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范文(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18:30:12
2023年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范文(15篇)
時間:2023-11-10 18:30:12     小編:FS文字使者

教案的編寫應當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差異和個體差異。教案的編寫過程應該注重教學目標的明確和教學內容的合理組織。這些教案范文的設計思路獨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一

本課選自北師大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本課是新課標小學數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內容,該課內容是在學生對所學圖形進行初步分類的基礎上進行的專項研究,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角、銳角、直角、鈍角,并通過不同的學習途徑,產生并具備了各類三角形的表面感知印象,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而本節(jié)課的學習為今后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其他知識打下基礎。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知目標:通過分類發(fā)現和認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并了解它們的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觀察、比較和概括歸納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建立自信心,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定為:

重點:能按照不同分類標準給三角形分類。

難點: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區(qū)分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我選用多媒體和各種學具。

教具、學具:彩色卡紙,各類三角形卡片,剪刀、量角器,直尺,白紙等等。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直觀演示法,讓學生在觀察發(fā)現,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小組合作等方法中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五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首先課件出示情境圖: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拼成的呢?

通過這個問題情境,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通過觀察會說出這些圖形是由不同的三角形拼成的。于是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給這些三角形進行分類(板書課題)。這樣設計能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愉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第二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新課標提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三個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思考,在交流中學習,在展示中分享,從而體驗學習的快樂。

活動一:自學。

首先出示學習要求:

1.觀察這12個三角形的角和邊,你會分類嗎?

2.有選擇地利用學具,對三角形進行分類。

3.根據你的分類,把它貼在彩色卡紙上。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嘗試教學法,讓學生在明確學習要求后,根據自己的發(fā)現和需求,有選擇的利用學袋里的學具,嘗試對三角形進行分類。有的學生可能會想到利用直尺量按邊的長度分類;有的學生可能會按角的大小進行分類;有的學生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分類方法。這樣設計的意圖是: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維空間,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二:交流。

交流內容:

1.你是怎樣分類的,說說你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2.對于三角形的分類你還有哪些疑問?

交流的要求:

1.組長主持,每個人說說自己分類的方法和依據。

2.提出質疑,組內交流并記錄。

3.整理組內的分類方法。

首先出示課件:學習內容和要求。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學生自學后,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自己的分類方法,并且,明確各自的分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學生在小組內分別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暢談分類依據,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全組成員一起討論,交流。而在此過程中,老師則深入各小組,參與學生的交流中。這樣充分體現了老師是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

活動三:分享。

分享要求:大方自信、聲音洪亮、分工有序。

傾聽要求:認真思考、發(fā)現問題、提出質疑。

在學生明確了展示的步驟和要求后,分別請兩個小組在全班分享不同的分類方法。老師則根據學生的分享相機進行板書。

分享的小組可能會說,我們組是按照三角形的角進行分類的,可以分成三類:一類是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一類是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一類是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此時,老師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質疑或者是評價。學生可能會問:這三類三角形叫什么名字啊?學生回答,老師相機板書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學生可能會問: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點呢?經過學生的討論與交流,老師板書:每個三角形至少有兩個銳角。還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評價,例如你們說的真好,真詳細等等。老師會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點評和表揚。

另一個分享小組可能會說,我們組是根據邊的長短來分的,也是分三類。一類是三條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一類是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一類是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此時,老師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質疑或者是評價。學生可能會問:這三類三角形叫什么名字呢?學生可能答不上來,老師借此機會,利用課間演示,介紹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以及它們的特征并板書。老師補充說明這兩類三角形都是包含在一般三角形里,是屬于特殊的三角形(板書)。此時,同樣的鼓勵其他學生提出質疑和評價。學生可能還會問:等邊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嗎?這里,老師讓學生自由辯論,并在課間上動態(tài)演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相同和不同,然后板書:等邊三角形也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上面三個活動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小組交流,展示分享總結出三角形分類的方法并掌握它們各自的特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體驗到勞動成果被展示的喜悅心情,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學生的自評、互評、老師的點評體現了課程標準中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第三環(huán)節(jié):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相互結合的原則,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智慧島尋寶的練習:

練習一:猜一猜。、

通過猜一猜,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進一步的掌握和區(qū)分按角分的三角形的特征。這里,要重點交流第三幅圖的想法:有的學生可能會猜這是一個銳角三角形,也有的學生可能會猜是一個鈍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也有學生可能會猜不能確定。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在只知道一個銳角的情況下,三角形的類型是不確定的。

練習二:折一折。

正方形紙片沿圖中虛線折成的兩個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通過折一折這一動手活動,讓學生觀察,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練習三:找一找。

通過找一找這一活動,讓學生了解各類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

第四環(huán)節(jié):拓展延伸,發(fā)展能力。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利用各類三角形拼出自己喜歡的各種圖案。這樣的設計不僅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還能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第五環(huán)節(jié):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你打算怎樣把今天學習的知識介紹給你的父母和朋友呢?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在班級內模擬的說一說,可以請老師來做朋友,也可以請學生來做朋友。這樣設計,讓學生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望,同時,也達到了對本節(jié)課總結的目的。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通過讓學生觀察,思考,操作,感知各類三角形的不同;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展示分享,抽象出各類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通過加深認識,體驗發(fā)現,拓展參與,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掌握本節(jié)課的分類方法。

四、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三角形的分類及特征,板面簡潔,學生一目了然,同時,既滲透了分類思想,又滲透了集合思想。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2.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學過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數。

師: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小數的存在,你能舉幾個例子嗎?(學生回答)。

我們一起來看,教室里有幾個同學在進行測量。但是,他們測量的一邊長1米,但是另一邊不夠1米,用米做單位,不夠1米那應該怎么辦呢?這時候,就可以用小數來表示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些數都是什么數?

生:小數。

師: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呢?

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

揭示課題:小數的意義。

關于小數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課本中的新知識:“小數的意義”。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問題,引出小數的性質。

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

1-1.反饋交流。請學生結合圖說明自己的想法。

師:米還可以寫成0.1米。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小數0.1米。

師: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1米。

箭頭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0.3米是怎樣得到的?

我們可以看出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3份是0.3,用分數表:。

0.3的計數單位是0.1,的計數單位是。所以0.3表示3個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頭,用分數和小數分別怎么表示?

1-2.抽象概括: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也寫作0.1。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1米。

師:剛才0.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1米。

箭頭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樣得到的?

同理得出:指向8箭頭,用分數和小數分別怎么表示?

2-2.抽象概括::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兩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也寫作0.01。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師:剛才0.001米是怎樣得到的?誰來說一說。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數表示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箭頭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0.006米是怎樣得到的?

3-2.抽象概括: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也寫作0.001。

剛才我們分的是一米,用整數“1”來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實際應用中,可以用小數來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數。

5、各部分名稱:

(以0.625為例來說明)小數中的小圓點“.”叫做小數點。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個0.1,3表示3個0.1,因此十分位上的計數單位是0.1,也可以說成是十分之一;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百分位,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數點右邊第三位是千分位,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0.001);。

歸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1.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2.小數中,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3.十分之幾是一位小數,百分之幾是兩位小數,千分之幾是三位小數。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三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

(一)猜謎語

1、一頭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個手指(猜一成語:三長兩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語)——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語)——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謎底是:口(意為“只”少“八”)

8.滅火(打一數字)——一

9.舌頭(打一數字)——千

10.添一筆,增百

倍;減一筆,少九成(打一數字)——十

11.雙杠(打一數學符號)——等號

12.你盼著我,我盼著你(打一數學名詞)——相等

13.不轉彎的路(打一數學名詞)——直線

(二)、生活中的趣味數學

14.一根繩子兩個頭,三根半繩子有幾個頭?

解:8個頭,(半根繩子也是兩個頭)

15.1根繩子對折,再對折,再第三次對折,然后從中間剪斷,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棟住宅樓,爺爺從一樓走到三樓要6分鐘,現在要到6樓,要走多少分鐘?

答:15分鐘

解答:5根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四

教材分析:

大數的認識是是在學生認識和掌握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的。生活中大數廣泛存在,對大數的認識既是萬以內數的讀寫鞏固和擴展,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認識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表及數位分級,為以后學習讀數和寫數打下基礎。

3.能正確地說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含義。

教學重點:

熟記數位順序表和有關計數單位的知識,知道每個數位上數字的含義。

教學難點:

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提出學習目標。

師:故事中也有數學信息哦,看誰的耳朵靈!

有一個青年總是抱怨自己時運不濟發(fā)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這天,在他無意中遇到一個須發(fā)俱白的老人,老人見他愁容滿面,于是問到:“年輕人,你為什么這樣不開心?”

“我不明白,為什么我總是那么窮?”年輕人說。

老人由衷地說:“窮?你很富有啊!”

年輕人問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這從何說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給你10000元,你愿意嗎?”老人問道。

“不愿意,”年輕人肯定地回答。

“給你100萬讓你馬上變成80歲的老人,你愿意嗎?”

(師:小朋友們,你說年輕人愿意嗎?)“不愿意”!

“用1000萬來換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嗎?”“當然不!”

“這就對了。你已經有超過1000萬的財富了,為什么還哀嘆自己貧窮呢?”老人微笑著說。年輕人恍然大悟。

親愛的同學,如果現在用1億元換走你的爸爸媽媽,你們愿意嗎?

(生):不愿意。

師:是啊!看來我們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貴啊,用再多的錢也是換不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

師:故事講完了,你聽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80、1000、100萬、1000萬、1億等。

(師適當表揚:真是個善于傾聽的好孩子!你聽得真仔細!……)。

(預設)學生舉例。

生1:中國的人口有13億多。

師:對,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價和車價等。

師:是的,你很會選擇信息。

(二)想一想:你們想知道什么有關大數的數學知識?(提出學習目標)。

1.計數單位的認識,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學習每個數位上的數字的含義。

3.掌握數位順序表。

二、交流互動,展示學習成果。

1.學生自學例1,做一做。

2.學習小組互相幫助、質疑問難。(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引導小組內的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質疑、相互幫助、相互探討)。

3.小組展示、全班交流,激發(fā)沖突。

(1)各小組分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2)全班交流、激發(fā)沖突。

a:個、十、百、千、萬是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也是計數單位。

b:我們知道了每相仿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因為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一百、十個百是一千、十個千是一萬、十個萬是十萬、十個十萬是百萬、十個百萬是千萬、十個千萬是一億)。

c: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d:一個數還可以分成個級、萬級、億級。

e:我們認識了數位順序表。

f: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不一樣。

(3)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質疑、激發(fā)沖突。

a:你是怎么區(qū)分數位與計數單位的?

師:大家已經知道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計數單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們在教室里有座位,到電_去看電影,要買票買個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會怎樣?)每個計數單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們的數位。

b:從數位順序表中我們能獲得哪些數學知識?

c:為什么每個數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不一樣?

(4)學生自由提問質疑、激發(fā)沖突。

三、檢測學習成效。

(一)判斷題(用手勢表示)。

1.從右邊起,第九位是千萬位。()。

2.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計數單位。()。

3.十萬里有10個千。()。

(二)填空:(獨立完成,再校對)。

1.千萬位的右邊一位是(),左邊一位是()。

2.10個十萬是(),1億里有10個()。

3.2091837是一個()位數,位在()位,9在()位上,表示();2在()位上,表示()。

四、拓展知識外延。

1.猜數。

信息:是個六位數。

它的位上數字是9。

它的十萬位上的數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數字比百位上數字多2。

你能根據給出的信息猜出它的價錢嗎?先獨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說說你的想法,比一比,誰猜得準!(反饋)。

45764576078007800097540000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五、教師總結。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學會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教學過程:

1、你對方程是怎樣認識的?既然同學們已經理解了方程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來應用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

1、第102頁第1題。

填一填:

(1)成人腳的長度是身高的1/7,如果一個成人的身高為a米,那么他的腳長大約是()米。

(2)看圖:左圖是由等邊三角形和正方形組成的,它的周長是()。

(3)蘋果和梨的單價分別每千克4元和3元,買x千克的蘋果和y千克的梨,共需()元。

2、第102頁第2題。

看圖選方程。學生填在書上。

說出你的理由。

3、第102頁第3題。

說出“?”等于多少?

選兩題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4、第103頁第4題。

5、第103頁第5題、第6題。

說出你是根據什么等量關系列出的方程。

103頁第7題。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小組匯報:

第(1)題,兩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6(條)腿著地;三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2=8(條)腿著地;四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3=10(條)腿著地;每多一只小熊,著地的腿就多2條,n只小熊表演節(jié)目有4+2(n-1)條腿著地.

第(2)題,請同學們分組討論:

怎樣列出方程?

小組匯報:

4+2(n-1)=26。

請同學們嘗試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2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包括結繩計事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認識算盤,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努力,激發(fā)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存儲運算鍵。

教學準備:

算盤、多媒體課件、算籌、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板書課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新授。

(一)、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探究。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fā)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1)遠古的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的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計數級是什么事情,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出示課件)。

(板書:算籌)。

介紹算籌:我國古代人用算籌表示數和計算。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屏幕上展示。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與遠古計數方法相比它的優(yōu)點就是有數位,哪一位表示幾就用小棍來表示。一個豎棍就是1,二個就是2,五個就用一個橫棍來表示……空格表示零。

課件出示:算籌表示多位數。

(2)你知道這些用算籌表示的數分別是多少嗎?

課件出示題目。

3、算盤:

(1)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出示老式算盤實物。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一檔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為我國古代是15進制?,F在是滿十進一。所以算盤后來游船到日本、朝鮮等國。進行了改進。

(2)出示新式算盤。上面是1顆珠子。一檔表示多少?一檔表示10。它的特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特別實用。他計算數目較大和數目較多的加減法,更為簡便。

(3)課件出示由老式算盤衍生出的形態(tài)各異的算盤。

4、計算器:

現在,算盤因為笨重、不方便攜帶,逐漸被更輕便的計算工具所取代。

我們現在最常用的計算工具是哪一個?

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同學們可以互相看一看,你們的計算器各部相同?因為根據各種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學專用的計算器,有最簡潔的計算器……但他們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5、電子計算機:

(1).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科技又向前推進,人們又發(fā)明了什么?

出示課件: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

師: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計算工具會更加先進。就等著在座的各位,你們這一代人去實現。

(2)現在人們人手一部的手機,也具備了微電腦的功能。

6.簡單認識計算器比較重要的按鍵的名稱和作用。、

(三)、計算器的應用。

1、學生自學教材26頁的例題。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方法。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并說說你找到了什么規(guī)律?

(四)、鞏固練習。

1、早在14世紀,中國就發(fā)明了。

2、老式算盤上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有()顆珠子,每顆珠子表示()。

3、新式算盤上方每顆珠子表示(),下方每顆珠子表示()。

4、我見過的計算機工具有()、()和()。

5、教材第26頁的做一做。

三、本課小結:

作業(yè)設計:練習冊。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用實物記數、刻道記數、結繩記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5.計算機。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七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類推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知道數級、數位。

使學生經歷揭示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的過程,掌握數位順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

教學難點掌握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圖片和計數器。

一、復習導入:

1、我們以前都認識過哪些數?

2、數數:

1)從689一個一個的數到712。2)從420一十一十的數到540。

3)從91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4)從200一十一十的數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比較大的數?

4、出示圖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請學生試著讀一讀。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更大的數,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強調:千位上的10個珠子怎么辦?

2、請學生10個10個地數,當數到10個一萬時問:是多少。

利用計數器問:怎么表示10個一萬?

3、照這樣繼續(xù)數下去。

10個十萬是多少?

10個一百萬是多少。

10個一千萬是多少。

學生在計數器上數數。

師:一、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都是計數單位。

想一想: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什么關系?

4、把所學數位按數位順序表排列起來。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個十萬。

每個計數單位都要占一個位置,按照我國計數的習慣,每4個數位是一級。

說一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

三、鞏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題數數。

2、做一做的2題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

3、練習一的第1題。

四、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五、作業(yè):做一個數位順序表。

板書設計。

億以內數的認識。

億級萬級個級。

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萬萬萬。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表示8個十萬。

個人修改。

讓學生寫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數。

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千萬位左邊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計數單位是多少?老師明確說明:千萬位左一位是億位,它的計數單位是億。在計數器上顯示“億”。

教學效果不錯,絕大多數學生已掌握。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八

1、理解并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2、能運用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guī)律進行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發(fā)現并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規(guī)律。

理解小數點位置的移動為什么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授。

1、復習舊知。

出示題目:比較大?。?.26和0.260、1.500和1.5、1.42和14.2、50.2和5.02。

學生完成后,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變數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沒有移動小數點的位置。而后兩題,因為小數點的位置發(fā)生了移動,所以數的大小也發(fā)生了改變。

2、導入新課。

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小數點移動帶來的`小數的大小變化。

板書課題: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二、探索發(fā)現。

第一環(huán)節(jié)探究規(guī)律。

教學例1。

1、課件出示教材第43頁情境圖,讓學生根據連環(huán)畫的內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指名回答,老師板書:0.009m、0.09m、0.9m、9m。

引導學生思考:小數點移動與金箍棒的長短有什么關系?

2、小數點移動后引起小數怎樣的變化?

把0.009m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的大小有什么變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書:0.009m=9mm)。

(2)移動0.009m的小數點。

向右移動一位,變?yōu)槎嗌俸撩?大小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板書:0.09m=90mm,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向右移動兩位,原來變?yōu)槎嗌?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變化?

(板書:0.9m=900mm,擴大到原來的100倍)。

三、總結。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九

當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時,購物小票作為購買憑證,可以用于退換貨。如果你無法提供購物小票,就難以退換,非常不利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初級用法2】:精細記賬的憑據。

相信很多精于理財的女人們,平時都有記賬的習慣。但每個人記賬的習慣,都會略有不同!

有些人是隨手記(實時記賬),而有些人是憑記憶匯總賬,還有些人是依據“信用卡對賬單”來記賬。

其中,隨手記(實時記賬)較為麻煩;憑記憶記賬,則容易出現偏差;信用卡對賬單,則只有消費金額和消費地點,但對所購之物沒有明確標示。以上三種記賬方法,都存有潛在的bug!

所以,請暫且保留好購物小票,無論是超市消費的,還是商場購物的。在完成記賬精細說明后,再妥善處理這堆購物小票。

【中高級用法】:只買折扣商品。

姑娘們肯定都有過小編接下來描述的類似經歷吧?!

剛剛買完某件奢侈品大牌家的衣服,幾天后再去逛商場時,你會憤怒地發(fā)現那件衣服“居!然!打!折!了!!”(而且折扣幅度很大!)。

而自己剛買的那件,早已剪了標簽…穿過2次…洗過1回。想退換,那真心是沒辦法啦!瞬間整個人哪兒都不好啦!心里各種覺得那叫一個虧!

所以,請暫時保留好你的購物小票!

此時無需再憤怒啦!你只需讓營業(yè)員包好那件已打折的、跟自己之前購買的那件一模一樣的衣服,然后用折扣價,把它買下來!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問,你是不是腦子進水啦?!

不,重點現在才開始!——然后,退了它!(退貨時,使用購買之前那件——非折扣衣服的購物小票!!)這樣你就能得到非折扣的退款啦!

如果文字描述你沒看明白的話,請看圖示說明(如下圖所示)。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十

1.理解平均數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理解平均數的統(tǒng)計意義。進一步積累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發(fā)展統(tǒng)計觀念。

2.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數是一些實際問題的需要,體會平均數的意義,學習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3.感悟數學知識的現實性,體會平均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及廣泛應用。

事實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個數”,對于一個三年級學生而言,其心理活動的表征往往是“先求總和,再除以人數”。而這一心理運算對學生而言,其直觀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終運算后得出的結果又是如何成為這組數據的代表的,其意義的“聯結點”對學生而言更是很難直接建立。由此可見,僅僅從“比較的維度”揭示平均數的意義,潛藏著學生難以跨越、且教師也很難察覺的認知障礙與思維斷點。

于是,教師將備課的思維焦點再次落到“數據的代表”上來。能不能從“數據的代表”的角度,重新為平均數尋找一條誕生的新途徑?于是,便有了本節(jié)課的嘗試。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掌握平均數的求法。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統(tǒng)計意義。

活動1【活動】一、建立意義

(一)體驗平均數的代表性

1.談話:

(1)上個星期,于老師和體育來老師比賽投籃,1分鐘看誰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賽結果?我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數據,請你判斷一下,我們倆誰投籃的水平更高一些。(課件分別依次出示來老師和于老師三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2.提問:

(1)我們倆誰投籃的水平更高一些?為什么?

預設:分別計算出兩位老師三次投籃的總數,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小結: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要想比較誰的水平高我們經常先把總數算出來,看總數誰多。

(2)觀察觀察數據,還有別的辦法很快地比較出我們倆誰的水平高嗎?

預設:直接將兩位老師每次投籃的個數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提問: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結:如果每一次投籃的數量一樣,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選一次的成績作為我投籃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問:選擇哪個數量來代表來老師的投籃水平呀?那于老師呢?方便不方便?

(二)強化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

1.談話:不過,我可不服氣,就找了一個理由:你是體育老師,我是數學老師,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結果來老師還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問:

(1)你們說于老師再投一次的話,會不會對我目前投籃的成績有影響?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師最后一次投籃的結果?(課件出示于老師第四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4)你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比?

(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幾個?

a.談話:有很多同學有自己的想法了,請你試著在圖上圈一圈、畫一畫,或者在圖下面寫一寫、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來。

b.誰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補少

預設:從第四次投的7個中拿出3個分別給前3次各1個,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個。

談話:你這個辦法可真好!這樣一移實際就是把幾次不相等的數勻乎勻乎,看起來每次都一樣了。數學上,像這樣從多的里面移一些補給少的,使得每個數都一樣多。這一過程有個名字就叫“移多補少”。(板書:移多補少)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問:還有同學用計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師平均每次投中的個數。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

預設:3+3+3+7=14(個)16÷4=4(個)于老師平均每次投中了4個。

談話:實際上就是把于老師四次投中的個數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書:先合后分)

小結:無論是移多補少,還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來幾個不同的數變得一樣多了,數學上我們把同樣多的這個數就叫做原來這幾個數的平均數。(板書:平均數)3、3、3、7的平均數是4。

活動2【講授】二、深化理解

提問:

1.那你們覺得于老師要是再投一次的話,這個平均數會不會發(fā)生變化?為什么?

2.我們舉個例子來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個,你們覺得于老師投籃的整體水平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為什么?(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3.你可沒算,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訴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4.那我要想讓我的投籃水平再上漲一點兒,你們覺得我得投幾個?算算我投籃的水平上漲了沒有?( 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5.要想讓我投籃的整體水平上升點,你覺得我這次得投幾個才行?(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于老師第五次1分鐘投籃的成績)

活動3【練習】三、拓展提升

(一)進一步豐富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

1.估計平均數(課件出示)

提問:

(1)不能算,直接看,有這樣5個數據,估計一下平均數可能會是幾呢?

(2)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數是5呢?平均數可不可能是2,為什么?

(3)真的是5嗎?你怎么知道是5?用計算的方法會算嗎?怎么算?

2.判斷直條所在位置(課件出示)

提問:

(1)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第五個數據如果我也要畫一個直條,它會在這條紅線上面?還是在紅線下面?請同學們用投票器進行選擇。

(2)來選一個代表,誰愿意告訴大家為什么在紅線的下面?

【設計意圖:變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數逆求部分數,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p>

(二)利用平均數解決問題(課件出示)

1.平均身高

提問:

(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個人都是160厘米嗎?

【設計意圖:學生借助平均數的意義進行推理判斷,深化對平均數的理解?!?/p>

2.平均水深(課件出示)

(1)提問:

a.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經超過平均水深了嗎?

(2)談話:想看看這個池塘水底下真實的情形嗎?(利用課件,呈現池塘水底的剖面圖)

(3)小結:雖然平均水深能夠很好地反映這條小河水深的總體情況,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處的深度??磥恚骄鶖狄膊皇侨f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當,也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甚至發(fā)生危險,今后我們還會研究中位數、眾數……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還要聯系實際去思考,平均數只有用在恰當的地方才能發(fā)揮它的作用。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十一

本節(jié)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的內容。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是學習小數乘法和除法的基礎,也是進行單位換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數的另一性質,它與前面所學的小數性質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數點移動如何改變小數的大小,是學習小數知識的重要內容。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數的有關知識,特別是十進制計數法以及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等知識之后學習的,所以學生對于小數的大小是有認識的。學生能發(fā)現小數點移動后,蘊含什么規(guī)律,學生還不清楚,還不能把小數點移動和小數的大小變化規(guī)律建立聯系。

1、知識與能力

學會通過探究活動,理解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的變化規(guī)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總結規(guī)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學會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合作探究與反思的能力,并滲透德育教育

教學重點:分析、比較并概括出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用聯系變化的觀點認識事物。

(一)復習鋪墊,引出新知

2.讓學生觀察發(fā)現前兩組根據小數的性質判斷它們的大小不變,后兩組小數中的小數沒有變,小數點的位置變了,它們的大小是不同的。

3.得出結論:小數點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從而引出課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1.創(chuàng)設情境:孫悟空打妖怪。

2.讓學生通過情境圖,觀察金箍棒的變化。

(板書: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

(三)輔助學生,試探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guī)律。

1.引導觀察整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1)讓學生觀察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并思考它們之間存在什么倍數關系。

(2)提醒學生“擴大了10倍”和“擴大到原來的10倍”之間的區(qū)別,規(guī)范學生的用詞。

2.聯系新舊知識,發(fā)現小數點向右移動的秘密。

(1)讓學生把這些數量改成用米作單位。

(板書:0.009米,0.09米,0.9米,9米)

(2)提問學生把以毫米為單位的數轉化成以米為單位的數,那金箍棒的長短發(fā)生變化了嗎?引導學生9毫米和0.009米的大小是一樣的。

(3)通過整數間存在的倍數關系引導學生觀察小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4)觀察小數的倍數關系和小數點移動兩者之間的規(guī)律

(5)提問學生如果小數點向右移動四位,五位?小數又會擴大到原來的幾倍?

(6)總結出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guī)律

(7)四人小組討論得出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guī)律的方法

(8)觀察整數,由整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得到小數之間的倍數關系,觀察小數之間的倍數關系和小數點移動兩者之間的規(guī)律。

(四)引導學生,自探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guī)律。

2.引導學生從下往上觀察。

3.小組討論參考得出小數點向左移動的規(guī)律的方法從而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guī)律。

4.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

5.交流討論得出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guī)律。

(五)小結歸納,感觸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1.讓學生總結小數點向右移動的規(guī)律和向左的規(guī)律。

2.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知道一個小數點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十二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本節(jié)課以“活動”為基礎,組織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特征的過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動角等工具,通過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活動中,尊重學生獨立思考的成果,鼓勵學生想出多種研究方法,盡量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活動反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維過程,讓學生學會怎樣研究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從中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后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數學第五冊第37―40頁。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知道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性。

通過動手操作與實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及初步的空間觀念。

創(chuàng)設互相協(xié)作的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課件;平行四邊形圖片;釘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邊形圖片、小棒。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覺得我們的學校漂亮嗎?今天陳老師帶大家去參觀一所漂亮的學校好嗎?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參觀這所學校。

(出示課件)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所學校,你能找到哪些圖形朋友?

(根據學生的發(fā)言課件出現長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邊形圖片。)

生: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現在老師要來變個魔術,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個長方形變成了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圖形朋友。

(板書課題)

生1:我發(fā)現了長方形的一組對邊變傾斜了,它們的對邊還是相等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2:我發(fā)現了平行四邊形有兩個鈍角和兩個銳角。

師:剛才小朋友通過觀察發(fā)現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些特點,但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準確呢?你們想通過做實驗來驗證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小組實驗。

匯報:小組派代表說說你是用什么辦法驗證平行四邊形的特點?

生1:我用筆把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畫在紙上,再用它的另一條對邊去比,發(fā)現了兩條對邊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組對邊我也用相同的辦法去做,我們發(fā)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師:真聰明,真是一個好辦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剪一條細線下來,再用這條細線去和它的對邊相比,發(fā)現這兩條邊重合在一起,我也發(fā)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師:另外一組對邊也用相同的方法證明相等,是嗎?(生:對)真棒,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發(fā)現了對邊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剪下來,變成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把兩個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發(fā)現了它的對邊相等,一組對角也相等。

生5:我用活動角先量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再去量另一個對角,發(fā)現它的對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剪下來,把這個角和它的對角比,發(fā)現兩個角重合在一起,另個一組對角也用相同的方法來做,我們發(fā)現了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師:能想出這么棒的辦法來,真不簡單。

生7:我用鉛筆把一個角畫在紙上,再拿它的對角來比,它們也一樣大。

師:這個辦法真不錯。

(板書:對角相等)

生: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邊形。

小朋友喜歡玩七巧板的游戲嗎?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十三

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種三角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在分類中體會分類標準的嚴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三角形的分類中感受各類三角形之間的關系。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紙片。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歡歡和笑笑給同學們發(fā)來請貼,邀請大家到數學王國做客.但路上有兩道關卡,只有順利通過才能得到通行證.

第一關:準確地認出他們,并說出他們的特征.(課件出示銳角、直角和鈍角)

第二關:給他們取個形象又合適的名字.(出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順利過關,來到了數學王國.它們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來迎接我們。(課件出示各種三角形)

1、喲,它們長得很相似的,找找它們有哪些共同點?

2、有這么多共同點,老師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還是有區(qū)別的,你們發(fā)現了嗎?

3、看著這些長得相似,但實際上大大小小、形狀各異、零零亂亂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書:三角形分類。

4、學生自由討論,給三角形分類.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從邊分:等腰三角形和沒有相等的邊的三角形。講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稱。

從你們的學具中找出等腰三角形,你怎么知道它是等腰三角形的?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沒有三條邊都相等的?(等邊三角形)

找出等邊三角形并證明.

三、實踐應用

1、畫三角形。選擇你最喜歡的三角形畫下來,并向同學們介紹你的三角形.

2、猜三角形:

出示一個直角

出示一個鈍角

出示一個銳角(能不能正確猜出是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3、填一填

4、找一找:在孔雀圖中找出你喜歡的三角形說一說。

四、總結,拓展

在這節(jié)課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還想研究些什么?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十四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圖片、題卡。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你們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嗎?(出示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

2、你還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

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160千米。

1)人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匯報。

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練一練:184=243=252=146=。

2)特快列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比較兩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

練習:1305=2380=1506=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口算方法;一位數與幾百幾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數,再在乘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板書課題:口算乘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六第1題。將得數寫在樹葉旁邊。

2、練習六第1題和第2題。應用乘法口算解決實際問題。

3、練習六第4題和第5題口算練習(略)。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第48頁6--9。

小學數學四年級數學教案篇十五

1、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會運用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測量實際生活中的物體

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具:自制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個一個長5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電子課件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3、出示課件,師讀題: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說出陰影部分兩個圖形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說出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二)、新授

2、測量的面積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測量的?

4、學生回答,課件演示

看到這里你們覺得長方形面積與邊長有關系嗎?有什么關系?

5、師小結:這個長方形所含的厘米數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乘積

那么你們可以總結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嗎?

6、學生說,師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三)、鞏固練習

p 98做一做同桌同學合作完成

p99第一題

(四)、拓展

1、你們真能干,知道了怎么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在你們身邊有長方形的物體嗎?想知道它們的面積嗎?(學生分小組合作)

2、學生匯報測量結果

5、小結: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課堂作業(yè)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1035154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