玉京峰海拔1817米,山體由花崗巖構成,山上石峰千姿百態(tài),景觀類似黃山,又因為毗鄰黃山,所以有黃山的姐妹山之稱。三清山一年中大約有200多個霧天,云霧使千山萬壑濃淡明滅、變幻莫測,尤其在日出時分更是群峰競秀、氣象萬千。盤旋在懸崖峭壁間的高空棧道為游客觀景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不必翻山越嶺您就可以信步在群山之間。

那天,我們大家一起去爬山,我們從八點鐘開始爬山,這座山很高很高。那天的天氣不是很好,我們一群人在山下買了雨衣,我們穿著雨衣爬山,這還蠻好玩的雖然天氣不是很好,可是爬山的人依然很多。剛開始,我們基本都能趕得上大部隊的,可是剛爬不久,就有很多人掉隊了。中午的時候,我們一群人爬到了山頂,爬到了最高處,當時,我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怎么可以爬那么高,1800米就這樣被我們爬過來了。我們看著山下,一片白茫茫的,什么都看不到,霧太濃了??墒沁@樣的景色卻更加的美,更加的迷人。我們不一會兒就準備下山了。我們用了一天的時間爬完了山,下山后,我們的腿都在發(fā)抖,每個人都累得走不動了,但是依然都很高興。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安徽的宏村。宏村,我們很早就聽說了,每一個學藝術的人都應該來此地看一看。宏村的建筑很有特色,它的建筑都有著一定的時間,每一戶人家前面都有一條很小的河,這條小河貫穿著全村。宏村枕山、環(huán)水、面屏,北有雷崗可抵御北面之風,東南面有長年不息的山溪河流。不同季節(jié)、不同氣候景色各不相同,人、建筑、山水相融,“天人合一”,人在畫中游,是人和自然結合的光輝典范。幾百年前,這里就構建了和諧的社會。

宏村是藝術家的天堂,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在那邊畫畫寫生,宏村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算得上是景,每一個地方從畫冊上看來都是非常非常美的美,都有著一定的韻味。

這次的考察,我們去了很多的地方,我們學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的美景,感受也頗多。我們被高山、大海、建筑……所震撼。對于我們來說,這一次的考察學習真的很有意義,它讓我們在游玩中開闊了眼界,在游玩中加深了團隊的精神。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就是很正確的,它對于我們的意義太大了。這一次考察學習,我學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雖然途中很累很辛苦,但是我覺得沒什么,這些辛苦根本不算什么。學到一些東西,玩的高興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多學一點東西,這次考察帶給我很多,因此,這一次的考察對于我來說意義很大。

藝術考察報告篇十二

一、寫生考察地點:西江苗寨、昆明、西雙版納、建水古城、元陽梯田。

二、考察形式:院系集體考察、專業(yè)寫生

三、目的:提高專業(yè)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風土人情,為畢業(yè)創(chuàng)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對戶外的風景能夠更好的描繪與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經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鞏固與加強,同時不斷補充新的知識點為以后專業(yè)學習以及畢業(yè)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一)西江苗寨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寫生基地---凱里,西江苗寨。從大巴車下來步入我們住宿的小街,此時城市的喧嘩和路途的塵土都滌蕩而去,似乎感覺到未來幾日的專業(yè)考察更加誘人了。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tài)”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fā)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節(jié)、吃新節(jié)、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jié)等均名揚四海,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fā)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西江有遠近聞名的銀匠村,苗族銀飾全為手工制作,其工藝具有極高水平。在這個保留著古老氣息的村落中,我感受著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這里的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一縷清風、一抹紅霞、一條小路、一灣小溪、一株小樹、一朵小花、就連那長在長在水邊隨水而動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產生憐惜之情;青山綠水陽光之間叫我們流連忘返沉醉其中。這些美景我都拿起相機拍下并且揮筆以速寫的形式一一記錄下來,用作日后的創(chuàng)作素材。

在前往凱里火車站的途中,我們還參觀了凱里民族博物館,凱里民族博物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凱里市韶山南路南端民族文化廣場內,占地1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421平方米,外觀宏偉雄壯,融苗侗建筑藝術風格為一體。是凱里市城區(qū)的一幢標志性建筑,是黔東南州民族文化的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博物館對黔東南州的人文地理及少數民族風情有一個比較詳盡的介紹,文字、圖片、實物都有陳列,共有藏品12000多件,收藏有元、明、清等時期的苗族、侗族民族服飾及部分祭祖和生活用具。

(二)建水古城 團山古民居

6月23日一行人前往建水古城,團山古民居,參觀了這里的風俗文化,使我感受到了歷史遺留的偉大。

建水縣是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縣之一,該縣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北岸,面積3789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2017年人口為53.15萬人。2012年建水縣實現生產總值(gdp)89.6億元。1988年建水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縣,1994年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1座,占地面積18384.5平方米,建筑面積16158平方米。其形制規(guī)整,布局靈活,空間景觀豐富,內雅外秀,建筑精美,工藝精湛,表現了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代表了云南地方本土建筑發(fā)展的最高水平,是考察中國近代地方民營工商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實物資料。2017年6月21日,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保護基金會(wmf)將其公布列為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確認團山古村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未經觸動的人類珍貴遺產的典范。

短短兩天的行程,我卻深受這里的文化熏陶,村中居民的影響,對歷史上稱為“風水寶地”的地方產生的感情也無以言表,舍不得離開。那高高的馬頭墻、幽深的院落、潺潺的流水、斑駁的遺墻、等等都極具魅力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三)元陽梯田

元陽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qū)。2017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5處世界遺產,使中國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遺產國,僅次于意大利。

《藝術學院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藝術考察報告篇十三

2013年10月13日我們坐上火車前往云南昆明,如今為期一共12天的藝術考察終于在興奮和歡樂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次外出考察,我們來到了美麗的云南,‘主要考察了大理、香格里拉、瀘沽湖、麗江四個地方。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東西橫跨864.9公里,南北縱長990公里。土地面積39.4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500萬人。東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為鄰;東北面以金沙江為界,與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緊靠西藏自治區(qū);西面與緬甸接壤;南部和老撾、越南毗鄰。國境線長達4061公里,是全國陸地邊界線最長的省份之一。

此次考察中,我考察的主要對象是當地的民俗風情、民族特色、古城建筑風格及布局和當地的地方人文景觀。

第一站:大理。

時間在走,路程也在不斷縮短,10月15日經過一路長途的奔波,大巴上不能好好睡覺的煩躁和疲憊,被第一個呈現在眼前的目的地趕得干干凈凈。到達大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呈現在我面前。這里的味道和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簡直天差地別,我第一個感覺就是感嘆文化差異帶來的繽紛文化現象是如此美妙。讓長途跋涉的我都顧不上疲憊,連路邊的每一處風景都不愿意錯過。這樣的美妙更是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去了解。

大理古城是明朝初年留存下來的。古城東臨洱海,西倚蒼山,形成了“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F存的壯闊”,至今仍保持著縱橫交錯、棋盤式的街道和雄偉壯觀的南北城樓,一條主街貫通南北古城門,兩旁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這里這要居住著白族人民。

第二天上午我們自行考察了大理古城。古城里,大街小巷都是整整齊齊的商店,有賣銀器的、刺繡的、手工藝品、玉器、還有當地特色小吃等等。商品琳瑯滿目,特別是手工打出來我銀器還有手工編織的圍巾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如何挑選。難得來一次民族文化氣息那么厚重的古城,大家都想買點有當地特色的東西回去做留念或者送朋友。下午,我和兩個同學騎自行車,去了洱海和天龍八部城,洱海的遼闊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包容,重點要說下去天龍八部影城的過程,真的是歷經“千辛萬苦”,它坐落在半山上,我們自行車騎到一半,已經筋疲力盡了,誰知當地人告知還有兩公里,我們完全被嚇到了,還得帶上自行車,后來看見有一對情侶也是騎車上去的,他們還為我們加油,就堅定了我們的意志。終于,到達目的地,那種成就感很讓人自豪。進入天龍八部城的感覺就是有種入戲的感覺,我竟然來到了當年《天龍八部》拍攝的主要影城!

第三天一大早我們隨著老師乘大巴拖著疲倦來到喜洲白族村落,品三道茶,觀歌舞表演,感受到了白族村落和白族人民的熱情以及屬于她們的獨有的人文民族風情。隨后,緊接著就出發(fā)香格里拉。

第二站:香格里拉。

直到晚上八點多我們才到達香格里拉,夜色的香格里拉顯得有遼闊又深沉,一路上,盤山公路上的風景變化十分之大。由于海拔的升高,植被變化是最顯而易見的。再往高海拔駕駛,看見了許多藏式房屋。白色的墻壁,點點星星游走的羊群,構成了一幅幅恬靜。突然,視野變得開闊起來,路的一邊是峽谷,另一邊則是田原。這種田原很特別,顏色不一呈方格狀排列。遠處的高山和牦牛仿佛把我們帶向了新西蘭牧場,頗具異國風情。

下車接著我們就在賓館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們帶著昨夜美美的回味又來到了號稱“小布達拉宮”的噶丹松贊林寺。噶丹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是云南規(guī)模最大、最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寺門兩邊墻上的彩繪是“四大天王”,木雕、彩繪、帷幔均為藏式風格。拾階而上,遠山牧場盡收眼底。那里的天是純凈的藍色,映襯著大片儉樸的土黃色藏房,使人的心靈得到一次純凈的洗滌。出于對佛祖的敬重,大殿內是禁止拍照喧嘩和戴帽參拜的,入內順序需按順時針排列。宗喀巴大殿供奉著歷屆大師**的雕塑和照片,高高的天花板,四周巨幅多彩華麗的藏傳壁畫使人感受到此地的神圣。壁畫中對于鬼神眾生的描繪充滿了色彩和想象力,金色高聳的大佛神態(tài)莊嚴中透著安詳。釋迦摩尼大殿旁有一座巨大的轉經筒,三人同時手執(zhí)下端的麻繩才能將其轉動。轉經筒轉動三圈寓示著平安吉祥的好運,同學們也一起轉動起來。在這神圣而莊嚴的松贊林寺,在這奇特美妙充滿藝術情懷的香格里拉,我感受到了異域民族文化的神圣和信仰。下午大家去了香格里拉古城,我們一起拉了世界最大的轉中,體會了一次團結的力量。

第三天清晨,我們分兩隊,一隊去爬山一隊去普達措國家森林公園。我選擇了去神秘原始的普達措國家深林公園。公園距縣城20多公里,海拔3593米,是有名的高山湖泊,被當地藏民譽為高原上的璀璨明珠?,F在是秋天,公園呈現一片原始深林深秋的氣息。進入景區(qū),一路上導游一邊介紹公園,我們一邊看著外面的風景,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壯美之中。在普達措國家公園,成片的草甸成為山岙里獨特的風景,公路從旁穿過,兩旁草甸被灌木云杉漸次包圍,龍舌草和水甸花如漣漪,順著貫穿其中的河溪漫延開來。馬兒悠閑地覓食,小松鼠在樹枝間跳來跳去,一頭頭牦牛點綴其間。沒有牧人,沒有炊煙,沒有野性的競逐,游客從邊緣的棧道走過,原生態(tài)的高原濕地景觀、屬都湖的波瀾不驚、碧塔海的安靜神秘,讓人體會到了創(chuàng)世之初大自然的混沌壯闊。每個人都謹慎地漫步其中,生怕自己的冒失擾亂這如靈如圣的氛圍。清冷的微風和微弱的高原反應并不能減弱我們的激情,想必任何人都為此脫離世俗的景致所折服。

第三站:瀘沽湖。

瀘沽湖古稱魯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稱亮海,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與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之間。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km2。湖邊的居民主要為摩梭人,也有部分納西族和普米族同胞居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婚姻制度。據老師所言,這里是云南旅游景區(qū)最不被商業(yè)化的地方。

一進入景區(qū),湖水與環(huán)山的搭配讓我覺得震撼不已,這哪里是人間,簡直就是仙境啊。休息了一個晚上,我們從一大早起來,完全顧不上疲倦,來到另一個碼頭,十幾個人租了一條船,這是我第一次坐船,還是在那么清澈見底的湖水上,別提有多興奮。劃船的大娘還給我們唱了民歌。愉快的人兒,歡快的歌聲加上美麗的大自然,這樣的畫面很美妙。

聽老師講述了很多關于瀘沽湖的故事,覺得很不可思議,21世紀的新中國還有這樣一個沒有明確民族,還保留母系氏族婚姻制度的地方存在,而且還保留得很完整,在這里我深刻地學會了入鄉(xiāng)隨俗。

第四站:麗江。

最后一站麗江,歷史上稱為大研古鎮(zhèn)的麗江古城。麗江古城位于云南省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于宋末元初(13世紀后期)。古城地處云貴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千米,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

中午吃完飯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自行去游覽了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麗江古城。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墻的古城,光滑潔凈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與整個古城環(huán)境相得益彰。再看古城的布局和具有代表性的娛樂特色。首先,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整個麗江古城的中心,而位于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則是麗江古城的標志。其次,在麗江古城還有一條街就是酒吧街,非常具有時代感。麗江古城酒吧一條街北起古城北口大水車,南至四方街科貢坊,由一座座木質老宅改造,一座座簡易木板橋相連,沿新華街玉水河兩岸分布。在這條街中心地段,除了酒吧,還是酒吧。在相對繁華的麗江古城里,最多的就是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工藝品店而店名多以中文、英文、麗江東巴文三種文字刻木而成。各種手工玩具,飾品琳瑯滿目,大家都說麗江已經被商業(yè)化了,但是我認為里面的手工工藝品是值得欣賞的。核桃是當地所盛產的一種堅果,勤勞智慧的當地人們利用他們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玩具和飾品,既能帶來商機,又能將手工藝發(fā)展下去,我認為這也是一種一舉兩得的智慧呀。之后,我們三人結隊找地圖,自己找公車,去了麗江的束河古鎮(zhèn)。里面的商店大多和麗江古城差不多。

照片,為我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云南之旅將永遠被珍貴地保留在我的記憶里。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36285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