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網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邊塞詩派特點及代表人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邊塞詩派特點
總體上講它體現出了一種陽剛之美。在邊塞詩中,一方面以夸張對比襯托的手法對戰(zhàn)爭殘酷,環(huán)境惡劣進行展示,如“戰(zhàn)士軍前半生死”,“黃金百戰(zhàn)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邊塞詩作更凸顯人面對戰(zhàn)爭時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勝的信心,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還有在戰(zhàn)場上建立功名的壯志。如“不破樓蘭終不還”;“愿為腰下劍,只為斬樓蘭”;“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這兩個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tǒng)一的,這種對立統(tǒng)一所產生的張力使詩句具有永不泯滅的魅力,詩句中洋溢著的崇高感,成為中華民族的最強音,千載悠悠。盛唐邊塞詩的特點,在于以下四個方面:(1)題材廣闊:一方面包括:將士建立軍功的壯志,邊地生活的艱辛,戰(zhàn)爭的酷烈場面,將士的思家情緒;另一方面包括:邊塞風光,邊疆地理,民族風情,民族交往等各個方面。其中以前者為主要題材。(2)意象宏闊:大處落筆,寫奇情壯景。(3)基調昂揚:氣勢流暢,富有崇高感。(4)體裁兼善:歌行、律絕皆有佳作。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邊塞詩派代表人物
邊塞詩派代表人物:高適、岑參、王昌齡、李頎。
中國唐代詩歌流派。漢魏六朝時已有一些邊塞詩,至隋代數量不斷增多,初唐四杰和陳子昂又進一步予以發(fā)展,到盛唐則全面成熟。該派詩人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最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詩派。他們的詩歌主要是描寫邊塞戰(zhàn)爭和邊塞風土人情,以及戰(zhàn)爭帶來的各種矛盾如離別、思鄉(xiāng)、閨怨等,形式上多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絕句,詩風悲壯,格調雄渾,最足以表現盛唐氣象。其詩人除高適、岑參外,還有王昌齡、李頎、崔顥、王之渙、王翰等。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邊塞詩派歷史起源
唐代疆域廣闊,國內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國際交往也日益增多。為了維護各民族的團結安寧,維護國家的和平統(tǒng)一,保護國際通商,盛唐時代安邊性質的戰(zhàn)爭時有發(fā)生。又由于不少帝王好大喜功,一些官僚將帥邀功邊關,唐王朝的開邊戰(zhàn)爭也不斷出現。這樣,以邊關戰(zhàn)事為中心的邊關生活便成了盛唐詩人關注的重要內容。他們一方面為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時代精神所鼓舞,另一方面也為立功邊關求取功名的仕進道路所吸引,或身赴邊塞,或心向邊關。再加上一些邊帥能武能文,延攬文學之士,使文人學士得以依附,并獲得一種橫槊賦詩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因此,盛唐時代的邊塞詩,便在隋及初唐邊塞詩的基礎上繁榮起來。代表詩人是高適和岑參。
學分網提示: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邊塞詩派特點及代表人物》,更多學習相關材料,敬請關注學分網,小編隨時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復讀材料及方法!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江西詩派特點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臺閣體特點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茶陵詩派特點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正始文學特點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西昆體特點及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