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經(jīng)營情況總結(jié)表明,我們需要進一步改進營銷策略。在寫總結(jié)時,我們可以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類比、對比和引用等,使文章更具吸引力。這是一些健身鍛煉的方法和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tài)。
覺醒年代摘抄篇一
1、民眾覺醒了,中國才有希望。
2、干革命哪有不苦的,可這苦是我自找的,我情愿的,樂在其中。天下的路是留給天下的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
4、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心力體力合二為一,世上事未有不成!
5、新青年的六條標準分別為:1、自由的而非奴隸的;2、進步的而非保守的;3、進取的而非退隱的;4、世界的而非鎖國的;5、實利的而非虛文的;6、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6、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7、無論我們當什么,我們要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8、有花雕,有琴,有詩,有紅梅,高山流水覓知音,果然雅致。
9、丟掉幻想,準備戰(zhàn)斗吧。
10、英雄淘盡大江流,歌舞依然上畫樓。一代聲華空醉夢,十年潦倒剩窮愁。竹簾半卷江天雨,蕉扇初迎海外秋。憶到萬山無語句,只應共泛五湖舟。
11、世界什么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么力量最強?民眾聯(lián)合的力量最強。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軍閥不要怕。資本家不要怕。
12、我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的辮子是無形的,藏在心里。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割掉了毛發(fā),穿上了西裝,滿嘴的英語,洋人就會高看我們,恰恰相反,當一個中國人,西化成洋人的時候,恰恰會引起他們的蔑視,只有讓他們看到,我們中國人有著他們與眾不同的文明和精神,他們才會在心里對我們有真正的尊重。
13、溫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中國人之所以有這種同情的力量,是因為我們完全地或幾乎完全地過著一種心靈的生活。中國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種情感的生活,是一種來自于心靈的'激情和人類之愛的情感。
14、什么是真正的中國人?真正的中國人是有著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過著心靈生活的人。中國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國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國人的心靈與理智的完美和諧。
15、你們口口聲聲說要討伐孔教三綱,但是講的全是大道理,認識也不深刻,沒有形象思維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觸及到人們的靈魂。
17、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只有自律的人,才有可能脫穎而出,成就大事!
18、道德是變化的,真理是永恒的。道德是用來律己的,不是用來責人的。
19、自信是優(yōu)點,但不能盲目自信。
20、我在用我的人生經(jīng)驗與你共勉。
21、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以吾人之青春,柔化地球之白首,雖老猶未老也。是則地球一日存在,即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吾人之青春一日存在,即地球之青春一日存在。
22、他們可以擋住天上的太陽,當他們無法擋住民主的光芒!
23、真正的中國人,是有著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過著心靈生活的人,中國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國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國人的心靈與理智的完美和諧。
24、只要吾一出馬,彼必定害怕。只要吾一開口,彼必定望風而逃!
25、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狂人日記》)。
26、寬容和厚道是我們讀書人從小的習養(yǎng),但是,寬容和厚道,它不是沒有限度的呀!
27、任何人都不能去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你非要擋呢,結(jié)果只有一個,什么呢?被碾著腿嘛!
28、即使面前等待我們的是無數(shù)次的失敗,我們也一定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29、后人怎么看我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不是問心無愧。
30、一手托著國格,一手托著公理,失掉了哪一個都是對這個國家的犯罪。
覺醒年代摘抄篇二
看完《覺醒年代》,感到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復。
《覺醒年代》一劇圍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展開:時局緊迫,幸而有許多仁人志士為國操勞。陳獨秀、李大釗、魯迅一伙人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冒死毅然傳播新思想;蔡元培為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三顧茅廬;巴黎和會收復山東被拒,郭心剛一夜白頭作血書;陳延年就義時誓死不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很難想象,在如此動蕩不安、前途未卜的時代,這些有識之士,是如何憑借信念開天辟地,萬死不辭的。我想,一定是他們心中不滅的信仰之光!
歷史課本上的事件全景式地呈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才明白,課本上的一筆帶過,可能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一隅:整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毛澤東的出場片段——他在風雨中逆著人流走來,街道上小商小販,賣孩子,窮人要飯,富人在馬車里吃面包,軍閥暴力驅(qū)趕百姓…短短幾秒?yún)s反映市井百態(tài)。目光所及之處,都是他日后拼搏改變的動力!
心懷堅定信念,必然會帶來曙光。毛澤東的奮斗人生是中華民族苦難輝煌的縮影,“踏遍青山人未老”是他不墜青云之志的豪邁,“寥廓天將萬里霜”是他豁達的胸襟,“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是他堅定執(zhí)著、百折不撓的偉岸。正如我看到的一段話:“我們從后來的視角看先輩們,感覺到他們偉大,但他們的偉大和悲壯遠比我們能想象的要深重得多。因為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勝利,所以能感受到他們的奮斗意義重大,而他們在犧牲之前并不能預知未來,并不知道自己的犧牲對中國的勝利有多大的意義,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迎來勝利,甚至不確定是否能夠勝利。”
我們出生于幸福美好的年代,更應感念先輩的付出,將愛國二字銘記于心。我們要心懷堅定信念,志存高遠,努力奮斗,做國家發(fā)展的中流砥柱。
你我少年之青春,便是中國之青春。
覺醒年代摘抄篇三
《覺醒時代》這部劇第一次把李大釗、陳獨秀等人作為主角呈現(xiàn)在銀幕前,是一次大膽的創(chuàng)新,給我們重現(xiàn)了中國近代史上感人肺腑的篇章。對于像我一樣對中國近代史感興趣的人來說,整部劇總能看得我熱淚盈眶,熱血澎湃,如教科書一般,但又勝過教科書般的重現(xiàn)了中國近代史的文化變革,政治變革。
蔡元培先生的遠大夢想和天下胸懷,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李大釗先生的敢為天下先,毛澤東同志的少年熱血,一朝朝,一幕幕,讓目前正在享受他們用生命、用鮮血所換來的今天的我們,猶如身處那個時代,再一次感受了舉國迷茫的時代,水深火熱中國的時代,外族欺辱的時代,先輩們不畏強權(quán)、不畏艱辛、不畏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為了中國的未來用盡生命去譜寫的篇章。沒有蔡元培先生,就沒有陳獨秀先生的北大教授,就沒有胡適先生、魯迅先生、李大釗先生等的北大新青年,就沒有北大的變革,文化的興旺。同時,也不管當時的黎元洪大總統(tǒng)的邀請蔡元培先生擔任北大校長的初衷,但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我依然非常感謝他!沒有他的初衷,就沒有蔡元培先生,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文化興旺的民國,也可能就不會有如此影響深遠的《新青年》,也可能不會有改變中國如此浩蕩偉壯的五四愛國運動。
百年前的覺醒年代,革命先驅(qū)尚在凄風苦雨中為抨擊舊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強力倡導“科學與民主”,為傳播新思想而奔走呼號;轉(zhuǎn)眼間歲月輪替,我們在獲得科學與民主以及全面社會進步的基礎(chǔ)上進入了“新覺醒年代”,站在一代一代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應將客觀、辯證地再認識傳統(tǒng)文化、歷史作為己任,在熱血沸騰的歷史中審視自己,收獲歷經(jīng)坎坷卻又一往無前的擔當和勇氣;在多元豐富的思想爭鳴中回溯傳統(tǒng),收獲海納百川的心態(tài)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志存高遠,勇立鴻鵠浩志。魚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有了理想,奮斗才有目標,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青年要“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理想信念在創(chuàng)業(yè)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閃光”。“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成為引領(lǐng)中國前行的時代號召,中國青年要始終堅持黨的領(lǐng)導堅持與民族復興偉業(yè)同頻共振,始終樹立為黨和人民奮斗終身的最高目標,確保黨的事業(yè)燈燭輝煌,確保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強則國家強。五四風雷激蕩百年,青春中國風華正茂!當代青年當以史為鑒,牢記民生之重、國運之重、使命之重。把握機會,努力學習,極力創(chuàng)造,補國之不足,拓未來之渠道,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我們必須知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處于新時代,我們必須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伴L征走的是高山峻嶺,渡的是大河險灘,過的是草地荒原”,而我們要面對的是變幻莫測與艱難險阻。但只要我們肯打破常規(guī),破開枷鎖,穩(wěn)中求進的同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就一定可以在這個多彩的時代謀好新局,開好新篇。
覺醒年代摘抄篇四
2021年的五月,一如以往的五月,天氣總是瞬息萬變,暴風驟雨常常讓途中的路人措手不及,無處規(guī)避。此時,屋外從驕陽炙烤大地,一瞬間轉(zhuǎn)變?yōu)殡婇W雷鳴,所幸,我在屋內(nèi),雨水尚不能將我企及,我在這充滿安全的庇佑下,正回味著面前這一小塊屏幕剛剛講述給我的革命英雄的故事,情不能自已,竟淚濕眼眶……“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
《覺醒年代》將20世紀的中國從文獻課本的字里行間,投映于屏幕之上,陳獨秀、李大釗、宋運輝、馬德福……他們生活在與當今截然不同的時代中,“遍地哀鴻滿熱血,無非一念救蒼生”,他們在思索著、追尋著、敲打那緊閉的封建麻木的鐵窗,試圖喚醒沉睡的人民覺醒,去拯救國家,拯救民族。他們在這場追尋與呼喊中流淚、流汗、流血,有人勇往直前,有人戛然而止,有人毅然殉道,有人明哲保身。在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中,最激勵我的是陳延年、陳喬年兩兄弟。
延年喬年兩兄弟出生在上海的大戶人家,明明可以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心中卻早已種下了救國救民的種子。當時的中國不獨立,若給中國找條出路,他們自己怎能不獨立?于是,他們?nèi)ド虾G髮W,為見新世面,求新思想,與底層工人過著艱苦的日子,拒絕家人的資助。求學路上的艱辛,生活的困苦,不是為自己謀前程,而是為中國謀未來!20世紀初的中國,黑暗到看不見一點光亮,不知何時才能結(jié)束這苦難疊加的日子。中國還會變好嗎?給中國罩下層層黑暗、企圖瓜分中國的列強不會去希望;愚昧麻木的、沉睡的國人不會去希望;可是,想去接受新思想、勤工儉學的延年喬年這樣的青年們,是他們最先覺醒者、正希望著、更相信著!
“他們一步步走向光明,共赴理想的同時,也走向了死亡。”延年犧牲時,29歲。在刑場誓死不跪,被一群劊子手亂刀砍死。喬年犧牲時,26歲,離開前,他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句話,事關(guān)他和哥哥的理想,更事關(guān)你我?!白屛覀兊淖訉O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
《覺醒年代》也大結(jié)局了。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因為這部影視作品才認識的他們——富有血性的革命先輩們。劇中,百余年前的青年人在追求真理上經(jīng)坎坷而一往無前,大喊“雖九死豈有未悔”;劇外,今天的青年也被革命歷史題材所觸動,得到了一次與前輩隔空對話的契機。我們“愛上”的不僅是優(yōu)秀的影視劇,更是蘊藏在其中的理想光輝!一幀一幅,我從中越加明白中國道路選擇的必然。有人上網(wǎng)催續(xù)集,有人回答“你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續(xù)集?!?/p>
1901年,國家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2021年,中國已經(jīng)站起來了,和他國平等對話。兩個辛丑年,風雨交加,是歷史變遷的重逢;一代代青年衛(wèi)國奉獻,更是我們中國人骨氣中流傳下的紅色基因。1901年以來為革命犧牲的青年烈士永垂不朽!2020年在邊境沖突和抗疫中犧牲的青年烈士們永垂不朽!曾經(jīng)少不更事的少年,在危難面前,突然就成為了人民的臂膀,祖國的碑界。90后、00后們長大了,我們不是貪圖享樂的青年一代,我們會努力踐行我們的使命,我們會完成屬于我們的長征,我們也同樣是富有血性的中國青年!我們不怕吃苦、不怕犧牲、在染滿烈士鮮血的土壤上,我們同樣長成了頂天立地的一代!
五月的天氣瞬息萬變,在我含著激動的情緒寫下這些文字時,天空的烏云漸漸散去,我抬頭一看,天的那邊,透出了幾束光柱,又恢復成平和的天氣了,出門走走罷!看看這放晴的新世界!
愿朝陽常照我土,不忘英雄鮮血滿地。
覺醒年代摘抄篇五
自從我看了《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后,感覺它就像是一本“活”著的歷史書。百年前的中國,地裂權(quán)分,民不聊生。在骯臟的世道里,有錢的買命,沒錢的等死。“鬧市砍頭”成了人們熱衷圍觀的特色節(jié)目,人群蜂涌搶人血,蘸饅頭,民間“妙方”,不為別的,只為兩個字——活著。
但封建的黑暗即便是擋住了天上的太陽,也無法擋住民主的光芒,總有人從風雨中開辟著這條救國的道路。南陳北李相約建黨。陳獨秀真誠豁達,一身傲骨,他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在中國大地吹響了思想啟蒙的號角。帶領(lǐng)著一批有為青年開啟了向傳統(tǒng)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戰(zhàn)的新文化運動。他的一篇《敬告青年》提出了當代的青年六大標準。國家倘若要進步,必須要廣大青年奮發(fā)向上,成為國家之大棟梁,撐起富國強兵的一片天。號召青年們開拓眼界,沖破陳腐思想的牢籠,建立新的中國。
亂世之下,家國不能兩全。仲甫先生整天忙于社會,救國救民,所以和他的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的關(guān)系一直不太親近。兄弟二人一直認為父親是個偽君子。父親和兒子之間仿佛隔著一座厚厚的墻,陳獨秀一直想推倒這座墻,但又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我在影片中父子的關(guān)系,看到了一個細節(jié),陳獨秀可以在演講臺上滔滔不絕,做到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每一句話都讓人熱血沸騰??傻搅藘鹤觽兠媲?,卻仿佛變成一個不善言辭的學生。但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關(guān)心,去愛著他的孩子們。
覺醒年代摘抄篇六
100年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得以實踐,在那些頑強不屈的中國人民手中奮斗出新的曙光,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中國,一個昂揚向上、人民當家做主的中國。從腐朽、壓迫到自由、民主,從封建迷信,三綱五常,到崇尚科學,尊重人權(quán)。從跪著當奴隸到爬起來堂堂正正地做一個中國人。是誰主宰了這個覺醒時代的命運?最終的答案是人民自己。是人民自己覺醒了!
作為21世紀新時代的青年,我感慨那是一個多么不平凡的年代。是一輩接一輩的共產(chǎn)黨人用信仰之頭顱,用信念之軀體構(gòu)筑起的熱血沸騰、熊熊燃燒的中國之魂、中國之脊梁。20xx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家表彰了42位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其頒授勛章獎章,他強調(diào):“向他們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尋求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功臣,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笔堑?,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國之魂魄,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
斯人已去,世界飛速日新月異,中國已不是昨日之中國。然歷史一直在提醒我們:勿忘來路。信仰如火炬,開始在人民心中燃燒,點亮著人性之光,給社會,給這個時代帶來了無限的希冀與溫暖。
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仰之于國家,猶如土地孕育著希望,難以想象一個無信仰之國將會如何慢慢消沉于安溺,國民如行尸走肉一般死寂沉沉,毫無希望。信仰之于個人,猶如甘泉滋潤著生命,無甘泉徐徐流淌,生命將干渴而殆。我們都不能缺失自己的信仰。
回顧歷史,總是有意外收獲?;仡欀袊伯a(chǎn)黨這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黨從無到有,每一步的攀登、進步都是多少人用整個青春,整個生命奮斗而來。又犧牲了多少家庭,多少子女,多少父母的安逸與幸福。成功總是需要以犧牲作為代價來交換,甚至付出是比生命還昂貴的東西。“振興中華”這句口號讓多少仁人志士,愛國人士前仆后繼,多少鮮活的背影讓人淚濕滿衫。英雄如東去之濤濤大江,層出不窮,連綿不絕。是什么支撐著他們放棄了本該享受的安逸生活,選擇為國家而戰(zhàn),為信仰而戰(zhàn)。這不僅源于對自身命運的不甘,更是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什么讓深處囹圄之中的他們卻甘之如飴?答案是信仰。那是一種超乎于個人本身,將祖國命運與自身命運緊密相連的境界。那更是一種難以企及的精神追求與人生價值信仰。
你若問我,何為信仰?堅信,篤定,不迷失??煞裨倬唧w?—乃心中有敬畏,腳下有泥土。四海之地,天高海闊憑魚躍,有信仰之人方能于庸庸之才之中脫穎而出,實現(xiàn)夢想,成一方事業(yè),成偉大人生。歲月漫長,歷史浩蕩送走了無數(shù)的人卻記住了一些人的名字。歲月失語,為史能言,并將流傳于世世代代,永不間斷。前路崎嶇,身負偉大夢想,我輩自當自立自強,并以此自勉,奮之青春,心有所信,心有所望,心中有海,眼里有浪,腳下有光。看萬里之江河,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覺醒年代摘抄篇七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和安徽省廣播電視局聯(lián)合攝制,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機關(guān)刊物為貫穿,展現(xiàn)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社會風情和百態(tài)人生。該劇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相識、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傳奇故事為基本敘事線,以毛澤東、周恩來、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經(jīng)歷為輔助線,再現(xiàn)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澎湃歲月,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和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的歷史必然性。
通過觀看《覺醒年代》,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國民之覺醒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文化名流群英薈萃。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學校長后,他致力于北大多層次的文化建設(shè),這里匯聚了諸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nóng)、周作人等一批文化名流,也匯聚了諸如趙世炎、鄧中夏、郭心剛等無數(shù)熱血青年。當然,也不乏像辜鴻銘、黃侃、劉師培等保守派人物。新舊文化陣營的碰撞和交鋒,使北京大學校風驟然發(fā)生變化,處處呈現(xiàn)出一派百家爭鳴、欣欣向榮的態(tài)勢。
第二是文化社團應運而生。陳獨秀一生追求真理,到任北大后,他毅然發(fā)起了新文化運動。在他的倡導下,各地的青年文化團體相繼成立。起初,北京大學成立了紅樓讀書社和互助社,毛澤東在長沙成立了新民學會,周恩來在天津成立了覺悟社,這些社團秉承反省、持久、奮斗、活潑、創(chuàng)造、批判和互助的理念,為廣大愛國青年提供了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舞臺。后期,李大釗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和亢慕義齋書屋,毛澤東也隨之成立了旅京湖南各界研究會以及平民通訊社,為傳播新文化運動及馬克思主義作出積極貢獻。
第三是新生期刊異軍突起。伴隨著各種社團的誕生,各種傳播新文化運動的刊物也相繼問世。從章士釗早起的《甲寅》到李大釗主編的《晨鐘報》;從誕生于上海的《青年雜志》到落戶北京的《新青年》,這些期刊一期一個模樣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隨即,陳獨秀又創(chuàng)辦了《每周評論》,他主編的兩個刊物就像黑夜里的明燈,為愛國青年指明了前進方向,而毛澤東主編的《湘江評論》和周恩來主編的《天津?qū)W生聯(lián)合會報》一南一北,與北京的《新青年》等刊遙相呼應,形成了南北一體的格局。
第四是學生及工人運動風起云涌。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的學生走上街頭,舉行大規(guī)模的反帝反封建游行,他們高呼“外爭主權(quán),內(nèi)懲國賊”的口號,反對《巴黎和約》的簽訂,史稱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爆發(fā)后,周恩來在天津,張聞天在南京,毛澤東在湖南,陳潭秋在湖北,他們領(lǐng)導學生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不僅如此,各地的勞工也迅速行動起來,紛紛上街游行,全國多地出現(xiàn)了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三罷”現(xiàn)象,尤以上海最為突出。在全國人民強大的呼聲面前,北洋政府被迫免去了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的職務,并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第五是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如火如荼。1920年7月,俄共代表分別在北京和上海會見了李大釗和陳獨秀。同年8月,陳獨秀率先在上海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組織。10-11月,李大釗在北京、毛澤東在湖南分別建立了中共北京小組和中共湖南小組。與此同時,遠在法國的陳延年也完成了從無政府主義者到共產(chǎn)主義者的轉(zhuǎn)變。周恩來抵達法國后,隨即成為中共旅法小組的成員。之后,董必武等人在武漢、王盡美等人在濟南、陳公博等人在廣州、周佛海等人在日本也相繼成立了中共小組。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中國國民之覺醒,絕不是幾個知識分子的覺醒,而是整個無產(chǎn)階級的覺醒。無產(chǎn)階級的覺醒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開創(chuàng)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并為苦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
覺醒年代摘抄篇八
新生的中華民國在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不甘沉淪,一心想著救國,他們經(jīng)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fā)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yǎng)國民的獨立人格,并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lǐng)域的革新運動,才能使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動現(xiàn)代科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徹底消滅舊中國,建設(shè)新中國。
“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是中國共產(chǎn)黨史上一段廣為傳頌的佳話。那么“南陳”與“北李”是如何認識,并走到一起的呢?他們的第一次交手,談論的是什么問題?劇中一開篇,就展現(xiàn)了陳獨秀與李大釗相識的過程。
開頭幾集,于和偉扮演的陳獨秀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激情卻不用力過猛,有氣場卻不虛張聲勢。既展現(xiàn)了先進知識分子的深邃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無可奈何。人物的塑造有溫度有情感,看起來極具感染力。
看《覺醒年代》就像在看歷史,年代感、畫面感極強。劇情清晰勾勒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精神風貌。劇中的人物刻畫非常生動和形象,往往一出場,便令人肅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誰才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現(xiàn)實,有理想,有情懷,有教育。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文化人之風骨,為天下蒼生的擔當。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理想抱負,積極投身于革新運動中,著實令人敬佩不已。
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是無數(shù)的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奮發(fā)有為,積極探索,刻苦學習,爭做國家棟梁,為國家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覺醒年代摘抄篇九
《覺醒年代》的片頭,采用隱喻的手法,使這組電視藝術(shù)的鏡頭語言,具有蒙太奇手法的畫面,成為“有意味的形式”之審美表達,既讓全劇有歲月感,又點明該劇的主旨,有一箭雙雕、一石二鳥的藝術(shù)效果,堪稱“此時無聲勝有聲”。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中,百年前一大批叱咤風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英雄群像,構(gòu)成了明星璀璨、浩如星辰的民國大師人物藝術(shù)長廊,栩栩如生、高大偉岸的身影,每每讓人眼前一亮。
每集片尾的音樂,低沉、憂郁、傷感的哼唱,嗚咽哀號般的曲調(diào),苦悶、壓抑、無助、困惑、迷茫,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寂寞苦悶之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
富于視覺沖擊力的還有一幅幅黑白木刻的劇中主人公版畫群像展示,讓觀眾的思緒,瞬間穿越至百年前的歷史片場,營造出年代感。黑白版畫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對鼓舞軍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具有戰(zhàn)斗性,更具有革命性。運用版畫這一藝術(shù)到《覺醒年代》片頭中,不僅在起承轉(zhuǎn)合的節(jié)點上,體現(xiàn)故事的敘事策略,更是內(nèi)容方面的拓展,從視覺到內(nèi)容上,多維度展現(xiàn)劇中人物的革命品格與斗爭精神。該劇還引用了紀錄片的元素,許多黑白相間的畫面,給人以歷史深沉感,將大時代的風云際會全景式表現(xiàn)出來。
劇中呈現(xiàn)的老北京黃沙漫天的景象、深深的車轍、行走的駱駝、叮當?shù)鸟勨?,以及民國初期的“青色白字”、青花瓷般的色彩,大到當時年代的建筑,小到人物的穿著,或西裝,或長袍,甚至制服上的金屬紐扣都頗具年代感——這些真實的畫面撲入眼簾,歲月滄桑的歷史感,便涌上心頭。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
讀完此書我重新檢視我自己,覺得自己像一件“空中雨衣”,華麗的表象背后空無一物。領(lǐng)導力卓越嗎?團隊合作默契嗎?家庭生活幸福嗎?好像都沒有特別肯定的答案,都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我突然覺得自己真的落伍了,既要求下屬獨當一面,又要求他們團隊合作;一邊是繁忙的公司項目,一邊是繁重的家庭瑣事;確實都是“吊詭”的事情。
十多年的職業(yè)生涯告訴我:“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條通往成功的路?!?,我堅信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難都能克服。當然僅僅靠努力還遠遠不夠,需要竭盡全力用心去做,當一個人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時,雜念就會比較少,效率就會特別高,其實拼命工作和修行過程一樣,能磨練人的意志和靈魂,企業(yè)經(jīng)營者也是如此,他必須為員工的幸福殫精竭慮,必須超脫私心,讓企業(yè)擁有大義的名分。
合理運用“吊詭”,用心達成“第二曲線”,嘗試擴大自己的“甜甜圈”,做一個處處受歡迎的人;我相信做你想做的工作你就會有成就感,過你想過的生活你就會有幸福感。
最后,讓我們重讀:“我們要自食其力,在黑暗中點燃自己小小的火焰。”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一
《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刻畫了許多經(jīng)常客串歷史、語文課本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膊簧?,如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等。今天我要說的應該是每個人都熟悉的魯迅。
片段二:魯迅第9集出場,就是這樣一個場面:魯迅一個人站在教育部門口,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拄著一塊兒長木板,上面寫著“不幹了”。在他面前人和車來來往往(有的還一副看傻子的模樣看他),但他自己站在那里一動不動,表達出他的決心:堅決不和張勛同流合污,體現(xiàn)了他的立場堅定、愛憎分明。
片段三:第14到15集中,出現(xiàn)了魯迅寫作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的具體場景。背景是這樣的:魯迅在北京和同學聚會,聚會中周作人探聽到一個叫楊開銘同學的消息:
楊開銘是個熱心腸,之前回了老家教書,對一個寡婦多有幫助,為此遭了寡婦的族人非議。后來有一天,他喝醉了酒,在寡婦的桌子上趴了一夜。結(jié)果第二天被人給知道了,寡婦的族人就把寡婦給抓了起來,活生生沉到池塘里面淹死了。楊開銘哪里受得了這種刺激,直接就瘋了。
回到家里,魯迅聽周作人講完楊開銘同學的信息,剛來得及感嘆一句“瘋了”,他表弟久蓀就從門外滾了進來,嚷嚷著外面有人要殺了他,躲在桌子底下不敢出來。感情這個可憐人也因為來京一路上看見太多人餓死,受了刺激,神經(jīng)錯亂了。
所以當魯迅下定決心要寫稿的時候,在見識到兩個瘋子,尤其是讓他們變瘋的黑暗荒誕的社會現(xiàn)實之后,魯迅決定以自己可憐的表弟久蓀為原型,寫作《狂人日記》。他一鼓作氣寫了個通宵,眼睛都紅了才停筆,累了就直接躺在一地稿子上休息。
曾看到蕭紅女士在《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提到:
全樓都寂靜下去,窗外也是一點聲音沒有了,魯迅先生站起來,坐到書桌邊,在那綠色的臺燈下開始寫文章了。
許先生說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著,街上的汽車嘟嘟地叫起來了,魯迅先生還是坐著。
有時許先生醒了,看著玻璃窗白薩薩的了,燈光也不顯得怎樣亮了,魯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樣黑大。
魯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舊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來了,魯迅先生才睡下。
這也可以看出魯迅先生也是一個敬業(yè)投入的人。但魯迅先生的寫作,不僅是趕稿子,還是對中國當時現(xiàn)狀的思考,對封建、迷信、愚昧的批判。盡管魯迅先生已經(jīng)逝世80多年了,但通過《覺醒年代》的演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魯迅,他不僅是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不茍言笑的斗士,也有著風趣幽默的一面。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二
“80后、90后”黨員已超過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nèi)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的這一結(jié)果,讓人們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生機和永葆青春的活力,黨的肌體不斷補充新鮮血液,黨員隊伍結(jié)構(gòu)得到優(yōu)化,黨的生力軍持續(xù)壯大發(fā)展,黨的事業(yè)永遠朝氣蓬勃。
100年前,一批有志青年匯集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誕生,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也是一次年輕人的會議,參加會議的代表最年長的不過45歲,最年輕的只有19歲,平均年齡只有28歲,此后改變整個中國面貌的中國共產(chǎn)黨,最初就是由這樣一些年輕人成立起來的。共產(chǎn)黨從成立一開始,就是一個青春的政黨。正如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所言,是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從那時開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中,總是集合了了一批又一批意氣風發(fā)、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獻出生命的20xx多萬烈士中,大多數(shù)都是年輕人。劉胡蘭、董存瑞……無數(shù)年輕人為偉大事業(yè)獻出青春和生命。正是無數(shù)優(yōu)秀青年暗夜中的孜孜以求、探索中的前赴后繼、前行中的不離不棄,才讓我們黨走過100年風雨歷程,仍然保持著蓬勃的生機和活力、擁有青春的激情與魅力,讓一個從只有50多名黨員的政黨,發(fā)展成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的執(zhí)政黨,從嘉興南湖紅船上尋找光明的擺渡人,發(fā)展到駕馭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領(lǐng)航者。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我們黨擔負著千秋大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為之奮斗。100年來,無論是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還是如火如荼的建設(shè)時期,無論是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時期,還是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廣大青年始終堅定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黨和人民事業(yè)必勝的信心,一顆紅心向黨,成為先鋒隊的一員,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他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以堅定的信念、寬廣的胸懷、奉獻的精神、務實的作風,為黨旗增光、讓黨徽閃光,使黨的事業(yè)后繼有人、薪火相傳。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黨的事業(yè)生生不息、滾滾向前,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領(lǐng)、有擔當?shù)那嗄陞R集在黨旗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敢地肩負起歷史使命,無私奉獻、奮發(fā)有為,踴躍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譜寫壯麗的奮斗之歌。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三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為了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在中共廣播電視臺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了一部反映建黨歷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
電視劇《覺醒年代》以1915年的《青年雜志》,以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為背景,講述了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認識到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展現(xiàn)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建黨的歷史。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還將他們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整個中國為之一振;《新青年》實行同人編輯,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在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學日新月異,之后魯迅的《狂人日記》《孔乙己》也相繼問世;在這之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打響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從此之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普遍傳播開來。
在五四運動時,為支持學生運動,陳獨秀和李大釗起草《北京市民宣言》,號召學生、商人,工人等,以直接行動對社會實行根本改造,并親自上街散發(fā)《北京市民宣言》。陳獨秀在散發(fā)宣言時被捕,五四運動風靡全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中國代表拒絕簽巴黎和約,取得巨大成果。
1921年7月,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成立,《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機關(guān)刊物,完成了它的思想啟蒙任務。
不少看過劇的網(wǎng)友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20xx年最棒的劇集沒有之一!正如劇名那樣,整部劇想要再現(xiàn)100年前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激情澎湃的覺醒年代。
整部劇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形象,讓歷史課本上的人物又一次出現(xiàn)了人們眼前,表達了對事物的渴望和對真理的追尋。
“因為我愛這個國家,我要為這個國家去做點什么”,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史為鑒,多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四
歷史書太小,裝不下一個人波瀾壯闊的一生;歷史書又太大,裝下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滄桑;在歷史書上,你隨手翻過的一頁內(nèi)容,很有可能是他們的一生。
三十七年民國,不同于小說中紙醉金迷的上海灘,風花雪月的江南水鄉(xiāng),金戈鐵馬的北國戰(zhàn)場,那是普通百姓最真實最殘酷的生活。是北風黃沙肆虐,餓殍遍野,是為了活下去可以食人肉,飲人血;是為了家中生計可以賤賣兒女;是花季少女被迫與公雞拜堂,在四角天地里蹉跎一生的黑暗動蕩。
《覺醒年代》的劇情開篇,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國民轟動,讓海內(nèi)外的有志之士憤憤不平,紛紛決心回國尋求一條救國救民之路。日本留學歸來的李大釗說:“我們必須喚起民眾的覺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同時陳獨秀也創(chuàng)辦了《新青年》雜志,宣傳新思想,倡導白話文,為尋找救國之路打開了新思想涌流的閘門。作為著名的老派“?;庶h”,辜鴻銘教授對于剛剛萌芽的新思想似乎是教科書式的絆腳石,留著長辮子,吸著老煙槍,長袍馬褂的老爺裝束,雖學了西洋倫敦腔但走到哪兒都有仆從跟隨,擺足了舊時的排場。然而正是這樣一位“老頑固”講中國人的精神,引得所有接受新式思想學生的滿堂喝彩。其中的幾段話讓我記憶尤深,“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都有辮子,只不過我的辮子是有形的,頂在頭上,你們的辮子是無形的,藏在心里?!薄拔覀冎袊?,思想、性格,有很多弱點,但是,在我們中國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沒有的、難以言喻的東西,那就是溫良……”很難想象這竟是一直以迂腐封建形象示人的老教授口中說出來的話。尋找救國之路,是要以本國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吸收先進思想完善自身的傳統(tǒng)文化,而非完全生搬硬套推翻自己的傳承,與他人同化。
探索和發(fā)展真理的歷程十分艱苦困難,在各種思想主義的交鋒中,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起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庶民的勝利》再加上白話文的迅速傳播,如魯迅先生《狂人日記》的發(fā)表,胡適《文學改良芻議》巨作的橫空出世,大大推動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國道路的步伐。如果說每個年代都有它的代表色,那民國三十七年一定是艷麗的紅。這些極具色彩與魅力的人物形象給觀眾留下濃重的色彩印象,在北大紅樓的襯托下,一批批洋溢著愛國熱血的青年學生讓我們過目不忘,鄧中夏、趙世炎、陳延年、陳喬年那一個個年輕鮮活的背影讓我們看到在當初那個年代有一群有志青年正不畏艱難險阻,努力尋找出路,使中國登上歷史舞臺。
《覺醒年代》為我們展示了新中國誕生的艱難歷程,以深刻的歷史意義揭示了這條救國救民之路的正確,同時還贊揚了在那個覺醒的時代里共產(chǎn)主義者們那一顆顆真摯的愛國之心。歷史的長河還在滾滾前進,我們應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史為誡,為更加光明美好的未來而不懈奮斗。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五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边@段振聾發(fā)聵的話,來自《新青年》的創(chuàng)刊號?!缎虑嗄辍纷屆駠嗄暧X醒,成為了新青年;《覺醒年代》讓如今青年了解,那段覺醒的歲月。
《覺醒年代》里,一個個課本中歷史里陌生又熟悉的青年才俊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為實踐自己信仰的道路不斷奮斗的陳延年陳喬年兄弟倆、雷厲風行剛正不阿的鄧中夏趙世炎、一念救蒼生的毛澤東、建立覺悟社在天津參加五四的周恩來鄧穎超……他們從一張張黑白老照片里脫身而出,走近了我們,我們終于得以感受到他們青春的溫度與光亮。
青春熾熱如火焰??粗幽陠棠陱纳虾U鸬┑奖贝髧L試互助社再到留法勤工儉學,我被他們深深打動。他們難道不知道可能失敗嗎?但他們就是敢試敢闖,擦干凈眼淚拍掉身上的灰繼續(xù)前行,沉著而堅定。青年,閃光發(fā)熱正當時。在留存下來的照片中,陳延年目光如炬,燃燒著他堅定不移的信仰;在公開的履歷中,陳喬年寫自己大名鼎鼎的父親陳獨秀“以革命為職業(yè)”。那段赴法留學與走向刑場的蒙太奇里,腳鐐手銬是沉重的,青年的步伐是自信的;血污疤痕觸目驚心,笑容卻依舊燦爛。再想到延年寧死不跪與喬年所說“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怎么能不落淚?為一百年前他們?nèi)紵那啻?,為如今上海龍華他們墓前的花兒與那一個蘋果。
青春不光是一段歲月,更是一種精神。一種不畏強權(quán)、維護公理,不謀私利、捍衛(wèi)國家的精神。這種精神在北大青年之間扎根,在全國青年之間成長。和平歲月北大學子在校內(nèi)辦雜志開講學,國危之際北大學子上街游行演講力爭國權(quán)。白色學生裝、黑色學生帽、紅色圓?;?,是他們揭開五四運動的序幕。許德珩鄧中夏站在講演臺的慷慨陳詞,喚醒市民之思;郭心剛殷紅鮮血寫下的“還我青島”,烙痛見者的心。如同蔡元培校長說的那樣,他們早已抱定宗旨,不圖宦達,為國為民。毛澤東在長沙建立新民學會,后創(chuàng)立《湘江評論》,發(fā)出“天下者,我們的天下”的呼告;周恩來鄧穎超在南開,與覺悟社的同學支持五四運動……正是因為這種青春的精神擴散到大江南北,才有更多的青春才燃燒起來。
青春燃燒之后,剩下的絕對不只是一抔灰。一句話這樣說:“現(xiàn)在的學生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一百年前竟然真的有人會為了書本上枯燥無味的理論和主義獻出青春與生命。”讀到這句話,我深感慚愧。他們的青春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于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給我們換來了窗明幾凈;當我們已經(jīng)習慣幸福時,卻幾乎忘卻了前人的披荊斬棘。就連我點開《覺醒年代》的最初目的,也只是帶走娛樂色彩的打發(fā)時間。而當我看完《覺醒年代》的最后一幕時,我想到黑格爾說過:“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尚有余溫?!笔堑?,延年喬年、中夏世炎……他們的青春之火至今仍在燃燒,仍在激勵著我們,當新時代的新青年。一百年前,他們前仆后繼,點燃自己的青春照亮晦暗時代,讓一個又一個中國人覺醒;站在他們的一百年后,我們早已不再沉睡。我們應當接過這熊熊青春之火與不朽青春之精神,繼續(xù)前行。
“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這是李大釗先生的《青春》中最激越有力的片段;是《覺醒年代》中眾多北大青年冬日里長城上放聲朗誦的一段話;更是今天的我們應該深深銘刻心上,以為青春之指南的一段話。以不朽之青春,創(chuàng)建光明之未來!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六
“我只愿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p>
——題記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边@蕩氣回腸的歌詞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我最近在看的《覺醒年代》這部劇。這部劇從開播到現(xiàn)在,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好評,這背后的一切不僅是由于劇中真實還原了那個年代的實際情況,更是由于劇中充分展示了那群青年即使生逢亂世,即使命運如螻蟻,仍然心向光明,向上走的精神面貌。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梁?!蹦莻€時代,那些青年人,風華正茂,書生意氣。偏偏就是這些人拿起了手中的筆一點一滴拯救國人迂腐的落后思想,一筆一畫描繪祖國的宏偉藍圖,為那個久病難治的中國尋求一點的出路。
希望今天的人們可以了解那些舍棄小我擁抱大我的先驅(qū),記住那一個個閃閃發(fā)光的名字,不忘今天幸福生活的來路。
我已經(jīng)不記得是在哪看到的這段話了,但記得大致意思:我們站在歷史后來人的視角看先輩們,感覺到他們的偉大。但其實,他們的偉大和悲壯遠比我們所能想象的深重得多。因為我們看見了他們的勝利,所以能感受到他們的奮斗意義重大,而他們在犧牲之時并不能預知未來,不知道自己的犧牲對中國的勝利有多大意義,也不知道我們要用多少年才能迎來勝利,甚至不確定我們能否勝利。他們抱著一腔熱血,在犧牲之時所能依賴的只有滿懷的信念。原來我一直知道他們的偉大,卻依然低估了他們的偉大。
希望大家有機會都能一觀這覺醒年代的故事,他們絕不應該只是存在于教科書的白紙黑字,而是筆筆用血淚和犧牲寫就的真實的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可貴之時期也?;赝啻耗暝拢隳芸吹綄椫稿X學森,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肝膽之父吳孟超……他們以青年之軀鑄就了以“父”之名。他們把國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書寫了他們那代人的青春華章。
“吾愿吾親愛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進前而勿顧后,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鄙倌陱妱t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應學習先輩,創(chuàng)造未來的新征程。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七
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電視劇《覺醒年代》?!队X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現(xiàn)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風云和歷史畫卷,清晰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的全過程,真實地再現(xiàn)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崢嶸歲月。
上世紀初,辛亥革命失敗后,中國社會處于軍閥混戰(zhàn)、倒行逆施、民眾蒙昧、思想混亂的黑暗時期,將出路問題再一次擺在中國人面前。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一群有識之士開始奮起抗爭。
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有志之士在混沌中上下求索,從新文化運動開始著手思想啟蒙,力求喚醒民眾救亡圖存。隨著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他們開始接觸、學習、接受、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信念,達成了只有社會主義、共產(chǎn)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共識。逐漸從思想啟蒙轉(zhuǎn)向革命行動,他們倡導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創(chuàng)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使中國革命面貌為之一新。電視劇《覺醒年代》清晰展現(xiàn)了這一過程,揭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的歷史必然。
聚焦建黨風云人物,致敬建黨革命先驅(qū)?!队X醒年代》突出展現(xiàn)了李大釗等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先驅(qū)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貢獻,客觀、全面、鮮明、生動地塑造刻畫了一幅立體而豐富的人物群像圖。劇中既有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做出的歷史貢獻,也有周恩來、鄧中夏、趙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jié)合的實踐之舉,更有陳延年、陳喬年等愛國進步青年為國為民做出的流血犧牲……這些共產(chǎn)黨早期革命領(lǐng)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鋒芒、有困境更有探索,他們的革命品格與斗爭精神,深刻傳遞愛國情懷,傳播了愛國愛黨、艱苦奮斗的正能量。此外,魯迅、胡適、蔡元培、辜鴻銘、錢玄同等新舊文化陣營中的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觀點也在《覺醒年代》中形成交鋒,塑造了豐富多彩的時代人物群像。
《覺醒年代》以史為據(jù)、以人為本,呈現(xiàn)歷史真實,傳遞愛國情懷,重溫黨的初心。以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為核心事件,勾勒大時代,傳承大文化,抒寫大情懷,揭示出中國共產(chǎn)黨和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的必然選擇的主題,藝術(shù)再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夢想,傳遞出極富感染力的愛國主義情懷。
《覺醒年代》深深地吸引了我,前后觀看了二遍,作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為建黨革命先驅(qū)們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貢獻折服,為他們探索救國救民道路舍生忘死的品格感動;為他們不畏強權(quán)人民至上的精神敬仰。作為一名高職教育工作者,生逢為實現(xiàn)“二個一百年”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時代,更應腳踏實地,堅守崗位,努力創(chuàng)造性做好本職工作,為實現(xiàn)中國制造強國向中國智造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八
那個年代的人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偉大。
——題記
今年暑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認真地觀看了《覺醒年代》這部關(guān)于新文化運動思潮的革命電視劇??赐旰螅腋惺艿搅饲八从械膼蹏鵁崆??!坝X醒”多么美好的字眼,擁有讓人熱淚盈眶的力量!
在沒有看這部電視前,我根本無法想象,居然真的會有一群人將歷史書上那些死記硬背的的東西,當成自己畢生的奮斗目標,并愿意為此而犧牲自己的生命。的確,在看這部劇以前,我對他們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歷史書上寥寥幾筆的描寫。但我并不知道,我們每翻過一頁也許就是他們壯烈的一生。我不知道這場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不知道為何組織新文化運動,更不知道是如何進行的。但在看了這部劇后,我從中得到了答案。
《覺醒年代》中的片片場景時刻在我腦海中閃現(xiàn)。
1915年,當陳獨秀在上海宣布要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時,他就明確談到了當代新青年的六個標準。這是那時社會存在的嚴重問題。在那時,他便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他決定要尋找中國的出路。后來,他擔任了北大文科系主任,與李大釗、蔡元培、胡適等人發(fā)起了新文化運動,反對封建思想,支持白話文。同時,他也是“五四運動”的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
同樣,李大釗也是十分偉大的。
李大釗在將要面對死亡時,他的臉上看不出一點情緒,當他站在刑臺上時,沒有害怕,沒有悲傷,沒有不舍,他為了解救中國人民于水火之中,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從容赴死。那年,他僅僅38歲。
如果說是陳獨秀和李大釗點燃了新文化運動的這把星星之火,那毛澤東就是讓這星星之火擁有了燎原之勢。
當22歲的毛澤東在風雨中前行時,他手中懷抱著的《青年雜志》如一團烈火在燃燒。我知道,他在《新青年》中看到了拯救中國的希望,正如那滿天黑夜中的一顆星星,如那一抹希望的光亮照在了神州大地。他看到了這世間百態(tài),也看到了人世間最荒涼的一幕,但那卻只不過是中國在那個年代一個小小的縮影罷了。毛澤東雖身穿布衫,腳踏泥濘,但卻目光堅定,努力的向光明奔去。
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在當時會有那么多愛國人士都以死明志,為什么那么多愛國人士努力為中國尋找出路。
他們是勇敢的,他們在走向光明,奔赴理想的同時,也一步步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
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來想像他們的偉大,但他們遠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偉大。因為他們在那個國民思想覺悟落后,萬惡的封建社會尋找中國的出路,開展新文化運動步履艱辛。他們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是怎樣的結(jié)局,不知道會不會成功,卻依舊能堅持下去。終于,在他們的努力奮斗和堅持下,“吃人社會”覺醒了。如果說《覺醒年代》有續(xù)集的話,那么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便是續(xù)集。
待山河雄壯,科技騰黃之時,我一定要回到先生們的那個年代,告訴他們,100年后的中國,百姓們安居樂業(yè),每個孩子都有學可上,有樂可享,都幼有所育,老有所依。而今盛世如您所愿!
當雄獅沉睡時,總要有人先覺醒,是創(chuàng)辦《新青年》的陳獨秀,是為人民犧牲的李大釗,是在泥濘里奔跑的毛澤東。而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奮斗,在風雨中奔跑,在奔跑中前行!
覺醒年代摘抄篇十九
在慶祝建黨百年的歷史時刻,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歷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一經(jīng)播出,即引發(fā)廣大觀眾的熱烈關(guān)注。
電視劇《覺醒年代》以1915年到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之前的這段歷史為敘事空間。這是一個國運飄搖、民不聊生的艱難時世。辛亥革命并沒有徹底改變舊中國的面貌,面對貧窮落后愚昧的現(xiàn)實,面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野心,面對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有人迷茫,有人憤怒,有人消沉,有人奮起。在這樣一個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一代先進分子登上歷史舞臺,開始了救國救民之路的艱難探索。
電視劇開篇,日本以支持袁世凱稱帝為條件,誘迫袁世凱簽署“二十一條”。消息一傳出,李大釗慷慨陳詞:“必須喚起民眾覺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毙挛幕\動、五四運動等一系列影響巨大的歷史事件鋪展開來,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宣傳新思想、提倡白話文,李大釗發(fā)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介紹俄國十月革命,開始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胡適在美國撰寫《文學改良芻議》,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電視劇《覺醒年代》精心描畫這一幕幕歷史風云,把觀眾帶到一百多年前那個風云激蕩的歷史環(huán)境,清晰再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和思想文化土壤,也藝術(shù)地描繪了二十世紀初中國的文化思想風貌。以如此大開大合的“史筆”,講述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立過程,這在以往的電視劇中尚不多見?!坝X醒年代”四個字的提出,既是對該劇的主題概括,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那個歷史階段的“藝術(shù)命名”。
電視劇《覺醒年代》真實細致地表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過程,寫出了一批民族先進分子,研究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傳播革命思想的具體實踐。探索思想和發(fā)現(xiàn)真理的過程,艱辛而曲折。該劇以藝術(shù)典型化的方式,表現(xiàn)了在各種思想和主義的交鋒之中,馬克思主義以真理之光勝出的過程。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青年人,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和探討人生價值意義的思考與選擇中,走上革命道路。這些內(nèi)容讓這部劇的歷史敘事,處處閃耀灼人的思想光輝。
在電視劇《覺醒年代》所展示的歷史環(huán)境中,眾多風云人物紛紛登場,他們面目各異,代表著那個時代的紛繁和復雜:袁世凱在廳堂裡試穿龍袍,張勛在紫禁城領(lǐng)兵復辟,辜鴻銘在北大講臺上拖著辮子端著水煙袋大講國學……這一幕幕在劇中都有著各自生動的表演。劇中最具風採與魅力的人物形象,依然是那個時代裡思想先驅(qū)和文化先驅(qū)們的人物群像:沉穩(wěn)厚重、樸實堅毅的李大釗,激情四射、慷慨率性的陳獨秀,目光高遠、充滿理想、性格剛正的青年毛澤東,冷峻孤憤、以筆為槍的思想文化先驅(qū)魯迅等等。在北大紅樓,還有一批在新思想的激勵下,洋溢著愛國熱血的青年學子。劇中的這一大批角色,既真實準確地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鮮明特征,也刻畫了一個個讓人過目不忘的藝術(shù)形象。
電視劇《覺醒年代》以獨特的藝術(shù)審美,讓革命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藝術(shù)魅力。一是作品所採取的敘事手法和史詩風格,與作品所講述的歷史內(nèi)容,渾然一體,形質(zhì)交融,讓觀眾既感受到強烈的思想震撼,也獲得了雄渾悲壯的審美體驗。二是在歷史的宏大敘事中,更加注重細膩、委婉、深情、動人的情感渲染、人性剖析和對人物獨特性格的揭示。劇中那些隨處可見的生動的細節(jié)捕捉,不但讓觀眾能見史見人,更讓人物有情有性,讓歷史敘事有厚度又有溫度。叁是努力運用影視審美的方式,真實準確地呈現(xiàn)和還塬歷史環(huán)境,電影式鏡頭讓作品充滿藝術(shù)質(zhì)感。比如,老北京城的黃沙、駱駝以及路面上深深的車痕,在片頭運用木刻、剪影、塑像等藝術(shù)元素,加強藝術(shù)呈現(xiàn)的新穎度和表現(xiàn)力等,可以說是做到了精雕細刻。在藝術(shù)表達上,這部作品追求精品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也非常值得認可。
這部劇全景式再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歷程,以厚重的歷史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意蘊、深刻的思想啟迪和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審美表達,揭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和道路選擇的正確性,更以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和飽滿的情感灌注,致敬先驅(qū)偉業(yè),頌揚了在那個覺醒年代裡,一批共產(chǎn)主義者們的初心之純、主義之真、信仰之堅和理想之美。它不僅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優(yōu)秀之作,也是一部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20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