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總結是一個反思和再出發(fā)的過程,我們不妨試著尋找創(chuàng)新和突破的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三峽課堂小結篇一
在上豎笛課之初,學生不會吹,覺得學起來很難,有放棄情緒。我在上課時就請吹得好的同學來表演,平時很調皮的一個小男生一曲《龍的傳人》征服了不少聽眾,文靜秀氣的小蔓吹了一首《希望》讓其它女同學羨慕不已。雖然是幾首簡單的曲子,也激起了學生學習豎笛的欲望。以致于上課時,其它同學經常會要求讓他們來示范?!柏Q笛小師傅”的頭銜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通過以點帶面,樹立典型的方法讓實驗班的學生對學好豎笛這個小樂器有了信心和動力。
雖然在漁坪小學開展器樂教學實驗研究的時間不長,但通過這一年多來的教學實踐,我從中感受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一是通過“器樂進課堂”的活動,轉變了教和學的方式。過去的唱歌課,學生不會識譜,老師從頭教到尾口干舌燥,而現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節(jié)奏型,就可以通過吹奏的方式來識譜唱譜,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豎笛這個工具幫助學生學習音樂,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這對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極為有利。
二是對于農村學生來說豎笛價廉物美,簡單易學,同時它有固定音高、有助于學生掌握時值、節(jié)奏、視唱及樂理知識,有助于解決學生唱歌的音準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欣賞能力,使其能夠進入音樂之門。在剛把豎笛引進課堂時,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對孩子很有好處,至少可以學會一門簡單的樂器,甚至有會吹笛子的家長還給我打來電話,詢問豎笛和橫笛的區(qū)別。也有家長因為孩子吹出來的聲音不成曲調對豎笛表示質疑,對這些,我都一一給家長解釋,我想只有孩子們學到了一定的.程度,家長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就會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
三是通過器樂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音樂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組織、設計、分工、合作、討論、協商的方式開展音樂學習與實踐活動,是音樂教學利用學生資源進行教學的好方法。在教學時,我常采用分組訓練再合作表演的形式,剛開始有的同學自顧自的吹,不管別人,結果導致小組成績欠佳,有的同學相互埋怨指責。我及時指出了他們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合作精神,再美的曲子有了不和諧的音符自然就聽起來刺耳,所以我們必須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才行。
在我的帶動下,我校其它兩位兼職音樂老師也行動起來,二年級音樂老師把豎笛引進了課堂,音樂課上笛聲悠揚。而一年級則主要以自制的樂器為主,如用礦泉水瓶制作的沙錘,還有用樹葉卷出的笛哨等開展音樂教學,這些小玩意兒既讓低年級的小朋友感受到童趣,又有了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體會到原來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通過縣文聯陳哈林主席和縣研訓中心田玉紅老師的牽線搭橋,在全國音樂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組織了全國來自各地二十多名音樂教師暑假在我校免費支教,為我們學校捐贈了大量的樂器,并表示要長期關注我校器樂教學工作的開展,這一活動的開展無疑給我校的音樂教學工作打了一支強心劑。
雖然《山區(qū)中小學器樂教學的教育價值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已經結題,但教育的道路是漫長的。通過實踐也證明了器樂進課堂對學生學習音樂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價值的東西自然要為我所用,所以我們會沿著“豎笛進課堂”這條路繼續(xù)走下去?!叭速F有志,學貴有恒”,只要我們堅持不放棄,一定會讓藝術之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三峽課堂小結篇二
教了十幾年的英語,但是在每一次的課堂教學中,我仍不斷的在學習與積累著,努力的想使自己的教學走上更完善的道路。努力的在尋找著一條比較系統(tǒng)的,有序的教學方法。這條教學之路能夠適應學生,促使他們喜愛英語,不讓一人掉隊;也能夠適應教師,使之踏踏實實,有條不紊的付出并有一定的收獲。
在聆聽他人的課堂教學與感悟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在英語課堂上,非常關鍵的就是要讓學生多說。不管能力強的、中等的、弱的,只要在課堂上多說,甚至搶著說,這樣的學生進步是最大的。分析一下:
1、能說證明他在聽。
2、能說證明他在記
3、能說證明他聽懂了
所以,在設計課堂教學中,我很重視教學的課前準備,課堂中的言語的激勵,提問的設計和課堂組織形式的變化,不止要讓一群學生能說,應該是讓全班學生都有說的欲望與機會。
我在課堂上從不吝嗇自己的微笑和鼓勵。有時候還會對他們翹起大拇指,來一句“great”。聽得學生心花怒放。他們就再也不會怕開口了。對于有些膽小的學生我會微笑著說“don't be nervous"
最容易讓人想到的是提問分層次,有易有難,讓強的學生更強,又顧全大局。而這樣說,實在太籠統(tǒng)。去思考一節(jié)課在一些環(huán)節(jié)中如何將提問進行分層次才是真正思考的關鍵。比如:在訓練聽力時,我對聽辯單詞這樣簡單的題目我就叫成績差的學生回答,而對于比較長的句子我就點中等偏上的學生重復。這樣每個學生都會覺得學有所得,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設計對話的環(huán)節(jié),我將最主要要學習的句型制作在課件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能力的強弱來根據句型操練對話。短的,只需操練課件中的對話;長的,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場景,模擬操練對話。
在每次的課堂教學中,我總會設計有一、兩個學生操練的環(huán)節(jié),比如:全班的talk about,學生間的dialogue,及操練句型等。因為我覺得課上學生間的交流是很重要的,既可以培養(yǎng)他們大膽說的習慣,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傾聽的習慣,一舉兩得。但在實施中,我發(fā)現,能力強的學生喜歡跟能力強的學生操練。這樣,能力弱的學生說的興致也沒了,而且更不愿說了。而把強的學生和弱的配在一起,強的又不愿意。于是,我動了好一會兒腦筋,試著讓弱的學生加入,先聽別人說,再試這和一方一起說。用此方法來調動這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英語教學也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的過程,在過去的的教學生涯中我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怎樣才能將每一節(jié)課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的更合理,更有條理一些等。當然,在下學期中,我會在實踐中解決我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這些問題,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峽課堂小結篇三
老師們都精心編寫了導學稿,且包含“導學研練評”五個環(huán)節(jié),設置合理,條理清楚。特別是初四語文組的導學稿,將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導學研練評”突出放大,引起學生關注,設計新穎;數理化的導學稿更注意點擊中考,關注課堂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具有實用性和時效性。課堂上,老師們盡可能多的把時間給學生。語文組的作文專題課,文言文復習課;英語組的.大量鞏固單詞,多人登臺展示;政治組的當堂整理、鞏固,組內互助等模式,雖然在聽課人覺得比較低年級還有不足之處,但在一直是題海戰(zhàn)術、灌灌灌的思想左右的畢業(yè)班,老師們要有多么大的勇氣?要精心篩選多少題目?要下怎樣的決心告訴自己“舍得”,有“舍”才會有“得”?從整個初四“導學互助”的課堂教學,可以看出我校老師素質高,能力強,“課堂控”
修養(yǎng)、潛能是其他學校無法比你的。
試試就有方法、改改就有體會、做下去才有收獲。全校上下、全體老師的積極的參與中,我們的課堂變化是潛移默化的,成就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們初戰(zhàn)告捷的課堂中,是老師們積極參與的結果,學生的思維被調到起來了,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了,我們的課堂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的目光,這就是我們的成功。特別是“史地生”等會考學科的體會猶深。更多的學生在小組的力量下,從開始的被動,到慢慢的參與,是一種團隊的合力在引導著他們。
但誰都知道,教育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改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無論造型多么生動,構圖多么完整,色彩多么豐富,線條多么流暢,功力多么深厚,卻始終不會盡善盡美。有了缺憾,才有了思考;有了缺憾,才有了追求更加完美的動力。
好多老師都沒有了“評”的時間,大約少5分鐘,即完不成任務,其實是時間沒有合理分配,課堂運行速度把握不好,所以導致在有些過程中浪費了時間,最后重要的落實工作沒法進行。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需要調控好時間,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讓我們的課堂彈奏出更加和諧的音符。
愛默生說:上課決不拖堂---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拖堂要么是準備得太充分,要么是準備得不充分。即使有人同情"拖堂"老師的苦心,也不滿意"拖堂"的后果。拖堂是對學生的不尊重,使學生感到無可奈何。老師們不要遷就自己,不要給自己找那么多拖堂的理由,哪怕你是為了學生,也不要拖堂。養(yǎng)成不拖堂的習慣,試試看,你的心情可能都會大好!
學生學習或討論的時間盡量少提示。其一提示有時是一種干擾,其二學生出錯是正常的,教師還應該有意設計讓學生出錯的環(huán)節(jié),解決錯誤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要巧妙的利用學生的錯誤組織教學,在課堂上我們需要帶領學生展現知識的生成過程,重視學生的思維密度,關注學生的思考、參與度。此時此刻,留余留白顯得更為重要。
一句話、一個題、一次回答,都應該及時給與評價。學生回答問起結束了,沒有任何評價,擺擺手學生坐下了,一節(jié)課心里都在嘀咕,是否老師對我??老師適度的贊揚,中肯的正確答案都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關注。
我們必須帶著一種深刻的思考,一種執(zhí)著的熱情,一種崇高的追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導學互助”教改模式中,文峰的今天要靠我們把握,文峰的明天要靠我們去開拓。我們堅信,愛拼才會贏,付出總有回報!
老師們,課改是辛苦的,收獲是幸福的,成長是快樂的。讓我們在教學改革的征程中攜手并肩共同前進,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提升,祝愿我們的“導學互助”之花滿園綻放!
三峽課堂小結篇四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精神,認真落實新教體(20xx)2號、(20xx)5號文件、(20xx)4號明電要求,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細化解讀課程標準,探索有效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促進常態(tài)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均衡提高,把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逐步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努力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現將我校的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培訓情況做以簡單小結。
我校成立了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領導組,由校長牽頭帶領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市局相關文件精神,領會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精髓,為開展活動做好前期的理論指導。
組長:賈建軍
副組長:董向歌
成員:唐會霞史海霞李利平郭占芳董書宏
金保柱唐保成楊守鋒張根才
結合上級會議精神,我校安排了如下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學習培訓內容,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同時進行學習反思,每位教師都能積極認真地參加學習,書寫學習筆記,認真書寫學習心得體會等。
1.新教體(20xx)2號,新鄭市教育體育局關于印發(fā)《新鄭市教育體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的通知。
2.新教體(20xx)5號,新鄭市教育體育局關于印發(fā)《新鄭市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
3.分課型構建教學模式的意義與關鍵。-----田寶宏
4.觀音寺鎮(zhèn)中心校關于開展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意見。
我校要求全體教師在學習培訓期間無辜不得缺席,實行會議簽到制度,確保學習的整體性和有效性。全體教師在參加培訓學習期間無一人次請假。
通過本次的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培訓學習,為全體教師實現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構建“道德”課堂,精心打造“一號工程”,努力讓學生實現在共同基礎上的個性發(fā)展,讓教師實現在自我更新上的專業(yè)發(fā)展,讓學校實現在均衡基礎上的特色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石,我校要以此次培訓學習為契機,大力營造分課型構建課堂教學模式的氛圍,引導全體教師積極進行課題立項,認真實踐,總結經驗,以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峽課堂小結篇五
1、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
(2).把握本文的景物描寫特點,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2.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訓練,提高文言文的誦讀和翻譯能力.
(2).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再現景物,體會作品意境及作者情感.
3.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重視朗讀訓練.
3、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讀-譯-思-用-背。
四、教學媒體: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掌握字音(投影)。
(三)運用競賽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
1、疏通文意。
2、競賽辨明詞義(投影)。
(1)通假字。略無闕處(通“缺”空缺);哀轉久絕(通“囀”聲音轉折)。
(2)古今異義:夏水襄陵(襄:沖上);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良:實在)。
(3)一詞多義: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自:如果)。
(4)重點詞語。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高山)。
沿溯阻絕(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風(奔:飛奔的馬,襯托夏水順流行船之快)。
素湍綠潭(素:白色;湍:急流)。
清榮峻茂(清:指水;榮:指樹;峻:指山;茂:指草)。
哀轉久絕(絕:消失)。
3、相互質疑。
(四)指導朗讀:讀出節(jié)奏。
注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沿//溯/阻絕。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清/榮/峻/茂。
5、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爭取背誦。
根據課文內容,想象三峽奇景。1、師:如果說滾滾東逝的長江是一條藝術長廊的話,那么三峽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變幻的四季,涌動的波濤,聳峙的山巒,激發(fā)了古今詩人畫家多少情思與靈感!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三峽》.
2、學生結合注釋1了解《水經注》.
3、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教師用投影片更正字音.
4、學生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5、男女生競賽,檢查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情況。
6、學生相互質疑。
7、教師范讀。
8、學生齊讀。
9、教師指示節(jié)奏。
10、學生再讀課文,抽讀。
11、教師布置作業(yè)。
六、教學反思:
學生課前預習較充分,競賽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種方式應一直貫徹下去。部分學生在朗讀節(jié)奏停頓上,能力較差。而課標要求程度,故應加強學生朗讀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二)、想像三峽壯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布局的巧妙。
第一段:山:兩岸連山,隱天蔽日——高峻美。
第二段:夏水:夏水襄陵,乘奔御風——奔放美。
第三段:春冬之景:素湍綠潭,懸泉瀑布,清榮峻茂——清幽美。
第四段:秋峽: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凄婉美。
小結:本文先寫山,再寫水,抓住景物特征,以不同季節(jié)表現三峽的美景。
(三)體會作者情感和情景交融的寫法。
第一段:想像群山連綿,高聳入云的三峽美景(高峻美)。
第二段:想像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想像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感受秋峽蕭瑟凄涼的氛圍。
(四)揣摩語言,品味作品獨特的語言魅力。(投影儀顯示文句)。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3、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明確:
1、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出了山高嶺連的特點。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觀遠景。動靜結合,色彩各異。以“絕”狀山,以“怪”寫柏,繪形寫貌,形神兼?zhèn)洹?/p>
3、既從正面摹聲,又從側面引用,手法多變,搖曳多姿。
(五)根據圖片,描繪美景。
(六)提示性背誦。
(七)布置作業(yè):與《早發(fā)白帝城》詩文對讀。
(八)總結全文。
1、學生可讀可背課文。
2、學生分組交流,每組負責一個語段,然后再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板書。
3、學生分組讀課文,讀出情感。
前三段學生應讀出贊美語氣,但語氣有所不同,最后一段讀出悲涼的氣氛:
1段:語氣稍高昂,語速中。
2段:語速加快,突出江水日行千里的奔放美。
3段:語氣舒緩,語速稍慢。
4段:語氣稍低沉,語速稍慢。
4、師生共同品味寫景的妙處。
5、據教師出示的三峽圖片用語言加以描繪(要求用上文中詞語)。
教師先作示范,學生寫作后全班交流。
6、教師根據課文分析提示性讓學生背誦。
7、教師布置作業(yè)。
三峽課堂小結篇六
2.有個別學生在走廊追打;
3.就餐秩序較好,但有少數低年級學生喜歡將勺子含在口中;望教師們加強教育。
1.教室內打掃得干凈,但有隨手丟的現象;
2.公共場所有少數同學亂丟亂扔的現象;
3.公共廁所亂扔包裝袋、瓶等;
1.少數班級科目教學紀律較差,要加強組織教學。
2.加強課前準備教育,飽滿精神上好每節(jié)課;
3.課間有少數同學開小差。學習氛圍不濃,要加強班級管理。
1.教師們都能在上課前深鉆教材,精心制作課件。
2.在教學過程中,都能始終貫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3.教師能面向全體學生,重點輔導后進生學習,成績顯著。
三峽課堂小結篇七
漁坪小學地處漁峽口集鎮(zhèn),是一所全縣規(guī)模最小的中心小學,音樂課“器樂進課堂”實施小結。長期以來,漁坪小學堅持素質教育的理念,而音樂課作為學校美育的主陣地,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然而在音樂課的教學上也一直存在著這樣的誤區(qū):小學的音樂課就是唱歌或律動課,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學的沒有收獲,老師教得很苦很累。過去漁坪小學在器樂課教學上是有一定的基礎的,1997年我在漁坪小學工作時學校就組織了豎笛隊,主要是各班有興趣的同學參加,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訓練。后來因為調到中學,這一興趣活動停止。20xx年,我回到了漁坪小學,我又拿起心愛的豎笛,加入到全縣器樂教學這個實驗課題中來。
在上豎笛課之初,學生不會吹,覺得學起來很難,有放棄情緒。我在上課時就請吹得好的同學來表演,平時很調皮的一個小男生一曲《龍的傳人》征服了不少聽眾,文靜秀氣的小蔓吹了一首《希望》讓其它女同學羨慕不已。雖然是幾首簡單的曲子,也激起了學生學習豎笛的欲望。以致于上課時,其它同學經常會要求讓他們來示范?!柏Q笛小師傅”的頭銜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通過以點帶面,樹立典型的方法讓實驗班的學生對學好豎笛這個小樂器有了信心和動力。
雖然在漁坪小學開展器樂教學實驗研究的時間不長,但通過這一年多來的教學實踐,我從中感受到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
一是通過器樂進課堂的活動,轉變了教和學的方式。過去的唱歌課,學生不會識譜,老師從頭教到尾口干舌燥,而現在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節(jié)奏型,就可以通過吹奏的方式來識譜唱譜,減少了老師的工作量。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豎笛這個工具幫助學生學習音樂,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這對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極為有利,工作總結《音樂課“器樂進課堂”實施小結》。
二是對于農村學生來說豎笛價廉物美,簡單易學,同時它有固定音高、有助于學生掌握時值、節(jié)奏、視唱及樂理知識,有助于解決學生唱歌的音準問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欣賞能力,使其能夠進入音樂之門。在剛把豎笛引進課堂時,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對孩子很有好處,至少可以學會一門簡單的樂器,甚至有會吹笛子的家長還給我打來電話,詢問豎笛和橫笛的區(qū)別。也有家長因為孩子吹出來的聲音不成曲調對豎笛表示質疑,對這些,我都一一給家長解釋,我想只有孩子們學到了一定的程度,家長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就會更加支持我們的工作。
三是通過器樂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音樂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組織、設計、分工、合作、討論、協商的方式開展音樂學習與實踐活動,是音樂教學利用學生資源進行教學的好方法。在教學時,我常采用分組訓練再合作表演的形式,剛開始有的同學自顧自的吹,不管別人,結果導致小組成績欠佳,有的同學相互埋怨指責。我及時指出了他們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合作精神,再美的曲子有了不和諧的音符自然就聽起來刺耳,所以我們必須要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才行。
在我的帶動下,我校其它兩位兼職音樂老師也行動起來,二年級音樂老師把豎笛引進了課堂,音樂課上笛聲悠揚。而一年級則主要以自制的樂器為主,如用礦泉水瓶制作的沙錘,還有用樹葉卷出的笛哨等開展音樂教學,這些小玩意兒既讓低年級的小朋友感受到童趣,又有了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體會到原來音樂就在我們的身邊。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通過縣文聯陳哈林主席和縣研訓中心田玉紅老師的牽線搭橋,在全國音樂教育界享有盛名的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組織了全國來自各地二十多名音樂教師暑假在我校免費支教,為我們學校捐贈了大量的樂器,并表示要長期關注我校器樂教學工作的開展,這一活動的開展無疑給我校的音樂教學工作打了一支強心劑。
雖然《山區(qū)中小學器樂教學的教育價值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已經結題,但教育的道路是漫長的。通過實踐也證明了器樂進課堂對學生學習音樂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價值的東西自然要為我所用,所以我們會沿著“豎笛進課堂”這條路繼續(xù)走下去?!叭速F有志,學貴有恒”,只要我們堅持不放棄,一定會讓藝術之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三峽課堂小結篇八
不久前,幼兒園舉行了教師課堂教學展示評比活動,每個教師都精心準備,認真參賽,為大家獻上了一個個精彩無比的教學活動。我作為小班組的評委,也有幸觀摩了小班老師的五個教學活動。說是評委,但更多的還是帶著一種學習的姿態(tài)參與的。聽課后,我真的深深地被我們的老師感動了,不管是音樂活動、語言活動還是科學活動,我們的老師都能游刃有余,她們身上體現出來的對教學的認真執(zhí)著以及本身具備的出色素質都讓我不由得大聲喝彩。這次的觀摩也讓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老師在一次次的比賽、一次次的展示活動中,已經磨練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有自己的特色、風格了,也因此,每一次的觀摩總能帶給我們新的驚喜和感動,而這次,感受尤深。下面我就針對我聽的幾個教學活動做一下簡單的小結。
一、 教學活動中的亮點:
1、實。
在活動中教師都非常關注目標的達到,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抓住了重難點,讓活動在扎實中出彩。如:科學活動《小動物家作客》,馬老師以到小動物家去作客作為線索來貫穿整個活動,通過敲門、準備禮物、找朋友等游戲來讓幼兒認識4以內的數字。這樣的教學策略讓幼兒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輕松。又如:音樂活動《豐收》,雖然教具很簡單,只有每個幼兒一個大沙球,和黑板上的幾張圖譜,但張老師通過讓幼兒把沙球想象成松果、浴球,然后撿松果、吃松果、洗澡等各種活動的層層遞進,讓幼兒不覺得乏味,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而教學目的又能很好地落實。
2、趣。
教師們都能關注幼兒的情趣,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游戲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小班的孩子都特別喜歡圣誕節(jié),喜歡圣誕老公公,張老師就以圣誕老公公送禮物來引出活動,小班的孩子對此尤為感興趣,所以一下子就調動起了他們的積極性。在之后的活動中,張老師又請孩子和小雪花一起跳舞,同時運用了道具——鈴鼓,孩子的興趣被大大激發(fā),在欣賞、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音樂活動的樂趣。又如,在科學活動《春天來了》中,孫老師請幼兒做小花,去尋找相配的蝴蝶朋友,這樣的找朋友游戲也是小班孩子喜歡和熟悉的,孩子們興致勃勃,在有趣的游戲中,學會了按要求分類。
3、樂。
在兩天的聽課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三種不一樣的快樂,一是執(zhí)教老師在上課時那種欲罷不能的激情投入;,二是聽課者的笑聲連連;三是孩子的快樂。那么這快樂的原因在那里呢?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幾點:
原因之一:活動生活化。
幾乎每個活動都是提取了孩子生活中的元素,經過老師的藝術梳理讓活動變得有藝術。因為孩子有經驗,有臺階,不難。如:語言活動《誰最羞》,詩歌不但短小、簡單,而且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的特點。表現了各種動物形象自主獨立的心理。但教學的同時對幼兒也有一定的要求,就是需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知識經驗,而小班幼兒已經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并對小動物有一定的認識,所以鄭老師選擇這個教學內容是完全符合幼兒認知特點的。同時,小班的孩子對家人還有很強的依賴感,教師正是在平時的活動中,發(fā)現了孩子的這一特點,所以選擇了這樣一首詩歌,目的就是要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紤]到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鄭老師還設計了一張簡單易懂的詩歌結構圖,試圖通過觀察、猜測、表演、體驗等活動,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正是因為有對孩子能力的正確估計,有真正從孩子出發(fā)來設計、考慮活動,使孩子在整個活動中表現精彩,不但很快學會了詩歌,還創(chuàng)編了新的詩句,讓人贊嘆。我想這就在生活化的內容中體現了和諧,在和諧中感受到教學活動有品質的快樂。
原因之二:因為游戲所以快樂
游戲是幼兒喜歡的天性,因此教學活動中有了游戲的參與讓孩子變得更快樂。如:音樂活動《豐收》不僅選材很有特點,而且張老師把難點部分都用肢體動作以游戲形式貫穿始終,幼兒在游戲中欣賞、學習,難點也就不覺得難了。又如在科學活動《小動物家作客》中,到小動物家作客——觀察小動物的家——送食物給小動物——與小動物游戲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都以情景游戲的方式展開,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幼兒在心情愉悅的情境中,不知不覺主動學習,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讓幼兒在自然、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獲得了有效的數學經驗。
二、需要再思考的一些問題。
1、關于品種和品質的問題。
是不是不太常見的課就是好的呢?怎樣的活動才是真正有品質的呢?我們更多的應把精力和視角放在扎扎實實的活動中,要講究質量,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形式。
2、關于興奮和興趣的問題。
有的課大家聽的很樂,是不是一定好呢?有時候,我們往往會被表面的興奮所掩蓋掉很多問題。
3、關于教學和教授的問題。
教學與教授不是單向的,需要教師與幼兒進行和諧的互動,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在活動中我們不要回避幼兒,我們要學會怎么教,怎么互動,怎樣推動孩子往前走,不要著急,要學會等待幼兒,觀察幼兒自主表達。
4、關于經驗提升的問題。
我們在活動中不僅僅是大量依靠孩子原有的經驗展開活動,還要考慮在活動中,讓幼兒創(chuàng)造的是什么?幼兒的經驗有沒有提升?能不能產生新的興趣點?這都是需要教師去思考的問題。
這次觀摩活動帶給了我們老師許多新的啟發(fā),新的收獲,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新的思考,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去不斷地探索與思考,使我們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讓我們的孩子真正地在活動中感受快樂、體驗快樂、創(chuàng)造快樂!
三峽課堂小結篇九
為全面更好地開展我園的省級課題《幼兒園游戲與課程之間的整合》,有效深化課題研究工作,有效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同時,結合我園的教學特色,不斷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在第七周我園的課堂評優(yōu)課如期展開,共評出2篇優(yōu)秀公開課。此次評比活動,發(fā)現我們教師開課時存在一些問題,同時也發(fā)現了老師的閃光之處,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開課中的亮點:
1.趙潔、張玉霞兩位老師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目標達成度高。她們在教學活動中能采取不同的策略進行教學,效果較好??梢娫诖舜卧u比中她們還是下了一定功夫的。其他老師有的活動也不錯,但還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問題。從本次開課可以看出:大家基本上已經能夠理解“整合”的含義。老師們能緊緊圍繞我園的省級課題進行,設計了較有價值的滲透式數學案例,提高了各年齡段幼兒的數學興趣及操作能力。也充分體現了我園教師對于游戲與課程整合這一領域的理解。
2.大部分老師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參與課堂教學。
3.在活動中,大多數老師都能不同程度地引導幼兒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做得較好,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做到了師幼互動,使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
1.有的老師在教學中設置的內容多,教學活動的重、難點不夠突出。
2.有的幼兒內向、不肯發(fā)言,教師應怎樣引導他們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呢?教師的提問能否吸引孩子?讓他們樂意發(fā)言,養(yǎng)成良好的發(fā)言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要努力增強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親和力,使幼兒能在公開課時,做到大方、自然、更加活躍而又能體現班級常規(guī)。(有些幼兒一興奮就忽略了常規(guī),出現插嘴、忙東西、講話,思維不集中)
4、有的老師設計的活動很好,但在教學中缺乏激情,過于平淡,教師語言不嚴謹、不流暢、承上啟下的語言運用不好,過快或過慢,導致這節(jié)課失敗。
5、還有的老師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還不夠新穎,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既然是公開課,就不能等同與于平時的課,就要下功夫,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這次活動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它更加明確了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反復讀中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通過抓重點語句、段落,深入理解課文,品味語言,感受人物情感,領悟寄“夢”于具體事物表達真情實感的表達方法。
優(yōu)點:
1.培養(yǎng)學生思考、質疑能力。
2.通過抓重點語句、段落,深入理解課文,品味語言,領悟寄“夢”于具體事物表達真情實感的表達方法。
3.在中心話題的引導下,學生自由解讀文本,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同時逐步深入文章中心,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4.在理解文本的過程中滲透朗讀指導和背誦指導,使理解與誦讀交替進行,互相促進,成為有機的整體。
不足之處:
1.培養(yǎng)學生分析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的同時,應與課外生活相聯系,使學生對“冬至”的認識更準確。
2.在培養(yǎng)學生樂于與他人合作、樂于與他人分享學習收獲的習慣上多下功夫。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一
我們語文組教師有通過觀察研究提高教學有效性的良好愿望,都有強烈責任感,加之學校教學處、教學科研工作的要求,我們在4月13是組織進行了一次以課堂觀察診斷為主題的主題教研活動。九年級備課組四位教師開設了四堂復習教學研討課。現將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活動過程回顧:
活動前的準備:設計(選擇)觀察記錄的工具。我們準備了“教師的移動位置”、“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參與度及成效分析”、“各種提問行為類別頻次統(tǒng)計表”四份觀察工具。對參與觀察的教師進行明確的分工和簡單的培訓。確定兩位教師劃“教師的移動位置”圖;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表,其中兩位記錄左邊兩組學生(相對人數較多),一位記錄右邊兩組學生;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學生參與度及成效分析”表,其中兩位記錄左邊兩組學生(相對人數較多),一位記錄右邊兩組學生;確定三位教師記錄“各種提問行為類別頻次統(tǒng)計表”,沒有再作具體分工。
進入課堂進行觀察:依照事先選定的記錄方式,我們對觀察對象進行了觀察并及時作了記錄。因為每一位教師都有特定的觀察任務,所以所有老師觀察活動都十分認真、專注。
觀察后的匯報:在觀察后的第二天,我們對觀察的記錄作了匯報,交流了進行課堂觀察的感受。因為是觀察匯報,所以我們較多的對課堂場景進行描述,對有關數據進行了統(tǒng)計,對圖表進行呈現,沒有過多的發(fā)表觀察者對這堂課教學設計或者教學效果的評價。從交流的內容中我感受到老師們大多覺得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但同時又覺得還有很多做法值得探究、改進。
二、對課堂觀察開展點滴的思考。
由于對課堂觀察研究還處在嘗試階段,在交流時老師們就覺得還有許多做法值得探究、改進;我對我們開展的課堂觀察活動進行了反思,現將點滴反思匯報如下:
觀察的焦點不夠集中,結果是觀察有效性不夠高。
我們在觀察前確定了四個方面的內容(目的):“教師的移動位置”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觀察、“學生參與度及成效”觀察、“各種提問行為”觀察,但在實踐過程發(fā)現,一次課堂觀察根本觀察不了那么多的問題,因為我們不可能在一次觀察活動中窮盡課堂現象的`方方面面,只有根據觀察目的選擇觀察的中心,根據觀察中心收集觀察資料,記錄并統(tǒng)計有關數據,這樣的觀察才更為有效。因此,今后再進行課堂觀察一定要確定一個焦點,而且最好有被觀察者提出。比如:如果我對我課堂表揚的技能不夠自信,那么我們就可以確定以對“課堂表揚技能(有效性)”為觀察焦點的課堂觀察,達到提高表揚技能,最終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觀察前培訓倉促,觀察工具選擇欠佳,影響了觀察信度和效度。
在確定觀察的中心和觀察的工具之后,我們雖然也依照記錄方式的要求及準則對觀察老師進行了最簡單的培訓,但由于僅僅是利用課間的十分鐘時間,加之對觀察工具的不夠熟悉,因此最后發(fā)現觀察誤差比較大。(有的觀察者對觀察工具使用不夠熟悉,觀察在上課一段時間后才開始;有的是兩位觀察者觀察相同的對象,但記錄的內容差別較大。)其實,如果需要多個觀察者進行觀察,就需要較細致培訓,這樣才能達到較高的一致性。如果所選擇的是定量的觀察表,那么就需要對觀察者進行(操作觀察表所要求的)具體規(guī)則和技巧的培訓,以提高觀察的信度。
課堂觀察可以提高學校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教師在參與課堂觀察研究的過程中,能夠漸漸提高工作的責任感、成就感,滿足感。教師會養(yǎng)成合作意識,教師間會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會形成一種積極參與的,充滿活力的,具有實效的教研氛圍,最終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的發(fā)展。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二
1、利用圖書室、閱覽室等搜集長江三峽、酈道元及《水經注》等有關知識。
2、熟讀課文,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逐漸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疏通文意,同學間討論解疑釋難,教師只作適當指導。
教學媒體:錄音機、多媒體。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三
《三峽》是山水游記的杰作,酈道元用精妙純熟的語言,形象逼真的描寫,將長江三峽的壯麗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課文節(jié)選自《水經注·江水》,編入九年義務教育教材初中語文第三冊第五單元。單元要求“注意了解古人寫景的方法,體會語言運用的好處,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并要求“背誦詩文,在反復誦讀中體會其中表現的思想感情”。在初一年級學生已學習了近十篇文言文,還閱讀了一些課外文言短文,學生對文言知識和文言文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為學習本課打下一定的基礎。本課篇幅短小,層次清楚,詞義注釋較具體,適合學生自主閱讀。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第四學段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并能“背誦”其中的優(yōu)秀者。結合初二學生的文言基礎,可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第二.在熟讀中理清思路,緊緊扣住課文內容,體會寫景的妙處,摸索寫景的方法;
第三.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多讀,熟讀以至背誦。因此,宜把“通過朗讀以至背誦課文,積累材料,培養(yǎng)語感”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課文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描繪,畫面感強,動人心魄,因此“領悟三峽景物的特點,體會寫景的妙處,做一點簡要的分析”宜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二。課文綜合運用多種景物描寫的方法,課文第二部分的內部層次安排的意圖,學生可能產生疑問,作為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方法的運用及學法指導。
本課教學主要采用誦讀法、討論法、比較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強調“讀”,可采用教師范讀、學生齊讀、輪讀、自由讀等方式,學生在反復朗讀中熟讀成誦。學生學習小組討論,生生交流,師生交流,解決課文中比較艱深的字句。
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可采用發(fā)現法,不求學生分析探究得面面俱到,只求在引導之下,學生能對寫景的方法有所發(fā)現,對層次的安排意圖有所領悟即可。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在學法上,加強課前預習的指導,養(yǎng)成借助文下注釋、工具書等排除文字障礙、疏通文句的習慣。學習用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品味文章的精彩語句。
四.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步:認讀感知。
首先要求學生暢讀課文五分鐘??刹捎酶鞣N朗讀形式,語速、語調可加以變化。學生在反復朗讀中,熟讀成誦,增強語感。讀要讀得正確、通順、流暢?;疽笫亲x音準確,不讀破句;較高要求是注意重音、停頓、速度、節(jié)奏合宜。
學生熟讀后采用自讀自譯的方式閱讀課文,然后同桌互譯。就文章中較難理解的句子,學生質疑,并盡量請學生說出譯文,老師評講。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第二步:品讀探究。
學生繼續(xù)誦讀課文,教師出示閱讀思考題,要求學生先根據思考題自己品讀課文,獨立思考,勾畫出相應的語句并做一些簡要的分析,然后小組交流學習所得。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品讀課文,以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下六個問題根據各人學力求得解決:
(一)課文先總寫三峽地貌特點,再分寫三峽四季景色。我們快速瀏覽課文,明確作者描寫對象的主體。(思考要點:“峽”者,兩山夾著的水道也。文章描繪的景物自然以“山”、“水”為主體,理解、讀背這篇課文,自然也以“山”、“水”為線。)。
(二)請找出文章中描寫“山”的語句,用“從……我們可以看出三峽的山……”的句式做一點簡要的分析。(思考要點:從“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可以看出三峽的“山”夾江對峙、綿延不絕;從“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可以看出三峽的“山”高峻挺拔、雄偉壯麗;從“絕讞多生怪柏”可以看出三峽的“山”秀麗幽雅、郁郁蔥蔥……)。
文章除了直接描寫“山”的語句,還有哪些地方也寫到了三峽的山?(思考要點:“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從側面寫出三峽的“山”高聳陡峭,兩岸的山離得很近。)。
(三)用分析三峽的“山”的方法,學生自己品讀三峽的“水”,找出語句并做分析。(思考要點:從“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可以看出三峽的“水”水勢浩大、水流湍急、水情險惡;從“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三峽的“水”清澈嫵媚,搖曳多姿;從“懸泉瀑布,飛溯其間”可以看出飛流直下的“水”給夾江對峙的山崖增添了生機……)。
文章除了直接描寫“水”的語句,還有哪些地方也寫到了三峽的水?(思考要點:“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用夸張手法從側面寫出三峽的“水”水流疾速;“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寫出船行之快,也從側面寫出三峽的“水”流速之快。)。
(四)山,雄渾蒼涼,充滿陽剛之氣;水,浩蕩奔涌,蘊涵陰柔之美。我們面對平面的文字,眼前卻涌現出生動的畫面,這與作者寫景手法的高妙分不開。我們一同來探討課文寫景的方法,從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思考要點:寫“山”和“水”都運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寫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絕”的寫實概括,又有“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張;寫春冬的“水”側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綠”、“清”等;寫水不離山,寫山不離水,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五)課文第二部分寫三峽的四季,卻沒有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順序寫,而是先從夏季寫起,而且春冬景色合在一起寫,這樣安排合理嗎?說說自己的理解。
(思考要點:夏季三峽中江水上漲,水急浪險,最能體現三峽風光的特點,所以放在前面寫。冬春兩季相連,冬末緊承春初,長江一帶冬春季節(jié)景色相近,合寫符合情理,也節(jié)省筆墨。)。
(六)一山一水總關情,透過文章對山水的描繪,我們的心也同作者一起跳動。說說我們體會到的作者的心情。
(思考要點:“良多趣味”一句的意思是“實在是有無窮的趣味啊”,作者面對春冬之時的山光水色的秀麗奇絕,實在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而從筆下自然流露出來,使讀者深受感染。)。
第三步:拓展應用。
用本課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記承天寺夜游》,意在培養(yǎng)遷移能力。通過閱讀方法的遷移,鞏固所學。
閱讀思路如下:
1.把握課文描寫的對象;
2.分析課文寫景的方法;
3.體會景物中寄予的心情。
課堂教學結束后,布置課外作業(yè)?:
1.熟讀并背誦課文,積累課文中的美詞佳句;
2.收集課外古代詩文中描寫山與水的佳句;
3.以“我喜歡三峽的季”寫一段話。結合課文內容,融入自己的生活經驗。100字左右。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四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后,回答。
生: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寫了三峽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景色。
師:很好,你很會讀書,不僅讀得快,而且邊讀邊想,抓住了文章的結構,大家如果都像他這樣讀書的話,你們也很棒的!
生自由讀,然后匯報。
生:讀了這段話,我知道作者主要寫了橘樹和柚樹。
(對于學生的發(fā)言,只要正確,就肯定。然后再請學生匯報,不需要教師重復多遍這個問題。)。
生:我知道三峽早晨的橘樹和柚樹很美。你看太陽還沒出來,露水閃耀白色的光,給橘樹和柚樹撒下一層潔白的霜,好漂亮。
生:其實露水是變化的,開始像一層潔白的霜,后來太陽出來了,露水就消逝了。
師:你讀懂了橘樹和柚樹上的露水在發(fā)生變化,真能干!
生:我從“橘樹柚樹閃爍著陽光,綠葉金實”感受到橘樹和柚樹真的很美。
師:你們讀了這段,有哪些想法?
生:我感覺三峽秋天的早晨空氣很“清新”。
師:就像用篩子濾過似的,是吧?
生:我從“明凈”一詞感覺到三峽的早晨很明朗干凈。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有露水?。?/p>
師:哦,橘樹和柚樹的葉子是綠色的,果實是黃色的,現在被露水一洗,就……。
生:綠色的被洗得更綠,黃色的洗干凈了,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成金色的了。
師:所以課文中有詞在描寫這種景色,是哪個?
生:明凈。
生:綠葉金實。
生:明麗。
師:在這種環(huán)境下,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唱歌。
生:我想伸出手去接住一滴露水。
生:我想抱著橘樹柚樹搖一搖,讓露水灑在我的身上。
生:我想吹一曲竹笛。
師:對呀,老師覺得三峽的早晨就像一曲笛子獨奏,輕快明朗。你們聽……。
師:你們知道該怎么讀這段嗎?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一讀好嗎?
學生自讀。
指名讀,評讀。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早晨這一段,你們說說,我們剛才做了些什么?
生:找到這段話主要描寫了什么事物。
生:了解這種事物的特點和變化。
生:還要在文中去抓住重點詞語去理解秋天的特點。
生:我們剛才也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課文了。
師:很好,大家學得很用心。那現在就帶著這些要求去讀讀后面三個時間段,你喜歡哪個你就選擇哪個去讀。
學習自學,然后匯報。在匯報的同時,把音樂素養(yǎng)與語文感悟充分融合,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讀完這段后的真實感受。以下是一些同學的發(fā)言。
中午:
生:我從“翻滾著、呼嘯著”想到了龍。
生:我感覺中午的三峽很熱烈,就像一首雄渾的交響樂曲,豪邁,奔放。
生:我想起了鄧老師教過我們的《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下午:
生:黃昏到了,一切靜下來了,我覺得應該讀得平靜而輕緩,就像課文中那句“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
生:剛才聽他讀這一段,我有一種感覺,我好像在聽吹簫,那么輕,那么悠揚。
生:我聽過葫蘆絲,也挺像這種味道的。
生:我家有一盤薩克斯演奏曲,里面有首《回家》非常好聽,黃昏到了,最能夠想起家人,最懷念家鄉(xiāng)。
生:我想起了八冊的時候鄧老師教我們的那首《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你們能舉一反三,這是學習語文的竅門,恭喜你們找到了這把鑰匙。這段確實是有點舒緩而輕柔,但是有你們所說的這么多的離愁別緒嗎?在課文中去看看!
生:老師你說得對,長江在黃昏時候像“一條明亮的小溪”,讀的時候應該稍微慢一點,但是還是要很快活的樣子。
夜:
生:“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蔽腋杏X到三峽到了夜里,是那么寧靜,我好想抱著長江,給他唱首《搖籃曲》。(眾笑)。
生:他想看他的媽媽還在不在。
生:(指著前面那位同學說)他還想聽他的媽媽給他唱搖籃曲。(眾大笑)。
師:可是長江到了夜里是個很乖的孩子啊,他會像他媽媽哭鬧嗎?
生:不會。
生:他想讓他的媽媽給他講個故事。
師:對呀,我們一起來當他的媽媽,給他講個月亮的故事好嗎?
生:成熟的秋的氣息。
師:對,成熟的三峽的秋天。那總的說起來,這時候的秋天是個什么人呢?
生:成熟的人。
生:中年人。
師:因為,這一天,正是……。
生:中秋。
師:用比較坦然、欣賞的語調去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師:學了這課,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想畫三峽的秋天。
生:我想用豎笛吹一首曲子。
生:我想唱《長江之歌》。
師:呵,你知道得還真不少,我這兒準備了一首《長江之歌》,大家一起來聽聽。
課堂在“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歌聲中結束。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五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北魏地理學家酈道遠寫的《三峽》。
一、整體感知課文。
1、首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來讀一遍課文。(老師領讀,學生跟讀;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
2、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大聲的朗讀課文三遍。
3、請兩位學生讀課文。(有讀錯的地方師生一起糾正)。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二、疏通理解課文。
第一段:
1、學生齊讀第一段。
3、學生齊讀第一段,想象群山連綿、高聳如云的三峽美景。
第二段:
1、學生齊讀第二段。
2、、第二段寫夏季三峽的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蓖怀龃笏蜐q?!盎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币源兄焱怀鼋魍募钡奶攸c。
3、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想象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三段。
2、第三段寫三峽春冬之景?!八赝木G潭,回清倒影?!笔钦f在春冬兩個季節(jié),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麗的風光。“絕t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笔钦f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山靜、泉飛、柏怪、水奇,構成一幅挺拔超脫的畫面?!扒鍢s峻茂,良多趣味?!彼澹瑯錁s,山高,草盛,趣味無窮。用極為精煉的四個字狀寫四種景物,總結全段。
3、學生齊讀第三段,想象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
1、學生齊讀第四段。
2、第四段寫三峽秋景?!懊恐燎绯跛?,林寒澗肅”是說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寒冷寂靜的景象?!俺S懈咴抽L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笔钦f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xù)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寫秋峽以代表性事物――猿來表現,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霸厨Q三聲淚沾裳!”“三聲”極言鳴聲之少,“淚沾裳”極言淚水之多。從側面表達了三峽秋天在猿聲中越發(fā)顯得凄涼和悲哀,更增強了表現力。
3、學生齊讀第四段,感受三峽秋天的凄婉美。
三、全班學生齊讀課文。
四、比較閱讀:《早發(fā)白帝城》和《三峽》。
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明確:《早發(fā)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的風光,前者是詩,后者是游記散文。文章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xù)不斷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五、板書:
山:連綿不斷隱天蔽日(高峻美)。
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風(奔放美)。
水春冬:素湍綠潭懸泉瀑布清榮峻茂(清幽美)。
秋: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凄婉美)。
六、一課一練。
1、填空。
(2)文中寫春冬之時山水草木秀麗的句子是。
(3)對水流急、流速快,描寫得最生動的語句是。
二、解釋。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略無闕處()。
不見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林寒澗肅()。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良多趣味()。
屬引凄異,()。
桑竹之屬()。
空谷傳響()。
3、譯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3、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六
須知在初中數學課堂之中,包含的知識點極為繁多,包括公式、法則和性質等,為了保證學生能夠高效率地記憶和靈活性地應用,便需要配合相對簡潔性地語言將這部分內容予以總結與概括,這便是所謂的課堂小結。至于其在現代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中經常運用且實效性較高的方法,則具體如后續(xù)一一呈現。
一、系統(tǒng)性地梳理歸納。
這類方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可謂是經常出現的,一旦說某類課題內容講解完畢之后,教師便需要將具體的解題方法等細節(jié)加以梳理總結,而其間可以沿用的手法眾多,包括圖表記錄等形式,主要目的便在于進行重點和難點標記基礎上,引導學生加深對不同章節(jié)核心內容的印象,最終衍生出完善化的知識體系。經過實際考察發(fā)現,這類方式存在一類顯著性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確保課堂小結的完整和系統(tǒng)性結果,并且還可以使得課程的中心內容得到簡潔和明確地表達。如在進行三角形全等條件這類課題講解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預先將全等的條件一一陳列出來,保證學生完全明確這類要求之后,令他們結合實際進行富有針對性的'選取,為日后深度明確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奠定基礎。長此以往,初中生便可以更為清晰地把握數學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進一步提升單位班級數學課程的教學實效。
二、合理性地拓寬延展。
拓寬延展在初中數學課堂小結過程中,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工序流程,畢竟單純掌握課本中提到的知識點是不夠的,唯獨進行教學內容適當程度地豐富,才可以順利發(fā)散個體的思維。需要注意的是,在初中數學教學期間,極為關鍵的要素便是問題,所以,教師務必要針對學生進行協調性地引導,保證彼此傾力合作,在合理時間范圍內解決一類難題。如在進行認識三角形這類課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包括本堂課之中大家掌握了哪些內容等,基于此,學生便會依次闡述“三角形即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線段首次連接產生的圖形”、“三角形包含三條邊,以及三個內角”等。與此同時,教師應該保證結合學生個體的知識掌握狀況,進行更為深層次的問題設計,令學生在獨立思索、小組探究過程中激發(fā)出愈加強烈的學習欲望,進一步調動課堂和諧愉悅的氛圍。
三、實時性組織實踐活動。
透過客觀角度觀察,初中生群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他們的思維相對比較活躍,特別是在較強的發(fā)散性作用下,使得教師能夠在課堂小結過程中預留部分時間,鼓勵學生結合相關課題和實際進行實踐操作,進一步加深他們對不同類型知識點的理解并從中收獲滿足感。需要注意的是,在該類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要實時性地給予學生個體鼓勵,畢竟如此,才能確保他們掌握原有知識的同時,全方位地鍛煉自身的思維創(chuàng)造實力。
四、清晰性地對比異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期間,異同對比同樣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引導模式。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對比認證新傳授知識和已學內容,在保證清晰化辨別不同概念之間差異性的前提下,鎖定它們之間的關聯和彼此的獨特性,為日后初中生對比分析實力提升,提供一定的保障條件。在該類指導方式作用下,初中生便可以持續(xù)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并且提升各自的知識水平和實踐應用技能。如在進行菱形的性質以及判定這類課題內容講解時,教師會發(fā)現學生經?;煜庑闻c矩形的概念,所以,在組織課堂教學小結活動期間,教師可以考慮將這兩類圖形的判定條件加以同步梳理和對比認證。表現為:“菱形即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其每條對角線各自平分一組對角的同時,兩條對角線還相互垂直;矩形,則是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同時其內角各為九十度?!痹谠擃愔笇Х绞接绊懴?,初中生便會深度明確各類相似知識點之間的區(qū)別。
五、積極性地鼓勵質疑。
在正式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期間,學生經常會出現一些困惑現象,為避免他們學習自主性遭受打擊,教師要鼓勵他們積極思索并且快速發(fā)現相關問題。特別是在一堂課接近尾聲階段的時候,教師要適當騰出一些時間鼓勵學生進行自由探討,保證個體提出疑問之后可以獨立進行解答,之后教師總結他們討論后獲得的結果,保證針對性地化解學生內心的疑問之余,提升該類群體的智力水平。如在鼓勵學生進行一類盡可能大的無蓋長方體制作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類問題,即怎樣利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張制作一類無蓋長方體,并且保證其一定大小的容積。之后鼓勵學生進行集體探究和獨立思索,確保在合理依據輔助作用下強化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為他們日后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和完善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目標貫徹,做足準備工作。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小結始終是不可或缺的指導環(huán)節(jié),所以,作為一類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務必要實時性設計和靈活性沿用各類創(chuàng)新性的設計方式。長此以往,令初中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進一步提升他們獨立思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七
1、正確、流暢地朗讀主、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3、學習古人敘事抒情的方法。
4、積累文言詞匯,體會課文運用語言的特點。
【教學重點】。
見目標1、4。
【教學難點】。
見目標2、3。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明確任務。
第二課時:反饋效果。
【教學內容及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別有風味(在激情中確定教學對象。)。
在粗讀課文后,提問:“假如你的好友要穿越時空隧道,瀏覽當年的三峽,你打算給些忠告或建議?”(要求:發(fā)言必須以課文為依據。)。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群情激昂,紛紛研讀課文,片刻后發(fā)言。
(略)。
(課堂氣氛會很活躍,師生在和諧寬松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仔細想想學生的回答的確都是以課文為依據的,沒有半點脫離課文。經歷了這樣一次探究后,相信學生會對課文內容更熟悉,對課文內涵的理解更深。只不過創(chuàng)設了“朋友游覽三峽”這樣一個情境,而境界全新,既能讓人感到新奇快樂,又實在有用。)。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在學生協商中選擇教學內容:
(生笑。)。
師:笑,可能是默認,那么《三峽》一文,我們主要學習什么東西呢?
(生先答,師可適當點撥,補充。)。
(略)。
(學生互相補充,糾正、完善、歸納)。
(讓學生在小組內協商,確定學習內容,能夠多克服選擇不當的缺點。)這是“生生互動”,是真正的“互動”學習。
2、在教師暗示中選擇學習方法:
師:面對以上任務,是不是都采用相同的學習方法呢?
生(不合):不是,各有各的方法。
師:大家能具體說說嗎?
(略)。
(教師正反問的形式,暗示學生選擇的指南。教師有意識地問“先獨立,后合作”的學習方法,以便穿刺合作的前提,以便突出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獨立學習。)。
3、在個性愛好中選擇學習過程:。
師:好,大家思考一下,要完成上述任務,你會怎樣安排學習過程呢?
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fā),談學習方法。各抒己見。
師:看來,有點爭執(zhí)不下。大家就各自選擇喜歡的學習過程吧!
(從新課程尊重個性的教育理念出發(fā),在學習過程和選擇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個體的自由選擇,教師讓學生各自選擇秘書的學習過程,似乎沒給急診一個結果,而這恰恰是對學生學生個性的尊重,對課堂民主的張揚,此時不僅要看過程,更要看結堅果,無論哪種學習過程,都必須完成上述任務。)。
師:同學們,怎樣才能衡量我們的學習結果呢?
生1:讓老師評判。
師(或生2):讓老師當堂評判,全班同學的學習情況,恐怕時間上來不及又難以操作,大家,能不能想一個變通的方法。
生3:分四個組,進行比賽。
師:不僅比賽,還要進行課堂練習,是老師出題好呢,不是你們出題好?
生4:自己出題好,(如說老師出題好,則加以引導,讓學生自己出題。
師:你們自己出題?來得及嗎?知道出什么啊!
生5:我們一人出一道題,出好后由組長收齊放到講臺上。然后依次來拈題,當場解答。出題的同學進行評判。
師:那么,老師干什么呢?
生(合):老師監(jiān)督。
師:哦!你們的意思是說,每人出一兩道考題,讓別人抽簽答題。答題的人當場回答,并在班上朗讀答案,命題的同學當場評題,當場亮分。
生(合):對。
師:那么,課后練習呢?是不是與過去一樣,由老師解決?
……。
(有教學就有評價,有學習就有檢測。采用這種“超市式檢測”,讓學生既當老師,又當學生。當老師的,有意選擇相關內容出題;當學生的,隨機抽簽。這樣,“生生互動”與“合作學習”達到了新的層次。盡管這樣做,課堂上可能有些混亂,但是學生趣味濃、興致高、學得活、效果好。)。
5、在學習需求中選擇教師行為:
師:你們學習,你們出題、答題,我干什么呀?
生(合):你就當我們比賽的主持人吧!
師:比賽主持人?
生1:我們分四個大組展示“讀課文”、“譯課文”、“品句子”、“析思路特點”的學習成果。老師當比賽主持人,和我們一起評判學習的結果,看一看哪一組做得最好。
生2:老師,還要完成一個重要任務。
師:什么任務?可別太難喔!
生3:當我們有疑難時,你要為我們解答疑難。
師:看來,我可一點也不輕松,要當主持人,要當評委,還要當你們的幫手。不過,既然大家這樣信任我,我一定努力做到,爭取不讓你們失望。
生(合):好哇!
……。
(在課堂教學中,是教師做主,還是學生做主?超市式課堂主要是學生做主。教師的教學行為也由學生選擇就是一個重要標志。超市式課型把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轉化為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請老師講解這方面的知識,解決了學生不能主動提出問題的教學難題,同時,教師應進行適當調整。)。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八
胡人侵邊,王昭君決然站起,逆身走進大漠,漢朝的歷史因此而延續(xù)了百年。劉備托孤,敢逆吳魏,使天下終成三足之勢,這些人物都敢于逆當時的歷史潮流而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因此他們成為了歷史上的兩座豐碑。作者將敢逆潮而動的歷史人物與三峽中的山險水急之景交織在一起寫,旨在啟迪人們,當歷史處于衰退時期時,俊杰當敢逆潮而動,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這應是《巴東三峽》的人文內涵所在,也是將景和情融為一體、寓情于景的寫作寓意,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三峽課堂小結篇十九
新一輪課改的實施,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發(fā)展,從而,在更高的層面上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隨著課改的深入,我們也由多媒體教學逐步走向網絡教學。在網絡環(huán)境下的課堂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可以借助網站這個更加廣闊的平臺,搜集資料,探究各種問題,交流心得,學習變的更加得心應手,網絡教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而教師,在新的課堂環(huán)境里,進一步的轉變觀念,主要職能為引導點撥,組織交流等,不再單純的傳授知識,可以真正的起到“導師”的作用。
這堂網絡環(huán)境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語文課,對于我和學生們來說都是一次新的嘗試。難得的是在電腦非常普及的今天,學生們對于在微機教室上課并不陌生,而且他們具備一些基本的使用電腦的技能,這些給我們的課程順利進行提供了幫助,他們通過巴東三峽專題網站里的學習,瀏覽三峽的景觀,查閱資料,就仿佛身臨其境一般,遠比過去單純的使用課本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峽課堂小結篇二十
師:我想和大家談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我最近去了一趟三峽。
生:?。。@訝)。
生:是?。ɑ腥淮笪颍?/p>
師:要大家回家找一些關于三峽的資料,大家都拿出來交流交流。
(學生舉手踴躍,似都有備而來,課堂氣氛活躍。)。
生:我找到一份關于課文、作者及《水經注》的資料。
生:介紹三峽中的三個峽的資料。
師:請你順著從上游到下游的順序說說看是哪三峽。
生:依次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生:我找到的是正在建造中的三峽大壩的資料。
生:我找到的是一些自古到今寫三峽的詩。
師: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如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讓我們一起來背一下。
(學生大聲背誦詩歌)。
師:很好,大家都查到了關于三峽的各種資料,我們來評價一下誰找的資料更好一些呢?(學生們各抒己見談了自己的看法:或認為新穎的,或認為豐富的,或進行補充的……)。
師:剛才大家找的資料真是豐富啊。其實,我們說的書本、電視、電腦,還有大家手上拿的這些材料以及大家的發(fā)言都是獲得信息的各種渠道,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要了解它的相關情況,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先查查資料,這個就是多媒體的運用,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
剛才大家通過交流初步了解了三峽,下面我們來進一步領略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的風采。
(學生自由朗讀,相互交流,自己正音。)。
師:我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大家看看他的字音讀得準不準。
(一生朗讀,交流評價,明確讀音,全班齊讀課文,這一遍朗讀的要求是讀準字音。)。
師: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我們還應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讀順課文,哪位同學來試試?
(按照課文的自然分段,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老師直接在powerpoint上用“/”劃出文章的節(jié)奏,交流評價,明確重點、難點。全班再讀課文,這一遍朗讀的要求是讀順節(jié)奏。)。
師:大家剛才讀得又準又順,現在老師對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請同學們參照注釋,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選那么幾處自己處理一下,試著讀出感情,讀出文章的意韻來。
(學生們的聲音由小變大,慢慢就放開來讀了,不少同學躍躍欲試,有選一句讀的,有選整段讀的。)。
生:“夏水”應讀得快一些,聲音大一些,讀得要有氣勢。
生:“春冬之時”應處理得非常輕松、平緩。
生:“林寒澗肅”的部分應讀得慢一些,聲音低一些,讀得哀傷一些。
(學生們反復朗讀,讀語段,讀全文,個人讀,全班齊讀,合作探究,交流評價,仔細品味,體會文中的情境,在朗讀中學習處理語速、語調、重音的方法,達到讀準字音,讀順節(jié)奏,讀出感情的要求。)。
師:大家讀得非常好,如果胸懷更放開些,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下面,我們來進一步品味品味課文的內容,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些景物。
生:山水。
(此時學生們對課文已經相當熟悉了,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
師:對極了,滿篇都是山和水?,F在請同學們思考三峽的山到底是怎樣的山,三峽的水到底是怎樣的水。請同學們把課文原句翻譯成現代漢語,加在山、水前面做修飾語,我們來分一下工,男孩子應該像山一般偉岸,就準備山的部分;女孩子應該像水一般靈動,就準備水的部分。
(學生們覺得很有趣,踴躍參與。輕松地交流之后,大家進一步熟悉了課文,進一步掌握了本文復雜的文言語匯。)。
師:請同學們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三峽的山水各有何特點?
(經過之前的鋪墊,這個問題地解決可謂是水到渠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相互補充很快便形成了共識: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蕩的、凄寒的。富于變化,姿態(tài)萬千。)。
生:美。(大家異口同聲地答道。)。
師:講得好!山水三峽的確很美,這其中又有哪幾種不同的美呢?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審美趣味,來談談你眼中的三峽是怎樣一種美。
(同學們有說奇美的,有說壯美的,有說秀美、靜美的,居然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凄美,很了不起。大家的眼中流露出贊許的眼色,都似有所悟的樣子。)。
師:老師想把你們剛才說的編成一句語,帶點古詩文的味道,大家看看老師編得如何。(板書)山水三峽美兮,奇壯秀靜凄絕。
(也許大家覺得這句話還不錯,都忙著記下來,不少孩子還點頭點腦,口中念念有詞,似在咀嚼揣摩。)。
生:三峽大壩工程。(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答道。)。
師:大家有查到關于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們對這個話題都很感興趣,查找的資料非常豐富。)。
師:大家講得很好,下面請大家根據所提供的資料,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到了2009年,三峽大壩建成之后,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的山水風光會有哪些變化?文中的哪些景觀還在?哪些景觀將不復存在?還會增加哪些新的景觀?四人小組討論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
(同學們各抒己見,課堂討論氣氛非常活躍。)。
生:大壩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內水位會有所升高,“兩岸連山,略無闋處”這一景觀會有所變化,三峽上游會出現又一個秀麗的千島湖。
生:大壩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情況就不會出現了,有大壩來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證水道的暢通,無論是豐水還是枯水的季節(jié),航運都不受影響。
生:大壩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為大壩蓄水會導致污染。
生:我不同意剛才那位同學的說法,大壩蓄水可以增加三峽對下游清污、排污的能力,使三峽的水更加清澈,美景依舊。
生:大壩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達以前難以到達的山林深處,會嚇走猿猴,“高猿常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景象就會消失了。
生:大壩建成之后,水被攔起來,就不能打漁了,“漁者歌曰”的景象就看不到了。
生:我不同意剛才同學的看法。大壩控制水的流量,流域之內風平浪靜,水量豐盈,有利于漁業(yè)的發(fā)展,打漁的人應該更多,打到的魚也應該更多。
師:那漁者就要改唱“巴東三峽巫峽長,打漁歸來喜洋洋”了。
生:我認為三峽的漁民即使不用打漁了,三峽也應該保留打漁的景觀,這樣即可以保留三峽的原貌,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師:講得非常好,對歷史遺跡的保留確實是人類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三峽大壩的建造是人類對自然的偉大改造,它和自然的和諧共處,是最偉大、最令人感動的一處景觀。
師:三峽即將發(fā)生許多變化,那么,這個新的三峽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相比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學生們各有各的想法,有喜歡新三峽的,有喜歡舊三峽的,有兩者都喜歡的。)。
師:其實,它們各有各的美。遠去了的,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個現代而又更加壯美的三峽。雖然,美麗不會永遠,但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別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贊美。
(同學們的情緒受到感染,全班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
師:剛才我們一直在文字當中神游三峽,現在我們來看一段三峽的風光片,我請同學們看兩遍,第一遍注意觀察,看哪些寫的是原文中的景物,試著背一背,第二遍,你們可以叫我停,我們把相應的文字大聲背出來。
(風光片是經過剪輯的,再加配上音樂,很貼合課文的內容和情境,給學生很形象、很直觀的印象,片子第一遍還沒有放完,學生們已經一條聲地喊“停停停”,一句句,一段段地開始大聲背書了。)。
師:風光片和課文描述的都是三峽,通過剛才的學習和比較,同學們更喜歡哪種形式呢?
生:我喜歡圖片形式,因為圖片比較生動,好看,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生:我更喜歡文字,因為文字更富有想像力。
師:講得非常好,老師和你的看法一樣,文字給人更廣闊的想象的空間,想象到一些畫面上看不到的內容。下面我和同學們把這篇課文完整地背一遍,不熟悉的地方可以看書,我們一起來再次品味文字之美,三峽之美。
(絕大多數同學背得相當流暢,我跟在其中斷斷續(xù)續(xù)地背著,背得不如他們好,但我心里很高興,因為這樣的課文當堂背下來是有相當難度的,為此我想了許多辦法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現在看來,目標達到了。)。
生:好!
師:那我們就相約2009年三峽大壩建成之日。下課。
三峽課堂小結篇二十一
這次課堂觀察我們組觀察的老師是方潔老師,方老師上的課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幸福的收藏》,我的觀察點是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雖說這節(jié)是語文實踐活動課,但其中也蘊含了口語交際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5—6年級的學生口語交際的要求其中一條是:學生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根據課堂上我的觀察統(tǒng)計,這節(jié)課聽課學生共有29人,參與人次是34人,參與人數20人,占69%;主動參與20人,占69%,被動參與9人,占31%。其中程度好的12人,參與8人,占67%;表現一般的13人,參與9人,占70%;學困生4人,參與2人,占5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一、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言面較寬。方老師上的是六年級的課,我們都知道,一般學生到了五六年級,都是越來越不愿意發(fā)言,發(fā)言權總是掌握在個別學生的手中。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看到,學生的發(fā)言面還是挺廣的,大部分學生還是比較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見,這與方老師平時的訓練是密不可分的。
二、老師能夠廣泛地利用好語文學習的資源,珍視體驗,使學生能全身心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比如導入部分從一組童年的照片入手,勾起學生童年的回憶;接著又用一個心理測試小游戲,使學生暢所欲言地說幸福、品幸福;第二部分老師又利用了一個催人淚下的公益廣告,找到幸福不僅是享受的過程,更是給予;最后,又以游戲和一組照片結束課程。
三、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是否自在,關鍵是自己是否被關注,整節(jié)課方老師不僅珍視優(yōu)秀生的體驗,還珍視表現一般和學困生,提高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
建議:
1、語文老師要在具有教學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生活閱歷的基礎上,塑造自己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學色彩的教學形象,但本節(jié)課課堂氣氛過于低沉,建議老師用自己的優(yōu)勢吸引學生,提高課堂學生的參與度。
2、參與的基礎不是服從,而是平等。這節(jié)課上,小組討論時,學生七嘴八舌發(fā)言,但是,老師對他們正討論的內提了一個問題,結果課堂馬上變得安靜,與先前判若兩人。原因在于老師在確定提什么問題時,沒有考慮學生會提什么問題,學生對什么問題感興趣。學生的參與不是他們自發(fā)的要求,而是對教師的服從。
華東師大的葉瀾教授曾經說過:課堂教學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部分。”當然,在實踐教學中,由于存在著個體、文本內容、教學環(huán)境、教師心理差異因素,很難在每一堂課讓學生以飽滿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可能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準參與度?!钡虒W是充滿希望的藝術,只有憧憬,才有更高的追求。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31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