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地理備考(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09:00:42
2023年高三地理備考(5篇)
時間:2023-01-11 09:00:42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地理備考篇一

地理組:王愛軍

一、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復習必須以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地理學科考試大綱》和《地理教學大綱》為依據,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構建地理主干知識框架和網絡。要處理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的關系;知識與能力的關系。自然地理是基礎,地理問題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區(qū)域范圍內展開的;地理價值觀的核心是以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相協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社會熱點的核心應體現出地理學的應用功能與社會價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圖表、文字信息的分析應用能力。教學中應合理而有效地安排好三輪復習,突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qū)域性優(yōu)勢,加強學科內的綜合,關注國內國際的自然和社會熱點問題。高三地理教學是面向高考的教學,因此以本屆學情為依據制定本計劃。

二、學生分析

本次學校安排了高三141、142班2個班的教學任務。由于是從高一跟班上來,對這2個班的情況了解的還算透徹。在年級中學習情況偏差,對基礎的掌握及其不扎實,其中142班的學習情況更甚之。所以今后的教學主要是以基礎為主。而且還要分學生來進行輔導,課上以基礎為主,難點盡量少弄。課下可以找個別基礎較好的學生對難點進行點撥。

三、具體復習計劃及對策

全高三復習分三輪:

第一輪復習,從2013年5月到2014年2月底,通讀教材,主要是基礎能力過關。復習對策:

1,對照考綱,夯實基礎不遺漏,掃清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對地理知識都進行梳理和歸納,使之系統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變化,把握高考脈搏;3,實行滾動復習,做到適當回顧,合理練習(復習過的內容),提升應用能力。4,全面閱讀教材,掌握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5,狠抓落實,特別注意目標生中地理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導

6,合理安排考與練,引導學生注意總結歸納考試和練習中反映出的自己在知識、能力及方法上的缺漏,在日后學習中注意調整提高。

第二輪復習,2014年3月底至5月中,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能力提高 復習對策:

本輪復習可以主干知識為載體,以專題為基礎,以區(qū)域為平臺,通過加強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全面提高學科思維能力。

1,自然地理原理的圖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實都蘊涵在某些圖式中,而圖就在課本上;2,人文地理思維的模式化;

3,熱點區(qū)域聯系的自然化:(1)不盲目追逐熱點;(2)多聯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聯系人文特征。

第三輪復習:2014年5月中至5月底,注重查漏補缺和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復習對策:

注重,精選練題,回歸課本,個別輔導.1、抓主干知識,綱舉目張。

2、重地圖,抓區(qū)域核心。

3、重原理,講解題思路。

4、關注熱點,了解熱點問題的地理背景。

高中地理教學案例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必修

(一)第一、二單元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其中常見的天氣系統──氣旋與反氣旋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抽象、難懂,每次講到這兒,我是又比又畫,學生還是不理解氣旋與反氣旋在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大氣的流動狀況;不理解鋒面氣旋的運動狀況及對天氣的影響;甚至不理解這些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我就思考,通過一種什么樣的方式與方法能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并掌握呢?單純的平面圖形不會達到直觀的效果,也不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不能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營造動態(tài)立體的運動效果,顯示氣旋與反氣旋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上的大氣流動狀況?同時又能不能變教師的講、比、畫而為學生自己動手,自己畫,自己分析、思考、歸納?同時還可聯系生活實際,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學,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為解決這個難題,我就從學過的知識入手,分四步走,由簡到繁,深入淺出,通過圖形的變化,給同學們一個簡明的理解與思考過程。

首先,給出一組水平等壓線示意圖,讓學生畫出三種情況的風向(理想狀態(tài);高空中;近地面),并讓學生明白水平等壓線只是理想狀態(tài),實際海平面等壓線是彎曲的,有的甚至是閉合的。第二步給出一組位于北半球等壓線閉合的圖讓學生畫出周圍四點的風向(應強調是屬于近地面的情況),學生通過圖不難發(fā)現大氣的流動狀況(如圖一)。第三步我借用多媒體技術把這組等壓線做成立體(如圖二),幫助學生建立立體空間感,并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心氣流的運動狀況及對應的天氣情況(如圖三)。

通過這一組圖的變化講解,學生就可以舉一反三,繪出北半球反氣旋、南半球氣旋與反氣旋示意圖(還可讓學生上黑板來作圖),并分析所對應的天氣狀況。第四步,利用左右手法則來進行巧妙的記憶:伸開雙手,大拇指向上表示氣旋中心氣流上升,向下表示反氣旋中心氣流下沉,四指向手心握,表示氣流水平運動方向,右手適用于北半球,而左手則適用于南半球。經過這四個步驟,學生對氣旋、反氣旋的知識理解就比較透徹了。

鋒面氣旋的難度又有所加大,內容既有氣旋與反氣旋的相關知識,也有鋒面的相關內容。基于此,對于此內容的處理也采用以上方法。第一,先搞清鋒面氣旋的成因:在剛才的教學中我們已經知道:在水平方向上,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是旋轉輻合,而反氣旋的氣流運動方向是旋轉輻散。輻散的氣流是不會相遇的,只有輻合的氣流才能相遇。而鋒面就是冷暖氣流的相遇。因此氣旋與鋒面易相伴而生,故稱鋒面氣旋。再讓學生進行作圖驗證(如圖

四、圖五)。第二,認知鋒面氣旋的性質與運動方向;以北半球而言,首先判斷低壓槽兩側c、d兩點氣流的冷暖情況,低壓槽北側c點的氣流來自極地方向,故較冷,而低壓槽南側d點的氣流來自赤道方向,故較暖;其次在形成鋒面的位置上畫出鋒線的符號。根據北半球氣旋在水平方向上逆時針輻合的運動狀況,可以推出c點的氣流推動著d點的氣流在做逆時針方向移動,故c、d氣流交匯處形成了冷鋒,而圖五中e點的低壓槽處形成了暖鋒(如圖六)。第三,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鋒面氣旋的理解:氣旋在水平面上是動的而不是靜的,比如說北半球的氣旋在水平面上的運動是逆時針輻合,這種動態(tài)的運動就會導致天氣的變化,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錄制了一段天氣預報,給學生放過這段天氣預報之后,然后給出圖示,讓學生試做天氣預報員,大家興趣盎然,紛紛發(fā)言,覺得這些知識學完后原來這么有用呀!特別是回答對的同學有一種格外的自豪感。

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和學生交流,讓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思考解答問題,從而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樂趣,挖掘潛力,發(fā)現自我,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借助多媒體技術,根據各知識點的不同特點,應用不同的平面或動畫技術來幫助同學們理解;同時選用一些生活事例,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因為這樣能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所選內容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生感興趣、便于接受,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到親切,而且把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避免紙上談兵,賦予課本以鮮活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

高三地理備考篇二

2016屆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計劃(9—10班)

一、目標要求

針對9和10班學生的特點,通過第一輪復習,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各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同時加強綜合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這一輪復習,要讓學生達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綱規(guī)定的基本知識,能夠對知識進行基礎的歸納總結,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識。

(2)能學會畫圖、填圖、記圖、讀圖、用圖。

(3)答題做到規(guī)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4)能用學到的地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簡單的地理實例,做到活學活用。

(5)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地理實驗題的研究。

二、具體措施:

(一)圍繞一個中心,狠抓基礎

這個中心就是主干。結合高考來看,近幾年的文綜試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對這些主干知識的復習,學生要準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第一輪復習要狠抓基礎。所謂基礎,指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維過程和基本的地理素養(yǎng),而這些基礎的復習應以教材為載體。在緊抓教材、鞏固知識的同時,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逐步提高??刹扇 白x、背、寫、默、畫、練”等手段來增加地理基礎知識儲備,如以圖為載體考查地理知識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點,各種變式日照圖、地球繞日公轉示意圖、氣候分布模式圖、自然帶分布模式圖、洋流模式圖、各種物質循環(huán)圖等我都要求學生默畫出來,并要求歸納重要圖表的規(guī)律。中國行政區(qū)劃、我國河流與湖泊、我國主要鐵路交通運輸網、我國地形分布、中國分區(qū)地理,世界分區(qū)地理中重要的國家、城市、河流、礦產等我都要求學生在填圖練習本上一一落實。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理解記憶重要的圖表規(guī)律,并且讓學生最薄弱的區(qū)域知識在讀、填、練的過程中一一落實。

(二)利用兩種最普通出成效的教法

1、練考結合,切實過好單元關

我們練習打算主要是利用每日一練,滾到式的對基礎知識進行練習,復習完每一章節(jié)后要做好測試檢查工作,不漏死角,不允許學生含糊不清。訓練與測試的總體指導思想是“考什么,就要練什么;考多難,就要練多難”。第一輪復習過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占總試題中80%的中檔題和基礎題上。把主攻點定在記憶的恢復,知識系統的梳理,基本技能的訓練,基本觀念的建立,典型問題熟練解答等方面,避免過早地把精力過多地用到難題上,造成基礎不牢。,單元測試、月考,認真組題,組題的結構是1:1,即前階段內容的分值占50%,本階段復習的分值占50%,目的是防止學生對前面所學的知識的遺忘,滾動性的復習有利于基礎知識的鞏固。

2、個別講評和面批相結合,切實抓出成效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除集體講評外,我們還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習題進行個別講評和面批。

一、是講評知識點;

二、是指導做題方法和技巧,實現“解一題,得一法,會一類,通一片”的目的。

(三)、做到三個提前形成習慣

1、是盡早訓練答題規(guī)范形成正確的答題習慣。

在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的習題訓練中,學生要格外注意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注意養(yǎng)成使用規(guī)范地理術語、正確書寫、仔細審題等良好學習習慣,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其次,學生要學會建立試題與教材的聯系。在讀書時,要思考所讀內容可能如何出題(即從書中讀出試題來,將教材試題化);在做題時要知道該題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識(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將試題教材化)。

2、建立錯題集,培養(yǎng)學生及時反思的學習習慣

有人說:“錯題是最好的老師”,不少學生由于思維定勢,總在同樣的問題上反復犯錯。所以,讓學生克服思維缺陷,優(yōu)化思維習慣是學生能否突破自我的關鍵。對此,我要求學生建立錯題集,把每次大考的錯題匯編起來,用紅筆修改,并寫上解題思路和反思;在考前的半個月,讓學生的主要作業(yè)是看“錯題集”,在臨考前看,就相當于考前清醒劑,能夠盡量避免在考試中再犯同樣的錯誤。做好對常考、常錯題的反思與歸類,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效果。后期我們打算整理學生的錯題,錯題重考、重講、重練。大考前“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殲滅戰(zhàn)”,減少失分。指導學生養(yǎng)成及時反思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

3、關注熱點拓寬視野形成學以致用的習慣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特征之一就是題目與現實生活的緊密結合,很多題目是以熱點、焦點問題作為命題的背景材料或切入點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對熱點問題的關注不妨從現在就開始。

目前地理與現實生活有關的熱點、焦點問題主要有:人口的過度增長與人口遷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變暖、臭氧層空洞、大氣與水污染、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生態(tài)災難、西部大開發(fā)、三峽工程建設、綠色奧運、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地區(qū)沖突(如中東)、臺灣問題、核問題等等。

對這些是世界和我國已經、正在或即將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學生應有一個基本的、正確的認識,用所學知識去分析、闡釋和評價當今熱點、焦點、重大社會問題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復習中應把重點、熱點、焦點問題當做專題式“問題化”處理,弄清這些問題發(fā)生的地點及背景,注意這些熱點問題與課本主干知識的密切結合,把握其因果緣由及其影響,使熱點問題重點化。凡與熱點有關的問題,即使本來不是學科的重點知識也要掌握

(四)重視四種地理能力的培養(yǎng)的訓練和培養(yǎng)

1.地理計算能力

如時間、日期、太陽高度、比例尺、海拔、氣溫、氣壓、人口增長、經濟數據的統計等,都涉及到計算問題。地理計算實質是地理與數學的綜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導下的數學運算過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養(yǎng)地理計算的關鍵。對于地理的計算,根據地理原理總結出公式,然后讓學生去“套”,同時要像做數學題一樣,多算多練,做到“熟能生巧”。

2.讀圖分析和空間思維能力

新課改的高考題很多是考察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在復習中要求學生圍繞地圖展開,學會讀圖和用圖,將相關知識點落實到地圖上,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強化圖文轉換訓練,構建空間概念,擴展空間想象,進行空間思維。讀圖,用圖,主要掌握五點:①明確各類地圖的構成和表達方法;②會從圖中讀出相關信息;③會用地圖表達相關信息;④會判斷地理區(qū)位;⑤會運用地圖的直觀性,解答抽象的地理問題。

3.地理信息的提取與處理能力

地理試題中,提供信息的載體多種多樣,但無非是文字信息、圖像信息、表格數據信息等,且多數高考題目的信息,是考生平時訓練少見和教材以外的信息。對提供的圖文背景材料進行仔細的閱讀和分析判斷應成為教學常規(guī)。一輪復習中我們將有意識地強化審題過程中的地理信息提取以及進一步的判斷、推理、歸納、分析等信息處理能力。平時訓練要重視信息提取與處理的過程,不能只看答題結果。

4.知識遷移能力和地理表述能力

地理學科具有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征,地理學科注重對規(guī)律、原理的實踐運用。因此在復習中,對于規(guī)律,原理不僅要加深理解,更要學會靈活地遷移應用。表述不準確也是高考中失分較多的一個因素,因此教學中,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盡量使用地理術語。高考第二卷,解題答案中往往包括多個得分點,考生須踩點得分。但有不少學生反反復復答了一大堆,就是答不到點上;又或者學生理解了但措詞不規(guī)范所以也拿不到該拿的分;更多的是答案有遺漏,不完整,所以也拿不了高分。因此,第二卷更能拉開考生的差距,而對于我們普通高中學校而言,這更是考生的致命弱點,是他們拿高分的瓶頸。因此,為了訓練學生答題的規(guī)范性和思維的嚴密性,我們要求學生把典型題目的主要原理規(guī)律和分析思路表述出來,然后再把他們做的優(yōu)秀答案略經修改后張貼出去鼓勵他們,叫他們再次修改。這樣,不僅能及時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而且,能一步一個腳印落實每個章節(jié)每個知識點,切實提高備考效率。平時要求學生正確使用地理學科術語來表述地理事物的現象,描述和解釋地理事物的特征,用書面文字的形式完成各種問題的解答。要特別注意地理術語中的“關鍵詞”的應用,并培養(yǎng)“看圖說話、讀表歸納”的能力。

(五)解決五種困惑提高針對性

根據我們的教學實踐,面對學生的種種困惑,我們應該提高針對性

高三地理備考篇三

一、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教學是面向高考的教學,因此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及2011年福建省《文科綜合考試說明》,及本屆學情為依據制定本計劃。

二、教學目的

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主導,考察學生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所學課程內容能夠融會貫通,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是知識解決身邊的地理現象,學以至用。

三、具體復習計劃及對策

全高三復習分三輪:

第一輪復習,從2011年7月底到2011年3月底,通讀教材,主要是基礎能力過關。

復習對策:1,對照考綱,夯實基礎不遺漏,掃清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對地理知識都進行梳理和歸納,使之系統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變化,把握高考脈搏;

3,實行滾動復習,做到適當回顧,合理練習(復習過的內容),提升應用能力。

4,全面閱讀教材,掌握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5,狠抓落實,特別注意目標生中地理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導

6,合理安排考與練,引導學生注意總結歸納考試和練習中反映出的自己在知識、能力及方法上的缺漏,在日后學習中注意調整提高。

第二輪復習,2011年3月底至5月中,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能力提高

.復習對策:本輪復習可以主干知識為載體,以專題為基礎,以區(qū)域為平臺,通過加強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全面提高學科思維能力.。

1,自然地理原理的圖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實都蘊涵在某些圖式中,而圖就在課本上;

2,人文地理思維的模式化;

3,熱點區(qū)域聯系的自然化:(1)不盲目追逐熱點;(2)多聯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聯系人文特征.第三輪復習:2011年5月中至5月底,注重查漏補缺和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

復習對策:注重,精選練題,回歸課本,個別輔導.1、抓主干知識,綱舉目張。

2、重地圖,抓區(qū)域核心。

3、重原理,講解題思路。

4、關注熱點,了解熱點問題的地理背景。

高三地理備考篇四

一、指導思想

高三地理教學是面向高考的教學,因此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及2011年福建省《文科綜合考試說明》,及本屆學情為依據制定本計劃。

二、教學目的

以培養(yǎng)能力為主導,考察學生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對所學課程內容能夠融會貫通,能夠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用所學是知識解決身邊的地理現象,學以至用。

三、具體復習計劃及對策

范文網()

全高三復習分三輪:

復習對策:1,對照考綱,夯實基礎不遺漏,掃清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對地理知識都進行梳理和歸納,使之系統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變化,把握高考脈搏;

3,實行滾動復習,做到適當回顧,合理練習(復習過的內容),提升應用能力。

4,全面閱讀教材,掌握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5,狠抓落實,特別注意目標生中地理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進行輔導

6,合理安排考與練,引導學生注意總結歸納考試和練習中反映出的自己在知識、能力及方法上的缺漏,在日后學習中注意調整提高。

第二輪復習,2011年3月底至5月中,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能力提高

.復習對策:本輪復習可以主干知識為載體,以專題為基礎,以區(qū)域為平臺,通過加強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全面提高學科思維能力.。

1,自然地理原理的圖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實都蘊涵在某些圖式中,而圖就在課本上;

2,人文地理思維的模式化;

第三輪復習:2011年5月中至5月底,注重查漏補缺和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

復習對策:注重,精選練題,回歸課本,個別輔導.1、抓主干知識,綱舉目張。

2、重地圖,抓區(qū)域核心。

3、重原理,講解題思路。

4、關注熱點,了解熱點問題的地理背景。

高三地理備考篇五

新泰二中2011屆高三地理復習計劃

高三地理組

新泰二中2011屆高三地理復習計劃

地理備課組

一、指導思想

以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聯系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學生潛能,克服學生非智力因素影響,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夯實基礎,通過綜合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解題技巧,以適應新課改形式下的高考要求。

二、復習目標

1、夯實基礎,重視能力

2、圖文轉換,提取信息

3、注重整合,突出人文

4、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三、教法學法

(一)第一輪復習目標: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和鞏固,學科基礎能力過關

1、要求:

(1)確定復習范圍,夯實基礎不遺漏,掃清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對地理知識都進行梳理和歸納,使之系統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變化,把握高考脈搏;(3)實行滾動復習,做到適當回顧,合理練習(復習過的),提升應用能力;(4)全面閱讀教材,掌握靈活運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2、復習建議:

(1)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

a、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規(guī)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讓學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記規(guī)律原理的內容,并體驗其形成過程?;具^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則—熟記基本原理---變式訓練(先做后講或教師示范學生嘗試---學生介紹思路---教師歸納總結解題思路和技巧—同類題型訓練)(注重解一題會一類),這塊教學內容較難,教學時應從易至難遞進,不能在難度上一步到位。

b、人文地理: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熟記某一內容的要素,注重思維的建模,嘗試根據實例進行綜合(多維)分析,注重回答問題的基本方式方法。

c、區(qū)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強調區(qū)域特征的概括,區(qū)域內各要素的內在聯系,區(qū)域整治的發(fā)展方向。

(2)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關訓練。上課時要明確學生掌握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訓練目標,不能教師一廂情愿,高估教學實際效果,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局R要落實,基本技能(如圖像圖表的判讀技能)培養(yǎng)做到細微處人人過關。(3)建議“復式教學”,系統地理與區(qū)域地理同時復習。每節(jié)課40分鐘分二階段,第一階段5分鐘,主要檢查某一區(qū)域地理的復習情況,第二階段35分鐘上必修地理部分。主要是解決區(qū)域地理無時間復習,另外考慮區(qū)域地理的復習特別是空間定位問題,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復習周期。教師應建立一個復習的模板,分解整個區(qū)域地理的知識塊,通過模板的形式,讓學生天天對局部區(qū)域進行空間定位,地理特征概括,上課5分鐘著重于檢測糾正。(4)建立聯系線索,為二輪復習提升能力作鋪墊。

例如:空間分布的接近聯系和對比聯系、地理事物間的因果關系聯系、地理事物間的平行并列關系聯系、地理事物間的主次從屬關系聯系、地理事物間的大小包含關系聯系等。

(二)二輪復習目標: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能力提高,實現綜合能力突破

1、要求:以主干知識為載體,以專題為基礎,以區(qū)域為平臺,通過加強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全面提高學科思維能力。要明確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升應戰(zhàn)能力。

2、復習建議

(1)自然地理原理的圖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實都蘊涵在某些圖式中,而圖就在課本上;(2)人文地理思維的模式化;(3)熱點區(qū)域聯系的自然化:不盲目追逐熱點;多聯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聯系人文特征.(4)重點、難點的專題復習之專題劃分,建議以四大系統為基礎,摻入題型(尤其是解答題)專題:

①地理運動系統。包括地球的運動、大氣的運動、水體的運動、地殼和地表物質的運動、地理事物的時空變化。

②人地關系系統。包括人口問題、環(huán)境問題、資源問題、區(qū)域發(fā)展問題。③區(qū)域地理系統。包括自然區(qū)域、農業(yè)區(qū)域、工業(yè)區(qū)域、城市區(qū)域等。

④地理圖表系統。包括日照圖、等值線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計算等。⑤題型專題。

(三)三輪復習目標:主要是提高應試能力

1、要求:注重查漏補缺和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做到:精選練題,回歸課本,強化個別輔導。

2、復習建議

(1)抓主干知識,綱舉目張。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簡單的話記住要點。(2)重地圖,抓地理核心。地圖是地理獨有的知識載體,地理知識、原理、規(guī)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圖一身,掌握了圖就把握了地理脈絡。復習可從地圖入手,把地理分布、進理規(guī)律都落實在地圖上。

(3)重原理,講解題思路。認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規(guī)律。答題時不能就事論事,關鍵是掌握解題思路。如:分析區(qū)位因素都要從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方面著手;闡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多少、水位變化、含沙量、結冰期等。(4)辨析概念,做到所問所答。在最后階段應有意識地將一些近似的概念進行比較,直正弄懂其內涵和外延,在考試時才不會所答非所問。如:地形、地勢、地貌、地質作用、地殼運動、地質構造之間的聯系及差異。

(5)訓練解題能力。對解題能力和技巧進行訓練。對題目要做到 “一題三吃”,即命題意圖、解題思路、致錯分析補救,重視答題語言的組織和表述。

四、教研教改及措施:

1、教研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高考地理復習探索。

2、備課組每期集體備課18次,相互聽課15節(jié),每人上公開課1節(jié)。

3、接受各級專家的指導,與本組老師互教互學。

4、主要措施:

(1)擬定開展教研活動的計劃,確定研究內容。

(2)深入教學對象,加強師生的相互交流,了解并收集教學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進行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進。

(3)加強本組教研活動,組織好集體備課,共同研究教法、學法。(4)積極參加各種教學單位、教研教改的教學活動,虛心向同仁學習。(5)進一步解放思想,參與和實施新課程改革、校本教研活動。(6)積極撰寫學習心得、教學反思、教學論文,使教學經驗理論化。(7)堅持課外輔導,讓學生在了解書本知識的同時,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

(8)不斷學習,不斷獲得新的經驗和方法,多向老教師請教。(9)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轉化差生,讓差生轉優(yōu),優(yōu)生更優(yōu)。

(10)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信息,不斷更新教學方式,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

五、教學進度安排:

1、第一輪復習(2011年9月—2011年2月上旬)完成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的復習

2、第二輪復習(2011年2月中旬—4月中旬)

專題復習

3、第三輪復習(4月中旬—5月底)

綜合模擬訓練、查缺補漏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8111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