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對外漢語教學課件中級篇一
形式:短對話呈現(xiàn)文本,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六個場景。場景一:人物介紹
問題:1.這個男生叫什么名字?(張?zhí)烀鳎?.他在哪出生的?
3.他的父母在什么年代去的美國? 場景二:商量旅行計劃
問題:1.麗莎的中文,西班牙文哪個比較好?(西班牙文)2.他們最后決定去中國還是墨西哥?
場景
三、看電視廣告(泛聽——選擇;監(jiān)聽——填表格——表述——電話留言)問題:1.這是誰的廣告?是什么廣告?
2.這是什么社?(環(huán)球文化旅游社)推出什么?(中國旅行)有幾條路線?(三條)3.去文化(山水or經(jīng)濟)旅游的話會去那幾個城市? 4.廣告上說什么?(留言),還有......還有........5.如果你是天明或麗莎,你會去哪個城市? 場景
四、旅行社(填表格)
問題:1.張?zhí)烀饔心男┰~沒聽懂?第一個是?(其他詞同)2.“自選項目”是什么意思?——好,那我們再聽一遍
3.“一條龍”是什么意思——再聽一遍;張?zhí)烀饔昧耸裁幢磉_?(不好意思)4.“短期簽證”(同上),用了什么句子提出問題?(我的中文不太好)5.“江南水鄉(xiāng)”(同上),(實在對不起)場景五:在機場(填模擬登記證)問題:1.誰在機場? 2.從哪去哪兒的? 3.坐的什么航空公司?
4.班機號是?幾點的飛機?幾點登機?座位號是? 5.登機口在哪兒? 場景六:旅行在中國 問題:1.周莊在哪兒?
2.看到了什么?還有什么?。。
3.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周莊(2分鐘準備一下)
對外漢語教學課件中級篇二
對外漢語教學模板
一、教學對象/班級
二、課型:聽力、口語、綜合、漢字
三、教材:名稱、第幾冊
四、教具:口型圖、圖片、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內(nèi)容:詞匯數(shù)量、課文內(nèi)容
六、教學目的、要求:重點詞語、語法點;功能目標;技能訓練
七、教學重點、難點:如“了”、“把”、同義詞
八、教學時間/課時安排/時間分配:100分鐘
九、教學步驟/環(huán)節(jié)/過程:
1.復習舊課: 字、詞、語法、課文,寫、說等。
2.學習新課:
(1)學習生詞:認讀、部分詞語擴展、用法
(2)講練課文:聽、讀、講、會話、問答
(3)重點詞語講練:
(4)語法點講練: 釋義、形式、練習
3.活用練習:綜合練習、各類形式的練習題
4.小結與布置作業(yè):
十、板書設計:
十一、課后記/思考/評估:成功與教訓;值得注意的問題;哪些問題沒講清楚;哪些問題學生掌握起來較困難等。
范例:
a、《中國城市的自行車交通》
[教學時間]: 2005年3月8日 [教學地點]:************ [教學對象]:漢語中級班 8人(其組成為:韓國學生5人,日本學生1人,奧地利學生1人,也門學生1人,均為學習漢語半年以上的長期班留學生)[課 型]:漢語精讀 [所用教材]:《漢語初級閱讀a》(熊文主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教學內(nèi)容]:第二單元附加練習“動賓詞”部分;第三單元課文一《中國城市的自行車交通》及其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掌握漢語的動賓詞及動賓短語 掌握含“更”的比較句
掌握用“先?再/然后/接著”的句式來敘述事情的先后 [教學重點]:含“更”的比較句
用“先?再/然后/接著”的句式來敘述事情的先后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點名;講述“三八”婦女節(jié)的情況,并祝女生節(jié)日快樂。
二、復習檢查
簡單回顧上次課的內(nèi)容。
三、開始新課
1、完成“動賓詞”部分的練習
② 校對、講解練習1(選擇題,共10題)。要求學生個別回答,并將整句話念出來,不能光講答案,教師對個別有難度的詞語作適當講解。③ 校對、講解練習2(擴詞,共12題)。要求學生個別回答,教師補充。
2、講解第三單元課文一《中國城市的自行車交通》及其相關練習① 導入:詢問學生關于他們國家的交通情況 ② 生詞部分
a、請學生自學生詞2分鐘,找出不懂的詞語,請學生相互解釋,教師作適當補充 b、請學生用“擠”、“影響”、“解決”等重點詞語造句 c、教師領讀生詞
第二課時
③ 課文部分
a、教師范讀課文,請學生認真聽,聽完后詢問難易程度
b、教師逐句朗讀課文,解釋語言點
1)在中國,自行車還是人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還是:仍然(是),仍舊(是)
例:已經(jīng)是春天了,天氣還是那么冷。2)你看
“你看”具有提示作用,表示下面要講一些具體的問題。
例:這個房間太臟了,你看,桌子上都是灰塵。3)更
更:更加,通常有“更+adj.”表示一方在程度上超過另一方
例:他跑得很快,我跑得更快。還有“比?更?”的句式
例:(他跑得很快,)我比他跑得更快。
請每個學生用以上兩種格式造句。4)先?然后/接著/再
這個組連詞表示時間的先后順序,使得句子更加連貫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然后洗臉。
如果要敘述多件事情,則可以用“先?然后?接著?再?最后?”這個結構(中間的“然后?接著?再”順序可以調(diào)換)。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洗臉,接著吃飯,然后整理書包,最后去上學。
請每個學生用這一組連詞造句。
c、教師領讀課文(長句需要反復領讀幾次)④ 練習部分
a、根據(jù)實際情況回答問題(共4題)。請學生個別回答
b、多音字注音(共6題)。教師先將多音字的各個讀音列在黑板上,減低學生做題的難度。
c、用“更”完成句子(共6題)。請學生個別回答。d、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擇答案(共4題)。師生共同完成。
四、總結新課和語法點。
五、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與生詞,預習課文二《高速火車》。下次課聽寫生詞。b、文章綜合分析 課文1:《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小田:你的身體真棒!有什么秘訣嗎?小方:很簡單,就是吃好,睡好,堅持鍛煉。小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就說鍛煉吧,我總是堅持不下來。小方:要鍛煉就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小田:好吧,從下個星期開始,我每天堅持鍛煉半個小時。小方:這一次希望你能堅持下去。用傳統(tǒng)的方案課文一:
一、生詞 秘訣 鍛煉 堅持
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wǎng)
二、語法點 起來的引申用法 就說~吧
三、本文
替換練習學習漢語
a:你的漢語真棒!有什么秘訣嗎? b:........c、精讀課《一封信》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收到我這封信的時候,你們一定會感到奇怪:天天見面,寫什么信?是的,要寫信,說說我的心里話。
我知道,從我出生那天起,你們就事事關心我,處處愛護我。我也深深感到愛的溫暖。
現(xiàn)在我長大了,已是一個十六歲的高中學生了。但在你們眼里,我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對你們的過分關心,我開始感到失望,甚至有點兒反感。我覺得你們的關心,只是為了讓我好好兒地讀書,以后能考上名牌大學。
爸爸、媽媽愛我,可是不理解我。我愛學習,我也愛玩兒,愛交際。但你們只希望我整天坐著看看書、學習。我想去哪兒玩兒玩兒,你們就說:別出去了,靜下心來看書吧;我想跟誰交際,你們就說:不要分心,專心致志地讀書吧;我想干些什么,你們就說:不要浪費時間,認真努力地學習吧。為了上大學,我差不多是哪兒也不能去,誰也不能交往,什么也不能干了。
說真的,這種過分的關心就像一張網(wǎng),處處限制我,讓我十分苦惱。我想,讀書是為了獲得知識,不只是為了上大學;上大學是獲得知識的良好機會,但這不是我的最終目的。爸爸、媽媽十五六歲時已離家獨立生活了??墒鶜q的我卻像網(wǎng)里的一條魚。網(wǎng)里的魚是游不到大海的。我真希望你們能放開手,讓我走自己的路。我相信,我不會讓你們失望,我會成功的。
祝你們健康、快樂!
教學目的:通過對本課文的講解,學生鞏固練習,使學生了解并學會如何給家人或同學朋友寫信,并學會本課所學的生詞及句型,能夠靈活運用比喻句等修辭
手段。新詞:心里話、理解、關心、反感、專心致志 語法:比喻句
教學要求:復習鞏固前一課內(nèi)容
以學生為中心,啟發(fā)學生交談,設計相關的語言情境,組織、鼓勵學生參與交際,運用提問、會話或成段表達及討論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時分配:2課時
教學對象:漢語學習中高級學生
教學方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
教具:明信片、生詞卡片、黑板、記號筆
教學重點:生詞短語的認讀與書寫,句型的靈活運用及如何正確書寫一封書信,能進行簡單的交際溝通等。
教學難點:學生們對句型的理解與使用,如果無老師的英語提問可能聽不懂,或者只是聽懂而不知道如何使用或回答問題等。注意事項:1:注意糾正學生的發(fā)音。
2:讓每個學生都能跟著老師讀,注意顧及所有學生。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復習上一課的內(nèi)容。二:新課導入,讀生詞。
(在新的課文學習開始前,教師可使用問題導入新課,如“我們班上有沒有同學給家人或朋友寫過信呢?”等)
教師先帶讀每個生詞,然后讓學生跟讀,之后再請幾個學生分別讀,在讀的過程中若同學出現(xiàn)明顯或規(guī)律性的錯誤幫著及時糾正。三:解釋生詞短語
1:心里話(ones innermost thoughts and feelings):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和感情。為短語,“心里”指胸膛里面或思想里、頭腦里?!霸挕敝傅氖钦f出來的能表達思想感情的聲音,亦指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說話。
2:理解(understand/comprehend):懂;了解。如:你說的話我完全理解。3:關心(care for/care about):(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視和愛護。如:杰克很關心瑪利亞。4:反感(dislike):反對或不滿的情緒.如:他的話讓我很反感。5:專心致志(concentrate ones energy on sth/devote oneself heart and soul to...):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很專心。如:杰克在專心致志地寫作業(yè)。
教師邊教讀新詞的同時,在黑板上一個一個單詞帶著同學們書寫,并讓他們在自己的本子上練習書寫幾遍,達到能讀能寫的效果。學完所有單詞后,教師拿出生詞卡片,一個一個的翻頁讓同學們把看到的卡片上的單詞讀出來,并造幾個簡單的句子,老師在聽讀學生發(fā)音及造句的過程中及時糾正同學們犯的小錯誤,并對學生掌握生詞意思與否有個把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讓學生能認讀與書寫運用新詞。
四:課文朗讀
教師帶讀新課內(nèi)容,然后讓同學們自行朗讀課文二至三遍后找?guī)讉€學生進行分段朗讀,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個把握,能熟練朗讀課文。五:語法教學
1:可十六歲的我卻像網(wǎng)里的一條魚。(文中句子)此句把“我”比喻成“魚”,是漢語修辭手法里很常用的比喻手法。學習句式:“xxx像xxx”(xxx looks like xxx)。首先了解比喻句概念。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比喻句常有比喻詞,如“像······似的”、“像······一樣”、“好比”、“是”、“變成”、“仿佛”等。
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該課出現(xiàn)的“xxx像xxx”句式,讓同學們對比喻句有個大概的理解并能靈活地運用。在熟悉了句式后,教師給出幾組詞語,讓同學們運用這個句式來造句。
練習:選用下列的詞語造句(用二至三個詞語造簡單的比喻句,記得運用剛學的句式):太陽、青年、孩子、花朵、月亮、船、眉毛等。
在學生造句的時候指出學生使用不恰當?shù)牡胤讲⒓皶r糾正他們。
2:如何寫明信片?
分別指出明信片左上方為收信人郵政編碼(the addreee postal code),左下方寫書信的正文(the body of letter),右上方則貼上郵票(stamp),郵票下方的三條線最上邊的一條是寫上收信人地址(delivery addre),中間一條是寫收件人的名稱(the recipients name),最下邊一條是寫你的地址(senders addre),右邊最下方為寄信人郵政編碼(return postal code)。情境演練:給每個學生發(fā)放明信片,讓他們按著明信片書寫的格式書寫一封明信片,并在寫完后互相交流各自書寫的明信片。教師請三至四個學生展示下他們寫的明信片,指出同學們做得好的地方,并指出做得不夠正確的地方,讓同學們互相學習并學會正確地書寫明信片。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六:生詞課文總結復習
1:將同學們分成幾組,然后按小組分段朗讀課文。2:集體朗讀生詞。七:教學反思
教師對課上同學們出現(xiàn)的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總結,以避免學生再犯,另外針對課上同學們的表現(xiàn)及反饋做出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方法等。八:布置作業(yè)
1:將課上書寫完的明信片寄出去給自己的家人或朋友。
2:復習生詞句型,分別用生詞及“xxx像xxx”句式各造兩個句子。3:預習下一課課文。
d、對外漢語《綜合課》教學教案
一、教學對象: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留學生20人。
二、教學內(nèi)容:《體驗漢語基礎教程》第八課課文二
三、教具準備
1、一個鐘的模型 2.、ppt圖片若干 3.、情景視頻
四、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時間的表達方法;
2、學生能掌握表示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的語言方式;
3、能簡單說一說自己一天的生活
五、教學重點
1、時間表示方法
一點(1:00)一點五分(1:05)一點過五分(1:05)兩點(2:00)兩點一刻(2:15)三點半(3:30)三點三刻(3:45)差五分四點(3:55)
2、時間詞承擔的語法功能
作主語 八點上課; 十一點吃飯 作謂語 現(xiàn)在九點;剛剛九點 作狀語 我們八點上口語課
六、教學難點
時間狀語在句中的位置
特殊詞在時間中的表示(如“差”,“過”)
七、教學時間:45分鐘
八、教學步驟(及措施)
(一)組織教學 安定課堂秩序,檢查出勤
(二)復習舊課(撥動鐘模型的指針,快速問答,第一遍老師問學生,隨后學生之間自己出題相互問,可撥動自己的手表相互問,也可以上臺使用模型問其余同學)
1、現(xiàn)在幾點?
2:05 2:10 3:15 4:45 5:40 1:30 6:55 ??
2、你幾點上課?
9:00 1:00 2:30 10:00 ??
3、你幾點有口語課嗎?
4、你下午有課嗎?
(三)導入新課
1、詞語
(1)聽寫生詞(找兩位同學上黑板聽寫)板書1 ①哥哥②火車③來④到⑤去⑥出發(fā)⑦火車站(2)師生共同改正和解釋聽寫漢字
2、學習新句型
(1)首先通過卡片的方式補充生詞:早上(zǎo shàng)、上午shàng wǔ、中午(zhōng wǔ)、下午(xià wǔ)、晚上(wǎn shàng)老師進行解釋后領讀兩遍,一遍慢速,一遍中速
(2)老師將準備好的短語卡片貼于黑板上,按語法成分呈列表狀。板書2 哥哥 明天 來北京 火車 中午12:30 到北京 你 幾點 去火車站 我 差一刻十二點 出發(fā)
(3)老師領讀,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問,學生答 3.聽說
問:你哥哥什么時候來北京?(老師舉起“明天”的卡片)答:我哥哥明天來北京。
問:火車幾點到?(老師舉起“中午十二點半”的卡片)答:明天中午12:20。問:你明天下午有課嗎? 答:沒有課。問:你去火車站嗎? 答:去。
問:幾點出發(fā)?(老師舉起“差一刻十二點”的卡片)答:我差一刻十二點出發(fā)。
老師領讀兩遍,一遍慢速,一遍中速,隨后老師問、學生答一遍。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之間反復問答聽說內(nèi)容。自由配對,分角色朗讀,鼓勵替代內(nèi)容、增加細節(jié),然后找一組同學上臺表演,師生共同糾正發(fā)音錯誤、其他錯誤。
4、拓展或用聯(lián)系
詞語拓展:起床、吃飯、鍛煉、洗澡、睡覺??磛ideo,以劇中主人公的角色回答以下問題: ⑴你每天幾點起床? ⑵你每天幾點吃早飯? ⑶你每天幾點上課? ⑷你每天幾點鍛煉? ⑸你每天幾點回家? ⑹你每天幾點吃晚飯? ⑺你每天幾點睡覺?
5、語法句型小結
火車幾點到? 火車中午十二點半到。你幾點出發(fā)? 我差一刻十二點出發(fā)。你今天有課嗎?
6、糾正病句: “火車到北京中午十二點半”。
7、布置作業(yè)
(1)課本中本課的課后習題;
(2)準備“說說你的一天”這一話題,下一節(jié)課作為請幾位學生描述;(3)預習下一篇課文的漢字。
e、《開學》教學設計
一、課型:漢語綜合課
二、教材:《中文聽說讀寫2》
三、課文:第一課《開學》
四、教學對象:漢語初級班留學生(24個美國人,已學完《中文聽說讀寫1》)
五、教學時間:一個半小時
六、教學目標: 1.學生會用拆字法、組詞法介紹自己的名字。2.學生能夠掌握重點詞語和句型的用法。
3.學生能綜合運用講解過的句型、詞語來說明一件事情的原因。
七、教學內(nèi)容: 1.38個生詞 2.8個語法點 3.課文1段
八、教學重點: 1.講解“了”的兩種用法,并讓學生學會“了”字句的否定格式。2.講解“是??的”的用法,讓學生能感性體會到它的強調(diào)作用。3.講解“覺得”在英語中的2個對應詞條 4.講解“再說”,并讓學生能夠熟練應用。
九、教學難點:
1.“除了??以外,還??”的用法 2.“不見得”的理解和運用。
十、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2分鐘)
教師:同學們,假期結束了,學校開學了。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家的漢語進步很大。這個學期,我們要來學習《中文聽說讀寫2》。好,請大家打開課本第一課,《開學》。(等學生翻完書)
大家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你們開學時時怎么樣的嗎?
同學:(回答略)
教師:今年,你們是老生了,應該幫助新生,對嗎?
同學:(回答略)
教師:那我們來看一下課文中老生柯林是怎么幫助新生張?zhí)烀鞯摹?/p>
(二)新課學習
1、請同學讀課文第一段,并做出反饋,具體反饋情況如下:(2分鐘)
如果該同學讀得流利,無錯誤,要及時地予以鼓勵:恩!讀得很好。如果出現(xiàn)了錯誤,那一定要等到學生讀完后再糾正,以防學生心理緊張,出現(xiàn)更多的語音錯誤。如果學生只錯了一兩個,那就先在黑板上板書出來,問他,這里是這樣讀嗎?以期能讓他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要是讀出來還是錯的,老師示范讀,學生跟讀。若錯的較多,就挑選幾個比較嚴重的,不可全部糾正(糾正步驟同上),否則會影響學生信心,并注意在以后的學習中再糾正他。對于比較典型的學生常犯的錯誤,教師示范讀后,要全班一塊跟讀。
2、講解第一段中的語法點(注,所有語法點都要板書)。具體如下:(19分鐘)(1)“了”的兩種用法:表示動作,或者狀態(tài)已經(jīng)完成:表示動作行為即將發(fā)生或情況即將出現(xiàn)(11分鐘)
?
“了”的第一種用法:表示動作,或者狀態(tài)已經(jīng)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講解它的用法; 然后,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并引導學生盡量說完整的句子,在學生回答完后,讓他用同樣的問題問他旁邊的同學,以期達到盡量多操練的目的。
你作業(yè)做完了嗎?
第一課《開學》你讀了嗎? 第三,講解“了”字句的否定用法。
以“這本書(指課本)你看完了嗎?”問同學。此時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很可能會說,這本書我沒看完了,即用否定形式。但很明顯,他用的不對。所以此時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講解否定的用法。很明顯學生也知道怎樣運用否定詞否定,只是不知道否定的時候應該將“了”去掉,所以趁機講掉。這是個簡單的語法點,提示學生就好了,然后讓學生用完整的句子說一遍正確答案,最后,稍微提高難度,請一個同學起來自己造一個帶“了”的問句,并問班里的某個同學。
? “了”的第二種用法:表示動作行為即將發(fā)生或情況即將出現(xiàn)。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引導學生得出“了”的第二種用法。
教師:學校就要開學了。那學校開學了嗎?(此時學生很可能根據(jù)第一種用法說學校已經(jīng)開學了,所以要接著引導)再想一下課文,他辦完了注冊手續(xù),來到了新生宿舍,并沒有說到上課的事情。所以,學校還沒開學。這里的“了”表示的是動作行為即將發(fā)生或情況即將出現(xiàn)。它經(jīng)常跟”就要“”快要“一起”用。
其次,在第一張ppt的幫助下,操練這個語法點。(具體見隨教案發(fā)的ppt)
注:1.在回答“球賽就要開始了”時,要用手指黑板上的“快要”以引導學生用快要來回答。不過,如果之前學生已經(jīng)用過了,這個引導可以省略。2.學生答出每個答案后,正確答案會飛出。
(2)講解“各”的用法和“各”跟“每”的區(qū)別,具體步驟如下:(3分鐘)
首先,引導學生對“各”有一個感性了解。
教師問同學來自美國哪個州,因為全班肯定不會來自美國每個州,所以教師問幾個同學后,可說“你們來自美國各個州”,從而讓學生了解了“各”的含義。
其次,講解“各”跟“每”的區(qū)別。
在講解之前,教師可說“那每跟各有什么不同呢?”,不要求學生回答。問完后要停頓一會兒,目的是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后迅速轉入講課。
“各”,強調(diào)的是個體的不同,而且它表示的也不一定是全部,全體。
“每”強調(diào)的是全體,全部的個體,經(jīng)常和“都”一起連用。
第三,回到剛才的例子,教師可說“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來自美國,而且來自美國的各個州”。這句話最直接的說明了二者的區(qū)別。但因為密集到一句話中了,為了讓學生好理解,教師的語速要慢,并有手勢引導,如,“每個同學”可用手勢在空中畫一個圈,表示全部。
(3)講解“是??的”的用法,具體步驟如下:(5分鐘)
首先,教師說明“是??的”的用法:是漢語中表示強調(diào)的一種常用方法,可以根據(jù)需要強調(diào)不同的內(nèi)容。
其次,通過例子,讓學生感性明白“是??的”可以強調(diào)的內(nèi)容
注:1.第二張ppt展示,內(nèi)容加括號的表示可以有也可以沒有
2.教師不能光讀句子,還要做好引導,從而能讓學生明白“是??的”可以根據(jù)需要強調(diào)不同的內(nèi)容
第三,操練語法點。(注意要讓學生回答完整的句子,并讓他就同樣的問題問旁邊的同學)
你是在哪兒讀的小學???
你經(jīng)常是怎么去物美超市的???
3、請同學從課文的開頭讀到“在美國長大的”,反饋同上。(2分鐘)
4、講解此段對話中的語言點,祖籍。(2分鐘)
注:1.“祖籍”,此語言點主要是理解,以他們熟知的奧巴馬總統(tǒng)的祖籍來讓他們明白祖籍的含義。較簡單,不需操練。
2.“張?zhí)烀魇窃诿绹錾?,在美國長大的”,這里有剛學過的語法點“是??的”,要提請學生注意。
5、請同學從“請問”讀到“不見得方便”,反饋同上。(2分鐘)
6、講解此段對話中的語言點。(36分鐘)
(1)介紹自己的姓名,具體步驟如下:(4分鐘)
首先,拆分一下“張”,因為已經(jīng)有了一個學期的學習,所以,學生能很快理解。
其次,介紹一下中國人介紹自己名字時常用的幾種方法:
1.漢字中有很多同音字,所以很多時候會用拆分漢字的方法來介紹自己的名字。如“弓長張”和“立早章”
2.除了拆分介紹外,還會組詞介紹。比如江,長江的江。
第三,讓學生實際運用。
1.張?zhí)烀鞯摹懊鳌笔恰叭赵旅鳌?/p>
2.請一個學生就自己的中文名字給全班做一下介紹。(操作時要注意,首先得對學生中文名字清楚,其次選取時要選擇容易拆分或組詞時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詞,否則學生會不知所措)
(2)講解“有的??有的”的用法,具體步驟如下:(4分鐘)
首先,根據(jù)課文中的句子來讓學生明白“有的??有的”的意思
其次,教師說明其用途,給學生理性認識:用來介紹整體中有共同特征的個體
最后,做簡單操練。用下面的詞造句,要求要用上“有的??有的”
學生們 踢足球 打籃球
你們 來自紐約 來自華盛頓
(3)講解“除了??以外??還”的用法,并區(qū)分“除了??以外??都”(12分鐘)
? 講解“除了??以外??還”的用法,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教師講解其意思。它的意思是besides或in addition to 其次,通過例子來說明其用法。
我除了學中文以外,還學日語。(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學中文,也學日語)
我們班除了john外,還有jack也去過中國。(這句話的意思是john跟jack都去過中國)
? 講解“除了??以外??都”的用法,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教師講解其意思。它的意思是except 其次,通過例子來說明其用法,并讓學生感性理解。
除了john以外,大家的作業(yè)都做完了。(這句話的意思是john沒做完作業(yè))除了看書以外,晚上我什么事都愿意干。(晚上我不愿意看書)
? 比較二者的差異,主要通過在黑板上圖形講解的方法,具體如下:
首先,用圖形講解除了??以外??還:先畫一個圓,然后挨著這個圓再畫一個圓。最后將這兩個圓都畫上斜線。表明,在原來的基礎上加。
其次,用圖形講解除了??以外??都:先畫一個圓,然后將圓的一部分去掉,最后將剩余的部分畫上斜線。表明,排除一部分。
? 根據(jù)每個題下面的意思,選擇正確的句型,將下面的詞組連成一句話。(具體操作要結合ppt,展示第3張ppt)
(4)講解“覺得”的另一種用法:表達自己的看法。具體步驟如下(這個很好理解,所以不用太耗時):(5分鐘)
首先,請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覺得”的用法:表示一種感受。
如:我覺得很熱。
天快要下雨了,我覺得很悶。(含有“快要??了”,之前講過,在此做了回顧)其次,講解“覺得”在這里的用法:表達自己的看法。如:覺得方便,覺得好看 再次,“覺得”的后面也可以跟句子。如:我覺得他是個好人。
他覺得房間太亂了。
(5)講解“再說”的用法,具體步驟如下(因為在這個句子中還有個語法點“不見得”,所以用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的方法可能不行,所以要直接把它講掉):(4分鐘)
首先,講解“再說”的用法:in addition,用來說明還有其他的原因。
其次,舉例,給學生以感性的理解。
我不買這件衣服了,顏色不好看,再說,太貴了。
今年我不參加hsk考試了,題目我不會做,再說,錯過報名時間了。
最后,操練,請同學起來造句。(叫兩個同學。反饋:如果造句過程中出現(xiàn)了其他的語法錯誤或用詞不當,如若問題不大,則不予糾正,關鍵還是在練習“再說”。如果問題較大,則要簡單糾正,不可用時過長,影響正常進程)
(6)講解“不見得”的用法,具體步驟如下:(7分鐘)
首先,引導學生得出“不見得”起否定作用。
教師:柯林住在校外除了為了省錢、自由以外,還有什么原因呢?(短暫停頓,提供思考時間)
教師:我們來看課文,“我住在校外,除了為了省錢以外,還為了自由,再說,住在校內(nèi)也不見得方便。”剛才我們說,“再說”是在原來的原因上再加上一個原因。這里柯林是在說他住在校外的原因。所以,“住在校內(nèi)也不見得方便”也是柯林住在校外的一個原因。所以,在這里“不見得方便”是“方便”還是“不方便”呢?
學生:不方便。
其次,要讓學生區(qū)別“不方便”和“不見得方便”
教師:嗯,它是有否定的意思,是對“方便”的否定。那如果是否定的話,柯林為什么不直接說“住在校內(nèi)也不方便”呢?(短暫停頓,提供思考時間)
教師:原因是“不見得”跟“不”是有區(qū)別的?!安灰姷谩笔恰皀ot necearily”,而不是“not”。除此以外,“不見得”表示的還是說話的人自己的看法。比如:物美離學校很遠嗎?有的人說,物美離學校不見得很遠。為什么他們這么說呢原來他們每次坐出租車去物美。
最后,舉例,讓學生有充分感性的了解。
漢字不見得難寫,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練習。
貴的東西不見得質量就好。
7、請同學讀完剩下的課文。(反饋同上,4分鐘)(這一部分課文比較簡單,所以串講一下就好了)
(1)住在校外有這么多好處,張?zhí)烀饕蚕胱≡谛M猓铝终f:(請同學回答問題,并做出反饋)
期待同學回答:你剛來,在學校住對你有好處,可以適應一下大學生活
(2)柯林說,張?zhí)烀魅绻氚岬叫M庾。梢哉宜麕兔?。這讓張?zhí)烀饔X得媽媽說的哪句話很有道理?(同上)
期待同學回答: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8、課后練習。(21分鐘)
下面的說法對還是不對。(通過這個題目來檢驗學生是否聽懂了語法點和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上課前發(fā)給同學)1.學校開學了。(提及“了”的用法。)2.學生從全國的各個地方回到了學校。(“每”和“個”的區(qū)別)3.張?zhí)烀髯约阂粋€人來學校。(“是??的”句型)4.張?zhí)烀鞯淖婕敲绹#ㄗ婕囊馑迹?.所有的學生都住在校內(nèi)。(有的??有的)6.柯林覺得住在校內(nèi)方便。(不見得)7.柯林認為住在校內(nèi)對張?zhí)烀饔泻锰?。(??有好處)
8.張?zhí)烀鞯膵寢屨f: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張?zhí)烀饔X得媽媽說的很對。(有道理)9.柯林和張?zhí)烀鏖_始往新生樓上搬行李。(整體把握)
? 課堂活動準備6個紙板,每個紙板上寫著住在校內(nèi)或住在校外的一個原因。請6個同學上臺抽取紙板,然后根據(jù)抽到的內(nèi)容,分成“住在校內(nèi)的原因”和“住在校外的原因”兩組。在黑板的左右兩側分別板書好小組的名稱,請學生根據(jù)小組名稱站到相應的位置。(展示第4張ppt)請每一組同學盡可能地用到ppt上的重點詞語或句型,將自己小組內(nèi)紙板上的內(nèi)容連接成一段話。給你們兩分鐘的時間,兩分鐘后派一個代表,把你們組的句子說給大家聽。
注意:1.很可能在分組的時候,有些同學因為對課文不了解而站到別的組內(nèi)去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為了讓臺下的同學參與進來,在臺上同學分完組站到指定的位置后,教師可以讓臺下同學糾正同學的錯誤。
2.臺上同學可能會偷懶,在造句時可能會盡可能少的用到提供的詞。為了鼓勵大家的積極性,教師可對臺下的同學說:誰還可以用到更多的詞語或者句型?
3.六個紙板的內(nèi)容分別為:方便、安全、省錢、自由、不見得方便、適應大學生活
f、《老人的生活》中級綜合課課堂教案設計
一、教學對象
漢語水平為中級的留學生
二、所用教材
《橋梁——實用漢語中級教程(上冊)》(陳灼主編,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
三、教學目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能圍繞該主題闡述自己的觀點,提高成段表達能力 理解并能靈活運用重點詞匯 掌握相關語法點
四、教學重點
重點詞匯:傳統(tǒng),兒媳,外地,滿足,寂寞,提供 語法點:滿足,提供的用法;句式講解和運用
五、教學難點
動詞的使用,句式的用法
六、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七、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第1課時
(一)說明講課內(nèi)容,重點
內(nèi)容:課文中詞語的讀音,意思,用法 重點:動詞的用法(滿足,提供)
(二)學習生詞(25分鐘)
領讀生詞,學生朗讀,糾正發(fā)音,解釋意思(每個詞后有其英文標注)重點詞語講解:
老人:只需用圖說明其意思
兒媳:用ppt上的人物關系圖來解釋意思
寂寞:簡單舉例來解釋或用英語來說明,讓學生照例句造句,需說明是一個表示心情的詞(感觀詞)
傳統(tǒng):用中西方傳統(tǒng)節(jié)日來對比說明。先告訴學生中國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來解釋什么是傳統(tǒng),再讓學生說說西方圣誕節(jié)的習俗來進一步了解詞義 滿足:先說明詞性和它的兩種用法(動詞和形容詞)。用課件上的例句來對比說明,再讓同學用“滿足”造句,告訴他們所造的句子是用了“滿足”的哪種用法。最后讓同學分別有兩種方法造句,學會應用。提供:先說明詞性(動詞),再解釋用法(1.提供+名詞 2.提供+量詞+名詞 3.提供+形容詞+名詞 4.提供+量詞+形容詞+名詞)。每種用法后有例句,再分別讓學生練習造句
(三)復習詞語,練習用法(造句)(15分鐘)課后練習
1.復習課堂上的詞語 2.預習課文
第2課時
(一)課文通讀(5分鐘)將課文分成4個部分: 第一部分:“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就和女兒住在一起” 第二部分:“但是”——“怎樣生活的呢” 第三部分:“敬老院”——“非常重要的” 第四部分:“但是”——“活動中心”
(二)課文精講 課文第一、二部分
請學生個別朗讀課文(5分鐘)根據(jù)課文回答問題:(10分鐘)1.中國的傳統(tǒng)是什么?
2.中國傳統(tǒng)老人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3.現(xiàn)在的年輕人為什么無法照顧老人? 4.你認為老人應該怎么生活?
5.你贊成中國老人的傳統(tǒng)生活嗎?你們國家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 重點講解(提問式進行,學生回答為主,教師總結為輔)(20分鐘)由??來??:(被動句式)(被動方)由(主動)來+動詞 由兒子來照顧 所以:因為??所以??(表因果關系)如果??就??(表假設關系)
隨著??:隨著+條件 隨著社會發(fā)展
越??越??:越來越??+形容詞(表示程度增加)越來越多 越來越好 越??越?? 越吃越胖 吃—胖(因果關系)雖然??卻/但是(表轉折)句式練習(10分鐘)第3課時 課文第三部分
請學生個別朗讀課文(5分鐘)根據(jù)課文回答問題:(10分鐘)1.什么是敬老院?
2.敬老院中老人怎么生活? 3.你們國家有類似的機構嗎?
重點講解(提問式進行,學生回答為主,教師總結為輔)(20分鐘)1.??是??:我是誰? 2.不但??而且??
3.對于??是??:對于(誰/什么)(來說)是(怎么樣的)
對于老人是重要的句式練習(10分鐘)
第4課時
課文第四部分
請學生個別朗讀課文(5分鐘)根據(jù)課文回答問題:(10分鐘)現(xiàn)在中國的老人面對什么問題? 政府有什么新辦法? 你有什么好辦法?
重點講解(提問式進行,學生回答為主,教師總結為輔)(20分鐘)1.滿足??需求:滿足(誰的)需求 滿足(怎樣的)需求 2.解決??問題:解決(誰的)問題 解決(怎樣的)問題 3.為??提供??:為(誰)提供(什么)句式練習(8分鐘)課文總結(2分鐘)
對外漢語教學課件中級篇三
北語09年秋《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法
(一)》輔導文章八:聲調(diào)教學 北語09年秋《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法
(一)》輔導文章八:聲調(diào)教學
漢語的聲調(diào)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聲調(diào)錯了,有可能使人產(chǎn)生誤解。例如:tāg , táng , tǎng , tàng,發(fā)音完全相同,只是聲調(diào)不同,意思就不一樣。不能把“我要tāng(湯)”說成“我要táng(糖)”,也不能把“你tǎng(躺)yitǎng ”說成“你tàng(燙)yitàng ”。外國人學漢語,聲調(diào)是語音學習中最大的困難所在;外國人說漢語多半帶洋腔洋調(diào),主要原因是聲調(diào)不對。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要把聲調(diào)教學作為語音教學的重點。
學生要學好聲調(diào),一是靠模仿,二是靠記憶。就是說,在初級階段學習每一個詞都要先模仿,模仿對了,還要記住。聲調(diào)是音節(jié)的一部分,每一個音節(jié)都有一個聲調(diào),每一個詞都有固定的聲調(diào),要記住一個詞,就包括要記住這個詞的聲調(diào)。
有些學生4 個聲調(diào)都有困難,說英語的學生主要困難是第二聲上不去,第三聲不會拐彎,第四聲下降不到位。下面介紹幾種教聲調(diào)的方法:
(1)先教第一聲和第四聲。對多數(shù)國家的學生來說,第一聲不太難:學會了第一聲還可以起定調(diào)的作用,因為第一聲是高平調(diào),其他聲調(diào)的高低都是跟第一聲相比較而言的。就象合唱時要先起調(diào)一樣,學習漢語的聲調(diào)也要先定調(diào),就是先把第一聲的調(diào)值定好。學習第四聲的主要困難是下降不到位。英語中的降調(diào)接近漢語的第四聲,但是要夸張才能到位。可以用let go。引導,這里的go 的降調(diào)如果夸張一下就相當于漢語的第四聲,然后用gòu(夠)這個詞來練,讓學生說let gòu。
(2)學會了第四聲以后,用第四聲帶第二聲。學習第二聲的主要困難是上不去,上不去又往往是因為起調(diào)太高,用第四聲帶第二聲,就可以避免起調(diào)太高。具體辦法是用一組第四聲加第二聲的詞或詞組進行練習。例如:jiàngyóu(醬油), dòuniú(斗牛)。在選擇音節(jié)的時候,要注意所選的音節(jié)的聲母和韻母對他們不難。如果聲調(diào)難,聲韻母也難,學生就顧不過來。
(3)先教半三聲,再教全三聲。在第一聲、第二聲和第四聲前面的全三聲要說成半三聲,所以半三聲是全三聲的一個變調(diào)。在四個基本聲調(diào)中,一般是全三聲最難學,中國小孩兒也是最后學會全三聲。半三聲是個低平調(diào),應該不太難。但是很多學生半三聲說不好。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總是先教全三聲(因為把半三聲看成是全三聲的變調(diào)),因此學生在學習半三聲的時候,總是想著全三聲,想著怎樣從全三聲變過來?,F(xiàn)在有的研究認為,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很少說全三聲,半三聲是主要的,因此主張不專門教全三聲,只要教好半三聲,在強調(diào)的時候拉長一下,自然就成了全三聲。也有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認為還是全三聲占優(yōu)勢。我認為不管哪一個占優(yōu)勢,先學半三聲更容易一些。半三聲的調(diào)值在某些情況下是212,在某些情況下是211。先教211 可能要容易一些;從211 到212 只需要稍微夸張一下;再把212 拉長,就到全三聲214。
帖子 3391 注冊 1970-1-1 批次
層次
專業(yè)
教育中心
狀態(tài) 離線 #2
發(fā)表于 2009-2-6 16:39 資料 短消息
語音教學方面的科學性主要體現(xiàn)在發(fā)音上,例如:讀“e”的時候,發(fā)出來的是在“ɑ”與“e”之間的音,含混不清。怎么解決?其實主要問題在開口度和唇型上。建議教師在示范發(fā)音的時候,口部動作要夸張一些,“ɑ”的嘴張開度大,“e”則是嘴角稍向左右咧開。讓學生明顯地看到唇型的不同,唇型不同又很自然地帶動了舌、牙部位以及口腔空間的變化;教師也可在黑板上以圖示意等等。在授課時,不是教師講,而是通過實際演示讓學生看,再讓學生自己試驗,通過學生自己體會試驗后,使發(fā)音得到校正,此時再訓練效果要好得多。通過學生參與后初步掌握了發(fā)音要領,這樣會記得牢,比單純機械地重復訓練要有意思得多。
“u”的發(fā)音要注意圓唇,口腔內(nèi)的各部位不要緊張,那么舌位也會隨著唇型的變化自然地就抬高了。同樣需要讓學生看教師的示范發(fā)音或圖示。
學習“ü”時,采用從“i”過度到“ü”的方法,因為“i”“ü”的發(fā)音除了嘴唇的形狀不同以外,其他發(fā)音部位完全相同。教師示范后,讓學生和自己一起做并體會要領,先讀“i”,嘴唇是扁形,再過度到“ü”,嘴唇撮成一個小圓孔(上下唇收縮到一塊兒,中間留一個小孔),聲音不要間斷,只是嘴唇形狀在變化;再從“ü”過度到“i”,這樣反復幾次,學生就有收獲了。
“o”的發(fā)音很難,學生發(fā)出的常常是復合元音“ɑo”“ou”或“uo”。原因是學生聽不準老師的發(fā)音,很難模仿,再仔細觀察他們的口型,總是滑動的,所以出現(xiàn)了復合音。因此,第一要讓學生聽準發(fā)音;二是讓他們知道單元音的嘴唇稍微攏圓,但是嘴唇是不動的。
0803學期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法
(一)輔導文章七:拼音教學方法匯總
學習漢語拼音很枯燥,因為它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但是應該看到它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學漢語的開始,也是學好漢語的基礎。掌握了這個工具,對發(fā)音,以及以后的深造都有極大的幫助。所以面對一無所知的初學者也必須要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大膽積極地參與。
首先是讓他們不要怕讀錯,敢于張口,大聲地唱出聲母、韻母和四聲。采用帶唱、齊唱、單唱、分組唱等,也可用各種教具幫助教學,包括手勢等等。總之,在課堂上營造一個較為輕松的,大家相互關心,共同學習的氛圍。
二是以各種方式鼓勵學生,除了說“好”“很好”以外,還可以表情、手勢等讓學生感到老師的支持和鼓勵。在正音的時候,切忌針對一個學生次數(shù)過多,尤其是對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
第三是要解決學生遇到的難點。漢語拼音教學包括韻母、聲母和聲調(diào)等內(nèi)容,學習時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老師要找到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并予以解決。以韻母教學為例,現(xiàn)分別舉例說明:
一 單韻母的發(fā)音中,學生普遍感到學“ɑ”“i”容易,“e”和“u”有點兒難,“ü”難,“o”最難。
有的學生把“e”和英文字母的發(fā)音混淆,這樣的問題老師常常提醒即可,不屬于難點。大多數(shù)學生真正的問題是出自不知道發(fā)音要領。
例如:讀“e”的時候,發(fā)出來的是在“ɑ”與“e”之間的音,含混不清。怎么解決?其實主要問題在開口度和唇型上。建議教師在示范發(fā)音的時候,口部動作要夸張一些,“ɑ”的嘴張開度大,“e”則是嘴角稍向左右咧開。讓學生明顯地看到唇型的不同,唇型不同又很自然地帶動了舌、牙部位以及口腔空間的變化;教師也可在黑板上以圖示意等等。在授課時,不是教師講,而是通過實際演示讓學生看,再讓學生自己試驗,通過學生自己體會試驗后,使發(fā)音得到校正,此時再訓練效果要好得多。通過學生參與后初步掌握了發(fā)音要領,這樣會記得牢,比單純機械地重復訓練要有意思得多。
“u”的發(fā)音要注意圓唇,口腔內(nèi)的各部位不要緊張,那么舌位也會隨著唇型的變化自然地就抬高了。同樣需要讓學生看教師的示范發(fā)音或圖示。
學習“ü”時,采用從“i”過度到“ü”的方法,因為“i”“ü”的發(fā)音除了嘴唇的形狀不同以外,其他發(fā)音部位完全相同。教師示范后,讓學生和自己一起做并體會要領,先讀“i”,嘴唇是扁形,再過度到“ü”,嘴唇撮成一個小圓孔(上下唇收縮到一塊兒,中間留一個小孔),聲音不要間斷,只是嘴唇形狀在變化;再從“ü”過度到“i”,這樣反復幾次,學生就有收獲了。
“o”的發(fā)音很難,學生發(fā)出的常常是復合元音“ɑo”“ou”或“uo”。原因是學生聽不準老師的發(fā)音,很難模仿,再仔細觀察他們的口型,總是滑動的,所以出現(xiàn)了復合音。因此,第一要讓學生聽準發(fā)音;二是讓他們知道單元音的嘴唇稍微攏圓,但是嘴唇是不動的。
記得小學課本上的“o”的卡片上常常畫一只大公雞昂首高唱,金雞報曉,發(fā)出了“o—o—o”的聲音,這個對我們很有啟發(fā):這個聲音很接近“o”的發(fā)音,還有口型是不動的。讓學生試試,很好玩兒。在這個基礎上教師示范和帶讀,學生就容易掌握了。
二 復合韻母的發(fā)音比較容易。單元音的發(fā)音是基礎,這個基礎打好了,復合韻母的發(fā)音就不在話下了。從開始的元音不間斷地向第二音(第三個音)滑動,開口度大的重讀,最后自然地讀成一個復合音。學生自己就可以讀出了,教師稍加指導即可,學生此時會很有成就感。
三 鼻韻母的發(fā)音難點是如何區(qū)分前鼻韻母中的“-n”和后鼻韻母中的“-ng”,它們在音節(jié)中只是跟在一個或兩個元音后面的一個韻尾。教學時,先讓學生體會鼻音,閉合口腔的各發(fā)音器官,讓氣流從鼻腔出來,震動聲帶。
顧名思義,前鼻韻母在發(fā)音時舌尖起作用,要抵住上齒齦;后鼻韻母發(fā)音時舌根起作用,要抬起,抵住軟腭(口腔上部是硬腭,后面就是軟腭,再后面是小舌),這就是區(qū)別。發(fā)音時,如果把大姆指和食指放在鼻梁左右,會有震動感。要讓學生自己體會一下。教師帶讀后,再讓學生自己練習有前后鼻韻尾的韻母。練習和辨析發(fā)音時,教師可以用手的動作提醒學生前后鼻韻母的舌位:手心朝下伸平后,手指上翹,是前鼻韻母,手心朝下手指向下,手腕拱起,這是后鼻韻母。
總之學生自始至終都是在和教師共同交流和體驗中學習,實際上還是老師在指導,學生在學習,卻加強了教學的互動性,也加強了學生的參與,解決了學生的難點。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總是韻母和聲母互相搭配地進行,這樣就可以邊學習邊拼出一些音節(jié)(一定是由少到多),教師可根據(jù)每次學的聲母和韻母拼出與學生生活貼近的音節(jié)(詞語),讓學生知道一些下課就可以說的詞語(如爸爸、媽媽、弟弟、哥哥、地圖、你、他、讀等),學一點就能用一點兒。以上的做法,可以讓學生感到自己是個參與者,并在參與中解決了困難問題,課堂和自己成為一體。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增強了成就感,積極性會保持下來的。這不正是老師要達到的目的嗎?
聲母、韻母的講授方法 1.圖表。
在上課之前把聲母表、韻母表、聲調(diào)示意圖、拼音表等布置好。也可動態(tài)展示,即教師在課堂上隨著教學進度,一步一步地進行展示。如講聲母時,掛上聲母表,講韻母時,掛上韻母表。2.板書展示。
把本課要教的語音項目寫在黑板上。比如第一課教單韻母,就按教學步驟,逐個將a o e i u ü橫寫在黑板的一定位置上。
板書時要注意韻母的直觀形象。可結合發(fā)音口型把a o e寫成a、o、e,適當夸大一點,使學生知道它們開口度的不同,便于掌握并模仿。3.發(fā)音示范。
把要學習的語音項目傳達給學生的聽覺器官。發(fā)音示范要正確、清晰,讓每個學生都聽得清,聽得準。開始階段可適當利用夸張的方法,延長發(fā)音過程。4.口形展示。
做口形示范可先用自己的手指指一下眼睛,示意學生看,然后指一下自己的嘴,讓學生看開口度、圓唇與否、嘴唇收攏或前突等演示動作。5.發(fā)音部位。
展示時應結合自己的口、舌、齒,讓學生明白發(fā)音部位,掌握口形和舌頭在發(fā)音時的準確位置。6.發(fā)音示范。
教師通過發(fā)音,將聲調(diào)的聲音形象傳達給學生的聽覺器官。發(fā)音示范是最基本的展示聲調(diào)的方法。在開始時,應當適當延長發(fā)音過程,強調(diào)音高的變化,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7.五度聲調(diào)示意。
利用五度聲調(diào)示意,給學生以聲調(diào)的視覺印象,幫助學生體會和掌握聲調(diào)音高的變化過程。8.夸張聲調(diào)。
教聲調(diào)時,因為五度聲調(diào)符號本身具有形象性,對漢語四聲的升降曲折做了形象化描繪,如果再花點心思,按四聲調(diào)值,標出四聲的高低升降,效果會更好一些,更能一目了然。9.練習語音的方法。
練習是語音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大量、反復的練習,學生才有可能理解和掌握正確的漢語發(fā)音。語音練習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發(fā)音練習,包括模仿練習和認讀練習等;一類是聽音練習,包括指辨、判別、填空等。在語音教學階段一定要聽辨和模仿并重。10.認讀練習。
學生自己讀出書面的材料。認讀練習也是一種發(fā)音練習。學生通過認讀鞏固語音訓練的成果,把漢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把漢語詞語和句子的聲、韻、調(diào)結合起來,為進一步學習漢語打好基礎。11.辨聲認讀。
把容易認錯或讀錯的聲母或由這些聲母拼合的雙音節(jié)調(diào)整排列在一起,進行辨別聲母的認讀。12.辨韻認讀。
把學生容易認錯或讀錯的韻母或帶有這些韻母的雙音節(jié)調(diào)整排列在一起,進行辨別韻母的認讀。13.辨調(diào)認讀。
把聲韻母相同的音節(jié)按不同的聲調(diào)組合起來認讀。在辨聲、辨韻、辨調(diào)認讀的基礎上,再進行三聲變調(diào)、兒化、有輕聲音節(jié)的雙音節(jié)調(diào)整、短句、用漢字寫成的句子等的認讀。
[[i] 本帖最后由 wangyiyuan 于 2008-7-12 14:34 編輯 [/i]] 0803學期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法
(一)輔導文章六:漢語語音教學概說 原則
1、科學性——教師要準確發(fā)音,遵循語音規(guī)律,使用正確適當?shù)姆椒ń虒W。
2、實踐性——精講多練。;教師要使用能夠形成慣例的手勢,眼神指揮教學,運用輪讀,齊讀,單個讀,頂針式問答等方法反復練習。
3、對比性——對比相似音,正誤音,母語或者媒介語與漢語發(fā)音。
4、直觀性——初級學生宜直接用拼音。
5、趣味性——運用兒歌、詩歌、謎語等素材練習增加趣味性,也能在關注語音基礎知識練習的同時進行語調(diào)練習,因為兒歌,詩歌等作品比較講究韻律。也可以學念歌詞,再教唱,趣味性更強。
6、貫穿始終——語音教學應貫穿漢語教學的初級階段,語法階段到短文階段始終。 練習素材舉例:
半半擺碗,胖胖擺盤。半半擺完碗,幫胖胖擺盤。胖胖擺完盤,幫半半擺碗。教學法總說
1、傳統(tǒng)理論先行法。側重聲韻調(diào)的訓練+理論指導。嚴格按照從音節(jié)-語流-句子的教學順序。
優(yōu)勢:重視語音,發(fā)音標準,學生有一定聽辨糾音能力,對后續(xù)學習比較有利。但趣味性較低,枯燥,忽視語調(diào),聽說習慣不好,口語不流利。
2、句子先行法。注重句子整體訓練+模仿實踐。合適兒童教學。
優(yōu)點:學生學習有成就感,較快入門。但聽辨糾音能力較弱,單字調(diào)發(fā)音不清。
3、1+2的結合單字調(diào)教學與語流變化結合教學,并輔以必要理論講解,但是何時講需要挑選何時時機。具體教學方法
1、模仿練習
不是直接模仿,而是一種自覺模仿,即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舌位、唇形,開口度,肌肉緊張度等進行科學模仿。
2、對比聽辨
教師能準確模仿學生的錯誤音提供學生聽辨的機會,但是要掌握一個模仿的度,防止挫傷學生學習興趣。比方,漢語的b和英語b有清濁之分,漢語的清音b可延長發(fā)聲,濁音不能。
適用于多國班的母語/媒介語與漢語對比。比方漢語的h是一個舌根音或者說是舌面后音,英語中的h是一個喉閉音。
3、引導法——以舊帶新
利用學生已經(jīng)學會的帶出新的發(fā)音。一般從學生母語或媒介語來帶。
比方母語是英語的學生可以直接帶出f、m、s教學,這合理利用了語言學習的正遷移,因為這三個音的發(fā)音英語與漢語幾乎是一樣的。
用漢語中已經(jīng)學會的引導。學生如果已經(jīng)學會了i,可以繼續(xù)帶教ü,因為二者發(fā)音的唯一區(qū)別在唇形的圓展上。
在比如聲調(diào)教學中,先教四聲,然后教三聲,選擇一些四三聲的詞,象“命名”的發(fā)音,“命”是一個高降調(diào),降就是聲帶松下來的過程,正好為三聲的低音起音制造了方便,便于學生三聲的準確發(fā)音。
4、直觀教學法
即應用手勢,圖示,板書,實物演示發(fā)音過程。
再比如用吹薄紙法演示送氣音的強送氣過程。又比如用簡潔明了的板書展示j q x 后ü省略兩點的拼寫規(guī)則。
5、夸張法
清晰發(fā)音,適當夸張。比方輕聲的教學,輕聲前的音節(jié)適當拉長音長,提高音高。聲調(diào)教學
漢語的聲調(diào)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聲調(diào)錯了,有可能使人產(chǎn)生誤解。例如:tāg , táng , tǎng , tàng,發(fā)音完全相同,只是聲調(diào)不同,意思就不一樣。不能把“我要tāng(湯)”說成“我要táng(糖)”,也不能把“你tǎng(躺)yitǎng ”說成“你tàng(燙)yitàng ”。外國人學漢語,聲調(diào)是語音學習中最大的困難所在;外國人說漢語多半帶洋腔洋調(diào),主要原因是聲調(diào)不對。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要把聲調(diào)教學作為語音教學的重點。
學生要學好聲調(diào),一是靠模仿,二是靠記憶。就是說,在初級階段學習每一個詞都要先模仿,模仿對了,還要記住。聲調(diào)是音節(jié)的一部分,每一個音節(jié)都有一個聲調(diào),每一個詞都有固定的聲調(diào),要記住一個詞,就包括要記住這個詞的聲調(diào)。
有些學生4 個聲調(diào)都有困難,說英語的學生主要困難是第二聲上不去,第三聲不會拐彎,第四聲下降不到位。下面介紹幾種教聲調(diào)的方法:
(1)先教第一聲和第四聲。對多數(shù)國家的學生來說,第一聲不太難:學會了第一聲還可以起定調(diào)的作用,因為第一聲是高平調(diào),其他聲調(diào)的高低都是跟第一聲相比較而言的。就象合唱時要先起調(diào)一樣,學習漢語的聲調(diào)也要先定調(diào),就是先把第一聲的調(diào)值定好。學習第四聲的主要困難是下降不到位。英語中的降調(diào)接近漢語的第四聲,但是要夸張才能到位。可以用let go。引導,這里的go 的降調(diào)如果夸張一下就相當于漢語的第四聲,然后用gòu(夠)這個詞來練,讓學生說let gòu。
(2)學會了第四聲以后,用第四聲帶第二聲。學習第二聲的主要困難是上不去,上不去又往往是因為起調(diào)太高,用第四聲帶第二聲,就可以避免起調(diào)太高。具體辦法是用一組第四聲加第二聲的詞或詞組進行練習。例如:jiàngyóu(醬油), dòuniú(斗牛)。在選擇音節(jié)的時候,要注意所選的音節(jié)的聲母和韻母對他們不難。如果聲調(diào)難,聲韻母也難,學生就顧不過來。
(3)先教半三聲,再教全三聲。在第一聲、第二聲和第四聲前面的全三聲要說成半三聲,所以半三聲是全三聲的一個變調(diào)。在四個基本聲調(diào)中,一般是全三聲最難學,中國小孩兒也是最后學會全三聲。半三聲是個低平調(diào),應該不太難。但是很多學生半三聲說不好。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總是先教全三聲(因為把半三聲看成是全三聲的變調(diào)),因此學生在學習半三聲的時候,總是想著全三聲,想著怎樣從全三聲變過來。現(xiàn)在有的研究認為,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很少說全三聲,半三聲是主要的,因此主張不專門教全三聲,只要教好半三聲,在強調(diào)的時候拉長一下,自然就成了全三聲。也有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認為還是全三聲占優(yōu)勢。我認為不管哪一個占優(yōu)勢,先學半三聲更容易一些。半三聲的調(diào)值在某些情況下是212,在某些情況下是211。先教211 可能要容易一些;從211 到212 只需要稍微夸張一下;再把212 拉長,就到全三聲214。
能否請教一下具體的教學細節(jié),比如練習方式什么的。
意思是說按照以下的調(diào)值來教嗎:
一聲:55 二聲:35 三聲:11 四聲:51
對外漢語教學課件中級篇四
對外漢語教學――總體設計
20個學生,分別來自越南、韓國、日本、加拿大、挪威、德國、俄羅斯。已學習漢語時間: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
目的:拿學位、從事與漢語有關的工作、當漢語教師、興趣
設計:教學類型、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途徑。
一、分析教學對象
1、學習者的自然特征
這20個留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各自身上都有不同的特點,對于他們的差異,我們在分析教學對象時應特別注意??偟膩碚f,這批學生大致可分為亞洲區(qū)和歐洲區(qū)的國別。對于亞洲區(qū)的學生,由于距離中國比較近,在歷史上都或多或少受到過中華文化的影響,尤其是日、韓、越南等國家的學生,他們的母語都和漢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他們學習漢語,在某些問題的理解與接受方面會較為容易一些。而歐洲區(qū)的學生,他們的風俗文化與中國差別很大,而且其母語也是字母文字和語調(diào)語言,因此漢語的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完全顛覆從前的語言基礎的全新挑戰(zhàn),難度較大,問題也會很多,在教學時應更加注意。此外,學習者的年齡、文化程度以及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我們在教學中應當考慮的因素。一般來說,年齡小的、文化程度較高的學生,它的接收能力會較好;但年齡大的學生學習會比較穩(wěn)定、勤奮;而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會更加有成效。
2、學習者的學習目的從學生的資料上來看,大體可分為四個目的:受教育目的(拿學位)、職業(yè)工具目的(從事與漢語有關的工作)、職業(yè)目的(當漢語教師)、興趣目的(興趣)。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很關鍵,有助于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由此確定適合學習者的教學計劃。
3、學習者的學習基礎
在此之前,這批學習者都已學習過漢語,最短時間一個月,最長時限一年。他們對漢語都已有了感性的認識與接觸,但時間并不充足,缺乏成系統(tǒng)的全面的教學。尤其是對以職業(yè)為目的的學生們,更加有待提高。
二、明確教學目的(目標)
教學的最終目標都是使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利用漢語進行不同程度的交際活動。根據(jù)此批學生的學習目的及特征,我們可以大體分為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
(1)以興趣為目的的學生,考慮到他們只是將學習漢語作為一種業(yè)余興趣、豐富自己的方式,不宜對其要求過高,以免打擊了他們的興致。對他們,只要求做到掌握與運用簡單的基本生活用語、基本詞匯,對具有典型意義的中國文化的大體了解,面要廣但并不深刻。對聽說讀寫能力要優(yōu)先培養(yǎng)。
(2)以受教育、職業(yè)工具為目的的學生。這類學生學習漢語只是將它作為一種獲取其他目的的途徑,學習針對性很強。我們的教學要針對他們的需求逐一傳授,不需要的就盡量少涉及,需要的一定要講,而且要深要專業(yè)。對他們,不僅是語言等級要達到相應水平,對于專業(yè)方面的知識也要全面扎實。他們的要求要比(1)類學生高得多。
(3)以職業(yè)為目的的學生,即將要成為漢語教師的學生。對于他們的要求最為嚴格,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對于他們漢語不僅是交際工具,更是以后的教學對象,他們不僅要說的流利、寫的漂亮,更要了解漢語的內(nèi)部結構、語法研究等;此外作為一名教師,還要具備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
三、確立教學類型
由以上分析的幾種不同的教學目標,我們可以劃分為三種教學類型:(1)漢語言專業(yè)教育(長期)
(2)與語言有關的職業(yè)培訓(中長期)(3)速成教學(短期)
四、確定教學范圍(內(nèi)容)
第二語言教學內(nèi)容總的大綱應包括:語言要素、語用規(guī)則、相應的文化知識、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能力。
(1)對漢語言專業(yè)教育的范圍
教學范圍應是最廣最全面的。所有的語言要素知識點的掌握、語用規(guī)則的應用、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中國政治經(jīng)濟地理歷史的概況、民俗文化的了解以及教師應具備的素能。(2)與語言有關的職業(yè)培訓的的范圍
為保證交際的順利而相應的了解文化知識,一定的語言要素、語用規(guī)則的學習,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與將要從事職業(yè)的相關知識面的學習。
(3)基礎性的語言要素教學,典型的中國文化知識的了解,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重視聽說。
五、進行課程設置
(1)漢語言專業(yè)教育班
對此班的學生要求較高,學習時限也較長,一般3-4年,相當于國內(nèi)一般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水平。
第一年:漢語言專業(yè)教育(初級)第二年:漢語言專業(yè)教育(中級)
第三、四年:漢語言專業(yè)教育(高級)兼實習階段 課型及進程安排 專業(yè)課:
精讀——屬于綜合課,學時延續(xù)四個學年 口語——基礎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聽力——基礎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視聽說——綜合培養(yǎng)聽說能力,總學時為兩學年 語音——基礎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漢字教程——基礎階段學習,總學時為一學年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總學時為一年 中國古代文學——總學時為一年 語法——總學時為兩學年 閱讀——總學時為三年
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總學時為一年 寫作——總學時兩年
中國地理歷史概論——總學時為一年 中國政治經(jīng)濟概論——總學時為一年 教師心理學——總學時一年 教育學——總學時一年
教學技巧——總學時一年 知識拓展課:
古典民俗樂曲欣賞——總學時一年 書法繪畫作品賞析——總學時一年 中國電影賞析——總學時一年 中國戲曲藝術發(fā)展——總學時一年
第二學年課表:
(2)與語言有關的職業(yè)培訓班
此班學生學習時限為1—2年,一般第一年是學習基礎漢語知識為主,第二學年進行分科,根據(jù)以后的職業(yè)發(fā)展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課型及進度安排 精讀——總學時一年 口語——總學時半年 聽力——總學時半年 語音——總學時為半年 漢字教程——總學時半年 視聽說——總學時一年 語法——總學時一年 閱讀——總學時為一年
中國文化概論——總學時一年 中國國家概況——總學時一年
中國經(jīng)濟政治學——商務、金融系學生專修,學時一年 中國地理歷史學——旅游系學生專修,學時一年 古代漢語——中醫(yī)學系專修,學時一年
第二學年(開始分科)
根據(jù)學生的將來擇業(yè)需求可大體分為以下幾科,由學生自主選擇繼續(xù)深造,相關專業(yè)課可以將他們分別插入開設此學科的學院學習: 商務漢語(側重于經(jīng)濟貿(mào)易方面的學習)旅游漢語(側重于地理歷史方面的學習)國際金融漢語(側重于經(jīng)濟政治的學習)
翻譯漢語(側重于翻譯技巧的培養(yǎng)、語言知識的豐富)醫(yī)學(中醫(yī))研究漢語(側重于專業(yè)術語、古代漢語的學習)hsk突擊班(針對考試強化訓練)3)速成教學班
此班學生一般學習時限不超過一年,學習知識面廣,趣味性強 課型及進程安排 精讀——總學時一年 中國文化——學時一年 口語——學時一年
古詩詞戲曲——下半學年 閱讀——下半學年 聽力——學時一年
中國國家概況——學時一年 名家名篇賞析——學時一年 中國美食——上半學年 傳統(tǒng)民俗藝術——上半學年
六、確定教學原則
對外漢語教學總體原則是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主導。此外,教學中還應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則:
實用性原則,教學內(nèi)容適應學生需要,有針對性 實踐性原則,主張精講多練
交際性原則,將機械練習、有意義的練習、交際練習有機結合起來 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原則 有效的使用媒介語 趣味性原則
09級對外漢語專業(yè)
倪佳倩 0901444
對外漢語教學課件中級篇五
第一講
對外漢語教學總論
一.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和任務
(一)性質、任務、根本目的1、性質:是對外國人進行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
對外漢語教學是對外國人進行的漢語教學,其性質是一種外語教學,也可以說是一種第二語言教學。
2、任務:研究——
(1)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原理;
(2)教學的全過程;
(3)教學體系中各種因素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
(4)教學規(guī)律和學習規(guī)律。
并由此制訂出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用以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
3、根本目的:培養(yǎng)學習者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培養(yǎng)外國漢語學習者用漢語進行社會交際的能力。簡單地說,就是培養(yǎng)漢語交際能力。
1)語言是交際工具,教語言就是要讓學習者掌握這個工具。
2)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的目的是為了進行交際。
3)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國家之間聯(lián)系密切,人員交流往來越來越多。所以,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交際能力。
需要掌握的幾個重要概念:
母語(mother tongue)——從親屬角度,一般指本民族的語言。
外語(foreign language)——從國別角度,一般指外國語或者外族語。
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人來到世界獲得的第一種語言。通常是指學習者的母語或本族語而言的。
第二語言(second language)——第二語言是在獲得第一語言之后學習或使用的其他語言。目的語(target language)——正在學習力求掌握的語言。
漢語教師的知識與能力結構
1、語言基本知識與技能:包括漢語知識與技能 、外語知識與技能
2、文化與交際:包括中國文化與中外文化比較與跨文化交際
3、第二語言習得與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學習漢語
4、教學方法:包括漢語教學法、測試與評估、漢語教學課程、大綱、教材與輔助材料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運用
5、教師綜合素質:職業(yè)素質、職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道德。 依據(jù)《國際漢語教師標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二)第二語言教學包括: (1)中國人學外語;(2)少數(shù)民族學漢語;(3)少數(shù)民族學外語;(4)外國人學中文
(三)“語言教學”和“語言學教學”的區(qū)別
(1)目的不同:語言教學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不是講授語言學知識。(2)教學內(nèi)容
a.學習語言四要素:語音、詞匯、語法、漢字的規(guī)則,保證正確性。
b.學習語言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的使用規(guī)則——語用規(guī)則,以保證語言的得體性。c.學習言語技能:聽、說、讀、寫。
d.學習相關文化知識:和語言使用相關的文化要素。(3)教學原則:語言教學應生動、有條理,理論聯(lián)系實際。
(4)教學方法:語言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技能訓練為主,教師適當
總結
、歸納規(guī)則。(5)教學技巧:注重與忽略的問題。
(四)語言教學的教學原則
(1)正確處理言語要素的傳授與言語技能、言語交際技能訓練的關系:掌握語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原則。
(2)正確處理語言的形式結構教學與語義結構教學的關系:語法—語義—語用相結合的原則。(3)正確處理語言與文化、語言知識與言語要素的關系: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原則。
(4)要根據(jù)教學對象的特點選擇和編排教學內(nèi)容,循序漸進:加強重復,螺旋式提高的原則。(5)強化學習環(huán)境:自覺學習與自然習得相結合的原則。
(6)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原則。
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
1、美國社會學家海姆斯提出“交際能力”: 語法性;可接受性;得體性;實現(xiàn)頻率。
2、社會語言學家認為語言交際能力包括:
a.語言學能力:語音、詞匯、語法、語義、聽說讀寫
b.社會語言學能力:功能、場合、社會地位、性別、身份、心理因素、行為語言、語體 c.話語能力:即連貫的話
d.交際策略:解釋、迂回、改正、重復、憂郁、回避、猜測、語體轉換、代碼轉換
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一個人掌握語言要素和語用規(guī)則的能力,是一種內(nèi)在的能力,屬于語言的范疇。語言要素包括:語音、詞匯、語法、文字。
語用規(guī)則:語言的使用規(guī)則,根據(jù)一定的語境對談話的內(nèi)容、言語的語音形式、詞、句式以及應對方式等進行選擇的規(guī)則。
語言要素+語用規(guī)則=語言知識
2.語言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一個人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包括口 頭交際能力和書面交際能力,是一種外在的能力,屬于言語范疇。
語言交際能力=言語技能+言語交際技能 言語技能: 聽說讀寫的技能
3.語言要素、言語技能、言語交際技能的關系
二.建國以后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概況(1)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
1)初創(chuàng)階段(20世紀50年代初?a60年代初)
1950年,清華大學成立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是我國第一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專門機構)
周培元、呂叔湘負責業(yè)務工作;鄧懿、王還等6人授課。2)鞏固和發(fā)展階段(60年代初—60年代中)
1962年,北京外國語學院外國留學生部獨立,成立了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
(是我國第一所以對外漢語教學為主要任務的高校)1964年,改名為北京語言學院。.1965年下半年,北語創(chuàng)辦《外國留學生基礎漢語教學通訊》(是我國第一份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yè)刊物)3)恢復階段(70年代初—70年代后期)
1972年10月,北語恢復,1973年秋開始接受留學生。4)蓬勃發(fā)展階段(70年代末至今)
1987年7月,組成“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常設機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20世紀70’s下半期是對外漢語教學確立學科時期。?學歷教育:
本科:1975年,北語試辦四年制“漢語言”專業(yè)本科(留學生為對象);
1983招收對外漢語專業(yè)
碩士:1986年,北語開始招收現(xiàn)代漢語專業(yè)外國碩士研究生;
1997年,北語建立全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 博士:1997 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的“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博士。
刊物
1979年9月,《漢語教學與研究》在北語正式出版。我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的專業(yè)刊物
1987年9月,《世界漢語教學》,轉為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刊,季刊。(96年選擇)師資
1983年,北語首先開設對外漢語教學本科專業(yè)。
1986年,北語、北大開始招研究生。
1997年,北語建立全國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學科教學論”(后改為“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專業(yè),以及獲準建立全國第一個帶有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點。
(2)對外漢語教學法的發(fā)展
1)初創(chuàng)階段(50年代初—60年代初)
1958年,正式出版對外漢語教材《漢語教科書》。
(我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對外漢語教材)2)改進階段(60 年代初—70 年代)
?1977 年《 漢語課本》 首先引入了句型教學。
3)探索階段(70年代初—80年代初)
?1980年《基礎漢語課本》 以常用句型為重點 4)改革階段(80年代至今)?1981年出版《實用漢語課本》。
(是第一部吸收功能法優(yōu)點的教材)
三、
與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相關的理論基礎 ?組成:?語言學理論、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
對外漢語教學規(guī)律是由語言學規(guī)律、心理學規(guī)律、一般教育規(guī)律等共同決定的。3-1.語言學
(1)普通語言學基礎理論(2)漢語語言學基礎理論
(3)與語言學相關的跨學科分支學科理論 ?理論語言學注重的是:研究語言的結構。?社會語言學注重的是:研究語言的社會功能。?心理語言學關注的是:語言的(心理)過程
3-2.心理學
?為什么心理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之一?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幾乎與一切學科都有關系。語言教學活動的研究必然包括對學習者心理活動的研究。
2、語言習得理論和語言教學理論都離不開心理學理論。歷史上的每一種教學法流派都有一(1)跟語言學習相關的心理學基本概念
a、注意:注意是人們對外界作用于感官的信息刺激做出的選擇性反應。b.知覺:是將感官獲得的信息轉化為有組織有意義的整體的過程。
c.記憶:指知覺到的信息被編碼、轉化、聯(lián)系、儲存、復述、回憶以及遺忘的加工過程。d.遺忘:與記憶相對,是一種普遍和自然的聯(lián)系。
(2)語言學習跟人的心理活動的關系 a.認知風格:個體對信息加工的方式。
場依存性:看待事物往往傾向于從宏觀上從 整體上審視。
場獨立性:看待事物常常傾向于以微觀為基點,善于對每一個具體信息做出分析和辨認,而較少受整體背景影響。
沉思型:深思熟慮,謹慎而全面地檢查各種假設,錯誤較少。沖動型:遇到問題急于作答,常常出錯,元認知和記憶水平不高。容忍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廣的類別,能兼收并蓄。
排他傾向:易于接受概括性小的類別,有時會拒絕與他想法不一致的內(nèi)容。b.情感因素
a.動機:是驅使人們活動的一種動因和力量,其中包括個人的意圖、愿望、心理的沖動或企圖達到的目標等。
b.態(tài)度:是個體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應,是情感上的好惡及因之而采取行動的傾向
3-3.教育學
(1)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
?底層結構:跟第二語言教學有關的客觀條件。?基礎結構:有關理論和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
?主體結構:包括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與選擇、課堂教學、測試。?上層結構:教學原則。
a.總體設計:分析各種客觀條件,綜合考慮各種可能的教學措施并選擇最佳教學方案。b.教材選用:是課堂教學的基礎和主要依據(jù)。
c.課堂教學:是全部教學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實施檢驗總體設計的內(nèi)容。d.成績測試:不但是對課堂教學的檢驗,也是推動課堂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點
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的: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2)要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3)學習應是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式活動;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講要點
1、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與任務
2、掌握幾個基本概念:母語、外語、第一語言、第二語言、目的與
3、語言教學與語言學教學的區(qū)別
4、語言教學的主要教學原則
5、語言能力與語言交際能力的定義及它們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6、了解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概況,特別是一些標志性的成就。
7、與對外漢語教學學科相關的理論基礎
第二講:語言習得理論
一、語言習得理論概述
1、第一語言習得:
通常指的是兒童不自覺地自然地掌握/獲得第一語言(通常是母語)的過程和方法。
2、第二語言學習:
通常指的是在學校環(huán)境(即課堂)中有意識地掌握第二語言的過程和方式。
3、第一語言習得與第二語言學習的對比 (1)共同點:
1)都是為了獲得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
2)都需要建立聲音和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
3)都需要建立形式結構和語義結構的聯(lián)系。
4)都需要經(jīng)過感知、理解、模仿、記憶、鞏固和應用幾個階段。
5)語法習得都有一定的順序。
6)都使用某些相同的學習策略。
7)都是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相結合的結果。(2)不同點:
習得是潛意識的自然的獲得;學習是有意識的掌握.1)學習的主體不同,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
2)學習的起點不同。
3)學習條件、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不同。
4)學習的目的和動力不同。
5)語言輸入的情況不同。
6)語言習得過程不同。
二、兒童語言習得
兒童習得母語的基本過程的理論解釋
①刺激—反應論
語言不是先天所有的,是后天通過刺激—反應—強化(反應后的刺激)的模式而獲得的,是后天形成的一套習慣,因此在兒童習得語言的過程中,外部的環(huán)境條件是十分重要的。②先天論
lad假說:人類具有一種先天的、與生俱來的習得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受遺傳因素所決定的“語言習得機制”(lad)
“普遍語法”:即人類語言所普遍具有的語言原則。當兒童接觸到具體語言時,就會不斷地通過假設—驗證的演繹過程對“普遍語法”的參數(shù)進行定值以形成具體語言的規(guī)則系統(tǒng)。后天環(huán)境的作用是次要的,只是起了觸發(fā)語言機制和提供具體語言材料的作用。與生俱來的語言能力才是人類獲得語言的決定因素。③認知論
?代表人物: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
兒童語言的發(fā)展是天生的心理認知能力與客觀經(jīng)驗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是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決定了語言的發(fā)展。④語言功能論
?代表人物:英國語言學家韓禮德。
語言是交際工具,兒童習得語言就是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達到自己的交際目的。
三、第二語言學習理論(一)語言對比分析
1、定義:是將兩種語言的系統(tǒng)進行共時比較,以揭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的一種語言分析方法。
2、代表人物:美國 拉多
3、理論基礎:結構主義語言學、行為主義心理學 遷移理論
4、觀點:認為第二語言的獲得也是通過刺激—反應—強化的過程形成的習慣,但與第一語言習得不同的是第一語言對第二語言已產(chǎn)生了遷移的作用,兩種語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難掌握,相同或類似的地方較易掌握,因此主張對兩種語言進行語音、語法對比,從而確定兩者的相同點、不同點,對不同點加強教學。
(一)語言對比分析
5、四個步驟:描寫、選擇、對比、預測
6、局限:
?重視語言形式,忽視語言功能 ?重視語際干擾,忽視語內(nèi)干擾 ?重視預防,忽視診斷
(二)語言偏誤分析
1、定義:對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偏誤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研究其來源,揭示學習者的中介語體系,從而了解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與規(guī)律。 ?失誤:偶然產(chǎn)生的口誤或筆誤。
?偏誤:由于目的語掌握不好而產(chǎn)生的一種規(guī)律性錯誤。
2、代表人物: 科德
3、理論基礎:普遍語法理論 、認知理論
(二)語言偏誤分析
4、偏誤的來源:
(1)母語的負遷移。
(2)目的語知識的負遷移。“泛化”(3)文化因素的負遷移。
(4)學習策略和交際策略的影響。(5)學習環(huán)境的影響。
5、對待偏誤的態(tài)度:對偏誤的本質要有全面的認識??吹狡`的積極意義;
對偏誤在交際中所產(chǎn)生的影響要有實事求是的估計;偏誤是第二語言習得中必然有的現(xiàn)象,是正常的現(xiàn)象,伴隨習得過程的始終。
?利用對比分析和偏誤分析,教師預先了解學習者可能產(chǎn)生的偏誤及偏誤的來源,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掌握主動;
6、局限
(1)正確與偏誤的區(qū)分標準很難確定。
(2)不同語種偏誤研究很不平衡。
(3)對偏誤來源的分析陷入公式化。
(三)中介語理論
1、定義:
是第二語言學習者特有的一種目的語語言系統(tǒng)。這種語言系統(tǒng)在語音、詞匯、語法、文化和交際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語言,也不同于目的語,而是一種隨著語言學習的進展向目的語的正確形式不斷靠攏的動態(tài)語言系統(tǒng)。
2、代表人物:美國
塞林克
3、特點:
(1)是一種語言系統(tǒng),在語音、詞匯、語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系統(tǒng),可以作為一種交際工具。(2)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學習的進展不斷地向目的語靠攏。
(3)中介語的存在是由于偏誤產(chǎn)生的,要掌握目的語,就要慢慢減少中介語的偏誤。(4)中介語的偏誤有反復性。
(5)中介語的偏誤有頑固性,其中一部分進而形成僵化。
第二講要點
1、幾組基本概念:第一語言習得與第二語言學習、失誤與偏誤、中介語、第二語言教學的課程設計與總體設計
2、第一語言習得與第二語言學習的異同
3、關于兒童習得第一語言的理論解釋:刺激反應理論、先天論、認知論和語言功能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觀點
4、第二語言學習理論中的語言對比分析、語言偏誤分析、中介語理論的定義、代表人物、理論基礎及主要觀點。
5、語言對比分析的4個步驟、語言偏誤分析的5個來源以及中介語的主要特點
第三講: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一、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教學類型
是根據(jù)語言教學的某些綜合特點劃分出來的跟教學對象、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學組織形式等有關的類型。
?第二語言教學類型可分為:
1、按教育性質分:
普通教育(指中小學的第二語言教學)、預備教育、專業(yè)教育、特殊目的教育.2、按學習期限分:長班(一學年及以上)和短班
3、按教學組織形式分:班級教學、個別教學
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課程類型
1、綜合課
2、專項技能課(口語、聽力)
3、專項目標課(報刊閱讀、應用文寫作)
4、語言知識課(語音、詞匯、語法、修辭)
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基本內(nèi)容
1、課程設計:就是針對特定的教學類型和具體的教學對象,根據(jù)教學對象所必備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來決定課程類型,制定課程設置計劃,同時要考慮有關的主客觀條件。它是總體設計的核心內(nèi)容,是聯(lián)結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2、總體設計:
根據(jù)語言規(guī)律、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語言教學規(guī)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語言教學的各種主客觀條件,綜合考慮各種可能的教學措施的基礎上選擇最佳教學方案,對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途徑、教學原則以及教師的分工和對教師的要求等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以便指導教材編寫(或選擇)、課堂教學和成績測試,使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成為一個相互銜接的、統(tǒng)一的整體,使全體教學人員根據(jù)不同的分工在教學上進行協(xié)調(diào)行動。
3、總體設計的程序和方法 (1)分析教學對象的特征
①自然特征:年齡、國別、文化程度、第一語言文化與目的語及文化的關系。
②學習目的:受教育目的、職業(yè)工具目的、職業(yè)目的、學術目的、臨時目的。
③學習起點:根據(jù)學習者的目的語水平而定。
④學習時限:依據(jù)學校的教學制度而定或依據(jù)學習者的特殊要求而定。
3、總體設計的程序和方法 (2)確定教學目標
①使用目的語的范圍:使用目的語的領域及范圍同時,教學內(nèi)容也應不同。
②目的語水平的等級:指培養(yǎng)學生達到目的語水平的哪一個等級。(3)確定教學內(nèi)容的范圍和指標
?總體設計既要確定教學內(nèi)容的范圍,又要規(guī)定每一項內(nèi)容的指標。如:詞的數(shù)量;聽、說、讀、寫四項分技能要達到的水平。
3、總體設計的程序和方法 (4)確定教學原則
語言要素和言語交際技能之間的關系。
a.以語法結構為綱編排教學順序,以語言要素為中心組織語言材料?!犝f法
b.以語法結構為綱編排教學順序,以言語技能訓練為中心組織語言材料?!犝f法改進 c.以功能項目為綱編排教學順序,以言語交際技能訓練為中心組織語言材料。——功能法 d.以語法結構為綱編排教學順序,以功能項目和言語交際技能訓練為中心組織語言材料?!Y構—功能法
第三講要點
1、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教學類型及其不同分類標準
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課程類型
3、第二語言教學的總體設計程序與方法,包括:要考慮教學對象的哪些方面特點、根據(jù)什么來確定教學目標以及如何確定教學原則等。
第五講: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
一、語法翻譯法
時間:18世紀末
代表人物:[德]奧倫多夫
理論基礎:機械語言學或歷史比較語言學官能心理學或聯(lián)想心理學。
?官能心理學:認為心理的各種官能可分別加以訓練例如:記憶、思考、概括……
?聯(lián)想心理學:把一切心理活動看成是各種感覺或觀念的集合。心理活動主要依靠聯(lián)想的力量來實現(xiàn)。如:記單詞依靠和母語的聯(lián)系。
一、語法翻譯法 主要特點:
a.以語法為綱,教授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
b.課堂教學使用學生的母語,教學法以翻 譯為主。
c.注重書面語的教學,輕視口語。
d.教授所謂的“規(guī)范”語言,重視使用所謂經(jīng)典的“名著”、“原著”。
一、語法翻譯法 成就:
a.強調(diào)母語教學的理論。
b.強調(diào)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學生語法知識扎實。
c.由于注重書面語教學,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比較高。d.對教師本身的口語要求不高,該教學法使用方便。
一、語法翻譯法 缺點:
a.忽視言語交際技能,尤其是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b.過分依賴學生的母語和翻譯的手段,無法養(yǎng)用目的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c.過分強調(diào)語法的重要性,教學內(nèi)容枯燥乏味或深奧難懂。
二、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針對“語法——翻譯法”
“直接”:用目的語教授目的語。
又稱“自然法”,主張仿照幼兒學習母語的自然過程來設計第二語言教學過程。?直接法是作為“語法——翻譯法”的對立物在西歐出現(xiàn)的,代表人物是貝立茲。時間:19世紀后半葉 西歐 代表人物:
[德]貝立茲 [法]古安 [英]帕莫·艾蓋爾特 理論基礎:
聯(lián)結主義心理學,強調(diào)語言與客體的直接連接。特點:
a.在語言和外界事物或經(jīng)驗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lián)系,在教學過程中不使用學生的母語。b、以口語為基礎(與“語法—翻譯法”針鋒相對)c.句本位,以句子為基本的教學單位。d.以模仿為主。
e.用歸納法教授語法規(guī)則
先操練,后歸納。
優(yōu)點:
a.打破語法—翻譯法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開創(chuàng)了新路子。
b.利用直觀手段(實物、圖片等)進行教學,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c.注重口語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能力
d.不使用學生母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目的語思維的能力。
缺點:
a.把幼兒習得母語和成人學習第二語言混為一談。
b.完全摒棄學生母語,忽視其積極意義,有時反而影響學生對目的語的理解。c.過分強調(diào)模仿、重復,不符合成年人需要適當給出規(guī)則的學習方式。d.對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
三、聽說法(結構法、句型法)時間:
20世紀
四、五十年代 二戰(zhàn)時美國訓練士兵 代表人物:
[美]弗里斯
埃比
拉多 理論基礎:
結構主義語言學(強調(diào)先搞清語言的結構)
行為主義心理學(刺激—反應—強化)
特點:
a.聽說領先,讀寫跟上。b.反復實踐,養(yǎng)成習慣。c.以句型為中心進行訓練。
d.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語(不完全排斥)。
e.大量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手段 ,如:錄音、語音實驗室、視聽設備等。f.注重語言結構的對比,確定學習難點和重點。g.有錯必糾。
三、聽說法(結構法、句型法)優(yōu)點:
a.以句型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中心,并建立了一套培養(yǎng)語言習慣的練習體系。b.充分利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出教學的難點和重點。c.不完全摒棄學生母語,克服了直接法的某些片面性。d.廣泛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手段。
三、聽說法(結構法、句型法)缺點:
a.輕視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
b.機械的句型操練枯燥乏味。
c.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d.偏重語言形式的訓練,忽視內(nèi)容和意義。
四、功能法(意念——功能法、交際法)時間:20世紀70年代 代表人物:
[英]威爾金斯
亞歷山大 威多森 [荷蘭]范埃 語言學基礎:社會語言學 功能語言學 心理學基礎: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五講: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
特點
a.把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目標設定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目的與進行交際的能力。b.以功能為綱:功能是用語言做事,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并把語法視為實現(xiàn)功能的手段來讓學生掌握。
c.教學過程交際化:創(chuàng)造接近真實交際的課堂語言環(huán)境。d.單項技能訓練和綜合性訓練相結合。
e.強調(diào)表達內(nèi)容,不過分苛求形式,對學生的錯誤要確定一個容忍度。f.循序漸進地組織教學。
g.發(fā)展“專用語言”教學,針對不同的交際需要教學。
優(yōu)點:
a.培養(yǎng)學生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b.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確定學習目標。
c.教學過程交際化。d.發(fā)展“專用語言”教學。
缺點: a.如何科學地設定和安排功能、意念項目。b.如何把語言結構和功能結合起來。
c.對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容忍態(tài)的“度”如 何把握。d.課堂交際化難以真正做到。
e.教師培訓、教材編寫、測試評估還難以適應交際法的要求。
五、任務教學法
是交際法在上世紀80年代的新發(fā)展,是交際法的一種新形勢。其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設計具體的、帶有明確目標的活動,讓學生用目的語通過協(xié)商、討論,解決這一具體問題。
所謂"任務"指有目標的語言交際活動。(2001年2月,中國教育部制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規(guī)定盡量采用任務型教學法)
兩個理論來源:
1、交際法的進一步發(fā)展,將以表達意義為目的的活動稱為“任務”。
2、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發(fā)展,除了足夠的輸入以外,語言習得還需要有輸出的過程。關鍵是輸入和輸出的質量以及學習者在輸入和輸出過程中經(jīng)歷的認知過程。
時間:20世紀80年代的英國
代表人物:伯拉胡、紐南
1982年英國伯拉胡在印度教英語時提出此方法。1989年,紐南發(fā)表文章正式提出交際課堂的任務設計。至 90年代成為英語教學的國際主流。語言學基礎:社會語言學 功能語言學
心理學基礎:人本主義心理學
心理語言學
第五講:第二語言教學法主要流派
特點:
a.通過完成任務來學習語言。
b.強調(diào)學習活動和學習材料的真實性。
c.學習活動以表達意義為主。
d.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
e.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語言。
f.鼓勵課堂教學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
操作過程(ellis模式)
1、任務前階段:讓學生了解任務,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2、任務中階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實施任務。
3、任務后階段:分析語言重點。
優(yōu)點:
1、有利于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
2、有利于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3、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4、有利于個性化的學習。
5、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具體任務為學習動力(教、學的是真實價值的交際行為),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的成果而不是考試的成績來體現(xiàn)學習成就(發(fā)揮了學生主動性、積極性)
不足:
教師發(fā)揮指導作用不夠。學生摸索時間長,效果難說。與交際法的關系: ●強調(diào)任務的真實性。
●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發(fā)展言語技能 ●強調(diào)學習過程(即完成任務的過程)。●通過前期準備、后期鞏固等步驟,彌補了交際法在語言使用的準確性、流利性方面的問題。
六、認知法 (“認知—符號法”、“現(xiàn)代的語法—翻譯法”)
觀點:主張在第二語言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智力的作用,注重對語言規(guī)則的理解、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的作用,目標是在聽、說、讀、寫全面掌握語言。
語言學基礎: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言學
心理學基礎:皮亞杰的認知心理學 1.教學原則:
①把培養(yǎng)語言能力放在教學目標的首位。
②以學生為中心。
③提倡演繹法,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則。
④主張聽、說、讀、寫齊頭并進,全面發(fā)展。
⑤適當使用學生母語。只用母語解釋一些比較抽象的語言現(xiàn)象。
⑥反對有錯必糾,主張不影響交際的錯誤不急于糾正。
⑦強調(diào)有意義的學習和有意義的操練,先理解(認)再操練(知)。2.不足:
①轉換生成語法尚無法應用到外語教學的實踐中。
②完全排斥機械性訓練值得商榷。
③認知法作為一個教學法體系還不夠完善,須進一步研究。
第五章重點
1、語法翻譯法主要長處與不足。
2、直接法的理論依據(jù)、針對語法翻譯法作出的主要變革以及該教學法的優(yōu)缺點。
3、聽說法與直接法的本質區(qū)別以及聽說法出現(xiàn)的時代背景與該教學法的特點之間的關系。
4、功能法提出年代與代表人物,主要的變革點,以及該教學法的長處和有待改進完善之處。
5、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以及成為國際英語教學法主流的原因分析。
6、認知法與傳統(tǒng)語法翻譯法的比較,其教學原則與主要的長處及實施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六講:對外漢語教材編寫與選擇
一、教材分類
1、語言技能類教材
綜合技能類:精讀、讀寫、聽說
專項技能類:口語、聽力、閱讀、寫作、翻譯
2、語言知識類教材:
語言、詞匯、語法、漢字
3、文化知識類教材
4、特殊用途語言教材
二、教材編寫選用原則
實用性、知識性、趣味性和科學性原則(1)實用性原則:“易教易學”
a.教學內(nèi)容的實用性:指教材中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確定要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fā),教學內(nèi)容必須是學習者在生活中常用的,在交際中所必需的。
b.語言材料的真實性:語言教材要盡可能選擇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語料,盡量避免無使用價值或僅僅為了解釋語言點的“教科書語言”或“教室語言”。
c.教學方法的實用性:指教材在提供必需理論和知識的同時,更要提供大量的練習。
(2)知識性原則
指教學內(nèi)容要包含一定量的新知識,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能增長知識。(3)趣味性原則
教材的趣味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材內(nèi)容的生動有趣和形式的活潑多樣。a.題材多樣化。
b.體裁、語言風格和練習方式的多樣化,版式設計、裝楨、插圖等形式上活潑醒目。
(4)科學性原則
a.語言的規(guī)范:要教規(guī)范、通用的語言。
b.內(nèi)容組織符合教學規(guī)律:內(nèi)容的編排順序;題材內(nèi)容;生詞和語法點的分布;詞匯和句型的重現(xiàn)率;練習的內(nèi)容和方式……
c.反映學科理論研究的新水平,更換舊內(nèi)容、慎重選擇新成果……(5)交際性原則:
a.要選擇有交際價值的教學內(nèi)容。
b 語言材料的組織要體現(xiàn)生活的真實性。(6)針對性原則:
要適合使用對象的特點 a.最基本特點是母語,母語文化背景與目的語、目的語文化對比所確定的不同的教學要點。b.還要針對學習者的年齡、國別、文化程度特點、學習者學習目的特點、學習者學習起點和學習時限。
三、教材編寫依據(jù)
1、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是理論基礎。
2、語言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是直接理論依據(jù)。
3、目的語語言學和文化是教材內(nèi)容的源泉。
4、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是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jù)。
四、代表性教材介紹
第一部對外漢語教材:《漢語教科書》1958
第二部《基礎漢語》中文:呂叔湘 英文:許國璋
20世紀70年代末:《基礎漢語課本》 結構功能結合時期:《實用漢語課本》 結構功能文化結合:《中文聽說讀寫》美國(介紹美國文化)
2001年:《新實用漢語課本》
第六章重點
1、對外漢語教材的4大主要類型及其分類標準的把握。
2、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6條主要原則。
3、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4條主要依據(jù)。
4、不同時期不同教學法的對外漢語代表性教材。
第七講:語言測試與評估
一、語言測試的作用與目的1、評估教學,提供反饋信息。
2、評估人才,提供用人的重要依據(jù)。
3、是語言教學研究和語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4、推廣被測語言教學,擴大被測言影響。
二、語言測試的種類
第二語言測試可分為:水平測試、成績測試、診斷測試和潛能測試四大類。
1、水平測試
目的:測量測試對象的第二語言水平。
特點:有專門的大綱、統(tǒng)一的試題和統(tǒng)一客 觀的評分標準。
原則:有效測量測試對象的實際語言水平。
2、成績測試(課程測試)
目的:檢查測試對象在學習的一定階段掌握所學課程的情況。
特點:跟教學過程和教學對象緊密相關,可以測定受試者的學習成績,但不一定能反映受試者的語言水平。例如:期 中、期末考試,結業(yè)考試、畢業(yè)考試。
3、診斷測試
目的:檢查受試者對學習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以及教學效果是否達到教學大綱所預期的要求。
特點:a、不受教學進度的限制,隨時可以進行。
b、測試內(nèi)容可以相對集中,突出針對性。
4、潛能測試
目的:了解受試者學習第二語言的潛在能力。
測試內(nèi)容:模仿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
三、命題
1、標準化試題和非標準化試題(從命題過程和試題的可靠性程度的角度劃分)
a.標準化測試:一般以現(xiàn)代教育測量學的理論為依據(jù),遵照科學的程序,對考試的全過程,從設計、命題到評分、分析等實施標準化運作,嚴格控制誤差,能高效、準確的測出受試者的真實語言水平。
b.非標準化測試:由任課教師根據(jù)具體教學需要而自行設計、命題、實施測試以及進行
評分的測試。
2、主觀性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按評卷的客觀化程度劃分)
a.主觀性試題:指測試結果的評判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閱卷者的主觀判斷。例如:作文、口試、翻譯……
b.客觀性試題:有統(tǒng)一的閱卷標準、答案固定,不因閱卷人的主觀意愿而改變。如:多項選擇、判斷正誤……
3、分立式試題和綜合性試題(按試題所包含的測試內(nèi)容的特點劃分)
a.分立式試題:對受試者所掌握的語言知識和言語技能進行分項測試,以考察受試者各個單項的能力。如:填空、改錯、多選……
b .綜合性試題:對受試者的整體語言能力進行綜合性測試,全面考察受試者的語言能力。如:聽力理解、完形填空、寫作…… 優(yōu)點:
①針對性強
②客觀性、標準化
缺點:各個項目測試的結果的總和不一定能反映受試者的整體語言水平和語言能力。
四、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
1、性質:
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是為測試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的漢語水平而設立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
2、作用:
a.作為達到進入中國高等院校入系學習專業(yè)或報考研究生所要求的漢語水平的證明。b.作為漢語水平達到某種等級或免修相應級別的漢語課程的證明。c .作為聘用機構錄用漢語人員的依據(jù)。
第七講重點
1、語言測試的作用與目的。
2、語言測試的4大類型,各類的測試目的、特點及典型測試形式。
3、語言測試命題從不同角度的分析,包括標準化與非標準化試題、主觀性與客觀性試題、分離式與綜合性試題的劃分標準與題型特點。
4、hsk的性質、作用與測試的形式、等級。
第八講:漢語作為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一、跨文化交際
(1)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的分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tài)文化。
交際文化 :
隱含在語言系統(tǒng)中的反映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tài)、價值觀念等影響語言表達的文化因素。非語言交際文化:
語言以外的傳遞信息的方式中的文化因素。語言交際文化 :
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的詞匯系統(tǒng)、語法系統(tǒng)和語用系統(tǒng)中,這類因素對語言和語言 交際有規(guī)約作用,且本族人不易察覺。
文化的屬性
a.民族性
b、社會性
c、系統(tǒng)性
d、階段性 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a.語言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和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b.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語言的特殊性。
c.語言是文化發(fā)展的基礎,社會成員是靠語言交流共同發(fā)展文化。d.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因此,要掌握和運用一種第二語言,就必須同時學習這種語言所負載的該民族的文化。
(二)文化差異與交際障礙
a.詞匯系統(tǒng)中的語言交際文化因素表現(xiàn)在:對應詞的有無;對應詞的詞義范圍的大??;詞義的褒貶;引申義和比喻義的多少…… b.語法系統(tǒng)中的語言交際文化因素表現(xiàn)在:詞形變化的有無;句子的組織方式不完全相同;方位、數(shù)量、順序等的表達方式的不同……
c.語用系統(tǒng)中的語言交際文化因素:稱呼、問候和道別;稱贊和批評;自謙和自卑;邀請和應邀;隱私和禁忌……
(三)文化的沖突與適應
1、蜜月(觀光)階段
2、挫折階段
“文化震蕩癥”、“文化休克”:在非本民族文化環(huán)境中生活和學習的人,由于文化的沖突和不適應而產(chǎn)生的深度焦慮的精神癥狀,表現(xiàn)為感到孤獨、氣惱、悲傷、渾身不適乃至生病。隨著對第二文化的了解和適應而逐漸消失。
3、調(diào)整階段
4、適應階段
(四)對待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
1、尊重不同的文化。
2、理解與適應目的語文化。
3、求同存異對待文化沖突。
4、外為我用,發(fā)展本國文化。
5、從跨文化交際的需要出發(fā),選擇文化依附?!拔幕栏健保喝藗冄孕兴砗腕w現(xiàn)的是哪一種文化。
二、文化教學的層次
(一)語言中的文化因素:語構文化、語義文化、語用文化。
(二)基本國情和文化背景知識:最基本的“知識文化”,學習者感興趣、希望了解。
(三)專門文化知識:高年級的文化課,不屬于語言教學,是提高漢語交際能力的文化底蘊。
三、文化教學原則與方法
(一)基本原則
1、要為語言教學服務,與語言教學的階段相適應
2、要有針對性
3、要有代表性
4、要有發(fā)展變化的觀點
5、要把文化知識轉化為交際能力
(二)教學方法 “文化揭示”
1、通過注釋直接闡述文化知識
2、文化內(nèi)容融會到課文中去
3、通過語言實踐培養(yǎng)交際能力
第八章重點
1、掌握幾個基本概念:文化、交際文化、語言交際文化、非語言交際文化、文化休克、文化依附。
2、文化的分類及其分類標準。
3、文化的屬性。
4、語言與文化的關系,以及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如何處置二者之間的關系。
5、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沖突顯現(xiàn)的主要階段及各個階段的主要特點。
6、對外不同文化的基本原則。
7、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不同層次及采用的相應的教學方法。
8、文化教學的主要原則與方法。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6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