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名人談文學 名人的爭論(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2 07:08:07
2023年名人談文學 名人的爭論(4篇)
時間:2023-01-12 07:08:07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名人談文學 名人的爭論篇一

——《論語》與“真、細、德、誠”

前言

值此《泰德文化》創(chuàng)刊之際,編輯部的同仁約我從公司企業(yè)文化的角度寫點東西。我樂于從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長久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化傳統與企業(yè)發(fā)展,或者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這實際上是一個宏大的命題,寫一篇博士論文或者出一本專著也未必說得清楚。姑且借《泰德文化》創(chuàng)刊的機會,把個人的一點感想講出來,權做拋磚引玉,與公司同仁切磋。

ibm咨詢公司對世界500強企業(yè)做過一個調查,結果表明,這些企業(yè)在世界上的卓越商業(yè)地位最根本的乃是來源于它們優(yōu)秀而獨特的企業(yè)文化。其背后的深層涵義則是,文化是經濟發(fā)展的核心因素。我們看到,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行市場經濟制度,但經濟發(fā)展水平迥異,除去歷史、自然資源、人口素質等等因素的差異之外,最重要的莫過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拉美國家的貧困化、亞洲“四小龍”的獨特經濟發(fā)展模式等眾多事例都充分驗證了這一點。因而,美國歷史學家戴維〃蘭德斯在《國家的窮與富》一書中斷言:“如果經濟發(fā)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那就是文化乃舉足輕重的因素?!?/p>

近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尤其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經濟加速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企業(yè)文化漸成中國企業(yè),尤其是民營企業(yè)發(fā)展中的熱點話題。中國的民營經濟只有20余年的發(fā)展歷史,而泰德集團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泰德的領導人高度關注企業(yè)文化建設,并將之作為公司的頭等大事親歷親為,提出建立“學習型企業(yè)”的目標,無論從任何意義上說,都值得公司的全體員工為之欣慰。

《論語》與“真、細、德、誠”

無論從發(fā)展歷史還是從組織建設的角度說,泰德都是一個年輕的企業(yè)。但我們發(fā)現,在僅僅6年的發(fā)展歷程中,泰德在企業(yè)文化方面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積淀,這是泰德有別于其他發(fā)展歷史相對短暫的民營企業(yè)的不同之處。在深刻總結企業(yè)發(fā)展歷史與文化沉淀的基礎上,公司領導人提出了“真、細、德、誠”的核心價值觀。如何深入學習、認真領會,并將之作為公司全體員工的最高工作指南,對于企業(yè)的下一步發(fā)展至關重要。近日工作之余,在家中閑讀《論語》,聯想到泰德的企業(yè)文化,偶有所感,錄于下文。

一、關于“真”

1、“有教無類”——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考慮問題

孔子一生從事文化教育事業(yè),門下三千弟子,來自當時的各個國家,最后都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工商等各方面的精英。孔子的教育原則就是《論語》中所說的“有教無類”,即不論學生的出身背景,而只看學生的資質,就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一切從學生的個人實際出發(fā),去教育培養(yǎng)他成為某一方面的人才。

孔子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實踐啟示我們,在處理企業(yè)發(fā)展的各種問題時,也應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求真務實。泰德的客觀現狀是什么呢?從企業(yè)營業(yè)收入看,規(guī)模不太?。粡慕M織發(fā)展的角度看,還是小企業(yè),組織建設不完善,管理團隊價值觀尚待磨合。這樣的現狀要求我們全體員工,尤其是管理團隊在考慮各種問題時,一定要一切從公司的客觀實際出發(fā)考慮問題。我們的管理團隊成員在過去都曾服務于不同的大企業(yè),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實踐經驗,但不可采取拿來主義的辦法將過去在大企業(yè)發(fā)展至組織建設相對成熟階段的管理經驗簡單照搬和移植,否則就會脫離泰德的實際,產生理論和方案研討多、實際問題少人或無人解決的問題。

2、“經”與“權”——不能脫離國情、社情考慮問題

《論語〃為政第二》中有“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大意是說,為政者要內心有道,表現在外的行為就無懈可擊,譬如北斗星,有中心的思想和作風,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不要動,只要發(fā)號施令,下面的人便會如滿天星座跟著你的方向動。我們講“真”是真理,客觀存在與客觀規(guī)律。那么是不是我們有了客觀規(guī)律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了呢?譬如北斗星一樣呢?其實不然。我們常講“從經從權”,“經”就是常道,是永恒不變的大原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而“權”則是在處理每個實際問題時的具體環(huán)境和條件。有一句話叫做“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也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在以“真”為指導原則的同時,懂得“持經達權”,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懂得權衡利弊,尋找到對企業(yè)在現階段的國情、社情條件下的最佳處理方案,而不是一味死守原則,不知權變。求“真”的目的是為了在掌握市場規(guī)律的基礎上實現企業(yè)的智慧經營,而不是對客觀規(guī)律的機械反映。

3、?!罢妗钡闹匾?/p>

《論語〃八佾第三》中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白底子上畫了很漂亮的圖案。這三句話什么意思呢?孔子說:繪畫完成以后才顯出素色的可貴。子夏說,難道禮的內涵比表之于外的內涵更重要么?孔子說:對,你還啟發(fā)了我,我們可以真正在一起談詩了。(注意這里的詩是說《詩經》)

這里孔子真正想說的是要懂得通過詩的感情培育立身處世的胸襟,真正了解詩背后人生的境界。所謂“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清朝名臣曾國藩用人始終主張要帶一點鄉(xiāng)氣——就是土氣,始終是鄉(xiāng)下人那個樣子,沒有什么了不起。因此彭玉麟、左宗棠等人雖位高權重,但始終保持鄉(xiāng)下人的本色。

我們既然講“真”,自然也就有“保真”的問題,尤其是現在雖然泰德有了一點發(fā)展的基礎,但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仍是創(chuàng)業(yè)時期,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需要我們的員工,尤其是我們的管理者,要能做到“保真”,要具備寬廣的心胸和高尚的品格,如此,則泰德的未來才有希望。

二、關于“細”

1、“細”是做事的態(tài)度——全心全意投入

《論語〃堯曰第二十》中有“君子無大小,無眾寡,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意思是說,君子處身于任何環(huán)境當中都不會計較待遇的多少、地位的高低和職位的大小,對于任何事情都不輕慢,即使是一件小事情,也往往用全力去

完成,這就是真正的泰而不驕。佛學中講“獅子搏物”,是說作為百獸之王的獅子,無論是抓人還是抓一只小老鼠,都要用全部力量。我們講“細”,首先就要講做事的態(tài)度,如前中國國家足球隊主教練米盧所言:態(tài)度決定一切。面對任何工作,首先不要去想它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個人的利益,而應該全心全意投入先把工作做好。

2、“細”是做事的方法——能做“細”自有所成《論語〃子張第十九》中有“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弊酉氖钦f,人生天地間的學問有很多種,雖然是“小道”,雕蟲小技,但也是學問。如果深入去研究,都會有成就。而君子的目標要放遠大,不走“小道”,否則會困住,像掉到泥坑里。第一,這段話啟示我們無論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只要能“細”下去,做精做透,就必有所成。第二,現代社會是知識爆炸的年代,社會分工極大細化,即使是孔子所謂的君子,恐怕也得考慮擇業(yè)而從之了。

3、“細”是做事的原則——要善于研究新事物、新現象

《論語〃為政第二》中有“子曰:君子不器”,大意是說為政者上下古今中外無所不通,成為真正的通才。我們在理解“細”的時候,也應該包含這樣的原則,即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通過不斷學習和對新事物、新現象的分析、研究,從而解決企業(yè)發(fā)展不同階段的新問題。譬如泰德在歷經6年的高速成長后,邁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正在準備進入新的產業(yè)領域,這就對我們的管理團隊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本著求“細”的精神,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掌握更多產業(yè)領域的成功規(guī)律,是泰德能夠從既有的成功不斷走向新的成功的關鍵所在。

三、關于“德”

1、條條大路通羅馬——“德”是企業(yè)的靈魂

在談“真”的時候,我們提到《論語〃為政第二》中有“為政以德”。對于“德”,可以有多種理解。簡單的說,可以理解為道德、品德等。歷史上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道德兩個字是分開的,道是道,德是德,魏晉南北朝之間,到唐宋以后,才把這兩個字連起來用,變成一個名詞?!墩撜Z》通篇讀下來,我們可以發(fā)現,孔子極為推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因為那時“為政”講究“德”字,到秦漢以后,只講事功,即“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志在事功”,王道與霸術之區(qū)別不可以道里計。成功的路徑有多種,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西方馬基雅維利的“為了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也可能取得成功,但可能是更等而下之,連霸術也談不上了。

我們講“德”,是講企業(yè)從發(fā)展的手段到路徑都應遵循上古的“王道”,一切堂堂正正,從企業(yè)愿景和使命的界定,到戰(zhàn)略的制訂和投資方向的選擇,都要考慮到利國利民利司,追求企業(yè)發(fā)展與社會和諧進步的同步,從而在社會上率先打造組織發(fā)展與所在社區(qū)良性互動的范例。

2、有所為有所不為——“德”是企業(yè)的方向

《論語〃學而第一》中有“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如何理解呢?孔子有三千弟子,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每一個國家的精英,是一股龐大的力量。因而,有弟子提出舉而起事,應該說不難,但孔子不干。因為在孔子看來,在當時的社會,文化教育沒有完成,是不能解決其他問題的??鬃诱J為,解決問題要靠思想的純正,亦即所謂的“德性”。因此他寧可一生窮苦,從事教育,以德化育

天下人。由此可見,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為天下國家著想之時,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很高興的事。

從這里可以看出,為人處事,當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yè)也是如此。拿泰德來說,如果只是為了賺錢,方式多的很,而且來的很容易、很快,為什么不是什么賺錢就做什么呢,答案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為與不為的分界線是“德”,故而我們說“德”是企業(yè)的方向。

3、“德不孤,必有鄰”——變革社會的道德先驅

《論語〃為政第二》中有“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北京的徐老師曾為我公司手書此句,懸于公司壁上),在此孔子告訴我們,如果能真正秉持道德而行,一定不會孤單寂寞,必有與你同行之人。

翻開中國的民營經濟發(fā)展史,我們看到太多的企業(yè)盛極而衰,曇花一現;太多的企業(yè)由曾經的叱咤風云變?yōu)殇N聲匿跡。個中原因最重要的在于這些企業(yè),或者說企業(yè)的領導人在成功之后即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企業(yè)的發(fā)展自然也就急轉而下。因而可以說,在當今這樣一個文化與價值多元的時代,如能始終如一地秉持“內德員工、外德社會”的價值理念,一則可以保證企業(yè)的長治久安,成就企業(yè)的光輝未來;二則隨著這種理念的對外傳播,一定會有更多的民營企業(yè)追隨,復興上古先賢的遺風,復興中華民族的光輝未來。

四、關于“誠”

1、“內誠”——建立互信型企業(yè)

《論語〃為政第二》中有“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做人、處事、為政,都要言而有信,有如大車沒有橫桿,小車沒有掛鉤,車子是走不動的。從企業(yè)的角度說,就是要建立一個互信型組織,員工之間要互相以誠相待,互相信任,企業(yè)內部沒有內耗,這是事業(yè)成功的關鍵所在。

《論語〃八佾第三》中有“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孔子與魯定公之間關于領導方法的一段對話。孔子真正想說的其實是,大家都是聰明人,不必耍手段,都誠誠懇墾最好。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下對上要誠,上對下也要誠,彼此之間才能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唯有如此,才能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成就企業(yè)和個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外誠”——建設誠信企業(yè)

《論語〃學而第一》中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做學問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我答應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對人也不好,誤了人家的事;有朋友相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老師教我的我真正去實踐了沒有。這里表面上是談個人修養(yǎng),實際上推而廣之就是社會問題,尤其是第二點,于企業(yè)而言,言而有信意味著企業(yè)的一切經濟行為都要以誠信為第一考慮。

3、“誠”的結果——建立無形資產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戰(zhàn)亂頻仍,而孔子終其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從不曾想過利用門下的三千弟子奪取政權,稱王稱霸。就是這樣,孔子及其門徒游走于各國之間時,儼然是一個政府組織,仍對各國國君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后世儒家稱孔子為“素王”,就是沒有土地,沒有人民的王,和佛教中稱佛祖釋迦牟尼為“空王”的道理是一樣的。但孔子終成一代圣人,為后世千秋萬代所傳頌和景仰。只要人

類歷史文化存在,他的王位的權勢就永遠存在。之所以如此,不能不說,孔子及其弟子所建立起來的“誠”——無形資產起了巨大作用。

因此,在現代社會,對一個經濟組織而言,“誠”是企業(yè)的最高的、最大的和終極的追求,“誠”既是企業(yè)做成“百年老店”的根本所在,同時也是企業(yè)永續(xù)發(fā)展的終極價值。

《論語〃八佾第三》中有“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孔子說那些蠻族落后地區(qū)的人,也有君主、酋長,但光有形態(tài)沒有文化,不如夏朝和殷商,雖然國家亡了,但歷史上的精神不滅,因為它有文化。也就是說,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不可怕,文化精神的存續(xù)才是最重要的。一旦把文化的根挖斷了,就會陷于萬劫不復。猶太人雖然亡了國,但其文化精神代代相傳,終于復國成功,且在阿拉伯國家的包圍中仍屹立不倒。

國家如是,企業(yè)亦如是。對于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而言,能保證企業(yè)的百年大計的最重要因素不外乎企業(yè)文化。企業(yè)沒有文化或失去了文化,猶如人沒有了靈魂,就會變成只知道賺錢的經濟機器,早晚有一天會銹蝕掉。一個企業(yè)唯有與時代同步,不斷建設和發(fā)展追求社會和諧進步的企業(yè)文化,才能不被社會所淘汰,才能永遠與社會共存共榮。

名人談文學 名人的爭論篇二

雜談

喝過咖啡嗎?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越品越濃,嘴齒留香。

“讓睜眼看著玫瑰的人,也看看它的刺”,這句話道盡生活中的美好,但又夾雜著不幸。曾經,你是否因為一點點的成功而高興過?你是否因為小小的挫折而痛哭過?你又是否因為別人的愛而幸福滿足過?或者是否因為他(她)人的冷言冷語而傷心失落過?生活就是這樣,如同一口七彩壇,出生的那刻就被打翻,不同的顏色彌散在周圍,有的迷人,有的丑陋。

很多人面對生活的不幸都感到無可奈何,自暴自棄,甚至草草結束了自己的人生,何苦呢?“生活比膽還苦,如果沒有膽汁,就誰也沒有生活了”,那些存在的不幸都是生活的下腳料,一盤菜缺了料,還能品出味嗎?

人生百態(tài),生活百味,都需要我們細細品味。一口茶,一杯水,誰又能擋住之后一嘴甘甜呢?風雨過后,就是陽光!

一生匆匆數載,來的快,去的也快,珍惜每一分鐘,善待每一個人。

曾經的歡聲笑語,曾經的快樂伙伴,在回首中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有定格在回憶里的快樂,蕩漾在輪海中的笑聲。輕狂的我們自以為一切尚早,現在想來可笑!

一個人被牽掛是一種幸福,被人愛是一種灑脫。滾滾紅塵,上輩子誰都不欠你,請善待身邊每個人!流水茫茫的世事,不要以“我很忙”搪塞他或她的電話,不要以“我真的沒空”推脫一年的一次回家。一世的名利,一生的富貴榮華,為的是什么?不就是為了一口幸福的家嘛。一碗粗茶淡飯清的是口,暖的是心。樹欲停而風不止,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人生!

苦味人生,需要品味。人情冷暖,需要善待。

柱子 2012--02--05

名人談文學 名人的爭論篇三

讀書雜談

養(yǎng)心莫如寡欲,至樂無如讀書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題記

被程遠青成立乳癌研究小組、全部組員直面死亡的勇氣所感動,被里面發(fā)生在每一個組員身上的奇特又極其悲慘的故事所吸引,這些天晚上回去就一直在看畢淑敏寫的《拯救乳房》這個小說。今天還是一如既往地沖了涼后搬了個凳子坐到陽臺上看起書來。正看到關鍵處,一室友走過來推了我一下,說:“看的這么用心啊,問你個問題行不,你讀書的目的是什么?”竟然被他這幾句話給問住了,是啊,我讀書的目的是什么,經過絞盡腦汁、搜腸刮肚的糾結之后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喜歡而已”。過后,想想這樣的答案確實不怎么讓人滿意。還清楚的記得看的第一本書是插畫版的西游記—三打白骨精和智斗牛魔王選段,上面圖畫的占比遠大于文字。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后就掏出枕頭下的這本西游記看看,更多的是被形狀怪異的人物和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這時候的讀書僅僅是興趣而已;進入小學之后,開始讀一些諸如《百家姓》、《三字經》之類的東西,但讀這個書的目的說出來有點不單純,那就是懂得同齡小孩們不會的東西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初中以后,由于課業(yè)的加重,開始接觸到很多的關于語數外的書籍,諸如某某某數學習題,作文滿分策略,英語不用學等,看的我興趣索然。那時候偶爾從父親那里得到一本《故事會》就會讓我高興半天。高中階段,以借到同學的《讀者》、《青年文摘》為最高

樂趣,總是在被班主任臨時突擊檢查的風險下,把這些書放在厚厚的習題作業(yè)下面偷偷的看;一晃三年過去,進去了大學,無拘無束的生活也讓那顆熱愛文字、熱衷文學的心漸漸冷了下來。至今,圖書卡里也就借了幾十本書,有些也不一定都看過。不禁要問:這到底是怎么了?

關于讀書,《現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是這樣說的:出聲或不出聲的念書,并理解其意義。馮友蘭老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讀書,精其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那么,讀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說實在的,誰也無法一下就說清說準讀書的目的。因為它是一個極富時代特征好文化色彩的話題,也是各行各業(yè)、各級各類的人都會講到的話題,同時也是讀書人常說常新的話題。在此,筆者給出自己的看法:一,追求真理,獲得真理,促進社會歷史發(fā)展。二,把讀書和未來的就業(yè)發(fā)展結合起來,追求道德,知識和能力。三,喜歡書,喜歡書香,喜歡書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致力于讓自己也散發(fā)出書香的氣息。

“為了中華之崛起”是少年周恩來在沈陽讀書時對老師提出的“為什么而讀書” 這一問題的明確回答。他以發(fā)憤“讀書”把自己的命運同民族“崛起”的使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顯示出少年周恩來初步具有了愛國情懷與救國志向,是周恩來樸素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感產生的話語證明和標志,代表了他從愛國走向革命的思想起點和歷史起點。周恩來總理的讀書是對第一境界的真實寫照?,F在處于第一境界的讀書人估計已經像恐龍一樣絕種了吧。

在河北經貿大學出臺的讀書制度(公共必讀書中, 文史類學生由

《三國演義》、《紅與黑》等21部書中選讀10 部, 哲學類經濟類學生由《矛盾論》、《政治經濟學史》 等16 部書中選讀10 部, 政法類學生由《憲法》、《當代中國的河北》 等8 部書中選讀5 部, 綜合考試不合格者不能畢業(yè))之后,學生們中間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讀名著能找到飯碗嗎?”這些學生無疑是對第二種讀書境界的真實描寫。

筆者所在的學校里就有一位喜歡書,把看書、著書視為第二次生命的人。筆者在與他的一年多的接觸中發(fā)現,在沒有課和其他雜事的時候他會一天都在辦公室里看書。他曾對筆者說過,碰到一本好書我可以不吃飯不睡覺地把它看完,而且是在不知不覺間就做到了,不需要強迫自己去這樣做。在筆者看來,這樣的人堪稱“書癡”,同時,他也是筆者艷羨和努力的方向?!案褂性姇鴼庾匀A”是他經常在我們面前提到的一句話。無疑,他就是第三種讀書境界的代言人。

在這個日漸開放,多種思想文化并存的時期去討論哪一種讀書境界為最好是相當愚蠢的行為。著名作家高爾基說: “每一本書就是一級小階梯, 我每爬上一級, 就更脫離畜牲而上升到人類, 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網上也曾經有一首打油詩這樣說道:一天不讀書,無人看得出;一周不讀書,開始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在筆者看來,書就像一面明鏡, 清楚地折射出自己的靈魂, 讓自己的靈魂與自己交流, 直至產生共鳴, 融為一體。讀書的目的不重要,重要在行動,應該時刻反思自己是否去認真的讀書了和從書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東西。

曾經看過這樣的帖子:凌晨4點的哈佛大學圖書館里,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圖片配文這樣寫道:哈佛是一種象征。哈佛的學生餐廳,很難聽到說話的聲音,每個學生端著比薩可樂坐下后,往往邊吃邊看書或是邊做筆記。就沒見過哪個學生光吃不讀的,更沒見過哪個學生邊吃邊閑聊的。感覺哈佛,餐廳不過是一個可以吃東西的圖書館,是哈佛正宗100個圖書館之外的另類圖書館。哈佛的醫(yī)院,同樣的寧靜,同樣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診的人也無一人說話,無一人不在閱讀或記錄。醫(yī)院仍是圖書館的延伸。于是,哈佛產生的諾貝爾獎得主有33位。哈佛產生的美國總統有7位 ??

“見賢思齊焉”,面對這樣的對手,你還敢整天渾渾噩噩,以打游戲、逛街、唱k度日嗎?比自己強的人尚且在努力讀書以充實自己,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去偷懶?不要把你的圖書卡打進冷宮,好好利用它,趕快行動起來吧!

名人談文學 名人的爭論篇四

錢玄同先生

聯集欣賞

打通后壁說話;

豎起脊梁做人?!灶}(生平座右銘)

文章真處性情見;

談笑深時風雨來?!浻?/p>

素王之功,不在禹下;

明德之后,必有達人?!c周作人等合挽章太炎

小學本師傳,更紬繹紐韻源流,黽勉求之,于古音獨明其真諦;

文章宗六代,專致力沉思翰藻,如何不淑,吾同門遽失此異才。——挽黃侃

纘蒼水、寧人、太沖、美齋之遺緒而革命,蠻夷戎狄,矢志攘除,遭名捕七回,拘幽三載,卒能驅逐客帝,光復中華,國土云亡,是誠宜勒石紀績,鑄銅立像;

萃莊生、荀卿、子長、叔重之道術于一身,文史儒玄,殫心研究,凡著書廿種、講學卅年,期欲擁護民彝,發(fā)揚族姓,昊天不吊,痛從此微言遽絕,大義無聞?!鞄熣绿?/p>

擅國語,考方言,聲韻多端,精求無間,回憶十年以來,標準讀音全賴商定,廣韻集韻亦得銓明,君對國人實多貢獻;

與人忠,執(zhí)事敬,年力鼎盛,進德何窮,詎意旬日之內,惕夫斯囷忽來襲侵,少者強者竟爾夭歿,我聆噩耗能勿慘傷。——挽弟子白滌洲

當編輯新青年時,全仗帶情感的筆鋒,推翻那陳腐文章,昏亂思想,曾仿江陰四句頭山歌,創(chuàng)作活潑清新的揚鞭瓦釜,回蕩在文學革命旗下,勛績宏多,更于世道有功,是痛詆乩壇,嚴斥臉譜;

自首建數人會后,親制測語音的儀器,專心于四聲實驗,方言調查,又纂宋元以來俗字譜,打倒繁瑣謬誤的字學舉隅,方期對國語運動前途,貢獻無量,何圖哲人不壽,竟禍起蟣虱,命喪庸醫(yī)。——挽劉半農

為人友善,柔以招損;

治許舍義,訓以逃難?!獥顦溥_挽錢玄同

滯北最傷心,倭難竟成千古恨;

游東猶在目,章門同學幾人存?!S壽裳挽錢玄同

戲語竟成真,何日得見道山記;

同游今散盡,無人共話小川町?!茏魅送戾X玄同

資料:導演賈樟柯完整簡歷

http:// 2008年09月02日12:30 新浪娛樂

賈樟柯憑《三峽好人》獲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大獎

賈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陽人。1993年就讀于北京電影學院(blog)文學系,從1995年起開始電影編導工作,現居北京。

1998年,其處女作《小武》獲柏林電影節(jié)青年論壇大獎,國際電影界稱他為“亞洲電影閃電般耀眼的希望之光”。2004年,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2006年,故事片《三峽好人》獲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獅獎,開始被國際公認為當代電影大師。至今為止,《三峽好人》一片已經獲得超過40個國際獎項,其中包括美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美國《紐約時報》評價他為“當今世界40歲以下的最佳導演”。

2007年,獲達沃斯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稱號。同年,擔任第60屆嘎納國際電影節(jié)短片及電影基石單元評委會主席,是有史以來擔任這項職務的最年輕導演。2008年,獲法國杜維爾電影節(jié)杰出藝術成就獎,同年被英國《衛(wèi)報》評選為全球十大環(huán)保人物。

導演作品:

小山回家(1996,50分鐘,故事片)

1996年,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最佳故事片

小武(1998,107分鐘,故事片)

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青年論壇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聯盟獎

第20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熱氣球獎及最佳女主角獎

第17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jié):龍虎獎

第3屆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新潮流獎

比利時電影資料館98年度大獎:黃金時代獎

第42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jié)首獎:skyy獎

1999年意大利亞的里亞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獎

站臺(2000,193分鐘/154分鐘,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正式參賽作品,最佳亞洲電影獎

2000年獲法國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2001年獲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jié)唐吉可德獎,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2001年獲新加坡國際電影節(jié)青年電影獎

2001年獲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電影獎

2001年獲第30屆蒙特利爾國際新電影新媒體節(jié)最佳編劇獎

2001年日本《電影旬報》 年度十佳外語片

2007年度法國《電影手冊》年度10大佳片

公共場所(2001,31分鐘,紀錄片)

第13屆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

狗的狀況(2001,5分鐘,紀錄片)

任逍遙(2002,113分鐘,故事片)

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正式競賽片

第16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jié)國際影評特別獎

2004年洛杉磯影評人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世界(2004,108分鐘,故事片)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正式競賽片

第6屆西班牙巴馬斯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金伯爵獎、最佳攝影獎

第11屆法國維蘇爾亞洲電影節(jié)評委會大獎

第7屆法國杜威爾亞洲電影節(jié)最佳編劇金荷花獎

2005年多倫多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圣保羅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外語片獎

2005年度法國《電影手冊》 年度10大佳片

東(2006, 70分鐘, 記錄片)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地平線單元競賽片

意大利紀錄片協會最佳記錄片獎

意大利藝術協會2006開放獎

2006臺北國際記錄片雙年展最佳亞洲紀錄片獎

三峽好人(2006, 105分鐘, 故事片)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 最佳影片金獅獎

2007 最佳導演獎

2007阿德萊德國際電影節(jié) 最佳影片獎

2007特羅姆瑟國際電影節(jié)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第28屆德班國際電影節(jié) 最佳導演獎

第14屆智利國際電影節(jié) 最佳影片獎 最佳男演員獎

2007年度日本《電影旬報》 最佳外語片獎 最佳外國導演獎

2007年度日本《朝日新聞》 最佳外語片

2007年度日本大坂電影節(jié) 最佳外語片

2007年度日本《每日新聞》 最佳外語片

2007年度法國《世界報》 最佳影片

2007年度法國《電影手冊》年度10大佳片第二(編輯選擇)

讀者票選十大佳片第一

無用(2007,80分鐘,紀錄片)

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 最佳紀錄片獎

2007年第12屆米蘭國際紀錄片電影節(jié)fnac影片大獎

我們的十年(2007,8分鐘,故事片)

二十四城記(2008,103分鐘,故事片)

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正式競賽片

河上的愛情(2008,19分鐘,故事片)

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 特別展映單元

個人榮譽:

2004年獲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藝術騎士勛章獎

2007年達沃斯經濟論壇 全球青年領袖

2007年度martell elite 亞洲精英人物

2008年杜維爾電影節(jié)杰出藝術成就獎

2008年英國《衛(wèi)報》全球十大環(huán)保人物

電影活動:

2007年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 天才訓練營校長

2007年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短片及電影基石單元評委會主席

2007年洛迦諾電影節(jié)國際競賽單元評委

回顧展:

2004年首爾獨立電影節(jié)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5年香港藝術中心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5年加拿大安大略藝術中心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7年波蘭華沙國際電影節(jié)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7年巴西圣保羅電影節(jié)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7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國際電影節(jié)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7年1日本川崎藝術中心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8年蒙特利爾電影資料館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2008年美國伯克利大學 賈樟柯電影回顧展

大型活動:

07深圳-香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開幕式總導演 ??? 2010年亞運會開閉幕式創(chuàng)意小組成員

展覽:

2003年 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中國當代藝術展”

2005年 深圳建筑雙年展

2006年 上海藝術雙年展

2007年 香港建筑雙年展

2008年 羅馬國家美術館“中國現代藝術”展

2008年 上海藝術雙年展

2008年 巴塞羅納現代文化藝術中心“中國,城市”

研究專著:

《賈樟柯故鄉(xiāng)三部曲》中國盲文出版社 作者:林旭東等

《賈樟柯-華語電影的未來》 韓國出版 作者:李炳媛

《賈樟柯電影世界特集》香港藝術中心出版 主編:李筱怡

傳記影片:

2005年 記錄片《中國制造賈樟柯》導演:朱利安 比利時/法國出品

2007年 記錄片《小賈回家》 導演:德尼 法國aguis b.出品

近期廣告作品:

康佳,行動成就夢想?張曼玉篇

內蒙古衛(wèi)視 形象宣傳片?《我的品質生活篇》

內蒙古衛(wèi)視 形象宣傳片?《黑駿馬篇》

olay20周年《中國式美麗?美而不自知篇》

olay20周年《中國式美麗?林志玲(交通銀行100年紀念廣告

blog)篇》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940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