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分析論文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階級篇一
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首次發(fā)表于1925年12月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司令部編印的《革命》第四期雜志上。當時為了實施大革命,國共兩黨已建立起革命統一戰(zhàn)線。在這個政治背景下,黨內有些同志受右傾機會主義的影響,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共產黨所代表的無產階級是與國民黨所代表的地主、官僚資產階級存在著根本性的斗爭。還有些同志在當時工人運動日趨高漲的形勢下,受左傾機會主義影響,只注意了工人運動,忽視了農民運動。這兩部分同志都是在革命形勢表面大好的情況下麻痹了思想,分辨不清革命的敵人和朋友。毛澤東就是在這種形勢下為解決黨的真正敵友問題寫下了這篇著作。
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集中當時黨內的正確主張,回答了中國革命提出的許多重大問題,辨明了中國革命的敵人和朋友。毛澤東在文章中開宗明義地指出:“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在文章里毛澤東首先指出了中國過去革命斗爭成效甚少的原因——敵友不明,并明確指出為了使革命取得勝利必須分清楚敵友。接著毛澤東同志運用階級分析方法分別對當時社會上存在的各種階級,從經濟地位、生活狀況以及對待革命的態(tài)度幾個方面一一做了分析。最后得出結論:“工業(yè)無產階級是革命的領導力量,農民階級是我們的朋友,民族資產階級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右翼是我們的敵人,一切地主、買辦、大資產接機等都是我們的敵人?!痹谶@篇文章里毛澤東通過對社會各階級按照經濟地位逐漸下降、革命性逐漸增強的順序進行分析,明確地指出了今后革命的對象、方向、領導權及革命所要依靠的力量,旗幟鮮明地駁斥了黨內存在的兩種錯誤傾向。革命的對象是“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在對這些反動階級進行斗爭的過程當中,不能犯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無產階級要牢牢掌握住革命的領導權。同時也不能犯左傾機會主義錯誤,中國的工人階級力量還很弱小,工人階級必須與農民階級結合起來,建立起鞏固的同盟來進行革命,此外還有注意團結其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革命才會有勝利的把握。
不同經濟基礎的人,生活習慣自然會不同,價值觀當然會分化,于是就產生了階層。
選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這篇文章,原因有很多,雖然我是學電氣專業(yè)的不屬于經濟類專業(yè),但是我覺得對于不同人的分析還是很重要,因為這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更加讓我肯定的是,毛澤東在文章中所展示出來的犀利的分析方法。我想,這對于我是有幫助的。
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武裝自己。我們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并不是為了記住些經典語句,而是要學習他們的基本觀點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這篇文章中,毛澤東針對當時的革命和黨組織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從客觀的角度看問題,對社會各階級進行了深刻地剖析。
雖然階級和階級斗爭在當今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趨于消滅,但是全世界除了中國等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之外,整體上還是以西方資本主義壟斷為主的世界,最重要的是,在我們國家依然存在著“藏獨”等不法分子,破壞社會主義,破壞國家的安定和團結。
由此可以看出,社會依舊不穩(wěn)定。所以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時期內還是存在的。因此運用階級分析法來看待當今國際政治形式和國內各種復雜的政治現象仍然是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一把利器。這樣分析中國社會各個階層,知道誰應該保護,誰應該支持,誰應該反對。對我們建立政治制度,制定法律法規(guī)才有意義。
當然,在這篇文章中,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我相信,從文中學到的東西對我的專業(yè)學習和業(yè)余興趣的學習以及以后的生活中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分析論文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階級篇二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讀后感
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10121班
在中國革命的初期,對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首要的問題認識不清楚,導致革命初期成效甚少。毛澤東基于深入的社會調查與分析,對中國國情的準確把握,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這篇文章,以反對當時黨內的兩種錯誤傾向,這兩種傾向都只注意與國民黨的合作或工人運動,忽略了農民,使得自己力量不足,沒有廣大的同盟軍。
毛澤東在文章中指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必須要有不領錯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團結我們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真正的敵人。那么誰才是中國無產階級的朋友呢?毛澤東認為,中國無產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民,一切半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朋友。
在文章中,對每個階級的分析,對每個階級于革命的態(tài)度,毛澤東都深刻地分析了他們抵制或者支持的原因。
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在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完全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其生存與發(fā)展是附庸于帝國主義的。這些階級是中國腐朽生產關系的既得利益者和捍衛(wèi)者,他們與革命水火不容,是極端的反革命派。
文章對于中產階級的分析是十分精彩深入的。毛澤東預見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動搖的階級,在他們受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壓迫時,他們贊成反帝反軍閥的革命;而在革命中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又讓他們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他們又懷疑革命。
毛澤東對于階級的分析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個階級總是體現一定的經濟關系,分析時要重在揭露該階級所代表的社會集團的物質利益。階級的存在,決定于它的經濟方面,即對生產資料的占有關系,在經濟制度中的地位等。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分析階級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他們所代表的經濟利益。毛澤東還看到了各階級的未來發(fā)展趨勢,站在了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來考察各階級。同時,階級是一個歷史范疇,在歷史的發(fā)展演變中不斷產生和消亡,我個人認為消滅階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在這個時段內需要以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不斷跟進為基礎的,所以文革時期以階級斗爭為綱是不正確的,不以經濟制度和社會制度為前提的階級斗爭是淺顯的。當然,對于進步的階級,我們要堅決擁護和支持,反之對于落后的階級,我們要堅決反對,并與之做堅決的斗爭,促使其更快地滅亡,所以我們在新中國成立前要全力消滅蔣介石為代表的買辦官僚資本主義和地主階級,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們要全力反對反動分子,打擊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和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分子。
文章中敵我定位分明正確,為中國革命指明了道路,為以后黨依靠和發(fā)動農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提供了理論依據。
時至今日,這篇文章對于當前中國的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qū),每一步都是影響廣泛,同時也到了改革刻不容緩的階段。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在經濟制度的變革和社會制度的改變中,社會階層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雖然階級的概念已經落伍,階級斗爭已經幾近消亡,但是不同的社會階層仍然有著其不同的利益訴求,在改革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維護公平與正義,促進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還是要對社會各階層進行深刻的分析,破除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協調各階層的利益關系。
如今的中國,各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都是平等的??倳浽谑萌舜笠淮螘h閉幕會上的講話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所以我們的社會,就應該有這樣的制度和氛圍,讓我們每個人都有實現自己夢想的廣闊空間,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不論你的職業(yè)、性別、地位、民族等可以區(qū)分人等的約束條件。
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分析論文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階級篇三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讀書筆記
為什么要對中國各階級進行分析呢?因為只有分析清楚中國紛繁復雜的各個階層,才能分析敵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分清敵人,不要錯把敵人當成朋友,那只能對我們有很大的傷害。本文對中國各個階層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劃清了他們的革命性,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本文的目的。我的讀書筆記分析我比較感興趣的某個階層,第二是從歷史的角度來寫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中產階級,主要是民族資產階級,因為他們對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tài)度,這讓我想起了當今中國的大多數民眾,基本上都有這種心理,當一件事開始對自己有利時,人們就會去支持他,但一旦有變化,人們又會去反對它,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民族資產階級對于中國革命具有矛盾的態(tài)度,他們在受外資打擊,軍閥壓迫感覺痛苦時需要革命,贊成反帝國主義軍閥的革命運動,但是當著革命運動在國內有本國無產階級的勇猛參加,在國外有國際無產階級的積極援助,對于其欲達到大資產階級的階級發(fā)展感覺到威脅時,他們有懷疑革命。因而中產階級的革命性是不高的,中國共產黨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革命性較強的中產階級,特別是知識分子,引導他們走上革命的道路,這對大革命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無產階級面對三座大山的壓迫,在這個舊中國無法生存下去,因而他的革命性是最強的,他們一起聯合起來反抗舊社會,這也是必然的。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不斷爆發(fā)的農民起義,具有極強的相似性,有不同的地方是時代不同,還有的是如今的無產階級不只是一群無頭蒼蠅,他們有先進政黨的領導,有知識分子的幫助。他們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的洗禮,心中存在著一股信念,猶如紅軍和與國民黨雇傭軍的區(qū)別。紅軍是帶有堅定信念的為人民的軍隊,而國民
黨的雇傭軍只是用金錢拼湊起來的,在士兵為誰而戰(zhàn)上就略勝一籌。關于半無產階級包含:
(一)絕大部分自耕農,(二)貧農,(三)小手工業(yè)者
(四)店員
(五)小販等五種,他們的革命性都不盡相同,革命性的強與弱的原因在于不同階級在舊中國社會中生存的難易程度,生活越艱難,很顯然,革命性更強。這一點在當今社會也是存在的,盡管不能說成是革命性,但可以說成是對體制改革的迫切希冀,也就是對中國現有的體制進行革命,盡量減少體制內與體制外之間的巨大的區(qū)別,有些人主張求穩(wěn),可見他是在體制內的人群,受益人群,主張不要變更什么,力求穩(wěn)定如今問題百出的中國社會,體制外的人忍受著太多的不公平,導致了現在許多人想往體制內擠,以獲得這些優(yōu)勢,一年比一年高的公務員報考人數,就顯示了這一點。我們其實也是在尋求體制的庇護,在祖祖輩輩的忠告中長大,“娃呀,你要努力讀書,以后沖出大山,擺脫土地的束縛,當個大官,就不會過現在的日子了”我們每個人都想往體制內走,一直在努力,受到應試教育的些許壓制,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出現了問題,和體制內的孩子差距太大太大,無法和那些“我爸是李剛”爭。改革改革,是當今人民迫切的需要,不要等問題出現以后,才去想解決的辦法,中國已經出現了太多太多的例子了。
數量不小的游民無產者,比如說“三合會”“哥老會”,等等組織,這一批人很能勇敢奮斗,但也具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股革命力量,以及那些站在中間舉棋不定的人群,我們應該努力拉動中間派,此時,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發(fā)揮作用,用來說服他們走上革命的道路,顯而易見,思想政治工作是很重要的,中國共產黨在當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當出色的,團結了一大部分人站在中共這邊,堅持與反動分子抗爭到底。
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分析論文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階級篇四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本文是毛澤東為回擊國民黨右派篡奪革命領導權的陰謀,反對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只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農民的右傾機會主義,和以張國燾為代表,只注意工人運動,同樣忘記了農民的“左”傾機會主義而寫的。1925年12月發(fā)表在《革命》半月刊上。為了回答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革命的首要問題”,作者分析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政治態(tài)度;指出:地主買辦階級代表中國最落后最反動的生產關系,是帝國主義的走狗、極端的反革命派。民族資產階級對于中國革命有著既贊成又懷疑的矛盾態(tài)度,幻想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的統治。小資產階級和半無產階級擁有最廣大的人數,經濟地位低下,因而具有很強的革命性,特別是貧農,人數最多,受著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是無產階級最廣大最可靠的同盟軍。無產階級是中國新生產力的代表者,是近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他們集中,又受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作者依據這種分析得出結論:“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工業(yè)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一切半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是我們最接近的良友。那動搖不定的中產階級,其右翼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quot;這個結論初步闡明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本文是毛澤東為答復當時黨內黨外對于農民革命斗爭的責難,于1927年1月到湖南做了30天的考察后寫成的。同年3月發(fā)表在中共湖南省委機關刊物《戰(zhàn)士》周刊上。文章主要闡述了四個問題:
一、充分估計了農民運動在中國革命中的偉大作用,指出:”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紳、不法地主階級,是幾千年專制政治的基礎,帝國主義、軍閥、貪官污吏的墻腳。打翻這個封建勢力,乃是國民革命的真正目標。“而這只有靠發(fā)動農村大革命才能完成。農民是成就了多年來未曾成就的革命事業(yè),這是”好得很“,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擁護這個變動,否則就是站到反革命立場上去了。
二、指出了建立農村民主政權和農民革命武裝的必要。文章說:”農村革命是農民階級推翻封建地主階級權力的革命“,”必須建立農民的絕對權力“,必須”推翻地主武裝,建立農民武裝“。
三、分析了農村各階層對革命的態(tài)度,提出了依靠貧農、團結中農的階級路線。文中強調:占農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貧農是農村革命運動的中堅,”沒有貧農,便沒有革命“。
四、闡述了放手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革命思想。指出:要推翻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權力,必須發(fā)動和組織億萬農民,造成一個大的革命熱潮,在革命中出現”反?!暗呐e動是完全必要的。文章列舉了農民協會做的十四件大事,給予充分肯定。文章的發(fā)表駁斥了一切反動派對農民運動的攻擊,批評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成為中共領導農民運動的重要文獻。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
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為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起草的《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決議的一部分,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文章總結了湘贛邊界斗爭的經驗,并針對黨內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傾向,科學地論證了紅軍和紅色政權在中國存在和發(fā)展必須具備的條件。指出中國是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由于中國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zhàn)爭,從而削弱了白色政權的統治勢力,使紅色政權能夠發(fā)生、存在并且日益發(fā)展。中國紅色政權首先發(fā)生和能夠長期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種并未經過民主革命影響的地方,而是大革命過程中工農兵士群眾曾經大大地起來過的地方。小塊紅色區(qū)域的長期存在的沒有疑義,而且這些紅色區(qū)域將繼續(xù)發(fā)展,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錯誤。也是紅色政權存在的重要條件之一。文章指出了中國革命必須走以農村包圍城市,實行革命的武裝割據的正確道路;并以大量事實論證中國革命政權之所以可以存在并發(fā)展壯大的道理;對中國革命的蓬勃開展,對激勵工農群眾、鼓舞革命斗志,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井岡山的斗爭》
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1928年4月以后,中國工農紅軍以弱小的兵力,與湘贛兩省前來”會剿“的敵軍斗爭達4個月之久,在毛澤東、朱德的正確領導之下,紅軍粉碎了國民黨一次又一次進攻,邊界進入一個全盛時期,邊界黨組織在毛澤東親自領導下,整頓黨風,純潔組織,并于1928年10月14日召開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毛澤東在會上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形勢和特點,批判了左傾盲動主義和右傾悲觀主義,確定了鞏固發(fā)展根據地的大計方針。11月14日,毛澤東領導召開了紅軍第六次全軍黨代表大會,并對如何反對敵軍”會剿“作了詳盡說明。至此,邊界的險惡局勢有了根
本好轉,革命力量又蓬勃發(fā)展起來。本文就是在這一形勢下寫給中央的匯報。全文分為兩大部分共9個問題。第一部分是”湘贛邊界的割據和八月失敗?!暗诙糠质恰备顡貐^(qū)的現勢“。文章有助于全黨正確認識左傾冒險主義的危害以及進行武裝斗爭、加強黨政建設的重要性;對革命運動沿著正確方向發(fā)展,對革命力量
迅速壯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年1月5日毛澤東為答復中國革命和紅軍前途究竟應如何估計而寫給林彪的一封信,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后,革命力量遭受慘重損失。對此,林彪及共產黨內的一些同志對時局作了悲觀的估計,提出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對建立革命根據地,擴大革命勢力和影響缺乏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給林彪寫了這封信。在收入《毛澤東選集》時作了刪改,并定名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中,毛澤東一方面批評了犯革命急性病的同志,指出他們不切當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觀力量,看小了反革命力量而走上盲動主義的道路。另一方面,又批評了小看革命的主觀力量而把反革命力量看大了的悲觀主義。毛澤東明確指出,單純的流動游擊政策,不能完成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任務,必須走有根據地、有計劃地建設農村政權、深入土地革命,擴大人民武裝的道路,才能樹立革命群眾的信心,才能真正地創(chuàng)造紅軍,成為將來大革命的主要工具,從而促進革命高潮的到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毛澤東認為,革命高潮并非遙遠無期,強調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文章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重大發(fā)展,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之一。
《反對本本主義》
1930年5月,毛澤東為了反對黨內的教條主義思想,寫了《調查工作》一文,同年8月曾印過石印單行本;后遺失。1961年1月在福建龍巖地委處發(fā)現。經毛澤東本人校訂,收入1964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和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著作選讀(乙種本)》,均以《反對本本主義》為題。收入1991年人民出版社《毛澤東選集》第二版第一卷。主要內容:(1)首次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的著名論斷。(2)文章指出了本本主義的危害,即”離開實際調查就要產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quot;,其結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3)明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因為共產黨的正確而不動搖的斗爭策略,決不是少數人坐在房子里能夠產生的,它是要在群眾的斗爭過程中才能產生的。因此我們需要時時了解社會情況,時時進行實際調查。(4)具體闡述調查的技術。此文標志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形成,第一次提出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于反對唯心主義,克服“本本主義”具有現實意義,是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的重要文獻。
《〈共產黨人〉發(fā)刊詞》
1939年10月4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的黨內刊物《〈共產黨人〉發(fā)刊詞》創(chuàng)刊號寫的發(fā)刊詞。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谷諔?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后,中國共產黨的力量有了顯著增長,黨組織發(fā)展很快,但是許多新黨員沒有很好地受到過馬克思主義系統理論的教育,因而黨內許多非無產階級現象又有所抬頭。為了加強黨的領導,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鞏固黨的組織,毛澤東寫下這篇發(fā)刊詞,發(fā)刊詞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系統總結了黨創(chuàng)立以來18年的歷史,提出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第二部分主要闡述統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這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統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是戰(zhàn)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zhàn)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的英勇戰(zhàn)士,發(fā)刊詞從歷史的高度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經驗,對我黨在今后的革命工作中少犯錯誤,加速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這是1939年12月毛澤東與其他幾位在延安的同志合寫的一個課本。原擬寫三章,第一章“中國社會”是其他同志起草,經毛澤東改定的;第二章“中國革命”是毛澤東自己寫的;第三章“黨的建設”因執(zhí)筆的同志未完稿而停止。原文刊載于1940年在延安出版的《共產黨人》第4至5期。當時寫作此文的目的,一是為了回擊國民黨在輿論上的進攻,二是為了糾正王明右傾投降主義。全書兩章共10節(jié),主要講了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分析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二、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前途等,提
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
三、從中國國情出發(fā)進一步論述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正確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四、闡明了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革命的關系,“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痹撐氖菢酥久珴蓶|思想成熟的重要代表作。
《新民主主義論》
1940年1月9日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qū)文化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的講演。最初以《新民主主義的政治與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為題,發(fā)表于1940年2月延安出版的《中國文化》創(chuàng)刊號,《解放》雜志第98、99期合刊登載此文時改題為《新民主主義論》,后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谷諔?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后不久,國民黨頑固派就加緊反共活動,他除了在政治上、軍事加緊對我黨我軍進攻外,在思想戰(zhàn)線上則利用反動文人大肆宣傳“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和所謂一切革命都包括在三民主義里的“一次革命論”,提出取消共產主義和共產黨等反動主張和觀點。在這種情形下,全國人民對于如何繼續(xù)堅持抗戰(zhàn)以及革命前途如何等重大問題,困惑不解,憂慮重重。為了駁斥頑固派的反動宣傳和教育全國人民,回?quot;中國向何處去“這個最重大而迫切問題,毛澤東系統總結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殖民地半民地國家民主革命的理論,全面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綱領。毛澤東這一著作,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成熟,對于中國民主革命具有重大理論和實際指導意義。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
1945年8月13日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議上的講演,亦稱《八一三指示》。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抗日戰(zhàn)爭勝利以后,中國國內階級關系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中日民族矛盾結束了,而代表人民大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和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利益的蔣介石集團的斗爭,迅速上升為主要矛盾,這個矛盾斗爭的實質,就是在中國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把中國引向什么樣的前途,即是在中國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國家,把中國引向光明的前途,還是建立一個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當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把中國引向黑暗的前途。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必須正確地分析形勢,制定正確的方針,把中國引向光明的前途,毛澤東在這篇講演中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階級分析的方法、深刻地分析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中國政治的基本形勢。根據蔣介石對人民所采取?quot;寸權必得,寸利必得”的方針,中國共產黨必須放手發(fā)動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實行“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一方面要盡力爭取和平,反對內戰(zhàn);另一方面,必須對全國規(guī)模的內戰(zhàn)爆發(fā)有充分準備,不抱幻想,組織群眾,保衛(wèi)人民的勝利果實。這篇報告科學地預見了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發(fā)展的方向,提出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和平與戰(zhàn)爭的方針,使中國共產黨及全國人民保持清醒的頭腦,推動形勢向著有利于人民的方向發(fā)展,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奪取全國政權作了思想準備。
《關于重慶談判》
1945年8月27日,毛澤東赴重慶談判,至10月11日返回延安。10月17日,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議上作《關于重慶談判》的報告,對談判結果進行評價。這篇報告主要內容是:(1)肯定了重慶會談的成果;(2)指出中國共產黨對于《雙十協定》應抱的態(tài)度是不輕信國民黨的諾言,重慶和談是各方面力量共同促成的,但它還是一個紙上的東西,內戰(zhàn)如果全面爆發(fā),中國共產黨將從自衛(wèi)立場出發(fā),堅決地維護人民的利益;(3)強調世界是在進步的,前途是光明的,向人民宣傳世界進步的情況和光明前途,使人民樹立起勝利的信心。報告對重慶談判的結果進行了分析,說明這是針鋒相對方針的正確運用,指明了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的任務和方針,并對共產黨人的使命和工作方法作了一定闡述,為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勝利作了思想準備。
《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
1946年8月6日毛澤東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一次談話實錄。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不久,國際、國內形勢有了新的變化。國際形勢方面,主要表現在美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之間的矛盾的尖銳化。美國依據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積聚起來的雄厚的經濟力量,大力推行擴張政策,妄圖稱霸全世界。然而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力量也相當強大,肩負著保衛(wèi)世界和平的歷史使命,是阻礙美國建立世界霸權的強大的因素。因此,美國極力進行反蘇宣傳,著手準備反蘇戰(zhàn)爭,妄圖消滅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國內形勢方面,蔣介石依靠美國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向各解放區(qū)發(fā)動了瘋狂的進攻。面
對這種新的形勢,毛澤東同美國記者斯特朗談話時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點。這個論斷,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對于指導人民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
1947年12月25日毛澤東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集的中共中央會議上所作的報告。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在中國人民革命進入新高潮的形勢下,為準備奪取全國勝利,中共中央舉行會議,分析和總結了全國形勢,毛澤東的報告因此而出。報告分析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新形勢,提出了革命戰(zhàn)爭轉入戰(zhàn)略進攻后需要解決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政策問題。報告正確分析和總結了二年來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形勢,成為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打倒蔣介石反動統治集團,建立新民主主義中國的時期內,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帶綱領性的文件,成為全軍的行動指南,對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早日打敗蔣介石政權,建立新中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对谥袊伯a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1949年3月5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作的政治報告。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為了迎接全國勝利的到來,在思想上、組織上做好準備,中國共產黨于1949年3月5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毛澤東在會議的第一天作了這個報告,分析了當時形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行動方針和指導思想。報告共分10分部分,其主要內容是:(1)提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組織這個勝利的各項方針。用天津、北平、綏遠三種方式解決國民黨殘余軍事力量;(2)說明了在全國勝利的局面下,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農村包圍城市的工作方式已經結束,城市領導農村的工作方式就要開始,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移到了城市;(3)分析了當時中國經濟各種成分的狀況,規(guī)定了黨在全國勝利后的政治、經濟、外交上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國由農業(yè)國變成工業(yè)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樯鐣髁x社會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4)指出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并不值得驕傲。全黨必須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要防止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進攻。不但要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還要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報告為奪取全國勝利,為全黨進一步領導全國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政策基礎,反映了中國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革的重要歷史時期中國變化的方向,是一篇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的文獻。
《論人民民主專政》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而寫的一篇政論文。收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經過三年的浴血奮戰(zhàn),到1949年6月,人民解放戰(zhàn)爭已經取得了基本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各方面的代表人士,正在商議籌備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即將誕生。為了回答當時面臨的各種問題,駁斥國內外階級敵人的惡毒攻擊,批判資產階級共和國的道路及各種錯誤觀點,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民對建立新中國的認識,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紀念日,發(fā)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文中描述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先進的人士尋找革命真理所走過的道路;批判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論述了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說明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性質及民主與專政的辯證關系;提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基本任務;闡明了新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方針。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是一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著作,它全面地總結了中國革命斗爭的歷史經驗,集中地反映了黨關于建立新中國的政治主張。根據中國革命的經驗和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國家的學說,奠定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
《論十大關系》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1976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83周年時首次公開發(fā)表。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本文以蘇聯經驗為借鑒,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經驗,闡述了國內的十大關系(即十大矛盾)。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文獻。全文以十大關系為標題,即:
(1)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2)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3)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4)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5)中央和地方的關系;(6)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7)黨和非黨的關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9)是非關系;(10)中國和外國的關系。如何處理這十大關系也即十大矛盾,是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毛澤東對此作了全面的深刻的論述,且許多思想和觀
點有了新的突破和發(fā)展。該文是毛澤東思想在建國后重大發(fā)展的標志性作品之一,文中的許多觀點對于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建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毛澤東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一次(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后來經過補充整理于同年6月公開發(fā)表。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文章運用對立統一規(guī)律研究社會主義社會,闡明了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向前發(fā)展。不過,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又相適應又相矛盾,與資本主義社會的情況有著根本不同的性質。社會主義社會中的這些矛盾“不是對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quot。文章把繁紛復雜的社會矛盾劃分為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兩類,強調”敵我之間和人民內部這兩類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是對馬列主義國家學說的新貢獻,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三十年代初期,斯大林戰(zhàn)勝反對派之后,已掌握大權,躊躇滿志。作為黨的總書記加強黨的機器的作用;通過伏羅希洛夫指揮紅軍,通過雅哥達指揮安全機構;并通過宣傳機器把任何功績都與斯大林聯系起來。于是,布爾什維克黨內和蘇聯國內出現了近乎迷信般的個人崇拜現象,斯大林儼然已經成為人民心目中的神明,一切成績的取得都歸于斯大林,因為他是黨和國家的象征。
1929年12月為斯大林五十壽辰舉辦的盛大慶?;顒?。報刊上出現了對“偉大”的甚至“天才”領袖和導師斯大林祝賀。原來被擊敗的反對派也參加了對斯大林歌功頌德的大合唱,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以及其他領導人一個接一個發(fā)表文章,承認自己錯誤的同時,大談這位“全世界人民偉大領袖”斯大林同志是如何正確。
但是與此同時,另一種傾向也是存在的,并形成一股潛流。斯大林所推行的政策越來越依靠由他挑選提拔的年輕干部。老一代布爾什維克黨絕不會有青年一代人對斯大林的熱情、忠誠、崇拜。因此斯大林對老一代布爾什維克的輕蔑態(tài)度逐漸轉變?yōu)槌鸷?。他堅信必須把那些不同意或懷疑自己政策的人趕下歷史舞臺。這些人對他所設計的偉大社會主義事業(yè)是有害的,起妨礙作用。
另外,蘇共在十七大形成了共產黨中央書記組成的秘密聯盟。據猜測,在這次大會剛開始或大會前夕,一批黨的工作者和基洛夫談過話提出必要時撤換斯大林。從后來參加談話的人在肅反運動中命運來看,斯大林通過秘密渠道知道了這項談話的內容。對斯大林個人來講,1934年是他生涯中重要的一年。正如他在前幾年擊敗反對派一樣,他要消滅、清洗新的一批敵人,雖然這些人曾幫助他戰(zhàn)勝反對派,但這些人已對他統治構成威脅。從政治經驗來講,他知道歷史給每一個人一次機會。假若沒有戰(zhàn)勝對手,對手就要利用這個機會打倒自己。布哈林在被捕前幾天給黨的幾位領導人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我就要離開人間了,我不是在無產階級的斧鉞下低下了我的頭,無產階級斧鉞應該是無情的,但也應該是純潔的。我在萬惡的機器面前是無能為力的,這臺機器居然使用了中世紀的方法,擁有無比強大的力量,大量地炮制有組織的造謠、誹謗。這些萬能的機構能把任何中央委員,任何黨員磨成粉末,把他變成叛徒,恐怖分子,暗害分子,間諜。如果斯大林對自己產生懷疑的話,那這個機構也會立即找到證據的。”
布哈林是在審訊人員威脅要把他的妻子與剛出生的兒子殺死才開始交代并承認自己“罪行”。到一九三七年底,實際上所有反對派成員都被捕了,不管他們被捕時持什么觀點。
肅反運動的后果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這場政治運動給蘇聯社會造成了嚴重創(chuàng)傷,各個領域的社會精華均受到摧殘,人們在生命安全和行動自由得不到法律保護的環(huán)境中精神受到極
大壓抑,而且,在保安機構濫用非法刑訊手段和特務手段的情況下,誣告、假供盛行,人格被扭曲,社會道德水平嚴重滑坡,其消極影響禍及幾代人。在肅反運動中,濫捕無辜的行動大都在深夜進行,人人自危,風聲鶴唳,神經高度緊張,生怕夜間有人敲自己家門。許多住在高樓上的人為免遭被捕后的嚴刑拷打和侮辱,在秘密警察敲門時,便縱身跳下,以死相抗。其二,這場運動最終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體制的極端形式——斯大林個人專制。由于用持續(xù)數年的大規(guī)模鎮(zhèn)壓清除了從老布爾什維克到年輕一代干部中可能構成對自己權力挑戰(zhàn)的對象,特別是整肅了在十七大上流露不滿的代表和中央委員會,斯大林終于穩(wěn)固了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登上了權力金字塔的頂端。
憑借保安機構這一專政工具,斯大林得以不受法律制約,也不受黨和政府機關的制約,完全將個人凌駕于黨和國家之上,在黨和國家的名義下實行個人專制統治。他手中不僅掌握全部政治權力和軍事力量,而且把經濟全部命脈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使他能夠不受監(jiān)督地,隨心所欲地支配全國的物質資源與財富。斯大林個人有權決定對外全部政策,他甚至把領導文學藝術和科學的權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手里。從這個意義上說,肅反運動是蘇聯確立“斯大林模式”體制的最后一步。
第三,大規(guī)模的恐怖鎮(zhèn)壓給經濟發(fā)展造成嚴重的障礙。由于成千上萬的干部被鎮(zhèn)壓,生產在無組織狀態(tài)下進行。因此1937年到1939年連續(xù)二年鋼鐵產量處于停滯狀態(tài)。此時國際形勢越來越險惡,蘇聯面臨被侵略的危險。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98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