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9 09:12:22
2023年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大全(15篇)
時間:2023-11-09 09:12:22     小編:筆舞

編寫教案要注重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選擇適合學生的教材和教具,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教案的編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教學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小編為大家匯總了一些教案范本,希望對大家的教學設計有所幫助。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一

說出組織的概念,概述構成人體的組織是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過程與方法】。

通過指導,交流和引導增進對自身的理解及實際應用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人體的各結構層次的學習初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難點】。

理解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魚的個體發(fā)育的動畫,并思考思考以下問題:

通過回顧舊識,不能完整的回答這兩個問題。順勢引用學生最熟悉的人體為例,引出課題。

(二)新課講授。

1.細胞分化。

(1)教師在ppt上展示的人體不同種類細胞的圖片,這些形態(tài)、結構各不相同,功能各異的細胞是怎樣形成的呢?引導學生看一段動畫。(動畫內容:受精卵經(jīng)過多次分裂后再分化成不同種類細胞的動畫)。

之后繼續(xù)設疑:動畫所展示的這個過程就叫細胞分化,誰能嘗試說出什么是細胞分化呢?

(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說出組織的概念,能概述構成人體的組織是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2.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

3.學生會使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四種基本組織裝片。

4.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初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學生能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

2.學生能從微觀到宏觀,從部分到整體,逐步對人體形成完整認識。

難點:學生對細胞分化形成組織難以理解(因這是一個微觀的動態(tài)過程,學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識,認識起來有一定的困難)。

復習導入:

動物和人體的基本單位是什么?

評價并引導:動物和人都由許多細胞構成,但億萬個細胞簡單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為生物體的,所以,它有嚴格的結構。

它們是怎樣構成生物體的`呢?

分化:細胞在發(fā)育過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們在形態(tài)、結構上也逐漸發(fā)生了變化,此過程叫細胞分化。大屏幕展示肌肉組織的形成,然后將該組織放大展示肌細胞,再將肌細胞放大展示肌纖維。引導學生自己分析解答分化的原因。

組織: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

器官:不同組織按照一定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腦、胃、心臟等是器官。

問:為何胃、腦、心臟均是由四種組織構成?

人體是統(tǒng)一的整體哪些器官系統(tǒng)在起作用呢?

評價并總結讓學生通過學習,自己小結人體的結構層次。并通過大屏幕展示學生的指導學生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四種組織永久切片,進一步理解組織是細胞分化形成的。小結并對同學們寄以希望:世界上有很多奧秘在等待著我們去探索,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三

知識與技能。

1、描述構成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識別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

4、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生物體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的生物學觀點。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觀察器官完整的植物體,了解構成植物體的六大器官。

2、指導學生觀察根尖的四個區(qū),并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了解植物的幾種重要組織是由分生組織分化形成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形成生物體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植物的各種組織均由分生組織分化形成。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器官完整的盆栽觀賞植物,草本植物實物,根尖模型,導管、篩管模型等,并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2)請你運用所學知識簡要敘述向日葵和桃樹的發(fā)育過程。學生分組觀察、討論,最后達成共識,并嘗試回答:(1)向日葵和桃樹也是由受精卵發(fā)育來的。

(2)受精卵經(jīng)過細胞的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這些細胞起初在形態(tài)、結構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來,除了一小部分細胞仍然保持分裂外,其他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發(fā)育的過程中開始分化形成組織,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器官,由器官進而組成植物體。

學習目標一: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2)你認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哪些結構構成的?分別具有哪些功能?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并在小組內展示:

(1)油菜需要利用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生活中需要吸收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還需要一定的光照,因為只有在有光的環(huán)境中才能進行光合作用。

(2)從圖中可以看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構成的。其中,根能夠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無機鹽;葉能夠利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進行光合作用。莖中的一些結構能夠輸送水分、無機鹽等物質。而花、果實和種子與油菜的繁殖有關。

教師強調:從器官的功能看,植物體的器官可以分成兩類:即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學習目標二:植物的幾種主要的組織。

1、分生組織。

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并在小組內展示,最后在班內進行交流:

(1)根尖是由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構成的。其中,根冠位于根尖的頂端,起保護作用;與根的生長有關的是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

(2)分生區(qū)的細胞終生具有分裂能力,屬于分生組織。

(3)與根尖的其他細胞相比,分生區(qū)的細胞體積比較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并且具有強烈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夠不斷產(chǎn)生新細胞。

教師強調:在成熟的植物體內,總保留著一部分不分化的細胞,它們終生保持分裂能力,這樣的細胞群構成的組織叫做分生組織。根尖的分生區(qū)屬于分生組織,能夠不斷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再由這些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教材中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的組織,并指導學生分析下面的問題:

(1)你認為除了分生組織外植物體還具有哪些組織?這些組織是如何形成的?(2)植物體的保護組織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3)輸導組織主要分布在植物體的哪些部位?具有哪些功能?(4)營養(yǎng)組織主要分布在植物體的哪些部位?構成營養(yǎng)組織的細胞有什么特點?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并達成共識:

(1)除了分生組織外,植物的主要組織還有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等。這些組織是由分生區(qū)細胞不斷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再由這些細胞分化形成的。

(2)保護組織主要分布在根、莖、葉等器官的表面,主要由表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輸導組織主要分布在莖、葉脈、根尖的成熟區(qū)等處,例如:導管和篩管。導2。

管能夠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篩管輸導有機物。

(4)營養(yǎng)組織分布比較廣泛,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里都含有大量的營養(yǎng)組織。營養(yǎng)組織的細胞壁薄,液泡比較大。具有儲存營養(yǎng)物質的作用。

學生質疑:油菜的葉是六大器官之一,它主要是由哪些組織構成的呢?教師指導學生討論,達成共識:

葉片表面的表皮細胞構成的組織屬于保護組織,葉脈中的導管和篩管屬于輸導組織,葉片中的葉肉細胞屬于營養(yǎng)組織。所以,葉片是由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等構成的。

教師強調: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輸導組織和營養(yǎng)組織等。分生組織具有強烈的分裂增生能力,由這些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器官。

(2)植物組織是如何形成的?器官是如何形成的?(3)請你嘗試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學生思考、討論后回答:

(2)受精卵經(jīng)過細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

(3)如果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可以描述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學生質疑: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思考后回答: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與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比,發(fā)育的起點都是受精卵,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組織,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器官。植物體是由六大器官直接構成的,而動物體是由器官構成系統(tǒng),再由多個系統(tǒng)構成的。

教師進一步強調:植物體是有一定結構層次的,從大到小可以這樣進行描述:植物體是由六大器官組成的。每一種器官都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構成的。每一種組織都是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

【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總結本節(jié)知識點如下:

綠色開花植物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構成。植物體的器官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的主要組織有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等。其中構成分生組織的細胞比較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植物體是有一定的結構層次的。從微小到宏大可以表示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課時作業(yè)】。

1、教材p681、2、3題;

2、基礎訓練冊本節(jié)內容部分。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

一、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

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二、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1、分生組織。

(1)分生組織的特點:構成分生組織的細胞較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細胞質濃。

(2)分生組織的功能: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夠不斷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

2、其他組織。

(1)保護組織:分布在根、莖、葉的表面,具有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2)輸導組織:分布在莖、葉脈和根尖等處,導管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篩管輸導有機物。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四

直觀教學特別是對實物觀察仍是生物教學的特點,也是新課標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讓學生直接接觸并研究生物材料,讓學生動手、動腦、進行探究。本節(jié)教學中,宏觀方面的內容,對有實物的以觀察實物為主。如植物的六大器官,讓學生觀察各種器官盡可能奇全的植物,在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認識各器官及功能。再如,組成器官各種不同的組織,也是由學生觀察植物器官果實探究,通過觀察、討論、認識保護組織、輸導組織、營養(yǎng)組織。這樣,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獲取新知識,以改變過去的學習方式,發(fā)展能力。

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破難點,

教材內容中微觀的.知識,由課件呈現(xiàn)給學生,讓抽象的知識內容形象化,由靜變動。如分生組織細胞的特點,根尖分生區(qū)的分裂過程將微觀的過程較直觀形象的呈現(xiàn)給學生,變靜為動,從而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各組織與分生組織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掌握知識,突破了難點。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五

陳月艷北京四中高級教師。

主持人:張怡北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研修學院高級教師。

第2學時。

張怡:

老師們大家好!上節(jié)課我們對生物體結構層次的教學進行了分析,更多是站在對課標的研讀和對教學內容的分析上來進行的。老師們可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尤其是對教學片斷的觀看,這節(jié)課我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選取了一個案例來與老師們共享。西城教育研修學院,生物教研室的研修員楊勇老師來上,主題是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我們共同剖析這節(jié)課是想來看看,我們在制定了教學目標之后,確定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后,是怎么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的。我先給老師們看下,楊老師制定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

同時,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她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的確立。比如,本節(jié)課中她確定的教學重點是:1.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細胞、組織和器官構成的。2.在構建植物體結構層次的過程中,能夠建立起微觀的植物細胞和組織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是: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分生組織分化來的。

這一教學片斷包括如下三段:

1.教學的導入,利用已有的知識推測植物體的構成。

2.然后聚焦問題,展開探究,組織構建器官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3.反饋、教學評價。

張怡:

我看完了教學的導入,和利用已知推到植物體構成以后,我們請陳老師談談看法。

我看她前面這段課,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她問題情境的設置,或者說問題串的設置。首先是這節(jié)課的導入,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那么植物體是有結構層次的嗎?這樣的導入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所以說這樣的導入,還是不錯的。導入后,教師如何去剖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呢,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相對好理解一點,孩子們知道人體有胃、心、肝然后有系統(tǒng)他們都知道,但是植物體相對是比較抽象的,他們會去怎樣理解植物的結構層次呢?這里有一個問題,楊老師教學設計地比較巧妙,布置作業(yè)就是先讓孩子們去畫你心目中的植物,讓他們去畫一株完整的植物。當孩子去畫植物的時候他們一定是選最好吃、最好看的那部分,所以我們看到孩子們有的畫一只蘋果,有的畫一朵花,我想這正是教師后面重點的一個切入點,孩子們畫的一個器官是植物的一部分,一株完整的植物還有哪些器官組成呢?在這就體現(xiàn)出了由已知到未知,由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引入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然后已經(jīng)知道植物體的宏觀表現(xiàn),它的器官又聚焦了一個問題,前面學生已經(jīng)知道植物是由細胞組成的,后面又看到了器官,他們會去思考細胞和器官是一種什么的關系。必然會產(chǎn)生一種探究的愿望,所以,我覺得她這種由已知推未知的策略很符合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起到激發(fā)學生探究的作用。也使得探究的問題變得更明朗,所以我覺得這部分教學還是很有特色的。

張怡:

接下來我就來看看聚焦問題以后的探究活動,請朱先生談談對這一探究活動的認識。

朱正威:

我想這課貫徹了一種啟發(fā)學生去探究,然后再總結,再比較的這樣一種過程。因為說起探究,狹義而言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做實驗、收集相關的證據(jù)、得到結論。這就是我們課標是提到的那六步,大多數(shù)講的是通過實驗設計活動來解決一個問題。那么本堂課它不是一個實驗課,但是廣義而言,它卻起到領導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融入了探究精神。仔細分析下來,除了陳老師剛才提到的,還有一些補充。比如說,最初學生學的是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動物體是從受精卵開始,也就是從微觀最基礎的層次逐漸向宏觀去延伸。那么現(xiàn)在學生要學習植物了,如果植物在從受精卵學起就很麻煩,那么倒過來,從植物的整體一點點到了微觀的細胞,這樣便于學生的認識。所以組織這樣一個探究學習的活動,是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內容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探究的應該有重點,費精力、費時間的那部分學生活動應該是核心的,不能蜻蜓點水,每部分都一樣。在這節(jié)課中,植物體是宏觀的,可見的,但是器官這一概念是較抽象的,理解它是由組織構成的比較麻煩。這點要花時間,重點突出,番茄的果實、菠菜的葉子一點點剖析到組織比較困難,臨場操作不太可能,所以教師就做了事先的較為充分的準備。她為學生們演示了一些圖片,在解剖了器官以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它們是組織構成,組織又是由細胞構成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楊老師花的時間較多。所以,探究活動一定要抓重點。第三點,最終探究的結果應該有個很好的總結,引領學生和老師一起交流。結果就是我們植物體的整體結構是怎么樣的,用圖示也好,其他方法也好,做一系統(tǒng)的總結。然后,結果與動物體的基本結構做比較。那么在結果部分是需要我們動腦子的地方,比較也是一個思維活動,動物體和植物體大體,基本的東西還是一樣,細胞――組織――器官,具有統(tǒng)一性,但是高級動物要復雜一點。綜觀整體,本課是充滿了一種啟發(fā),交流,探究,能夠適當提升各種技能。

張怡:結語。

老師們看了剛才的教學片斷,和聽過了兩位專家的點評,大家對制定教學目標以及有效地去實施一定還有很多的認識,我想我們老師只要立足研讀課標,廣泛來學習研究教學內容,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落實教學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而且要特別注重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和生成,這樣才能夠更有效達到教學目標。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六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描述構成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成的;識別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收集、分類、整理、歸納信息的能力;通過各種實物的收集,理論聯(lián)系實現(xiàn),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進一步學會歸納知識的一般方法,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歸納總結知識,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知識整合能力、合作能力。3.情感目標: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念。

學習重點、難點。

2.教學難點:能識別植物體各種器官中的組織構成情況。

學習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實物展示:觀察一株綠色開花植物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探究新知一:植物體的六大器官:

(有學生指出植物的六大器官、討論六大器官的功能及其分類)教師提問:

1、你所觀察的植物都有那些結構?

2、它所具有的結構是完整的嗎?

3、通過閱讀課本63頁,你認為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還應具有那些結構?

探究新知二: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引導語: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為什么是器官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61頁。找同學閱讀器官的概念。(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器官。)各種組織在一起,構成了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這六大器官又直接構成了植物體。那么,植物體中有哪些主要組織呢?我們以葉片、番茄為例,看看葉片、番茄、是由哪些組織結合在一起構成的。

通過學生活動(教師交代:組織就是形態(tài)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結合在一起構成的細胞群。)讓學生明白保護組織在葉片的最外層,營養(yǎng)組織在保護組織內側,輸導組織貫穿在整個葉片中,這三種組織就構成了葉的主要部分——葉片。按照同樣的方法,我們也能觀察到番茄果實等等其它器官也是由這樣三種主要的組織構成。

探究新知三:組織的形成過程。

引導語:植物體中的這些主要的組織是如何形成的呢?學生先學習課本64頁。

再利用第12張幻燈片進行點撥。

探究新知四:植物的結構層次1、2、從宏觀到微觀描述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三、課堂練習。

四、收獲平臺。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說出組織的概念,概述構成人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2、說明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

3、初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

二、教學重點:

2、能從宏觀到微觀,從部分到整體逐步對人體形成完成完整的認識。

三、教學難點:細胞的分化。

四、教學過程:

導入高樓大廈平地起,其主要構建單位是什么?

第1頁共4頁。

七年級生物。

從而引出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受精卵—兩個細胞--四個細胞—多個細胞。

這多個細胞一開始形態(tài)、結構都很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后來,除了一部分細胞仍然保持著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發(fā)育過程中,這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們在形態(tài)、結構上也逐漸發(fā)秉承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產(chǎn)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組成,具有保護和分泌的作用。肌肉組織—由肌細胞組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能產(chǎn)生和傳導興奮。結締組織—種類很多,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yǎng)等功能。

學生分辨幾種組織是屬于哪種?

2、不同的組織形成器官。

那么,我們體內的大腦、胃、心臟也是組織嗎?

第2頁共4頁。

七年級生物。

器官和組織是由幾種組織組成的,所以不是,例如胃是由上皮、神經(jīng)、結締、肌肉組織組成。

3、不同的細胞形成系統(tǒng)。

一個細胞多個細胞多個相同細胞組織幾個不同的組織器官幾個不同的器官系統(tǒng)。

小結:構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

練習:

1、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fā)育都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

a、受精卵b、上皮細胞c、肌細胞d、神經(jīng)細胞。

第3頁共4頁。

七年級生物。

3、組織的形成是:()。

a、細胞分裂的結果b、細胞生長的結果。

c、細胞分裂和生長的結果d、細胞分化的結果。

4、下列屬于組織的是:()a、大腦b、胃c、腎d、血液。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6、組成組織的細胞()。

a、結構相同,功能不同b、結構功能都不同c、結構不同,功能相同d、結構功能都相同。

7、下列不屬于消化系統(tǒng)的是()a、口b、十二指腸c、腎臟d、肝臟。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八

請剝一個橘子,在剝的過程中找出構成橘子的不同組織。

(1)將你的發(fā)現(xiàn)用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表格左邊可以是橘子的各個部分,右邊是相關組織名稱。

(2)一個橘子屬于哪一個結構層次?通常橘子里有核,又該怎樣回答?

?

仔細觀察右下方的圖片,回答問題。

(1)圖示植株由器官構成。它生長到一定階段才能長出器官。

(2)a、b、c分別屬于什么組織?

a:;

b:;

c:。

(3)說明a、b、c在結構上的共同之處。

(4)我們怎樣做,才能觀察到a、b、c?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九

黃誠。

教學設計說明。

基于學生已有的動物細胞的了解,聯(lián)系人體自身的結構,通過充分的觀察、討論與思考,歸納總結出人體的各種結構層次。

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介紹“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主要講述的是人體的結構層次,這是基于以下原因:人體的結構層次涵蓋了其他動物的結構層次,了解了人體的結構層次,其他動物的結構層次就很容易理解;人體的結構層次與每個人都密切相關,是學生必須了解的內容,學習時可以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既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通過細胞分裂、生長等細胞活動的學習以及前細胞的學習,學生已有“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樣的概念。為這節(jié)課理解細胞分化、人體的結構層次等做好了鋪墊。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

(1)說出組織的定義,概述人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3)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4)初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2.過程與方法。

顯微鏡觀察人體的四種組織永久玻片,鞏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教學重點。

1.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人體的結構層次。教學難點。

1.人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2.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本。

教師準備:ppt課件、顯微鏡、人體四種組織的永久玻片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策略。

創(chuàng)設情景——預習討論——學生回答——教師評價——解決疑難——小結回顧教法建議。

細胞可以進行分裂使數(shù)目增多,而對于一個多細胞的生物個體來說,許多的細胞是如何組合成生物體的呢?本章安排了動物體的構成、植物體的構成和單細胞生物的生活三個方面的內容。從細胞分裂出發(fā),先介紹了大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開始進行分化,形成了組織;然后在認識了動物的不同組織的基礎上,介紹了器官和系統(tǒng),最后介紹了人體的八大系統(tǒng)構成了人體。在學習細胞分化時可以借助細胞分化過程圖解或相關課件進行突破,然后組織學生觀察人體的基本組織,對四種組織的結構特點功能等有較為清晰的認識點。

學法建議。

在本單元學生學習了關于細胞的知識。知道了動植物細胞的區(qū)別,細胞的生活。為進一步學習細胞構成生物體奠定了知識基礎。學習動物體的結構層次,要弄清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三個概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并結合人或某一動物體舉例。

教學過程導入:

播放魚類發(fā)育圖片結合課本的“想一想,議一議”讓學生能說出一條魚都是由一個細胞——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

那么自然界的其他動物呢?人呢?

為什么我們最開始都是一個細胞,而現(xiàn)在我們身體內的這么多細胞又不都是一樣的呢?大家仔細閱讀教材,看看能不能找出答案。學生分組學習討論并歸納總結。

一、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

1.師生總結出:受精卵通過細胞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這些細胞開始都很相似,并都有分裂能力。后來除一小部分細胞仍保持著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都發(fā)生了變化。個體發(fā)育過程中,一個或一種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差異性變化,這個過程叫細胞分化。

分裂和分化有什么不同呢?

通過回憶分裂的概念及與分化比較可以得出:分裂——細胞數(shù)目增多。

學生回答:1~8為細胞分裂,9、10、11為細胞分化。

2.大家猜想:細胞分化后不同功能的細胞是聚集在一起還是分散開來呢?學生討論并回答:聚集在一起。

那么聚集在一起形成什么呢?繼續(xù)看教材。

得出結論:細胞分化產(chǎn)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jīng)組織、結締組織。

(2)這些組織分別由什么細胞組成,有什么功能和特點?

上皮組織:主要由上皮細胞構成;保護、分泌功能;主要分布于皮膚及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等處。

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收縮和舒張功能;主要分布于四肢,心臟等處。神經(jīng)組織:主要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感受刺激,傳導神經(jīng)沖動,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主要分布于大腦、脊髓等處。

結締組織:種類多;支持、鏈接、保護、營養(yǎng)等功能。如骨、血液都屬于結締組織。

二、組織進一步形成器官:

問:胃中主要有上皮組織,那么還有沒有其他的組織呢?如有的話還有哪些呢?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并回答:有,還有結締組織(血液),神經(jīng)組織(受神經(jīng)控制)等。像胃這樣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結構就叫器官。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皮膚破了會流血么?會疼么?著說明什么?

學生回答:皮膚是器官,因為皮膚中除了上皮組織外還有結締組織(血液),神經(jīng)組織(會疼)。

三、器官構成系統(tǒng)和人體:

展示消化系統(tǒng)圖片,這張圖上有哪些器官?這些器官在功能上有聯(lián)系嗎?

推導出系統(tǒng)的概念——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系統(tǒng)。

除消化系統(tǒng)外,人體還有另外七大系統(tǒng)。

運動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八大系統(tǒng)相互協(xié)調配合就構成了統(tǒng)一的人體。

四、總結:

五、問:細胞是怎樣一步一步的構成一個完整人體的呢?

展示心肌細胞構成心肌,心肌構成心臟,心臟構成循環(huán)系統(tǒng)一部分,循環(huán)系統(tǒng)與其他系統(tǒng)共同構成人體。

總結:人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人體。板書設計。

一、細胞的分化形成組織1.細胞分化。

2.組織: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種類: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和分泌的作用。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的能力。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能產(chǎn)生和傳導興奮。結締組織——種類很多,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yǎng)等功能。

二、組織形成器官器官:

本節(jié)課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有關動物細胞形態(tài)結構方面的知識,通過實驗觀察,了解構成人體的細胞是多種多樣的,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出組織的概念。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人體各種組織的形態(tài)和結構,進一步掌握使用顯微鏡的技能,通過引導學生在觀察書上示意圖講解加深印象,通過展示各器官模型、人體系統(tǒng)掛圖等,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讓學生自然地形成“細胞構成組織,組織構成器官,器官構成系統(tǒng)”的認識,教學重點難點自然攻破。教師也需要在與學生的互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為接下來內容的學習做鋪墊。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十

一直以來,許多老師把自己的職責定義為給學生傳授知識,上課的過程中只負責把書本的知識講授給學生知道,至于學生是否理解,是否掌握則一概不過問,認為那是學生自己的責任。我則認為老師的教學工作應該側重于“教會學生學習(理解)”。本節(jié)課作為市級的比賽課,我從以下幾方面協(xié)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條理清楚,板書清晰,讓學生對該堂課有個整體的概念和清晰的了解;

5、及時鞏固。課堂中講完相關重點知識或課堂后段,我都利用某些題目或某些例子及時加深對知識的認識。

6、課堂小結回應了上課前提出的問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及時鞏固了相關的重點內容。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十一

陳月艷北京四中高級教師。

主持人:張怡北京市西城區(qū)教育研修學院高級教師。

第1學時。

張怡:

各位老師大家好!歡迎參加初中生物課程的遠程培訓,這次培訓是按課標的主題進行設計的,上個主題我們共同探討了科學探究教學如何實施,今天我們來研修的主題是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首先為大家介紹下參加今天研修的嘉賓,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國家初中和高中生物課程研制組的核心成員,人教社教材的主編,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朱正威先生。今天我們也請來了北京四中的陳月艷老師。在老師們近幾年的教學中,可能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教學有了一些經(jīng)驗的積累。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課程標準對于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些內容上和教育價值上進行一些討論。首先,請朱正威先生為大家介紹下課標研制中,課程專家們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塊內容的設計思想。

朱正威:

老師們大家好!老師都進行了很多年的實踐教學,對課標和教材都應該很熟悉了。這次研修是通過我們之間的討論,一起來提高。教育的價值來看,應該內涵是豐富的。我們簡要來說下,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是我們十個主題里面的第二個主題。多數(shù)情況下,多數(shù)版本的教材而言,這一章節(jié)是老師和同學們首先要接觸的章節(jié)。也就是說,一上生物課我就馬上碰到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生物究竟是什么樣的?我們先從結構上來理解它。就這一部分來看,從課標要求的教學內容角度來說,一共分為三大塊,第一部分是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第二部分不是靜止的來看細胞了,是在細胞基礎上,經(jīng)過不斷地分裂分化形成了各種組織,抬高了一個層次。然后再進一步從綠色開花植物和人體,這兩個多細胞生物,一個植物,一個動物來看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兩種生物分別是植物界、動物界最復雜的生物,將它們從這一主題的角度解剖給大家。因此從教育的價值上第一要強調的是這三塊所講的基本知識內容,就是標題上說的,來確認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其次,理解細胞如何分裂分化形成各種組織;再次來理解多細胞生物體非常嚴謹?shù)慕Y構層次;從組織―器官―整體,這是一最基本的框架或者說最基本的課程內容要求。學習總要把知識放在重要、基礎地位的。不要誤認為課改是主要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必強調基本內容了,這是一種錯誤。去年十月份,我國邀請了美國的課程專家,我們了解到美國的教育更為強調核心知識和核心概念構建。這就是說我們不是只強調學習方式就可以了,基本知識內容要掌握。

我想您強調這個,就是說過去我們提到美國的教學,往往想到熱鬧的活動,其實現(xiàn)在他們也強調知識。

朱正威:

的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反映了它的整體性,反映了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它們各自分工、協(xié)調完成生理活動。這個是根據(jù)知識內容本身對學生基本觀點、基本觀念的一種教育。除此之外,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上看,因為涉及到實驗、探究、觀察、制作,通過這些第一次的經(jīng)歷來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嚴謹?shù)目茖W作風、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這樣說,我的思想就是課標提倡的,從知識、能力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樣的一個角度看待教育價值。當然,此主題是一個起始的主題,是不是開了個好頭兒,就是說這課的授課效果,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和與學生相互學習交流的關系的建立。

張怡:

朱先生不但帶著我們看課標的具體內容標準和活動建議,還幫助我了解了一些朱先生他們在設計課標時候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方面的一些思考,也就是說我們教師在研讀課標的時候不要單純關注其中的文字,還要從內容、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去體現(xiàn)課標的教育價值。

朱先生在分析情感目標的時候,過去我們提到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時候我們往往想到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但是朱先生從生命的共性的角度去談生命的統(tǒng)一性,這是一個比較高層次的認識,還有談生命的結構層次反映了生物界的有序性,這種有序也是生物界的一種特點,實際上這些是生物學的思想和觀點。

張怡:

真是這樣,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已經(jīng)運用了課標很多年,相信在運用的過程中你也積累了一些教學的經(jīng)驗,但我們如何能在課程的實施中更好的達成我們的課程目標,需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認識,站在更高的角度來指導我們學生不斷的發(fā)展。朱先生今天談到了對生命的整體性認識,他對生命多樣性的認識,從整體對生命活動完整性的認識,我覺得更多是我們教師的一種理解,然后滲透在你的教學活動中。

朱正威:

這個很重要。我們說教師有高低之分,站得高的教師組織教學內容的效果跟低角度的教師不一樣,如果站得低的教師會照本宣科,自己統(tǒng)帥不起來,知識變得沒有靈魂。所以,我們還是希望教師們站得高一點,來深入淺出的指導學生。

張怡:

我們不知道老師們是否確實理解了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在學生的教育教學價值中的一些分析,在后面的討論中我們還是會滲透這樣的一種思想。剛朱先生的分析中大家看到了知識教學的重要性。在此,我們梳理了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中的三大塊的內容。但在課標中涉及到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如果你在看看所使用的版本的教材,也會發(fā)現(xiàn)教材呈現(xiàn)的內容也是比較多的,那么我們如何抓住這一部分的核心內容呢?有請陳老師。

我想還是該從課標的角度說。首先是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是最核心。課標中關于這一問題的闡述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結構單位,是觀察各種各樣的細胞。二是:功能單位如何體現(xiàn),那么課標建議我們觀察原生動物,原生動物是一種單細胞的生物,它能進行獨立的生命活動,去體現(xiàn)生命的功能單位。另外一個課標中提到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組織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如果理解了組織,就能更好的理解器官、系統(tǒng)、以及生命體的這種層次性。第三方面,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我注意到課標中用的行為動詞是描述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我想這個描述是一個了解的水平,但是它告訴我們生物界的有序,這種有序體現(xiàn)出生物體從宏觀到微觀的層次性。在這一部分中形成一種認識就可以了。因為生物圈中的人和植物還會具體探討更深入的內容。從知識上應該去關注這幾個方面。

朱正威:

陳老師說的很好,我們的老師們可以去關注下課標中所用的行為動詞,比如: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這個地方,課標中用的行為動詞就是闡明;這是個核心的東西,需要理解,闡明,解釋的。再比如,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這條課標中用了說明;組織也很重要,這里用了概述,概述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生物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這些行為動詞用的比較有分寸,都是需要你理解以后才能說出來的,所以你仔細研究了課標以后,都會知道哪些是核心概念。所用的行為動詞都不一樣。

張怡:

光要理解細胞的結構和功能,還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去觀察細胞,這樣為我們對植、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的理解提供幫助。我們研讀課標,分析所使用教材中的內容,都是為了去達成課標中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課標是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科學態(tài)度,良好習慣來幫助我們達到教學目標。我們教師設計教案的時候要把我們對課標的理解和教材的分析落實到每一個單元或課時的教學目標中去。下面我舉例來看看,生物體與細胞中第一章觀察細胞的結構中第二節(jié)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關于此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我們來看看老師們是怎么闡述的。首先是知識目標,說出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其次,能力目標一是使用顯微鏡觀察多種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二是根據(jù)觀察嘗試歸納植物細胞的結構,推測植物細胞的功能,同時學習繪制細胞結構圖;最后,感情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是制作和觀察臨時裝片時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認真的實驗習慣。另外一課的教案是第三節(jié):觀察動物細胞,知識目標是說出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說出動物細胞的結構,并且比較動、植物細胞的異同;能力目標一是制作人體口腔上皮臨時裝片和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時熟練練習制作臨時裝片的技能,以及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二是一種方法學會通過比較的方法總結歸納動、植物細胞的異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是在制作并觀察臨時裝片時初步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習慣。下面請朱先生對兩位教師的這兩個教學目標設計加以點評。

朱正威:

肯定的方面是他們注意到了課標中的三維的教學目標。他們從這三個方面加以考慮,進行教學設計。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那么死板,準是三個維度,個別課可能只是兩個維度。第二點,是使用可以達到的、可以檢測的行為動詞。比如,顯微鏡就是使用,會用是比較的高的要求。再比如,說出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等。說到底就是教學目標能不能達到和可供檢測,不要過高或過低的問題,基本上他們使用的行為動詞都是比較準確。課標中有一張關于行為動詞的表,表內對每一個行為動詞做了詳細的解釋,我們大家要對此加以熟悉。第三點,他們的表述比較完整,比較簡潔。從這三方面講這個課程目標制定的還是可以的。當然在詞的表達上還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應該是植物細胞的各個結構,比如細胞壁、細胞膜、細胞器分別起到的作用等等,這些都是詞的表達的問題。當然更重要的實踐總結能不能達到這是更重要的。

這些教學目標總體上制定的還是比較切合實際的,這樣就會對教學就會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張怡:

這兩節(jié)課是生物體結構層次中剛開始的兩節(jié)課,是以觀察動、植物細胞為主題的,所以在此我們看出教案中知識的行為動詞的使用是有層次的,是說出;在能力上強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注意目標的層次性和教學行為的主體,因為教學目標就是學生通過學習發(fā)生了行為轉變,教學的主體應該是學生。再就是行為動詞,剛朱先生已經(jīng)提過,在課標中關于行為動詞的具體說明已經(jīng)提供給大家了。所以教師在制定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時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最后,就是行為的條件,就是如何能達成這一教學目標,這是需要在目標中需要表述清楚的。剛才我們討論了生物體的結構層次在課標中的內容要求;它的教育價值;以及在一課時中如何通過教學目標的制定達成課標中的要求。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的學習中學生的技能訓練到底有哪些具體的要求。下面我們先看看老師們在具體的教學中是如何進行技能訓練設計的。首先我們以動物細胞觀察時老師們的做法為例,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本節(jié)課開始時老師的導入的情況;另外是學生們在制作臨時裝片時的一些表現(xiàn);第三是,同學們針對細胞分化,組織形成這一部分展開討論時,老師的一些做法。

張怡:

老師們看過了這三段視頻以后,可能對于技能訓練在教學中的實施也有了一定的想法。下面請朱先生來說說。

朱正威:

第一段視頻是關于學生要學習觀察動物細胞的,在引入部分,這位老師做的比較巧妙,巧妙在她很好的學習了教材,人教版教材第49頁有一個練習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公安部門得到一份生物的`樣品,從外形上分辨不出這份樣品是取自動物體還是植物體,如果允許你使用顯微鏡你怎么將它鑒定出來?”她把這個作為一個情境,因為前面已經(jīng)觀察過植物細胞,讓學生們來討論有什么辦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一引入提供了一種既簡單又有趣的學習情境,所以同學們也比較積極,這是很好的。第二,前面學生們已經(jīng)學習過植物細胞的觀察,那么在此教師激發(fā)學生去思考動物細胞的觀察,帶著一個溫故而知新的目標,所以她放映了一段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流程,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從植物細胞想到動物細胞。當然,取材不同,做法多少有些差異,然后再去突出它們的差異在哪。我想這一教學片斷設計的很巧妙又簡潔很好。

明顯,孩子們會想它們在宏觀上是那樣的不同,那么它們在微觀上有什么區(qū)別嗎?我想他們便會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愿望,然后會由表及里,由宏觀到微觀的考慮問題。還有一個特點,老師一定是經(jīng)過了一定嘗試,她一定會去考慮什么組織容易觀察,肌肉和骨頭是比較難以觀察,但是恰巧老師避開這一問題,選擇了脂肪,你去挑一點脂肪,脂肪的觀察非常地容易,孩子們很容易就會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看到脂肪細胞都是一樣的以后,便很容易形成了組織的概念。另一個方面,后面的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學習的難點把握的較好,組織的概念非常抽象,雖然認識到了脂肪的組織,學生很可能還會對其他的組織提出疑問,比如肉、骨頭又是怎么樣的呢?這些組織在課堂上觀察起來是非常難的,老師這時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了各種組織的裝片,這時候組織的這一個如此抽象的概念很容易就在學生頭腦中構建成了。我想這一教學片斷也很好的體現(xiàn)了生物界的有序性,層次性,由表及里,有宏觀到微觀。

朱正威:

我補充一點,這個教學片斷很有創(chuàng)造性。我們平常講組織的時候通常用的是一種講解的,比喻的手法。在這一內容中,這位老師引入了雞腿這一材料,讓學生們知道雞腿皮、肉、脂肪、骨頭是由許多種不同的細胞組成的,那些細胞是什么樣子的呢,于是自然地引出了組織的概念。

她其實也為器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朱正威:

取材很好,學生又熟悉又能說明問題,這使得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組織形成器官這一過程非常形象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來進行討論。

張怡:

老師們,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在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一部分,對于學生技能訓練的一些要求,技能訓練不是獨立于教學內容知識之外的一個過程,而是融于教學內容之中的,而且我也要注意到臨時裝片的制作和顯微鏡的使用可以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工具,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技能的訓練應該貫穿在單元教學的始終,應該是重復性,應該是可以操作的,因為通過這樣的訓練才讓學生習得技能訓練的這些技能。最后,我們對生物體結構層次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做一些總結,我們特別要注意結構與功能相適應這種觀點的滲透,同時對學生認真的態(tài)度,良好的行為習慣有一種養(yǎng)成的教育。

朱正威:

關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我前面也講了很多了,學習了這一主題內容后,通過觀察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胞分裂、組織形成等課堂活動,在感情態(tài)度上,我想學生們會喜歡上我們的生物課,我想這是最為重要的。

課程文本二。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十二

第三章第二節(jié)教案一、教學目標1.描述構成植物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識別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2.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3.在說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4.進一步形成生物體是一個整體的生物學觀點。二、教學重點:

2.能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認識植物體,從而使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得到提高。

教學難點:植物的各種組織均由分生組織分化形成。三、學生準備:(每小組一個番茄,一把小刀)。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學到了什么知識?通過練習題讓學生鞏固動物體結構層次。那么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否也與動物體一樣。

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首先觀察屏幕上的植物由幾部分組成?打開書本p66,把各部分的名稱寫上。各部分的結構是器官還是系統(tǒng)?總結出綠色開花植物是由六大器官組成??梢园堰@六大器官分成兩大類:一類與植物生長有關——營養(yǎng)器官。一類與植物繁殖后代有關——生殖器官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六大器官組成的。舉例說明:種子,果實,花,葉,根,莖小草、苔蘚、海帶。

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多媒體展示心臟與番茄給學生討論:這兩種器官是否都是由相同的組織組成的?用解剖番茄來探究組成植物體的幾種主要組織,并解決幾個問題:1、撕下番茄表皮進行觀察,拉動其表皮,是柔韌還是脆弱?有什么功能?屬于什么組織?2、番茄果肉是我們吃的部分,果肉細胞特點是什么?其功能是?屬于什么組織?3、再觀察果肉中黃色的細絲,有什么功能?屬于什么組織?除了我們能看到的這三種組織之外,還有一種組織是在果實中沒有的,是分生組織,打開書本p66總結分生組織的概念和分析組成分生組織的細胞的特點并用筆畫出來。用八個字總結分生組織的特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其他的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等都是從分生組織分化而來的。應該不是學生表皮柔韌,保護功能,保護組織細胞壁薄,液泡大,貯存營養(yǎng)物質,營養(yǎng)組織運輸營養(yǎng)物質,水分,無機鹽,輸導組織終生保持分裂能力。

組織的形成過程受精卵——(分裂)多個細胞——(形成)分生組織——(分化)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最后一部分組織終生保持分裂能力(分生組織)最后,組織——(形成)器官,列舉香蕉、根尖,有哪些組織組成?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形成概念。香蕉:保護、營養(yǎng)、輸導組織根尖:保護、營養(yǎng)、分生、輸導組織。

做練習鞏固知識。

組織與功能的連線題、選擇題。

如果按照從微觀到宏觀的順序來描述,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宏觀到微觀:植物體、器官、組織、細胞微觀到宏觀: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用圖表總結植物和動物的結構層次不同在于植物沒有組成系統(tǒng),動物組成系統(tǒng)。教學小結檢驗一下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是否都懂得了?學生積極回答解答課后練習p68,1、2、3學生討論后回答,從而總結出植物與動物的結構層次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學后記:因為這是我的第一次科組公開課,又安排在星期五,上完九個班的課再上這節(jié)公開課,要改進的地方都盡量改進了,這節(jié)課上得還算成功的。課堂氣氛較活躍,學生的知識點都安排得比較連貫,學起來較得心應手,最后的課堂小結學生也能獨自完成,這是比較滿意的。但有時因為同樣的課說了九次了,有時思維不是很清晰,比如在其他班上總結了只有綠色開花植物才有六大器官,在這節(jié)課上卻忘了總結,可能是同樣的課上多了,有些知識點是否講過都比較困惑,所以總結性的知識點可盡量打在課件上,以免忘了。教學反思:1、準備得不夠充分,沒有充分的資料,如無花果是有花的,只是不在外面,而是在無花果的里面,還有竹子是有花的,這些知識點當學生提出的時候不能很好地解釋。2、說完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六大器官時,應總結出只有綠色開花植物才有六大器官。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3、重復的練習題過多,可以相對精簡點。4、在使用課件的同時也得寫上板書,因為沒有了板書,一節(jié)課也算不夠完美。板書的內容一般要寫上這節(jié)課的課題,也最好寫上這節(jié)課的主要思路,如一些總結性的知識。如這節(jié)課可寫上生物體的結構層次。5、在課件上打出重要的總結時,應留時間給學生抄上筆記。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十三

2、細胞。

3、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

(1)人體與許多生物都來自一個細胞——受精卵;

(4)動物體內不同的器官按一定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項或多項生理功能的系統(tǒng)。

植物體直接由器官組成,所以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

細胞的發(fā)現(xiàn):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

細胞學說(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主要內容:所有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不包括病毒)。

2.1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及作用。

細胞的基本結構分別是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它們的作用如下。

細胞膜:保護并控制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

細胞質: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場所;

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與遺傳有關。

除此以外,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結構的作用如下。

細胞壁:保護與支持植物細胞;內有纖維素。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有)內含葉綠素。

液泡:內含細胞液。

2.2動植物細胞的異同點。

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共同點是::動、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主要不同點是:

植物細胞的細胞膜的作用是保護細胞和控制細胞內外的物質進出;動物細胞的細胞膜成為細胞質和外界環(huán)境之間唯一的屏障。

2.3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

細胞生長:剛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吸收營養(yǎng)物質,合成自身的組成物質,不斷長大的過程。細胞分化:有些子細胞發(fā)生變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態(tài)和功能的細胞的過程。

3.1組織:

定義:相同形態(tài)結構、相同功能的細胞群,這些細胞群就是組織。

植物的基本組織有:

(1)保護組織—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質少,覆蓋在植物體的表面,起保護作用;

(2)輸導組織—由導管和篩管組成,分布在莖、葉脈等處,擔負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

(5)分生組織—細胞體積小,細胞壁薄、細胞核大,具有持續(xù)或周期性分裂能力。

每一種組織都具有一定的分布規(guī)律和行使一種主要的生理功能,但各種組織又是相互依賴、密切配合的。

人體四大基本組織,即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

上皮組織:人的皮膚、內臟器官的表面和體內各種管腔的內表面。具有保護功能,還有分泌和吸收物質的功能。

動物的皮膚由外到內可分為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

(1)表皮位于皮膚的外表,細胞排列緊密,主要有上皮組織構成;

(3)皮下組織主要有脂肪組成,能緩沖撞擊,并儲藏能量。

結締組織:血液、軟骨、肌腱等具有運輸和支持等多種功能。

肌肉組織由肌細胞組成,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人體的肌肉組織又可分為三種: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

神經(jīng)組織主要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它具有接受刺激、產(chǎn)生并傳導興奮的作用。神經(jīng)組織主要分布在腦、脊髓和周圍神經(jīng)中。

脈中的篩管和導管(疏導組織)人體也有很多器官。如: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分表皮、真皮、皮下組織3層。由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jīng)組織構成。(如果損傷時流血了,說明最少傷到了真皮層,如果感到疼痛說明神經(jīng)組織受到傷害。)。

3.3系統(tǒng)。

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構成系統(tǒng)。人體有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八大系統(tǒng)。其中起調節(jié)作用的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

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臟、腸腺。

口腔內有牙齒,在舌的攪拌作用幫助下,將食物弄碎,混合了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后,對淀粉進行初步消化,消化成麥芽糖。

胃能貯存食物,也能消化食物。胃壁上的胃腺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質,還能通過蠕動起到一定的物理消化作用。

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肝臟分泌的膽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分別從膽總管和胰管進入小腸,小腸腸壁上的腸腺還能分泌腸液,通過小腸的蠕動,多種消化液與食糜充分混合,將淀粉、脂肪、蛋白質等有機高分子物質消化分解成能被身體利用的小分子物質。這些小分子物質和水、無機鹽、維生素等物質透過小腸壁進入毛細血管。

因此消化系統(tǒng)的三大主要功能是:首先,將食物分解成能被身體利用的分子;然后,這些分子被吸收到血液中并被帶到全身各處;最后,廢棄物通過肛門被排出體外。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十四

復興區(qū)戶村中學張利娟。

一、教學目標:

1、說出組織的概念,概述構成人體的各種組織是通過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識別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2、說明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

二、教學重點:

2、能從宏觀到微觀,從部分到整體逐步對人體形成完成完整的認識。

三、教學難點:細胞的分化。

四、教學過程:

導入高樓大廈平地起,其主要構建單位是什么?

從而引出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是細胞。

受精卵—兩個細胞--四個細胞—多個細胞。

這多個細胞一開始形態(tài)、結構都很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后來,除了一部分細胞仍然保持著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發(fā)育過程中,這些細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們在形態(tài)、結構上也逐漸發(fā)秉承變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細胞分化產(chǎn)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組成,具有保護和分泌的作用。肌肉組織—由肌細胞組成,具有收縮、舒張功能。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能產(chǎn)生和傳導興奮。結締組織—種類很多,有支持、連接、保護、營養(yǎng)等功能。

學生分辨幾種組織是屬于哪種?

2、不同的組織形成器官。

那么,我們體內的大腦、胃、心臟也是組織嗎?

器官和組織是由幾種組織組成的,所以不是,例如胃是由上皮、神經(jīng)、結締、肌肉組織組成。

3、不同的細胞形成系統(tǒng)。

小結:構成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

練習:

1、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fā)育都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

a、受精卵b、上皮細胞c、肌細胞d、神經(jīng)細胞。

3、組織的形成是:()。

a、細胞分裂的結果b、細胞生長的結果。

c、細胞分裂和生長的結果d、細胞分化的結果。

4、下列屬于組織的是:()a、大腦b、胃c、腎d、血液。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6、組成組織的細胞()。

7、下列不屬于消化系統(tǒng)的是()a、口b、十二指腸c、腎臟d、肝臟。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案設計篇十五

1、教師課前應準備器官完整的盆栽植物,可以供學生觀察與思考。

2、在本節(jié)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利用實物并結合書上的彩圖,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與思考認識到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六種器官構成的,植物體的器官也是由不同組織構成的,之后讓學生回憶人體幾種組織的形成過程,對比著理解植物的主要組織也是通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同時,注意到構成植物體的細胞是多種多樣的。

3、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輸導組織的形成過程。

【本文地址:http://mlvmservice.com/zuowen/966921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