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海洋石油污染

2016/09/23 03:04:58文/網(wǎng)編3

學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海洋石油污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wǎng)。(http://mlvmservice.com/)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海洋石油污染

石油及其煉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開采、煉制、貯運和使用過程中進入海洋環(huán)境而造成的污染。是目前一種世界性的嚴重的海洋污染。其防治必須依靠全球性的合作才能較為有效的實現(xiàn)。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海洋石油污染的途徑

煉油廠含油廢水經(jīng)河流或直接注入海洋;油船漏油、排放和發(fā)生事故,使油品直接入海;海底油田在開采過程中的溢漏及井噴,使石油進入海洋水體;大氣中的低分子石油烴沉降到海洋水域;海洋底層局部自然溢油。石油入海后即發(fā)生一系列復雜變化,包括擴散、蒸發(fā)、溶解、乳化、光化學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瀝青球,以及沿著食物鏈轉(zhuǎn)移等過程。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海洋石油污染的形成

1.擴散

入海石油首先在重力、慣性力、摩擦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在海洋表面迅速擴展成薄膜,進而在風浪和海流作用下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塊狀或帶狀油膜,隨風漂移擴散。擴散是消除局部海域石油污染的主要過程。風是影響油在海面漂移的最主要因素,油的漂移速度大約為風速的百分之三。中國山東半島沿岸發(fā)現(xiàn)的漂油,冬季在半島北岸較多,春季在半島的南岸較多,也主要是風的影響所致。石油中的氮、硫、氧等非烴組分是表面活性劑,能促進石油的擴散。

2.蒸發(fā)

石油在擴散和漂移過程中,輕組分通過蒸發(fā)逸入大氣,其速率隨分子量、沸點、油膜表面積、厚度和海況而不同。含碳原子數(shù)小于12的烴在入海幾小時內(nèi)便大部分蒸發(fā)逸走,碳原子數(shù)在12~20的烴的蒸發(fā)要經(jīng)過若干星期,碳原子數(shù)大于20的烴不易蒸發(fā)。蒸發(fā)作用是海洋油污染自然消失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蒸發(fā)作用大約消除泄入海中石油總量的1/4~1/3。

3.氧化

海面油膜在光和微量元素的催化下發(fā)生自氧化和光化學氧化反應,氧化是石油化學降解的主要途徑,其速率取決于石油烴的化學特性。擴散、蒸發(fā)和氧化過程在石油入海后的若干天內(nèi)對水體石油的消失起重要作用,其中擴散速率高于自然分解速率。

4.溶解

低分子烴和有些極性化合物還會溶入海水中。正鏈烷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其分子量成反比,芳烴的溶解度大于鏈烷。溶解作用和蒸發(fā)作用盡管都是低分子烴的效應,但它們對水環(huán)境的影響卻不同。石油烴溶于海水中,易被海洋生物吸收而產(chǎn)生有害的影響。

5.乳化

石油入海后,由于海流、渦流、潮汐和風浪的攪動,容易發(fā)生乳化作用。乳化有兩種形式:油包水乳化和水包油乳化,前者較穩(wěn)定,常聚成外觀像冰淇淋狀的塊或球,較長期在水面上漂?。缓笳咻^不穩(wěn)定且易消失。油溢后如使用分散劑有助于水包油乳化的形成,加速海面油污的去除,也加速生物對石油的吸收。

6.沉積

海面的石油經(jīng)過蒸發(fā)和溶解后,形成致密的分散離子,聚合成瀝青塊,或吸附于其他顆粒物上,最后沉降于海底,或漂浮上海灘。在海流和海浪的作用下,沉入海底的石油或石油氧化產(chǎn)物,還可再上浮到海面,造成二次污染。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海洋石油污染的影響

1.對環(huán)境的影響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了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長期覆蓋在極地冰面的油膜,會增強冰塊吸熱能力,加速冰層融化,對全球海平面變化和長期氣候變化造成潛在影響。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溶解鹵代烴等污染物中的親油組分,降低其界面間遷移轉(zhuǎn)化速率。石油污染會破壞海濱風景區(qū)和海濱浴場。如1983年12月,“東方大使”號油輪在青島膠州灣觸礁擱淺,溢油3000多噸,嚴重地污染了青島海濱及膠州灣。

2.對生物的危害

油膜減弱了太陽輻射透入海水的能量,會影響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沾污海獸的皮毛和海鳥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物質(zhì),使它們失去保溫、游泳或飛行的能力。石油污染物會干擾生物的攝食、繁殖、生長、行為和生物的趨化性等能力。受石油嚴重污染的海域還會導致個別生物種豐度和分布的變化,從而改變?nèi)郝涞姆N類組成。高濃度的石油會降低微型藻類的固氮能力,阻礙其生長,終而導致其死亡。沉降于潮間帶和淺水海底的石油,使一些動物幼蟲、海藻孢子失去適宜的固著基質(zhì)或使其成體降低固著能力。石油會滲入大米草和紅樹等較高等的植物體內(nèi),改變細胞的滲透性等生理機能,嚴重的油污染甚至會導致這些潮間帶和鹽沼植物的死亡。石油對海洋生物的化學毒性,依油的種類和成分而不同。通常,煉制油的毒性要高于原油,低分子烴的毒性要大于高分子烴,在各種烴類中,其毒性一般按芳香烴、烯烴、環(huán)烴、鏈烴的順序而依次下降。石油烴對海洋生物的毒害,主要是破壞細胞膜的正常結構和透性,干擾生物體的酶系,進而影響生物體的正常生理、生化過程。如油污能降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阻礙細胞的分裂、繁殖,使許多動物的胚胎和幼體發(fā)育異常、生長遲緩;油污還能使一些動物致病,如魚鰓壞死、皮膚糜爛、患胃病以至致癌。

3.對水產(chǎn)業(yè)的影響

海洋石油污染會改變某些經(jīng)濟魚類的洄游路線;沾污魚網(wǎng)、養(yǎng)殖器材和漁獲物;著了油污的魚、貝等海產(chǎn)食品,難于銷售或不能食用。

▲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

制定有關法規(guī),制止海洋活動過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嚴格控制沿岸煉油廠和其他工廠含油污水的排放。監(jiān)測監(jiān)視海區(qū)石油污染狀況,改進油輪的導航通訊等設備的性能,防止海難事故。發(fā)生石油污染后,可應用圍油欄等把浮油阻隔包圍起來,防止其擴散和漂流,并用各種機械設備盡量加以回收,對無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噴灑各種低毒性的化學消油劑。鑒于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術和方法尚待改進,港灣和近海地形復雜,因此,目前尚難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惡劣的氣象條件,則大部分石油無法回收處置。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水體富營養(yǎng)化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重金屬污染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京滬鐵路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京哈線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高考地理怎么拿高分 高考地理高分秘訣
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大全 高考地理計算公式
湖南湖北以什么湖為界 湖南湖北以什么為分界線
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及套路
南水北調(diào)造福人民也依靠人民 南水北調(diào)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