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人類經驗的寶庫,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和智慧。寫總結時,首先要明確總結的目的和對象。如果大家有任何關于總結寫作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隨時向我提問,我會盡力給予幫助和指導。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一
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是人教版義務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部分的第一節(jié)課的內容這節(jié)課是屬于空間與圖形測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測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點。教材把這部分按排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明確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生學好這節(jié)課不僅能為他們后續(xù)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幾何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谖覍滩牡睦斫庖约罢n標與教材的要求,我在這節(jié)課中定如下教學目標,1讓學生直觀認識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shù)。2。通過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3。讓學生在主動學習活動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快樂。分享學習成功的樂趣。以上三點教學目標的確定較好體現(xiàn)新課標的對知識與技能,學習方法與過程,情感與態(tài)度的三者有機結合的具體全面要求,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正確度量角的技能。難點是怎樣讀量角器內。外圈的度數(shù)。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有效降低難點。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1,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2。用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容易達到在學生頭腦建立各種角的表象。從而加快學生對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標。3,用先估后量的方式。防范學生讀數(shù)錯誤,達到來化解教學難點。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把學生發(fā)展放在首位,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設計如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歸納,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下面我把這節(jié)課的設計教學流程做如下說明。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1,出示圖直接比較兩個角的大小。2。用活動角比較角1與角2的大小,并說一說方法。導入課題:板書: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認識量角器2,引導觀察3。組織交流,匯報評價。4,介紹角的計量單位:度并認識1度角,建立1度角的概念。5認識幾度角,初步建立角的大小表象如:用活動角指出10度20度90度120度的角,組織學生在自己量角器上找出相對應的角45度60度90度180度并進行賞試量角,6用合作交流組織評價方式歸納出量角方法: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度數(shù)。7指導練習量角。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1量出角2,判一判。四全課總結1,這節(jié)學些什么,還想知什么。布置作業(yè)。
為較好的完成本節(jié)教學任務,必須認真作好課前準備工作,要求學生帶好學具.量角器.三角板,以及特殊的角的圖形等.
本節(jié)課這種設計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同伴合作的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程序設計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指導時重在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培養(yǎng),把量角與在學生頭腦建立角的表象結合起來,起了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同時達到學習的目標。教學設計體現(xiàn)教學基本原則,符合新課改的精神,故我認為是可行的合理。下面把我在新課部分的片段說一說。略。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量角器)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學生合作研究量角器。(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jù)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fā):根據(jù)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shù),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學生看書后再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指出1°角的頂點及兩條邊,加深學生對1°角的認識。3、認識幾度角。(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讓學生讀出角的度數(shù)(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2)在量角器上出示26°角(同上),讓學生讀出角的度數(shù),并問學生:這里刻度上沒有標數(shù),你怎么知道它是26°的?(組織學生交流,突出讀角的度數(shù)時要認真看這個角包含多少個刻度)。(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并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合作完成,完成后讓學生在媒體上反饋)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1、出示下列角,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shù)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shù),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該怎么辦?然后讓學生嘗試測量,測量后由學生做示范(邊量邊說明是怎樣量的)。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shù)。(學生量后讓其談體會,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對教材的認識:以前教這個內容時,重點放在量角的方法上,教師指導學生怎樣對點、對邊、看刻度,甚至讓學生把量角的方法背熟了,結果學生還是不會量角。
反思其教學行為,我認為量角的方法是成年人的認識,這樣的認識學生不容易理解其真真道理。對小學生來講量角方法的真真道理其實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數(shù)的角與要量的這個角重合,讀出的量角器上角的度數(shù)就是要量的這個角的度數(shù)了。而怎樣進行重合學生是容易理解的,所以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能很快地讀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上。依據(jù)以上的認識,我把教學過程設計成上面三個層次來進行。第一層是課題的引進。這里我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選擇三種椅子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實際生產中確實會碰到這種需要量角的事,從而產生學習需求。這個情境中把宇航員登月時坐的椅子放在里面,學生會感到新奇,同時這里也滲透了科學的知識,擴大信息的價值和知識的背景。第二層是讓學生認識量角器,重點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這里又分認識量角器、認識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個層次進行教學。認識量角器時,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種自主探究的方法。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學生是具備這種自主探索能力的。課堂中學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的有數(shù),這些數(shù)的排列有規(guī)律,一個從左往右,一個從右往左,中間正好是90”;“我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90這個刻度與量角器上最下面這個刻度交*在一個小點上”;“我從最大的刻度數(shù)是180這個數(shù)上猜測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我發(fā)現(xiàn)下面有一個小半圓,最中間有一個點”。你看學生研究得多認真,觀察得多仔細??!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二
(一)說課內容:
(四年級上冊第18—19頁)。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度量》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第七冊第二單元的第二課時,教材的主要內容是怎樣學好角的度量,從學生在認識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想好的這部分知識,讓學生從各種學習方向進行,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幫助他們學習空間的觀念。這樣可以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周圍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對角的度量打好基礎。
(三)教學目標定以下三點:
1、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學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統(tǒng)一角的計量單元的需要,認識角的計量單元,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觀念,能聯(lián)系操作結果,發(fā)現(xiàn)三角尺的三個內容角和特點,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關系。
3、要積極參與量角的'學習活動,在探究量角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實踐中產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興趣。
(四)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根據(jù)精彩的內容編排和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量角器的結構和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總結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運用量角器量角。教學難點是:在應用量角器進行度量角的大小情況下,怎樣確定量角器對準角的頂點,邊上是怎樣放置的。
根據(jù)學生已經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探究過角的認識,通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創(chuàng)新能力。
根據(jù)本課時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任,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例如:我教學角的度量這課內容是:一是教學目標要明確,二是突出重點,三是突破難點,我放手讓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進一步分析,比一比,量一量,所以,學生在學習角的度量的同時完成。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創(chuàng)設清凈,導入新課。
讓同學們,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圖形有角?向大家說說?這樣可以讓同學對生活周圍的數(shù)學距離,學生為了弄清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哪些角的大小關系,有什么不同,引出深思,激發(fā)了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再結合課文的主題圖,形象直觀的把教學內容呈現(xiàn)出來,有了學習的興趣活動,學生就能很快的進入積極思維狀態(tài),為學習新課的內容作好鋪墊,很自然地使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
(二)師生共同合作,探究新知。
首先出示活動角,感受角形狀,我讓學生認真觀察,通過觀察這個活動角,動手把這個角度大一些,也可以怎樣做?變小呢?這樣學生就能認識到角是有大有小的,把角的兩條邊又開一些,把兩條邊收攏一些,角就小一些。這樣把學習的動權讓給了學生使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等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其次,出示量角器,讓學生認識量角器的結構和計量單元是什么?并觀察1度角的大小,接著讓學生動手把量角器量一量各個角的度數(shù),在量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到量角時要分幾步進行,并說出量出各個角的度數(shù),以小組里交流所量的結果,從而讓學生認識到量角的過程。
(三)實際運用,鞏固新知。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手段,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以下結構。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二題,動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個角的度數(shù),通過這兩道題的練習,不僅能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又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
3、小組活動,動手,動腦,制作各種各樣的角來進行鞏固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還可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首先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今天學習,你們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的小結后,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己歸納總結,既能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有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三
我說的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課,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線段、直線與射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后面學習畫角、角的分類的基礎。教材注重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會量角的必要性,認識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體會、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說學生】。
學生對于角的有關知識已有了初步的體驗,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開的大小有關。一部分學生對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數(shù)學生幾乎沒有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體驗,小小的量角器雖然被拿在學生的手中,但學生對它的認識是陌生的,一條條放射狀的線,不同的刻度,會使學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樣用它測量角的大小,就更顯得無從下手了。而且,在實際中,學生似乎沒有度量角的需要,他們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很少能應用到生活中。
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本節(jié)課的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單位;會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標:在測量角大小的活動中,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
情感目標:1、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大膽嘗試,積極表達,使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
2、應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價值,學生的應用意識得到培養(yǎng)。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在自主探索中逐步體會、總結量角的方法。
【說教法和學法】。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就是量角,是一種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去的教學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操作,然后進行大量的練習加以鞏固這項技能。無疑,這種方式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低效的。新課程標準倡導: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事情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币虼耍竟?jié)課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體會量角的意義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說教學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一個放風箏比賽,怎樣判斷誰的風箏放的高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進而展開新知的學習,然后設計幾個適合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量角的意義,探索、總結量角的方法,逐漸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中,來體會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下面我分別說一說。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與學生談話,你喜歡風箏嗎?放過嗎?參加過比賽嗎?
這樣,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
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明確,要知道誰的風箏放得高,只要知道繩子與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風箏放得越高。在這里運用多媒體課件,抽象出繩子與地面所成的角,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形成抽象思維的能力。
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思維,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體會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這一句追問,進一步激活思維,學生會積極參與討論,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從而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學生會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點的角進行測量;用直尺測量;把兩個角重合比較大小;用量角器測量等方法。
在這里,教師順應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這些方法的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在這種情況下用把兩個角重合的方法不適用,用小一點的角測量雖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較精確的知道一個角比另一個角大多少,這幾個方法在使用時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使學生產生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為學習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礎。當學生有了學習的需要時,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參與學習活動。
2、認識量角器。
請拿出準備的量角器,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匯報。
認識量角器上的中心點、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18個大格,180個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時用的單位。
學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這些,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時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里,我先引導學生自由匯報,然后運用多媒體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形成較完整的認識。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們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這么多的秘密,其實量角器上還藏著很多角呢,你能試著找一找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出你找到的角。
學生嘗試在紙上的量角器上畫角。
你找到了哪個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嗎?
請學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畫的角,并試著說出這個角有多大。
這個活動實際上就是體驗量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量角器的中心點,就是所有角的頂點,從這一頂點引出的任意兩條射線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個角都可以知道度數(shù),為后面量角做好鋪墊。
4、嘗試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經找到這么多的角了,能嘗試著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嗎?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應該是學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學生認識了量角器后引導學生嘗試測量角的大小,要學習的內容就呼之欲出了。
學生嘗試測量練習紙上的幾個角。給出的幾個角的開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逐漸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決量角時出現(xiàn)的問題,如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圈刻度;把角的一邊對準“0”度刻度線比較簡便等。
這樣教學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苯處熞煜W生學習的思維,順應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站在更高的角度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
5、總結量角的方法。
剛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時候,同學們有幾個共同的地方,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引導學生交流總結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的中心點要和角的頂點重合,角的一邊和量角器的“0”度刻度線重合,看另一邊的刻度。因為學生親身參與其中,深有體會,怎樣量角學生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的體會,一點一點摸索,所以量角時的注意事項完全可以總結,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質,逐漸形成量角的技能。從而使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的學習達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6、解決問題。
同學們已經會用量角器量角了,我們就可以幫助小猴子裁判,判斷誰放的風箏高了。
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小猴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前面創(chuàng)設的情境更完整,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更主要的是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樂趣,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得到發(fā)展。
三、聯(lián)系生活體會量角的用處。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傾斜角度;踢足球時選擇射門的位置;這里充分運用多媒體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讓學生感知測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給學生進一步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的意識和習慣,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說板書】。
在學生總結量角方法的時候,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相應地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重點、難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角的度量。
角的頂點——中心。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四
我說的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課,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線段、直線與射線的認識,平角、周角的認識,以及用量角器量角與畫角。這部分知識是學生后面學習畫角、角的分類的基礎。教材注重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會量角的必要性,認識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體會、總結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學生對于角的有關知識已有了初步的體驗,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開的大小有關。一部分學生對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數(shù)學生幾乎沒有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體驗,小小的量角器雖然被拿在學生的手中,但學生對它的認識是陌生的,一條條放射狀的線,不同的刻度,會使學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樣用它測量角的大小,就更顯得無從下手了。而且,在實際中,學生似乎沒有度量角的`需要,他們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很少能應用到生活中。
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實際,我制定本節(jié)課的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單位;會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標:在測量角大小的活動中,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
情感目標:
1、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大膽嘗試,積極表達,使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
2、應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價值,學生的應用意識得到培養(yǎng)。
教學重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學難點:在自主探索中逐步體會、總結量角的方法。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就是量角,是一種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去的教學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操作,然后進行大量的練習加以鞏固這項技能。無疑,這種方式對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低效的。新課程標準倡導: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薄笆虑樵鯓幼鼍驮鯓訉W,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币虼耍竟?jié)課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體會量角的意義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設計了一個放風箏比賽,怎樣判斷誰的風箏放的高的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進而展開新知的學習,然后設計幾個適合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量角的意義,探索、總結量角的方法,逐漸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中,來體會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下面我分別說一說。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與學生談話,你喜歡風箏嗎?放過嗎?參加過比賽嗎?
這樣,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
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明確,要知道誰的風箏放得高,只要知道繩子與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風箏放得越高。在這里運用多媒體課件,抽象出繩子與地面所成的角,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形成抽象思維的能力。
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思維,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
二、自主探究量角的方法。
1、體會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這一句追問,進一步激活思維,學生會積極參與討論,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從而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學生會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點的角進行測量;用直尺測量;把兩個角重合比較大??;用量角器測量等方法。
在這里,教師順應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這些方法的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在這種情況下用把兩個角重合的方法不適用,用小一點的角測量雖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較精確的知道一個角比另一個角大多少,這幾個方法在使用時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使學生產生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為學習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礎。當學生有了學習的需要時,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參與學習活動。
2、認識量角器。
請拿出準備的量角器,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匯報。
認識量角器上的中心點、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18個大格,180個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時用的單位。
學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這些,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時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里,我先引導學生自由匯報,然后運用多媒體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形成較完整的認識。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們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這么多的秘密,其實量角器上還藏著很多角呢,你能試著找一找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出你找到的角。
學生嘗試在紙上的量角器上畫角。
你找到了哪個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嗎?
請學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畫的角,并試著說出這個角有多大。
這個活動實際上就是體驗量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量角器的中心點,就是所有角的頂點,從這一頂點引出的任意兩條射線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個角都可以知道度數(shù),為后面量角做好鋪墊。
4、嘗試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經找到這么多的角了,能嘗試著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嗎?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應該是學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學生認識了量角器后引導學生嘗試測量角的大小,要學習的內容就呼之欲出了。
學生嘗試測量練習紙上的幾個角。給出的幾個角的開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逐漸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決量角時出現(xiàn)的問題,如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圈刻度;把角的一邊對準“0”度刻度線比較簡便等。
這樣教學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苯處熞煜W生學習的思維,順應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站在更高的角度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
5、總結量角的方法。
剛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時候,同學們有幾個共同的地方,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引導學生交流總結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的中心點要和角的頂點重合,角的一邊和量角器的“0”度刻度線重合,看另一邊的刻度。因為學生親身參與其中,深有體會,怎樣量角學生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的體會,一點一點摸索,所以量角時的注意事項完全可以總結,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質,逐漸形成量角的技能。從而使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的學習達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6、解決問題。
同學們已經會用量角器量角了,我們就可以幫助小猴子裁判,判斷誰放的風箏高了。
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小猴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前面創(chuàng)設的情境更完整,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更主要的是學生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樂趣,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得到發(fā)展。
三、聯(lián)系生活體會量角的用處。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傾斜角度;踢足球時選擇射門的位置;這里充分運用多媒體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讓學生感知測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給學生進一步思考的空間,讓學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睛觀察生活的意識和習慣,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在學生總結量角方法的時候,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相應地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重點、難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角的度量。
角的頂點——中心。
角的一邊——0刻度線。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五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角的度量》第一課時。教材的主要內容學習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確度量角的大小。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堅持新課標的理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以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為目標,以學生的好奇心為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質疑、解疑過程,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另外通過一系列形式多樣的練習,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多樣性、趣味性,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
依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認識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shù)。
2、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學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讀出度數(shù)。
3、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操作活動,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4、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動參與學習、勇于探究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量角器,并正確使用量角器。
教學難點是: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
數(shù)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學生已探究過角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本節(jié)課以學生的好奇心為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質疑、解疑過程,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新課標提出: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本節(jié)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能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力爭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將設計四個環(huán)節(jié)突破教學目標:
1、出示簡筆畫、激趣引入;
2、合作交流,觀察研究;
3、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4、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5、小結語。
(一)出示簡筆畫、激趣引入。
出示簡筆畫并提問:大家從這兩幅簡筆畫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圖形是由線段、圓、角組成的,從而教師提出問題:你了解哪些關于角的知識?簡單的問題,促使學生動腦回憶所學過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加以總結,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也為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了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在此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小學生喜歡簡筆畫的特點,通過簡潔生動的簡筆畫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順利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合作交流,觀察研究(觀察間)。
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同時使這幾個特殊的角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表象;再通過學生找一找刻度線,讀一讀大小不同的角的度數(shù),來突破內外圈刻度容易讀錯的難點,為后一環(huán)節(jié)做了充分的準備。
(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操作間)。
1、量角器的邊和角的一邊對齊,正確嗎?應該怎么辦?
2、看度數(shù)時,有兩個數(shù),應該怎么看?什么時候看內圈,什么時候看外圈?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總結,有助于知識的積累和深化,是發(fā)展學生記憶力、思維力的重要手段。最后,教師在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研究方法”,并重現(xiàn)量角的過程,既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又能對一些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釋疑。
整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帶著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問題,從而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真正體現(xiàn)人人參與,人人是學習的小主人,再次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趣味練習,拓展延伸——研究成果匯報。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手段。本節(jié)課的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
(1)量一量,排排隊。
動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個角的度數(shù),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這些角排排隊,不僅能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又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
(2)量一量,擺擺圖。
量出一幅三角板每個角的度數(shù),并擺出75120135180。
(3)剪一剪,量一量。
動手剪個五角星,小組合作,量出五角星每個角的度數(shù)。
整個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比角、拼角、找角、量角等一系列活動,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fā)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生動有趣的游戲,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讓學生經歷了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四)小結語。
首先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小結,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既能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及時給予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的信心。布置開放性的課后作業(y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六
引導學生在交流中明確,要知道誰的風箏放得高,只要知道繩子與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風箏放得越高。在這里運用多媒體課件,抽象出繩子與地面所成的角,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形成抽象思維的能力。
這樣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思維,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
1、體會用量角器的必要性。
這一句追問,進一步激活思維,學生會積極參與討論,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從而引出本課要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學生會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點的角進行測量;用直尺測量;把兩個角重合比較大??;用量角器測量等方法。
在這里,教師順應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這些方法的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在這種情況下用把兩個角重合的方法不適用,用小一點的角測量雖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較精確的知道一個角比另一個角大多少,這幾個方法在使用時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簡單、最有效的,使學生產生學習用量角器量角的愿望,為學習量角奠定情感的基礎。當學生有了學習的需要時,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參與學習活動。
2、認識量角器。
請拿出準備的量角器,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匯報。
認識量角器上的中心點、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18個大格,180個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時用的單位。
學生拿到量角器后看到的就是這些,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的,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量角器,同時可以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里,我先引導學生自由匯報,然后運用多媒體演示量角器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形成較完整的認識。
3、在量角器上找角。
你們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這么多的秘密,其實量角器上還藏著很多角呢,你能試著找一找嗎?請你在練習紙上畫出你找到的角。
學生嘗試在紙上的量角器上畫角。
你找到了哪個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嗎?
請學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畫的角,并試著說出這個角有多大。
這個活動實際上就是體驗量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量角器的中心點,就是所有角的頂點,從這一頂點引出的任意兩條射線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個角都可以知道度數(shù),為后面量角做好鋪墊。
4、嘗試量角。
你在量角器上已經找到這么多的角了,能嘗試著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嗎?
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應該是學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學生認識了量角器后引導學生嘗試測量角的大小,要學習的內容就呼之欲出了。
學生嘗試測量練習紙上的幾個角。給出的幾個角的開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逐漸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決量角時出現(xiàn)的問題,如讀內圈刻度還是讀外圈刻度;把角的一邊對準“0”度刻度線比較簡便等。
這樣教學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jù)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jù)做的法子?!苯處熞煜W生學習的思維,順應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站在更高的角度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角的度量》,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地位。
《角的度量》是西師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節(jié)課是屬于空間與圖形測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測量教學中難度較大的一個知識點。教材把這部分按排在學生初步認識了角,明確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礎上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學生學好這節(jié)課不僅能為他們后續(xù)學習角的分類和畫角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幾何知識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二)、教學目標。
綜合考慮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依照“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制立如下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shù),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及合作精神。
過程與方法目標:對1度角的認識以及比較角大小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通過學習與操作充滿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
教學重、難點確認為:精確度量角的度數(shù)。
“施教之功,貴在引路,妙在開竅?!爆F(xiàn)代教學論主張,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從而我采取了“以情動人、以境吸人、合作探究、自主創(chuàng)新”為主的教學模式,主線為:找角------畫角------量角------用角。讓學生在愉悅與輕松的學習過程中更深層地領略角的度量方法。
在新授前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趣味性,讓學生既感到好奇,又倍感親切。在認識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單位時,采用學生獨立思考,同桌合作,集體合作的方式。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時,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動手、動腦、動口,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操作的技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個滑梯:。
讓學生感受:第一個:不好玩,第二個:很好玩,第三個;不敢玩。
并著重讓孩子比較這3個滑梯不同之處?孩子的回答也許千奇百怪,但最主要的是讓他們用數(shù)學的眼睛發(fā)現(xiàn):角度不同。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適呢?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從而引出課題: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另類學習。
1、仔仔細細去找角。
首先我會讓孩子擦亮自己的慧眼,搜索身邊的角。并思考那種物體上角最多,有多少?
當找到第一個身邊的角時:強調角的靜態(tài)定義: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并介紹角的另一動態(tài)定義:角也可以看做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所組成的圖形。有始邊和終邊。我們再來看看身邊的角。
【此定義為后面學習0刻度線是表示起點的。埋下了伏筆】。
接下來引導孩子去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有沒有角,角在哪兒?聰明的孩子很快會發(fā)現(xiàn)量角器的角。而且最先發(fā)現(xiàn)的一定是90度的角。
2、認認真真去畫角。
既然量角器上有角,我會讓孩子在紙量角器上把他畫出來:
任務1:畫90度的角。解決并強化:角的頂點在量角器的中心點,一條邊是0度刻度線,另一條是90度刻度線。
任務2:畫60度的角(盡可能和別人畫的不一樣)。
(量角器上有兩個60度,究竟看哪一圈?我們要想一想是從哪邊開始的。)。
教師解決并強調:0度刻度線是表示起點的,就是從這邊開始數(shù)的意思。始邊對著那邊的0就看就從那邊開始看,并思索角的變化過程。
(課件演示分別從左右兩條0度刻度線開始旋轉而成內外圈刻度的角。)。
任務3:畫1度的角。
強調:全世界都這樣規(guī)定:把一個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應的角就是1度的角。
3、專專心心去量角。
數(shù)學的眼睛,讓我們在量角器上看到了若干個大小不同的角。那怎么用量角器來量角呢?
這時大膽放手讓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并思索:放量角器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
角和量角器上的角重合了。
角的頂點和量角器的中心點重合。
0度刻度線和一條邊重合。
還有一條邊和量角器上的邊重合。
教師提綱挈領歸納總結一句:量角其實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重合。
(要量得準,就要重合準。怎樣才叫重合得準呢----二合一看)。
4、實實在在去用角。
【拓展延伸】風箏比賽是用同樣長的線比誰的風箏放得高。怎樣才能量出風箏的高度呢?能不能用梯了爬上去量,那是個笑話。那怎么比呢?是把風箏線放到地上,(出示兩個角度)然后量一量誰的風箏線與地面的夾角大,夾角大的風箏飛得就高。
(出示課前的滑椅)滑梯的角度多大才合適呢?我請教了3位工程師,他們告訴我:滑梯的角度應該是——(板書40°~50°)。
量角器中心點0度刻度線?度刻度線。
角頂點一條邊另一條邊。
通過上面的板書,把有關角的知識和度量角的技能逐一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看了一目了然。角的認識和角的度量,反映整堂數(shù)學課的精華,讓學生從板書中,掌握知識的綱要,受到美的熏陶。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八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有效降低難點。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1,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2。用動手操作,親身體驗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容易達到在學生頭腦建立各種角的表象。從而加快學生對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標。3,用先估后量的方式。防范學生讀數(shù)錯誤,達到來化解教學難點。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把學生發(fā)展放在首位,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設計如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歸納,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下面我把這節(jié)課的設計教學流程做如下說明。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1,出示圖直接比較兩個角的大小。2。用活動角比較角1與角2的大小,并說一說方法。導入課題:板書: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認識量角器2,引導觀察3。組織交流,匯報評價。4,介紹角的計量單位:度并認識1度角,建立1度角的概念。5認識幾度角,初步建立角的大小表象如:用活動角指出10度20度90度120度的角,組織學生在自己量角器上找出相對應的角45度60度90度180度并進行賞試量角,6用合作交流組織評價方式歸納出量角方法:中心對頂點,零線對一邊,另邊看度數(shù)。7指導練習量角。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1量出角2,判一判。四全課總結1,這節(jié)學些什么,還想知什么。布置作業(yè)。
為較好的完成本節(jié)教學任務,必須認真作好課前準備工作,要求學生帶好學具.量角器.三角板,以及特殊的角的圖形等.
三說為什么這樣教。
本節(jié)課這種設計在于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同伴合作的方式來掌握測量角的技能,程序設計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指導時重在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培養(yǎng),把量角與在學生頭腦建立角的表象結合起來,起了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同時達到學習的目標。教學設計體現(xiàn)教學基本原則,符合新課改的精神,故我認為是可行的合理。下面把我在新課部分的片段說一說。略。
二、自主探究,認識量角器。
1、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
(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量角器)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學生合作研究量角器。(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jù)回答作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學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啟發(fā):根據(jù)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數(shù),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觀念。
(1)讓學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對的角用細絲游戲棒(在一種塑料掃帚上剪下的)在課桌上擺一擺大約有多大。(2)與學生共同討論,得出同學們剛才擺出的這個角就是1°角,學生看書后再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指出1°角的頂點及兩條邊,加深學生對1°角的認識。3、認識幾度角。(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為什么?(在量角器上畫出20°的角,其中每一個刻度都用虛線標出,便于學生講出為什么20°的道理,圖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讓學生讀出角的度數(shù)(把角畫在印在紙上的量角器上)。和學生一起討論為什么同一個刻度,一個表示60°,另一個卻表示120°?從而讓學生談談在量角器上讀角時要注意什么?突破讀內外圈刻度易錯這一難點。(2)在量角器上出示26°角(同上),讓學生讀出角的度數(shù),并問學生:這里刻度上沒有標數(shù),你怎么知道它是26°的?(組織學生交流,突出讀角的度數(shù)時要認真看這個角包含多少個刻度)。(3)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并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合作完成,完成后讓學生在媒體上反饋)三、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1、出示下列角,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shù)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shù),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shù)該怎么辦?然后讓學生嘗試測量,測量后由學生做示范(邊量邊說明是怎樣量的)。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shù)。(學生量后讓其談體會,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
五、課后反思:
對教材的認識:以前教這個內容時,重點放在量角的方法上,教師指導學生怎樣對點、對邊、看刻度,甚至讓學生把量角的方法背熟了,結果學生還是不會量角。
反思其教學行為,我認為量角的方法是成年人的認識,這樣的認識學生不容易理解其真真道理。對小學生來講量角方法的真真道理其實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數(shù)的角與要量的這個角重合,讀出的量角器上角的度數(shù)就是要量的這個角的度數(shù)了。而怎樣進行重合學生是容易理解的,所以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能很快地讀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上。依據(jù)以上的認識,我把教學過程設計成上面三個層次來進行。第一層是課題的引進。這里我創(chuàng)設了讓學生選擇三種椅子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在實際生產中確實會碰到這種需要量角的事,從而產生學習需求。這個情境中把宇航員登月時坐的椅子放在里面,學生會感到新奇,同時這里也滲透了科學的知識,擴大信息的價值和知識的背景。第二層是讓學生認識量角器,重點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這里又分認識量角器、認識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個層次進行教學。認識量角器時,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種自主探究的方法。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來看,學生是具備這種自主探索能力的。課堂中學生的回答也很精彩,如:“我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的有數(shù),這些數(shù)的排列有規(guī)律,一個從左往右,一個從右往左,中間正好是90”;“我發(fā)現(xiàn)量角器上90這個刻度與量角器上最下面這個刻度交*在一個小點上”;“我從最大的刻度數(shù)是180這個數(shù)上猜測到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我發(fā)現(xiàn)下面有一個小半圓,最中間有一個點”。你看學生研究得多認真,觀察得多仔細??!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九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角的度量》第一課時。教材的主要內容學習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確度量角的大小。數(shù)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學生已學習過角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本節(jié)課以學生的好奇心為突破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質疑、解疑過程,最大限度地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動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新課標提出: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本節(jié)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注意貫徹啟發(fā)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角色。依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學生的自主觀察認識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單位,會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數(shù)。
2、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學會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并讀出度數(shù)。
3、通過一系列的觀察、操作活動,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4、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動參與學習、勇于探究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量角器,并正確使用量角器。
教學難點是:正確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確讀出角的度數(shù)。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我將設計五個環(huán)節(jié)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2、合作交流,觀察研究;
3、嘗試量角,探求方法;
4、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5、歸納小結,升華認識。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簡筆畫并提問:大家從這兩幅簡筆畫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圖形是由線段、圓、角組成的,從而教師提出問題:你了解哪些角的知識?簡單的問題,促使學生動腦回憶所學過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加以總結,為學習新知做好準備,也為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了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在此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小學生喜歡簡筆畫的特點,通過簡潔生動的簡筆畫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順利導入新課的學習。
(二)合作交流,觀察研究。
首先出示量角器,讓學生觀察量角器的組成,師問,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什么?小組合作,比一比誰找得多?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并親自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通過小組的形式表達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并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認知和情感得到同步發(fā)展。學生認識了量角器的結構和計量單位,并觀察1度角的大小,觀察量角器的刻度,重點認識內圈和外圈。通直觀演示,使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形成1°角的表象,這樣也符合學生認識規(guī)律;接著讓學生動手在量角器上找找?guī)讉€比較特殊的角,在此教師提出探究性問題:量角器上有兩個刻度30°、150°你認為應該讀哪個才正確,為什么?根據(jù)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銳角小于90°,鈍角大于90°,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同時使這幾個特殊的角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表象;再通過學生找一找刻度線,讀一讀大小不同的角的度數(shù),來突破內外圈刻度容易讀錯的難點,為后一環(huán)節(jié)做了充分的準備。
(三)嘗試量角,探求方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一開始,教師提出:試著量一量,邊量邊想,你們是怎樣量的?有什么好辦法?學生帶著問題,親自動手量角,并與同學討論如何量這個角的度數(shù);在學生開始介紹時,引導學生嚴格運用數(shù)學語言,并及時糾正,針對難點,設計兩個問題:1。量角器的邊和角的一邊對齊,正確嗎?應該怎么辦?2??炊葦?shù)時,有兩個數(shù),應該怎么看?什么時候看內圈,什么時候看外圈?,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概括總結,有助于知識的積累和深化,是發(fā)展學生記憶力、思維力的重要手段。最后,教師在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方法,并電腦課件重現(xiàn)量角的過程,既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又能對一些學有困難的學生給予釋疑。
整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帶著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問題,掌握量角的方法,并充分利用。
(四)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的必要手段。本節(jié)課的練習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
(1)量一量,排排隊。
動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個角的度數(shù),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這些角排排隊,不僅能鞏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又能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
(2)量一量,擺擺圖。
量出一幅三角板每個角的度數(shù),并擺出75120135180。
(3)剪一剪,量一量。
動手剪個五角星,小組合作,量出五角星每個角的度數(shù)。
整個練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比角、拼角、找角、量角等一系列活動,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fā)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讓學生經歷了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過程。
(五)歸納小結,升華認識。
首先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小結,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既能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及時給予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習的信心。
(6篇)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shù)......
6篇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供大家......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十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數(shù)學《看一看(一)》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數(shù)學《看一看(一)》教學反思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為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就特別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課一開始,通過請小助手、猜一猜等活動,使學生生活情境和數(shù)學知識潛移默化的結合起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在練習時,創(chuàng)設了拍照游戲的游戲情境,通過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不同形狀猜測物體,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興趣。這節(jié)課中,學生被很多的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著,因此學習興趣一直很濃厚。
注重體驗教學,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體驗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條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并通過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多種形式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體驗科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中我盡可能給學生提供觀察、思考的機會;參與、表現(xiàn)的機會,注意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經歷了親身體驗后,進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圖像是不一樣的。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活動中交流,同時對自己的感悟加以驗證。
猜想驗證,促進知識形成。猜想,已經成為學生當今學習數(shù)學的一種重要方式,從心理學角度看,是一項思維活動,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測與判斷,包含了理性的思考和直覺的推斷;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猜想是學生有效學習的良好準備,它包含了學生從事新的學習或實踐的知識準備、積極動機和良好情感。
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就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猜想的過程。首先,在新授課的教學中,設計了猜一猜環(huán)節(jié)。當學生明確了長方體的三個面之后,讓學生猜想,你站在一個位置上不動,最多只能看到幾個面。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或經驗,對要研究的問題做出逼近結論方向的猜想。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因此答案也是五花八門的,在這樣的猜想中,發(fā)散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了思維的靈活性。
本節(jié)課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地方:
1、一位同學在桌子一個角的位置觀察長方體時,讓學生說出:這三個面的名字。這里忽略了學生是站在桌角的位置,所以,使得學生無從說起。
2、通過課后測查我發(fā)現(xiàn),學生們能夠正確區(qū)分歡歡的不同方向看到圖片的時候,在區(qū)分前后兩張圖片時,100%的同學判斷正確,但是在區(qū)分左右兩張圖片時,判斷正確的同學占75.7%,也就是說,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同學在區(qū)分左右的時候還有困難,在重新備課時,要在這個地方進行調整。
3、觀察祝福箱、講臺,放得再慢一點,先想象一下,站在什么位置你能看到一個面?兩個面?三個面?讓學生先猜測,再驗證。
在今后教學中,我要更加深入研究。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十一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2、教材分析、整合,及其地位作用。
本課教材內容《數(shù)一數(shù)(一)》,實際上就是對“千“的認識和感受,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基礎來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進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數(shù)位間的十進關系,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這是進一步學習“萬”及以上數(shù)的認識和多位數(shù)四則運算的基礎知識,因此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掌握。
本課內容是普通學校教材,主要針對的是普通學校學生,主要包括了四個知識點,第一個問題由撥計數(shù)器的情境出發(fā),從序數(shù)的角度,由千以內的數(shù)和一千之間的關系引出對“千”的認識。第二個問題結合拼擺小方塊的活動,體會“個”、“十”、“百”、“千”之間的十進關系,直觀感受“千”的大小。第三個問題就是結合數(shù)數(shù)活動進一步感受“千”的意義,掌握三位數(shù)的數(shù)數(shù)方法。第四就是安排的“試一試”,集合估計和對比想象的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針對普通學生這是2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安排解決前三個問題,這對于我們聽障學生來說課時容量太大,另外今天是微課只有30分鐘,尤其是第三個問題數(shù)數(shù)更是難點,遇到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時的轉化更是難點,所以本節(jié)課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個問題,并且在教學第一個問題“千”的引入中加入“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的內容,為學生下節(jié)課學習數(shù)數(shù)分散了難點,提前做好了鋪墊。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體會“千”的由來,體會個、十、百、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即“滿十進一”的道理,初步發(fā)展位值概念和數(shù)感;掌握千以內三位數(shù)的組成;在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借助計數(shù)器的操作與的直觀演示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撥一撥、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擺一擺、涂一涂等方法,使學生充分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形成技能。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并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以上三個目標密切聯(lián)系,相輔相成。目標的確定適中,符合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認知特點。
4、教學重點:
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初步感受“千”的大小及意義;理解個、十、百、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本課緊緊圍繞著重點,通過誘導準備、新知探究、遷移運用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重點知識。
5、教學難點:
計數(shù)單位“千”概念的建立與個、十、百、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
因為“千”是新的計數(shù)單位,又比較大,尤其聽障學生在生活中對千以內的數(shù)接觸較少,缺乏感性認識,比較抽象,所以“千”概念的建立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生對幾個幾的理解不夠清楚,表達能力也較差,所以對四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也是本課的難點,不給定義,只需理解就可。
二、說學生:
本班共7名學生,年齡在9——15歲之間。整體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都較差,需要在老師的引導啟發(fā)下才能進行。其中a類生4名,有較強的學習意識,b類生3名,需要老師的不斷關注,1名學生聽力特別好,語言清晰能正常的溝通交流。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本課教法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誘導啟發(fā)法、講解法。
本課創(chuàng)設了生活圖畫情境與問題情境,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千”概念的建立比較抽象,利用計數(shù)器與中方塊動畫的直觀演示,既直觀又生動,便于學生理解建立概念,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聽障學生理解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都很差,課堂上必須通過老師不停的誘導、啟發(fā)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二)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體驗樂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本課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興趣盎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為此我準備的教具、學具有:多媒體、計數(shù)器、方格圖等。
四、說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安排了五個環(huán)節(jié)。1、誘導準備;2、探究新知;3、遷移運用;4、回顧總結;5、拓展延伸。
(一)、誘導準備:
首先讓學生看圖讀話,感受生活中的大數(shù),體會數(shù)學于生活,以及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其次順其自然的揭示出本課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就是9——10,99——100,999——1000的變化過程。
本環(huán)節(jié)借助計數(shù)器上的撥珠活動,幫助學生從序數(shù)角度體會到“千”的由來,同時也強化了“滿十進一”的道理,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位值概念的體會。同時這也是下一步學生具體數(shù)三位數(shù)時的一個難點,教學中我穿插了其他的幾十九加1、幾百幾十九加1的訓練,為下一步數(shù)數(shù)分散難點提前做好鋪墊。
2、探究二:里面有多少個?
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己猜想,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是怎么樣想的,然后進行匯報,最后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觀察演示活動,依次得出結論。
然后讓學生觀察并感受一千個笑臉圖、一千元人民幣、一千米的長度(學生親身跑過)來進一步體會一千的大小以及生活中的應用。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借助展示的數(shù)方塊活動讓學生認識“千”,建立“千”的概念,初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并在活動中讓學生理解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為今后學習三位數(shù)加減運算的計算方法做好鋪墊。
(三)、遷移運用:
主要安排了三道題:看圖說數(shù)、用圖擺數(shù)和填空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本課重點,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的組成、理解數(shù)位間的關系及變化,觀察性、操作性較強,學生比較有興趣,達到了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四)、回顧總結:
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本課學到了什么,這既是對本課知識的一個回顧總結,也是發(fā)展學生語言表達的極好方式。
(五)、拓展延伸:
1、布置拓展延伸題:你能從八百八十七數(shù)到一千嗎?
這是把下節(jié)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嘗試,為下節(jié)課學習做好鋪墊,也是考察學生能否用今天所學知識獨立解決新的問題。
2、布置作業(yè),完成《練習冊》p16——18頁習題。
五、說板書設計:
一個一個的`數(shù),10個一是一十。
十個十個的數(shù),10個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的數(shù),10個一百是一千。
一、十、百、千都是計數(shù)單位。
主要展示三種數(shù)數(shù)方法,體現(xiàn)相鄰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體現(xiàn)了“千”概念建立的過程。板書內容色彩分明,重點突出,體現(xiàn)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一目了然,符合聾啞兒童以目代耳的認知特點。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十二
這是第二次聽x老師的課。內容是《角的度量》第2課時。通過第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shù),但是還不夠熟練,會經常讀錯刻度數(shù)。因此安排這節(jié)練習課,就是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這節(jié)課x老師一開始出示一個角讓學生測量,復習“兩對齊,一看”測量的方法;接著通過一組練習題(讀刻度、量角、判斷、測量生活中的角度等)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已有的方法。最后再出示一組容易混淆的角,讓學生測量,一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整節(jié)課。
教學。
過程比較流暢,師生互動良好,課堂活躍,各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比較到位,教學效果良好。
不足之處:
1、在量角器上讀角時(55°),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找一找有么有學生誤讀65°的現(xiàn)象。從而指導學生怎樣正確度刻度。
2、練習時應讓學生用更充分的時間指一指,說一說,這樣在后面學生說自己量角的方法時語言表達可能會更準確。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十三
聽了《角的度量》這節(jié)課后,我覺得授課老師對新課程理念體會得較深刻,教學方法把握得當,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面:
開題以故事情節(jié)引入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的情境,根據(jù)兒童年齡和心理特征,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所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了學生對角大小的初步認識和理解,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教學的開放性。
老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選擇,組合,再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教材且不拘泥教材。這節(jié)課安排的程序是先出示兩角,再讓學生說說哪個角大,怎樣知道哪個角大哪個角小、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接著通過用10度的角去度量得知角的大小。然后再學習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稱和度量角的方法。
本節(jié)課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如:教師出示了兩個大小類似的角a和角b時,教師讓他們才猜猜哪個角大?這時學生出現(xiàn)了認識的沖突這時有的學生說角a大:;有的同學說角b大,教師再次追問到底哪個角大呢?你們能想出驗證的好辦法嗎?這時每個學生都積極的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動中來,發(fā)揮他們豐富的現(xiàn)象力,開動起智慧的小腦筋,同學們想出了多種驗證的方法。有的學生說我是用三角板中的一個直角分別和這兩個角進行對比移動三角板的位置而得到的;有的同學回答我是用通過角a是三角形的三倍多點,而角b是比它的三倍多的稍多些,有的說我是用直尺測量出的,讓他們在嘗試中發(fā)現(xiàn)、操作中明理、在合作中成功、在質疑中發(fā)展、在活動中學習數(shù)學。教師又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找出身邊的角并度量出各角的度數(shù),如:紅領巾、桌子角、書角等,讓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數(shù)學,數(shù)學來源與生活又服務與生活,培養(yǎng)他們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個體發(fā)展,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個學生,讓學生在一個多向、開放、合作交流中學習新知,讓學生在觀察、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fā)展過程,組織引導,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畫一畫、說一說、指一指、量一量,并讓學生上臺展示,尊重了學生的意見,張揚了學生的個性,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進而使每個學生的思維及情感都得到了發(fā)展。本節(jié)課教師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豐富的實踐活動,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充分體現(xiàn)了教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一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
總之:本節(jié)課教師精心的設計巧妙的安排,教學脈落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真可謂是處處有學生的實踐活動,處處有學生的動腦與思考,處處有學生們的合作與交流,課堂上有師生互動的火花,課堂上充滿了生命的氣息和情趣,然而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盡管張老師本節(jié)課中有許多閃光點但也幾點探究的地方。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十四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第六單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的第二節(jié)課。教學幾何初步知識,不單純是使學生獲得有關圖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前幾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時,已經注意通過一些操作和作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但是限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圖都比較簡單,在本冊適當提高一些要求,通過教學角的度量、角的分類等知識,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發(fā)展空間觀念以及操作和作圖的技能。在備課時,我曾經想過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的知識安排在一個課時內完成,但發(fā)現(xiàn)課堂容量非常大,學生學得不扎實。在本次教學中,我把教學內容適當進行了調整,在一節(jié)課內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根據(jù)以上分析以及課標要求,我擬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操作探索中認識量角器和角的計量單位,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shù),懂得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無關,而與角的兩條邊x開的大小有關。
2、能力目標:進行觀察對比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有序操作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形成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會用量角器正確度量角的度數(shù)。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從而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要達到目標,形成能力,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力量,教師要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法中重要的參與者與創(chuàng)造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秉著這樣的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教學思路擬訂為“激趣導入——自主探究——鞏固內化——拓展延伸”,努力構建探索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這節(jié)課的知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直線,線段和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jié)課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度,設疑引入,感受新知。教學角的概念。通過師生的操作,利用動態(tài)的觀點,在此基礎上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x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xx”。
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過實際測量說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x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
本節(jié)課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如口答,判斷選擇,實際操作等),圍繞實際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的重點,達到鞏固和運用概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角的度量一說課稿篇十五
本課教材內容《數(shù)一數(shù)(一)》,實際上就是對“千“的認識和感受,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基礎來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進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數(shù)位間的十進關系,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這是進一步學習 “萬”及以上數(shù)的認識和多位數(shù)四則運算的基礎知識,因此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掌握。
本課內容是普通學校教材,主要針對的是普通學校學生,主要包括了四個知識點,第一個問題由撥計數(shù)器的情境出發(fā),從序數(shù)的角度,由千以內的數(shù)和一千之間的關系引出對“千”的認識。第二個問題結合拼擺小方塊的活動,體會“個”、“十”、“百”、“千”之間的十進關系,直觀感受“千”的大小。第三個問題就是結合數(shù)數(shù)活動進一步感受“千”的意義,掌握三位數(shù)的數(shù)數(shù)方法。第四就是安排的“試一試”,集合估計和對比想象的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針對普通學生這是2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安排解決前三個問題,這對于我們聽障學生來說課時容量太大,另外今天是微課只有30分鐘,尤其是第三個問題數(shù)數(shù)更是難點,遇到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時的轉化更是難點,所以本節(jié)課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個問題,并且在教學第一個問題“千”的引入中加入“9加1變十、99加1變百、999加1變千”的內容,為學生下節(jié)課學習數(shù)數(shù)分散了難點,提前做好了鋪墊。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體會“千”的由來,體會個、十、百、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即“滿十進一”的道理,初步發(fā)展位值概念和數(shù)感;掌握千以內三位數(shù)的組成;在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借助計數(shù)器的操作與的直觀演示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動手撥一撥、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擺一擺、涂一涂等方法,使學生充分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形成技能。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并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以上三個目標密切聯(lián)系,相輔相成。目標的確定適中,符合本班大部分學生的認知特點。
4、教學重點:
認識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初步感受“千”的大小及意義;理解個、十、百、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本課緊緊圍繞著重點,通過誘導準備、新知探究、遷移運用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理解掌握本課的重點知識。
5、教學難點:
計數(shù)單位“千”概念的建立與個、十、百、千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
因為“千”是新的計數(shù)單位,又比較大,尤其聽障學生在生活中對千以內的數(shù)接觸較少,缺乏感性認識,比較抽象,所以“千”概念的建立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生對幾個幾的理解不夠清楚,表達能力也較差,所以對四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的理解也是本課的難點,不給定義,只需理解就可。
本班共7名學生,年齡在9——15歲之間。整體上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能力都較差,需要在老師的引導啟發(fā)下才能進行。其中a類生4名,有較強的學習意識,b類生3名,需要老師的不斷關注, 1名學生聽力特別好,語言清晰能正常的溝通交流。
(一)本課教法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誘導啟發(fā)法、講解法。
本課創(chuàng)設了生活圖畫情境與問題情境,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千”概念的建立比較抽象,利用計數(shù)器與中方塊動畫的直觀演示,既直觀又生動,便于學生理解建立概念,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三年級聽障學生理解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都很差,課堂上必須通過老師不停的誘導、啟發(fā)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理解掌握所學知識。
(二)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體驗樂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本課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興趣盎然地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
為此我準備的教具、學具有:多媒體、計數(shù)器、方格圖等
本節(jié)課安排了五個環(huán)節(jié)。1、誘導準備;2、探究新知;3、遷移運用;4、回顧總結;5、拓展延伸。
(一)、誘導準備:
首先讓學生看圖讀話,感受生活中的大數(shù),體會數(shù)學于生活,以及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其次順其自然的揭示出本課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再添一個珠子是多少?
就是9——10, 99——100, 999——1000的變化過程
本環(huán)節(jié)借助計數(shù)器上的撥珠活動,幫助學生從序數(shù)角度體會到“千”的由來,同時也強化了“滿十進一”的道理,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位值概念的體會。同時這也是下一步學生具體數(shù)三位數(shù)時的一個難點,教學中我穿插了其他的幾十九加1、幾百幾十九加1的訓練,為下一步數(shù)數(shù)分散難點提前做好鋪墊。
2、探究二:里面有多少個?
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自己猜想,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是怎么樣想的,然后進行匯報,最后在老師的帶領下集體觀察演示活動,依次得出結論。
然后讓學生觀察并感受一千個笑臉圖、一千元人民幣、一千米的長度(學生親身跑過)來進一步體會一千的大小以及生活中的應用。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借助展示的數(shù)方塊活動讓學生認識“千”,建立“千”的概念,初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并在活動中讓學生理解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為今后學習三位數(shù)加減運算的計算方法做好鋪墊。
(三)、遷移運用:
主要安排了三道題:看圖說數(shù)、用圖擺數(shù)和填空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本課重點,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的組成、理解數(shù)位間的關系及變化,觀察性、操作性較強,學生比較有興趣,達到了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四)、回顧總結:
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說說通過本課學到了什么,這既是對本課知識的一個回顧總結,也是發(fā)展學生語言表達的極好方式。
(五)、拓展延伸:
1、布置拓展延伸題:你能從八百八十七數(shù)到一千嗎?
這是把下節(jié)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嘗試,為下節(jié)課學習做好鋪墊,也是考察學生能否用今天所學知識獨立解決新的問題。
2、布置作業(yè),完成《練習冊》p16——18頁習題。
數(shù)一數(shù)(一)
一個一個的`數(shù),10個一是一十
十個十個的數(shù),10個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的數(shù),10個一百是一千
一、十、百、千都是計數(shù)單位。
主要展示三種數(shù)數(shù)方法,體現(xiàn)相鄰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體現(xiàn)了“千”概念建立的過程。板書內容色彩分明,重點突出,體現(xiàn)了知識的形成過程,一目了然,符合聾啞兒童以目代耳的認知特點。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103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